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2:18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1

关键词:宏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战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9-03

前言

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为中国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创新理念,同时对于生态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发展的目标。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是中国发展的创新模式也是世界人类经济发展的进步与发展。它开创了人类在未来发展中所要注重的生态意识的觉悟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发展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的建立。

一、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波尔丁所提出的。宏观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论上的实践安和发展,资源有很多种类,有可生和不可生的资源。对于那些不可生的资源在使用之后就会产生资源短缺甚至匮乏的状态。这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充分的利用,实行宏观循环经济就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基于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这一必须的物质条件,所以对于资源的利用就成了非常必要的问题和现状。

目前,循环经济的模式主要有四个环节:资源的第一次利用—产品的生产—生活生产的废弃物—废物的再次循环。这四个环节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将使用过的物质资源的能量进行了充分的释放,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挖掘资源的利用价值,将资源的利用变得更加合理和持久。使用有限的资源消耗和最低的环境成本,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例如社会效益等。循环经济不是单一的经济结构,它集合了多种元素,包括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发展因素。它的本质就是这些因素的集合体,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生态经济的发展。

宏观循环经济它有自身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主要是:量的控制(减量)、利用率的提高(再利用)、循环模式(再循环)、反思与总结(再思考)。循环经济适应了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中国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的同时引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不仅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也是发展的进步。中国的宏观循环经济理念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的。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管理方式还是一种对生产和消费的能量转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生态资源的利用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开发和获取,由最初的生产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经济发展追求的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还有与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的生态环境效益。由上可以看出宏观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二、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效应特征

(一)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多样性

循环经济系统论思想要求看待事物的角度不能只局限于单个方面,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态发展都要全面地看问题,循环经济的理念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处理发展和生态的关系。循环经济的复杂多样性体现在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元素,首先宏观循环经济它不同于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它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体,是一个以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统一的整体。经济只是发展的一个方面,在循环经济中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它还要兼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以及资源的利用开发。循环经济的多样性也就确定了它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在实现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同时还要权衡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实现三方面的平衡发展与进步。发展循环经济还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以整体为出发点,权衡三者的轻重,再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充分考虑到它的多样复杂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宏观循环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和谐、资源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最终计划和目标。

(二)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环境性

所谓的宏观循环经济的环境性就是指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这一主要的因素,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发展还要处理好与环境的友好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发展理论中的一些重要的发展规律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案,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遵循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规律才能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供应,如果违背了生态环境的规律那么社会经济发展就缺少发展的外在条件。环境性决定了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好坏与顺利与否。宏观循环经济就是利用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地控制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容量的大小,从而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由单一的经济化向生态化转变。从而达到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循环。正是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环境性,因此它比传统的循环经济更加全面与进步。传统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它的循环发展模式仅仅限于单方面的,由最初的资源利用到产品的生产再到废物的产生,只是单方位的发展,对于资源循环产生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影响经济还危害环境,资源也造成了浪费。单纯最求物质经济效益的循环经济是不科学的,它与循环理念相违背。而宏观循环经济则是从环境的角度出发,正视了环境在整个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废物产生后加入资源的再利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的链条。无论是在社会生产还是产品流通、销售等环节都要重视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将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降到最低。实现循环经济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合理发展模式。

(三)宏观循环经济系统的多元化

宏观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从系统的构成来看,可以将循环经济可以分为四类:生产型循环经济、流通销售型循环经济、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以及社会性循环经济。首先是生产型循环经济,它参与的主体一般有企业、生产工业的主体等。它主要依据的就是生态发展中的链条式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也有自身发展的一条工业发展链,在企业、产业和一些工业园区之间。他们之间从事着物质的交换和生产活动,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生态循环的目标,保证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其次是流通销售型循环经济,这类循环经济主要是从销售流通领域来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的。它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流通的巨大影响力,限制不必要产品的流通和及时地回收废旧产品,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将循环经济的减量、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流通服务的领域中。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的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再次是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生态自然型循环经济就是指充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统一协调。在生产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效益。最后是社会性循环经济,社会型体现在许多方面,所谓社会型循环经济不光指经济活动,还包括政府行政活动、医疗活动、学校的建设等。这些社会生活方面都需要循环经济的理论来实施。例如在医院医疗的活动中要体现环保绿色的理念。医疗器械都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学校的建设也要注重环境的因素等。

(四)宏观循环经济的动态性

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变化的,宏观循环经济在不同的阶段发展也存在着差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今一些循环经济的技术不仅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手段。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它处于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完善中。但是它的主要目标还是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是对宏观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深化。宏观循环经济主要追求的是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的协调统一,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对循环经济更加深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具有三个属性:社会性、经济性和自然性(生态性)。它所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的,将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寻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体现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公平,把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另外还要注重规律的指导约束作用,不仅要遵守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还要注重人文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还是生态科学,都不可能全面科学地概括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区域复合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以协调系统的整体良性发展。无论是传统的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都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不完善的制度体系会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于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它不仅可以完善制度的协调度还能创新发展。另外还对区域化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局限性及分析解决要点

(一)存在的局限性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与缺陷,这些因素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资源消耗与再生能力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必须的要件。然而资源的再生能力有限,对于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利用要十分关注,资源的利用率也影响着资源的消耗,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口的增加也无形中加重了资源利用的负担,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经济有效全面的发展,因此提出的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论,但是由于资源利用的严重现状,导致了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完善,仅仅只是流于形式,而非真正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时常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

第二,推行宏观循环经济建设的力度不够。宏观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中国的,其理论基础不是很完善,没有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推行宏观循环经济理念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困难,进度很慢,效果也不明显。由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发展模式的更新,循环经济的建设就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它的推动力度小,使得宏观循环经济的执行力度也不足,不能很好地实现既定目标,严重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经济成本与收益不协调,增加了循环经济的成本。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市场经济,企业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宏观循环经济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成本问题。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其实施的成本比普通的建设成本要昂贵,需要的技术含量较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宏观循环经济的实施压力。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因此现阶段宏观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的难度较大。成本与收益的不协调直接影响到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二)分析解决的要点

宏观循环经济就是要处理好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因此要从人的社会生产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认真分析和研究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需求关系、自然生态的调节和供给能力、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另外还要遵守自然生态规律、人文规律、市场发展规律等。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宏观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仅限于形式上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用最小的消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总结

宏观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还体现了生态发展的规律,是两者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统一体。完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环境的保护,是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多贵,牛文元.系统学开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方向[J].系统辩证学学报,2011,(1):2-20.

[2]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2

一、宏观调控必须注重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伟大成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牺牲了不可再生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侧重于绿色环保产业,限制甚至是取缔那些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而效率低的落后产业,坚决实施节能减排的国策。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绝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先破坏再治理环境,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国家的战略资源,努力提升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环保、节能的替代能源。保护好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环境。

二、宏观调控应尽量预防未知、潜在的危机

金融海啸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存在侥幸心理,无限透支未来而造成的。金融业的兴起、兴旺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一旦金融业的发展过分乐观、侥幸的话,在其繁荣昌盛的假象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绝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骄傲自满。必须充分意识到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并在危机爆发之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始终警惕我们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的繁荣与稳定。

三、宏观调控应以建立体制完善制度作为发展经济的保障

中国目前的经济、政治体制都存在比较大的不利因素。必须进一步改革经济与政治体制。加大对执政党的监督力度,通过监督好执政党、各级政府以及部门的各项工作,好的政策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继续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改进与完善各项经济制度。使得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能能够更好的服务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并进一步扩大战果。

四、宏观调控必须能够有效预防各级行政机关的违法、违规现象

尽管我国绝大部分的党员干部、各级官员都是正直清廉的。然而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党员干部、官员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利益的诱惑。不仅极大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无限期望,也对国家产生了严重的损失;还有部分官员毫无作为,甚至是。使得国家的税收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给党和国家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他们罔顾国家利益,对国家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阳奉阴违,导致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执行。因此,必须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水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五、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指的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取的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各项措施,它包括各种软件措施,比如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措施,也包括一些硬件,比如传媒以及网络等。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对于管理效能有直接的影响,创新管理措施有利于政府真正发挥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如今我们国家早就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成员国,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就是有效运用法律手段来实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的法制正在不断地健全之中,重要的经济、行政手段通常都会通过法律的形式,以法律为依据和保障,以免主观随意性。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措施还包括实现管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也就是建设电子化政府。为了尽早已国际接轨,必须尽快建设“电子政府”,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电子政府”的体系,促进早日实现网上“政府工程”的目标。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经济管理

一、生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述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现代经济,从其本质上讲,是生态经济;从其运行的方式上讲,是市场经济。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律性,二者既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致性特点;同时又有相互制约的矛盾性特点。因此,在理论上研究如何利用生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致性,以及如何克服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性,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经济管理体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事业,将是十分重要的。

二、增强生态经济管理的途径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解决由市场失灵出现的问题,首要的是政府必须转变其经济职能。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应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关键是由传统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2)为了适应生态经济管理需要,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关键是由传统的单一经济管理向经济与生态两大系统协调管理转变。

(3)对于市场机制失灵的盲区,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2.加强政府的生态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1)政府要确立起生态经济观念

生态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一种理性认识和一种理想经济模式。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看,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主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才能够从经济与生态相协调的高度加强生态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2)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必须确立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

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包含着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宏观生态总量平衡两大平衡。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一定的经济平衡总是在一定的生态平衡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平衡这种稳固性和耐受力,不仅要靠自身的调节,而且更重要的还要靠经济力量的支持和促进。因此,确立生态经济宏观总量平衡,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不仅应当尊重经济规律,充分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资源,增加社会经济财富,来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同时还一定要注意尊重自然规律,适应生态平衡的需要,来保持宏观生态总量平衡。

三、宏观、中观、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1.宏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这一任务的核心内容是,根据生态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需要,确立我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产业化为中心的中长期生态经济管理目标,谋求建立生态(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模式,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针对现在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要抑制对资源环境的过度需求,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供给能力,努力调节好有限的日趋减少的生态资源和无限的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好不断增加的排污量和相对缩小的生态环境容量即有限的净化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总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保持生态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2.中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和城市生态经济管理是我国生态经济管理的重点领域。它的主要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经济管理体系,加强对工业和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减缓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部分工业部门与行业和重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逐步实现工业和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从总的来说,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优质优构低耗高效”这个企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要求,及现代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科学地组织企业生产力,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优化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提高资源转化率,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要着重完成以下具体任务:(1)按照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市场需要,制定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推进企业发展模式的转换;(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3)加强微观生态经济管理,必须把生态环境纳入企业管理的轨道,使企业管理由过去单一管理经济系统转变为对企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整体管理。

参考文献:

[1]夏汛鸽:生态社会市场经济释义[J].开放导报,2003,(08)

[2]邓三龙,彭福扬: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2,(06)

[3]陈宝兰:市场经济下生态经济的构想[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4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二、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部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宏观旅游管理的动态性

旅游活动、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运行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从而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也必然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这种动态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旅游活动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以保证旅游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运行的动态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宏观旅游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充分发挥旅游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效地运转;三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现代管理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汲取先进的管理理论、实践经验和方法,丰富和完善宏观旅游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5

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在相关部委的主持下制定,促进和扶持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宏观调控政策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但是规定分散,力度不足是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通病。

(一)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分析

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中有不少扶持循环经济相关产业的政策,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由国家综合管理部门执行的政策、由国家环保部门执行的政策和由国家产业部门执行的政策。但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分析,针对循环产业的财政投人严重不足,很难支撑企业与环境的“双赢”发展;从财政收入的角度分析,税收政策不健全、结构不合理,对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无实质性的调节作用,对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远未起到引导作用。

(二)金融政策的局限性分析

在金融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已将循环经济列为国债投资重点,支持资源能源节约项目、循环经济技术支撑项目,以克服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但是循环经济企业向社会资金筹集的途径严重短缺。在银行信贷、发行企业债券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够具体、明确,效果不明显。绿色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不能从源头上截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资金链条,导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

(三)产业政策的局限性分析

在产业政策方面,“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人人心,我国的产业政策逐步从行业性向功能型方向转变,突出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关注]韶’。但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分热衷发展制造业,重工业化趋势明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短缺问题日趋严峻,亟待制定规模化、集约化、环境友好型作为重要指标的产业政策,把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促进生态园区发展,鼓励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作为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区域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分析

在以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循环经济方面,我国尚存在大量政策、法规空白。目前主要的政策依据是,2003年国家制定的《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试行)》,与2007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当前,要根据东中西部资源能源状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在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

(五)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分析

在行政手段方面,政府职能同时存在着“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偏离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导致资源能源价格体系扭曲,成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障碍。

二、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分析

为适应我国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厘清市场和政府职能的边界,明确企业、政府和公众各自的权责,解决因市场失灵造成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循环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应清楚地认识到其具有的以下主要特征:

(一)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有限性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支持是有范围、有限度的。从总体上讲,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强化经济发展的人本主义目标。除宏观调控政策外,政府还需要执行其他经济职能确保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如市场监管、政府规制等。

(二)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强化性

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强化性,就是要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强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强化性具体表现为:一是强化实现经济发展手段的生态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矛盾日渐突出,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成为人们愈来愈重视的问题。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强调依托循环经济技术和制度,提高生产、消费环节整体效益的重要性,特别是国家财政和金融政策对生产过程中环保产业、清洁技术的倾斜、优惠,实现生态发展的可持续。二是强化经济、社会、自然综合调控的结果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居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不是为经济增长而增长。

(三)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弥补性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经济的外部性也让市场自发调节的作用受到限制。微观主体更加关注自身的当期效益最大化,而不考虑或较少考虑市场经济外部性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资源瓶颈约束突出,诱发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弥补性就是宏观调控主体通过自动、自觉地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弥补市场调节存在的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缺陷。克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能源、生态恶化等问题。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弥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弥补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具有负外部性效应产品资源配置的缺陷,通过国家对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生产技术、企业的扶持,弥补市场对微观主体采用循环经济技术和制度的激励机制缺陷,不断实现整个社会生产手段的生态化。二是弥补市场调节滞后性带来的自然资源、能源浪费。通过制定和完善《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督促社会节约资源、改善自然环境,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调节性与控制性

循环经济宏观调控的调节性与控制性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宏观调控是市场调节资源的重要弥补手段,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发挥调节生产主体行为的作用,即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市场信号,引导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符合政府调控目标。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转型期,市场体系处于培育之中,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区域发展不均衡、国家宏观调控法律不够健全,地方政府较之于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单纯的调节往往难以奏效,所以“我国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至少在今后l0—15年内,我国宏观调控应该选择宏观调节与控制并用的方式”。

三、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

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宏观调控的经验,在充分梳理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既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又全面体现世界循环经济发展潮流的宏观调控政策。

(一)循环经济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公共性职能,它必须为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之间的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均等机会,才能有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1.财政收人政策据统计,我国扶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3大类23种,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方面调节企业的投资行为,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政策有:

(1)对废弃家电产品、生活垃圾和污水征收回收、焚烧税。通过征收回收处理费,能够有效减少废旧电器、生活垃圾与废水的数量,达到减轻环境压力的目的。例如,日本通过征收回收处理费,全国垃圾和固体抛弃物的数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没有不断增加。

(2)为鼓励使用再生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征收原生的资源能源税率。开征生态税,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外,对其他诸如电能、汽油都征收生态税。德国已经开始生态税征收方面的尝试,比如,1升汽油1.7马克,另收6芬尼的生态税。

2.财政支出政策加大财政对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优惠政策、财政投人政策,引导更多的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自然环境“双赢”。同时,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人就业,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1)财政优惠政策。为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研发新能源、新原料,政府通过向企业自动减税,提供低息贷款、设备加速折旧等措施,降低企业研发新技术和新能源成本。例如,荷兰利用税法条款来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对采用革新性的清洁生产或污染控制技术的企业,其投资可按1年折旧(其他投资的折旧时期通常为lo年)。2000年2月,我国制定《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企业采用其中规定的国产设备,也可实行加速折旧,但力度明显欠缺。

(2)财政投人政策。财政优惠政策是一种间接投人,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对企业的直接投人和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以鼓励环境保护。例如,日本对环保产业的投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环境技术研发的投入: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资源勘探和示范工程。如2001年日本内阁把“零垃圾型、资源循环型技术研究”作为主要课题,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对“废弃物处理中发生的有害物质对策研究”等45个竞争性援助研究项目。二是对地方环保事业的转移支付,作为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一环。2004年度日本中央政府共有2880亿元“地方交付税”转移给地方,用于地域环境保全、创新事业以及循环经济事业等。另外,政府优先购买也是变相财政投人。绿色环保产品的价格一般比较昂贵,通过干预各级政府采购行为,促使环保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发达国家的惯常作法。在美国,联邦审计人员有权对各联邦机构的再生产品购买情况进行检查,对未能按规定购买的行为将处以罚金。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尚无绿色采购条款,可考虑补充修改,作为在消费领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循环经济宏观调控的金融政策

要把政策、技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要有资金支持。在现阶段,尚需完善的具体措施有:

1.建立绿色资本市场。构建绿色资本市场是一个可以直接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规模扩张的手段。“简单说,一方面,环保部门应积极为银行部门提供相关项目的环境信息;另一方面,银行及其监管部门应配合环保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授信区别对待。环保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对高污染企业在上市融资等环节进行严格限制,甚至可以截断其资金链条J,’。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企业履行“公民”责任,将成为循环经济的强大动力。

2.加大对环保企业直接融资扶持力度。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政府部门要制定扶持政策,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在债券市场上,国家可以降低债券担保门槛,或者建立政策性担保,规避因循环经济规模大、风险性强而造成的资金供给以及贷款担保的“市场失灵”。此外,环保行政管理部门配合证券监督部门,针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研究一套包括资本市场初始准入限制、后续资金限制和惩罚性退市等内容的审核监督制度,对污染严重,拒不治理整改的企业限制上市融资。

3.建立绿色银行绩效评价新体系。为引导循环经济,需要银行运用金融手段从源头支持,必须建立新的商业银行考评体系。国家对商业银行的业绩考评,不仅要与传统的信贷结构、营业收人和利润等指标挂钩,而且要把银行对循环经济企业、生态工业园、绿色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贷款结构和数量指标一并纳入考评。对考评不达标的银行,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其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从资金源头上实现循环经济的要素配置合理化的导向,最大限度减少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模式。

(三)循环经济宏观调控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产业政策鼓励高新技术和环保技术产业,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我国的产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以下内容:首先,要大力发展可持续农业,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无污染肥料。政府可以对环保型农户从税收、贷款等方面予以帮助,提高其经济效益。例如日本对环保型农户,可以提供最长12年的无息贷款,可在农业建设上提供50%的帮扶资金。其次,从环保的角度全方位推进第二产业变革,尤其是政府应根据产业演进的规律和支柱产业的特点,有规划、有步骤地实行产业扶持政策,从物质材料和能源的开采、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流通,到废弃物的处理、回收,都要考虑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再次,环保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环保产业的崛起、振兴,能有效应对“绿色壁垒”,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德国实施节能法后,2000年环境相关联产业的就业规模高达130万人。而我国尽管对环保产业给予了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但实际效果不佳,同一年从事环保产业的职工不到20万人。所以,大力扶持环保产业,是我国经济结构“绿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循环经济宏观调控的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循环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利用好市场和规划实现区域生产的环保性、资源利用的持续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以及社会福利的增长性。首先,要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规划,跳出传统的仅仅考虑生产成本的最低点或利润最大化的定式思维,把追求生态效益、社会发展和经济利益共同纳入产业布局的追求目标,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一个主体、两个环节、三个层面”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一个主体”就是运用市场机制的激励功能和通过政府的诱导政策,充分发挥企业在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作用;“两个环节”就是要在生产与消费中推广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理念,通过区域内原料、废弃物的交换利用,建立生态产业链,组成若干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大力发展静脉物流产业,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使用,降低环境承载压力。“三个层面”就是要在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共同推进循环经济。为此,在区域规划上,对不同的企业、园区和城市的规划可以按照三个模式进行:第一,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且以能源、资源产业为主,要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通过厂内各个工艺之间的材料循环,减少材料的使用,达到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甚至“零排放”。第二,在东部地区,因经济发展门类齐全,通过建立企业间或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规划工业生态园区,配置核心企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共生企业,形成闭合的一个资源能源循环体系,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化。第三,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角度规划城乡结合地区的产业发展。可以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利用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热、废渣,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种植业、养殖业,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减轻环境压力。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6

经济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层面,对经济的调整通常从这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是国家、政府在国家经济政策、产业、地区经济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是企业微观层面的各类经济活动。中央政府制定和调整全国性的经济政策,地方政府制定和调整本地区的经济政策,各企业制定各自的经营规划,并服从宏观调控。与经济活动的这种宏观微观结构相对应,笔者认为,在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环境保护执法,也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这也是《环保法》第4条所要求的“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实质性含义,以及在现实工作中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宏观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自然资源包括环境资源,通常被视为国家财富及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提出来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社会资源及经济结构和发展应当完全由市场及价格因素来决定。到后来,凯恩斯提出宏观经济调控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应当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才能充分发挥优势,实现资源更优化配置,减少社会由于“看不见的手”的滞后作用或者失灵而带来的社会财富浪费。在前人的基础上,大部分当今的经济理论都趋向于采用双重机制来配置资源,“看不见的手”主要体现于微观企业的资源获取和利用机制上,而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则主要有政府经济政策来实施。

也就是说,政府和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大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主体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利益的大小,进而影响市场主体的生产营销活动,价格和竞争机制推动着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然而,市场机制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和消极方面,存在滞后性和某些“失灵”的领域。当这些滞后和“失灵”出现时或出现前,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经济法规等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调整产业政策、制止垄断、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实施税收,调节收入以及保护环境资源等,是得整个国民经济高效、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早在199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体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21世纪议程》,内容涵盖了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等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行动框架。

然而,尽管国家上层建筑一方面重视环境问题、加强环境立法,提倡可持续发展,但这种传统及经济发展根源上的问题却从另一方面继续甚至更加加剧了环境问题的恶化。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者不改善,要么表明我国的宏观调控对于环境保护的不重视,要么反映了宏观调控政策有提倡环境保护,却无法起到良好作用。从现实状况来看,后者应当是主要问题。

第一,中央与地方对经济的调控目的不同,权限不同;中央的经济政策往往是一些全国范围或者经济总量方面的调控,中央的决策也往往只会直接针对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大项目。而地方则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决策者和过滤器,尤其一些地方政府对大部分企业投资有着自主审批权。而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通常具有短期性和局部性,缺乏长期观和大局观,如果地方与中央在经济决策和调控方面的价值取向不同,就可能削弱中央关于环境方面宏观政策的真正落实,甚至还会影响《环保法》在当地的有效执行。

第二,经济发展决策与环境保护要求的差异。从我国有关法律如《土地法》、《环保法》的规定,我国现有的自然和环境资源的所有者为国家,而这一规定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国家”这一概念在地方通常由各地政府来体现,直接后果就是,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来利用这些资源,大部分甚至是无偿利用。鉴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对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往往变成次于经济发展指标的“二线”工作,甚至作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另一方面,由于能够代表环境的资格主体往往只能是当地政府,这就事实上使得《环保法》的执法形同虚设,因为地方政府不可能将自己列为被告来处理这些由于自己经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三,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考核制度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在十一五规划前,国家通常将环保和资源利用指标作为参考指标,不作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强制性指标。但可喜的是,从今年的十一五开始,环境和能源已被列为经济发展的强制性指标。

因此,对于环保政策的有力实施,《环保法》的实质性执行,从宏观层面来讲,政府既要作为主体来切实贯彻有关政策和执行有关法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同时政府由要作用有关政策和法律的实施对象或客体,来接受政策和法规的约束。着重要做好以下工作:

1.信息供给和教育。政府应当建立起一套既针对政府也针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告系统,可以定期有关各地环境问题的信息,或者公布企业的有关排放的情况,甚至可以要求企业对其环境和排放方面的数据进行公布,以给予各级政府和企业明确的压力和监督,形成一种良好的环保监督和教育体系。

2.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布局方面,既包括对整个国家生产力的合理分布与组合,也包括某一特定区域的功能区、企业、事业单位和交通路线的合理配置。全面规划,主要是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流域规划等,应当对工业、农业、城市、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进行科学预测、统筹兼顾、综合规划。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要考虑环境效益,以便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这也是我国政府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3.法律体系的完善,主要是环境问题诉权的明确归置,以及政府、国有企业作为环境保护法律实施主体和对象,接受多种环境主体的监督和约束。

4.地区和地区的政策协调。现代经济是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产业与产业之间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链,地区与地区也是相互影响的关联方形成整个国家的环保整体。为达到地区的协调一致,需要统一有效的宏观政策与监督。

二、微观方面

微观经济主要指的是经济整体重各个个体,主要是经济单位的经济学。单个企业在社会中摄入资源,销毁能源,产出产品,其投入产出决定了自身的经济性。大量的企业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就构成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而政府的经济引导,法律的执行很大程度上也作用于这些微观经济主体。

通常来说,企业间的资源调配是一种微观经济主体活动,最有效的方式是“看不见的手”,即通过市场价格、竞争机制来完成。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公共性”,使得市场微观主体在决定自身的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时,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所面临的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而对经济活动中所需的环境要素(如空气、水、环境的纳污能力等)的投入和产出,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后果,不能或没有完全折合成与该市场主体有关的成本和收益,因而不能很好地影响其决策。而且,在竞争的压力下,市场主体即使意识到了其活动给社会造成的环境成本代价,只要其行为不受社会的严厉惩罚,也往往置之不理,而是将该环境成本转嫁给他人和未来。为什么有些行业、企业对《环保法》的要求视而不见,对许多造成环境问题的运作行为屡禁不止,尤其微观经济方面的根本原因,因为企业的经营目的永远都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在环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不能完全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来自发约制,在对环境和资源进行经济定量交易的同时,还必需依赖法律和各项环保制度的有效实施来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制和引导。

对微观主体的环保要求和执法,主要应当着重于两方面:

一、各种环保制度的切实有效推行于微观经济主体,如环评、许可证制度、各项收费、治理制度。从纵向上来讲,应当使这些制度切实实施到位,不能流于形式,横向上在实施这些制度时,应当力求公平,对所有的微观经济主体一视同仁,不论企业性质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也不论该经济主体规模大小;无论被动还是主动,只有当每个经济主体都将环境资源作为其经营范畴里的一项有成本的必须投入时,而且这些必须投入直接关乎经济主体的利益甚至生存问题时,经济主体才会真正关注环境,真正以一种主动投入的态度来参加国家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

二、严肃和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法,树立环境法律的权威。从而树立起微观经济主体的守法观念。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它依法行使环境监管权的部门贯彻实施环境法的国家执法活动。然而,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环境执法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弊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使不少人丧失了对环境法的信心。环境法律缺乏权威信,这也是造成微观经济主体对于环境保护漠视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一方面有我国环境执法体制方面的原因,环境执法主体与地方政府相重合的体制使得环境执法容易受到地方政府和某些领导的干预,充满了利益冲突色彩;另一方面也有环境执法人员素质原因,由于传统原因,环保机构一度被视为二线执法机构,人员编制、人事安排方面问题多多,执法能力和技术令人堪忧。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7

关键词:城市人才流失宏观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034-03

一、引言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言,人力资本要素,正在迅速地超越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人力资源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资源,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省经济在纵向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横向上却落在了全国的后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才流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制约着山西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太原市作为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竞争和配置中,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人才流动的宏观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对策建议。张再生(2003)指出:从宏观上看,影响人才流失的原因有人才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国家与地区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用工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发育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等;从微观上看,工资、福利待遇等物质利益因素对人才流动有非常直接的影响。石文玉(2004)把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的原因总结为经济贫乏、思想落后、用人机制不畅、人才流失和智力资本回流率低、人才政策不力;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构筑人才高地的思路以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即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用政策聚人,如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提高该地的投资回报率、提高人才的经济回报率等。孙健、盖丽丽(2008)提出“人才集聚陷阱”的概念,如果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经济体中处于落后状态(即欠发达),那么它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就小,从而人才含量也低于整个经济体的平均人才含量,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而人才含量的相对落后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缓慢,从而使该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对于平均水平进一步降低;这种经济地位的进一步弱化,使该地的吸引人才的能力变得更差,最终引起本地的人才含量恶化,这类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动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并提出突破人才集聚陷阱的方法,先提高人均GDp水平、改善地区经济状况、为使用人才搭建舞台,再采取措施吸引人才,最终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倪鹏飞、张钰(2010)通过对全球58国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了人才流失的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宏观环境,得出人才流失和环境因素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并提出改善人才环境的政策和建议,即优化生活环境,增加投资,鼓励人才归国创业,建立健康的宏观环境。

总的来说,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的共同特点是:针对人才流失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关环境的影响因素,但没有具体指出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因素,哪些因素是次要因素,解决办法无轻重缓急之分,因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无从下手,不知道首先从哪里开始着手解决。本文致力于研究影响人才流失的主要宏观环境因素,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找到关键点,着手先将主要因素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才会有明显的改观,之后再逐步解决次要因素,从而彻底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形成良性循环,推进经济发展。

三、人才流失与宏观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概念界定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众多社会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在社会各领域的每一新突破,都是社会发展的一次新飞跃。一般而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所谓人才流动,通常是指人才的一切职业和工作岗位变换形式的总和。具体来说,是指人才在不同岗位之间、职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一种流动形式或转换形式。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既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微观环境)。人才环境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科技、教育、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

本文所研究的宏观环境因素作为人才环境的一部分,根据经济行为现象的规律和前人研究提出5个指标,包括经济规模指数、收入水平指数、基础设施建设指数、环境竞争力指数和资本竞争力指数来分析这五个指标对人才流失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人才结构的变化”,“某地区在整个经济体中的经济地位的高低,也决定了该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决定该地区的人才含量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决定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对人才的流动产生很大影响。经济发展落后不但是欠发达地区的重要特征,也是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的瓶颈。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仅仅靠高薪是无法吸引人才流入的,只有高速发展经济才是最根本的策略。所以选用经济规模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2.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动因都是受到一定的激励而产生的,都是旨在寻求特定需要的满足。待遇是人才流动的原始动力,寻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是人才流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开始注重个人利益和需要的满足,追求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实中,事业和金钱往往成为人们追求和奋斗的基本目标。所以选用收入水平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3.基础设施建设是人才选择就业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创造了优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更健全的城市必定对人才有较大吸引力。所以选用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4.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自然环境。人才择业时不仅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水平,而且希望工作生活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时甚至为了良好的环境放弃了可得到的高工资,所以选用环境竞争力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5.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除以上分析因素外,还包括城市的发展潜力。城市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事业的发展空间,而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意味着以后经济规模、收入水平、城市建设等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良好的预期也成为对人才的较强吸引力,越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越能够吸引人才的流入。由新古典增长模型可知投资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选用资本竞争力指标代表城市发展潜力是合适的,所以选用资本竞争力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二)人才流动与环境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一个人所创造的绩效,不仅与能力和素质有关,而且还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不良的环境之中,例如:薪金水平不高;城市经济不发达,公司效益不好;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投资规模小,经济发展乏力等,则很难发挥其聪明才智,当然也很难使其取得应有的绩效。一般而言,个人对环境的改变往往无能为力,只能离开这个环境,转到另外更适宜的环境去工作,这样就产生了人才流动。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可以使员工保持最佳精神状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将主观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人才为了得到满意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会产生改变就业环境的愿望。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克雷顿认为,如果人们在一个环境中一直得不到需要的满足,而从另外一个环境可以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追求后一种环境,以求得需要的满足。

四、我国56个重点城市人才流失的宏观环境因素实证分析

1.研究的前提假设与样本数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地区间人才流动的障碍已降得很低,基本上不存在行政上的干预,加上人才交流的国际化、行业竞争的激烈、现代人就业观念的转变,我国已经形成了人才的频繁流动格局。因此,本文的基本前提假设为劳动力市场内人才可以充分自由流动,人才竞争力和人才流失率受相同的因素影响,从而可以用人才竞争力指标来代替人才流失率指标进行研究。

本文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1版)》中选取报告中的56个重点城市的“人才竞争力”数据,与人才竞争力的数据相类似的,宏观环境因素各个解释变量均选取56个重点城市的数据。如表1所示。

2.计量分析。

建立模型:

Y=α+G+β2S+β3J+β4H+β5Z+u

其中:Y代表人才竞争力指数,G代表经济规模指数,S代表收入水平指数,J代表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H代表环境竞争力指数,Z代表资本竞争力指数

计算结果如下:

由于回归结果中,只有经济规模指数和收入水平指数通过t检验,表明其对Y有显著影响,其余3个变量均不通过检验,因此重新建立模型:

Y=α+β1G+β2S+u

计算结果如下: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人才竞争力与经济规模指数和收入水平指数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地区的经济规模和收入水平等宏观环境因素对减少人才流失有着重大意义。从所选56个重点城市的平均水平来看,收入水平指数的弹性系数是0.287,也就是收入水平提高1%,人才竞争力得分就会增加0.287%;经济规模指数的弹性系数是0.485,即经济规模每提高1%,人才竞争力得分就会增加0.485%。可以看出,经济规模指数对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很大,其次就是收入水平;也就是说,在影响城市人才流失的宏观环境因素中,最显著的是城市的经济规模,然后就是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人才流失是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但人才流失在二线城市更加突出。上海、北京和广州等一线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名最强(除中国香港),而二线城市太原在这方面仍面临严峻的问题。因此,从本文的分析来看,加快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增加劳动者收入水平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充分发挥人才效应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版)

2.张再生.中国的智力回流及其引致机制研究[J].人口学刊,2003(6)

3.石文玉.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刍议[J].资源・产业,2004(12)

4.孙健,盖丽丽.欠发达地区人才集聚陷阱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8(1)

5.倪鹏飞,张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才流失的环境因素[J].开放导报,2010(6)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8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机遇;挑战;政策选择。

绪论。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更加意味着我国在国际上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而在保持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深度上参与国际合作是最为重要的途径。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后危机时代来临。但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各国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考验,新旧矛盾交织,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复杂化。在这样的世界经济环境大背景下,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平稳较快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继续保持我国国内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成为必须深入探讨、重新思考的问题。其中,宏观调控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于经济干预的主要形式,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另外从各国,包括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政府行为,部分刺激性政策和退出策略的不良效应等都直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后危机时代,宏观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方向及具体政策的制定出台等都直接影响到国家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效果和水平。

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以“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政策选择分析为研究题目和内容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当前我国提升宏观调控效果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环境的全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明确当前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宏观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及有效性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分析,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难以幸免,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经济发展采取的一系列积极干预措施。从2009年中期开始,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主要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主体的经济指标都逐步企稳,世界经济已经渡过了金融危机的恐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霾已逐步散去,世界经济整体呈现出良好的缓慢复苏态势,后危机时代已经来临。后危机时代是指由于危机影响深度和广度的逐渐减弱,而进入的相互平稳的发展时期。不难看出,后危机时代具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也难以完全清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各国经济面临着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都面临着更加严竣的考验和挑战。

虽然当前学术界对于后危机时代仍存在着不少争论,但不可否认在全面系统梳理和分析不同观点、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抓住和把握后危机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整体上来讲我国经济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1、外部环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负债消费模式都难以持续,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的家庭储蓄率都有所上升,消费需求相对萎缩。消费需求的下降则必然对世界消费市场造成影响,使得市场相对于危机发生前更加的拥挤,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其次,我国外部市场环境在后危机时代会有所好转,但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经济的复苏道路并不平坦,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反复,外部市场的疲软和波动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第三,[1]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加,各国经济间的摩擦呈逐渐增多和不断升级的状况,贸易摩擦趋向常态化发展。而在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出口仍有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因此,后危机时代我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政治方面的因素都将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及出口产生影响。第四,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战略转型的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等都深刻影响着当前全球经济分工体系,国际分工体系将面临着重新的分组、洗牌和重塑,对我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国际热钱进出等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和波动。

2、内部因素。

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我国历来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转变,矛盾依旧尖锐,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间的矛盾日益紧张、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都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我国经济经济结构的调整,正确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仍是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着的最大的挑战。其次,[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更加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体制机制问题仍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否则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强化,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最优方式将更加发挥其在配置资源中的优势。同时在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也将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处理好市场作用与国家宏观调控间的关系是实现宏观调控政策科学化、有效化的重要前提。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

不可否认,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和挑战,但另一方面,如何在更为复杂化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宏观调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则要全力把握。首先,后危机时代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仍较为缓慢,而另一方面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受到较小的冲击和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劲十足,发展势头良好,新兴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正逐步成为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我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确态度参与到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致力于新技术、新能源等的发展。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由此科技革命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增长的关键。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为我国抢占经济科技、新能源经济制高点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对于进一步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等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新兴产业,如绿色低碳产业、信息产业、能源产业等的迅速发展,也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位和机会。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政策的选择。

1、宏观政策选择中要注重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市场与政府。

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救市措施,对经济发展实施积极的干预,促进和实现经济发展。后危机时代我国也必须进一步重新审视和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其中要特别认识到政府与市场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市场作为当前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的出台必须在严格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市场对于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进行。否则不但难以发挥实现宏观政策的预期目标,甚至对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政府机构的深化改革,准确定位政府角色,继续完善宏观政策决策机制,提高宏观政策的政策效果,以保障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2)放眼国际与立足国内。

根据我国历次的宏观调控可以看出,宏观政策取向及选择是全面综合的结果,不仅仅只取决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对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情况更不能忽略。因此,具体来讲宏观政策的出台要立足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促进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提升。其次尤其是后危机时代世界市场的不确定性剧增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波动都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宏观政策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宏观政策选择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外部环境可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

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宏观政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前瞻性、目标短视化等问题,虽然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长远发展和国家整体利益来看,却存在着不少隐患。另一方面,从哲学和具体实践的结果来看,不可能存在着完美的宏观政策,加上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化,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化,任何宏观政策都有其负面影响。因此,[3]后危机时代为更好地应对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政策制定者在进行政策选择的时候,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强化全局和整体观念,更加注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和质量。

2、后危机时代我国具体宏观政策的选择。

(1)财政政策。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4万亿扩张性财政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后危机时代也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面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利用各种财政手段,实现对财政收入与支出总量与结构的调节,进一步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系。具体来讲:

首先,保持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增长,但重点在于完成在建项目的完成,对于新项目则需进行严格可行性和效益分析,同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其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4]当前我国面临新一轮科技发展,财政支出重点要加大对于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主动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占据有利地位,刺激国内投资消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及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对于关系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如三农、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国内环境的支持,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尤其是当前住房、教育和医疗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负担,通过财政支出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改革的支持,既能在短期内刺激和提高我国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又能从另一层面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切实发挥财政政策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应有作为和作用。

第三,完善税收制度,通过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构建起真正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约束激励机制,尤其是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推进和实施,减轻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新兴产业等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另外,用好政府贴息和政府采购政策等,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2)货币政策。

在全球经济缓慢、持续复苏的后危机时代,受外部经济复苏与增长不确定性的影响和各国财政情况的制约,依赖并通过货币政策成为各国宏观政策的焦点和重点。[5]从内容上来看货币政策包括数量型工具及价格型工具,通过对于数量型货币工具,如法定准备金率等,调控节奏和力度的有效控制,积极影响和引导货币和信贷的投放;通过对价格型货币工具,如汇率、利率等的谨慎使用和调整,实现宏观调控的积极效果。与危机前相比,后危机时期货币政策不论是从政策目标还是工具的选择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情况,货币政策的选择要做到因地制宜,要根据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实行差别化货币政策,实现货币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合理比例。具体来讲,据相关数据表明,“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将能继续保持较好较快的发展态势,因此在接下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处理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将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一是,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提高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灵活性;同时积极引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健全,实现对经济周期、投资资本注入的管理及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领域或部门进行重点关注。

二是,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平稳货币信贷的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引向资金流向重点工程、环境保护、中小企业等待增,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是,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其发展健康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次的金融危机我国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中受到严重的冲击,为进一步更好地促进和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应通过货币政策继续优化中小企业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在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是,积极应对和应对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和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作用的发挥,以更加主动有效地规避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波动的风险,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同时,后危机时代也更加凸显了全球货币政策联运协调的重要意义,要加强与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与磋商,共同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健康复苏作积极贡献。

另外,不难看出当前我国部分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一是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升宏观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是强化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重要时期,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成为制约和阻碍宏观政策贯彻落实和发挥有效预期作用的因素。[6]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需针对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清理和清除不利于我国经济良性运行的各类因素,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环境。如深入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准确定位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的追究机制;进一步改革财税投资体制,规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提高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培育和最终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结论及建议。

结论:后危机时代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充分凸显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国内严峻形势,我国灵活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通过一系列高效科学的灵活的调控政策的实施,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发展,宏观调控效果良好,应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的调控过程中也存在着政策频率过快、政策间协调性不足、宏观政策行政色彩浓重等问题,影响到我国宏观政策预期目标及效果的实现。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更离不开我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支持。

建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科学判断,掌握住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水平,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基调和尺度,提升我国宏观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同时在继续坚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宏观政策,才能真正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金三林。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宏观政策取向[J].开放导报,2010,6.

[2]杨银海,陈少克。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的中长期战略调整[J].中国金融,2010,3.

[3]柯健。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4.

[4]肖海晶。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取向[J].学术交流,2010,10.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9

关键词:企业;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

1宏观经济管理的特点

1.1立足实际进行市场调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式来发展市场经济。因此在面对市场经济发展问题时,要从实际出发,依照实际国情来管理我国市场经济。就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市场调节依然是主要的经济管理方式,而企业资源交换分配工作则是市场调节的重要内容。要以宏观经济管理来保障企业经济的健康运行,进一步推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1]。

1.2民主科学性

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主科学性。在对企业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时,宏观经济管理主要立足于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明确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把握市场实际需求,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总结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市场调查,收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资料,结合市场经验,总结出处理问题的最好方法,促进企业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1.3突出效果

宏观经济管理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会对企业的生产分配进行合理的调控,以此确保国家经济发展平衡,扩大国际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

2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2.1社会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社会大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分工十分明确,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紧密,但同时也存在竞争,因此需要依照比例来分配社会劳动,实现社会再生产目的。但在实际中,只依赖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产生的自发性作用是不能满足上述需求的,这是因为无论是地区、经济部门还是企业经济活动,都是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的,如果只依靠自发性作用,会使经济发展失衡,陷入无政府状态。也正是这一客观事实促使国家政府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来管理、控制与调整国民经济的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2]。

2.2发展不平衡的调节

在会议上,主席说道:“我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的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就解决该项矛盾。(1)对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调节。主要手段为差异化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参考各区域不同的发展特征出台合适的补贴政策,以宏观调控的方式来缩小区域差异。(2)对各产业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调节。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同时,各产业间的不平衡现象并未得到解决。一些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一些产业却停滞不前,效益低下。对此,要给有发展前景的、技术欠缺的企业优先配置资源,为其提供支持,使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3]。(3)对贫富差距收入不平衡问题进行调节。我国一直以来的目标是解放生产力,推进生产力发展,消灭剥削现象,解决两极分化问题,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共同富裕也是宏观经济调节的重点内容。

2.3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市场的运行速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经济职能转变过程中,政企职能在逐步分开,且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也在逐渐分离,国有企业必须要积极改革,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面对这种现象,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需要借助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开展经济管理活动和维护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改革创新工作,从而使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稳定推进[4]。依靠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市场发展需求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强化市场调节作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应当努力创新改革,响应国家与政府的号召,不断完善自身经营管理活动。同时,还要加强经济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激发核心力量,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向上发展。

3增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活力的策略

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可知,企业经济发展必须依托宏观经济发展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活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1)在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背景下,对企业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与结构进行不断调整。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要重点研究其所处的宏观市场,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就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指向,企业应顺势而为,利用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推进经济发展[5]。(2)企业市场经济发展应重视供给端,通过调整企业产业结构来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视其所处市场环境的需求,以此来调整产业结构。(3)通过洞悉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调整来降低市场经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通常都表明了经济发展问题的产生,企业市场经济应洞悉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调整,及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运作。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篇10

为了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的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包括:科教兴国战略、环境战略、能源战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要管好教育。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且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即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学校分布、时间分布不平衡。尤以国家政策和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经济水平、教育人口的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还应适时的进行教育制度的创新。良好的教育制度创新可以提高制度创新边际收益,提高对教育增长的贡献率。教育制度不断成长,教育制度释放空间的动力不要减弱。因此,教育审计既要审计教育资金的合理运用,又要对教育的绩效和社会效益做出适当的评估,并对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资金的筹资渠道提供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2.环境战略。从环境经济学看,当每代人目标一致时,代际间分配的不同假设会导致不同的帕累托效率;假设代际间存在大量财产转移,则得到一个具体的帕累托效率;当代际间无财产转移时,则帕累托效率不再是有效的。保护环境是一项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并掀起了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高潮,环境审计也开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环境审计工作已在各个国家普遍开展。我国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地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环境进行价值度量,并对环境功能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的变动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而为有效治理环境提供可信赖的信息。

3.能源战略。能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止尽的这一基本矛盾是能源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对能源的需求是由于能源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并非是由于人们对能源这种商品本身的偏好。能源的需求主要取决于需要得的服务、方便性、能源转换技术的特性、能源的成本。对环境的许多重大破坏都源于能源的生产、转换和消费,而这些对环境破坏的成本通常都不被计入到能源的价格中,这些问题在能源经济学中非常普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但是,我国能源存在着自然禀赋不足,能源严重缺乏、能源依赖度大,利用效率偏低、污染排放过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在能源战略上提出了节约能源,开发可替代能源的新举措,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及早地发现能源短缺现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能源进行合理运用与储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均衡。

4.人才强国战略。人力资源是一种有价资源,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就是一个得到收益权的过程。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是必须付费的。在现实中,人力资源的导向性与付费高低有直接关系,付费高的产业人才挤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人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知识层次参差不齐,许多劳动者在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形势下难以进入角色,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人力资源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及早发现社会经济领域中人力资源畸形发展,发挥人力资源审计的警示作用,使得人力资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中“免疫功能”的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宏观经济现状展现出乐观可喜态势的同时,其中潜在的风险、存在的问题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宏观经济不仅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有效手段,还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审计作为宏观经济的职能部门,理应将其所具有的“免疫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但是,要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中的这一免疫系统功能,一方面需要自身强身健体:改善自身独立性、创新审计方式、更新审计理念、改革管理体制、建设强大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完善法律法规等等。

(1)改善自身独立性。独立性是有效、公正监督的前提条件,审计的灵魂是独立性。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缺乏独立性,就难以对宏观经济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价,这是审计理论中不争的道理。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我国的国家审计属于典型的行政模式审计体制,并规定了审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但是,审计在行政之内,财政执行也在行政之中。因此,审计就成为政府的内部审计组织。同时,审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的干涉,但是,法律并未禁止国家其他权力和部门对审计的干涉。按照法律无禁令,行为不属于违法的现代社会理论和规则,审计存在着除行政权力之外的其他权力干涉的风险。可见,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因此,应该在法律和体制上转型我国国家审计,使其成为只服从法律的审计。根据我国国家权力结构和政治体制特征,我国的国家审计可以由内设在政府里转型为设在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国家审计院,从中央到地方的审计机关垂直管理,与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政府一起构成一府三院,向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2)创新审计方式。审计方式问题本质是效率问题。增强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运行的功效,必须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方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方式、政府管理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如重大政策措施和投资项目的实施,战略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环境保护的全面升级等,表现出周期长、敏感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审计方式难以达到“免疫”的要求,必须做到关口前移,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使得计算机审计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为“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更新审计理念。长期以来,国家审计作为一个监督部门、事后检查部门、财务审计部门而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审计理念需要进一步与之相协调。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广大审计人员从思想观念、审计理念上实现根本突破,要求审计人员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树立正确的审计业绩观,从审计模式上实现根本转变。国家审计的目标要从单纯的真实性、合法性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并重转变;国家审计的工作重心要从单纯的发现性监督向防护性监督转变;国家审计的着眼点要从关注经济利益向关注经济健康和经济安全转变;国家审计的时间安排要从事后监督向关口前移、提前介入、事中审计、全程跟踪审计转变;国家审计的对象要从以财务报表为重点向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履责状况并重转变。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增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宏观意识。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其次,要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坚持把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要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精通审计业务、掌握审计发展规律、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方法的高层次、高技能审计人才,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而从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这个角度出发,审计人员还必须具备宏观思维的能力,能够结合审计工作为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建议。当前,审计机关迫切需要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实施分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审计人员的培训应做好“三管齐下”,即专业知识、审计技能培训和岗位锻炼兼顾,积极探索实施审计干部到财政、金融、发展计划、经济贸易等综合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交流任职制度,以拓宽审计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审计干部的宏观思维和大局意识。

(5)不断健全我国国家审计法规体系。审计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等方面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审计监督在宏观经济中的法律地位。我国《审计法》出台于1994年,虽经2006年初修订,但由于不能突破宪法框架,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预算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虽然对在国家预算管理体系中。而国家金融审计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复、监管资源效益低下、“监管误区”和“监管盲区”同时并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我国金融审计目标应该是促进政府金融管理机构充分有效地行使权力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证国家的金融安全。据此,《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开展金融管理绩效审计的职责、权限。因此,需要逐步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条件成熟时再对《宪法》相关内容进行必要修改,进一步明确国家审计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