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3:17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1

[关键词]影视传播;影响受众;信息选择

ビ笆哟播是传播者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内容的活动,也是受众对影视传播信息内容选择活动的双向选择过程。在当下各种影视传播方式和双向选择活动过程中,传播效果问题,自然成为传播界关注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研究者往往只关注改善影视传播设备条件,关注影视传播作品的具体写作内容和技巧,却很少研究在影视传播过程中的总体流向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影视传播的有效性是牵涉传播者与受众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在这里,受众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影视传播竞争的焦点。

ヒ弧⒂笆哟播的适度性对受众选择信息的影响

ビ笆邮粲诖笾诖播媒介,是社会文化的艺术载体。影视传播离不开受众的支持与拥戴,没有受众,也就没有影视业的发展。

ゴ播者与受众的联系是间接的。传播工作者在影视传播过程中,不是直接面对受众,也不是硬性规定受众必须低首听命接受传播者的传播。那些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受众对象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受众是影视文化传播的主要消费者,也是大众文化发生社会影响的主要对象。尤其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自主地甚至随意地选择信息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现代社会的人,主体意识非常强,有时甚至是非常挑剔,对那些过剩信息,对那些虽然非常重要必要的信息,也会在瞬间被受众“抛弃”――尽管如电视广告开播时恳切地诉求受众说“不要走开,广告之后继续播放”,但受众者也会毫不留情地遥控换频道;尽管如电视上以醒目的标题、显著的位置报道“闻所未闻”的“惊人”事件,挑剔的读者也许看了标题,或只看电视中的第一个镜头就轻易地“跳过”。从影视传播过程看,传播过程就这样简单地中断,自然不会产生多少传播效果。

ビ笆哟播的所谓有效性,就是指传播者的传播目的在受众方面得到了预期的反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即受众在需要的情况下,选择并接受了相关信息,在思想上、态度上,甚至行为上,受到了某种影响,才能使影视传播产生一定的作用和效果。影视传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自然很多。但从传播者和受众关系来讲,我们不能不重视传播有效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受众对传播信息的选择方向和接受程度。这是影响受众选择接受并产生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ゾ芾来认为“真实性”是传播的生命,但追求的目标并不等于已经达到。一般说来,传播媒介提供给公众的并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传播媒介提供给受众的议题,即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有选择的报道和有倾向性的报道。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层出不穷,信息传播杂芜精纯并存,人们经常感到需要对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为他们指出接收方向,并帮助他们指出哪些事件和哪些问题值得关心和注意,这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导向。影视传播有选择地集中报道,同时也忽视或掩盖了对其他问题的报道,传媒的这种功能,甚至影响公众舆论。由于传播传媒具有较强的传播信息和制造舆论、控制舆论的功能,它已介入社会生活并全方位参与各种门类的活动,人们对影视传播的依赖性也就越强。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控制了媒体就等于控制了受众,从而把受众置于传播过程完全被动的地位,过于夸大媒体的作用,忽视受众在媒体面前的选择、判定作用,其影视传播的效果也会前功尽弃,甚至适得其反。

ナ苤诙杂笆哟播内容的选择,有其主动权、自之外,还有对影视传播内容的可信度及传播形式的优劣程度进行判定的权力。这更是现代社会人们的自主意识的体现。传播可信度的“度”,应是真实的可信度、导向的倾斜度、表述分寸的把握度的综合效果。概言之,影视传播要注意影视传播的适度性原则。

ピ谟笆哟播中,影响对事件报道真实的可信度问题上,媒体间对等或对立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纷争使传播事件的报道,尤其对综合性的政治、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估价预测,其真实的可信度是否适度则成为衡量影视传播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在影视传播中,影响对事件报道导向的倾斜度问题,更是人们所关注的。尽管影视传播的信息是有选择的,是人为预设并制造的议题,并非为世界原貌,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无论哪一家传播媒体,即或是在意识形态上相对立的传播媒体,也很少蓄意制造“无中生有”的传播事件。在这里,我们只能说,真实地报道传播事件的事实是各家乃至各种传播媒体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影视传播可信度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影视传播的导向即倾斜度是有前提的、是有限的,导向不是传播事实的前提,它是受传播事件本身的向度规定的。传播事件本身的向度是任何导向不可逾越的规矩――这是传播工作的内在规律性即影视传播可信度的内涵因素。这种内涵因素同时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述分寸的把握度问题。在影视传播中,语言表达的分寸是衡量适度性原则,即衡量可信度的外在尺度。虽为外在尺度但传播语气失度,如强刺激性对立语言、褒贬失度的夸大性语言都会对传播的可信度产生不良影响。

ザ、影视传播的简约性对受众选择信息的影响

ピ谟笆哟播过程中,传播者要将信息进行“编码”,而接受者则要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水平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解码”。传播者在进行编码时,必须注意向受众交代清楚,要让受众接收到的信息十分明确和清晰,避免发生歧义。因为受众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寻受者,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寻求各种信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受众对于外来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理解和记忆。受众的这些特征对信息传播的过程与效果性具有制约作用。

ト绻期望受众愿意接受我们的传播报道,接受传播工作者的传播文化理念,就必须按照受众愿意的表达方式报道传播事实。如果不易被受众接受,可能达不到传播效果。

ド缁嵘活节奏加快,时间的利用系数提高,受众不会过细地品味传播作品中的含义。受众以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这使得人们对影视传播方式更加依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满足人们对包括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技术、信息的精神需求。而作为主导传播形式的影视传播则体现现代人的精神需求的主导意识。因而,随着受众对影视传播认同度的增长,随着受众对影视传播需求量的增加,形成在传播中的传播信息流,这种信息流如不用简约化的传播方式传播,出现信息流通拥塞不畅,就会使受众产生阻断心理。信息流中如果有使受众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技术信息,或者超出部分受众关注范围的知识信息,也会使受众大量流失而达不到传播预想效果。所以,按不同时段分区传播信息,使信息从内容到形式分区变换传播,减少信息流拥阻现象,减轻受众心理承载负担,不失为影视传播简约化的又一途径。

ビ笆哟播简约化是由传播性质决定的,传播的时效性传播与其他传播的基本区别也在于此。传播时效在影视传播中的地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传播媒体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提高传播时效中,除现代技术之外,更需要有传播工作者的敏锐简捷的反映方式。另外,这里还应提及的是传播报道的程序化结构问题,也不适应现代快捷简约的传播方式要求,除报纸传播形式还基本维持现状结构外,其他媒介传播信息则大可不必如此结构形式。只有综合考虑简约化的问题,才能使信息流畅通,满足受众简明快捷的需求。

ト、影视传播的精确性对受众选择信息的影响

ビ笆哟播中信息量和信息交流的增加,使传播效果出现不确定性,尽管传媒领域竞争无限加剧,但受众接触各样媒体、接收多样化信息更加便利了。影视传播无论采用哪种媒介,都离不开语言表述功能。可以说,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岁月中,语言传播是最早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人类发明文字以后,语言传播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研究影视传播语言的特点,提高传播语言的表述功能,是影视传播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ビ笆哟播语言的基本特点是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表述,即语言的精确性表达。影视传播语言与其他传播语言的重要区别也在于此。因为影视传播是以传播最新动态信息为主的一种传播方式。受众所需要的传播信息如关于国内外政务、经济发展、科技成果以及来自自然的和社会的非常事件等,都需要用精确语言表达。对于上述这些重要传播事实,如果不用精确语言表达,影视传播在受众心理的可信度就会降低,因为受众自身的分辩评判力也在不断增长,一旦对媒体产生怀疑心理,必使影视传播的有效程度降低。

ビ镅远钥凸凼挛锏谋硎鍪欠植愕,抽象层次越高,概括的范围越大,但离具体事物越远。传播报道事实,受众接受传播是为了了解事实,接受传播信息。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传播语言必须具体。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观念上的一个巨大变化是讲究实效、求真,这已逐渐成为普通的社会心理。影视传播语言的具体,不同于文学传播语言的具体。影视传播语言的具体,不是以生动形象的具体语言为基本语言特征,而是以准确、精确的具体语言为基本特征。受众需要影视传播是为获取真实准确的事实信息,并以此作为指导自己思想行为态度以及参与程度的依据。错误的信息或精确度不高的信息会导致决策失误。

ビ笆哟播语言的具体性和精确性,并非指语言表述功能能够量化。其实,无论哪一种语言都是一种表象、表义符号。语言符号的两重性不仅表现在语言表层,而且表现在语言深层。因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具体性与概括性只是从表意功能上相对区分的。影视传播语言的具体性、准确性和精确性还表现在语言表述传播信息、传播事实的程度把握。

ニ以从影视传播的适度性、简约性、精确性等方面讲,我们论述影视传播对受众选择信息的影响,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考察这些影响因素的整合效果,就会理解受众对影视传播的重视和信任程度。当然影视传播媒体公信力的高低,决定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它是影视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影视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

ビ笆哟播已经获得了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身文化的价值,这也是其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影视媒体创造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高语境传播,影视传播倡导的就是将健康的影视文化有效地传播给受众,促进受众与影视制作者的良性沟通与互动,它是连接影视制作者与影视受众的重要桥梁。影视传播事业要保障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传播,它在获得创新发展契机的同时,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并对开拓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受众文化空间,构建现代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ヒ虼,影视传播对受众选择信息的影响,依然是影视传播有效性发展长久不衰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オ[1]周小普,徐福建.传播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J].现代传播,2002(03).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2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闻传播者权力生成

引言:

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权力,主要指的是新闻传播者在通过自己工作的平台以及第三方平台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力。在新闻媒体对人们工作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今天,新闻传播者的这种影响力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虽然目前我国新闻在自身责任意识的强化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小悦悦事件”“干露露事件”等一些负面消息的出现还是暴露出了我国一些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由此我们要对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权力生成进行一定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强化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新闻传播者权力的生成

(一)新闻传播者通过知识生产来促进权力生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介,还是诸如微信、微博、门户网站之类的新媒体,它们都可以在传递新闻的过程中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之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新闻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广大媒体受众的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件所持的观点就会对广大媒体受众对该新闻事件的判断力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成为了新闻传播者权力的一种体现。新闻传播者自身的观点对受众对新闻的看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力,如果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件所持的观点存在偏差,就可能对新闻传播者的受众带来一定的误导。曾经轰动一时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就是新闻传播者误导受众的典型例证。除此之外,同样的新闻事件,新闻传播者表述的的方式不用,所处的立场不同,也会让受众产生不同的理解。以六一期间某地警方破获的一起超市盗窃案为例,在这起案件之中,女犯罪嫌疑人只盗走了超市熟食区的鸡腿、少量杂粮以及一本儿童读物,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女子盗窃超市鸡腿的动机只是为了给自己患病的孩子准备儿童节礼物。在对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传播者可以采用“六一节某超市被盗,作案女子当场被捕”以及“最心酸的六一礼物,女子超市盗窃,偷鸡腿给生病女儿做六一礼物”我们对这两个标题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同样的事件,通过不同的标题向大众进行展示,就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这连个标题中,前者只是对盗窃案做了一番简要介绍,而后者是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通过展现犯罪嫌疑人作案动机方式对新闻进行了表述。借助六一儿童节这一特殊时刻,“最心酸的六一礼物”这样的标题可以让广大新闻受众对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表现出一种同情心理。从这个例子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新闻传播者权力的生成与知识生产有着一定的关系。

(二)新闻传播者通过生产价值和意识形态来促进权力的生成

通过对新闻理论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新闻界对新闻价值有这样的一种定义,就是认为新闻价值是新闻的作者对刚刚发生多起事件中对读者和观众的内心价值需求的一种满足。平心而论,这样的需求是一种多方面的需求,但是这种价值的导向确实由新闻传播者来主导的。为什么说这种价值导向是由新闻传播者来主导。这是因为新闻的传播这在其工作过程中往往并不是在简简单单地陈述某一事件的事实,而是站在新闻传播者的角度上对这一事件进行阐述。这样新闻传播者自己对这一事件的观点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新闻媒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新闻传播者对事件价值导向产生的偏差就可能让大众对某一事件产生误解,因此新闻的价值导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新闻传播者主导的。新闻价值的产生是随着每一个新闻事件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人认为新闻生产既是意义和价值的生产过程,也是意义和价值生产的结果,笔者对此表示一种赞同态度,通过对新闻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闻的事实内容已经处在了一种次要的位置,新闻意义以及新闻价值的生产成为了权力产生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生产价值和意识形态也是促进权力生成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舆论对新闻传播者权力生成中的注意事项

(一)新闻传播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

“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要求,同时也是群众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者的要求。这不仅仅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诉求,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会对人的权力的尊重。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怔正确的舆论导向。有些新闻工作者认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会对新闻的自由性造成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尊重新闻的自由性与保证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之间不存在着矛盾关系。新闻自由不是绝对的新闻自由,它需要一定的舆论导向作为基础。如果对新闻的舆论导向没有一种控制的措施,一些媒体为了争夺新闻噱头会用各种暴力消息低俗消息吸引观众。这就会在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一定的混乱,也就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新闻传播者权力生成及发挥的过程中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二)新闻传播者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最重要的特征。在群众对一些事件存在着疑问的时候,新闻媒体需要向大众呈现真实的事件真相,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因此新闻传播者在发挥自身权力的过程中要坚决杜绝未经证实的新闻、假新闻的传播。新闻的真实性和事件的真实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新闻传播者要把这种差异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不能通过对新闻内容凭空捏造的方式制造新闻噱头误导群众。

结论: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是通过知识生产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来生成传播者权力的,传播者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在权力生成的过程中,广大新闻传播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给予人民群众健康的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刘立刚.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权力生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10:34-41+

126-127.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3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名词解释  6分/题

1.象征

2.陌生化

3.悲剧

4.文艺批评

5.作家电影

6.1.类型电影

二,简述15分/每题  (

任选4题)

1.文学作品文本层次的构成

2.文学与影视艺术的主要区别

3.审美意向及其分类

4.中国早期电影形态”影戏”的特点

5.

30年代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

6.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的艺术主张与美学特征

7.法国”新浪潮”在创作中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

30分/个

(任选2)

1.陈述至少四种文学批评方法及其特点

2.结合作品,分析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特点与历史地位

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6分/题)

1.电视文艺节目

2.mtV

3.广播电视标题音乐

4.杂志型节目

5.有线电视

6.节目定位

7.窄播化

二、简述

15分/题  (

任选4题)

1.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演变的几个阶段

2.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3.电视艺术片的特征

4.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几个阶段

5.主持人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三、

论述30分/个

(任选2)

1.分析”焦点现象”与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崛起的原因,表现与本质特色

2.分析因特网的兴起对传统广播电视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3.电视体育节目的作用和意义

2008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名词解释(6分/题)

1.意向

2.影戏

3.三突出

4.精神分析学

5.第五代导演

二.简述

15分/题

(任选4)

1

简述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艺术方法

2

简述17年国产电影的主要局限性

3

简要回顾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4

简要陈述现实主义及其历史演变

5

简要陈述对样板戏的看法

三.论述

30分/个

(任选2)

1

试评价一部你所熟悉的第五代导演的影片

2

试评一部今年来播出的战争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3

你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哪一部改编的最成功?为什么?

4

谈谈你对红色经典改编的看法。

2008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6分/题)

电视画面  电视剧

广播电视主持人

议程设置

音响语言

二.简述

15分/题(6选4)

1

简述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特征

2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3

简述声音的多种特性

4

分析说明电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5

简述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6

从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的格言“任何时候说什么比怎么说更重要”谈口头报道的基本要求

三.

论述

30分/个(3选2)

1.从巴赞和克拉考尔的西方电影纪实理论,论述纪实主义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回归,分析其原因和面临的问题

2.分析论述中国人类学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3.从科技进步的角度论述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及运用新科技的发展前景

2009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名词解释

1典型

2社会历史批评

3人文关怀4

板块式节目5作者电影

简述题(任选4)

1

简述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特点

2

请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的主张和美学特征

3

请简要陈述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异同

4

请简要陈述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异同

5

请简述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

6

请简述说明世界广播电视的几种体制

论述题(任选1)

1.请谈谈你对主旋律电影的看法

2你认为制约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突破?

答题要求:1有明确观点

2结合作品分析

3字数在800字左右

评论与写作(任选1)

1

试评一部你所熟悉的欧洲导演的艺术影片

2

试评一部给你印象最深的纪录片。

答题要求:1.考生可对所评影视剧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

2.应适当应用影视剧理论,并结合作品。

3.字数宜在1000-1200字左右

2009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名词解释

1.卫星电视

2.电视剧

3.(电视的)节奏

4.制片人

5.窄播化

简述(任选4)

1.电视晚会及综艺节目的特点

2.电视画面的特性

3.纪录片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功能

4.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报道如何取胜?

5.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点

6.怎么防止信息误导和信息污染?

论述题(任选2)

1.从纪录片适度运用“情景再现”“现场模拟”,论述“虚构与原生态”之关系

2请谈谈互联网对电视的影响

3从“汶川地震直播”和“奥运会直播”谈我国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

2010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名词解释

1.意境

2.象征

3.红色经典

4.心理批评

5.西部电影

二.简述(5选4)

1简述法国左岸派的艺术特征

2简述文革期间样板戏的摄制经验

3简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看法?

4简述你对“大片”的看法?

5简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三.论述(3选2)

1论述你对影视剧商业化趋势的看法。

2论述区域文化与流派文化的关系。

3论述美国好莱坞电影队中国电影的启示。

2010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名词解释

1.滚动记录

2.声音的心理性

3.主持人中心制

4.沉默的螺旋

5.人类学纪录片

二.简述(任选4)

1.世界广播机构管理体制

2.请简述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特点

3.请简述纪录片的文化特性

4.请分析说明广播电视语境的构成

5.播音中的“情,声,气”的关系

6.网上舆论的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2)

1.纪实纪录片主客体的关系

2.民生新闻发展

3.论述动画开发过程的问题

4.动画片创意与解决问题及动画创意的思维特征

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

1.期待视野

2.艺术鉴赏

3.艺术发现

4.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5.节目定位

二.

简述(每题15分

任选4)

1

艺术作品含义极其层次构成

2简述文学作品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关系

3简述样板戏电影摄制经验

4简述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特点

5广播电视在社会中与其他社会结构的关系

6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传播优势

三.

论述(每题30分,三题选二题)

1论述影视剧中主旋律诉求与商业化倾向的关系

2论述媒介融合含义及其表现与特点

3试评论一部你所熟悉的中国电影导演的艺术电影

答题要求:

1考生可根据作品某一方面进行评论

2考生必须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影视与传播理论

3字数宜在1000-1200字

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受众调查

2.网络电视

3.制播分离

4.电视散文

5.音画关系

二.简述(任选4)

1简述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2简述广播电视经营的表现

3简析电视主持人与播音员语言使用的异同

5简析广播电视主持人语言语用的转型

6简析谈话类节目的现状与出路

三论述(任选2)

1论述中国广播电视为经济服务的表现

2从浙江煤矿工人被困底下70小时后被救出,分析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的优点与缺点

3根据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论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

4从文化创意产业角度,论述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趋势

陕西师范大学复试2011

笔试真题

一、  论述题(四选二)

1.我国影视剧的商业化趋势;

2.纪录片中的模拟手段与原生态之间的关系;

3.设计一个电视节目;

4.根据一首诗设计动画分镜头剧本;

二、印象深刻的影视剧

三、english

composition

“私家车”

专业面试

对专业的认识

如何理解“娱乐低俗化”

本科论文题目

是否实习

2012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名词解释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文学批评

3、市民电影

4、布莱顿学派

二、问答

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及表现

2、文学中意象及其基本特征

3、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及其主要样式

4、《公民凯恩》的独特之处,与类型电影的区别

三、论述

1、以《失恋33天》等中小成本电影的突起为例,分析国产电影的现状

2、以乐视网等视频网站为例,分析视频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3、以3D技术为例,分析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

2012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意见领袖

2、议程设置

3、电视的节奏

4.忘了这个

二、简答

1、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2、相对报纸,广播电视如何取胜

3、纪录片的文化功能

4、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误读”现象原因

三、论述

1、地方卫视的发展策略

2、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3、

回忆版,可能有记错,论述题的材料都很长,可以任选一个角度去分析,最后的大题都很灵活很开放,虽然前面的小题都比较基础,但是自己的知识积累还是非常重要的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生复试题目

从下列三个题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作答,50分

1

从艺术,传播,技术,文化,政治各方面,分析谍战剧的叙事结构,文化定位,和传播策略。

2

地方戏曲已经渐渐在青少年中远离甚至消失,使用你学过专业知识,简单谈谈新媒体符合传播地方文化,在传播上有什么特点

3

今年是延安文艺大会70周年,所贯穿的文艺路线在当今的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请举例说明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4

[关键词]口语传播价值

新闻传播是广播电视最重要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播音员、主持人是新闻传播的最后实现者,其播音质量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播音员和主持人作为媒介与受众最直接联系起来的中介,他们既可以发挥人际传播的情感及心理优势,又能借助大众媒介广泛地收集信息,迅速增值和快捷扩散的长处,使自己成为信息告知的第一人。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信息告知的媒体角色长期以来都是以播音员和主持人来担纲,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是媒体立场、风格和态度的体现者、代表者。”[1]在当今媒体融合发展态势下,为使新闻传播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播音员主持人可依据内容在真实准确传递新闻过程中,恰当融入个人情感因素,巧用口语提升新闻传播价值。

一、自然朴实说新闻

2015年10月,央视《新闻联播》推出了一带一路专题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此报道聚焦“一带一路”这一重塑世界格局的重大国家主张,紧扣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主旨,用全新的大数据新闻生产手段,从多个领域入手,挖掘沿线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的数据新闻故事。担任专题报道的主播是欧阳夏丹,此次夏丹呈现出自然朴实说新闻的风格,将宏大的国家政策说得真实生动,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在国家重大战略与海内外受众之间构建起有效的沟通桥梁,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你可知道,2015年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往返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吗?答案是87000人,这种现在可以坐400人空客a340飞机,这87000人可以装满217架。这么多的人,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儿去呢?往来最频繁的区域就是这里了――东南亚国家。因为从中国出发前往一带一路沿线的客运量排在前十位的除了俄罗斯和阿联酋之外,其余的8个都是东南亚国家。而在排名第一的泰国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每四个游客里头就有一个是来自中国的。交往多了,感情深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2]这是第六集《丝路,走起》中的一段串词,欧阳夏丹用朴实的口语短句自然设问,配以准确的副语言从具体数据和细节故事入手介绍了“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答案是87000人”、“每四个人里头就有一个是来自中国”,这种表述通俗而又生动地将一些冰冷的数据变得鲜活,为受众传递出“一带一路”政策的民生关切;“交往多了,感情深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夏丹以说新闻方式深入浅出对“一带一路”政策进行朴实的解读、硬题材的软化,增强报道的贴近性,易于受众产生共鸣,引导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主旨。

自然朴实说新闻是一种贴近受众的新闻传播方式,它是以一种平等、轻松,接近日常口语的表达形式取代居高临下、正襟危坐的播音方式,语体结构松散、对语境依赖性强,表达上更加自然亲切,基调平和,交流感强。这种语言既不同与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也不像正统新闻播音,是一种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经过加工、美化、提高了的口语语体风格,它摒弃生活中口语的随意性,没有流利的废话,在自然朴实的交流中传递出大量有效信息,拓宽受众视野,使新闻表达有温度、有深度,进而提升新闻传播价值。

二、真情真话讲新闻

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情感因素不仅直接影响说话效果,也会影响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新闻节目主持人对生命的歌颂、对公平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呼唤,都蕴藏着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审美追求,从而引领受众深入关注、理解新闻本质。不同的新闻事实具有不同的感情基调,新闻节目主持人应正确把握新闻的感情基调,恰当地用真情真话讲述新闻。

以央视新闻频道2017年1月7日播出的《新闻周刊》为例,其中《视点》栏目做了一个题为“简‘证’放权”的深度报道。主要讲述内蒙一位农民王力军因收购玉米没证被传唤,判刑一年,缓期两年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此案再审,并肯定收购玉米的社会有益性。就在王力军等候再审期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取消收购玉米持证上岗的规定,粮食收购许可证被废止,这就意味着王力军再审有可能无罪。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白岩松这样讲述这条新闻:“当学生的时候都会常常说一句顺口溜,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是呀,不考试老师拿什么管理和测评学生啊?那么,套用这个顺口溜也有人说:证证政府的权力所在啊。这个证、那个证,大多得去政府那儿办,这其中有很多是必须的,也可能有很多是必须拿下的。这几年国务院里头最多的声音之一就是“简政放权”,也因此有人解读这简政放权、简政放权就是减掉一些不该办的证,这就等于放了权了。这一年又一年的简政放权证还多吗?还真不少。看这几天的新闻,在内蒙,一位收购玉米的农民突然被骰剑然后还被判了一年刑,当然,一脸懵的他被判刑的时候才知道收购玉米是要办证的,而没证就是要判刑的,但是他自己也委屈啊......可是,他被判了,这合理吗?”[3]白岩松以学生考试的经历进行类比引出简政放权的概念,并客观解释“简‘证’放权”的含义。用真情真话讲述新闻事件,结构严密,易于接受。结尾处“可是”将话锋一转,指出这则新闻的关注点,巧妙铺陈增强受众的收视期待。

在报道结尾评论部分白岩松说了这样一句话:“......本周三正好开了今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主题依然是简政放权,这是本届中央政府连续五年把简政放权作为当头炮,可以了吗?够了吗?点赞的同时咱可不能说可以,更不能说够了,一切才刚刚上路,加油!”略带个人感彩的话语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动性,既通俗易懂又贴近民生。结尾处“一切才刚刚上路,加油”含义深刻,既体现“简‘证’放权”任重道远,又体现强烈的民生愿望,引人深思。

语言反映着社会、反映着生活,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思想倾向,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行为。白岩松在这段新闻报道的串联中,以真情真话讲新闻的方式提出问题,并深刻地分析问题,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语言精炼,节奏鲜明,说理性强,引导受众客观理解新闻本质,提升新闻传播价值。

三、巧言巧语话新闻

如今,在“互联网+传统媒体”的新型传播格局下,信息传播由单向转为双向互动,主持人语言应向平等、贴近、互动的方向转变。央视新闻频道主播朱广权在春节期间播报新闻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热传,他对观众问主持人春节放不放假的问题时是这样回答的:“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朱广权认为新闻可以“高”,但不能“冷”,这种夸张的表述方式增强了新闻节目的趣味性,增加了新闻的温度,许多网友直呼太接地气儿了。而“旺季”与“淡季”的对比呈现出媒体对受众的尊重。

2017年1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一年又一年》新闻直播节目中,朱广权再爆金句,就连搭档文静也被他影响,两人配合默契地说起三句半:“消防部门作用大,尽职尽责作用大。安全不能没有他,实话”、“烟花爆竹价格贵,环卫工人也特别累,污染空气添累赘,浪费,所以,过年了,希望大家少放鞭炮,多看新闻频道。”[4]这种诙谐的方式既表现对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消防、环卫工人的理解与尊重,又巧妙为频道做了自宣。少了居高临下,多了亲切平和,少了宣教味儿,多了人情味儿,巧言巧语轻松话新闻。

通俗的语言词汇、朴实的语体风格、鲜活的语言样式是播音t主持人人际传播的重要载体,不同与以往的播报样式,这种流行于网络的语言形态经新闻主播的口中说出,增加了新闻节目的生动性,营造出轻松幽默的语言氛围,拉进新闻节目与受众的距离,展现节目与受众沟通互动的真诚态度,强化受众的收视期待。所以,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新闻内容选取恰当的表述方式,对于贴近民生的话题和新闻,这种轻松的交流方式更易被受众接受,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提升新闻传播价值。

新闻每天都在发生,视角各有不同。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传者还是受者,都是平等的个体。所以,传者在进行传播活动时,特别是新闻传播过程中,要用一种平视的眼光,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当今社会,广播电视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处于广播电视传播的最前沿,是电视传播的“最后一棒”。所以,新闻节目主持人巧用口语可以提高信息价值和播出质量,增强新闻节目的受众期待,更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而提升新闻传播价值。

注释:

[1]汪红:“新闻播音中的人文意识”,《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0期

[2]《数说命运共同体》第六集“丝路,走起”,央视新闻,央视网,2015年10月8日

[3]本周视点:“简‘证’放权”,《新闻周刊》,央视网,2017年1月7日

[4]《一年又一年》,新闻直播间,央视网,2017年1月27日

参考文献:

[1]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5

节目形式应体现短小精

手机具有普适性和便携性,人们在离家出行、工作间隙、短时等候期间,最习惯使用的媒介就是手机。手机电视除了具备手机的基本功能,可以拨打电话、收发信息之外,还具备电视的功能。利用手机电视,人们可以见缝插针地收看电视节目,还可以播放音乐、玩游戏,休闲娱乐,放松心情。但是,用手机看电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手机电视资费高、耗电量大、屏幕小,长时间观看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这使得手机电视的内容只能以“短”“小”“精”来取胜。

利用碎片时间观看节目的特殊性以及手机电视的移动性,规定了手机电视节目内容的片断性。它要求每个片断时长最好控制在五分钟以内。比如国内第一部手机电视短剧《约定》每集五分钟;美国的《LostVideoDiaries》每集两分钟;《24:Conspiracy》每集只有60秒。很难想象,若在休闲间隙,利用屏幕小、耗电多、收费高的手机看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或者每集一小时的电视连续剧,会是让人多么闹心的事情。虽说手机电视的功能可以让人们主动地中断节目,下次继续收看,但是从收视心理上讲,中途打断感兴趣的内容,会引起受众的烦躁情绪。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被广告频繁打断一样。

手机媒体的移动性、小屏幕和多功能性,决定了手机电视的节目先天具备了“短”、“小”、“精”的特点。传统电视和手机电视相比,在有限的收视时间内,“长”节目或许有“深”度,但“短”节目必须有“广”度。广泛的信息内容将成为手机电视的优势,“信息型和休闲型节目已成为受众最乐意接受的两种信息传播类型。”所以只要合理开发,这一新媒体的节目形态仍有不少发挥余地。

这种方式形成的预告节目首先符合“短”、“小”的特点。若再融入节目制作者自己的构思,在语言运用、画面风格等方面加人手机电视的传播特色,将使手机电视增色不少。再比如,可尝试在手机电视上播放动画。因为动画不但有造形简明的线条而且有相对抽象的表达意义,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像flas、微型动画片等均可在卡通、娱乐的形式下,传播特定的文化内涵,形成手机电视传播内容的“精品”。

节目内容应凸显娱乐性

作为大众化传播中的“小众化传播媒介”,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应更有针对性,提供个性化服务。手机电视使用主体的娱乐化追求和手机电视本身的非主流性,共同造就这一新媒体内容的娱乐性定位。

手机电视用户偏重于18-30岁的年轻人,此年龄段的用户对生活品位要求较高,追求简单新颖的娱乐方式。而且有调查表明,目前手机电视主要用户为白领和大学生,而大学生和白领对于信息的消费主要以娱乐和资讯为主。可见,手机电视用户主体的娱乐倾向明显。

手机电视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目前只能被定位在“非主流媒体”之列。在内涵建设方面,手机电视也难以企及传统电视的深度和广度。目前,手机首先是作为通信工具,其次才是媒体、娱乐工具。当人们用手机收看电视时,随时可能被拨入的电话、收到的短信所打断,这使得手机电视的传播缺少传统主流媒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一点也决定手机电视并不适合用于传播严肃的、重大的信息,而只能以通俗浅显的大众化短消息为主。

因此,手机电视应该以“浅”为主、以“深”为辅,避免“以严肃内容为主”的无法承受之重。曾有调查显示:各类手机电视节目在受众中的受欢迎程度依次为:“生活服务(74.1%)、时事(新闻)咨询(70.4%)、音乐、纪录片等文艺片(69.4%)、体育(55.6%)、影视节目(50.9%)”。由此可见,手机电视的短小信息、娱乐内容拥有较大市场。

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和艺术提升,手机电视必须以文化气息做底。娱乐与文化一向水融,相互依存。但是娱乐不能将艺术审美、文化内涵解构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嬉笑怒骂”的声影碎片。手机电视应充分发挥娱乐媒体的优势,不等于它可以为所欲为,肆意娱乐。我们应提倡有品位、有意义的娱乐;反对浅显、低俗的“愚乐”。我们应在迎合受众的同时引导受众,才不至于使这一“娱乐零食”引起收视者的“营养缺乏”。

综上所述,在手机电视内容的开发上,我们应结合受众特点,重点开发简明新闻和简短信息。比如,时政消息、天气预报、股票、汽车、球赛、购物、理财等简短资讯。通过这些满足手机电视用户的信息需求,让他们享受掌控生活、了解社会的乐趣。另一方面,手机电视还应该提升审美品位和审美价值。比如,简短的趣味性广告、情景短剧、视频段子等。凡此种种,乐而不俗的内容会使手机电视焕发长久的生命力。

传播过程应彰显互动性

互动性是手机电视相对传统电视的一大优势。手机电视可直播也可点播,克服了传统电视受播出时间限制的束缚。手机电视可以自由点播、随时停止或进退,还可以及时反馈个人意见等等,这些互动性使得手机电视更加人性化,也是手机电视的显在优势。手机电视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站或短信等方式直接参与剧情的进展:跟踪剧本策划、编写、拍摄、后期制作全过程,随时提出意见与建议。而制作方也将据此对作品作出及时调整。也就是说,手机电视能够做到使受众全程参与节目创作,边制作,边修改,边播出,边反馈。这完全有别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也是手机电视的优势所在。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将为“双向传播”和“多向传播”所取代;“线型传播”将为“环型传播”所取代。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参与热情不可低估。电视正从电视台创作的“公共作品”逐步发展为受众参与创作的“公众作品”。利用便于互动的优势,手机电视可以为受众提供参与创作的平台,允许受众在收看节目之后进行改编和上传,在规定时间内靠点击率评出“优秀改编者”等等,想方设法让受众参与,进行引导,真正使手机电视成为“草根电视”和“百姓电视”。

利用手机电视,人们还可以实现“手机写博客”、“上传个人DV作品”等,既满足了传播者的展示欲望,同时也迎合了部分受众的窥视心理。因此,手机电视的生存土壤在于“草根受众”,它是一种纯粹的“草根媒体”。实际上,为了服务“草根受众”,手机电视已经做了一些尝试。

比如,在2005年6月,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拍摄了国内首部为手机电视量身定做的互动情景刷《白骨精外传》。这部手机电视短剧每集五分钟,共365集,讲述了一群“白”领、“骨”干、“精”英的精彩生活片断,其制作过程完全是互动式的。手机电视还可以借鉴美国经典电视剧《老友记》的制作方式,让手机电视的节目以“天”为单位进行制作,每天播出固定的集数,第二天在征集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接下来几集的拍摄制作,然后第三天播出在受众意见基础上的剧情……如此循环……如若经营操作得当,应该说能聚集不少受众。

“眼球经济”时代,受众的关注力成了稀缺资源。手机电视要发展,首先要设法凝聚受众注意力,提高用户认知率,培养受众的收视习惯,进而提高市场渗透力。“内容为王”其实就是“受众为王”。凝聚了受众。也等于凝聚了“眼球资源”。对于手机电视来说,观众的积极参与百利无弊,因为手机电视节目本身就是做给观众看的。这是一个浅显却容易被忽视的道理。

节目制作应具有原创性

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媒体发展要“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手机电视的发展当然也不能例外。

作为一种新媒体,并不意味着手机电视的内容先天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从长远来看,原创节目才是手机电视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在国内,手机电视的内容建设尚处于初探和起步阶段,绝大部分节目来源于传统电视,原创内容少之又少。内容同质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媒体定位上的重叠。实际上,手机电视的含义绝对不仅仅是传统电视的移动化,目前,有不少经营者还没有把手机电视当成一个真正的新媒体来对待。节目运营商常常将传统电视节目缩短。压缩后直接移植到手机电视上,充当这一新媒体的节目。这没有太多创新意义。这样做,可能是因为手机电视刚刚起步,节目定位还不太成熟,或者是仅仅作为新媒体经营的权宜之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传播方式不会有长久生命力。若想真正将手机电视业务做太做强,在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的附加值,节目创新是惟一正途。

传统电视以小时为单位编排节目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手机电视的要求。手机电视节目的发展最终还得靠一批稳定的节目编剧、来实现。这些节目策划者除专业人士外,也不能缺少广大观众的参与。为丰富和充实手机电视内容,手机电视可以依靠大学生DV剧。民间作品等充实手机电视屏幕。手机电视应在“草根”受众中发展“通讯员”。

目前,消费者对于手机电视内容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原因是,一方面由于手机电视的资费较贵,但更根本的原因还是节目内容不能满足受众需求。受众觉得观看手机电视的性价比不高,花费那么多钱收看平庸的节目非常不值得;而运营商则希望受众给予手机电视足够的眼球关注,吸引大量广告,进而开发好的作品。双方都在观望和默不作声地等待。这是一个谁先投入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营者是利益诉求者,想盈利就必须先投入,以精致的节目为受众提供货真价实的传媒服务,以此获取注意力,增加利润。

手机电视运营商应开发原创性的电视节目内容,要为手机电视量身定制一些优质的电视节目。比如,可以结合第三产业的开发,制作专门的旅游、美食、时尚、咨询等节目内容。还可以开发制作节庆和假日节目、民俗介绍、历史人物、趣闻典故、历史故事、稗官野史、奇闻轶事等,既娱乐心智又标新立异。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6

关键词:阿芒・马特拉;传播学史;传播政治经济学

一、传播学的多学科历史谱系

1.拼图式的历史图景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描述“本书试图理清这个领域内的各个派别及其差异,运用历史的眼光,在物质和非物质网络、生物学和社会学范式、自然和文化、技术设备和言语、经济和文化、微观和宏观、村落和全球、个体和系统、自由意志论和社会决定论之间,把握学科发展的张力。”①

作为一本学术发展史,马特拉们并不致力于呈现传播学科的连续的发展历史,而更侧重传播现象在特定历史时期里如何成为研究对象、彼时不同学科的研究发展和提供给传播学的研究基础与条件、传播学与这些学科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传播话语产生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历史背景。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多学科的人际、组织、群体传播或者媒介传播研究,以及与传播有关的技术、经济、文化、历史等研究,构成了传播学发展的图景。

因此马特拉所描述的传播学发展图景是拼图式的,他对传播学历史的描绘不是一种结构主义的认识,也不是针对传播学连续性的追溯,而是多元的、分散的视野,因此使得这种描述更为宏大和复杂。

2.历史谱系学的研究方法

对于这种学术史的写作方法,马特拉说自己主要受到米歇尔・福柯的历史谱系学影响,“从福柯那里,我发现了历史的谱系学方法,解构观点系统、挖掘它们的根源和谱系及其明显的联系、归属、互动框架,关注被忽略的来源。”②由此我们便可以理解马特拉在材料组织及叙述时的选择,他并不追求建立一个可以统领一切的结构,而是把它们展现给我们,强调抓住原因和结果的多种关系和历史主体的多样性。通过这种方式使读者了解,他所理解的作为一个学科的传播学,其涵盖之广阔,其内容之繁杂,以及它又是如何在多学科的滋养下发展起来的。

3.对学科合法性问题的回答

在马特拉们的拼图中,关于传播在许多片段上均有深入的研究。众多的传播现象的研究分布在语言学、历史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民族志、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并借助各个学科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解释,很多重要的传播研究发展都不是在传播学的旗号下获得的。③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传播学常常对诸多学科概念和框架的借用,使得其作为一个学科地位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对此,马特拉认为“传播现象受到诸多学科关注的历史表明,这是一个应该由多学科协作的研究对象,传播的过程、形式、内容、参与者、环境、策略、制度形态、伦理规则、各种实时或延时的效果……可以也应该在多学科的关照下得到更好的解释。”陈卫星教授在《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的代译序《马特拉的词与物》一文中,就这一问题更有明确的答案,“这一点恰好说明了传播学本身的学术合法性地位,同时又推动传播学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类比来建构自己的学术自治地位”。④

对于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欧美传播学,在梳理了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后,马特拉对它的认识是“这里还是一片处女地,一些都待开创。”于中国的传播学而言,西方传播学是引进才区区三十几年的舶来品,我们的传播学在新闻学基础上开始发展,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大众传播领域,多效仿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沿袭使用既有理论,鲜有创新和新的发现。处在传播学西方中心体系下的边缘地位,我们一直在求索传播学本土化路径,马特拉的视角或许对我们思路的开拓有所助益。

二、批判视角:传播学背后的“控制”

马特拉从不讳言自己的批判立场,总体上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传播学简史》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鲜明风格。该书主体的7个章节大体上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丰富、视野宽阔,但从中可以发现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就是传播学发展背后“控制”的力量与“反控制”的反思。

1.以控制为动因建立起的“工具”传播学

(1)人类整合与社会管理的工具

第一章“社会有机体”追溯传播学概念的起源。19世纪,基本的通信技术系统和自由贸易原则初现雏形,传播作为人类整合因素的概念浮现。马特拉认为,“劳动分工”的概念是传播理论发展的第一步。19世纪后半叶,以圣西门和赫伯特・斯宾塞为代表将社会视为网络和有机整体的观点使得信息流通被视为社会调节的信息系统。因而传播最初既是物理网络的重要问题,也是观念形态进步的核心要素。把传播系统描述为社会发展与文明之动因的社会生物学模式在19世纪末得到普遍认可。

作者认为,最初的传播理论来自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描述,而此后延续至今的媒介被认为具有战略性作用的“发展”的历史观也正是源于此。

到19世纪末,社会物理学、随机分布理论、概率论等被应用于社会管理,相互依存的生物概念为必要的沟通理念提供了基础;社会心理学领域,西皮奥・西盖勒⑤与斯塔夫・勒庞共同开创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的“模仿理论”、西美尔、涂尔干等人的研究引发人们对传播互动的分析兴趣――使得传播概念中开始加入管理大众的含义。

(2)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工具

延续19世纪末“发展”的观点,即社会科学可以解决大量社会问题,第二章“新大陆的经验主义”也发生在这样的思潮背景下。20世纪的前10年,承袭西美尔和塔尔德观点的“芝加哥学派”将城市视为社会的“分光镜”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其整个学派都到受到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在1927年拉斯韦尔的著作《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传播方法被视为“政府管理舆论”不可或缺的经济的巧妙的“万能工具”。基于勒庞的群众心理学、约翰・B・华生开创的行为主义、俄国心理学家伊万・p・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论和英国社会心理学先驱威廉・麦克杜格尔的简单冲动或本能揭示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思想,一种“靶子观”竖立起来。

沿着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1937年美国舆论研究协会创办的《公众舆论季刊》标志着传播学这门新学科的创立。此时的传播研究多是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的、实用的、为回应社会实践需求,更直白地说多是研究赞助商对政府信息策略、公司广告战略或军队对战时宣传力的关系。⑥此时,传播学建立起5w模式、传播的功能理论和效果研究为主的研究传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称为“工具制造者”的拉扎斯菲尔德以提供实用的可操作的评估工具为己任,发展出一种工具实证主义。其研究的背景是:当时美国开始流行的一种思潮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不是为了社会更加完善,因为以美国为代表的现有民主系统已经很完善了;战后麦肯锡主义盛行,使得试图发明或完善系统的想法都不安全。这使得拉扎斯菲尔德选择一种工具实证以从政治和经济中抽离出来,其思想变化也反映出美国社会科学界一种潜在趋势。

(3)系统的控制网络编织完整

第三章“信息理论”介绍了30-40年代的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及它们对传播研究的影响,对传播学模式的转型推动;增加了反馈和系统的思想。

至此,我们可以对于传播学发展背后的控制力量可以做简单的梳理:19世纪,传播作为神经网络成为社会整合和管理人群的必须而初现。当群体心理学给不经控制的群众贴上“群氓”标签使得控制取得合法性,此时的传播对象被视为靶子而宣传被认为具有强大效果。当各种功能主义范式的研究――宣传、广告、管理、选举、技术推广等取得了主流地位,这张系统的社会“控制”网络就编制的非常完整。

2.对传播和传播学发展背后的“控制”的批判

然而“控制”从不可能密不透风。即使在19世纪末那个充满乌托邦话语和救赎技术幻想的时代,也有自由主义思想家塞缪尔・巴特勒反对将技术视为拯救社会的源泉的工具论,提出在技术理性飙升的环境中人类主观性缓慢变质的问题。

(1)美国:功能主义之外不同的声音

实证主义的芝加哥学派在考察都市人格的两面性时认识到,媒介一方面充当解放的力量,能够深化个体的经验;同时也制造肤浅的社会关系,并造成社会的分化。个体差异的存在产生沟通的需求,他们一方面屈从于标准化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努力挣脱这种力量。

与帕森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同在哥伦比亚大学的C・赖特・米尔斯的文化研究提出一种“另类传播学”,反对研究者局限于“验证琐碎问题或孤立的因果关系”,他的研究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经营与固化为社会结构的社会集体利害之间的关系,重建了文化和权力、从属关系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帕洛阿尔托学派和跨文化传播者的研究努力摆脱孤立的传播模式而用一种持续的社会过程的传播概念来取代。

(2)结构主义:对传播制度控制的批判

在批判者眼中,媒介成为暴力符号,成为权力和统治的工具。因此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从本质上同“测量文化”相区别。

接续前面三章零散提到的传播学研究中“反控制”的思想,从第四章开始作者集中于批判学者的部分。20世纪40年代,受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们关注文化的发展趋势,他们认为,文化工业的权力扩大会导致社会异化和文化枯竭;技术理性把言语、思想甚至人与社会简化为单向度,哈贝马斯延续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还创新地提出了解决方法应,即重建公共领域中的多种交往方式并扩展到全社会。

不同于美国传播学的功能主义视角,批判学者们更多受到结构主义影响,如符号学者们以及法国学派,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运动重新开始强调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讨论机器和抽象的国家;福柯则讨论“机制”或“制度安排”,其著作帮助人们识别权力-传播的组织中的部署情况。

(3)从文本向受众的转向

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关系的结构理论和其他所有宏大解释系统一起开始衰落,结构主义受到批评,批评主要围绕着主体、社会行动者与受众的中介作用与社会角色等核心问题――文化研究者认为其对社会机能的简化和对主体的抹杀,忽略了活生生的经验和日常生活的解码。

文化研究在此时获得认同。20世纪60、70年代弗兰克・雷蒙・利维斯⑦反对媒介在工业资本主义扩张中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他们认为应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以帮助个体在大众媒介的扩张中拯救自身。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中心,其理论发展受到的多方面影响因素,如芝加哥学派的社会互动理论,霍尔的《编码,解码》中关于媒介意识形态作用及性质的研究,戴维・莫利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中心对女性再现”和“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他们将媒介研究从文本分析推向了受众分析。

马特拉在书的结尾指出,持续性线性进步的理性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破产,传播已经接管了一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传播及其行动者的比较研究正在理论视野中消失。批判性研究的核心思想受到了乌托邦和替代性危机的冲击,新功利主义在传播研究中蔓延,传播学领域越来越难脱工具形象。

作者引用基勒斯・德勒斯⑧的观点,后者认为我们进入了一个“控管社会”的时代,一种持久、高速且不断循环的技术控制机制正在增强。马特拉认为,“这个号称信息社会的时代也是一个生产精神政府的时代”,虑及此处他提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自由和民主问题的必要性。⑨(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解:

①[法]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传播学简史》[m]孙五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nicholasRenggeretal.Specialissue:CultureandpoliticsofGlobalCommunication,ReviewofinternationalStudies,V.34,Specialissue,January2008:28.

③同注释①,译者序。

④[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代译序

⑤西皮奥・西盖勒(1868-1913),意大利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群众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许多基本思想与勒庞非常相似,以至于二人一直就谁是原创而纠缠不清。

⑥同注释①,第21页。

⑦弗兰克・雷蒙・利维斯(1895-1978),20世纪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7

【摘要】新闻传播论文:如何提升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的语言艺术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摘要:随着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彩的广电节目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传递给受众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本文试从多个方面研究论述如何提升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的语言艺术,力求通过一些方法帮助主持人提高自己的主持技巧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主持人;节目;语言;职称论文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口语化环节不断增加,交流内容日益丰富,沟通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这对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直播节目,主持人的话语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已成为节目流程和传播的接力赛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一锤,也是广播电视品牌营销和节目赢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完善主持人的语言技巧,更好的拓展直播节目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提升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的语言艺术。

一、主持人语言规范

主持人面对素质参差不齐的受众,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语言是主持人与受众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桥梁,信息传递是否通畅,表达的语句是否够准确,都关系到直播节目的成败,所以,主持人的语言一定要规范,严谨。

早在1994年,我国的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其他部委制定了“主持人播音员普通话等级标准”,明确指出主持人需要达到普通话一级水平,这是对主持人素质的规范,更是对从事广电传媒行业工作人员专业化、标准化的有力推动,主持人制作节目使用普通话是播音主持工作的基本原则,能让广播电视节目易于理解接受,我国着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能用简单、易懂、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意图,是语言文化表达能力较高的一种表现。复杂的语言内容,特殊的语音语调都加大了受众接受理解节目的难度,尤其是广播电视直播节目,针对的人群不是特定的小部分群体,而是泛在式广播电视受众,具有人群广、数量大、文化构成复杂等特点,要使节目达到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效果就必须规范的使用语言。

此外,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来说,主持人对大众人群规范化使用语言还起着重要的引导、示范的作用。

主持人语言的规范化甚至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的语言文化素质。特别是现在,直播节目越来越多,群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都对主持人的语言规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主持人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首要任务就是要使自己的语言规范[1]。

二、语言准确,简洁,灵活掌控节目

主持人创作节目,对节目的灵活掌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主持人的语言来源于节目,同时又是节目内容的一种升华。主持人只有真正的投入到节目的组织、创作中去,才能把握住节目的精髓,才能用最准确、简洁的语言展现出节目的精华,语言的生动、形象决不是靠华丽的词汇和文采的堆积,而是在于语言的逻辑性和缜密的思维。中央电视台着名主持人白岩松是《东方时空》栏目的首任主持人,他所主持的节目深受大众喜爱,成为播音主持领域的领军人物,正是因为白岩松语言准确,简洁,寓意深刻,将揭示节目主题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

对于直播节目主持人而言,在把握节目进程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嘉宾、现场观众的参与,要鼓励嘉宾和观众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直播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地位是平等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观众更喜欢聆听嘉宾讲述,这就需要主持人灵活控制节目的节奏,适时提问,适时疏导,要善于灵活掌控节目中的每个环节,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充分沟通,会让节目现场的气氛更活跃,讨论内容更深入,节目也就更具魅力。

例如我们十分熟悉的《实话实说》节目,崔永元经常在嘉宾一段陈述之后,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刚才先生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你有什么观点与我们分享”。短短几句,便把焦点转向了现场观众,让人感觉亲切平和,自然流畅。

三、融入情感,凝练意境美

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更是主持人的灵魂,只有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让受众感动。要使自己主持的节目达到意境美效果,主持人首先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了解节目的内涵,挖掘节目主题的寓意,充分融入到节目内容当中,真实还原作者记录的场景,只有主持人自己感受到震撼,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艺术与节目内容融为一体,赋予节目以美感,让受众观看节目时产生共鸣。

此外,主持人要根据节目内容调节自己的节奏,不同的段落,是行云流水,文采飞扬,还是充满激情,慷慨激昂,每个主持人说话的速度和语气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不断的磨练提高自己演播技巧,要通过节目带唤起观众的思维,让受众在多重信息的交流过程中构筑起联想的空间,只有让观众体会到了艺术魅力,主持人才能成功地塑造出节目的意境美。

我们主持人要学会把思想和感情巧妙融入到节目中,让语言表达中渗透着审美情趣,让优美旋律中流淌着艺术气息,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更具魅力,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知名主持人杨澜曾经指出: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成功,首要是看主持人的情绪控制是否到位,也就是说主持人的情绪、节目的气氛、观众的感受是否能够相得益彰。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8

关键词:设计信息;数字化品牌杂志;传播;三联生活周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媒介为传统品牌杂志信息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一本杂志的成功,“应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的完美形态相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1]新媒体的多样性有利于传统品牌杂志依托品牌优势,塑造品牌效应。通过探究因数字化品牌杂志传播设计信息使受众形成的对设计的认知形象,发现数字化品牌杂志对设计信息传播的提升空间。

1电子版《三联生活周刊》的特点

(1)文化性强。《三联》不是新闻杂志,而是以新闻为由头,用文化资源来讨论生活的一本“生活周刊”。它对文化领域的报道一直居于首要地位,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国内发生的文化热点事件。文本内容具有新闻的文化视角。[2](2)品牌战略清晰。《三联》以“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为标语,致力于打造核心竞争力,始终明确:准确地媒体定位是关键;独特的内容是核心;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智力支持;专题策划是突围方式;品牌战略是有效手段;市场经营是发展支点。[3]这样的发展经验,使得《三联》能够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做精致新闻的文化。(3)注重选题深度保持叙事节奏。《三联》推崇选题的深度,强调一个事件的思维性或思辨性,努力寻找其他媒体不能讨论的视角,在纵向上走得更远。[4]故事性、叙事性强,通过叙事手法,让受众在对选题情感感知的同时注重沉浸式思考。

2设计信息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中传播的特点

2.1设计主题篇目在各栏目所占比重

笔者以2010年以来73个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上的关于设计的信息为样本,对设计主题在各栏目分布做了简要统计,发现设计主题篇目在封面话题和经济商业板块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15%和13%,在生活和时尚版块占的比重次之,占6.8%,由此可以看出,设计信息在电子版《三联》中的传播同样紧扣杂志定位,“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设计信息集中在生活和时尚版块,说明设计生活是《三联》倡导的生活之一,引导读者追求品质,乐享生活。封面话题版块传播设计信息,体现了设计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以最主要的窗口来传播设计信息,加速设计信息的普及。经济商业板块传播设计信息,突出杂志核心新闻性文化,定位知识分子,以设计信息拓宽受众的视野,满足他们对社会多领域的探索诉求。

2.2内容上的特点

笔者将设计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提炼,内容上,设计信息可以有八个类别归属:设计资讯、设计理念、设计历史故事、设计前沿、设计特点/话题、设计经济、艺术、设计品牌。《三联》的文化性、故事性、思考性贯穿始终。设计资讯类的设计信息注重时效性和新颖性,让读者了解正在发生的设计事件;设计理念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侧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设计历史/故事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强化了《三联》的叙事性特点,以故事阐述设计历史沿革,让设计历史和设计人物变得形象可感;设计前沿类的设计信息突出前瞻性,满足《三联》定位受众对视野拓宽的需要;设计特点/话题类的设计信息,保持《三联》新闻属性的敏感度,通过报道时下热议的设计话题,使读者获得一种新的思考的视角;设计经济类的设计信息紧紧抓住和商业的联系,以商业视角解读设计,专业有深度,满足知识分子对选题深度的需要;艺术类的设计信息传达给受众的是设计的边界可以很广阔,给受众了解设计、理解设计、感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角;设计品牌类的设计信息传播注重设计品牌故事介绍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获得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全局观和满足感。

2.3形式上的特点

1)视觉表现。电子版《三联》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传递设计信息:组图浏览、图片加文字、文字。从Schmitt五元体验理论角度来评价这三种形式传递信息的体验效果,有共性又有个性。[5]组图浏览以图片视觉化展示直接刺激读者的眼球,形成直观的视觉刺激,感官体验突出;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最有利于设计信息的表达,“插图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文章标题的重复。插图应该带给读者某种画面以外的东西,某种高出或超过文章标题所说的东西,某种让插图抵得上一千个字的东西”。[6]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使读者形成对设计品、设计理念、设计任务、设计故事的形象认知,增强用户的情感体验、关联体验、思考体验和行动体验;纯文字描述,注重选题的深度和逻辑性,最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体验。

2)文体形式。笔者对电子版《三联》设计信息文体表达类别进行整理主要有五类:评论类、采访类、报道类、简讯类、人物志。评论类的设计信息多以作者的主观论点为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解读选题视角;采访类的设计信息传播侧重于对场景的再现,生动,情景感强;报道类的设计信息以客观的情景再现还原现场状态,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发生了什么;简讯类的设计信息突出言简意赅说明问题,重在交代与设计相关的基本信息,以让读者对设计内容形成全局印象;人物志是对设计师的形象描绘,生动真实地呈现,带领读者与设计师对话,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大众对设计的认知形象

通过对设计信息的内容研读,根据设计信息的不同板块分布,内容描述和形式表现,笔者总结了电子版《三联》可以带给读者对设计的七大认知形象:创新的、有美感有艺术价值的、有商业价值的、与科技巧妙结合的、文化的传播媒介、富于变化的、服务于生活的。

4小结

数字化品牌杂志作为传播设计信息的一种渠道,具有更精准的目标定位和信息投放人群,借助新媒体传播设计信息是让设计走入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必要手段。通过不断优化数字化品牌杂志的内容和交互形式,使读者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设计,激发参与设计热情,享受交互式阅读体验,感受美好设计生活。参考文献:

[1]张伯海.谈期刊品牌[J].2003(07).

[2]毛慧.《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选题分析[J].青年记者,2008(17).

[3]李晓苹.《三联生活周刊》探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许春辉.《三联生活周刊》:培养杂志的性格[J].中外书案,2012(6).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9

(1)传播学是校史研究的媒介平台。所谓媒介平台是指连接传播主体和受众维系二者之间关系并保持信息流通顺畅的工具和展示手段。校史文化的传播“既要在空间领域实现共时性传播,又要在时间范围内实现历时性遗传”,这一特性使得校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在时空中进行传递交换和共享,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化育人功能。传播学无疑就是这种媒介。传播学通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公众传播、内向传播和组织传播等多种渠道宣传校史文化,丰富和拓展校史文化形式,扩大校史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其向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史文化的积累、沉淀、凝聚和宣传都离不开传播学对它的推动和促进。校史研究正是借助电视、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众多传播渠道的推进和宣传才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各类校史专著、校史画册、校史汇编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体现校史研究浓缩和精华的校史馆也相继问世,校史研究进入空前的活跃期。

(2)传播学“歪打正着”促进校史研究功能的实现。传播学与校史研究都属于边缘学科的范畴,二者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有时“不谋而合”,有时大同小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当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或功能与校史研究对象或功能重叠或交叉时,传播学在实现“协调社会”、“文化传承”以及娱乐宣传等功能时“歪打正着”也促进校史研究功能的实现,这种现象尤以传播学以历史或文化题材为研究对象时为甚。口述历史就是典型的例子,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它属于人际传播的范围,是口述者与访谈者共同参与的传播活动;从校史研究的角度看口述历史是个人化的历史,也是“活历史”,是校史研究工作者借助口头、录音等传播手段,从口述者的讲述中获取历史信息的特殊传播活动。

(3)传播学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校史研究大有裨益。传播学既源于众多社会和自然科学学科,又明显区别于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分析方法。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中“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的全景式论述和“拟态环境”、“刻板成见”等重要概念对于指引校史研究工作者正确看待历史环境和历史舆论对当今校史研究的作用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选择校史研究题材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另外,校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也充分借鉴传播学5w传播模式的理论分析方法解决研究中的难题,运用实证分析和实验方法等论证自己的观点,促使校史研究横向和纵向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2.校史研究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

(1)校史研究丰富了传播学的素材。校史研究立足于丰富的档案资源,同时借助档案刊物、校史馆以及网络等传播渠道宣传校史文化,潜移默化之中纯净人的灵魂,陶冶高尚的情操。校史专题展、校史名人展、校史图片展等校史课题从传播学的视角看都是极佳的传播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报道,可以扩大传播学的影响力,推进传播学的发展进步。2013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一事件,就是校史与传播学相互融合的典型案例。

(2)“传播”是校史研究的应有之义。校史研究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属于专业性的文化传播,受众范围相对狭小。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宣传渠道不仅很好地宣传了档案和校史文化,而且增生了传播素材,引起受众对传播学的关注和了解,拓宽了受众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兴趣。3D网上校史馆琳琅满目的展览既是校史成果的展示平台,又是大众传播的良好渠道,是校史研究和传播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融合体。

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篇10

关键词:谈话节目 人物关系 比较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内容会根据交流双方所建立的不同关系而改变,而谈话节目是将人们私下的谈话搬到电视这个大众媒介上,所以作为谈话节目主体的主持人、嘉宾以及观众三者间所确立的关系,决定着谈话形式及谈话内容的走向。

主持人和嘉宾的关系

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是话题走向的引导者,嘉宾对话题进行升华。二者的交谈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人际传播,传受者角色比较明显。根据传播学的观点,传者和受众的关系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所以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人们希望不但能建立一种真诚融洽的谈话氛围,还能使谈话者彼此从基于角色关系的角色传播,进入到基于人际关系的人际传播,即超越原有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的角色,建立一种真正的聊天关系。

在美国,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个性都是比较突出的,讨论的话题范围较为广泛,言论自由,很注重现场沟通效果。美国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主,所以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主人公意识都很强,十分注重个人意见的表达,谈话现场气氛很活跃。大多数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活泼,敢于调侃,在和嘉宾交流的过程中,更多是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揭露嘉宾的各个方面,在语言上不留情面,针对性很强。

在西方人的思想中,崇尚的是真,在中国的文化里,还是以善为主。所以在中国谈话节目中,大多数还是遵循“主宾制”,充满“客气”与“关怀”,主持人的“主人”角色较为清晰,嘉宾带着一份“客人”的客气。尤其当节目所邀请的嘉宾是一些阐述观点、表达意见的专家学者时,主持人更是不失风范,正襟危坐。即使嘉宾是普通大众,我国主持人普遍都偏重外貌、学历等外在因素,以及主持人本身的特殊角色,让平民嘉宾和主持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

结合具体的中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类:

辩论场上的“主席”和“辨手”。因为美国电视的商业化运作,美国电视谈话节目表现出一定的刺激性和趣味性,节目会邀请有关话题的专家和相关人员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场会形成对立方,主持人不参与辩论,也不进行观点评价,仅仅是参与展示现场所讨论的各种观点和现象,甚至会故意制造矛盾冲突点。如《拉里・金直播》的主持人拉里・金经常在引出话题后,自己“退到幕后”,给嘉宾充分的讨论时间。直到两方唇枪舌剑打得不可开交时,他才出来控制场面,发挥现场组织者的作用。

在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中,很少出现这种激烈甚至故意制造冲突的场面,相对来说,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颇有这种风格。《一虎一席谈》是讨论形式,主持人胡一虎一方面发挥主持人的控场作用,一方面也会就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辩论,言无对错,成理即行。节目最后也没有定论,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吉普在列举影响人际之间的沟通行为,造成“防卫性传播”的几种现象,就有一条是:“好为人师,招致反感,产生戒心……如果自己的意见是临时假设的,乐意让人讨论、实验,就不会引起防卫性传播的行为。”所以在提出话题论点时,相对于美国的故意制造矛盾点,胡一虎更多的是在不经意间提出问题,让现场嘉宾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发表意见,充分发挥了对话中的存异效果。

客厅里的聊天者。传播学者及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均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受传者更愿意接受与自己地位不相上下的人的影响。这被看做是传播说服中的“认同策略”。也就是说,人与人的相互吸引是建立在其相互间的相似性之上的,传播者应该努力让受传者相信他是“自己人”。因此,主持人要体现出与受众的相似性,实现人际传播的最优化,就必须融入受众中去,营造出一个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传播环境。

在美国不少的谈话节目中,演播厅的设置就如同家里的客厅一样。如节目《奥普拉》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座位基本上是按照家庭聚会聊天式的氛围来布置的。在节目现场,主持人奥普拉有时候会把手搭在沙发背上,甚至盘腿坐在沙发上。这种看似“不合礼仪”的行为让嘉宾产生了一种“自家人效应”,给嘉宾营造一种在家里聊天的温馨轻松的谈话氛围。

在中国的谈话节目中,这种客厅聊天者的谈话模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特别是《鲁豫有约》节目中充满人情味和“随意性”的谈话氛围已成为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例如,鲁豫会直接用“喂……哎”,“哎,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咦?我不相信……”这种看似不礼貌的怀疑性语句,不仅勾起了嘉宾解释的欲望,也让嘉宾觉得主持人并不是在配合自己进行一次表演性谈话,而是如同朋友一样在交流。

信息解码者和传递者。这类人物关系主要体现在新闻类的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与话题相关的专家或者新闻当事人,主持人提出问题,嘉宾予以解答。整个节目谈话氛围很淡,没有什么聊天成分,只是单纯地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如央视《面对面》、《对话》等栏目,主持人和嘉宾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你问我答的形式,在温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信息的传递。

在美国,不管嘉宾是总统还是贫民,在谈话期间,主持人和嘉宾完全避开这种场外身份。由于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兼容性,在进行严肃的新闻话题讨论时,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也不是简单的问答。很多时候会因不同的意见产生分歧,甚至故意制造节目的冲突性。会用一种看似不严肃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极具后现代意识。

传播学者认为,要使传播取得最大效果。必须缩短传播者和观众间的心理距离。情感与理智的结合。是目前公认的最佳传播方式。包括严肃的新闻话题采访,主持人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社交经验,做出调整,创造出符合实际,和谐、有效的传播情境和人际氛围。最大程度地维系嘉宾群体的认同感,从而产生亲近效应和情感效应,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如曾以犀利、尖锐著称的《面对面》主持人王志,在面对一些感染力较强的人物时。也会忍不住现场落泪。

矛盾提出者和调节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越来越乐意在屏幕上展示自己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借助电视这个平台寻求心理安慰和帮助。这类谈话节目体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和人性色彩,所以这种类似于提出并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谈话模式在屏幕上也备受热捧。

在美国这种类型的谈话节目是比较少见的。这与美国的传播体制和传播观念有一定关系,美国谈话节目更多的是展示问题。寻求刺激。中国这类谈话节目主要

是一些情感生活类的谈话节目,如《人间》、《8090》、《心理访谈》等。嘉宾在台上讲述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困惑,主持人像一个心灵咨询师和调节者,给出建议和方法。帮助嘉宾解决问题。如央视的《心理访谈》,嘉宾讲述自己的心理困惑,主持人和心理专家进行引导,充当心理抚慰者和咨询师。帮助嘉宾走出心理阴霾。

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关系

在谈话节目中,现场观众是舆论的来源,他们既是受传者,也是真正的参与者。现场观众的参与改变了以往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单一的传播模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只有在主持人和观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现场观众才能信任主持人,说出最真实的语言,从而发挥现场舆论的作用,推动话题前进。

在国内很多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只考虑到和嘉宾交流,而忽略了和现场观众的互动;只意识到现场的人际传播,而忽略了现场的群体传播,以至于现场观众成为节目的摆设。尤其是随着观众拥有较多发言权的《实话实说》的停播,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现场观众再度陷入了“冷语”期,偶尔的一两个提问机会,也是编导提前安排的,观众的想法很少得到展现,这无疑也反映出电视人平民化意识的薄弱。

根据传播学的观点。互动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本质特征。受众是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传播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决定因素。因此在节目中增强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意识,应该是谈话节目不可忽略的部分。和中国谈话节目截然不同的是。美国谈话节目现场观众的发言更自由。受美国文化“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观点影响,美国谈话节目现场观众的发言更像是一种表演。如在《奥普拉》中,观众可以坐得不端正,可以自由表达观点,整个节目更类似于一种“群言模式”。在节目中,就曾出现观众上台给奥普拉打耳洞的事情。

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之间的角色互动

在后现代社会中,观众更希望看到电视谈话节目中真实的现场感和参与性,在现场的人际交往中将观点表达和感情融合进行毫无矫饰的展示。一个谈话节目最完美的状态,就是打破三者潜在的身份暗示,不拘泥于规则限制,充分发挥所有积极有效的因素让三者角色关系实现融合,从而实现节目场上与场下、场内与场外真正开放平等的交流。对于如何增强三者间的角色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弱化主持人的存在感,充分发挥观众的作用。人际传播研究表明,人的意见和态度较容易受与自己相似之人的影响,而主持人与现场观众有多方面的相似性,更能让观众对主持人产生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在节目中,主持人一方面要重视现场观众的反馈信息,积极调动现场观众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和现场观众的接近性。主持人应适当放低“姿态”,学会移情。甚至坦诚暴露自身的不足,努力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淡化主导地位,让观众觉得主持人就如同身边一位有优点也有缺点真实存在的朋友,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

适时采用心理战术建立良好谈话氛围。传播学者施拉姆说过:“传播是各项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主持人在和嘉宾交流的过程中。应注重个人的表述而不是提问,这种表述是根据嘉宾的不同风格,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体现的,表述也应更加人性化。这需要主持人用真诚的谈话技巧,适时地用心理战术,使角色关系过渡到谈话现场的人际关系。例如,从简单的细节问题着手,甚至拉家常,降低谈话者的心理防线。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让嘉宾和观众忘记节目现场。

三者之间适时地进行角色转换。谈话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大众传播。要想实现有效传播的双向过程,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可以适时适量地修正“传”与“受”的关系,让三者都有机会做传播者,这样才能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例如。在节目安排时,主持人可以让现场观众担任一会儿主持人,对嘉宾进行简单访问,或者在嘉宾讲述自己故事的同时,给现场观众讲述自己相似经历的机会,让嘉宾充当观众,这样不仅拉近了嘉宾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充分体现了对观众的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