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十篇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十篇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4:16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1

为加强我院传染病分类防治工作,提升我院卫生应急能力,根据《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院对全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1、领导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的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对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医院成立有传染病自查小组,自查成员由分管院长及各临床科室主任及预防控制科负责人组成。自查组成员严格按照我院传染病自查制度开展工作;成立重大传染病后勤保障组,具体负责各类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各种治疗药物、诊疗设备、车辆等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制度健全

医院制定有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消毒制度、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制度、门诊日志登记管理制度、发热门诊管理办法等。做到了对传染病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通知精神,我院认真开展预防传染病工作,现将我院传染病工作自查情况汇总

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

认真落实上级预防传染病有关会议、通知精神,做到上行下达,不折不扣。我院根据情况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制定了预防传染病应急预案,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朱兰,副组长:李红群,成员:王华清、黄贯松、罗巡、吕兴涛、罗桂芝及各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对各项应急工作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及时监督落实,切实做到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转诊、”的原则。

(二)、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检查落实。

1、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在我院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时,就必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及时有序地把疫情报告上级,力争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不瞒报、不谎报、不漏报、不迟报,确保疫情准确无误地上报,并做好记录。

 2、建立和加强检查制度。首先检查有无发热现象和其他异常症状,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并作检查记录和疾病记录。

 3、进一步做好社区传染病预防工作,确保预防措施落到实处,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防止传染病蔓延。

 4、加强我院的消毒隔离工作,制定消毒隔离制度,社区所有需要消毒场所都要专人负责。

三、人员职责

从领导到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作到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职责分明。对疫情报告、疫情登记、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均有专人负责,对疾病预防控制科及其相关人员、发热门诊、医生制定了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

四、人员培训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2

 

预防传染病工作自查报告1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学校人群密集,一旦出现传染病,极易引起传播和扩散。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春季开学前后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预警通知》精神及要求,豫龙镇第三小学于20xx年2月28日上午举行了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会。

 

会议由许宏振校长主持,贺向飞副校长首先传达了教体局关于春季传染病防控的要求及措施,制定《学校卫生防疫制度》、《学校卫生防疫检查制度》、《春季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和《春季传染病应急管理预案及措施》,成立春季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以便使学校开学后卫生防疫工作顺利实施,保证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接着,副校长贺向飞有针对上期卫生防疫工作进行了总结反思,针对新学期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详细的部署和安排,现将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班班主任充分认识到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重要性;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保持环境和个人卫生。

 

并在开学后,学校在第一时间制作《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栏》,贴在校园醒目的地方,警示广大学生和老师在校内外都要注意食品安全。并为每个学生印发《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资料,通过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重要性。并要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和班级晨会进行宣传,使卫生意识深入每个学生心里。并向家长宣传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其次要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组织全校师生清除校园卫生死角,改善学校现有卫生环境,消除学校卫生隐患。

 

二、严格落实晨检等各项制度,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本学期我校要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缺课学生登记跟访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做好家校对接,形成联防联控合力。接着,贺向飞副校长又详细讲解了《传染病上报登记本》、《病假登记及跟踪调查本》、《晨检记录本》、《消毒记录本》填写的注意事项。

 

今后,我校将会根据学生和季节的特点,把重点放在传染病防控和宣传教育上,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

 

预防传染病工作自查报告2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对传染病的检测,防止在工作中发生漏报情况的发生,确保我院在传染病管理中的质量,为区疾控中心制定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我院于20xx年11月2日开展了对全院各科室传染病漏报调查,并且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现将自查情况做下总结。

 

一、建立各种组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组织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完善的组织和制度,要想做好是不可能的。为此年初便成立了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抢救小组,疫点处理小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抢救小组等,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疫情上报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疫点处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漏报调查制度等。对凡建病例档案和病历日志的科室,查门诊及住院登记,将查出的传染病病例与传染病报告登记簿核对,同时查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包括疑诊或确诊病例),医院在每次的例行检查中,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一些季节性的传染病加强监控,组织专家定期学习,能大大增强了门诊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控和处理能力。

 

二、制订计划、预案制订全年工作计划及措施,并逐步按计划实施,确保全年工作顺利完成。

 

在一些季节传染病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来之前,做好工作预案,一旦疫情来临,即启动预案,按预案分步实施,及时控制疫情,做到忙而不乱,胸有成竹。平时做好医院门诊医生培训工作每年定期组织全员职工培训,并考核,对于在考核中不合格的医务人员,给予一次补考的机会,并和年底绩效相挂钩,确保培训的效果。

 

三、及时登记上报疫情发现疫情随时登记上报,并利用网络直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开展一次传染病漏报调查,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在全年的检查中,没有发现有传染病病例,更没有漏报情况的发生。

 

20xx年我院未发现传染病漏报情况,我们将继续学习《传染病管理条例》,继续落实疫情报告,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做好人民卫士。

 

预防传染病工作自查报告3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保证师生的健康,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我校认真开展预防传染病工作。现将学校传染病工作自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

 

学校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认真落实上级预防传染病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并成立了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各项应急工作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及时监督落实。切实做到对传染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置”的原则。

 

二、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检查落实。

 

1、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在学校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时,就必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及时有序地把疫情报告上级,力争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不瞒报、不谎报、不漏报、不迟报,确保疫情准确无误地上报。并做好记录。

 

2、建立了晨检制度。我校加强了晨检制度。每天早上学生到校后,班主任首先检查学生是否正常到校,有无发热现象,其他症状。认真执行晨检制度,有晨检记录和因病缺课记录。

 

3、加强学校的消毒、通风工作,制定消毒通风制度,学校所有需要消毒场所都有专人负责。

 

4、进行家校沟通,行车我那个防控合力

 

三、开展活动,措施得力。

 

1、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情况。各班每周上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学校还利用升国旗、宣传栏、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真正使每一位师生对传染病的防治有高度的认识,上下一致,齐心协力,严防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2、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进行病媒生物消杀灭活动。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吐痰,保证了校园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每周开展1次大扫除,每日开展2次小扫除。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教育学生生病时及时让家人陪同就医,对疑似有传染病的学生先劝其先治好病再上学,并及时与家长沟通,防止发生学生因带病上课而传染他人的现象。

 

3、建立和健全家校联系制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与家长随时可以联系的通讯方式。教育学生有事要请假,来不及请假的要及时打电话告诉老师,因病请假的要把病因告诉老师,并做好记录。

 

四、物资供应充足。

 

学校配备了充足的84消毒液,每个班级配备了消毒壶、拖把等物品。设立了隔离室,配备了温度计,口罩等物品。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3

共检查二级以上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21家,疾控中心1家,保健站1家、计划生育指导站1家,医务室2家,村卫生站67家次,中小学校28家和托幼儿机构2家。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50余人次,执法车辆11台次。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卫生监督情况

1、医疗机构:

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设有兼职管理人员,各门诊科室、住院部各科室设置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首诊医生发现疫情时及时填写了传染病报告卡,由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登记、直报工作。但个别乡镇医疗机构存在漏报、漏登记现象。

2、疾控机构:

配备了专职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完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通过网络直报疫情,成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每日对疫情进行动态监控,定期做出疫情分析报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在明显位置设置危险生物卫生标志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建立生物安全责任制,建立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二、医疗废弃物处置情况

1、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设有兼职管理人员,相关培训记录、医疗废物登记较齐全,设立了医疗废物暂存点,医疗废物交由县垃圾处理机构同生活垃圾一并处置或自行焚烧处置,相关人员采取了一定的卫生防护措施。因我县无医疗废弃物专用处置设备及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不符合相关规定。

2.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个体诊所:

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废弃物以自行焚烧处置为主,并做有登记,个别乡镇卫生院及大部份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无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无相关培训记录、医疗废物登记,未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包装,医疗废物暂存点与生活垃圾同处一处,甚至有的单位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相关人员卫生防护意识较差,防护设施不全,有的医疗单位医疗废物暂存点存放大量医疗废物,不及时进行处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本能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设置了兼职管理人员,相关培训记录、医疗废物登记较为齐全,但医疗废物暂存点不规范,相关人员卫生防护意识较差,未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包装。

针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卫生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分别给予了责令限期整改和行政警告。

三、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情况

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均成立了相应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有专职或兼职教师负责传染病的防治和疫情报告工作,大部分学校建立了晨检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因病缺课报告制度,有学生晨检记录和因病缺课情况登记,统计,有学生病假登记,部分学校环境整洁,建立了相应的清扫和消毒制度。但发现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校,尤其是乡级中小学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因病缺勤追查登记等制度不健全,有的虽然建立了晨检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因病缺勤追查登记等制度,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使疫情报告不及时,不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还有些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不够,使教师和学生不能了解更多的传染病防治知识,部分学校教室和宿舍通风不良,没有严格执行清扫消毒制度,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针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卫生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分别给予了责令限期整改和行政警告。通过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了被监督单位负责人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法律意识,为下一步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今后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教,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法律意识,达到知法、懂法、守法。县级及乡镇医疗单位要尽快建立传染病处置工作制度和传染病自查制度,完善相关记录,建立医疗废物产生地医废处理工作流程,使用符合规定的包装物和包装容器。

2、切实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乡村级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使之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有效防止各类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4

一、培训学习

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省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工作和技术要求》、《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规定的学习。

二、加强疫情报告规范化管理,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1.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执行。及时,准确的上报各类疫情资料,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2.加强对辖区内各网络直报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督导。疾控中心按照每季度对上季度存在连续3个月未报告传染病的医疗机构督导,督导覆盖率100%;按照《州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督查方案》每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至少开展一次督查,督导覆盖率达100%,并写出总结报县卫生计生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3.凡有重大疫情发生,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规定的时限将发病时间,波及范围,发病人数,发病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发病趋势等以最快方式上报,并及时录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及时完成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求初次报告:①在确认事件2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及时审核;②有报告单位,报告人及通讯方式等记录资料(传真记录,电话记录)。进程报告:①写出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及可能因素;事件的发展态势和危险性评估;②落实控制措施情况;③资源使用情况。结案报告:①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影响因素;②事件的危害与损失及其补偿建议;③评价措施效果;④事件处置成本效益分析;⑤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建议。

4.加强组织建设,巩固疫情报告网络,完善县对乡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疫情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保持疫情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三、疾病监测

1.每日监测。传染病网络管理人员必须每日随时(至少四次)上网审核,监测辖区内疫情动态,发现新发,暴发疫情及时请示上级和预警,指导和参与疫区的现场调查,疫源检索,正确处理暴发疫情。

2.重点疾病的监测。凡有脊灰,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炭疽病例报告的乡镇必须做个案调查和采样并送检。如有暴发疫情发生,需在当月的疫情分析中简要描述,内容包括: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原因,疫情发展及防治措施,控制情况等。并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上报。

3.传染病自动预警。收到传染病预警信息后应及时调查核实,并在24小时内完成异常卡片的填报工作,如是疑似病例应及时到现场进行防控处置。

4.流感的监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哨点医院(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班佑乡卫生院)流感监测工作的督导和技术指导,严格按照《州流感监测方案》(阿州疾发〔2016〕25号)的相关要求,做好流感样病例登记和标本采集(每周5-15份),同时按照要求做好标本保存,运输工作,进一步提高流感监测工作质量。州疾控中心负责标本的检测工作。

各医疗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流感病例监测工作。特别是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高度关注,严格按照要求,加强对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每一起暴发疫情应采集10份左右咽,鼻拭子标本(如果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应当尽量全部采样)。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标本采集后应当在4摄氏度条件下,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州疾控中心)。进行流感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实验室监测工作。县疾控中心按月完成辖区内流感病例月分析。

5.手足口病的监测。凡有重症手足口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的必须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标本,送样检工作,检验结果反馈及时订正。

四、编码维护

每年11月完成辖区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标准编码的维护工作。

五、各类报表及文字资料的上报

1.传染病月报表。每月3日前向县卫生计生局报告上月辖区内发生的传染病发病,死亡数(即月报表),全年共12期。年报及半年时间另行通知。

2.疫情分析。每月6日前报出上月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分析(共12期),7月15日前报出上半年疫情分析,疫情年终分析时间另行通知。分析内容包括:总体发病,死亡情况,重点疾病发病分述,防治对策及建议。

3.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在4月15日和10月15日前完成夏秋季及冬春季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塔塔”为你整理了这篇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

一、督查内容和方法

(一)督查范围。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县级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内容。

1.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2.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

(三)自查实施。

自市疾控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庆市202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的通知》,由县卫生健康委疾控办组织县疾控中心组成调查组,严格按照《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7年版)》进行自查。

二、自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此次共督查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县级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实查病例登记数442例,网络报告病例440例,报告率99.55%。

2.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网络报告病例440例,报告及时440例,报告及时率100%。

3.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必填字段信息填写完整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100%。

4.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实查填写完整的纸质报告卡135张,同时与门诊或住院登记信息一致,填写字迹清晰且无明显逻辑错误,无涂改的传染病报告卡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准确率100%。

5.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与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电子卡必填信息完全相符的135张,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100%。

6.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身份证号填写完整135张,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100%。

(三)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

1.疾控机构。

(1)辖区传染病常规监测管理工作情况。每日做好传染病报告卡实时监测审核记录,每日至少4次以上,记录完整;建立了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与流程,并能有效付诸实施;针对传染病报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指导,每月至少开展1次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估;1-11月份传染病报告报告质量评价综合率均值为100%。

(2)数据分析与利用。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每月进行月分析,年终有年分析;重点控制传染病有专题分析;每月将常规分析报告通过纸质和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反馈;根据疫情流行情况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3)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与评估。开展了辖区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有检查方案和原始工作记录,实行辖区全覆盖,督查结束后有总结和通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二次督导;21家网络直报单位,2020年1-11月有5家全年没有传染病报告,分别是4家民营医疗机构和县血吸虫防治站;县直医疗机构连续3个月零报告单位1家,为县妇计中心;乡镇连续3个月零报告单位4家,为雷池乡卫生院、凉泉乡卫生院、鸦滩镇、高士镇卫生院;县级疾控中心每年对下级单位进行技术指导至少2次以上,每次都有指导记录。

(4)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均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及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等相关技术培训,有文件通知、有签到、有总结、有考核;培训的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版)》重点传染病防控技术以及疟疾、登革热等诊治知识培训。

(5)网络直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疾控中心配备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的专职人员2人,实行a、B岗位制。配有专用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为疫情监测人员提供了可实时连接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无线网卡,对疫情监测人员提供一定的加班补助,并可以调休。

(6)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情况。建有辖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及授权安全管理制度,对直报用户和本级用户均有备案,并对系统用户开展了信息安全相关培训。

2.医疗机构。

(1)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成立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组织,相关工作制度齐全;但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纸质版本普遍缺少有效证件号登记栏,但县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均设有该栏;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检查结果门诊和住院医生可以实时浏览打印。每月定期开展院内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有记录,县医院并能落实奖惩措施;各单位均开展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部分单位对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了培训。

(2)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各单位均指定专门科室负责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配备有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兼职人员,并对直报人员有一定的加班补助,加班后可以适时调休。

(3)医疗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各单位均建有电子病历系统,除县级医院外,其他单位都不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县级医院放射和检验结果门诊医院可浏览,但乡镇一级系统不具备该功能;目前也不具备导出功能。

(4)用户信息安全管理。直报用户在县疾控中心均有备案,各单位均配有传染病报告专用计算机,并安装了杀毒软件。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1.各单位均开展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工作,但大部分缺少传染病诊断标准方面的内容,缺少培训考核,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意识和发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电子病历系统尚不完善。虽然各单位均建有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但乡镇不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需要。临床医生登记意识和传染病报告意识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规范培训,丰富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内容,做好培训考核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6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4)06-0123-03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启用,极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利于疫情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1],是国家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各级医疗机构是各类疫情数据收集、汇总、输入的基本单元,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涉及整个系统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传染病漏报率为23%左右[2、3],把工业管理中的pDCa循环引入到疫情直报管理中,能减少漏报、少报、瞒报,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4-6]。传染病疫情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严肃性[7、8],需要全过程管理才能发挥系统的功能,需要相关人员全员参与、全系统稳定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效率。

1纸质报告卡的缺陷

手工报告模式依赖于临床医师的主动报告,难以杜绝传染病漏报问题的存在[9]。由于门诊医师接诊量大,门诊患者就诊登记率较低,填写字迹潦草。住院医生填写出入院登记本时仅填写主要诊断,不利于住院病例传染病漏报的检查。医生对传染病报告重视不够,疫情报告意识不强,常出现字迹潦草、项目不全、迟报、误报、漏报现象。

部分患者对国家法定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缺乏了解,不愿意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配合性差,导致原始数据缺失。

纸质报告卡从填写到上报中间环节较多,容易出现延迟送达、丢失、迟报、漏报等现象,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不利于患者隐私的保护,易造成信息泄露,产生纠纷后难以认定责任。

检验科及放射科阳性登记本存在漏登现象,检查阳性结果返回科室及医生查看常出现时间滞后。疫情报告管理员往返各科室现场手工核查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住院病例、检验科和放射科阳性结果,耗时多,效率低,不可避免出现差错。

同一病例在不同时间、不同科室、不同医生间就诊,重复填报增加各环节的工作量,同时增加填报医生的抵触情绪。

2在医院信息管理(HiS)系统中嵌入疫情报告系统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是政府部门公共卫生任务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指标,如何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HiS系统是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组成部分[10],涉及门诊、住院、财务、药房、病案管理等模块,并与检验科的LiS系统、放射科的paCS系统建立链接。

在HiS系统中嵌入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建立传染病上报和管理子系统,整合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基础数据一次录入长期使用,自动传输、比对、输出结果,资源共享,避免原始数据的重复录入和人工核查比对等,有效避免报告过程中的迟漏瞒虚等问题,能及时、准确、自动地完成系统设定的传染病病例汇总、比对和结果输出,经审查后及时录入国家的网络直报系统。计算机系统的嵌入疫情疫报系统,保证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准确、高效、无误、及时。

3疫情报告系统

疫情报告系统包括疾病诊断字典、电子传染病报告卡、门诊医生工作站项目设置、复诊传染病病例重报自动提示功能、门诊和住院传染病强制报告功能、检查结果反馈功能、疫情信息汇总功能等。

疾病诊断字典为国际统一的iCD-10疾病分类编码诊断字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7,8]需要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传染病名录进行对比后,设定应上报传染病诊断名称范围,并对医院使用的iCD-10诊断字典库进行标识。

疾病诊断名称与iCD-10编码对应,格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卡一致,确保医院的疫情报告卡与国家直报系统完全匹配。

门诊医生工作站内容和格式参照卫生部1996年印发的《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与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的要求设置,医生完成病人诊疗信息填写并保存后,工作站的相关信息即时储存至HiS系统数据库中。

复诊病例重报自动提示系统根据复诊病人的姓名、性别、病名等信息与数据库自动搜索比对,对有就诊史的病例,系统自动弹出相关信息,由诊疗医生判断是否为同一病例、是否继续再次报告,可大量减少重复上报病例。

门诊和住院的传染病强制报告功能保证传染病确诊时自动生成传染病报告卡,医生只有完成报告卡的全部内容的填写并保存并上报后,才能进行其他诊疗活动,杜绝传染病迟报、漏报的发生。模块还提供随时上报传染病的路径,方便医生随时上报。

检查结果反馈功能使送检医生能借助网络随时查询检查结果,便于及时诊断与报告。检验和放射结果中与传染病诊断相关的阳性结果,如致病菌培养阳性、放射科X线检查为疑似肺结核诊断等,出具检查结果的医技科室医生能够直接发送相关信息提醒送检医生及时上报,相关信息保存后系统自动生成一览表传送到医院疫情报告管理部门,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将阳性检查结果与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比对,发现未报告病例及时通知送检医生尽快诊断报告,减少传染病迟报的发生。

疫情信息管理终端由医院疫情报告管理部门管理,实时接收和打印传染病报告卡,浏览并导出门诊就诊和住院病例,浏览并接收检验科和放射科等检查阳性结果一览表,方便疫报管理员的网络直报,实时核查和监控门诊和住院病例及检验科和放射科查出传染病相关诊断病例,从技术环节杜绝漏报、迟报和误报[10-12]。

4疫情报告管理体系建设

职责分工明确,由分管副院长具体领导,信息科等相关部门提供各种资源保障。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对HiS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提出具体要求。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对医院使用的iCD-10编码库中需上报的法定和监测传染病相关诊断进行标识,并提供检验科阳性结果库及放射科阳性结果项目。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随时对HiS系统的变化进行跟踪,同时收集医生对传染病上报系统的意见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工程师对有问题的软件进行修正,强化信息交流和沟通。

信息工程师提供医院使用iCD-10编码库。信息工程师对HiS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进行编程并嵌入HiS系统中。

运行控制在系统之前进行全员培训,让临床医生了解上报途径和填写要求,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对系统使用熟练,对医生上报传染病随时进行指导。

5日常管理、目标管理及惩奖机制

规范书写医疗文书,杜绝传染病漏报和迟报现象。取消送单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报。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日对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接收、审核、打印、上报。定期对门诊日志、出入院诊断、检验科阳性结果、放射科阳性结果等报表中的传染病诊断病例进行上报核实,及时发现迟报、漏报病例,通知医生及时补报。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月对上报的传染病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院内公示。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月对传染病漏报、迟报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将漏报、迟报与科室质控挂钩,增强医生传染病上报意识,减少传染病漏报、迟报的发生。

6结果及反馈管理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通过对全院传染病直报的质量监控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发现引起传染病报告卡质量缺陷的因素,将整改措施反馈并协助各科室制定相应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加强监督,对整改效果进行阶段评价和终末评价。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不定期到临床收集对传染病报告子系统的意见,并对其进行整理,提交信息工程师进行整改。

配合疾控部门对相关的传染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做好院内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7培训机制

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传染病诊断标准,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加强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学习、考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报的发生。

组织医务人员及时学习新发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和最新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以及医院疫情管理系统的最新变化,让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更新知识,确保医院疫情报告工作的有序开展。

8系统完善

建立疫情预报系统维护更新机制,信息系统数据库及时更新,与国家各项规定保持一致。

培训机制、管理机制、反馈机制、惩奖机制长期化,采用pDCa方法进行管理,保证疫情报告涉及的全体人员掌握最新的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建立与上级主管机关的协调机制,及时依据上级管理部门的最新要求对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具体操作方式进行更新,并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具有法定的强制性,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零误差、全系统稳定运行,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法、加强培训与指导、增强社会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重要性的认识及患者对传染病报告的依从性,杜绝传染病迟报、漏报的发生。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全过程管理,借助HiS系统中的模块,确定管理环节中的关键控制点,可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对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pDCa方法进行修正[13]。

未来条件许可,应研究医院内部的疫情报告系统与国家直报系统的互联互通,直接将数据从医院系统传输至国家系统,同时研究国家系统对基础医院的结果和差错的反馈机制及修正机制的方式和内容,以促使疫报系统的双向性。

[参考文献]

[1]施小明,马家奇,杨功焕.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疾病监测杂志,2006,21(5):225-226.

[2]施小明,马家奇,王丽萍,等.2005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杂志,2006,21(9):493-496.

[3]刘东升,罗智江.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2009,25(1):29-30.

[4]吕占秀.现代传染病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39.

[5]常金玲.信息系统的开发及质量管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65-70.

[6]KrishnanmS,KriebelCH,KekreS,etal.anempiricalanalysisofproductivityandqualityinthesoftwareproducts[J].managementScience,2000,46(6):745-759.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eB/oL].[2013-09-30].http:///zhjcj/s9138/200804/2778e751494e40bd9cc0c77463c9473e.shtml.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eB/oL].[2013-09-30].http://moh.gov.cn/jkj/s3576/200901/f2e5f428cea64912ba7e93c2f13dabff.shtml

[9]BrabazoneD,Farrellao,murrayCa.Underreportingofnotifiableinfectiousdiseasehospitalizationsinahealthboardregioninireland:roomforimprovement[J].epidemiolinfect,2008,136:241-247.

[10]俞新莲,荣飚,林文斌,等.其于HiS系统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17(4):64-66.

[11]白波,王韬.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88-990.

[12]国家喜,马良,陈迁,等.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研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382-1384.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7

【中图分类号】R179G478.2R51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11-1033-02

【关键词】传染病;综合预防;社会控制,正式;学生保健服务

近年来,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部和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为了解金华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笔者于2006年11月结合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专项检查,对市区的47所学校开展了调查,现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金华市区范围所有学校共47所,其中大中专院校8所、中学17所、小学22所。

1.2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传染病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建立执行和疫情监测报告等。调查方法采用查阅资料、询问调查和现场查看相结合。调查前集中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方法和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管理组织与制度执行情况47所学校中有28所成立了专门的传染病管理组织,职责分工明确;32所学校设置了医务室,配备了专门的校医。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并按制度规定操作,但也有部分学校存在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如28所建立非常时期学生“晨检”制度的学校中,5所没有真正落实该项制度。表1结果显示: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虽然还有40.4%的学校未制定,但所有学校均指定有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中学相对比大中专院校和小学做得好;饮食饮水卫生制度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较好,检查考评制度最差,只有10%的学校制定了该项制度,并开展了自查考核。

2.2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有学生因病缺课登记的学校占85.1%(40/47),有医务室门诊日志的占68.1%(32/47),有传染病登记的占76.6%(36/47)。22所小学中有18所(81.8%)按规定开展了新生入学入托的查验接种证工作,但补种工作因种种原因尚有部分学校未完成。

2.3学校健康教育情况所有学校均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不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41所(87.2%)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健康教育组织;39所(83.0%)有健康教育宣传计划或总结;34所(72.3%)开设了健康教育课。

2.4饮食饮水卫生状况47所学校均设有食堂,除1所小学食堂正在进行整改,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外,其余46所学校食堂都有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为95.6%(901/942),与2005年调查的情况基本一致[1]。各学校均实行食品定点采购,并执行索证制度。学校饮用水水源均为城市直供自来水,学生直接饮用水分为2种,19所小学由学生自带,其余28所学校供应开水或桶装水,学校提供的桶装水均来自正规厂家,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

2.5卫生设施47所学校的厕所均为水冲式,并在厕所内安装了流动水洗手龙头。有91.5%(43/47)的学校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讨论

学校由于人员比较集中,如果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4年全国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事件占总传染病事件的64.0%左右[2],福建省报告的13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生在学校的有91起(68.4%)[3];2005和2006年浙江省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占全部事件的64.0%和73.9%;2006年金华市1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有6起发生在学校。通过调查发现,金华市学校的传染病防治状况尽管比前几年有所好转,但情况还不容乐观,有些方面还不如贵阳市、湖州市报道的情况[4-5]。此次调查显示学校传染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传染病管理组织不健全。有40%的学校未成立专门的传染病管理组织。(2)相关制度不完善。有40%的学校未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非常时期学生“晨检”制度;有的学校虽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却未得到真正落实。(3)疫情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尽管卫生部和教育部已于2006年4月联合下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也开展过培训,但调查中仍发现有38.3%的学校疫情管理人员对《规范》的内容不熟悉,对应报告的传染病种类、疫情范围及报告的程序等不了解。(4)新生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和疫苗补种工作不到位。有18%的小学未按要求开展新生入学入托的查验接种证工作。疫苗补种工作因部分学校和家长认识不到位、配合不力,或个别疫苗供应不及时而未能及时进行补种。

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确保学校不发生、少发生传染病疫情,或一旦发生疫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学校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6-8]的要求,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落实分管领导,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等相关制度,认真落实晨检、新生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等防控工作,完善学生因病缺课记录,并定期组织对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查,实行责任追究制。(2)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疫情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学校疫情管理人员应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学习,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3)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执法检查,对违法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4)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督查,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考核范围。

4参考文献

[1]童若雷,周沭仁.金华市1416所学校食品卫生现状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6,18(4):34-35.

[2]张颖,曾光.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81-82.

[3]陈武,欧剑鸣,蔡少健,等.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72-874.

[4]陆朝国,高岚,李学,等.贵阳市学校及托幼(园)所传染病防治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707-708.

[5]韩建康,金玫华,沈建勇,等.湖州市学校传染病防治现状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1):34-3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06-04.

[7]卫生部,教育部.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2006-04-0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03-24.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8

作为综合医院,每天要接诊很多不同病种的患者,其中也包括传染病。一般情况下,将传染病患者转诊至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科即可。而传染病的防治不仅是公共卫生防疫系统和传染病院的职责,各级综合医院不仅是防治各种传染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始终处于防病治病的第一线。2007年5~7月,我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东营市卫生局将我院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在儿童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时,综合医院尚无对儿童传染病流行成熟的防治模式。我院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努力做好传染病报告及救治。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无1例院内感染手足口病,治愈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综合医院儿童传染病流行防治模式。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计划

1.1健全和完善管理班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亲自指挥。我院组建了以院长挂帅,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儿科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医院手足口病防控领导班子,负责手足口病防控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并监督执行,研究解决手足口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医务处设立手足口病防控办公室,负责手足口病收治的协调管理,在院感科设立疫情室,负责手足口病疫情收集、核对、网络直报及统计分析工作。儿科具体承担手足口病的诊治及相关资料的填写。各级组织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从组织上保证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医院“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我院原有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根据新情况的要求,结合我院《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的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医院感染爆发处理预案》《传染病院内感染病例处理预案》等,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并以文件形式下发相关科室。文件明确了科室及医务人员的职责、任务,并规定手足口病防治管理纳人医疗质量管理的范畴。从制度上保证了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执行

2.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能力充分利用群众就医、社会公益活动等各种机会,采取设立咨询台、印发疾病知识等方式,积极开展面向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向群众进行手足口病有关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及时客观地解答群众的疑问,消除群众对手足口病的恐惧感,增强防病能力。

2.2广泛、多形式的培训,加强相应知识及技能组织儿科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依据及处理流程》《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指导原则》《手足口病中医防治方案》,使其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

2.3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与审核“东营市人民医院手足口病报告卡”是传染病疫情最原始的资料,其正确填写,能反映出手足口病的诊断、发病时间、发病地点等情况和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联系方式,为手足口病的统计分析、追踪调查等提供重要信息。只有确保了报告卡填写质量,才能保证手足口病报告的及时性、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采取专家组第1次审核、收卡人第2次审核、疫情管理人员第3次审核的方法,在网报前进行严格的卡片质量审核制度。专家组主要审核诊断是否正确,收卡人及疫情管理人员主要检查项目是否齐全、患者地址是否详细等。

2.3网络直报与自我审核为保证疫情的及时性,由护理部派出2名护士为专职收卡员,每天到儿科收卡,减轻临床医务人员的负担,保证卡片能及时上网,还可以就卡片填写存在的问题与临床医务人员及时沟通。在收卡人与网报人之间建立交接手续,以便查对。疫情管理人员对疫情卡进行审核并上网,网报后当即浏览全部报告,与当日卡片进行核对,并将自动生成的网号填写在疫情卡上,以保证所输卡片内容确已进人网络,从而杜绝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漏报。

2.4儿科设立手足口病专病门诊、输液室及隔离病房实行预检分诊制度,由受过专门培训的护士承担分诊员。在儿童挂号时将可疑病历检出,带至手足口病专病门诊。轻症患者回家口服药物治疗,门诊随诊。需输液治疗者到手足口病独立输液室治疗。对筛查出的高危患儿收入设立的手足口病隔离病房住院治疗。对上述场所做好消毒,对患儿排泄物及医疗用品严格消毒处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3检查

从疫情报告的质量和时限上抓住三个环节:①东营市人民医院手足口病报告卡填写时间与上网时间的检查。核对网报时间与收卡时间是否合理,有无迟、漏现象。核对网上项目与卡片是否相符与完整,从而保证科室上报的疫情卡与网络直报之间的工作质量;②临床科室手足口病疫情漏报、漏登情况的检查。每月由疫情管理人员对儿科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与门诊日志和出院记录进行逐项核对,严查漏报、漏登情况。这样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检查形成了一个紧密相扣的环,尽可能地杜绝漏报、错报、漏登现象,确保疫情数据的可靠性;③全面的质量检查。每周由手足口病防治管理小组抽调副高以上医生对手足口病管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诊断质量、疫情上报质量、收治质量,以及对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情况等。

4处理

4.1目的是促进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收集与研究采取疫情管理工作日志的方法,由医务科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每周梳理1次,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按照临床执行制度问题、管理流程问题、工作方法问题等进行分类,并研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向医院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汇报。

4.2检查结果与改进措施的反馈各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及时向儿科反馈,内容包括:该科室期内传染病疫情发生数、漏报数、漏登数、期内传染病疫情卡填写质量中的主要问题以及诊断、管理方面的问题等,这些内容纳人医疗质量考核评分,以督促不断改进。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9

一、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Xx具体分管防控工作

组员:Xx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

二、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在同一学校短期内学生因病缺席异常增多(一学校达3人以上)或累计发现流感病例达10例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校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对发病较严重的班级用漂白粉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双重消毒。

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9、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上报校长,按有关规定上报市卫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置。

传染病防控自检自查报告篇10

中寨乡长寨小学传染病防控方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领导小组

组长:王礼学

副组长:王兴林

成员:全体教职工

班级:一年级:

陈丽娟

二年级:左磊

三年级:罗发琼

四年级:叶登程

五年级:朱德祥

六年级;

严开勇

一、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严格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防治疫情扩散,积极救治病人”的原则,实行分级相应,快速处理的工作机制。

二、疫情报告

1、疫情责任报告人

学校的医疗卫生人员,分管领导(副校长)和校长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校内、园内的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学校、

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传染病疫情时,责任报告人立即报告所在地医院、疾控中心和教育局。

2、学生发生散发的(流感

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等传染病等

)、丙类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时,向责任医院报告,责任医院核实诊断后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学校短期内发生

流感

多例1例麻疹、流脑、乙脑或一个班内发生2例以上的乙类(流

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多例相同症状的病例时,立即报告责任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责任医院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并将调查情况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4、学校发现1例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中的

流感SaRS、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发生爆发性疫情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三、“疫情分级响应”部分

1、一级响应:一个班级中发生散发的

流感

,乙类(除流感

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时,由学校、

采取隔离传染源、消毒杀虫、预防服药、健康教育等相应措施,责任医院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协助落实防治措施。

2、二级响应:学校、

短期内发生流感多

1例麻疹、流脑、乙脑或一个班内发生2例以上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多例相同症状的病例时,学校、

应立即报告责任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责任医院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处理,指导学校、

开展扑疫工作;学校、

组织实施各项控制措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和省市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3、三级响应:学校、流感

发现1例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中的SaRS、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或发生多例乙类传染病以及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学校、

应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提出疫情控制建议,并立即上报区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执法所负责检查、督促学校、

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疫情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医院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检诊,协助学校、

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服药等工作,并将工作情况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教育局和卫生局要立即到达现场,了解疫情概况,研究安排扑疫工作。

四、“部门职责”部分

1、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卫生防病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排、检查、落实学校、

的卫生防病工作。

2、学校、

应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卫生防病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晨检制度、因病缺课追踪调查登记制度、疫情报告制度、自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传染病相关制度,制定学校、

卫生防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预案,按规定报告疫情并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防治污染扩大。

(2)、学校、

的保健医生或保健教师询问病史,做好记录(包括症状、体征、发病时间、治疗经过、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目前去向等),必要时可要求提供病历、病情证明等。

(3)、学校、

相关职能部门应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组织实施扑疫工作,稳定学生、家长情绪,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4)、学校、

应在区卫生执法监督所的监督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实施隔离、消毒、预防接种等控制措施,有关责任医院协助做好相关技术工作。

3、疫情期间,学校、

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落实疾控中心提出的各项防病措施,严格控制进出学校的人员。

4、学校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疫情。

5、学校、

应按照市、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落实其他预防控制措施。

五、保障工作

1、组织机构:各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都应成立卫生防病的应急领导机构,落实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2、经费和物质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应责成学校、

落实卫生防病的专项经费并配置扑疫所需的器材和药品。

3、学校、

疫情监测网络:学校、

要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应将学校校医、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寝室的室长等纳入监测网络。

4、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常年卫生防病知识和应急技术的培训,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区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技术指导。

5、卫生防护:参与疫情现场调查处置的负责人员,均应配备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避免传染病的扩散。

6、总结:疫情控制后,学校、

应及时写出书面总结,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办法,总结报所在地疾控中心、卫生执法监督所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卫生执法监督所要督促学校、

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