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7:43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1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智慧旅游;管理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大数据技术正是现代化建设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技术,它能够在各行各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更是如此,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成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第三产业进步的重要举措。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配套设施不足、信息挖掘深度不足、大数据管理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此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智慧旅游中大数据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应用大数据技术以及相关系统可以为智慧旅游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在智慧旅游中应用大数据还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大数据背景下在构建智慧旅游管理模式和基础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出现各项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就目前来看,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以及相关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大数据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是一种以其他先进技术为基础的衍生技术,需要互联网、通信设备等各种配套设施的支持才能正常发挥作用。智慧旅游目前也属于比较初级的概念,从出现至今只有10年左右,因此未能得到社会各界的了解和认知,一些旅游企业也因此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从配套设施的角度来看,一些旅游景区时至今日仍不具备完善的信息网络和监控网络,景区内的各项数据无法得到有效储存,这显然不利于大数据的建构。另外,旅游景区和旅行社、旅行社和城市之间的数据共享还未成型,不同旅游网站之间也存在信息保密的情况,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共享模式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建成智慧旅游管理模式。

(二)数据信息挖掘缺少深度

大数据技术的一个应用优点在于,它能够对大批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提取其中的共同数据和共性规律,为某个行业或单位的发展提供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旅游企业等主体可以借助大数据实现数据分析,然而目前为止,数据信息挖掘缺少深度的问题仍旧存在并影响着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水平。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人们就无法从大批量数据当中分析出人民群众的旅游偏好和旅游需求等,智慧旅游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在挖掘智慧旅游相关信息时,也可能会因为大数据信息挖掘途径不够合理而受到限制,这也会影响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各项大数据信息在智慧旅游管理和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影响,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智慧旅游管理中也可能会出现问题。

(三)大数据管理能力偏低

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根本在于大数据,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不仅需要做好数据信息的录入,更需要保证数据整理、数据模型构建、数据资源共享以及数据安全防护等一系列工作的质量,想要提升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大数据的管理能力。然而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旅游业中兼具大数据管理能力的人才比较稀缺,更重要的是,旅游业的工作复杂琐碎,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完成本职工作,很难匀出其他时间学习和掌握大数据相关知识,会出现大数据管理能力偏低的问题。在对智慧旅游项目中的各项大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时可能会因为相关系统不够完善合理而受到诸多限制,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项目开发和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在对智慧旅游管理中的大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时也会因为系统混乱而出现各项问题,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构建效果和具体工作开展水平将会大幅度下降[1]。

二、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温饱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开始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精神满足上,而旅游则是一种极佳的休闲活动,能够减少人们的生活压力,使人们的生活满足感得以提升,与人们要求的高质量生活模式不谋而合。在大数据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旅游业的智慧化发展已成必然,想要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就必须尽快构建智慧旅游管理模式。

(一)建设智慧商务模式

所谓的智慧商务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而将其具体到旅游业当中,就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旅行社、酒店、景区都可以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建设智慧商务,从而提升经营水平和管理质量。在智慧商务模式的影响下,企业和单位的管理成本将会被降到最低,商务活动的质量也将会得到提升,企业也能够因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智慧旅游管理模式当中包含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都与游客息息相关,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重点信息或关联信息进行筛选,往往能获取到最准确的游客心理预期及服务需求,甚至也能分析出影响游客购买旅游服务的负面因素,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商务主体可据此调整产品和服务,为游客提供更精确的、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达到提升旅游管理质量的目标[2]。

(二)建立智慧旅游平台门户

智慧旅游平台门户是大数据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具有集成化电子工作空间,工作人员可以借用智慧旅游平台门户完成写作任务,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合作,并实现系统导航、任务提醒等功能,完善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电子通讯录及会议通知作用,以更加完整的用户管理方式和认证方式,使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在同一管理模式下共同发挥作用[3]。

(三)建立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智慧旅游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具有监测、监控智慧旅游管理平台中各方面信息的功能,还能够实现大屏幕、旅游咨询系统的操作与管理,提升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的信息获取速度及操作水平,确保信息、统计、整合、分析的有效性,提升智慧旅游管理的应急指挥效率,提升网格化管理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还具有视频监控信息保存、视频会议等一系列功能,有助于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与联动。对于智慧旅游来说,在实际管理时,还需要保证智慧调度系统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现存的指挥调度系统进行优化处理,从而有效改善智慧旅游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在综合调度系统和大数据技术相互结合的条件下,做好智慧旅游项目推行过程中各项数据的信息收集工作,以此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充足性和归纳处理的全面性,以此强化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工作开展效果和相关模式实际开展优势,继而为推进智慧旅游项目有效实施提供完善的系统支持。不仅如此,应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智慧旅游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处理,促使智慧旅游项目管理人员和实施人员可以在相互配合条件下有效开展各项调度工作。收集与智慧旅游项目相关的视频以及资料文件,能够使得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构建效果和相应管理工作实际开展水平有所提高[4]。

(四)建立网格化管理系统

智慧旅游网格化管理系统对于景区和市政设施的综合管理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其还能够完成街道的养护监管任务,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城市部件管理的一系列要求,还可以借助平台上的各种工具,对辖区电子地图进行网格化分割,并在对区域进行编号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地图对人员信息等进行有序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旅游资源调度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在与智慧城市相关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智能信息采集终端等,实现旅游城市及景区周边的综合管理,保障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由于智慧旅游项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很有可能受到不合理因素的限制,这就应借助相关的大数据技术和相关系统创建与智慧旅游项目相关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在相关系统支持下对当今时代长久发展的智慧旅游项目展开有效管理,有效发现并解决智慧旅游项目中潜藏的问题,并从智慧发展角度出发对相关项目进行有效规划,保证电子地图以及相关信息在智慧旅游路线规划和综合管理中的作用效果,突出网格化管理系统与智慧旅游项目管理模式之间的关联性,借此满足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要求,并将相关系统以及具体模式在智慧旅游管理和具体路线规划中的作用效果表现出来[5]。

(五)建立在线旅游服务平台

所谓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实际上与旅游产品分销平台异曲同工,能够提升旅游工作的专业性及管理与分享的效率,更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品牌传播效果,借助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可以实现旅游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与共生,有助于旅游企业线下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与整合。更重要的是,在线旅游服务平台能够从渠道的角度出发,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供应商以及分销商都能享受稳定的线上供应链体验。同时,该系统还具有产品采购、产品等一系列功能,能够在服务接待、产品营销、财务结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智慧旅游管理模式建设的重要一步。在进行在线旅游服务平台规划布置时,不仅需要强化的大数据技术在其中作用效果,还应保证在线服务平台与智慧旅游管理模式之间关联性,引导智慧旅游部门借助合理平台对旅游群众提供有效服务,从而提高游客旅游的兴趣,以此为发展我国旅游行业提供有效参考依据。而在建立在线旅游平台时,也需要强化大数据技术以及各项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力度,并在优化智慧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条件下,提升智慧旅游的经济收益,从而有效调整并解决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和综合服务潜藏的缺陷,提升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旅游管理以及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中的作用效果,这对于保证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规划力度和当地旅游行业实际发展水平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六)着力培养优秀旅游人才

大数据技术的高度发展,智慧化旅游管理模式的建成,都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行业运作模式,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拥有综合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在构建智慧化旅游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发挥强大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水平,必须要从人才培训入手,对技术人员缺乏旅游专业知识、旅游人员不了解大数据技术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积极主动组织员工参与综合培训,将大数据技术和智慧旅游管理的有关知识作为培训内容,使每个参与培训的员工都能实现双重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更新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法,使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实现综合发展,为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要在相关人员全面掌握大数据技术以及相关要求的条件下对现存的智慧旅游管理系统以及具体模式进行优化更新,并在智慧旅游项目研发部门工作人员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条件下落实智慧旅游管理和优化更新目标,满足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以及相关工作现实开展要求,以此强化各部门工作人员在智慧旅游管理和具体任务实施中的参与力度,从而避免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带动了高新技术的进步,进而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就改变着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旅游是人们放松心情的重要活动,食住行游购娱都是其中的关键要点,想要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就必须要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建成更具实用价值的智慧旅游管理模式,在分析游客大数据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英兰.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J].当代旅游,2019(12):327.

[2]张桐.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J].明日风尚,2018(1):292-293.

[3]张建涛,王洋.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7(2):55-57.

[4]黄桂青.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1(1):142-143.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2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转型升级

1智慧旅游时代到来

自1969年互联网始创至今,互联网已从最初的军事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全球网民数量已经高达30亿,中国网民规模约占总人口数的50%,其中使用手机的用户占网民总数的39.1%,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行,人类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升级改造有序进行,旅游市场散客化进一步推动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在线旅游交易规模以超过年均30%的增长率快速发展。

2智慧旅游时代的市场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旅游景区是旅游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滞后于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要求,为实现旅游景区吸引游客、优化游客体验和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等目标,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中应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智慧旅游时代旅游市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散客、自助游客比例上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发展,团队游模式不再具有优势,目前国内团队游比例已降至20%左右,自助游客和散客比例约占80%以上,散客时代全面到来,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制式的旅游产品依据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分拆为独立的旅游产品,再由游客自行在网上选购重组,自主安排出游路线、内容和时间,以更精确的方式满足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充分挖掘旅游市场潜力。

2.2旅游方式向个性化、自由化、休闲化的方向发展

当今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更加强调个性化、自由化和休闲化,在旅游方式上游客更加倾向于通过网上咨询、私人订制等智慧化手段出行,目前中国有超过80%的游客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旅游信息,以提升与旅游景区沟通的顺畅度及获取信息的便捷度,优化旅游体验。

2.3旅游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难以与智慧旅游方式形成有效对接

随着智慧旅游方式的普及,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与智慧旅游方式形成有效对接,一系列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例如,对景区游客数量的管理不当使得客流量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造成景区的植被退化和环境破坏。对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进行智慧化升级,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统筹管理、优化资源分配的作用,可以帮助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感知景区状况,引导游客行为,降低负面影响。

3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

对于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多位学者做出过相应的阐述,姚国章认为,“智慧旅游主要有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四种表现形式”[4];刘军林、范云峰认为,智慧旅游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可以“加强景区的监督安保工作、增加景区的互动体验质量、推动景区引领趋势与潮流、改变旅游产业格局”[5]。刘利宁将智慧旅游的综合应用指标归纳为“公共安全管理、景区环境监测、景区能源管理、办公管理、景区票务管理、景区医疗、旅游交通、公共平台、智慧酒店、旅游购物、虚拟旅游”等方面[6]。本文主要研究智慧旅游在综合应用及外部表现层面的构成要素,因此,笔者将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归纳为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智慧政务四个方面。

4智慧旅游视角下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的弊端

基于智慧旅游的视角,结合智慧商务、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智慧旅游构成要素,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外部经营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出发,传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4.1外部经营

4.1.1宣传方式僵化传统的旅游景区宣传模式包括宣传海报、电视广告、节会活动、旅行社营销等传统媒体和宣传方式,宣传方式渐趋僵化,不但成本高昂而且效果有限,严重限制了景区的经营效益及发展潜力。4.1.2客源渠道狭窄传统旅游景区过度依靠旅行社客源渠道和“门票经济”,随着旅游市场由团队游向散客游转化,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产品信息,传统的客源渠道和盈利模式已无法支撑旅游景区在现代旅游市场条件下的健康发展。

4.2内部治理

4.2.1服务水平较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例如在旅游安全保障领域,配套的安全防护基础设施涉及层面多、技术领域较广,容易造成安全保障不完善,遗留下安全隐患。旅游景区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不能像其他企业一样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企业文化来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7]。4.2.2旅游资源保护能力较差个别旅游景区存在破坏性建设现象。例如景区建设城市化等现象易造成资源破坏和资源退化;对于客流疏导的不力和对顾客行为的规范缺失易造成环境污染、植被退化和文物古迹的破坏。

5智慧旅游视角下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转型升级的途径

基于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等智慧旅游的构成要素,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外部经营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出发,分析智慧旅游时代的时代要求和旅游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必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的结合程度,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智慧化转型升级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5.1外部经营

5.1.1旅游产品新媒体营销充分运用新媒体营销手段拓展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加强与旅游专业网站、大型旅游论坛、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合作,利用微博、淘宝、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大范围推广,依托大数据锁定客户群,有针对性地实现精准营销。5.1.2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搭建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使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需求实现网络选购。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已成为当今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行程和完成旅游消费的首选工具,搭建旅游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迎合消费者消费习惯,提高景区经营管理效率。

5.2内部治理

5.2.1景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保障景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保障是进行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智慧化转型升级的发展基础。具体包括无线网络和手机信号全覆盖、景区智能终端配置、门户网站建设、移动软件推广等内容,以提供通信、信息查询、电子商务、信息化管理等服务。5.2.2智慧化办公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景区经营管理日常工作中的运用,运用纹考勤办公系统、景区可视对讲系统等智慧化办公系统进行办公业务处理、信息管理、辅助决策和无纸化办公,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办公条件,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5.2.3景区电子导览服务借助自助导览移动终端、固定导览终端、移动智能终端等多种设备及设施,以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电子影像、图片、音频等媒介,为游客提供电子导游服务。通过自助导览移动终端为游客提供电子导航和地图定位服务,为游客规划旅游路线,合理配置出行时间。通过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软件为游客提供周边购物信息,介绍特色产品、传播风俗文化,并提供电子商务服务,支持游客进行在线选购、在线支付。5.2.4景区客流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景区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对景区客流的实时管理。运用电子门禁、智能监控、人员定位、车辆追踪、停车场管理等多种技术设备进行游客信息采集、客流统计分析,以及时导览信息、公告交通状况、引导客流走向,保证景区客流量在各个区域的合理配置及旅游线路畅通。5.2.5景区运营电子监控系统对旅游景区内进行视频监控全覆盖,对景区内部环境质量、能源管理和娱乐、游览、交通、机电、消防等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电子监控,及时感知景区运行状况,建立信息化保障和应对机制,确保景区的安全运营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5.2.6景区公共安全管理系统通过红外视频监控、电子巡查、火灾自动报警、食品安全检测等景区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对景区公共安全进行实时保障,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游客提供便捷迅速的电子紧急援助、卫生服务、远程医疗、远程监护、移动医疗等服务。

6结论与建议

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互相渗透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进入智慧旅游时代,旅游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一系列弊端逐渐显现,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智慧化转型升级有利于构建智慧型景区,达到整合需求、优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实现旅游业与互联网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创新融合,推动旅游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掘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产业中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革新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等作用,进一步紧密旅游业与互联网产业的结合程度,面向市场需求,从外部经营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实现新的时代背景下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叶铁伟.智慧旅游:旅游业的第二次革命(上)[n].中国旅游报,2011-05-25(11).

[2]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C].2011旅游学刊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

[3]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05).

[4]姚国章.“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5]刘军林,范云峰.智慧旅游的构成、价值与发展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1(10).

[6]刘利宁.智慧旅游因子分析评价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3

[关键词]智慧城市;创新经济;鹰潭市

[作者简介]曹桂香(1988―),女,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会教研室主任、助教,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吴玮(1987―),女,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管理学学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江西鹰潭335000)

一、引言

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2014年住建部联合科技部公布的全国试点智慧城市名单,鹰潭市作为第三批试点城市位列其中。鹰潭市对信息改革全面扶持,秉持“互联网+鹰潭”的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在包括政务、城市治理、社保、养老、医疗、环保等领域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在此背景下,鹰潭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也将受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利影响,在新形势下创新经济成为鹰潭市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力支撑。

二、鹰潭市智慧城市现状

鹰潭拥有月湖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江新区、贵溪市和余江县六个市县辖区。其中,贵溪号称“铜都”,拥有最大铜工业生产基地,是鹰潭市工业GDp大头;龙虎山景区是著名5a级旅游名胜,是鹰潭市旅游总收入的主力支撑。

截至目前,鹰潭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已经为广大市民构建地方卫生信息系统,通过网监平台全面监管就诊过程中的相关医疗药费。鹰潭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华为云平台的技术基础之上建设起来,包含全市国土、水利、农林业、财政、审计、卫生和教育等领域共计37个数据系统,互动耦合良好。同时,云平台上部署了电子政务综合办公平台,为智能办公和监管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智慧城市的建设,除却智能化管理之外,对新型智慧产业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都能推动鹰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同时,智慧产业的催生,也促进智慧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三、智慧鹰潭下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形势

(一)鹰潭市2013-2015年创新型经济发展

近年来,鹰潭市积极响应“十二五”规划,在五年规划里,全力保证经济稳增长,接连公布“稳增长40条”和“创业创新36条”等政策措施,强调生态城市建设,节能减排成果喜人。鹰潭市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成效显著,贵溪市和余江县双双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同时大力构建生态乡镇。鹰潭市在绿色城镇化指标环境排名国内前二十名,贵溪和龙虎山景区已获批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根据2013-2015年度鹰潭市统计公报,鹰潭市园区和旅游收入情况如下表1。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鹰潭市在2013-2015年间的经济发展增速稳定,规上工业增值占比较高,三大园区完成工业增值比重较高,可见鹰潭市在园区工业经济发展上投入较多。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里,铜产业占比90%左右,三大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则以高新区和贵溪为主,经济平稳增长。旅游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15年全年创收200亿元,以“寻梦龙虎山”等系列活动推进旅游业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15年年末,在鹰潭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科技技g园区建设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成效。在产业技术创新、尤其是铜产业绿色减排技术创新改造中,在2015年统计公告里,以万元GDp能源消耗下降3%的优质表现,宣告鹰潭市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之中的节能减排指标。同时多方面鼓励大众创新、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引入“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概念,发展绿色铜产业、智慧产业、大力推动园区建设和电商基地构建。

(二)2016年鹰潭市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

智慧城市的新型发展模式,结合鹰潭市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以“科技+改革”对经济发展起着有利的推动作用。据调查,鹰潭市就业信息化体系已经全面覆盖了市、区、街(学校)三大就业服务机构。街上随处可见的“天网工程”视频监控,更是全市社会治安的有力保障,有效减少犯罪。尤其像鹰潭特色的旅游产业,龙虎山景区更是以“互联网+”的模式进行产业创新,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体验。高新园区的高新企业专利业已突破1000个,对高新企业的认定逐年增多,大力支持企业技术革新。

鹰潭市2016年召开的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全力做好铜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铜产业作为鹰潭工业支柱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优化产业构造。打响“龙虎天下绝”这一旅游品牌,做好“寻梦龙虎山”活动。同时,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园区,以便利的交通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提高“信息江西”的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智慧鹰潭,全面深化创新和改革,重点领域推动技术革新。

2016年鹰潭市全面加快建设创业创新平台,以江西师专为例,学校响应宣传,近年来逐步加大对教职工和师生的创业培训,已经形成诸如师专创业园超市、师专眼视光基地等各种特色创业项目,尤其是为优秀学生提供广大就业和实训平台。学校已经全面实施视频监控和规范化教室安排,保障师生财物安全,同时为承接大型规范化考试做好准备。

四、推动智慧城市下鹰潭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建议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高度融合信息化和城市化,推动鹰潭市的智慧管理模式,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智慧鹰潭的创新型经济建设。

(一)突出绿色、创新的工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创新

加快建设绿色铜都,推动绿色产业诸如循环能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增长。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动力,适度发展“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发展新结构,稳步推动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促进鹰潭市产业结构创新,推动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产业经济,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水平,集成创新,争取在经济支柱如铜产业以及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实现关键的技术改革,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加强智慧技术的应用,打造知名品牌,推动绿色崛起

围绕智慧城市、低碳环保,探索诸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服务,例如市区今年新安装的公交站台都带有智能到站提醒,建议将鹰潭地图和交通纳入“掌上公交”应用平台,可及时更新公交站台、行车路线和到站时间。借助“互联网+”,发展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发展物流和电子商务,将知名品牌推向国内外。促进产业集群,以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走生态发展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建设创新性人才体系,培养智慧人才团队

构建创新型人才体系,着重实施人才优先发展策略,以政府为主导地位、企业作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模式培养和投入人才资源。推进“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计划”和高层次人才以及农业生产实用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如加大引进博士等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团队人才建设,构建具有鹰潭特色的优秀创新团队,促进鹰潭市创新型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青青.县域智慧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海门市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20).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4

关键词:信息科技;智慧;旅游景区;问题;对策

国家旅游局站在时代性旅游行业发展的现实性需求和长远规划上,于2013年提出了旅游行业发展的主线,以信息科技为发展助推器以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旅游行业的智慧化发展之路。特别指出,旅游景区的建设要全面贯彻智慧化指导方略,要求各地旅游景区坚持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紧抓智慧旅游主线,构建旅游城市、景区和旅游地实现智慧化,同时在旅游产业的发展方面各个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智慧旅游思想的引导,有条不紊地加大智慧旅游的主题宣传和推广,进而推动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旅游市场占据市场销售份额,以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纵观旅游发展的历程来看,智慧旅游是旅游行业与时代相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也是信息科技与旅游行业相融合的产物,更是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规划和构想。

一、界定智慧旅游景区的内涵

“智慧景区”是基于旅游消费的视域,以满足消费者对旅游消费服务和质量上的高层次性要求,根据各地旅游景区的特点和现状,从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维护和发展等方面而建构旅游景区的建设体系,凸显旅游景区建设的新特点,以信息科技促旅游景区发展,实现旅游景区发展智慧化,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旅游行业的消费要求,最终为旅游景区的发展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内驱动。

众所周知,自从信息技术与旅游行业相结合,就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且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特征的彰显,这种以信息技术为发展动力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日益明显。伴随着旅游行业向纵深领域的推进和发展,信息科技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必备要件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从技术动力的层面来说,利用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促使旅游景区实现智慧化,之所以对旅游景区内的地理概貌、旅游事故、旅游者的行踪、旅游管理行为、旅游者的活动规律以及消费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细致地而又及时地掌控,且不分天气变化、地理状况复杂性和节日旅游差异性等,可实现对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全方位地跟进和管理,就在于智慧旅游景区的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对智慧旅游景区的内涵进行深刻解读:首先,信息技术支撑因素,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旅游景区内的地理概貌、旅游事故、旅游者的行踪、旅游管理行为、旅游者的活动规律以及消费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细致地而又及时地掌控;其次,不分天气变化、地理状况复杂性和节日旅游差异性等,可实现对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全方位地跟进和管理;再次,汲取和利用国内外各个旅游景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不断完善旅游景区的建设机制和工作程序;而后,信息数字化,利用信息科技技术对景区内的数字进行分析和整合,建立旅游景区信息档案库,利用信息档案库弥补旅游景区的不足和缺陷;最后,人性化和科学化相结合,旅游景区的管理不能够单一靠科学技术,而应该在科学技术支撑下加强人为操作和管理机制,以更加合理的、温馨的管理和服务为旅游者提供,从而也潜在地实现了旅游景区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二、建设智慧旅游景区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景区管理机构提高管理和服务意识

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组合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内各部门协调配合、管理监控实现动态化、服务水平高层化,从而实现旅游服务信息公开化、行业制度规划化和服务管理标准化。通过旅游行业的市场化动态以及旅游消费者的旅游现有发展状况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综合性把握,从而促使旅游行业的相关主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实现有效性引导,进而促使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部门转变基本职能,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意识,最终提高旅游景区的市场形象,为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助于促进景区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渗透,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多样化销售途径和平台,比如电子商务式旅游销售平台、旅游公共服务多媒体平台、旅游广告宣传平台以及手机app旅游服务平台等。伴随着科学信息培植的旅游项目的推进,使得旅游服务咨询系统、将旅游产业的市场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吸引人们的消费方向向旅游产业转移、促使游客对消费管理和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意见和建议,特别使旅游行业的发展更加规划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现代信息技术因素植入的旅游景区产业链的建立,进一步使旅游景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性设施向智能性转化,最终使旅游景区的发展更具有市场吸引动力和潜在的附加值。

3.促使旅游企业将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旅游经济增长点的爆发

以市场为发展导向,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从管理系统方面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改变原有靠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管理模式,进而减少了旅游管理支出成本,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丰厚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动态化地对景区内的游客消费现状进行数据性分析和跟踪,从而剖析出游客的市场消费动态,进行旅游项目的调整和开发,并以游客的消费需求为服务目的进行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使旅游景区的新市场消费热点得到激发,进一步扩充了旅游景区的市场空间,也进一步扩大了旅游景区在旅游同行业内的市场影响力,最终使智慧旅游景区的企业形象深入人心并占据巨大的市场消费份额,实现了旅游景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剖析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地区旅游景区的智慧化程度层次不齐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得各地区在旅游景区的智慧化程度也不一致,这势必影响旅游行业的整体性发展,势必要求旅游行业进一步规划和布局旅游业的发展大局。从目前当地经济发展的机构进行综合性分析来看,各地的旅游产业已经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考量中,是促使各地国民收入的主要经济组成部分,但是各地的经济经济基础不一样,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引导、信息科技的发展布局以及移动通讯设施的覆盖率等不同,致使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差异化非常明显,旅游景区智慧化程度低的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低迷状态,而旅游景区智慧化程度高的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异常性繁荣。从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窥视出旅游景区发展的内在客观性规律和方向,比如我国南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其旅游景区进行考察来看,其旅游景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比较高,而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不高的内陆和边疆地区来说,其旅游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规划不合理不科学,致使旅游景区产生的市场效益比较低,更不用说带动周边地区的相关性产业的发展了。因此,国家旅游当局,应该站在国家旅游行业发展的战略进行旅游行业规划和布局,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扶持力度和利益分配机制,从而使我国的各地旅游行业发展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促使国家战略性角度上的旅游行业智慧化程度比较高,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激发点。

2.智慧旅游应用形式过于单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行业的不断创新,智慧旅游也被广泛的应用,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智慧旅游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经济利润的提高,然而在地区追逐经济的同时,智慧旅游出现了同质化现象。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出现了淘宝、去哪儿等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但单从旅游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均为用户提供普遍的查询、预订、购票、支付等服务,渐渐的不仅在应用软件上,在智慧旅游的发展中同质化也日益严重,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照葫芦画瓢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探讨解决智慧旅游景区存在问题的对策

1.详细阐释和践行智慧景区的内涵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为了使国家的旅游行业与信息科技时展相适应,提出了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规划,并要求各个地方的旅游部分提高智慧旅游景区的认识并使旅游景区智慧化。然而有些地方部门对智慧旅游景区的认识只停留在字面的含义上,未真正其内在含义,导致其对旅游景区的建设上只处于形式化,并能够形成旅游景区发展的科技动力。这需要有些地方旅游主管部门认真挖掘智慧旅游景区的深厚内涵,并使其得以实现,从而使国家旅游行业的发展得以整体化和时代化。

2.加强政府对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智慧旅游景区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政府部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内在职能对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起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首先,基于当地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以及当地经济的未来整体性规划,制定有地方性特色的旅游景区规划和建设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以确保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的方向;其次,发挥市场和政府宏观性调节的两种手段对地方性旅游景区市场进行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利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对混乱的旅游进行监管,基于综合性对地方性旅游企业的考量加大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地方性旅游产业的发展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又适应信息科技时展现状的要求,最终使地方性旅游景区实现智慧化并促使旅游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子之一。

3.确立和发挥景区管理部门在智慧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地方性旅游景区的管理部门是智慧旅游景区政策的主要实施者和践行者,单一靠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的引导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难以实现。还必须确立和发挥地方性景区管理部门主体地位,使地方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能够基于自身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并审视自己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不足,根据自己景区的独特优势,并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相结合,构建一套既体现国家旅游行业对智慧旅游景区发展的整体性规划又能够彰显地方性旅游特色,从而实现旅游共性和个性结合,在同性中突出地方性个性,最终使地方性旅游景区建设走出一条立足长远、立足当前和立足现实的智慧化旅游景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并使其成为地方智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

五、结语

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旅游行业基于时代性发展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紧密相结合,以实现现代科技助推旅游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拓展现代科技发展的空间和余地。综合性对旅游行业进行考量,不难发现一些地方的旅游行业发展还停留在传统的发展理论上,且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化,这样的旅游发展状况严重与信息科技时展主题相脱离,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需要旅游行业革新弊端,锐意进取,建设智慧旅游景区,以实现旅游景区各个工作环节和方面体现现代科技的优越性,促使旅游景区发展更加系统化和可塑化,最终使智慧旅游景区的发展真正体现智慧深厚内涵。

参考文献:

[1]徐徐.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景区管理发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6):220-221.

[2]齐新章.“互联网+”背景下西宁野生动物园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6,(3):219-220,224.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5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不断适应这个社会,去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提升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心理疲惫期。旅游作为当代人度过心理疲惫期的最好选择,旅游景区的服务及其设施如何就成为人们选择是否前往的一个要点。从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对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伴随“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为了实现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升级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使效益不断增长的良策。

一、“互联网+”与智慧景区基本概念

(一)“互联网+”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充分融合,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及它的灵活性、创新性、交互性推动实体经济进行不断地创新与生产,实现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智慧景区

智慧景区是互联网与旅游景区相结合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能通过信息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景区进行管理,无论是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还是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旅游者行为、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都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景区建设要素分析

(一)景区智能化系统

1.游客通讯网络及定位系统。由于个人移动终端在国内的大范围普及,游客对景区无线宽带网的需求增强。因此在保证其它通讯网络能够正常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无线信号以达到无线宽带网与游客的移动终端高度联系的目的是各景区必须落实发展的一步。

网络在景区内大范围覆盖的同时促进了手机地图的使用。通过对景区内部地图的收录与细化,只要游客在景区范围内使用app,就能够清晰明确地标出游客所在的具置。目前,国内的游客定位系统发展范围较狭窄,比如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的游客定位系统只能标识在固定建筑物周围的具体的位置,而在雪场或者雪道上就无法对具置作出定位,也无法提供所在雪道的具体名称和信息。与之相比,国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业的研究和实践开展得比国内早,美国的Steamboat滑雪场于2005年推出RFiD定位装置反馈系统mountainwatch,此系统专为游客服务,具有实时监测游客位置、反馈游客消费情况、推荐最优滑雪路线的功能,以科技化服务保证游客的便捷与安全。

2.智能导游服务系统。智能导游相对于普通的电子自助讲解导游来说,它的服务可选择性更多,也更有个性。比如在2009年,英、德两家公司就以“增强现实”技术为基础,开发了一款智能导游软件。此软件凭借手机里的全球定位功能和摄像、图片识别功能,对游客所在的位置及面前的事物进行摄影定位,并从游客的视角将所在景点的具体信息通过手机显示出来,比如古迹曾经的繁荣样貌或断壁残垣的虚拟重构等。除此之外,该软件还有路线规划功能,人性化的服务表现在充分考虑游客对不同路线的需求,为游客量身定做专属旅行方案,比如帮助游客远离大众线路,独辟蹊径等。

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不少景区将智能导游落实到旅游活动中。从2015年7月起,三河古镇景区适时启用了电子语音导览系统,游客来三河古镇只需花10元就可“聘请”一名电子导游,走到哪“导游”到哪儿。因此,在2016年旅游旺季出现时,没有出现“导游荒”。

(二)旅游资源保护系统

1.数字保护系统。旅游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国家所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文物资源的保护。2016年在上海举办的“敦煌:生灵的歌”展览让游客感受到了古文化的震撼,以及发起对文物保护与创新的思考。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敦煌莫高窟就像人从幼年到青年再到壮年,最后到老年,就会离去。这个壁画肯定也是要走色,不过就是速度问题,我们过去做了大量工作使它延年益寿,而无法阻挡他慢慢的退化。”因此,对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始终是摆在旅游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图像数字化和档案数字化是实现文物保护的主要方法。而且数字化有着检索快捷方便、容易实时同步备份、维护安全简单、存储空间小等优点。在“互联网+”被提出后,敦煌莫高窟景区就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手段,最终以数字技术实现了文物保护的完整性与精确性,将整个洞窟的大小、形状、颜色都实现高保真,有效避免了中国文明的失色。

2.3D技术保护系统。文化遗产的珍贵性不仅在于其历史性,还在于难保存性。通过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将它的具体信息、图像保存下来,但文物实体该如何保存又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的技术难题。如果目前做不到将文物本体资源永久保存,那么使用一些新科技手段将其最高程度地表现出来,让人们依然能够进行游览的同时,文物本体资源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整。

在国内,结合了三维扫描技术的3D打印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国内一些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博物馆对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于无法翻模或不适于翻模的文物进行复制和用于局部残缺文物的修复。个别材质的文物,比如瓷器,还可以直接利用打印品来进行文物补全。

虽然3D打印出来的文物,永远都不会是拥有历史与精神的文物本体,但是3D打印却可以作为文物价值的技术支撑,对于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是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的。

三、智慧景区建设现状

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在全国打造1万家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目前,国内的智慧景区建设发展如何,在此以扬州瘦西湖智慧景区的发展建设现状为例进行研究。

《互联网周刊》了2015年智慧旅游景区的top100,扬州瘦西湖以品牌内涵与影响力得分95.67分、自身网络的建设得分94.78分、传统行业地位得分97.38分,综合得分97.09分位列榜首。作为榜单第一的扬州瘦西湖,以下将对其建设内容分为以下三点进行研究。

(一)灵活营销

蜀冈-瘦西湖景区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宣传渠道和影响力优势,借助各类媒体及微信、微博等手段,开展了高密度的立体宣传营销。比如:针对清明小长假雨天的不利情况,景区连续策划一系列高品质的微博、微信,微杂志作品《清明到扬州来看雨》将连绵阴雨天气演绎出别样雅致的意境,不时被拿来与故宫、三亚等旅游胜地做比较,大大实现了利用微营销达到品牌塑造的目的。

(二)便捷购票

当旅游行为发生时,游客最为关心的不外乎是买票。瘦西湖的高兼容轧机已经实现了一个二维码对应三家ota(携程、同程、驴妈妈)的一对三模式。游客可通过ota购买电子票或者在自动售票机自助购票,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摇一摇“智能购票”。对于传统的团队游,团队通道依旧得到专门开设;而散客可以持金融iC卡直接刷卡进园,便利性得到提高。

(三)智能导航

进入景区后,游客在园区内可享受全覆盖且免费的wiFi网络,可以通过手机虚拟导游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也可以通过摇一摇的方式进入景区微信服务区,了解景区周边的停车情况、餐饮以及购物场所,并使用导航功能快速地前往各个景点。

四、智慧景区建设对策

目前,国内的景区数量相当庞大,但不是所有景区都有转变为智慧景区的基础。通过对瘦西湖这个发展较为成熟的智慧景区的研究,为目前急需转型升级的景区提供以下两点建设对策。

(一)景区总体智慧化

智慧景区的智慧化不会局限在某一段时期内,也不会单纯地只表现在管理、营销和服务上,而是会由内到外、由小到大、不间断地去改善景区的方方面面,使景区最大程度上与时代科技接轨。转型升级可以是长期的不间断的匀速改造,也可以是短期的投入大成本的快速改造。

在保证旅游资源不被破坏且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创新的基础上,管理是景区经营的关键,作为首要的转型目标,一定要不断地研究与融合时下新兴科学技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对景区进行管理,使其利用率达到最优,从而实现管理的迅速、便捷、灵活与准确。营销方面,以多渠道、多层次营销为主。多渠道营销在于充分利用各大热门媒体,比如微博、微信、途牛app、去哪儿app等,结合传统的营销手段进行营销;多层次营销则以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因素,将游客分为不同的目标群体,实行针对性地宣传。服务方面,分为基础设施服务和无形服务,通过对游客需求的调查与研究,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与完善,提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给予游客最舒适的体验效果;而无形服务体现在工作人员的服务上,注重服务质量。

(二)多方合作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若是“闭关锁国”,就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因此,多方合作的重点在于发展成熟且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景区可以结合周边的小景点,以大景区为中心,小景点为辐射,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旅游面。在这个旅游面里,又可以形成多条旅游线路,而景区凭借着相对较高的知名度和居于连接的中心点的优势,可以实现稳定,甚至快速的发展。同时,旅游面的形成还可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比如餐饮业、酒店业等等,其次,通过打造旅游面的线上服务、电商平台,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信息采集、购物等需求。多方合作的意义在于,以旅游面的整体吸引力来提高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五、结语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6

聪明的城市对任何区域都充满了诱惑,不同的城市为了同一个方向奔跑前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竞技场。石景山就是这一竞技场上的运动员,其粉墨登场之后的耀眼亮相便技惊四座,近期于全市率先了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实施意见。

和北京的其他区县相比较,石景山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等并非属一属二,但由于每个区县的底子不同,也许信息化的运转速度、轨迹会有所有同,但目标却会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智慧石景山,理应受到瞩目,因为我们深入石景山,探究的是一种旧的城市模型向新的城市模型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一定有多典型,但却有强烈的前瞻意义和实验性质。

顶层设计

一个城市认定了一个方向,只有依靠制度才能保证确定的行动轨迹不偏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开始着手制定《智慧北京发展纲要(2011―2015年)》,谋求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用政府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关于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着手酝酿,并于近日由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正式对外,这也因此成为了全市第一个区县级政府制定的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智慧石景山从现实世界脱胎换骨而来,自然也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景山区经信委主任李元涛指出,“智慧石景山”,其实是“数字石景山”的延续和高级发展,是未来十年石景山信息化发展的主题。

根据《关于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设想,石景山希望到2015年,初步建成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发展环境,智能应用全面普及,信息化整体发展达到世界主要城市的一流水平,从“数字石景山”向“智慧石景山”全面跃升。

石景山也是全市第一个把系列智慧指标量化的区县,区政府提出2015年的石景山,城市安全运行、环境生态、节能减排、公共服务的智能应用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0%、75%、60%;80%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关键业务信息化,超过一半的规模以上企业使用电子商务;产业提升取得重要进展,建成物联网产业园和智能交通产业园,形成一批高端产业群和新兴服务产业,培育出一批重点产业,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带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家庭用户网络固定接入速率能力达到100兆,社区和商务楼宇网络固定接人速率能力达到1000兆,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接入率达到90%以上,3G、wLan无线宽带网络100%覆盖。

“这是一个智慧石景山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指导着今后五年石景山深化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全面融合的方方面面,决定着石景山能否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李元涛指出,因为有了一个这样的大框架,推动今后五年的智慧城市构建,才会找到工作的着力点。

关于近年来在多个论坛上频繁出现的“顶层设计”一词,一位专家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语:顶层设计处于竹子的上端,如果目标和任务设计得好,能够做到顺利实施,未来的一切将势如破竹。

这一评语同样适用于智慧石景山建设,外界也相信因为有了《关于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政策保障,石景山势如破竹的一天终会到来,但李元涛很清楚这一天不会很快到来,智慧石景山还需要慢慢打磨。“智慧石景山不是一蹴而就的,起码需要三五年才会有明显的改变。”

李元涛将今后五年的打磨过程归结为实施三大重点工程任务,即城市运行与管理智能化工程、产业提升工程、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根据这些重点任务,建设智慧石景山需要遵循“创新引领、融合渗透、统筹集约、安全可信”的原则,主要围绕智慧应用体系的推进、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智慧发展环境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开展。

未来的基础设施

从经济角度考虑,智慧石景山是为未来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而对于社会发展的体现,则主要是通过政府服务效率的提升,更加便利民生。

如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其实加快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时机已经到来。

包括整个石景山区在内的京西地区,目前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阶段。对于石景山而言,首钢搬迁调整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巨大,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面临着转型,除了去首钢之后的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确立,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矛盾。

可以说,本届石景山政府在开局之年就一直在谋划石景山的转型发展问题,这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近年来,石景山从经济上下大力度招商引资,着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数字娱乐产业,石景山也因此争取到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等等改革发展试点,几年下来,现代服务业在石景山的迅速崛起,正在逐步弥补因首钢关停带来的经济损失,石景山的转型已经到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时期。

在转型期中,如何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对首钢腾出的8平方多公里的空间,和1060万平米的建筑体量,以及整个石景山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推进智慧石景山也被看作是未来几年重中之重。“石景山的转型不同于其他一些地区的产业提升,而是产业的重新转换,转型并非传统工业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现在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娱乐数字、文化创意、高新技术、软件产业等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而加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就等于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李元涛说。

在工业时代,石景山因首钢而成为首都经济重镇;在信息时代,同样因为重工业企业首钢的存在,石景山的发展略显迟滞;而在未来的智慧时代,“能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中抢到先发,政府创造的智慧环境至关重要。”李元涛认为,智慧石景山其实是一个区域未来发展的基础设施,谁动作早一些,快一些,谁就能在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对于这个未来的基础设施,有人曾用“三化”加以概括,即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而在李元涛看来,近年来,联通、移动、歌华等运营商在石景山逐年加大投资,使得石景山有线、无线的网络基础具备了良好的环境,未来的智慧石景山仍将依托这些网络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

其实,在专业网络的建设上,石景山也已经先人一步,目前已构建了两大专业网络,一个是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数据专网,一个是基于视频传输的歌华有线网络。

如今,无线数据专网已于2010年

下半年建成,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北京市能够做到这一步的目前还只有石景山一家。在便民方面,歌华有线对全区14万户居民有线电视的数字改造,除了首钢部分社区受制于双向改造无法实现之外,其余10万户均拥有了高清机顶盒,这一覆盖率也在全市各区县中首屈一指。

不经意间,智慧石景山的骨架已经悄无声息地快速生长延伸。

智慧应用的切入点

虽然石景山量化了系列的“智慧”指标,但市民们不会去理会硬指标,他们只会感受身边的小事是否让人舒服。让人舒服就是“智慧”的体现。交通出行是否更加智能?城市区域是否精细管理……

什么是“智慧城市”?多年居住于石景山的一位居民对于记者口中所说的“智慧石景山”显然没有感觉,但对于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却大加赞赏,“环卫车辆不再像以前那样呼啸而过,清扫车开始注重每一个细微之处,洒水车也尽可能地做到全路面覆盖,垃圾清洁站严格地实行分类垃圾管理……尽管这些问题从整个城市建设角度来看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这些‘小事’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心,更重要的是这些‘小事’也给人们的居住品质带来了提升。”

居民们并不清楚石景山的环卫工作如何实现的转变,其实这是石景山区别于国内诸多区域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而是以物联网应用为切入点,促进智慧应用服务城市运行管理而迈出的第一步。

2010年,石景山区经信委和环卫中心共同出资近200万元,购买了GpS定位导航设施,建立了环卫数字化指挥调度管理系统。

尽管现在看起来资金不算太多,但这一项目从调研到实施却是一波三折。从2001年,石景山便开始启动对这一项目可行性的调研,但当时因为3G网络不健全,GpS定位系统的造价又非常高,整个预算下来接近1000多万元,这一当时信息化建设领域庞大的数字也将这个项目打回了原地。2006年,相关部门又做了一次方案设计,虽然应用成本降下了一大部分,但预算仍有600多万,这一项目被再次搁置。2010年,由于该项目所需硬件设备大多实现了国产化,不足200万的预算终于让石景山区下定了决心。

环卫中心通过指挥平台,运用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将车辆定位、实时监控、油料监控、考勤管理、作业质量、应急响应等功能汇集在网络上运行,指挥中心相当于人体的大脑,指挥整个系统的运作;操作人员相当于五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收集信息;GpS和3G网络相当于躯干,承担着连接各方的桥梁作用;而各种环节车辆相当于臂膀和手指,负责处理问题。

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石景山环卫中心,智能技术使其以往管理中的漏洞得到了有效堵塞。据说,此前环卫中心有个别作业车辆,曾经在工作时间根本不上马路,作业车从单位出门径直开回家睡觉,等估摸着路面的作业时间差不多了,再把作业车开回单位,由于中心对车辆及人员不可能实现全程监控,即便这种问题真的存在,环卫中心也无法实现有效惩罚。

应用了物联网,也就杜绝了此类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指挥中心可以对所有的作业车辆进行适时监控,对每辆车都会有行驶路线、油料损耗、行驶里程等的详细记录,并可以随时通过作业车辆配备的摄像头进行画面拍摄回传指挥中心,可以说指挥中心动动手,就可以对每一辆作业车的位置、运行状况、作业质量等等了如指掌,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实现环卫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还可降低雇佣大量监督员对环卫质量监督的成本,而且还将增强环卫一线职工服务的自觉性,主动去改善城市环境。

这就是智慧应用对城市管理传统痼疾的切除和革命。

其实,智慧的城市背后,需要的是一个智慧的政府。以物联网为例,其主要的作用是服务于政府的行政决策和效率,使其能更透彻地获得来自民众、来自城市每个角落的信息,并运用综合信息形成智能的洞察力和决策,以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城市的运行及应急管理。

从这个意义上看,环卫中心200万元的投入,让石景山的城市运行管理有了智慧的感觉,同时也开启了智慧的梦想。李元涛告诉记者,下一阶段石景山的智慧应用,还将以物联网为切入点,逐步将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水、电、气、环境监测等领域,未来还会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街道、应急管理等方面广泛探索。

产业由市场说了算

智慧产业包括多少细分领域,恐怕没人能够说的清楚,因此这个产业到底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更不会有人给出确切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套用一句广告词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因此但凡在智慧产业某一领域有点知名度的企业,都会成为诸多区域努力招商的对象。

由于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石景山始终保持领先,李元涛因此也结识了众多的智慧企业。接触时间一长,李元涛发现了一个特点,因为智慧产业包罗万象,产业链非常长,几乎每家企业做的产品都不一样,有做方案策划的、有专门提供研发服务的、有设施制造厂商、有应用产品推广的、也有传统的仪器仪表制造行业的,但即便几家企业做同一种产品,做出来的东西也特色各异。

李元涛意识到,由于智慧城市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出于竞争的考虑,各个企业都在闷头做自己的应用开发,很多东西不希望与别人分享,行业内彼此间的交流几乎没有,其实这对于整个智慧产业的标准制定和规范管理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大家都在做各自的加密和接口,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彼此之间无法进行运算处理和传输,这将制约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将来这个产业的发展必定是个十字发展的格局,一个是横向的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园区的形式将相关企业聚到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另一个是纵向的产业链纵伸发展,因为这个产业合作大于竞争,面产业细分的内容又相当之多,企业相互之间的合作有较大的空间。”李元涛指出,作为政府,一方面要推动这种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有序地引导,否则最终可能确实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却没有一个衡量考核产业发展层次的标准。

一家从事导航技术研发的企业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其实当前与智慧产业相关的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企业很清楚一家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而且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任何一家企业全面铺开地发展也不太现实,这需要政府的引导,把各家企业的优势产品整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个针对性强的专业产品或解决方案,现在做出来的产品,可能只是石景山的试点,但将来很有可能向全国其他城市去推广。

政府应该如何引导?“一个产业的集聚,未必只通过政策的引导,关键还是要有集聚的载体,要规划出足够的空间能够让企业自主选择去那里发展。”基于这样的逻辑,李元涛特意强调,在《关于推进智慧石景山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石景山专门提出将以中关村石景山园、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为核心,建设物联网产业园和智能交通产业园,以此实现对相关产业的集聚与整合。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7

【关键词】“互联网+”;贵州;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旅游模式,主要是以市场为需求,以游客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满足游客的游前、游中、游后的个性化需求。若想提高旅游信息化的水平,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的发展,打造智慧旅游是必然趋势。在2016年3月5日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同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推动创业创新,拓宽融合领域。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新的消费热点没有培养起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仍实现了较大的飞跃。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表示,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收入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对GDp综合贡献达10.1%。从这样的增速来看,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如何进行突破,为游客制定个性化旅游规划已成为各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贵州省有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然而贵州省又是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如何突破限制实现“后来居上”是个较大的难题。因此贵州省应该适应和配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智慧旅游为创新的发展模式,为加速地区经济跨越式的发展提供强大有力的持续支撑。 

二、贵州省发展智慧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智慧旅游的根本在于旅游业本身特别是旅游者,由于旅游者行为模式和需求变化而引发的新技术应用是智慧旅游的原动力,同时最新技术应用也引导旅游者行为模式和需求变化,二者相辅相成,使智慧旅游变成了一种“现实”,智慧旅游所带来的其他层面问题都是围绕旅游者需求和行为变化而产生的。 

贵州省处于我国西南部,靠近四川、云南两个旅游大省,东接湘西凤凰、南有桂林阳朔等旅游胜地。处于各旅游胜地中间的贵州省古称“夜郎”,不但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而且旅游资源富集。然而,这样丰富的旅游资源,却似乎被人们所遗忘。在标准排名研究院的《2015年中国旅游城市吸引力排行榜》中仅遵义入选,排名第35。在《互联网周刊》的2015年中国智慧旅游景区排行榜前100名中,贵州省仅有黄果树瀑布景区上榜并排名第35名。2015年的中国旅游城市总收入排行榜中,贵州省也仅以贵阳、遵义取得两席之位。对比周边的旅游大省云南、四川等,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依然较落后。因此,贵州省急需寻找一条新的路径,加快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发展旅游信息化产业。引入基于“互联网+”旅游模式,为旅游产业提供一种新型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各类信息的处理、整合,避免了旅游资源的浪费。从而,发展“互联网+”智慧旅游十分有必要。 

发展智慧旅游应该具备的条件有: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客源市场广阔,游客数量大;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成熟和完善;政策环境日益优化等等。就贵州省而言,被誉为天然“大公园”的贵州因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拥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随着贵广高铁、沪昆高铁贵阳至新晃段正式开通运营,贵州铁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乘车时间大大缩短,入黔的游客必将大幅增加,贵州致力于构建的“快进慢游”旅游产品体系,正在加速形成。此外,贵州省是全国旅游大数据示范省、大数据发展的前沿地带,已经具备了旅游大数据示范性应用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大数据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对于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将大数据植入旅游产业,正是一种“强强联合”。从政策完善的角度来看,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稳步推进国发2号文件,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之际,贵州省可以通过调整旅游供给的总量和结构,大力发展智慧旅游,避免景区重复建设,增加旅游供给量,提高旅游供给的质量,更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综上来看,贵州省发展智慧旅游所需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发展前景广阔。 

三、贵州省发展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贵州省积极打造智慧旅游云工程、搭建“云上贵州·智慧旅游云”平台以及与贵州移动合作建设多系统智慧旅游平台如“多彩贵州-云上旅游”app,还有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贵州智慧旅游建设及o2o一体化服务的“快行漫游”贵州黄果树智慧旅游公司等都显示出贵州省在稳步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不根据自身情况做任何规划设计盲目跟风,造成资源浪费;信息更新维护动力不足,难以同游客实时互动;在线网络缺乏电子商务功能,例如贵州省很多a级以上景区都已建立网站,但很少提供预订功能。此外还存在缺乏有效的沟通配合机制等问题。 

本文为了进一步挖掘贵州省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对梵净山景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收集与统计。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被誉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贵州最美旅游胜地、贵州第一名山,目前在大力打造“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且通过旅发大会大力推进景区建设,在全省打造智慧旅游的进程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1.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认知度低 

调查显示,仅有7.3%的被调查者比较了解智慧旅游的概念和体验模式,有66.4%的人表示仅了解一些智慧旅游方面的信息,但仅是通过“智慧旅游”的字面意思进行了推测,并不了解它的实质问题和相关发展。智慧旅游还是一个全新命题,人们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主要是因为我省对智慧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如未能传播宣传片、发放宣传册等;未有效利用广告宣传比如利用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牌、车站屏幕滚动广告和高速高铁的宣传栏等进行大力宣传;以及未真正建立起智慧旅游的发展模式并推广到大众,未能倡导“大众化”的智慧旅游等等导致了信息传达不到位,大众认知度低,真正体验并享受智慧旅游的游客较少,受众面窄。 

2.智慧旅游服务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完善  

调查显示,认为建设贵州省智慧旅游景区需要改进的方面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吃住行一体化便捷旅游,其比例分别为34.95%、23.18%和19.03%。除此之外,86.85%的被调查者认为智慧旅游应包括的内容是建立景区官方网站并提供旅游攻略、规划旅游路线。有83.74%的人认为应该完善门票、餐饮、住宿、酒店、景区内交通车等网上预订,并实现一卡消费的智慧化服务。有52.61%的人认为应该具备智能语音导游服务等。有比较了解智慧旅游的游客认为,目前能接触到的智慧旅游平台(包括手机app、旅游官方网站等)虽然形式多样化但实际存在信息不统一、不完全、更新慢等现象,以及官方网站难以同游客实时互动等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行程的安排。这是因为目前贵州省在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构建呼叫中心和建设游客智慧服务中心等方面资金、技术投入不足,信息更新和维护不及时,从而出现景区服务效率低下以及未形成真正方便游客的一体化便捷旅游等问题。  

在购票方式的选择中,约62.28%的游客都是在景区购票处直接购买,通过景点网站及手机app购票的游客分别占11.07%和31.83%,其他游客则是通过旅行社或其他方式购票。网络预订既能确保有门票,还能取得一定的折扣,减少了很多手续,为游客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减轻了景区的工作量,但从数据来看游客并未习惯通过网络预订来智慧化自己的旅行,这说明智慧旅游平台的网络营销方面还有待加强,景区的智慧旅游基本服务还不够完善。此外,还有很多游客反映贵州很多旅游景点所在的山区,手机信号都难以全面覆盖,就更加难以享受景区wiFi全覆盖带来的便利。同时,还存在旅游产品单一和旅游专线串联度相对较低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未根据省情做规划或规划不够具体,大都处于朦胧模糊状态,抓得也不实,缺乏得力的措施保障,导致配套设施的建设相比其他旅游大省落后很多,这些问题都给贵州省下一步如何发展智慧旅游提供了方向性的引导。 

3.各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合作 

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不同的主体、主体内部之间行之有效的沟通和配合,共同推动。而目前旅游局、直接服务提供者(食、住、行、游、购、娱等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商、旅行社、企业和游客之间,都存在着沟通难,配合少的这么一个问题。就管理部门而言,存在职责不清,工作无规范,缺乏合作意识等问题,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再加上贵州省旅游资源比较分散,隶属关系复杂,管理权限交叉,从而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部门内部难以协调统一,严重地影响了景区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建设。就企业而言,存在旅游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程度还不高、缺乏龙头企业、与政府合作不紧密等等问题。就游客而言,经访问调查,80%以上的游客认为旅行社提供的信息不全面且可信度不高,旅游景区的官方信息又太少,并且不知道如何联系景区工作人员询问有关事项、提出改善建议等等。这表明了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主体进行联络沟通,影响了贵州省发展智慧旅游的总体进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四、贵州省发展智慧旅游的对策建议 

1.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贵州目前在打造智慧旅游云工程、搭建“云上贵州·智慧旅游云”平台、与贵州移动合作建设多系统平台以及企业参与等方面已经投入较多并取得一定进展。因此,下一步应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首先应该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确立标准,利用云存储技术建立省级旅游数据中心,为逐步实现智慧旅游云夯实基础,使分步上线应用与平台进行无缝对接,避免以后重复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后应该完善以下3个部分的建设: 

(1)智慧旅游前端应用体系:在酒店预定服务、电子票务、景区信息、政务服务、旅游智慧引导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设专门的部门,根据当地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参考模式以进行标准化建设,出台相关法规制度,让智慧旅游的建设有策可依。另外,还可以推广贵州旅游一卡通,建设一卡通信息服务平台和配套网站、售后服务中心,打造一卡实现全省旅游的消费模式,利用银行自助服务终端,手机短信服务、电话咨询系统等等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2)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实现景点无线网络全覆盖,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客流分析,环境监测,车辆信息汇集;合理进行路径规划,资源调度等等。 

(3)智慧旅游后端支撑体系:建立基础服务系统如呼叫中心,数据挖掘与决策平台,智能信息服务、通信服务等。建立旅游信息资源库如游客资源数据库,GiS数据库等。 

2.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产业政策,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对旅游业进行倾斜、引导和扶持。发展智慧旅游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不能依赖于某一部门的努力,政府各部门,如旅游部门、财政部门、发改部门、民族宗教部门、文化管理部门、党委宣传部门等部门首先应弄清自己的职责,制定岗位职责表,明确跨部门合作责任,建立管理主体内部的沟通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形成合力,加快旅游科技和旅游服务手段的研发,提高旅游竞争力,促进贵州省智慧旅游的发展。同时,要加强网络智能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提供官方、可靠、及时的旅游信息,给人们提供方便,解决企业和游客之间沟通难的问题。只有各管理部门协调统一,制定出统一的管理方针,其他主体才能有规则可循,实现更频繁更有效的沟通合作。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智慧旅游知名度 

如今全国各省都早已开始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利用app、官方网站等进行宣传已经很普遍,缺乏新意。因此贵州省应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例如现在贵州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旅游人数明显增多,因而可以通过在高铁上播放有关智慧旅游的宣传片,投放宣传册等方式让人们逐渐熟悉这个模式。还可以通过网络宣传,利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传播智慧旅游的理念、作用。建立“贵州省智慧旅游”微信公众号,成立微博,每日定时推送景区介绍、智慧旅游发展情况,并建成旅游消费打折商务平台,不仅可以宣传景区,提高知名度,还可以促进“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此外,还应该培训景区管理人员及景区导游人员,用智慧的思维、网络信息化的方式引导游客,并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同时,加快旅游商品的开发,重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商品,并与电商相结合,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实现“互联网+”旅游,提升贵州省智慧旅游的形象,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8

关键词:智慧社区;末端配送;信息

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近年来成了极具热度的城市与社区发展模式,智慧社区即依据信息时展而构建出的具有信息和智能过滤功能,可以处理产业发展、社会关系管理等多项业务的智能化社区。我国也在多个城市进行了相应的试点工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智慧社区的普及将成为一种必然。与此同时,智慧社区的末端配送问题也进入了公众视野,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高效运行并且结合智慧社区特点的末端配送方式,该问题在学术界也引发了相关的讨论。万志涛提出了智慧社区模式下电商物流配送策略,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顾客满意度的目的。其分析了现在末端配送模式的种种不足,并提出了依托物联网建立末端配送体系的方案。但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与智慧社区的联系,并未做根据智慧社区的特点建立末端配送体系,并且作者并未对其方案提出评价或改进思路。在智慧社区的概念与特点方面,蔡艳提出了智慧社区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并依据实地调研的结果,对智慧社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从智慧社区的特点出发,探究符合其特点的末端配送方式,并使用Swot分析法对该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智慧社区的概念与特点

智慧社区就是依据互联网、传感网等信息时代产物,构建出来的社区。它主要通过充分发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优势,构建出具有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能力,可以具有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多种功能的具有智能形态的社区。智能楼宇、路网监控以及智能医院等就是其应用的体现。智慧社区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体现人、物的感知智慧社区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各种感知技术与手段,把人和物的信息进行感知互联,从而建立起智慧社区的信息源,进而实现智慧社区中的每个人与物都可以被分析与感知,最终实现人人互联,人物互联。

(二)主动服务能力智慧社区可以通过对住户的购买货品数量与规格的记录,对住户的购买习惯进行分析,从而合理规划配送时间,并且在社区网站上主动向住户推荐符合其购买习惯的商品。

(三)自动化能力智慧社区旨在降低工作人员操作难度系数,实现操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其楼宇系统、配送系统均可以实现自动化,从而降低社区管理成本,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二、智慧社区末端配送方案设计

智慧社区末端配送系统主要由智慧社区物流分拣中心、管道系统、住户仓储柜三个部分构成。将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并结合智慧社区的特点就可以得到具体的社区末端配送方案。

(一)物流分拣中心物流分拣中心作为整个社区的物流总调度枢纽,起着鉴别、分类与输送的重要作用,物流分拣中心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自动扫描货物的条码获取货物信息包括尺寸,订货人等。之后经由全自动的分拣环节,将货物分拣至不同的分拣栏中等待运输。物流分拣中心与智慧社区的人物感知的特性相契合,作为末端配送的第一站,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管道运输系统管道运输系统采用地下与地上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在地下进行以物流分拣系统为起点的管道铺设,管道延伸至各单元楼的地下。管道运输系统根据运筹学规划最佳路线进行铺设,其中管道的货物流动由物流分拣中心进行统一调度。该系统体现了智慧社区的自动化能力。(三)住户仓储柜住户仓储柜安置在每层的电梯附近,当货物通过管道运输到达每栋单元楼的下方时,物流分拣中心会根据该货物的扫描结果为其确定所在的楼层,之后货物会在货物管道中随着电梯的上下运动而被运送到各层的住户仓储柜当中,等待住户实现足不出户的取得快递。所以智慧社区末端配送的具体流程:快递配送车辆定期将整个小区的快递运输至小区物流分拣中心,之后再由分拣中心通过自动条码扫描进行快递包裹分类,之后通过管道运输系统将快递包裹进行运输,最后借助电梯被放置于住户仓储柜中。

三、智慧社区末端配送方案评价

通过对该方案进行Swot分析,得到智慧社区末端配送方案的Swot矩阵如表1所示。经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本智能社区末端配送方案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不小的挑战,要想成为社会主流社区末端配送方案,本方案应在成本方面加以细化,去除不必要的成本,同时,考虑不同地区地下空间使用程度不同的现状,因地制宜地设计管道的布局与路径安排。同时,应该尽可能地利用物联网技术,顺应智慧社区的发展潮流,不断地进行修正与改进,以最好地适应智慧社区。

四、结语

本文通过设计智慧社区末端配送方案提出了未来新型社区的末端配送解决办法,同时,本文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在剖析本方案的优点与缺点,机遇与挑战之后得出了初步的改进建议。之后作者的研究方向将会是方案的各环节细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符逸杰,李鑫伟,甘红日,李朝阳,蒋宗益,张晓明.公共配送点的快递社区末端共同配送模式初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2):152-153.

[2]尹思文,保小玉,陈昊楠,于登臣,李佳,王海文.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对策研究:以菜鸟驿站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100-101.

[3]葛明峰.关于“最后一公里”的末端物流配送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17):50-51.

[4]寇长华,王艳.末端智能投递融入社区生态圈的策略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9(3):83-86.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9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以及高性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数据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对旅游信息进行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服务于公众、企业和政府,从而达到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便利运用的效果。

智慧旅游的本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贯穿旅游活动全过程、旅游经营全流程、旅游服务全链条,以技术创新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为目的,实现旅游业的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

(二)智慧旅游的特征

1、以游客为中心

智慧旅游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使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方式了解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各种信息,并享受网络化的快捷服务。

2、充分整合

智慧旅游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景点、景区、酒店、交通、导游等多种服务和设施的连接并推送给潜在游客和现有游客;同时,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也通过资源整合的核心数据库了解游客的实施动态并为其提供快捷服务;旅游主管部门也可以获得旅游运行的实时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合作创新

智慧旅游是贯穿全产业链的,通过智慧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实现上下游各环节协同运作,平衡政府、企业、游客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社会和经济发展,实现低碳环保的旅游模式。

4、自动化与智能化

智慧旅游是满足公众通过手机、网络等途径自动获取旅游信息和旅游服务的形式,因此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二、三亚市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一)海南旅游综合云平台的建立

智游海南――海南旅游综合云平台项目于2013年正式立项,2014年下半年投入建设,2015年7月份建设完成,2015年8月通过验收。

海南旅游综合云平台囊括了旅游资源数据中心,服务总线,数据交换,统计分析、云工作平台等功能,集成了阳光海南网、海南旅游电子行程管理系统、12301投诉咨询系统、通信运营商、航空进出港等众多数据,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企业监管、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旅游投诉、旅游目的地警示等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基础。实现了一体化建设、一统型平台、一网制办公、一站式服务、一路上监督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全力打造了网络环境下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和“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现代化的市场运营和精细化的行业监管,全面提升了海南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同时通过开放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与各地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等的数据采集及共享,创新智慧旅游大数据应用服务,并根据需要逐步纳入国家旅游局的中国旅游服务门户。

(二)典型智慧景区的建设

三亚天涯海角旅游景区,从2014年开始智慧旅游的建设,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项目分别有:中心机房及景区主干光纤建设、景区wi-Fi热点覆盖、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背景音乐及智能广播系统、游客服务热线、散客电子票务系统、高清实景系统、360度虚拟实景系统、官网升级改版、智能会议录播系统、智能导游系统(app)、智能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同时,南山、蜈支洲岛等景区也在市区开设了“旅游4S店”、“旅游5S店”,订购门票即可免费租车,为散客打造贴心的旅游定制服务。

(三)智慧旅游服务――阳光翼行app

阳光翼行整合旅游信息资源提供智慧服务,是海南省旅游委官方智慧旅游导览软件,软件提供海南省160多个景区的自动语音导览讲解服务、景区360展示,以及海南当地衣食住行特色推荐、土特产导购、周边搜索、旅游攻略服务。联合携程提供订房、订机票、订景区门票等三订服务,并可实现用户自定义行程、系统推荐行程执行等。

三、三亚市智慧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一)尚未建立智慧旅游质量管理系统

智慧旅游需要实现对旅游行业全程电子化监控和管理。2016年1月6日,三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三亚市旅游行业诚信“红黑名单”制度(试行)》加强了对旅游行业的监管,但是,如果充分利用智慧旅游的监控,将会大大提升监管力度和监管效力。也会督促旅游行业提升服务质量水平,通过全程监控,最终解决“黑导”、“黑社”和“黑车”等一系列扰乱市场秩序的严重问题,提升三亚旅游的诚信度和游客的体验满意度。

(二)政府重视不够

2013年三亚市撰写了《三亚市智慧旅游发展规划》,从发展基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但是实际的实施并没有按期完成。

(三)旅游企业参与建设动力不足

目前旅游企业过多的关注近期的经济利益,对智慧旅游认识不足,加上旅行社等企业规模小、业务相对单一、资金不足等原因,开展智慧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足。

(四)智慧旅游的应用无的放矢

一些旅游产品在开发时缺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使得开发具有一定的盲目想,再加上开发之后的宣传不到位没能使智慧旅游产品有的放矢,例如,“阳光翼行app”目前应用范围不广,没有被公众所熟知和认可,市区了产品研发的目的和意义。

四、三亚市发展智慧旅游的对策

(一)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加大发展智慧旅游力度

政府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智慧旅游开发商都应该着眼长远,踏踏实实办项目、杜绝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开展智慧旅游工程项目,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公众提供便利服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信息的吸引力和分享性

智慧旅游产品开发之后,扩大旅游信息的宣传途径,与相关信息整合,提升智慧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分享性,使产品为公众熟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引进智慧旅游相关人才

智慧社区建设的背景篇10

一、江苏智慧旅游发展背景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旅游信息化开始步入“智慧旅游”时代。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目的。智慧旅游是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旅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及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将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实现“智慧旅游”。

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我国国家旅游局将“智慧旅游”写入了“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并启动了智慧旅游创建工作,国家旅游局部署了“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江苏省在《“十二五”智慧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江苏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和发展模式。预计到2015年,初步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智慧旅游。目前,苏南和苏中地区正在积极推进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为解决试点中的资源整合、成果共享和降低成本,减少盲目投资、信息孤岛和技术混杂等问题,2011年5月,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南通、扬州和镇江等7个城市建立了“智慧旅游城市联盟”,2012年5月,都同时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

目前,这几个城市正积极推进合作共建智慧旅游城市试验区,实现技术、项目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逐步向城市群、区域性智慧旅游发展。

二、江苏智慧旅游建设现状分析

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2011年5月,国家旅游局审批同意江苏省建设“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作为部级,服务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旅游产业的平台和窗口,是智慧旅游的数据交换中心、运营维护中心、呼叫服务中心。目前,镇江市建成了“一个数据库,一个实体平台,一个虚拟平台”,构建了镇江智慧旅游的网络体系。在数据库建设中,由市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了“云神工程”,在建立镇江市基础数据库的前提下,又开展了智慧旅游的数据平台建设,已完成旅游要素基础性的数据。在实体平台建设方面,主要项目有大屏的海报机、实时监控系统等,实现了实时掌握每个景区的客流量,并在数据大屏幕的基础上,建成了调度中心和咨询中心。在虚拟平台建设方面,建成镇江智慧旅游虚拟平台,开发了镇江智慧旅游官方微信平台,实时更新的平台可实现微旅游、微服务。

南京是国内第一个是发展智慧产业的城市。“智慧旅游”是“智慧南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南京市旅游园林局于2010年8月启动智慧旅游体系顶层设计规划工作,并于11月完成南京智慧旅游总体设计方案的编制。2011年11月28日,南京旅游园林局召开南京智慧旅游一期建设成果会,展示了包括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南京旅客助手”手机客户端、乡村旅游营销平台等六大项目成果。二期项目有“自游南京――目的地旅游行程规划系统”“自游南京――第二代智慧景区管理与导游系统”“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漫游南京》交互式漫画等,并于2014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面向全国游客的“江苏智慧旅游卡”和广大游客见面。

苏州智慧旅游工作围绕“智慧苏州”建设,并于2011年12月通过了“苏州智慧旅游行动计划”,提出打造苏州旅游云计算中心;建立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监管等三大体系,逐步形成苏州“一云多屏”的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和“一云多路”的旅游信息服务,架构起面向游客、面向从业人员、面向管理部门的智慧旅游工作体系。苏州智慧旅游代表性项目有尚湖风景区智慧导游游客助手、三维立体旅游电子沙盘旅游信息资源库、苏州市旅游局官方手机应用―姑苏style,苏州漫游卡等。

无锡作为“智慧旅游联盟”一员,坐拥物联网和互联网优势,提出“感知中国中心”理念,并制定了智慧旅游示范方案,将三网融合,建立统一的旅游资源数据库,开通旅游手机客户端和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推进“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等示范工程,引导旅游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完善旅游信息系统规划,提升旅游咨询服务功能。目前,代表性的智慧旅游项目有智慧旅游立体化营销体系,智慧旅游饭店星级评定系统,智能旅游车辆配载平台,智慧餐厅o2o云平台,无锡旅游全程解决方案―DtD项目,江南民俗文化体验智慧中心项目。

常州于2012年10月正式启动了常州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常州公众旅游信息咨询与服务系统、公众旅游信息协同工作平台、旅游行业管理系统、智慧景区信息系统、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等应用系统,从而实现公安、工商、城管、银行、商家、旅游企业等现有系统无缝连接。在建设全市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务平台的同时,启动“智慧景区”“数字旅行社”和“智能旅游饭店”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底验收。

扬州将智慧旅游建设规划定位为1533工程,包括一个智慧旅游云平台,五大核心应用,三个管理系统和三个示范项目。其中,智慧旅游云平台包括一个综合门户网站、手机终端、应用集成工具、基础开发工具及语言翻译工具。五大核心应用系统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智慧酒店、智慧景区、旅游一张图和旅游云呼叫中心。目前,主要代表项目有扬州城市旅游智能导引导览项目,扬州旅游营销中心电子商务平台,o2o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云平台系统等。

南通市为夯实智慧旅游基础,实施了8大工程:建立全市旅游行业文件交换平台;信息报送平台;健全了旅游电子政务系统;旅行社地接统计系统;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对南通旅游信息网进行了改版;策划开展网络电子营销活动;推动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以上几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推进机构,统筹协调本地区智慧旅游项目的技术、应用、标准和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信息化在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对推动江苏省智慧旅游改造计划的开展,为全省智慧旅游全面发展树立了榜样。

三、江苏智慧旅游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智慧旅游成为旅游行业中的一个热点。智慧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涵盖多业态、多技术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复杂多样,涉及方方面面。智慧旅游的建设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总体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过程监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指导性的规范,以避免重复建设与走弯路,浪费资源。在智慧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集成、共享关系。因此,在智慧旅游的发展建设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无可替代。那么,在智慧旅游建设中,政府应充当什么角色值得探讨。

根据国外已有经验,在旅游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有两种倾向: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通过政府提供制度保障,发展智慧旅游方面彻底让位给市场,由市场积蓄力量自然发展,通过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手段,推动旅游业智慧发展。东方国家,以新加坡、韩国代表的东方国家则采取政府主导方式推出智慧旅游整体战略,形成国家和地方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指导、协调市场主体参与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激励旅游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智慧旅游跨越式发展。中国选择的是后者,政府充当主导角色,主要优势在于政府能整合各种资源优势、协调各方关系,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但对政府带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政府必须提出最佳的智慧旅游整体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