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7:25

电子政务现状篇1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999年5月,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截止到2001年1月底,以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3200多个,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

最近一两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的具体目标是(,“以政务信息化带动首都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北京的步伐”,ip地址:/government/class-2-2c.htm):力争用两年时间,到2002年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在网上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在此基础上,再经过3年的时间,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公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其次,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例如,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了网上办公平台——红盾315网站(),开办了网上专项审批、网上注册与年检、网上经营者身份及经营行为合法性认证、经营性网站备案核准、域名备案登记等业务。2001年6月1日,海关总署、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12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电子口岸”()在全国各口岸推广实施(什么是“中国电子口岸?”,ip地址:/arts/ityd/itydgp/39797.html)。“中国电子口岸”将上述部门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等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执法和管理需要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也可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相关手续。

第三,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目前,联想、北大方正、首信公司等国内主要it企业都在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积极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也为众多中小软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竞争力的中小软件企业脱颖而出。像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公司(该公司是海淀园“数字园区”的技术开发单位)、书生公司(该公司开发的“书生电子公文系统”已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采用,国务院办公厅也已试用多时,并决定在近期正式开通使用)等。电子政务成为当前促进我国软件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

二、一个成功的电子政务系统:海淀园数字园区

2000年7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开通“海淀园数字园区”(),并于2001年4月1日对园区所辖企业全面实施网上办公,从而实现了“一网式”电子政务(马林等,“海淀园‘数字园区’建设与政府管理模式转型”,200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鼓励申报推荐书。)。“海淀园数字园区”是我国第一个“数字园区”,真正体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在技术的使用、内容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突破了现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局限性,对我国当前建设电子政务具有参考价值。这里从建设原则、基本构成和管理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数字园区”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建设原则1.先进技术实用化。在政府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使政府做到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倍增的效率、高度的透明、巨大的管理幅度、充分的管理授权等。

2.管理集成和系统开发的互动。即:按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要求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和业务重组,在进行管理集成时充分挖掘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潜力,使先进技术为管理集成服务。

3.需求与实现的互动。即技术开发人员懂得如何实现工作业务的电子化,而政府工作人员知道正确地提出实现业务电子化的需求。

4.建立“可视”政府。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四个“可视”,即流程可视、过程可视、状态可视和对象可视,可视功能对反腐倡廉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构成“数字园区”由网上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三维地理信息查询系统、语音支持系统和创新资源网构成。

网上办公系统包括海淀园管委会所辖的12个职能管理部门6大类数十项管理与服务项目,同时开放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其它政府部门的接口,实现了政府的网络化管理。

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是在对园区原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后,所实现的高效内部办公系统。

网络安全系统是园区正常工作的安全卫士,采用多层安全保护结构,并在国内首次把Ca认证制度引入电子政务系统中。

三维地理信息查询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虚拟场景,办公人员除了能用文字查询和了解办事程序外,还可以形象方便地以仿真方式查询海淀园管委会各部门机构职能、办事程序、政策法规等信息。

语音支持系统是一个“数字语音信息平台”。它使得园区企业和个人通过拨打身边的电话机就能及时了解到所需要的政策和法制法规信息,上报企业数据;也使得园区管理人员免去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的人工电话答复服务。

创新资源网实现了人才网、科技成果网、科研设备网和助新网的四网整合。

(三)管理特征海淀园“数字园区”引起的管理变革具有五个突出特征。

1.开放式管理。即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接面向社会用户,实现了开放式的政府网上办公,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就可以登陆系统进行各项办公业务。

2.交互式管理。建立了分级管理模式,实现管理者和服务对象的在线交互工作。

3.一网式管理。对各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和具体的办公流程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实现了园区各职能部门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的协同工作。

4.一表式管理。对各职能部门的办公文档进行简化和合并,设计出已由各职能部门认可的办公文档,系统会自动识别企业所提交的文档;因此企业只需一次性上传统一的报表,即可自动实现统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报表上报,简化了办事流程和工作量。

5.自律式管理。系统内提供逐级汇报、红绿灯业绩审核、审批日志等子系统,使政府内部的办公和管理处于可视状态,各部门和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始终受到政府内外的注视。

此外,在实现从传统的政府管理向电子政府的转换过程当中,海淀园管委会还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转型辅导和培训,顺利地实现了价值层面(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观念)的管理模式转型和结构层面的管理模式转型(包括组织改造、资源优化和流程重组等),建立起了精干高效的扁平化、网络化政府。

三、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一)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一些纲领性文件中,虽然也提出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的概念,而且还将“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与“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相区别。这表明,我们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实际上,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的信息化需要来自多方面力量的推进。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从我国现阶段来看,政府的信息资源最多,占总信息资源的80%;同时政府也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因此,信息化应该首先从政府开始,政府先要解决好自身的信息化问题。

其次,电子政务将带动企业、社会信息化。一方面,在政府实现信息化之后,企业如果不及时转变,便享受不到政府所提供的快捷、透明的信息化服务;而如果放弃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或者缺乏与信息化政府交往的有利手段和渠道,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自然就会受损。这就迫使企业也不得不信息化,与政府保持同步。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网络商、技术开发商的支持,这就为信息产业开辟了极大的商业市场,使得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找到了结合点,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促进全社会的信息化。

第三,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电子政务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信息化意识不够主动的地方,政府更可以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刺激民间信息化的发展;或者藉由自身的特殊权力,强制推动信息化的进程。

(二)缺乏统一规划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例如,在某些省会城市,省工商局、市工商局甚至区工商局同时建立各自的网站,给工商行政管理带来混乱。即使是前面介绍的办得比较成功的“海淀园数字园区”,其职能范围也只仅限于中关村海淀园区区内的企业,出了这个地域范围就不灵了。电子政务是一种新事物,涉及技术、产品、标准、管理等众多领域。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在宏观层面上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协调。

(三)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实现不了,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立法方面也严重滞后,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四)“政府上网工程”有待深入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政府网站数量在短时间里成倍增长,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上网工程秘书处,2000年1月,《政府上网工程白皮书》。),从内容的组织、网页制作到服务应用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由于缺乏预算来源和合理的经营机制,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很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少,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网络。有些政府网站只重视了网页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未有动态的反映,也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四、近期内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一)加强宣传,突破误区。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二)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国务院领导机构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三)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网络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专用通讯网络(政府专网)。

电子政务现状篇2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999年5月,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截止到2001年1月底,以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3200多个,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

最近一两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的具体目标是(,“以政务信息化带动首都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北京的步伐”,ip地址:/government/class-2-2c.htm):力争用两年时间,到2002年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在网上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在此基础上,再经过3年的时间,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公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其次,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例如,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了网上办公平台——红盾315网站(),开办了网上专项审批、网上注册与年检、网上经营者身份及经营行为合法性认证、经营性网站备案核准、域名备案登记等业务。2001年6月1日,海关总署、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12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电子口岸”()在全国各口岸推广实施(什么是“中国电子口岸?”,ip地址:/arts/ityd/itydgp/39797.html)。“中国电子口岸”将上述部门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等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执法和管理需要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也可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相关手续。

第三,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目前,联想、北大方正、首信公司等国内主要it企业都在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积极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也为众多中小软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竞争力的中小软件企业脱颖而出。像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公司(该公司是海淀园“数字园区”的技术开发单位)、书生公司(该公司开发的“书生电子公文系统”已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采用,国务院办公厅也已试用多时,并决定在近期正式开通使用)等。电子政务成为当前促进我国软件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

二、一个成功的电子政务系统:海淀园数字园区

2000年7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开通“海淀园数字园区”(),并于2001年4月1日对园区所辖企业全面实施网上办公,从而实现了“一网式”电子政务(马林等,“海淀园‘数字园区’建设与政府管理模式转型”,200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鼓励申报推荐书。)。“海淀园数字园区”是我国第一个“数字园区”,真正体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在技术的使用、内容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突破了现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局限性,对我国当前建设电子政务具有参考价值。这里从建设原则、基本构成和管理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数字园区”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建设原则1.先进技术实用化。在政府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使政府做到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倍增的效率、高度的透明、巨大的管理幅度、充分的管理授权等。

2.管理集成和系统开发的互动。即:按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要求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和业务重组,在进行管理集成时充分挖掘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潜力,使先进技术为管理集成服务。

3.需求与实现的互动。即技术开发人员懂得如何实现工作业务的电子化,而政府工作人员知道正确地提出实现业务电子化的需求。

4.建立“可视”政府。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四个“可视”,即流程可视、过程可视、状态可视和对象可视,可视功能对反腐倡廉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构成“数字园区”由网上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三维地理信息查询系统、语音支持系统和创新资源网构成。

网上办公系统包括海淀园管委会所辖的12个职能管理部门6大类数十项管理与服务项目,同时开放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其它政府部门的接口,实现了政府的网络化管理。

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是在对园区原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后,所实现的高效内部办公系统。

网络安全系统是园区正常工作的安全卫士,采用多层安全保护结构,并在国内首次把Ca认证制度引入电子政务系统中。

三维地理信息查询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虚拟场景,办公人员除了能用文字查询和了解办事程序外,还可以形象方便地以仿真方式查询海淀园管委会各部门机构职能、办事程序、政策法规等信息。

语音支持系统是一个“数字语音信息平台”。它使得园区企业和个人通过拨打身边的电话机就能及时了解到所需要的政策和法制法规信息,上报企业数据;也使得园区管理人员免去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的人工电话答复服务。

创新资源网实现了人才网、科技成果网、科研设备网和助新网的四网整合。

(三)管理特征海淀园“数字园区”引起的管理变革具有五个突出特征。

1.开放式管理。即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接面向社会用户,实现了开放式的政府网上办公,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就可以登陆系统进行各项办公业务。

2.交互式管理。建立了分级管理模式,实现管理者和服务对象的在线交互工作。

3.一网式管理。对各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和具体的办公流程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实现了园区各职能部门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的协同工作。

4.一表式管理。对各职能部门的办公文档进行简化和合并,设计出已由各职能部门认可的办公文档,系统会自动识别企业所提交的文档;因此企业只需一次性上传统一的报表,即可自动实现统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报表上报,简化了办事流程和工作量。

5.自律式管理。系统内提供逐级汇报、红绿灯业绩审核、审批日志等子系统,使政府内部的办公和管理处于可视状态,各部门和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始终受到政府内外的注视。

此外,在实现从传统的政府管理向电子政府的转换过程当中,海淀园管委会还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转型辅导和培训,顺利地实现了价值层面(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观念)的管理模式转型和结构层面的管理模式转型(包括组织改造、资源优化和流程重组等),建立起了精干高效的扁平化、网络化政府。

三、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一)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一些纲领性文件中,虽然也提出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的概念,而且还将“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与“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相区别。这表明,我们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实际上,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的信息化需要来自多方面力量的推进。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从我国现阶段来看,政府的信息资源最多,占总信息资源的80%;同时政府也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因此,信息化应该首先从政府开始,政府先要解决好自身的信息化问题。

其次,电子政务将带动企业、社会信息化。一方面,在政府实现信息化之后,企业如果不及时转变,便享受不到政府所提供的快捷、透明的信息化服务;而如果放弃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或者缺乏与信息化政府交往的有利手段和渠道,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自然就会受损。这就迫使企业也不得不信息化,与政府保持同步。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网络商、技术开发商的支持,这就为信息产业开辟了极大的商业市场,使得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找到了结合点,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促进全社会的信息化。

第三,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电子政务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信息化意识不够主动的地方,政府更可以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刺激民间信息化的发展;或者藉由自身的特殊权力,强制推动信息化的进程。

(二)缺乏统一规划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例如,在某些省会城市,省工商局、市工商局甚至区工商局同时建立各自的网站,给工商行政管理带来混乱。即使是前面介绍的办得比较成功的“海淀园数字园区”,其职能范围也只仅限于中关村海淀园区区内的企业,出了这个地域范围就不灵了。电子政务是一种新事物,涉及技术、产品、标准、管理等众多领域。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在宏观层面上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协调。

(三)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实现不了,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立法方面也严重滞后,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四)“政府上网工程”有待深入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政府网站数量在短时间里成倍增长,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上网工程秘书处,2000年1月,《政府上网工程白皮书》。),从内容的组织、网页制作到服务应用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由于缺乏预算来源和合理的经营机制,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很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少,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网络。有些政府网站只重视了网页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未有动态的反映,也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四、近期内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一)加强宣传,突破误区。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二)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国务院领导机构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三)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网络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专用通讯网络(政府专网)。

电子政务现状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问题;现状;发展路径

1.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务改革等政策的出台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所谓电子政务指的就是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以及相关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网络化,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政府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层面的限制,使得高效率政务成为现实。在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主要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期的办公自动化阶段、“金”工程、联网工程以及系统和应用链接。

电子政务就是实现政府信息交流的便利化,通过减少中间环节达到提升政府办事效率、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目的。同时电子政务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府机关的机构复杂度,实现精简政府组织结构的目的。因此电子政务对于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节约政府机关的办公用品消耗,同时也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际需求。

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网上招标采购、公开竞价、全球采购等方式降低政府的办事成本。而且通过各地的电视电话会议方式进行沟通,可以极大的降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跨区域、跨部门交流所产生的费用,对于构建节约型、高效率的政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电子政务还能够大幅度提升政府机关的科学和民主化进程,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加大对于政府机构的监督力度。

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十分显著地成果,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我国电子政务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目前在某些领域已经基本达到或者接近于世界领先水平。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使得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需求仍然处于电子政务的初级阶段,仍然有许多理论和实践处于研究阶段。具体而言,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

在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对于电子政务的理性认识。

其一,只是将电子政务简单的理解为计算机化,将实际的工作与电子政务之间割裂,并且对于相关配套软件的使用以及电子政务办事流程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电子政务系统成为一种简单的摆设,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其二,将电子政务与政府联网简单划等号,简单的认为将政府的相关规定以及条例等网络化即可,并没有实现政府系统与网络化服务的紧密结合;

其三,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由于担心电子政务的推广会对自身利益带来威胁,因此产生抵触情绪;

其四,由于在我国政府机关的较长时间内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作风,这些不良作用势必会对电子政务的实施带来阻碍。

(2)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和标准。

通过对在电子政务实施方面领先国家的分析发现,电子政务领先的国家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有着统一的国家层面规划和整体部署,并且在规划的框架内逐步实现电子政务的落实和优化。

相比之下,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各级各部门都是在不断的摸索,而且已经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也存在着严重的不统一问题,使得跨区域、跨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沟通变得十分艰难。尤其是在政府网站的建设方面,由于大部分部门对于自身的职能认识不清,导致门户网站的建设人性化不足,并且网络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部署和规划,导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信息重复建设等问题。

这样不仅造成了政府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还会使得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大打折扣,使得政府部门处于被动的局面。

(3)配套法律法规严重不足。

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落实过程中,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也是保障电子政务顺利实施的基础。这主要是由于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大量的法律相关问题,其中会涉及到政府信息公开的合法性、政府资源管理、网络交易以及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等诸多方面。

根据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配套法律建设情况分析发现,我国正在加快相关基本保障法律的建设步伐,其中包括信息共开发以及资源管理法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现行的一些法律进行相关的调整,以更好的维护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大环境。

3.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路径分析

我国的电子政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办公业务骨干网、资源管理网、信息公开网等,可以实现网上报账、采购、审批等诸多业务。然而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需要对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路径不断进行优化,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转变电子政务观念,为电子政务的推广奠定基础。

电子政务的建设及其实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首先政府各个部门要对电子政务有理性的认识,积极的参与和支持电子政务的建设。同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站在整体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大局。

(2)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建设领导机构,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规划。

电子政务建设往往需要跨部门、跨区域实现,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部门的利益,并且积极进行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同时,由国务院牵头设立专门的政府领导组织机构,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领导。因此需要对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断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3)加快建立健全电子政务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与电子政务建设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然而在实际的高度信息化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

4.结束语

电子政务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大局,同时电子政务也是建立高效率政府的基础。同时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康传国.浅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趋势与推进思路[J].新经济,2012第12期

电子政务现状篇4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趋势通信技术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笔者试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

3.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政府政务的活动,因此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变革。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2003年底,联合国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受到热切和广泛地关注。

2.旅游、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3.东西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二)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电子政务领域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尤其如此。权威人士分析,未来几年内,我国各级政府投资电子政务的总金额预计将达到2000至2500亿元人民币。另外,在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业界专家认为当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入的资金应该在400亿元左右,这将吸引众多的it企业群雄争霸。因此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三)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前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更是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严重脱节。2001年8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了电子政务的立法阶段。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和公开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了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发展阶段,为今后正式立法奠定了基础。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该法将直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下一步,我国在近期内将会陆续推出包括《电子政务法》、《电子交易法》、《电子签章法》、《电子投票法》等相关法律,以构筑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框架。

(四)地区建设蓬勃发展

北京、广东等一些发达省市继续加大电子政务建设投入并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技术培训,从人员上保证了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内蒙古、青海等省也加快了前进步伐,他们在积极借鉴发达省市电子政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自身拥有的稀缺资源换取资金来源,与广大企业开展公私合作以及吸收民间投资等途径解

决自身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和技术等困难,不断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未来几年,笔者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信息安全得到加强

从政府层面来看,电子政务安全体系框架正在研究制定,电子签名法已经推出,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前期研究工作也在进行当中;从用户层面来看,电子政务建设的用户从规划、实施等方面都已对信息安全进行了充分考虑,并且信息安全方面的费用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厂商层面来看,国内外安全厂商在整个it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都在迅速增长。可以预计,未来几年信息安全市场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将会更加完善。

(二)信息中心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

未来几年,多数信息中心将不再具体承担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而转向政府信息化规划、招投标、工程管理、工程验收等方面。因此,未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市场将进一步的透明,并且由于信息中心的转型,使专门从事电子政务系统集成、方案开发的厂商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三)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2002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部分,与之相关的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在2003年已完成。2004年,从事系统集成、网络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厂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已有法可依。

电子政务现状篇5

(1)美国电子政务立法现状

美国是最先提出电子政务理念的国家,也是当前电子政务发展成绩最高的国家,其电子政务在上世纪九0年代初便开始建设与施行。美国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是伴同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整个发展进程中,无比重视电子政务法律体系与电子政务发展的调和性,从其电子政务发展至今,美国已经出台了1系列的与电子政务相干的法律法规。例如在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方面,颁布了《计算机维护法》、《计算机欺诈及滥用法案》、《网上电子安全法案》等;个人信息安全维护方面,颁布了《儿童网络隐维护法》、《个人隐私维护法》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颁布了《电信法》。美国与电子政务直接相干的法律是二00二颁布的《电子政务施行指南》以及《电子政务法》,其中《电子政务法》是当前美国电子政务法律体系中最核心的法律文件,触及到电子政务从规范立项、建设、施行与保护的全进程,同时还对于电子政务相干的信息技术管理与计划进行了立法规定。该法还明确了各立法机关的立法权限,明确了政府职能部门应用电子政务系统的管理职能。为增进该法的顺利执行和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还以立法的情势对于建设电子政务的建设资金进行了规定。美国针对于电子政务构建的法律体系是当前世界上最完美的电子政务法律框架,对于电子政务的建设原则、内容、纲领、施行与保护进行了全面规范,在电子政务发展中施展侧重要作用。美国所构建的电子政务法律框架,其《电子政务法》是整个法律框架的核心,而计算机与网络安全、信息立法是法律框架的基础,而电子商务与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是电子政务法律框架的首要补充。

(2)欧盟的电子政务立法

欧盟各成员国尽管都构建了属于本国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但基于欧盟架构下,欧盟也制订了许多电子政务建设的政策规范,例如二00四年制订的《欧盟规模内向社会公家、商业机构、公共部门提供服务的电子政府规划》,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推进欧盟各成员国跨国界的电子政务发展,是当前欧盟指引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规章。欧盟推出的其它拥有代表性的电子政务规范还有《电子欧洲行为规划》、《欧盟电子政务的路标》等,这些规章都对于欧盟各成员国的电子政务立法拥有指引性的作用,各成员国可结合本国国情,再细化制订合适本国国情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欧盟所制订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主要重视于总体推进欧洲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充沛施展各成员国本身的信息化优势,调和各成员国间的法律环境,为在欧盟规模内实现跨国界的电子政务扫清轨制障碍。通过对于欧盟电子政务立法情况可以发现,欧盟所提供的电子政务规范都是1些指引性或者纲要性的规范,各成员国可在这些指引性规范与因地制宜,制订与本国法律环境相契合的电子政务法律轨制。

(3)新加坡电子政务立法现状

新加坡是当前世界是电子政务发展最为领先的国家之1,于一九八二年便开始施行电子政务规划,是全球最先推广电子政务的国家之1。同时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建设与立法情况,已经成为全世界典范,成为世界上诸多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样板。新加坡在电子政府建设时采取分步骤推动的法子,并依据该法子制订了相应的电子政务发展规范。一九八六年是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开始,在该年推广了《国家it规划》,其目的用于引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完成公共行政管理的计算机化,以提高行政办公效力。一九九二年新加坡又提出了《智慧岛规划》,该规划的目标是完成政府职能内部的计算机化,并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网上办公。一九九九年又颁布了1项施行电子政府、晋升政府服务能力的《infoco妹妹二一》规划。在二00三年又启动了《电子政府行为规划时期ii》。二0一0年启动了《整合政会二0一0》,该规划的用意是更进步增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信息技术在其它更加广泛的领域患上到充沛利用。新加坡政府在制订了详细的电子政务发展计划外,还颁布了与规划施行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例如,在一九九三年颁布的《滥用计算机》;一九九八年颁布了《电子商务政策框架》;二00四年颁布了《反垃圾邮件法》等。新加坡制订的这些法律,构建了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的优良法律环境,为电子政务的健康可延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现状

我国关于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可以归纳为下列两个阶段:第1阶段:电子政务发生阶段(上世纪九0年代初⑴九九九年)这1阶段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首要阶段,九0年代初我国开始电子政务方面的施行,是我国电子政务的发生阶段。该阶段的电子政务主要完成基础信息设施建设以及办公自动化的实现。在这1阶段,我国颁布了1些计算机与互联网相干的法律法规,主要包含《电信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维护前提》、《关于保护互联网安全抉择》等,这些法律法规主要着重于计算机安全维护以及互联网管理规定等方面,并无呈现电子政务的相干法律条文。第2阶段:电子政务发展阶段(一九九九年至今)在这1阶段我国电子政务立法获得了重大突破,在二00三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以及国行政许可法》中首次呈现提及电子政务的相干条文,主要体现在第2109条以及第3103条,这两项条款的规定是对于我国电子政务施行的首次确定以及推进。二00四年我国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以及国电子签名法》,该法肯定了通过相应的签名技术发生的电子签名在法律上拥有相应的效率。这是我国第1部信息化法律,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的深层次利用拥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在这1阶段,我国许多处所政府也针对于电子政务树立相应的规章轨制。例如:广州市二00二年颁布的《广州市政府信息公然规定》,这1规定是我国处所政府制订的首部全面规范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公然行动的政府规章,对于我国政府信息公然法律轨制的构建拥有首创意义,我国也于二00七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以及国政府信息公共条例》,构建了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公然方面的法律轨制。我国处所法律规程关于电子政务方面获得重大突破的是二00四年天津市颁布的《天津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这是我国首部以“电子政务”命名之处性法律法规,该管理办法从电子政务的项目建设、信息公然、信息同享、系统安全、责任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对于我国国家层面的电子政务立法拥有较强的鉴戒意义。二00六年云南省也颁布了《云南省电子政务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2部电子政务之处性规章。

3、国内外电子政务立法的比较

下列将从立法模式以及立法科学性两方面对于国内外电子政务立法情况开展比较分析。

(1)立法模式的比较

综观国外关于电子政务立法模式方面,因为各国国情不同,电子政务发展阶段不同,其立法模式出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但依据其立法特征来看,目前可以概述为两种类型的立法模式,即统1立法与单行法相结合的模式以及扩散立法模式两种。统1立法与单行法相结合的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这类是模式是指有1部专门的单行法《电子政务法》对于电子政务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再由其它的单行法对于《电子政务法》进行支持与配套,共同构建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如美国制订了专门针对于电子政务的《电子政务法》,并配套了其它的单行法,例如《网上电子安全法案》、《国际国内电子签名法》等。扩散立法模式是指没有制订专门关于电子政务的法律,而且通过构建其它法律体系来完成对于电子政务的支持,这类立法模式如果处理不断容易造成法律间的冲突,而且过于繁杂的法律体系,也造成为了电子政务法律合用的繁杂性。目前,欧盟许多国家和我国都属于扩散立法的模式,在扩散立法模式下,电子政务的相干法律法规由于没有统1的规范与标准,会致使各法律条文间的紧密性不强,而且易发生矛盾以及冲突,对于电子政务法律体系的总体规范效果较差。与部份欧盟国家相比,我国尽管也属于扩散立法模式,但因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较慢,目前仍处于低级阶段,构建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依然拥有较大差距,尤其在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下,制订的与电子政务相干的法律大可能是部门法以及处所法,立法层次低,而且没有统1的规范与标准,致使呈现各自为政、盲目建设的问题。同时制订的相干法律规范基本是规范与电子政务相干的计算机与互联网管理方面的,电子政务特征不显明,对于电子政务的规范能力差。因而,在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下,采取扩散立法模式暴露出众多的问题,尤其在我国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如斯薄弱的环境下,其缺点更为显明。固然,这类薄弱的立法体系,也给我国实现逾越式的电子政务立法带来了机会,咱们完整有可能采取美国的统1立法与单行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立法科学性的比较

通过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与立法进程可以发现,新加坡的法律体系构建都是依据电子政务的发展进行制订的,在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制订或者修订相干法律,以使法律体系能不断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因为信息技术利用层次低、电子政务发展晚,因而在立法科学性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国内外电子政务具体法律轨制方面的比较

我国电子政务相干的具体法律轨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所树立的相干法律规范仍有诸多的局限性,例如《电子签名法》在欧盟、日本、美国的合用规模包含电子政务,而我国仅局域于电子商务方面,如果要合用电子政务还需要国务院及国务院规定的相干部门做出相应的规定,这表明我国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数字签名以及电子数据仍缺少相应的法律效率。

电子政务现状篇6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现状发展趋势

信息化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极其需要良好的社会保障措施,时代呼唤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政府。电子政务顺应了时代经济发展的潮流,经济信息化促进了政务电子化的产生。理解和认识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科学合理地开展和发展这项工作,正成为政府领导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者、it业界人士乃至社会公众日益关心的问题,它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一、电子政务及其发展现状

(一)电子政务的概述

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络上实现,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2.电子政务的特点

(1)以改革政务流程为基础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是一个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包含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和企业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人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和社会系统工程。

(2)以安全支撑体系为保障

安全是电子政务最为重要的基石,电子政务的安全支撑体系不仅包括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还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对政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树立等内容。

(3)以互联网络为基础运行环境

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广域的政府机构和众多的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通过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互联网络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同工作,并使得电子政务大大超越了作为一种政务运行平台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会改变政府本身的业务活动过程,促进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而且对整个社会及其相关的运行模式都会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4)建设应用效果依赖于政府各部门业务信息化程度

从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经验来看,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政府能够利用互联网将政府的信息系统在技术和功能上向政府外部延伸和广域的互联,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的基本构架。

(5)能够满足新经济条件下公众和企业对政府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社会和新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价值越来越被广大的社会公众所认知,公众对信息特别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增加政府透明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互联网正好成为实现公众上述需求的平台。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初步成效

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家庭的运用相对滞后,但目前的发展势头很猛,整体来看已取得了重要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金”字头为代表的多项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金桥工程是直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通过建设政府的专用基础通讯网,实现政府之间的相互连接,主要是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21世纪初,已实现了银行、外汇管理机构以及海关的计算机联网,在关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政府上网工程初具规模。在“金”字系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在全国普遍实行了政府上网工程,向社会信息,有的还开始提供在线服务。

3.部分地区、部门在政府信息化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各地在推动政府信息化方面正在全面起步,如深圳市率先在全国建成了深圳信息网,构筑起全市政府部门统一的公共通讯网络平台。尽管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尚属于电子政务的初始阶段。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1.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不少错误认识。有的把电子政务仅仅当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有的认为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上认识均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缺乏认识。

2.信息公开力度不够、业务功能简单、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各级政府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各自为政,步骤不协调,难以形成共同建设的合力。部门和领域之间信息割据、网络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低水平重复建设。

3.信息安全问题

关系到党政军各部门、国民经济各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最高利益。安全是电子政务建设应该考虑的首要建设原则。政务内网可以实现物理隔离,但政务外网经常要面对黑客、间谍的攻击。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从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来解决,一旦安全不能保证,政府自然不敢把重要的信息、业务处理放到互联网上。

4.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我国在保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电子政务立法相对滞后。目前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5.信息鸿沟

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中存在信息鸿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信息基础设施、公民信息素质、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普及方面还有差异。而在信息时代,如果电子政务在建设过程中不能保证人们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平等,将进一步拉大社会各阶层之间差距。

(二)改善对策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解决面临的问题,学习和借鉴美国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增强认识,以电子政务促体制改革

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电子政务重要性和建设目标的认识,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总要求,紧密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切实发挥电子政务实效,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电子政务应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加强建设

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订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必须遵循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对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3.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在国家安全战略、法规、政策和方针指导下,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坚持信息安全保障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逐步制定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规划、安全策略和解决方案。

4.加强立法,建立规范

根据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不断及时增补和修改现有政策法规。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科学先进、切实可行”的原则,继续完善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为互联互通、信息功能共享、业务协同提供支撑,并强化遵循应用标准的意识。

5.加大落后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投入力度

电子政务不但要考虑建设,还要考虑让更广泛的人民群众来参与使用。加大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的投入力度,既有利于这些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也有利于帮助人民群众掌握获取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一)“以民为本”的理念将深入人心

“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既代表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也是电子政务建设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是关注门户网站的建设;二是关注外网建设;三是发展多终端接入,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将受到高度重视

在我国,政府各部门掌握着全社会80%的信息资源。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促进政府垄断的信息资源实现开放和共享,解决信息资源的部门垄断问题,进行专门规划,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到真正的高度,让其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服务,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将得到改善

据统计,我国各级政府网站仅在2005年就被篡改网页2027次,比2004年多一倍,而且还未包括隐蔽的篡改行为。2006年网页篡改就发生13000多次,其中1/6攻击对象为政府网站。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涉及到国家、国家安全,已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必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应从三方面来考虑,即以法律为保障、以技术为援助、以标准为指导。

(四)协同政务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将与政府改革相互促进

所谓“协同政务”,就是以政府工作人员的协作为核心,强化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政府工作流程的优化及政府信息化系统应用的集成。电子政务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使得政府能够根据公众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其次,可以强化对政府的监督,增加政府的透明度。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得信息迅速、有效、开放,使“黑箱”操作难度增大,促使公务员队伍趋向公正廉洁,达到依法行政。

(五)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体系趋于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网站数量不断增多,成绩显著,但网站的利用率不高,这就引发了电子政务的效益问题。能否尽快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所谓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和产效(产出和效益)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

(六)城乡协调发展将成为建设重点

新出台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要“逐步在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设立免费或低价接入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场所,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由此可见,相对城市而言,乡村的电子政务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每一个人都具有获得政府电子服务的权利,尤其是那些非常关键的服务,例如教育、社会保障、政治选举等,必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努力方向。

尽管电子政务代表了政务实施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加上我国现有的条件所限,制约因素客观地存在并产生作用。因此,电子政务建设的道路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过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参考文献:

[1]姚国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与展望[j].信息网络,2004,(7):42-48

[2]蔡立辉.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反思与走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2-75

电子政务现状篇7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在其管理以及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以及通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以及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出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的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腕的变革。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区分于传统的政府职能,电子政务就是将政府的经济调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应用电子信息手腕将这几项职能电子化、网络化,借助当代信息网络协助政府工作,构建1个同等对于话,互联互通,资源同享的信息化政府形态。

二.电子政务的深远意义

以及以往传统的政府政务工作相比,电子政务有效的借助现在的电子化手腕,使政府信息更准确及时的公布在网络上,让民众能及时了解政府的有关信息,调动民众介入的踊跃性,在信息的传布进程中,电子政务有效的防止了“3人成虎”的现象。让信息公然更准确、更透明。为政府信息公然立法奠定了基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二一世纪,网络信息成为主流发展形势,电子政务的呈现加速了我国政府信息公然的立法进程,大大的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力,扩大了公家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使民众广开言路,认识到本身的主导性,提高了民众的介入踊跃性,增进了民主张识,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抉择:“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1个时代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信息化。”电子政务的这项决策1旦被落实,对于于应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挑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以及效力,增强政府监管以及服务能力,增进社会监督,施行信息化带开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拥有10分首要的意义。

2、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

在《国家电子政务“1025”计划》明确提出“1025”电子政务要以深化利用以及重视成效为主线,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充沛施展电子政务利用成效,服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剂,服务保障以及改善民生,服务加强以及立异社会管理,增进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以及廉正政府建设,走1条立足国情、讲究实效、面向未来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为加快我国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前后印发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点意见》《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二00六—二0二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1系列首要文件,明确了我国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的指点思想、目标任务以及发展战略。可见当前我国对于电子政务的注重。现阶段我国主要缭绕六个大方面开展的,分别是:信息化标准、域名政策、网络安全、互联网管理、知识产权以及网络与计算机犯法。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显明加强了对于电子信息化的法律法规的钻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二四字方针是:“兼顾计划,国家主导;统1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同享。”信息化建设的八条原则是:“市场牵引,政府调控;政企分开,有序竞争;保护,保证安全;军民统筹,专通结合;产用结合,自主发展,注重人材,强化立异;讲究实效,因地制宜;以法治业,加强管理。”同时,我国对于计算机的信息安全管理上的基本方针是:“兴利除了弊,集中监控,分级管理,保障国家安全。”这些文件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

3、现阶段电子政务存在的弊病

我国电子政务现在还处于低级阶段,电子政务体系还不够完美,存在许多的不足,阻碍了电子政务规范健康的发展,本文将针对于现阶段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分为下列3类并具体分析。

一.电子政务立法不健全

电子政务的蓬勃发展离不开1个健全的信息化法律法规的制订,否则电子政务的总体建设方面将停滞不前,乃至要挟国家的信息安全,举个例子:仙桃市龙西岳派出所民警在办理第2代身份证时,发现办理第2代身份证所用的计算机中毒,即便杀了毒,随后也会恢复原貌,紧接着,该局部份办公计算机,也因中了熊猫烧香病毒而瘫痪。与此同时,该市公安局网监大队接到仙桃市江汉热线信息中心报案称,该网站的中心服务器大面积中了熊猫烧香病毒。这是1起有名的网络犯法,跟着网络时期的进步,政务信息暴露日趋增多,“黑客”通过非法手腕越权处理公文,盗取国家秘要,这类事件频频产生,不仅阻碍了电子政务的规范发展,也极大的要挟了国家以及人民的经济财产安全,树立完美的电子政务立法刻不容缓。

二.缺少公道经营机制

政府作为信息资源最大的具有者以及使用者,首先应当解决信息化问题,各阶级应当做好充沛的统1计划,现阶段电子政务的经营机制还存在良多弊病,处所政府存在许多“条框”分割,网页与网页的链接渠道少,各级政府没有构成链接网络,使其造成“孤岛”的局面,这点就完整与电子政务的开放性、统1性、交互性违道而驰。

三.政府的上网工程不完美,缺乏与民众的沟通与交换

跟着政府的上网工程的树立,政府网站数量也在逐步的增添,这有益的增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但这里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完美的地方,政府网站数量的增添是有益于人民的好事,可让民众了解国家相干信息的渠道更广。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些政府敷衍塞责,只是将纸上的内容粘贴到网页上,做足了表面文章,这类做法注重了政府网页的介绍宣扬的静态功能,而疏忽了民众对于政府部门信息的动态反应,缺乏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性。

4、应采用的措施

我国的电子政务工程才刚刚起步,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在实现政务信息化的问题上,应针对于现阶段电子政务存在的弊病,踊跃采用解决方案。下文试就电子政务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作出解决措施的思考。

一.完美电子政务立法,制订相应法律法规

增进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美的法律法规,发展电子政务,立法先行,只有保护网络安全,维护好国家以及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才能有效的推进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从现阶段我国关于电子政务的立法来看,已经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以及其他国家相比,就现阶段电子政务的发展状态来看,我国在电子政务的立法上依然是欠缺的。

二.树立完美的电子政务经营体制

在这1问题上,咱们应鉴戒美国,美国作为电子政务的起源地,经营体制比较完美,比如:美国政府的网站各具特点,无所不包,美国tirstgov.gov网站整合联邦政府的所有服务项目,与许多政府部门树立了链接,并与各州市县都有树立链接,防止了“孤岛”局面的构成。

三.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相互动

电子政务现状篇8

【关键词】黔南州电子政务;现状;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433-01

2010年,黔南州信息中心在原黔南州经济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扩充建立,为州政府办直接管理的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伴随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加大,黔南州的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目前,黔南州的电子政务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各级政府开展工作的服务平台,并将其列为黔南州重点建设项目。

1、黔南州电子政务的现状

黔南州是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地区,虽然资金投入不足,但电子政务建设已开始起步,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1.1建设工程

2011年8月,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黔南州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实施方案》,覆盖州、县(市)、乡(镇)三级,建设规模3600万元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正式全面开始实施。黔南州电子政务一期工程重点建设是建立“中国黔南”网站群,提供全州各个县市政府、街道办事处,各行政单位网上信息。黔南州电子政务将开展二期工程,建设居民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

1.2黔南州电子政务模式

黔南州电子政务建设采取“两网一中心”的网络架构,指“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信息中心”。州县骨干链路:州外网管理中心机房分别与12县(市)分中心机房连接,实现透明管理双链路并用和负载平衡。县乡传输链路:各县(市)中心机房分别与各乡镇网管室连接,双链路可用和实现透明管理。“信息中心”是州政府领导下具有独立编制单位,负责全州电子政务的基础建设、规划管理。

1.3黔南州电子政务外网目前的应用

2012年多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逐步启用。

①协同办公平台。协同办公覆盖州、县各级部门,形成全州方便决捷、安全处理各类事物、实现网络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的平台。

②黔南州电子政务外网网站群。网站群是一期工程重要实施项目,逐步实施到各乡镇。州政府门户网站新增百姓关注、网上调查、网上征集、在线访谈,网上办事等新功能。州级行政单位、各县政府及部分乡镇的子站点也已基本完成。

③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州监察局和州政务中心牵头实施,为了解决行政审批“门槛高、办事难”的问题,实现政务网络化、公开化、透明化。系统已正式在独山县、荔波县运行。

1.4黔南州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1)电子政务确定明确目标(2)选准突破口(3)实施电子政务人才策略(4)突出地方特点(5)领导支持和指导(6)国际一流咨询监理商和国内一流的软件开发商友好合作

2、黔南州电子政务外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物理安全

部分县市电子政务外网中心机房防雷接地措施级别较低或不及格,只有UpS自带的1级电源防雷系统。没有建设安全防范、防火减灾措施。因政府大楼使用年限较长,导致防雷接地系统老化。建议新建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或防火减灾系统整改达到国家三级防雷标准要求。

2.2网络安全

部分单位及用户不应该以公网Vpn方式、弱口令或初始密码登录。因特网与电子政务外网应用不能同时访问(无数据“桥”存在)、存储备份不需要做冗余灾备。

2.3组织管理问题

人员严重紧缺,目前仅有编制6人,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功效发挥不足,难以满足迅速发展电子政务外网运营要求。通过州政府行政手段,广纳贤才。注重团队的管理方法,提高效率。

2.4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单位数量未达到进度要求

接入单位目标数为700多家,截至2012ff4月1日已接通的单位仅300家。原因是部分县(市、区)、单位对电子政务外网认识不到位。

2.5应用系统建成后,未能快速推广使用。

协同办公、网站群等已经建设,且技术相对成熟。但使用人数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a、部分县市仅有一名同志负责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b.缺乏足够资金保障。软硬件升级及优化、统一互联网出口、软硬件使用培训、网络故障应急处理等,都需要足够资金来支持,才不会影响业务正常开展。

2.6网络问题

电信和联通互联网部分用户无法正常访问州政府门户网站群和Vpn,短信平台收发短信存在延迟。原因是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带宽不足,与运营商的技术接口不稳定,导致互联互通问题无法解决。

3、黔南州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与意见

3.1抓认识,建立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抓认识的统一,主要是领导对电子政务认识问题有待提高,明确建设任务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黔南州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形成电子政务建设的全民认识。

3.2抓领导,确立以“一把手”工程的领导制

在制度上,明确相关领导、工作人员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面的责任。形成领导带头齐抓共管电子政务的建设。统一领导、规划、研究、部署、协调黔南州的电子政务建设工程。

3.3抓人才,建议一支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队伍

在州、县(市、区)二级单位引进电子政务外网专业人才,建立一支精干的信息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队伍。

3.4抓投入,确保信息化建设资金到位

抓投入,一定要有专项经费,专门用于电子政务建设,在电子政务外网运维支出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3.5加大与运营商的沟通

运营商必须从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重要性去考虑,从政治高度、社会效能的角度出发,在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和短信网关扩容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快施工进度,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按时完成。

电子政务现状篇9

[关键词]语义互操作SoawSmo中间件服务需求转换器

1引言

电子政务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信息在公共部门间的自由传递和共享。但由于各个部门没有统一规划和部署,都是自己建设信息系统,这会导致异构问题,使得各个业务流程和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互操作。互操作能使分布的控制系统设备通过相关信息的数字交换实现协同工作。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必须是一种交互行为,一方提供服务而另一方接受服务,其中包含两个系统(实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语义互操作能使两个服务单元或者系统间具有交换精确含意数据的能力,并且接收方能够准确地翻译或转换所传递的内容,即信息、知识能够被理解[1]。语义互操作有利于政务资源的数据交换,还可以实现政务领域知识的自动推理和智能处理[2],最终使各部门协作工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语义互操作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现状

2.1泛欧电子政府互操作框架

因为欧盟有许多成员国组成,当加入新的成员、新的服务或修改现有的服务时,就会产生新的互操作问题,所以异构现象最为严重,对互操作的要求也最高。泛欧洲电子政府服务,不仅要为公民、企业等政府客户提供无缝互操作电子政府服务,还要在不同国家联合组成的欧洲联盟公共行政系统实现互操作[3]。这种服务于跨组织边界的电子政务服务会涉及到许多领域的操作问题。它需要进行更多的资源整合实现互操作。

鉴于许多互操作的方法都是只针对某一特定方面,缺少灵活性,欧盟定义了欧盟互操作框架(eiF),其中包含4种电子政务互操作的类型:技术互操作、语义互操作、组织互操作和管理互操作[4]。这4种互操作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情况:①组织互操作适用于两个成员国间没有可以互相兼容的业务流程,但有协同工作的需求。可以通过创建一个能满足双方业务流程的程序实现互操作。②语义互操作用于成员国间虽然有可以兼容的业务流程,但是双方描述业务流程的术语不同。语义互操作系统能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其他信息资源进行联合,将需要共享的信息转换成能被其他组织接受的表示形式。③由于组织双方有不同的协议、语言、制度和货币政策,虽然组织有可以互相兼容的业务流程,描述业务流程的术语也可以进行转换,但是仍然不能有效地进行电子数据的交换。这时可以采用技术互操作提供的技术转换实现协同工作。④与互操作应用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政治、法律和结构条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可以对以上三方面的互操作提供支持,有关内容要依靠管理互操作实现。

在这几方面中,语义互操作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使用。利用语义互操作,可以使各类资源实现合理的分类和准确的注册,促进不同资源之间的交互、协同和高效利用,实现各类数据之间的无缝链接。

2.2欧洲各国的电子政府语义互操作研究项目

欧盟各国针对语义互操作问题开展了许多研究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关注组织内部数据的共享、流程的重用,还特别注重对跨组织边界的互操作研究。英国政府的e-GiF项目[5]提出电子政务的建设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核心。英国的互操作框架建立在统一标准、开放源码、注重实用与共享的原则之上,针对语义互操作的实现,推出电子政务元数据标准(e-GmS)和一系列技术性政策,涉及到网络互联、中间件、数据集成、内容管理员数据、电子服务访问通道等内容。该框架侧重于数据交换,定义了跨政府和公共领域信息流的技术政策和规范,体现了互通性、数据继承性。

丹麦制定了一个名为“infoStructureBase”[6]的基于XmL模式的共享库,在互操作框架中加入XmL模式和一系列标准的网络服务接口,用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语义互操作。它不仅强调对领域本体的定义,更强调对已有的数据库和数据交换模式的重用。

德国制定了电子政务应用标准结构(SaGa),其中,Governikus项目注重互操作的研究,提升政府部门的协同工作能力,促进程序最佳化,工作流程标准化,提高了透明度和法律上的安全性;oSCL/Xmeld注重组织内部的数据交换,oSCL/XJustiz注重组织内部的XmL模式交换标准,最终通过联邦委员会共同努力实现跨地区的语义互操作。

通过对以上几个国家所实施项目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国都非常重视对语义互操作的研究。另外,国外的许多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各种系统和模型实现语义互操作。意大利制定了公共连接与协作系统(SpC),确保了数据的标准化和成员国之间的互操作性。爱尔兰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方式的程序,以公共服务(pSB)为切入点,与其他政府部门协同工作,制定了互操作标准指南,提出了mXDR概念模型,它能支持开放环境中元数据的挖掘与复用[7]。

2.3国内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纷纷对电子政务领域中的语义互操作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了许多模型。李蓉等人提出可以通过计算输入、输出数据的语义相似度来判断web服务之间是否能够进行互操作[8]。万常选提出一种电子政务语义信息交换的模型,该模型从元数据、知识本体和语义web的角度入手,利用知识库中的概念、规则对电子政务领域的本体进行自动推理和匹配[9]。刘建晓提出了可以利用本体概念间语义推理关系进行匹配计算[10]。

3实现语义互操作的方法

电子政务现状篇10

关键词: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上网工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999年5月,gov.cn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截止到2001年1月底,以gov.cn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3200多个,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 

   最近一两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的具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到2002年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在网上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在此基础上,再经过3年的时间,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公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其次,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开办了网上专项审批、网上注册与年检、网上经营者身份及经营行为合法性认证、经营性网站备案核准、域名备案登记等业务。2001年6月1日,海关总署、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12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电子口岸。在全国各口岸推广实施。“中国电子口岸”将上述部门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等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执法和管理需要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也可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相关手续。 

   第三,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目前,联想、北大方正、首信公司等国内主要it企业都在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积极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也为众多中小软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竞争力的中小软件企业脱颖而出。像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公司(该公司是海淀园“数字园区”的技术开发单位)、书生公司(该公司开发的“书生电子公文系统”已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采用,国务院办公厅也已试用多时,并决定在近期正式开通使用)等。电子政务成为当前促进我国软件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 

   二、一个成功的电子政务系统:海淀园数字园区 

   2000年7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开通“海淀园数字园区”,并于2001年4月1日对园区所辖企业全面实施网上办公,从而实现了“一网式”电子政务(马林等,“海淀园‘数字园区’建设与政府管理模式转型”,200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鼓励申报推荐书。)。“海淀园数字园区”是我国第一个“数字园区”,真正体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在技术的使用、内容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突破了现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局限性,对我国当前建设电子政务具有参考价值。这里从建设原则、基本构成和管理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数字园区”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建设原则1. 先进技术实用化。在政府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使政府做到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倍增的效率、高度的透明、巨大的管理幅度、充分的管理授权等。 

   2. 管理集成和系统开发的互动。即:按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要求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和业务重组,在进行管理集成时充分挖掘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潜力,使先进技术为管理集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