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制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8:45

交通管制措施篇1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品质控

1引言

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保障施工品质的首要条件。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全面强化对管理工作的重视,要从规划、材料、技术、人员等多个管理层面出发,确保工程品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2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品质控制的重要作用

2.1提升建设企业的管理水平

对交通工程施工的严格管理,可以高效地带动建设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发展,从而使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工程建设活动普遍呈现出系统化、复杂化等特点,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也应遵守这样的特征和规律,保证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地完成。因此,企业实施交通工程施工管理,有助于其进一步积累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使企业的运作实现高效化和现代化管理。如果企业没有将重心放在管理能力的提升上,那么长此以往,会导致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呈现出随意性,阻碍企业的发展。

2.2确保交通工程建设顺利施行

在交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因为只有依靠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才能确保交通工程施工如期顺利地完成。此外,高效的管理工作也可以为提高交通工程的质量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对交通工程建设施工而言,其主要获得的成果通常都和质量关系密切。因此,管理工作的质效可以对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的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安全事故就能得到有效的避免,进而减少“豆腐渣”工程的数量,带动整个社会发展。

2.3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交通工程施工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交通工程质量过关与否,决定着大众的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改善。当前人们的出行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交通的依赖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因此,企业在实施交通工程施工管理时,不仅要确保其科学性和全面性,使其为社会大众带来好处,另外,还需尽量减少施工活动给大众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推动社会与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的发展。

3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品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交通工程规划建设不科学

交通工程建设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工程品质是否达标。而只有设计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品质控制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进行交通工程施工规划和设计时,要针对工程的施工情况展开科学的评价和分析,确保施工报告切合实际,以免一些不实报告影响交通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和质量。现阶段,有的企业忽视了对规划建设方面的管理,导致工程出现或大或小的品质问题。

3.2施工管理和品质控制的经验不够丰富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交通工程施工可能会在各式各样的地区进行。如果区域不同,那么交通工程施工建设的策略和管控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企业必须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但有的企业和管理人员在此方面的经验不够丰富,导致管理和品质控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其施工条件不佳,而管理人员对相关工作也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又由于企业在建设监管方面缺少丰富的阅历,于是各类安全问题层出不穷[1]。

3.3工程队伍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足

在进行交通工程施工管理时,有的企业选用了新成立的施工队伍。这样的团队中的大多数施工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准,因此,施工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障。对于我国一些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们,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以及品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由于部分工程建设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技术培训,因此,很难确保工程质量过关,使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品质控制的具体措施

4.1在施工前期做好充分准备

在交通工程施工前,应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整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对4个方面引起重视:(1)要对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展开审核,或在勘察设计活动中对具体的设计工作实行监管,以有效地规避一些状况不佳的路段。(2)对桥梁进行勘察设计时,若发现实际地质条件和设计报告存在差异,要进一步强化对当地地质条件的勘察与核实,及时移动桥基或增加跨径。(3)要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提升建设单位的监管质量,确保交通工程的顺利开展。施工单位要对工程项目相关的体系构件图与工程计划图进行归档,确保材料、机械、设备等都能得到妥善的管控和配置。(4)施工前,还应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图纸中的有关数据得到精确的呈现,不能出现失误。必要时,还可对重要数据进行反复核算。

4.2做好材料控制工作

材料控制也是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品质控制的重中之重。因为材料的质量会对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材料的管控工作。(1)施工企业要对材料的质量实施严格的检查,提升材料的检验标准。要坚决奉行先检查、后采用的基本原则,并处理好检测方式、检测流程以及检测人员等多方面的问题[2]。(2)当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要登记好供货数量和其质量、规格等,并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保存和管理,以便后期参考。(3)在运用材料前,还要实施抽查工作,以免由于保存不妥而造成材料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例如,对于碎石、钢筋、砂、水泥等材料,要加强自检和抽检的力度。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时,也要注重定期维护,确保其安全稳定运作。

4.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我国的交通工程施工技术仍落后于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交通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水平,就要积极引进来自国外的新型技术。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将其和施工场地的具体条件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贴合我国交通工程发展情况的施工方案,找到适合的施工技术。另外,我国还可以在引进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尽量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先进技术,以此带动我国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完善[3]。

5结语

面对当前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交通工程施工也愈来愈重要。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地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此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保障交通工程品质。

【参考文献】

【1】张俊伟.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6(2):61+63.

【2】孟越.浅谈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7):12-13.

交通管制措施篇2

东面:马场路、珠江啤酒厂正门前便道以西;南面:沿上渡路-滨江东路-翠竹路-金菊路-艺景路-友邻五-艺洲路-双塔路-磨碟沙路-珠江啤酒厂南侧便道以北;西面:广州大道、江月路、下渡路以东,含二沙岛区域;北面:明月二路、花城大道以南。

东面:华南快速干线以西;南面:新港中路、新港东路以北;西面:广州大道、江月路、下渡路以东,含二沙岛区域;北面:明月二路、黄埔大道以南。

二、珠江巡游两岸道路交通管制措施。

沙面岛内道路,长堤街,陆居路,明心路,上涌直街,波场后街,米市直街,环岛路,金沙路(革新路以西),同福西路(工业大道以西),洲头咀码头内道路,沿江西路,沿江中路,沿江东路,滨江西路,滨江中路,滨江东路。

三、开幕式焰火燃放期间道路交管措施。

沙面岛内道路、滨江西路(洪德路以西)、洲

咀大街、陆居路、明心路、长堤街。

新港东路(不含)以北、科韵路(不含)以西、华南快速干线(不含)以东、临江大道(含)以南区域。

四、在管制时间内,上述道路及管制区域内道路两侧禁止停放车辆;之前已停放在上述道路和路边停车场内的车辆请提前移走。

六、公交部分站点受影响

开幕式当天下午5时开始,对市区滨江路、沿江路等珠江两岸道路全部封闭,禁止包括公交车在内的绝大多数车辆通行。珠江泳场、中大北门等江边的站点分时段撤销,具体情况可拨打96900查询。

交通管制措施篇3

关键词: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组织;tDm;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城市交通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实践证明,单纯增加交通设施供给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治标之举,而交通需求管理是缓解交通堵塞的明智之举。

1tDm的基本概念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Demandmanagement,简称tDm)作为一种调控城市出行需求、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对策,在很多国家得到了运用。

1.1tDm的定义

Dm是指通过调整用地布局、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改变客货运输时空布局方式和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观念、行为达到减轻城市交通拥挤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总称[3]。它一方面是对道路设施运行的有效管理,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效能;另一方面是对道路交通需求源头的管理,目的在于尽可能削减非必要的需求(反映在道路上的无效负荷),并对必要的需求(道路负荷)给予合理的组织与引导,使之在时间与空间上尽可能均衡地分布于道路系统上。

图1实现供需平衡的传统方法与交通需求管理方法对比图

tDm的最终目标是在满足资源(土地、能源)和环境容量限制条件下,使交通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以前这种平衡主要是通过扩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来满足,而tDm的出现,改变了这种被动的不稳定平衡关系。它是在适度的交通建设规模下,通过减少或分散需求,使供需平衡,从而缓解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传统方法与交通需求管理方法的不同之处可以参见图1。

1.2tDm的作用机理

tDm通过引导人们的出行方式选择,实现改变交通需求结构的目标。按照tDm对出行不同阶段的影响,将其作用机理分为五种:对出行产生的影响、对出行分布的影响、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对空间路线选择的影响、对时间段选择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改变行程、路线、目的地、方式和出行次数等。

在出行产生阶段,应尽量减少出行的产生。如在城市规划中,采用既能保证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又能产生较少交通出行的土地利用模式;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通过弹性工作日或有关政策减少出行次数;以电信代替出行(电讯会亲访友、网上购物、电视电话会议、居家工作)等。

在出行分布阶段,通过优化出行起讫点分布,减少出行距离。具体措施有:对城市空间进行优化布局、混合用地规划、实行拥挤区域的停车高收费等。

在出行方式选择阶段,将单体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如对一些单体交通方式采取抑制措施(如提高停车费、通行费),而对公交出行方式采取鼓励的措施(车费的调整,公交优先),以促进人们利用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保持各种运输方式宏观上的供需平衡。

在空间路线选择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路线向非拥挤的路线转移。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向出行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或通过强制收费或价格优惠调整交通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等,使出行者避开拥挤地段;通过城市规划、交通政策等对交通发生源进行调整。

在时间段的选择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时段向非拥挤时段转移。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向出行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或通过强制政策或价格策略,使出行者避开拥挤时段。

1.3tDm的实现方式

要将交通需求管理理论转化为实践,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但总体说来,交通需求管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战略内容:

1、土地利用与分区战略: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并控制土地的开发强度。具体包括:土地利用与分区政策、区域结构规划、土地混合利用与场所设计等措施。

2、监管行政战略:利用行政强制手段或交通管理、企业管理手段改变出行时间或实行道路禁行。具体措施包括:停车控制与管理、出行量减少制度、出行距离控制、机动车限制区域制度、灵活的上下班时间制度、制定减少排放与空气质量目标、成立交通出行管理组织与机构等。

3、经济与财政战略:一方面,采用收费手段减少小汽车出行;另一方面,利用财政补贴手段鼓励公交出行。具体措施包括:出行拥挤收费、停车收费、财政鼓励与限制措施、税收政策、过境通行收费等。

4、出行替代战略:主要指用电子办公、电信会议、电子购物等方式来替代工作、开会以及到商业中心的实体出行。

5、交通管理战略:主要指最大化交通系统的工作效率,并最优化交通流流向。典型的措施有:高速公路匝道控制、出行信息与诱导计划、机动车管理与事故管理计划等。

6、优先处理战略:优先处理战略是在特定情况下给一些特定用户提供道路交通优先使用权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合乘优先战略、公共交通战略、货车战略、步行和自行车战略等。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仅仅一项措施是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的,当综合使用相关的措施时,tDm会显得更为有效。

1.4tDm的目标矩阵

根据tDm的不同内容,将tDm的实现目标进行分类。表1是tDm对交通需求影响(部分)的战略目标,表2是tDm对交通供给影响(部分)的战略目标,表3是tDm对其他因素影响(部分)的战略目标。同时,这三个表还说明了相应措施对理想目标的作用,并给出了这些措施对相应目标的支持程度。其中:“++”号表示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号表示具有较积极的作用,“--”号表示具有非常消极的作用,“-”号表示具有较消极的作用,“+-”号表示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表1基于对交通需求影响的tDm战略目标

表2基于交通供给的tDm战略目标

表3基于其他因素的tDm战略目标

2tDm研究现状及经验

2.1国外tDm研究现状与经验

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于2000年构建了出行者信息系统,旨在为政府机构、商业部门、出行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随着这一系统的发展,截至2005年其服务范围已覆盖了美国25个区域的511个地方城镇。纽约市充分采用tDm的相关政策,并积极付诸于行动。特色措施主要有:高速公路与隧道设置公交专用道;中心区严格限制小汽车;中心区道路实施公交优先等。

在加拿大的温尼伯湖市,2007年开始实行工作场所tDm战略(workplacetDm),其主要目标是减少员工下班之后或者在工作过程中独自驾车出行的数量。具体的措施有:停车控制;鼓励步行、自行车出行;鼓励公交出行;鼓励合乘出行;变更出行时间;电话出行、电子购物等。

在欧洲,部分国家已成功实施了交通需求管理。英国伦敦于2003年2月17日开始正式实行“交通拥挤收费”政策(CongestionCharging)。挪威在几个城市实行收费,通过收费减少交通拥挤并尽可能地降低私人汽车对社会的影响。荷兰在通勤中引入交通需求管理,采取政策限制、财政措施(补贴和税收)和停车交费措施,减少个人驾乘,鼓励采用合乘或其他交通方式,配合其他措施的综合运用,使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人员上升8%至40%。

新加坡引入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通过在道路繁忙时段对驾驶人员进行收费以缓解交通拥堵。在居民教育与鼓励方面,新加坡实行了“吸引民众”计划,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2008年开放的名为“交通画廊”计划,其目标是鼓励吸引不同的人群对城市交通问题更加重视,同时展示新加坡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另一个是2005年实行的“青年超越计划”,并在2007年设立“青年工程奖”,旨在加强中小学生在交通方面的意识与教育。

在澳大利亚的珀斯市,为改变小汽车出行比例过高的现象,推出了灵活出行的工作场所计划(travelSmartworkplaceprogram)。截止到2007年5月,这项计划已经帮助、支持了22个企事业主发展了适合他们的出行计划。计划的内容主要有:为出行选择提供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改善工作集中地点的基础设施,采取各种鼓励方式引导员工选择合乘出行方式。

在日本,2001年由交通与安全科学国际协会(iatSS)的一些专家和研究人员成立了第一个通行性管理小组。自2007年开始,日本交通省及地方政府开始为实施通行性管理的相关措施提供预算,如公交补贴,加大为减少交通尾气做出贡献的奖励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交通需求管理在国外的应用是卓有成效的。目前,交通发达的国家已经大量采用交通需求管理的一些措施,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或体系,而部分尚未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或实施较慢的发达国家也开始将修路的政策调整到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上来。

2.1我国tDm研究现状

国内城市在进行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过程中也适当的引入了交通需求管理的思想和做法,并积极开展一些项目试点,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南京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对机动车的拥有和控制方面。在机动车拥有方面:对于购置车辆,按车辆价格的10%收取车辆购置费用;车辆税则是按照车辆价格的10%~15%收取;而对于出租车,则是利用营运许可证拍卖的方式来限制数量;对于轻骑、摩托实行限额竞标,并逐步淘汰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助力车。在机动车控制方面:在高峰时段,对进入中心区的出租车数量进行控制,对某些路段实行单向禁行;通过加大执法力度,禁止乱停乱放等措施来进行停车限制。

温州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主要是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并取得了重大成效。2002年3月4日,温州市鹿城、甄海、龙湾3个区以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上班时间均从原来上午8:00推迟到8:30,学校上学时间提前到8:00以前,商场上班时间则推迟到上午9:00。温州的错时上下班制度取得了很理想的效果,为我国其他城市开展灵活上下班时间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上海市政府在大力加强市政建设的同时,考虑了较多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主要有:限制助动车、限制大货车白天在城内行驶、小货车单双号进城、错峰上班和可变车道、设立公交专用道等。

广州采取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主要集中在合理限制小汽车的使用上,具体措施有:提高车辆拥有税,车辆定额配给,提高车辆的保养、维护、燃料税及相应的车辆使用税,提高干道过路费及通道过路费;采取禁行、限制左右转、划设禁驶禁停区、实行单向交通等手段,引导车辆使用。可以看出,广州主要是通过提高私人交通的出行成本来达到限制车辆拥有及使用的目的。

综上,国内城市采取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主要是通过行政、监管手段来实现的。但也应该看到,为了扭转城市交通过度拥挤的局面,提供客、货运交通必要的基本空间,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适当的增加交通建设资金投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吸取西方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而进行大规模道路建设,却带来小汽车泛滥的教训,立足国情,更新思路,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3tDm的规划方法

3.1tDm优化

tDm涉及到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使用效率、车辆拥有及使用情况、出行方式替代与优化、交通拥挤价格政策与交通供需平衡等方面,应综合考虑,制定最有效、最经济的tDm规划策略。

tDm的优化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规划方面的优化,通过优化用地规划、城市规划,优化用地布局,控制出行需求;二是交通结构优化,通过鼓励引导高效的交通方式,控制低效交通方式的使用,提高道路交通资源的使用;三是交通系统优化,通过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的组织与管理,提升系统运转效率。

3.2规划实施策略

当前,城市交通问题的本质是没有从源头上引导客流选择更集约化的交通方式,没有从源头上对可能产生高峰交通需求,私家车交通方式的过高比例,超出了现有交通资源的承载能力,带来拥堵。

策略一:提高公交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民众提供可以接受和乐于接受的公共交通方式。可以增加公交运力,开辟专用线路,延长公交线路,增加公交投入;扩大公交的覆盖范围,加强公交线路与换乘枢纽的联系,提高公交运行速度,强化公交路权,开辟更多的公交专用道路。

策略二:合理控制交通需求,采取差别管理,保证交通需求按序进行,防止交通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过度集中。

策略三:划分交通需求管理层次。建议分为三个层次,从里到外分别为核心区、缓冲区、引导区。的引导区加大引导力度,从源头上引导客流采用高效的交通出行方式;缓冲区作为进入核心区的缓冲地带,应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以缓和高峰时期对内部核心区的交通冲击。核心区交通压力最大,一旦发生拥堵,短时间内较难疏散,建议实施较严格的交通措施。

4结语

城市交通产生的诸多负面效应已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影响广大人民的生活。交通需求管理(tDm)是有效的解决措施,应积极推广,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为细致、高效的具体方法,以减少城市交通成本,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traveldemandmanagementguidelines[m].traveldemandmanagementpolicy-and-guidelines-transit-nz.

[2].李都厚.西安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tDm)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

[3].Dr.JohnCollura,p.e.improvingtransportationmobility,Safety,andefficiency:GuidelinesforplanningandDeployingtrafficSignalpriorityStrategies.may25,2007.

交通管制措施篇4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1给排水工程易发事故类型与分析:

1.1土方坍塌

土方坍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占管道施工事故的50%以上,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1)开挖前未对地质、水文和地下管线(如电缆、电讯管、排水管、给水管)做好全面详细的的调查和勘查工作,未根据勘查情况明确施工管线位置和注意部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未根据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进行开挖,放坡不足且未采用有效支护措施。

(3)沟槽内积水,泡槽未及时排水。

(4)开挖的土头堆土直接堆压在管沟槽边安全距离不足,高度超高;工程所需管材等堆放管沟边,安全距离不足;施工机械设置不合理,管沟边坡负重过载;人员上下管沟未设置爬梯,直接在边坡上掏洞,造成边坡受力平衡破坏等。

(5)开挖前未对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设施情况以及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详细交底。

1.2机械伤害与物体打击

管道施工一般采用挖掘机开挖管沟,机械吊装管道,施工机械的安全保险装置必须有效,施工机械经年检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发生机械伤害的原因包括:未遵守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施工和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现场存在交叉施工,施工机械作业时无专人指挥等。土方施工机械驾驶人员与施工吊装的司索指挥人员都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证,持证上岗。

1.3触电事故

管道施工近年来的触电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电缆线破皮老化、施工用电设备未设置接零接地保护,未设置漏电保护器如施工排水潜水泵漏电等,地下管线勘测不足挖断电线等。要杜绝触电事故,必须严格制定施工临时用电方案,严格接地接零保护,设置漏电保护器,由专业电工操作等。施工电工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定期年审。

1.4高处坠落

现在市政管道管沟开挖深度很多超过2米,人员在管沟边施工属高处坠落范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临边防护不足,警示措施不足或不明显等。防止高处坠落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制定相应的临边防护措施:

(1)沟槽两端和交通道口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设立护桩,晚间加挂警示灯、贴反光纸警示;尽可能封闭施工的区域,在危险作业区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的明显标志;加强人员现场巡查。

(2)水表出户工程是针对单个住宅楼用户管道更新与改造,必须在建筑楼外墙悬空施工,具有较大的高处坠落隐患,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流程,落实安全管理,尤其是人员上下施工用绳以及保护钢丝绳的合理设置固定必须详细规定,如使用施工吊篮必须严格遵守吊篮使用规程。

1.5气体中毒

近年来随着市政污水工程的开展,气体中毒事故也时有发生,因其隐蔽性强,极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事故,施工人员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气体中毒一般发生于新旧污水管道接通部位、相对封闭的地下管道,污水管道堵头打通,污水管道清淤、顶(拉)管施工、人工挖孔桩等情况,其主要原因为施工人员对地下施工环境和危害不了解,施工前未对施工点气体进行检测,防护气体中毒措施不足,排气通风措施不足,未严格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等。

1.6交通事故

管道施工现场基本位于市政道路两侧甚至道路中部,施工时对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原因:

(1)施工时未根据施工安全方案落实安全围护与警示措施;施工区域未封闭施工合理围挡,警示标志设置不合理,无专人巡查,施工时外人可进入施工区域;施工管沟开挖过长,管沟未及时回填,围护不全,警示措施不足。

(2)施工区域位于市政道路车道上,未设置足够的安全距离,提前对经过车辆作出明显醒目的警示标志。

1.7管道爆裂

给水管道压力实验作为管道工程验收的一环,市政管道的口径越来越大,管道爆裂的威力和危害也是相当惊人。管道压力试验必须严格制定试压方案,避免发生爆管伤人事故。

事故主要原因有:排气不完全;压管主墩过小或设置不合理;试验长度过长;管材运输或施工中受损未被发现等。

2防范给排水工程事故的管理措施

针对给排水工程的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

2.1人员管理

2.1.1人的安全是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施工单位施工前应对新进场和换岗的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合格方可入场施工。施工单位每年应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分为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使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具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意识,在施工中做到“三不伤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有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件,持证上岗。

2.1.2施工人员应遵守公司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及劳动纪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任何隐患或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向领导请示,经相关人员排查消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2.1.3施工单位应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检查,严肃查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规范使用。

2.2施工组织管理

2.2.1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和审查:项目工程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先进的施工方法,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安全施工的保障。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和审查中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要从人员、设备、组织、机具、材料、施工环境等方面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2.2编制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如起重吊装工程、工作沉井的制作及现场的临时用电等,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如:吊装施工方案、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等,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2.3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制度:施工前必需对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进行相应的审查和交底,明确施工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2.2.4安全技术交底与验收: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逐级交底。工程项目开工之前,项目经理向项目部成员各作业班组长进行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的交底,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和处理。工程施工前,由施工员、安全员组织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贯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交底要点:

(1)各分项工程在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员在安排分项工程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2)各专业分包单位安全技术交底,由各工程分包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向其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3)安全技术交底须履行交底认签手续,由交底人签字,被交底班组的集体签字认可,不准代签、漏签。安全技术交底须准确填写交底作业部位和交底日期。

(4)施工现场安全员须认真履行检查、监督职责。对于交底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进行验收,切实保证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落实,提高全体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2.3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充当着提高施工速度,提升施工效率的角色。在给排水施工行业,触电及机械伤害在安全事故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加强施工设备管理,就能有效减少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2.3.1建立健全施工设备管理制度和使用规程,建立设备台账,落实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明确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保养人员等相关责任人。

2.3.2机械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培训,熟悉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章操作,不违章作业,不接受违章指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特种作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3.3加强现场施工用电管理,避免随意搭接和破坏电缆线,重要设备专人操作看管。落实各级配电箱的日常管理,严格遵守施工用电规范。

2.4环境管理

给排水工程施工基本为线状分布,施工现场的环境场地安全管理和防护须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现场设备、物料的排设也必须考虑,合理设置;加强土方车辆管理和围护围挡措施和管理,避免施工扰民。管材可沿管线放置或者集中在空地堆放,严禁超高并设置木楔等防止管材滑滚,设置警示标志。管线临近市政道路,应充分考虑周边车辆及居民的来往影响;落实安全围护警示措施,尽可能封闭施工。及时清除施工中的五头五底,设置工程收尾的坑洞防护;设置施工现场五牌、围护警示标志、设置夜间警示灯、反光灯等措施。

2.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依据和准则,给排水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其中主要有几个方面:

2.5.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项制度。它明确规定了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把安全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

2.5.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教育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二是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通过教育制度明确企业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共同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更好地贯彻执行。

2.5.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法施工,贯彻执行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配备相应专业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对日常安全生产施工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施工安全。设置公司一级、项目一级、班组一级三级安全检查管理体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

结语

从影响给排水工程安全的几大因素: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施工的几大伤害存在的施工环节与成因,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落实,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安全隐患及事故的根源,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基本条件,充分保障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S].

[2]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S].

[3]JGJ94-94,建筑桩机技术规范》

[4]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5]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S].

[6]GB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交通管制措施篇5

(一)轨道交通工程立项决策的阶段有效控制措施城市轨道交通立项决策的阶段要依据项目所在城市的交通现状以及需求、总体规划、土地开发利用、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等,将客流量作为基础的同时,综合比选以及论证多方案,对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的运营系统以及模式、建设标准和轨道交通的规模进行选择。比如按照规划的要求选取线路合理的敷设方式以及合理线形,多方案的比选论证局部地段,将前期费用降低。在分步实施以及整体设计后要加强勘察工程的地质条件。这个阶段的工程造价中,对轨道交通的规划综合决策的系统进行实施且对适应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网进行确定,是主要控制的措施。

(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设计的阶段有效控制措施对投资造成主要影响的阶段,且为投资造价的控制中关键环节为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初步设计的阶段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在80%左右;技术设计的阶段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在60%左右;而施工图的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在30%左右。因此优化设计可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主要包括如下的措施。首先,将招标以及投标的制度有效推行。投资控制关键的环节为项目前期,经过招标与投标选择技术、经济、规模、功能等均较强的设计单位。其次,对设计单位的主动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意识进行强化控制。相关设计单位应对价值工程方法进行主动运用以便将工程造价降低。在设计中应采用合理、先进且经济的方案。所以要对设计人员工程造价的控制方面理念以及意识进行强化,使其在设计中将控制工程的投资贯彻于各个设计环节与阶段。再次,对限额设计动态的管理要加强。相关设计单位限额设计工程时,应跟踪与分析,对工程投资微机动态的管理进行建立。把投资情况以及工程进展及时的往计算机中录入,跟踪分析与对比目标值,且将市场各类信息和行情随时掌握,按照分析对比的情况对相应措施进行有效采取。最后,要将图纸会审的工作有效加强。于设计的关键节点,组织相关专家和部门审核图纸,将设计质量提高。且将设计监理的制度积极推行。设计单位中设计工作要有第三方的监理,以便严格控制设计文件质量。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招标与投标阶段有效控制措施降低工程的造价以及选取较为优秀的一些施工的承包商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为实行招标与投标。在此阶段,招标的单位和建设单位要严格要求工期、现场条件、施工图纸、定额以及取费标准、现行规范。且将招标的文件中商务部分的报价管理有效加强,在招标的文件当中的工程量的依据不可简单的为设计单位所供给的数据,应核算竣工的结算中有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数据。要对科学评标方法进行采用,将报价当中不平衡、不合理的报价方法清除,使技术标同商务标相吻合。

(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有效控制措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有效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如下三点。首先,将全面成本的管理有效运行的同时对成本责任的制度进行有效建立与健全。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不仅为成本管理重要的目标,亦为成本决策主要对象。确定了目标成本之后应将项目目标的保证体系有效建立,于安全、质量以及既定工期前提下将工程实际的成本控制于目标范围。要正确认识经济效益当中成本管理重要的作用与地位,确保每个人均有降低成本以及控制成本的意识。其次,将施工现场的管理有效加强。对项目经济的责任制进行有效推行,且将项目岗位的责任制不断完善同时,对项目成本的一套管理制度进行建立,该管理制结合了利、权、责,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再次,将施工合同的管理有效加强。工程建设中主要的合同为施工合同,其明确参与者间义务、权利以及责任,将重要的法律依据提供给项目的参与者中项目的管理以及组织施工。还要不断改善招标的文件当中对合同条款以及工程造价原则造成影响的部分,便于将工程投资有效控制。而为了降低成本所具有的积极性、使承包商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较难计量的一些措施性的项目应将项作为单位予以综合合价的包干。

二、结束语

交通管制措施篇6

关键词:公路养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安全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能越来越严格,绝不可一日松懈。

一、安全养护,警钟长鸣

近年来,由于养护作业时安全措施不当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有所上升,例如因施工交通标志摆放不规范发生的交通事故;因施工人员未按规范操作被撞死的事故;因施工车辆调头造成撞车的事故等等,这些血的教训,时刻提醒我们,要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在养护作业的全过程中,都应该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工作从源头抓起,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有序的进行。

二、安全养护的事前控制

1、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养护作业开始前,必须做好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从思想上重视,从上层领导抓起,层层落实,让安全意识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而是要在每个人心里树立起安全的重要性。首先,要实现领导问责制度,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狠抓安全意识建设,培养安全生产意识高的养护作业队伍。其次,要强化养护队伍保障作业人员自身、设备、过往车辆安全的意识。具体措施是:与作业队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在合同中对作业队就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突发事故应急方案和安全人员名单做文字性的交底,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最后,对所有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讲解、培训,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做系统的学习,强化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条件的组织各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加强每个人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

2、施工方案中对安全问题全盘考虑

在养护工人作业前,要确定好施工方案,对所养护的作业情况进行了解以及分析,最主要的因素也要考虑进去,就是天气、交通情况、位置、人员的安排,做出方案示意图,并且进行文字说明,把安全管理方案对工作人员讲解清楚,还要规定班组人员的职责,让安全施工落到实处,才能很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3、安全信息的及时

安全信息的要及时、准确。由于养护作业区的情况复杂、作业场地的堆放物较多,路面变窄,容易导致车辆的碰撞事故发生,所以,及时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信息尤为重要。在养护开工前,通过各种媒体,对道路的通行情况及施工信息向社会和通行车辆公布,警告过往车辆要注意施工路段的情况。通过对车辆实行分流或绕道的方案,避免车辆拥堵,保证养护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

三、安全养护的事中及事后控制

1、施工现场区域的划分和设立

养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要强调养护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在公路养护施工的时候,我们要严格划分施工区域,因此来设施安全警示标志,让六个区域(是指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保证给道路使用者和现场施工人员以最好的保护。

2、养护作业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

养护作业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关键环节,在复杂多变的养护作业现场,维持好来往车辆的秩序,保护好现场工作人员、机械的安全,有效的落实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充分发挥现场安全员的作用。

3、养护作业进行中的安全管理

在养护作业过程中,由于公路养护作业场地狭小,再加上沥青混凝土施工时毒性大,作业人员容易发生中毒事故;由于施工机械较多,穿插作业,容易产生碰撞事故。所以,养护施工时,要做好施工中的安全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努力杜绝事故的发生。此外,在作业过程中,还要增派安全巡逻人员,每天不少于4次对现场进行督查,做好每日巡查记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并对现场不规范、影响交通安全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保证道路施工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

四、公路养护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项生产制度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明确各岗位、工种的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等。以制度为基本,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达成安全生产的目标。

2、保证已制定制度的严格执行

制度不能停留在书面上,要根据各种制度间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机制,运用自检、抽检、定期检查等措施促进制度的严格实施。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制度中不完善的方面逐步进行完善。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严格执行制度的情况,绝不姑息,根据不执行制度的严重性进行说服教育、下达整改通知、进行行政处罚等手段,“宁可今日听到骂声,绝不明日听到哭声”,确保对已制定制度的绝对执行。

3、根据日常养护中不同的工序,编制相应的符合实际的安全措施

公路的日常养护作业包含公路的日常保洁、交安设施的维修维护等,由于工作环境的制约,施工现场的人、机、物均处于一个危险性较高的场所。如不制定符合实际的安全措施极易出现危险情况。我段专门针对公路养护作业编制了详细的安全保证措施,所有进入公路进行养护的施工人员必须穿着反光标志服进入现场,如有未穿着标志服进入现场进行保洁的一经发现立即要求停止养护作业,离开作业现场,防止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除日常保洁作业外,公路养护作业还经常需要在公路范围内进行波形板、防阻块更换;路面坑槽修补;隔离栅修补等工作,由于以上工序均需要进行占道施工,管理处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施工现场安全布置措施,采用反光锥筒、爆闪灯、警告、变道等交通标识对施工作业面进行暂时的道路封闭,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日常养护作业中,强调“四个必须”,在执行安全生产制度的前提下,凡是进行道路养护作业前必须制定专项的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必须是经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审定同意,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工作。

4、根据养护作业人员在日常养护作业中的表现进行奖惩

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年终评比:根据一年中的日常检查、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中的结果,对各养护工区对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分项评比,对于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执行得力或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单位及单位负责人进行奖励,对于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执行不得力或出现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单位及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罚。

参考文献:

[1]刘辉.关于公路养护安全工作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1,(04):268.

[2]张兴.道路养护管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5):106+108.

[3]谢丁,刘俊珂.责任从公示开始[J].中国公路,2012,(17):84-85.

[4]刘晓乐.公路养护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8):146.

交通管制措施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onstructionsitesafetyproblemsexistinginthemanagementofthe,thenputforwardtheconstructionsitesafetymanagementsomeSuggestions.

Keywords:buildingconstructionsite;Safetymanagement;prevention;measures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建筑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建筑施工安全极其严峻;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以及监管工作亟待加强。因此对待施工安全不可掉已轻心,侥幸对待,但解决问题不能只治标,应抓源头、抓重点、抓重大隐患、抓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苗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的过程,应常抓不懈,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筑法》第45条规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企业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施工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施工第一责任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质量和成本成为企业负责人关注的第一要素,也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有些建筑企业的领导未能将安全生产摆在适当的位置,对待安全生产得过且过,依然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完全将安全生产形式化,没有将安全生产作为主要问题来抓。

1.2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在建筑市场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从而使得安全文明施工的资金投入不足或完全没有安全文明施工经费。因此,一些公司在中标后,将工程分包给有关的专业队伍,甚至有一些建筑商为了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低价格,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被忽略。在中标后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和工具等,因此就导致了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3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欠缺,工人自身自我防护意识缺乏

在建筑企业的施工中经常可以看到经营人员多是随时随地招收的农民工,这些人的安全技术素质普遍较低,安全意识也普遍比较缺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企业节约了用于安全教育培训的资金,甚至有的企业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都没有进行。而在进行施工的人员中这些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人占多数,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事故伤亡者也多属于此类。

1.4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

在目前的安全监督工作中,仍不免存在着某些形式主义。有些安全监督人员只着重于外在的一些安全表象,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监督过程中,安监部门不但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还应与安全管理的资料相对照,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而且,应该强调的是,安全监督部门在施工过程的跟踪检查与管理过程中,应重视隐患治理,决不能打感情分、关系分,否则就无法达到预先诊断、超前控制的目的。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2.1施工现场以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工程第一安全责任人,应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成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明确体系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管理进行逐级分解,确定安全管理的目标,明确并分解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施工作业队伍和工程分、承包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标和安全目标。

2.2项目总工程师作为项目工程安全生产总技术责任人,对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参加并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编制、审批施工方案时,不但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而且要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在工作过程中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2.3施工员应直接对所管辖劳务队(或班组)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管辖的劳务队(或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在工作过程中对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的执行情况经常性进行检查,随时发现并及时纠正违章作业。杜绝违章指挥。严格遵循“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避免“生产与安全分家”的现象。

2.4安全员主要负责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5劳务队长或班组长要积极学习领会安全技术交底,每天做好班前教育,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

3、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各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随不同的施工进度,施工内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如:土方开挖施工方案、深基坑围护方案、临时用电方案、脚手架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方案、洞口及临边防护方案、落地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等。

3.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分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3.1.1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①桩基、土方、地下室工程防土方塌方、位移。②脚手架、吊篮、工具式脚手架等选用及设计搭设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③高处作业的上下安全通道。④场内运输道路及人行通道的布置。⑤垂直运输设备、位置搭设要求、稳定性、安全装置。⑥建筑围档封闭、安全网的架设措施方法。⑦洞口及临边的防护和立体交叉施工作业区的隔离措施。⑧施工临时用电的组织设计和临时用电: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间距没有达到最小安全距离采取的防护。⑨在建工程与周围人行通道及民房的防护隔离设置。⑩防火、防毒、防爆、防雷等安全。

3.1.2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对于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特性较多、施工复杂的特殊工程,应编制专项的安全措施。如爆破、起重吊装作业、沉箱、沉井、烟囱、水塔、各种特殊架设作业、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基坑支护、模板工程、塔吊、物料提升机及其他垂直运输设备和拆除工程等均应编制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要有设计依据,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要求。

3.1.3季节展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由于建筑产品生产过程受到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所以在施工过程就要考虑不同季节的气候对施工生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可能造成各种突发性事故,从防护上、技术上、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建筑工程可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中,编制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特殊工程如危险性大、高温期长的建筑工程,应单独编制季节性的施工安全措施。季节性主要指夏季、冬季、雨季。季节性施工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夏季施工安全措施。夏季气候炎热,高温时间持续较长,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②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冬季进行作业,主要应做好防风、防火、防滑、防煤气等中毒的工作。③雨季施工安全措施。雨季进行作业,主要做好防触电、防雷、防坍塌和防台风的工作。

4、根据专项方案内容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1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①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向施工组长及全体职工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在工作过程中对安全操作规范、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的执行情况经常进行检查,随时发现并及时纠正违章作业。杜绝违章指挥。

②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工长(施工员)向所管辖的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交底到劳务队长而不包括作业人员时,劳务队长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履行签认手续。

③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工长(施工员)要按工程进度向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

④班组长要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技术交底。

4.2安全技术交底的分类及内容

①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除一般常规防护措施外,还应包含照明及小型电动工具防触电措施;梯子及高凳防滑措施;易燃物防火及有毒涂料、油漆等防护措施;立体交叉作业防护措施:大型特殊工程单项安全技术交底。

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针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的特殊性,结合建筑施工有关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交底。

4.3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①交底人进行书面交底后应保存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和所有参加交底和接受交底人员的签字。

②安全技术交底完成后,交到项目安全员处,由安全员负责整理归档。

③交底人和安全员应在施工生产过程随时对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章作业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④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一式三份,分别由交底人、安全员、接受交底人留存。

4.4安全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①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在该交底对应项目施工前进行,并应为施工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安全技术交底不得后补。

②安全技术交底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安全技术交底应及时归档。

③安全技术交底应根据施工过程的变化,及时补充新内容,施工方案、方法改变时也要及时进行重新交底。

④分包单位应负责其分包范围内安全技术交底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总包单位移交。总包单位负责对各分包单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随不同施工阶段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其内容如下:

①模板工程检查:模板支撑搭设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是否有设计计算书。支撑模板的立柱材质及间距是否符合要求。支撑立柱基础是否平整、坚实。作业面孔洞及临边是否有防护措施。垂直作业上、下是否有隔离措施。2米以上高处作业是否有可靠立足点。

②基坑围护:检查基坑支护是否按方案进行支设。基坑深度超过5米的是否有专项方案和经过专家论证。基坑临边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安全边坡是否符合坡度要求。基坑开挖是否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有无设置临近建筑物危险沉降的措施,基坑周边弃土堆料距坑边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坑内作业人员上、下通道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③脚手架:脚手架有落地式外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整体、提升架或爬架)等类型。

④“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

⑤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

⑥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与井字架)和卸料平台的安全隐患。

⑦注意塔吊的安全隐患。

⑧起重吊装的安全隐患。

⑨注意施工机具的隐患。

6、安全事故的预防

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事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施工现场的不安全状态。安全事故预防,就是要消除人、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作业行为和作业条件安全化,使事故防范于未然。首先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作业行为安全化的主要措施。其次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作业条件安全化的主要措施。

交通管制措施篇8

【关键词】交叉作业;安全;管理

1.绪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处理好供电可靠性与线路建设、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的关系,成了供电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上级供电部门对顺德供电局的供电可靠率等一系列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指标要求一年年地提高,造成线路停电的机会越来越少,一条10kV线路往往一年只有最多一次的停电机会,线路建设、设备运行维护、检修都在短时间一起开展,不可避免出现了大型复杂停电、多个施工单位、多个班组在同一个地点交叉作业的现象。2011年,顺德供电局通过在大型综合停电施工安全管控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现场安全管控措施和做法已初具成效,施工作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随即增加,同时出现了工作任务协调困难、工期延误、现场监控难度加大等问题,直接对人身安全和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如何对交叉作业实现有效的管控,成为顺德供电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

2.现状及风险分析

2011年未,大量逢停必检、大修技改、设备消缺、业扩增容等工程项目的密集施工,交叉作业现象在大型综合停电施工现场时有发生,导致出现同一作业面多项任务同时施工,极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事件,通过对过往作业过程现状分析,具体可能涉及风险如下:

2.1前期策划统筹难度大,作业任务易遗漏

由于作业当日作业点多面广、任务多,前期策划统筹难度加大,施工任务划分过细,容易出现作业任务遗漏,造成作业当日才知道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使交叉作业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2.2加大工作票填写、审核、许可、终结环节的工作量,易出现不合格票、不规范票

作业当日作业点多面广、任务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多,产生的工作票数量也相应增加,施工单位对工作票的填写及运行部门对工作票的审核、许可及终结环节的工作量非常大,相应增加出现不合格票、不规范票的机率。

2.3接地线设置、管理混乱,易发生误拆、错拆接地线情况

作业当日会出现同一作业空间、同一接地点可能同时装设多组接地线,安装位置相对有限,装设存在一定困难,个别工作任务结束后,容易造成误拆、错拆接地线的情况,增加了作业的风险。

2.4现场安全措施重叠,易使施工作业人员进入其作业的非作业范围

同一作业点存在多项工作任务,施工所需设置的围栏、标示牌等措施出现重叠现象,如果施工负责人交持不清楚或施工作业人员不注意,易进入其非作业范围,产生风险。

2.5材料运送存、传递存在坠物伤人、设备受损的风险

在同一个地点有多个班组交叉作业施工时,用于施工的工具器及物物料运送、上下传递频繁,容易出现物料碰撞、绳索交叉等现象,可能导致坠物伤人或设备受损。

2.6作业空间过度受限有导致延期送电的风险

多项施工任务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展,施工任务、作业空间相互影响,施工进度难以保证,可能出现延期送电事件。

2.7作业人员过度密集,坠物伤人和高空坠落的风险增加

作业人员密集,高处作业移位,容易误解了其他人安全带等情况,造成人员高空坠落;垂直交叉作业容易出现坠物伤人事故。

2.8施工前后次序难以协调,易引发施工队伍冲突事件

作业空间相对有限,作业时间紧,任务重,施工前后次序难以协调,施工队伍之间如果缺乏沟通协调,容易诱发冲突事件。

2.9邻近道路施工作业增多,存在交通安全风险

邻近主干道、公路施工作业点如果作业人员密集,指挥协调不当容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或造成交通堵塞。

2.10现场安全管控难度大

作业现场点多、面广,施工具机、人员密集,督查、指挥人员相对有限,现场安全管控难度大,各类违章、伤害风险发生机率增大。

3.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面对复杂多变的作业施工形势,在严格执行大型综合停电施工管控措施基础上,通过对交叉作业现场的现状及风险分析,强化了风险预控管理的原则,确定了利用前期协调、过程管控、合理安排等管控手段消除和避免交叉作业过程出现的各类风险,提升安全作业管理水平的总体思路,在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方面,经过了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我们找到了以下的有效管理措施。

3.1在不影响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出现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的风险较之普通的施工作业要大有多,通过对停电时间的灵活掌握,加强每次停电的规划,尽量避免出现交叉作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在无法避免出现交叉作业时,采用以下的措施进行安全管理:

3.2施工作业前运行单位掌握交叉作业点

施工作业前,运行单位结合施工当天逢停必检、大修技改、设备消缺、业扩增容工程等施工任务,利用线路单线图,采用不同颜色标注出作业地点、作业任务、接地线安装位置等信息,掌握可能出现交叉作业点。

3.3在施工协调会上作周详的施工安排

结合“四方联动”、施工协调等会议,运行单位与施工单位相讨工作任务划分,对于同一个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将线路上的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把同一施工段内作业任务划分为同一施工班组完成,尽量避免出现多班组交叉作业情况;对于涉及不同专业班组、技术性较强的作业任务,或不同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存在交叉作业的,应尽量在作业顺序上加以控制,在该交叉作业地点由运行单位设置交叉作业调协人,负责统筹指挥作业前后顺序。作业顺序应按作业量和施工难度确定,作业量大、施工难度高的作业任务应先进行,作业量小、难度低的作业任务可利用前作业班组、施工单位用餐休息时间进行,或可由一作业班组集中人力先完成施工段内交叉作业点上工作,再实施施工段内非交叉作业任务。具体作业顺序安排在由运行部门研究确定,并在施工协调会议上讨论确定,实施过程由交叉作业协调人加以控制。

3.4施工单位研究制定周详的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根据作业量、作业空间、施工难度等因素,合理安排人员数量,涉及同一垂直作业空间多层作业面存在作业任务时,应统一安排人员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逐层完成,避免同一班组多层同时作业;涉及同一地点与其他施工单位的有交叉作业时,应根据施工协调会议的要求确定施工方案。

3.5施工单位、运行单位做好办理工作票的填写、审核、许可、终结的安排

各施工单位、运行单位在施工前应一同前往现场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进行勘察和确定,并合理安排工作负责人、工作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负责工作票的填写、审核、许可、终结等手续,确保不因工作的复杂和工作量而出现不合格票、不规范票。

3.6经协调不可避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开展交叉作业的控制措施

对于从划分施工段、控制作业顺序等手段都难以控制的交叉作业任务,除设置交叉作业协调人外,各施工单位、班组应增设交叉作业负责人,负责监护、指挥本单位、班组人员作业行为控制,同时应对物料、工器具传递,接地线安装、拆除,安全带使用等环节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防止坠物伤人及高空坠落事故。具体的控制措施如下:

3.6.1同一平行、垂直作业空间各层作业面施工人员配带不同颜色袖标区分不同作业班组。

3.6.2同一交叉作业范围内(杆塔)各施工班组所需安装的接地线绝缘棒操作把手未端及接地端紧固螺丝部位张贴与人员袖标颜色相同的彩色标签,区分交叉作业范围内各施工班组所装接地线,避免误拆、错拆。

3.6.3同一交叉作业范围内(杆塔)各施工班组人员安全带保险绳挂钩未端张贴与人员袖标颜色相同的彩色标签,避免杆塔上作业移位时误解他人安全带保险绳。

3.6.4同一交叉作业范围内(杆塔)各施工班组传递物料、工具器时采用绳索传递,涉及传递范围内各作业面施工人员应暂时停止作业,做好避让准备,交叉作业协调人、交叉作业负责人应协同指挥监护,待传递完毕后再发出复工指令,避免人员在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坠物伤人和设备撞击损坏。

4.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的实践

制定了以上的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措施后,在顺德供电局辖下的一个供电所的交叉作业开展了实践,该供电所在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实践中作了有效的尝试,目前上半年的交叉作业通过优化,均实现了通过合理安排各施工单位、各班组在交叉作业点的时间和人员,避免了出现多班组、多施工单位在同一工作点交叉作业。通过施工前优化,各施工单位在交叉点的施工作业更加有序,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往年出现的各种险象也得到了根本的改观,如表1表2所示。

交通管制措施篇9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频发;安全保障技术

一、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特点

通过对我国现有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交通事故以重大恶通事故为主;交通事故形态以追尾碰撞事故为主,其次是侧面碰撞、碰撞路侧固定物和翻车事故;从肇事车型来看,事故车型以大货车为主,其中超载货车事故率高;从事故时间分布特征来看,夜间交通事故多发;从驾驶员条件来看,交通事故中以新驾驶员和外地驾驶员为主;从气象条件来看,恶劣天气极易诱发大面积交通事故。此外,由于驾驶员处置意外事件和采取措施不当诱发的交通事故比例高。

二、事故成因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对行车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道路因素

(1)道路线形:①平曲线:平曲线半径与交通事故率关系很大,曲率越大,事故率愈高,尤其是曲率大于10°以上时,事故率急剧增加;②竖曲线:道路竖曲线半径过小时,易造成驾驶员视野变小,视距变短,发生事故;③纵坡:长大纵坡对载重汽车行驶很不利,在山区高速公路的翻山越岭路段,车辆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连续爬坡,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求增多,“强超硬会”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下坡会使制动器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④线形组合:交通安全的可靠性不仅与平面线形、纵坡有关,而且与线形组合是否协调密切相关,虽然线形标准都符合规范,但线形组合不利仍然会导致事故增加。

(2)路面质量:路面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抗滑性是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由于高速公路具有车速高的特点,路面结构中较小的破损都可能导致大的交通事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交通事故调查中发现,路面湿润、降雪、结冰时的事故率分别为路面干燥时的2倍、5倍和8倍。

(二)交通环境的影响

(1)山区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复杂,道路填挖方高度大,两侧山体塌方、滑坡或者落石等地质灾害影响行车安全;(2)以往的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道路主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而忽视了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的投入和完善,从而导致较严重事故的发生。

(三)驾驶员因素

主要有以下因素组成:①严重超载;②措施不当;③疏忽大意;④行车间距不够;⑤疲劳驾驶;⑥超速驾驶。

(四)车辆因素

车辆因素主要体现在制动性能失效、灯光失效、转向失效等机械故障,从而导致驾驶员在高速行驶下无法及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因制动不良、制动失效引发的交通事故达70%,是车辆引发山区高速路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安保技术措施

山区高速公路多地处崇山峻岭,沿线地形起伏大,地质状况复杂。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的严重度高,因此,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意义重大。山区高速公路在设计及运营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地形判定交通事故危险路段,并建设完备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总体上看,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应包括如下五个层面:①交通管理措施;②控制车辆速度;③主动安全保障技术;④被动安全保障技术;⑤交通安全监控和紧急救援系统。

四、管理措施

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了超限超载治理策略和限制通行策略。如前所述,超限运输是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山区高速公路宜在主线及各匝道入口设置超限检测,限制超载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同时,应基于气象台站的宏观天气预报以及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的专用气象检测器进行气象检测,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制定高速公路限制通行策略,包括控制匝道入口车流、限制车辆运行速度、关闭高速公路等通行策略。

(一)管控车辆速度

超速不仅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还导致事故的严重度高。山区高速公路应采用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措施来控制车辆的运行速度;应在高速公路主线、匝道、隧道及连接线上设置完善的限速标志,根据不同的车型、不同的气象条件,限速标志应能提供不同的车辆限速标准;通过设置减速带控制车辆速度,在山区高速公路的长下坡路段、隧道出口与下坡连接路段、高速公路连接线上的小半径平曲线路段均应施划有路面减速带。当车辆通过减速带时会产生强烈震动,并导致驾驶员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达到车辆减速的目的。

进行车辆超速检测,当检测到有车辆超速时,进行违章车辆抓怕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或利用声音提醒违章车辆驾驶员控制车速、或在可变信息板上显示超速车辆的牌照号码,同时在收费站进行违章超速车辆处理。这些措施均能大大减少超速行驶的车辆数,并有效确保行车安全。

(二)主动安全保障技术

主动交通安全技术又称为积极交通安全技术,是指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各种技术措施的统称,目的为“防止事故”。山区高速公路的主动安全保障技术一般包括:优化道路线形、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和强化道路信息三个方面。

(三)被动安全保障技术

被动交通安全技术又称为消极交通安全技术,是指交通事故时和交通事故后减轻或避免对乘员及车辆伤害程度的各种技术措施的统称,目的为“减轻事故后果”。山区高速公路的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提高护栏等级、设置避险车道和优化停车带三个方面。

(四)监控及紧急救援

交通安全监控及事故紧急救援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具有预警、服务和控制三大功能,系统主要包括气象环境监测系统、车辆安全行驶系统、智能化信息系统、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等子系统。一般要求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同步装备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管理部门可依托该系统加强雨、雪、雾、夜间等特殊天气和时段条件下高速公路的管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同时还可对汽车行驶状态进行监测,如发现占道、超速、事故等情况,可及时予以处理,确保行车安全。

五、结语

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防治,还需要针对事故的特点和成因采取引导与强制相结合的防控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该体系涵盖交通管理、车速控制、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交通安全监控等工程技术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能强化道路的服务功能,还能有效确保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应逐步实施。

【参考文献】

交通管制措施篇10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工程建设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交通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近些年来,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交通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成为而来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

1我国交通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第一,管理机构纷繁、交叉,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交通工程的管理层一般都是临时抽调、临时组建的,极易出现社会资源的重复配置,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导致很多的管理问题。

第二,一些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执行不到位,有的项目经理长期不在岗,导致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落实;有的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配备或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专人负责。一些监理单位安全监理责任不落实,没有真正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现场安全监理不到位。

第三,在一些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主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自觉性差,“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缺乏基本的安全作业技能、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四,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未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或虽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但由于审核把关不到位,使得施工方案存在缺陷、不完善,或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近几年我国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存在许多重大事故,严重影响了我国建设现代交通网的进程,同时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此,我国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加强管理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督,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不仅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伤亡人数,还可以促进工程施工进程,使施工质量得以保证。

3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要点

3.1健全安全保障制度

在交通建设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选配科学的设备,机械设备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位,确定施工工程中的责任人,将每个管理工作交给具体的执行人,对安全管理进行分解和细化,规划好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和责任,任务环节透明化,保证工程管理有序的实施,并且进程进行大规模的检查,采用奖励模式,激励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

3.2工程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

交通工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工程项目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和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交通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对各自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组织评审。应急预案通过评审、审批,后,编制单位应当将预案送达预案涉及的其他部门和单位。交通工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和相关知识的培训。

3.3工程前期安全管理

交通工程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风险,所以在工程施工前应确定城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来源、类别及等级,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工程勘察及环境调查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做好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

在交通工程勘察阶段,要明确勘察和环境调查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内容,注重勘察方案的论证和成果的审查验收,确保勘察成果能够满通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避免因勘察和调查成果不准确、不完整或深度不够等可能导致的工程设计或施工安全风险。

交通工程施工前安全管理还包括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交通工程设计工作,随着勘察资料和调查资料等基础资料掌握深度的不断加深,对工程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分级的准确程度得到提高,通过对不同级别的风险源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处理,同时还要通过加强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评审论证,优选技术经济和风险最优的设计方案,可一定程度上规避或降低由于设计不合理可能带来的交通工程安全风险。

3.4加强技术管理,完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如果施工方案发生变更,则应及时补充和修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工程变更审查制度,确保方案科学、手续完备、措施得当、监管到位。

3.5加大对安全施工的投入

原材料是交通工程安全中最为重要一点,严格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对施工材料进行筛选和比对,机械操作员服从项目安排,按照操作流程和现场实际状况,随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排除安全隐患,加大保养力度,保证器械的正常运转,对利用率高,容易损坏故障的设备做好跟踪检查,改变修理相对的滞后的现状,要做到出现问题及时修理,如有机械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对于器械容易损坏的部位准备好备用零件,避免因为维修器械时间过长而影响公路施工,做到防范于未然。

3.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建设

在交通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安全管理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掌握各种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才能够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一线施工人员,要在开始施工之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不规范操作和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3.7改善施工条件

由于交通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一般都是条件较为艰苦的崇山峻岭之间,因此也可以通过改善施工条件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如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居住环境的改善,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保证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等。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作业环境,要做好相应的防护设施,如于高温环境的生产操作,可根据气候特点适当调整项目的作业时间,通过布设通风、制冷设备来进避暑等。

3.8制定安全风险评价制度

安全风险评价制度的构建可以使交通工程的施工安全得到保证,并使安全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在监督管理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的工作中得以有效应用。另外,安全风险评价制度可以识别并分析存在于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助于判断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危害性,并为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4结语

交通工程属于高危行业,因此必须贯彻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安全管理的收入,并且不断的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工程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进而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