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会计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3:05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1

【关键词】外币折算;汇率变动影响;国际比较;例解

由于改革开放和外资利用的增加,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有了极大发展,外币核算业务量猛增。为此,我国于2006年2月首次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称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本文对我国外币折算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进行比较,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会计准则,同时,也希望对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国际趋同有所启示。

一、准则范围的比较

(一)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的规定。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我国并没有明确说明外币折算准则的适用范围,只在第三条规定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本准则:(1)外币项目的套期,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2)与购建固定资产相关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3)现金流量表中的外币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以下简称国际会计准则)则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该准则适用于:(1)对外币计价的交易的会计处理;和(2)通过合并、比例合并或权益法对已包括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国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换算。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我国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适用范围上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相同处:都将套期保值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外币折算的处理排除在准则之外;2、差异点:我国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包括衍生工具,而不包括构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则不包括金融工具,反而包括构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

二、记账本位币的比较

(一)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的规定。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规定,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本准则第五条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外币折算的规定框架和我国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有所不同,其并没有对记账本位币作出集中的、明确的规定,其称之为报告货币,只是通过国外实体、国外经营等定义来规定的。第36条规定,以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货币编报的国外实体的财务报表,在其换算成报告企业的报告货币之前,应按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的要求进行重述。

记账本位币的规定,我国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有很大的不同:1、国际会计准则对确定功能货币,还要求考虑企业竞争力量和规则对货物和服务的销售价格起主要决定作用的国家的货币。2、国际会计准则还规定了如果功能货币是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货币刚当如何处理。我国没有“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这一准则,我国没有相应规定。我国至今也没有相应通货膨胀经济下的会计准则,而通货膨胀又是经济生活中几乎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这就是最大的差异点。

三、外币交易处理的比较

(一)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1、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外币交易在初次确认时,应按交易日报告货币和外币之间的汇率将外币金额换算成报告货币予以记录。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1、外币货币性项目应以期末汇率予以报告。2、以外币历史成本计价的非货币性项目应采用交易日汇率予以报告。3、以外市公允价值计价的非货币性项目应采用确定价值时存在的即期汇率予以报告。一个项目的帐面价值应按有关的国际会计准则加以确定。不管帐面价值是以历史成本还是以公允价值确定的,为外币项目所确定的这郁金额均应根据本号准则的要求以报告货币来报告。

我国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外币交易处理的规定基本类似。差异主要体现在: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如果一项非货币性项目的利得或损失直接在权益下确认,该项利得或损失的汇兑部分应当直接在权益下确认,相反,如果一项非货币性项目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损益,该项利得或损失的汇兑部分也应计入损益;而我国并没有细分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和以公允价值剂量的非货币性项目。

四、结论

笔者认为,我国外币折算会计准则正逐步与国际趋同和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币折算会计准则,以完善和规范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俞杨.《外币折算准则的制定背景和发展》,《法制与社会》,2007.8.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2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

一、文献综述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国际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主要表现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直接导致国际间财富的转移,从而产生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从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采纳iFRS的现状以及积极参与iFRS制定的行为可以看出,国外关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虽然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但在实践中,其实已经采纳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观点。各国虽然在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但对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考虑却是相同的,都是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下,力争最大化其净收益。

国内有关会计国际化研究的文献很多,但对会计国际化经济后果进行系统研究的还为数不多,主要的研究文献有:

曲晓辉(2001)和陈瑜(2003)以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为基础对会计则国际化的利益关系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存在的必要性,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在积极参与iaSB、iFRS制定过程中为争取集团利益而进行的各种政治活动。

陈瑜(2005)应用博弈论等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有关理论,深入阐释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质及其现实状况,对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进行阐述,提出将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划分为“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概念,并对其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取得的一大进步。

王桂萍(2006)提出将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划分为收益和成本两部分,使之更符合会计的概念,并能更直观地分析各国参与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都体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思想,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不系统,更缺少定量研究。崔慕华在2003年第一次提出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概念,并在其博士毕业论文《我国会计准则国际经济后果研究》(2004)中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定量研究,对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量化研究是以进出口贸易额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正面经济后果替代变量,以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度即利润操纵程度作为替代变量。尽管对会计国际化经济后果进行量化分析是一大突破,但是也存在不足。因此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会计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内容分类

会计准则国际化存在经济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其影响是全球范围的,对不同客体、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经济后果,且产生的经济后果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则是消极的。本文就从影响的层面、性质、客体三个角度对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分类,详细分析其内容。

(一)按照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影响层面来看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各个国家、各个经济主体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其经济后果也就包括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方面。

1.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微观层面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会计层面的影响。会计国际化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协调和趋同,会计国际化的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就是各国有一定代表性的组织机构在国际范围内经过协调、讨论和共同努力,确立能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最佳会计规范,以期缩小差异,使会计和财务报告趋于标准化。因此,会计国际化首先带来的是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的学习、研究、探讨iFRS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成本;其次,一国会计准则的变革,必然带来会计实务的变革,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然带来会计实务的国际趋同,会计准则国际化也就必然带来本国会计实务界的学习、应用成本;同时,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最终体现在企业依据协调后的会计准则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上,企业的会计利润、应交税额、信用等级等均有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融资能力等。

2.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必然要求对本国会计准则进行变革,从而导致其国内及其在国际上的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直接对该国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这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宏观层面,也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在各国之间的重新分配。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宏观经济后果,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国际化引起的一国财政税收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量、吸引外资总量等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各国经济总量和政治力量的影响。

(二)按照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影响性质来看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于不同的利益主体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因此,按照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经济后果的性质可以分为正面的经济后果和负面的经济后果两类。

1.正面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正面的经济后果,主要包括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国际资本提供者的资金成本以及国际贸易参与者的交易成本、吸引外资、外国投资者税收负担减少、利润增加、进出口贸易等。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各个国家的会计信息都是遵循本国会计准则生成的,由于各个国家会计准则存在差异,致使各国的会计信息并非都具有可比性,这样就增加了企业利用他国会计信息作出投资、融资等决策的成本,阻碍了国际经济交流,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减少各国会计标准之间的差异,对各个国家带来收益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企业全球化的财务报告简单化,报告外国使用者能够在可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财务信息。因此,会计准则国际化可以大大降低那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资和融资的企业和国际资本提供者的资金成本以及国际贸易参与者的交易成本。

企业全球化的财务报告简单化和可比性,有利于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者作出决策,同时也有利于各国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吸引外资。伴随着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提高本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会计信息的全球化可比性也可以大大促进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降低各国间的贸易壁垒,节约贸易成本,促进各国的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另外,依据国际化的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利润可能较原东道国会计准则编制报表所反映的会计利润低,而跨国投资者也愿意接受较低的会计利润导致的税收负担降低,本国投资者因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与国际标准一致,也从准则变化中获得低税负的利得。当然,如果依据国际化的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利润较东道国原会计准则编制报表所反映的会计利润高,而跨国公司由于较高的税负损失比其在东道国投资所获取的收益低,则其就只能承担这部分税负的损失,这时东道国政府就可获得高税收的利益,增加财政收入。

2.负面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的负面经济成果主要指会计准则国际化引起的制度变迁成本,可以分为直接的负面经济后果和间接成本的负面经济后果。

(1)直接的负面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国际化意味着各国的会计准则不断协调、统一,因此首先要明确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必然导致各国会计准则的学习、比较和研究的费用。会计准则国际化也意味着各国要依据协调结论不断地对本国的准则进行修订补充,在协调过程中,各国、各相关组织都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所协调项目进行论证、征求意见、修订或制定等。同时,对一项新准则的推行应用,都必然要求对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等专业人士进行大量的培训,这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2)间接的负面经济后果:主要是指企业会计系统由遵循本国会计准则转换为遵循国际会计标准的改变成本。间接成本包括依据国际会计标准编报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信用等级、税收负担等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包括因为新准则与当前国情不相适应而导致的损失,因为某项新准则应用而需对其他准则法规进行调整带来的成本,因为某项新准则应用导致跨国公司等的资金和利润向母公司所在国转移而带来的损失,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导致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等等。

(三)按照经济后果的影响客体分

如上所述会计准则国际化会对一些利益集团有利,而对另一些利益集团造成损害。本文按照受会计准则国际化影响的客体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分为三类。

1.对国外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

从各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践来看,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国外利益集团产生的主要是正面经济后果,是因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增强,从而获得正面的经济后果,包括投资可行性研究容易;合资企业资产评估和计价容易;财务数据分析容易;税收负担减少;利润增加。

2.对国内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国内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有正有负,但主要是负面经济后果。因为在外国投资者获得直接利益的同时,很明显当地集团承担了所有的负面经济后果。外国投资者所得的正是当地集团所失的。另外会计准则国际化意味着当地会计准则和实务协调方式变化。也就是说,当地的政策制定者和公司放弃了他们本来的标准的实务,采纳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其他国家的标准。这些变化产生的转换成本完全由国内利益集团来承担。

当然会计准则国际化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增强,使得合资企业数据和国际准则数据一致,减少了报表的编制成本;而且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低于按照国内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使合资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减少;更主要的是由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增强,吸引了大量外资,增强了企业实力,最终实现利润的增加。

3.对政府产生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对政府最明显的经济后果是税收,因为纳税收益是以会计报告收益为基础,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将会被低估,导致企业税收负担降低,而本国政府则税收减少。本国政府完全认识到了这种负面的经济后果。所以在新法规强制执行前要充分讨论和争论。一般来说,他们愿意牺牲税收收入以换取外国投资。

从长远来看,如果出现了更多的外资企业,政府的税收收入在增加,尽管单个企业税收在减少。如果会计改革能促进合资企业,中国就能够从当地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外资的其他优点中获利。这就是当地会计准则协调的主要动机。

三、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

按照本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内容分析和分类,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对政府、国外利益集团、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当局等均产生经济后果。这里仅就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客体产生的经济后果模型建立如下:

Y=c+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1)

1.变量设计

(1)Y: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国际化程度

根据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模型,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程度是会计准则国际化正面经济后果和负面经济后果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把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作为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替代变量。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也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有关利益主体造成的经济后果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在对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信息可比性检验时,计算了我国1998-2007年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国际会计准则利润-国内会计准则利润)/国内会计准则利润。

(2)X1: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政府的经济后果――国家财政税收总量

会计国际化带来的宏观经济后果主要包括会计国际化引起的一国财政税收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量、吸引外资总量等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会计国际化对各国经济总量和政治力量的影响。

从长远利益来看,最终都体现在国家财政税收总量上,因此本文将财政税收总量作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政府的经济后果的替代变量。

(3)X2: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投资者(股东)的经济后果

――股价

按照资本市场理论,会计对市场股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按照市场有效假设,本文认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对股东的经济后果可以采用股价作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投资者(股东)的经济后果的定量变量。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期限是四个月,因此股价采用样本企业次年4月末的收盘价数据。

(4)X3: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债权人的经济后果――债权人负债增加额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债权人的经济后果体现在债务水平的变化上。因此选择12家aB股上市公司负债增加额作为检验数据。

(5)X4: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后果――企业管理当局非正常应计利润

负面经济后果很多主要是对国内利益集团产生的,主要是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后造成的转换成本,其中包括系统转换中受负面经济后果影响的利益主体反对国际会计准则而造成的损失。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国内利益集团产生负面经济后果,受负面经济后果影响的利益主体必然反对国际会计准则,却又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在国家,受负面经济后果影响的利益主体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少有发言权,只能通过利润操纵来弥补,因此可以利润操纵的程度代表负面经济后果的大小。即利润操纵作为会计准则国际化负面经济后果的替代变量。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利润操纵的研究成果及王建新(2005)计算应计利润的方法,以应计利润水平作为利润操纵程度,选择12家aB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数据。计算应计利润的公式为:非正常应计项目=(当期净利润-当期营业利润)/期初总资产。

(6)X5: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国外利益集团的经济后果――使用外资额

从各国会计国际化的实践来看,会计国际化对国外利益主体产生的主要是正面经济后果。因为会计国际化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增强,全球化的财务报告简单化,财务报告的外国使用者能够在可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财务信息,财务数据分析变得容易,投资可行性研究变得容易,合资企业资产评估和计价变得容易,大大降低国外利益主体的交易成本,同时国外利益主体还可能因为会计国际化获得税收负担减少或利润增加的经济后果。目前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程度之一,实际使用外资额是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实际使用外资额通常作为我国对外合作的程度,因此本文以实际使用外资额作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国外利益集团的经济后果的定量变量。

2.研究假设

本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检验,目的是要验证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济后果以及对哪些主体产生了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因此根据前面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进行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1)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会带来国家财政税收总量的增加。提出假设1: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越高,国家财政税收总量越大。

(2)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从而使股东更好地理解企业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决策。提出假设2: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与股价相关。

(3)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从而使债权人更好地理解企业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决策。提出假设3: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与债权人负债增加额相关。

(4)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使企业管理当局非正常应计利润X3降低。提出假设4: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越高,企业管理当局非正常应计利润越低。

(5)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国际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增加。提出假设5: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越高,使用外资额越多。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

《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规定的实施细则》(中国证监会1996年5月3日)规定,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简称B股)的上市公司(简称B股公司)在年度报告中,除应当提供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外,还可以提供按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境外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如果按两种会计准则提供的财务报告存在重要差异,应当在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境外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会计准则调整的年度财务报告,应当经过符合国家规定或要求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根据上述规定,aB股公司在年度报告中不仅披露了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并经境内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净利润,而且披露了按国际会计标准调整并经境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净利润,以及上述两者之间的重要差异(简称净利润境内外审计差异)。

在新准则实现趋同并在上市公司有效实施后,2007年有关部门取消了金融类上市公司和B股上市公司双重审计的要求。此后企业只需编制一套报表,即可满足不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需要,不必再编制两套报表,也不应再由两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双重审计。这意味着中国在B股上市的境内公司在发行环节以及以后的财报审计中都不再强制聘请境外会计师事务所,股东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所以2007年aB股上市公司双重披露净利润的公司深市5家、沪市27家。

本文的研究样本来自于深市沪市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样本选取期间为1998-2007年。为了保持数据的一致可比性,在样本选择中要经过几层剔除:

1.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中选择aB股上市公司。为了能够进行我国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性比较,只能选择aB股上市公司双重审计利润所提供的对比数据。因此将上市公司中的非aB股上市公司剔除。

2.为了能够进行1998-2007年的纵向比较,而aB股上市公司十年间变化很大,例如2007年证监会取消了aB股上市公司双重审计利润披露的规定,使得2007年只有aB股上市公司32家进行了双重审计利润披露。选择1998-2007年都有双重审计利润披露的公司,将十年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披露双重审计利润的上市公司做第二层剔除。

3.在相关性研究中采用价格模型,价格采用次年4月末的收盘价,而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公布次年4月末收盘价的上市公司做第三层剔除。

经过上述样本选择和剔除,样本确定为12家公司,陆家嘴、深中冠a、招商地产、飞亚达a、一致药业、深深房a、深纺织a、方大a、深赛格、美菱电器、江铃汽车和沙隆达a。

本文所需数据采用网络收集样本公司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并对所获取数据进行处理,使其具有可比性、科学性,并符合eviews统计软件的数据类型。(见表1)

(三)假设检验

1.初步回归结果

利用eviews软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来看,R-squared值和F-statistic值效果都很好,说明从总体上来看,该计量模型具有较强的拟合优度。从t-统计量来看,X2和X4的|t|值都比较大,是显著的。

2.序列相关检验

D-w=1.974646,接近2,说明随机误差项基本上相互独立,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3.残差分析

计算残差均值如表2。

4.多重共线性检验

计算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如表3。

由表3可知,国家财政税收总量X1与债权人负债增加额X3和使用外资额X5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5.最终回归结果

利用逐步回归法来消除多重共线性。剔除国家财政税收总量X1、债权人负债增加额X3变量。

重新进行回归。回归后结果如下:

(四)检验结果分析

1.通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与各个受影响客体的回归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与股价、企业管理当局非正常应计利润、使用外资额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通过了检验。说明会计准则国际化对股东、企业管理当局和国外利益主体产生了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与股价相关,说明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的变化对股东的决策产生了影响,反之,股东的行为也会影响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程度。接受了本文提出的假设2。

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与使用外资额相关,说明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的变化对国外利益主体的决策产生了经济后果,反之,国外利益主体的行为也会影响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程度,接受本文提出的假设5。

2.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管理当局非正常应计利润相关,说明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管理当局产生了经济后果,反之亦然。但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管理当局非正常应计利润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越高,境内外审计利润之间的差异越小,非正常应计项目越大,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越高,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越大。因此拒绝假设4,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企业管理当局产生的是负面经济后果,我国为会计准则国际化付出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惨重代价。

3.从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国际化并没有对政府和债权人产生预期的经济后果,因此可以认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政府和债权人影响不大,拒绝本文提出的假设1和假设3。

四、结论及局限性

笔者通过1998-2007年会计准则国际化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得出结论,会计准则国际化并没有对政府、债权人等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关系主体产生预期的经济后果,对股东和国外投资企业产生了经济后果,但是却带来会计信息可靠性下降的负面经济后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实证研究可能存在如下局限,会影响到本文的结论:

第一,本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按照受会计准则国际化影响的客体来选择替代变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第二,本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效果进行检验,在样本的选择上以aB股上市公司为主,同时按照检验要求对数据做了剔除,使得样本数据减少,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文的结论。

当然,要精确地进行经济后果的研究,就要将正面和负面的经济后果分别予以量化,寻求达到经济后果的帕累托最优的准则改革方案。然而如何更精确地量化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仍有待于今后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曲晓辉,陈瑜.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3(1):45-51.

[2]冯巧根.会计准则国际化中的权益失衡及其对策[J].会计研究,2003(2):9-12.

[3]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J].会计研究,2004(1):2-6.

[4]崔慕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

[5]陈瑜.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研究――历程与对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一直以来,会计政策界和理论界就已达成共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未来财务会计发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同时,由于世界各国存在诸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并面临不同的会计环境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会是简单地一蹴而就、一举而成,而将是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第,在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发展趋势下,趋同是世界各国在协调基础上的进步,是世界各国达到的一个共同目标,而不是国向另一国靠拢;第二,趋同是一个动态过程、渐进的过程,是永无止境没有终点的;第三,趋同不等于完全等同,应该允许世界各国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等现实情况,在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完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特之处。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

(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全球发展的趋势

2003e2月14日,当时的全球几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发表了一份国际会计调查报告《公认会计原则趋同——2002年全球调查》(《GaapConvergence2002》)。其中显示,在59个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超过90%表示有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而世界几乎所有大规模的证券交易所都承诺接受外国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

自2005年起,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mationaiFinanclalReportingStandards,简称lFRS)编制会计报表或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接轨。其中,欧盟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要求在2005年之后所有在欧盟上市的公司都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美国也正在着手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行,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将国际会计标准引入美国。正在进行类似努力的还有日本和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助于我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的商品屡遭西方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并屡次败诉,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西方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2006年新会计准则已经在许多重大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实质’性的趋同。今后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其提供的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就不能被轻易否定了。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对于我国企业的商品出口和外贸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利于引进外资

由于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外投资者无法有效地评估投资企业的真实业绩和资金回报情况,对我国不成熟的商业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有所顾虑,导致了投资者持谨慎观望的态度,这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建设对国外资金的迫切需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助于我国企业开展境外经营与投融资业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经济不仅要“引进来”,更需要“走出去”。后者既包括我国企业开展境外经营与投资业务,也包括我国企业赴海外证券市场进行筹资。我国企业在开展境外经营与投资业务时,必然要涉及到对经营成果或投资收益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作出财务报告;而赴海外证券市场进行筹资时,也必须以国际会计准则或所在地的会计准则进行财务信息披露。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分析

2006年2月15日,中国在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正式了39项新会计准则,并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数量达到39项,由1项基本准则、37项具体准则和1项首次采用新准则时与原准则进行实务衔接的办法组成,在体系的完整性方面比原会计准则有了巨大的提高。目前,有效的国际会计准则有40余个,而我国现行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增加到39个。对比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除了个别方面存在较小差异外,一致的程度相当高,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正在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完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并有利于投资者作出理性决策。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将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有助于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资本市场的发展。

另外,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也考虑了我国的具体国情。高质量的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对维护和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益,而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非常重要。尽管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立的总体思路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改革是“全盘照抄”。相反。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进程中,必须要兼顾由我国特定的商业、法律、税收等背景所决定的特殊国情。

在我国现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于关联方认定、企业合并、资产减值的;中国等方面并没有完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而是考虑到我国的国情而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在关联方认定方面,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则所有“国有企业由于同受国家控制,因此应当属于关联方”;但是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绝大部分业务交易都并非关联交易,所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未规定两个企业仅仅因为是国有企业就构成关联方关系。企业会计准则中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定,是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种“实质重于形式”的趋同,其遵循的也是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建设思路。保证了我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和有用性。此外。在本次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中,基本会计准则的总则部分着重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满足包括投资人和债权人在内的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精神也是一致的。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所面临的问题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4

一、rba模式的主要问题

安然事件后,美国各方面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深表怀疑:一是认为美国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过于详细、过于复杂,导致美国会计职业界很难跟上步伐,从而使会计准则的应用格外困难,成本高昂;二是规则驱动(rule-driven)式的应用指南导致会计准则太过详细和复杂,从而诱使人们从事围绕规则而构造交易但又不符合准则目的和精神的金融和会计工程(financialandaccountingengineering),以达到特定的会计结果。

fasb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会计准则的许多细节和复杂性均系需求驱动(demand-driven)。美国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主要来自于准则中的大量例外和数量繁多的由fasb及其他机构提供的会计准则解释和应用指南。

(一)对原则的例外。会计准则中的例外原则允许在特定的情形下背离准则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它大多是fasb与有关各方对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与实务考虑进行妥协的产物。会计准则的例外分为三类:(1)范围例外(scopeexceptions),即允许特定的交易可以不采用新的原则而继续采用现有的规定;(2)应用例外(applicationexceptions),即为了达到特定的会计结果(如为了限制报告收益的波动)而规定的例外;(3)过渡例外(transitionexceptions),即为减轻向新准则过渡的影响而规定的例外。例外的存在的确增加了准则的详细度和复杂性,因为它需要描述和限制不受准则约束的交易和事项。但是,正如关于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处理的第133号公告经常被作为详细和复杂化的典型,人们批评它建立了只注重交易的形式而非交易实质的所谓“明线”(bright-lines)和“开关”(on-off)的规则,而事实上,133号公告的复杂性恰恰来源于其所涉及的交易的复杂性。

(二)关于解释和应用指南。fasb认为,提供会计准则解释和应用指南的主要目的有三个:(1)保证相当水平的可比性,以保证不同主体对类似交易和事项进行类似的会计处理;(2)描述应用例外的情形;(3)作为教育工具。同时,对每一问题提供单一答案的详细解释和应用指南,对于不断膨胀的诉讼环境非常重要,它不仅为sec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施机制,而且会计报表编报者和审计师也表示需要详细的指南,以限制sec及其他监管机构进行“马后炮式”的职业判断。

虽然解释和应用指南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的确增加了运用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但除了会计准则本身的解释之外,许多指南都是在会计准则之后提供的,它们主要来自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包括其成员)、财务会计委员会所属的紧急问题工作小组(eitf)、aicpa下属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csec)、特别工作小组(如fasb的衍生工具小组)以及sec(针对上市公司)。这些指南趋向于针对特殊的交易和行业,它们在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权威层次。

二、会计准则制定的pba模式

国际会计准则是应用pba模式的典范,它比较粗略,要求进行大量的职业判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戴维。特威迪爵士2002年2月14日在美国国会作证时曾说,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及其审计师必须再三考虑建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基本原则,要求公司及其审计师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进行职业判断,要求会计报表的编报者对财务报表坚定地承诺、忠实地陈报所有的交易,也需要审计师坚决抵制客户压力。与rba准则相比,pba准则主要有两个特点:(1)原则的应用将比现有的准则更加宽广,即使必要,对原则的例外也将很少;(2)准则运用的解释和应用指南较少,而为遵从准则目的与实质所进行的职业判断将增加。

1.应用概念框架确定原则。尽管fasb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已经运用了概念框架,但概念框架既没有提供解决会计报告问题所必需的所有工具,它本身也还不完善,存在内部矛盾及模棱两可。例如:(1)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第2号概念公告并没有为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及可比性和一致性之间的权衡提供必要的概念指南。(2)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的第5号概念公告仅包括对当时实务的描述,它对分析和解决颇具争议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基本没有提供必要的概念基础,也没有提供必要的工具以评估一个项目是否应以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如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3)第5号概念公告中的收入确认原则与其他概念公告的有关原则存在矛盾,特别是与第6号概念公告的资产和负债定义相矛盾。(4)关于财务报表要素的第6号概念公告中的要素定义不够清晰。(5)概念公告缺少确定揭示要求的框架指引。

fasb认为,以宽泛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要求概念框架全面完整、内在一致、清晰明了。为此,fasb将进行改进概念框架的研究,同时考虑制定类似第1号国际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的列报)的整体报告框架,它将对重要性评估、持续经营评估、职业判断、会计政策、一致性和比较信息的陈报等问题提供指南,还将包括真实和公允观。

2.较少例外。含有较少例外的会计准则将会使类似的交易和事项以类似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从而增强可比性,有效地减少准则的细化和复杂性问题。fasb认为,基于实务考虑,不大可能消除所有的范围例外和过渡例外,但应消除所有的应用例外,因为这些例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达到期望的会计结果,模糊了准则所涉及的相关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例如,在现有会计准则中,为了减少报告盈余的波动而规定了许多应用例外。但是,如果导致波动的事项实际发生而财务报表不予反映,财务报表就没有忠实地表达企业所实际承担的风险。由于稳定的或波动的财务结果是贷款人和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稳定和波动的原因必须忠实地在财务报表上加以反映。

为此,fasb将抵制要求提供例外的各种压力,有效地减少准则例外。同时,美国财务会计报告的所有使用者(包括投资者、信贷者以及财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都必须接受例外较少的会计准则以及报告盈余波动性增加的事买。

3.较少的解释和应用指南。pba模式不会消除会计准则运用对解释和应用指南的需求,但将大幅度地减少对例外及其他复杂化的需求。fasb认为,指南必须集中于准则中所涉及的最重要的事项,对于企业特殊性和行业特殊性等问题,应根据准则目的和精神实质,运用职业判断来解决。

为此,fasb将采取两项措施:(1)必须建立足够的规则以确定在何种情况下解释性和应用性指南是合适的;(2)抵制要求提供详细指南的种种压力。同时,fasb也要求其他准则制定机构(如eitf和acsec)改革角色定位、组织构成和准则制定过程,以确保准则后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原则,确保提供的指南与准则目的和精神实质相一致。与此相适应,会计报表的编报者和审计师也必须更多地运用职业判断,sec、投资者、信贷者以及财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也必须接受运用职业判断(包括实务上的某些偏差和分歧)的后果。

三、pba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fasb认为,采用pba模式的优点主要是:(1)会计准则更容易理解和应用。(2)减少围绕特定规则而运用会计和金融工程而构建的交易,清晰地表达由会计准则确定的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3)增进会计信息的可比性。(4)加快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准则协调的步伐。

同时,采用pba模式制定会计准则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1)职业判断增加,类似的交易和事项会出现不同的解释,人们会更加关心可比性问题。(2)如果缺乏fasb的额外指南,而其他具有必需的资源制定解释和应用指南的机构,可能变成事实上的准则制定机构,并在缺少由fasb应循程序(dueprocess)的情况下制定相关指南,可能降低会计准则质量。(3)可能导致会计原则的滥用,即未按照准则目的和精神实质一致地运用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原则。

四、pba模式对会计、审计的潜在影响

1.将有力地促进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加快国际会计一体化的步伐。长期以来,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全球会计准则协调的努力很不积极,使美国成为国际会计准则推广应用的一个重大障碍。但是,随着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对核心国际会计准则的认可,以及2005年欧盟上市公司全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有所松动。安然事件爆发后,在各界对会计准则批评的强大压力下,特别是美国国会明确要求采用pba模式制定会计准则后,sec及fasb均采取积极的姿态,表示将积极推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因此,美国采用pba模式制定会计准则,必将大大加快国际会计一体化的步伐。

2.职业判断大大增加,审计风险加大。fasb认为,形成rba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审计师为降低审计风险,减少职业判断,推卸法律责任,强烈要求准则制定机构提供详细的指南和应用解释,致使各种解释和指南越来越多。采用pba模式后,势将大大减少详细的规则,要求审计师根据准则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经济业务的实质进行职业判断,选择最佳处理方法。这不仅对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是一个重大考验,而且必将大大提高审计风险,特别是对新兴经济业务(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将空前加大。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5

关键词: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国际化

一、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是一门讨论利益各方进退的学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与“技术说”相对立。“技术说”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纯客观的技术性规范,具有“真理”性,因而从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会计准则也可以达到科学、有序和逻辑一致。但事实上,会计准则的出台或变更都会引起利益相关方的关注,这样准则就不单单是一个纯技术性规范的问题了。许多从理论上看似能够导致“真实而公允”披露的会计准则,往往在施行之前由于各利益相关方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妥协或者夭折。williamR.Scott1977在《财务会计理论》中提出:“经济后果是一个概念,是指尽管存在有效市场理论,但会计政策的选择还是能影响公司的价值。”认为尽管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只要公司对其所运用的会计政策作出充分披露。市场就会识破由会计政策变动所引起的盈余变化,并对其不做出价格反应。但实际上会计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公司的利润,而公司利润往往又是制定各种契约最常用的依据。因此会计政策会涉及到公司的契约成本,这就可能影响经理人员的决策行为,改变公司的投资经营活动,从而影响到公司的价值。1978年,另一著名学者StephenZeff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他相关方的利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各社会经济主体通过利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中间进行财富的非公平转移而带来的经济后果。这种财富的转移是既得利益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割,而这种“社会性后果”的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即会计准则除了能对会计核算做出具体的技术规范外,还具有经济影响性。会计准则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信息,影响不同主体的利益。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动因

(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对会计准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使外商投资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为了适应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财政部于1985年正式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从而迈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引入了承包经营、股份制等方式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国有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由原来国家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的经济业务也随之转变,因此要求企业会计制度也进行改革。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并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行业会计制度,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决定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水平。为了通过证券市场筹集外资,又减少编制双重会计报告的成本,出路在于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尤其是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国际化取得重大进展的直接动力之一。

(二)经济全球化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一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任何国家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谋求自身较高水平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为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消除“语言”障碍和成本。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三)会计理论研究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没有其它国家所经历的自然孕育过程,而主要是将已有的其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会计准则(尤其是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引入我国。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两次重大改革主要是一种制度移植。因此中国会计学术界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和贡献也许是其它国家的学术界所无法比拟的(汤云为等,1998。)。正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会计准则的详尽、透彻的知识,提供了会计准则改革的有效依据。此外,财政部为了推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在理论准备、人员培训、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的概念会计国际化是指国际间会计处理的趋同化、标准化,以加强信息的可比性。会计国际化包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个方面。由于会计实务来源于会计准则。一国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上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其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因此会计国际化的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关于国际会计惯例。会计学者普遍认为是指大多数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或规则,并且倾向于国际公认会计准则或英美会计惯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会计制度进行了改革,遵循“向国际惯例靠拢”的方针,于1992年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随后义公布了具体准则的征询意见稿,后续推出具体准则,特别是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一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实践来看,我国会计国际化正是以会计准则国际化为核心的。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所以必然导致会计准则国际化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就是从经济后果角度看待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界定国际化会计准则的产权,从而使制定或采纳的会计准则对国内利益主体受益最大,受损最小。即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为获取最大利益而采取的一切行为,都称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二)按影响范围分类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一些利益集团有利的同时必然会对另一些利益集团造成损害,按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影响的范围可为两类: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本国产生的经济后果,包括本国的利益集团和政府两部分。会计准则国际化使得当地的政策制定者和公司放弃了他们原来的标准,采纳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其他国家的标准。这些变化将产生经济后果,称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对本国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另外,会计准则国际化后将按照国际通行惯例重新确定会计报告收益。而纳税收益是以会计报告收益为基础,会计准则国际化后会计收益的低估将导致企业税收负担降低,政府税收减少。因此可以说会计准则国际化是政府牺牲税收收入以换取外国投资,取得长远的利益,产生相应的经济后果。二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外国产生的经济后果。在本国利益集团承担经济后果的同时,外国投资者会从会计准则国际化中获得利益。而外国利益集团所得的正是本国利益集团所失的。

(三)按影响效果分类按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影响的效果进行分类,分为正面经济后果和负面经济后果。(1)正面的经济后果。正面的经济后果,即会计准则国际化所产生的可理解的益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量吸引外资。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将极大地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大大降低那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资和融资的企业和国际资本提供者的资金成本以及国际贸易参与者的交易成本。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成本会下降。外国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的信心会增强。第二,企业的税负减轻。由于企业在新会计准则约束下产生的会计收益会普遍降低,据此调整得到的纳税收益随之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将普遍减轻,这同时是企业吸引外资的一个因素。第三,伴随着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提高本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本国经济长远发展。(2)负面的经济后果。负面的经济后果,即会计准则国际化所带来的成本或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制定成本。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国际化改革文件的草拟和讨论费用、准则制定机构发生的草案试运行成本。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会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会计准则是以原则为导向的,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而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如果对新准则不熟悉、不适应,就难以胜任会计工作,学习新准则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计人员的培训也将给各企业和组织带来沉重的负担。第二,转换成本。主要是指企业会计系统由遵循本国会计准则转换为遵循国际会计标准的改变成本,包括因为新准则与当前国情不相适应而导致的损失、因为某项新准则应用而需对其他准则法规进行调整带来的成本、因为某项新准则应用导致跨国公司等的资金和利润向母公司所在国转移而带来的损失,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导致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等等。第三,税收收入减少。当引进新会计标准产生的税收影响,依照国际通行惯例计算的会计利润通常会低于采用新标准之前的利润,因而会减少政府税收。会计准则国际化成功的经济后果条件是本国及外国各利益集团均会因会计准则国际化而产生的正面经济后果大于其负面经济后果,称之为净收益最大化。如果会计准则改革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这一目的已经被接受。由于新法规特别是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公布,外资会不断增加。伴随着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国投资的进入,我国会从中获利。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策略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6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改革国际协调

在中国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国情与国际协调的关系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对主要矛盾,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解决这一矛盾,直接影响着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进程和有效实施。本文拟就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意义以及在国际协调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加以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会计的国际协调提出建议。

一、国际会计协调: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重大命题

(一)中国会计国际协调与改革开放进程相伴而行

会计作为反映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信息系统,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改革开放进程相伴而行的历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1978年末,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到以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再到金融、税收、社会保障等全面改革的渐进式发展道路。中国开放政策是以引入外资、扩大对外贸易开始,接着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发展到今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产品、金融、技术、人才等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在以上各个发展阶段,我国会计制度改革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若干重大改革措施,不仅适应了各个时期经济改革发展对会计的需要,也促进了国际会计协调。

7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经济进入了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的所谓“双轨制”发展时期。国有企业是沿着放权让利、增强企业活力的改革思路展开的。为此,国有企业先后实行了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承包制度以及两步“利改税”,这时的国有企业改革尚未涉及到企业制度层面。与此相适应的国有企业会计制度主要还是沿袭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只是根据改革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局部调整。另一方面,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有效实施,商品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强。为了吸引外资,加快经济建设,积累对外开放的经验,1984年国务院先后批准深圳、汕头、珠海和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之后又开放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从而形成了由沿海向内地逐步开放的格局。外商在经济特区、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兴建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大量外资涌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当时对外开放的需要,财政部于1983年3月和4月,借鉴西方国家会计的基本原理,分别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试行草案)》。80年代后期,随着“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等多元经济成份并存发展的局面;随着指令性计划的减少,市场经济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不断增强。我国原有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会计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构造市场导向型的会计模式被提上议事日程。1988年10月财政部成立会计准则组,对于与会计准则制定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会计目标、会计要素等展开系统研究,并着手企业会计准则的起草工作。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两年的整顿与调整后,面临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迫切形势。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巡讲话,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方向问题,而且也为深化我国会计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91年,财政部根据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和会计准则研究成果,制定了《会计改革纲要》,提出了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目标,即建立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1996年改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既兼顾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在我国首次提出建立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命题。1992年6月,财政部适时地推出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1月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同时了与其配套的若干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财务报告等会计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规范,标志着我国会计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

90年代后半期,随着股份公司上市和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证券市场在我国得到了初步发展,投资者、债权人、证券分析师、证券监管部门等与证券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部分公司也到香港、美国等境外上市融资,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证券市场也出现了不少信息失真、操纵利润等问题。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1997年由财政部颁布并实施了第一项有关关联方的具体会计准则,从而使会计准则建设进入了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阶段。自那时以来,各项具体会计准则陆续,到2001年12月底,已经制定颁布实施了16项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这样一条原则:只要与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相矛盾,中国的经济实务与国际会计准则所针对的经济实务一致或相近,在实务操作上又可行的,就大胆地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充分协调。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定义、收入确认、资产减值、关联方披露等重要方面与国际通行的惯例实现了一致。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会计国际协调提出了新的需求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协议要求,我国在享受成员国权力的同时,也将履行成员国的义务。在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扩大货物、服务的市场准入程度,降低关税和规范非关税措施,逐步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按照《知识产权协定》,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根据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成员公正地解决贸易磨擦,不搞单边报复;增加贸易政策、法规的透明度,等等。这表明,中国会计环境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将进一步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国际大家庭中,公平、诚信等将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必备法则,中国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以往推动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因素,将以新的力量和新的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他使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面临更深刻的挑战。

首先,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作为履行成员国义务的一部分,中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有制类型、业务种类、境内境外等,将享受国民待遇。可以想见,外国企业和外国资本将会以更快的步伐进入中国市场,来自不同国家、包括银行在内的跨国公司将更多地在中国设厂或者建立分、子公司。这使这些公司所属母国的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冲突凸现出来。以往我们可以制定《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使之超前于国内企业的会计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仍然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但不能解决久已存在的内外资会计政策差异造成的问题,同时,也带来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会计政策的差异。

其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还意味着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到境外上市和筹集资本。以往经验表明,按上市地会计标准对我国企业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导致同一企业两套会计报表,模糊了企业财务状况,而不是使会计信息更加透明。因为这个原因,双重审计除了增加财务费用外,也严重影响了境外发行证券的合理定价,直接增加了资金成本。

最后,政府监管部门正酝酿着境外企业到中国证券市场上市。这意味着中国投资者也与境外投资者一样,共同分享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成果。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境外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仍然按其境外会计标准来编制会计报表,将为中国法律所不容;如果境外公司按国内会计标准调整或编制会计报表,对于那些自诩其会计标准高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家来说,可能无法接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计服务市场进一步开放,进而启动注册会计师服务双边承认机制。这意味着中国会计师到境外执业的障碍得以消除。然而会计师资格标准、教育背景、特别是会计审计标准的差异,仍然会拖中国注册会计师境外执业的后腿。

所以,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挑战,我们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认真研究和解决国际协调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失时机地推进中国会计事业发展的步伐。

二、中国会计国际协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以前我们在谈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所遇到的矛盾时,往往表述为中国特色与国际化的矛盾。我们认为,这样表述不足以清晰地表达这一矛盾的本质。因为“特色”二字,容易给人以自我欣赏、固守已见的信息。我们也曾将这一命题表述为中国国情与国际协调的矛盾,其中“国情”一词似乎不能体现中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发展这一现实。我们感到,以“中国会计国际协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来表述,似乎更能反映中国会计国际协调的现实和我们的正确取向。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一条渐进式的市场经济改革道路,现在我国仍是一个转换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协调过程中,我们既面临许多发达国家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同样面临的共性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特殊矛盾。正确认识和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才能保证中国会计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准则的发达市场经济背景与中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矛盾

我们会计准则建设,无疑存在诸多矛盾,像会计准则实施快与慢的问题,会计准则粗与细的问题,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监管问题,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需求与国有企业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差异问题等等。但其中的主要矛盾则是会计准则的发达市场经济背景与中国市场经济所处初级阶段这样一对矛盾。会计准则这一概念首先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它代表着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程序和会计理念。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市场经济相比,中国的现状是多元化的,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层次的发展程度、多层次的技术水平、多层次的教育状况并存,市场要素的发育、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监管水平以及市场理念的建立,等等,均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将会计准则这个概念所代表的一整套市场经济会计惯例与中国会计规范、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那是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磨合过程。

(二)国际会计惯例生长背景与中国法律传统的矛盾

无论从国际会计准则所依据的概念和假设看,还是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形成过程看,国际会计准则都是以英美国家的会计模式为蓝本的。比如,会计目标的界定,强调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经济决策需要,而不是其他国家所侧重的考核管理责任和政府监管;在会计准则的实施上,更多地依赖于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而不是法律条文的对照和解释;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倾向于公允价值计量、未来现金流量的测定、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原则;在会计要素的定义方面,资产的确认主要强调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对于不能或者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能力下降的资产应确认减值;收入确认强调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上述会计理念的形成与英美属于普通法系、遵从判例法不无关系。从我国会计实践来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市场,从法律传统看,我们更接近于成文法,几乎没有依赖律师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传统。现实中,会计准则中某些需要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往往成为某些企业滥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因此,在中国,引入职业判断是一项与制定会计准则同样重要的事情。

(三)中国会计准则面临着发展与协调的矛盾

国际会计协调,其实质是发达市场经济背景条件下所形成的会计惯例的协调。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国际会计协调是他们相互之间协调,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会计协调则意味着将不发达的会计惯例向发达国家会计惯例看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同时面临着发展和协调的双重任务,这就使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更为复杂一些。这是因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不长,会计师经验积累和监管工作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问题,所以,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首先面临的是会计准则的发展问题,没有会计准则的发展,就没有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基础和对象。如果没有会计师经验的积累,再好的会计准则也不能贯彻执行到位。如果没有严格、成熟的市场监管,制定再好的会计准则,也一样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会计师有关现代会计理念的形成和市场监管经验的积累,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三、进一步推进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

针对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国际协调进程中的困难和障碍,我们采取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正视矛盾,扎实工作,按照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不失时机地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

(一)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建设,尽快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

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997年颁布实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以后,中国已经陆续了32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已有16项具体会计准则定稿,正式实施,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我们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建设,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中国会计准则体系。

(二)积极参与国际协调事务

实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不能采取被动的态度,而应争取主动,在国际协调中取得话语权。我国1997年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并成为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察员,为我们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空间。2001年1月1日,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始运转。以往以注册会计师为代表、按地域形成的理事会的政治化决策过程为专家决策程序所代替。也就是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发言权将大打折扣。如何在新的体制下体现发展中国家的条件和利益,是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形成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我们应通过咨询委员会这一渠道,了解、跟踪、研究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动态,争取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过程中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降低我国会计准则国家协调的成本。

(三)改革与完善会计教育,普及现代会计理念

国际会计协调不能仅仅理解为国际会计准则条文的引用,同样重要的是,要将现代会计理念为广大会计师所掌握,并贯彻到会计实务中。因此,要加快中国会计制度改革和国际会计协调进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十分重要,而这必须仰仗于会计教育的改革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这里着重强调三点。

第一,抓住会计教学的重点。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许多高校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已经开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随着国际会计协调进程的加快,我们应当把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蓝本。当然,会计教学的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重述国际会计准则条文,而应当着重阐述国际会计准则背后所隐含的原理和理念,这些原理与理念应当成为今天会计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比如说,我们已了16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光讲授准则内容可以讲很长的时间,而且不易理解,应当同时掌握这些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理念。在现代财务报告中,已由利润表为重点,转向资产负债表为重点,资产负债表已经成为第一报表。而资产负债表至上,实际上是“资产至上”,也就是“未来至上”。因为资产反映的是企业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负债是企业未来要流出的经济利益,所以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它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的未来提供依据。收入确认强调风险和报酬的转移、长期资产计量引入减值损失、划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确认资产负表日后事项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样的理念之上的。在会计教学中,如果抓住了这一基本理念,16个具体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关于会计教育的原理导向。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如何坚持以前一直坚持的原理导向(principlesbased),避免某些国家(如美国)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的规则导向(rulesbased)。现行国际会计准则总体上是原理导向的,但是受到了一些批评,尤其是来自美国方面的批评,美国人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太原理化,太抽象,不好操作,不易执行。而美国会计准则规范的比较细,对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提出了不少数量标准和判断标志。比如企业合并中是采用购买法还是权益结合法用了14条标准加以判断,美国会计准则从实质上看,正在越来越演变为一种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中国,尽管没有提出过类似的命题,但在会计准则制定实践中这个问题实际是存在的,不少会计上的争论与这个命题有关。但不管争论如何,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已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原理型的规定。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导向,才能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的、有分析判断能力的、能够适应变化的会计人才。

第三,处理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对于会计教育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要避免一种误解。实际上,我国会计所讲的继续教育,与发达国家所讲的继续教育含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国许多在职会计师(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其学历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是计划经济会计模式的教育,对于市场经济会计理论和方法,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因此,理解新会计准则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理念并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对我们理解和贯彻新会计准则内容带来障碍,所以,在会计继续教育方面,我们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对准则的宣讲,应当同时补上现代会计理念和知识这一课,补上市场经济会计这一课。

(四)国际会计协调与证券市场监管等措施同步进行

会计准则如果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更不用说实现国际会计协调。中国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需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保持会计师的职业独立、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倡导理性投资理念等综合配套措施同步进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对国有企业实行改组,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同时,公司还应通过建立科学的、具有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这样,经典会计理论所揭示的会计审计作用机制才能发挥作用。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7

考虑到西方会计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作为一个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所颁布的会计准则很大程度反映了国际会计与实务的最高水平,并对其他国家,乃至国际会计团体制定会计准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本文选择美国会计准则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并其存在差别的原因。

一、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1.会计准则制定机制

(1)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主体是财政部会计司下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美国当今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FaSB,是一个代表各利益团体的民间组织。我国会计准则目标是侧重“政府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双目标指向;而美国会计准则目标只侧重于“公众利益”的单目标指向。我国会计准则是法的范畴;而美国其准则制定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不具有任何约束力。

(2)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具有保密性和依附性两特点,即保密性是指缺少多次征求环节,依附性是指过多地依赖政府机构。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特点是充分程序,即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遵循一套完整。充分、严密和稳定的程序,以保证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公平性和公开性。

(3)从会计准则制定看,形式上我国同美国一样,采用“概念框架法”,但在实际准则制定过程中,倒更多地表现为偏好集合法的原理。

2.基本会计准则

(1)从基本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看,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制定动因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以“会计法”为依据制定该准则的;而美国是基于改进会计准则的拟定工作,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的制定《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制定之初的用途是直接规范会计实务并指导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而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主要是用来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并指导未来准则的制定。

(2)从概念框架的结构体系看,中美两国在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和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都有所规定,但是我国在财务报表的目标这点上没有明确的提出,只在《企业会计准则》的第十一条中提及,而这条也通常被认为是一般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此外还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第四、五、六和七条提到基本假定的问题,这是美国所没有涉及的。相反,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有关“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的却是我国所缺少的。

(3)从基本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看,在企业财务报表的目标上,我国服务对象定位过广;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上,美国会计准则强调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相比而言,我国的基本原则概念有些单薄且在有些原则的判断标准上与美国也不尽一致;在财务报表要素分类上我国只有六类会计要素,而美国有十类会计要素;关于财务报表的确认上,我国与美国的判断标准基本统一,但在具体的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上中美两国有所不同;在财务报表的计量上,我国比美国少了对现值计量性的描述。

3.具体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内容详尽却不注意全面性;而我国力求具体准则全面且要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另外我国已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有些内容前后重复,对一些重要术语也缺乏必要的定义或解释。

会计差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文化等原因的。的确,会计是在特定经济条件下为特定企业服务的,并向外界提供有用的信息。无论是提供信息,还是使用信息都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因素。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导致中美两国会计准则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中美会计准则差异的原因分析

1.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的经济因素分析

经济因素是中美会计准则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起着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说到底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问题。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国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水平,反映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制定目标和具体内容。经济较为发达的美国,是以私营经济为主体,其会计准则的目标强调为投资者服务,提供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会计信息,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其会计准则也是由民间团体来组织制定,政府干预程度有限,所以其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是民间团体模式。此外,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决定了其经济业务的复杂性,所以它的具体会计准则内容也就比较完善。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强调会计信息是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服务,而且会计准则是由国家的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民间组织作用很小,其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相对来说,可以划归为政府管制模式。另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业务简单,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较少,并且内涵也不够丰富。

(2)的产权。如果一个国家的产权绝大部分是公有的,私有部分仅占小部分比例,那么这个国家的制度往往是高度统一的,政府的行政干预常常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重要作用,会计信息也首先是服务于国家宏观管理。就我国来说,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成分有多元化的趋势,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模式并没有改变,所以我国企业的国有化成份比重相对较大,这种产权形式决定了我国会计准则规范的会计信息首先在于满足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会计目标也侧重于“政府利益”:而美国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代表,私有制企业占绝对优势,这种产权形式决定了美国会计准则规范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满足投资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所以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尤其注重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其会计准则的目标也是偏向于“民众利益”。

(3)国际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水平。一个国家经济的通常会促进其对外贸易的关系的不断增长和跨国公司的不断壮大,而这些贸易活动的开展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则会计报表的合并。外币折算和国际转移价格的制定等一系列的,会越来越引起准则制定机构的关注,最终导致这方面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比如美国在其FaSB的第152号《外币折算》颁布于1981年,是规定了跨国投资而产生的外币折算的具体会计准则,而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水平上都大不如美国。此外,一个国家若是参与国际或区域性经济组织较为活跃,则该国的会计准则往往就相对国际化。我国鉴于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一改过去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的规范模式,而改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两种会计规范模式,但是相信,随着我国不断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的会计规范必然会走向会计准则单一会计规范的模式。

2.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的因素

政治因素在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倾向和所处的政治环境,都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指导思想和具体的会计和程序产生。在某种政治因素的诱导下,甚至还会影响到会计制度的传播,比如现今的国际会计准则虽然广大的发展家在准则的制定中谋得一定的发言权,但还是基本以英、美国家的会计准则为蓝本而建立的。

3.中美会计准则差异的因素分析

教育的水平具体到会计准则的上讲,就是指会计教育水平和会计职业队伍的素质问题。这种教育水平的不同也影响了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和方式。就会计教育水平而言,在这方面美国是相当高的,几乎任何一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都要用到会计知识,比如在纳税方面和公司的管理方面等,相应地其会计职业队伍的素质也是比较高的,同美国相比,我国现阶段无论在会计教育水平还是在会计职业队伍的素质上都不如美国,尽管我国已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各种会计财务知识的继续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美国相比,还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正是如此我国在现阶段仍旧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同时并行的两种会计规范形式。此外笔者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难以完全借鉴美国的财务概念框架,取消其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8

随着世界的,国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各国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制定受到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人文以及等各种因素的,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事项。因此,客观上存在着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别。当然,产生会计准则国家差异的原因并不是会计准则本身,而是诸如经济、法律、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一、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比较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由财政部统一负责,会计准则从立项到起草公布都体现了会计工作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特点,这与国外会计准则制定和强调超然独立的特点明显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由政府制定的统一性,除由财政部统一领导外,还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与运行以《会计法》为准绳,受制于公司法、税法等法律制度,以及其它会计规章制度和审计制度的监督多个方面。多种因素的综合使得模式成为一种极为标准的政府准则制定模式。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中国的准则制定机构是一个准官方机构,几乎不会受到外界利益集团的干预,利益集团的游说现象在中国基本上不存在。在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中,基本上都是财政部会计司的工作人员直接参与准则的制定,其他方面人员的介入较少。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在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授权和监督下,由会计职业团体主持的。美国会计准则是一种在官方领导下的民间准则制定模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运行机制上相对独立,其经费来源于美国的财务会计基金会,其重要的工作人员由财务会计准则基金会任命,但是该基金会不干预准则的制定过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有着极高的透明度。美国会计准则有政治上的倾向,经济上的实力,历史悠久的积累。美国会计准则具有形式上的独立性,上广泛的兼容性和程序上的完整性。美国会计准则发展到现在,美国政府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关利益集团对准则制定工作的干涉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官方利益以及其他游说集团的利益。

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比较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按照会计司的解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需要制定准则的项目时遵守先一般后特殊的立项原则。先制定一般性,大部分行业或共同的核算业务,后制定特殊的核算业务;先对当前经济生活中急需的核算业务作出决定,先行制度中已有规定,能够基本满足实践需要的核算业务,可以稍后制定。第二阶段称起草阶段,主要工作是尽可能取得一切有助于准则起草的资料。第三阶段起草人完成研究报告,并形成准则初稿,然后在会计司内进行两次讨论,修改后形成可向社会公开的征求意见稿。起草人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具体会计准则方案。在我国准则制定过程中,由于社会各界对会计准则的性质认识不充分,未能预见到会计准则对企业可能的影响,而造成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各界主动参与不够。比如:地区从六十年代开始制定准则,其历史远大于大陆,但企业界对准则的敏感性仍然很差。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是国有企业,建立企业制度处于初步阶段。企业利益的最终承受主体仍然是国家而不是个人或具体的部门。因此,企业对由政府主管部门所从事的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缺少利益敏感性和相关性,不愿直接去参与、干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遵循了“充分程序”。从准则立项开始到准则的最后公布,全过程都处于摄象机的监督下,在过程中几乎所有会议都对外公开,相比而言,我国会计准则形成过程就隐蔽一些。在准则的立项阶段,社会各界,特别是咨询组的成员等可以提出意见。在准则的研究和准备阶段,不过分强调公开性。个别利益集团往往通过对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合理”干预、影响,左右准则起草小组的思维,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准则的研究和准备阶段,社会各界参与到准则制定中来,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最终所制定的准则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起草阶段一般是先草拟一份研究报告,集中各种可行的和可行的处理方案,向社会各界免费发放,广泛地取得一些倾向性的意见,便于下一步制定准则时确定对具体的处理方案。经过反复征求意见,最终具体确定要不要准则以及怎样的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最后投票表决为最终依据。由于经济私有化程度高,准则尽管一般不会加重企业的税收,但是影响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筹资能力以及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影响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因此,企业界由于受利益驱动,积极参与、干涉准则的制定。

三、准则实施形式及结构的比较

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这与大多数国家是不同的。在当今世界,各国采用的会计规范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英美等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形式,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的形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式的发展,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形式大有向英美海洋法系国家会计规范形式转化的趋势(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德、法等国近年来相继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国际准则趋同。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结构由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基本会计准则。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有较大的出入。在国际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中都不存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之分,并且在iaSC①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美国的FaSB②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都明确指出,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具有会计准则的效力。我国将1992年底的基本准则类比为国外的概念框架,不仅混淆了概念框架的性质和作用,而且,削弱了对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研究,推迟了概念框架的出台。

四、会计准则涵盖面的比较

我国会计准则的涵盖面较小,规定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问题尚未涉及。由于我国制定会计准则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在90年代中期就已的30多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一直未能成为正式准则,至今只了16项会计准则,而相对于美国FaSB的约150项准则公告和iaSC的41项国际会计准则,数量要少得多;并且我国会计准则对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雇员福利、养老金计划、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银行、保险业、农业等会计事项的处理尚未涉及,此外,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尤其是在2001年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之后,会计准则似乎只是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会计准则本身的可操作性相对变得较差。

五、基本准则比较

我国会计准则中提出会计假设有四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财务会计的假设不仅是企业会计核算的约束条件和基本依据,也是制定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种。所有者权益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而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提出两项基本假设:(1)权责发生制。为了达到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根据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加以编制,这样不仅向使用者反映了涉及现金收付行为的过去交易,而且也反映了将来支付现金的义务,代表将来可以收到的现金的资源。因此,这些财务报表提供了使用者在作出决策时最为有用的那种关于过去交易和其它事项方面的资料。(2)持续经营。即企业是一个经营中的实体,并且在可预见的来将会持续经营。国际会计准则指出,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计量直接有关的要素是资产、负债和权益。与损益表中经营业绩的计量直接有关的要素是收益和费用。可见,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得出,所以没有把利润单独作为一项要素。

六、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具体会计处理以及披露要求上的比较

我国已经了16项会计准则,与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异同:(1)在存货准则对采购成本的计量上,我国采用总价法,而国际准则采用净价法;在建造合同准则中,我国准则要求将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而国际准则则允许将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与合同直接相关的费用作为合同成本的组成部分;(2)在投资准则中,我国准则将投资成本与投资者所享有的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的期限进行摊销并计入损益,而国际要求将投资成本与投资者所享有的在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的份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并按商誉的规定进行处理;在固定准则中,我国准则要求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不允许确认利得或损失,对于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收益或损失,要求列为营业外收支,而国际准则对非同类固定资产交换产生的固定资产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并包含在经营活动损益中;(3)在租赁准则中,我国准则对“公允价值”、“经济寿命”、“使用寿命”、“租赁投资总额”等术语作了定义,对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区分的判断上,强调账面价值,而国际准则对他们未作出定义,在对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区分的判断上,则强调公允价值;在关联方披露准则中,我国准则将合营企业视为关联方,而国际准则所指的关联方不涉及合营企业,对某些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披露作了一定的豁免;(4)在无形资产准则中,对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我国准则要求根据非货币交易准则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而国际准则要求区分同类与非同类资产交换,并要求按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在或有事项准则中,我国准则规定因或有事项确定的负债,其金额应是清偿该负债所需要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并且采用了“预计负债”的概念,国际准则要求按资产负债表日履行现时义务所要求支出的最佳估计值的折现金额来确认这一项准备的金额;(5)在收入准则中,我国准则对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利息收入等确定了单独的计量原则,而国际准则仅规定了收入计量的一般原则,要求收入以已收或应收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在借款费用准则中,我国准则对“专门借款”作了定义,允许资本化的对象仅包括固定资产,而国际准则并没有对“专门借款”作出定义,允许资本化的对象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6)在现金流量表准则中,我国仅允许采用直接法,对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列为筹资活动,将收到的利息列为投资活动,而国际准则同时允许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对收到或支付的利息或股利允许在保持一贯处理的前提下可以归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在中期财务报告准则中,我国准则不要求提供权益变动表,要求提供完善的会计报表,国际准则要求提供权益变动表,并要求在年度财务报表中提供分部数据的企业在中期报表中也必须提供相应数据。(7)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和价值重估的较为排斥。这虽然有利于避免企业舞弊和利润操纵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但对公允价值一概否认的做法,与会计准则国际的趋势并不合拍。在经济全球化,企业购并愈演愈烈和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公允价值已跃升为与成本并驾齐驱的新的计量属性。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不仅广泛于金融工具,在投资性房地产、农业、企业合并、非货币交易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也被广泛应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急剧变化,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要求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扩大,跨国兼并活动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益迅速。改革开放以来,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大大加快,境外上市公司通过改组上市,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外资,同时还使其公司治理结构得到了优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将更加开放,改革将更加深入,决策将更加透明,各类企业将普遍享受国民待遇,按照国际惯例从事交易。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国际交流方面的媒介作用将更加突出。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或外国公司在我国设厂或建立分、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上市,外国银行在我国经营人民币业务,不同国家会计标准的冲突将凸现出来。我国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必须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无论是直接到海外上市还是积极吸引外资,我们都必须遵守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尽可能减少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改变我国目前将基本准则视为概念框架的做法,不要刻意强调自己的特色,逐步取消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行的做法。为了维护我国的利益,扩大我国的,我国应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取得会计国际规则的制定权,促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对现有会计标准中不符合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顺势而为的姿态,既不盲目照搬国际会计准则或某个国家的标准,又能够与时俱进,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适时地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把握好分寸、利弊和节奏,以便平稳、有效地实现我国的会计国际化。

注释: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9

关键词:石天然气 会计准则 问题 完善

一、我国制定油气行业会计准则的意义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一个较特殊的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高风险与高投资,油气行业的会计处理也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然而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应油气行业的会计准则规范,与国外的油气行业相比较,我国油气行业所使用的会计规范不适应油气行业的生产特点,这对我国油气行业的发展与壮大是没有好处的。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使油气这一特殊行业有了基础准则体系,该准则在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了与国际油气行业会计准则的一致性,这对我国油气行业的发展、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国油气企业能够实现“走出去”——融入国际竞争环境创造了坚实的会计基础。

二、我国油气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1 对自然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不足

准则将油气资源定义为油气开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井及相关设施和矿区权益,认为递耗资产是通过开采、采伐、利用而逐渐耗竭,以致无法恢复或难以恢复、更新或按原样重置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指出油气资产属于递耗资产。根据以上定义可以得到如下推论,即设施和矿区权益是一种自然资源,这明显是不成立的。这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并没有被纳入到现行的石油天然气会计核算体系中,核算的只是人类劳动价值。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自然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考虑如何将自然资源的价值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然后再重新明确油气资源与递耗资产各自的含义。

2 有关油气资产减值的规定尚不明确

我国对于油气资产减值的规定类似于美国的油气准则,但是关于油气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和资产组的认定都和其他行业不同,不能简单地规定按资产减值准则处理。资产减值准则对特殊资产并未进行特殊考虑,企业无法直接按其规定的减值迹象判断油气资产减值与否。而且准则未详细规定井及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减值问题,仅规定了矿区权益的减值问题。

3 披露要求过于简单

我国油气准则对油气资产减值的披露比较简单,仅规定披露其减值金额,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分部的减值损失、资产组的情况、可收回金额的计算方法等内容没有考虑:另外,对油气储量的披露也比较简单,仅规定了企业应分别披露在国内和国外拥有的油气储量的年初年末数据,对于储量在年内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储量的价值则没要求披露。而美国油气准则对披露的规定详细而且全面,几乎涉及到了油气生产的所有方面,尤其是要求对油气储量及其变动进行标准化计量并作为补充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我国油气准则披露方面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 油气准则内容尚不全面

我国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油气会计准则,但是在未探明矿区的评估和重新分类、勘探井和勘探参数井完钻时的会计处理、石油天然气混合产量的成本摊销、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成本风险的分担安排等方面,我国的油气准则罕有或没有规定,而这些问题恰是油气行业的重要问题。此外,准则也未涉及石油企业涉外活动的会计处理问题。

三、完善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准则的建议

1 加强自然资源会计理论研究

准则的制定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准则的准确性、适用性和逻辑性。在研究油气会计准则时应该发动理论界的力量,深入研究我国石油企业的特点、所处的会计环境和国外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从而制定出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油气会计准则。

2 针对油气资产减值进行规定

我国应借鉴FRS6和aaSB6的做法,对石油天然气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和资产组的确定做出专门规定,而对其减值测试、确认和计量则按资产减值准则进行。

3 完善披露处理

我国油气准则与美国油气准则在披露处理方面差距最大。美国油气准则对披露的规定详细且全面,几乎涉及油气生产的所有方面,尤其是要求对油气储量及其变动进行标准化计量并作为补充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国的油气准则在披露方面则显得较为单薄,亟需尽快完善。

4 增加涉外活动的会计处理

随着国内各大油田产量的下降,我国的许多石油企业纷纷开始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但在油气准则中,却罕见石油企业涉外活

[1] [2] 

国外的会计准则篇10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和现实已经表明,这一创举和改革路径是理性的,也是成功的。在这一经济制度背景下,我国的会计标准完成了由适应计划经济需求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坚持中国特色,同时也始终重视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在所有重大方面都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一致。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不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探索出了一条基于转型国家会计国际化的道路,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广泛赞誉。纵观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历程,道路坎坷而成就非凡,风雨兼程但前景灿烂。

一、会计准则的探索阶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或者说90年代初期,这近10年或者说10余年的时间是我国会计准则的探索阶段。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的会计制度都不能离开它的会计环境。我国现行的这套以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制度是由财政部制订的,为适应不同阶段环境需要逐步改革形成的。其中,1978年以前这一期间的会计制度改革,只是在繁与简之间进行,并没有改变会计报告的体系和会计制度的框架。1978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由此,中央明确提出我国要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对外开放”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引进外资,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当时,我国的会计制度是建立在企业是单一的所有制基础上,采用的是统收统支体制下建立的资金平衡理论。而国外没有资金平衡表和国家资金表等,外商所关心的是这套会计报告能不能反映投入与利润,因此,对于这套资金平衡表报告体系,外商不理解,也根本看不懂。另外,外商认为,财政部代表中方,批复结算不公正,中方投资51%和外商投资49%要在会计报告里面得到充分的体现,外商的投资份额应该作为所有者权益,并按照这一份额进行利润分配,报告出来后应请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来审计,来证明报告是真实的。为此,他们提出,我国会计制度既不透明,有些方面还比较深奥,需要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改革,否则就没办法进行沟通,也没办法进行合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学习和借鉴国际通行会计处理方法。幸亏当时财政部刚刚恢复会计制度司,有些老专家就开始起草《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其雏形演变成现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套体系。有了这套体系,就消除了与外商沟通的障碍。1985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实施,这套制度体系完全打破了原来的三段平衡论,适应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改进了原来投资主体一元化资金形态的会计制度。另外,财政部也开始启动、组建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制度,根据《关于我国恢复建立会计顾问的报告》,先在北京、广州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年度报告出具审计报告。

“对内搞活”也冲击着三段平衡会计制度,冲击着一元化的资金形态,如国有企业的参股联营等。国有企业既可以相互参股,也可以和集体企业参股联营,甚至还可以和事业单位参股联营。按照三段平衡会计制度,如果企业中有其他单位投入资金,以后就要向其他企业投出资金,那么出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如何处理?这些都对我国的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体来说,在这一阶段,为了贯彻落实“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国家在经济改革方面开始搞“试验田”,会计改革也在试验中展开。一方面,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制订了《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对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审计鉴证业务;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对内搞活”的要求,对其它企业会计改革也进入了探讨阶段。

二、会计准则的逐步建立阶段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对外开放在发展,对内搞活在继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导向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是继续搞计划经济,还是搞市场经济。当时,这个问题是方方面面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也在—定程度上成为阻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明确提出: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向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是一次比较大的思想解放。在中央这一精神的指引下,我国一系列的改革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包括财政改革、外汇改革、税收改革等,特别是企业改革,国家正式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会计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仅要改革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还要对所有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总体思想,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所有制结构下的会计制度,对所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后的财务情况予以客观、真实地反映。

正因为有了20世纪80年代“试验”的经验,从1992年开始对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像我国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在保留原来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采纳国际惯例制定会计准则,形成准则与制度并存的格局。当时部门制度有几十种,一个部门一个制度。参照《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制订的模式,推出了“两则两制”:两则是指《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两制是指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的财务制度。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首先对原来的大约40多个会计制度进行了合并,并借鉴中外合资企业制度的模式建立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报告体系。

“两则两制”于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不仅在国内会计界、经济界引起了比较大的影响,在国际上影响也比较大。会计制度制订出来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搞全国性的培训,其规模之大也是少有的,在国外都很少见。实际上,要从1993年7月1日开始一下子把全国所有的企业会计制度全面转换过来,这项工作只有在中国做得起来、做得成功,在国外是无法想像的。这次改革也彻底结束了我国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以三段平衡理论为框架的会计制度的模式。当然,除了模式转换外,还有一些政策性的内容也随之进行了改革。比如说,实行了资本制度、制造成本法,统一了记账方法等等。

资本市场的启动是从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其起点比较高,上市公司在国内发行a股,在香港发行h股,如此一来对会计的标准又提高了。发行h股等于到香港去筹资,要让香港的投资者认识、了解中国的上市公司。香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使用的会计政策比较关注,如:公司的利润是如何算出来的?采用什么会计政策,这个会计政策跟国际上的有什么区别等。当时没有《公司法》,也没有《证券法》,只有《有限责任公司条例》和《股份有限公司条例》,为此原国家体改委与财政部联合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这个制度比“两则两制”更进一步,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做法,包括四项减值准备等。这个制度专门用于改组上市的企业,所以上个世纪90年代的会计制度,大多数企业采用“两则两制”,中外合资企业继续采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改组上市的企业实行《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接下来又对在香港发行h股的企业搞了一系列补充规定,基本上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

总之,上个世纪90年代,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在会计改革上搞了“两则两制”和《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保留了《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因此这个阶段的会计改革可以称之为“全面转轨阶段”。

三、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这一时期,为了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原来“两则两制”的基础上陆续了17个《企业会计准则》(16个具体准则和1个基本准则)。2001年我国正式签署协议加入世贸组织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要考虑国际通行做法,会计改革尤其如此。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这是新时期我国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它明确提出我国现在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这实际上对会计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加大会计改革力度。

这一时期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先在股份公司执行,2002年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执行,到2005年底之前,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除此之外,还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由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比较特殊,所以就单独制定了这么一个制度。同时,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又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样,我们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成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类企业。

四、会计准则的完善阶段

第四阶段是第三阶段的继续,所以第三、第四阶段联系比较密切。进入第四阶段要强化会计准则,但仍是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并行阶段。第三、四阶段依存的会计环境基本上是一致的,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及党执政能力的建设为背景,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现代产权制度。各地都在成立产权交易所,政府机构改革要为企业市场主体创造一些平台,改革的目标逐步实现市场化、国际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下一步的会计制度改革,要考虑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加紧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升企业会计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全面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入的对外开放需要,在多年研究和准则制定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构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时机已成熟,将全面构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财政部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会计改革决策,本次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本次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比以往更强调对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不是仅仅简单关注企业损益情况。这既是一种会计理念的变化,也是一种对于改变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增长理念的变化,更强调企业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而不仅仅是效果,更关注企业今后的增长潜能而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重视资产质量以及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权力义务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样,新准则体系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

1、会计准则建设的目标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制定20余项新准则,同时对现行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进行全面的修订,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现行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是并存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涵盖的范围广泛、内容全面、更具约束力。完善后的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后,其范围、内容及其约束力等都将得到加强,会计制度主要从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形式加以规范,相当于准则的操作指南。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仍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2、会计准则体系的架构

完善后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由38项左右的会计准则构成,拟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

一般业务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借款费用、收入、外币折算等准则项目。

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石油天然气、农业、金融工具和保险合同等准则项目。

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的准则,如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准则项目。

3、会计准则建设的工作原则

在完善会计准则体系过程中,我们拟遵循如下基本原则,或者说是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借鉴国际惯例与立足国情的关系。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它得到广泛认可的准则的规定,同时也要贯彻立足国情、有取有舍的原则,防止不顾实际,照搬照抄,特别要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法律环境。

这次准则的建设,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但不是照搬照抄,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我国准则中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一定要说清楚。我们在某些方面还不太成熟,存在差距,但只要我国的经济交易事项和国际会计准则所摆的经济交易事项实质上一致的,就写成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没有必要标新立异;如果我国准则所依存的交易事项无论从经济环境还是法律环境看,本质上是有障碍的,那我们的准则就是要有中国特色,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要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说清楚。现在我国已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任何改革都应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会计改革尤其如此。凡是我国会计制度已有明确规定并在实务中得到广泛认可、且与国际会计准则没有实质性差异的,应当加以继承并形成准则或纳入相应的准则项目。以此为基础,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出发,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借鉴国际惯例,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