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3:15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1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很广泛,我认为,包括生态环境布置(绿化、生物角等)、装饰环境布置(教室、周围环境、墙面布置等)、文字环境布置(墙报、标语等)、语言音乐环境布置(广播系统布置)。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在一种美好的、易于接受的氛围之中,陶冶情趣,养成良好习惯,长大后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环保教育相互渗透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墨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试想想,如果一个幼儿园果皮乱扔,到处是脏水、垃圾,家长、老师熟视无睹,孩子耳闻目睹,长大后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人呢?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两者相互渗透,即在进行各项环境创设时要处处考虑安排环保教育的内容,而进行环保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发挥其特殊作用。

1.1生态环境创设方面。

人的生命太需要绿色了,孩子们更是如此。给孩子们一块绿地,一个水池,一个花园,室外尽量开辟草坪、花园、菜地,利用自然角、动物角,让幼儿亲身体验植树、栽花、养草、种菜的乐趣,努力创设净化、美化的育人环境,如我园因地制宜地设置了“天台花园”、“绿上云霄”、“云台叠翠”等绿化环境,这些都成为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直观教具,使他们萌发了爱护环境的感情。

1.2装饰环境布置方面。

可以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加以利用,设计有关环保的宣传画等,从而使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在室外、梯间的墙壁、走廊、墙裙等地方设计环保题材的壁画等,如设计壁画《小鸭子找家》,画出被污染的河流和没有被污染的河流,让幼儿思考小鸭子该走哪条水路才能回家,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为什么水被污染,以及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让幼儿学会思考、学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又如在周围多制作一些美丽的花、草、树木,让幼儿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氛围之中,产生热爱之情。在室内,可以考虑在音乐室、美工室布置中突出环保内容。让动物、植物和人生存在同一空间,在课室内可以根据《我和动、植物》、《我和大自然》等题材进行环境创设。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和习惯,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水呢?可以在幼儿洗手的地方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图案、标志,告诉幼儿节约用水的方法,懂得珍惜每一滴水。

1.3文字环境布置。

利用橱窗及张贴标语,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宣传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臭氧日等环保节日的意义和内容。

1.4语言、音乐环境布置方面。

利用广播系统的合理布局和设置也可起到较好的环保宣传教育效果。通过室内外的广播,播放小鸟的声音、动物的叫声、环保歌曲、环保小故事等,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空间环保教育网。

我们既然创设了环保教育环境,教师在课堂或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把环保教育融入幼儿园创设的环保教育环境之中,把环境布置作为环保教育的教具。如认知活动《自来水从哪里来?》,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可带幼儿参观墙壁画,讲述江河的水如何进入大水池,进入自来水厂,进入水塔和千家万户的迁移过程,直接观看,使幼儿印象更加深刻。又如带幼儿在餐后、课间休息等时间,参观生态环境方面的布置让幼儿更多接触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让他们了解自然界各种生物的互存关系。

二、环境布置必须适合幼儿的特点

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而我们进行环境布置时往往容易以成人的观点代替幼儿的观点,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儿的眼光,特别是在环保教育时,如果只讲大道理,孩子们难以理解,收不到教育效果。

环境创设如何适应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呢?

2.1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环境布置要让幼儿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并且运用各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如设计墙报《创建绿色乐园》,就用了挂历纸、旧竹签、棉花等多种材料,使用浅显易懂的图案,力求做到色彩丰富、图文并茂来吸引幼儿。设计环保教育内容应该以幼儿熟悉的小草、小花和喜闻乐见的动物为主,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亲切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2.2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设计画面应该带有童趣、童真,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如设计幼儿在花丛中荡秋千,这样既有童趣又具环保特色,幼儿活泼好动,老师可带领幼儿到设置的生态环境中亲自栽种植物、喂养小动物。又如在课室环境布置中,可让幼儿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参与制作,这样,幼儿在操作中学习,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增强了环保的意识。

2.3要以幼儿的情感为出发点。

环保教育要在幼儿面前显现最美好的画卷,让幼儿置身于最美丽的情境之中,从而培养和激发幼儿热爱世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别是创设环境时,应以各种手段提高其艺术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面,将来长大才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加强环保教育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2

一、增添和配备各种硬件设施,配合环境教学和环境宣传工作的开展。

??本学期,拟根据垃圾分类收集的主题指导下,为班级和幼儿园大环境配置用于分类和收集垃圾的环保垃圾箱。虽然由于社区环保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垃圾的最后收集仍然不能达到分类化。但是,我们在幼儿园里首先创设一个这样的环境,让每个幼儿知道垃圾是可以分类的,有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并学会简单分类垃圾,养成习惯。

??另外,本废物利用原则,每班每办公室设置回收箱,将本班或本部门不用及用剩的资源集中共享,让有限的资源进一步投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二楼办公室开设一个专门的回收中心,各类回收物品分类摆放,便于使用者领用。回收中心定期清理,让不能用的物品过滤后处理,保持回收中心整洁

??二、家园结合,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是孩子成长离不开的重要环境。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家园结合,家园同步。因此,本学期,教学部的环境教育工作将重点研究如何让环境教育走入家庭。

首先发动各个班的孩子做自己的家长工作,开展“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每班形成自己的倡议书,发动家长在倡议书上签名,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第二,发动孩子成为小小环保督察员,在家庭中督促环保行为的执行,对不环保的现象提出批评,让孩子有责任感,增强其行为的自觉性。

第三,每班开设互动性的环境教育园地。有环境教育宣传内容,内容可以是老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孩子和家长收集的;有表扬窗口,定期表扬表现良好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环保行为,也可以表扬配合较好的孩子的父母家长等。把园地建设成每一个都关注的窗口,让有效信息在这里得到传送。

??三、加强和社区的合作,让环保工作走向社区。

??今年是莲花北住宅区建成十周年,本年度,我们要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让孩子们进入社区,让环境教育工作进入社区。

??首先,带孩子们感受社区的美好环境,和社区管理员的辛勤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参观小区的各种环境教育展览活动,让孩子更多地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知道保护环境是全世界人都在关心的事情,从小树立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的意识。

参与小区的绿色建设活动,成为小区环境教育工作的积极拥护者,并承担环境维护职责。

??四、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扩大影响。

??本年度,我们的宣传工作主要以主题形式进行,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争创绿色班级,争做环保小卫士”等宣传活动,孩子们将在宣传活动中陈列自己的环保作品,表演自编的环保小节目,进行环保小问答。旨通过此类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让家长了解到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从孩子抓起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3

园长最重要的工作是管理。促进教师良好愉快地工作。而管理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园长应该相信尊重每一位教师,构建适当的激励制度,引导教师们相互学习与幼儿沟通经验、互相帮助、开展合作竞争。其次是对教师灌输以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中心的理念。

幼儿是幼儿园的中心,教师在于幼儿沟通时,需要放下教师身份的权威性和主观性。教师需要时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再次,园长应该通过宣传学习使教师从心理上热爱幼儿教学工作,充分认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光荣与社会价值,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并在实际工作中收获成就感,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感是高薪高福利也难以换取到的。最后,在实际操作层面,幼儿园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鼓励教师依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形成不同的班级特色,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

幼儿园的外部环境是指幼儿园教学工作中物质环境,它是幼儿园所有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包括幼儿园活动区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环境的创设和近期教育主题相关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外部环境的设计之初,需要针对幼儿的心智发育状况。如一般依据年龄的划分,将幼儿的活动区和日常生活环境区分开来。如幼儿园小班的活动区可以娃娃、玩具、跷跷板等为主,让3-4岁幼儿发挥自由天性,在游戏中找到快乐,并学会与伙伴共处。而中大班则可以采取技艺型的表演、舞蹈、跳棋、手工、折纸以及科普等形式,培养5-6岁幼儿对各项技艺的兴趣,培养兴趣爱好,找到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内各大小幼儿园活动区的主题设置基本固定,主要分为游戏类、技艺类、科普类等,但内容的选取自主性仍然很大。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和幼儿的兴趣差异不断调整区位并更新材料内容,还可以根据阶段性的教育目标的不同构建相联系的环境,促进教学。如:在季节更替或者节日来临时,带领幼儿一起布置活动角,让幼儿在实践中领会教育主题,以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来。或者在科普教学环节,带领幼儿以张贴图片的形式布置活动角,将知识的吸收接纳融入到幼儿的活动参与中去。

其次,教师还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可以留心幼儿对教学环境布置的反应,捕捉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点,通过不断观察、更新认知,将现有环境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教师还可以并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在一旁观察幼儿的反应,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出环境布置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幼儿园的环境建设离不开幼儿,幼儿的成长也离不开幼儿园构建的良好教学环境。幼儿既依赖环境,也能反作用于环境。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幼儿早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而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境;认知;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78-01

作为专门性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特别是其特定的环境设置,必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和和促进幼儿社会化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应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幼儿园环境是儿童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早期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幼儿生存质量得到普遍关注,幼儿园环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改善环境,创设环境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

所谓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是由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质器材,人事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要素,通过一定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所组织和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教育的空间范围和场所。这种空间范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保育性质;既是开放性的,又是相对封闭的。它不仅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方位的影响,又受到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氛围的影响。

一、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幼儿园是幼儿长期生活,游戏和学习的场所。在幼儿园,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仅有赖于系统的教学,更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这种熏陶和影响既可能是积极有益的,也有可能是消极有害的。由此可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幼儿园的环境从其存在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其中室内环境包括教室、走廊、活动室等;室外环境包括操场、园门、门厅等。从其组成性质来分,幼儿园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生活设施、教玩具材料设备等。幼儿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集体氛围、活动气氛、园风、师生关系、教师的教风和人格特征等,是由幼儿园内部许多无形的社会心理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环境系统。它与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共同构成了幼儿园环境的整体。尽管与物质环境相比,精神环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环境,但它对身处幼儿园的老师和幼儿的心理活动与社会行为,乃至整个幼儿园的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影响力。

因此,幼儿园环境既包括人的因素,又包括物的因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周围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环境如同教师一般,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激发性,使幼儿处于积极地探索状态,在各种尝试中使用材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幼儿园环境也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体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一)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儿认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一种刺激条件,可以有目的地塑造幼儿的某些行为习惯。一旦幼儿园环境创设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就可以影响或促进幼儿特定方面的发展。

根据幼儿学习兴趣、内容,可以将学习内容或成果展示在幼儿园的走廊,教室内,或是在环境中创设问题情境等,通过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呈现学习内容,延伸学习活动,从而发挥其功能。

例如,在开展“我们的动物朋友”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把自己和家长们一起搜集来的有关动物的图片、模型等分门别类整理后,展示在教室的周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之中,从而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此外,孩子们用各种材料,如砖块、小石子、贝壳、木块等,在户外场所铺设形态各异的小路,孩子们通过用脚踩、用手摸来感知光滑、粗糙、宽窄、长短等。在与周围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有效地引发了幼儿主动活动的愿望,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实现的。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5

关键词:环境教育;养成;共育

学龄前儿童最容易接受新知识,可塑性最大。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保护环境的种子,使其从幼年时代起就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关心这个世界。

一、美化环境,建立一个绿色的儿童乐园

心理学、生态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我园致力于为幼儿创设与环境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幼儿营造环保教育的良好氛围。由于我园面积较小,我们就因地制宜,在教室前的小园里种上花生、葱、蒜等,让幼儿观察其生长过程;充分利用走廊和墙面,布置优美的寓意深刻的环境,让幼儿从环境中受到教育与熏陶;并在教学楼前种上花草树木,走廊两侧培养绿色植物,还特意为各班设置种植园地,让幼儿在种植园观察种子生长发育需要的自然条件,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现在,绿缎般的草坪伴着花红叶绿的果树,各色鲜花散发着阵阵幽香……环境的现代美感与园内绿化、美化都充分发挥着环境对幼儿的美的熏陶和潜在的环境教育的作用。

二、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多年以来我园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在一日生活中、在常规培养中、在游戏活动中都渗透环保教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掌握一些浅显的环保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

在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不能单独设科,更不能枯燥说教,而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在艺术活动中,也能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教育思想。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

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关系。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要求幼儿轻轻地搬动桌椅,轻轻地走路;要节约用水,爱护图书,不涂画墙壁等。对幼儿的日常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游戏中渗透

环境保护教育还可以结合幼儿爱唱、好动、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把环境保护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如通过表演游戏“大树爷爷笑了”,让幼儿在表演中领悟植物与人的关系。此外,还结合环境保护教育的有关内容设计和编制各类游戏,如科学游戏“空气变脏”,体育游戏“植树造林”,表演游戏“可恶的黑烟怪怪”“动物医院”,音乐游戏“小青蛙”,等等。

三、培养幼儿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幼儿懂得了水是珍贵资源后,洗手时知道把水龙头开小,懂得随手关紧水龙头,还知道保护水源的清洁,不往水里扔垃圾杂物;懂得爱惜粮食,吃饭时不掉饭;懂得不随地乱扔垃圾,学会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爱护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外出游玩时,幼儿能把果皮、饮料瓶扔进果皮箱,不采摘路边和公园里的花朵,懂得爱护公共设施。在幼儿园里我们要求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边行走,并且养成说话轻、走路轻、做事轻的良好习惯。环保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知道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家园共育,培养环保小卫士

在开展环保教育中,我们还积极争取家长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如发动家长和我园小朋友一起开展变废为宝教玩具制作的活动,让家长认识到活动的目的就是为培养幼儿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减少垃圾的环保意识。让家长与幼儿都获取了大量的环境保护的感性知识,进一步加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上,铭记在心中。家长们都能愉快地接受并十分欣赏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给我们的环保教育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6

【关键词】幼儿园;墙面;创设;功能

1前言

我国人口基数大,幼儿数量世界第一,但是教育过程却是差强人意,只有在一些大中城市或者是自治区的高级幼儿园才能体现完整的幼儿教育,其实幼儿教育并不困难,并不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通过小事的改变,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改变孩子的学习状况。譬如有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只要细心的改变一个环境,给孩子一个时时刻刻都能够接触到的“理念展示地”就可以从基础做起,从细微做起,为孩子创造一片属于自身成长过程的环境,正是基于此笔者从这一点出发,对其创设以及功能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

2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理念

幼儿园的教育重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而幼儿园更关注,如何在环境中为幼儿发展提供支持。以往将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功用简单固定于美化环境或是作品展示之上,显然过于单一而没有将教育意义突现出来。在现实中,为了满足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不同需求,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应该具有多元指向。它应当指向幼儿的行为、幼儿的认知、幼儿的社会化、幼儿的健康的展现。

(1)行为指向。行为指向的幼儿园墙面环境,即通过有目的的墙面环境创设,促使幼儿发生教师所预期的行为。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饭前便后正确洗手、人多的时候要排队等。而行为习惯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的,除了教师的叮咛之外,幼儿园墙面环境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提供无声的“指导语”。

(2)认知指向。认知指向的幼儿园墙面环境,是指根据幼儿学习的兴趣点或是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或学习成果展示在墙面上。毕竟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教育工作是幼儿园的基本环节,幼儿的认知发展不可或缺。在幼儿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将墙面作为另一种形式的书本,不仅可以使幼儿接触到他们感兴趣的知识,还可以让幼儿得到某种学习的方法。

(3)社会化指向。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社会化指向的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旨在通过幼儿对墙面的评论,创设墙面时幼儿和成人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锻炼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帮助他们学习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妥善自治,从而逐渐完成自己的社会化。

(4)健康指向。健康指向的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应该具有两层含义:它必须保证幼儿生理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非幼儿的安全健康莫属。

3幼儿园墙面环境教育中的功能

上文我们说到了墙面创设的指向行理念,在发挥理念的同时其实是一种教育功能方向的体现,笔者认为幼儿园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应当包含以下三点:内涵功能、理念展现、特色展示。

(1)内涵功能。无论是识字也好、绘画也好,在幼儿的教育当中,一切的前提是展现文章、图画、玩具的基础行为内涵,而不是深层次的理论内涵,不如在学习诗词时,幼儿不可能对诗词当中的文化、风俗、文章内涵了解,但是对于诗词当中提到的交通工具、穿着打扮等基础浅显的东西能够了解,并通过逐渐的教导可以慢慢的记住,这样来看,幼儿仅仅出于了解潜在简单词汇的基础上,所以背景墙的功能更应当体现这种基础内涵。

(2)理念展示。理念不同于内涵,如果说基础内涵是汽车的轮子,那么理念就是汽车的发动机,汽车没有轮子不能走,但没有发动机就成了废铁,所以在墙面的教育功能当中应当体现教育理念功能。那么什么才是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呢,笔者认为,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所以一切的理念展示应当围绕着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就可以了。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来说,无论讲课多么精妙、教学手段多么高超,都无法突破“孩子只是孩子”这一基本理念,所以在不要将个人或者成人的理念灌输到孩子身上,只要给孩子一种健康向上热情的心态即可,这也是最为基础的理念展示,而墙面设计正是可以依靠这基础的理念,完善自身的教育功能体系。

(3)特色展示,特色展示相对来说是针对幼儿园的,墙面是一种环境,将本学校的特色涉及到墙面上,并赋予一定的功能性,这样无疑对幼儿对学校都有着莫大的帮助。

4结束语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从根本上来说是符合教学理念的一种“环境影响”,什么样的图像能够给孩子什么样的感觉,这必须是按照每一个孩子的年龄段去设定的,正是基于此,我们在功能分析时不难发现,幼儿园的孩子需要的更多是一种温暖的关爱,所以大可不必设定复杂的背景模式,而是以一种富有母爱的、清新的、温暖的环境体现墙面的功能,如此才能使幼儿园的孩子感到家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刘秀红:《围绕互动墙饰进行的实践与研讨》,《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Z1期。

[1]刘兰:《让墙饰成为孩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幼儿教育》2003年09期。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7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环境创设;存在问题;建议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通过参与美术实践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幼儿美术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幼儿更加投入美术学习,学会感受美术的魅力。通过美术教育培育幼儿形成良好品德、形成高尚的情操。幼儿园教师应该及时调整传统的美术教学思路,不应该把美术课看成是完成任务,应该积极美术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美术环境和美术活动实践中感受美和发现美。文章就当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如何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进行环境创设。

一、当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教育环境创设缺乏趣味性

幼儿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充满童真的,感受世界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单一刻板的美术教学环境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例如,现在我国很多幼儿园的墙画上几乎都是拼音字母、识字海报等,这样的教学环境难以提高幼儿参与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幼儿美术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在美术教育环境创设的时候刻板而缺乏趣味性,导致幼儿的求知欲难以得到激发,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

(二)美术教育环境的创设缺乏针对性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每个班级幼儿的人数较多,教师往往统一制定教育教学实施方案,与新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的理念格格不入,教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满足大都是幼儿美术教学需要的基础上,也要兼顾少数幼儿的发展需求。

(三)美术教育环境的创设缺乏互动性

很多幼儿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环境创设的时候,过于注重环境的美化,忽视了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作用,将自我的思想与审美观念置于幼儿的学习环境当中,导致幼儿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幼儿的话语权和参与权被剥夺,不仅导致了环境资源的浪费,还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脱离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和范围

很多幼儿美术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美术的技巧和能力,在美术教学中采用一些专业性的术语,展示与幼儿认识严重不符的绘画技巧。严重背离了幼儿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幼儿在这种教学环境中经常会一头雾水,不知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导致幼儿将美术视为一种高深、玄妙的教学实践,严重损害了幼儿参与美术欣赏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关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的若干建议

(一)明确美术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的目标

传统幼儿园美术教育环境创设,只是将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陈列和张贴,以及简单美术物品的摆放,不具备明确的美术教育环境创设目标。所以幼儿园在美术环境创设的时候应该克服传统美术教育环境的局限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为幼儿提供想象和艺术创造的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美工作品点缀教室环境,并且在幼儿美工作品创设的时候要尽量听取幼儿的想法,与幼儿展开积极的沟通和互动,鼓励幼儿将自己想法在美术作品中表达出来,让幼儿真实的感受到美术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幼儿美术教育环境的创设要始终将幼儿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创设的目标,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更新美术教育活动的形式

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基本都是大同小异,展开美术教育基本都是让幼儿在美术课堂中快速的完成一幅美术绘画,这种陈旧的美术教育方式,极度的抑制了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以及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所以幼儿园美术教育要打破这种陈旧的美术活动形式,更新美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寻找美的体验。例如,教师丰富美术活动的形式,可以组织带领幼儿去动物园观赏动物,去大自然感受自然风景的奇妙等,让幼儿在观赏中进行美术创作。再如,在美术教育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物价带到课堂中来,将自己喜欢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作品当中,可以让幼儿保持最高的美术活动积极性。

(三)适时变换美术教育活动的环境

幼儿的普遍的性格特征就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并且对同一事物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教师应该在美术教学中对环境定期进行适当的改变,例如,教师美术作品展览区域内的作品要不时更新,值得注意的是展区内的作品应该是幼儿的绘画作品,这样能够激发幼儿“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展开美术作品实践,让自己的作品挂在展区。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对自己以及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进行点评,培养学生对事物保持持久热度的品质。同时,幼儿美术教师应该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组织能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和素质。幼儿园也要加强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符合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美术课程教学体系,保证美术教师具有专业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修养,高效的展开幼儿美术教学实践。

(四)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幼儿园的每一位幼儿在性格特点和智力发育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统一施教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幼儿展开不同的教育手段,最终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发展。例如,一节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用水粉绘画企鹅,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企鹅的图片,介绍企鹅生存的环境、气候,了解其特征,引导幼儿观察企鹅的身体结构。对于平时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教师应该积极鼓励这些幼儿,看着图片说出企鹅的身体颜色;对于平时比较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用肢体表演企鹅的姿态等,保证每一位幼儿的都能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最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心目中的企鹅。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术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尽量减少美术理论的灌输。

(五)提高幼儿教师的素养及创新能力

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人的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术具有调节精神与情绪的节奏,丰富学习内容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但是美术的作用都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所以,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幼儿而产生启发性的作用。例如,有的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将绘画内容涂成大红大紫,遏制了幼儿主观能动思维的形成,教师要打破常,更新自己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保提高自己的专业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修养,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环境进行创新和改进,保证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六)美术作品展示的多元化

幼儿美术绘画作品应该以多种形式和多种角度进行展示,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且让幼儿在自己的作品中收获自信。例如,美术教师针对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布置“我要上小学”的绘画任务,要幼儿画出自己理解中的小学生,有的幼儿画的小学生穿着标志性的校服,有的幼儿将小学生的红领巾画的格外鲜艳,然后教师将幼儿们的作品装饰一番并挂在展区,激发幼儿更加浓郁的创作欲望和兴趣。再如,根据季节的变化,教师引导幼儿画出处于这个季节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对展区内的绘画作品进行定期轮换,让每一位幼儿的作品都有机会展示出来,帮助幼儿得到更好的美术自信和感受。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8

摘要:

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载体,以幼儿发展为目的,巧妙利用幼儿园的各种物质条件与活动形式,创设以少数民族各类文化为内容的环境,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幼儿民族情感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

民族文化教育;环境创设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在幼儿园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教育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环境。因此,我园在开展幼儿民族文化艺术教育过程中,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为幼儿创设与民族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把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有机的渗透到环境创设中,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

1创设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

1.1装饰富有少数民族传统特色的空间、墙面。

色彩鲜明、富有民族特色的环境对孩子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以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布置教室,唤起幼儿的民族情感。以传统文化的风格布置教室,使幼儿在无意识当中了解传统文化特色,对唤起幼儿的民族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可通过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教室环境,幼儿会体会到民族文化的温馨,会萌生对民族的爱与自豪感。装饰图案则可采用序列交错、重复变化、完整造型、对称均衡等传统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设计。门、窗、天花板要充分利用起来,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如窗户上可以张贴窗花或大幅剪纸作品,或者用线条拉出具有北方特色的方格窗棂,窗帘可选用蓝白印花布或蜡染布料,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族文化艺术的审美经验。此外,走廊、楼梯口要因地制宜的设计、布置。可以将它们装饰成民间艺术品欣赏台、师幼作品展示台,用来摆放一些民族工艺品,或老师、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还可以装饰成幼儿操作台,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欣赏、操作和展示的领地,让幼儿感受自己创作的过程和收获成果时的喜悦之情。总之,所创设的环境要充分体现民族的艺术美。

1.2家园合作收集少数民族素材,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材料。

要体现民族教育环境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促进作用,不但体现在目标制定、内容安排上,更体现在活动材料的投放方面。例如,家长和幼儿一起做灯笼,和孩子一起剪窗花,把这些作品带到园区来,让幼儿参观感受;家里多余的有民族特色的饰品、衣物收集起让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操作中有了充分的材料;家长在和幼儿外出旅行时和他们一起去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把这些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亲子共同参与完成的对孩子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举办“少数民族手工作品展”,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激发家长和幼儿学习、创作的兴趣。使幼儿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深入到幼儿家庭中,共同探索、营造民族文化的新气息。

1.3创设有弹性的少数民族环境。

创设良好的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环境,为幼儿展示民族艺术精品,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使幼儿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幼儿不断探索,从而使民族文化艺术注如新的内涵。因此,老师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尽力营造出充满民族艺术气息和文化品位的教育环境,给幼儿以艺术的熏陶和美德享受,最大限度发挥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的育人作用。

2利用民族文化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2.1利用幼儿园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幼儿在观察中获得的知识越广泛深刻,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丰富清晰,因此,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对幼儿民族文化艺术内容进行认真的挖掘筛选,创造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环境,并巧妙的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走廊,楼梯间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色彩鲜艳的民族文化艺术图片,剪纸和各种手工作品分阶段,分层次的悬挂,陈设在环境中。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民族文化艺术气息。观察感受民族艺术的美。使幼儿的知识量不断增加,知识面不断扩大,并从小就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陶冶幼儿的性情,形成了善于观察,注意观察,科学观察的良好习惯。

2.2利用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知识的获得必须经幼儿自身的实践操作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得到,而区角的作用,正好满足幼儿的这一需要。因此,根据幼儿需要在各区角设置民族文化内容,并根据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具供幼儿操作、摆弄、拼贴,通过操作,满足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需要,而操作材料丰富,又可以变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开展民族歌舞欣赏与表演、民族故事与儿歌创编、剪纸、陶艺、民族服装服饰制作、赶羊跑、民族娃娃家等民族音乐、语言、工艺美术、体育、社会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知识、传统特色、风俗习惯等,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和谐意识。

2.3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工作室”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9

一、创设生态环保特色的环境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我园位于碧水绿茵、风景秀丽的相城区漕湖产业园内,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结合周围环境,我园以“生态、环保”为特色创设环境,整个幼儿园彰显出“绿色生态”的理念,以“绿色森林”为主题的幼儿园环境设计,结合浅绿的主色调,整个幼儿园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幼儿园的内部环境布置体现废旧物品的利用,一楼的走廊以草帽、扇子和寿司帘为主,结合收集的月饼盒和纸盘进行装饰美化,二楼以“海底世界”为主题,收集了螃蟹壳、乌龟壳、海螺等材料装饰而成的,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教育。

为了让孩子真实体验对生态环境应做些什么,在幼儿园创设废品回收箱是一项非常好的办法。如:我们每个班级设置了“环保小卫士”的废物回收站,教师根据教育主题活动的需要,让幼儿收集家里一些安全卫生的废物按类放置在回收站里,而这些家庭的“废旧物品”则有的成了我们好玩的自制体育用具的原材料,有的成为了我们娃娃家的生活用品等等,我们将各班收集的废旧物品整理分类,成列在美工室里,有芦苇杆、瓶盖、奶茶杯、方便面盒、树枝等,幼儿们在美工室进行美工活动时都能利用到这些原材料,他们渐渐养成了环保的意识,也对这些原材料有了深厚的感情,愿意并积极地参加这些活动。我们利用幼儿收集来的废旧的瓶瓶罐罐进行小实验,有一次实验是要幼儿学会一点不漏地把盆里的水舀进瓶颈很细小的饮料瓶里。经过老师耐心地引导,幼儿发现选择漏斗时,漏斗的出口要比接水瓶子的瓶口小,或一样大,才能成功。所以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不仅培养了幼儿节约的意识,还发展了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告诉小朋友乱扔废纸对环境的影响,废电池被随便扔掉后会对土壤和水造成破坏,然后经过回收加工却能再次成为有用的资源。通过这些行动,孩子们逐步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废物再利用和节约意识是环保的重要内容。

二、利用大自然和本地特有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教育应当把大自然、大社会作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学习。”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活生生的书,看不够的美妙画卷,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好课堂,走进大自然,可以让孩子走进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孩子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来体验人们的生存和环境的关系,感受到良好的环境和恶化的环境对人类带来的不同,并能了解到使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的原因,从而激发孩子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

我们利用本地特有教育资源,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先带幼儿观察漕湖花园里的小河,发现河水发黑,还发出难闻的气味,河面上漂着塑料袋、果壳皮等生活垃圾;再带幼儿感受漕湖湿地公园、苏州植物园的自然美,通过观察、比较、采集感知生命的多样性,发现生命的变化,了解动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然后,我们通过“环保小卫士”——“你丢我捡”的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在漕湖花园内进行并通过行动体验环保的价值,更认识到“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利用常态下的一日活动进行生态环境教育

幼儿园一日活动丰富多样,有教学活动、游戏、劳动、生活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进行环保教育。如:让幼儿学习有关诗歌、故事,开展谈话活动,初步知道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利用幼儿洗手的环节,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首先,教孩子正确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用水后拧紧水龙头的习惯,接着开展了“没有水会怎样”等讨论,让幼儿知道地球上要是没有水,人、动物、植物都不能生存,教育幼儿要从小培养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利用散步时间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察树、草、花,感受美丽的景色,产生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倾向,教育幼儿要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我们还要求幼儿收集绘画、折纸、剪纸等剩下的废纸,因为他们可以再生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可减少污染。进餐时,教育孩子不挑食,不掉饭粒,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从而树立孩子爱护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观念。

幼儿园环境教育篇10

一、让环境创设中的地饰、墙饰“说话”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和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我们在设计环境中装饰的内容时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应更多考虑装饰内容隐含的教育价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观。例如,在地面上贴摆放椅子的标志,在进行集体活动之前幼儿就能把自己的椅子放到位,不用老师亲自摆放一把把椅子,节省了很多时间,也锻炼了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还可以在活动室放玩具的墙上,张贴“玩具要轻拿轻放”“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等标语,随时提醒幼儿玩具是大家的,大家一起玩,潜移默化地强化幼儿分享的优秀品质。物品筐上贴上物品的标志,让幼儿很容易找到所需物品,又能很快地把物品放到位。孩子来到幼儿园,家长最关注自己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里的饮水量,因此,我们在放保温桶附近的墙面上,布置一个版块——《今天你喝水了吗》。把一次性的纸杯固定在墙上,每人一个,上面贴有孩子的照片,从早上来幼儿园开始,幼儿每喝完一杯水,自己在贴有自己照片的杯子里插上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这样,孩子们喝水的积极性提高了,到晚上家长来接孩子时也能看到自己孩子一天喝了几杯水,老师也不用给家长逐一介绍孩子的喝水情况。我们在每张小床边上贴上了小圆点——小鞋子的“家”。午睡时,幼儿都能将自己脱下的鞋子整齐地摆放在自己的小床边。在盥洗室以幼儿如厕、洗手的先后顺序照片创设暗示环境,让环境“说话”,引导幼儿模仿学习照片上的正确方法,学会自主管理,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凭借自身的思考、判断,协调与环境的关系,不断获得经验,建构自我服务意识,使环境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时提醒幼儿应该怎么做。这就充分发挥了环境隐性的教育作用。

二、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注重教育性、情趣性、参与性

秋天来了,我带领孩子走出幼儿园,来到大自然中,让孩子找找秋天的秘密,欣赏五彩缤纷的秋菊,看着落叶如蝴蝶般飘落,研究叶子的色彩变化。在孩子们热烈讨论后,我们决定通过画画、剪贴、制作的形式,共同来完成一幅主题为“秋天的公园”的画。孩子们有的用枫叶做装饰;有的用棉签蘸颜料画上五颜六色、姿态各异的;有的用红色皱纸卷制细巧的一串红,并用绿色彩纸剪成鸡心形状装饰成叶子;还有幼儿用油画棒画鸡冠花,还不忘在上面点上黑色的“花籽宝宝”……大家共同完成了“秋天的公园”。

让幼儿来提供布置主题环境的材料和作品,是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活动室里,设置了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瓶子、盒子、挂历、包装纸、泡沫板、吸管、碎布头等废旧物品,也有蛋壳、开心果壳、田螺壳、蟹壳、蛏壳、树叶、柿子核、桂圆核等自然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用饼干盒做成了钟表、电视机,用牙膏盒做成了汽车、楼房,用酸奶瓶做成了小机器人、小鸟、望远镜,用糖果盒做成了电视机、宝塔、小猪,用易拉罐做成了各种娃娃、小动物,用蛋壳做成了熊猫、金鱼、娃娃……用这些幼儿的作品来装扮我们的活动室,孩子们都很开心,对收集各种废旧物品也更加感兴趣了。幼儿在这个积极参与收集、制作的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让环境活起来,使环境无处处“说话”、处处有教育

幼儿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幼儿园布置的环境,开学时和放假时都是一个样儿的。这种环境创设得再美也只是一种静态的摆设而已,时间长了也不再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了。以班级图书角为例,在班上设立一个书柜,放上一些图书,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取阅。但由于书柜容量有限,孩子短时间内就会把书柜上的书看完,之后书柜上的书就不再吸引他们了。而且,他们还会经常为争某本书发生争吵,在读书时大声喧哗、不爱护书本等。为了化解这些问题,我们决定让每个幼儿自带一本图书,写上班级、姓名后投放到图书角。为了让书真正“活”起来,我们尝试每周五家长和宝宝可自行借一本书回家进行亲子阅读,半个月或一个月后进行交换。教师对图书进行筛选后,还可以进行年级之间的交换。这样的举措深受孩子、教师和家长的喜爱。因为此时的图书角,不再是静态的摆设,而是活的教育资源,表面上是静态地呈现在班级的图书角,其实图书从一个班级传递到了另一个班级,传递到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手中。

为了促进孩子与环境互动,使进入图书角的每个孩子都能自觉地遵守读书规则,我们添加了“图书医院角”,投放了粘胶、剪刀等材料和工具,指导孩子对损坏的书进行修补。我们还结合阅读实践,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图书角里增加了图文并茂的友情提醒,让孩子进入后就知道要一页一页地翻、安静地看、看完后要放回原位等。

可见,幼儿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环境创设,为幼儿创设操作性、参与性强,充满童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使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