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4:08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性质;必要性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提出

依法治国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经过共同努力而取得的文明成果,并且成为一切力图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提出和完善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有关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贯穿于此后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之中,成为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经过一代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修正案在第5条增加了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上升为一向基本国策。

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

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政治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依法治国的制度逐步走向普遍化,其重点在于强调:以法对国家权利进行限制和制约。

但我们所要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西方资产阶级的法治国家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它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国家。它的宗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它的政体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人民民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民主包括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两个方面。我们的法治国家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把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和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相结合,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国家。

第三,它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不但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同时又遵循“普遍守法”的国家。在我们的法治国家里,共产党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人民共同制定宪法和法律,并规定自己在宪法和法律中的活动范围。依法治国把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从制度和法律上确保国家的路线和方针的顺利实施,使党始终具有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的合理内涵,吸收了古今中外的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的国家。在实行依法治国中,它强调把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共同建设;与此同时又指出要不断促进经济繁荣,并且以经济繁荣推进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我们的法治国家主张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法治国家的长远目标。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望,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成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大计。这一具体的治国方略有其固有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向上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做到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统一,学会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有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法治经济,它以系统的法律体系来组织,规范,引导和整顿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和关系。市场经济主体的资格认定,财产的保护,合同的维护,公平的秩序等等租入此类的的条条框框都离不开法治的保护。另一方面,法律有可以反过来处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稳定和安全高效。

法治与依法治国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不可分。没有法治的保障和调节就不可能顺利的实施依法治国,也就不可能促进社会的生产力的解放,也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无从保障。

(二)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点所在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程进步的显著标志,它是以和平、理性的方法解决社会一系列矛盾的有效途径。依法治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对经济、民主、文化等社会存在的反应后形成的社会意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稳定与发展的两大问题。稳定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氛围,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是单纯的追求稳定,我们想做的是要通过稳定,激发社会主义生产的活力,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要点所在。

(三)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

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国内,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采取恰当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等。在此过程中党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吸取优良作风,完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为尽早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要求社会各个方面达到内在统一。因此建设喝下社会就必须要法治的支持。没有法治,就谈不上已发治国,就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

总结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是在工人阶级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法制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后,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根据新的社会环境提出的一个更高、更全面的新目标,是共产党关于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巨大转变、发展和完善,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治国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方面的重要论述,要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搞好党的作风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对于我们完善和巩固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具有深刻意义和启示,也对我们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如何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增强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深入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律,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搞好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必要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作用,真正实现依法治党。

(一)坚持依法治党,实现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久坚持。同志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因此,实现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很有必要,这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常态”。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优良作风得到弘扬,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党的作风建设长期性、规范性、制度化问题。党的作风建设重在落实,难在坚持,党的作风建设不应该是“走过场”,整顿党的作风需要长期抓。此外,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作风建设方面的经验,但是我们缺乏明确的制度,我们必须通过一种有效的制度来充分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制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强制性、约束性的优势,不会因个人意志的影响而终止。因此,我们必须让党的作风建设成为一种长期性、持久性的制度,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增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连续性、稳定性、强制性。坚持依法治党,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面规范自身的言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做到勤政廉洁、遵守法律、依法律己,实实在在为民服务,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党的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依规治党,健全和落实党的作风建设的规章条例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实现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化、规范化,明确党的作风建设的标准,要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的各项规章条例、具体制度。有了规章条例,党员、干部的行为表现就能得到规范。规章细则具有细致性、明确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便于在实践中践行。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的规章条例,必须大力研究、细化其细则,增强党的作风建设规章条例的全面性、具体性,进一步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处罚条例,使党的作风建设的各项规章条例更好地为党的作风建设服务。党的作风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管理制度。首先,要健全党内组织制度,发扬民主集中制,杜绝“拉帮结派”、搞“一言堂”等破坏党组织生活的行为;其次,要健全党内工作制度,增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善党的工作,坚持依法办事,提升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再次,要建立科学完备的党员干部队伍作风管理制度,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保持优良的作风,强化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提高党的建设水平;最后,要健全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监督制度,监督制度能使党的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并且及时查缺补漏。制定了好的规章制度,如果不将其落实到位,很难发挥这些规章条例的作用。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党的作风建设的规章条例整顿党的作风。

二、当前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作风建设需要整顿的作风问题有很多,其中最亟需整顿的典型问题是党中央再三强调的“”问题。解决好“”问题,是搞好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一环。此外,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等一些具体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作风建设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

(一)“”问题是党的作风问题的典型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党风体现了一个政党的精神风貌,党风连带着着政风,影响着社会风气,党风也深深地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整治党内的不良风气,形成良好的党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目前党内“”问题严重。“”主要指的是目前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一部分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逐渐脱离人民群众,贪图荣华富贵,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不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问题及其现象,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严重脱离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不整治好“”问题,会严重影响党的生命力,阻碍党的事业的发展进步。正如同志指出的,“‘’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二)党的各项具体作风需要整治

自党的十以来,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各个方面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工作。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工作,必须搞好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深入分析这些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党的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丧失理想信念、精神懈怠等。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思想观念涌入国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影响了社会风气。一部分党员干部面对各种诱惑,不能保持自律,没有保持清醒的认识,丧失了自我,出现了精神懈怠,工作不积极,严重脱离群众,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只想着升官发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和接受党,才能深刻领悟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弄虚作假,大搞形式主义、,对工作没有责任心。一些党员干部自由懒散,不能够认真干好本职工作,没有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办事没有效率。有的党员干部喜欢当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热衷于搞各种形式,讲排场,不去深入群众搞调研。还有的党员干部利用工作职权谋取私利,使得官场成为交易名利的场所。党的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作风腐化堕落,私生活混乱,追求奢靡生活,放纵亲属朋友。一部分党员干部在生活中不能坚持自律,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一味寻求物质上的享受,挥金如土,不能抵御各种诱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很严重。还有的领导干部不能管好自己的子女和配偶等亲属朋友,放纵自己的亲属收取贿赂,放纵自己的朋友打着自己的旗号谋取不义之财。

三、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们必须提高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采取诸多重要措施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形成优良的党风。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用制度管人管事,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工作。中共十提出“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明确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确立为一种制度,有利于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要从多方面完善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监督机制,完善建立对党员作风的评价考核制度,健全党的作风建设惩处机制。

(二)宣传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党拥有诸多优良作风,我们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传统,让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党的理念和价值,促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良好作风。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根实践,深入了解民生疾苦,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发扬艰苦朴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党的优良作风内化到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三)开展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对党员的作风教育

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以来,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了反腐倡廉建设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党的作风得到了极大地整顿,严肃了党内纪律。增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重视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教育。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作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检查自身存在的作风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作风。搞好党的作风建设研究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具体情况来进行研究。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我们必须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作风建设的水平。针对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程度,完善党的作风建设的规章条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传统,开展党的作风教育实践活动等。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2013.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16)12-0066-07

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应对“四大考验”、克服“问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趋势。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坚持群众观

“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业,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都必须真心实意地依靠群众才能做好”[2]193。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根本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21世纪新形势下的新战略新思想,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做出的科学论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1.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新目标,“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转变是中国现实发展的需要,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4]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为出发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一直以来的愿望,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和途径,是在各项改革的基础上给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为人民群众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增强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领导地位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我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会公正、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很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依然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的重大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对党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方面面,中国共产党站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做出这一新的战略部署,社会现实的需要要求党必须坚持群众观。

2.符合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关键在于这个政党是否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能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说过:“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彰显党应有的责任和能力,其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它反映了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深谋远虑,也统一于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目标制定和实施的主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党的领导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全面深化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一方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要求党不断增强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应对重大风险考验。另一方面,只有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人民群众才能幸福安康。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国家就会走向衰败。因而,党在理念上要契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行动上要严格自己,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想要推进和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的科学化水平和民主化水平。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坚持发展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6]644马克思也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未来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社会发展领域,这都要求扮演先锋队角色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观――从实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人的全面发展到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党必须解决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共享等重大问题,要求我们党必须站在全面发展的角度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的发展观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的社会发展领域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发展,其最终价值依归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准备条件,这也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相一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共产程》中写到:“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始终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心,力图解决物质匮乏对人的发展的限制,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来发展自身,党的目标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充裕,还力图使人民群众的体力和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扫除限制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体制障碍,正确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首先,必须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人民的权益;其次,必须改革一切不合理的就业体制和机制,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再次,必须深化分配领域的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最后,大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全面依法治国力图从法律层面确保社会的良性运行,创造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运用、利益得到良好维护的社会氛围,以法律法规来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促进人的个性及才能的自由发挥,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从严治党通过理想和信念来保障人民先锋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的发展观体现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指出:“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7]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在战略布局上坚持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坚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也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党的建设上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将发展观贯穿于党的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理念的转变体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蓝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发展的理念和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从“综合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党坚持改革、发展的全面性和彻底性,展现了党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的长远战略眼光;从十五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是我们党法治精神的体现,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新发展理念的全新体现,是党风和政风逐渐走向法治化的体现;从严格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到全面从严治党、整顿“问题”、党的“三严三实”,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党提出的更高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坚持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发展观上的体现:创新需要在党借鉴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协调需要在党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发展;绿色需要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上发展;开放需要在党的全球视野下发展;共享需要在党的民本思想下发展,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坚持法治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法治观,将法治理念贯彻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来。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更是贯穿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每一个方面的必然保障,因此,建设法治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共产党运用法治思维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

1.用法治推进和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要求我们党必须运用法治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用法治化来推进社会的民主化。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和制度基础,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一直贯穿着法治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康社会就是一个拥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人民权益得到充分维护的稳定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尽快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相互推进和相互包容的关系,一方面,法治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法治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法治保障各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法治作为保障,使各项改革制度合法化。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的重要阶段,想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使各方面利益格局合理化,就更需要法治来保障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使各项改革行为合法化。法治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在报告中使用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表述,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战略维度。法治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全面从严治党更是要求我们党必须将法治落到实处,“政党是公民和国家机关之间的桥梁、是政治共同体的火车头、是国家权力的轴心”[8]283-286。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一切活动都要在宪法范围内,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出法律的规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必然要求。

2.用法治推进法治型政党的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建设法治型政党提出了总的目标要求,要求法治型的政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没有法治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法治就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稳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要求法治型的政党领导改革,以党的法治型带动社会的法治化建设。同时,法治型政党建设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任务,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用暴力摧毁一切再塑造一切的历史演进方式,进化为通过以改革性工具调试国家政治系统的方式,即由执政党全面领导国家生活的机制和方式,为此,必然会选择体现政党意志、凝练现时政治经济共同体和传统历史文化共同体性质的法律作为一种中介――通过法律作为一种‘稳压器’‘联络器’来充当执政党治理国家的权力载体”[9]。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用暴力治理社会的方式已成历史的过去时,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求执政党用一种新的文明的方式来领导和治理国家,要求建设先进科学的法治型政党。进入21世纪,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风险”的考验更需要以法治来克服。建设法治型政党,从根本上来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根本保证。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坚持廉洁观

“廉者,政之本也”“廉非为政之极,而为政必自廉始”。古语早就指出廉洁对于执政者的重要性。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0]391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是否坚持工人阶级的性质、关系到人心向背和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必须保持廉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的廉洁从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廉洁观是保持党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党风和政风的必然要求。

1.坚持廉洁观是对历史的传承。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构筑思想上的道德防线;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要一起抓;提出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提出反腐工作做不好就会出现的危机,“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11];提出的“八项规定”,表明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从历史发展阶段上来看,防腐治腐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向前推进,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我们党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法制建设来预防腐败、推进廉洁;从十四大到十六大,我们党非常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明确了党员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思想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从十六大至今,我们党非常重视群众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党的作风建设问题,通过加强群众对党的监督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坚持廉洁观的要求,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廉洁思想,并与新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反腐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关系到党的存亡,必须下大气力,从经验中吸取教训,运用历史智慧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全党树立廉洁观。

2.坚持廉洁观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强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还是法治建设,都对我们党的廉洁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党树立廉洁观,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克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一方面,思想纯洁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纯洁性的根本,最基础的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坚持党性原则,严肃党的纪律,明确党的制度。“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10]391。共产党员更应该带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廉洁观要求我们党必须抓好作风建设。“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联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10]394。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力,必须谨慎用权,不能花老百姓的钱谋一己私利,树立廉洁从政的思想。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的必经之路,“以廉政观念文化建设为根本,营造廉洁从政的社会氛围,以廉政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完善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以廉政行为文化建设为归宿,提高廉洁从政的实际效果”[12]。针对亟待加强的廉政文化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1].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2].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n].人民日报,2013-06

-01.

[4]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Z].网易网,2012-11-25.

[5]周振国.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n].河北日报,2013-12-2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

[8]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9]杨海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如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J].法学评论,2015,(5).

[1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党员干部;法律素质;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1―0018―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1〕。这一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广大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提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

一、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内涵

党员干部法律素质,是指党员干部在接受法律教育过程中的认知力以及在实践法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与素养。概括之,即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干部法律素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必要法律知识的能力。即对法律概念、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关系等内涵与外延的掌握以及具有比一般公民较强的法律敏锐性和鉴别力。其二,党员干部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这些法律观念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法律至上观念、法制统一观念等。其三,党员干部养成法治思维方式。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党员干部崇尚法治、尊重法律,严格守法、秉承程序、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依法办事,能够自觉的维护法律的权威。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直接关系到权力能否得到正确行使,直接影响到依法治国的成效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2〕由此可见,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中国,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自身法治化水平的高低,对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中国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党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建设法治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充分发挥党在法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水平。法律素质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作风水平、政治觉悟、党性修养、服务能力,对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在新的形势下由于党员干部法律素质不高、执法行为偏颇所导致的党员干部违纪国法、知法犯法屡禁不止。笔者认为提高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必要性如下:

(一)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较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水平较低。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盛行,早期中国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建立保障人民民利的各项制度,法制也很不完备,也很不重视”〔3〕。改革开放前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行政命令、领导意志至上,党员干部人治观念、“官本位”思想盛行。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党员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恣意妄为。依法治国,有利于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干部的特殊地位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在发挥领导核心和先锋带头作用的同时,切实地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治国的水平与能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摒弃人治高于法治的思想,树立法治高于人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人治与人权中进行理性的价值选择,进而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树立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宪法和法律是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的思想。

(二)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

刘少奇曾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4〕目前党内出现的、违法违纪、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法行为与共产党员的党性背道而驰。腐败是世界各国政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顽疾。惩治腐败,纯洁党员干部队伍,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宏观上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而其根本途径是提高党员干部的内心自省,完善党员干部素质结构。法律素质是党员干部基本素质的核心,党员干部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载体的熏陶,通过内心合法与非法、公平与正义、形式与内容的选择,在政治行为中树立法律评价标准,以此来克制内心的私欲。党性具有历史性,其要求党员干部在践行党纪的实践中,自觉地使自身的认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相一致。当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背离社会发展规律,背离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会出现走弯路、违纪违法的现象。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包含人道主义、权利保障、程序正义、权力良性制约等价值,这些价值与党员干部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相一致贯通的。把这些价值内化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内容,践行法律,是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一些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理念不强在于其法律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其一,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知识是构成法律素质的基本元素。目前,党员干部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较集中于与自己的职责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对于宪法及其相关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与公民权利保障与救济、权力制约方面的法律了解较少。并且,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还存在只片面了解法条,而不理解法条背后的法理精神及法律的价值取向。其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缺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5〕相辅相成的五个方面,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是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其三,法律信仰缺乏。美国学者伯尔曼有一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拥有必要的法律信仰是对法律认识的最高阶段,也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普通公民和党员干部的提出的要求。党员干部若不能自觉遵纪守法,树立法律信仰,就会滋长特权和专制观念,最终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行政的前提在于知法、懂法,故而,欲提高党员干部的依法行政理念,必然要先提升其法律素质。

三、提升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措施探析

党员干部形成与现代法治社会相一致的法律素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现实的紧迫性。〔6〕笔者认为提升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增强对党员干部的法律教育。为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储备,在对其任用的过程中要明确规范法律学习内容、学习责任、学习考核办法等,将党员干部所接受的法律教育培训,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使这种制度常态化,进而使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需强调的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法律教育,并不是要使每个党员干部都成为“法律专家”,因此这种教育培训必须有重点和针对性。另外,在对党员干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党员干部对法律条文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法律文化、法理精神的了解。

(二)繁荣与依法治国相一致的法律文化。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繁荣法律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法律文化,能够为依法执政、依法办事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持。繁荣法律文化,要大力推进法学事业建设,加大对法律配套设施的投入,培养高素质法律型专业人才,从而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提供人才保障。繁荣法律文化的核心是要在全党、全社会推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三)完善法律上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现代法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伴随着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的完善而发展的。权力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腐败,因此权力必须要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要加强立法建设,形成立法上的控权保障,防止法律漏洞的出现。宪法是权力制约与保障的法律渊源,因此要发挥宪法在司法判决中的作用。要严格司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党员干部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防止判决出现地域性的差异。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上各主体的监督作用,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群众的联动作用,让党员干部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净化社会法治环境。没有良好法治环境的保障,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提升会直接受到影响。净化法治环境,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公正司法,司法不公会影响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度。因此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商业贿赂等不法活动,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干部要严格管理自身的关系网,不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不直接、不通过家人进行违法违纪活动。要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在民主法治的建设进程中,党员干部不仅需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成为真正的懂法者、用法者、守法者,还需要有政治定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法律素质,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十报告;法治;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F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5004005一、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置于同等重要地位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态文明建设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其形成、发展和完善需要上层建筑的支持和保障,尤其是法治的保障。在党的十报告中,党中央根据中国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相应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27这是党中央根据中国面临的新形势对全党和全国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十报告的上述论述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挥了动员和部署的作用,对于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如何正确认识党中央充分发挥法治作用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如何使各级领导干部学会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地成为我们的一项重大使命和紧迫任务。

加强法治建设,一个重要的服务和保障对象,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决排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的科学规范和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里所说“系统完备的科学规范和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显然含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体系,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地位。

由此可见,党的十报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依法治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一手抓相应的法治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如仅仅抓生态文明建设,不重视相应的法治建设,就不可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仅仅强调传统意义上的法治,不注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点服务和保障,法治建设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进步性的法治没有价值。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历史性地成为环境法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与法治不完善密切相关

2013年年初覆盖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再次将中国的环境问题推至风口浪尖。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面前,人们对“环境污染为什么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回顾中国几十年来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文件及各级领导的讲话中,对依法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到了相当的高度。在法治方面,党中央在十五大就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30多年来制定了30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全国人大也进行了多次环境执法检查。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并没有取得期望的目标。人们不仅要问,为什么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这么多的工作,环境形势反而日益严峻?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1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9卷第5期

孙佑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

笔者认为,在全国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在经济始终高速度增长的大背景下,环境污染的“点源”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致使环境保护工作有力不从心甚至无可奈何之感。但是,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回避,这是“环境污染为什么越来越严重”问题始终解决不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中国有环境法律,却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

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行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2月25日第1版。。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尤其是环境法律的实施情况,与上述要求相距甚远。

一是环境执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环保行政执法常常受到一些地方党委、政府的随意非法干涉,一些重大的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得不到追究。二是执法能力不足,执法权限有限。一些地方环境保护执法能力严重不足,设备、人员和办公场所都不能适应需要。三是权力寻租严重,执法效果不佳。人们常说,环境执法就是收费。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为了解决经费来源问题,以收费和罚款作为主要执法手段,而不以减少和消除污染为目的,致使污染环境的行为得到放纵。还有的地方,环境违法问题十分突出。例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我们如果按照环评制度办事,就可以防止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发生。但是,一些地方拒不按照环评制度办事,最近《人民日报》披露的秦皇岛西部生活区垃圾焚烧厂项目环评做假,致使项目投入运行后产生严重环境污染,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第5版。。全国此类事甚多。有关部门在每年环评制度实施情况统计报表中,有的地区的环评率达到100%,但出了污染事故之后,有关部门进行检查时却发现该项目根本没有经过环评,完全是弄虚作假。很多重大建设项目,是边施工、边进行环境评价,有人戏称为“先上车,后买票”,环评制度形同虚设。

在司法上,司法机关在处理生态环境纠纷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生态环境司法的公信力严重不足。环境诉讼中立案难、取证难、胜诉难、执行难的问题较一般民事诉讼更为突出。

在守法上,全社会尚未形成自觉遵守环境法律的氛围。一些排污单位为了利益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环境保护,执法部门来检查时才开启污染处理设备,执法部门一离开就关闭污染处理设备,超标排污甚至偷排的问题十分突出。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为了片面追求GDp增长,不惜牺牲环境资源,悍然批准重污染建设项目,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严重的。

为什么一些地区敢于在环保问题上以身试法?其根源在于对环境违法和犯罪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追究。例如有的单位污染环境,触犯了刑律,但对于其负责人,司法机关不敢追究其刑事责任;有的单位违法排污,环境保护部门不敢行使行政处罚权;有的单位排污,污染受害人到法院立案请求污染者赔偿,法院不敢立案,或者即使立案也不敢判决污染者承担赔偿责任;政府的环境违法行为,也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在行政诉讼中,政府的败诉率很低,低败诉率大大削弱了司法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行政诉讼的信心。

(二)中国有环境法律,立法质量却大打折扣

中国30多年来制定了30部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可谓已经实现“有法可依”。但是仔细研读却发现,环境立法的质量与其应达到的标准相距甚远,一些已经制定出来的法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一是有的环境法律措施过于“疲软”,被人戏称为“豆腐法”;二是存在大量立法空白,有的重要环境领域至今无法可依;三是环境法律的修改工作过于迟缓,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配套环保法规的制定落后于法律实施的需要,有相当一部分领域因实施细则的缺失实际上处于无规则调整的状态。

导致环境立法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大背景下,决策层本身就不会允许将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得很严格,担心法律规定太严会束缚经济发展;二是立法机关即使试图规定一些“硬措施”,但由于受到来自强力部门或者利益集团的干扰往往难以如愿;三是法律之间经常出现“以法制法”的现象,环境法律中的一些硬措施往往被另外一些法律中的“反制措施”所抵消,这主要源于现行立法体制的不合理,或者立法协调工作不够有力;四是人民群众在立法进程中的作用未能发挥,公众参与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五是立法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笼统的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因而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六是立法工作部门本身也受绩效考核等因素影响,为了赶时间进度,有时就将没有协调好、没有“加工”好的法律草案勉强提请会议审议或者表决,降低了立法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有的部门起草法律,本身就是为了争权夺利,方便部门利益或者集团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致使法律的正当性受到严重的挑战。这样的法律,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因而也不可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真正积极的作用。

以上问题,均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方面的问题。它说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法治不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环境法治,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三、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树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习惯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1]28。党中央郑重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执掌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公权力的特殊群体,作为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执政主体,必须具有较高的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就像其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水平和能力一样。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是其法治意识和能力的集中体现。

所谓法治思维,在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其实质就是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法治思维还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和建设性思维。因此,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真正尊崇宪法和法律,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上,要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努力做到越是项目重要、越是建设工作紧急,越是自觉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习惯,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而绝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损害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大计。

(二)要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法律是文明的产物,同时又是维系文明和促进文明的一种手段[2]。所谓法治,法律之治,是指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法治包括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的监督、法的遵守等环节。现代法治具有规范性、民主性、稳定性、可预期性和权威性等特征。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法治方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应当重点挖掘法治方式的以下内涵。

1.进一步科学立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3]。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科学性,确保良法之治,首先要有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其要点:一要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从“生态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向“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转变,切实改变生态保护从属于经济发展的被动地位。二要从主要运用“行政强制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更加关注人、关心人,致力于推动建立企业与周边居民和睦相处、自然保护区与原住民形成“伙伴关系”的方向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要从重点强调立法的数量和速度,向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质量和效果的转变。为了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应当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扩大立法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集中人民智慧,体现人民利益,切实增强法律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上述原则下,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应当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抓紧修改《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对于已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议的《环境保护法》草案,要根据党的十精神尤其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新研究需要修改的内容,与此同时,要根据治理pm2.5(细微颗粒物)的需要,加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步伐,有针对性地补充重点内容;还要抓紧起草《环境突发事件应对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必须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三是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根据中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制度缺位的问题,应当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例如,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要功能区要建立限制开发的制度,对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要建立禁止开发制度。中国耕地、水资源、环境等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不完善,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森林、草原管理制度。四是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还不到位,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虽已确立,但没有体现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制度正在探索中。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性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五是依法建立支持运用市场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同样需要依靠市场机制,要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及时对此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六是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资源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对其的破坏和损害要追究法律责任,进行经济赔偿。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七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立法中要坚持法律的正当性,坚决避免和治理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从根本上维护全局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进一步严格执法

党的十郑重提出“严格执法”的要求,强调“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1]27,“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1]17的目标。上述要求的针对性很强。根据这个要求,我们要在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公开、行政权力监督、行政化解矛盾纠纷等主要环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紧紧抓住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点和难点,完善执法体制,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秩序。

3.进一步强化公正司法

十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1]28。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维护司法权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也是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当前,在运用司法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需要人民法院和广大法官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生态环境案件的良好意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妥善处理各类涉及生态环境案件,确保环境案件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一方面,人民法院要依法审理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不仅要解决好因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而引发的损害赔偿的私益诉讼,也要积极面对环境公益诉讼,妥善处理因公共利益遭受损害而带来的赔偿问题。另一方面,人民法院要依法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犯罪活动,既要依法惩处非法猎杀濒危野生动物、非法狩猎、非法采矿、盗伐林木等严重犯罪活动,也要重视依法严惩发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贪污受贿案件及破坏生态资源环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背后的渎职失职案件,把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和生态环境渎职类职务犯罪案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人民法院还要依法运用行政审判手段,支持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生态保护和监管职责。对于人民群众将行政机关在处理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中不作为或不依法作为的行为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和审理,如发现行政行为确实存在不合法情形的,要依法裁判由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或者承担相应责任;对于行政行为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做出的处理决定或者处罚决定而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如果发现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也要依法支持行政机关的行为。

4.进一步促进全民守法

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1]28。有著名法哲学家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要通过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并逐步深入人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道德对社会公众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精心培育尊重生态文明光荣、破坏生态文明可耻的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尽快形成依法维护环境权利,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现代公民意识。

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中国,法律是执政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为党和人民事业提供法治保障的载体。根据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法治保障,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庄严使命。各级组织部门、纪检机关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

总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事业,不仅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更需要法治的保障和护航,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主张,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国一定会对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6

论文摘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从科学发展观的视域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就政治建设来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使之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首先必须把握好“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间的内在关系。

(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政治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文明,其本质是社会的进步状态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根本利益的实现密切联系在一起,社会管理者坚持站在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寻求解决社会矛盾和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最佳方式。”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高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它是相对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并吸收了以往政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相对于以往社会的劳动人民是获得了很广泛的政治权利,但在这种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建立起来的体现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各种政治制度,只是形式化的,只是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工人的工具。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对工人的压榨时曾指出,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政府制度的范围内加以描述,政府制度是靠维护一切卑劣的事物为生的,它本身无非是以政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卑劣事物。”在批判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同时,马克思还以民主制这一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为例分析了未来社会政治文明与人的关系,指出,“在民主制中,与这种内容并行不悖而又有别于这种内容的政治国家本身,只是人民的特殊内容和人民的特殊存在形式。”“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法律、国家本身,就国家是政治制度来说,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人民的特定内容。”既然未来社会一切政治制度都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特定内容,那么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必然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显然,在这样的社会中,政治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必然是“以人为本”。而社会主义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所以,“以人为本”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政治文明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这种实现程度通过“建立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来实现,“其中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因此,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来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国体来看,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或人民民主,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他们为本;从政体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或者是苏维埃制或者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这种民主制度的出发点和目标是确保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确保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是以人民为本和为人民服务的。指出,“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时指出,“无产阶级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政治上就是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三)“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以人为本”。国家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但就国家制度这一政治文明的核心与人的关系而言,马克思认为,“国家制度本身只表现为一种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国家制度只是人民的一个定在环节”。“国家制度自在地,不仅就其本质来说,而且就其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也在不断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民,并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产物。”“国家制度、法律、国家本身,就国家是政治制度来说,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人民的特定内容。”由此可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具有与它本身的意义不同的意义。每一个环节实际上都只是整体人民的环节”。因此,“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贯彻“全面”的原则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全面”原则,一方面是指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来看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要从政治体制改革、政绩考评体系等与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正相关性的角度来看待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比如说,要进一步从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来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干部政绩的考评体系,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个子系统中,必须贯彻全面的原则。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来说,政治文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其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子系统来说,贯彻“全面”的原则主要是要进一步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这样三个方面来全面加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贯彻“协调”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贯彻“协调”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必须“协调”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广义)是一个由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构成的有机体。人在这个有机体中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并形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反映,文化是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反映,而这一切又是在自然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之上进行的。因此,也就形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必须用联系的、整体的和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问的关系,而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之。也就是说,必须“协调”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间的关系。

二是必须“协调”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内部各子系统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由政治意识文明(尤其是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大子系统组成。协调好这三大子系统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用社会主义政治理念文明去规范政治行为文明,去引导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完善。人类政治文明史说明,有什么样的政治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文明。因为,政治理念是政治文明的灵魂,它统摄着政治文明的发展。当前,就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来看,要进一步用现代政治文明意识中普适性的理念,去规范政治行为文明,去引导政治制度文明的完善。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通过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完善来强化公民的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一方面是政治意识文明的产物,是政治行为(实践)的结果;另一方面对政治意识文明具有强化的功能,对政治行为具有规范的作用。如果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异质于政治制度,那么这样的政治制度就徒有其表。从社会主义政治行为文明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用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去规范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当前,在我国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中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格格不入的东西,如关系政治行为、裙带政治行为、山头政治行为、派系政治行为、激进政治行为等等。对这些政治行为的改造,一方面需要用政治意识文明去引导,另一方面需要用政治制度文明去规约。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贯彻“可持续”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20世纪中后期才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人类发展课题,起初主要是针对资源环境问题。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今,可持续发展问题已远远突破资源环境的领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来了。也就是说,不仅生态文明的建设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同样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深层逻辑之一。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贯彻“可持续”的原则。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来看,前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缺乏可持续性,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这也决定了其发展的局限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以往政治文明形态无可比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条件,这也是由其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但是,国内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只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这种可持续的可能性并不必然会转化成现实性。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可持续性原则,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党的领导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权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是通过依法治国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贯彻这样的可持续性原则,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成功的方法论保证。

(一)统筹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兼顾我国国情

民主政治建设是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主发展的历史来看,民主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类型。“所谓直接民主,指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的重合,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间接民主,也称为代议制民主,是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出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直接民主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的雅典,而以代议制为形式的间接民主则诞生于17、18世纪的英美,并一跃成为近现代民主政治的主导形式。这主要是由于直接民主自身的弱点所决定的。因为,直接民主适合于城邦国家那样小国寡民的共同体,而无法适应于与城邦国家相比较而言的巨型现代民族国家。因此,就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更多的是进行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设。但是,在代议制民主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就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更多的是采取统筹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办法来进行的。

民主政治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当然不能违逆,但是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0多个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能照搬照套西方国家的经验,必须统筹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兼顾我国的国情。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必须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统筹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典型形式,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的村民自治、城市的居民自治,这是典型的直接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制度是统筹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兼顾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当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也要适时地推进直接民主的范围、领域和层次。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二)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兼顾我国现实

我国的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渐次进行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经济领域的成功改革,使得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并没有及时跟进。因此,与改革前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必然与改革后的经济体制产生摩擦和矛盾,甚至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邓小平曾指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在此情势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曾有声有色地计划并启动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借政治体制改革之名,行否定乃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之实。在击败他们的企图之后,人们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存在风险,加上西方国家的敌视、封锁、制裁以及当时我国经济面临巨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淹没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声浪之中。此后,尽管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说来是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的。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政治运行机制。“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兼顾我国现实。当前,从我国的现实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更紧要的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国情国力出发来进一步调整我国的政治体制。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

(三)统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兼顾我国实际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苏作为?­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令人瞩目。20xx年7月14日,中共?­苏省委颁发了《法治?­苏建设纲要》,在全国率先将党的依法治国方略付诸于实践。各省辖市认真贯彻执行,摆上重要位置,成立专门机构,狠抓工作落实。几年来的法治建设历程,既展现了法治在?­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宏伟前景,同时也反映出要进一步深化法治建设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基本方面,即认识问题,信心问题与方法问题。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推进法治?­苏法治无锡建设的重要一年。对这些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探索研究,对巩固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成果,指导今后的法治建设工作是完全必要的。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把握法治的精神内o­,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要不要法治,建设什么样的法治,这是践行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区域性法治建设实践中在思想认识层面上遇到的首要问题。思想认识不理清,法治建设难以深入推进。现实思想中有一些倾向值得注意,即有的仍把法治看成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有的只要?­济不要法治,有的甚至把政策当成法治等等。其实这是对法治的一些误解。法治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中,其基本要素有两个,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二是大家服从的法律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法家人物商鞅曾提出过“以法治国”的思想,但未形成法治概念。据有关方面考证,我国最早宣传并明确提出法治概念的是时期的梁启超。直到公元1997年,是党的十五大才首次明确提出法治概念,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从此,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方略,被写进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法治的基本o­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其精髓在于规范控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我国是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完全有可能有必要有条件建设现代法治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体现,是党的事业发展正确路径。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巩固本质上要求推动现代化法治建设。我国宪法总纲开宗明义地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规定从本质上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人民的性质,应该、必须而且有条件建立起比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更高更广泛更真实的民主政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而现代法治从本质上讲是与人治相对立,是与民主相联系的众人之治,是人民之治,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即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把人民的智慧与意志集中体现出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人人必须遵守的国家法律,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民主与法治是同一事物的二个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磨合、健全和完善的过程。

2、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客观上要求推进现代法治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的?­济体制已从计划?­济转型为市场?­济,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济秩序,促进?­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法对市场?­济主体的资格进行确认,必须依法规范?­济主体的?­营行为,必须依法调节相互间的?­济关系,维护与救济合法权益。在市场?­济条件下,不同的?­济主体处于竞争环境中,规范相互的?­营行为,这是法治在社会?­济生活中的运行状态。同时各类主体在?­济生活中平等、自由、公开、诚信、秩序等意识与观念的形成,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必不可少的思想条件。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济与现代法治建设具有天然的联系。如果说,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自然?­济相对应的是封建专制的话,那么,当今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与其对应的必然是社会主义的现代法治,也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市场?­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反之,没有现代法治,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济。

3、党的政治理想与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现代法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政治上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遗产的历史继承者。党的先驱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国50多年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验教训之后,最终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的进步与成熟。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学会掌握法治理论,运用法律方式管理与引领国家的进步,要设定科学的程序,了解真实的民情,反映真实的民意,集中人民的意志与智慧,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并带头遵守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在全社会形成笃信法治,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从宏观上看,人类社会始终于变化与发展之中。从昨天、今天到明天,社会的进步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中国封建社会的执政者们,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找到了“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治国方法,西方资产阶级的执政者们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找到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执政方式,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执政方式的转变顺应了历史潮流,把握住了社会发展的脉博与规律,反映了当代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推动现代法治建设的直接动力。没有执政党领导与推动,法治建设是完全不可能的。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把握?­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重要影响,坚定不移地确定?­济相对发达地区法治建设能够率先获得突破的信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由于历史等诸多?­因,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笔者认为,上层建筑适应?­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法治建设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必然要与?­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正是?­济社会在诸多方面的差别决定全国各地法治建设不可能齐步走,?­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将决定着全国法治建设的统一性与差异性长期存在。从总体上看法治建设在一些?­济欠发达省区受制约因素十分突出,而?­济发达地区的情况相比之下要好得多。我们要充分认识?­济相对发达地区加强法治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树立坚强的信心和信念。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完全可以建设现代法治国家,那么,在?­济相对发达地区法治建设就有条件走得更快一些。在区域性法治建设中缺失信心,不敢争先,不肯争先,无所作为都是不可取的,也是没有根据的。

1、?­济发达地区?­济发展与国际?­济联系更加紧密,需要法治建设发展得更快一些。?­苏是国家几个发达省份之一,无锡乃至苏南地区又是省内发达地区。省、市、县党委在区域性?­济社会发展中,率先感到加强法治建设的迫切性,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践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性。长期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法治建设已?­由外因驱动转向内在需求。早在本世纪之初,省、市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对地方性立法进行大规模的清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的需要和国际?­济贸易往来的需要,同时,在国家市场?­济框架内,又陆续颁发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对大批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纷纷前来投资兴业,鼓励民营?­济的发展,促进地区?­济与社会的繁荣进步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制定地区“十一五”规划中,无锡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地区的党委、政府更是坚持法治导向,把法治建设作为促进?­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法宝,从立法、执法、学法、守法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法治无锡建设的力度。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举办法治论坛,开展创建活动,强化法治保障,此举已?­或将继续对地区法治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济持续增长为地区法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区域性法治建设有条件走得更快些。法治建设作为上层建筑必须有一定社会的?­济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地区?­济的持续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20xx年?­苏全省gdp值达20多万亿,财政总收入达4000多亿。苏州、无锡等地区更是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几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法治建设基础设施普遍得到了改善或更新,行政、司法部门的办公条件,装备也相应加强,普法教育,法治宣传等法治建设中所需的?­费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大部分地区、村、厂还办起了市民法治学校。物质保障对推动区域法治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法治建设基础设施不断更新的同时,区域性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地区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幅射力增强,法律进社区、进厂企、进学校形成了较强的文化氛围,区域性法治文艺蓬勃兴起,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为法治建设提供了较为有利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

3、社会的进步与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促进了人的自身发展,为法治建设培育了健全的主体,决定着地区法治建设必然走得更快些。?­济发达地区良好的文化教育、普法教育,使公民的文化素养与法治素养不断提高,市场?­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法律在社会?­济、文化、生活中愈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类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一大批村、社区进入民主法治建设行列,基层“四民主、两公开”逐步深入人心,人民大众的有序参政议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管理?­济与文化事务的自觉性愈益增强。在近年来村级换届选举中参选率逐届增高,不少地区已达98%以上。新一代农民、市民的形象开始显现,社会的建设者们正以主人翁的姿态真正开始觉悟,享受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与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总之,?­济上富裕起来的人民大众,民主意识、参政意识、维权意识、监督意识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个具有较高文化与法律素质的民族和人民、一个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公民、正是法治建设长远起作用的因素。

三、把握法治建设诸方面的内在联系,坚定不移地在更高层次上加快推进区域性法治建设取得更好实效

从党的十五大首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党的十七大首提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党对法治的认识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法治?­苏建设应从全省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法治建设诸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力求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客观指导上,可在总结以往?­验的基础上,采取文化引领,把握主线,突出重点,打牢基础,强化保障,重在建设的思路,综合有序,逐步推进,确保?­苏法治建设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1、坚持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也特指精神财富,包括思想、理论、观念、制度、文学、艺术等等,既依赖于物质而存在,同时也有相对的独立性。从历史上看,早期的欧洲文艺复兴,对反对封建特权产生过重大影响。上个世纪初我国的新文化运动,对民主革命的进程推动社会进步发挥过重大作用。受到革命导师和先驱者的充分肯定。在当今社会,先进的文化既可以增强人的个体能力,也可增强国家、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法治文化是与现代科技和?­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是人们关于民主法治的意识、思想、观念、理念、制度等方面的总和。在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法治?­苏建设的进程中,法治文化可依其独特的方式,深入到人们的意识、思想、观念之中,指引人们的行动,引领时代的进步,这正在被一些地区的实践所证明。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持续开展法律的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传播法律思想,规范法律行为。利用?­济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从中小学抓起,将中小学的法治课教育纳入正式考试内容,考察每一个学生的法律基本知识、常识。进一步建设好农村、社区、厂企业余法治学校,广泛开展法治论坛,法治讲坛,法治文艺,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养。二是要加强法治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建设法治广场,法治宣传栏,党务、政务公开栏。三是要将法治精神引向社会的政治、?­济等各个领域,加强制度建设。从立法、执法、司法、监督各个环节上建立制度,确保人民授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四是要发展法治文化产业。利用影视、动漫等文艺形式,把法治文化作为产业,纳入地区?­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常抓不懈,推进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2、坚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党组织与党员的法律素养。当代中国建设事业的成败关键在党,法治建设也不例外。党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各级党组织依法执政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与影响作用,是推进法治建设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一是全面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理论培训。各级党委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院、行政部门、司法部门都要把法治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加以全面落实考查。二是党组织和党员要自觉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在当前形势下,地方各级党组织要由过去直接代替政府职能转变到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机制、通过政府和司法机关等党的组织机制,在立法、司法、重大事项决策、监督和人事任免等方面,来体现人民的意志,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有7400多万党员。党在国家政治、?­济和社会生活中能否维护宪法和法律,能否带头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古人云,法败则国乱,恐怕不无道理。广大共产党员在思想观念上要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权力制约、权利平等、权利保障等法治理念,用自己的行动学法、用法、守法,以带动全体公民投身到法治建设之中。三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要加强程序立法。现实生活中一些法律规定的合法权益难以实现,关键是缺少程序性。要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一切形式规范民主程序,切实做到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3、坚持行政和司法重点建设,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治的精神要义就在于规范限制公权力,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是法建设的重中之重。由于多种?­因,长期以来行政执法与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如在行政执法中,主体不合格,行为不规范,程序不遵守等,行政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常发生,法纪松弛,轻则与民争利,重则导致腐败,影响建设与稳定。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司法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法治建设就不能取得实际效果,人民就不会满意,社会就不会认可,为此首先要规范立法。严格按照上位法的精神,使地方立法切实体现法治精神,破除部门立法,建立和完善规范文件的审查制度。其次要推动执法公开。要全面建立阳光工程,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大、政d­以及社会监督,让人民知情、参与、监督。再次,要完善执法与司法责任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要搭建一个行政与司法互动平台,由法治工作部门作为一项工作制度固定下来,互通信息,交流情况,相互学习借鉴。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8

我国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的进程中并非顺风顺水,直至改革开放在政治上的变革,我国逐渐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康庄大道。依法治国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深刻教训基础上,结合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指导而提出了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国,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和深化法治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中国梦和保障国家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上提出了法律上的支持。为此,在新时期,必须重视依法治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1.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里程,不仅经济上创造了奇迹,也在政治上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与变革。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近40年间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做出重要讲话,指出“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并提出著名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来指导我国的法治建设,成为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第二个时期,1982年宪法修订过程中,提出党在制定宪法和法律过程中的领导地位,把党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下来,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法治建设上的重要问题;第三个时期,中共十五大在报告里正式将“依法治国”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从此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遵循的根本性准则,我国也实现了由“法制”到“法治”的转变,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第四个时期,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成为国家意志。不仅如此,中共十六大上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大政方针,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第五个时期,中共十在报告里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重要部署,并在2014年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成为我国目前推行法治建设的风向标和指路灯,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指导作用。2.继续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十以来,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指导下,党和国家立足于当前实际,针对我国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顺应潮流趋势不断深化改革,提出依法治国的新方略和新思想,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首先,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没有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法律就会失去它代表人民意愿的优势;没有党的领导,社会必然陷入混乱,法律必然遭到践踏;同样没有党带头守法,依法治国就成了一纸空文。所以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由党来统帅全局,协调指挥。其次,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逐步推进法治改革。法治建设任重道远,改革中必然会有违法现象的出现来阻碍法治建设的进程。唯有做到遵循我国发展实际和社会状况,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才能够保证法治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和尖锐。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对我国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种风险随之而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在这时候尤其显得重要,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内部团结和国家凝聚力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方针,将依法治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发挥起国家法治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基于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加快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我国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四次会议提出了《决定》。严格坚持依法治国,在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上鉴定前行,继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来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定生活提供法律保障。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依法治国的关键。对于全民推进深化改革,完善国家法治体系,实现中国梦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的法律意义。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现代化的法治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国家制度体系的主要核心和载体,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于规范和引导社会有序运行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依然有一定的问题,部分法律法规不能真实反映人民意愿,可操作性受到影响。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必须重视以人为本,要保证每一项法律都能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提高立法的质量,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宪法实施以及监督制度”,完善法治实施体系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支持,是推进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法律的权威就在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做到严格执法,保证法律有效实施。最后,完善法治保障制度。增强人民法治观念,建设相关法律服务体系和高效的法治队伍可以加快形成完备的法治保障体系。

四、结语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9

摘要:从党的十五大、十七大再到十八大,党不断强调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并相应的出台一系列政策指导实践,可见,法治国家的建设已成为一项重大且紧迫的任务。本文试从政党、政府、公民三个方面探究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法治国家。

关键词: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公民参与

从党的十五大到十七大,再到十八大,党和国家不断的提出建立中国特色法治国家,可以看出党和领导人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视,法治的建设已成为社会进步的方向。理想的法治国家应该具备完整的法律体系、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依法保障人权、制约和监督权力、法律平等、法律至高无上、行政按法执行、独立的司法、正当的程序、守法的政党。①因此我们致力建设的法治国家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国家的法治形态,而是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前提下,继承发扬几千年人类的法治文明,借鉴西方有益的实践经验,吸取有益的建设经验,创造有中国特色主义的法治国家。

因此,政党、社会、组织、公民,都应发挥各自作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努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树立法治理念

无论是政党、政府和公民都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政党必需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面利益,务必做到执政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民主性,使党能够依据宪法和法律要求活动。并且,党应当处理好与人大、政协之间的关系,确保党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起着领导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任何改革都要以理论观念为基础,没有先进的理念,就不会有制度的创新。要建立法治国家,实现民主法治,就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破除与新形势不符的旧观念和旧思想,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想。法治国家不同于专制国家、人治国家,它是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法治化形态,再由专制国家、人治国家向法治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前两者形态的国家遗留下来的旧观念和旧思想,是转变为法治国家的极大地阻碍,因此,思想观念是极为重要的。建设法治国家,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不断地宣传民主、权利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主体意识,批判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等功利观念,实现权力向权利、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政治国家向法治国家、集权向分制的根本性改变。②

二、掌握法治国家、政府、社会三者间的关系,促进三者共同发展

1.区分清楚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的各自概念

法治国家是指整个国家公权力的法治化,在这样一个国家中,宪法和法律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民掌握着权力,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维护,能够做到科学民主、高效立法、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相对于法治国家来说,法治政府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法治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获得的,并且行政权力的执行也要履行法律的正当程序,以要求各司其职,权利与职责统一,以建立高效、服务、廉洁政府为目标;法治社会应当是一个包括政党、社会组织、全体公民在内的在宪法及法律的规范保护下进行自由活动,具有法治的氛围环境、法治的信念、法治的秩序这样一个社会。

2.深刻理解法治国家、政府和社会间的关系,推动三者共同发展

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以法治国家的建设为基础,而法治国家建设应当以法治社会建设为条件。首先,法治社会有三大优势:个人自由,不容易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社会更容易保持稳定,法治社会要保持这三种优势务必要建设好法治国家;其次,良好运作的公权力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公权力的运作需要公权力组织内部的完善和国家的监督,同样必须在法治国家建设的前提下,因此,法治国家的建设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法治国家建设应当以法治社会建设为条件,这个我们不难理解。首先,法治社会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试想如果我们社会人人懂法,人人不守法,那我们要如何建设法治国家,阻碍重重;其次,建设法治社会能够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完备的制度机制,只有把法治社会建设完善,公民的权利基础得到巩固,才能使国家的公权力在制度的框架下逐步前进。③

法治政府的建设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保障,而法治社会的建设则为法治政府的建设设定了目标。法治政府的建设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政府是社会的主要活动者,对社会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只有政府带头执法、守法,就能为法治社会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第二,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法治的基本要素,而政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政府通过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是构建法治社会完善的唯一途径。那么,法治社会的建设又怎样为法治政府的建设提供了目标呢?大体有两点原因:第一,政府只是社会的一个工具、手段,政府是由社会产生的,为社会服务并依靠社会生存发展的,这样来看,之所以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打造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满意的法治社会;第二,法治社会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主要是指法治国家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所以严格的说,法治政府被包含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法治政府的建设只是为了更好地创建法治社会。

法治国家的建设是法治政府建立的前提,法治政府建设则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一方面,法治政府必须是依照正确的法律办事,试想行政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按照法律政策办事,但是如果这条法律政策违背了现实情况,那行政效果就是不理想、不公平的,所以,一个完善健全的法律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律系统则是一个法治国家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建立了法治国家,拥有完善的法律系统,那么法治政府的建立也不难了。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是我国国家机关中规模最大,职权最广泛,与人民群众交往最为经常直接的机关,衡量法治国家的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是否建立起法治政府,因此,没有法治政府,就没有法治国家。

三、科学立法,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科学的立法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宪法为领导的,具备了严谨的结构、齐全的部门、团结的内部、科学的体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的法治建设也从形式上的法治发展为实质性的法治,不仅能够依法办事,服从法律,而且强调立法的质量,法律的内容,还有正当程序的贯彻。这是我国在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要随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因此法律也要随社会的发展需求变化而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科学立法,进一步提高立法的质量。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正确的立法信念,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的根本原则,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前进目标;第二,应当建立完整全面的立法规划,依据法律制定法律,遵循正当程序和有关机制,提高立法的科学性,提高法律的针对性、系统性;第三,为公民创造有利条件,积极鼓励公民的有序参与,从立法规划到研究决定,都应开通各种渠道,如民主听证会、座谈会、网络征求意见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而强化了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使制定政策法律可以有效的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全面的协调社会各种组织阶层的利益;第四,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法律颁布和实施后,社会各个组织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对法律政策及法规作出评价,这样就使得立法机关可以和各个组织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促进立法机关及时发现问题,通过立法解释或者修改法律来纠正。④

四、依靠人民群众,积极推动公民参与

公众参与法治国家的建设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说,公民是社会重要的一份子,公民参与政策的制定,参与重大事项的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政策的公共价值取向,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增强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另一方面,从公民层面上说,公民参与不仅密切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流联系,缓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站在对方的立场互相理解,实现公共利益。而且,公民参与也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感,推动公民的积极参与,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

但是,由于我国现实的国情,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公民参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我国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过低,这与我国文盲过多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这也是造成法盲的重要原因;第二,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政府有时会封闭一些会产生不良后果的信息,公民无法接收到信息,造成双方信息不对称,公民参与也就成为纸上谈兵;第三,当前社会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在不断地提高,然而当前的公民参与机制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有些公共决策名义上采取民主的形式,举行听证会,民主评议会,让公民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到最后做决定时还是个人起决定作用。总之,我们的公民参与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1.全面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尤其是政治文化素养

首先,政府应当认识到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全力支持并为公民参与创造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为多元文化思想交流提供平台,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其次,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加强对教育的宣传,普及教育,逐渐减少文盲的数量,同时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民主意识、政治责任感;最后,公民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清楚知道自己拥有哪有权利,增强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政治责任感,充分行使政治权利。

2.政府要信息公开化

一方面,这是制度上的规定,公民要想实现公民参与,协助公共政策的制定,就要必须使公众了解政府的信息。另一方面,政府只有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更能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挺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因此,政府可以通过举行民主听证会,网络征求意见,公示等方式,加强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建设阳光政府。

3.完善公民参与体制

前面我们提到公民参与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很多决策虽然名义上采取的是民主的形式,但是实际做决定的还是个人。导致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公民参与制度体制还不够完善,应当将公民的参与制度体系化,将公民的知情权、舆论权进一步细分,使其形成一个完善的公民参与制度体系。此外,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针对那些公众参与的具体实施方法存在的缺陷,处理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应不断予以提高。⑤

总之,法治国家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党、政府、公民、社会的互相配合,使国家从过去的“人治”、“依靠三纲五常,依靠宗教,依靠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转化为“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坚持法律至上”,从而建成法治国家。

引文注释

①李步云.法治国家的十条标准[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2).

②余凌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途径[J].法学杂志,2013(6).

③姜明安.伦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J].法学杂志,2013(6).

④张溪.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J].湖湘论坛,2009(1).

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高校;依法治校;党风廉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2-0143-0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亦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依法治校的价值目标之所在。2013年1月,教育部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旨在教育领域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做到依法治校,首先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的十确定了我国开展廉政建设的总方针,各高等学校应当紧紧围绕着党风廉政建设的主题,切实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融入至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一、在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共同体的高等学校本身就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培育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其理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起着引领示范作用。而当下我国高校某些领域存在着的一系列违法违纪等腐败现象,不仅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还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问题[1]。由此,高校必须要建立健全起一整套的预防及惩治腐败的相关机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

(一)部分高校依法治校的理念欠缺亟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与依法治校相辅相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以依法治校为前提,依法治校则是高等学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部分高校的法治意识相对淡薄、依法治校的理念欠缺,这首先就表现在少数高校管理者缺乏依法治校意识,依法治校的理念尚未内化为管理者的自觉行为,传统的人治管理方式根深蒂固,管理行政化,以行政手段替代法律手段来管理,由此难免会出现、等违纪违法问题。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学校的h风廉政建设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2]。可以说,高校依法治校的意识亟需提升,迫切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高校规范办学、依法办事。

(二)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培养亟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我国的高等学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近些年来,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案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大学生守法意识普遍淡漠,缺少法律意识,缺乏法律信仰。同时,大学生思想观念尚不太稳定,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上有所作为,务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法制教育,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从合格人才培养的源头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三)高校反腐工作的紧迫性亟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具有相当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最近几年,“高校腐败”、“招生受贿”、“学术造假”、“抄袭剽窃”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这类案件比其他经济腐败案件造成的危害更大、影响更为恶劣。高校腐败不但造成了社会教育的不公,还影响了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损坏了社会主义大学应有的形象和声誉。这里面既有违法犯罪者自身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不坚定等主观因素,也有高等学校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法治教育不深入、廉政教育不系统、难以适应反腐败斗争需要的客观原因。因此,高校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反腐倡廉刻不容缓。

(四)社会大环境对高校的影响渗透亟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任何高等学校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着的,它们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以及大环境的制约与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的高等学校正面临着思想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等诸多新挑战,党风廉政建设难免受到各种思潮的猛烈冲击和渗透。一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错位,少数领导干部道德滑坡,逐渐违反了校纪校规甚至党纪国法。鉴于此,我们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加强高等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必要性,树立依法办事的理念,提升依法治校的意识。

二、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志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着的重大政治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壮大,国家赋予高校在自主招生、基础设施建设等诸方面的自限越来越大,高等学校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范畴也随之越来越大,可以想象其获利渠道必然越来越多,这必将给腐败留下可乘之机。当下,我国许多高校业已开展了深入地落实贯彻反腐倡廉工作,通过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党员们的不懈努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已经卓有成效,极大地推进了高等学校依法治校进程的健康发展。但是面对新的形势与要求,我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一)党风廉政的宣传教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

防治腐败,施教为先。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廉洁自律意识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主要表现在廉政教育工作的作风不实,内容上和形式上缺乏创新,既没有创新意识也没有创新手段,宣传教育工作大多是学学文件、听听报告,满足于完成宣传教育任务的规定动作,很少真正触及到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实际,其结果必然是走过场、形式主义,达不到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预期目的。

(二)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在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认为高校乃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以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所以普遍存在着“高校教师学历高、素质好,出现腐败现象的可能性不大”的认识误区。许多高校工作者甚至认为高校仅是一个“清水衙门”而已,即使在物资设备的采购、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科研经费的使用或者自主招生等环节发生过违法违纪的现象,也仅仅只是个别现象而已,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在思想J识上并没有真正引起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足够重视,教育工作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部分高校在对党风廉政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建设上存在弊端,规章制度不完善。随着我国高等学校自限的扩展,高校的领导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其权力随之便越来越大,可相对应的,高等学校对于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却没能够及时跟进。高等学校的监管、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纪检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够高,许多高校的监管机制流于形式,往往满足于开了民主生活会、开展了组织教育、进行了述职述廉等工作,缺乏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监管机制。长此以往,必将直接导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不够,责任不到位,出现权钱交易、、以岗谋私、损公肥私等等问题,使学校和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四)财务监管机制有缺陷

高校的财务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它直接为高校的运行与发展提供服务和经济上的支持。建立和加强高校财务的监督管理机制是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是预防和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强有力保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等学校的经费也从单一财政拨款的方式转变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加上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基建项目也在不断地增长,使得高校的财务关系变得日益复杂起来[3]。而部分高等学校却并没有因此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管机制,这样就使高校的职务犯罪有了滋生的土壤。比如,部分高校财务审计管理较为疏松,其审批、报销、审计、等程序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加之部分高等学校在工程建设、采购物资设备、招生培训等领域享有的自限也在逐渐扩大,而与之相对应的财务监管机制却明显带有滞后性,个别高校甚至出现了私设小金库、侵占国有资产、贪污受贿等不良现象。

(五)规章制度不健全

高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应当是高校实行依法治校的前提,是高校教职员工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却依旧存在着随意性甚至违法违规的现象。一些高等学校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制定上缺少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存在着各种问题与弊端,规章制度不科学,监管机制不健全。有些高校即便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却不够完善和科学,甚至制定的规章制度之间相互矛盾、漏洞百出,这就使得一小部分人有了空子可钻,继而出现了等违法违纪问题,影响了依法治校的实效。

(六)高校教职员工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一些高等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着走过场、缺乏实效的现象,部分教职员工也就满足于做做表面文章,学而不思、学而不行等形式主义问题比较严重。一些教师党员对自身的要求也大大降低,罔顾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反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蔓延泛滥,勤政廉政意识薄弱,廉政建设文化氛围不浓,缺乏参与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对策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和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高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职员工都要充分意识到加强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加强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必须遵循“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细致研究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在宣传、教育、监督等领域进行新的探索,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为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4]。

(一)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抓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依法治校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是帮助高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党员提高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然途径。

高校在依法治校的进程中,首先应当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日常思想教育等多种途径,不断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手段和机制来构建高校反腐倡廉的“大宣教”格局,形成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巨大合力。把广大教师尤其是教师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责任意识教育与法制纪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廉洁教育贯穿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改善方法、务求实效,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力求在高等学校中营造出一种自觉遵守践行校纪校规、尊重维护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其次,高校在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切实落实好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相连,它为高等学校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高校往往都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有较为完善的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建设载体,有传统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因此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必然是建立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之上,针对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实施者以及受教育对象,并由此凝练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5]。所以,在高校校园里建设廉政文化活动阵地,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阵地等在开展廉政教育中的作用,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养廉政意识,形成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二)摒除思想误区、培养法治理念

由于社会上某些不正风气的影响,加之高等学校自身在管理、监督工作等领域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洞,高校里陆续出现了一些腐败、违法违纪案件。有些高等学校的党员干部法治观念淡薄、法律意识欠缺,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突出,官本位思想严重,高校已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纯净的“象牙塔”。因此,高校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法治环境、树立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意识、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指出:“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高校反腐,必须以法治理念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目标落实见效。在法律范围内,不断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各个环节,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法治化水平,教育全体教职员工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逐渐形成“不想腐的教育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和不能腐的防范机制”,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理念,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教师依法执教的水平。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依法治校,制度是保证。高校首先应当对现有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作全面的审查,看是否存在漏洞、是否相互矛盾、是否c法律法规相抵触,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或修改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的放矢,推动高校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其次,高校应当着力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规章制度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嘴上和纸上,而应该通过不断地宣传和学习,使规章制度深入人心,使广大教职员工从认知到认同,不断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教育和监督要双管齐下,失去监督与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加强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还必须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高校的师生员工从自身特点而言是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监督的强烈愿望的,因此,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端正思想与态度,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监督和制约,真正实现监督的常态化、制度化,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同时,要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监督,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的监督作用,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坚决惩治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治校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高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上,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必然会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确保高校的广大教师员工特别是教师党员队伍提高党风廉政建设信心,带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自觉培养法治思维,树立依法办事理念,全面推进高校法治化目标的真正实现。

――――――――――

参考文献:

〔1〕钟南才.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环境[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

〔2〕刘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检视[J].皖西学院学报,2009(8).

〔3〕曹宏.建立高校财务工作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J].高等函授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