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十篇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十篇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7:16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1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环保监管新体制,有利于明晰环境保护职责,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是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反映的是科学共治和法治共治的治国模式,在中国国情和语境下,其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府负责和政府主导的,政府、市场、个人等多主体依法参与和监督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和法治模式。而环境保护作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内容,其监管体制理应涉及到执政党、政府、市场等各个主体,做到权责平衡且形成合力。

从逻辑上看,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这一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框架之下展开的,既符合中央关于治国理政制度化的要求,更符合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因此,可以说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制度化是我国体制、制度和C制创新的一个亮点,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全面建设具有突出作用。

在过去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仅强调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而忽视地方党委的环境保护领导责任的情况。而地方政府的工作是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开展的,没有地方党委的决策、组织、思想等方面的强力支持,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若地方党委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便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必须强化地方党委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领导和监管责任。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齐抓共管的制度化,一改以前的环境保护国家权力运行格局要求,突出了地方党委在地方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强调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协同监管职责,突出其他行政监管部门的分工负责作用,并配套以失职追责的机制,既是对传统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制度和机制的重大创新,也是对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理论的重大突破。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制度建设

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是新时期形成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的关键机制,在此基础上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则是实现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的配套措施。通过几年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既有党和国家的政策依据,有国家法律依据,还有党内法规的依据。在制度建设层面,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以环境保护督察、评价考核、自然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等方面为抓手,相继出台一些文件,推动制度建设,实现失职追责的目的。

实现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区域即地方党委和政府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实行党政同责的评价考核,是在党的十之后开始设计、推行的。经过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尤其是党政同责联合法规性文件出台奠定了技术基础。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度开展一次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评估,每五年开展一次考核。此后,一些省份也出台了自己的方案,如青海省把全省按照实际情况分为三类区域进行评价和考核。

其次,需要对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此,中央印发了《关于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等文件。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的,则依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追究责任。该办法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需要通过中央环保督察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问题。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不仅是一个政治举措,也是一个法治举措,并且已经于法有据,有法可依。如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之后,湖南、贵州、浙江、福建等相当多的省份出台了自己的实施方案。

制度实践

在环境保护领域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方面,各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有益的实践。如海南、青海等地出台了针对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规定。

同时,为了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实施,2016年1月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始推行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截至2017年5月,已经有1万多人被追责,其中包括省级和厅级干部。总的来看,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特别是督察的结果反馈,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和地方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一些久而未决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对于近期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建立了整改的长效方案。

但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也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一是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如河北省以前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重视不够,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在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传导中层层衰减;二是治理和管理造假,应付监管与考核方法众多,主要表现为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作假,环境质量检测数据作假,企业治理污染作假等;三是部分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甚至出现环境质量恶化,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四是一些地区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五是监管监察不严厉,执法松软现象普遍存在;六是督察问责的官员层次有待提高。从统计数据来看,被处理的干部层级整体仍然偏低,多以基层干部为主,处级以上领导追责的少。即便追责,也以诫勉谈话为主,检讨多,处分少。这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改进建议

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推行,因为具有权威性,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立竿见影,很多地方的空气质量自2016年以来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破坏被有效遏制。但是,随着很多具有普遍性且难度较大的问题出现,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措施的推进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基于此,需要对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体制制度和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建设和谐环境为目的,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抓紧抓好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管理,严格执法,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二)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镇(街道)属地管理、各部门各单位分线管理的环境保护工作体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问责制,确保全县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质量不断完善,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职责分工与工作要求

(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1、各镇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是本辖区内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环保工作负全面责任,务必亲自安排、亲自调度、坚决落实。各镇(街道)要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2、各镇(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做好本辖区内建成区和村庄的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以及运营监管工作,不折不扣地做好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达标排放等工作,做好辖区村庄、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保护监管,坚决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时取缔“十五(土)小”和“新六小”企业,不得默许、纵容甚至支持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本辖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否则,要严肃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3、各镇(街道)要协助环保部门搞好环境执法、环境处理、污染纠纷调解、污染事故处理以及其他环境保护活动;要协助农业部门做好农药、化肥的使用监管,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切实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严禁露天焚烧秸秆;要协助畜禽管理部门做好畜禽养殖、加工的污染防治,科学合理规划统一的养殖、加工小区,便于污染的集中治理;要协助其他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县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1、环保部门要依法对全县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并对全县的环境保护工作搞好指导、协调、督促和考核。

2、县直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

3、环保及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履行好环境保护监管职能。

4、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在履行项目审批、颁发证照等职责时,要认真落实环保审批前置制度,严格按照[2007]64号文件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三)各生产经营单位

1、企业法人代表是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要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按照环保审批要求必须进行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依法予以坚决取缔。

3、各企业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程序》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申请验收。

4、各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杜绝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环境安全。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务必在第一时间报告县环保部门和所镇(街道),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扩大。

5、各重点排污企业要成立环境监测机构,定期对排污情况进行监测,发现超标现象及时向县环保部门汇报。

三、监督管理措施

(一)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好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义务与职责,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抓好环境质量控制、建设项目管理、环境执法监督、环境监测预警、污染事故处理“五大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县环保局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与沟通,确保各项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制度落到实处。

(二)加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加大重大环境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力度,做到反复排查、彻底整改。重大环境事故隐患未整改前,要切实落实好各项监控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属地镇(街道)和企业三级责任,强化日常监控,严格落实监管措施,确保监控到位。要认真开展重大污染源风险评估工作,积极推进重大污染源监控网络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全县重大污染源网络化实时监控。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我区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减排为抓手,继续强化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巩固、提高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促进环保目标的全面完成,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面开展以“两个重心、两个重点、两个强化、一个突出”为主题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两个重心”即以全面提升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和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为重心;“两个重点”即以巩固提升尖岗水库水质改善和强力推进尖岗水库流域水污染治理为重点;“两个强化”即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工业企业污染防治;“一个突出”即突出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夯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水平,着重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促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削减,为“十二五”环保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全面完成奠定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1.继续强力拆除或改造城区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按照市政府下达拆除或改造名单,2011年11月15日前完成拆除或改造任务。

责任单位:相关街道办事处、区环境保护局

责任人:相关街道办事处主任、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2.加大对市区洗浴、制衣、加工等行业燃煤小锅炉查处力度,发现一台,拆除一台,严厉打击燃煤小锅炉反弹现象。

3.市区继续开展无燃煤区建设工作,新建无燃煤区面积不小于1.5平方公里。

4.深入开展油烟治理工作。对市区规模以上餐饮单位(三星级及以上宾馆酒店、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及以上、基准灶头6个及以上)规范油烟治理设施;2011年3月底前完成排查并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2011年11月底前完成治理任务。

责任单位:区环境保护局

责任人: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5.加大扬尘治理工作力度。加大城区拆迁和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改变城区主干道清洁方式,推行机械收尘和喷水降尘;对入市载重车辆和垃圾清运车辆进行密闭运输和喷水冲刷。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区交通局

责任人:区建设局局长、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区交通局局长

6.强化社会生活噪声治理。加强城区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噪声扰民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责任人:区建设局局长、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

(二)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1.继续加强生态创建。开展生态村、生态乡镇建设,2011年11月底前,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生态创建工作。

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侯寨乡人民政府、区环境保护局

责任人:镇人民政府镇长、侯寨乡人民政府乡长、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2.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1)在农村区域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储、集中处理,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

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侯寨乡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责任人:镇人民政府镇长、侯寨乡人民政府乡长、

区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

(三)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

1.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的通知》(郑政〔2010〕26号)要求,对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后的违法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整治,2011年11月底前整治到位,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在98%以上。

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侯寨乡人民政府、区环境保护局

责任人:镇人民政府镇长、侯寨乡人民政府乡长、

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2.对尖岗水库上游二七区侯寨乡烤鱼沟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建设烤鱼沟污水处理厂,对烤鱼沟餐饮废水进行收集处理;2011年5月底前开工建设,2011年11月底前建成投运。

责任单位:侯寨乡人民政府、区环境保护局

责任人:侯寨乡人民政府乡长、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四)强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涉重金属企业整治。对全区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进行规范整治,2011年10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务。

责任单位:侯寨乡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区环境保护局

责任人:侯寨乡人民政府乡长、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五)突出二七区镇环境综合整治

1.对镇区域企业尤其是使用燃煤锅炉、污水排放量100吨/日以上企业进行全面核查和整治,对不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的企业依法实施关闭;对虽符合产业政策但未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立即实施停产、停建,限期补办手续,拆除、取缔违法建设的燃煤锅炉;对符合保留条件的企业进行污染治理设施改造,对污水治理设施不能稳定运行、超标排放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对手续齐全、符合要求的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和治理;对区域内无组织排放、扬尘点、扬尘路段进行集中整治。完成镇污水处理厂选址征地、可研和环评工作。

2011年3月底前,完成对区域内建设项目排查,制定区域综合整治方案并报区环保部门审查;2011年11月底前完成以上治理任务并通过市环保部门验收。

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区环境保护局

责任人:镇人民政府镇长、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依法行政

对企业实施关闭、下达停产治理和限期治理任务,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要逐厂下达通知书,明确告知企业关闭、停产治理和限期治理的时限、要求、权利和义务,并逐厂送达,所有法律文书必须完整并归结成档。

(二)强化工作标准

停产治理和限期治理标准:必须按照治理通知书的要求,及时上报治理方案,通过审查后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治理,治理完成后必须经过相关业务部门组织的验收。治理期间不得超标排污。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依法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关闭或拆除违法企业标准:必须依法吊销或变更企业营业执照,断水断电,拆除生产设备,清除原料。

(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加强工作调度及信息上报工作。相关责任单位每月15日前向区环保局报送综合整治调度表,每季度上报一次综合整治督查报告,半年报送一次综合整治工作总结;及时上报综合整治工作信息。区环保局对各单位综合整治进展情况汇总后,上报市级部门并在全区进行通报。

(四)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力度,责任单位应将列入环境综合整治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及关闭企业名单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区环保局定期向市环保局上报综合整治任务进展及完成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对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在主要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曝光。

五、部门职责

环保部门: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加大监管和督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对超标排污企业实施停产治理或限期治理并组织验收,对污染问题严重、环境违法企业实施挂牌督办、黑名单和限批制度,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度迟缓的单位,要及时启动《市重大环境问题警示约谈制度》;负责统一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信息。

发展改革部门:加大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核准、备案和投资工作力度;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项目的备案、核准手续。

工信部门: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督促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艺技术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生产线)的淘汰、关闭工作。

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国债和财政专项资金,拨付资金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工商部门:根据企业所在地政府的决定和环保部门依法做出的处罚文件和通报,对关闭企业依法责令其限期变更、注销或吊销工商营业执照。

监察部门:会同环保部门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对有关部门不认真履行环保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责任追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责任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环保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严格目标考核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政府环保目标的重要内容,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责任单位,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区政府将于2011年10月30日前对年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优秀的单位和表现突出的个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对不能按期完成综合整治任务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责任单位,视为当年目标未完成,依据市《关于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规定》,实行“一票否决’’。

(三)强化环保督查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环境保护局,要加强日常巡查,严防已关闭的污染企业和“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要加大对列入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中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监管记录,督促企业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建立督查制度,每季度对辖区内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情况督查一次。区环保局要强化环保督查制度,每季度对全区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同时要组织进行不定期的明查与暗访,督查情况要定期进行通报。

(四)落实资金保障

区发改、财政部门负责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任务的资金保障,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奖励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七、责任追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河南省监察厅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违反环境保护规定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4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改善环境质量,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促进全市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监督管理,环保工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环保基础工作不扎实,整治工作缺乏刚性措施,严格执法不够到位;少数企业环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超标排污、非法排污问题仍较突出;环境监管力量薄弱,一些地区水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质量还不满意。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问题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做好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齐心协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二、落实制度,加强监管,严格控制新的污染

严格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按照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严格核定排污单位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依法组织发放排污许可证,做到持证排污、定量排污;对超标企业实行减排或限排。对无证排污和超标、超量排污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治理或停产整顿,直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控制新的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建设“三同时”制度。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技术起点要高,要采用能耗物耗低、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严禁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

依法履行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的行政职责。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确保“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凡对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经审批不同意的,发展改革部门不予审批、核准和转报项目,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批准供地手续,电力部门不予供电,规划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对未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通知建设单位依法进行项目环评。环保部门定期向金融部门通报建设项目的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对违反环保法律规定,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并造成污染的,要依法追究建设单位负责人的行政、经济和法律责任。

开展环保整治后续督查工作,促进环境管理规范化。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编制综合规划、专项规划时,必须依法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否则规划审批机关不得予以审批,有关部门暂停审批规划中所涉及的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禁建设项目未批先建。在去年开展建设项目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对各工业园区(开发区)环保“后续督查”工作,着力在巩固、规范、提升上下功夫。园区(开发区)区域环评编制要限期完成,否则各级环保部门一律不予审批和转报建设项目;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不落实的项目,一律停产停建,限期补办环保审批手续;对已开工建设但未能通过环保审批的项目,一律予以停建和拆除。严格实行项目准入制度,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对高耗能、重污染的项目坚持做到不洽谈、不审批、不落户。工业园区(开发区)管委会不得进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违规审批的从重从快追究问责,要使工业园区(开发区)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示范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科技应用的集中区。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减少污染物排放

由市发改委牵头,经委、环保等部门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当前重点研究解决中小化工企业的结构调整问题。按照关停淘汰、保留升级、整治迁移、限制审批的要求进行治理和整合。对污染重、规模小、群众反映大的企业采取关停措施关闭一批;对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治理有望的企业通过增上设施,补充处理能力,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等措施升级一批;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处理、集中监管的思路,加快推进精细化工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通过市场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整治迁移一批。严格执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审批条件,提高审批门槛,严把准入条件,促进企业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逐步解决中小化工企业生产扰民、污染环境的突出问题。

四、加强污染防治,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以保障饮水安全为重点,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制定并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区范围内,不得有污染的工业和集约型畜、禽等养殖项目,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现有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无关的设施必须尽快依法拆除。

优先解决好受污染地区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保障群众健康安全。由卫生部门牵头,水利、环保、供水等部门配合,根据群众的投诉与反映,组织开展排查监测工作。辖区政府结合农村饮用水安全规划方案,优先解决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加强对重点企业污染源的监管。对全市重点污染源,组织开展彻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抓好化工、酿造发酵、造纸等污染严重行业的治理。各排污企业要进一步改善环保措施,对不能达标排放的,环保部门立即采取措施督促予以治理和整改;对治理后仍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要坚决予以关停。对擅自停运环保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依法追究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经济和行政责任,情节严重造成污染事故的,将依法追究企业、部门及政府相关责任人的行政、经济或法律责任。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禁排、限排、减排和关停的有关规定,对重点企业都要按照总量要求提出具体的标准。加强监察监测,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规范企业排污行为,提高企业稳定达标排放水平。特别是污染严重、没有治理价值或布局不合理的企业,以及国家明令要求取缔、关闭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要坚决取缔、关闭,并防止死灰复燃。

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度,为污染物总量削减提供保障。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营是我市实现“十一五”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的关键性措施,也是改善入淮排污口水质的重要手段。各建设责任单位要按照工程进度计划的要求,抓好调度,全力推进,确保如期竣工投运。

五、完善环境违法案件办理程序,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市环保局、法制办要尽快研究制定我市环保案件查处办法,规范办案程序,提高环保执法的行政效能。

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联席会议的作用,经济综合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建设、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要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由监察、供电、供水、工商、政法等部门参与的互相告知、移送办理、共同联动的强制执行机制,切实保障各级环保部门、各级政府作出限期治理、停产整治等处罚决定得到落实。

依法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部门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监督并实施限期治理和停产整治,对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企业进行关停。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故意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以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违法行为,予以从重从快查处。

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对拒不执行环境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作出的处罚决定的违法排污企业及其负责人,对纵容、袒护、包庇、监管不力的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责任人,按照实事求是、定性准确、裁量适当的要求,依法追究党纪、政纪法纪责任。及时披露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

六、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高执法监管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队伍建设。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是加强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针对环保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的实际情况,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环保队伍的建设,尤其要充实基层环保执法队伍的力量。市编制部门应抓紧制订并实施全市环保机构编制规范化建设方案,扩充环保部门的编制,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监管任务较重的区设立环境监察机构,切实解决环保执法队伍力量不足问题,使环境执法力量与执法监管任务相适应。

加快环境监察、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标准化建设要求,健全环境监察、监测体系,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30%用于环境科研、环境污染监控、事故预警和能力建设等项目;增加环保部门行政罚没款收入列支比例,并按不低于上一年度排污收缴基数的10%安排年度预算,保障环保执法必需经费。

实施《蚌埠市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市重点污染源实现自动监控全覆盖,全面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健全环境安全应急和事故调查体系,加快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七、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目标

健全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研究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及时解决环境保护中的重大问题,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建立环保“后督查”制度。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跟踪问效督查制度,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及环保违法案件查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落实到位。对督查中发现的工作不力、整改处罚不到位的,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保目标考核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按年度进行考核奖惩。严格执行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评先表彰中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的实施意见》,研究出台对县区实施区域限批的操作办法,把总量控制目标完成与否作为各级班子考核的内容,作为评判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依据。对未完成目标任务,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污染纠纷的,在评优创先等方面坚决实施一票否决,并依法追究问责。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5

西方国家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与我国相比,具有起步早、经验丰富、制度成熟的优势,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已经很好的成为了一种社会化损害赔偿的机制,借鉴意义十分重大。笔者将从环境责任保险的方式及环境责任保险的范围两个较为突出的方面阐述。

(一)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模式

西方环境保险制度的模式大致归为两类:强制责任保险与任意责任保险。两种制度主要在投保自由,道德风险等方面有所差异。前者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强制规定特定领域施污染赔偿责任采取强制保险政策,如美国最早针对有毒物质和废弃物可能引发环境损害的问题实施了强制保险制度,即通过《资源保护与赔偿法》来授权行政职能,在环保局长授权的行政命令中,强制要求企业就第三人责任,及企业关闭三十年内可能引发的监测与维护费用进行投保,这种模式对环境保护和救济充分有效。

(二)环境责任保险的范围

德国自1965年起,保险范围逐步扩大,从对渐进性污染产生的责任视为免责责任范围,到将水体污染纳入保险范围,直至1978年,承认大气和水污染是保险范围,逐步开放与放宽,如仍将可预见性经常排放物列为免责范围。另一代表国家法国,通过本国环境责任保险立法加之运用英国1974年提出的保险责任保险单,最终除突发性事故外,对累积渐进性、反复继续性事同样故予以承保。

二、我国环境保险责任的制度设计

(一)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实施现状

1.企业投保积极性低,参保企业仅三成以2012年环境险试点省份陕西为例,2013年4月底省环保厅公布的试点企业594家,2014年又公布了53家,但上述企业并未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投保,截止2014年7月底仅203家企业投保。

2.险种设计局限如2008年平安保险经中国保监会审核备案的环境污染责任险条款就明确规定了环境责任保险的除外责任。该条款第六条明确规定了七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责任、损失或费用;第七条明确规定了保险人不负责赔偿责任的十类除外情形。这十七项除外责任的列举性规定免责范围过宽,承保范围又过于局限。

3.立法保障欠缺尽管在环境保护方面,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专项法律法规,但和西方环境保险责任位于前列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只停留在国家环保局下发的《关于环境保险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缺少环境保险责任的立法保障。

(二)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对策

1.建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在任意性与强制性保险责任制度的取舍方面,各国都在努力寻求平衡、适当的定位,实际上,无论美国、英国抑或德国的保险责任制度,虽然对企业任意性要求的程度不同,但都有向强制性责任靠拢的趋势。以强制性投保政策约束企业,是对社会责任强化的手段,同时又使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在环境保护、人权保护方面成为一种实至。

2.逐步放宽投保范围环境污染是动态的,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关联。随着工业的扩张,市场经济的多元,保险市场的成熟,累积性事故责任如果不予以承保,一方面企业投入比与回报率悬殊,投保积极性令人失望;更严重的是,环境保护工作将停滞不前。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省第八次党代会及州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分析检查评议报告为依据,以解决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出来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对照检查、认真整改。坚持把深化思想认识与推动发展相结合,坚持领导带头示范与党员全员参与相结合,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长效机制相结合,坚持立足自觉整改与吸收群众参与相结合,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全面分析和归类梳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切实做到“四明确一承诺”(明确整改内容、整改目标和时限、整改措施、责任主体和整改事项的公示及整改时限和效果的公开承诺),确保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保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为××二次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整改目标

通过整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全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和同志关于云南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的指示,坚持以持续推进“保护七彩云南·构建和谐××”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生态立州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攻坚克难抓好污染减排,大力推进和落实各项减排措施,加强执法监管,坚决完成总量控制任务;加速推进重点水污染综合防治,强化出境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搞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三)认真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大力促进生态创建工作的开展。

(四)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标准,强化环评审批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功效,加强战略谋划,大胆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形成环保优化经济增长点体制、机制、法制和能力,努力构建环境保护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通过整改,进一步提高局党组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力,解放思想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机制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前瞻性和科学性,推动思想更加解放,作风更加务实,制度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得力,为加速推进全州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基本原则

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完善制度、出成果、见实效的关键阶段,也是党员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阶段,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抓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以整改落实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全州环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全面整改,突出重点。既全面推进整改工作,逐项研究分析,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又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推进环境保护科学发展、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办成几件实事。

(三)落实责任,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党组集体领导作用,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按照分工认真落实责任,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带头落实整改措施,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各科、室、站、支队严格按照方案逐条整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对具备条件的,要立即整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整改;已经整改的,要加以巩固,长期坚持。

(四)建章立制,常抓不懈。要把整改的过程作为举一反三、改进工作的过程,作为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的过程,作为健全机制、巩固提高的过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

四、整改内容及措施

制定整改措施是整改落实阶段的基础性环节。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职责,以局党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五个问题”、“九项措施”为基础,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并按照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的要求,坚持做到“四明确一承诺”,进一步细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根据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提出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时限要求和责任科室;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的法制、体制、机制和政策、标准、制度、规定;努力形成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环境优先战略的落实,增强环境监管的主动性。

1、进一步增强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建立与司法机关的联动机制,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共同应对突出环境问题。要结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主动加强与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联系、协调与配合,积极争取司法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逐步建立环境违法案件移送机制、协查机制和重大案件介入调查机制,主动接受检察和纪检机关对环境执法工作的监督,努力提高环境法制的权威性和威慑力,依法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司法保障。

责任人:*

责任科室: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长期

2、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强绿色信贷等工作。

继续抓好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3部门联合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一是与金融机构签署信息交换协议,规范环保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定期交换制度,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需要;二是加强对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指导,通过信息交换,法规培训等多种手段,使信贷工作人员了解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从而推进绿色信贷工作;三是加快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坚持把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融入金融信贷之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制约“两高一资”企业盲目发展,积极为完成节能减排等环保重点任务作贡献。

责任人:*

责任科室: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底

第二、确保全省污染减排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

1、科学合理的制定全州污染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及每年的工作计划,确定污染减排重点项目,加强重点减排项目信息上报,协调相关部门一起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确保年度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近期要抓紧督促泸水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工作进程。

责任人:*

责任科室:污控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2、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级环保部门对各级重点监控污染源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的职能权限,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重点污染源的监控。通过日常检查、专项督查、环保专项行动和环保大检查等活动,全面排查敏感区域、敏感企业,建立出境跨界河流区域、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以及工业集中区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建立健全敏感区域、敏感企业环境监管档案,全面加强对这部分企业的监控。

责任人:*

责任科室:污控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协办:监察支队

完成时限:2009年内

第三、贯彻落实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精神,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性工作。

1、扎实推进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根据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主要任务分解方案,抓好我局负责牵头的重点任务的实施,编制完成《××州生态州规划》,对四县编制《生态县规划》可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责任人:*

责任科室:自然生态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12月

2、加强指导、协调、监督维护重要区域的生态功能。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监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对省级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和管理评估,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对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森林公园等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编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强江河源头、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开展生态脆弱区保护试点,探索生态脆弱区保护道路;加强河流和交通、矿产、土地、旅游、水能、生物资源等开发的生态保护监管;开展生物物种资源重点调查,协助省环保厅编制云南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加大物种资源保护监管力度,强化生物安全管理。

责任人:*

责任科室:自然生态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12月

3、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编制××州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引进和推广农村环保实用技术,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安全;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强化现场指导和项目的绩效评估。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组织编制全州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土壤污染监管试点和土壤污染治理示范。

责任人:*牵头(*协办)

责任科室:自然生态科

协办科室:环境监测站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2年12月

4、深化生态示范建设,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加强对生态县、乡(镇)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和管理;强化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培训和经验交流,树立典型,推广先进模式;加快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部级生态村、云南省生态乡镇的建设步伐,抓好基层生态创建的细胞工程。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政策研究试点,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基础。

责任人:*

责任科室:自然生态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12月

第四、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1、利用规划环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

督促完成州级重点工业园区规划环评,重点抓好全州行业发展规划环评等专项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内

2、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提高环评审批质量和效率,着力解决环评“重审批轻监管,重检查轻落实,重程序轻服务”问题。2009年,修订完善我州环评文件会审制度。加强对县级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3、进一步完善对重点建设项目环评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重点项目环评动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及时掌握和报告重点建设项目的信息,形成重点项目环评进展情况月报或季报,及时对重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编制、审批进行跟踪、协调。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4、完善环评管理基础性工作。

2009年,实现环评行政管理工作办公系统自动化,建立办公信息自动化平台,加快公文流转和信息传递,完善档案管理、资料积累与共享等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对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受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环评管理信息的公开。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5、着力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做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服务工作;为重点项目评审开辟“绿色通道”;继续加强培训、规划环评试点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为指导我州环评工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近期、长期

6、确保辐射安全。

一是加强辐射环境安全业务学习。二是加强行业监管,确保我州医疗卫生辐射环境安全。三是启动电磁辐射行业补办环保手续工作。

责任人:*

责任科室:污控科、环评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3年

第五、改革创新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

严格依照技术评估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项目做出技术评审和技术评估意见,并接受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聘请、特邀专家库,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家库;加强专家库管理,增加专家责任意识;提高技术评估工作效率和中介咨询服务质量,加强技术评审会议管理;注意收集会议资料,完善会议档案;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审、评估程序和执行相关规定;加强在项目技术评审前与环评科、污控科、监察支队和各县环保职能部门沟通与协调工作;逐步组织落实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划定项目负责人范围及等级,使之技术评审工作有序、高效完成任务。

责任人:李佐璨

责任科室:环境审核受理中心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

第六、进一步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州环境保护局政务网站建设,使网站成为我州环保信息公开平台。

贯彻落实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的“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网站的制度建设,规范网站管理流程,提高网站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在深化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力争所有行政审批项目纳入系统管理。不断拓展网上业务系统的应用,将业务数据及环境质量数据逐步整合为数据中心,在网站上向公众,逐步提高公众服务水平。

责任人:张晋锋

责任科室:局办公室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2010年

第七、全面提高环保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大力推广环保先进实用技术。

(1)积极组织筛选和评估我州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国内外环保先进适用技术。(2)组织引导企业在污染治理和技术创新上积极探索,走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之路,密切合作,联合攻关。

责任人:*牵头(*协办)

责任科室:环评科

协办科室:污控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长期

2、加强我省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

加快我州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1)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环境标准。(2)积极配合环保厅做好我省环境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责任人:*牵头(*、*协办)

责任科室:环评科

协办科室:污控科、监测站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长期

3、加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构建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依法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1)制定我州贯彻《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实施意见。(2)组织对强制性清洁生产重点企业和有关环保部门人员进行清洁生产知识培训。

责任人:*

责任科室:污控科

责任领导:*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第八、切实加强州环保局班子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局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带头搞好思想建设。落实局党组学习制度、理论学习通报制度,通过党校培训、上党课等形式,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推进班子思想建设。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切实按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努力工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二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带头服务科学发展。坚持“六破六立”,坚决破除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定式,努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升科学发展的思想境界,不断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在提高认识上有新突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环保行政管理实践上有新探索;统筹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在推动工作上有新进展。切实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力戒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做法,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事,努力做出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是强化党性锻炼,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坚决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习气,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少用声音指挥,多用身影和行动指挥,实行“一线工作法”,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大力提倡敢想敢干、敢于负责、敢为人先的精神,争创一流业绩。自觉践行总书记所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继续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加强团结,强化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补台意识,以好的作风推动工作,以好的形象凝聚人心。

四是加强组织纪律性,带头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都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让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是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带头廉洁自律。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切实加强内部监督。继续抓好《党内监督条例》等有关法规学习贯彻情况的督促检查,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函询、述职述廉制度。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宽从源头防止腐败的领域,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责任人:党组书记,局长侯新文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省第八次党代会及州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分析检查评议报告为依据,以解决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出来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对照检查、认真整改。坚持把深化思想认识与推动发展相结合,坚持领导带头示范与党员全员参与相结合,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长效机制相结合,坚持立足自觉整改与吸收群众参与相结合,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全面分析和归类梳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切实做到“四明确一承诺”(明确整改内容、整改目标和时限、整改措施、责任主体和整改事项的公示及整改时限和效果的公开承诺),确保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保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为*二次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整改目标

通过整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全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和同志关于云南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的指示,坚持以持续推进“保护七彩云南·构建和谐*”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生态立州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攻坚克难抓好污染减排,大力推进和落实各项减排措施,加强执法监管,坚决完成总量控制任务;加速推进重点水污染综合防治,强化出境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搞好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三)认真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大力促进生态创建工作的开展。

(四)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标准,强化环评审批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功效,加强战略谋划,大胆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形成环保优化经济增长点体制、机制、法制和能力,努力构建环境保护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通过整改,进一步提高局党组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力,解放思想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机制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前瞻性和科学性,推动思想更加解放,作风更加务实,制度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得力,为加速推进全州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基本原则

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完善制度、出成果、见实效的关键阶段,也是党员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阶段,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抓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以整改落实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全州环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全面整改,突出重点。既全面推进整改工作,逐项研究分析,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又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推进环境保护科学发展、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办成几件实事。

(三)落实责任,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党组集体领导作用,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按照分工认真落实责任,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带头落实整改措施,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各科、室、站、支队严格按照方案逐条整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对具备条件的,要立即整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整改;已经整改的,要加以巩固,长期坚持。

(四)建章立制,常抓不懈。要把整改的过程作为举一反三、改进工作的过程,作为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的过程,作为健全机制、巩固提高的过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

四、整改内容及措施

制定整改措施是整改落实阶段的基础性环节。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职责,以局党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五个问题”、“九项措施”为基础,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并按照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的要求,坚持做到“四明确一承诺”,进一步细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根据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提出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时限要求和责任科室;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的法制、体制、机制和政策、标准、制度、规定;努力形成环境保护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环境优先战略的落实,增强环境监管的主动性。

1、进一步增强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建立与司法机关的联动机制,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共同应对突出环境问题。要结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主动加强与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联系、协调与配合,积极争取司法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逐步建立环境违法案件移送机制、协查机制和重大案件介入调查机制,主动接受检察和纪检机关对环境执法工作的监督,努力提高环境法制的权威性和威慑力,依法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司法保障。

责任人:*

责任科室: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长期

2、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强绿色信贷等工作。

继续抓好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3部门联合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一是与金融机构签署信息交换协议,规范环保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定期交换制度,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需要;二是加强对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指导,通过信息交换,法规培训等多种手段,使信贷工作人员了解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从而推进绿色信贷工作;三是加快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坚持把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融入金融信贷之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制约“两高一资”企业盲目发展,积极为完成节能减排等环保重点任务作贡献。

责任人:*

责任科室: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底

第二、确保全省污染减排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

1、科学合理的制定全州污染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及每年的工作计划,确定污染减排重点项目,加强重点减排项目信息上报,协调相关部门一起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确保年度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近期要抓紧督促泸水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工作进程。

责任人:*

责任科室:污控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2、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级环保部门对各级重点监控污染源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的职能权限,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重点污染源的监控。通过日常检查、专项督查、环保专项行动和环保大检查等活动,全面排查敏感区域、敏感企业,建立出境跨界河流区域、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以及工业集中区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建立健全敏感区域、敏感企业环境监管档案,全面加强对这部分企业的监控。

责任人:*

责任科室:污控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协办:监察支队

完成时限:2009年内

第三、贯彻落实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精神,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性工作。

1、扎实推进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根据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主要任务分解方案,抓好我局负责牵头的重点任务的实施,编制完成《*州生态州规划》,对四县编制《生态县规划》可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责任人:*

责任科室:自然生态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12月

2、加强指导、协调、监督维护重要区域的生态功能。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监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对省级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和管理评估,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对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森林公园等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编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强江河源头、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开展生态脆弱区保护试点,探索生态脆弱区保护道路;加强河流和交通、矿产、土地、旅游、水能、生物资源等开发的生态保护监管;开展生物物种资源重点调查,协助省环保厅编制云南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加大物种资源保护监管力度,强化生物安全管理。

责任人:*

责任科室:自然生态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12月

3、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编制*州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引进和推广农村环保实用技术,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安全;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强化现场指导和项目的绩效评估。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组织编制全州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土壤污染监管试点和土壤污染治理示范。

责任人:*牵头(李东生协办)

责任科室:自然生态科

协办科室:环境监测站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2年12月

4、深化生态示范建设,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加强对生态县、乡(镇)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和管理;强化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培训和经验交流,树立典型,推广先进模式;加快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部级生态村、云南省生态乡镇的建设步伐,抓好基层生态创建的细胞工程。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政策研究试点,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基础。

责任人:*

责任科室:自然生态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12月

第四、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1、利用规划环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

督促完成州级重点工业园区规划环评,重点抓好全州行业发展规划环评等专项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10年内

2、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提高环评审批质量和效率,着力解决环评“重审批轻监管,重检查轻落实,重程序轻服务”问题。2009年,修订完善我州环评文件会审制度。加强对县级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3、进一步完善对重点建设项目环评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重点项目环评动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及时掌握和报告重点建设项目的信息,形成重点项目环评进展情况月报或季报,及时对重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编制、审批进行跟踪、协调。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4、完善环评管理基础性工作。

2009年,实现环评行政管理工作办公系统自动化,建立办公信息自动化平台,加快公文流转和信息传递,完善档案管理、资料积累与共享等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对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受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环评管理信息的公开。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5、着力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做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服务工作;为重点项目评审开辟“绿色通道”;继续加强培训、规划环评试点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为指导我州环评工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评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近期、长期

6、确保辐射安全。

一是加强辐射环境安全业务学习。二是加强行业监管,确保我州医疗卫生辐射环境安全。三是启动电磁辐射行业补办环保手续工作。

责任人:*

责任科室:污控科、环评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3年

第五、改革创新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

严格依照技术评估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项目做出技术评审和技术评估意见,并接受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聘请、特邀专家库,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家库;加强专家库管理,增加专家责任意识;提高技术评估工作效率和中介咨询服务质量,加强技术评审会议管理;注意收集会议资料,完善会议档案;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审、评估程序和执行相关规定;加强在项目技术评审前与环评科、污控科、监察支队和各县环保职能部门沟通与协调工作;逐步组织落实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划定项目负责人范围及等级,使之技术评审工作有序、高效完成任务。

责任人:*

责任科室:环境审核受理中心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

第六、进一步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州环境保护局政务网站建设,使网站成为我州环保信息公开平台。

贯彻落实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的“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网站的制度建设,规范网站管理流程,提高网站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在深化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力争所有行政审批项目纳入系统管理。不断拓展网上业务系统的应用,将业务数据及环境质量数据逐步整合为数据中心,在网站上向公众,逐步提高公众服务水平。

责任人:*

责任科室:局办公室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2010年

第七、全面提高环保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大力推广环保先进实用技术。

(1)积极组织筛选和评估我州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国内外环保先进适用技术。(2)组织引导企业在污染治理和技术创新上积极探索,走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之路,密切合作,联合攻关。

责任人:*牵头(*协办)

责任科室:环评科

协办科室:污控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长期

2、加强我省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

加快我州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1)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环境标准。(2)积极配合环保厅做好我省环境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责任人:*牵头(*、李东生协办)

责任科室:环评科

协办科室:污控科、监测站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长期

3、加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构建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依法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1)制定我州贯彻《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实施意见。(2)组织对强制性清洁生产重点企业和有关环保部门人员进行清洁生产知识培训。

责任人:*

责任科室:污控科

责任领导:张劲松副局长

完成时限:2009年内

第八、切实加强州环保局班子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局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带头搞好思想建设。落实局党组学习制度、理论学习通报制度,通过党校培训、上党课等形式,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推进班子思想建设。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切实按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努力工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二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带头服务科学发展。坚持“六破六立”,坚决破除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维定式,努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升科学发展的思想境界,不断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在提高认识上有新突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环保行政管理实践上有新探索;统筹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在推动工作上有新进展。切实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力戒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做法,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事,努力做出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是强化党性锻炼,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坚决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习气,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少用声音指挥,多用身影和行动指挥,实行“一线工作法”,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大力提倡敢想敢干、敢于负责、敢为人先的精神,争创一流业绩。自觉践行总书记所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继续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加强团结,强化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补台意识,以好的作风推动工作,以好的形象凝聚人心。

四是加强组织纪律性,带头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都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让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是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带头廉洁自律。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切实加强内部监督。继续抓好《党内监督条例》等有关法规学习贯彻情况的督促检查,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函询、述职述廉制度。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宽从源头防止腐败的领域,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责任人:党组书记,局长侯新文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8

一、工作目标

杜绝较大以上突发性环境事件,有效控制一般环境污染,确保上级下达的各项环保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促进辖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二、考评单位

三秀社区、日东社区、马銮社区、西滨社区、锦园社区、前场社区、锦鹤社区、康城社区,共八个单位。

三、考评内容

(一)落实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

各社区主要负责人是本社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人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综合监管工作的领导,加强协调监管,履行具体工作;其他负责人必须加强分管业务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狠抓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协助处理环境污染事故、纠纷、投诉及群众来访

1.协助调查、处理辖区内环境污染纠纷。

2.即时发现并向街道环保办上报辖区环境违法行为。

3.协助开展垃圾焚烧专项整治。

(三)社区环境综合治理

1.制定环境整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垃圾转运能力、彻底杜绝垃圾焚烧。

3.加强生活垃圾中转运站(清洁楼)、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

4.实施生活污水接管、环境面貌改善等综合整治工作。

(四)继续开展非工业区内企业调查

(五)积极创建安静小区及绿色社区

1.开展绿色社区、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2.提供工作计划、总结、图片及相关文字材料等资料。

(六)继续加大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力度,巩固整治成果

巩固禁养区和限养区生猪清退成果,加大本辖区内监督力度,发现违规者即时上报街道生猪禁养办。

(七)积极开展环境宣传与教育

1.宣传国家环保政策法规,提高企业及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2.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社区、安静小区等创建工作宣传。

3.订阅《中国环境报》和《环境与发展报》及相关环保知识材料,为居民提供环保阅读资料。

(八)档案材料

1.根据考评内容建立环保资料档案。

2.按时按要求向街道环保办报送相关材料。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9

关键字: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精细化

1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和意义

(1)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区委主要领导和常委会每半月组织召开环保专题调度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2)健全制度体系。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完善了《环境保护2015至2017年综合整治》《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及创模、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等17套计划方案和制度办法,明确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限和标准,并分解到各部门、企业,与之签订责任状,从制度层面,理顺政府、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在环境保护中肩负的责任及扮演的“角色”。通过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十二五”期间,东胜区年度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达到85%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率和处理率均达到95.5%,区域环境和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为48.3分贝和60.8分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率分别达85%和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3%,森林覆盖率达36%。

2环境管理的方式

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施是完成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有效的重要手段,基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环境管理的问题和弊端较多,如何实现中小城市范围环境管理的成效明显就需要依托管辖城市建设的格局和环境保护[2]工作的形势酌情制定工作实施的步骤和方法。(1)着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监管全覆盖。东胜区通过强化环保能力建设,环境监察、监测、信息机构能力建设均达到相应国家三级标准,环境宣教机构能力建设也达到西部县级规范化建设标准水平,建成多元、高效的环境信息化指挥调度中心。结合污染源分布情况,采取“三级管理、四级网格”模式,每个网格均明确环境监管任务和责任人,形成了“定网格、定人员、定责任、定考核、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2)探索设立镇、街道环境保护机构,进一步下沉工作重心。为进一步细化、延伸“网格化”管理,东胜区在所辖3个镇、12个街道全部设立环境保护站。环保站的设立实行“双重”管理模式,在区环境保护局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并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日常管理。环保站的办公设备及运行经费均有管辖区域的财政预算进行支出,做到职责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一是明确了环保站主要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制定了日常巡查、案件办理等制度、流程,使用统一样式的《巡查日记》和执法文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二是对环境保护站工作人员从法律法规、执法技能、业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提升环境监管的专业水平,提高驾驭网格全局工作的能力。三是对村、社区内所有生产经营企业、公共服务单位等建立“一企一档”,并制作成包括企业概况、法人代表、环保负责人、环保监管人和运营情况等信息的企业“名片”,并以《环保网格一览表》的形式上墙公示,方便工作人员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四是对排查出的环境隐患,实行台账化、分类式、销号制管理,逐一明确整改标准、时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通过“周督查、旬调度、月通报”督促推动,确保环境隐患按规定的时间节点有序整治。五是把环境管理与环保宣传有机融合,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等“十进”宣传活动,发放《环境保护法》手册、环保扑克牌、环保手提袋等各类宣传品,并举办社区环保大讲堂,普及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运行,镇、街道环境保护站贴近企业、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已经凸显,在及时排查整治环境问题隐患、快速处置环境投诉案件、帮助企业群众解决问题困难等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了“监管无死角、服务零距离”。(3)充分借助数字环保,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公安、煤炭及企业等多方软硬件资源,成功将“网格化监管”、“数字监控”和“信息管理”三大系统集成化,建立起视频影像、企业工况监控、数据信息在线监控“三位一体”的环境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可实时监控辖区火电、煤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等65家企业。①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坚持依法保护环境。健全完善环境“网格化”、“台账化”及“一企一档”管理模式,畅通群众投诉监督渠道,推动建立系统完备、高效有力的环境法治体系[3]。②优化环评管理服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源头治理,严格环评准入,并继续排查清理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切实发挥对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的指导和规范作用。③完善污染防治体系,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借助污染源在线监控,加大对减排企业监管力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扎实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粉状物料堆场清理整治、供热计量改造、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等各项任务,确保2016年优良天数达到全年天数的85%以上,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0.035mg/m3限值。④着力保护自然环境,严守生态安全红线。加强遗鸥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清理整顿保护区内违章建筑。严格按照《全市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以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总抓手,拉动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活畜交易市场粪便处理工程及村容村貌建设,改善农村环境质量。⑤强化环保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拓展东胜区信息化指挥调度中心的移动执法、信息管理、预警监测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3总结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东胜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全面推广、镇街道环境保护站的设立运行及其“信息化”建设,正是以“深入基层、贴合实际、服务群众”的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做到工作重心前移,监管延伸到底,增强环境管理体制的统一性、高效性[4]。环境保护工作继续探索基层环保站工作经验,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智慧环保”能力建设,强化在线监控、移动执法、应急指挥、数据共享等信息化功能运用,为“十三五”规划纲要绿色可持续发展把好基层服务关,做好基层工作的具体精细化管理工作,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永亮,俞海,夏光,冯燕.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现状、经验与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2):90-95.

[2]赵其国,骆永明,滕应,曹伟,吴绍华.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9,46(06):1146-1154.

[3]董小林,白云峰,潘望,曹广华.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30(02):121-126.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篇10

一、提高认识,切实突出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我县环保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汝城县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确保我县今年的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2.加强法制宣传。在全县深入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始终把环保宣传作为开展环保工作的先导,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一是以世界环境日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围绕“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倡导“建设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生态汝城”;二是以创建绿色学校、优美乡镇为重点,扩大环境宣传教育阵地;三是县广电有线台要开设环保栏目,制作环保专题节目,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推介先进、曝光环境违法行为,积极营造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

3.落实目标责任。各乡镇政府和县有关部门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坚持环保工作与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环保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内容,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各乡镇要落实好对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的责任体系,建立环保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挂点督办、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年内至少召开2次以上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环保工作和听取环保工作情况汇报;狠抓落实,保证各项环保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4.严格环保问责制。对未经审批擅自建设、违法排污危害环境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的单位,对没有严格依法办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审批项目、给污染企业充当保护伞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由监察部门依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主要领导人的责任。对辖区内发生了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要坚决追究属地政府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情节严重、影响极大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突出重点,切实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1.以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加强水环境污染整治。全面落实《龙虎洞水库生活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县城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加紧推进全县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把延寿河流域、锦江河流域、大坪铁矿区、城关河作为流域、区域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强化污染源头管理,严禁直接向县域内河流江泊超标排放工业污水,保证我县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Ш级标准。

2.以小垣矿区整规为契机,加强延寿河环境污染整治。一是重点整治一批。对环保设施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实行停产整顿,直到环保设施符合要求,废水达标排放,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二是关闭取缔一批。对未经环保、国土、安监等部门审批的非法采选企业采取措施强制关闭。三是加强环境监察监测。对矿区企业实行全天候的环境监察,加强企业外排废水的采样监测,及时掌握污染动态,严厉打击偷排直排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原延寿砷制品厂、小垣冰铜冶炼厂废渣的不定期检查,严防淹埋的砷渣铜渣污染环境事件发生。四是拓宽污染治理渠道。环保部门要积极争取环保专项资金,加强延寿河污染的治理;各企业要加大环保污染治理的投入,特别是鑫矿公司要抓紧整规工作搞好区域环评,规范矿山采选,消除污染隐患。

3.坚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大坪矿区的污染整治。一是成立大坪矿区整规领导小组,出台《大坪铁矿区矿业秩序整治工作方案》,严厉打击滥采乱选的违法行为,对环保设施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要实行停产整治,敦促选矿企业建立尾砂库防治污染,直到污染治理设施符合要求,经环保“三同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彻底规范大坪铁矿区开采加工秩序。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铁矿采选企业要敦促其聘请有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切实增强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三是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行生态效益建设者受益、享用者尽责、破坏者补偿,对大坪矿区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企业,要根据各企业生产规模征收生态恢复补偿储备金,并建立财政环保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储备金全部用于资源枯竭业主撤资铁矿开采后的生态恢复工程,彻底解决大坪矿区污染隐患。

4.提升县城环境质量,加强中心城区噪声、烟尘、生活污水及垃圾的整治。县城的环境质量是全县环境状况的综合体现,在县城提质扩容时主要是治理城区及周边的工业污染源。要以产业调整为契机,加快城区及周边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迁步伐,年要完成钓鱼台工业区整体搬迁工作。督促教场坪、四拱桥的企业限期整改,经整改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的要责令搬迁或关闭。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法定职责,密切配合,全面加强城区管理。建设、城管部门要切实解决中心城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和建筑扬尘污染问题,完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公安部门要切实解决交通运输业噪声污染问题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问题;卫生部门要切实解决医疗废弃物污染问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解决城市噪声污染问题、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或就地焚烧垃圾的问题;环保、工商、城管、技监、建设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建筑噪声和燃煤锅炉污染以及饮食服务行业的油烟污染的监督管理,从年起,县城一律不许新上燃煤锅炉,对原燃煤锅炉要按计划逐步淘汰更换为清洁能源,凡涉及餐饮、娱乐和冷作加工等经营项目,未经环保环评审批的,工商部门不得注册登记,核发执照。

5.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机遇,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乡村环境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改善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村庄,保护基本农田。突出抓好农村重点污染源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与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在经济发达的农村要加强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环卫部门要指导乡村在规划建设的同时配套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场所、范围内设置垃圾桶(池),集中或定期对乡村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大畜禽养殖业、农药化肥等污染防治力度,农业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民重视使用农家肥,推广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减小农药化肥的环境污染;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生态恢复和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推广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节肥、节药、节种技术,切实解决农村重点污染源问题。

三、完善机制,构筑齐抓共管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1.坚持和完善环评制度。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凡新上项目,必须进行充分的环境论证,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一时发展、长时间治理的老路子,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环评。全面实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编制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建设前、重大项目建设立项前,要仔细分析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充分听取环保部门的意见,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审批部门不得批准该项规划。要不定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专项执法检查,对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但未经环评审批而擅自开工建设或生产的项目,要责令停止建设或生产,限期补办环评审批手续;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由县环保局提请县政府予以强制关停,限期恢复建设地原貌,通过执法检查,切实解决和纠正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典型违法案件要严肃查处予以曝光,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贯彻执行。

2.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把新、扩、改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选址、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的新增污染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强化部门联合把关责任制,凡是未依法经环保审批,不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项目,发改局、国土局、安监局、建设局、规划局、工商局、电力部门、金融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和省市的决定,严把关口。

3.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各排污单位在排污申报登记的基础上,必须向县环保局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污。发放排污许可证前必须进行排污量的法定行业标准监测,对合法企业,通过采样监测,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发放正式的排污许可证,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发放临时的排污许可证;非法企业,一律不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要实行年检年审,正式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临时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县环保局要定期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监测核实,对不按环保要求而超标排放的,要吊销其排污许可证。对拒领排污许可证、被环保部门吊销了排污许可证、无证排污的排污单位及个人,电力部门不得供电,公安部门不得提供火品,工商、国土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环保部门要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联合把关,确保《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实施。

4.实行“三同时”验收保证金制度。为保证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实施到位,根据省人民政府的《决定》,按照《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必须按项目环保设施投资的5-20%缴纳“三同时”保证金。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经“三同时”验收合格后,保证金将退还给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未按“三同时”要求建设的,环保部门不得予以项目竣工验收,相关部门不得发放准予生产经营的相关证照,“三同时”保证金转为环保专项污染治理资金。

5.制定环境保护考核制度。严格环保责任考核机制。今年继续推行环保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将环保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相关单位的年度综合考核。明确乡镇和县相关单位行政一把手为环保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环保专干为主要责任人,考核情况作为单位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及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出现重大以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6.落实污染总量减排制度。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十一五”期间,省、市要求我县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9%和10.1%,要求我们要将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排污单位,各排污单位必须全力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突破;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台账,定期向社会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县环境监测站要切实加强污染源的监测和环境质量的监测,以环境质量监测校验污染减排的成效,以建立减排监测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带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按照《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办法》,落实污染减排责任。

7.制定污染事故防范、处置和环境制度。要完善企业环保岗位责任制,各排污企业必须建立环保监察机构,配备专职环保监察员,对本企业排污情况实行全天候的监视监察,污染防患于未然;要健全企业排污情况报告制度,各排污企业必须每个季度向环保局定期报告生产及污染物排放情况,使我县及时掌握污染源动态,实现全县的排污总量控制,杜绝严重污染环境的事故发生;要建立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各排污单位必须建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处理应急事故,切实提高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应急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要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企业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要加强环境制度,对群众来信来访,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妥善办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持环保案件属地管理原则,纳入乡镇环保责任制考核内容,明确责任,杜绝办事拖沓、矛盾上交现象,大力遏制越级上访、重访事件,坚决将环境处理在萌芽状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加大投入,强化全县环保能力建设

1.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把加大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保障,足额保证环保正常工作运转经费。要切实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着重解决环境监察、环境监测能力不强的问题,对县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进行机构标准化建设,更新添置我县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和试剂,提升我县环保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