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怎么应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0:05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1

关键词:财务;业务经营管理

一、财务工作的目的

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在盈利的状态下长期持久地活下去,在这一整体的目标下,财务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笼统的为股东创造价值,因为企业所有部门必须是能为公司提供更多的价值,并且是基本满足资本对于价值增值的要求,不是价值消耗,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怎样为公司创造价值,尤其是财务在整个公司的价值创造中的价值环节和主要的功能应该是什么值得研究。因此,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应该更加具体的呈现出财务应有的特殊功能和特别的定位,价值链上其他各个模块各自都是有自己专属的功能,比如研发一定是为创新性和实用过程中的新型产品来服务的,要更多体现出商业的价值;营销销售是为了最终卖出产品,能卖到合适的价格,并达到一定规模来服务的,而不是为了方案的高大上服务等。所以,财务的工作也应该有对应的企业商业目标中的核心价值和核心价值的体现。财务的主要工作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对内:怎样做好基本的成本控制、目标管控、资金有序流动、保障业务需求以及对应的战略落地的规划和资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一个是对外:做好资金资产的出与进的工作,税务筹划,整体外部风险的评估,以及对应外部变化的主要工作,尤其是在融资的角度考量,要将稳定、低成本、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资金引流进来。从边界上看,财务是一个超过了业务边界的工作,是在公司中边界最宽的部门;从社会监督上看,需要承载整个公司合规性要求的管控职能;从参与的作用上看,前台较小,后台的作用较大;从创造的价值上看,是一个稳定器的作用,是闭环系统中的反馈系统,不是直接的价值创造,但是是公司组织的价值创造的重要组成。整体来说,企业财务部门工作是定位在为企业大框架下所有的资源、资本、资金、资产为战略与业务服务的过程中能起到合理、有序、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流动过程中增值提供服务的工作。当然这里是战略决策财务的定位,而不仅仅是大部分公司中的账务核算处理部门,我们的财务人员必须要将自己和公司的命运联系起来,自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能急公司之所急。既然财务需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那么这些价值应该怎样体现呢?如果采用时间划分,按照从过去到未来,越是时间靠后的事情,对于企业的发展的影响越大,因为从过去的财务报表,到一般的财务分析,再到股票估值,到最终的企业打包卖出等等来看,都是呈现着资产的逻辑是从过去确定变成当前的不确定,到未来的非常不确定的模式。从价值上讲,也是未来的更大,因为从企业发展的正常情况来说,前期资产的积累是非常慢,是可以忍受较低的投资回报,到后期就变得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是按照未来的现金流的折现进行计算的。为啥要投资,就是因为未来的收益更有吸引力,但是也更加地考验人的决策能力,映射到财务的领域就会使得我们在未来不确定的时间点上付出更多应对更多,当然可能收获也就更多。从财务工作上说应该将这些工作分成主要的四个基本阶段,就是面对于过去的,面对现在,面对短期未来,面对于长期性的未来。财务的工作既要能追溯过去,也要能承接未来,还要能在当前的工作中能合理的意识到公司业务不合理的边界点,并能有效控制,以及不断评估当前的内外部的风险以及我们面对这些主要风险承接的可能性。

二、财务与业务的关系

任何公司都是先产生业务,没有业务就没有财务,业务与财务是皮和毛的关系。只有存在了业务才有财务闭环的产生,从业务的层面来看财务就是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因此财务需要改变以往对业务各项资金费用控制的逻辑习惯。稳定扩张是企业发展的需求,财务需要根据财务状态和经营需求提出可供决策的依据,要反对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的扩张和盲目无序的扩张方式,财务作为后勤保障型的部门,从财务原本工作性质本身上来说财务很难直接对业务开源增收提供有效的帮助,大部分公司往往只能在预算成本费用等节流方面进行控制,从业财融合的角度来看未来财务需要从节流逐渐向开源扩展,未来对公司各项费用控制职能的基础上,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公司业务的支撑和服务上,进而在公司业绩增收上提供价值。那如何才能做到对业务的支持和服务实现创收呢?在公司内部很大程度上,财务所能掌握的资源是很多的,比如预算控制、筹资融资、资金调控、流程再造等。资源在公司内部重分配的权限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财务手中,比如有些公司单从业务层面是盈利但却导致公司整体亏损,实际上就很有可能是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因此,我们在这个部分的任务可以被分解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业务贴身的财务服务,比如数据支持等;第二部分是由于业务层面导致的需要全局规划的财务服务,比如资金的融资,资金资源分配,项目投资决策等等。第一部分对业务的财务服务,我们主要解决与预算、税务、核算等相关的传统业务,主要是针对内部核算、绩效考核、数据支持等,从内部管控上作为业务人员的支持者,业务人员对财务知识相对较为缺乏,需要依赖财务深入业务一线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从财务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业务信息,为业务提供服务和支持使得业务能更加有效运转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到业务的认可,才能使得业务发展更加强劲。第二部分全局规划的财务服务,我们要解决的是雪中送炭的问题,没有财务支持无法正常开展业务,为战略目标与业务目标提供资金、决策、布局等全方位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让财务起到增值的作用,项目初创期在完全缺失的空白中建立起各种资源的连接,在项目稳定期把握好内部控制管理,让各项资源高效运转。同时还要在整体上做到控制风险,以配合业务做到业务制胜,不可以是单纯的财务结果制胜的观点,要时刻把握住我们的整体风险和我们风险低洼处,怎样通过将风险做好均衡进行冒险,尤其是我们业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风险一定呈现动态水平,怎样保证我们的风险在各个环节保持可控并且保证一定的自由度是考验我们的财务负责人的重要指标。从整体上,要保证业务和财务两条线冒险的时间点一定要考虑好,否则到时候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出现业务与财务的双重危机,双线作战就会出现极大的被动局面。总而言之,财务都是为业务服务的,只有业务发展好了,财务才能有实现创收的的价值,公司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通过对其他部门的支持,财务才能实现财务的价值创造,同时公司各个部门各个模块之间也都是互激发,相互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业务是在接受到财务支持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财务的规则,了解做为商业闭环的财务是怎样来呈现业务的,业务就可以开始进一步去挖掘对于公司更好的业务方式,而不是挑战财务规则。

三、财务与经营的关系

在经营中,财务的活动并不能完全独立于经营,而是经营的一个环节,而且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就是一个闭环反馈的环节。因此,怎样通过闭环完成一个经营活动的纠偏需要在整个经营中进行考量。商业经营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可能通过整合资源、通过经营务来实现利润,达到商业目的,而这个商业目标并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所以怎样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配合我们资产的配置,完成最终的销售达成和回款完成,成为了财务体系需要重点思考的。商业需要合理利润,怎样的资源做怎样的事情也是财务部分需要配置妥当,否则就会是一个不达标的商业行为,到时候导致的撤股,提前要求还款,使得我们的大后方财务状况无法稳定,最后导致前方的业务也变得岌岌可危。从经营和财务的两条线看,至少要做到两条线中一条线受到了较大的挑战时,另外一条线必须保持稳定,因此,经营中的任务,除了各项指标定量考核外,还要考量到风险这一环,如果业务风险过大,一定要将财务风险尽量降低,使整体风险水平保持在一定的可承受的风险水平上,进而稳定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经营风险的考量。从目前的几个明星独角兽企业的困境和解散来看,就可以知道这个是重点考量的,比如ofo,无论是运营管理,还是内控问题,还是融资节奏,还有就是长时间无法做到盈利,而投入一直在增加;再比如爱屋吉屋,因为手里有钱,在没有房源的基础上急剧扩大规模,商业模式无论如何都形不成;还有比特大陆在2017年的时候非常有市场,赚了上百亿,但是比特大陆在很长时间都没有办法找到下一个盈利点,已经没办法找到矿机那样的生意了,尤其是在生意的持续性上。业务不一是因为规模大了就一定能将成本降下来,即使能降下来,但是我们的投资回报率是股东不能承受的,这个商业模式意味着要换股东才可以。所以,什么样的投资人,什么样的业务投资回报率,什么结构导致的投资回报率都是要做进一步的权衡。财务风险的考量。一句话就是尽可能做到有效投资,乱花钱的结果就是投资低效会导致流动性收紧,流动性收紧会招致下一步考量时会采用低回报率来进行资产配置,最终会导致大规模低效资产的产生。而且由于部分不易出售的资产在手中,导致本不紧张的现金流会更加紧张,这时候很可能就会产生高息借贷。这其实就是为了短期的效益而做出的高风险低收益的事。在风险考量时,一定要将流动性风险放在首要位置。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2

马海燕:家庭或者个人通常会忽略理财基础的搭建。这个基础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要有备付金,以便应对意外、急病、子女教育储蓄金等长期规划和突发事件。越是钱比较少的年轻人或者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家庭,理财基础尤为重要,每个月都要留有一定备用金,通常我们会说是3到6个月的生活储备。

第二,在医疗、意外、养老和子女方面,通过购买保险,搭建牢固的理财基础。现在城镇农村均实现了基本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但是基本医疗费用报销70%,还剩下30%,这对于一些家庭或遇到特殊情况,可能这30%都无法负担。就需要自己购买补充商业医疗保险,那样一般的病基本上就覆盖了。有经济能力或经济能力提升后,需要再购买一些大病险,以应对重大疾病。

商业保险越早规划越好。如果有子女,最好在其3岁之后,给其购买医疗保险,3岁之前对孩子投保成本较高。

第三是资产配置方面。我们发现,很多人资产过于集中,比如楼市好的时候,拿出90%的钱去投房子;股市好的时候,又拿出90%去投股票。资产过于集中,应对风险能力就会降低,一旦集中的某类资产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打击就比较大。所以还是那句老话,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强调的是分散投资不同类别的资产,以应对风险。

投资与理财:现在人们提到理财,直接联想到金融产品,因为金融产品更好理解。你怎么看人们对产品安全的认知?

马海燕:产品安全在理财安全中是第二层面,很多人只看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对产品风险认知并不高。对产品风险的认知不足,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被高收益吸引,往往对风险认知不够。例如,金融产品很多都是预期收益率,并不是最终实际收益率。还有对保本和非保本产品的理解不足,对投资的东西并不了解。

另一类,对于明显失常的高收益,抱有侥幸心理,相信还有比自己更傻的人。例如现在p2p非常火热,各类借贷网站鱼龙混杂,这两天随手翻到一个网站,它说约定借贷之后,每天返还利息,两个月的收益率就可达到100%。遇到这么高收益率的产品,就必须警惕是否诈骗。像这类的公司很可能会在突然间消失,而我们的投资人往往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接棒的。

投资与理财:除了产品的风险,你也提到p2p的问题。投资人买产品外,也会有“金融机构”威胁人们理财安全吗?

马海燕:的确有。对金融机构的选择应该是理财安全的第三个层次。在选择产品前,人们需要了解产品的提供者——金融机构,投资人需要付出一定精力,去了解金融机构的资格和专业背景。选对好的金融机构本身就是降低风险,专业理财机构可以在节省投资人时间、降低投资风险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碰到金融机构经验不足的理财人员,对风险认知不够,也可能诱导投资人出现投资损失。也有一些骗子公司,可能会令投资人血本无归。

关注产品风险要远远高于收益率

投资与理财:单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如何控制产品的风险?

马海燕:从投资的角度看,投资产品主要关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率。很多人计算完了收益率和安全性,却忽视了流动性。有些企业并不是业务出了问题,而是由于在运营中过于激进,一时间资金周转不开,就破产了。而个人和家庭在投资中,也要考虑各个产品间的期限配置。

在投资产品的选择方面,投资人首先要了解各类资产的风险差异,什么样的钱适合什么类型的投资品。其次,需要了解产品细节,例如信托,要了解借钱主体、依靠什么方式还钱,如果还不了钱,风险保障措施是什么?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搞不明白的产品不要去碰。

投资与理财:人们对产品的风险意识匮乏,主要原因是什么?到底该怎么办?

马海燕:人们在理财之前,很多时候是缺乏正确的理财理念和原则。其实在投资产品时,先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风险控制好,赚钱的保障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其次,是对理财知识的匮乏。国人对理财整体认识的匮乏,跟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在第三方理财没有出现之前,中国金融行业是分业经营,保险、基金和证券各做各的,大家对综合财富管理没有整体的认识。

第三方理财出现后,行业又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所以,要不就自己搞明白财富管理和理财规划这件事,要不就花时间了解理财机构,交给真正的专业人士去做。衡量一家专业财务管理机构并不难。第一,这家机构是否在做综合财富管理,他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专业规划和金融产品?这是可以搞清楚的。第二,他们的财富管理经验如何?是否有专业的研究和服务团队?

投资与理财:现在很多机构在卖理财产品,但大家好像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足,是有意为之吗?

马海燕:我们给很多银行理财人员培训,发现不少人自己就对风险认知不够。在海外理财师行业有个衡量的标准,理财师的年龄一般在35岁到45岁,才算比较成熟。理财师没有做够10年,将缺乏对风险的实际认识经验。只有10年经历了完整的经济周期之后,才能对产品风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正规金融机构的理财人员存心刻意忽视产品风险的相对比较少,有句话叫“无知者无畏”。而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电话销售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由于业绩压力,有意降低对产品风险的提示。

投资与理财:目前到底多少收益率才算是比较安全的?

马海燕:我个人觉得10%至15%的产品收益率是一个合理界限,高于15%以上就要加倍提高警惕。面对承诺本息的高收益产品,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会不会是骗子。对于产品收益率的合理区间,也可结合宏观经济所处周期来衡量,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产品收益率。

投资与理财:投资风险偏好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方面,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马海燕:恒久财富把投资风险偏好主要分为五档:保守型、安全型、稳健型进取型激进型。经过一些问题测试,基本上能对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做出分类。

之后将据此配置大类资产,例如,货币基金和债券适合保守、稳健的投资人,期货外汇适合激进的投资者,等等。再进一步将其落实为一个具体的投资产品组合方案。如果客户不认同,将修正产品组合或再次评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直到得出客户满意的方案。公司每年还会对客户做一次投资组合回顾和风险偏好测试,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改变,投资人的风险偏好也可能改变。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3

张瑞君:

CFo职业“幸福”的突破口

国外CFo体制和CFo职能框架都形成了,所以CFo的地位也非常高。但是在中国真的是差得非常非常远。我们看到有的公司CFo的地位非常高,他的作用发挥得非常好,价值也非常大,但是更多的企业CFo的价值体现不是那么恰当,职能也没有发挥得那么好。

除了CFo体制和CFo职能框架没有形成的原因外,我觉得CFo的价值能不能体现出来,还有CFo自身智慧的问题。

怎么去突破呢?我个人认为,也不一定恰当,我们CFo先不要和业务接得那么紧,因为我觉得这当中涉及权限的问题。现在最好突破的地方,就是资金管控。

资金管控,是跟业务半结合、半不结合的领域,这个领域的风险效益,恰恰是我们财务团队应该去关注的,如果你能把资金管控做好了,那么你的价值和业绩就会凸显出来。

现在,资金管控的问题对中国企业来说已经有土壤了。过去我们所谓持有资金,就是现金,而今天,原来资金的概念已经变成金融资源的概念了。这方面就有很多的内容可以做,比如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我们可以控制整个企业的金融资源的流量、流速,做到最优的资源配置,这是企业集团最关心的。

在这方面你只要建立好机制就可以实现,就是要建立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机制。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不高,很多学者在批判它,但忽视了一个问题:你的内部资本市场的机制建立好没有?实际上就是将制度流程、信息系统和组织有机融合的这样一个机制建立好没有,如果这个机制建立好了,这个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就能够发挥,就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有效地控制资金的流量、流速,而且还能够降低运营成本。

这样一来,你会发现资金管控不是一个空壳,不仅仅是资金报表那么简单,它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在国外很多公司里,整个的资金、金融资源的管控体系组织,直接归董事会管,所以CFo的地位非常高。

周殿林:

财务可创新企业商业模式

在中国我觉得CFo已经有很多的发展空间了,我们用友的一个客户,他既是副总裁,又是CFo。我问他,你与国外企业合作,是以副总裁还是以CFo的名义?在国人的意识里,感觉副总裁或者常务副总裁,要比CFo高一点。但他说,“我不用副总裁,而是用CFo。”我问为什么?他说,在国外,CFo就是企业管理层的二把手。所以说,CFo的定位是高于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的,也高于一般的副总裁。

我们财务的能力框架不是财务人自己标榜出来的,而是社会公认的也就是说财务真正能够创造的价值在哪。

比如,我们用友的一家央企客户,2004年,它的财务老总找到我,说找不到企业财务地位上升的路径。我和他交流了几次,发现要想抓住控制的灵魂,关键就在于资金。在他的企业里,资金管理到一定程度以后,内部产生了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

现金管理和内部资本市场的结合,会产生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说我们用友在河北有一家企业客户,以前是以4S店的方式卖汽车的,但是卖车是表象,其真正的商业模式是卖配件,因为盈利是靠配件。后来他把4S店进行了改造,开始面向农民。为什么?他发现中国人信用最高的是农民,农民一旦负债以后,他首先就要还钱,他一天没还钱心里就不踏实,就拼命地赚钱。这家企业就从资金方面着手创新,这样,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现在这家企业在全国已经有400多个门店了。

薛贵:

CFo职能定位

我谈两点体会:一个是财务的职能定位,一个是CFo如何实现财务职能。

我感觉,现在企业里,总会计师地位的高低、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董事长或总经理对财务的重视程度,另一个是总会计师个人能力及是否强势。

财务本身不是一项独立的经济活动,而是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所以财务的职能应该是对经济活动的价值和风险的管理。因此,财务必须要对整个业务进行过程管控,否则对整个经济活动的结果就不能管控,事后再来管控风险是不行的。

因此,在我们集团公司,我带领财务团队将财务管控切入到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现在大家都讲财务和运营的融合,其实,这不仅仅是融合,而且是风险管控前移。财务对业务的风险要提前进行预测和防范。比如对某项经济活动我们觉得有问题,事先就要介入经营业务或投资活动,财务要对其进行分析,提前从资金角度和效益角度介入合同的评审或投资可行性研究,把握住资金和效益,把不确定的因素作为重要风险管理对象,一定要把风险提前锁定和管控,然后对整个运营过程进行过程监控。

国务院国资委正在研究制订一个《首席财务官管理暂行办法》,在征求意见之中。我主张财务职能要相对宽泛一些,这样财务的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多一些。不管怎样,财务肯定是要跟战略结合的,对战略的参与,重点是要制定财务战略。

我个人认为在国有企业做总会计师,尤其是刚到一个国有企业任总会计师,首先要融入整个企业的文化,融入领导班子,而不是急着出成绩,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真正融入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职能,总会计师才能站得住脚。我是比较幸运的,2006年11月,我通过国务院国资委公开招聘进入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我们主要领导对招聘总会计师是持积极态度的,我去了以后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支持、帮助我。

实际上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领导权很重要。现在国资委明确了总会计师是领导班子成员,这对发挥总会计师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下一步总会计师也要争取进入董事会。在美国很多跨国公司的CFo都是董事会成员。CFo进董事会,对确保CFo在企业的领导地位和整个财务职能的实现是一种制度保障,这是对发挥财务职能和实施财务战略是很关键的制度安排。

另外,目前在国有企业里,总会计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正确把握。在现有的经理层的框架内,总会计师就是总经理的一个助手,是个副职,实际上言外之意,真正的财务负责人还是总经理。总会计师要摆正位置,明确职责和权限,现在的领导结构下,总会计师是对总经理负责的,而不是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也不是直接对股东负责的,所以总会计师就很难担当投资者财务管理角色,实事求是地讲,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

袁国辉:

CFo之

薛总是央企一级企业的总会计师,而我曾经是央企下属三级子公司的财务总监。我这个层面,没有薛总那么高,我所感受到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财务负责人首先要跟总经理搞好关系,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实际上做起来是很难的。比如下面子公司一级的财务总监,往往是公司外派去的,可是总经理未必就真的认可你。这种情况下,要体现财务管理者的价值,大家的发言我总结一下实际上就是两个字:献媚。当然讨好也没有什么错,但有的时候对方并不一定领情,这时CFo要怎么应对?

我就看到过这种现象,有的子公司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连续换了三四个财务总监,也没有能配合好Ceo的。在这种情况下,CFo连自己的位子都不一定保得住,怎样对公司进行管控呢?这方面有很多需要财务人员深入思考的。

其二,薛总谈到的央企这个层级,实际上公司的做法是很规范的,不会涉及违法、违规的问题。可是到了下面的层级,违法可能说得重了一点,但真是不能保证不出现违规的情况。碰到这种情况CFo该怎么办?明显不合规的事情,总经理执意要做,这么残酷的问题就摆在你面前了,你去解释,他就觉得你在跟他作对。最后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公开了,哪怕所有的人都知道是Ceo的问题,但据我观察,最终的处理结果都是把CFo给调走。

所以财务总监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尽量和Ceo合作,把工作做好;另一方面也得把自己保护好。

其三,我认为财务总监最需要管控的有三个方面:第一,投资管控,现在很多国有企业不是没有钱,而是找什么地方把钱花出去,不断地找投资项目,这是个痛苦的过程。一个个投资项目下去了,如果都是惨淡收场,CFo情何以堪?第二,资金管控,今年1~5月的数据显示,国企的收入上升了13%,利润下降了10%,这一涨一跌之间说明了什么问题?国家强调GDp,企业收入虚增是容易的,问题是应收账款也会虚增,巨大的坏账风险也会随之产生,搞不好就会让企业陷入困境。第三,盈余管理,我的理解就是尽量去平滑利润,有时甚至是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做”出一些利润。总经理要业绩,CFo就要去配合“实现”这个业绩,年底提早结算点收入,少计入点成本费用,只要审计不较真,问题还不大。如果突破了这个度呢,CFo要怎么办?

边涛:

产融结合提升CFo职能

从中国企业的发展进程看,过去产融是分开的,现在是产融结合。自2000年左右,国内的金融企业由原先的严格的分业经营,逐步过渡到目前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产融结合以及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促使我国企业CFo职能的回归,大大提升了CFo在企业中的角色地位。

从信托公司来说,第一,CFo管投资。很多非金融企业的财务部门的职能只有核算没有投资,信托公司的财务部门必然是涉及投资的,这主要是指企业自有资本的投资,如要考虑投资参股其他的金融机构或者购买特定的金融资产等。所以说信托公司的CFo一般要参加两个委员会:一个是投资决策委员会,一个是风控委员会。成为这两个委员会的委员,决定了CFo必然会涉足业务和战略的制定中。比如说我们投资某非上市金融股权,或者参与投资其他非上市的金融股权,这些都要CFo拿出一个方案来,并且在重要问题的决策上,CFo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拍板。

第二,CFo管风险。金融业务的风险天然是与CFo相关的。对于净资本约束下的风险资本,包括它的评估和计量,CFo是必须关注的。不同的业务种类,其风险资本是不一样的。每一笔新业务的产生都需要耗费一定的风险资本,因此利用不同业务种类耗费风险资本的不同,可以有效地制定未来的业务发展战略。所以说,金融企业的CFo天然地必须关注风险资本,以及它的计提和使用,并由此来决定企业未来的产业发展布局。比如说房地产行业业务的风险资本目前是比较高的,那么,未来我们就会控制房地产行业投资的规模,加大对其他行业如能源矿产、证券、基础设施等行业的投资。所以,CFo必须关注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的评估及计量。

第三,CFo管战略。金融企业的CFo必然是要参与到产品战略及其他战略的制定过程中的。目前,整个信托行业的规模已经超过5万亿元,信托行业正向下一个5万亿元进军,可以说,信托公司也处在一个业务的转型过程中。未来,信托公司要发挥其综合金融牌照的优势,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产品战略,如适时推出包括资产证券化、基金等新业务,这些都与CFo紧密相关。

第四,金融协同效应。如今,金融控股集团的不断发展以及同业间合作的不断加强,使得金融协同效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就要求CFo关注金融资源的整合,关注同业的其他机构。现在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的合作非常紧密,很多产品的设计是跨牌照的。金融的协同效应和同业合作甚至对企业的收入结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今年个别小型银行买入返售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同业和中间业务收入接近公司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因此,在金融协同的大趋势下,CFo必须关注金融协同效应对企业收入结构的深远影响,并参与制定符合未来发展的相关战略。

第五,Ftp内部转移定价。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在推行内部转移定价机制,也很成功。如银行有很多分行,每个分行的资金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充裕,有的短缺。那么,通过内部转移定价机制,资金充裕分行的资金就可以转移到其他资金短缺的分行来使用,内部的相互使用是有计价的,如何定价,并通过定价来充分调动各分行的积极性,所有这些,亦是CFo考虑的重点。

上述五点充分说明,随着产融结合和金融控股集团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企业CFo的职能回归,促使CFo真正上升到公司的决策层。

阮光立:

经济转型财务要先行

关于转型创新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我说两句话:一是经济转型财务要先转,二是管理创新财务要先行。原因很简单,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决定了它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动行为或者主动作为。

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到底什么是财务,什么是会计,并不十分清楚。了30多年财务会计工作,前半段我认为财务就是会计,会计就是财务,财务会计是一件事;改革开放后我开始觉得财务和会计是有所区别的,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区分开来。但是社会上尚有不少人并没有完全认同,或者说同意有区别,但有个主次。我的个人体会是:两者本是同根生,但是各有各的套路。一个是以信息为重,一个是以谋划为重。

财务工作有四个纬度:第一个纬度是核算财务,第二个纬度是管控财务,第三个纬度是经营财务,第四个纬度是战略财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也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管数,第二个层次是管事,第三个层次是管人,管事里面一定有数,管人里面一定有事也有数。这里的管人,主要是指处理好人际财务关系(不是人事管理)。

讨论中,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是如何提高CFo的素质和CFo在企业中的职权。其实企业成败不决定于CFo,而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包括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CFo主要是对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防止把CFo定位成企业救世主,否则会把CFo推入陷阱。我认为,CFo要在不同的企业与不同条件环境下找到不同的位置。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4

建造合同会计准则

目前在项目管理当中,管理会计已经渗入很多层面,财务人员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比如阿尔斯通在越南投资建设了一座水电站,其财务人员就要考虑项目管理所涉及的财务问题,尤其是要充分考虑与财务相关的项目风险和机遇可能来自哪里。另一方面,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一般是固定价格合同,但因项目执行周期较长,每年也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涉及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在从签订合同到项目执行过程中,均有可能会发生大幅度变化。同时项目中也会涉及是以人民币还是以外币结算的问题。“如果以美元结算,我们就要考虑人民币升值问题。”孙彤说,“而这些项目中涉及的财务问题,都是财务人员应该去考虑的,也都是要去管理的。”

一般企业在签订项目后,都会签订建造合同,建造合同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执行期较长,建设周期和合同周期一般是3?5年,再加上质保期(通常2~4年),整个项目的执行期就非常长;二是合同金额巨大,比如阿尔斯通之前签订的越南水利设备项目,金额达到18亿元人民币;三是不确定因素多,因项目执行周期过长,项目期间可能发生很多方面的调整,财务都要登记和处理;四是合同架构复杂,一般合同架构中会有一个最终的业主,中间可能设总包,下面再设分包。“这其中有可能是直接的分包商,也有可能是与供应商的联合体投标,而每种合同架构下所代表的责任和义务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财务人员要十分了解在这一合同下所涉及的关系,不同的合同架构也会使得在财务管理上有很多不同。”孙彤说。

在建造合同的项目管理中,目前中国或西方企业普遍都会采用建造合同会计准则,销售收入是以完工百分比法来确认的,即确定企业该项目到底完成到了百分之多少。“尽管企业是按照完工百分比来确认完工收入的,但是毛利的认可要按照整个项目的毛利率来确定,这就对项目财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对整体项目毛利的预测相对准确,否则会使整个项目乃至公司的利润大起大落。”孙彤说。

明确职责

一般在项目中都会设有项目经理,更大的项目会设项目总监。但在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与项目总监之间的角色定位到底有哪些差异?孙彤认为,项目总监主要负责项目执行,特别是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以保证项目准时开工,并确保能够拥有一个很好的执行过程。而财务人员的角色与项目总监并不完全一致,其主要职责是从项目财务角度出发,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同时也要确保财务结果的透明化和准确性,因为项目团队是一个整体,且执行周期较长,如果发现项目有问题,要及时说“no”。“而在项目财务团队中,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责就是宣讲财务理念,要让所有项目团队人员知道其所作所为可能带来怎样的财务影响。”

对于较大的项目而言,项目财务在项目控制环境中面对的接口则是方方面面的,既要面对外部的人员,比如面对保险公司人员、客户项目负责人等等,也要面对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这包括项目团队成员、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以及税务、司库、风险控制等其他职能部门人员。另一方面,在合同架构非常复杂的情况下,一般的大项目又会被分成若干子项目,其中子项目也会有项目财务。因此,总项目的项目财务人员的接口又会非常多。

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财务需要做哪些工作?孙彤认为,一是要确保项目收入成本准确及时确认,并定期安排项目评审、提供财务报告。其中因项目执行周期较长,有些方面的预测数字并非来自财务本身,所以项目财务人员要在拿到预测数字之后对数字提出质疑;二是要与项目团队成员评估和应对项目执行的风险与机遇;三是如果涉及外汇交易,也要合理地规避外汇风险;四是要处理诸如保函、办理出口退税、组织收款、优化项目现金流等具体工作;五是要跟踪项目的一些重大变化,确保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合规,按照财务流程执行,并协助做内控和审计工作。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到底是什么角色?我觉得有三点是必须肯定的:一是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二是规章制度的维护者,三是业务的合作伙伴。”孙彤说,“事实上在项目财务中,财务人员的这三个角色一直存在(如下图所示),其所面对的工作,也都是管理会计需要面对的。”

关注三要素

项目管理三要素包括项目的成本/合同范围、项目的质量,以及项目的周期性和时间性,这三大要素的变化均会对项目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成本/合同范围,合同范围会决定项目的合同价格,大项目的合同价格可能会一直变动,财务人员要跟踪好合同的增减项,解决可能发生的变化。从成本角度讲,企业在做投标时,财务就应有了一项预算成本。而到项目执行期时,也会发生一些实际成本,由于已经下了采购订单,项目也会具备已承诺成本,同时财务也要明确未来会下订单的预测成本。所以项目的完工成本,就是实际成本+已承诺成本+未来预测成本。而项目的毛利确认,则是最新的合同价格+对完工成本的预测。“从成本角度来讲,财务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持续跟踪。”

另外也需要对单位成本和数量变化进行持续跟踪。“比如以大型水电设备项目为例,企业在投标期间认为需要采购100吨钢板,财务在设计完成时就要检查设计钢板量与投标量的差别,采购环节因定尺和非定尺的限制,可能会使得特殊钢板的设计量和采购量存在差异,在生产时需要裁减钢板,这有可能带来钢板的需求又一次变化。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财务如果想管理好和跟踪好各项成本,就要知道在哪些环节的数量是可能发生变化的,而这些环节就需要注意。如果把这些环节都掌握好了,财务对单位成本和单位价格的跟踪就相对容易一些。事实上,投标情况怎样、最后采购价格怎样相对容易跟踪,但对数量的跟踪就相对难一些。而对于管理会计,就要知道哪个环节有可能发生变化,要在哪个环节进行追踪。”孙彤说。

其次是对项目质量的持续关注。在对项目质量控制上,项目财务人员要明确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持续关注可能引起项目发生变化的关键要素,比如因项目中存在的技术风险、对使用不同标准的材料的合同要求,以及检验流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项目的变化等;二是始终要坚持一个不变的理念,即质量问题不容妥协。

第三是对项目的周期性和时间性的持续追踪。这其中包括要对订货/生产周期和关键路径持续追踪、对具备开票条件文件追踪,以及对采购合同的付款条件追踪等等。

“项目管理所有的工作均围绕这三方面展开。而项目财务人员也必须对这三方面有所了解和管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掌握项目的财务结果。”孙彤说。

量化风险和机遇

本质上,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执行中对风险和机遇的管理,项目财务要找出风险,量化风险。评估风险一般会有三个纬度,即从可能性、影响、紧迫性上进行评估。“所以财务要去核算和预测项目的最大风险值,在评估和风险机遇时,要把风险列实一下,即面对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分别采取怎样的行动方案。”孙彤称。

在项目毛利上,财务因要对最终完工的成本进行掌控,所以通常要把最可能发生的风险纳入毛利预测中,这是财务的一项基本职责。在建造合同项目中,财务要做好准备金的管理,即做好什么时候提取准备金、什么时候加大准备金、什么时候释放准备金、怎样计算这些准备金等等。比如项目需要执行很长时间,就要提取人工成本增长准备金。而人工成本增长的准备金即要计算有多少人工成本,预测人工成本未来几年每年的涨幅,然后根据这些人工成本发生年份的预测来计算。“这样计算出来的才是人工成本增长准备金,这些都是财务人员要进行计算和管理的。”孙彤说。

另一方面,不同项目经理的管理风格并不一样,有些项目经理极为谨慎,谨慎的项目经理会与项目团队一起应对风险,而忽视了项目机会。财务这时就要提醒除了考虑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之外,也要去考虑可能带来的机会,因为机会会稍纵即逝。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5

资产规划新年代――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有可能你会发现在工作上面暂时还没有机会实现,理解这个销售方法还有点困难,但是你会很快发现内地很多公司会涉及这个问题。也正因为没有人会认为进入到一个行业很容易,困难就表示会有很大的机会。

到2007年,我的团队不到200人,保费收入达到1亿元,并且连续7年成为香港公司的冠军团队。现在就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做到的。

我把保险行业的发展分为基本保障、风险管理、税务安排、信托管理四个阶段,现在内地大部分的保险公司还是集中在基本保障(人寿保险)和风险管理,现在国内也有产品叫投连产品,但是卖的并不多。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基本上也是这样的状况,99%的保险集中在基本保障里面,但那时也是最赚钱的年代。目前国内保险业也还是很赚钱的一个行业。但是如果现在让你去美国用你现在的销售方法做保险从业员,你认为你能赚到很多钱吗?

资产规划放大保险的杠杆作用

现在国内的投保率应该不到10%,而在香港的投保率已经达到107%,如果在香港只是谈到基本保障那困难就比较大,我的团队能拿到一个亿的保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把销售过程不单放到基本保障上面,而是放到风险管理、税务安排、信托管理这三个部分。虽然这三个部分空间很大,但内地市场还没有开始运作。

那用什么方法可以拿到大一点的保单让业绩好一点呢?在卖保单的过程里面有四个部分,第一,财富的累积,第二,财富保障,第三,财富分配,第四,财富保留。现在在内地大家看重的还是前两部分,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单单要看到第一跟第二,更重要的是第三和第四,现在内地很多人赚很多的钱,把钱放到什么地方投资要听你的,但是用什么方法把钱放到不同的部分,而且有一天他不在了,他怎样可以把钱留给他的后代,这就需要资产规划。

财富的周期循环为:创造――累积――保存――分配――创造。如果现在一个客户跟你买一个保单,有可能是他业务刚刚很好,他要通过一个保单将自己的生命价值留下来,你可以说,我给你一个方案,就是用什么方法将你现在的资产分配下来。

在今年全世界的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客户有可能跟你说,现在买什么理财工具投资我都没有兴趣,因为我在股市亏本很厉害了。但是你可以跟他说,保险是最有效的理财工具,人寿保险是一种最安全的理财工具,人寿保险可以钱生钱。现在对抗金融风暴一个很好的工具称为――延伸工具,而人寿保险就是这个延伸工具里面很重要的部分,你给他一块钱的保费,在香港可以拿到1000的保额,这个杠杆是全世界最大也是最安全的杠杆。

时间是资产投资风险最大的克星

在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你的资产怎样可以保全呢?

因为保险投资不是一个短时间的行为。只在几个月短时间内是无法准确判断其大方向的,必须要将其背景扩大到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给予合理的判断。投资风险中最大的克星就是时间,最大的敌人就是贪和怕。即使现在美国的股票跌的非常厉害,但是以10年作为一个期间来看,他们的回报率还是平均在12%,也是在增长的。

在香港,很多人问我什么地方的股票市场最好,我认为只要你看好并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那么毫无疑问,一定是中国。

资产规划个案详解

在财富管理概念下,我们用金字塔描绘财富管理的四大元素安排:现在95%的人最大的目标是保障目前已经拥有的东西,5%的人会创造一个新的机会去赚更多的钱,现在国内那么多有钱的老板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给他呢?用两个案例来展示我们是怎样实现资产规划的。

个案探讨1:

案例情况:XX企业是一家制造钟表业务的股份企业,股东a负责勤工作,股东B负责销售工作,2006年企业利润HK$1000万,香港利税为17%。

但是股东B在2007年意外身亡,他妻子是惟一合法继承人。股东B的妻子担心股东a会将企业全部拿走,所以她想以1000万的价格把股份全部卖给股东a。

分析:在股东B出事以后,公司会出现很多问题,对企业债主、客户、生意拍档、员工、员工的家人、继承人,税务局等都会产生影响。如果股东B的妻子想以1000万的价格把企业全部卖给股东a,怎么处理最好呢?如果要买,股东a拿不出1000万现金。即使拿出来也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案例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您目前赚多少,拥有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么时候您需要?您需要时,钱在那里?

方案建议:

从1000万利润中拿取5%即50万作为董事风险管理工具,50万保费可为股东a及B同时投保各1000万人寿保险,受益人将是XX公司或其中一位身亡之股东受益人,同时邀请律师公司制定“股东协议书”BuySellagreement(商定当一方股东出问题时,受益人拿到1000万,但是要把股权卖给对方。)

公司里面有1000万的利润,要付170万的利税,因为HK$50万保费及其他费用将可扣税,这样,公司并没有拿出多少钱,在股东B出问题后,股东B的受益人可以拿到1000万,股东a也不用拿任何钱就可以拿到公司的股权。

个案研讨2:

案例情况:陈先生今年53岁,是一所制衣厂老总,陈太太今年25岁,家庭主妇,他们有一个3岁女孩,陈先生最担心万一自己身亡,太太将有能力管理财务及教育女孩到成年,陈先生现有资产超过HK$3000万。

方案建议:为陈先生购买一份HK$1100万人寿保险,为陈先生设立后备家庭信托,(成立费为HK28000,后备家庭信托不另收费直至生效,每年HK35000,)为信托定立投资代表,为陈先生设立信托旨令(Letterofwish),同时陈先生定立遗嘱。分析:在这个资产规划案例中,信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简单讲,信托是成立人和受托人所协议的私人安排。在成立人出问题后,成立人将其拥有的资产转移到受托人管理运作,为受益人所享有,受益人包括成立人和其家庭成员。陈先生可以把他的房地产,基金,股票,现金,人寿保险都放入到信托内。

这样做的好处是成立人生前拥有信托的运作权,成立人离开后,信托权全部交给委托人,委托人按照信托书的要求安排资产分配,受益人没出事之前是没有什么权力,有问题之后,他拥有信托里面利益的部分。一般信托的运作年限是20年,总管理费用是70万,加上保费50万,这样这120万的花费基本也能包含在人身保险里面。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6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三重风险叠加并将放大下行压力呢?滕泰指出,国内外各个研究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最乐观的预测是2014年的GDp增长速度大概在7.9%,最悲观的是7.3%,比较一致的预测是认为2014年消费大概能够平稳增长,出口在欧洲美国经济复苏的带动下能够略有回升,投资增速有一定的下滑,但是这个下滑速度最低也不过是把201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调到18%左右,很少有再低的预测。

对于2014年经济的运行轨迹,研究机构都认为是逐波下行,下半年有滑出底线的可能。所有这些预测都隐含了一种叫做连续变化或者叫做线性外推的预测方法,假设影响经济的这些要素变化是连续的,没有跳跃式的、非线性的,或者是断崖式的下跌或者上涨。这种情况下,上述预测可能是正确的。若出现非线性变化,通常大部分预测都会失效。

例如2009年有一个国内非常权威的研究外贸的预测机构,在2008年11月份的时候预测2009年出口增长是10%到15%。为什么这样预测?他们的依据是一直到2008年第四季度的时候出口还是在增长的,2009年又不好,可能在10%到15%之间。结果2009年的出口增长是负的16%。所以当剧烈变化出现的时候,这些学者不敢做预测。

还有一个是2011年滕泰本人的预测。当时社会上对通胀的忽悠太厉害了,人工成本涨的这么快,通胀怎么可能下来?石油原材料涨的这么快,通胀怎么可能下来?仿佛通胀一辈子下不来,当时他预计2012年前三季度的Cpi走势分别是4%、3%、2%,给中央的建议是降息降存准。事实证明他的预测是正确的。但是10月份做预测的时候分析师们都不敢相信,滕泰就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当时猪肉价格是30块钱一公斤,明年的猪肉价格涨到50块钱一公斤,可不可能?回答是不可能;明年从30块钱跌到20块钱一公斤可不可能?回答也是不可能;明年30块钱一公斤直线不动,可不可能?回答还是不可能。那你还做什么预测?事实是猪肉价格从2011年四季度跌到2012年中期左右。所以无论是在经济的预测当中,还是股市预测当中,我们看到的一些预测大部分是常规机构线性连续的方法。

滕泰指出,2014年有三个因素会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

第一,企业厂房设备投资的下滑。2013年给大家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三次“钱荒”,在往年要求加0.25个点的利息,中央银行都必须向国务院请示,降的话也要请示,欧美要调基准利率的时候,也要向全世界宣告,而在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当中,权利出现了真空,一年期的存款没有意义了,所以调不调节没什么用了,但是像美国欧洲那样新的基准利率又没有形成。央行向国务院请示什么?向老百姓公告什么?什么也不需要,但是三次钱荒以后再次看,成本已经大幅上升,到2014年融资成本一定会向实体经济传播。有关预测中国的实体经济能够承受的融资成本10%多一点,但是现在实体经济接近临界点,所以很大批量的民营企业把实体关了,放高利贷去。若还按照常规预测企业投资增速就不对了,让经济学家说从18%调到9%,他又不敢,所以非线性预测没有依据,但是这种潜在的风险是巨大的,2014年企业的厂房设备投资一定会大幅下滑。

第二个风险是房地产投资。过去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掐房地产的融资渠道,银行停了,他去找信托;信托掐了,他去找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这个通道;这个掐了,他就找基金子公司,今年107号文全给你掐了,找谁去?所以如果2014年大批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出现断裂的话,房地产市场像2013年那样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了,但是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行为我们预测机构又做过多少预测?所以说,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的风险也是极大的。

第三个风险是地方投资的下滑。2014年叫做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中央把地方债务控制纳入考核指标,在淡化GDp的情况下,这些县长市长的心里是怎么变化的?他们行为主体的变化,会不会造成地方基础建设投资断崖式下滑?发改委也说了允许用低成本债务替换高成本债务,怎么替换?利率越走越高,地方债成本都涨到8%以上了,所以利率不降低,债务替换就没有可操作性。2014年的消费没有风险,尽管八项规定在往下刹车,消费增速总归仍将持平。出口略好于去年,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的风险,这么多年我们都没有遇到过,以前是年增速30%,后来25%,再后来20%,2013年是19.6%,但是2014年16%、15%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是中国经济2014年面临的风险。

面临上述风险有哪些应对办法呢?滕泰认为,鉴于2014年“两会”还没有召开,政府工作报告还没有对2014年做具体的部署和安排,中央目前还有很多政策资源可以利用。

首先,优先对货币政策做出安排,不要再闹“钱荒”了。中国钱最多,是全世界储蓄和外汇最多的国家,理论上不应该有“钱荒”。“中国钱最多的国家,钱最贵”这是一个现实的悖论,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剂好药,但是如果政策不配套,好药就会变成“毒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衷是“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南辕北辙,怎么通过好的政策调整,降低成本?这个是2014年应该考虑的重点,坦白说如果国务院107号文(《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能够很好地落实,把该堵的漏洞能够堵住,那么货币政策就应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7

一、老板决策不能忽略税收风险。公司怎样发展?业务怎样做?都受老板决策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老板在决策时,很少考虑税收问题,导致了大量的税收风险。这样的事例很多。

比如大连某家私营企业为了解决办公问题,老板决定购买写字楼。由于企业资金紧张,老板就以个人名义用按揭的方式购买1000万元的写字楼。写字楼由公司使用,老板让财务将写字楼记入公司的固定资产,每月计提折旧,还款全部由企业资金支付。

该地税务局稽查后认定:该房产是老板个人资产,不属于企业固定资产,因此不能计提折旧,已计提的折旧要调整所得额,补缴33%企业所得税;企业所还的银行按揭由于不是企业所贷的款项,属于替老板个人还款,房产由公司所用,应视同为老板取得的“租赁收入”,缴纳营业税、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这使企业和老板个人都承受了本来可以避免的沉重税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到,老板的决策实际就是决策业务过程,也是产生税的过程。因此,老板决策也需要加强税收风险意识,不仅要重视经营过程,还要重视税收问题。

二、业务部门做业务要重视税收风险。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只有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才能真正规避税收风险。合同是业务部门签订的,因此,业务部门是产生税的根源。目前很多企业根本没有重视业务部门产生的税收问题,认为业务部门就是搞好经营,为公司创收。但恰恰是不妥当的业务处理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税收风险。

上海一化工厂业务人员从成都购进600万元化工原料,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购买这批原料的目的并不是公司生产自用,而是想转手卖掉。业务部门在与客户谈价格时说:“要发票650万元,不要发票620万元”。后来客户同意不要发票,按照620万元成交,货款通过老板私人账户结算。业务员认为这笔业务多赚了20万元!这种谈价格方式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的习惯。业务做完了,老板看了也很高兴。但财务做账却犯难了:没有销售发票,怎么做账呢?财务只能不做收入。可是收入不做账,进的原料能入账吗?也不做账,增值税发票也不敢到税务局申报抵扣了。如此“体外”循环,还为公司少缴了三万多元的增值税。

有一天税务局人员到公司查账,在账上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当检查销售合同时却发现了问题:一份620万元的化工原料销售合同没有入账,最后被认定为隐瞒收入偷税,于是对该企业进行补税、处罚。按照销售收入620万元计算17%的销项税90万元,由于当初进项税没有抵扣,所以造成没有进项税,只有销项税。补交增值税90万元,罚款45万元,合计135万元。为了3万元,损失135万元,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种风险哪儿来的?其实这都属于业务过程不规范造成的。不开发票不仅给自己公司带来巨大的税收风险,由于没给客户开发票,客户的账也没法处理,造成买卖双方都需要在账上造假。如果当初业务部门给客户开发票,自己的公司缴纳三万元的增值税后,变成了依法纳税。客户取得发票,也可以抵扣和进成本,双方都规避了风险。

业务都是业务部门做的,老板逼财务解决税收问题,就等于逼财务去偷税。企业要规避税收风险,必须首先规范业务过程,按税法规定签合同、做业务。

三、规范财务核算与缴税。目前,企业纳税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的,财务部门财务核算与计算税款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构。由于企业缺乏对财务工作的监管,使财务在做账、缴税上也会产生大量的税收风险。比如有一家企业,由于银行财务人员对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理解错误,使企业多缴180多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几年后企业请一家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内查,企业负责人才发现了此问题。此时再申请税务机关退税,已经很难办了。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8

戴晓莒,30岁,杭州,业务经理

Q 手头有10万元闲钱,看到银监会对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进行了限制,请问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现在还能买吗?需要注意什么?

a 短期理财产品还分为“固定收益产品”和“结构性投资产品”,前者类似存款,能够保障本金和较低的收益率,后者挂钩证券、外汇、黄金、期货等投资项目,年化收益率相对较高,但投资风险并不低于你直接购买股票、基金或外汇。所谓年化收益率即购买时间越长,才越能够达到。投资前请务必认真阅读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了解投资去向。

建议按比例配置,同时购买固定收益和结构性的短期理财产品,让资产稳健增长。另外提醒注意,理财产品的募集期,例如产品有14天募集期,而你在募集第一天就购买,那么资金将在账户上闲置14天。因此应该在产品募集期接近尾声时再买人,提高资金利用率。

跑赢通胀投资啥?

吴一凡,33岁,常州,自由职业者

Q 请问,2012年要怎么投资才能跑赢通胀呢?股票、基金还可以投资吗?黄金呢?

a 今年投资还是不宜激进,建议走稳健路线,平和心态进行中长线投资。投资配比中,固定收益的部分应该达60名以上。

股票仍需谨慎,今年对股市的投入可以当作是一个播种期,不要期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回报,走长线较为稳妥。打新股时,对不了解的行业个股宁可放弃,不要出手。货币基金和保本混合型基金值得关注,投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作为固定收益的基础。封闭式基金和私募基金最近表现不如预期,不建议投入。黄金接下来可能面临回调和波动,目前金价处于一个高位,投资风险加大,避免盲目追高。

1~3年期的定存仍是家庭理财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最简单稳定的投资方式。另外,中长期(6个月起)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作为固定收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擦碰豪车加什么车险才好?

蓝菲尔,25岁,长春,红酒商

Q 看到最近好多新闻说“擦碰豪车、天价赔偿”的事情,是不是应该追加车险保额啊?还有什么应该注意的?

a 想避免擦碰豪车遇上的理赔风险,要看你之前是否有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以及投保的额度,车险的第三者责任险保额一般为2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几档,每档的保费相差也就是一两百元,一般而言,购买保额在50万元以上的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就足够了。如果你之前投保额度较低,现在追加也可亡羊补牢。中途加保的手续并不麻烦,而且目前各保险公司车险保费一般是按天来计算的,投保期间追加,只需缴纳剩余期限新增的保费即可。

此外,增加“不计免赔”也可加大保障。不计免赔险是将本应由车主承担的那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尤其是在发生大案时,如果保了不计免赔险,则保险公司全赔,否则就需自行承担20%的损失。

现在适合投资实物铂金吗?

王浩,29岁,西安,技术员

Q 关注了一阵贵金属投资,发现铂金涨势一点不输给热炒的黄金和白银,买铂金首饰投资怎么样?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吗?

a 铂金最近走势抢眼,投资铂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未来也将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但不建议采用购买实物来投资。一来大多只能通过典当行或大金店回购,回收价甚至不到专柜价一半;二来回收价以实物成色与工艺为准,铂金加工成本较高,折损费用也就高。除了首饰外,铂金工艺品、纪念币等也都很难在市场上流通,投资价值很低。

如果想要参与铂金投资,不妨考虑通过银行的“纸铂金”交易。目前国内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可以进行“纸铂金”投资。以克为单位,按目前的铂金市价,你仅需不到400元就能进行买入卖出操作,通过自己对铂金市场价格走势的判断赚取差价,不需考虑回购变现的问题。

跟风投资龙票还来得及吗?

茆佳卉,28岁,重庆,全职主妇

Q 2012年发行的龙年生肖邮票,从过年到现在上涨了10倍,据说还会继续涨,我跟风囤点怎么样?

a 关于龙票,建议还是谨慎些,不要盲目追高。市场上的新邮票普遍发行量大、消耗量小,加上中国人对“龙”概念的看重及炒作,所以才出现“龙票五天涨十倍”的效应,并非真正的市场需求,更不排除游资炒作的可能性。同样是龙年的生肖邮票,1988年发行的“轮龙”和2000年发行的“二轮龙”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因为当时把集邮作为投资手段的人少,有相当大数量的“一轮龙”和“二轮龙”都被用来寄信了,升值空间较大。今年发行的“三轮龙”一出来就被作为投资工具,进入炒作领域,未来价格下行的可能性更大,跟风投资可免则免。从收藏、投资邮票的角度来看,时间久、数量少、作品精的邮品,才值得出手。

信用卡要不要设密码?

乔菲菲,25岁,南京,研究生

Q 在微博看到一个帖子,说如果信用卡不设密码,一旦被盗刷,由银行或商家负责;如果设了密码,就得自己负责。怎么保护我的信用卡才好?

a 的确,不设密码仅凭签名消费,一旦卡片遗失被盗刷,将判持卡人保存不当并承担10%~50%的损失,余下损失由商家承担。一旦卡片被克隆盗刷,基本上由银行负全责。不设密码的信用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获得更多保障。

但被盗刷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向银行索赔程序也会比较繁琐,尽量不要泄露卡片信息、不遗失才是最好的方法。保护信用卡的方式还包括刷卡关联手机短信,及时获知刷卡信息;设定交易金额限定,以防遗失后被刷出巨额账单。选择提供失卡保障(也就是说银行对持卡人在挂失前48小时内因被人盗刷信用卡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卡种,拿到新卡后,一定要在卡背面签名,字体笔迹要有特色。如设定密码,输入时防止周边人看到。

投资哪种外汇更保险?

Q 一直关注外汇投资,美债危机之后又是欧债危机,现在有哪些外币还值得投资?怎么投资更好?

a 欧债危机加剧,假如你想投资外币,可以参考以下的比例配置40%的人民币资产,基金、存款、理财产品等等;30%左右的美元资产,30名左右的瑞士法郎资产。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建议尽量减少欧元和澳元资产比例,等待利好因素出现。

至于投资方式,现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一次性购汇风险较高,不建议选择一次性购汇,分期购入更为保守,一来规避了汇率变动的风险,二来降低了总体购汇的成本。除了各大银行提供的“外币理财产品”之外,挂钩欧元对美元,即期汇率的“看跌欧元理财产品”也值得关注,这类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投资币种为人民币,期限为2个月,投资收益率为3.1%或6%。

住房新标准对房价有影响吗?

闻婷,32岁,上海,人力专员

Q 从3月1日起,上海普通住房标准调整,请问这对房价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享受到这个优惠待遇?

a 上海普通住房新标准为“坐落于内环线以内的低于330万元/套,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低于200万元/套,外环线以外的低于160万元/套”。同时,“单套建筑面积应在140平方米以下”。对房价没有直接影响,但普通商品房的交易成本会大幅下降。因为普通住房政府收取的契税为1%,非普通则收取为3%。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9

今年55岁的富麦克毕业于剑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1969年作为经济学家加入英格兰银行,曾从事国债市场、国内货币市场业务,担任过英格兰银行外汇司司长、欧洲司司长,并作为英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轮值董事在华盛顿工作。1993年升任银行监管司司长,1994年7月成为负责监管事务的副总经理,1996年3月1日担任执行董事。1998年6月1日,被任命为英国金融监管局负责存款收取和市场的副总裁。

奎因(BrianQuinn)

奎因是曾任英格兰银行主管监管稽察的执行董事及执行副行长。他拥有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硕士学位、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硕士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巴塞尔成员国监管机构委员会、欧盟国家行长监管委员会和欧洲货币协会监管委员会任职。目前,奎因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住友银行的顾问。

日前,英国金融监管局(FSa)主管监管的副总裁富麦克和前英格兰银行主管监管的副行长布莱恩・奎因同时到访北京,参加世界银行和国务院体改办联合举办的《金融服务一体化探讨会》。

奎因1994年担任英格兰银行副行长,那时英格兰银行身兼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双重角色。1994年霸菱银行(Baring)案发生后,在奎因的主持下,英格兰银行最终决定关闭这家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奎因因其行事果断坚毅赢得了金融界的尊敬。

富麦克是金融监管局的第一副总裁。霸菱银行倒闭案之后,英国决定在金融监管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于1997年10月成立统一监管所有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局。此前富麦克就在英格兰银行从事银行监管工作,FSa成立后,他的工作范围扩大到所有的金融机构,因而他对于英国近年来的金融监管案例、监管制度变迁、监管的理念和文化十分熟悉。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英国成立金融监管局、实行综合监管之举为世人瞩目。仿造英国模式,韩国、日本也在1998年对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几乎翻版式的机构改革。今年年初,中国国内也出现了对银行监管是否有必要从央行分离、成立银监会甚至成立综合监管部门的争论。

中国的银行监管起步较晚,在1998年才实现分业监管,银行、证券、保险三足鼎立的监管模式刚刚成型。近年来国内各类业者对金融机构实行跑马圈地式的扩张策略,金融集团或是混合型的产业――金融集团雏形初现,使得各类金融机构的防火墙的漏洞更为明显。中国金融业的积弊、发展中涌现的问题与现有监管手段、水平的不相适应令人担忧。因此,英国的金融监管理念和具体做法――如何辨识风险、确定监管策略――应该对中国提高监管水平大有裨益。

在港澳中心饭店,《财经》对富麦克和奎因分别进行了专访。

背景一

在英国金融监管局(FSa)成立之前,英国有11个法定监管机构,负责监管不同的金融行业。1998年6月1日,FSa从英格兰银行手中接管了监管工作,此后先后合并了九个监管机构,到2001年12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金融法案后,FSa正式接管了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权力,从此管理着全英11500家金融类企业以及18万名从业人员。

舆论普遍认为,是1994年霸菱银行倒闭案推动了英国监管制度的这一重大改革。霸菱银行案虽然发生在八年之前,但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极为深远。

全新的监管哲学

计划性预警、"信号灯"制度、近距离监管

《财经》:英国从1997年开始金融监管改革,几年间究竟有何实质性改变?

富麦克:我们试图重新设计监管的流程。现已发展出一套新的基于计划性预警(planalert)的管理哲学,它可以显示,当某个公司出现了多么严重的问题,有多少人可能受到影响,受影响的是普通人(他们需要更多保护)还是较能承担风险的业者?我们把这些问题用一系列方法分析后纳入一个总体框架,决定最终采取哪些行动。

英国金融监管局只有2000多名员工,但要同时监管11500家公司,这不是靠增加工作人员就能解决的,重要的是如何选择重点监管对象和正确的方法。

《财经》:你们怎样确定监管重点、分配监管资源?

富麦克:我们对潜在风险的控制进行了重新设计,根据资金量的不同,改进系统控制风险的质量。至于具体实施,要根据被监管公司所在的行业区别对待。

英国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金融公司,如保险公司拥有银行,或者反过来银行拥有保险公司。甚至一家超级市场也拥有银行,福特汽车公司在英国也拥有一家银行。

通常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是那些规模较大的公司。小公司要求一年报告一次,有些大公司则要求每月报告。如果我们不满意,就会让他们提供更多的报告。

对于规模很大的证券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FSa几乎每个月都与它们一起开会讨论,这称作“近距离监管”。

《财经》:对小金融公司基本上是放任不管吗?出了问题如何处理?

富麦克:小规模的公司我们通常一年检查一次,如果有异常信号出现,可能会做更多的调查。相当多的小公司只做一些投资咨询方面的业务,它们没有替客户管理资金,这种公司开张关张无人会在意。而且,英国有非常良好的存款保险体制。

举个例子说:假如有一家银行倒闭了,根据目前的规则,客户存款中有2000英镑可以得到100%赔偿,超出2000英镑之外的3万英镑可以拿回90%,这样绝大多数中小额存款都得到有效保护。这些钱将由所有其他银行所支付。相类似的,如果倒闭的是一家保险公司,那么其他保险公司会提供补偿。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方式。

霸菱教训

作为监管者总是需要保持警惕,注意市场上发生的新情况,总得在想:这件事会有什么影响?问题的性质到了下一阶段会不会发生变化?

《财经》:现在回过头来看八年前的霸菱银行倒闭案,有哪些教训可以汲取?

奎因:霸菱银行的问题看似出在一个金融集团中证券部门一个普通交易员的操作上,其实并不尽然。霸菱直到1993年还是一家单纯的银行,1993年,霸菱管理层决定组成综合性金融集团,下含银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把钱放在银行管理部分资产,银行借钱给公司,公司把钱转移至资本市场,在那里证券机构可以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霸菱投资银行即成立于1993年。他们也设计了新的整体系统和内控制度。这个转换在缓慢进行中,可惜还没有准备好,交易员里森就已经在新加坡开始了危险的交易。

《财经》:当时无论是霸菱银行本身或是监管当局,都没有对金融集团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是吗?

奎因:是的。第一,在整个过程中,霸菱投资银行的管理层没有采取适当的内部控制;第二,他们忽视了本该注意到的信息,比如内部报告早就显示有不正常的资金流向新加坡;第三,他们不完全懂得里森正在进行的新业务;第四,责任划分模糊不清,里森对所有的交易负责,只需向上报告利润,他究竟在做什么无人知晓,因为他是自己监管自己,客观上具有伪造和篡改财务报表的可能。

英格兰银行决定关闭霸菱银行是正确的。有两个理由:一是我们找到了购买者(荷兰国际金融集团inG后来以1英镑购得霸菱集团),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界,英国的银行不能依赖中央银行而不倒闭。这是警告每一家英国银行要恪尽职守,要检查自己的风险控制机制、管理结构和系统。这能减少道德风险。

《财经》:霸菱银行倒闭后,控制风险的方法有什么新的进展?

富麦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银行监管措施,监管人员数量增加了35%,还开发了名为“信号灯”的预警系统。因为作为监管者,我们无法了解到银行里发生的每件事,所以必须告诉银行,我们一定要知道哪些具体的事情。通常是有关风险的信号。

其中之一就是发展过快。如果有个银行发展的速度特别快,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发展速度是否正常要以贷款利率高低来评判。风险控制有时就是要在看起来不错的数字中发现问题。

没有利润是另一个信号,而过高的利润通常也是信号。为什么这家银行在同行竞争非常激烈的时候能取得如此高的利润?同样,为吸收存款支付很高的利息也是一个信号。

以霸菱案为例,从1993年底到它倒闭前的15个月里,它在新加坡的证券业务为其创造了20%的利润,后期更达到全公司利润的30%。因为不涉及自营业务,看起来似乎没有风险。但世界上没有不冒风险就能赚取高利润的事,一定是有什么问题在里边。现在我们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在风险信号的选择和制定上,就是想让监管人员能及早地发现问题。

我们大约在1997年就完成了这套系统,然后着手成立FSa,之后就是建立新的管理架构。这就是我们在霸菱案发生后做的事情:用统一的监管哲学去对待所有的公司。

奎因:作为监管者总是需要保持警惕,注意市场上发生的新情况,总得在想:这件事会有什么影响?问题的性质到了下一阶段会不会发生变化?每一项产品或业务的风险都应当能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来。盯住风险,这就是答案。

《财经》:在银行自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监管者可以做哪些工作?

奎因:监管者可以观察并询问银行借给某个公司的钱有多少。按惯例来说,银行不能借给某个公司或某个集团超过资本金某个百分比限额的钱。而一个公司和一个集团之间有重要的差别。这往往是困难之所在。

借贷是一种信用风险。但是信用风险不仅仅发生在贷款这种形式中,还发生在一系列更复杂的金融产品中。监管者应该观察这些产品,并衡量、叠加计算这些产品的风险,让它们的总和不超过资本金的一定比例,比如说10%。假如一个贷款方突然破产,银行的资本金也只有10%濒于危险。一家银行在损失10%资本金的情况下还是能够生存的。

《财经》:对单个公司贷款相对简单,对整个集团的贷款情况就相当复杂。中国在这方面还缺少经验。

奎因:要辨别客户是否同属一个集团是相当困难的。是否有一个关联方是集团的成员之一?是否贷款人为同一集团的另一公司担保?当你观察这些风险时是否注意到担保问题?事情相当复杂。

大的方面,巴塞尔协议明确了主要原则。欧盟也给过关于集团的定义。银行可以据此向监管者报告这种企业集团的风险程度。是否为关联方的判断标准通常是所持股票的多少。假如持有某公司10%的股份,即使你没有控制权,也是关联方。某个集团或许只持有一家公司10%的股份,但只要再没有别人超过它,那么就定义它是集团的一部分。当然,最后要靠监管者来判断。

倘若是英国的公司,监管者的判断会有较大的影响。比如两个公司直接的关系是哪种性质,有没有某种力量凌驾于这两个公司之上并对其施加直接影响力?是否有一个共同的董事会在指导它们的行动?是否有着同样的管理层?你在判断时得汇总这些风险,以得出总的风险程度。

《财经》:实际情况似乎常常复杂得不易识别。

奎因:是的,你必须明察秋毫。你不得不追踪到最后一层以发现集团内部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你必须是多疑的,不能轻易给出简单的估计。

看一个银行的案例。假设它有一家证券机构,这个证券机构通过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imeX)从事金融期货和期权的交易。这家银行借钱给这个证券机构,后者用此来支付在SimeX的期货保证金。问题来了,SimeX是什么?是一个独立的交易对手吗?所以你要注意SimeX,或者你发现SimeX是被15或20个不同的公司所有,这些公司每个都对SimeX提供了担保,所以你借给的是独立的公司吗?SimeX是一个官方实体吗?你的贷款对象是私人机构还是一个官方机构呢?

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向银行管理层询问和查明。确切地告诉我你和这个交易对手在做什么,你在借钱给谁?这就像侦探小说。在监管机关里应该有一本指导手册写着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对不同的人应该怎样处理,建立起一本怎样处理这些情况的案例手册,并对外保持一视同仁。

背景二

1999年美国解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结束了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长达数十年的严格分业监管的限制。从世界各发达国家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综合金融集团素被推崇,直到安然案爆发,才引起了业界对所谓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以及超级巨无霸发展模式的深刻反省。

在安然案的调查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投资银行及保险公司卷入其中。最近又发生了Jp摩根和美国10家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保险公司认为,Jp摩根知道或者有责任知道安然公司的账外操作,却把持有安然资产的风险转嫁给这些保险公司。此案只是安然引起的金融机构连锁反应中的一个。

安然倒了,下一个是谁?从今年8月开始,最负盛名的通用电气公司(Ge)也开始了对旗下Ge资本公司(GeCapital)的分拆。此举的部分原因是有投资者认为Ge过于庞大,财务报表过于复杂而令人疑虑。安然案后人们需要一个更安全和更清晰的Ge。

怎样监管这类跨国产业/金融机构,是摆在监管者面前的严峻挑战。

综合金融集团的风险控制

监管者的做法应集中于一件事情:查明风险的性质并将其量化。这是哪一类风险?能否度量?对存款人意味着什么?

《财经》:最近美国接连发生了安然丑闻等,一些著名的大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被卷入。你们如何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

富麦克:通常都会有数以千亿的风险从银行转移到其他投资者,比如对冲基金或保险公司。我们称其为操作风险。这些风险要受法律干预。比如Jp摩根和美国10家保险公司之间的纠纷,要么是Jp摩根没有向保险公司做充分的信息披露而转嫁风险,要么就是保险公司发现这些风险是他们所不愿承担的。

关键是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对冲基金或其他公司事先没有觉察到风险,或是银行没有仔细考虑过可能的风险。关于阿根廷去年第四季度银行倒闭风波的起因,一直有不少法律方面的争论。在很多情况下,当你看合同时会发现有许多用词不清之处,同样它又涉及很多高度专业化的公司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和保险公司。这些都是监管者所不愿看到的。监管者希望明确地了解风险究竟在哪儿。

《财经》:你们的新监管办法是以风险的划分和控制为核心的。虽然可以对英国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甚至期货的风险作出评估,但有众多的跨国金融机构在各种国际市场上同时操作,海外市场上有各种工具,投资机构可以使用抵押贷款的杠杆,对于这些风险又该如何监督、控制?

富麦克:我们可以说某个金融产品太复杂了,因此不能出售给普通的投资者。但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对金融产品本身进行监管。我们能做的是,充分了解这些金融产品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已经建立了评价市场风险的整体构架,并会要求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在银行或保险公司存入相应的资金作为保证。

我们做不到的是对于对冲基金的管理,因为无法把它们纳入金融监管的架构中。由于对冲基金不受监管,也就是不需要注册,所以你不能到美国证监会或是别的什么机构去说:请给我一份在美国运作的对冲基金名单!但是,对冲基金们存在需要识别的许多风险。他们的规模太大,以至于可能出现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问题。

《财经》:对冲基金为什么可以不受监管呢?这不是不符合你们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理念吗?

富麦克:因为美国当局认为,对冲基金基本上是一种富人们投资的方式,不应该对它进行监管。从实际操作角度看,它们中的不少都在加勒比海或拉美地区,不容易受到直接控制。

在英国,对于相当多的对冲基金,我们能做的就是对银行说:你们应该非常小心,我们会非常关注你们向这些基金的借款情况。我们力图这样保证安全。

1998年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对冲基金规模非常大,而且不受任何监管。它们向别人借钱时,通常会借到超过自有资金25倍的钱,投资规模非常大。如果投资失败,可能会累及整个市场。一旦它们倒闭,清算人会不惜代价出售资产,从而引发系统性危机。

《财经》:金融创新不可阻挡,监管难免滞后,这似乎意味着永远有可能发生危机。

奎因:金融创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监管者将永远落后半步,但却需全力赶上。

监管者要做的则是关注以下问题:这是哪一类风险,能被度量吗?对存款人意味着什么?这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或是名誉风险?监管者将试图查明风险的性质并量化。这样才能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这从来没有变化过。英国的监管制度,主要是在怎样发现大的潜在风险方面制定指导方针。

现在的欧洲股票市场紧随道-琼斯和标准普尔指数下跌,全球股市都处于弱市。随着时间的推移,担忧一天天加剧。看一下通信业的情况:在欧洲,电信公司为购买3G牌照付出了大量资金,这些钱全是向银行借来的。现在许多银行发现,他们长期持有了许多原来只计划持有几个月的电信公司债券。这就是我所担心的交叉风险。

富麦克:我们的系统在对于判断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好。我们可以说,一般而言,20%是信用风险,40%是市场风险,而40%是操作风险。我们知道防范这些风险各需要什么。

跨国业务监管难题

本地监管者对于银行跨国业务从来都有复杂的考虑,通常都会要求资本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可是问题总是会发生在监管比较弱的地区

《财经》:如何监管通用电气Ge这样的跨国产业/金融机构?

奎因:Ge是一个巨大的、相当复杂的机构,要读懂Ge的财务报表相当困难。我是Ge资本公司的顾问。我能告诉你的就是,我没有理由去质疑管理层或他们处理问题是否适当。Ge每年的财务报表是很庞大,那是因为它就是这样一个巨型公司。但我还没有看到类似安然的欺骗行为。

这样庞大的机构到底在做什么,他们的资本来自何处,谁在掌控?管理层被谁控制?这个机构在别的国家做些什么,等等,不同的监管当局可以交换观察到的东西,这样就不会有监管的真空地带。

假设某个机构要在中国开展运作,我会要求这必须是个独立、被审批过的公司,不能与集团的其他部分有任何生意往来。我会要求它有独立的董事会、独立的管理层,集团的审计师应能纵览全局。如果你不能满意的话,你可以将当地的公司与集团其他部分的操作隔绝开来。

各国监管当局都达成共识的就是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规定了对国际化的银行监管责任如何划分,包括规定了对那些没有在监管之列的离岸金融机构,各国的监管当局各应负什么样的责任。证券监管稍后也加入了这个体系。比如美国的证券监管授权允许一家公司在美国开展证券业务,如果该公司同时在英国有分支机构,美英监管当局应交换谅解协议,明确彼此的监管责任。监管制度因此明确了安全网的定义,包括一般的规则,比如总的分析程度、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

富麦克:本地监管者对于银行跨国业务从来都有复杂的考虑。通常本地监管者都会要求资本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可是问题总是会发生在监管比较弱的地区。管理层可能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调动资金,通常保险公司会这么做,金融控股的结构会助长这方面的情况。作为监管者如果只看到集团的一部分并且监管力度有限,这个公司就有可能把资金用于其他地方,这种情况相当危险。这时对于账目的控制就十分必要。我们10年来对于国际业务研究的结论就是:要加强对银行以及保险公司账目的检查。

举例来说,福特汽车为了给在英国销售汽车提供融资而设立了一家银行,我具体负责这方面工作时,每年都要到底特律去一次,会见福特汽车的高层人员,让他们介绍福特集团的整体情况。我们不关心他们具体生产汽车的数字,但是我们要了解他们八个子公司的整体情况以及该公司的信用评级。如果福特的评级被下调,我们就会加强对银行的约束,以保证储户资金的安全。

1997年日本的山一证券倒闭,它在英国拥有一家银行。我们之前到过这家银行,要求他们尽量理清与母公司的联系,这样在母公司倒闭时可以很容易地将银行出售套现,保证储户的资金不受损失。这就是我们典型的保护方式。

《财经》:对于金融集团,你们认为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怎样才能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制呢?

奎因:最大的风险就是没有内控机制和反映整个机构复杂性的系统。一个复杂的金融集团,必须对应有复杂的控制系统。也许一开始还是初级的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成熟起来。

霸菱就是一个金融集团。现在有一些金融集团正在形成。我想每个国家都要经历形成金融集团的过程。

当然规避风险首先是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责任。监管者的任务是必须问董事会和管理层:你们这些人真的懂公司正在从事的业务吗?董事会层面有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董事会里有没有至少两名成员是精通业务的?是否有内部的审计和有效内控制度?监管层必须认可董事会和管理层是合适和正确的。

监管的第一责任是在董事会或管理层,然后是外部的审计师,最后一层才是监管。

富麦克:例如,银行参股集团的其他公司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在英国,这种转移支付得从资本扣除。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将导致巨额罚款。可以研究一下日本近10年来的情况,看看损失是怎样形成的。他们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可是都是债务。可以借鉴这些案例的教训并制定监管意见。

一个办法是制定法规,但必须分别地解释这些法规。监管者如果认为某个集团的整个系统不能被有效监管的话,就不应发放牌照。比如日本的金融控股公司交叉持股等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在英国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说,对不起,我不能给你牌照,你们太复杂了。最近20年来,我们总是对银行说,假如你们要申请或保持一个金融牌照,要么简化你的产权结构,要么干脆走开。所以英国的金融机构产权结构一般是很清晰的,无论是对市场上的债权人还是对监管者。

背景三

中国的金融机构监管,公司治理结构近年来是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

2002年9月,央行监管二司副司长透露,央行将很快出台《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管理办法》,规定单一机构投资者对金融机构投资不能超过15%,个人投资者不能超过5%。央行此举的出发点是使股权相对分散化,减弱单个股东对银行的影响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治理结构的完善,但是否触及了建立健康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害?业内有很多不同意见。况且,对单一投资者的定义和监管,目前还都是空白。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指出:四大商业银行的问题是,出资人代表缺位、没有建立基本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国有独资无疑是法人治理结构缺陷的根本原因。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2002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最近,一个对于银行治理结构的内部硬性要求也在制定中。

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更需强化

每一个董事必须对公司负责,不是对股东负责

《财经》: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奎因:我想好的治理结构有以下要点:

第一,每一个董事必须对公司负责,而不是对股东负责。公司区别于股东。公司从根本上说是股东的,但股东可能会变化。假如你被任命为董事,你就得判断你从股东那里得到的指令是否与公司的利益相悖。倘若相悖,你就不应该听从这些指令。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第一部分就是,独立的董事从公司利益角度作判断。

第二,公司应该拥有一系列专业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任命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并由外部董事来负责。

正确的管理应该像是一架机器。管理层在作任何决定和事务时应该像机器一样遵循正确的规则和指导方针。

这只是一般的公司治理。在金融企业里,还有更多的责任。因为从事的活动直接与钱有关,关系到的是那些出于信任把钱交给金融机构的人们的利益。在金融集团里公司治理更需强化。在金融服务企业里,每一个董事都需经监管当局核准,必须确认他们是否适合出任董事:他们是否勤勉尽责,有必须的职业背景、专业素养,无犯罪前科。这是一系列的标准,仅适用于金融类企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及内控制度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有适当的制度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所以对金融服务企业要有双倍的要求。

《财经》:银行治理结构应如何设计,以防止大股东拿银行当提款机的情形?

富麦克:我听说中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在英国是不可能的,至少机会非常小。首先,我们了解股东都是谁。如果不能了解最后的股东情况,我们不能接受或是会吊销该公司的执照。其二,我们通常要对整个集团的经营情况作大致的了解,即使母公司不是金融企业我们也会去调查。比如我们有一家超市拥有银行牌照,银行将不得为超市贷一分钱。这样一旦超市破产,所有储户的资金都是安全的。当然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公司,可能出现股东的关联者从银行贷款出现问题的情况。在我做银行监管的九年中一共遇到两起类似的情况,两次我们都关闭了出问题的银行。

监管者一定要知道谁是真正的所有者。并且要坚持了解整个集团的情况,而不仅仅是银行本身。

怎样选择银行家

人性是难以捉摸的。一旦察觉不符合标准就要追踪下去

《财经》:据你所说,FSa总共只有2000多人,却要监管11000家金融企业,你们如何观察得如此细致,线索又从何而来?

富麦克:监管者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人清单,可从警方或其他线索了解到是否有犯罪发生,还经常接到举报。对于小银行,如果我们担心它有问题,会逐一检查他们的贷款账户。

《财经》:作为监管部门应该怎样选择银行家?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银行家的标准?如何防止那种凭借银行职位窃取财富的做法一再出现?

富麦克:我们要求从事银行高层职位的人员提供详细的职业背景。我们会调查他们的犯罪记录或公司破产情况等记录。

对于大的保险公司或是银行,我们会查看整个管理团队,而不仅仅是一个人。我们会看他们是否具备销售技能、市场技能、金融专长以及财务技能等等。每当一个主要机构出现问题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高层管理人员的情况,看他们是否尽职尽责。

奎因:大多数监管当局在审批一个董事时,相当看重职业背景。他们可能也会见见银行或集团里主要的执行官。英国关于申请银行董事或总经理的表格至少有六到八页,有很多涉及个人正直诚实和能力的问题。

这些办法都有用处,但并不能保证不出问题。人性是难以捉摸的。因此重要的是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被监管者是否符合各项标准,一旦察觉不符合标准就要追踪下去,随时准备采取行动保护存款人利益。

财务风险怎么应对篇10

本期出场:

这是一个高收入、高支出的典型中产家庭,年收入130万元,但年支出高达80万元。他们刚刚从一套全款付清的公寓中,搬到尚有高额贷款的独栋别墅里,搬家、装修后账上存款还剩50万元。养了两个孩子,夫妇觉得自己的家庭财务状况非常紧张。

不少家庭虽收入不菲,但支出也同样不菲,经过一些重大支出后就会顿觉经济紧张。在下面这个案例中,家庭财务规划主要应用了家庭长期现金流整理的方法,最终帮助客户完成了家庭资产配置规划,并进入了积极的执行阶段。

家庭目前状况:

*夫妇36-38岁,供职于外企,算得上金领一族,收入稳定,有基础社保+企业补充各类境内境外保障。

*目前自住贷款房一套,还有全款自住房一套。

*一儿一女,儿子马上上学,女儿还没上幼儿园,爷爷奶奶与一家人同住。

财务收支分析:

*年度净现金流:130万元收入-80万元支出。

*房产贷款:250万元。

*已有基本保障类商业保险(大病/意外赔偿),孩子有基本额度的教育储蓄保险,家庭年交保费约7万元。

初步需求:

*原有房产的处置,出租还是出售?

*2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准备。

*夫妇二人的退休金准备。

*老人未来大额医疗费用的准备。

*准备好上述各项后,可以接受金融品种的投资,但完全不接受风险性品种。

投资的学费一定要交

我建议每一个人最好尝试经历一些风险性的投资活动。

以香港人为例,设想一下他们以及他们的爷爷、奶奶、大姐、大哥们真的上过什么课吗?也没有,他们对钱、对投资的看法、经验或者教训从何而来?就是参与其中。

全员炒股或者全员都投到炒房里头,赔的时候无论是自个儿还是别人看到,从此就有了一个概念,这个东西是有风险的。所以,你真的想进入到这个领域,想实现钱生钱的财务自由梦想,真的需要自己做一些投资――你可以划出一定比例的真金白银去做,吃亏没关系,前头也是吃小亏,后面就能有收获。

你不真金白银的放进去,你就无法体会那种心态。我自己做投资也很早了,赔了很多钱,就是要交学费的,没有办法。没有真金白银的搁进去过,那种心理挣扎的过程根本无从体会,你的心情也就无法平静下来。那么,你随时会被一个看上去很不错的产品吸引走,随时会被一个很不错的声音拽过去,你自己永远不能保持一个很平静、很稳的心态,即使有再专业的理财师帮你,你也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钱是一个冰冷的东西,必须非常冷静的看管它。

你要做家庭财务健康自检

指标1:净流入现金

指标2:家庭支出

看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并不是看积存现金有多少,通常要看净流入的现金是不是够大。如果净流入的现金足够大,那么,这个家庭的财务就是很健康的。

另外,家庭支出是否比较节省,这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交流咨询过程中,这里我们通常需做一个判断,看这个家庭是积存型现金多还是净流入现金多。我比较喜欢净流入现金大的,因为这样才会有持续性。通常净流入现金量大的家庭,我能估计出他在哪一个时间段内可以达到财务自由,这是没有问题的。

理财报告:

从这个家庭财务规划需求可以看出,除房产处置以外,其它三项都关系到未来生活的品质,准备金额都不可能很小,而且未来需要金额大。

这意味着:现在每年需要投入的金额也必须很大,而这个家庭目前现金储备不足,负债额度很高,使夫妇二人根本不敢做大额投入的决策。

我们先帮助家庭整理了长期现金流的数据(见后续表格)。在表格中,我们除了把目前各项生活实际支出列出来,还把需要储备的大额教育、养老、老人医疗基金等年度存储额度同时列出。假设这些储备已经发生,然后再看发生了这些储备额度后,家庭年度净现金流会不会出现负数,或者每年结余现金是否仍是健康的。

虽然表格中数据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等因素,但由于这张表的主要目的是对家庭中的长期收支有个大概的感觉,后续每年还会进行财务规划方案的执行,调整,跟进,所以在这次的规划中不用太计较具体数字的精确性。

最后,客户决定拿出很小额度资金介入由专家打理的风险类投资品种,并在一年的尝试后,对投资风险增加了了解,对风险的承受力也有了增长,之后追加了风险类投资品种的资金投入。

在拥有大额资产和复杂生活面貌的家庭,现金流整理可以很好地帮家庭了解自己这个小“企业”的运转,也帮助他们容易进行一些大额的支出决策。

但有趣的是,我们不建议他们卖掉原来的公寓房提前还贷款,而这个家庭属于典型的稳健偏保守理财风格。最终,他们还是在第二年以平价卖掉了原住房,清理掉了家庭所有债务。

财务规划师面对的永远是活生生的,有恐惧、有梦想、有欲望,也会有担当的人啊!

[理财师・观点]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风险性的投资不在于本金有多少、收益率怎么样,完全在于心态。

在双方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关系后,我总是会坚持让客户尝试一些风险性投资,当然不是让客户自己独自操作,而是让他们跟着我亦步亦趋。

特别有意思的情况总会发生,因为我们背后依仗的是专家操作系统,我的客户能够定期从电话上听到阶段投资结果,这个时候,他们往往是很紧张的状态。

其实,我自己也做风险性投资,也不是自己亲自操作,也依靠专家。但我只是在选择专家的时候特别用心、特别费力和谨慎,一旦确定了我认为很好的专家后,我就不管了。管也没有用,因为那个东西人家泡在里面十几年了,有时候专家们都是下意识或者直觉性的做决策,根本没道理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