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十篇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十篇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1:34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1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文化市场 行政执法

一、服务型政府的时代意蕴

政府本质上是社会与公民普遍需要的一种工具,在现代社会,政府如果能够适应与满足社会的普遍需要,能够服务于公共利益,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无价值的,其存在的合法性就会受到怀疑。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以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为指导,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使政府由过去的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从行政理念上看,服务型政府的治理逻辑中,政治生活是全体自由平等公民共同的事业。公民的公共需求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政府不过是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公共行政服务组织,必须尊重行为人的主体资格和自主权利。弗雷德里克森曾援引戴维马修斯的话说:“政府是公众集体行动的工具。政府是公共的财产。”政府只有对公民的公共需求做出积极回应并通过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满足公民公共需求,才能证明其合法性,赢得公民的公共认同和支持。政府的权力存在于民意之中。公共利益是政府利益的本质,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管理的根本宗旨。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树立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行政理念和人民利益至上的行政思想,使政府权力重新回归社会。

从制度层面上,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产生于对公民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必须依法保证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公共服务行为方式的规范化,实现公共服务的低成本、高效能,实现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协商与合作。

从行为层面上看,无论是行为范围、行为方式、行为效果都要从社会公众需要出发,以获得社会和公众的最大满意度为依归,也就是说,建立服务型政府模式就是要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纳入政府职能的轨道,建立真正的民主行政体制。

总之,我们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以社会本位、公民本位为理念,以持久的和良好的激励制度为平台,在政府工作目的、内容、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组织和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政府。

二、当前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当前我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现阶段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制已经暴露出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多头执法与管理缺位并存。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个局原有的执法机构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各有一套管理队伍和执法装备。由于政出多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相关部门在文化行政执法方面职权不明、职责不清,造成有利的事争着上,无利、难管的事互相推委扯皮。这样,不仅导致重复管理,职能交叉,既浪费财力物力,增加执法成本也存在管理上的脱节和空白,管理效率明显低下。

2.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虽然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初具规模,但是文化市场稽查权还没有能从法律上取得一种独立的地位,同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执法权的区别,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一些地方至今仍然是管理与执法一体,没有设立专门的文化市场执法机构。有的地方虽然设立文化市场执法机构,但没有纳入公务员序列,而是事业单位甚至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执法经费没有保障,结果滋生了许多弊端。

3.执法制度不健全。虽然制定了《文化市场稽查暂行办法》,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程序,各级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也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执法制度,但是,离依法行政的严格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行政处罚法》的实施,对文化市场的执法提出了新的标准,与之相应的处罚制度、听证制度、复议制度等等在文化市场的执法领域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起来。

4.执法队伍薄弱。文化市场稽查队伍整体素质仍然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执法人员对法律内在精神缺乏正确认识,如教条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把法律作为创收、谋取部门利益的工具,为罚款而罚款、为执法而执法等;个别行政人员的法治观念较差,依法办事的观念还比较淡薄,甚至还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甚至破坏法制的现象,有的缺乏民主意识等等,同文化市场的执法要求不相适应。

(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执法理念不到位。从深层矛盾上探究根源,在于执法理念不到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执法实践中,存在”重文件轻法律”和”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观念。非常容易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故行政处罚行为必须依法实施。

2.文化市场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是指中央和地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业、事业的隶属关系对人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计划管理的职责以及管理文化事务活动的制度。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是我国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中一个体系。文化市场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市场体系,它超出了部门和地区的界限,这既是文化市场的本质规定性之一,又是它具有社会进步意义之所在。目前在我国文化市场执法中存在着条块分割,分兵把手的弊端,人为的割裂了统一的市场,造成政出多门,相互制肘,妨碍了政府执法力度和管理职能的实施。

三、基于服务型政府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模式创新

(一)重塑政府管理理念,树立全新的服务行政理念

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观念的转换是政府转变管理职能、规范政府行为、调整管理方式的首要条件。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是要使政府公共行政从更多地强调“特殊集团”的意志到更多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从公共行政活动以政府自身的规则为导向到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依归;从强调公共行政对直接维护政治统治的工具性作用到强调对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性作用;从强调公共行政活动对上级负责到强调对社会公众负责,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机制。服务行政谋求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更谋求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发展公共责任机制。口将“服务”作为一种精神注入政府职能定位和政府行政之中,使政府成为服务主体,成为平易近人、脚踏实地的服务者。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2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执行力;完善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046-02

“执行力”一词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所谓“执行”,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它包括对方法和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实施。执行力是“做”的能力,即企业选用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同时,“执行力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执行力可以是指一个人的执行力或某一件事的执行力等;广义的执行力是指一个组织的执行力,也即组织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有影响最终目标达成效果的因素,对这些影响效果的因素都进行规范、控制及整合运用以提高执行力”[1]237。当今,执行力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企业的领域,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学者开始关注政府执行力。这里,我们谈论的企业执行力或者政府执行力都是应用其广义含义。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在于提升政府执行力

政府执行力是指“在政府组织内所存在的通过认同、支持和准确理解政府的目标及方向,精心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并对政府各种组织资源包括人员、财物、信息、法例、制度等进行集中有效的使用、调度和控制,从而有效地执行实施公共政策、决策、法令、战略、计划以及执行政府日常性公共事务和完成政府既定目标任务的政府内在力”[2]28。根据该定义,政府执行力主要包括政府能力、政府行为规范能力和政府绩效评估能力。政府执行力是一个政府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性源于“执行”在政府公共行政上的重要地位。

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改革都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前进。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大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以民众为中心的政府,而不是以政府自身为中心的政府。为了克服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的各种弊端,服务型政府要求实现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向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的转变,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性和服务性。然而这种理念的确立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抽象的目标导向,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的认识,建立服务型政府需要得到行为的强而有力的支撑,否则,它必将是空洞和虚幻的。也就是说,如果缺乏有效的行政行为作为价值理念的实现途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将流于表面的形式,得不到切实的贯彻,从而不能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真正区分开来。

当前,政府的执行力存在明显有待加强的现象,诸如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歪曲执行、附加执行、阳奉阴违、虚假执行等。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各级政府务必在理念与观念、目标与任务、思路与方法、措施与要求上有着成熟的思考,形成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并最终落到实处,这需要尽快解决当前各级政府的执行力中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心放在切实加强政府执行力的提升上,从而确保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可持续性的内在动力。

二、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思考

服务型政府是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指导下,将公共服务职能上升为政府的主要职能,通过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创新政府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能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的政府。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加强政府执行力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的关系是:提高政府执行力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政府执行力提高的有力保障。

(一)执行力提高的保障:改善政府组织结构,革新政府机制

加大力度改善政府的组织结构、革新政府机制,能够更好地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能够为政府执行力的提高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改善政府的组织结构,革新政府机制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改善政府的组织结构,革新政府机制要求撤销职能重复的结构,从而避免了“政出多门”政府乱干预、乱作为的现象;第二,改善政府组织结构,革新政府机制要求各级政府按照各自职能的分配重新整合政府的组织结构,从而建立保证各级政府及政府各个部门正确履行其职能的政府体制;第三,改善政府的组织结构,革新政府机制从根本上说是依据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强化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职能,建立健全与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相对应的政府部门,使之更加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改善政府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从改革开放以来六次重大的机构改革来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多强调精简,忽视政府职能转变。虽然精简政府机构、压缩政府规模是改善政府组织结构问题的一个着手点,但不是根本问题所在。只有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调整政府的组织结构,才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提升政府的执行力。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3

[关键词]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目标

一、“三型政党”:把执政党建设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新的理念总是由新的实践奠基和催生并以此指导新的实践的。党的十指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与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型政府、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相适应,更加突出了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更加突出了改革创新意识,反映了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学习型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和认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9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都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曲折、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继承和发扬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积极借鉴国际上关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等理念和做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敏锐的时代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服务型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类谋利益的独特性质。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党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利益分化、社会分层和经济社会的多元化,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党员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们党把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上升为全党的党建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十报告提出“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概念,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任何私利的本质特征。

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迫切期待的一种愿望。开拓创新精神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动力。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成为一个特征更加鲜明的创新型政党。创新型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及实践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前进动力和精神状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党十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作为有机整体提出来,这是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在实践上是时代赋予全党的使命和责任,在理论上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二、“三型政党”:为党的建设目标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和对其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的目标,是指要把党建设成为什么样的政党,它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党的建设目标是党的建设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内容和任务。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看,党的建设目标是随着党领导的事业发展和党自身状况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而党的建设总目标的丰富和发展,也为成功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任务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突显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突显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党建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色。

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主要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世界观、方法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拥有不断更新知识以及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把知识转化成为执政能力的执政党。学习型,强调的是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反映的是我们党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尊重。这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主要是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执政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主要职能和工作任务,通过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能力和水平,来提高党的领导力、管理力和凝聚力的执政党。服务型强调的是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宽广胸怀和价值追求。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主要是指能够适应国际国内客观形势发展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调整、更新,以适应社会进步要求和时展潮流的执政党。创新型强调的是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解决办法,反映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历史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型政党、服务型政党、创新型政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是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创新型执政党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执政党的动力源泉。在三者之中,学习是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解放思想,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提高服务的本领。服务是目的,只有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创新是导向、是动力,是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实践和时代要求前列的根本举措。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从不同方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共同服务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三、“三型政党”:体现了党对自身角色的新定位

执政党要有什么样的功能才能完成它的执政使命,总是与党所处的客观条件和执政环境相联系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是我们党主动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从履行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它赋予执政党建设以全新的视角、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丰富的内涵,明确了党的功能的评价标准,揭示了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既是党的建设手段又是党的建设目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带来执政党建设理念和方式的新变化,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超越自我、服务人民、开放进取的政党新定位。

建设学习型政党强调的是要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党执好政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的建设是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怎样实现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互促进,是党建的重要问题。学习型政党是以实现政党目标为愿景,通过在全党开展新的学习活动,不断拓展政党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以党员带动广大群众,实现党员个体、政党组织与整个社会协同发展的政党发展模式。建设学习型政党归根结底要发挥好广大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它以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其实质是现代化建设体现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一种发展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党强调的是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执好政的核心。建设服务型政党着眼于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务实转变,对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党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对政党的定位相比,是新的发展,更切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的中国实际,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历史升华。建设创新型政党,就是在全党形成锐意创新的良好氛围,培育全党的创新思维,提高全党的创新能力,这是确保党执好政的动力。创新型的事业必然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努力做到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在制度上不断有新完善,使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的整体执政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十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本质要求,是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经验的总结,进一步明确了党对自身组织变革、功能发展和形象塑造的目标和方向,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虽然在建设内容、实现路径上各有侧重,但其共同指向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虞云耀.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目标[J].求是,2013(2).

[3]张荣臣.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J].理论学刊,2012(6).

[4]鲍世斌.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的确立与发展[n].人民日报.2010-02-09(10).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4

关键词:行政执法;行政服务;法治政府

前言

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目前,行政执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行政管理的目的没有很好地实现,或者在行政执法中出现了一些如暴力执法等不文明、不合法的现象,造成了政府信誉的降低。因此,有必要从法学的视角来研究如何严格行政执法,提高服务质量,建设有限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本文从严格行政执法,提高服务质量出发,对我国行政执法中的相关问题展开一些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促进我国行政法治的实现。

一、行政执法概述

(一)行政执法的概念

行政执法是政府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运用国家资源管理国家、社会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时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用于个人或组织,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活动。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的重要阶段,这是因为行政执法所执行的正是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也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难点,这是因为掌握行政权的有关部门在管理活动中有着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任何权力都有腐败的可能,加上我国行政权一向比较强大,社会对行政权的监督力度有限,因此行政执法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行政执法的特点

行政执法与其他法律手段有一定的区别。本文将行政执法活动与立法活动和司法活动相区别,以此体现行政执法的不同之处。

第一、和立法活动相比较。和立法活动相比较,行政执法活动是对法律的执行,而立法是对社会利益的第一次分配,属于法律创制过程,而不是法律实施过程,两者在法律实施机制中属于不同的地位和阶段。

第二、和司法活动相比较。和司法活动相比较,行政执法活动是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而司法过程是为了解决社会纠纷。司法权具有被动性、终极性等特点,而行政执法活动却具有主动性,非终局性的特点。之所以说行政执法的非终局性,是因为行政执法本身也会进入司法审查的视野,如果行政主体违法执法,则会受到司法的审查,会被判决败诉,要求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或者撤销行政行为。

二、行政执法的要求

(一)行政执法的重要性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行政执法在法律实施机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行政执法,法律必将无法实现,而成为一纸空文。在现代社会,大社会小政府的理念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各国行政权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些扩张,行政权已经介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领域更是如此。例如,2008年世界各国对经济采取的救市行动就体现了各国行政权对经济的强烈干预。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行政执法活动是实现政府管理社会目的的必要途径,例如,政府通过治安管理方面的行政执法,可以打击一些违法活动,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从私权保护的角度来看,行政执法活动可以保护公民的私权利,维护纳税人应该享有的利益。

当然,行政执法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是因为权力都存在异化的可能,一些权力的行使者可能会为了一己之私,而越权执法或者不按照法律规定的途径来执法,因此需要法律对于行政执法保持一定的警惕性,防止出现违法行政行为。

(二)严格行政执法

本文认为行政执法的第一大要求是严格行政执法。严格行政执法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将严格行政执法解读为亮点内容:

第一、行政执法必须实现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是法治的一般要求,体现着法治的精神。行政执法必须体现程序正义,即法律实施者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执法,而不能违反程序。法律程序的对行政权的制约,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即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此外,行政执法活动中也应该给予相对人一定的程序性权利。例如,给予行政相对人申辩的权利、听证的权利以及申诉的权利乃至诉讼的权利等等,这些程序性权利也是法律所规定的,是法律赋予行政相对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第二、行政执法必须尽可能实现实体正义。

实体正义是指实体法上的正义,是一种目的正义。行政执法应该尽可能实现实体正义,以满足行政管理的要求和保护相对人利益的要求。之所以说行政执法必须尽可能实现实体正义,而不是说必须完全实现实体正义,是因为实体正义并非总是能够实现。例如,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违法行为采取了行政处罚,即使相对人确实是冤枉的,但是行政相对人在证据上不力,也会承受不利的后果。

(三)提高服务质量

行政执法的第二大要求是提高服务质量,行政管理活动在本质上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具体来说,就是纳税人通过纳税来上缴税款,形成公共资金,政府通过利用这笔公共资金,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纳税人对于安全、便捷等需要。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应该意识到行政管理活动已经不是单纯的管理,而是一种服务活动,是给纳税人提供的服务活动。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不能对行政相对人冷眼相待,更不能态度冷漠,而是需要以服务者的身份和态度,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服务,目前,很多地方都建立了行政服务大厅,在大厅里实现多个机关集中办公,便利于行政相对人获取行政服务,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值得推广,但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保障行政服务理念的贯彻。

三、行政执法在法治建设中的目标

本文在上文的基础上,探讨行政执法在行政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法治体现的是法律对权力的制约,因此行政执法作为一种法律实施活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阳光政府

阳光政府的建设是指政府行使行政权的整个过程,都应该公开而透明,除非特殊的事项,公民有权知晓。阳光政府的价值诉求同样是为了监督权力,让政府运行在阳光下,拒绝暗箱操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当然,法治政府的阳光、公开同样是政府的法律义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是在构建阳光政府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在效力层级上还不属于法律,因此,阳光政府的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构建有限政府

“现代社会理想的状态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的权力应是有限的,不能无事不管,对于通过社会自治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宜过多插手。”法治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即法治政府的权力运行是有边界的。这种有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和法律的授予,这种授予是有限的;第二、政府使用权力的方式是有限的。政府对公权力的使用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且必须符合法定的方式。否则,即使使用公权力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但是这种权力使用方式也是违法的。本文同时还认为,有限政府的必然逻辑结果之一还包括政府的责任有限。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既然政府的权力及其使用权力的方式是有限的,那么政府在使用权力过程中产生的责任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强调有限政府的同时,也应该明确这一点。法治时代是一个权利明晰,权力边界清晰的时代,我们应该承认有限政府的“有限责任”。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和民主公开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公共性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属性之一。它应以公民为本位或中心,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来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的相关理论在上文已经有所阐述,本文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法治政府也必然是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体现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与状态:即政府是社会的仆役,而公民才是社会的主人。目前,我国官本位思想还比较浓厚,行政服务的理念还没有建立,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从教育的角度,来对各级政府的公务员灌输这样的理念,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机制,来保障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四、严格行政执法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

为了实现严格行政执法,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本文根据法学理论和我国的法律实践,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执法监督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诸如执法违法、随意执法、执法不公以及行政越权等问题,这反映了行政执法者法治意识淡漠,缺乏依法行政的基本素质。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有限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的保障。完善行政监督体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自身的内部建设,如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等,此外行政复议制度也属于这一种监督类型。外部监督是指通过党派、人民团体、其他国家机关来监督政府的行为。本文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司法监督。在法治社会,法律至上,政府行为的合法与否,可由司法机关来裁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法审查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表明一国的依法行政水平。因此,我国应该完善司法审查机制,通过司法审查机制来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一切制度说到底还是由人来执行实施的,法治政府的构建与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存在密切的关系。我国公务员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其中的很多具体制度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是公务员法律制度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水平的提升。本文认为,在公务员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公务员执法能力和执法素养的培训与锻炼,特别是应该加强公务员对法律的尊重。为此,各级政府应该进行定期的培训、学习、考核,以自主学习、培训辅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推进公务员执法水平的提升。

(三)查处违法行政行为

违法行政行为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损害了政府的威信,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查处行政违法行为,特别是对于暴力执法等行为应该严加查处。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国城管执法在执法过程中与社会的冲突比较大,特别是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暴力执法行为,甚至产生了一些血案,对于类似的行为,应该在制度上进行杜绝,同时还应该严查责任人,防止此类极端事件的出现。

(四)树立行政服务的理念

严格行政执法,提高服务质量,还需要各级执法部门的公务员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严格行政执法,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公务员的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是纳税人养活了自己,自己应该更勤勉地工作,一方面切实履行自己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从思想上要树立行政服务的理念,为构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努力。

五、结语

本文从严格行政执法,提高服务质量这两个角度对行政执法中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我国在法治政府的建设中要建设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有限政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就应该严格行政执法,提高服务质量,在具体对策方面,应该做到加强执法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还需要树立行政服务的理念等等。

参考文献

[1]王一鸣。行政执法基础知识[m].湘新出准字。1996年版。第69页。

[2]陈战胜。浅析如何构建法治政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19页。

[3]论依法行政中的法治理念

[3]郭荣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8年9月,第61页。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5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4-0004-03

党的十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报告中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和要求,并且把这样的认识成果载入,用这种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加以确认和肯定,成为全党必须遵循的制度成果。这是十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探索、新认识和新开拓,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实践的新探索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是世界范围内的大事。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苏联共产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随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东方和西方的许多国家执政,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执政,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怎样发展、怎样执政,成为世界政党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大课题。许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行了实践、探索和总结,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剧变,使不少国家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丧失政权,解体变质,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走入低谷,陷入低潮。这个世界范围内的大课题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怎样破解这个大难题,人们在沉思、在总结,剩余的几个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也在继续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走出了这段历史的低谷。但是,回顾我们党的执政史,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功也有失误,有前进也有后退,特别是“”那样的失误,教训十分惨痛深刻。因此,我们党也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前进的规律和道路,寻求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和途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也越来越得法,越来越有效,开拓了党的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新领域,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新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得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新论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其随后,为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型政党作出了安排和部署。这些年,我们按照中央的安排和部署,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次,党的十把服务型和创新型的要求同学习型一起,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要素,“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这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探索、新认识,也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怎样建设这个党这一历史性课题的新回答、新概括,使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理论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突破

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探索,也是党的建设理论不断创新的新成果和新突破。深刻理解“三型政党”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我们党在理论上深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上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进程和要求都至关重要。

“学习型”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因为当今世界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理论不断产生,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程度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是先知先觉的,也没有哪个政党是无所不能的。一个政党要适应发展变化了的世界,要不落后于不断前进的时代,要经受住各种复杂严峻的考验,要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就必须不断学习,即,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学习。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的历史。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在继承弘扬党的这些优良传统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包括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学习都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质量,更高的要求,应该是一种具有先进的学习理念,明确的学习目的,健全的学习机制和可持续的学习力的团队式的整体性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成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服务型”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内容。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作为我们党的根本世界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既创造历史的物质财富,也创造历史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我们党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且将它称之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贯彻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以,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符合人民的意愿,也符合党的根本宗旨、根本路线、根本世界观的要求,体现了党的根本属性和归宿。在执政条件下,我们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不渝地奉行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宗旨,把服务贯穿于一切执政活动的始终,体现于一切执政活动的过程。只有通过服务,坚持服务,善于服务,真正担负起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历史责任,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真正建设好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创新型”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不竭动力和根本保证。因为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是为了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样的历史使命、历史担当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具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改革、永往直前的精神、活力和勇气。这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与生俱来的天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僵化老化、停步不前是与共产党人的这种品质和天性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更何况我们党面临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临着长期执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以及形势、任务的不断发展,都要求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改革创新的创造活力,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不断适应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创新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决定性因素和力量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真正成为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三个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要素、三个特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这个核心,紧密相联,相互促进,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统一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过程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各方面。我们就是要在加强学习中增强服务人民的本领,在服务人民中获取改革创新的力量,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推进党的发展。沿着这样的方向和道路前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难题就可能被我们破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就可能被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前景就一定是一片光明,灿烂辉煌。

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道路的新发展

党的十以建设“三型政党”为目标,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征程。推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目标的实现,就是要把十提出的一系列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坚持好、贯彻好、落实好,融汇到“三型政党”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一是要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主题统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十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题,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向、总要求。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这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和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要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题来统领。

二是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推进“三型政党”建设。十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这是党的建设的主心骨和党的根本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牢牢把握和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来展开、来推进、来发展。加强和推进“三型政党”建设,就能从根本上提升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是要用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指导“三型政党”建设。党的十提出“两个坚持”的指导方针,就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离不开这一重要方针的指导。坚持和遵循这一重要方针的指导,就能把“三型政党”建设的任务完成好,目标实现好。

四是要用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四自能力”强化“三型政党”建设。十提出的增强党的“四自能力”的要求,是保持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因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主要或者说只能依靠我们党自己的力量和素质、能力的提高,而不能依靠更不能依赖外人外党外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增强党的“四自能力”的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6

〔关键词〕服务型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57-05

党的十提出:“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只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1〕同时,执政党自身建设也要适应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职能由以经济建设为主转变为以公共服务为主,是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和基本方向。中国目前唯一合法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构建服务型执政党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确立和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个表述从以往“立党为公”进而突出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刻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共同价值指向,〔2〕是服务型政党执政理念的最高概括。以人为本,作为一个传统的哲学理念,它彰显着人性内涵、反映着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力量不断拓展和强化的历史进程。“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代表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3〕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都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4〕

确立和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是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基石,其在执政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关心人民群众。曾经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从此可以看出,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型执政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就是要关心人民群众最为基本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问题。同时,只有深入人民群众,才能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才能在执政中做好为人民服务。二是依靠人民群众。十报告提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的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的历史变革,也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巨大的。因此,服务型执政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充分尊重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三是为人民群众用好权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权力来源于人民,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管理国家,人民是权力的主人。新的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构建服务型执政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等,要以为人民谋利益为第一要务,当人民利益与执政者自身、个人或部门利益相冲突时,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二、明晰服务型执政党的职能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7

随着现代法治文明和公民社会的崛起,社会的价值理念与人类的基本生活样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促使我国进入一个经济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关口。社会阶层的变动、经济格局的变化、利益结构的调整等,使得社会不和谐因素与现象开始不断地呈现,整个社会制度体系也处于不断地调整与失范的状态。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和政府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转型时期的战略任务与宏伟目标。作为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良性运行的状态,其基本特征正如同志所说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际上,它所反映的正是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是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具体而言,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追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完善的社会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体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二、政府制度创新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

理论地看,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理念的体现,反过来讲,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其客观存在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和谐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必然要体现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上。要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来说,也同样取决于它有没有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得到有效的整合,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有序的状态。

那么,如何实施制度创新,社会制度创新的主体是谁呢?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制度的变迁过程,是制度创新主体(包括政府、团体、个人三个层次)为获得潜在收益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其中,政府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因其自身具有的强制优势、组织优势、超脱优势和效率优势,在制度创新中处于核心地位,也通常是制度创新中成本交易最低、影响最大的主导形式。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政府制度创新是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杠杆,中国的改革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政府推动制度创新的过程,是新制度安排被构造及其旧制度安排被替代的过程。同时,作为社会治理最重要的主体,建设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政府能够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治理、更充足的公共产品和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这同样需要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创新,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公共政策诉求和合理期望。因而,以政府制度创新为主体,在整个社会中建立新的行为规则,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人们在新的社会结构中的相互关系,构建既能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又能维护和保持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之间的协调、稳定和平衡的制度,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创新与和谐社会的价值实现

所谓“服务型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自总理在2004年首次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以来,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就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树立“以民为本、依法行政”的政府服务理念,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对行政服务制度的完整性、确定性与规范性进行重新界定,努力构建了公共行政决策、执行、监督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实现和谐公共管理,进而实现“和谐社会”做出了切实的成

效。

(一)以完善科学民主的公共决策机制为重点促进社会的民主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在民主体制框架下,衡量现代政府的标准,已经从考量其政治民主化的程度,延伸扩展到了行政民主化的视野之中。因此,在促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中,政府制度创新的工作重点应该在于树立“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构建一套有利于民主调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服务型政府着重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改进科学、民主的公共决策机制。通过广泛发扬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建立公共决策的社情、民意调查制度、信息收集员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专家咨询论证、听证制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了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决策信息反馈和决策后评估机制,强化了行政决策公众满意度的测量、监控与评价,建立决策责任制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出台了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办法,有效地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二)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促进社会的法治化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化的社会。法治,即法律主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在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中,将法治理念设计进去,则社会将摆脱偶然性、任意性和特权,使社会在严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良性运行中,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秩序和状态。“服务型政府”建设始终树立“依法行政”理念,以“规范化”为保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起草规章和制定规范性文件并及时公布;科学划分不同环节的工作任务、标准、责任,并量化到具体的岗位,在此基础上完成《职位职责说明》、《部门规范化服务细则》、《职位制度》等管理文件,明确权责权限;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告行政执法主体,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的问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执法权、履行职责,规范行政处罚程序,明确和细化处罚尺度,实行行政执法依据公开制度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

(三)以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为重点促进社会的公正“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它反映一个社会对其成员的价值引导和伦理关怀,是稳定社会的均衡器,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客观条件,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决定的意义。而公共服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普遍性和非排他性,通过政府的制度创新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也是必然的途径。为此,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资源整合机制,给社会成员提供共享的公正、平等机会。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服务,积极培育与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大量运用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顾客服务战略等企业化的管理办法,增强市场对城市资源的基础配置能力以及城市对各种资源的集聚力,促使了政府部分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促进了政府与公民、市场、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和下岗失业人员及失地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做好失地农民加入社会保险的工作,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监测预警机制,加快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的城市应急机制,有效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构建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四)以完善政府服务体系为重点促进社会的人性化人民群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而社会发展进步的目的恰是为了满足人的种种需求,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所谓社会的人性化,就是要求社会尊重人的权利,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的发展环境,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事实上,这也是公共服务人性化的应然之意。当前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以优化政府服务流程为重点,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受理一站化、流程便捷化、服务标准化”的要求,简化办事手续,实现了行政审批的窗口办理和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实施首问责任制、职位制、告知承诺审批制等服务制度,提高了服务效率,方便了群众;以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规范窗口服务行为,推行了全程制,一次性告知制、超时默认制,实行了窗口服务“六公开”、“五规范”;以便民亲民服务为内涵,各部门制定并公开了《便民服务手册》,向公众明确:能提供那些服务项目、公众怎样使用这些服务、遇到疑问怎么办、求助途径、方式;投诉途径、方式等,在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展开引导式服务、设置元障碍空间、公众休息区等,为公众提供能够平等对话、自然交流、没有心理压力的开放式空间;以人文关怀的政府文化为保障,培养公务员的爱民情,责任心、效能感、亲和力,塑造具有亲和力的政府形象,提高社会公众对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共识与认同。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8

[关键词]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

中图分类号:D2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4-0036-0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具体化、通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自觉的共识、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过程[1]。这离不开人民群众觉悟的不断提升和对理论的不懈追求,更离不开党的正确引导和全面推动。新时期,党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是党主动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内化为全党信念、外化为全党实践的生动体现。这必将从多方面对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深刻影响。

一、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政党的根本宗旨。回顾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为人民谋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党能够吸引无数的知识青年和进步人士投身到革命事业中来,在于它真正服务于劳苦大众,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共产主义信念不断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步推进,保证了革命的胜利。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2](p1515)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通过宣传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p286)当前,由于社会转型、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思想文化的多元化。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如果不去关心群众利益,满足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因此,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际上就是强调执政党的社会服务功能,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共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坚定人民群众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然而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习惯于以“管理型”、“命令型”、“权力型”模式来执掌政权、引领社会,重视集体利益,漠视个人利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逐渐多元化,过去党注重强化管理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人民群众的许多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从而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对立,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产生偏离。鉴于此,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要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把服务人民作为一种历史责任,使之内化为价值理念,外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党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基层群众,解决现实问题,真正与大众生活方式接轨,满足大众诉求,使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心理认同和接受。

二、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有助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力

作为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结晶,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如果不能从理性、思维、逻辑和现实等方面深入到民众之中,如果不注重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那么它就不能在大众化的进程中获得强大的推进力。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并不断满足其理论需求才能获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内驱力。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党和政府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的责任主体,具有其他政治和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强大推动力。因此,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需要党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不断提升大众化的推进力。

当前,党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的核心作用,不断提升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动力。一方面,党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现实问题,增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尽管党可以利用国家政权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灌输对其进行解释和不断宣传,但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与其他思想的冲突中胜出,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发展的源头、动力、路径,实现其大众化不是靠国家机器就能完成的。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期望用自上而下的灌输说教或强制压服的推进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行不通的。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就是改变传统方式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制干预,通过发挥党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断总结党的建设和执政规律。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让人民群众从内心对党的主张产生共鸣和认同,从而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

三、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认同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需要人民群众对理论体系的认同,尤其是理念和价值的认同,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信仰、行动理念。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甚至服从。它既包括价值实在的认同,即一种利益的认可和肯定,也包括价值观念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其能否满足大众的价值需求,以及能否取得大众的价值认同。然而,空洞的理论和空泛的说教是吸引不了群众的。在当前社会,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局面,甚至一些人出现思想混乱和信仰危机。因此,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成为当务之急。

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适应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这要求党必须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精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服务做好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情,以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实践中,党可以通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促进社会资源在各阶层的均衡分配、协调各阶层利益分配、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当然,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仅仅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够的,还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对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认同。社会需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来引领方向、凝聚人心。而“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提出,正是对大众共同价值追求的积极回应。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对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认同,只有建立起执政党的良好形象,才能不断增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度。当前,党更加注重发挥其服务功能,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党转变,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提出,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的角度,由原来更多地代替人民当家作主,转向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服务人民,由管理中“权利本位”到“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思想转变,不断强化党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和引导作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党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要学会以执政的方式为人民谋利益,改变公共权力由自上而下的单向运作向度转向上下协同互动的治理理念。新的时期要求党组织不断增强服务力量、拓宽服务空间、完善服务网络和优化服务机制,用完善的服务体系去帮助群众,确保人民群众权利的实现,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会真正相信和依赖我们的党,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掌握、信仰和践行。

四、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有助于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新时期,人们的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对任何理论的接受与认同不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而是去主动思考和参与。人们思想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人民群众只有从情感上真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才会衷心地相信、拥护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这就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强调通俗化、普及化只是手段,而核心是让马克思主义去“化”大众,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其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化什么”和“怎么化”的问题。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表现。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够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提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不断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首先,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能够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机制。在大众化实现机制中,利益实现机制的优化尤为关键。在当前经济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要实现在理论的推进过程中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并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实现。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就是以实现大众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强化“服务”宗旨,通过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使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理论的魅力。同时,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还要求形成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内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社会服务质量,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以此激发大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心需求。

其次,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新时期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障。新时期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殷切期望。只有党和政府不断强化服务宗旨,努力把人民群众的事办好,才能让更多的群众衷心地相信、拥护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够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人民不仅看党说了什么,而且看党做了什么以及怎么做。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核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群众中赢得信赖,不断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和执政根基,从而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

参考文献:

[1]冯德军,李景山.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3).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9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公安执法规范化契合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对公安机关最基本得要求,也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公安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当、执法不公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社会管理中日益凸显的不和谐因素。如何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做到文明规范执法、杜绝公安执法不规范现象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视角,将新公共服务理论“推崇公共服务精神,注重追求公共利益,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公共服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人类行为要素是人的尊严、信任、归属感、关心他人、服务以及基于共同理想和公共利益的公民意识”的理论内涵、价值向度及核心价值融入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公安执法规范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对加强当前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与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契合

(一)契合了我国强化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要求。吸收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已成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趋势。我国2008年进行了第六次行政体制改革,用服务型政府理念配置政府职能。其开始标志是党的十六大。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政府的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200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明确了我国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力量,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也正是顺应了我国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大趋势,一是通过全面规范各项执法行为,克服不规范执法带来的种种问题,以规范化来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二是落实社会主义法制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营造社会主义法治的氛围,不断提高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提高公安民警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可见,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契合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影响下我国强化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要求。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价值理念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契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价值理念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内涵是契合的。首先,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人本精神,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着眼点是人,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提高执法活动的成效;另一方面,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注重回应公民诉求、倾听公民呼声、鼓励公民参与、公众的满意度是评判执法活动的最终标准等执法理念,契合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强调的责任精神、像仆人服务主人一样去对待公众、服务是首要价值、公共利益是永恒的追求、重视公民权与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实现公正、公平与正义等价值理念。

(三)“执法为民”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契合。公安机关“执法为民”核心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首先,公民对公安机关执法要求与标准是随着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伊始,人民群众更注重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公安机关执法也更多地视社会公众为顾客,公共服务的宗旨是“顾客满意”。而现如今,人民群众更注重公安民警执法形象、服务态度、执法程序是否公正、公开,管理是否规范、文明。换而言之,人民群众从关注公安机关能否打掉一个犯罪团伙、处理一批犯罪分子,转变到关注公安机关执法是否规范、执法是否文明。其次,为了顺应公民对执法要求的变化,公安机关的执法理念也从“以控制为主”转变为“以保障公民权为主”,“执法为民”、“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已成为公安机关新时期执法的核心思想;服务人民群众,“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柔性执法、和谐执法、人性化执法、说理式执法、调解和解处理等已成为当前公安执法的主旋律。这与新公共服务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注重人的尊严、信任、归属感、关心他人是公共服务核心思想是相契合的。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下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实现

(一)端正公安民警执法思想,转变公安民警执法理念,构建以公民和社会为本位的人性化执法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指导下,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优质充足的公共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克服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重经济、轻社会,重物,轻人”弊端,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与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安全”产品,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服务,一是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①;二是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端正公安民警执法思想、转变公安民警执法理念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执法者如果是从执法对象权利角度出发执法可能就非常人性化,如从执法对象权利和社会秩序角度两个目的出发,人性化、人本主义的特性就相对减弱一些,如果仅仅从警察机关的部门利益、警察的个人私利出发进行执法,则就完全蜕变为物化主义,而非人性化的执法。

因此,执法规范化建设要取得实效,公安机关应按同志提出“我们不能过去怎么干,现在仍旧怎么干,必须要与时俱进地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紧跟发展变化的脚步,不然就会落伍。”的要求,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的执法思想根植到每一位公安民警的头脑中,实现公安民警执法理念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转变,从片面的实体公正观向实体和程序并重的公正观转变,从单纯有罪推定的侦查观向兼顾无罪推定的调查观转变,从以侦查为中心的司法观向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观转变,从查明事实的办案观向证明事实的办案观转变,从依赖人证的证明观向注重物证的证明观转变,从“执法就是管理”的执法观向“执法就是服务”的执法观转变,从而摒弃主观臆断、随意执法、不注重人权的观念,解决执法过程当中的问题,将是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着力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性是指要以开放、自信、包容的心态,正确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避免“情绪化执法”。平和是指在执勤执法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心态,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冷静沉着,不被现场的各种“噪音”所左右,以柔克刚,不卑不亢,有理有节。文明是指执法执勤民警要在执法中做到语言不粗俗、行为不粗暴、态度不蛮横,不伤害群众感情,始终做到警容严整、言行文明、举止得当,讲礼貌、有修养,充分展示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良好的执法形象和职业素养。规范,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置现场各种突发事件,切实做到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准确、符合法定程序。简而言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就是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融法、理、情于一体,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达到“礼中有节,静中生威,武中藏文,勇中显智”的公安行为规范。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一是必须提升公安民警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二是坚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三是通过培训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技能,只有提高了执法技能,才能保证执法效果,才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公民与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法律保障和法律保护。

(三)完善法律法规与加强执法制度建设,构建以公民和社会为本位的法律体系,全面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公安机关要实现以公民和社会为本位的执法模式与实现人性化执法,以公民和社会为本位的立法是前提。只有所执行的法律法规体现以公民为本位,体现服务性,公安机关执法的人性化才有可操作的依据。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执法制度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保障。一是要完善和规范公安民警的执法制度,细化执法的标准与操作细节,使公安执法从“粗放的、运动战式的执法方式”向“精确执法”转变,从而优化公安机关的执法模式与执法执勤工作;二是明确统一、易于操作的执法标准规范,强化执法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操作性,针对不同的执法岗位,明确公安民警的执法权限,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执法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岗位民警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三是细化现场执法操作规程,细化办案程序,制定具体操作规范,将执法操作规范作为执法制度建设的重点;四是切实抓好执法制度的学习培训、贯彻执行工作,使公安民警了解和掌握有关执法制度,提高公安民警严格按照制度执法的能力和自觉性;五是要将各项执法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和执法检查的范围,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不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制度办事的,要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通过狠抓执法制度实施,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改善执法形象,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水平。

(四)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如果仅把公民当成消费公共服务的顾客,会在事实上忽视公民所应承担的公共服务参与者、监督者等角色,造成公民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扭曲,而公安机关执法的过程是履行职能、承担责任的过程,其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和监督。因此完善公安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拓宽公民对公安执法监督的渠道,完善实现公安执法公正、公开与公平的监督制约机制,既是有效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民警廉洁勤政的需要。一方面公安执法就没有制约,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违法执法行为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执法就不可能真正推行,所以必须建立公安执法责任追究制,公安执法不遵守法定程序,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损害的,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公安执法救济制度,规范公安行政复议、公安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等案件的办理程序,强化对公安工作的法律监督和制约,做到阳光执法,自觉接受公民的监督,提升公民的参与度。只有如此,公安执法才能真正作到维护社会正义。

注释:

①摘自在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4:3-28.

[2]吴爱明,沈荣华,王立平.服务型政府职能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意义篇10

论文关键字摘要: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市场营销理念个人价值

论文摘要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价值和需求越来越得到承认和尊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开始为人们接受和重视并在社会各领域开始回归。市场营销管理和行政管理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我国的行政管理正在开始承认并接受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以及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和时俱进都是行政改革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动因。

市场经营者为了赢得顾客,使利润最大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满足顾客需求,以顾客为本,将“商品特性”转化为“顾客利益”,让顾客感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愿意长期使用,以便占领市场永续经营。我们权力机关的行政管理面对广大民众,同样要满足民众需要,以民为本,赢得民心长期执政,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走向和谐、美好和富裕。

行政管理以人为本是全球化趋向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起着决策、引导、协调、监督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党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也正是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很好坚持以人为本价值的所带来的诸多新问题。诸多新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行政管理的工作者尤其是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以人为本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没有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所造成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待民众要像对待顾客那样,从基本的礼貌待人满足民众(顾客)需求入手,珍惜上帝(人民)给我们的工作机会(行政权力),服务上帝。所以,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自己的管理目标,彻底改变作风,彻底改变简单粗暴的管理手段,真正的深入到人民群众去,为市场服务、为群众服务,只有这样,行政管理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发展的要求。可以说,市场经济是行政改革人本化趋向的内在动力,以人为本的市场营销理念应在政权机关得到运用。

市场营销是要寻找顾客,创造需求,满足顾客为之服务,才能赚取应得的利润;行政管理是面对大量的现成的“顾客”,面对大量的需求,人民赋予了我们权力,人民养活了我们,我们只有做好服务。市场营销对于商家来说,顾客需要的才是我们该卖的;行政管理应将群众的利益视为奋斗的宗旨。销售的前提将产品的特性转化为顾客利益;政府执政应将人民赋予的权力,施惠于民。市场营销是要积极主动寻找顾客,保持联系并建立亲情关系,沃尔玛的总裁60%的时间工作在基层,成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商业典范。政府执政要官员深入群众,经常保持沟通,而现实中我们和领导沟通的机会却很少。商家需要信息反馈;政府需要了解民情,这样才只能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而这一点我们的领导者有做得怎样呢?商家视顾客为上帝;官员应将自己作为公仆,视人民是父母。市场营销讲究商业礼仪;行政干部也应彬彬有礼。市场营销讲究要服务好顾客,节约成本;政府要建立服务型政府、节约型政府。商家怕失去顾客,没有了市场;政府不能脱离群众,丢掉民心。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市场化改革唤醒了公民的权利意识,社会组织和公众迫切要求政府保障其基本权利,政府应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