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宣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3:05

乡村旅游宣传篇1

关键词:海南乡村旅游宣传策略

一、发挥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和优势,打造重点、亮点旅游新模式

对乡村旅游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文化、地理、旅游交通区位等因素。由于海南各个村县有着不同的旅游资源,因此可以根据各村县特色打造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乡村旅游新模式。

(一)城市依托型模式。现在很多的都是人日益的渴望摆脱块节奏、繁杂、污染严重的城市生活,借于此,可以利用城市郊区相对城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理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来整理和挖掘打造乡村旅游。如,可以开发海口市永兴镇的水果采摘基地。

(二)风景名胜区依托型模式。在风景名胜区内,当观光团游览完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之后,可以把景区周围的乡村开发起来,使之游客能扩散到乡村之中去。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单独的靠农业资源开发,而应该借助风景名胜区的优势,把乡村旅游资源与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良好的结合,借助已有饿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来拓展客源,最后形成资源的共享、互补、达到共同发展。如:海南省乐东市的毛公山景区,是天然的红色旅游景点。可以借助该景区的影响力,把周围乡村资源整合,形成有规模的红色旅游圈。

(三)名镇名村依托型模式。名镇、名村的特色民俗旅游往往与乡村民俗旅游交织在一起,有时也可以成为专门的旅游产品。在名镇、名村乡村旅游产品的项目开发和建设上,我们应该注重开发镇或村的特色,比如说三亚的崖州村就因百岁老人人数居全国首位而出名,被誉为“长寿乡”。依托“长寿名村”的称号来发展新型乡村旅游模式,大力的发展“长寿文化”,“绿色文化”“健康文化”乡村游。

(四)特色民俗民风依托型模式。利用民族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积极发掘民族风情等乡村旅游,以突出特色为出发点、打造精品。如海南省五指山市,是中国最大的黎族、苗族的聚居地,可以根据黎苗族的民族风情来打造市场化演出、推出体验试“三月三”民族节庆活动、参观黎族“船型屋”、现场授学黎锦编织技术等活动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展示民族风情,形成产业链,最大程度的带动当地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繁荣。

(五)世界遗产依托型模式。利用世界遗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当地乡村的优势项目,来迎合人们对于休闲、度假、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需求。如海南省海口市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就能对广大的城市学者型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这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给旅游者提供丰富的知识学习途径,也能带动周围村落的“农家乐”的发展。

二、找准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乡村旅游宣传方案

(一)针对学生、本地游客和大型组团游客,制定“旅游淡季低价”价格宣传方案

在旅游淡季的时候,可以对学生游客和本地游客适当降低价格、对大型组团游客考虑给予优惠等推进措施。这样可以在旅游淡季的时候以低价格策略的形式吸引游客,保证客源。

(二)制定“特色美食+家庭服务式”乡村旅游文化宣传方案

针对对当地美食和住宿有需求的游客来说,把“特色美食+家庭服务式”做为噱头来宣传,第一,突出琼菜特色,开发与旅游地特色想符合的特色美食,并辅佐温馨的用餐服务;第二,在乡村旅游的住宿设施要强调家居化的格调,为旅游者提供家庭成员式服务。

(三)制定“悠闲淳朴+诗画田园”乡村旅游形象宣传方案

针对在大城市中长期迫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游客来说,海南整个乡村旅游可以制定“悠闲淳朴+诗画田园”乡村旅游形象宣传方案,以“悠闲淳朴+诗画田园”为形象,打造出独具海南特色的乡村旅游城市名片。一个悠闲淳朴的乡村旅游形象也是一张亮丽鲜明的城市名片,海南可以从“休闲浪漫”这方面体现城市形象,同时以“诗画田园”的乡村美誉相辅相成。

三、多渠道,多元化,打造海南乡村旅游的宣传策略

(一)运用多种推广策略。在海南可以利用的推广策略有很多,包括媒体公关策略,形象广告策略等,运用铺天盖地的各种媒介进行宣传。参加各种旅游交易会;在主要交通枢纽及繁华地段设置广告、招示牌;甚至可以适当将部分列车、航班确定为旅游列车和航班、在去各地的列车和民航飞机上发放介绍海南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纪念册和宣传单;利用卫视,开辟乡村旅游专栏;邀请著名歌手演唱谱写海南乡村风情的歌曲,拍摄有关海南历史和现实的电影、电视剧或乡村旅游风光片。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为海南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努力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和渠道。在海南地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中,既要有维护意识,把传统的品牌越唱越响;也要有创新意识,把新品牌及时推广介绍,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多的人群知晓。

(二)巧用“网络渠道”策略。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以网络营销为基础,能为旅游者提供综合化、个性化的服务,并且使得旅游营销成本大大减少,因此,建设海南地区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平台是至关重要的。海南乡村旅游营销渠道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培训旅游企业的互联网使用技术,建设系统全面的旅游营销渠道。如,通过互联网,可以海南乡村旅游的各种信息,提供相关的图片、介绍,将乡村旅游产品信息和跟游客进行互动等等;同时还可以提升政府层面的旅游官方网站,使更多的旅游开发企业、旅游企业都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在网上开辟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介绍渠道。

(三)注重“口碑效应”策略。要发挥“口碑效应”,利用当地城乡具名对乡村旅游点的认识,自觉的进行“口碑”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与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乡村旅游宣传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景区主体,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打造**的乡村旅游品牌。

(二)工作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推动全市的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开展乡村旅游工作的意义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有观光休闲、体验性质的旅游活动。**市旅游业刚刚起步,并被确定为“十一五”期间的支柱产业,**人口的85%以上在农村,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占地与农民关系问题日益严重而乡村旅游正好能缓解这一矛盾。并且搞乡村旅游有投资就业率高、带动就业率高和就业面宽的特性,因地制宜的搞乡村旅游,农民有职业又有“物业”,男女老少都能动员起来,同时也可以消化农副产品,这本身就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潜力和原动力。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以农业生产活动、乡野风光、农村生活习俗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一)打开乡村旅游的突破口

我市南孟镇历史上就是以农业为主,农民有丰富的农作经验,紧靠106国道,交通便利,且在观赏树木,大棚蔬菜,水果采摘等多个项目上已初具规模,因此,南孟镇作为乡村旅游试点的条件已经十分成熟。

首先,确定2-3户有一定经济基础,农业种植有一定规模,诚信可靠的农户为试点单位发展乡村旅游。

其次,要确定3-4个采摘品种突出优势、发挥特色。

第三,原有果园大棚要进行改造以适应旅游采摘的实际要求,将原民居装修,做到“屋内舒适化,屋外农村化”以此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

第四,旅游局和镇政府对试点农户进行政策上的支持。

(二)制定我市乡村旅游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不仅需要加强“硬件”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软件”服务的质量,尽快出台《**市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健全乡村旅游的标准体系,规范产品、设施、管理、经营服务。对乡村游实施挂牌经营评定星级等措施,使**乡村旅游从严规范、高档次入手,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三)开展以“新农村,新旅游”为题的乡村旅游大宣传

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办法,推介乡村旅游精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多渠道、多方位、高强度开展大宣传。首先,筹集资金在重点路段竖立旅游指示牌,编制现存旅游宣传画册,提供咨询服务,引导游客来霸州消费。其次,与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合作,推出专题采风等专栏和系列报道。第三,抓好典型宣传,总结经验,大张旗鼓、广泛宣传,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的积极作用。第四,发挥“口碑效应”利用当地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的认同,自觉进行“口碑”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突出特色,发展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我市可发掘的乡村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掘资源、突出特色,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要以茗汤温泉为核心,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古村,古乐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村工艺技术,如扬芬港泥人等。三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使游客在乡村游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等。四是建立南孟乡村旅游园区,以政府为主导,集沈家营观赏树木,马坊大棚采摘,西北岸桃树基地,粉营蔬菜基地为一体,统一规划而又各成体系,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有采摘内容和娱乐项目。

(五)搞好旅游人才的培育工作

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强和有关专业院校培训中心的联系,分期分批地组织培训和学习,积极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同时要十分重视对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六)加强管理,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大量旅游者的重要原因,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加强管理成立乡村旅游办公室,根据《**市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加强日常的指导管理,避免出现无序发展和管理混乱的情况。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7月2日----2006年8月1日)

1、成立开展“乡村旅游”活动领导小组。

2、制定《**市乡村旅游服务规范》(试行)

3、制定**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同全市旅游规划同步进行,年底完成)

第二阶段(2006年8月1日----2006年9月30日)

1、敲定2—3户积极性高,有一定基础,口碑好的农户,在南孟搞乡村采摘试点(挂牌经营)

2、借助茗汤温泉宣传**采摘,推出“南孟采摘,茗汤泡汤”活动

3、制作**市乡村旅游宣传画册及乡村旅游指示牌,引导顾客在**消费。

第三阶段(2006年10月1日----2006年1月30日)

1、市旅游局对试点单位全面验收,挂牌经营,颁发《**市乡村旅游从业许可证》

2、在完善农家采摘的基础上。,确定1-2户“农家饭”“农家旅馆”试点,开发**乡土小吃,使游客在**市享受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3、**市旅游局对“农家采摘”“农家旅馆”试点进行业务指导,并给予政策支持。

第四阶段(2006年12月1日----2006年12月30日)

1、制定《**市星级农家院评定标准》对现有的“乡村旅游”点按照《标准》进行评定活动,评定星级,导入竞争机制,规范管理。

2、举办全市“乡村旅游培训班”,对参与乡村旅游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乡村旅游在**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宣传篇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安排,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国家旅游局研究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各地要贯彻上述精神,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和产品开发,力争在2006年取得新进展,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发展。

特此通知。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蓬勃兴起,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一些城市周边形成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正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2006年伊始,国家旅游局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2006中国乡村游”启动仪式,拉开今年“乡村游”主题年的序幕。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为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国家旅游局确定今年全国旅游宣传的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业内人士认为,乡村旅游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以及能够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受到普遍欢迎。

另外,乡村旅游能够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引进大量资金。同时,对改善地方基础服务设施,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繁荣,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乡村旅游宣传篇4

*年是市政府确定的乡村旅游主题年(以下简称乡村旅游年)。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乡村旅游主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号),现就我县实施*乡村旅游年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认识,明确乡村旅游年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乡村旅游在我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是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生产经营形态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行业服务“三农”的切入点,是以旅助农,促进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对于推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兴旅富县”战略,以乡村旅游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旅游镇村建设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创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带动、打造精品,逐步构建特色鲜明、种类齐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二)工作目标。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历史文化,在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等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以高家镇、南天湖镇和古民居作为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实现农民群众增收、农业人员转移、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

(三)基本原则。一是加强引导,示范带动。抢抓中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国家旅游局启动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和*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以规划标准引导,以项目建设带动,以典型示范引领,以宣传促销造势。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旅游消费水平,狠抓重点、突出特色、扶持龙头、创造品牌,指导乡村旅游朝着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三是市场导向,逐步推进。根据客源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建设有强大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精品,在保证农民增加收入和企业获得合理利润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是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安全、周到服务体系,在产品建设中强调环保性、持续性和安全性。五是“农”字当头,服务“三农”。加强协调、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强领导,切实推进乡村旅游年活动顺利开展

为加强对乡村旅游年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县乡村旅游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乡村旅游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和促销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由旅游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并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切实推进乡村旅游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旅游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乡村旅游年活动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职责,抓好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发展改革部门要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国土部门要积极支持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部门负责做好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的指导和审批;交通部门要积极推进与乡村旅游相配套的交通项目计划安排和建设;文化部门要积极做好乡村旅游中文化产品的开发指导和文物保护协调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做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与农业发展的结合;林业部门负责做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整合工作。有关乡镇要实施“一把手”工程,并落实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乡村旅游工作。

三、精心组织,确保乡村旅游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市政府“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显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在项目、招商、活动的落实上狠下功夫,确保乡村旅游年推出10个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18亿元,完成投资2.5亿元,开展4项宣传促销活动。

(一)推进项目建设。按照“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率管理”的思路,积极策划包装乡村旅游项目。以南天湖镇、高家镇、武平镇、太平坝乡为重点,带动其它有条件的乡镇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推出10个有特色、有影响的乡村旅游精品(具体项目附后)。按照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区和优秀乡村旅游示范区的评定工作,以评促建,引导全县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宣传篇5

关键词:小南村;乡村旅游;网络;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F71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45-03

2015年8月,在安徽黄山举行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着力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积极鼓励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加强政府引导支持,坚持多元化推动、特色化建设、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农家乐升级版,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一、小南村概况

位于旅顺水师营的小南村地处旅顺口区的正中心,与旅顺口区政府仅有不足一公里的距离。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和舒适宜人的气候特点为此处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除此之外,旅顺这片土地从不缺少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水师营的历史可上溯到290年前即公元1715年。当时,清朝水师在此驻扎,所以称之为“水师营”。它亲历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外近代史上备受瞩目。

旅顺小南村蝶恋花蝴蝶园不仅是大连市首家蝴蝶园,更是目前东北地区蝴蝶种类最为丰富的蝴蝶产业园区。小南村从国外引进了数十种珍贵蝴蝶品种,力图将蝴蝶文化打造成小南村的一大旅游特色。除了蝴蝶园,太空植物王国是小南村近年来推出的另一特色旅游产品。小南村的太空植物王国是目前东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集航天知识与农业知识于一身的科普展馆。除此之外,小南村还投资建设了农家风味餐饮店、樱桃采摘园、草莓采摘园等,形成了集生产、销售、游览、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区。另外,旅顺小南村七彩南山风景区的篝火晚会、烧烤及多项以体验为核心的乡村旅游项目,以其极强的互动性、文化性成为小南村旅游的一大特色。小南村以小南村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引进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并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实现了小南村的华丽蜕变。

二、选题背景

(一)旅游资源分布平均,产品形式多样

近几年来,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受到游客们的热烈追捧。与那些久负盛名的名胜古迹相比,小小的乡村确实少了些令人震撼的景观,但乡村旅游带给游客的是身心上的愉悦和放松。大连旅顺小南村,曾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标兵,是集全国首家太空植物王国、全国最大的万福鼎、东北首家蝶恋花蝴蝶文化创意产业园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村落,因此我们选取大连旅顺小南村作为研究对象。

(二)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发展潜力巨大

该村获得过很多殊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旺季过旺、淡季过淡,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高、人员素质低下,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营销手段陈旧,宣传力度不够强等。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小南村,在安逸平和的乡村中找寻单纯的快乐,我们决定采用网络营销这一流行的营销模式,对小南村的各项旅游项目和农业产品进行宣传,从而为旅顺小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一条更为长远的道路。

(三)政府主导力度加大,相关政策放宽

大连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少不了政府在政策上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对于现在国内大热的乡村旅游,旅顺已经把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上了旅顺旅游产业发展的日程,乡村旅游已然成为大连旅游的新宠。在政府的主导下,旅顺对乡村旅游给予了资金、信息与政策支持,推进了旅顺经济的全面发展。小南村以樱桃等特色农业产品为依托,面向市场化,在资源和市场的双向指导下,秉承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道德规范相符合的旅游项目,从而保证乡村旅游供给的有效性和经济可行性。

(四)旅游网站发展迅速,上网人群激增

从途牛揽下林志颖和周杰伦两大明星代言到携程与去哪儿的世纪联姻,有关旅游网站的新闻最近霸占了各大网站,也赚足了人们的眼球。现在无疑是旅游网站的黄金时代,据调查目前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正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接受网上购票报团这种快捷的出游方式。小南村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旅游网站合作无疑是一个捷径。

三、市场环境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顺当地民众对旅顺小南村的认知程度,我们随机选取了500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在大连市内总共发放500份问卷,并收回了有效问卷478份,把人们对旅顺小南村了解程度等数据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并从这些反馈信息中对小南村未来发展前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儿童市场

通过调查得知,儿童对于小南村的认知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小南村有手工胶画制作、地震体验、放飞蝴蝶和小动物喂养等适合小朋友参加的特色科普活动,所以小南村在儿童市场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鉴于小朋友年纪较小还没有独自出行的能力,而如今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缺少陪孩子外出游玩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同大连各小学进行协商合作,承接小学生集体室外科普活动,让小朋友从小就可以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而小南村也可以给出一定的团体票价优惠。另外,集体出游时间不要定在旅游高峰期,能充分利用非假期或休息日的旅游淡季时间。

(二)青年人市场

对于青年团体选取了大连几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到大学生对小南村的关注程度仅占20%,期望度占32%,大学生对小南村的兴趣度占28%。采访时很多同学表示对小南村很感兴趣,中青年往往是乡村游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是潮流时尚的追随者,喜欢求新求异,敢于积极尝试,而且具有自由支配的支付能力。

(三)老年人市场

对于广大老年人来说,小南村是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与儿童和青年人市场相比,所占比例较低,他们大多是在观看景色的同时以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情为目的。老年人对于小南村的了解甚少,我们还发现目前来小南村旅游观光的大多是外地的中老年人,对于小南村的了解少,但是他们对于小南村有极大地兴趣,带着好奇来小南村进行旅游观光。

四、服务产品项目网络营销对策及方案特点

“线上”主要是指利用大众媒体来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如通过网站刊登图片及文章等,也包括赞助、大型活动的营销、公关等。BtL(below-the-line)主要指与消费者发生直接接触的媒介,如派送传单、举办活动和宣讲会等等。

(一)线上工作

服务产品组合表

(二)线下工作

为了配合线上活动,我们多次到小南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与小南村负责人建立很好合作关系,景区负责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信息,负责人为我们的调查研究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在大连市高校学生中做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连高校学生对于旅顺小南村的认知程度,我们小组成员在大连高校学生中随机选取2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并收回了有效问卷165份。此次调查结果为我们进一步分析景区发展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们还为景区设计了优惠卡片及宣传海报。优惠卡的主色为绿色,意在突出旅顺小南村乡村旅游的一大主题“回归自然,感悟生命”。在宣传海报的设计上,我们则采用了蝴蝶剪影元素,以此来突出小南村的蝴蝶文化特色。

(三)网络营销活动设计

单纯的网络宣传难以对游客产成巨大的吸引力,为此我们还根据小南村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线上宣传活动。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得知还有一部分游客来小南村是为了拍摄照片。对于这些摄影爱好者们来说翩翩起舞的蝴蝶配以奇特的植物绝对是理想的拍摄题材。在微信和微博当中召集这群人的作品进行投票,利用他们的作品来吸引广大的群众。另外获(下转第100页)(上接第46页)奖者可以获得免费年卡一张,这些人可以在一年内到蝴蝶园拍照。我们还可以与摄影爱好者商谈后利用这些资源举办图片展或制作纪念明信片等。

(四)方案特点

随着近年来智能移动通讯仪器的普及,互联网以势不可挡之态势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互联网+模式早已影响了各行各业。本文也借助这股势头把旅游产品推广与网络营销相结合。特色如下:

1.独具一格的网络营销策略。采用品牌营销策略,树立旅顺小南村旅游景区的品牌,有利于扩大小南村的知名度,增加其客流量;同时采用SnS营销的分享与口碑策略,通过游客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分享景区信息,以其传播效率高、传播人群广泛的优势宣传和推广小南村,而这基于好友信任关系链的传播势必会带来更高的关注度和信服度。通过二者的完美结合从而更好地推动旅顺小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2.极具创新的发展模式。采用“环形联动”模式,通过对旅顺小南村的宣传和推广,带动旅顺乡村游的长远发展。

3.极强的方案辐射性。以旅顺小南村为切入点,进而引起整个社会对原始生态、休闲自然的重视,引导他们保护生态文明,保护自然景观,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4.独具特色的宣传和推广。制作精彩的视频和博客等宣传小南村,有利于大众增加对小南村的兴趣度和吸引力,形成自主点播和双向互动的结合,使得小南村能够扩大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5.广阔的普适度。利用互联网的宣传,使其在人际传播上更具亲和性,兼具时效性、互动性,推广实现小南村发展目标,让更多的人宣传和推广它,走进和发展它,研究和保护它。

参考文献:

[1]李效筠.乡村旅游发展对小康社会建设的贡献性研究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3,(05).

[2]曹洪珍.大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08).

[3]姜玉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为例[D].广东海洋大学,2014,(06).

[4]卢小丽.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J].资源科学,2014,(01).

作者简介:

乡村旅游宣传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沈阳马耳山;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2-41-03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被公认为是具备着朝气蓬勃、广阔发展空间潜质的朝阳产业。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深入分析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找出发展的对策,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马耳山生态旅游区是沈阳绿岛空港旅游经济区的五大功能景区之一,位于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镇,规划面积39.35平方公里,与本溪、辽阳毗邻,距沈阳市区28公里,距桃仙机场15公里,距沈丹高速公路杨千出口7.5公里。

目前,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乡村休闲度假型,马耳山有许多农家乐,在乡村做农民伯伯日常干的活、品尝特色乡村美味菜、居住在田园式淳朴的房屋,体会农家的简单欢乐与幸福,悠然自得。二是自然风光与文化内涵融合型,登马耳山观赏自然风光,石人石马、朝阳洞、背阴洞和石棚、石棺及老虎洞,还有历史形成的烽火台遗址,南山脚下有一药王庙遗址,使文化与自然交织深入游客心中。三是民族风情依托型,沈阳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镇有许多朝鲜族居民,建立了朝鲜族风情一条街,以朝鲜族风俗、朝鲜族餐饮、朝鲜族工艺品、朝鲜族风情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让游客体会到朝鲜民族风,多彩马耳山,也被评为乡村旅游优秀示范点。四是特色产业带动型,垂钓极具养生休闲的特色,数十万尾野生鱼,等待游人垂钓,为这里的生态环境增添了亮丽色彩。五是农业观光学习型,马耳山农业知识博览园,长达百年的农史、民俗文化、还有农业科学实践完美展示,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良好选择。六是生态环境示范型,依托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组织研究乡村原生态旅游产品。沈阳马耳山生态旅游区是一幅绝妙的自然生态山水画卷,山峰秀美的沈阳第一高峰马耳山、天然的森林氧吧、杏花谷、樱桃庄园、轻农事劳动都是画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七是田园体验参与型,例如马耳山水果采摘庄园,是绘画写生、影视拍摄、体验田园生活最唯美闲适、有情调的选择。沈阳马耳山的草莓采摘,让生长在城市中的人们体验真正的农家欢乐,让人们回忆起过去的农家生活的乐趣。

从沈阳马耳山的客源上来看,辽宁省内的游客居多,其中因地理位置优势,沈阳、辽阳、本溪为主要客源。时间上以短期游为主,一般玩一到两日,周末游的形式更受游客欢迎,一个周末,爬爬马耳山,体验一下沈阳农家生活氛围,调节调节在工作上的压力。在马耳山的消费层次上,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还是呈现中低档次消费。客人以追求心灵上的放松,物质享受占次位,主要以经济实惠的、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为第一选择。

二、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无特色

目前,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产品大都就是采摘苹果、南国梨、柿子、草莓、黄杏等水果、爬沈阳第一峰马耳山,品尝一下当地烧烤自助,烤全羊,东北特色灶台炖菜,钓钓鱼,打野战CS,室,KtV等,服务项目大部分都类同。且各个商家彼此相互恶性竞争,缺乏立足本乡本土的开发观念,盲目追求城市现代化,很多农家旅店,为了吸引来自城市的游客,特意把房间的设备设施向城里的商务酒店看齐,将床、窗帘、桌子、椅子甚至是餐具都十分现代化,失去了原来的农家特色,丝毫没有吸引力,不能使城市里来的游客感到新鲜。旅客天天在城市中生活,早已对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些厌倦,他们更加希望亲身参与到劳务农活中,但现在这样亲身感受尝试性的产品还是少数。

总体来看,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产品项目设计没有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只是停留在低水平的观光和休闲层次上,降低了乡村的魅力,乡土味流失,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旅游经验不断的丰富,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旅游产品单一问题长此下去,市场竞争力会严重下降,阻碍马耳山乡村旅游发展。

(二)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由于缺少统一协调观念和市场意识,对乡村旅游资源和市场的调查与论证不够充分,开发与经营行为没有得到严格的规范,一些农户在自己家里种上五六棵果树基础上,就宣传原生态采摘,家里养几只鸡鸭,就宣传可以让游客与动物亲密接触。这些实际上还不具备观光的条件,缺乏传统的文化乡土气息,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使游客来而失望。

并且,马耳山乡村旅游项目的管理力度不够,卫生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例如,在马耳山的一家经营农家乐的餐馆,为了吸引客源,不得不降低收费,同时为了节省成本,饭桌上的筷子和碗都没有经过消毒,只拿凉水涮洗,就直接给客人使用。烧烤用的烤具,也是黑漆漆的,全是没有仔细清洁的,卫生实在令人堪忧,相关管理机构需要重视加强科学的计划指导。

此外,乱收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马耳山有的农家乐打着东北特色铁锅菜的名号,一只炖鸡就要价358元,这相当于普通餐厅6~7人的套餐价格。还有宣传是自家现磨的豆腐,小葱凉拌豆腐就要价48元,这样的乱收费现象,和青岛小龙虾38元一只没有本质的区别,影响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员工素质急需增强

马耳山景区景点的服务人员基本由本地农民家庭组成,村民文化水平和服务意识偏低。在大众点评网上,经常有旅客抱怨,马耳山餐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客人来时店里都是热情招待,先付款后上菜,点餐时的热情与上菜的慢速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客人来到饭店吃饭,看到一些没有人的桌子却长达半个小时没有人收拾卫生,客人叫服务人员收拾,却没有人理睬,让客人十分失望,这种行为甚至影响客人对整个马耳山景区的印象。此外,景区专业管理水平与经营水平也偏低,管理不够规范,甚至有些餐馆员工没有统一的工作服装,环保意识不足,开发中只重视经济效益而轻视环境营造,影响经营效益,阻碍马耳山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四)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在旅游热潮的影响下,人们对旅游服务设施的标准越来越严格,游客对厕所、医护室、垃圾处理设备、停车场、交通等也有着更高的期待。

目前,马耳山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存在过时与老旧的问题,导致其接待水平下降严重。例如,很多旅客喜欢在马耳山秋月湖钓鱼,但是对于秋月湖的防落水措施却不是让人十分满意,周围也没有注意水深的安全标语。又如,还有游客喜欢爬马耳山,马耳山虽然不是很陡峭,但是有些坡路还是十分惊险,需要十分小心,尤其是冬天,路上的冰雪十分滑,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崴脚、摔伤等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在爬山的路径上,多增加防护栏等保护设施,就会降低发生意外的概率。此外,在马耳山景区观光的旅客普遍反映,希望马耳山对厕所的环境加大重视,厕所异味大、无厕纸、甚至有时没有水,让人十分难以忍受。2015年3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国内的旅游厕所实在是脏、差、乱,我们必须进行厕所革命,彻底改变我们的旅游厕所环境,要建造上有门窗通气,下有管道排污的现代化无公害厕所。在“互联网+旅游”的时代,好的设施会赢得赞誉口碑,在网上起到推广作用,相反,若是没有令人满意的设施,消极的影响也会迅速扩散。

(五)缺乏宣传力度

目前,沈阳马耳山有规模的乡村旅游项目,却没有系统的市场营销战略,宣传方式单一,依旧以发传单、路边广告牌的宣传方式为主,旅游平台仍然以线下为主。在互联网的时代,没有线上企业的合作,宣传的影响程度也会大幅度降低。现在携程网、同程网这样受广大网友喜爱的线上平台上却不能找到对应的旅游线路,即使能从一些网页上找到一些相关的旅游信息,但是内容却不能与时俱进,一年前的旅游信息还占着主要位置,旅游信息更新不及时。此外,由于缺乏宣传手段和创新意识,市场细分尚不够明确,市场开拓宣传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形成品牌。马耳山旅游专题片的拍摄的内容和技巧仍不成熟,没有充分展现一幅自然生态山水画卷。

三、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开发以农为本的旅游产品,突出文化和地方特色

应开发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高质量指的是自然的、民族的、原生态的、具有马耳山本土特色的、文化内涵的、以农为本的、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例如,马耳山可以开发东北特色田舍铁锅炖菜,让客人自己选择材料,在主人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烧木料和玉米杆,“农”字当头、以农为根,让游客体验到自然自由的田舍情趣、安宁惬意与原生态的乡间特色。要抓住马耳山本地、本村、本户特色,发扬其优点。例如,马耳山山歌比赛、马耳山特色扭秧歌、二人转演出等,不要盲目跟风,可以设计民俗风的亲身体验场景,让游客从日常的礼仪、服饰、饮食、农事、民间文艺中体会马耳山当地文化。

(二)加强规范管理

加强规范管理需要旅游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加强自我约束与管理,高标准要求员工,健全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政策。

首先,面对经营不规范的问题,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和市场的调查与论证,加强开发与经营行为的规范监督,完善《沈阳市乡村旅游接待村评定标准》,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日常的执法检查,先进评比等形式予以贯彻落实。

其次,面对卫生的问题,要大力加强经营者卫生环保意识。可通过给商家播放因为卫生不规范而导致的卫生事故的纪录片来教育经营者,不要因为小小的贪心,而导致更严重的损失与伤害;也可开展评选卫生明星户等活动,激发接待户热情,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只有经营者主观意识的配合,再加上监督体系和奖惩体系的完善,才能保证卫生问题的解决。

最后,面对乱收费的现象,物价局和旅游局应联合制定旅游产品的最低标准与最高标准,防止“零团费旅游”和漫天要价的陷阱。规范商家必须遵循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合法合理地收取费用,否则会得到应有的处罚。

(三)重视人员培训抓教育

如前文所述,乡村旅游急需懂旅游、热爱旅游并且了解经营和销售的专业人才,但目前熟练掌握其技能的人员实在不多。要得到更多了解乡村生活情况的管理人才,就必须加大培训规模,制定完善缜密的培训计划。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参加旅游行政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消除对服务工作不平衡的心态,端正为游客认真服务的消极态度。另外,要做到让游客满意,就要积极掌握旅游法律规范、市场最新趋势并在人性化服务技能。在招收新人员时,尽量招收学历较高、品德优秀、勤奋肯干、热爱旅游行业、熟悉操作规范的人才。

(四)改善旅游配套设施

发展马耳山旅游业经济,拉动旅游消费,要重点建设旅游景区附近的基础设施,提高餐饮设施服务、娱乐设施服务、停车场服务、通讯服务、邮政服务、绿色厕所服务、乡村博物馆等,不断提高接待能力与产业规模,突出马耳山文化特色,以独特的马耳山文化来吸引客源,吸引招商引资。应全面抓好公共的服务设施建设,使旅客感到乡村旅游舒适、安全、健康,不断积累沈阳马耳山乡村旅游经验,加大投资力度,从而促进沈阳的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五)加强宣传力度

应加大马耳山乡村旅游的整体宣传力度,营造一种独具特色的宣传氛围。在宣传方式上可积极运用网络媒体、电视广播媒体、平面媒体等各种宣传品,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在互联网的时代,在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旅游的背景下,下功夫搞好网络建设,有目的地建立营销网络系统,加大与线上和线下旅游平台的合作,改变以往单纯靠发传单的宣传方式,增强乡村特色旅游品牌效应。网络是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最迅速方便、最有效的营销工具,及时更新网页,及时全面地登发乡村旅游产品信息,突出信息的时效性。做好不同季节特色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宣传,加强旅游咨询服务站的建设。积极参与电视台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活动,配合旅游局对乡村旅游的工作,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活动。

此外,还应合理利用市场细分,根据青年、夫妻、老人、学生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针对性地充分利用辽沈青年报、沈阳日报、时代商报、华商晨报、Fm102.9辽宁广播电台以及微信等各大网络传媒的宣传作用,全面宣传马耳山旅游的整体情况和特色产品。为了收到良好效果,可以在辽沈晚报上设置旅游在线栏目,在辽宁电台开办相应的乡村旅游宣传频道,吸引越来越多的旅客来马耳山进行乡村体验。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宣传篇7

[关键词]百色市;乡村旅游;竞争力;不足;提升战略

[中图分类号]F620[文献标识码]a

百色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多民族文化和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再加上红色文化魅力,对区内外游客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百色市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努力打造百里乡村旅游长廊,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设28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72个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400个星级农户,各县(区)都建有3-5个标准而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示范点,使乡村旅游成为百色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一、百色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类型

百色市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而奇特,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2012年百色市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1.9亿元,甘蔗、水果、烤烟、茶叶、桑蚕、肉类、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南菜北运”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74.2万亩。芒果、林下鸡、茶叶等品牌影响力扩大。“一乡一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沙糖桔、火龙果、中药材种植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农作物。百色是广西重要的粮食基地、南菜北运基地、中国芒果之乡和亚热带水果基地、全国香料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形成“布洛陀”牌香米、田阳香芒、田东香猪、夏橙、华南糖等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百色森林覆盖率达58.6%,可利用动植物资源500多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桐油、肉桂、八角、大果山楂、茶油、竹荪、云耳、八渡笋、白毫茶等产量多、品质好,林副产品产量居广西前列,这些对开发百色乡村旅游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截至目前百色市已开发的乡村旅游点已有42个;其中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田阳布洛陀芒果风情园、凌云茶山金字塔3个景区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右江区平圩民族新村、乐业火卖村、靖西旧州绣球村等8个景区获得了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目前百色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乡村旅游点是位于乐业天坑景区旁的火卖村,年接待来自广西及周边省区、港、澳、台地区、欧美及东南亚国家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百色市乡村旅游景观类型统计见下表:

(一)乡村旅游点的经营环境有待改善

百色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地的居民或附近村镇的居民卫生意识不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不科学,影响游客游玩情绪,有些景点注重开发,不注重环境卫生,导致景点污水、生活垃圾排放进入江河,对景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有些对游客开放的居民区,游客住宿区、游览区、设计杂乱无章,缺乏美感。尤其令游客担心的是餐饮方面,一些乡村旅游点的餐饮原料来源、餐具的消毒、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办理、操作的规范性缺乏有效的监管,餐饮服务质量更令人担忧。

(二)人才紧缺,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百色市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专业的乡村旅游人才相对较少,由于经营成本和工资待遇等实际问题的考虑,乡村旅游所需服务人才一般是由家族式成员或者附近村民构成,这类人员文化水平都较低、服务意识淡薄,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由于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处于市郊或县乡,待遇一般,很难吸引专业的旅游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

(三)乡村旅游业发展壮大所需资金短缺,类型单一,创新性不足

目前百色市很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把乡村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人居示范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依靠政府主导,民间资金投入或私企资金投入为主,能够争取到的国家政策性资金几乎没有,乡村旅游点后续发展壮大所需资金短缺。部分乡村旅游点发展模式单一雷同,没有因地制宜深挖特色发展,例如百色市郊周围的百香园、澄碧湖山庄、桃花半岛、爱果者农庄、归真园等旅游点基本都是以河面观光休闲、烧烤、体育、娱乐等为主,特色不足,还可以进一步深开发景点的新特色。

(四)营销宣传投入不足

百色市乡村旅游点大多营销宣传手段单一,只有极少数休闲农庄利用本地电视台、本地广播、本地论坛等传媒宣传,但由于传播范围较小,听众范围有限,宣传面不大,所以游客多为本地人、学生、周围贵州、南宁、河池等地的客流。其实百色市的乡村旅游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那坡县黑衣壮的黑衣民族风情,凌云县朝里乡的风流街,对外地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隆林县德峨乡苗族龙洞大寨内全部用石板铺路,建筑上仍保留有木楼、鸡楼梯、翘檐等特色,寨内保留传统的苗族刺绣、蜡染、银饰等民间工艺,加上游客可以品尝黑棕、饵粑粑、甜酒酿等特色美食;乐业县母里屯高山汉村寨一直沿袭着女人当家作主的风俗,有点像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里的场景…,百色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这些独特优厚的旅游景点如能加大营销宣传对外地游客能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此外百色市近年来主推休闲养生路线,百色德保县、乐业县的休闲养生农庄、休闲养生饮食、靖西药食同源的药膳饮食开发潜力不容小视,但是由于宣传投入不足,营销手段单一,这些独特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还没有被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悉知,制约了百色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百色市乡村旅游业竞争力提升战略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百色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部级、自治区级的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要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景点道路基础设施,提高交通条件的可进入性和便利性,建成星级厕所、星级厨房,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本设施,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改变乱搭乱建现象、合理规划建筑区,休闲区、观赏区以及娱乐区的功能分区规划。

(二)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升人员待遇

百色各乡村旅游点应该在旅游管理部门主导下培训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以及服务人员,主要培训乡村旅游人才的服务意识培训、卫生意识培训、乡村旅游规范管理与安全应急处理、乡村导游员应具备的服务素质和讲解技巧、地方乡村旅游商品和民俗节庆知识、服务礼仪礼貌等内容。此外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一定要求持健康证上岗。特别是已经获得全国或自治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旅游名村、名镇和星级农家乐景区更应该自主参与相关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参观,请进来讲学的方法提升景区工作人员的整体服务素质。经过培训合格后的乡村旅游人才应该获得相关资质或证书荣誉,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一线员工应该以宽幅薪酬制来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人才能够安心留下,避免因为待遇问题导致的人才流失影响服务质量。

(三)以开展清洁乡村为契机整治环境

对百色市乡村旅游点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首先要保留当地特色再开发,发展旅游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整治一些乡村旅游点道路沿线以及河道排水沟渠、乡村集镇、居民院落的脏乱现象,提升城乡整体形象,整治垃圾乱堆放、占道经营、乱埋乱葬,绿化、美化道路和景区,解决环境乱象。重点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村镇、市郊沿河农家乐景点进行综合整治,大力提升景区环境,建设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和谐乡村旅游点。

(四)加大营销力度,扩大宣传

乡村旅游点除了可在本地电视、广播、论坛进行广告营销,还可不定期制作旅游手册、旅游光碟、在商品包装上印制景区风光、地址等信息,也可以举办摄影大赛、美食大赛、趣味体育活动等吸引各地游客。有条件的景区可创办景区网站并且定期更新,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价格营销。一些乡村旅游点也可以选择成本较低的主题派对活动进行营销或利用假日节庆营销,投放户外大幅广告、流动广告等方式开展多形式的宣传促销,扩大景区知名度。

(五)加大乡村旅游整合竞合力度

有些景区强调部门或地区个体的经济利益,忽视合作,导致区域景点重复雷同建设,资源浪费。乡村旅游点的发展不能孤立而应该强强联合,各景点之间要加大合作,深挖特色,互惠共赢发展,共享本区域的客源而不是争抢客源。百色乡村旅游景点和产品的设计开发都应围绕民族、红色、土特、绿色来进行,尤其要注重培育乡村特色旅游商品,将最能代表百色的商品进行包装,推出品牌,大力开发民间手工艺品。各乡村旅游点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客户共享,开展商务互助,提供预订票务、餐饮、住宿、商品、导游、演出等多样化的服务,推出联票、通票等优惠措施,互派管理和工作人员学习、交流。在旅游产品的推广上,既强调区域旅游整体品牌的打造,又突出各自景区独到的魅力资源,发挥各自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巨大宣传效应,进行大品牌精品建设,进一步扩大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保持游客的热情,不断吸引游客的光顾或重游。

[参考文献]

[1]百色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eB/oL].广西百色人大网,2013-02-22

[2]杨艳阳.广西百色乡村旅游发展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9-08-26

乡村旅游宣传篇8

乡村旅游最早出现在1855年的法国,目前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已有相当规模,系统完善。国际乡村旅游现已形成以下八种类型1)观光旅游型2)参与体验型3)文化娱乐型4)回归自然型5)品尝购物型6)学习教育型7)疗养健身型8)回归自然型。乡村旅游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充足的发展经验和研究成果。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乡村旅游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而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走向世界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可以有效的实现社会资源和财富在城乡中的分配,以第一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城乡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单一化多项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消费欲望越来越高,1999年,国家推出“生态旅游年”,鼓励全国各地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业。而这两年中,我国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发展的效果显著,国家在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这意味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一片光明。清代皇家猎苑,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御道口风景区,坝上草原独特风光以及纯朴农家小院,独具特色的满蒙文化成为围场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2003年起,围场县依托本地资源,结合当地发展特色,选择景区所在村或者生态环境明显良好的村庄,创新性的提出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建设的目标。自此,围场县乡村旅游开始起步。在前些年生态旅游的发展后,又以乡村旅游相结合,共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004年,在围场县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试点已经逐步起步。御道口乡,哈里哈乡率先发展,乡村旅游农户就发展到40户,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营业收入达7.5万元。到2005年仅仅一年的时间,发展迅速。发展到106户,直接从业人员达300人,年接待游客达7万之多,农户总营业收入有139万元,走出了一条“以户带组,以组带村,以村带乡”的发展模式。[3]2006年,棋盘山又被确立为河北省首批确立的30处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之一。[3]随着各村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乡纷纷成立专业旅游协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本地的旅游发展,完善规章制度,渐渐使各地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方式,加强宣传推销,全村共同力保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006年,组织各乡镇及部分农户参加了廊坊“北方十省市旅游交易会”,举办了“木兰围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会”,共与80余家旅行社进行了联系与沟通。还组织哈里哈、棋盘山、龙头山、山湾子、御道口等乡镇参加了在承德举办的由60多家旅行社、100多人参加的乡村旅游宣传推介会,进一步宣传了围场的乡村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客源。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围场县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带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得到了政府和当地村民的高度认可,全县共同致力于旅游业的更好发展。截至2014年,全县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亿元。政府站在当地的发展角度和国家高度,科学规划,明确产业方向。完成了《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全县7个重点乡镇的旅游产业概念性规划,聘请瑞典史威克公司编制《木兰围场可持续发展概念性区域空间规划》,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将红松洼、小滦河流域、城郊、敖包山、东庙宫融合成当地的五大旅游板块共同发展,打造木兰围场精品特色景区。此外,近两年政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配套的服务装备,重点实施了总投资105亿元的承德御道口皇家至尊旅游文化度假区、总投资23亿元的大峡谷自然生态公园、总投资20亿元的御道庄园等亿元以上高端休闲旅游项目9个,总投资200.8亿元。同时,全面改造升级景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加快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系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健全旅游服务功能。目前,全县37个乡镇,乡村旅游农户达到300余户,乡村旅游年收入过千万元。[4]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带领农户脱贫致富,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使第三产业成为领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给当地带来了生态和利益的双丰收。随着越来越多的农化参与到服务业中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解决了就业的社会问题,大批闲置的地产房产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同时,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也浮现出一些问题。

1.形式单一,定位模糊围场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单一,内容单一,不能突出本地的乡土特色,未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和体验性消费,重复消费的机率很大,直接导致流失客户群的现象出现。在发展之初,本村或者农户并为给自己的发展提出明确定位,使农户对自身资源和当地发展情况认识不足,存在无序发展情况。此外,当地的宣传方式也较为单一,单一的凭借媒体广告,尚未建立属于本地的旅游信息网,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帮助。

2.缺乏特色。作为清代皇家猎苑,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同时,人文历史是当地的很大文化特色。满蒙文化特色的存在是很大的旅游吸引点,但这一点并未被合理利用。在发展过程中,多数都未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只是一味提供食宿,虽然政府部门积极进行推动,但由于当地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系统并不是很完善,经验不足,导致现在吸引游客的项目单一,对民族,民俗文化挖掘较少,没有形成鲜明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旅游特色。

3.村民文化素质较低经营理念落后。旅游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就是当地小农经济的思想严重束缚了旅游业的发展。大多数农户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并未发展过程中科学的进行定位,对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懂保护,忽略了重视自然和环境的重要性。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形式以农家院为主,比较单一,院内工作人员多为亲友帮工,服务体系不完善,经济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较低,从而阻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目前,在多数的农户经营中,工作人员以老年人和无业的妇女为主,两类人文化素质较低,服务能力有限,且在当地的竞争中,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直接导致价格竞争激烈,与游客的关系紧张,恶性竞争的方式正在影响着当地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小农经济下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比较分散,并未形成模化经营的模式。整个县城需要联合起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围绕“皇家民俗生态三大主题,规模化经营,打造属于木兰围场的品牌效应,形成“吃,住,行,购,娱”的完整产业链条。对价格,卫生等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保证围场县乡村旅游的消费质量。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进高品位的旅游项目和服务平台,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宣传,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宣传,采取多样式的广告宣传。同时因地制宜,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挖掘本地的乡土文化,积极利用皇家猎苑的历史传统和满蒙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农民对农耕文化的自豪感,结合围场本地特色,可发展出观光型,体验性,民俗文化型等多种消费体验方式,吸引游客,打造出不同于其他乡村的独特文化之旅。

乡村旅游宣传篇9

杭锦旗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依托沙漠、河套、草原旅游资源,以“河滨沙海草原”为核心竞争力,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民俗文化为特色、生态文化为时尚、乡村风情体验为亮点,把杭锦旗打造成集乡村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国的乡村休闲旅游地。产业导向:杭锦旗应以乡村旅游开发为契机,带动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养殖业等生态产业的发展。本着“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理念,积极吸纳乡村闲余劳动力,使当地乡村社区能够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来,政府应给予开发农户应有的配合、支持。 产业定位:将杭锦旗乡村旅游业积极培育成为杭锦旗旅游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改善当地经济环境,产生旅游影响,促进本地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扩大就业,塑造本旗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杭锦旗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偏爱度,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乡村旅游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旅游产品策略

1..美丽杭锦旗――田园风光旅游产品

(1)产品策划:产品品牌,中国杭锦旗――田园风光无限好;产品内涵,乡村自然生态、观光农业、田园风光等;宣传口号,杭锦旗――幸福家园。

(2)市场开拓:目标市场,省内及周边地区大众性市场;目标群体,修学旅游市场、注重体验和参与以及渴望体验新鲜淳朴乡村生活的青年旅游市场、婚庆蜜月旅游市场、寻根怀旧、回归自然的中老年旅游市场。

(3)开发思路:注重乡村田园风光意境的保护和营造,将各类农作物生产情景同乡村的幽美生态环境相结合,体现“回归家园、回归自然”的乡村旅游内涵。重视乡村农事活动和农牧业文化的开发,可利用湖泊、蔬菜园、果园、牧场等开展各种参与性农事活动,开发如种菜、瓜果采摘、垂钓休闲、放牧等旅游项目;参与制作奶食品的过程等,增加乡村旅游活动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如可以选择几家规模较大的牧户,整合成一座具有规模的大型展示厅,展示整套民间作奶食品工具,演示工艺流程,让游客了解其步骤,也可以让游客在牧户指导下参与体验。

2.休闲杭锦旗――度假旅游产品

(1)产品策划:产品品牌,休闲杭锦旗;产品内涵,乡村休闲度假游;宣传口号:魅力杭锦、休闲之乡。

(2)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目标群体,中高收入的中青年阶层以及中高收入的家庭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和中老年康体养生旅游市场。

(3)开发思路:整治景区内的旅游环境,改善道路两旁的环境卫生状况,规范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理,统一设计景区解说牌、垃圾桶等,材质可用木质,颜色与环境协调;治理河道、湖泊里的生活垃圾和污染,使建筑风格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协调,修整和拆除影响视觉效果的设施等。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如客房、餐饮、停车场、娱乐设施、活动安排等方面都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性化设计,如开发特色餐饮、家庭野外休闲、老年康体养生等系列产品,内部交通特色化。针对游客需要,开辟综合性的度假村,融健身、休闲、观光等各类活动于一体,采用分时度假、乡村会所等形式,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服务。近期开拓周边市场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远程客源市场的游客,综合考虑游客消费水平、个性需求的特点,在软硬件设施上应追求品位较高、规格较高、服务一流的目标,为客人营造良好的乡村休闲氛围。

3.欢乐杭锦旗――节庆旅游产品

(1)产品策划:产品品牌,欢乐杭锦旗――节庆之旅;产品内涵,乡村艺术节庆、历史节庆和民俗节庆、宗教庆典旅游;宣传口号:欢乐节庆――风情杭锦旗、多彩文化――绚丽杭锦旗。

(2)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目标群体,中高收入的中青年阶层以及中高收入的家庭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和中老年康体养生旅游市场。

(3)开发思路:充分挖掘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民间演艺和节庆文化。做好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的产品组合和内涵提升,形成以节庆为核心的民俗风情系列产品。开发主题不同的产品形式:可建立民俗风情园,如开展民俗歌舞表演来展示民俗文化;根据游客量规模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节庆活动来营造节日欢快的氛围和展示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设计游客参与环节,让游客参与乡村特定民俗节庆。可针对婚庆市场,开发乡村蜜月度假旅游。应积极策划乡村节庆旅游系列的节庆活动,近期借助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的契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来提高知名度。

4.主题乡村旅游产品

(1)兵团乡村。产品策划:产品品牌―兵团乡村;产品内涵―兵团文化;宣传口号,追忆・回味――那段兵团岁月;兵团乡村――知心人家。

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目标群体,有兵团建设经历的旅游者及其子女和亲属;或对知青文化感兴趣的旅游者。

开发思路:建好兵团纪念馆,反映知青当年生产、生活的场景,展示知青生产、生活用具及其他与知青有关的文物等,展示主要内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背景;到此落户的知青基本情况和历史贡献;有关在知青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英雄人物及知青出身的典型人物。建设知青文化园,园内建知青雕塑、知青纪念墙、知青纪念碑等,主要以弘扬老一代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宗旨。复原典型的知青住宅,收集知青当年的生活用具、衣服等,突出“兵团乡村――知心人家”的主题,让老知青们重温当年的情怀,让游客和知青亲属们了解和体会知青往昔的生活。收藏反映知青的电影、电视及小说等各类文学作品和当年知青中广泛流行的手抄本,特别是反映上海知青在此生活的著作《知青部落》。建立影视演播厅,根据需要进行演播,还可刻制光盘对外出售,建立小型图书馆对外借阅及出售。策划知青文化艺术节,通过一系列歌曲和舞蹈节目的演出,如曲艺、相声、小品、诗歌、朗诵等,让知青文化得到全方位的展示和交流;举办知青联谊会等活动,给老知青提供一个追思回味的空间。

(2)水上乡村。产品策划:产品品牌―水上乡村;产品内涵―黄河乡村旅游;宣传口号,水上乡村之旅,快乐河套人家。

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呼包鄂客源市场、京津唐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目标群体,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旅游者。

开发思路:整治黄河水域环境,治理少量白色垃圾。增加游船和快艇,策划水上项目和娱乐。加强沿黄河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建设解说系统,增加相应的商务设施和休闲设施,开发较高层次的休闲度假和会展旅游产品。

(3)新农村参观访问旅游产品

产品策划:产品品牌―中国新农村;产品内涵―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宣传口号――新农村、新杭锦。

市场开拓:目标市场,全国、省内和周边地区客源市场;目标群体,省内外城镇建设的参观访问旅游者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兴趣的旅游者。

开发思路:选择一个新农村基地,建设农村风貌展示馆,展示国内外农村的生产、生活和变化,以大量的图片为支撑,国内外典型的农村发展为重点,反映国内外农村的发展历程。完善新农村内的接待设施,满足游客现代化的需要,卫生条件状况应参照规定的国家标准执行;在接待设施内部装饰上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农村生活气息。修建休闲广场,可以开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演艺等,也可满足居民的游憩需要。完善新农村的配套设施,包括娱乐中心、健身中心、文化中心等。做好村庄内部的亮化工程,在灯具的选择上要体现古典、复古韵味的款式,不宜过于现代。该产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应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在近期内吸引大量客源。

三、发展战略途径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杭锦旗内现有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且发展阶段各异,相关政府部门的旅游投入能力有限,建议政府部门组建乡村旅游发展协调机构,制造良好的投资舆论,营造优越的乡村旅游投资环境,密切与相关投资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广大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以此推动本旗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现代旅游发展战略,这是本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2.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杭锦旗区位优势明显,这就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始终要把目光放在“河滨沙海草原”这一大的环境中,施行“捆绑发展”“联动发展”,要求杭锦旗各乡镇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上应从大区域来考虑,树立区域一体化思路,加强联合,共同发展,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以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3.强化形象,塑造品牌

为了提高杭锦旗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增强杭锦旗乡村旅游项目的吸引力,针对杭锦旗的乡村旅游产品特色,要着重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并在强化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乡村旅游的营销力度,更新营销手段,加大形象驱动的力度,强化整个杭锦旗乡村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效应,并进行个性塑造,积极提升乡村旅游地形象,尤其要在强化乡村旅游的体验性、文化性、生态性、参与性、休闲性、度假性的前提下,深刻挖掘杭锦旗乡村旅游的地域文化内涵,以鲜明的形象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实施强品牌发展战略。

4.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杭锦旗不同阶段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等均应有利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的恢复和保护,特别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各种污染,把生态环境置于重要地位,防止环境质量的退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杜绝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设施的建设。培育良好的旅游环境意识,倡导游客文明旅游;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和各个示范点的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始终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相互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乡村旅游宣传篇10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促进农村发展的社会活动,所以构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还没有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其营销模式也没有系统的规划,因此本文通过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提出了营销模式构建策略。

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目前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各国学者对其的界定也各有差异。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将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义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活动。我国旅游学者对其界定为: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因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依托农业这个大环境,将农村生活、农业生产融为一体并进行旅游开发的。乡村旅游一般以城市周边的农村自然景观和田园特色风光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体,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古老乡村劳作体验、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为目的。因此乡村旅游被称为人类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我国,乡村旅游是在满足了市场多元化及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的要求下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情况,而且能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乡村旅游以农家乐和农村观光的形式为主

乡村旅游主要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其通过提供特色农家旅馆、农家菜肴、农家生产劳作等一系列能够享受农村的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能够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并采购特色农产品。这种农务采摘旅游能够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长久发展。

2、在开发层次上处于低水平的开发阶段

在我国,近几年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经历的时间较短,对其的开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没有转变传统粗放的开发模式,切没有明确的主导方向。

3、主要分在景区边缘地区、老少边穷地区、都是郊区

在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生态景观及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且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这些能够为乡村旅游所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的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产品开发项目缺乏弹性,开发项目单一,粗放式经营管理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以观光旅游和农村自然景观为主,其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虽然现阶段对其开发的旅游产品和内容名目众多,但是都没能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其价值。开发项目单一,切没有深度和特色支撑。一些开发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对产品进行不合理和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影响当地文化等问题。存在对产品开发并运作期间管理混乱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够,不能及时的解决突发问题,更有部分开发管理人员过分的追求效益,忽视旅游者的差异需求和满意度,产品缺乏创新,形象设计意识不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管理形式粗放。

2、价格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要求,一般对其的开发都处于城市郊区或者景点附近,依靠城市辐射或者景点辐射得到客源,所以在价格方面大多较低,以吸引游客。乡村旅游以农村景观为主,其资金投入势力和政府支持强度相对于风景名胜区较弱,其主要吸引周边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出游的居民,这些居民出游的弹性较大,对价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因此在“薄利多销”意识的促使下,对乡村旅游的营销采用低价策略。合理的低价策略能够增加经济效益,但是过度的地价营销会导致乡村旅游经营的恶性循环。

3、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落后

我国乡村旅游的销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体系,个体农民营销意识薄弱,地方政府依然采取先发展当地旅游再营销促销旅游的策略,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产品促销方面,轻促销或者无促销是乡村旅游的普遍现象,缺乏市场经营理念和市场开拓意识,只局限于简单的“住农家、吃农菜、干农活”的层次,对产品的研发、包装、市场销售等方面没有创新意识。在营销手段方面,旅行社是基本的销售方式,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网民用户的增加,网络销售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乡村旅游营销方面,仍然选择单一的旅行社销售,忽视网络销售。转贴于

4、旅游基础设施过于简单

乡村旅游以农村旅游为主体,绝大部分旅游的选址在农村,并且很多旅游活动是在农村居民的家中进行,因此对旅游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对设施的日常的修建和维护没有标准化、规范化。农村居民因不能提供旅游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强大资金,使得旅游场地设备的简陋和不完备,从而不能使用先进或者统一的旅游设备,满足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所依托旅游设备的需要,从而减少游客量。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观念的创新

观念创新是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先导。然而营销意识的淡薄和营销理念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创新中转变观念、更新策略,才能顺利地完成市场升级。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与现阶段的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必须满足目前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必须首先在市场环境的大背景下进行营销观念的改革。传统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营销意识,必须将体验经济理念融入旅游市场营销观念中。乡村旅游不仅要通过让游客感受“亲情”从而建立感情,还要具有旅游的知识观,能够拓宽游客的视野和增加知识积累,还要在经营乡村旅游的同时保护环境,将绿色营销观念深入到乡村旅游市场,从而协调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2、加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宣传促销

旅游宣传是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产品销售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乡村旅游要保持不断扩大的客源市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渠道多种多样,如积极如积极参与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旅游促销会议,通过展览宣传促销;编印旅游手册、乡村旅游公园简介,导游图等刊物宣传;制作旅游纪念品,如风光明信片、t恤衫等;与各大旅行社及宾馆联营,让利依靠他们帮助促销;制作旅游标示牌,门票宣传等。提高乡村旅游地整体旅游形象质量和知名度,除对旅游产品整体成功的宣传促销外,还应维护旅游产品的整套形象,保护旅游产品的质量,要以实见闻,而不能让旅客扫兴而归。

3、开发特色浓郁、高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由核心部分、外形部分和延伸部分三个部分构成。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融合为一体组成旅游产品。优秀的旅游产品能够极大的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吸引国内外游客高档次的旅游项目,因此必须全面的打造富有特色的优秀乡村旅游产品。加大对旅游产品研发、包装等的创新,使得旅游产品差异化,并根据当地的特地因地制宜打造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该极力的增加具有地域风土人情、感人故事、农事农活等能展现本地区魅力的旅游活动,在实施产品策略时,必须采用新思路、新方法,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另外,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不仅保持大自然的原生韵味,而且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避免因开发造成文化污染,避免把城市现代化建筑、设施移置到乡村景区。旅游接待设施也应该与当地自然及文化协调,保证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和“精品”给游客。但这并不是说阻止乡村进步,阻止当地发展经济,而是实现旅游与经济发展二者的最佳结合。

4、乡村旅游市场的细分,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乡村旅游市场的具体场所主要是在城市郊区或者景点附近,这些地区必须具有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资源,城市或者景点附近的居民会利用节假日体验乡村旅游产品。但是由于各个乡村旅游产品所处于的地理位置、区位环境、资源条件、产品种类及知名度都不同,因此在选择具体的目标市场也是不同的,所能应用的组合战略和营销策略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产品在确定目标市场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客源市场。所选细分的市场必须符合市场营销主体的经营目标、产品形象等。否则,便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5、加强乡村旅游的管理,明确管理模式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管理知识。乡村旅游具有旅游业的所有特性,从属于服务行业,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并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地方政府可以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加其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提高其自身的业务知识、服务意识和管理理念,在充分认识旅游产品整体性的基础上,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价值。为了促进乡村旅游更健康的发展,政府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严惩一切恶意或坏旅游环境或者旅游活动的行为,规范当地旅游市场的秩序,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使得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