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十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十篇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8:54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1

 

2021年全省交通运输法制工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高质量交通强省建设,深化实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推动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思想,把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

1.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思想。持之以恒抓好学习教育,把法治思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至少举办2次法治专题讲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带动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广泛开展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宣传,推动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结合交通运输系统实际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积极转化为法治建设工作实效。

    二、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

2.系统谋划并实施新时期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贯彻落实部“十四五”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相关工作部署,制定出台我省落实意见,健全交通运输法规体系、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加大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及时、规范报告上一年度交通运输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3.持续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部《关于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意见》,组织对省厅《落实方案》和《重点任务分解表》进行动态调整,并按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持续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落实。

 4.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省厅要扎实推进《吉林省交通运输厅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落实,做好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决策执行等工作。市县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细化决策范围和程序,为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完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

5.健全立法制度设计、有序开展立法修订工作。制定省厅《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办法》,深入推进科学、民主立法。科学编制年度立法计划,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严格落实“放管服”等改革要求,结合上位法《城市公共交通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法规的出台、修订,组织对地方性法规、规章进行修订。

6.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进一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把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合宪性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定期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不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废止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

四、切实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7.认真落实综合执法改革后续配套措施。根据改革职能调整,完成省厅与省执法局的行政执法委托工作。结合地方立法,对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进行补充、细化、完善并公布实施。配合司法行政部门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的统一换发工作。按照部统一部署开展执法服装、执法车辆等执法装备配备工作。

8.细化落实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3)》。省厅进一步明确目标思路、细化工作任务、实化工作措施、创新活动载体、落实责任分工,为“三年行动”开局打下坚实基础,不断提升执法队伍政治素质、执法能力和执法效能。各地要按照要求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方式步骤、工作重点,将各项任务措施分解到具体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9.全面推进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在部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建设指南框架下,建设符合省市县三级综合执法工作需求的吉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实现全省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机构)全领域全事项全流程信息化办案,促进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益提升。

五、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0.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明确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卷评查标准,以规范文书制作为载体,确保“三项制度”落地落实。加强执法廉政建设,以“转作风”为关键,严肃执法风纪,全面清理查处执法不廉、办案不公,推进廉洁执法。

    11.建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考核长效机制。今年省厅要继续组织开展2021年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通过评查执法案卷、审阅文件资料等方式,组织全省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建立行政执法考核长效机制,积极运用“五化工作法”对考核工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指标设定,做到工作细化可见、量化可比、考核可评。

12.扎实开展法治宣传培训工作。谋划“八五”普法计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清单,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行动,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等线上线下普法活动。加大对基层执法力量的培训力度,省厅将通过网络视频、在线授课等新媒体方式,对全省综合执法人员进行《行政处罚法》(2021年修订)《吉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典型执法案例分析等三次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技能。

六、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

13.完善法治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贯彻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精神,全面实施国家和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清理不利于营商环境建设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动态调整权责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用法治方式破除制约行业发展障碍。实施包容审慎执法“四张清单”,加大提示、告诫、建议等非强制执法方式适用。

14.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细化落实部《加强和规范交通运输事中事后监管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清单方式明确分工举措和完成时限。结合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修订“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厘清随机抽查各环节涉及单位(部门)的职责边界、监管事权。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强智能化执法终端配备,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非现场执法。

15.落实考评机制。落实我省《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制定年度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监督检查考评机制,强化政策履约,畅通投诉渠道,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七、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实效

16.不断改进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认真落实省厅《行政复议和应诉典型案例分析研判指导与办法》,深入开展以案释法,通过学习培训、典型案例研析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复议、应诉的指导,提高基层人员的复议、应诉能力。督促地方认真开展被纠错案件整改工作,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全面落实《吉林省行政应诉办法》,行政机关负责人积极出庭应诉,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和裁定。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2

1.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强项目培育、经验推广、信息报送、典型宣传。建立完善依法行政工作统计报送和定期通报、重要工作专报(报备)以及日常专项工作监督检查等制度,积极推行依法行政工作特色档案制度。

2.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加大依法行政内容的教育培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活动,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测试、依法行政情况考察以及年度述法工作的落实。

3.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努力实现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与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部门核心业务和行政绩效管理相融合。逐步实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网上办理情况月度上报、季度通报制度。

4.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力实施改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创新举措,全面实施公交提升工程,坚持为民办实事。开展第八个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服务月活动。

二、着力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5.健全交通运输重大行政决策的提出、调研、征求意见、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公示公布等程序。完善重大决策方案听取意见制度。对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除依法需要立即作出决策外,出台前的决策方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专家论证、公众参与、专业组织评测等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

6.健全交通运输行政决策后评估和纠错问责机制。完善重大决策落实情况报告、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与决策效果评估制度,了解群众满意度和决策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建立重大决策事项讨论记录备案制度,讨论意见、表决结果和表决方式记录在案,作为决策检查和问责依据。建立完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案件,加强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三、全面规范和改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

7.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以落实“全省交通运输五项执法行动计划”为主线,以突出“推进交通运输水上统一上航执法、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乡镇交管所体制改革、执法技能训练竞赛”为重点,认真抓好执法队伍的培训、执法评议考核、执法文书评审、执法监督互查等工作落实,全面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开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和评析研讨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执法过程中的疑难复杂及共性问题。健全行政执法调查规则,规范取证活动,推行行政执法证据格式化。进一步完善执法风险评估和防范控制机制。深化行政指导工作,实施行政指导工作月度统计上报制度。结合换发新版行政执法证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和资格管理。

8.全面落实在执法股室、执法中队等推广建立专兼职法制员工作。对重大行政处罚或对社会具有普遍影响的案件进行回访。完善行政案件监督审查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审查工作,落实执法责任追究等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和执法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四、着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9.强化行政复议工作。认真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

10.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县局定期召开行政调解工作会议,组织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制度建设情况、工作情况专项检查和卷宗评查。

五、做好交通运输法制宣传教育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3

1.坚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年内修订完成《区交通局行政执法职责汇编》、《区交通局行政执法职权和责任分解》及有关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健全法制工作制度。

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各项工作,按照市对我局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要求,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二、做好规范执法工作

1.全面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市交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实施行政处罚要充分考虑违法行为的法定从重、从轻或减轻情节,依法确定相应的处罚基准,坚持在事实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行政处罚文书中说明裁量理由,做到处罚合法适当。

2.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研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执法活动的通知》,坚持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分级审签研究制度。同时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在决定做出前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论证,促进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保证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3.规范执法文书。根据市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局执法文书,规范执法文书制作归档。年内在全局开展一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文书案卷评查活动,不断提高文书制作水平。

三、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整治

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继续查处未取得经营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黑出租”、“黑班车”、“黑线路”和“黑摩的”,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省治理超限和超载运输办法》,加强货运源头治理力度,严格执行超限车辆有关检测、卸货规定,定期开展超限车辆集中整治,保持公路运输安全有序。

四、加强执法培训,夯实执法队伍基础

贯彻执行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交通行政执法十条禁令》,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安全执法。

1.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法制教育培训考核长效机制,坚持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季度考试考核制度、岗前学法和岗位学法制度等。坚持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分层次举办各类执法人员培训班,开展执法技能比赛、案卷评查、案例研讨等活动,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年内拟举办3次行政执法培训班或岗位技能竞赛。

2.做好执法证件胸牌管理工作。规范执法证件、胸牌号码的发放、审验等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证件、胸牌管理动态档案,认真做好执法证的换发、审验和新增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考试发证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年内做好ic卡式执法证件换发、审验工作。

3.积极开展依法治理调研活动。通过开展交通依法行政论文征集活动,探讨新形势下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寻求解决的对策,推动全局依法行政工作上新台阶。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4

【关键词】行政管理改革;垫江道路;运输分析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基础上,我国的道路交通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道路交通网络的压力不断增大,带来的却是我国行政管理的机构重叠等问题。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是一项有多重机构组成的,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要措施的管理机构。无论是从法律地位上,还是从对于机构的职能建设上来说,道路交通运输机构的行政管理措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为我国的道路体制改革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下面笔者将选取垫江道路的运输情况,分析其行政管理手段。

一、垫江道路运输概述

随着重庆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脚步日益加快,重庆垫江县的道路运输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道路交通基础建设。然而,道路交通的基础建设会在多个方面促进垫江县的道路管理。并且,在促进垫江县的道路生产方面上,也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例如从垫江县的客运体系上来说,全县的客运车辆在2014年已经基本接近600辆,货运机动车已经达到了2300辆,相比于往年上升了好几个百分点。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垫江县的道路运输体系。

1、道路概述。垫江县的政府长期以来就在垫江县的道路交通建设方面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加了垫江县道路的发展空间。仅仅几年工夫,垫江县道路的公路通车里程就达到了以往所远远不及的2300公里,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更是有了很大的增加。已接近190公里。县城通道为304公里,省内通道为176公里,在这些道路之中,其中尤以乡镇道路居多,为1700公里。在如此众多的道路和密集的交通网络下,垫江县人民的出行水平已经有了远远的提高,已经基本实现便捷出行。对于全县的300个乡镇来说,通畅率高达80%。目前,包括垫江县的所有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了以公路交通为主,乡镇道路为辅的建设体系。

2、运输现状概述。垫江作为重庆的一个重要的县城,其道路运输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重庆市道路运输建设的影响。交通运输作为垫江县的一个主要的支柱产业,它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重庆市的行政管理手段。为了在多个地区加强重垫江的道路运输情况,垫江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垫江县的资源配置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和推广完善了垫江县的交通运输网络,并且提高了垫江县资源配置的效率,并有利于垫江县工农业布局的形成。针对垫江县的运输情况来说,垫江县已经成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的公路枢纽。起到了缓解重庆市的物流压力和交通运输压力的作用。在垫江县的交通运输网络中,其中尤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不同于铁路运输,它在运输上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并且公路运输的优势还体现在公路运输能够运输一些不容易保存的东西,或者是一些脆弱的,经不起长距离运输的货物。公路运输还能够沟通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因此其能够在垫江县的道路运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由于垫江县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正在上升的黄金时节,加强公路运输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县城的经济发展轨迹相吻合,加速城市的产业化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二、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就垫江县的交通运输事业来说,其行政管理的有效性与高效性直接决定了垫江县的道路运输状况,并且也会反映到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上。不仅如此,行政管理是否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还会关系到垫江县的经济发展速度。在我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交通运输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垫江县的行政管理措施。然而,在我国道路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关行政举措面对道路管理无能为力的情况。这就需要根据垫江县的经济发展状况调整相应的行政管理措施,制定出严格的道路交通行政管理执法标准。近年来,根据有关统计,我国的道路交通执法部门经常会出现执法不力的现象,这些情况表明了我国的道路交通执法部门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执法力度上,还需要很大的改善,完善和落实体制性建设是当前道路交通建设所必须要做的。然而,解决这些道路交通管理的漏洞不仅需要人民的监督,还需要相关媒体的大力支持。然而,对于交通管理进行改革,并对于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进行准确的分配,保证在执法能够实现其有效性和准确性。是当前时代对于交通运输管理的硬性要求,也是为了使得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好地协调起来,实现统一发展。交通运输管理结构的变化能够更深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并解决当前道路运输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行政管理在垫江道路运输中的基本分析

随着重庆市道路建设的进程加快,垫江的道路运输的体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垫江的道路交通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尤其是行政管理手段,存在的问题不一而足。首先,第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垫江的交通执法存在着严重的漏洞。虽然垫江的道路执法系统被分成了许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各自的职能。但是说到具体的行政管理上,往往存在着执法人员多重执法的问题。尤其是以公路运输执法所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以公路运输中的小型货车为例,有些执法人员擅自利用职权,在某些不应该对于机动车进行处罚的路段实施处罚,从而产生了乱执法的问题,这不仅仅会降低道路交通的管理水平,而且还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垫江县的某些高速公路的路段,交通运输部门非法采取不公正的手段,私自扣押某些货运车辆或者是将某些车辆重复处罚,导致了公路交通运输执法不严。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对垫江县的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做出探讨,以探索有利于垫江县道路运输的行政管理手段。

1、体制改革。体制混乱是造成垫江县道路执法混乱的主要问题之一。垫江县的道路交通执法人员大多都是国有企业的人员,但是他们其中有许多人却存在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工资是死的,因此就会对于工作产生疏忽懈怠的心理。导致企事业单位整体人员的素质下降。这更加大了行政管理的难度。并且,从长远上来分析,这种管理体制无疑会给道路交通运输带来更多的问题。因此,需要深入改革垫江道路的道路管理体制,例如重新对于道路管理人员的队伍进行划分,对于各个人员的责任进行严格的划分,保证在出现意外情况时,人员之间不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另外,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还应该对于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从加强人员素质的角度入手,严禁某些编外人员私自执法,滥用权力,对人民的利益产生损害。不仅如此,企事业单位还应该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2、体制创新。传统的道路交通在行政管理的基础上,经常出现执法漏洞的情况。并且,传统的管理体制还会给整体企事业单位的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为了研究一个适应当下的道路交通运输状况,需要采取将道路的管理职权,监督职权以及决策职权分开,以有利于决策制定的合理性与鲜明性。并且从理论上而言,将交通运输的行政审批职权进行协调,也有利于建立一个职权分明的管理体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核心就在于将权利和责任分开。这样做可以有利于市场监管,保证了执法公平如一。

3、体制落实。在研究出一个适合垫江县的经济发展状况的道路交通行政管理体制之后,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对于研究出的体制进行落实。改革后的体制应该加强对于行政管理和处罚的手段,并将行政管理的权利依法落实到个人,以求行政执法能够从法律的角度体现执法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综上所述,从行政管理改革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垫江县的道路交通运输,将会为垫江县的道路运输谋求到一条更好的发展之路,并且对于垫江县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会促进整个重庆市道路管理的发展水平。进而带动全国道路行政管理的发展,加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产业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全国的经济建设的长期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华中.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推进道路运输管理新发展[J].前进,2014(8)

[2]路成章,王文龙.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方针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13(18)

[3]邹海波,吴群琪.谈道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问题[J].交通企业管理,2013(9)

[4]李坤.我国城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法冶理念相对于包含谦抑理念在内的其它一切执法理念而言,它是最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理念。而交通运输行政处罚是行政处罚门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赋予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执法权。而我们实施行政处罚总的原则就是从我们实施运输管理的目的,即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这一大局出发,在运输管理的政策、法规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控制处罚的频率,保证整个执法活动的公平、公正,使运输管理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

二.在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中倡导谦抑理念,是减少或消除处罚中滥罚现象的需要

交通部自更名为“交通运输部”后,运输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依法管理好运输市场,就成了摆在我们所有运政执法人员面前的一个现实性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赋予了县级以上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和处罚权力。在依法对运输市场实施监管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存在着滥罚的现象。以查处擅自改装车辆为例,尽管《条例》赋予了对擅自改装车辆的处罚权,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执法部门不去调查车主擅自改装车辆的目的,不管这样的改装行为是否给运输安全带来隐患,只要发现运输车辆的实际尺寸与道路运输证或行驶证核定尺寸不符,就以“擅自改装车辆”为由对运输业户进行处罚。这既严重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立法精神,也损害了运政执法人员在广大运输经营业户中的形象。甚至在有些地方,以罚款论英雄,以罚款论成绩,进一步滋长了这股风气的蔓延,导致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情绪。如《上海市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2007~2008年度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中提到,在两年时间里,该大队“查处非法营运车辆5000多辆”,“罚没款达到5000多万元”,“超额完成市总队和区建管局下达的预定指标任务”。罚款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手段,本意是为了纠正错误,但现在却变异为完成指标而罚款,甚至是为了部门创收而罚款。长此以往,对运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我们自身顺利开展运政执法工作是不利的。笔者暂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罚的“扩张”,这是与“慎罚”的谦抑理念背道而驰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更有必要在交通行政处罚领域倡导谦抑理念。

三.在交通运输行政处罚中倡导谦抑理念,也是执法队伍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思想决定行动。运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执法活动的效果和执法人员在社会上树立的执法形象,我们运政执法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冶理念为指导,本着执法为民的思想,多一些服务理念,多一些谦抑理念,少一些执罚理念,少一些急功近利思想,以运输市场秩序是否明显改善、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们执法工作的标准,努力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质和思想境界,努力塑造健康的行政人格。特别是在当前国内经济开始复苏,运输行业慢慢回暖的时候,让我们这些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多一点仁心,多一些善举,多为我们的管理对象在组织客、货源,办理相关手续等方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想这既是为我们的管理对象考虑,也是为我们自身的长远发展考虑。因为在运输市场这个统一体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那么究竟如何增强“谦抑”理念在运政执法领域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

一.要充分认识到依法依规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是谦抑原则适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换句话说,要依法依规“谦抑”。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了“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凡符合条件的,执法机关就不能给予处罚。该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意味着执法人员不能罚态度款。再如我们的江苏省交通厅在继出台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于处罚实施意见》后,又下发了《关于新增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于处罚事项和明确部分重大交通行政处罚减轻处罚标准的通知》,在钝化社会矛盾,体现执法为民方面作出了表率。

二.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是处罚谦抑的决定性条件和必要保证。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而言,对有关运输管理的法规、条文不能望文生义,而是要从立法目的和立法意图上去理解和把握,否则极容易造成执法的机械性。以查处擅自改装车辆为例,不能把“尺寸不符”作为擅自改装的唯一标准,而是要从这样的行为是否具有实际危害性,是否带来了运输安全隐患的角度来考量;再以查处黑车为例,对当事人的一次性收费行为,笔者认为,不宜按照非法经营处罚,因为认定非法经营,要以当事人经营行为的连续性、多次性、固定性、职业性为参照标准,对一次性收费行为可以记录在案,只有当事人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的认定标准,同时对经营秩序造成了破坏,才可以实施处罚。否则,将更加导致管理对象的不满情绪,增加不和谐因素。这与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是相背离的。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6

一、基本情况

由于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我局所属运政、路政、海事执法工作已于2019年12月23日全部上交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接管,区地方海事站编制人员已经全部划转到位。我局下属区公路运输管理所、区公路养护站2个科级单位,不再承担行政执法工作,目前仅有行政许可,执行行政监管职责,全局行政许可17项,行政确认4项,行政裁决1项,行政奖励1项。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一是落实法治建设各项职责。为加快建设服务优良、人民满意的交通行政法治部门,局党组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并细化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2020年,局党组研究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工作2次,开展学法专题3次,集中培训1次。二是靠实依法行政工作责任。把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衡量局属各站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整改落实。三是加强法制队伍能力建设。将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石,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党内法规和交运行业法规等。通过集中学习、业务培训、撰写笔记和交流心得等方式,并结合“学习强国”、“党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我局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法治建设宣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把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融入到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认真思考、研究、谋划,找准工作结合点和切入点。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结合精准扶贫、扫黑除恶、创城、普法、安全检查等工作对服务对象及群众广泛宣传民法典及交运行业法律法规,面对面、心贴心征求交通行业重大决策、项目建设和行政监管工作中的意见建议,制定切实措施加以改进,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三是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公开工作,目前,开展行政执法检查10次,将执法依据、权限、过程、结果等重要内容进行公示,防止“暗箱操作”和执法腐败,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四是重视群众诉求。及时、耐心答复、办理各类6件,认真规范做好政协提案、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答复工作,切实提升群众和服务对象对交通工作的理解、支持。

(三)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管效能建设。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执法信息公示、执法装备使用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制度,同时规范执法文书填制,基本做到执法行为规范、工作标准规范和法律文书规范化管理。二是加大交运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依法维护公路养护,今年开展了对所辖公路桥梁、涵洞等结构物的重点检查,对桥梁、涵洞下部等巡查车难以巡查到的隐蔽部位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清理整治,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三是做好运输业开业许可工作,开展道路运输许可证、驾驶人员从业资格证等的年度审验工作。四是对机动车维修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汽车维修业的专项整治,整治资质条件不达标和经营行为不规范的经营业户,有效地规范和整治了我区机动车维修市场。

(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交通运输发展环境。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部门职能,切实提高交通运输政务服务水平。共梳理事项清单11条。二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共梳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40条,随机抽查对象223家,其中驾校7家,运输企业1个,三类维修企业215个。

(五)强化培训,突出重点,抓好普法学习教育。一是坚持领导干部自觉坚持学法用法。实行一把手负责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将普法纳入局党组学习内容,认真开展七五普法知识教育,积极参加市局以及区委、政府组织的各类普法学习培训和考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法制观念和依法管理意识明显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二是认真抓好干部职工普法教育。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教育作为机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年度学习计划中将普法宣传教育同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一道安排,一道抓落实。保障干部职工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和党支部“”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学习,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三是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宪法、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以来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疫情防控”等重要活动,并以“元旦”“春运”“五一”等重要时段和节点期间,宣传交通法规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大力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

(六)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我局聘请为道律师事务所何建军律师担任本系统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开展依法治交法治政府建设中积极听取法律顾问意见,领导决策有法可依,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保障行政决策的合法性,严格执行行政审批制度规定,加强诚信建设提升公信力,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和执法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七)做好“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工作。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政府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推进落实“七五”普法验收工作。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7

交通运输执法是综合行政执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由于立法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越来越严重,城管交通执法领域出现了一些执法依据不能解决的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目前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其中以北京市、重庆市、广东市作为分析入口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

一、交通运输综合运输执法体制

交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相当于血管对于人体,交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交通运输管理是否规范有序,对一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交通运输执法,又被称为交通行政,是指又换国家交通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对社会交通事务进行管理活动。交通行政主体是各级政府中的交通主管部门、被授权的组织以及委托授权的组织。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6条关于相对集中处罚权的规定,全国开始开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的试点与推广,试点工作重点在北京、重庆、广东开展,北京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城管的这部分职能是从交通委划转的一部分。其次,划转的职能不是一次性完全划转,而是北京市政府根据社会交通事务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就划转职能的内容开看,主要涉及了违法占用道路的行政处罚权、非法从事出租车经营、小公共汽车和认了三轮车业务行为的行政处罚权以及有关停车方面的行政处罚权等,其它的有关交通行政职权仍然由北京市交通委、区交通局及其所属的各公安交通支队行使。而重庆模式又与北京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重庆主要有一下特点

(1)按照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权责一致和精简、统一的原则,试点实行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在市级将路政、运政、港航、征费稽查、高速公路五个方面的交通督促处罚职能进行整合。交由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承担。

(2)对主城区与非主城区分别对待,主城区进行了五项职能的整合,非主城区进行了三项职能的整合。(3)市、区县两级交通综合大队尽管存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但是其职能划分具有相当的明确性。广东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与重庆市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广东市的主要特点是调整、归并统一领域内的职责及机构。

二、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权责划分不明

权责划分模棱两可的交通在交通运输执法领域比较明显,国务院根据《行政处罚法》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将社会根源和城管的执法能力考虑在内,这样尽可能多的把政府应负责解决的社会问题,纳入到城管的职权范围内,这种“物尽其用”的解读是不可取的。从维护交通运输秩序、保障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的角度看,这“一刀切”①式的规划方式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暴力抗法的事件发生。还有就是在无证经营存在的前提下,城管能否管得了。

(二)执法依据不明

对于城管这一个同一的行为主体,各地政府的规定却各不相同,虽然说在《立法法》上对于有关于法律、法规等规范新旧、层级之间的法律法规产生冲突的解决办法,但是对于处于一线执法的城管执法队员来说,未免要求过高。城管执法队员的素质一直是的重点,在执法程序的掌握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何谈对冲突规制了然于胸,运用到执法的实际过程中。

三、完善方法

(一)划分各执法主体的职权,明确职责

城管在交通执法领域容易与公安交通执法部门冲突,因而,应当在法律的层面明确“到底谁管谁”的问题,而不是交给城管执法局的“执法协调机构。”②当需要部门间的联合行动或者共同管理时,应当明确主管的部门,并明确具体的配合部门,实现真正的综合管理,及时处理,提高办事效率。交通运输执法依据过多地依赖于市发的规范性文件,尤其是在职权扩张方面,这些是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决定,应当由法律或者法规规定。在现有的实践基础上,有必要也是可以对现行的交通运输执法依据做一个统一的整理,并出台一个汇编行的文件,一次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的依据,或者为交通行政执法确定一个比较确定的行为规范。

(二)提高城管交通执法人员的理论能力

城管执法者是一线的执法人员,也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执法者,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法治理念的贯彻落实。交通行政执法与其他的执法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涉及机动车辆和道路安全。这对执法的时效要求和安全要求要比其他执法领域高得多,因而需要具备良好的法理学理论来支撑整个执法的过程,以减少各种危险的发生。除此之外,执法者就是服务的人,而不是管理者,在不违反执法理念的原则下,应本着服务的态度来处理违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建淼.行政强制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肖金明.法治行政的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叶必丰.行政法的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8

本文作者:高琳闫莹工作单位: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郗恩崇教授在《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概念,从多个方面论证了综合执法在交通行业中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概括了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内容,为各地各部门的综合执法改革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陈伟炯教授在《公路、水路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必要性初探》中充分肯定了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作用,通过分析综合执法模式在各地的尝试实践活动,总结出了其发展的必要性及受制的瓶颈因素,并指出综合执法是大势所趋。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将重庆市高速公路综合执法改革、区县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和全市交通综合执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效总结为“两降低两提高”。此外,重庆市交通委员会还提出在改革过程中要将交通执法的3项职权分开,形成监督制约与协调机制。王济钧对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概念进行了理清与界定,分别从管理熵理论、系统理论、效率理论和公平原则4个方面分析其对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指导与借鉴意义。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很多学者对综合执法进行了研究。比如,张成富在总结济源市探索的综合执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全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学者们普遍认为综合执法能够提高执法效率、优化交通环境、提高队伍素质,是交通执法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如费税改革),这些理论中有一些内容已不再适用(如省市交通征稽机构消失),需要进行调整,但是其总体的思路是正确的,这些理论能够指引着交通执法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目前,各地均在积极探索综合执法改革,但各个省市的具体做法并不完全相同。要搞清楚综合执法问题,首先要区分联合执法与综合执法之间的差异。联合执法是为了解决由于平时执法不力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或者其他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行政主体分别派出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或机构,共同进行行政管理或行政处罚的活动。这种执法队伍的建立往往是依据各地地方政府的文件或者行政命令而成立,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来保障。而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就是将交通部门下设的多个行政执法机构归并为一个机构,将各交通执法机构的交通行政处罚权、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相对集中的交由经整合设立的交通综合执法机构行使。联合执法模式简单易行,联合了公路路政、道路运政以及公安警察共同执法,不用对多个交通执法部门进行彻底的改革,减少了改革过程中来自多方面的阻力。但是,联合执法在实质上并没有对执法部门进行彻底整合,交通部门分割与其利益冲突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这使得联合执法体制短期成果明显,长期效果不稳定。而综合执法是把道路运政、水运行政、公路路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等行政机构的交通行政检查、违法处罚、行政强制执行3项职责从原交通行政管理机构中分离出来,进行重组与整合,交由综合执法机关统一行使,避免职能交叉。这种模式在制度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由于改革过程中较大程度的涉及到各部门的利益问题,因而将面临更多的阻力。总的来说,联合执法并非长久之计。这种改革模式并不彻底,长期执行的结果是联合执法之前的部门利益分割问题会再度出现。因此,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最终的发展方向还是要进行彻底地改革,向综合执法转变。

1.陕西省行政执法现状分析目前,陕西省政府有26个交通行政管理直属单位,包括公路局、运输管理局、航运管理局、路政执法总队等。其中,公路局路政执法总队是陕西省公路路政执法主体,日常业务与公路局路政管理处合署办公。它是独立的法人机构,省公路局行使实际的管理职责。省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共有8个执法门类4支执法队伍。由于陕西省现行的交通管理体制采用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公路路政条、水运运政条、航道行政条以及道路运输管理条有其各自的执法队伍负责所辖管理范围内的职责。因而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现象,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率。总的来说,陕西省交通行政执法存在以下问题。(1)政出多门、重复执法。陕西省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中,交通管理的主体是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道路运政、公路路政等机构分别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使职责。与此同时,公安部门负责保障交通安全,具有管理车辆等职能。公路路政条、水运运政条、航道行政条、港口行政条以及道路运输管理条有其各自的执法队伍负责所辖管理范围内的职责。这些职能分工将交通管理分割成很多条块,每一条块的执法主体都有可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破坏整个行政执法的利益。由于职责权限划分不清,导致各执法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自为政、重复执法的现象增多。公安、公路路政和道路运政部门之间对权力和利益的争夺破坏了交通行政管理的完整性。对道路使用者来说,将面临不同部门的重复收费和重复受罚,违反了交通行政处罚中“一事一罚”的原则,也有损执法队伍的形象。(2)行政立法体系不完善。随着我国立法的迅速发展,交通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日趋成熟。我国交通行政法规体系是由若干个交通子行业的法规体系组成的。从当前交通主管部门所管辖的范围来看,具有相对独立行政职能的子法规体系有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水运行政、航道行政、港务行政和公路收费行政等。公路路政、港口行政分别有《公路法》和《港口法》作为法律保障,道路运政、水运行政、航道行政和公路收费行政分别有《道路运输条例》、《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作为保障。交通运输虽然在立法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执法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执法部门在做出行政行为时,仍然存在缺乏法规依据和相关规定不合理、不配套的问题。例如,《陕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对公路造成较大损害的车辆,应当立即停止行驶,接受公路管理机构的调查处理。而在公路执法过程中,由于赔偿费的尺度过宽,往往致使路产受损,国家资产流失。因此,应针对现行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及时进行调整,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3)行政执法成本高。现行重复的管理体制将大幅增加行政管理成本。各个部门重复购置设备、建立执法办公设施,大大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由于陕西省内实行分头管理的执法模式,每个执法部门都组织执法队伍。同时,为了扩大自身的管理范围与权限,各部门都在扩大执法队伍,导致执法队伍人员臃肿。这种膨胀很容易导致“养人来执法,执法为养人”的结果,其结果最终反映在管理成本上。(4)执法人员素质低。目前,从事交通行政执法的人员中有一部分是从社会人员中招聘而来的。这些执法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执法培训,在简单地了解执法知识后就上路执法。有些聘用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耐心,很容易出现暴力执法的现象,这对执法人员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聘用社会人员为相关执法部门充实了队伍,但是无疑会降低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2.陕西省综合执法改革的必要性(1)进行综合执法改革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综合执法改革可以避免政出多门和重复执法,完善行政立法,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水平,解决执法队伍中长期存在的级别、性质、编制等问题,是陕西省在交通运输领域内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在于理顺执法体制,建立高素质的综合执法队伍,实行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使分散的执法机构变为综合的执法机构,从而减少执法主体的数量,避免多头执法的现象。这无疑会促使执法队伍改变工作作风,实现执法人员的专职化,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2)进行综合执法改革是深化交通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交通执法改革是交通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交通行政改革,必须要进行执法改革。我国目前正在向法治社会转变,执法的规范性与公正性对形成合理的行政执法体系、提升执法机关公信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交通执法资源进行整合,能够推进依法行政,增强交通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执法的整体实力和效率。有些省市的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相对完善,陕西省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借鉴。事实上,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调整交通市场秩序,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成为了实现交通行政管理目标的具体标志,因此,其执行的好坏越来越成为国家交通行政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评定的标准。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9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实施依法行政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办公会议,组织召开交通运输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专题讨论依法行政工作,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将依法行政工作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2.研究制定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系统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市政府和市局依法行政工作安排,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主体。

3.完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制度。系统各相关单位应于2015年12月1日前将本单位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送局法制股。

二、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部门

4.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坚持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实行权力事项增减调整动态管理,分解落实权力主体责任,依法履行部门职责。

5.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相对集中改革,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整合交通运输行政审批窗口建设,围绕提速增效和优质服务,不断规范审批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良好的交通运输窗口形象。

6.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策行为,将规范重大事项决策作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举措。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听取公众意见、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7.强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管理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管理机制,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注意立改废相结合,对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对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不一致或相抵触,以及不适应改革要求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探索执法体制改革

9.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三年培训方案,督促各单位积极推进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系统轮训,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按照计划举办一期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春训班。

10.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积极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对案卷评查结果进行通报,对案卷评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积极督促予以整改。

11.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结合2015年度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在全行业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加大督查力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对发现的突出问题,限期予以整改,及时查处和纠正执法违法行为。

12.严格权力监督制约。加强审计和监察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规范举报投诉案件办理程序,对于群众举报投诉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并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

13.继续推进“三基三化”建设工作。按照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部署,继续推进“三基三化”建设工作,总结和积累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逐步健全“三基三化”建设制度体系。

14.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严格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和交通运输部的部署,立足我市执法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对交通综合执法的指导,促进市县两级稳步推行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

四、强化行政监督,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15.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畅通行政复议渠道,规范行政复议办理程序,突出矛盾化解和纠错监督作用。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建立行政复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行政复议案件年度通报制度。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和市直执法机构复议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16.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按照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要求,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建立败诉案件评析制度和行政诉讼案件年度通报制度。完善诉与非诉相互衔接的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机制。

17.探索建立行政调解制度。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建立健全行政调解机制,稳步推进行政调解工作。增强行政调解意识,主动排查、化解行政争议,探索研究化解行政争议的新机制,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配合。

18.提高工作法治化水平。认真开展工作,依法处理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投诉事项。实行和诉讼分离制度,把涉法涉诉问题的解决纳入法治化轨道,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19.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各项规定,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依法公开行政执法的依据、程序、结果等。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发挥交通行业微博积极作用,增强政务公开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推动政务公开常态化、制度化。

五、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20.强化依法行政教育培训。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通过组织调学、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依法行政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21.强化依法行政宣传培训。整合宣传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六五”普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面向社会广泛宣传《航道法》等新颁行业法律法规。

六、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22.综合治理,维护稳定。按照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市局成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制度,与局属机构、机关科室签订《2015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综治工作实绩档案制度,强化督查考核及结果运用。按照《市交通运输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的规定,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运输市场管理、管理体制改革、重大案件执法、重大事项审批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报备工作。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单位,实施领导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权”制。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论文篇10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围绕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交通法制环境。

二、主要目标为加快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交通法律意识,营造诚信、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环境;进一步提高交通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交通部门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的自觉性,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交通综合执法、公路路政、道路运政和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等行政执法领域为重点,实现“四个统一”:统一执法标志、统一执法证件、统一执法工作服装、统一执法场所外观。通过加强执法形象建设,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促进执法队伍的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增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凝聚力和公信力。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交通法规。要进一步加强《公路法》、《道路运输条例》、《公路管理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等交通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干部职工交通法律素质,增强全社会交通安全意识,推进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深入学习宣传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增强各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树立执证为民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

(三)、深入学习宣传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招投标标法》、《合同法》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运输及相关企业诚信守法、依法经营和依法办事意识。

(四)、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领导干部要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带头学法用法;执法人员要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加强相关业务法律法规的学习。

(五)、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责任配套制度建设,建立重大事项和问题的公示听证、信息公开、评议考核及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科学划分不同执法环节应承担的责任,将行政执法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

(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体制。科学规范执法职能,合理设置执法机构,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实施交通行政处罚。认真执行行政处罚调查取证与审核决定分开制度、罚缴分离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本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1月前,制定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规划,按照主要目标任务,成立专门的组织,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要加强执法形象建设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确保执法人员了解执法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积极性,确保政策统一、标准一致、协调联动。

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1月至2015年。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执法形象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确定的标准规划组织实施。按照边建设边考核原则组织开展执法形象建设工作专项检查,对于没有严格按照“四个统一”的标准规范实施的要求限期整改,对不按照要求整改的予以通报批评。做到部署及时、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规划全面贯彻落实。

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总结本单位执法形象建设工作,并组织验收评比,评选执法形象建设示范单位予以表彰。

五、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局成立市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局属各执法机构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要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三个服务”和增强交通运输行业凝聚力的高度,充分认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成立专门组织机构,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法制工作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确保执法形象建设工作按计划、保质量完成。

(二)强化标准、确保统一局属各执法机构要加强交通行政执法形象建设纳入法制工作规划,做到统一部署、统一配置、统一考核,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各项标准规范组织实施,确保标准统一、形象一致,工作协调。

(三)严格制度、规范管理局属各执法机构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执法标志和工作服装发放使用管理规定,严格控制发放范围,重点装备一线执法人员。在服饰定制、场所标识标牌制作方面,要严格遵守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有关规定,依法依规进行,做到廉洁自律,严禁。通过执法形象建设,实现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与执法形象同步加强,实现内部凝聚力、执行力和外部认可度、公信度的全面提升。

七、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建立和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做到有部署、有检查,保障规划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