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0:20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1

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这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学术型教育处于并列关系,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长期以来,在许多人心目中,职业教育相比学术型教育总是低人一等。这一世俗的偏见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导致众多职业院校千方百计“升本”,从而忽视专业建设和内涵建设。学校尚且如此,教师和学生就更可想而知了,教师缺乏荣誉感和自豪感,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特别是在我国受“学而优则仕”“万物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教育管理者、学生及其家长从内心深处轻视甚至鄙视技能型人才。总认为优秀的学生一定要上“本科”,继而读硕、考博,一定要成为研究型人才,由此延伸到轻视甚至鄙视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一定是较低层次的教育。认识上的这种差距,导致职业教育招生难、生源差、教师缺乏事业的庄严感和神圣感,从而导致部分从小动手能力强、操作技能好的学生不能到职业院校学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滞后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其实,“白领”的优势在于管理,“蓝领”的优势在于落实和创造,“蓝领”更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尤其是在当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更加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而不是“层次”,允许在这个类别中有不同层次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

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前提,同时,建立起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重视,最终确立起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其实,中国的学术型大学教育前身大都有职业教育的痕迹,许多著名的大学是由中专、大专院校不断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在国外早已有之。那么,在我国要建立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当前迫切需要的是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建立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即包括教育、财政、发改委、人力资源与社保等多个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在各有关部门的统筹下,建立起社会上用人政策的协调统一,这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单从教育内部进行体制改革很难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纵向看,必须要建立起职业教育独立的从初级到高级的学历体系,即从中专学历层次到研究生学历层次都要有职业教育。从横向看,要建立起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成人在职教育和普通学历教育、教育部系统教育和人力社保部的教育横向流通机制。三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必须体现出面向人人、面向终身的教育,必须是开放的教育。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要解决好职业教育内部的衔接关系,就目前来说主要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关系。关于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具体实施问题,建议专业衔接按专业大类实施。课程衔接分为理论课的衔接和实验实训技能课程的衔接两部分。其中,理论课的衔接,建议一开始就要由两校一起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高职都要开设,衔接的思路主要是由浅入深。如计算能力的学习在中职用计算器进行,到高职则用程序设计。实践动手能力在中职侧重单项技能的培养,主要是进行操作能力的学习;在高职阶段则侧重综合技能的培养,主要是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的学习。在进行衔接方案设计时,重点要防止低水平重复的问题。目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与北京市园林学校合作的园林规划专业“3+2”中高职衔接试点的情况运行良好,两校共同制定了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在有效推进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与评价过程、教育管理与学制等方面的科学对接。

实施集团化办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成立农业职教集团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强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一是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通过集团内成员单位间的资源共享,加强校际之间、校企之间不同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二是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集团的成立有利于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源运作的模式,完善就业指导机制,构建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在校际、校企间良好的培训互动机制,为职业学校订单培养和毕业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新型农民培养等提供支持。三是有利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建立由职业教育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集团专业委员会,合理进行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与创新、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并优先在集团内使用。四是有利于科研成果孵化。在集团内建立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信息平台,推广和扩大研究成果,更好地促进首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总的来看,通过建立现代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探索有效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和决策模式,推动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正在积极组建“北京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2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重要环节。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使之适应乃至引领现代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产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驱力,毋庸置疑,职业教育办学主要集中在产业发达的区域。例如,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职业教育大省,职业教育规模占全国的1/10,而广东的职业院校又大量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职业院校的专业o置必须对接产业,必须适时地开设新专业与改造、调整旧专业,推动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专业结构对接产业结构,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及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切实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据调查,目前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普遍存在布局结构欠合理的问题,导致对口就业率低。从区域看,一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高度聚集,呈现“二八原则”,即20%的专业占80%的学生规模;二是专业结构性失衡严重,文科类专业规模比重远高于理工类,开办第三产业的专业规模远高于第二产业的专业,社会亟需专业如养老服务等专业规模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从学校来看,学校调整改造旧专业的阻力大,新设专业随意性大,扎实的调查研究少,热门的专业易于开设,导致院校之间的专业同质化严重。

加强专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是健全专业设置省、市、校三级管理机制。省级应设立产业发展与专业设置信息平台,建立专业预见产业发展、紧跟产业发展、引领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职业院校富有前瞻性、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市级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积极与行业协会做好区域性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重点紧缺人才需求信息,引导职业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各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专业设置自,加强与行业企业沟通,创造专业设置条件,开发新兴专业并改造传统专业。二是职业院校设置专业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加强专业设置的预测、评价、指导、调控、咨询和宣传,自主设置紧缺专业,压缩过剩专业,停办需求小的专业,并树立建设专业集群的观念,以专业集群的特色化实现学校发展的差别化。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服务岗位群,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结合,宽口径专业与窄口径专业并存,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贯通,学历专业与职业培训互补。这样,从办学的逻辑起点开始,助力和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3

一、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应该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使命是否与现代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相适应,所以要在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维度全面探索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

从经济层面来说,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生活质量高。对职业教育来说,重在改善办学环境。要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资助政策,提高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职业学校要有美丽而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要有与当地产业吻合的专业结构,要有符合职业素养要求的办学条件,要有满足师生文化体育等活动的设备和场地,从而更好地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政治层面来说,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民主程度高。对职业教育来说,重在完善民主办学。要全面落实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积极推动社会参与职业学校的办学和管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是民生教育的认识。学校的发展要充分依靠广大师生的参与,做到民主决策、校务公开、充满互信。特别要提倡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和学生的“三自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从社会层面来说,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公民素质高。对职业教育来说,重在提升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其中前三方面是内隐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外显的。企业普遍认为,前三方面占一个人职业素养的65%,最后一个方面占一个人职业素养的35%,内隐的素养直接决定了员工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十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当今社会,各种诱惑时刻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师德师风成为一个学校的灵魂。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提升途径成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专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从文化层面来说,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精神境界高。对职业教育来说,重在关注文化建设。社会发展,价值多元,文化的“人化”作用越来越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学校的精神文化将决定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明确现代职业学校的定位

从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来看,职业学校是否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衡量职业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当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现代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明确职业学校的重新定位十分重要。

(一)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职业学校重新定位。中国经济迈向国际化后,经济的转型升级便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到2012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新兴产业产值已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1%和52.6%,服务业增加值不断提高,占比达38.5%。根据《苏州工业园区2012年度人力资源结构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31日,园区就业人口总量为683412人,较2011年底增长了6.73%,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20岁(中、高职毕业生居多),学历为大专以上的242611人,比2011年增长12.09%(增速比人口总量增幅高5.36个百分点),其中大专学历增长14.25%(增幅仅低于硕士研究生的增幅)。从产业分布看,第三产业人数持续增加,比上一年增长了6.73%。说明苏州工业园区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背景下,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工艺精细程度增大,优质高效的服务需求,对从业人员的结构和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的必定是职业学校的转型升级,这是现代职业学校发展是否能够很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学校的转型升级体现在更加关注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职教体系建设,需要职业学校重新定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课题,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职教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在纵向,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会逐渐向上延伸,层级增加;在横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会更加紧密。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职业素养教育,专业教育只是提升职业素养的一个载体,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还是终身学习能力上,都要放在整个职业教育的体系中去寻找职业学校的准确定位。

(三)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职业学校重新定位。学生群体由于生活、成长的背景不同,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智力类型、学习风格、知识基础)的差异、个性特征的差异和职业认同的差异上。职业学校要系统、生态地看待这种差异,承认差异、接受差异、分析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形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实施学生个性化教育,需要对学生个体进行科学的判断,需要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生涯指导老师,需要足够丰富的满足个性化教育的资源,需要能够突破传统类似工业化流程的教学组织的时空规定。这些,当今的学校几乎都难以做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这一切的实现成为可能。进入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研究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而在教育领域,现在该是迎接这场教育革命的时候了。我们可以从大数据时代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来思考职业学校的重新定位。

三、关注现代职教学生的发展

正如前述,学生的差异将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能力和发展的差异上,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育的使命是提升学生的能力,为每个学生寻找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当下,除了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外,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人们的通行证,也是每个人成长的支柱。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不能适应应试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要从培养学习兴趣开始,所以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二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增强,可以引导学生向未知的领域和感兴趣的领域探索,从而在发现中学习。三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践行学中做,做中学,便能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应用中提升学习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刘延东副总理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中说,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要“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是指个体改变工作角色或者改变原来工作角色导向的过程。根据职业转换理论的研究,适应角色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专业能力、可迁移能力和价值观。专业能力对角色内转换依然起关键作用,但可迁移能力和价值观无论对哪一种角色转换都会产生重大作用。目前,被公认的四种主要的可迁移能力为:沟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可迁移能力其实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织部分。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职业教育不是技能教育而是职业素养的观念,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生。

(三)提升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自我完善指的是主动地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或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交往方式、处事技能中有碍自身发展的因素,去主动弥补环境资源或自身条件的先天不足。自我完善能力总的来讲,就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我改变、自我改进和自我弥补的能力上。所以职业学校更要指导学生敢想、敢闯、敢做,在培养全面发展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上下功夫。这样才会不断地改变、改善、改进自己,而这个过程便是自我认知、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我实现并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这是自我完善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是适应、服务、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也在人的持续发展上。职业学校只有真正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能够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上,现代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4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关键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一观。人刁一观念转变了,职业教育才能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那么,什么是科学的人才观呢?科学的人才观,首先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和落实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人才具有多样性、广义性、层次性、相对性、发展性、群体性等特征,是个很广阔的概念。我们应以品德、知识、刁一能、业绩、社会承认、业内认可等为标准衡量人才,改变原来单纯按资历、学历、职称、职务等论人才的片肉人才观。其次是要树立小康大业人才为木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的卞题。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全肉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最根木、最核心的是人才问题,必须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大军。再次是要树立各类人才协调发展、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说,需要做到:坚持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川二发;促进人才在地区、产业、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所以,谈及人才,就不能把技能型人才从人才范围戈日出。

二、发展职业教育,国家规划长远

近年来,现代职业教育走入低谷,生源随人曰减少而减少,人才质量下滑,技能型人才继续深造通道不畅、领域不宽,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强,规划更长远。2009年国家“梳理问题、理清思路”,2010年从“问题入手、研究措施”,2011年开始探索体系建设”,ZolZ年)}爹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步架构,2020年建成完整的具有世界水准和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强调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1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今年国家还提出了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技能型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并安排了一部分高等教育学校进行转型,由学术理论型转为技能型大学,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木科学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十培养制度,以期到2020年形成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儿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木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三、我县目前职业教育现状

我县职教中心于2003年建成,2009年被确定为陕西省示范中专,2013年通月被批准为国家中职不范校,更令人欣喜的是,近儿年,由于领导重视,起步旱,我校搭上了国家不范校建设的末班车,率先实现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职教单招也被社会逐步认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毕业学生供不应求。如2012年技能大赛全省第_,今年技能大赛宝鸡第一;单招13年木科上线4人,大专上线百分之百;此外,我校数字化教学终端已完成,二个重点专业、1个特色项目也止在建设,职教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但在良好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客观上生源减少,加之普通高校招生扩大,生源不足;_是机制不活,社聘人员工资待遇低,能人、高级技师难进职教;二是人才观念落后、陈旧,职教生被歧视;四是生源质量降低,教学效果不仕;五是职业教育领域不宽。

四、建议和希望

1.坚定信念,明确职教发展力一向。各级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改善职教发展环境,深刻认识职教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全力发二展各类人才与培训,为企业发展储备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2.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目前,研究生就业率20%,木科生6%,技能人才86%,且今年职教生薪水明显高于木科生。高校一博导说他的压力不是科研成果,而是学生出来没有岗位。中职教学生供不应求,工资每月:3000元以上。为此,我们必须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就业观。

3.树立职业教育终身培训理念,构建特色现代职教体系。我们应把职业教育与职前培训、职后进修联系在一起,淡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全日制学习与兼职学习、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界限,实行学分互认制度,将终身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高职教育的每个环节中,使中高职院校成为容纳社会各个成员进行终身学习的场所。

4.政府要营造技能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奖励各行业技能人才、技术创新者以及自卞创业者,做好导向工作。

5.要搞活职业师资队伍建设。如大胆高薪招聘能人、技师进学校当教师;提拔懂教育、了解市场、有企业管理才能的人担仟职校领导,校企结合,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5

以党的十八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走现代化教育之路,增强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实现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全民素质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做强做大职业教育,强化成人教育,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贡献。

二、目标任务

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软硬件建设,全面提升我县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质量及教育水平,打造我县职业教育品牌,使职业教育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加强乡镇化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为农村农业发展培训技能型人才和实用人才,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实现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撑的目标,确保如期通过第二批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的评估验收。

三、创建标准和基本要求

要按照《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评估指标体系(省试行)》的指标要求,针对我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突出重点,从严从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产业集聚区,洛新产业集聚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就要抓职业和成人教育”,“抓职业和成人教育就是抓经济”的理念,把创建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作为落实“科教育人”发展战略的重点,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责任目标,精心计划,分解任务,自我加压,落实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确实把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二)落实政策,加大投入。产业集聚区,洛新产业集聚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出台的各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投入政策,实行教育专项资金向创建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倾斜的政策,建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要设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专项经费,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保证我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三)做好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各有关部门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尤其要重视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扶持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力度。要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落实好乡镇化技术学校的经费和编制,增加培训人次数,提高培训的技术含量,扩大培训面,切实完成教育、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下达的职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雨露计划培训等培训任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培训力度,把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重要基地。

(五)做好“双师型”教师和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各部门要相互协调,对于从事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师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解决“双师型”教师和高级职称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要做好我县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确保建立一支具有现代职业教育观念、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既能够进行教育科研,又能够高水平指导实际操作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使“双师型”教师达到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60%以上。各职业学校和化技术学校要聘用各行业、企业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校教师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水平。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8月15日--20日

由县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委局、乡镇负责人召开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会议,部署创建的有关工作。

(二)实施阶段:8月21日--9月5日

各相关单位按照创建任务的时限要求,在进一步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全方位查漏补缺,以《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逐条对照,逐项落实,收集整理创建的相关资料。各职业学校和化技术学校要进一步做好学校的软硬件建设。

(三)自查阶段:9月6日--9月8日

各单位、学校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开展自查整改工作。

(四)督导阶段:9月9日--9月11日

在整改的基础上,县政府组织进行督导和初验。

(五)申报阶段:9月12日--9月15日

在县政府督导初验的基础上,向市报送自查自评报告及申报书。市验收后,配合市教育局向省教育厅报送自查自评报告及申报书。

(六)评估验收阶段:9月16日--10月20日

1.9月16日--9月30日,收集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10月8日--10月20日,整理档案资料,查漏补缺,进行装订;

3.10月21日后安排迎验的准备工作。

五、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领导,特成立县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副县长

成员: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县教育局局长

县发改委主任

县财政局局长

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县农业局局长

县扶贫办主任

县教育局副局长

六、有关单位职责

(一)县政府办责任人:

(1)负责职业教育联席会议方面有关材料;

(2)示范县创建活动的协调工作;

(3)有关上报材料的把关工作;

(4)落实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1、6、7、9、10、11、27条内容。

(二)发改委责任人:

落实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有关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的建设项目审批文件。

(三)财政局责任人:

落实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11、14、15、16、17条

(四)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责任人:

落实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30条

(五)农业局责任人:

落实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3、30条

(六)扶贫办责任人:

落实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30条

(七)教育局责任人:

(1)协调、指导各职业学校整理有关创建材料,并做好其他工作;

(2)负责全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关材料整理、汇总;

(3)负责自查自评汇报的落实与申报工作;

(4)协调、指导各乡镇化技术学校教育材料整理工作。

(八)乡镇化技术学校责任人:乡镇中心学校校长

(1)负责乡镇成人学校及村成人教育培训点的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6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促进教育的改革,优化教与学,职业教育更是需要这一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是关系到培养技能人才的战略任务,也关系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文章对如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1.职业教育的概念

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2.职业教育的特点

(1)职业教育的应用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大,经济和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

(2)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即其培养学生的目的偏重于目前的实际应用,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并熟悉其应用环境。

(3)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即要关注市场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新课程,将适用性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在国外己有近百年的历史,名称也几经修改。我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电化教育的名称从国外引进,至今也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开始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应用,但随着学科、专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也越来越多地为广大专业教师所接受。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的教育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冠以“现代”二字是为了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相区别,而着重探索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的特色。

2.现代教育的特点

(1)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质与内容: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只要能和学习资源发生联系,学生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2)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运用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展性教学,应用教育技术不仅传授知识,更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此外,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

(3)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有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等。

(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有技术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但是,职业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职业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仍然是当务之急。

1.可能性

(1)教育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

它要求教师要把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教师要按照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认真设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讲解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来使用教学媒体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学生逐渐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得到正确发挥。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求转变教育思想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新型教学模式。转贴于

(2)教育技术促进了职业教学方法的变革,提高了教学效率

传统的职业教育方法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严重阻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去获取知识,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教育技术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现代教育不仅把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本身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思考、主动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教育技术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育技术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课本知识,通过网络还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必要性

(1)使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代人面临的不是知识危机,而是本领和技能的危机,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陈旧,使毕业生理论有余,专业技术不足。而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这要求职校学生要具备在不同工作岗位之间流动的高度适应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会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变通能力大大加强。

(2)使用教育技术来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职业教育多停留在技能培训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它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将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推向了极限,为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服务提供了条件。

(3)使用教育技术增强职业教育的操作性

当今世界,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和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它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实践性强,强调学用结合,重视把学习成果直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提供实践和亲自操作的机会。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远程实时技术,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4)使用教育技术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

由于师资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传统职校教育不能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的学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有助于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教学的效率。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7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447-02

现代教育技术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自我的不断创新推动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同时面临着面向现代化、适应社会需求的合理调整。职业教育是注重学生的技能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本领,以及作为一个合格职业人的综合素质,其优势是可以让学员在毕业后就可以到企业工作。做为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在于如何科学地有效地按照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尽最大可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及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以此大力推进泰州职业教育的发展。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四模二型”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有以下4种模式:1)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2)多媒体自主化学习模式;3)计算机虚拟教学模式;4)远程教学模式。

这四种教学模式归为两大类型:演示型和交互型。演示型便于课堂教学,更多地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共性,有利于开展合作性学习;交互型更多地面向学生个体,给不同认知型的学生分别准备相应的认知材料,设置不同的认知路径,便于在计算机室或课外选择性地使用。

2 现代教育技术的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从教学内容上看,现代教育技术将音、图、多媒体等融于一体,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异常丰富和充实,信息表现得形象生动且更具吸引力。而传统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和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表现形式单一,难以上学生有感官认识。

2)从教学模式上看,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大的教学体系,因为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可以让师生形成一对多,多对多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既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又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团队的一分子,充分和其他同学进行相互协作,共同编辑学习的信息。而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于教师一对多的讲授,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从教学规律上看,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表现形式方面展现也出了多样化、网络化的特点,而传统教学规律则更多的体现出知识结构线性,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认知规律。

4)从教学手段上看,现代教育技术更多采用的是以电子白板为中心,电子教室为辅助教学软件的一体化的富媒体教学系统。而传统教学手段多数为一支粉笔一节课的单一教学手段。

3 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

职业教育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与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它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转型升级所需要的生产、建设、服务及管理等各方面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当前国家、省、市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解决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每年一度的信息化教学大赛由国家教育部主办,得到了社会各届人世的广泛关注,因为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模具的制造工艺,如果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讲解,那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教学的效果显然会达不到要求,只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化教学软件的使用才能解决当下职业教育中出现的实体设备不足,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为国家现代化的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型的高素质人才。目前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①重视教育硬件建设,忽视教学软件建设;

②信息化水平总体较低,教学辅教而不辅学;

③设备配置率低,使用效率低。

因此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是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一种必然选择。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内在;

③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技能性人才的根本要求。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相比,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平面课堂转变为富媒体化的立体课堂,教师同时也进行着角色的转变,即变主导者为引导者,变传授者为参与者、协作者和促进者,变信息的提供者为信息的引导者。学生在文体课堂中与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互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效果。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全面推进远程职业教育,完善了终身教学体系

远程教育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丰富职业教育,但不会取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强调教学过程的技能训练,要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要让学生动起来,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要能够模拟实习场所、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远程教育可以着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4 现代教育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材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也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方位多途径方向发展。

2)促进了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将有助于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过程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仅仅让学生掌握将来就业需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职业生涯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3)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转变

为了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职业教育中,各级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软硬件的建设。如今的职业学校的教学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现代化的验收也促使各职业学校自我进行了转变,更多的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投影仪,音箱,多媒体计算机等,使得教学环境变得更立体、更符合时代的气息,更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5 结束语

职业教育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贯彻以现代教育技术思想为指导,培养职业学校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的发现可以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的问题,使职业教育更适应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2] 何济玲,江玲,陈仕品.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J]. 现代教育技术,2011(3).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8

位于西部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并将发展职业教育确立为事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战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对改革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郭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介绍了相关情况。

《教育与职业》: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一系列部署对宁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郭虎:批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要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要求“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专业点”。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部署为宁夏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宁夏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宁夏属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2014年自治区党委的《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中国(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建立职业教育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打通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渠道,将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鼓励兴办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建设中国(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统筹全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面向市场的西部现代职业教育高地,让更多的学生一技在手、生计不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对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教育与职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时期国家层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和两个重要文件确定的目标任务成为关键。宁夏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郭虎: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早在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前,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于今年1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确定到2017年,实现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宁夏特色、符合国家标准的开放型、合作式、国际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力打造“机制一流、特色领先”的西部职业教育高地。并力争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有所突破。建立完善高职学院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扩大高职学院招收中职毕业生和初中后五年制学生的比例,今年达到25%,2017年达到40%,2020年达到50%以上。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建立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教学联盟,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深化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现有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院选择部分专业,经批准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形式实施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选择具备条件的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实施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试点,探索依托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内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试办“宁夏应用技术联合大学”。

二是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所突破。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编制标准,职业院校可将核定编制的30%聘任专业兼职教师,财政按编制内人员经费拨款标准拨付经费。改革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称统一评聘机制,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每年选派100名左右校长和教师到天津等地职业院校挂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三是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有所突破。教育信息化要满足“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的要求,年内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职业院校全覆盖,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

四是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上有所突破。积极推动自治区教育、农业、水利、交通、能源化工、现代服务、建筑等行业、企业与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和专业教学联盟,完善集团化(联盟)办学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衔接,促进职业教育链和区域产业链有机融合。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高端设计、错位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完善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自治区职业教育基地内的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部级“中国(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面向职业院校学生、企业职工及全社会开展高技能和紧缺技能培训、测评评价等服务,年培训鉴定人数达4~5万人次;全力打造电子信息、机械加工、能源化工、建筑技术、物流管理、现代服务、葡萄酒工程、设施农业、羊绒加工、清真食品、枸杞保鲜与加工等领域的部级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争取每年在宁夏至少开展一到两次全国性或区域性的职业技能大赛。

《教育与职业》:如何保障这些措施有效实施?

郭虎: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重点是要构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了《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对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主要是打通学生从中职到专科层次高职、应用技术类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习的通道进行了部署,同时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安排。

二是自治区教育厅、人社厅、经信委、国资委等部门正在调研起草《关于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自治区编办、教育厅、人社厅等部门正在调研起草《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待今年年底国家政策出台后,进一步补充完善下发实施。

三是成立了“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管委会”,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高端设计、错位发展”的建设思路,“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建设目标,下发了《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规划建设的通知》,确定了建设要求和任务,成立了项目建设专家指导咨询委员会和专家指导咨询组。保证“中国(宁夏)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教育与职业》:宁夏职业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郭虎: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两个文件精神,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自治区工业“三个千亿”计划(投资2000亿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000亿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投资3000亿元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农业“三大示范区”建设(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黄土丘陵生态农业示范区)以及服务业“四大领域”(大物流、大旅游、大融资、大市场)的全面发展,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造就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9

摘要:职业教育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文章以陕西汉中为例,对其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和深入剖析,找出差距,从六个方面提出改善的措施以促进汉中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这对与汉中相似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是一种参考,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汉中地位发展战略

新世纪国家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省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这一系列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1]。在此形势下,汉中应该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怎样创新思路和举措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值得深入调研和思考。

一、汉中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摆到了重要地位,这几年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最佳时期”[2]。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汉、人才强市”战略,把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积极提升办学质量和层次、扩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1.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十一五”以来,汉中累计争取投入职业教育资金12亿多元,新征土地330,新建校舍8万余平方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31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所、技工学校15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建成3所部级重点学校、3所省级示范校、3所省级重点学校、18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部级和3个省级专业实训基地、9所县级职教中心。

2.办学特色适当凸显。“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3],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地区乃至国家的发展,其色化很重要。汉中实施“一县一品“战略,南郑县、勉县、宁强县、汉台区、西乡县职业教育中心和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分别设立汽车、电子、秦巴茶艺、模具等专业;实行定向培养,探索“教学实训一体化”,创新育人方法。近三年来,汉中组织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大赛,综合排名位列全省前三名,成绩在陕南首屈一指,影响力不断扩大。

3.招生就业形势暂好。目前汉中将职业院校招生就业工作列入县区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其与富士康集团、青岛海尔集团、深圳吉利公司等70余家全国知名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办学关系,积极在珠江、长江三角洲、北京、天津、福建、山东等地建立劳务就业培训网点,近三年来,全市年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7000余期,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约10万人次。

4.服务发展能力提升。汉中根据需求培养地方技术技能人才,增强其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全市建成31个职业教育精品专业,两个职业教育现代农业示范县,实习基地20个。“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近50万人次,建成13个绿色蔬菜基地、11个茶业基地、50多个中药材和加工技术培训网点。西乡县已被确定为全国茶业示范县,南郑县、宁强县创建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示范县。

二、汉中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其应该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很大的反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重重困境,生源危机、毕业生就业错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4]。目前汉中职业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虽然汉中职业教育在宣传引导上花了不少力气,但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束缚及当下流行的“上本科”观念的影响,某些汉中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仍心存偏见,并不看好其发展前景,把其作为“备胎”,“从社会层面看,‘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仍然存在”[5]。加之,各地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级技术人才的匮乏和初中级职业人才的短缺,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后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些问题正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进步”[6],总之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偏低。

2.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受投入政策和财政压力的影响,政府虽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投入,但与基础教育等的投入相比,汉中职业教育的办学资金投入仍有很大缺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没有生均经费或公用经费,公办职业院校主要靠争取中、省项目专款支撑运转。

3.教育资源比较分散。职业学校既有教育、人社部门审批举办管理,又有农业、卫生等部门办学管理,还有企业行业办学管理。职业学校数量虽多但规模小,教育教学标准和规范程度不统一,公办、民办学校差异较大,学校专业设置重复,如汉中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普遍开设机械加工、计算机专业等,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4.招生形势不容乐观。这一点主要在中等职业学校里比较明显,虽然采取了有效招生措施,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并不乐观。从教育系统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和容量看,汉中市中等职业学校满负荷招生运转还能容纳1万多名学生,但受思想观念、地理位置、地域就业形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汉中赴外地发达地区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较多,本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较困难。

5.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汉中市就教育系统而言,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员工1152人,其中,专任教师997人,占教师总数的86%,“双师型”教师330人,占教师总数的37%,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偏少,“双师型”教师紧缺,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专业技能操作欠缺等问题。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措施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跨越式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7],因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势在必行。结合汉中实际且放眼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破立并举,突破关键难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并可在其他地区推广。

1.藩篱,统筹并优化整合资源。要促进改革取得突破发展,必须利益藩篱。职业教育办学归口比较复杂,导致学校办学目标和社会效益差异较大,各学校之间生源竞争激烈,国家投入分散,职业教育规模效益很低,所以应将整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总基调。首先是实行职业教育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加强政府统筹,应将政府部门举办、财政资金供养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划教育部门管理,明确市、县管理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建立职业教育现代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清理“一校两牌”,每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保留1个名称,职业学历教育和培训业务整合并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以扩大其规模效应;再次是统筹专业建设。对定位不准、重复设置、低水平低效益的专业进行调整、撤并重组,严格专业设置,打造特色品牌。

2.摆脱束缚,鼓励多种发展形式。应进一步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突破汉中现有体制障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通过一定的举措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民办职业教育;落实民办职业教育政策,使民办职业院校在土地、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上享有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的政策,努力推进公办、民办合作办学,形成灵活的办学机制。

3.建立现代体系,创新发展思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改革的总目标。职业教育应按照“3456”的新思路实施,即搭建汉中职业教育集团、东中西片区职业教育联盟、县区职业教育中心“三层立体结构”,统筹全市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教育、成人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四大功能”,实施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基础能力建设、办学模式创新、招生就业能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五项改革措施”,加强政府统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强化宣传引导、健全就业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开展政府督导评估“六维支撑保障”,全面推进汉中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

4.成立职教集团,促进校企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集团是推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也是职业教育对接市场的重要方式,“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教育,必须吸收行业、企业的参与”[8]。汉中可由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省内外工业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政府有关部门和中职学校等多方参与,建立汉中职业教育集团。首批邀请21所大中专院校、107个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加入汉中职业教育集团,建立职教资源共享平台,开展校校、校企合作,提高科技创新生产力,全面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5.建立保障制度,提高职教发展能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9],这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持,由此首先可以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建立由市政府牵头,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其次要严格落实经费保障。应落实国家规定的地方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完善职教生均拨款体系,严格执行国家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标准,各级政府要设立职教专项资金支持职教建设;再次要落实人才政策保障,建立绿色通道,允许职业院校可在编制总数20%内自主聘用具有专业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任教,推m校长聘任制度改革和公开选拔制度,改革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激励机制。

6.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实效。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在硬件条件改善和软件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在改善教学、运动、生活等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室建设,优化学校功能布局,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快现代信息化建设,实现教研教学和现代管理网络全覆盖。二是加强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工作。招生冷、就业热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中等职业教育要抓好高中阶段招生统筹,按照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严格制订招生计划,科学引导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认真抓好“3+2”招生,对接中高职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实习实训等,全面提升系统培育水平。高等职业教育要认真组织好分类考试改革,采取国家和省级示范院校单独招生、其他高职院校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面向“三校生”单独组织省级统考四种方式,不断扩大招生,打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上本科、读研究生通道。积极在职业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积极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风尚。三是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结合实际,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移民搬迁、库区建设、扶贫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继续实施好移民搬迁户子女免费大专学历职业教育,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对接本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积极培育地方经济发展技术技能人才,增强支持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努力成为民生改善的推进器和人生出彩的金钥匙。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工作。职业院校主动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灵活展示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促进“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社会风尚的形成。

四、结语

通过对陕西汉中的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通过六方面的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这对同类地区或相同情况的其他地方职业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职业教育关乎民生和经济发展问题,国家现已逐步重视其在社会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与国外此方面相比还有差距,情况不容乐观,并未发挥出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的真正优势。今后更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强化实践、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最终推动其有效发展,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尹伟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江苏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5):45.

[2]申菊生.加快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J].学习月刊,2006(08):93.

[3]锁冠侠.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华章,2011(30):155.

[4]蒋春洋.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5]田f.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与对策[J].人民之友,2014(07):55.

[6]李葳.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现状研究与对策[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7]刘江.以制度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及制度创新研究》为例[J].出版广角,2016(07):85.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篇10

在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人们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在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这个时代主题上取得了空前一致的共识。在党和国家一贯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小到大,发展迅速,业已成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但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是“弱势群体”,处于“非主流”地位。目前,职业教育存在诸多困难,而最突出的问题是面临发展的三大瓶颈:一是办学投入问题,二是企业参与问题,三是职校吸引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当中缺乏市场主导型、开放性和动态化的绩效监测评价机制,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学生和家长、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普遍认可。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改变现行的职业教育评价方式,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绩效监测评价机制,把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的重点从投入转向产出,以促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组织效益、运行效率和社会吸引力,进而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同,以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亦据此正面回应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关切。

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共管理工具,绩效评价能够对各项政策、计划和项目进行以产出为导向的监测与评价,从而帮助政府或其他组织更好地达成目标。经济领域里的企业绩效评估,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以及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向来对自身绩效极为重视。同样,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具有在教育与经济两个领域“跨界”特性的职业教育需要一个完备的绩效反馈体系。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如何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对这些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逐渐成为热点。管理的核心目标在效率,绩效评价就是通过效率的“实然”与“应然”之间进行对比,并与其它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建立一种促进效率提高、实现管理目标的引导机制。由此可以说,职业教育绩效监测评价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与以往职业教育评价主要从办学条件、规模和质量等方面进行考量,注重静态评估、等级鉴定的倾向不同,职业教育绩效监测评价是以结果为导向,对职业教育的目标设定、资源使用、过程安排到效果显示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测与评价,并据此做出对职业教育调节的决策支持。首先,职业教育绩效监测评价将基于大数据技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及时传递职业教育的供需信息;其次,监测评价的对象不再局限于职业教育系统内部,而更多地关注职校学生的就业以及经济社会领域的评价反馈,注重推进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第三,监测评价的结果将对职业教育的行政调控和市场调节起到充分有效的决策支持作用,尤其是在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创新等关键领域发挥作用。无论是在国家的宏观层面,或是省一级中观层面,乃至市县以及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绩效监测评价决策支持系统都将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依据协同创新的原则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

职业教育绩效监测评价机制的建立,意味着职业教育管理向治理的转型。和任何事物的转型一样,职业教育管理转型也是包括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人们以往的选择在相当的程度上会决定着他们现在的选择,某种制度一旦被社会采纳了,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演进,很难为其它潜在的更优的体系所代替。比如:2014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加强对职业教育监测和督导评估的要求,强调“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作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当中关于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毫无疑问,职业教育绩效监测评价机制的构建将是实施这项改革的路径选择。但是,现实中的职业学校管办评分离涉及到职业教育评价的观念、结构和运行的根本性转变,必定触及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这项改革可能会遇到较大阻力,要充分意识到其中的难度。(作者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二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