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十篇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十篇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3:39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1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分析方法;样品制备

1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发展现状

Spme技术可粗略地分为静态批量平衡微萃取和动态流动平衡微萃取的方法。最常用的技术是利用在纤维(纤维固相微萃取,fiber-Spme)和毛细管(管内固相微萃取)外涂覆有一个适当的固定相,目前搅拌棒(SBSe),薄膜(tFme),微量注射器(syringeSpme)和吸头(in-tipSpme)也已经被开发利用于Spme。在此技术上,科学家们研制了新的图层、设备来提高提萃取效率;设计了新的接口可以连接多种分析仪器系统和自动化在线系统。目前多种Spme方法已经被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化合物,包括尿、血清、血浆、全血、唾液、呼气和头发。本节将回顾这些新型Spme技术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新应用。

1.1纤维固相微萃取技术:fiber-Spme装置是由一个内置萃取纤维的针头和一个外部支架集合体构成的。含有熔融二氧化硅的可伸缩固相微萃取纤维(1或2cm)目前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当纤维被插入到样品,目标分析物从样品基质中分离,进入涂布在纤维的外表面的固定相,直至达到平衡。与有填充柱的传统固相萃取相比,该方法可以将所有的样品制备步骤整合在一起。fiber-Spme通过在GC中的热吸附作用与GC或GC-mS联用,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检测多种气体、液体及固体样品内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fiber-Spme也可以连接HpLC和LC-mS来分析不适合GC的弱挥发性或热不稳定化合物,Spme/HpLC接口配备了一个微量的溶剂室用于溶剂解吸。市售的自动进样器,如paL、mpS-2、triplus、和Concept96,可以实现fiber-Spme的自动化。该系统通过简单编程编可以执行稀释、搅拌和提取等多种样品制备步骤,从而降低检测时间、加快采样处理量以及提高可重复性。

1.2批量平衡微萃取技术:其他几种静态批量平衡固相微萃取的差别在于提取设备的结构,如涂层位于搅拌棒或薄膜上。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是一个新的样品制备技术,克服了纤维固相微萃取的有限容量的缺点。现在市售的磁性pDmS涂层搅拌棒,如twister搅拌棒,类似于Spme,但是有较厚的涂层(0.3~1.0mm),使相容量是纤维固相微萃取的50~250倍,但SBSe需要手动处理,自动化程度低。SBSe/GC-mS法检测已经发展到检测血液、尿液和组织样品的基本药物,用于法医毒理学中的常规药物筛选。最近,一个高度敏感的分析方法利用SBSe可以测定人尿样品中的微量酚类外源性雌激素。此外,SBSe与HpLC-UV联合使用可用于检测血浆样品中卡马西平、苯妥英及苯巴比妥的含量。虽然的固相微萃取方法的灵敏度可以通过增加萃取相的体积而提高,但是单纯增加吸附层的厚度将需要更长的平衡时间,因为萃取率通过涂层厚度来控制。最近开发的薄膜固相微萃取(tFme)可以增加物质的萃取速率和固相微萃取的敏感性。pDmS膜的薄层表面积大,比其他的固相微萃取的装置(如纤维和搅拌棒)提取相容量大,萃取率高。这种方法是特别适用于具有高的分布常数的疏水性半挥发性组分。此外,一个新的C18薄膜萃取结构已被应用到LC-mS/mS分析尿液样本中的苯二氮类药物,该方法通过使用自动进样器,使分析物能在96孔板中平行萃取来实现高通量分析。

1.3管内固相微萃取技术:管内固相微萃取(in-tubeSpme)使用一个毛细管柱,具有小型化,自动化,高通量的特点,可以即时与分析仪器联用以减少溶剂消耗。不同于fiber-Spme,in-tubeSpme通常使用很短的内壁涂层为熔融石英的毛细管。根据填充类型的不同,纤维填充,吸附剂填充和杆型整料柱被开发出来以提高提取效率和增加特异性。纤维填充柱由装有纤维的刚性棒状杂环聚合物组成,吸附剂填充和杆型整料柱具备一个附有萃取相的微型液相毛细管柱。在in-tubeSpme方法中,分析物被吸收或吸附到填充纤维和吸附剂的外表面上。in-tubeSpme操作系统可以分类为溢流萃取系统和吸入/喷射萃取系统,第一种系统中溶液是朝一个方向上连续地通过一个提取的毛细管柱,第二种系统中样品溶液被毛细管柱被反复吸入和分配。分析物可以随流动相或静态解吸溶剂解吸,与GC,LC或Ce联用进行分析。

1.4其他新型Spme技术:目前更多新型的图层及装置已经被研发用于医学生物检测。聚吡咯和聚噻吩涂层纤维已被用于萃取血液中的治疗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和血浆中抗肾上腺素药物。睾酮印迹Spme纤维被用于选择性萃取在尿液样本中合成代谢类固醇。最近,有生物相容性的in-tubeSpme联合HpLC-荧光检测方法被用于血浆样品中干扰素α的治疗监测。此外,具有唯一萃取相的铅笔芯纤维,被用于从人的唾液中提取微量的甲基苯丙胺。一个基于Di-Spme,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衍生纤维联用GC-mS,被用来分析21例肺结核患者的痰中的脂肪酸。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2

1.微波消解技术生物医学及药物分析的应用

生物样品的消解是微波应用最早的领域,处理样品包括动物、植物、食品和医学样品等,微波消解克服了传统干法或湿法的高温、使易挥发元素损失、费时等缺点,结合众多分析手段(如: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icp-ms、faas等),可以对微量元素及痕量元素进行分析。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研究成为当代医学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采用微波消解人发样本测定元素包括:al、bi、ca、cd、cr、cu、fe、ge、hg、mg、mn、mo、ni、pb、se、sr、zn及稀土元素。我国是稀土大国,稀土的储量及产量均占世界首位。过去认为稀土很少,不可能进入环境及动植物体。稀土元素参与了自然界的生物链,随着环境中稀土浓度增加,人体内稀土浓度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人发中稀土元素的分量测定,可以了解不同环境人群头发中稀土分量的实际水平和变化,是研究环境与人体生命科学的一种良好的指示性生物样品。用微波消解样品,采用土壤标准样品(gbw07403)进行质控,icp-ms法测定人发标准样品(gbw07601)中15种超痕量稀土元素,测得值与标准值及参考值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本法准确可靠,填补了原标准样品中仅la、ce和y有标准值,其余12种稀土元素无分量值的空白。[1]

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痕量元素时,样品的制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微波密封消解技术,利用微波辐射引起的内加热和吸收极化作用及所达到的较高温度和压力使消解速度大大加快,不仅可以减少样品的污染和易挥发元素的损失,而且样品分解彻底,操作过程简便容易,使样品前处理效率大大提高。[2]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所采用wrt-3ch微波样品处理系统研究微波技术在生物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对标准物质潞党参(gbw09501)、海产品消解后分析并进行国际比对,其结果准确可靠。

通过测定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的研究其对人类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考察中药微量元素的药理活性及建立中药微量元素质量控制标准有着重大的意义。微波制样技术则为中药中微量元素的提取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配合icp-aes、icp-ms、冷原子吸收、fi-hg-afs等对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新疆大学分析中心采用wr-1c微波样品处理系统结合icp法对新疆贯叶连翘中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法在30min内即可完成试样的消解,测定结果令人满意。[3]由于微波消解技术加速了样品的分解,改进了传统的消化模式,改善了工作环境以及减轻了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

2.微波消解技术食品及化妆品分析中的应用

采用微波消解植物、动物、水产品、粮油谷物等样品,利用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的可靠性,测得微量元素的回收率为92~103,rsd为1.2~8。

微波对食品样品的消解主要包括有传统的敞口式、半封闭式、高压密封罐式,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大的聚焦式,配合之后的分析检测手段afs、aes、原子荧光法、毛细管电泳、icp-ms、icp-ms等。在各类食品中有些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pb、as、hg、cd等,在传统的干法或湿法消解很容易损失,而al及营养元素ca、zn、fe等在环境、试剂、器皿中含量很高,易造成污染,这样使得微波消解在食品及卫生检验领域的应用越加广泛。[4]天津市卫生防疫站理化检验科利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铅,取得良好效果。[5]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所采用wr-1e型微波密闭溶样系统结合冷原子吸收测定微量的汞,仅用10min左右即可将有机物消化完全,并可同时消化多个样品。实验重现性好,添加回收率达90以上。

对海(水)产品的研究,有利于人们综合利用海洋(淡水)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及淡水生物对水体各种元素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其中的有害元素(如:pt、cd、as、se、hg等)对人类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采用icp-ms、icp-aes、afs对海产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微波消解前处理是关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所采用王水、hf体系在wrt-3ch微波样品处理系统消解海产品[1]同样在国外样品分析比对结果中取得很好结果。

化妆品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化工产品,其配方中含有很多有机和无机成份。[6]其中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将损害皮肤,有的元素甚至可以沿毛孔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化妆品中有害金属元素含量是评价化妆品质量的重要卫生指标,对化妆品的金属元素必须严格限制,其中as、pb、cd、cr、bi五种微量元素危害最大,对这五种元素的分析方法有比色法、原子吸收法和icp-aes法,由于乳状化妆品基体复杂,这五种元素的含量又极低,一般比色法和火焰aas法很准确测定,水平管炬的icp-aes由于其灵敏度可达ng/ml级,基体干扰小,一次进样可以同时测定五个元素,是一种较好的分析方法。微波消解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有机成分进行快速消解,由于容器密闭,对金属挥发组分不损失,是一种很好的化妆品前处理方法。

3.微波消解技术环境式样分析中的应用

在环境式样分析中,采用和样品预处理所耗时间及费用约占实验室分析过程投资的60,因此,改进传统消解方法的弊端,从整体上提高环境分析的速度和质量尤为重要。

微波消解在环境试样分析方面的应用很广,涉及到的环境试样包括土壤、固体垃圾、核废料、煤飞灰、大气颗粒物、水系沉积物、淤泥、废水、污水悬浮物和油等。微波消解环境试样可以用来测定其中的as、al、ba、be、ca、cd、co、cr、cu、fe、hg、k、li、mn、mg、na、ni、pb、sb、si、sr、se、ti、tl、v、zn、zr和稀土等金属元素,总磷、总氮、无机硫等非金属及废水的cod值等。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铬。[8]铬是重要的污染物,铬的氧化状态毒性较大,被公认为致癌物,另一方面,铬盐引人土壤中明显增加糖的含量与产量,增加一些生物化学的活性,因此,必须了解环境中的铬浓度,才能有效地了解和控制环境。微波消解作为样品分析的新技术,由于消化样品能力强、速度快、消耗化学试剂少、金属元素不易挥发损失、污染小、空白值低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室的化学分析。微波消解和应用原子吸收法对对土壤中的铬测定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是土壤分析的较好方法。

需氧量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7]污染水样的微生物有机体分解消耗水中的氧,使水中需氧量增大,含氧量减少,当溶解氧低于(4mg/l)供给水生动植物生存的必需水平时,水质恶化,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和总有机碳toc是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的三项指标。因bod测定周期长,toc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较差,因此,cod成为评价水污染的首选方法。利用微波较强的穿透能力和有效的瞬间深层加热作用,样品和试剂分子通过对微波能的吸收,可以使药品中的极性分子在微波电磁场中快速转向和定向排列,从而产生撕裂和相互摩擦而发出的深层热量足以使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剂充分氧化,这样,微波消解作为测定水体cod前处理部分发挥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4.微波消解技术地质冶金分析中的应用

地质试样主要指岩石、矿物、土壤、水系沉积物等样品。一些微量元素共存时的存在形态和行为与他们单独存在时不尽一致,使地质试样的分解显得比其它样品要困难得多。

采用teflontef密封容器,氢氟酸与王水分解花岗岩和海洋沉积物样品,溶样60s,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cr、al、zn,回收率大于97。用王水、氢氟酸微波分解硅酸盐,用icp-aes测定多种元素也得到较好的效果。

由于煤灰化学成分复杂而且含有大量的sio2和al2o3,试样处理及分析测试均比较困难。传统的熔融法和湿法消化操作中引入的沾污经常干扰分析测定过程,而且样品需要分别处理,如:测si的国标方法是将煤灰和naoh混合在700℃熔融,再分别用热水和hcl溶解;测al、ca、fe、mg、ti、mn、k的国标方法是将煤灰分别用hclo4、hf和hcl加热消解;测pb、cr的国标方法是将煤灰分别用hclo4、hf和hno3加热消解。若采用微波消解方法可以用于煤灰中多元素的同时消解和测定。[9]

钢铁工业分析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钢中铝的溶解,传统方法是采用nahso4熔融,但会引入大量易电离元素,不适合随后的光谱测定。采用hno3/hcl/hf消解的高压弹法,虽可避免挥发损失并得到无盐基体,但需要80℃加热1h。采用微波加热只需要80s。微波消解还特别适合用于低温焊接、非铁基耐热合金、硅酸盐材料等。

5.微波消解行业概况和对未来的展望

微波样品处理设备兴起于上世纪最后几十年,对解决长期困扰aas、afs、icp、icp-ms、lc、hplc等仪器分析的样品制备,起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采用微波样品处理设备,样品放在双层密封罐里,在压强或温度控制下,在微波炉里自动加热,难消解的样品几十分钟即可,时间大大缩短,酸雾量也减少,同时也减少了对人和对环境的危害。用酸少,空白低、检出限低,易挥发元素几乎没有损失,结果准确、能耗低。

微波样品处理设备,国外主要生产厂家有美国cem、意大利milestone、美国oi、p.e、加拿大questron等。国内除盈安美诚公司同时在北京和上海有数家企业在生产。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国产仪器差距较明显:

首先:国外采用专门制造的炉体,容积大(40l,35cm)操作方便,采用双磁控管,输出功率达1400~1600w。国产微波炉容积小,一般只有24~28l,22~25cm高,操作不方便,功率仅800w,罐多时升温慢。

其次:样品罐耐压低,国外已达110大气压,我们才14~40个大气压。

最后:控制软、硬件水平低,国外温度压力双坐标同时用图形显示和控制,国内甚至还在采用原始的数控模式。

盈安美诚公司从1993年初开始研制wr系列微波样品处理系统,积累了研发该类产品的实际经验,所以在本课题攻关中,目标是赶超国际水平。盈安美诚公司在攻关过程中不断突破关键技术,使仪器的整体水平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中档水平,并正在建设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法来配合wr系列微波样品处理系统的使用。虽然该项目技术难度大、指标高,但意义普遍、推广价值大,对国内该行业水平的提高必定会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1]微波溶样icp-ms法测定人发标样中15种稀土元素的研究刘虎生质谱学报vol.17no.41~5

[2]微波技术在生物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张丽华现代科学仪器2004.no.537~40

[3]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新疆贯叶连翘中的微量元素易新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24no.7890~892

[4]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李凤萍中华预防医学vol.34no.6360~362

[5]微波密闭消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汞郝林中国卫生检验vol.8no.4215~217

[6]微波消解法测定化妆品中铅砷汞朱永芳理化检验-化学分册vol.38no.6305~307

[7]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铬韩见龙中国卫生检脸杂志第11卷第2期22~2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3

史红星肖凯涛李庆伟

防化研究院第五研究所北京102205

摘要大气颗粒物是大气环境中的直接污染物或大气环境中化学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在大气或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控制与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污染物采样与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大气颗粒物采样分析方法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气溶胶采样方法分析方法综述

大气颗粒物是大气环境中的直接污染物或大气环境中化学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在大气或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控制与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大气颗粒物种类很多,可以根据来源、形成机制、形成特征、粒径、化学组成等多种方法分类。通常把大气颗粒物按粒径(空气动力学直径)分为4类: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粒子ip(粒径小于10gm的颗粒物)、粗粒子pmlo(粒径2.5~10gm)、细粒子pm2.5(粒径小于2.5gm)。tSp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空气动力学当量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pm,。在环境空气中持续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pm,o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目前普遍认为pm对人体危害最大,因为这个粒径的颗粒物可以在肺泡中沉积并进入血液循环。25

一般情况下,大气颗粒物采样分析方法是使含有一定量大气颗粒物的大量空气通过截留滤膜、固体吸附剂或液体吸收剂,将大气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富集起来,然后根据需要直接或间接分析其质量浓度、粒径分布、颗粒形态、元素组成和颗粒负载有机物的种类与数量等指标。

目前对大气颗粒污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颗粒物的时空浓度分布水平或粒级分布特点、源解析与贡献、化学组成及形态、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paHs)等重点化学污染物分析以及大气颗粒物的危害性及防治对策等方面‘2l【31141151,而对大气颗粒污染物采样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

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采样和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大气颗粒物采样分析方法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l大气颗粒物采样方法

大气颗粒物采样方法从:i:作环节上包括采样点布置、采样方法选择、采样器材准备和采样效率评价等几个方面。

1.1采样点布置方法

采样点的布置方法与方案直接取决于试验目的和当地的地形气象条件,并要综合考虑采样与分析方面的技术要求。采样点布置的基本要求是能够保证采集到在时间空间上

都具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样品,这就要求采样点平面位置平¨采样高度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具体情况根据试验日的和性质确定。火气环境监测采样时,采样点应殴在空旷地点且颗粒物采样器放置高度为3~5m,避免地面扬尘影u向。特殊:C况环境采样时,采样点设在污染严重地点,颗粒物采样器放置高度为1.5m左右,即呼吸带高度。根据试验的目的和性质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室内(车间、:[作间等)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点源、面源)环境影响评价或污染范围程度调查等。

常用的点源污染调查采样布点方法包括同心圆布点、扇形布点等;常用的面源污染布点方法包括网格布点、功能分区布点、选择性布点等。采样点布置方面较新的研究文献很少,一般工作中参考现有的相应调查研究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灵活决定。1.2采样方法分类与选择

大气颗粒物采样方法一般可分为直接采样法和浓缩采样法两类。直接采样法用于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所用分析方法灵敏度较高时的情形,这种情况下采集少量空气样品就可满足分析需要,采样方法包括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和真空瓶取样等。浓缩采样法用于空气中被测组分较低、需要浓缩后才能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的情形,具体方法包括溶液吸收法、滤纸和滤膜截留法、固体吸附法等。

滤纸和滤膜截留法也简称滤料法,实际:1二作中比较常用。方法中滤料的选择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滤料种类选择应尽量减少甚至排除滤料背景值带来的系统误差:②滤料的孔径既要能够保证有足够高的采样效率,又要能够保证适当的采样速度:⑧滤料的机械强度及价格等也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1.3采样器分类与选择

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通常由样品收集器和动力装置所组成。根据国家环保局标准《环境保护仪器分类与命名》HJ/t12—1996,空气环境采样器类中与大气颗粒物相关的采样器包括总悬浮微粒采样器、可吸入尘采样器、颗粒物分级采样器、降尘采样器和固定污染源颗粒物采样器五个亚类,每个亚类又包括若干种类,详见表1。

表1大气颗粒物相关采样器分类

大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1m3/min以上)

总悬浮微粒采样器中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100L/min左右)

小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1o~30L/min)

可吸入尘采样器旋风式可吸入尘采样器

冲击式可吸入尘采样器

颗粒物分级采样器

降尘采样器单孔式冲击分级采样器多孔式冲击分级采样器集尘罐

预测流速法颗粒物采样器

静压jit衡法颗粒物采样器

l古l定污染源颗粒物采样器动压ji!衡法颗粒物采样器

皮托管j{t行法颗粒物采样器

自动动压平衡法颗粒物采样器

实际t作中应根据试验目的的;具体需要确定?有动力采样法使用较多:采样前应事先对采样器的气体流量计进行校准,并保证现场采样中采样器流量稳定,才可用流量乘以采样时间可得到空气采样体积。由于空气的体积随温度、气压等气象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提高资料的可比性,往往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空气体积。

在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过程中,采样气体体积是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采样流量乘以采样时间而得到的。采样时间控制精度可以做到很高,所tSp测定结果的精度丰耍取决于采样流量的摔制精度。许多tSp采样器不具备自动恒流功能,其采样流量通过人工调节流量阀或抽气泵转速来进行控制,当滤膜上的阻力发生变化,或电源电压变化时,都会引起采样流量的变化。梅秋旺16J介绍的tSp采样器自动恒流控制系统则克服了以上缺点,既具有自动恒流控制功能,又兼有控制电路非常简单的特点。

可吸入颗粒物(pm。。’)采样器是进行大气中pm,。监测、相关课题研究及评价室内外空气质量的主要工具,该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是评价其计量性能的主要指标,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准确性检测方法,刘俊杰等17J对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准确性的计量检定方法进行了设计并利用该方法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刘龙波f8J等研制了用于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pmlo)采样的pmS一500采样器。采样器运行流量为560m3/h,采用变频技术控制流量稳定,用聚丙烯纤维滤材作为pml0的收集介质。张鸿祥191阐述了一种新型恒温恒流大气采样方法,恒流部分采用流量传感器和pi控制模式,组成无差调节系统,实现了200ml/min小流量气体的精确控制,i恒温部分采用半导体带5冷元件,结合反馈与前馈的复合控制模式,实现制冷温度的精确控制。

目前市售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种类繁多,包括双气路采样器、单气路采样器等,具体应根据需要和产品说明仔细选择。

1.4采样效率及其评价

采集大气颗粒物(气溶胶)常用滤料采样法。采样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颗粒采样效率,就是所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数目占总的颗粒数目的百分比:另一种是质量采样效率,就是所采集到的气溶胶占总的颗粒数目的百分比。只有当气溶胶全部颗粒大小完全相同时,这两种表示方式才一致,但实际上不会出现。目前在大气监测中一般用质量采样效率表示。具体评价时应采用某一公认的高效率方法,与实验选择的方法同时进行采样,然后计算百分比进行评价。一般认为,采样方法的采样效率应在90%以上,才适合实际应用。

为获得较高采样效率,需要根据被测组分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和理化特性,选用合适的收集器、吸收剂(或滤料)、抽气速度、采气量和采样时间。颗粒物捕集效率、流量误差及时间误差是采样误差的主要来源和采样效率提高的关键环节。

流量误差的减小需要实现对流量计进行校正并保证采样过程中流量恒定。流量计的种类很多,目前采样器最常川的是转子流量计。为获取正确的采样体积,需对采样器所带的转子流量计进行校止,常州的校正方法包括常用于校准流量较小的流量计的皂膜流量计法等。时问误差控制目前已有较成熟的方法。

采样误差和效率方面的文献也较少。烟道气烟尘测试中,采样的误差往往出现在压力的测定、采样方法的选择、流量、计算、样品采集等,王素华ilo’主要从烟道气压力的测定、采样方法选择、流量计枝准、样品采集等方面提出减少采样误差措施。tSp采样随着采样时间的增长,由于微粒的吸附而使滤膜的阻力增加,流量减小。且tpS采样由于采气量大,时间长,因而受气压及气温的干扰因素不明显…i。

2样品预处理与分析方法

根据分析目的的不同,样品的预处理与分析方法不同。大气颗粒物的采样分析目的一般包括测定大气颗粒物的时空浓度分布、分析颗粒物样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分析颗粒物样品中的生物污染物、分析颗粒物样品中的单个特殊颗粒物的形貌结构或化学组成等。2.1颗粒物时空浓度分布测定

大气颗粒物浓度指标可分为个数浓度、质量浓度和相对质量浓度。个数浓度指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颗粒物个数表示的浓度值,单位为粒/cm3、粒/L,多应用于空气洁净技术领域,无尘室、超净工作间等超低浓度环境和需要气溶胶的个数浓度来解释种种现象的气象学领域。质量浓度指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颗粒物的质量表示的浓度,单位为mg/m3或/g/m3,用于一般的大气颗粒物研究领域。相对浓度是指与颗粒物的绝对浓度有一定对应关系的物理量数值,作为相对浓度使用的物理量有光散射量、放射线吸收量、静电荷量、石英振子频率变化量等。

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在大气颗粒物研究中使用最多,所以其测定方法的研究得到了充分重视,基于各种原理的测定的方法也最多,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滤膜称重法、光散射法、压电晶体法、电荷法、B射线吸收法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量振荡天平法等。颗粒物滤膜称重法一般需要较长的采样时间,很难适用于要求快速得到测量结果的场合,不能测定粒子的时空分布,测量结果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操作也较复杂,但滤膜称重法采集的颗粒物样品还可以用来进行其它分析。

个数浓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化学微孔滤膜显微镜计数法,其二为光散射式粒子计数器法。在洁净环境含尘浓度的测定中,用滤膜显微镜计数法测量个数浓度是个数浓度测定法最基本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微粒捕集在滤膜表面,再使滤膜在显微镜下成为透明体,然后观察计数,分为样品采集、显微镜观察和粒子计数三个过程,属捕集测定法。光散射式粒子计数器的原理是用光照射浮游粒子,粒子将引起入射光的散射,球形粒子引起的光散射强度可由mie光散射理论式计算,被测粒子的散射光强与含各种粒径的聚苯乙烯标准粒子的散射光强相比较,得到不同粒径粒子的个数浓度。光散射法可直接得到测量数据,但颗粒物重叠、标准粒子与被测粒子的折射率不同及粒子带有电荷会造成误差:对于浓度较高的粒子,几乎所有的计数器都是随粒径的变小而计数率变低。

根据《环境保护仪器分类与命名》HJ/t12—1996,常用丁。测定人气颗粒物浓度时空分布的空气污染监测仪器见表2。

表2空气污染监测仪器

激光散射法可吸入尘测定仪

可吸入尘浓度测定仪B射线计数法可吸入尘测定仪

压电晶体差频法可吸入!拉测定仪

总悬浮微粒浓度测定仪

颗粒物平均粒度测定仪

光扫描粒度分布测定仪

颗粒物粒度测定仪冲击式可吸入尘粒度测定仪

库尔特计数器

离心式颗粒物分级装置

沉降天平

2.2颗粒物样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分析

分析方法根据分析任务分为定性分析(Qualitativeanalysis)、定量分析(Quantitativeanalysis)和结构分析(Structuralanalysis);根据分析对象分为无机分析(inorganicanalysis)矛[1有机分析(organicanalysis);根据分析所需试样用量或被测组分含量分为常量分析(majoranalysis)、半微量分析(Semi.microanalysis)、微量分析(microanalysis)矛H痕量分析(traceanalysis);根据分析方法所用手段分为化学分析(Chemicalanalysis)和仪器分析(instrumentalanalysiso仪器分析法根据被测物质的某些物理化学特性(如光学、热量、电化、色谱、放射等)对目标物进行鉴定或测定的分析方法,要借助精密仪器,除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可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等,是目前分析领域的主流分析方法,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由于大气颗粒物样品中往往包含多种微量或痕量有机和无机成分,其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适合仪器分析方法‘12l。

分析颗粒物样品中的无机元素常选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粒子诱导X射线发射谱(piXe)、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毛细管电泳(Ce)、原子吸收光谱(aaS)等。选用XRF、piXe和inaa等方法分析多种成分元素时,采样得到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可不经样品消解处理而直接进行定量分析。XRF法与inaa法和piXe法相比较,其灵敏度稍低,但仪器相对廉价,且操作方便,元素的相互干扰较少,因此是目前源解析中使用最多的定量分析手段;全反射X一射线荧光(tXRF)法测定灵敏度远比XRF法高,然而测定方法的灵敏度越高,滤膜中杂质的影响就越大,必须进行校正。试样经消解后分析方法较多,分析方法因分析目的、消解方法而不同。将试样经酸分解后,原子吸收法(aaS)、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一质谱法(iCp—mS)分析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火焰原子吸收法(FLaSS)是我国最为普及的监测分析方法,且已有许多国家标准方法颁布,在金属成分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刚:电热原子吸收法(etaaS)币il含彳i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可使试样前处理程序简化。iCp—aeS法光谱干扰比较严重,当测定Ba、Cr、Cd、mn、pb、Zn时,其它发射

线的影响及背景干扰必须进行校正。用四极杆iCp一(Q)mS测定时,多原子离子结合物的干扰比较严重,简单改变仪器测定条件及ar流量也不能克服干扰{13i。

分析颗粒物样品中水溶性离子成分时,样品~般来说首先进行前处理,前处理主要是以水为提取液对样品进行超声波提取,然后金属阳离子测定选用aaS、iCp—aeS、iCp—mS法,常见的阴离子如F一、C1一、n03一、S042_、等及阳离子nH。3+用离子色谱法fiC)或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

分析颗粒物样品中挥发性溶剂及多环芳烃等有机组分选用分光光度法(Sp)、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HpLC--mS)等116l。崔兆杰等‘17l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济南市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做了定性定量分析,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共分离出62种有机物,GC—mS定性了53种,占色谱总流出成分的85.2%。2.3样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物分析

大气微生物是大气颗粒污染物中的特殊种类,目前我国对大气微生物污染程度的研究多以空气中细菌数量多少来表示。大气颗粒物样品中微生物污染物的分析主要是一些致病细菌和真菌的鉴定,涉及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常规生物或生化方法在该领域的运用,从采样分析全过程来看其创新点主要在于其采样过程。文献报道的分析方法主要为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和16SrRna序列分析法。

方东等人118l利用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了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南京市主要功能区大气微生物中常见种类的细菌和霉菌类,并指出大气微生物数量变化与大气化学监测指标pm】0、S02、n02等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尤其与pmlo关系更为密切。张涛等人【191采用平皿沉降法采样测定了深圳特区不同功能区37个监测点人群呼吸带内的大气细菌数和真菌数。叶锦韶等人120i采用th然沉降法对广州市8个菜市场进行空气微生物污染现场采样研究,利用生理生化试验方法检测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翟俊辉等人1211等选择5株大气中采集分离的菌株,通过比较研究说明16SrRna序列分析法可以作为大气微生物分析的一个有效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和不依赖于细菌生长状态等优点。

2.4样品中的单个特殊颗粒物分析

单颗粒分析方法能够提供全颗粒物分析方法所无法提供的有关颗粒物特性的大量信息,同时单颗粒分析所需的采样时间短,很小质量的样品就可以进行分析,这使得单颗粒分析已成为表征大气颗粒物大气化学行为的重要手段。目前,该方法已经在大气颗粒物气候效应、生态健康效应、环境效应、颗粒物源解析、人气颗粒物化!学反应过程等大气化学的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2|。

颗粒物表面微观形貌表征手段实际上是单颗粒物分析方法,采取合适的微量分析方法可以研究颗粒物的来源、形成机理、传输过程、化学活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还可以研究某元素或化合物在单个颗粒物中的分布状态。但微区分析通常限于?仁定量分析:且颗粒物中的一些易挥发成分和不稳定成分在高真空环境中容易挥发;同时要获得统计信息,需分析大量的单颗粒物,因此单颗粒物研究费时费力。

目前已应用到颗粒物中的微量分析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观测微小粒子的形

态及微细结构时多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或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单个粒子的组成成分可使刚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能谱分析附件进行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还有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法。总体来说,显微分析方法是研究单颗粒物的形态结构的主要方法,激光微探针质谱、二次离子质谱、Raman微探针以及红外光谱是研究单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的重要方法123112引。

肖锐等125’采集了北京市2000年春夏季的5个大气气溶胶样品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技术分析大气气溶胶单颗粒。左丹英等126l采用二次离子质谱(s!mS)对大气单颗粒物(209m以下)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并认为大气颗粒物中含有多环芳烃系列(paHs)。杨二弘申等127|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北京市区和背景点的细颗粒物(pm2.5)的形貌特征和集聚状态进行分析,结合颗粒物能谱(eDX)和i选区电子衍射(SaeD)特征,将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分为烟尘集合体、飞灰、矿物颗粒、硫酸盐和有机颗粒等5种单颗粒类型,并讨论了它们的来源。

3大气颗粒物采样分析方法研究展望

根据大气颗粒物采样分析方法研究现状,我们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强化采样分析全过程误差研究,促进采样方法的革新,实现采样方式与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促进大气颗粒物采样分析技术又好又快的发展。

3.1采样分析全过程误差研究

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采样误差禾1分析误差是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可靠性的两个重要方面,但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充分降低分析误差方面,而忽视了对采样误差的降低。实际上,当分析误差为采样误差的三分之一或更小时,进一步降低分析误差是不重要的,有效降低采样误差就变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采样误差与分析误差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分析误差一般可用空白扣除、标准量值传递、精密度和准确度控制等成熟技术来加以控制,而采样误差则由于受影响因素更多、更复杂和采样真值很难确定等难以控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许我们会常遇到这样的矛盾,即,在实验室单独分析时分析方法回收率很高,而在分析实际采集的样品时,却发现某些样点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明显不符的错误结果。

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如何估算和测定大气颗粒物的采样分析全过程中采样环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定量的评判采样代表性、有效性及采样效率等,都是容易被忽视却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3.2现有采样技术改进与采样方法创新

现有采样技术改进主要包括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误差消除与操作自动化、采样状态监控与采样器智能遥控技术、采样头(膜)采样效率的提高与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采样方法的创新主要包括新材料新技术在大气颗粒物采样方面的应用。

大气脏测、人气污染示踪实验等jr作中测量范同往往达到公里级水平,要求的采样器数量更多,遥控距离更远,分纲方式更复另导,采州原有的人卜操作存在较人难度。现有采样技术改进与采样方法创新需要通过主控电台对不同采样器进行分时、分组、远距

离控制,实时监控采样器状态并遥控采样器自动消除误差,确保采样器正常运行,实现采样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3.3采样方式与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大气颗粒物检测分析为现场取样,然后送实验室经分析取得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利用人工或计算机方法进行模式计算和评判,不仅耗时、费力、工作量大、成本高,不能做到实时检测,不能及时得到检测结果,且测定值是污染物在采样期间的平均浓度。

现场监测仪可直接用于对现场一种或多种被测组分的直接监测,这种快捷的监测方法实际上是采样方式与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李红,曾凡刚,等.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19(1),85.89¨口,,王庚辰,谢骅,万小伟,等.北京地区气溶胶质量浓度及组分随高度的变化.环境科学研究,2004,

l7r1),37~40

p,谢骅,王庚辰,任丽新,等.北京市大气细粒态气溶胶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国环境科

学,2001.21(5),432~435

毛节泰,张军华,王美华.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综述.气象学报,2002,60(5),625~634

m陋,,浦一芬,吴瑞霞.2004年北京秋季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和来源特征.气候与环境研

究.2006.11(6),739~744

K梅秋旺.一种很简单的tSp大气采样器自动恒流控制系统.环境科学与技术,1997.1,48~49p刘俊杰,张文阁.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准确性计量检测方法的设计及研究.中国粉体技术.2006,

12(5),5-8

隅,刘龙波,王旭辉,刘蜀疆.pmS一500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的研制和性能测试.辐射防护

2006,26(5),257~263

张鸿祥.一种新型恒温恒流大气采样方法的研究.中国仪器仪表.2002,1,11~l3

王素华.烟道气采样误差的消除.煤矿环境保护,1998.12(3),61~62

钱永泉,童占明.大气采样中流量变化的控制环境科学与技术,1997,1,41—42

陈超嫦,区藏器,黄佐华国内大气悬浮颗粒物检测分析方法.机电工程技术,2007,03

pⅢ¨¨∽,伽U刁叫齐文启,陈光,孙宗光,等.大气颗粒物监测分析及今后研究课题.中国环境监测,2003,19(1),50~

62

¨针宋燕,徐殿斗,柴之芳.北京大气颗粒物pml0和pm2.5中水溶性阴离子的组成及特征分析试验

室,2006,02

¨习张凯,’l+跃思.温天!’i.等北京夏末秋初大气宝|}|粒了中水溶。眺盐连续花线观测研究环境科学学

报,2007,03

¨叼周强,粱汉东,李会英人气颗粒物的仪器分析方法.分析测试学报,2004,23(3).132~}35

【17]崔兆杰,李强,张围英,等人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有机物的分析研究山东人学学报(理!掌版)

2004,04

方东,欧阳夏骏,梅卓华.南京市火气微生物调查及其动态研究.环境精测管理与技术,2002,06张涛,林志红,麦洁萍.深圳特区不同功能区大气微生物污染调查.中国环境监测,2003,02

叶锦韶,尹华,彭辉,等.广州市部分菜市场守气的微牛物污染状况.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05

印¨口胆研别叫U翟俊辉,孟令英,姜黎,等16SrRna序列分析法在大气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生物技术通讯,

2000,02

p刁邵龙义,杨书中,李卫军,等.大气颖粒物单颗粒分静t万法的垃剧土见状及展望.古地理学报,

2005,04

左丹英,周强,李艳芳,等.大气单颗粒物的成分、形态分析方法.煤矿环境保护,2001,02

周强,梁汉东,李金英大气颗粒物的仪器分析方法.分析测试学报,2004,03

肖锐,刘咸德,梁汉东,等.北京市春夏季大气气溶胶的单颗粒分析表征.岩矿测试,2004,02

左丹英,李艳芳,周强,等.大气单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二次离子质谱研究.洁净煤技术,2000,04口口犯口口靶q习q刀杨书申,邵龙义.大气细颗粒物的透射电了二显微镜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7,02

anoverviewoftheSamplingandanalyzingmethodfor

atmosphericparticulates

ShiHongxingXiaoKaitaoLiQingwei

ResearchinstituteofChemicalDefenseBeijing102205

abstractatmosphericparticulateswerethedirectpollutantsinatmosphere

asorthemajorancarriersofsomepollutantssuchchemicalsormicroorganismsintheair,andplayed

importantroleinthesupervisionoftheairqualityandthetreatmentofairpollution.anoverviewofthesamplingandanalyzingmethodforatmosphericparticulateswasgiveninthispaper.and

Keywordsaprospectofthesamplingandanalyzingmethodwasputforward.atmosphericparticulatesaeroso1Samplinganalysisoverview

大气颗粒物采样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

作者单位:史红星,肖凯涛,李庆伟防化研究院第五研究所北京102205

本文读者也读过(3条)

1.白向玉.张辉.刘汉湖.裴宗平某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研究[会议论文]-2006

2.邵龙义.杨书申.李卫军.肖正辉.陈江峰大气颗粒物单颗粒分析方法进展[会议论文]-2005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4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pCR-DGGe;聚类分析;香浓威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S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24-65-04

在土壤养分循环的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1],土壤微生物几乎是全部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参与者,不但能提升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还为作物生长和产量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2]。由于人们长期对土壤进行农事操作,改变了土壤物理生物化学属性,因此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和重要功能群的数量影响也愈见强烈,进而可能影响耕地质量保育与生态环境安全[3-4]。大部分土壤微生物对耕作措施很敏感,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5-6]。其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和应对压力与扰动的恢复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7]。al-Kaisi和Liebig等研究都表明,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更有利于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且更集中于地表,进而提高土壤系统稳定性。加之长期高强度的农药化肥大量投入使用也极易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导致微生物功能丧失,进一步影响土壤质量,使得土壤障碍频发[8-9]。研究结果表明恰当的管理制度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而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土壤质量也会随之改善[10-11]。Schutter等利用pLFa法对保护性耕作和传统耕作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对比传统耕作,保护性耕作更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

1993年,muyzer等首次将pCR-DGGe(polymerasechainreaction-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生态的研究,这一技术的出现克服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的限制,由于pCR-DGGe具有可靠、方便快捷、重现性好等优点,迅速成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分析的强有力工具[12],它利用pCR扩增产物中G+C含量的rDna组分在电泳凝胶中移动的位置上的差异,不同G+C含量在胶中移动的速度不同,因此产生不同代表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条谱带。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在分子水平上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从理论上阐明适合的耕作方式和农田管理模式,为土壤质量的改善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试验在吉林省农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典型黑土。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6℃,全年日照2200~3000h,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200℃,年降水量一般在400~1300mm。受季风气候影响,吉林省四季降水量以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1.2供试土壤与样品采集本研究选择4种处理:(1)陶家子(tH):玉米收割后根茬还田,次年旋耕四位一体机进行播种施肥一次性作业;(2)永发乡(YH):玉米收获后秸秆全部粉碎回田,两年播种前深翻一次后持续免耕;(3)农安(nH):玉米收割后1/3秸秆粉碎还田,次年深翻;(4)公主岭(aH):深翻配施有机肥。各处理设置的同时均有农民现行耕作对照。土壤样品采集于2011年10月中旬,供试土壤为中上层黑土,试验采取3点取样法,去除土样杂质、细根,将鲜土保存在4℃冰箱中待测。

1.3土壤Dna提取与pCR扩增采用FastDnaSpinKitforSoil土壤Dna提取试剂盒。按试剂盒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土壤Dna的提取,所提取的Dna用试剂盒纯化后保存。每个样品3次重复,以341f,758r(生工合成)为引物,在ptC-200pCR仪(Bio-Rad,美国伯乐公司)上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为50μL,包括10×buffer5μL,10mmoldntp4μL,10pm正反引物各1μL,taqDna聚合酶0.4μL,无菌水37.5μL,模板1μL。(大连宝生物公司)。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65℃(-0.5℃percycle)退火1min,72℃延伸1min,20个循环;94℃变性1min,55℃退火1min,72℃延伸1min,12个循环;72℃延伸10min。

1.4样品的DGGe分析用扩增的pCR产物进行DGGe分析,所用仪器为D-CodeUniversalDetectionmutationsystem(Bio-Rad,美国伯乐公司),凝胶成像系统(Bio-Rad,美国伯乐公司)。DGGe的凝胶浓度为6%,变性梯度为30%~60%,在60℃,180V条件下电泳6h.电泳胶片用Genefinder荧光染料染色。

1.5数据处理试验数据采用Quantityone4.2.3软件,采用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对所有土壤样品进行聚类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耕层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影响对耕层土壤微生物的pCR扩增产物进行DGGe电泳,分别得到不同地区土壤细菌的DGGe图谱。从图1中能够清晰的看出菌群的整体分布多样性和优势菌的分布和数量。各样品的细菌DGGe图谱的条带数、条带位置和亮度呈现明显的差异。DGGe凝胶电泳能够分离长度相同而序列不同的Dna条带,条带越多说明生物多样性越丰富,条带信号越亮表示对应该条带的细菌数量越多,从而可反映出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13]。不同处理间有很多共有条带,说明处理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然而这些共有条带粗细强度的差异,说明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处理内丰度不同。不同处理间出现的条带的增加或缺失现象,说明不同处理间微生物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图1显示,3种处理耕作方式tH/YH/nH都较它们的传统方式tS/YL/nL土样条带数量多,亮度强。其中nH/nL组条带数目差异明显,nH较nL条带数量变化最多;tH较YL条带亮度变化最强;tH较tS在数量及亮度上也有变化,但是变化幅度较小。表明不同耕作处理下的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农民常规耕作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丰富。

图1不同耕作方式下耕层土壤细菌DGGe图谱

进一步利用Quantityone4.2.3对DGGe图谱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不同耕作下土壤微生物组成的聚类分析系统树。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中处理分为2个族群,nL点处为一个族群,其余tH/YS、YH/tL和nH为另一个族群。说明深翻结合秸秆还田能够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组成。说明细菌群落结构类型因耕作方式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聚类分析系统树显示tH/tS、nH/nL均首先聚类,表明其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结构较为接近;YH/YL未首先聚类,说明深翻配施秸秆还田促进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多样性。

图2不同耕作处理与传统耕作耕层土壤微生物组成的聚类分析

2.2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犁底层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影响应用pCR扩增产物对土壤犁底层微生物进行DGGe电泳分析,分别得到犁底层细菌DGGe图谱条带,如图3显示。同样,从图3中能明显看出,犁底层中tH/YH/nH的条带数量及亮度方面要较tS/YL/nL等传统耕作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大,亮度强。

图3不同耕作方式下犁底层土壤细菌DGGe图谱

图4聚类分析系统树中显示,tH/nH和tS/nL首先聚类,说明四位一体耕作方式和深翻结合1/3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类结构没有影响;并且nL/tS以及nH/tH的聚类结果显示不同样地同一深度的犁底层土壤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图4不同耕作方式下犁底层土壤微生物组成的聚类分析

2.3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科院试验田耕层和犁底层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影响通过Quantityone软件包对农科院试验站的土样进行DGGe图谱分析发现,如图5所示,C点耕层(0~20cm)条带数较传统耕作的耕层a点(0~20cm)条带数多且条带明亮,D点犁底层(20~40cm)条带数较传统耕作B点犁底层(20~40cm)条带数多且条带较亮,说明施入的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注:a=al(0~20cm);B=aL(20~40cm);C=aH(0~20cm);D=aH(20~40cm)。

图5不同耕作方式下耕层与犁底层土壤细菌DGGe图谱

从图6的聚类分析系统树看出a、B、D三点首先聚类,而C点未能与其聚类,由此可以说明深翻配施有机肥同样能够促进耕层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多样性。

图6不同耕作方式下耕层与犁底层土壤微生物组成的聚类分析

2.4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微生物香浓威尔多样性的影响根据土壤在DGGe图谱上的条带信息,计算出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如表1所示。从表1中看出,4种不同耕作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香浓指数都较农民常规耕作下微生物香浓指数高,说明4种耕作方式都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多样性。这可能是由于4种耕作处理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相应的养分和适宜的生存环境,促使各类微生物很好的生长,因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四位一体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香浓指数增幅最大,耕层和犁底层分别为23.2%和15.5%,

表1不同耕作与常规耕作耕层土壤与

犁底层土壤香浓威尔多样性指数

[耕作\&1\&2\&3\&4\&4种耕作\&耕作层\&2.39\&2.38\&2.36\&2.63\&\&犁底层\&2.00\&2.04\&2.25\&2.38\&常规耕作\&耕作层\&1.94\&2.30\&2.25\&2.48\&\&犁底层\&1.70\&1.92\&2.01\&2.29\&]

3结论与讨论

黑土土壤中的微生物具有数量大、种类繁多等特性,因此本实验采用了16SrDna扩增的DGGe方法研究不同耕作制度下土样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通过分析农民常规耕作下农田土壤与不同耕作处理下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组成的DGGe图谱,显示了不同样地或同一样地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多态性。微生物是农田土壤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但能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和最佳的生长环境,还能保持土壤的基本生产力。有研究表明,腐解的秸秆扮演着养分和载体的角色[14],能够增加有机碳含量进而改善土壤环境,显著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因此,对于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和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5],施肥可以增加根系的分泌物,给土壤微生物提供能源物质,进而提高土壤微生物量[16]。从DGGe图谱中看出(图1、图3、图5),耕层土壤微生物组成中tH/YH以及aH的电泳条带都较tS/YL和aL电泳条带数量多,亮度强;对犁底层来讲,同样是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微生物要较传统耕作下土壤微生物类群丰富,种类繁多。这说明了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都能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类群和数量。这与施用有机肥可以维持较高的土壤微生物活性,保持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相一致[17]。秸秆还田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提供必要的能源和营养物质,加快刺激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自身物质合成,并利用外源养分进行新陈代谢[18];有结果表明农民常规耕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的DGGe条带数明显少于适宜的耕作模式处理,说明农民常规耕作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19]。利用Quantityone4.2.3软件对土壤DGGe图谱进行的聚类分析显示,无论是传统耕作还是不同耕作制下同一地区不同深度土壤的微生物组成具有多态性。

就Shannon-weiner指数而言,不同耕作下的土壤耕层香浓指数都较农民常规耕作下耕层香浓指数高,这是由于秸秆还田可以直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有效养分,改善土壤微生物栖息环境[14],提高了耕层土壤生态环境的缓冲能力。而犁底层可能是由于养分运输的限制,微生物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在类群功能和数量上不能像表层微生物那样丰富。通过对比不同耕作措施下的微生物香浓指数,发现陶家子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最高,耕层和犁底层增幅分别为23.2%和15.5%。推测其可能原因是根茬还田补充输入了有机碳源又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维持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活性[20],另外旋耕增强了土壤的通气能力,同时也使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因此微生物的活动能力也相应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陈吉,赵炳梓,张佳宝,等.长期施肥处理对玉米生长期潮土微生物生物量和活度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0,47(1):122-130.

[2]李晨华,贾仲君,唐立松,等.不同施肥模式对绿洲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风度与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2,49(3):567-573.

[3]BossioDa,GirvanmS,VerchotL,etal.SoilmicrobialcommunityresponsetolandusechangeinanagriculturallandscapeofwesternKenya[J].microbialecology,2005,49(1):50-62.

[4]LohmusK,truuJ,etal.Functionaldiversityofculturablebacterialcommunitiesintherhizosphereinfine-rootandsoilparametersinalderstandsonforest,abandonedagricultural,andoil-shaleminingareas[J].plantandSoil,2006,283(1):1-10.

[5]KladivkoeJ.tillagesystemsandsoilecology[J].Soiltill.Res.,2001,61(1-2):61-761.

[6]Speddingta,HamelC,mehuysGR,madramootooCa.Soilmicrobialdynamicsinmaizegrowingsoilunderdifferenttillageandresiduemanagementsystems[J].SoilBiol.Biochem.,2004,36(3):499-512.

[7]杨海君,肖启明,刘安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作用研究进展[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4):21-26.

[8]papatheodorouem,efthimiadoue,StamouGp.Functionaldiversityofsoilbacteriaasaffectedbymanagementpracticeseandphonologicalstageofphaseolusvulgaris[J].europeanJournalofsoilbiology,2008,44(4):429-436.

[9]LupwayinZ,Ricewa,ClaytonGw.Soilmicrobialdiversityandcommunitystructureunderwheatasinfluencedbytillageandcroprotation[J].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1998,30(13):1733-1741.

[10]BirkhoferK,Bezemertm.Long-termorganicfarmingfostersbelowandabovegroundbiota:implicationsforsoilquality,biologicalcontrolandproductivity[J].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2008,40(9):2297-2308.

[11]GaminiS.Collapseofbeneficialmicrobialcommunitiesanddeteriorationofsoilhealth:acauseforreducedcropproductivity,2009,96(5):633.

[12]muyzerG,DewaaleC,UitterlindenaG.profilingofcomplexmicrobialpopulationsby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analysisofpolym-erasechainreactionamplifiedgenescodingfor16SrRna[J].applenvironmicrobiol,1993,59(3):695-700.

[13]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有机农业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99-101.

[14]BuyerJS,teasdaleJR,RobertsDp,etal.Factorsaffectingsoilmicrobialcommunitystructureintomatocroppingsystems[J].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2010,42:831-841.

[15]SunHY,DengSp,RaunwR.BacterialCommunityStructureandDiversityinaCentury-oldmanure-treatedagroecosystem.app.lenviron[J].microbiol,2004,70:5868-5874.

[16]DunbarJ,ticknorLo,KuskeCR.assesmentofmicmbialdiversityinfoursoutlweestemUnitedStatesSoilsby16SrDnageneterminalrestrictionfragmentanalysis[J].applenvironmicrobiol,2000,66:2943-2950.

[17]强学彩,袁红莉,高旺盛.秸秆还田量对土壤Co2释放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3):469-472.

[18]wittC,CassmanK,olkDCo,etal.Croprotationandresiduemanagementeffectsoncarbonsequestration,nitrogencyclingandproductivityofirrigatedricesystems[J].JournalofplantnutritionandSoilScience,2000,225:263-278.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5

关键词:临床常用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常见细菌常见真菌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49-02

近年来,微生物检验技术已成为临床医学中用于进行疾病确诊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是检验结果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保障[1]。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临床微生物检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临床常用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常见细菌、真菌种类及微生物学检查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意义,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对临床微生物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共有5781份微生物检验样本,按照年份不同对所有临床微生物学检查标本进行分组,即2011组2709份以及2012组3072份。2011组2709份微生物学检查样本中内科为2135份,外科为622份。患者年龄在7天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3±1.44岁,其中粪便样本为512份、痰液样本为1034份、尿液样本为1163份;2012组3072份微生物学检查样本中内科为2344份,外科为680份,患者年龄在7天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72±1.36岁,其中粪便样本为564份、痰液样本为1387份、尿液样本为1121份。2011组与2012组临床微生物检查标本在科别、来源、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两组微生物检查标本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2011组2709份微生物检查标本与2012组3072份微生物检查标本进行临床分析,对痰液标本、粪便标本以及尿液标本均采用相对应的检查方法,观察并记录细菌、真菌检出率以及我院所接受的5781份临床微生物检查标本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记录其检查结果,如检出率、病原菌分类以及临床常见细菌、真菌具体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011组与2012组微生物检查标本检出率、病原菌分类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2012组总检出率为85.74%,明显大于2011组总检出率77.45%,但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而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明显减小,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且p

3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可知,病原菌种类的变化情况为革兰氏阳性菌致病率有所下降,而真菌发病率有所上升,革兰氏阴性菌致病率无明显变化。其原因为近年来临床对于疾病治疗中,出现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以及较多的采用侵入性操作治疗、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以及链球菌属等;临床主要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菌属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临床主要检出的真菌包括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以及热带假丝酵母菌等。

本文结果中显示,2012年临床微生物检出率较2011年有显著提高,其原因为2012年我院对临床医学检验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质量管理措施。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三个阶段。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申请检验、患者采集样本准备工作、样本的采集、样本运输等,是对样本到达实验室进行分析前的所有内容[2]。研究表明,由医学检验分析前造成的误差是整个医学检验误差率的70%以上[3],若在对患者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不采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则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很大影响,使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从而贻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严重后果[4]。因此,临床进行医学检验时应重视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率,降低误差率,才能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使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并达到较为满意的预后效果。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信息进行采集时,应遵循耐心细致的原则,若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并给予患者反馈信息,从而快速解决异常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进行样本采集前及时细致的告知患者相关要求,如空腹、不使用禁忌药等,从而保证样本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患者详细讲解样本采集相关知识,以及将要进行的样本采集措施主要内容,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使患者保持轻松心态接受样本采集。叮嘱患者在进行样本采集前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才能使样本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可信。对样本采集仪器以及采集试剂进行妥善保管,仪器应进行定期养护,试剂应详细记录生产厂家、批号、使用日期等基本信息,若发现异常问题,如试剂过期或仪器故障等,检验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如对仪器的使用、试剂的使用、检验结果的分析等,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人为误差的发生率。对患者进行样本采集时,应尽量留存较多样本,从而避免由于样本采集量过小,检测不出病变成分的现象。患者进行样本采集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样本送检,检验人员也应及时进行临床检验,在样本保存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发生污染,从而使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可信。若所送检的样本不符合相关要求,检验人员有权拒绝检验。

综上所述,临床需对细菌、真菌等病原菌的致病率进行控制,首先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给药,尽量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同时应严格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确定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参考文献

[1]CockerillFR3rd,SmithtF.Responseoftheclinicalmicrobiologylaboratorytoemerging(new)andre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J].JClinmicrobiol,2004,42:2359-2365

[2]倪语星,尚红.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8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6

1问题导向型微课简介

微课是指微型视频网络课程,最早起源于1993年,由北爱荷华大学教授LeRoya.mcGrew提出[1-2]。到2009年,微课在我国正式兴起[1]。微课以其新颖、短小精悍、可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的优点,在全国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问题导向型微课是指以问题为主线,以微课为媒介,围绕问题展开讲解的微课。与其他微课类型相比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是问题导向型微课的4个模块[3],用问题串联整个微课,在此过程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进行思考,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最终传递知识给学生。目前,基于问题导向的微课受到广大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和大量应用[4-6]。

2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融合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7-8],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目前,药物分析快速发展,新的分析检测技术不断革新,但教材内容存在延后性和局限性。而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查阅文献,跟踪药物分析前沿进展,造成学生知识与药物分析学科现状脱节。此外,药物分析在章节的安排上采用“总论—各论—概论”三模块教学,在每个模块中,虽然按照“结构与性质—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体内药物分析”的主线展开,但知识点多,内容碎片化,学生很难抓住重点。上述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效不显著。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让学生把握药物分析的学科前沿是药物分析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微课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一方面,在录制微课时,可挑选重、难点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在简短的时间(5~15min)内可将学科前沿融合进微课之中。微课的出现解决了药物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而问题导向型微课以问题为主线串联起各个重点、难点知识,是一种适合药物分析的教学形式。

3问题导向型微课(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滨州医学院药物分析教学团队建设了基于问题导向的药物分析微课。本文以药物分析第十四章第二节“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为例,尝试探讨问题导向型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3.1提出问题

3.1.1由问题导入课程提出问题,由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思考,是微课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微课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有两种方法:(1)开门见山直接抛问题;(2)创设情境,从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后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的方法多样,包括故事引入、制作悬念等[9]。微课“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首先由故事“山区儿童维生素B1缺乏导致群体性末梢神经炎,通过补充维生素B1片剂得以治愈”导出维生素B1的含量不合格则影响药效,此时通过播放视频,再度创设情境“我校一名在读学生在服用维生素B1”,此时提出问题导入课程:她手里的维生素B1片剂合格吗?含量测定的具体操作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3.1.2设计多个问题层层递进微课建设需要重构知识脉络,找出重点、难点,并且明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以及逻辑性。给每个知识点设计恰当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根据问题,理解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形成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由问题导入微课后,每个细化的知识点,均选择合适的问题并逐一解答。例如,在维生素B1的理化性质中,提出问题:维生素B1具有怎样的化学结构又对应哪些理化性质?在含量测定方法中,提出问题:原料药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相同吗?在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中,抛出问题:片剂与注射剂均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由多个问题层层递进,构建了这节微课的整个知识脉络。

3.2分析问题

在问题设定之后,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即根据已提出问题,分析本问题要求是什么、存在哪些限制条件等,相当于对问题的再次明确。如“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中问题“原料药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相同吗?”这一问题中包含3个内容,一是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二是制剂的含量测定,三是两种方法的区别。明确之后,在后面的微课中需着重解决这3个内容,对问题进行回答。

3.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微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根据问题,找寻解决方法和方案,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出明确的回答。“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中,首先对导入问题“她手里的维生素B1片剂合格吗?含量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构思解决方案,需要通过讲解片剂的含量测定,详细说明实验过程,并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其次在多个问题层层递进过程中,对问题“维生素B1具有怎样的化学结构又对应哪些理化性质”,通过分析化学结构从而得出理化性质;对问题“原料药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相同吗”,通过分析制剂的辅料干扰非水溶液滴定,得出原料药和制剂的分析方法不同;对问题“片剂与注射剂均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分析片剂和注射剂的含量测定,得出片剂和注射剂的含量测定过程中样品前处理略有不同。至此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3.4得出结论

最后,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并注意前后呼应。“维生素B1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通过总结得出维生素B1原料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分别是含量测定方法不同、表示方法不同、限度不同。通过片剂的含量测定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视频中女学生手中的维生素B1片剂是合格的,做到了前后呼应。

4其他技术手段融入微课

在基于问题导向的微课设计过程中,除了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一思路之外,其他技术手段、应用方案等的使用也可更好地完善微课:(1)可以采用网络教学辅助应用,如智慧树、雨课堂、对分易等平台,不仅可帮助做好微课教学,还可利用这些平台进行课堂测试、作业收集等,完成学生学习过程监测、采集学生学习成绩。(2)在微课设计中可适时融入学科前沿,帮助学生开阔眼界。(3)把课程思政融入微课当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本节微课中,通过对分易采集学生思考题的答案,通过介绍维生素B1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分析方法进展拓展学生知识,通过近几年的药害事件,实施课程思政,要求学生树立药品安全责任意识,为我国的药品质量保驾护航。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7

关键词: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X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3804

1引言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可氧化性物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它是衡量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性重要指标之一。整个生化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碳化阶段,主要是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碳和氢氧化生成Co2和H2o,20℃下完成此阶段需要20d左右;第二个阶段为硝化阶段,是硝化细菌将含氮有机物和氨氧化生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20℃下完成此阶段需要100d左右[1]。水样经过5d的生物氧化,碳化阶段可完成大半,并开始进入硝化阶段。尤其对生活污水来说,5d的耗氧量相当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因此国内外普遍规定将水样在20±1℃培养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2,3]。在水环境监测中,BoD5能相对表示微生物可氧化的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比较符合水体自然净化功能和大部分污水处理工艺路线的设计思想,是研究水样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工艺动力学的重要参数[4]。因此,BoD的测定对水体污染控制和对水环境功能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稀释与接种法

生化需氧量的传统测定方法是稀释与接种法,是指水样经含有营养液的接种稀释水适度稀释后在20±1℃培养5d,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二者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所消耗的溶解氧量,表示为BoD5。该法是1913年由英国皇家污水处理委员会正式提出,美国公共卫生协会1936年将(20℃)5d生化需氧量稀释法定为水和废水的标准检验方法,从而形成了测定BoD5的标准稀释法,并为iSo/tC-147所推荐[5]。我国1987年将此方法颁布为水质分析方法标准GB7488-87,并由环境保护部于2009年修订后颁布为HJ505-2009标准[6]。

自从BoD5在国际上被确定为重要的水质有机污染指标和监测参数之一以来,许多研究人员和分析工作者对其测定方法一直在坚持不懈地研究和改进,截至目前国内外仍以稀释与接种法作为经典方法广泛应用于常规监测、比对实验、标样考核、仲裁分析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稀释与接种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操作复杂、耗时耗力、精密度差、干扰性大、适用范围有限、不宜现场监测等[7,8]。

3BoD快速测定方法

3.1微生物传感器法

Verrismmen于1976年首先提出用氧电极接种污泥法测定BoD,为生物传感技术发展及BoD测定传感器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7年,Karube[9]等采用固定化技术研制成了第一台测定BoD的微生物传感器,Hikuma[10]等和Strand[11]等又分别用多孔醋酸纤维素膜固定酵母菌和活性污泥富集菌对其进行改进,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1983年日本的大谷芳亨研制出BoD的连续测定装置,用于测定营养型废水中的BoD,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率先研制出BoD快速测定仪的国家,并在1990年颁布了微生物电极法工业标准(JiSK3602—1990)。2000年,Chee[12]等和Koenig[13]等曾用溶解氧光纤维制成了BoD传感器。国内对BoD微生物传感器开展研究的主要有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张先恩[14]、河北轻化工学院的孙裕生[15]、上海华东化工学院的李友荣[16]、上海复旦大学的邓家祺[17],以及华南理工化学工程所的阮复昌等[7],他们分别从BoD传感器、菌种筛选、微生物膜及测定电极系统等方法展开研究,为BoD微生物传感器在我国问世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HJ/t86-2002),BoD生物传感器也由此迈开了商业化的步伐[18]。

微生物传感器法测定BoD的原理是待测样品与空气以一定流量进入流通测量池内与微生物传感器接触,样品中溶解态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被菌膜中的微生物分解,使扩散到氧电极表面的氧减少,当样品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向菌膜的扩散速度达到恒定时,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的氧也达到恒定并产生恒定电流,该电流与样品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的差值及氧的减少量存在相关关系,据此计算出样品的BoD,再与BoD5标准样品对比换算得到样品的BoD5值[19]。与标准稀释法相比,微生物传感器法具有测定时间短、精度较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但是当水样中对BoD有贡献的悬浮物含量较高或含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时,测定结果会产生偏差,而且该方法不能用于含有高浓度氰化物、杀菌剂、农药类和游离氯等水样的测定。

3.2测压法

测压法是将水样置于密闭的培养瓶中,并在瓶口处放置一个装有naoH或KoH的小杯,当培养瓶内的氧被微生物消耗的同时,由微生物呼吸产生的与耗氧量的量相当的Co2气体被碱吸收,密闭系统的压力会降低,通过压力计测出其压降,即可求出水样的BoD5值。该法操作简便、节省人力和试剂、可直读BoD值、便于随时观查,而且仪器构造简单、性能相对稳定、比较适合于批量样品的测定。张爱丽[20,21]等对差压式直读BoD测定仪及其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扩大了测定范围,并可连续测量,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目前应用测压法测定BoD5的仪器型号较多,国外的主要有德国wtw公司生产的tS606-G/4-i和意大利生产的et99724aBoD测定仪,国产仪器为江苏电分析仪器厂生产的890型微机BoD5测定仪[4]。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陈丽琼,等: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及现状环境与安全

3.3检压库仑法

检压库仑法测定BoD是指在特制装置中,微生物分解待测样品中的有机物,消耗其中的氧气而释放出Co2,释放出的Co2被吸收剂吸收,使瓶内的压力降低,消耗掉的氧气又由电解产生的氧气不断补充,使培养瓶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平衡,根据微生物分解样品时的耗氧量可计算其BoD5值。该方法是将化学分析转化为物理量的测定,其操作过程变得更为简单。检压法是由西德Sierp最先提出[1],但仪器不够完善,Galdwell、Langelire和Gellman[22]等人又在Sierp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瓦勃计测定BoD,结果证明该方法的灵敏度更高,测定范围更宽。Dillinghom[23]用纯葡萄糖溶液进行验证,也发现瓦勃式法比稀释法更为准确。

3.4增温法

增温法就是在稀释接种法培养温度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反应温度,激化微生物的活性,加快其分解作用,缩短水样培养时间,以达到快速测定样品中BoD的目的。张金华[24]根据BoD反映动力学原理,提出了应用增温法快速测定BoD5的培养时间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出高温条件下适合绝大多数水样的培养时间。他通过对增温法理论上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及大量应用实例进行分析,证明增温法测定水样的BoD是可行的。Young[25]也认为样品在35℃培养2.5d的BoD值与20℃培养5d没有差别。

3.5活性污泥曝气降解法

在温度为30~35℃,用活性污泥强制曝气降解样品2h,经重铬酸钾消解生物降解前、后的样品,测定生物降解前和生物降解后的化学需氧量,其差值即为BoD,可根据与标准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换算出样品的BoD5值。黄平路等[26]采用活性污泥曝气法测定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的BoD5,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快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测定范围宽、可及时提供监测结果等优点,但不易准确控制培养瓶内的空气流量,给体积定量造成困难,所以该方法在日常监测工作中尚未普及。

3.6紫外曝气法

紫外(UV)曝气法是用紫外光对待测样品进行扫描,样品中的有机物对紫外光会产生吸收,不同种类和结构的有机物的∧max与ε也不同,而且水样中结构越复杂、毒性越大、越难降解的有机物产生的吸收值越大,ε也越大。UV曝气法测定BoD的过程主要包括生化处理池曝气、生物膜处理水样和污水排入河道后的实际模拟几个部分,其真实性比BoD5强,因此该方法测得的BoD值对评价各种水体有机污染的程度和污水处理效果,以及对相关处理设备运行参数的调整等方面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27]。

3.7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在传统的五日测定法基础上,采用i3--结晶紫-聚乙烯醇(pVa)体系测定5d前后培养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以碘酸钾为溶解氧标准溶液,与过量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新生成的i3-与结晶紫在pVa存在下结合成的电中性离子缔合物在550nm处有最大吸收,采用光度法测定5d前后培养水样中的溶解氧,根据其变化量计算出BoD5值。沙鸥等[28,29]采用该方法对BoD5标准样品、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和污水厂进出口水样进行测定,所得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同时证明该法试剂用量少,分析误差小、测定灵敏度高,为环境水样中BoD5的测定提供了更为灵敏准确的方法。

3.8近红外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法是以透射法采集水样的近红外光谱,利用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在短波近红外区(800~1350nm)的吸收峰,与标准方法测定的BoD值建立相关关系曲线,测得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即可通过曲线计算出水样的BoD5值。近红外光谱法作为一种新的水质快速测定方法,不仅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不产生二次污染、适合现场检测,还具有与光纤技术结合构建大型、远距离、自动化、网络化的在线监测系统的潜力,但水中存在的杀菌剂、游离氯、藻类、硝化微生物等会使得测定结果产生偏差[30,31]。

3.9重铬酸钾紫外光度法

重铬酸钾紫外光度法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先用活性污泥降解待测样品,再经重铬酸钾消解生物降解前和生物降解后的样品,用紫外光扫描反应前后重铬酸钾的变化量,以求得生物降解前和生物降解后的化学需氧量,其差值即为BoD,再换算成BoD5值。谢炜平和刘敬等[32,33]研究证明用重铬酸钾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的BoD5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测定范围宽、适用面广等优点,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物的较好方法,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BoD实验的稳定性较差、软件设计不够灵活、打出的数据指示不详等,此法还有待改进。

3.10坪台值法

坪台值法是指在驯化培养微生物的系统中,样品静态曝气一段时间,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完全被微生物群代谢吸收,当混合液的CoD和滤出液对时间的曲线上出现稳定的坪台值时,二者之差即代表样品的BoD值。BoD坪台值虽有良好的重现性,但它仅适用于水样中有机物强度的测定,而与水样BoD5的测定不存在可比性[1]。

4BoD在线监测仪

随着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污水处理力度的加大,BoD在线监测仪的研发及普及应用已势在必行。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未制定BoD在线监测标准方法,市场上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生物反应器法、微生物电极法和UV法三类[7]。

生物反应器法的测定原理是利用特殊的中空材料吸附大量的微生物,当待测水样进入反应器后,在搅拌条件下微生物迅速降解水样中的有机物,通过测定水样降解前和降解后的溶解氧,并与反应器的内置标准曲线对比计算得BoD值,多个反应器连续工作即可实现水样的在线监测。该种BoD在线监测仪的代表产品为北京北美仪器公司生产的BioX-1010系列,可用以工业或城市污水BoD的在线连续测定。

微生物电极法与前面介绍的微生物传感器法原理相同,但在线监测仪的结构复杂,需要定期添加标准溶液和更换进液管路及微生物膜。我国生产的该类BoD快速测定仪不仅测量范围较宽,还可以实时在线准确监测,可达国际先进水平。

UV法是指在特定波长条件下,依据样品中有机物的光谱吸收强度与待测溶液浓度的相关关系来测定样品中有机物的含量。但采用该法所测定数据的重现性及其与BoD5的相关性依赖于水样的稳定性,而许多不稳定样品中的有机物在指定波长区间内没有吸收光谱,使得UV法很难精确测定BoD,所得数据只可以对水样进行定性判断。

5结语

生化需氧量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测定过程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论是传统的稀释与接种法还是各种BoD快速测定方法所测定的结果,用以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都存在一定缺陷。稀释与接种法虽然测定过程繁琐,但对于测定生活污水和某些可降解的有机物来说,方法较为稳定、准确度较高、重视性较好,因此目前在比对实验、标样考核、仲裁分析等过程中还必须采用此法测定。如果BoD只是作为判定水质污染状况的综合指标,则BoD快速测定对水质的适时监控及污水处理设备参数的调控更具实际意义,而且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前进,各种新型的在线分析仪也必将蓬勃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静,崔建升,刘辉,等.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方法进展\[J\].河北化工,2006,(1):12~15,21.

\[2\]陶淑芸.生化需氧量(BoD)测定方法浅析\[J\].人民长江,2012,43(12):81~85.

\[3\]倪红梅,慕春梅,郭玉华.BoD5测定的简捷方法研究\[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18(1):39~40.

\[4\]黄伟,徐鑫,刘万超.BoD5测定方法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1061~1064

\[5\]李国刚,王德龙.生化需氧量(BoD)测定方法综述\[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2):54~57.

\[6\]环境保护部.HJ/t505-2009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7\]李华玲,杜秀月,冉敬文,等.生化需氧量(BoD)测定方法进展\[J\].盐湖研究,2005,13(3):62~66.

\[8\]阮复昌,李向明,莫炳禄,等.一种新的五日生物需氧量分析方法\[J\].分析测试学报.1997,16(5):14~17.

\[9\]Karube.i,matsunagat,mitsudaS,andSuzukiS.microbialelectrodeBoDsensors\[J\].Biotechnol.Bioeng,1977,19:1535~1547.

\[10\]Hikumam,SuzukiH,Yasudat,Karubei.amperometricesti-mationofBoDbyusinglivingimmobilizedyeasts\[J\].microbiolBiotechnol,1979,8:189.

\[11\]StrandSe.RapidBoDmeasurementformunicipalwastewatersamplesusingabiofilmelectrode\[J\].JwpCF,1984,56(5):464.

\[12\]CheeG.J,nomuraY,ikebukuroK,etal.opticalbiosensorforthedeterminationoflowbiochemicaloxygendemand\[J\].BiosensBioelectron,2000,15:371~376.

\[13\]Koeniga,Bachmannt,metzger,etal.Disposablesensorformeasuringthebiochemicaloxygendemandfornitrificationandinhibitionofnitrificationinwastewater\[J\].applmicrobiolBiotechnol,1999,51:112~117.

\[14\]张先恩,王志通,简浩然.BoD生物传感器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6,6(2):184~192.

\[15\]孙裕生,刘宪梅.微生物膜BoD电极的研究\[J\].环境科学,1989,10(6):53~56.

\[16\]李友荣,储炬.流通式BoD电极系统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89,5(3):235~240.

\[17\]邓家祺,蔡武城.伏安式快速测定BoD的微生物传感器研制\[J\].上海环境科学,1991,10(3):25~27.

\[18\]田秀英,马清润,王娜,等.水体中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快速监测方法进展\[J\].河北工业科技,2009,26(4):283~286.

\[19\]张梅.对生化需氧量测试方法的探讨\[J\].环保前线,2007,(6):9~11.

\[20\]张爱丽,项学敏,周集体,等.差压式直读BoD5测定仪的改造\[J\].分析仪器,1998,3(6):680~685.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8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临床标本

目前临床微生物检查是病理研究的关键,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一般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1]。所以,提高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检验结果的发生。笔者对我院收治的临床标本阳性率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集临床微生物标本按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第1组为2011年3月~2012年3月时间段获得的样本4416份,第两组为2012年3月~2013年3月时间段获得的4066份。其中血液样本为2050份,呼吸道样本为2892份,粪便样本1918份,其他样本1622份。

1.2方法将样本分别进行微生物学检验,采用全自动细菌检定药敏分析仪(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进行标准化操作、检验,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3统计学分析将笔者总结的数据资料输入SpSS16.0统计学处理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采用χ2检验。若检验结果p

2结果

笔者就两组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进行总结,两组样本中,呼吸道样本和其他样本检验阳性结果均较高,第1组阳性率为36.2%、32.1%,第两组阳性率为34.7%、32.3%。其中两组样本就血液样本、呼吸道样本以及其他样本的阳性率进行比较,p0.05,尚不能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革新,临床生物学检验已然为现代医院检验科室的标志性产物[2]。近年来,随着感染性疾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临床传染病诊断以及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临床微生物样本病菌种类繁多、复杂,故阳性率检验结果较低。

笔者就我院获得的微生物样本进行检验结果总结,两个不同时间段总体的微生物样本阳性率分别为21.3%和19.8%,较朱秋丽等[3]实验结果低。且就不同类型样本检验检出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粪便样本除外)。其影响因素可能为以下几条,首先,由于样本采集操作不规范或失误导致的样本污染,从而影响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其次,是微生物标本的运送和保存不合理引起的微生物污染或过度繁殖,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发生。故,尽可能的保证病原微生物特性是保存与运送标本的重要原则。

针对此类问题,医务人员应进行相应微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等操作培训,使用无菌容器进行样品采集并及时进行送检,定期回馈此段时间的结果检查,从而指导医护人员在微生物样本检验过程中的操作程序,提高样本的检验结果的正确率,减少医疗设备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杨柳,郭清莲,申及,等.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1573-157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9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群落;遗传物质;口腔

【中图分类号】Q781

【文献标志码】a

宏基因组学认为,生命研究的对象应是生物环境中全部微小生物的基因组,即特定环境下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它包含了可培养的和不可培养的微生物的基因总和,微生物主要包括环境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因此,宏基因组学就是一种以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以功能基因筛选和测序分析为研究手段,以微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进化关系、功能活性、相互协作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为研究目的的新的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也称为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元基因组学或生态基因组学。

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研究口腔微生物,无需单一分离培养某一种类的微生物,即可直接在基因水平上研究口腔微生物,包括可培养和不可培养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应用于口腔微生物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进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从整体微生物群落水平来研究口腔微生物,揭示口腔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变化;另一方面是进行口腔微生物及其基因的研究,从中筛选到新的功能基因及其产物。通过这两方面的研究,较全面地了解口腔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组,为深入探索口腔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口腔微生物资源提供可能。

1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宏基因组学是从特定环境中直接分离所有微生物的Dna,选择合适的载体用于克隆Dn段,将Dn段克隆到宿主细胞中进行表达,根据某些生物活或基因序列筛选有价值的克隆并进行其功能分析。

1.1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1.1.1环境微生物Dna的提取 环境样品Dna的提取是基因组文库构建中最重要的一步,不仅要尽可能地将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Dna提取出来,而且还要保证一定的Dn段长度和完整性。根据提取样品总Dna前是否需要分离细胞,可将其提取方法分为原位裂解法和异位裂解法。原位裂解法可直接破碎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而使其Dna得以释放。原位裂解法无需对样品微生物进行复苏,黏附颗粒上的微生物细胞亦能被裂解,所得Dna能更好地代表微生物的多样性。由于原位裂解法所提取的Dn段仅为1~50kb,故其通常用于构建小片段插入文库(以质粒或入噬菌体为载体)的Dna提取。异位裂解法则先采用物理方法将微生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然后以较温和的方法抽提其Dna。此法提取可以获得长度为20~500kb的大片段Dna,而且纯度高,但却容易丢失微生物物种信息。该方法适用于构建大片段插入文库(以黏粒或细菌人工载体为载体)的Dna提取。

1.1.2载体选择 目的基因能否有效地转入宿主细胞并在其中高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通常用于Dna克隆的载体包括质粒、黏粒和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等。质粒一般用于克隆小于10kb的Dn段,适用于单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黏粒又称柯斯质粒或柯斯载体,用于克隆大片段的Dna分子,其克隆外源Dn段的极限高达350kb,远远超过质粒载体的克隆能力。BaC用于克隆150kb左右大小的Dn段,最多可保存300kb个碱基对,转化率高,而且其以环状结构存在于细菌体内,易于分辨和分离纯化。另外,构建能容纳40kb外源Dna插入片段的fosmid文库也有报道。

1.1.3宿主选择 目前,常用的宿主主要有大肠埃希菌以及链霉菌属或假单胞菌属。一些缺陷型突变体细菌也可以作为宿主进行宏基因组文库的功能筛选。宿主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其转化率和宏基因表达以及重组载体在宿主细胞中的稳定性和目标性状的筛选等。对于任何宏基因组来源的基因来说,大肠埃希菌依然是最理想的克隆和表达宿主。也可以用其他宿主菌,例如被用来鉴定与新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浅青紫链霉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也可以用穿梭黏粒或BaC载体将构建于大肠埃希菌的文库转入其他宿主,如链霉菌属或假单胞菌属中。根据不同微生物产生活性物质的差异和研究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宿主。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新宿主的选择,基因筛选率和功能基因检测率得以提高,进而宏基因组文库的目标基因的表达也得以提高。

1.2宏基因组文库的筛选

根据研究目的,宏基因组文库的筛选通常有功能筛选和序列筛选两种方法。功能筛选最常用方法是根据重组克隆产生一些酶蛋白功能活性,采用各种检测手段,挑选活性克隆子,得到完整的功能基因和带有目的基因的基因簇,发现全新的基因或活性物质。功能筛选首先要求功能基因或带有目的的基因簇在宿主中表达,但因其受到检测手段的限制,往往是在数千个甚至数百万个重组克隆子中才能检测到有用的活性克隆。序列筛选是依赖于目的基因的保守Dna序列,以序列相似性为基础,执行某类功能的酶可能具有相似的基因序列,根据已有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或杂交筛选阳性克隆子。序列筛选一般只能获得结构基因的片段,而不能获得完整的功能基因;但是,它可以将扩增产物进行标志并将其作为探针筛选宏基因文库,以获得完整的功能基因。用这种方法有可能筛选到某一类结构或功能的蛋白质中的新分子。

宏基因组文库的筛选除了功能筛选和序列筛选法外,还可以采用底物诱导基因表达法(sub-strate-induced gene expression,SiGeX)。SiGeX是以代谢相关基因或酶基因往往有底物存在的条件下才表达,反之则不表达的原理来筛选目的代谢基因的。SiGeX的优点在于它为高通量筛选提供了保障,而且不需要对底物进行修饰。

2 宏基因组学在口腔微生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1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口腔是一个由大量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人类口腔中寄居着大约700多种细菌。人类口腔适宜的温度、湿度,丰富的营养来源,结构的复杂性和理化性质的不同,为口腔内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定居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因而也就造就了口腔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口腔微生物大部分可以相互关联并形成生物膜,抵抗机械清除力或抗生素治疗,但是在环境变化或其他口腔情况(如个人口腔卫生质量)变化触发时,它们也可成为致病微生物。

菌斑指示剂和传统培养方法以及常规的pCR特异性扩增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都不能完整地反映整个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动态变化,不适合用其研究复杂的口腔微生物群落。此外,在难培养或不可培养的微生物当中,可能也有致病菌匿藏其中,因而也不能有效地用其研究与病程相关的微生物。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在基因组学的基础上诞生了宏基因组学这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宏基因组学是继发明显微镜以来研究微生物最重要的进展,将为微生物世界带来革命性的突破。turnbaugh等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发现:胖人和瘦人的内脏中有着不同的微生物菌群;当胖人减肥的时候,他们内脏中的细菌群基因也同样发生变化,更加接近瘦人内脏中的细菌群。

基于常规的口腔细菌培养方法和细胞学显微镜检查,目前公认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是引起龋病的主要致病菌;但是,随着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的种类和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有关龋病是由单一细菌引起或是由生物膜中的多种细菌引起的定论面临质疑。目前普遍认为,龋病并不是仅由变异链球菌或其他任何一种菌斑中的细菌单独引起的,而是由各种产酸菌相互作用的结果。

aas等在对51名龋患者的1285个菌斑细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50%的细菌不能识别,一些新的细菌菌种与龋病的发生有关。Keijser等在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健康人涎液和牙菌斑中细菌群时发现,口腔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即他们从98名健康成人口腔中取得的牙菌斑就由1万个微生物表型组成,其种族数远远超过之前报道的通过培养或者传统克隆和测序技术定义的700种口腔微生物表型。

Zaura等在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了3名健康高加索人口腔内5个部位的微生物组后发现,在健康人的口腔中微生物有3600种独特物序列,超过500种不同的分类单元或“物种级”表型和88~104种高级分类群,每个单独的样品平均藏匿有266种分类单元。从这3名个体微生物组的测序结果分析可知,高级分类群、分类单元和独特序列都有一个较大的重叠,即84%的高级分类群、75%的分类单元和65%的独特序列至少在这3个微生物组中的2个组中存在。这3名个体的总共6315个独特序列中有1660个相同序列,这1660个相同序列,即“核心微生物组”贡献了66%的测序内容,重叠的分类单元贡献了94%的内容,而几乎所有的内容(99.8%)都属于共享的高级分类群。

研究证实,在不同的健康人的口腔微生物中,大部分微生物组是相同的,提示可能存在健康口腔核心微生物组。Kanasi等在对80名患龋和无龋婴幼儿牙菌斑微生物的16S rRna序列克隆分析中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139种不同微生物。Gross等通过酶促法测序技术对无龋和患龋年轻恒牙牙菌斑微生物的16S rRna序列进行分析后认为,龋齿中产酸菌除了变异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外,月形单胞菌、奈瑟菌和缓症链球菌同样是潜在的产酸细菌。willner等等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19名健康人口腔咽部的病毒宏基因组序列后发现,口腔咽部是一个潜在的被噬菌体t3侵蚀的肠道菌储存库。另外,他们还发现了编码血小板凝集因子pbla和pblB的两个寄生于变异链球菌中的噬菌体sm-1基因,而之前有研究称在心内膜上发现了变异链球菌。这说明,口腔中的病毒与心脏疾病存在潜在的联系。

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避开传统的培养方法,在Dna水平来探讨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微生物的关系。微生物多样性在基因水平上主要表现为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目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化学组成的多样性和某些特异性序列的差异。宏基因组技术为研究口腔微生物复杂群落和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快速可靠地获得口腔微生物中各种微生物的菌落指纹和特征性核苷酸序列,以系统分析口腔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分类地位,发掘丰富的口腔微生物资源。

2.2口腔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中的新型基因筛选及其功能

宏基因组学除了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外,还可用于发现新的基因和开发新的微生物活性物质。Jiang等构建土壤宏基因文库,成功地克隆和鉴定出一种新型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该基因包含一个由151个氨基酸编码组成的多肽。该研究对深入挖掘土壤未培养微生物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资源和该基因功能具有的重要意义。陈春岚等从富集培养物宏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一个表达木聚糖酶基因umxyn10B,该基因大小为999bp,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好的同源性。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发现,该酶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能源、造纸和纺织等行业。Yu等利用宏基因功能筛选发现的两个新型低温活性酶脂estm-n1和estm-n2,属于细菌脂肪分解酶Ⅷ家族成员。这一发现将推动生物催化剂的应用。

当前,宏基因组学技术已经在微生物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发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方面显示出了无穷的魅力,但是,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探索口腔微生物的新的功能基因尚处于起步阶段。warburton等对口腔细菌群体中的耐药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个新的耐四环素基因tet32能够使四环素失活。虽然对口腔微生物新的功能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还太少,但依然可以借助宏基因组学技术发掘新基因,以利用这些新基因在口腔医学行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篇10

关键词:Soleris快速检测系统微生物检测阳性试验准确率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全球食品行业每年有5000亿的产值,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需要所有相关行业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可导致人类感染的致病菌的种类越来越多,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与其相关的理念与技术也不断升级。传统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形态检查和生化方法,其准确性、灵敏性均较高,但涉及的实验较多、操作烦琐、需要时间较长、准备和收尾工作繁重,而且要有大量人员参与[1,2]。繁琐的检测程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检测资源,更重要的是冗长的检测周期既不利于生产者对食品的在线控制,也不利于监管部门对问题食品的快速反应,因此运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对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以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本实验主要应用Soleris微生物实时光电快速检测系统对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自产保健食品中霉菌酵母菌进行检测,以判定该系统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Soleris系统原理是基于传统的培养基理论和染色技术,结合了光电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模块化分析系统,对产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在预制的Soleris试剂瓶中放置特异性的培养基和专用指示剂,当微生物在培养瓶中生长时,会发生代谢产物改变培养基pH值或释放Co2等生化反应,从而引起指示剂的颜色变化。Soleris系统利用光电检测仪器,每隔6分钟监测试剂瓶底部琼脂栓的颜色变化,Soleris软件将监测到的数据收集并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统计,然后即可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4]。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Soleris微生物实时光电快速检测系统,高压灭菌锅,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冰箱,水浴锅,天平,微量移液枪,DYm-109试剂瓶,Yi-110(补充液)。

检测保健食品:胶囊产品健扬胶囊(英文缩写JYC)、粉剂产品肽藻营养粉(英文缩写pSn)、口服液产品活立多(英文缩写oLi)(以上均为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所产保健食品)。

1.2样液制备

1.2.1菌液制备

菌种来源:黑曲霉atCC16404、白假丝酵母菌atCC10231以及完美高纤乐产品中分离出的霉菌。混合菌液:酵母菌菌种斜面培养物和霉菌菌种斜面培养物2~8℃保存(第二代)。从斜面培养物中传代至pDa斜面上,28℃培养3天,作为工作菌株使用。首先用接种环在新鲜接种培养的酵母菌斜面上挑取两环酵母菌至90mL无菌水中,混合均匀。然后再用10mL无菌水洗脱一支新鲜接种培养的霉菌斜面,用接种环轻轻来回擦拭霉菌斜面,将孢子洗脱下来。用移液管吸取5mL孢子洗脱液沿瓶壁缓慢注入上述90mL无菌水中,混合均匀,得到霉菌酵母菌的混合菌液。此菌液100记为原液C0。用移液管吸取上述混合菌液10mL至90mL无菌水中,震摇使其混合均匀,此菌液10-1记为C1。依次按此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菌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一支移液管。菌液记为C0,C1,C2,…C7,C8。

1.2.2样品液制备

称取10g样品至80mL无菌水中,共计称取7组,分别记为样①,样②,…,样⑦。然后分别向样品液中接种10mL上述已制备的菌液,即加10mLC2菌液至样①中,加10mLC3菌液至样②中,…,加10mLC8菌液至样⑦中,含不同浓度霉菌酵母菌的1∶10的阳性样品液制备完成。

1.3检测流程

加入150μLYi-110(补充液)于DYm-109检测试剂瓶中,将配置好的样①~⑦加入到DYm-109检测试剂瓶中,拧紧盖子轻轻振摇使待检样品与试剂瓶内液体混合均匀。将试剂瓶置于Soleris快速检测系统培养,录入样品检测信息开始检测,28℃,培养48h,读取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包括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同时对样①~样⑦采用国标方法(GB/t4789.15-2003)检测霉菌、酵母菌。

2结果与讨论

2.1芦荟矿物晶Soleris快速方法验收结果(与基准方法国标方法相比),见表1、图1。

GB法检测结果

2.2肽藻营养粉Soleris快速方法验收结果(与基准方法国标方法相比),见表3、表4、图2。

2.3活力多Soleris快速方法验收结果(与基准方法国标方法相比),见表5、表6、图3。

准确性即指参考方法(GB平板法)与替代方法(Soleris快速法)对于指定样品所得到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特异性即指当参考方法没有检测到目标分析物时,替代方法相对于参考方法也不会检测到目标分析物的能力,即评估该方法的假阳性率。灵敏性即指当参考方法检测到目标分析物时,替代方法也检测到目标分析物的能力,即评估该方法的假阴性率。

由图1可见,Soleris快速法检测健扬胶囊产品的曲线中Soleris快速检出时间与含菌量存在较好的负相关的关系,即含菌量越多,检出时间越早。当产品中含菌量大于标准25CFU/g时,系统在22h左右报警。由图2可见,Soleris快速法检测肽藻营养粉产品的曲线中Soleris快速检出的曲线跟阳性曲线一致,且检出时间与含菌量存在较好的负相关的关系,即含菌量越多,检出时间越早。对肽藻营养粉而言,当产品中含菌量大于标准25CFU/g时,系统在20h左右报警。由图3可见,Soleris快速法检测活力多产品的曲线中Soleris快速检出的曲线跟阳性曲线一致,同样其检出时间与含菌量存在较好的负相关的关系,即含菌量越多,检出时间越早。对活力多而言,当产品中含菌量大于标准25CFU/g时,系统在20h左右报警。快速检测及其自动化综合引用微生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试验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检测。和传统方法比较,更快、更方便、更灵敏,可以同时得到定量的检测结果。因此Soleris系统既可以适应国内食品检测的特定要求,又能为企业的快速放货提供信心保证[5]。完美公司遵从质量第一原则从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的迫切要求出发,将新型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相结合,给予产品质量双重保障,对存在微生物风险的产品能够在30h内发出警报,缩短了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减少了不合格品的产生,提高了过程监控反应速度,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生产控制,既是对自己严格要求,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唐灵,郭奕芳,吴翊等.petrifilm纸片法和国际法检测奶制品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结果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10(3):325-327.

[2]吴清平,周艳红,蔡芷荷.卫生微生物特异性显色培养基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124-126.

[3]熊强,史纯珍,刘钊.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食品与械[J].200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