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后勤规章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8:41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1

[关键词]高校后勤企业;体制分离;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后勤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企业经过艰辛探索和艰苦创业,逐步成长壮大,不但大大提高了对学校的综合保障能力,而且在社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为了进一步减轻学校负担,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不少高校不断从学校行政体制下分离出来一些教辅单位组建高校后勤企业,归属后勤系统管理。对于这些单位如何进行规范管理以适应构建高校后勤产业现代企业制度,还有许多认识问题和实际操作技术问题需思考和实践。本文就此进行论述,以求教于后勤同行。

一、从学校行政体制下分离出来的单位的主要问题

(一)转变观念难,思想压力大,人才难留住

从学校行政体制下分离出来的教辅单位的大部分人员并非出于自己心愿被分离,觉得不但是身份降了、档次低了,而且丢掉了长期以来“吃皇粮”的铁饭碗,今后要靠自己“赚钱吃饭”,短期内观念难以转变,思想压力大。如某高校将教务处和继续教育学院的教材科分离出来组建后勤教材服务中心,从原来的学校一级核算单位变为后勤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从教辅人员转为一般服务人员,且高校后勤产业改革的目标又是推向社会化,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目前还要逐步开放校内服务市场,所以员工的思想压力大。

在人员安置上,虽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人”与其他教职工享受相同的职工福利与社会保障,甚至退休后也享受同样的待遇,但是由于观念和实际问题,使得有门路的职工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学校。“新人”实行全新的聘任制,参加社会保险,可是在工资待遇方面目前还未能做到与“老人”同工同酬,真正的人才留住难,员工变化频繁,影响了后勤企业正常的优质服务。

(二)制度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

1 原有体制下形成的“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只要不出大问题,学校不垮,工资照领,奖金照拿”的格局还未真正打破。现在讲社会和谐、讲幸福指数,且一些工作无法具体量化,所以在同一类员工中,特别是事业编制人员中的绩效奖金无法拉开档次,无法实现“奖勤罚懒”,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人员总是把自己收入跟以前比或跟原单位同事比,经常喊“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又形成了收入的“平均主义”。

2 后勤企业主要是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与学校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对后勤企业的行政干预仍不可避免。学校希望后勤企业在讲经济效益时,更注重社会效益。

3 后勤需要承担学校的分流人员和教职工家属。由于后勤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上述一些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容易形成一些岗位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的格局,所以高校后勤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阻力。

(三)缺乏自主经营机制

高校后勤与学校行政体制分离后的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如后勤教材中心成立后。继续教育学院下属有些部门就自行组织学生销售教材,扰乱了学校教材的正常供应秩序。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没有给高校后勤企业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造成目前高校后勤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与高校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在实际运作中,学校又要求后勤企业要减轻学校负担,实行差额拨款,且总趋势是拨款会越来越少,或是收费定价偏低等等。而后勤经济实体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稳定队伍,要生存与发展,就不能不讲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决定改革的成败,决定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同时,高校后勤企业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承担着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的服务。同时,更重要的是,后勤员工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一言一行,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价值取向有着直接的影响,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这就要求其社会成本要最低,必要时还要牺牲经济效益,以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这种似企业又不等同于社会企业的高校后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四)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学校行政体制下分离出来组建的高校后勤企业在其分离出来之前,由于其隶属行政体制,且规模较小,往往由学校财务处记账或代管经费,即使是单位自己记账,也是简单的事业会计收付核算,未实行完全的成本核算,如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费用和成本的归集和核算没有企业会计的合理。在规模较小、核算简单的情况下,往往没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新组建的高校后勤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校内校外市场的开拓等等,原有的财务核算体系及各项规章制度已远远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从学校行政体制下分离出来的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对策

为了进一步减轻学校负担,从学校行政体制下分离出教辅单位组建高校后勤企业,这样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要打破原有的“等、靠、耍”的观念,“既来之,则安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起“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求发展、自我约束”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赢得民意、占领市场。对新组建的后勤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浙江大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人性化管理,建立和谐后勤

近几年,全国高校后勤产业的快速发展证明,如果没有一支稳定、过硬、和谐的高校后勤队伍,就会影响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等正常秩序,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且后勤的服务、保障和育人功能发挥得越充分,其后勤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越好。为此,从学校行政体制下分离出来一些教辅单位组建的高校后勤企业应从以下方面抓好企业干部、员工队伍建设,实施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

1 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员工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企业通过为员工制定良好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给予员工充分的教育和培训机会,给那些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力求上进的员工晋升的机会,就能够促进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达到“事业留人”。

2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施人性化的管理。针对大部分员工的种种“顾忌”和“失落感”,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如何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企业领导对员工要关怀、理解和尊重,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维护他们的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和支持员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又能提高他们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达到“感情留人”。

3 切实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物价指数也在不断上涨,工作是绝大部分员工谋生的重要手段。收入是最直观的体现。当员工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严重不相匹配或与同类人员有较大落差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跳槽将是其必然选择。即使不跳槽,也可能是出工不出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当地社会和学校教职工的总体工资水平,给员工以合理的薪酬,以达到“待遇留人”。

4 加强与员工的思想交流与沟通,重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思想交流与沟通是增进相互信任、化解矛盾的最佳形式和途径。企业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员工的不满情绪,加大沟通力度和密度,对员工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化解矛盾,营造一种企业关心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和谐氛围。同时,作为一个服务型的企业,要明确一个信念,从“等、靠、要”到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秉持“以服务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品牌求发展”的企业理念,立足校内,面向社会,积极开拓校内校外市场。

(二)引入竞争机制,健全激励机制

要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后勤企业,并与员工的个人劳动报酬相结合。无论对“老人”还是“新人”将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同时在工资待遇方面应该做到同工同酬、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在坚持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及对超额完成目标利润实行一定比例的奖励措施的原则下,由后勤企业按有关规定自主决定工资分配制度和工资标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适当拉开差距。

(三)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健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制

从学校行政体制下分离出教辅单位组建的高校后勤企业,在一开始就应立足于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可以是学校级投资组建,也可以由后勤母公司投资组建。如是学校级投资组建的,应成立以主管后勤副校长为首,学校国资处、财务处、审计处、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后勤企业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对后勤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效果进行考核监督。如果是后勤母公司和其他单位共同投资组建的,且后勤母公司是控股的,则应成立以后勤总裁(总经理)为首,后勤母公司办公室、人事部、监控部及其他投资单位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对企业经营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对后勤管理人员的经营效果进行考核监督。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使后勤企业真正成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校后勤;企业管理;整合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后勤企业处于发展到持续发展的过程。然而,企业体制脱离于企业文化,使得高校后勤在当前发展中面临了两种困境:“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所以,企业文化与高校企业管理体制之间需要进行整合,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效解决高校后勤出现的问题,实现高校后勤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

广义上的企业管理包含的内容有:现代企业经营思想、文化特色等。企业经营管理的狭义定义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标准,是企业通过书面表达的形式,整合了办法、程序与规则等,用来规范企业经济、技术与生产。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行政管理提供了保障支撑,是实现企业目标非常重要的手段,为企业员工行为提供了一种规范,让员工在合理范围之内做事,也是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加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是坚持高校属性的需要[1]。

2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的管理者来完成,不同的是,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作用方式不同。一种行为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然而,不表示就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同样,符合企业制度的要求,不一定适用企业文化。其次,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一种共存的关系。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具有统一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促使他们对企业形成一种认同感与凝聚力,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制度通过强制力让员工在行为规范内做事,企业的稳定又使企业管理更加持久。再次,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存在一种正反相互的关系。一个优秀的企业有助于企业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反之,将会阻碍企业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合理的企业制度能产生良好的文化,反之,则不利于文化的形成。

3整合企业文化和高校后勤企业管理体制的对策

高校后勤在探讨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制定有效的企业管理体系,进而较好的推进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的有效整合。网络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凸显了知识知识经济的作用。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寻求突破与发展,企业文化与管理体制一定要有效整合,构建并优化多种管理制度,要重视企业优秀文化的建设,通过企业的核心精神理念,让所有的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与利益观。

3.1优化后勤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与衔接

高校后勤企业要明确产权,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高校后勤企业应转变运行机制,执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公司制的构建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公司制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之一,也标志了社会进步与生产力发展。高校后勤企业应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设立各项公司章程,着重构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出资人有限责任制度,执行出资人有限责任制度,即是出资人依照投入企业的资本享受所有者的权利,也就是选择管理者、重大决策与资产收益等的权利。高校后勤企业要构建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后勤实体不能再使用学校的行政级别,让人员的工资待遇脱离行政级别,全面践行劳动合同制度,后勤实体要与职工签订平等的劳动合同协议,完善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明确劳动关系;彻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构建依靠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落实按劳分配与按岗计酬,岗位工资标准直接与实体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关系,产生有效控制收入增减的运行机制,鼓励后勤职工的工作要积极,激发他们的热情。高校后勤要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重视开展建设工作,优化有关规章制度,防止出现管理上的漏洞,保障企业经营管理顺利开展,为企业文化的管理提供支撑,提高企业文化。所有的企业文化在刚开始的时候不可能是具体、明确与具体的,体现了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思想与理念。企业管理者将这种简单的思想与理念应用到制度中,按照制度,将其传播与深化,并在执行中获得认可,形成新的思想与理念,最终转变成了体系化的企业文化。高校后勤应采用先进文化,让企业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精神。高校后勤应着力培养并弘扬高尚的企业精神,创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助于有推动企业发展,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柱。企业是社会形态构成部分之一,时刻处在社会多种文化的浸透之中。高校后勤企业的党组织与群团组织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企业职工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等,在职工中提倡敬业奉献、勤俭自强、爱国守法等精神,此外,还应根据行业特点,培育符合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精神,并将弘扬企业精神融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企业后勤要通过文化指导员工,让他们自觉执行制度,从而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减少管理成本的消耗,提升管理效率。

3.2丰富管理体制内涵,培育企业文化

在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高校后勤要使企业管理体制内涵丰富化,培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文化,和企业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发挥自身作用。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所有企业将倡导的理念付诸于实践中,并坚持下来,不断积累,产生了一种特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并不是由于自发而产生的,而是形成于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凭借的是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经过提升最终形成。企业文化的工作方向是通过实践活动整合个人与集体的行为,出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共存的格局,产生企业价值观理念,认同团队,准确定位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及目标。高校后勤要不断丰富管理体制的内涵,补充或者是充实原来没有的内容,对原有的出现错误的地方要进行纠正与改正,保障其正确。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校后勤也要随着变化,顺应时代潮流,将符合经济发展的一些成分融入其中,将不同的任务内容分配给不同的人员进行管理。

3.3坚持育人为本,构建共生环境

高校后勤要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存在两种情况:企业文化不同于企业管理制度,也即是两者的方向是不同的,相互冲突,本质上不存在共生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具有一致性,也即共生关系,然而,其区别在于高度一致区别与低度一致区别。基于企业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高校后勤企业要将以人文本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提高服务效益[2]。高校后勤企业要优化后勤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建立两者共存环境。高校后勤企业要寻求发展,就离不开人的作用。后勤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管理效率的竞争与服务质量的竞争,然而,服务和管理都需要人的参与,影响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根本原因是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现代优秀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基于后勤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推进后勤企业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地位非常重要,从企业文化结构来看,制度要为文化核心服务。企业文化指导企业制度建设,落实制度。企业文化主要发挥方式表现在:首先,让员工认同文化,使员工产生心理契约,并对他们进行约束;其次,将有关理念体现于制度中,依靠制度并进行落实。高校后勤要利用职工业余时间,组织他们开展培训,通过多种体育活动或者是文娱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彼此了解,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形成一种高素质的企业团队,加强企业凝聚力,为企业后勤的发展提供保障。3.4优化管理,创设公平竞争环境高校后勤要利用企业文化建设,优化管理,营造公平与公正的竞争氛围。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具有创新意识,需要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高校后勤企业是市场经济基本组织形式之一,一旦具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与不明晰的产权,或者是组织结构不明确、分配制度不合理等,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高校后勤企业应将产品服务作为新型产业来培育,转变企业以往单纯的制造商,使之形成制造服务商,充分实现个性化服务,通过此服务为企业未来利润增长提供支撑。对高校后勤实体来说,如何更好地对自身的企业文化进行促进和增强,将直接关系到其市场竞争力[3]。总之,高校企业后勤离不开管理,管理的核心是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根本在于运用管理制度与行为规范,以此践行企业的价值观,通过新的理念激发企业员工产生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3.5构建学习型企业,落实创新模式

高校后勤应建立学习型企业,践行观念创新模式。随着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创新为现代企业注入活力,体现了竞争能力。企业文化折射出所有员工的创新精神。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要兼顾公益和服务育人[4]。高校后勤要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形成以人为本,互相尊重,相互和睦,拼搏进取,就必须要具有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确保全体员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形成市场经济协调并适应的新观念。在知识更新方面,高校后勤企业要不惜人力财力,为全体员工创造轻松思的学习环境,通过学习,树立员工强烈的市场意识,转变思维方式,革新管理思想与模式,运用新的思想,探究新规律,使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创造出满足时代要求的、符合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

4结束语

高校后勤在高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发展与高等教育质量受到高校后勤的影响[5]。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各项制度将是十分有益的,为员工的行为提供了动力,让员工从真正意义上指导自己,服务于企业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体目标,同时生成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企业与员工成为共同的命运体,朝着企业制定的宏伟目标推进。

参考文献:

[1]陈春义.试论社会化条件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9-41.

[2]杨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思考与实践[J].东方企业文化,2014,(20):10-11.

[3]特格希.高校后勤实体企业文化建设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5):33-36.

[4]刘剑.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3,(23):264-265.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3

1.规章制度:

2.员工手册:

3.工时:

4.加班:

5.休息休假

6.工资

7.福利:

8.社保:

9.四金:

10.工伤:

11.女职工三期:

12.培训:

13.劳务派遣:

14.服务期:

15.试用期:

16.绩效考核:

17.商业秘密:

18.竞业禁止:

19.保密协议:

20.辞退裁员:

21.劳动仲裁:

22.劳动争议诉讼:

23.经济补偿金:

24.违约金:

二、专家答疑

1.职工工资总额包括哪几个部分?

2.职工工资总额不包括哪几个部分?

3.最低工资不包括哪几部分?

4.企业可以从职工工资中扣减哪些项目?

5.职工加班加点工资以什么为计算基数?

6.职工加班加点工资如何支付?

7.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职工班工资如何支付?

8.实行综合计算工时的员工,在工作时数达到法定工作时间后的休息期间,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其工资?

9.实行计件工资制的职工如何计算加班工资?

10.如何折算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

11.如何支付职工的病假工资?

12.什么是“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

13.不属于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14.企业停工停产时怎样支付工资?

15.特殊人员的工资应当如何支付?

16.什么是保障职工工资支付知情权?

17.什么是劳动合同的违约,企业违约应如何处理,劳动者违约应如何处理?

18.用人单位能否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和身份证?

19.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20.如何制定公司制度?

21.如何做好职务分析?

22.如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

23.薪酬体系如何与绩效评价体系如何挂钩?

24.企业劳动争议的防范与化解?

第一部分企业规章制度经典案评

一、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被解雇时企业可以不支付补偿金

二、企业规章制度需明示

三、女职工试用期间怀孕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解除劳动合同

四、制定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处理职工的法律依据

五、企业依法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六、单位不得擅自对职工过失予以罚款

七、企业处罚职工过、罚必须相当

八、职工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被辞退,仲裁委员会予以支持

十、员工手册VS试用期政策

一、职工违纪,单位举证

二、年底双薪谁说了算?法官:签合同时应该明确

三、规定违约金需合法

四、规章制度可否变更劳动合同的约定

第二部分企业规章制度经典案评

一、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被解雇时企业可以不支付补偿金

二、企业规章制度需明示

三、女职工试用期间怀孕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解除劳动合同

四、制定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处理职工的法律依据

五、企业依法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六、单位不得擅自对职工过失予以罚款

七、企业处罚职工过、罚必须相当

八、职工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被辞退,仲裁委员会予以支持

十、员工手册VS试用期政策

一、职工违纪,单位举证

二、年底双薪谁说了算?法官:签合同时应该明确

三、规定违约金需合法

四、规章制度可否变更劳动合同的约定

人事管理制度样例(一)

人事管理制度样例(二)

二、单项规章制度范本

1、人事管理制度范本

(1)录用制度

人员招聘录用程序

招聘工作程序

招聘工作流程

员工招聘与录用办法

员工聘用规定

专业技术人员职位任用办法

聘约人员管理办法

新进人员任用办法

新进人员任用细则

员工聘用制度

员工招募、调配

员工岗位聘用办法

XX实业有限公司招聘录用有关规定

XX有限公司招聘员工的有关规定

招聘申请单

应聘人员登记表

录用通知书

(2)考勤制度

公司考勤制度

考勤管理规定

考勤制度

员工考勤工作注意事项

员工考勤的规定

员工出勤管理办法

出勤及奖惩薪办法

缺勤处理方法(一)

缺勤处理方法(二)

月度考勤统计表

XXX科技有限公司出勤管理办法

(3)工时制度

值勤细则

值日值夜及餐费给付办法

加班管理规则

XXX科技有限公司加班管理办法

加班管理制度

员工加班规定

员工加班细则

商业企业加班管理办法

XXX科技有限公司出差管理办法

出差申请单

(4)假期制度

员工休假规定

休假程序

员工给假实施细则

员工给假细则

请假休假管理规定

员工轮休办法

春节放假细则

员工请假办法

XXX科技有限公司请假管理办法

(5)薪酬制度

公司工资制度方案

报酬待遇管理规定

薪资与福利管理

_____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新员工工资核准表

变更工资申请表

奖金管理制度

餐饮业奖金制度

(6)福利制度

员工保险办法

医疗管理办法

员工医疗补贴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特约医院医疗贷款办法

门诊医药费补助办法

旅行意外保险

伤病、重大灾害及丧葬补助办法

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XX科技有限公司医疗费报销管理办法

员工优利储蓄办法

员工优利储蓄存款作业准则

职工退休福利基金办法

员工福利委员会服兵役补助办法

员工抚恤办法

员工婚丧喜庆应酬办法

婚丧喜庆暨福利补助给付规定

女员工嫁妆资助办法

XXX科技有限公司婚丧贺金补助办法

从业人员退职酬劳金运用及支配办法

福利委员会奖学金办法

福利委员会子教育奖助办法

从业人员抚恤办法

房屋津贴给付办法

员工购置住宅奖助办法

XX公司关于各种津贴的规定

(7)考核制度

绩效考评制度

员工绩效考核

公司员工考核表

考核制度

自评表

面谈构成表

XX公司目标管理实施办法

XX公司人事考核规程

XX公司人事考核规定

XX公司人事考核章程

员工考核管理办法

XX公司员工考核规程

成绩与效率评估表格

软件工程师考评表

绩效考核面谈表

(8)培训制度

员工培训与教育管理办法

公司员工培训实施方法

培训管理制度

新进人员教育训练实施纲要

新员工培训成绩评核表

公司员工教育实施办法

训练中心管理办法

公司员工培训实施制度

员工培训与教育管理办法

员工职前培训办法

员工在职训练制度

XX有限公司在职人员培训方法

XX大饭店人员培训办法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4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156-0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后勤作为一个独立经济实体,财务已经不仅仅是日常会计核算,而是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结合,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会计核算,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促进高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参与校内校外的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高校后勤财务工作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产权不明晰

高校后勤在与学校剥离的过程中,资产的产权至今无法明确,由于产权不明晰,投资者和经营者权属范围不确定,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一些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后勤所使用的资产基本上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很多资产账实不符,难以对后勤资产进行严格的清查、评估和划转,造成后勤资产产权不明晰。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多年来高校资产靠政府投入,学校只管用,不管效益、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责权不清晰。有的资产购置多时却未到资产管理处入账,有的报废了却还挂存账上,形式上大家都在管,而实际上哪个部门都没有真正管,造成账物不吻合,管钱与管物脱节。只重购置不重管理,只关心资产的拥有量,不关心使用效益,使用率低。

(二)成本管理不健全

成本核算是对后勤实体经营服务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中最主要的核算,必须抛弃过去那种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核算方法。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会计核算工作应按照现阶段后勤实体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按照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方法和价值结转方法,以便合理划分成本核算范围,使经营成果显性化、真实化。

(三)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制度不健全

由于后勤企业从学校行政体制中剥离出来不久,财务管理基础比较薄弱,普遍存在着专业会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制度不全、流动资金使用不严格、各项物资领用存放手续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四)财务开支缺乏监督

随着高校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原有的后勤资产交由集团经营,自越来越大,后勤集团领导拥有财务支配权、招标决策权和工程管理、验收权,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商家拉拢腐蚀的对象。

为了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必须创新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体制,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开拓创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途径,争取使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取得良好效果,能够促进高校后勤的改革和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后勤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后勤集团财务管理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逐级审批、分级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

1.统一领导

统一领导是根据学校对后勤集团的要求和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统一领导:(1)统一财经方针政策;(2)统一财务规章制度;(3)统一财务收支计划;(4)统一资源调配;(5)统一财会业务领导。

2.集中管理

集团财务部对集团的财经工作和财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1)投资资金的集中管理,集团要集中进行统筹安排和使用;(2)财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集中管理,集团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加强财务管理的需要,制定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并监督其贯彻实施;(3)会计事务的集中管理,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资料能够客观真实、全面系统地反映集团财务收支活动和规章制度执行的情况和结果,根据财务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会计制度,集中统一核算集团的财务收支,并对集团的日常会计事务(包括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等)进行集中管理。

3.逐级审批和分级核算

逐级审批为了加强财务管理,理顺财务关系,明确经济责任制,集团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财务分项分级审批权限,做到宏观上管住管好微观上放开搞活,分级核算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达到双赢的目标。

二、实行后勤财务人员会计委派制

学校对后勤实体的会计委派就是由学校财务向后勤实体财务机构委派财务人员,具体负责后勤实体及下属各中心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协助后勤实体为管理好企业而出谋划策,同时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要求,规范后勤实体会计核算工作,客观地反映后勤实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等一切福利均由学校支付,不得参加后勤实体的利益分配,后勤服务实体的财务人员和企业不存在依附关系,使财务人员能维护资产所有人的利益。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学校后勤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利于保证后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加强审计监督

重点加强对年度财务报表、任期经济责任和干部离任的审计。为确保学校后勤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切实执行,校内审计部门应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情况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加强民主监督和强化公众监督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5

一、主要工作内容

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负责公司行政及后勤管理工作,其工作重点是进行公司规章制度的建设;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全面负责总经理办公室的行政、后勤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人力资源工作规范性建设;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面负责总经理办公室的行政、后勤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负责**项目部的全面管理工作,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项目部规范管理的建设;2010年11月1日至今,负责公司行政及后勤管理工作。本人实际上是从事了12个月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6个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2个月的项目部管理工作。

二、主要工作业绩

(一)行政管理工作

1.完成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主持制定了17套规章制度,其中亲自主笔编写11套,这些制度基本上满足了公司目前的管理需求,从而使公司的各项管理有章可循,员工有“法”可依,为公司实现企业现代化规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公文管理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各种内、外公共文书的管理流程,使公文的收、发、送、阅、审、存、借有了严格的管理程序,确保了公文传送的及时性、公文执行的有效性及公文使用的安全性,从而对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3.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建立了公司专业的档案室,并实行了专人管理,对公司档案进行了分级、分类、编号登记管理,对档案的归档、保管、调阅、借用实行了严格的审批管理,并实行了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保存的管理方式,确保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及延续性。

4.完成了前台接待的标准化管理。公司现有三个前台,均进行了统一的形象布置,并对前台接待员的岗位进行了全面培训,统一了公司的接待流程及工作要求,为树立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接待起到了模范作用。

5.会议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公司对内、对外的会议,从会前准备到会中服务及会后跟踪,都能全面完成,无论是会议接待、资料制作、会场布置都能较好地完成,保证了各项会议的成功召开。

6、印章管理工作基本规范。严格按照《印信管理办法》执行印章使用审批制度,对印章的启用、保管、使用均进行详细的登记管理,确保了印章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总之,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在海南企业中已达到了上等水平,我们的公司也跨入了现代化规范管理的企业行列。

(二)信息管理工作

1.加强了网站的管理工作,对网站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核,并不断充实网站内容、更新网页,及时上传新信息、搜集外来信息,为企业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宣传窗口,并对网站后台进行了分析、汇总,及时掌握网站使用动态。

2.建立了企业信息库,完成了公司信息的统一管理,规范了公司信息的使用流程。目前已建立客户信息、通讯信息、项目信息、新闻信息、资讯信息五个子库,并完成了通讯信息、客户信息及资讯信息三个子库的信息收集,共收集信息515条。

3.加强了信息收集与信息传递工作,增大了公司的信息量及信息流,按照公司领导要求进行了《资讯周报》编制,并提供给公司中、高层领导学习与运用,方便了领导的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制定并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细则》,规范了招聘、录用、转正、离职等人事工作流程,明确了人才选聘标准。

2.完善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人事档案规范内容,健全了人事档案,规范了人事档案管理流程。

3.企业文化建设初具规模,先后组织了项目开工典礼、周年庆典、抗震救灾捐款、新年联欢晚会等大型活动,组织了大、小六场培训活动,并组建了篮球队,开展了多场篮球比赛,以及印发《项目简报》41期、参展冬交会、参展海洋渔业博览会等多种宣传活动,不断地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有效地塑造了企业文化。

(四)后勤管理工作

1.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对公司资产在进行彻底清查的基础上,依据公司《资产管理办法》分别按部门对资产进行了分类、编号登记,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人或保管人,规范了资产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回收、调拨等管理流程。

2.车辆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对公司车辆的调度审批、调配使用、维修维保、行车安全、违章处理、费用控制、车辆保管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并严格执行了派车审批制度,达到了有效地使用车辆和有力地控制费用的双重效果。

3.办公用品管理工作规范化。实行了办公用品月计划制度,并结合以旧换新的节约措施,既保证了工作需要,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有效地控制了办公成本。

(五)总经理办公室管理工作

1.以创建先进集体为目标,加强本部门的团队建设与管理,使本部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荣誉感,且具有很好的团队精神。本部门在公司的重大活动中均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2.本着严要求、勤指导的方式,以树立模范、培养骨干为目的,加强本部门员工的教育和培养。

三、主要工作经验

1.做人原则:做员工表率,为下属老师,当同事朋友。

2.做事原则:原则坚定,奖罚分明;身先士卒,带头实干。

3.管理原则:理论上高度,实践到深度;分工要明确,责任必到人。

四、工作中的不足:

1.行政管理力度欠佳,行政监督职能不强。

2.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执行制度时有宽松之短、仁慈之弊。

3.考核制度还待进一步完善。

五、新年工作愿景

1.为总经理分忧解难,与员工一道艰苦创业,为实现公司的宏伟目标而奋力拼搏。

2.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3.务实敬业、勇担重任,希望有机会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新年工作设想

(一)行政管理工作

1.在对现行规章制度执行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现行规章制度,并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2.新建《合同管理办法》、《保密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办公场所管理规定》、《员工行为规范》、《工服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3.建立企业危机管理机制,有效预防或应对企业经营危机;

4.建立规范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行政管理力度。

(二)后勤管理工作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6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师生员工对后勤管理和服务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现代高校的迅猛发展,导致高校后勤服务也在发生变化,最初简单、落后的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师生的生活需求,不能跟进高校迅猛发展的脚步。在现代不断地社会化改革浪潮中,后勤服务管理不断地深化服务理念,转变后勤服务方式,提高后勤服务标准,不断地适应新形势下改革发展需要以及高校自身发展需要[1]。随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改革不断地深入,高校后勤部门不断地摸索适应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方法,推行后勤服务细节化,提高后勤内部服务工作效率,增强后勤部门服务意识,不断地提升后勤服务与管理水平,高校后勤管理已从服务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后勤服务信息管理转化。因此,为更为有效地促进吉林大学后勤管理的健康发展,学校后勤需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及品质,建立健全后勤服务标准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现将吉林大学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总结如下。

1问题调查

吉林大学后勤服务覆盖了校园内的饮食、住宿、医疗、小商品经营、日常服务、交通运输、设备抢修维护和物业管理等方面。主要负责全校师生员工的餐饮服务,卫生保洁工作,水电暖的供给及水电暖房产等维修,学生宿舍宿管管理;教学楼、实验室以及办公楼的门卫值班管理;学校社团、学术交流、晚会等的举办、接待、餐饮、住宿等服务工作;以及确保学校各种教学生产设施的正常使用,为在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1.1后勤社会化改革滞后

(1)后勤从业者没有足够的危患意识、观念陈旧落后。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员工工作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陋习不改,传统观念与看法已成为思维定势,与时俱进十分困难,计划经济体制的用人模式已经扎根[2]。

(2)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匮乏、制度缺失。后勤企业现有的管理干部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缺乏民主的决策机制,即使制定了规章制度,往往也不能严格地贯彻执行;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传统的用人观念等管理模式不断影响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的有效执行。

(3)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现有后勤行动目标还听令于学校,服务对象仅仅是校内师生,所以,主体依附性与服务局限性还很大,服务成本不确定,服务观念尚处于计划经济的习惯性中,使得高校后勤有的不敢走出去,有的也不愿引进来,没有形成企业化思维模式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导致后勤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程度低。

(4)没有真正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质量管理体系。

1.2传统的管理方法与当前后勤改革发展不相适应

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机制越来越引起管理部门的关注,只有改变不适应当前环境的管理模式,建立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后勤管理一直沿袭传统,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管理标准,很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管理不规范制约改革进程。学院在自主管理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后勤管理的问题,如,后勤服务体制不健全、后勤服务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不完善,这一系列问题均制约着后勤服务的发展。后勤的发展战略目标没有长远规划,也无法对资源浪费严重、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明确或重复设置、管理层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3]。

1.3标准少,覆盖面小

(1)标准较不明确、不具体。目前,经过调查发现,现代后勤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标准后勤管理服务规范化程度也不够高,主要表现为:在管理标准化系统方面不完善,同时系统化服务覆盖面较窄,同时管理服务标准不完备,标准化的调节机制不健全。人员配备方面,专业业务人员较短缺,专业技术较差,技术标准不够充分完备。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管理标准仍存在一定滞后性。

(2)制度、规章往往比较笼统,不易操作。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规范化的后勤管理各种法规,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管理制度、行政管理部门制度与工作流程、业务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管理、后勤常用规章制度等管理体系不齐全,相互链接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内容欠缺。

2建议

高校后勤是指为高等学校为师生员工提供生活保障服务的组织机构,因此,做好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对学院的整体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后勤服务工作是高等学府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师生日常生活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也是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加强学院后勤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提升后勤服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使学院后勤服务和管理工作更为专业、规范及科学化。

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职能是“三育人”,即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其最主要工作就是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师生员工日常工作生活学习。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与教育教学一样,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非常首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主要管理建议:一是建立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完善控股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队伍选拔机制;三是落实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做到稳基业、强物业、控成本,而实现目标的重要举措就是班组建设,通过班组建设,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和沟通,补齐高校后勤发展中的短板。对管理部门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二是要敬畏纪律和制度;三是要结合具体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7

一、推行管理与服务规范化的重要性

规范化,指事物发展符合规定的标准。管理规范化,指按照企业化运行的规律,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规则、管理秩序和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它的主要构成内容是:管理服务目标、组织机构和管理流程、规章制度与标准化的确立、员工管理和岗位角色实现和建立校园文化氛围。后勤企业的管理内容如果不健全或管理不规范,都会使其运行产生缺陷,影响其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后勤企业的工作运行还有一个大环境的问题,即由高校后勤企业管理层、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内部工作环境;由学校、被服务学生和兄弟院校同类部门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构成的外部环境,它们共同影响和作用于高校后勤企业。为使后勤企业有效地运行和追求最高目标,应为其每一项行为活动确立标准,选择办法,制定程序,并保证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同时还要理顺高校后勤企业内、外部工作环境,这是高校后勤企业推行管理与服务规范化的首要前提。

推行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会逐步形成后勤企业特有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并直接构成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品牌和文化氛围。推行管理与服务规范化,如果缺乏人才资源、管理方法、技术支持和服务品牌等,可以通过实行规范而高效的管理模式来获得。反之,如果管理水平低下,内部运行混乱,即使有了技术支持、人才资源、服务品牌等也会丧失。也可以说,在促成高校后勤企业顺利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是一个核心因素,它对其它各项因素起着凝聚和融合作用,有了规范和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就可以把其它因素吸引过来,凝聚到一起,实现后勤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的稳定提高。

二、影响管理与服务规范化的若干因素

由于高校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服务体制的改革起步至今时间又较短,因此,虽然高校后勤企业大都经历了改革或改制,但部分高校后勤企业仍带有不同程度的行政管理色彩。有人形容高校后勤企业是“模拟企业”,也有人形容高校后勤企业是行政附属物,还有人认为一些高校后勤企业至今仍是计划经济的顽固堡垒,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在这些高校后勤企业里仍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影响其管理与服务规范化的进一步推行,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观念问题。由于计划经济观念在一些高校里根深蒂固,以及传统思想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有些高校并没有把后勤企业当作一个企业来对待,而是当作学校的“养老院”。凡属学校的闲杂人员、二线人员、下岗人员、引进人才的家属等,大都安置在后勤企业,造成后勤企业机构臃肿不堪,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直接影响到后勤企业管理与服务规范化的推行。

二是体制问题。企业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具有法人地位,能够自独立自主地开展各种管理、经营与服务活动。但由于高校后勤企业姓“教”的缘故,有些高校后勤企业虽然也改制了,后勤企业的名称也改称集团或公司了,但学校仍将其作为下属的一个行政部门来对待。在后勤企业的上面,还有众多的学校部门进行管理和干预,使后勤企业在经营方面无所适从。

三是人才问题。高校本来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但高校后勤企业却普遍感到人才匮乏,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人才,这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造成的。由于后勤企业在学校的地位普遍较低,难以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种专业人才。另外,后勤企业员工队伍还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较低、服务意识较差、不能适应企业机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冲击等问题。

三、如何推行后勤企业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

推行高校后勤企业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应做到循序渐进,脚踏实地,逐步推行一套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本人长期在高校后勤部门的工作经验,主要应推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工作方法为宜。

1、推行系统管理工作方法。高校后勤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后勤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行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应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与开展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它绝不能等同于那种随心所欲,东补西凑,打哪指哪的管理工作方式。推行管理规范化还应特别强调,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在对员工的本质特性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后勤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以达到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目的。

2、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制定后勤企业年度工作总目标,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进行层层分解目标,确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进度,并有效地组织实施和考核。推行目标管理的原则是,部门自上到下确定共同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者也是目标执行人,从而形成目标连锁。通过对目标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充分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完成部门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3、推行分级分权管理方法。即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确定后勤企业各级岗位的职责范围,使各级工作人员充分具有管好份内事情的权力。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应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应避免出现部门领导大小权力一把抓的现象,更要避免上级管理者做了下级管理者的事情,下级管理者抓了普通员工的事情等错位现象,还要避免工作中相互推诿和扯皮等不良行为。

4、推行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三化”工作是后勤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后勤企业管理是否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的重要标志。程序化管理指为提高工作效率,对反复性和常规性的问题应按固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不需要进行重复商量或研究;规章制度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准则,所有员工都要认真遵守,任何人都不能破例。规章制度内容应包括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员工责任等三个方面;标准化指建立企业全面和统一的标准,如岗位设置标准、用人标准、工资标准、工作标准、服务标准等,以此规范企业员工包括管理者的行为。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8

(一)高校后勤实体“自主经营”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加以规范目前,国家未出台相应的政策,高校后勤实体仍是学校的一个内设机构,只是模拟企业化运作,没有独立的企业法人地位,无法真正作为企业法人参与市场竞争,后勤实体自主经营必须以服务高校为前提,以为高校教、学、研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建立规范高校后勤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既可促使高校后勤提升对高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又有利于理顺甲乙方关系,实现高校后勤的经营自。

(二)高校后勤实体“自负盈亏”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加以控制高校后勤对高校教育的“公益属性”,决定后勤实体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学校和师生的利益,必须二者兼顾,因此应建立科学的内控制度,对后勤的经济活动加以规范,如预算制度等。

(三)高校后勤实体“自我约束”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来实现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资产都来自学校,没有进行产权划分,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有利于维护高校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防范各种舞弊事件的发生。

(四)高校后勤实体“自我发展”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来引导目前高校后勤仍是高校的一个内设机构,受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影响,还没有完全去除对学校“等、靠、要”的意识,仍对学校抱有依赖思想。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内控制度,有利于管理者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企业良性发展。

二、高校后勤实体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思路

(一)高校后勤经营管理理念根据教育部在多次后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文件精神,高校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围绕着对高校的服务和保障来开展,坚持姓“教”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以优质服务让广大师生满意,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二)高校后勤内部控制应达到的目标由于高校后勤实体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其经营管理不能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而必须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其内控目标有以下方面:一是保证后勤实体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序、协调地进行,促进高校后勤为高校的教、学、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保障高校事业的顺利开展,实现高校后勤的经营目标;二是保护高校和后勤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舞弊和错误事件的发生;三是保证高校后勤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高校后勤内部控制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大中型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给出了五项原则,即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及成本效益原则。这些原则同样也是高校后勤在内控体系设计时应遵循的。同时由于高校后勤业务种类多,规模相对小,员工数量多但文化水平偏低的特点,在设计内部控制时还应遵循由粗到细、由点到面、由简到繁层层推进的原则。

(四)设计高校后勤实体内部控制应以“防”为重点高校后勤实体由于经营对象比较确定,经营的性质也比较特殊,所以围绕着内控目标,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应以防范内部经营风险为重点。如对可能形成各种财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授权风险、物资采购风险、财产保管风险、成本失控风险以及工程项目风险等的业务处理重点关注,抓住关键点不放。

三、高校后勤实体内部控制体系设计

(一)组织层面主要包含:

(1)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构与纲领。针对高校后勤甲乙方模式出现的某些矛盾现象,高校首先要完善后勤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构建,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决策、监督、执行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内部制衡机制。同时建立起现代企业的章程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对后勤经营管理的要求来制定其章程,目的就是要使高校后勤管理符合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还要对后勤企业的投资管理、利益分配等责权利做出章程规定。章程是学校对后勤实体的管理依据,更是后勤实体的行动纲领,是内部控制的总纲。

(2)科学设置业务中心与职能机构高校后勤行业多业务繁杂,应根据业务特点和提升管理效能的要求设置业务中心、根据专业化分工和有效协调的要求设置职能部门,人员分工上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单一化,往往需要一人身兼数职。这就要求在设计职能机构和职员岗位时,首先要梳理现行的业务流程和办事程序,找出关键控制点,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原理、找出不相容职务,尽量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在相互制约,互相牵制的前提下整合业务,精简办事程序,设置高效、协调的职能岗位,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

(二)制度层面在完成了组织层面的内部控制框架后,要对高校后勤现有的控制措施和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根据高校后勤企业的的现实情况和社会化改革的要求,制定和完善防范各类经营风险的内控制度。笔者所在高校后勤集团几年来围绕着社会化改革方案和内控防范目标,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如:为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制定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控制财务风险,制定了《后勤集团财务审批制度暂行办法》、《后勤财务管理办法》和《后勤票据管理细则》;为控制人力资源风险制定了《后勤集团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后勤集团人事暂行办法》、《后勤集团外聘人员管理办法》、《后勤集团事业编制人员岗位聘任制实施办法》等;为控制物资采购风险,制定了《后勤集团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为控制财产物资风险,制定了《后勤集团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无一不是从高校后勤的经营特性着手,体现以“防”为主的精髓。作为承担着对高校保障及服务的后勤实体,安全和质量是其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建立严格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后勤各业务部门的行业特点,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操作规范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还有,高校后勤一直以来存在着员工文化水平偏低、专业技术力量缺乏的现象,而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才流失、人才浪费的问题,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薪酬导向作用不失为根本举措,必须建立起真正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按劳分配原则的人事薪酬制度,防止人力资源风险等。以此类推,对后勤实体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几率较高的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物资采购、财产保管、工程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管理以及重大问题决策管理等各方面,逐个进行分析,评估风险,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

为了切实提升高校后勤的服务保障水平,实现经营目标,后勤实体还应建立绩效考核体系。高校后勤服务行业门类多、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不能“一刀切”,要考虑各服务中心的差异性,依据岗位特性,责权利挂钩的原则,在整合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内控目标为导向,科学设置。对于保障型服务为主的水电服务中心、车辆服务中心、公寓服务中心等可以依据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及安全操作规范等,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而对于经营型的饮食服务中心、教育超市等,则可以建立以经济效益指标和服务满意度双重考核的评价体系。

(三)监督评价层面监督评价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高校后勤能否在“自主”的企业模式下,保持正确的经营方向和健康发展,决定于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对高校后勤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价应采取“内外”结合。“内”指是后勤实体内部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有效性的监督与评价。后勤实体应设置有关机构和人员,赋予其监督与评价的职能,并依据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制定适合业务特性的监督方式、程序和评价的标准。笔者所在校后勤集团设置了专门的监督与评价机构——质量与成本监控办公室,并制定了《安全生产与服务质量监控程序》、《安全生产与服务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等监督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监管部门对安全质量方面的检查监督采取通过实地查看、调查问卷和与员工交流等形式,获取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的证据,并且据此分析评价该内控措施是否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风险,而对于物资采购、财产保管、会计业务等方面的内控监督检查则采用实地查验、穿行测试、查看记录等形式获取证据,进行评价。而“外”则是指学校调动后勤实体以外的部门和机构对后勤实体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其方式有:学校财务部门对后勤财务机构委派会计和设立校内资金账号,实施会计监督;学校审计部门对后勤实体实施审计监督评价;学生会组织对后勤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价;国有资产部门对后勤占用资产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等等。由监事会收集各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评价情况,对后勤实体的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9

就企业管理来看,后勤退休管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决定企业发展与生存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企业退休后勤管理出现问题,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加大企业退休后勤的管理,使得企业运营可以顺利进行,进而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企业的后勤退休管理在新形势下遇到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部分企业管理者在后勤退休工作人员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只看重一线生产部门,而将后勤退休管理纳入价值管理中,普遍认为后勤退休管理不需要过多关注。因此,不会花太多精力在后勤退休管理人员教育上,导致后勤退休管理工作中缺乏高素质人才。这就使得开展后勤退休管理业务时,监管与控制力度不够,工作人员在风险方面的意识薄弱,根本不能对企业后勤退休实施较为精细的管理,进而不能解决后勤退休管理中的问题。

(二)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高

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在后勤退休管理工作中,相关企业投入的精力和企业效益无法匹配,经常会出现高投入低效益现象,主要的原因是管理中根深蒂固的传统管理思想。具体表现如下:

(1)滞后的管理现代化意识。在目前企业后勤退休管理工作中,企业管理中总是根据计划经济模式来实施管理,这种方式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显得比较落后,特别是宏观调控的方面明显阻碍了企业整体的发展。[1]

(2)岗位专业化的意识不强。当下企业进行后勤退休管理时,在相关管理人才方面的要求不高,导致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化意识。尤其是部分企业认为后勤管理需要的是管理人员是非专业人才,或者是从其他部门调整一些工作人员来进行管理,这类管理人员根本不了解后勤退休管理的工作要点,一旦涉及保安、物流与库存问题就无从下手。

(3)缺乏市场经营的意识。虽然后勤退休人员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至关重要,但是一些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者在后勤退休管理工作中采取随意性态度,没有真正意识到后勤退休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使得后勤退休管理工作无法将自身的实效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不完善

在当前企业管理中,后勤退休管理风险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对于后勤退休管理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普遍存在散乱、业务能力低下的现象,同时缺乏现代化与标准化的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后勤退休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加之后勤退休管理的标准化推广难度较大,企业后勤退休管理始终处在风险大、模式比较单一与成本高的境地。此外,企业后勤退休管理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化与信息化系统,大部分企业后勤退休管理没有形成网络化的布局,还在使用传统采购的方式,这就无法推广后勤退休管理新模式,致使企业后勤退休管理产生脱节,进而影响了后勤退休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

三、企业的后勤退休管理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的后勤管理的信息平台必须具有高效率

建立企业后勤退休管理信息的平台,能以最快时间对企业后勤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交换,提高后勤退休信息平台运转的速度,并减少后勤退休管理的工作成本。同时后勤退休管理信息加入公共信息的平台中,可以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减少,进而降低市场的风险。此外,建设后勤退休管理的信息平台可以强化后勤业务监督,跟踪相关业务进度,进而降低企业资金运营的成本。[2]

(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需要革新

由于我国企业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进行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市场不断变化的形势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及时对后勤退休管理重心进行转移,对一些传统管理思想观念进行革新,这样才可以强有力的支持企业发展。此外,企业的管理者要将后勤退休管理效能充分运用起来,使企业资源得以优化,减少企业成本,还要使企业后退休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就需要强化理财的观念,把这类观念与后勤退休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使企业成本控制能够真正地得到落实。与此同时,还要把传统后勤退休管理转变成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将后勤退休工作封闭与独立的状态打破,让后勤退休管理工作成为企业规划管理中一个有机部分。

(三)服务质量与服务手段需要提高与优化

树立主动的服务意识是优化后勤退休服务的基础,特别国有企业后勤退休管理的部门需要提前计划与安排,并根据计划展开后勤退休管理的工作。还要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及早落实,能力之外的任务也要提前上报,尽可能提高办事的效率。同时企业可以展开优质服务工作,把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作为企业发展思想。

例如,某公司不久前开展公司亮化、美化与绿化的建设,这个公司后勤退休管理部门根据总体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分块完善工作的思路执行工作,总共投资了三百万左右的人民币,吸引专业公司来绿化、美化公司内部。公司内部的主千道可以栽植大、小梨树、银杏树与香樟树等两千棵左右,而栽植常绿的小灌木、豆瓣与黄杨大概两万株,草坪的种植大概两万一千平方米,同时设置凉亭、水系与喷泉等多处景点,还绿化、美化职工宿舍与办公楼,各类灌、乔木栽植的数量大约是五千棵,草坪种植大概是两万平方米,并配上喷灌、名树名花与路面景观等,将公司量化、美化与绿化规划任务顺利完成。[3]

(四)提高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的素质

企业后勤退休管理的工作实际效果与后勤退休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直接关系,特别是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后勤退休管理人员素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于后勤退休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就必须强化后勤退休人员专业化的素质,可以对其进行定时教育与培训,实际工作中,企业要尽可能培养知识性与复合型的后勤退休管理人才,再建立科学与合理的人才机制来对人才进行选拔,使后勤退休管理人员可以主动积极的强化自身素质,进而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人才来进行后勤退休管理。例如,可以参与高校教育的活动,让后勤退休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新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的素质。

(五)后勤工作管理需要规范

首先,要全面掌握后勤退休服务对象基本的需求,给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谋,还可以结合企业行业特点制定后勤退休管理机制与服务机制,强化后勤退休的管理职能。其次,企业后勤退休管理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工作中充分体现职工愿望,尽量满足职工需求。最后,企业后勤退休服务需要进一步规划与统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合适的规章与制度,使得企业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考核。

四、结语

企业后勤规章制度篇10

由于我国的高校的教育快速发展,逐渐走向了大规模的改革时期。高校的后勤部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高校的教育质量做了保障。为了顺应新型教育的发展趋势,减少学生和后勤部不断出现的矛盾,高校的社会化改革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后勤部应该积极的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让社会化改革逐渐的应用于各大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中。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后勤改革趋于形式化

我国高校通过不断地实践于努力已经逐渐的显露出了它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在宣传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多么高效的改革体制,但是在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不仅后勤内部结构不变,体制内容上也没有多大的改进。只注重改革形式,缺乏实际上的体制内容,造成了高校的商业化气息严重,脱离了高校的发展方向。

2.后勤管理队伍的素质较低

后勤的管理队伍素质低现状主要表现在后勤部的员工素质低和缺乏管理人才上。现在的高校后勤员工都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不能及时的和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管理方式不能及时的被后勤管理队伍所学习利用。另外,高校后勤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来自文化水平较低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所受的教育时间短,思想落后所以成为了高校后勤部在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阻碍。

3.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现在高校后勤部的管理中出现较多问题的是在食堂的管理和宿舍管理上,这两项上的管理制度极度缺乏。食堂和宿舍的管理属于社会上的运营商承包,所以在招标的过程中学校会进行相关的监督管理。但是之后高校没有详细的对规章制度等进行规划指导,所以宿舍和食堂等后勤管理逐渐的脱离了高校的管理,服务质量也逐渐的下降。后勤管理大多都逐渐的向社会化的管理方向发展,常常为了自己的盈利和节约成本而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

4.高校后勤改革没有和高校的教育宗旨结合起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上的每一个企业都慢慢的更加注重自身的效益。高校的后勤部也逐渐的趋于利益化,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却没有和高校的教育宗旨结合起来。由于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高校的后勤管理上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经常和利益相联系起来,给学生带来了社会的风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不仅仅对高校的教育制度产生了影响,也逐渐的和高校的教育制度背道而驰。

二、明确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管理和推进改革的关系

改革作为目标那么管理就是实现目标的方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管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了改革的效果。想要最大限度的实现改革的效果就要不断的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所以在高校的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将管理制度和改革相互协调,实现双向的发展。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改革,并充分的发挥改革的措施推动后勤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从根本上解决改革的问题。

三、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措施

1.以市场竞争为向导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企业都逐渐的转型到了新型的公共管理企业。但是高校的后勤部却仍然处于传统的管理理念,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和后勤部的交流,对一些非营利组织加强合作力度,使他们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后勤部将激烈的市场竞争融入他们的企业运作之中,建立科学可运行的市场后勤运营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后勤的管理体制和社会化改革。

2.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

高校后勤部作为一个企业应该本着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新型公共管理体制的标准。高校后勤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应该不以盈利为目的,尽自己的力量满足顾客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高校后勤部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路径中所出现的各种要求,并提高高校后勤部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质量。

3.完善后勤的管理模式

将现代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主动地运用到高校的后勤管理当中,打破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提供多种职位给他们,展开能力考核。把后勤部完全的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建立董事会成员,由校领导、社会投资者以及国有资产负责人组成。承担后勤的企业战略和监督管理责任,制定企业的制度,找到合适的方式使高校可以和后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双方取得更高的收益。这种企业式的管理方式可以使公司按照市场经济自负盈亏,有规律的运行,学校也可以恰到好处的参与后勤的管理工作中。

4.明确后勤和高校的产权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校的后勤改革并不彻底。高校往往和后勤部产生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他们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个体。高校后勤部应该做到真正的自主经营,对自己的财产充分的享有独立的产权。按照严格的企业制度对自身企业进行要求,并和高校明确分离财产。这样才能使后勤部严格的按照当今的企业制度要求自己的员工。为后勤集团的社会改革路径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