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十篇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十篇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1:35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1

二十多年的漫长岁月,能磨炼一个人,也能造就一个人;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和得与失,亦非只言片语所能道清,本人自1980年7月从中国人民后勤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专业毕业以来,一直辛勤耕耘在部队和地方基本建设战线上,为国家基本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到地方从事房地产开发10多年来,先后经手开发的记地产项目多达46个,总计建筑面积达406068平方米,现特将历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1980年7月在后勤部工程建设管理局任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了0.6万立方米的地下油库的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具体主持该工程的轴线测量、设计、计算布置爆破孔密度及深度。同时负责编制工程概算和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通过该工程使自身业务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983年至1984年4月从事营房工程工作,具体从事部队民用住宅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负责编制单位工程的概算和施工组织设计,并独立承担单位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以及收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

1984年5月从部队转业到沙区统建办公室工作,其后即任职现场代表、工程组长、设计规划组长等职务,共经办10多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手续及部分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它们是:上土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1289平方米);沙区政协办公楼(建筑面积1010平方米);沙区电台村住宅(建筑面积11006平方米);小龙坎美味餐厅后排住宅(建筑面积2957平方米);石桥镇门前住宅(建筑面积11180平方米);沙区政府住宅(建筑面积1820平方米);市三中校内还建住宅(建筑面积18120平方米);沙区政府人大办公楼(建筑面积4598平方米);沙区工人村统建办公楼(建筑面积826平方米);沙区南友村住宅区(建筑面积14575平方米);沙区壮志路政法学院住宅工程(建筑面积7726平方米),合计建筑面积80902平方米。

1986年1月至1987年12月,在沙区统建办工程组任组长和规划设计组长,期间主要任务是负责完成新区开发及旧城改造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测算、设计、施工合同的签定,办理初设、技术设及施工图设计各阶段的出图,完善各种施工手续,申办项目施工许可证,缴纳各种开发费用;负责组织建设项目具体实施,进行日常施工技术管理及管理监督,收集并整理各种技术资料,完善竣工手续,此间共经办完成开发大小项目9个,总开发量为44261平方米,截止87年底共计完成竣工建筑面积26551平方米,合格率达100%,。新开工项目有:大坪石油路菜亭一、二期工程(建筑面积4354平方米)、上桥八庙堂住宅(建筑面积10142平方米)、沙区石碾盘一期住宅(建筑面积14890平方米)、歇台子省二党校住宅(建筑面积4329平方米);白马凼3-1、3-3住宅(建筑面积6846平方米);大坪九坑子市气办住宅(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

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继续前任工作,截止89年底新开工10个项目,它们是大坪石油路亭三期住宅(建筑面积5499平方米)、白马凼片区住宅(建筑面积17236平方米)、沙区石碾盘二期工程(建筑面积8866平方米,其中非住宅1359平方米),大坪六店子市气办住宅(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合计建筑面积33101平方米。

1990年1月至1991年12月,市政府加大了开发力度,至91年底,共经办一切了14个项目,计有1、白马凼片区商住楼工程,砖混结构,4-9层农贸市场采用框架施工,建筑面积26094平方米,其中非住宅7883平方米。2、巴山贺家湾市气办住宅,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3、上土湾二期工程,该工程属高层建筑,全框架结构(14层),基础采用灌注柱,由于系边坡地形,水文地理复杂,环境差,为确保建筑物和嘉陵路的畅通及安全,共设了上下五道堡坎,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其中非住宅4100平方米,总计开发量为59945平方米,丙年共竣工39145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

1992年1月至1993年12月期间,因机构变动,区统建办与区城改指挥合并,组建重庆市沙坪坝区城市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被任命为城改办工程管理科副科长。工程科全部正副科长加主任科员及一般科员、外聘人员共计18人,队伍组成复杂,文化程度,资历各异,技术管理水平高低不一,而面临的城建开发任务又十分艰巨,开发量大,点散面大,极不好管理,而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大家并未退缩,全科在城改办领导下,在狠抓内部思想,组织建设的同时,紧抓人员业务技术学习不放,开展以学习现行规范、堆积为中心互教互学、传帮带活动,要求每人结合施工实际,深入学习领会和掌握相关规范、规定条款的含义,把握尺度,不断提高施工技能及技术管理水平。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大抓了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室的工作果然有了大的起色。93年底计开工四版权所有个项目,即:白马凼片区10、11号工程,砖混结构,采用带形基础,建筑面积7580平方米,其中非住宅1250平方米;重庆大学大门前住宅工程,剪力墙砖混结构,砼条形基础,建筑面积20771平方米;沙区陈家湾农贸市场工程,砖混剪力墙一框架结构,条形一柱孔桩基础,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非住宅5653平方米。

截止本年底共竣工9个工程,共计建筑面积40294平方米,其中当年开竣工达16110平方米,非住宅9133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由于加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做到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白马凼片区五、六、七、八、九号及农贸市场等六个工程,被市、区质监站评定为优良工程,受到了各方及用户的好评。

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期间,根据工作需要,任工程管理科科长,负责全面工程科工作,94年10月晋升为土建工程师,三年间科室人员锐减成为7人,但工作任务及开发量并未缩减,只是个人承担的工作量有了较大增加,截止96年底计新开发五个项目,即白马凼片区2-1号住宅,建筑面积3548平方米;沙区陈家湾二期还建工程,混砖结构,条形基础,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沙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办公楼,全杠架剪力墙结构,10层,砼条形基础,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沙正街木粉巷商住楼工程,剪力墙砖混结构,砼条形基础,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非住宅2700平方米;上桥八庙堂住宅工程,砖混结构9层,砼条形灌柱桩基桩,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

1995年至1997年12月在沙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任工程科科长,1998年1月调到渝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任工程部副经理。主要从事现场的技术负责。主要工程有恒鑫商住楼三区高层(框剪结构,层高20,建筑面积49900平方米,获2001年重庆市巴渝杯奖。)、同心大厦工程、贵阳市白云区民政办公大楼、升伟·新民居e2栋工程、学府大道工程、华立·北泉花园一期等工程。

总之,通过对上述工程的实施和管理,使我对建筑施工技术工作有以下的体会。第一,先要看懂图纸,然后根据工艺要求,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看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并与设计人一起把问题处理在实施之前。第二,在施工中,对于工业建筑的结构,一定要注意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搞好预留预埋,以免影响设备安装。而对民用建筑的结构,要特别注意它的使用安全,并尽量不要影响后期装饰和使用功能。在此前提下,应将各种受力结构的特点弄清楚,作为在施工中控制质量的重要环节。控制的方法就是要搞好原材料质量抽检,执行好强制性规范,加强对隐蔽工程的验收以及后期力学检测的管理,使各种资料尽量真实,做到对工程的安全心中有数。第三,工程后期的施工重点,就是要把好工艺操作质量关,搞好各种工序间的穿插流水,使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尽量满足设计人的设计效果,且又不影响使用。第四,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使用新材料、新设备,同时又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在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使自己在快速发展的建筑科学技术方面保持永不落伍。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2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工程

引文:

控制裂缝的展开可采取多种方式。一是设置变形缝将结构进行平面分割。《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钢筋混凝土现浇式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小于45m,但变形缝的存在对建(构)筑的使用会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二是根据结构遭受的最大温差、收缩及沉降等变形作用是在施工期间发生,在此之后显著减小,只存在一部分变形的情况,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后浇带,可以控制裂缝达到结构不设置永久变形缝的目的。三是采用无缝施工技术。无缝施工技术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膨胀剂,以补偿收缩混凝土为结构材料。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水化、硬化过程中产生膨胀作用,该膨胀作用由于受到结构钢筋和邻位的约束,能在结构中建立一定的预压应力,并依此来抵抗混凝土收缩变形时产生的拉应力,克服或防止混凝土结构的开裂。

1工程概况

龙岩国际商贸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95600m2,建筑层数为地上27层,建筑总高度99.05m。工程项目分为三部分:地上1~7层裙楼,8~27层分两座对称的塔楼,地下室2层。

工程项目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桩,桩承台与基础梁板相连。地下室部分南北长176.8m,东西宽124.8m,混凝土强度墙柱结构C50,梁板结构C40,地下室四周墙C35,基础底板抗渗等级p8。裙楼部分南北长121.0m,东西宽117.8m,混凝土强度墙柱结构C45,梁板结构C35。塔楼部分平面为L型,东西方向为69.85m,南北方向为44.0m,混凝土强度墙柱结构根据不同楼层分别为C40、C35、C30,梁板结构C30。

2施工方案及实施

工程项目为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单位提出后浇带设置要求是:地下室底板至地面顶板南北方向4道,东西方向2道;裙楼部分南北和东西方向各2道;塔楼部分仅在东西方向有1道。后浇带浇筑间隔时间为60d。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施工项目部提出后浇带的施工方案。具体做法是:塔楼混凝土结构采取“无缝施工技术”方案;裙楼和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按原设计要求设置后浇带的施工方案。

2.1塔楼混凝土结构采取“无缝施工技术”

根据工程结构要求,确定在塔楼13~14轴之间各设置1条2000mm宽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外用掺8%~10%Hea的小膨胀混凝土,膨胀加强带采用掺10%~12%Hea的大膨胀混凝土且其强度比两侧高5mpa的混凝土浇筑。膨胀加强带与相邻界面用密目钢丝网隔开。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首先在膨胀加强带的一侧用小膨胀混凝土开始浇筑,浇筑到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完成后再改为小膨胀混凝土浇筑,如此循环,实施无缝施工。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用木抹搓平,搓平次数不少于3次。能上人时及时进行覆盖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保养时间不少于14d。竖向结构混凝土构件模板拆除后,采用在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液,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的养护方法。

2.2裙楼和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根据所处的位置,分为两种类型:地下室底板和外墙为了避免后浇带留置期间地下水渗入造成清理困难,采用超前止水构造;其他部位的后浇带按常规做法。

按设计要求间隔60d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采用掺8%~10%Hea的膨胀混凝土且其强度等级比两侧高5mpa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浇筑前应先进行凿毛、清理处理,并洒水湿润。墙梁及厚大部分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0mm,混凝土浇筑后在初凝前进行2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而在细骨料和水平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浇筑完成后覆盖养护,保养时间不少于14d。浇灌混凝土时应从结构低层逐层向上层结构推进,当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模板和支撑体系。

3小结

混凝土的收缩随时间增长,初期收缩发展较快,1个月约完成全部收缩量的50%,3个月后增长减慢,一般2a后就趋于稳定。龙岩国际商贸中心工程项目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期间为2010年8月-2011年3月;裙楼结构工程施工期间为2011年3月-6月;塔楼结构工程施工期间为2011年6月-12月。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日期为2013年5月20日。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及竣工后,对地下室、裙楼和塔楼结构进行全面检查,未发现结构开裂等质量问题。

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是一种扩大伸缩缝或取消伸缩缝的有效措施,它既是施工措施,又是设计手段。工程项目施工中,可根据工程施工条件和结构特点,遵循“防、放、抗”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不同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实现防止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目的。现就本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无缝施工和超前止水技术的施工技术要点及适用范围进行总结,详见表3。

表3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与适用范围

名称施工技术要点适用范围及特点

后浇带无缝施工1.以补偿收缩混凝土在结构中建立一定的预压应力,抵抗混凝土收缩变形时产生的拉应力。

2.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GB/t50081-2002的规定。

3.膨胀加强带宽度宜为2~3m,膨胀加强带与相邻界面用密目钢丝网隔开。1.无缝施工是一种扩大伸缩缝或取消伸缩缝的措施,不适用于沉降缝。

2.膨胀剂仅对早期混凝土收缩有一定作用,对于后期混凝土收缩应采用其他措施。

3.无缝施工技术可以减化施工程序、加快模板周转、整体防水效果好、节省工程费用。

后浇带超前止水1.后浇带处地下室底板设加强层混凝土,加强层混凝土留设聚苯泡沫填充伸缩缝。

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设置混凝土导墙,导墙外侧与外墙模板一体施工,导墙内侧模板采用快易收口网,施工缝处理一次成形。导墙中采用留设聚苯泡沫填充伸缩缝及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在达到导墙超前止水效果的同时亦保证了后浇带处一定的收缩变形能力。1.有地下水的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可以避免后浇带留置期间地下水渗入造成的清理困难问题,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

2.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及室外回填可整体施工,避免受到外墙后浇带留置期的干扰,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

3.超前止水设施需要增加一定的费用。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3

重庆两江幸福广场北侧的一家咖啡厅内,萦绕着一阵阵浓郁香味。

靠窗的一张座椅上,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曾强抬起头,隔着玻璃望向街道斜对面。

在那里,太阳座建设项目工地上,工人操纵着工程机械,在雨中奔忙。

太阳座建设项目,定位为照母山科技创新城地标式建筑、5a甲级写字楼和生态节能建筑。

“太阳座工程之所以称得上生态节能地标建筑,得益于项目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元素。”曾强说。

说到这里,作为该项目主要负责人的曾强,脸上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在曾强心里,也再次升腾起这样一个信念――在不远的未来,环保而时尚的钢结构大厦,必将如密林般崛起于山城。

为让这幅画卷成为现实,曾强和同事们一直在努力。

梦想之源

在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0级钢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面试现场,发生过这样一场问答――

考官问一考生:“为什么选择就读钢结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这名考生的回答,让考官为之一振:“我的梦想是修建中国第一高楼。就目前而言,钢结构应该是最合适的建造材料……”

这名考生,就是曾强。

曾强对钢结构的执念,源于他攻读建筑工程结构本科专业时的一堂课。

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假如我们要在月球上修房造屋,用什么样的材料比较好?”

“钢筋水泥”“玻璃”……同学们的答案不少,却无一入得了老师的“法眼”。

最后,老师给出了标准答案:“最合适的应该是钢结构。相较于钢筋水泥建筑,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施工速度快、可回收利用等一系列优点。”

老师的回答,让“钢结构”这个陌生词汇深深印在了曾强脑海中。

课后,曾强经了解得知,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新型建筑结构,强度较高又环保节能,被广泛应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巴黎艾菲尔铁塔、纽约帝国大厦、北京鸟巢等都是钢结构建筑的典范。

从此,曾强Ω纸峁共生了浓厚兴趣。也因为这样的兴趣,他才在报考硕士研究生时选择了这个在当时很冷门的专业。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强参与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等多项大型钢结构建筑工程的投标和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曾强从事钢结构研究的决心更加坚定。

“现在国家经济、科技以及工业生产水平都在不断发展,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必然会成为大势所趋。”曾强说。

创新之力

2016年10月2日,重庆国泰艺术中心。

在阳光的映衬下,互相穿插、叠落、悬挑的红黑色钢铁构件,如同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在艺术中心顶部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一般人也许不清楚,那些红黑构件实际上就是构成国泰艺术中心的核心元素――钢结构。这些钢材使用的规格、强度,仅次于‘鸟巢’。”曾强说。

出于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曾强毕业后,决定在重庆开启自己的“梦想之旅”。

“重庆山地广,河流多,虽然钢结构建筑起步较早,但与国外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重庆钢结构建筑应用比例仍然偏低。”曾强说。

2007年,曾强进入重庆建工集团,成为一名年轻的副总工程师。

工作伊始,曾强就接到了一份大单:国泰艺术中心钢结构项目设计。

因为地处解放碑核心地段,国泰艺术中心工程任务量大,建设周期长,在当时被称为国内建设难度最大的钢结构公益项目。

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曾强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反复设计论证,创造性地将有限元分析技术成功运用于国泰艺术中心项目,提出了“钢骨混凝土分离施工法”新概念,从而优化了原设计方案。

初战告捷,曾强又相继投入到涪陵青草背长江大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钢结构工程、重庆大足体育场等项目建设中,并总结形成了“多维空间钢结构节点”等多项专利施工技术。

“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我学习和实践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也克服了不少难题。这一切,都让我对钢结构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入。”曾强说。

转型之路

2013年4月18日,重庆维景国际大酒店。

这天,由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隆重举行。

曾强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建造钢结构住宅,就像‘搭积木式’造房子、流水线上‘生产’房子,让80%的工作量在工厂里面完成,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减少2/3的用工……”

近些年,曾强的关注点逐渐由大型钢结构工程转向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领域。

“目前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道路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性瓶颈制约了其推广应用。”曾强说。

为了更好地促进重庆和西部地区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提高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制造能力、技术手段、管理水平,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2009年3月,曾强加入了新公司,投身到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中,并确定了公司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全面协助公司的投标、加工制作、施工安装等各项工作。

作为重庆市优秀青年建设者、重庆市建筑协会技术专家,曾强还积极承担了重庆市建委牵头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及相应图集的编写工作,身体力行地助推着重庆市钢结构行业、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

这对曾强而言,无疑是极大的鼓舞。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革传统建筑体系,推动钢结构在重庆工程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促进重庆钢结构建筑产业化、标准化和配套化……这是我的使命所在。”曾强说。

【采访札记】

曾强是一个有梦想的建筑师。

作为重庆城市建设的思考者、建设者与见证者,曾强和他的同行以敏锐的专业视野、独特的设计立场,不断用新的建筑语言,表达着重庆特有的地理态度与人文情怀。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4

关键词:旅馆设计浙江大学开题报告范文杭州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1)课题的来源

根据指导老师布置的《浙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此次毕业设计来源于工程实际:南方某市沿街道地段新建一旅馆;地基面积80m×60m=4800m2。

2)目的意义

目的:此次毕业设计资料来源于工程实际:南方某市沿街道地段新建一旅馆,通过毕业设计全面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图、建筑施工图及施工图概预算的原理,编制施工组织是设计和概预算;

意义:1、巩固本人三年来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锻炼自己画图、识图能力;

2、解决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中各方面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初步了解与掌握一个建筑方案设计和结构工程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设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3、充分理解和正确掌握多层房屋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内力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建筑及结构设计方面相应的规范和规程,以及掌握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软件中天正及cad的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4、通过毕业设计全面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全面掌握建筑中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功能组合,完成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绘制建筑结构图和建筑施工图,并进行相应的机构布置.。

3)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国内:基础国内一般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人力消耗较大,比较落后;在机械挖孔方面技术比较先进,但是推广面较窄;主体结构施工方面,大多是采用钢筋砼,在帮扎施工上,手工施工较多;砼浇筑技术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商品砼浇筑方便、简洁;砌体结构施工与国际接轨,采用人工砌筑;但是在脚手架的安装方面采用折叠式里脚手架,安全稳定,转运灵活方便;防水工程普遍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柔性防水。

国外:德国建设矿井井筒采用7层防水工艺,即混凝土、砌块、沥青石渣、不锈钢板、沥青石渣、砌块、混凝土。造价是中国自防水井筒工程4-5倍。瑞典、加拿大在渗水环境中锚喷,采用放水支护法,用钢丝和橡胶制成半圆型胶管,用粘结剂粘在渗淋水处,/tuijiankaiti/排至基础面盲沟,在管外锚喷,把管埋在喷层之内,喷层是外混凝土内部流水的现状。日本多采用改性水玻璃——水泥浆等,有计划的设计压力、输浆量、封水效果等。俄罗斯采用粘土浆,无约束注浆法施工,即不设计压力、输入量,只是把设备安好,一直注,什么时候压不进浆则停工,无帷幕防区,工期长,治水率低。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主要内容: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技术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基本要求:每人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全部任务,要求每人完成一套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和相关的建筑说明及结构计算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严禁抄袭。

①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图幅采用2号图纸,比例:1:100(节点详图,构件配筋图除外)

②建筑结构施工图表达方式:采用cad绘制,打印成图.

③图纸装订:按设计说明,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顺序装订.

④设计资料装订:论文建筑设计说明,机构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一并严格规范要求成册.

⑤图纸的内容标注必须规范符合制图标准.

法:1、采用砖混结构。

2、从设计的功能上根据现代旅馆的设计要求,根据现代人的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设计多种多样住宿环境,以满足不同人的住宿要求。

准备采取的措施:通过课题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数据和勘测设计资料,综合考虑总体规划、基地环境、功能要求、建筑经济以及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设计并绘制成图纸。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1)工作任务

独立完成该旅馆的建筑结构设计,为保证设计的准确性,方便与下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检查,并在每项进度安排中进行对该项的总体检查,达到预期结果。

2)进度安排

2007年3月12日-2007年3月19日完成开题报告,建筑方案设计

2007年3月20日--2007年4月4日建筑技术设计

2007年4月5日--2007年5月5日

建筑结构设计

2007年5月6日--2007年5月22日 施工组织设计

2007年5月23日—2007年5月底 毕业设计资料整理归档,准备毕业答辩资料

3)预期结果

1)全面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2)掌握普通旅馆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设计。

3)绘制施工平面图。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5

1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建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人实践,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为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英国的BReem评价体系、日本的〔;aSe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澳大利亚的napeRS建筑环境评价体系、加拿大等多国GBtooi,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中国台湾省、香港地区也相继推出了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制定了定量的评分体系,对评价内容尽可能采用模拟预测的方法得到定量指标,再根据定量指标进行分级评分。对于难以定量预测的内容,采用定性分析、分级打分的方法。这些评价体系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对于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绿色建筑评价工具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注重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评价工具也由早期的定性评价转向定量评价;从早期单一的性能指标评定转向了综合环境、经济和技术性能的指标评定。

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2.1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1994年我国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同时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

1996年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证措施。

2001年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试行稿),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特点,完成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的制定,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

2002年10月,科技部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汇集了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等9家单位近40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历时14个月,于2004年2月结题。

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与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等科研机构成立了项目工作组、专家组和标准编制组,完成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征求意见稿)》。

2005年10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清华大学、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参编,建设部科技部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2.2各地区节能住宅评价标准和生态住宅的建设

基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集成研究和应用实践,制定了地方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例如上海市就于2003年1月出台(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而后又制定了《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

2005年11月,为适应生态住宅的发展实际需要,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和环保局委托上海市建科院,同济大学等高校对《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形成新一轮的成果。

3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

对比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过程中的不足和欠缺应当成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3.1由总则走向细则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仅限于住宅,对于其他大量的公共建筑和旧住宅改造项目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走在绿色建筑研究前沿的发达国家,已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更为系统地分类。如日本的CaSeBee陆续完成了用于既有建筑物的《CaSeBee既有评价工具》、用于短期使用建筑的《CaSeBee一临建。评价工具》和用于改修建筑物的《CaSeBee一改建·评价工具》以及用于评价热岛现象缓和对策的《CaSeBee一H"评价工具》。制定更为系统和专项的评价体系,将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走向完善的必然趋势。

3.2由引导走向监督,定性走向定量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尚属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在评价系统的起步阶段,评价系统的制定应以引导鼓励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为主。如由于国家对太阳能发电并人国家“大电网”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导致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我国长期处于太阳能制热的低水平利用状态,太阳能光电技术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所以在现阶段,评价体系的制定应主要考察是否具有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采取了适宜的生态技术措施等。随着相关技术政策法规的启动出台,评价重点将由鼓励引导走向监督落实。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刚刚颁布,绿色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较为缺乏,使得定量评价的标准难以科学地确定,随着今后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开展,再逐渐改进定量评价的内容。

3.3实行第三方认定制度

根据国外评价系统运行的成功经验,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独立于建设单位的组织对评价系统负责,提供“公平、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认定,为参评客户提供咨询、组织评价过程、给予评价认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本身的科学与公平,使过程控制落到实处。例如日本在“国土交通省环境行动计划”的影响下,出台了用;aSeBe}对建筑物进行评价的第三者认定制度和;aSe-Bee评价师认定制度,保证绿色建筑评价公平、公正的落实。

3.4由阶段评价走向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

目前我国的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制定将重点放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这与我国借鉴国外经验有关(主要是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通常是一个综合建筑事务所总承包整个项目设计,建筑师向业主负责,形成开发策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国际上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对最终结果进行控制。如在BReeam,LeeD和G13too1中几乎都只有施工废物处理的条款涉及到了施工阶段。

在我国,施工阶段扮演了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施工单位独立于设计单位,两者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对施工阶段的评价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从重视建筑物规划设计阶段的评价走向基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全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6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建筑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于__年__月毕业于___工民建专业,于__年__月进入__有限公司工作,至今从事现场施工员、安全员及现场技术负责人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遵守公司及所在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维护___荣誉,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工作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现将近年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上要求进步。

我认真学习了___主义、___思想,深刻理解___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___理论,坚持党的四项基础原则,学习“___”重要思想,思想上行动上同___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___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新的岗位上摆正位置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科研管理的一般理论同科研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为本系统制订符合实际的科研发展目标和科研发展措施献计献策。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做到毫不含糊。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有一定的___协调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热爱自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工期紧,人员少,任务频繁,能够做到跟班作业,保证按时完成检验任务,保证工程检验顺利通过,表现出我们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强,发扬的我们公司,我们项目部连续工作、吃苦耐劳精神。

三、业务技能

近年来,本人通过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坚持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第一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多项建筑工程方面专业技能。本人能熟练office等办公应用软件,熟练掌握autocad建筑制图软件,熟悉建筑工程预决算,具备编制施工___设计的业务水平,能独立完成整套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工作,掌握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技能,能够胜任中大型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及现场技术负责的工作。

四、具体专业工作。

__年__月至__年__月,我被公司委派到__商住楼工程任实习施工员,主要负责现场的施工放样等。我端正学习、工作态度,认真完成施工员交办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我积极的向有经验的同事们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在领导及同事们的热情帮带下,在较短的时间里,我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在此期间我参与工程的主体验收及竣工验收,得到了领导及同事们的肯定。在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踏实、认真持之以恒的完成本职工作,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__年__月至__年__月,我调到__工程任施工员。在工作中,我仔细阅读图纸,认真核算各种材料的申请数量,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编制、整理归档,力争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每天我都坚持写施工日志,认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关工程上的事件,对于工程上发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主管施工员汇报。我不怕苦、不怕累,积极配合技术负责人,努力完成其交办的各项任务。在这个项目工程中,第一次接触到人防工程及桩基工程,第一次参与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检查、验收等工作,第一次接触00g___图集,并认真学习图集,对我以后的各项目工程帮助很多。

__年__月至__年__月,我被委派到__工程项目部,鉴于天香花苑项目的良好表现,我被公司委任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现场我负责图纸的___,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与甲方和设计单位沟通,解决现场施工问题,减少了施工程序错误,并节省工期,在施工过程中,放线工作亲力亲为,模板制作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在现场做好自检,交接检,项目部检查,最后报监理部检查。尽量做到工程工序的规范化。

__年__月至__年__月,我在公司承建的__综合楼工程中担任现场技术负责人工作,全面负责15000m2建筑的施工,全面负责技术问题和劳动力___问题。超时完成合同工期,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新技术等工艺控制成本投入,创下15000m2主体工程___天封顶的大好成绩,为公司创造了较高效益,在这一年多中,我深感一个工地技术负责人的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也认识到了需要不断学习充电的重要性。

__年__月至__年__月,我在公司承担的__5#号楼工程中担任质检员及现场技术负责人工作,由于属于小高层建筑,每个节点部位我都做到质检员应有的工作态度,对建筑轴线尺寸、标高、模板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都控制到位,对劳动员工做到岗前培训交底,明确规范要求。

__年__月至__年__月,在公司承建的__设备中心工程中我担任现场技术负责人工作,由于是工业建筑,设备基础及预留预埋钢构件、螺栓比较多,对于施工精度达到很高的要求,在施工现场认真查看图纸是否在图纸会审时有遗漏问题给施工带来不便,并在各项定位放线及预留预埋施工中协同施工员进行组个检查,避免出现预留预埋偏差给后期设备___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场合理___劳动力,安排合理施工工序。确保了了工程能够按合同工期保质保量竣工。

五、小结

以上是我近几年来从事技术工作的简要情况,通过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他人那里学习,再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确实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但是,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的。克服不足,学无止境。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断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报效单位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为单位和国家贡献我的全部精力。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7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生产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它是学生学完基础课后,在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前,去有关企业进行验证、充实、巩固、提高的过程,也是参加工作的预演。我计划在沧州市的一个监理公司完成生产实习。实习单位为渤海监理有限公司。位于沧州市运河区西环中街65号,主要承担二、三等房屋建筑工程和二、三等市政公用工程的监理。

由于去年我以在该公司提前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而且在颐和广场总监理郭春起郭工(同为沧州设计院副院长)及技术总监王维新王工(退休前为沧州市一建安总工程师)的细心帮助下,今年我以助理监理的身份参与该单位的管理工作。计划从XX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实习期间共分三个阶段。

1.阶段:熟悉单位或工地,熟悉施工图纸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工长或技术人员指导下拟定个人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内容可包括:了解工程项目概况、学习工程管理的有关理论及知识、参加工程实际工作、进行专题调查研究。

2.实习阶段:深入实习施工技术与管理,参加技术或管理工作或劳动,积累第一手资料,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等。

3.与考核阶段:整理总结实习收获,写出生产与管理实习报告,并离开实习单位,返校准备答辩。

二、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东塑房地产开发公司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沧州晶程建筑设计公司

监理单位:渤海监理有限公司

我所在的监理办公室,有1个总监理工程师,1个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1个土建专业监理员,1个水电专业监理员。土建监理员要负责文案工作,打印通知等。

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为主楼地上11层,裙楼地上二层,建筑面积19986㎡,建筑物占地面积3784㎡,主楼11层,建筑高度42.30m,其中一、二层层高为4.2米,三-九层层高为3.6米,总建筑面积为24450㎡,北侧为两层裙房,建筑高度9.6米,建筑物长103.90米,宽36.40m,a-d轴为主楼,d-f轴为裙房,主楼和裙房的一层均作为商业门市,二楼是分别为下部店面服务的办公用房,三层以上均为办公用房。

建筑分类:一类高层屋面防水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建筑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基础形式:肋梁筏板基础

垫层为c10砼,承台为c30砼,主楼基础顶面~四层框架柱砼为c40,裙楼基础、框架柱、主楼四层以上框架柱、剪力墙、梁板、现浇楼梯砼均为c30,其余砼构件为c25.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hrb335级钢筋,hrr400级钢筋。砌体:土体中采用mu10普通粘土砖,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

总工期及进度安排:本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XX年7月20日,竣工时间为XX年10月20日。工期目标为457日历日。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十二五”期间建筑业企业转型跨越三年行动计划,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走出去”发展为突破点,以培育“建筑强市”为目标,更加注重科技进步,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推动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利税、省外业务年均增长15%-20%。到2015年末,全市建筑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实现总产值40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450亿元,创利税总额20亿元以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培育年施工总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20亿元以上企业7家,晋升特级总承包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达到15家,力争完成境内外上市企业1家;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市外施工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到55%以上,培育年施工总产值超过50亿元省外区域市场1个以上,超5亿元省外区域市场8个,国际市场业务实现新突破;建筑业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提升,创部级工法5项、省级工法10项,建立省级研发中心2个;行业人才结构更趋合理,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达到500人以上,岗位培训达到1万人次以上;工程质量普遍提升,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降低一般事故发生率,实现全市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全覆盖。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建筑强市”新跨越,一方面必须坚持建筑业发展主线不动摇,形成大产业,培育大企业,占领大市场,承建大工程,确定大目标,另一方面必须全面提升我市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投资融资能力强、集聚人才能力强、施工技术能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市场竞争能力强。

(一)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坚持“一业为主、多元经营”模式,重点发展建筑幕墙、钢结构、智能一体化、城市轨道交通、园林古建、水利、电力等专业,在夯实主业基础上,鼓励企业多元化经营,延伸相关产业链,进一步向房地产、建材、化工制造等产业拓展。鼓励大企业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实行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重组,实现集团化经营,重点骨干企业利用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积极探索承包新模式。引导中小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专、精、特、新等技术和管理特色的专业型建筑业企业。通过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和专业型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调整建筑企业结构。强化大企业、大集团的主体意识,培育组建一批资本雄厚、技术密集、人才集聚、管理一流的大企业和集团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方式,与科、工、贸、金融、院校进行联合重组,实现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建立完善母子公司体制,逐步形成以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多元经营为主的母体公司,与以项目承包、施工为主的专业协作子公司相结合的紧密型集团公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企业开发引进和消化吸收更多的建筑高科技、新技术,增强企业设计能力、独创能力和现代施工技术能力。引导企业更加重视对现有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专业人才、技术工人的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企业由经验型向知识型、管理型转变。

(三)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地区推介、企业互荐、资本运作等方式,积极开拓外埠市场。依托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或设立区域性的专门办事机构,与当地相关部门和建筑市场建立区域间协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提升我市建筑业在市外、省外的知名度。大力引导企业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项目进行深度开发,实现区域市场规模化。进一步巩固安徽、山东、江苏等传统市场,抢占中西部地区市场份额,重点开拓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辽宁、江西、广西等新兴市场。同时加快探索开拓国际市场试点工作,为国际承包、合作、劳务输出积累经验。

(四)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发展理念,以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为核心,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夯实工作基础,提高监管效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监理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方面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行为和责任,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制度,现场见证取样制度、分户验收制度和竣工备案制度,突出监管重点,实行差别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监控,强化工程突发险情和事故的应急处置,深化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切实提高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安全责任意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五)加大建筑科技创新力度。积极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深入开展技术合作交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积极鼓励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完善人才共享机制。深入推广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绿色建筑,严禁使用淘汰产品。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机械化施工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保障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健全服务管理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服务与监管并举,努力营造建筑业发展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规范服务行为,深化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建设,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市场信用体制建设,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清出机制,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弘扬文明风尚,提高企业软实力。进一步完善防范拖欠工程款长效机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大力推行实名制管理。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2012年5月-2012年9月)。通过座谈、走访、调研,掌握我市建筑行业企业发展基本现状;通过学习考察,全面了解创建“建筑强市”的目标、要求和途径,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召开建筑强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广泛发动(2012年7月-2012年12月)。一是会议推动。组织召开全市“建筑强市”工作会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动员部署;二是分层推动,确定重点镇(街道)、重点部门、重点企业,召开动员大会,层层发动;三是媒体推动,在《今日》、广电台开辟“建筑强市”专栏、专题,广泛宣传创建“建筑强市”的重要意义,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13年1月-2014年12月)。

1.加大扶持,政策推动。建筑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制订具体的建筑业扶持激励政策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政策措施。

2.优化服务,帮扶拉动。有关部门、镇(街道)、行业协会围绕工作重点,对完成建筑强市目标分解任务存在困难的企业,进行分层次指导,积极予以一企一策帮扶。

3.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对在建筑强市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工作者、先进示范企业、先进部门予以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以评促推、以评促建。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2015年1月-2015年6月)。对照建筑强市各项评价指标,查漏补缺,巩固提高,达到建筑强市建设标准。

第五阶段:申报考核(2015年7月-2015年12月)。根据省建筑强市评审管理办法,认真分析总结,全力做好申报工作,迎接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创建“建筑强市”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开展建筑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各企业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研究、联络等工作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9

【关键词】工程经营管理;经济效果;方法

由于建筑工程有较多不可预见因素,故而风险较多,在开展工程管理时难度也较大,也有较大的经济风险。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困难,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工作,将承担风险降至最低并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施工企业的关注重点。本文现从多个方面提出改善措施,分述如下。

一、做好建筑工程承揽决策

施工企业首先需获取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合同才能够采取措施对工程承包的经济风险予以降低。在对有利合同予以选择之前需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对类型不一的市场信息予以全面收集,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预测建筑工程需求与供给信息。通过诸多途径联系业主后定期回访交付营运的工程,对网络营销渠道以及市场信息库予以构建。同时,施工企业还需对不同类型合同的特点予以了解,在对施工合同类型予以选择时需将以下因素考虑在内:项目规模、复杂性、竞争情况、单项工程、准备时间、外部环境、工期等。只有充分了解上述情况后才能对工程预算予以迅速准确编制,进而将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费用测算出来,并对项目承包方案予以制定,对施工组织计划措施予以采取,并保证其科学合理性,而后借此参与投标,对工程承揽决策予以有效制定。

二、强化对外经营结算力度

(一)按月结算

对合同工程量清单中的单项工程予以明确,保证能够准确且及时地按月结算,确保资金可及时周转与回笼。由此就要求经营人员频繁巡视施工现场,这样才可充分了解每天需要施工的项目,并坚持写施工日志,以便于在月底或者开展最终结算时心中有底,不会将小项漏掉。还要及时对现象施工音像资料予以采集,尤其是变更索赔风险较大的项目,做好准备工作。

(二)找出索赔点

对合同予以细致研究,而后对照施工图与招标图观察有哪些地方索赔风险较大。在投标勘察现场无法了解部分单项工程,做标人也无法对施工困难程度予以准确估计,故而部分单项工程存在单价偏低现象,这就需要经营人员对索赔突破口予以寻找,以对损失予以挽回。

(三)对亏损单项工程量予以减少

对亏损单项工程量予以减少可提升地质缺陷工程量的签认。部分单项工程受到不平衡报价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单价偏低现象致使亏损。此时项目部无法进行索赔,故而只有制定有效措施以挽回损失。可分析现场条件,并制定出不会改变质量目标但是又有较高可行性的设计变更方案,对单项工程量予以减少,而后避免损失过多。

三、对工程经营管理责任制予以推行

由于建筑工程有较大的规模且工期较长,涉及层面较多,故而为了强化工程经营管理可对责任管理制予以推行,以增强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建筑企业内部需对相关机制予以完善,包括市场、服务、用人、分配以及监督机制等,同时还要将各项责任制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对各类资源予以合理配置,并对科学生产计划予以制定,对技术考核指标体系予以完善,实现预期经营管理目标。此外,还需对关联于工程经营管理责任制的规章制度予以建立健全,对各单位以及责任人的职责予以明确,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这样可增强工程建设效率,促使经济效益获得提升。

四、发现新型经济效益增长点

(一)可使用直螺纹套筒对钢筋焊接予以替换

在建筑工程中部分位置需使用超过φ25的钢筋焊接,在实际测算建筑施工现场并开展市场调研后发现可将上述钢筋焊接替换掉,使用直螺纹套筒。结合当前市场行情每个接头节省的费用为3至6元,结合建筑工程规模便可以省下极大一笔开支。这样不仅可加快建筑工程建设进度,还可最大限度地对钢筋损耗率予以控制,并节省工程款项。

(二)分包破碎石子工程量

部分建筑工程需开展洞挖石方,此时可尽量应用破碎石子,若建筑施工队伍缺乏可对石子进行破碎的机械设备,且又担心购买的话增加施工成本,则可由工程经营人员开展招标活动,分包破碎石子工程量。而破碎石子生产后主要由经营管理者予以分配处理,但是不可自行对破碎石子予以贩卖以为自身谋取经济利益。可在集体商议后由经营管理部门收购破碎石子,其价格需略低于市场价格。这样不仅可对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予以满足,还可开展建筑市场供应并提升经济效益。

五、创新建筑施工技术

由于建筑施工工程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故而只有开展技术创新与进步工作才能保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予以学习和研发,并持续探索与改进,确保有所收获。其一,对于建筑工程的全部施工项目均要提供技术保障,对施工技术方案予以制定,而后对施工过程开展技术指导与技术监控,对于交竣工项目则需开展技术测试与验收工作。其二,对技术管理与研发的相关机构予以完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总结并充分使用工艺技术,研发推广新型技术。在上述工作中均需由专人负责,对岗位目标予以落实并制定出科学考核措施。任命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领域的诸项事物予以负责,包括申报与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其三,将施工项目作为主要平台,对新方法予以研发和使用,对劳动生产率予以持续提升,而后对施工技术含量予以增加,保证建设工程的优质高效。其四,在开展技术管理时需对传统施工方法与工艺予以不断总结,并将精华提取出来以便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市场变化并与其相结合,对新型高科技的项目予以跟进并对市场予以拓展,促使施工企业拥有新型经济增长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经营管理工作由于特殊性与系统性较强,故而企业在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需做好总结与提炼工作,构建与自身特色相符的经营管理制度与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一支专业性高与稳定性强的经营团队,保证工程成本花费最少而经济效益最高,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蓉.建设项目工程经营管理新概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2]李喜华.加强工程经营管理全面提高经济效益[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建筑工程技术月度总结篇10

记者:潘主任,钢木门窗委员会的三大品牌活动在行业内赫赫有名,您能介绍一下吗?

潘主任:钢木门窗委员会所涉产品类别比较多,可概括为“九门二窗一栏杆”,产品大体上又可归为三大类别:手动建筑门、建筑外窗和电动门。委员会与相关机构或单位合作,做了大量工作来打造三大行业品牌活动。这三大品牌活动分别是:中国(永康)国际门博会、中国国际门窗城、中国门道馆。姚兵会长于2009年提议创办“中国国际门业博览会”设想,在2010年即变为现实,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门窗城于2012年正式开业,也意味着钢木门窗委员会开展行业品牌活动的第二个基地正式落成。中国门道馆也在北京昌平正式落成,门道馆将成为全国自动门行业品牌活动的最佳基地。

记者:看来委员会也正是因为所涉产品种类繁多,才成立电动门自动门分会的。

潘主任:其实钢木门窗委员会前身为“建筑钢门窗委员会”,后来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动门车库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并,成立了“钢木门窗委员会”。2014年根据钢木门窗委员会分管领域跨度大而广的特点,以及自动门电动门企业的诉求,经委员会代表会员企业多次申请,协会秘书处办公会议初审同意,协会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于2014年6月批准成立了“自动门电动门分会”,委员会承担分会的组建工作。

记者:相信分会的成立能更好地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

潘主任:为了能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分会编制了《建筑门窗制作与安装》培训教材,教材分为:自动门篇、电动门窗篇、木质门篇,并组织了相关的培训和考试,企业反响积极,也为今后协会的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并且在近些年里,委员会编制了十余项行业标准,同时也积极组织标准宣贯活动,让标准落实到位。

记者:据了解,委员会也成功举办了许多展会?

潘主任: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一直是委员会重要的活动,今年门博会期间共发生交易额29.2亿元,同比增长4.6%,其影响力正进一步扩大。出于行业需求,2016年5月,分会又在北京举办了“2016中国(北京)国际自动门电动门展览会”,因为华北地区缺少此类专业展会,所以展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记者:接下来委员会将会有哪些活动呢?

潘主任:委员会将持续推进门窗企业资格登记工作、系统门窗认证;还要完成四本培训教材的编写及全面启动行业培训工作;还将启动“协会标准与行业推荐图集”的征集与编写;还有继续推动网络营销与跨领域企业联盟。

记者:广州铝门窗幕墙博览会现在是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您能谈谈博览会的发展么?

董主任:2016年3月在广州举行的第22届铝门窗幕墙博览会展出面积达8万平米,共设六大展馆、七大展厅,来自中国、德国、美国以及香港、台湾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多家企业参展,各项数据都创了新高。经历了22年的发展,全国铝门窗幕墙新产品博览会已成为我国整个门窗幕墙行业的名星展会,更是铝门窗幕墙行业最大的展会。为了让展会更有影响力,我们从2015年开始设置“星品汇”创新概念展区,展示节能、创新领域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星品”由10多位国内外专家进行评选、200多家权威媒体推介,广泛覆盖消费受众。除此之外,我们每年还会举办“中国幕墙网2011年度大型读者调查暨‘我最喜爱品牌’评选”,评选结果也会在博览会其间公布。总之举办一系的活动都是为了让博览会更具有吸引力。

记者:似乎在博览会期间委员会还会组织行业培训?

董主任:博览会期间举办培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契机,为了普及和推广建筑门窗幕墙行业所取得的新成果,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2012年3月份,委员会组织资深专家在广州华泰宾馆举办了“第17期全国建筑门窗幕墙技术培训班”,共有127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2013年举办了“第18期全国建筑门窗幕墙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138名;2014年3月举办了第19期全国建筑门窗幕墙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76名。2015年举办了“第20期全国建筑门窗幕墙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计76名。

记者:提高行业技术确实是行业协会应该承担的主要工作,可以培养专业人材。

董主任:是的,为此,委员会还参与编修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这是规范职业管理的重要举措,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在参与编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相关工作中,委员会密切配合协会质量部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和指导铝门窗幕墙行业的相关企业填报资料,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专家汇总分析有关数据,顺利完成了相关工作。

记者:住建部取消了“金属门窗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委员会是如何应对的?

董主任: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了“金属门窗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但相关社会诚信体系等措施尚未到位,完全靠企业自律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住建部行政审批“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精神,根据广大会员企业要求,协会启动了“建筑门窗企业行业资格登记”工作。铝门窗幕墙委员会同其他门窗委员会共同编写了《建筑门窗行业资格等级登记管理办法》等文件。2014年11月份委员会协助协会召开了全国和省市协会的行业资格登记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会。委员会还承担了培训教材中《铝门窗制作与安装》部分。除此之外,经过征求行业对一体化资质的修订意见,2014年11月6日《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等级标准》正式,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记者:看来行业协会的认证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董主任:其实早在2012年,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生产企业行业推荐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该办法于2012年11月25日并实施、开展产品推荐工作。截至2015年,通过我国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行业认定的企业共计94家(包括原密封胶领导小组认定企业),硅酮结构密封胶产品共计204个,通过硬质塑料隔热条行业认定的企业共有5家。

记者:那委员会未来还有什么工作计划?

董主任:2016年是“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随着重大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在这一年的落地实施,铝门窗幕墙行业也将进入结构调整的攻坚之年。我委员会将秉承“质量与效益并举”原则,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记者:据了解,塑料门窗委员会很早就开展了企业评级工作?

丛主任:是的,这项工作是闫雷光副秘书长在塑料门窗委员会任主任时提出的,塑料门窗委员会自2011年起就着手在行业内开展企业评级准备工作。2013年8月在哈尔滨、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两次研讨会。开展这项工作主要是根据2010年7月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的国发〔2010〕21号文《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决定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184项。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113项,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71项。在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中包括了“第48项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审批项目”。国务院取消“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审批”后,希望通过行业管理,加强建筑门窗自律管理,以及结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取消《金属门窗工程专项承包企业资质》提出的“采用行业自律形式实施行业管理试点”的意向,针对目前行业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拟建立门窗生产企业评级体系,用规范行业自律行为的方式,引导建筑门窗行业健康发展。

2014年11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向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管理局印发了建市[2014]15号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号)同时废止。在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标准中已取消《金属门窗工程专项承包企业资质》。

记者:据了解,委员会一直很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发展?

丛主任:是的,委员会一直在努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科学发展,为了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政府、协会和企业的结合,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营造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使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按照协会基地管理办法,经协会秘书处会议讨论,2013年~2015年期间,协会批准并授予了西安高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有机锡环保型材创新示范基地”称号、西安高科幕墙门窗有限公司“建筑门窗幕墙科技产业化基地”称号、广东炜林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稀土功能助剂科技产业化基地”称号、佛山市凯粤天雄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彩色pVC-U型材专用料研究制造产业化基地”、内蒙古亿利塑业有限责任公司“钙锌环保聚氯乙烯型材产业化示范基地”称号。委员会批准并授予了亚萨合莱国强(山东)五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塑料门窗行业建筑五金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共授予了6家科技产业化基地。

记者:除了命名基地,还有哪些举措?

丛主任:委员会还做了大量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塑料门窗行业标准体系。如由委员会主编的《建筑用塑料门》GB/t28886-2012和《建筑用塑料窗》GB/t28887-2012已于2013年6月1日起实施。由委员会和中石化北化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共同主编的《建筑塑料门窗型材用未增速聚氯乙烯共混料》已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制定共混料标准的目的是学习国外先进做法,为从源头控制型材质量提供技术依据和检测方法,以控制和提升行业产品质量。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委员会对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JG/t176-2005进行修订,行业标准《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JG/t176-2015已于2016年4月1日起实施。由委员会和维卡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及行业企业共同编制的工程建设标准《塑料门窗设计及组装技术规程》JGJ362-2016将于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

为了满足塑料门窗在开发、设计领域的选用需求,委员会联合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房地产总工工作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了《塑料门窗应用技术导则》,该导则已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于2016年1月4日批复立项,该导则正在编制中。

为配合建筑节能新标准及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要求,加快高性能塑料门窗的推广应用,委员会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修订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7J604《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将塑料门窗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纳入新修订的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塑料门窗》。

2016年委员会申报两项国家标准《塑料门窗用增强型钢》和《建筑用纱门窗》,目前正在审批阶段,希望国标委能够将此两项标准给予批准。因为,增强型钢在塑料门窗中作用是非同小可的,对塑料门窗的强度、刚度和长期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纱门窗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和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在建筑门窗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近几年委员会和房地产有关单位合作开展了一些活动?

丛主任:是的,2014年,委员会与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共同评选出塑料门窗行业28家企业生产的52个“2014全国房地产总工优选品牌产品”,并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于2014年12月27日在天津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房地产总工年会”,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向这些企业颁发了证书。此项工作深受行业企业欢迎,大大提升了塑料门窗行业企业和产品在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力。

2015年委员会与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共同成立了“全国房地产与塑料门窗行业联合专家组”,专家组共有房地产和塑料门窗行业的专家31位,专家组的工作是探讨和解决有关行业技术难点和热点。

记者:随着国家对于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未来委员会有什么计划?

丛主任:2016年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行业要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实现“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行业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据了解,委员会所编制的标准在行业中影响巨大,您能谈谈标准问题么?

刘主任:标准和规范是行业发展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委员会所涉及的产品比较复杂,比如《建筑门窗配套件应用技术导则》编制工作从2010年7月开始,共涉及建筑门窗配套件的七个方面:门窗五金、门控五金、密封胶条、密封毛条、密封胶、隔热条、通风器,到最后的完成共花了五年时间,作为配套件行业第一本关于产品应用类的文件,对于规范和引导行业产品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建筑门窗配套件作为实现建筑门窗功能的关键部件,品种繁多、复杂,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与试验、验证工作。该《导则》的实施,为提高建筑门窗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规范建筑门窗配套件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对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技术进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导则》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使建筑门窗配套件行业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

记者:在培训方面委员会作了哪些工作?

刘主任:为帮助各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生产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内部产品质量检验能力,保证门窗、幕墙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同时为帮助企业培养和吸纳更多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2013年委员会同国家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联合开展了《建材物理检验工(密封胶条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第一期共有来自全国13家密封胶条生产企业的16名检验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发的《建材物理检验工(密封胶条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其中4名检验员获得高级技能证书、12名检验员获得中级技能证书。

记者:未来委员会将有哪些规划呢?

刘主任:委员会将持续推动和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加强自律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企业间和行业间的沟通交流,适应联系越发紧密的市场变化需求。

记者:据了解,委员会一直很重视行业、企业文化工作。

宋主任:是的,企业是协会的根本,委员会非常重视企业的发展。从2007年至2011年,委员会组织了“采暖中国・走近名企”访谈活动,共走访了27家企业,透过这些企业和企业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企业家与企业文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这里企业家的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他们在思维、决策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独创性的能力。“采暖中国・走近名企”访谈活动,展示的就是我们行业内优秀企业家的风采和优秀名企的文化魅力。

记者:委员会如何帮助企业推进科技技术创新?

宋主任:委员会近些年一直在帮助企业申报“科技成果评估”,2012年,宁波东方热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塑料散热器、鞍山浩特散热器有限公司研发的钢制散热器,天津金王粉末涂料有限公司研发的采暖散热器用环氧聚酯型粉末涂料均有突破性的创新;2013年浙江荣荣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压铸钢铝复合散热器;浙江神彩散热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塑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山东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采暖散热器用紫铜管;2014年沈阳舒美佳散热器厂生产的专利产品;2015年大连恒宝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钢制板型散热器,均在委员会的帮助下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科技成果评估”。在行业标准化建设中,委员会也组织及时修订、制定产品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此外,委员会还组织编写了“十二五期间散热器行业专利汇编”,在高等院校中举办了产品外型设计大赛等。

记者:目前国内各种散热器发展情况如何?

宋主任:为了了解我国采暖散热器行业现状、各类产品的市场份额、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以及南方供暖市场需求等信息,委员会于2015年4月份开展了行业调研工作,历经5个多月的时间,多次深入企业比较集中地区进行调研,为制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数据参考。【2014年全行业约有2500家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产值过亿企业近50家。钢制散热器、铜制(含全铜、铜铝复合和铜管对流)散热器、铸铁散热器、铝制散热器和钢铝复合散热器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0.3%、19.2%、15.1%、6.9%和5.8%;不锈钢散热器、塑料及其它材质散热器约占2.7%。】

记者:为什么委员会要牵头成立舒适家居分会?

宋主任:近年来我国空调、通风、采暖系统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舒适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方面许多从事暖通营销、安装的公司从传统型向多元型转化,供热、新风、水除处、热源、除尘、智能控制都成为新的核心业务;另一方面,新兴的采暖模式正在向开放、合作的模式发展,资源共享、产销分离、强强合作等更加凸显,业务转型、系统一体化、智能化正逐步带动舒适家居系统的发展。在国外,舒适家居已从发展期进入成熟期,我国则从起步期走向发展期,我们有理由相信,舒适家居产业未来必将成为住宅相关产业的重要力量。

记者:未来采暖会向哪种趋势发展?

宋主任:目前,供暖方式多元化,但散热器采暖仍是我国基本的采暖方式,很多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是在原有散热器采暖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因地制宜、改善居住环境,推动多种能源在不同供暖系统的合理应用。如今,低碳经济和生态发展已经变成全世界以及国内各个行业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而且房地产业也加入到低碳发展的大军中来。而建筑节能挖潜的部分,更多的是来自暖通领域。新的设计规范中明确供热热媒进水温度75度,出水温度50度,散热器采暖应低温运行;2013年委员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做了大量的实验,并对“散热器采暖系统低温运行节能效果”进行了课题研究。散热器与热泵、燃气冷凝、太阳热能等技术的结合,节能优势明显,完全符合产业政策。在散热器采暖系统低温运行应用研究中证明:低温采暖更舒适、健康和科学。

记者:近些年分会在推广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是否能介绍一下?

党会长:2012年1月,分会向住建部报送了《关于在保障性住房推广钢结构体系的建议》,得到了姜伟新部长、齐骥副部长等部领导的关注和批示,3月,协助部保障司、质量安全司召开了保障性住房采用钢结构体系的专家、企业家座谈会,上报了《会议纪要》,在部相关部门、协会领导指导下,重点指导行业开展保障性住宅建设的试点工作,到2012年年底,已有5个省市的6个公租房建设项目明确采用钢结构体系。2012年4月,住建部以建科(2012)66号文印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进研究的软科学课题正式下达给协会,根据协会领导安排,分会制定了课题推进的具体工作计划和步骤,成立了课题研究的专家组。5月,由姚兵会长带队,组织部分企业家、专家参加的赴日钢结构住宅技术交流考察团,对日本的钢结构住宅发展经验和技术成果进行学习考察,与日本的建筑企业和钢结构协会组织开展广泛交流,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在行业产生较好反响。按照住建部的通知要求,代表协会为住建部、发改委起草《关于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工作方案和建议》,提出了“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等具体措施和建议。在国务院的国发〔2013〕41号文《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得到了采纳。2013年上半年两会期间,组织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行业发展提交提案、议案的活动,提升了钢结构建筑的社会认知和了解。《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进研究》课题于2014年底完成结题工作,政府在出台推广钢结构建筑方面的政策时将其作为主要的参考。

记者:目前钢结构住宅发展情况如何?

党会长:2014年分会开展了对钢结构住宅应用的基础数据摸底调研活动,深入行业协会、企业、工地和车间进行调研、座谈。除向全国的钢结构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外,还深入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达钢构、山东万斯达、中建钢构天津厂、山东精典钢构、山东仙泊绿建、新疆德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调研钢结构住宅的应用体系、技术、造价、建设规模和生产、施工情况的数据,评估钢结构住宅在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和对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率;对吉林省住建厅、湖北团风县政府、河北涉县县政府、唐山市、河北隆化县政府、辽宁省金属结构协会、河南省钢结构协会、安徽省钢结构协会、浙江省钢结构协会和福建省建材协会等地方、行业的调研则侧重重点摸清各省市和地区对钢结构住宅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情况,了解地方在研发、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先进做法和技术成果,为推广钢结构产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提供基础依据。调研收集的基础性和技术类的数据在分析和整理、研究后,反映在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相关章节内容中,并且也确保了“钢结构住宅研究”的课题成果的质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进研究》被中国生产力学会授予“2015年度全国优秀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杰出贡献一等奖”,这是建筑钢结构分会获得的首个经济和社科类成果奖项。此外,2015年,精工钢构、山东万斯达、安徽鸿路、新疆德坤4家企业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殊荣,加上杭萧钢构共有5家,占全国企业住宅产业化基地总数的10%以上。

记者:钢结构金奖是否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党会长:“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是国务院纠风办认可并保留的四项工程类奖项之一,也是国内钢结构建筑最高奖项,分会一直很重视奖项的颁发,本着“宣传贯彻评审条例、帮助辅导企业规范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精神,通过开展“中国钢结构金奖”评审活动,使我国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高。从2011年开始,又组织了“港澳特区钢结构金奖”进一步扩大了该奖项的影响力。在2012年,依据国家的《质量发展纲要》,修订了新的评比条件,制定了新的管理办法。新办法突出了工程质量、量化指标、现场专家考评、绿色施工等特色和内容,扩大了钢结构金奖工程的影响力,满足了服务于当前行业发展的要求。自2015年起,设立“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对获奖单位予以物质奖励,并计划用两年时间协助开建的钢结构项目统一建立“强条台账”标准,统一建立“材料台账”标准,帮助他们完善施工、设计文件,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合法性;帮助项目完善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报告书、指导书、记录、试验等,使之完整有效。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钢结构扶贫的情况?

党会长:受协会委托,作为对口扶持单位我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挥行业优势,扎实开展扶贫工作。自2013年开始,建筑钢结构分会开始了对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的技术扶贫工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效果良好。根据团风县钢构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帮助寻找行业骨干企业与之“联姻”,促进团风县钢结构企业与中建钢构、沪宁钢机、长江精工、浙江杭萧、山东万事达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2014年促成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中大区)与团风县人民政府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一起建设湖北钢结构住宅产业基地。2015年,通过组织交流推介,拉近了团风县钢结构企业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的距离,使团风县的钢结构企业开阔了视野,找准了发展标杆和定位,也促成其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市场合作。目前,我们已经协助湖北精诚钢结构有限公司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试点资质”,为企业快速、转型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2015年,团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4家,在16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中,鸿路钢构、中南钢构、福鑫钢构、潮流钢构、辉创重工、精诚钢构6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鸿路钢构的年产值突破15亿元。

记者:钢结构专业总承包资质对于行业发展有何作用?

党会长:根据行业的反映和对企业的调研,钢结构专业承包企业在市场承揽工程过程中,存在行业发展与相关法规不一致的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向建设主管部门提出选择部分钢结构企业进行房建总承包试点,并对拟试点企业做出推荐。先后对40多家企业情况资料进行收集,按照资质申报的有关要求汇总材料,有序推动工作的进展。2014年4月住建部批准一批钢结构专业公司(16家)进行总承包试点,对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解决专业公司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扫清了准入障碍。为加强试点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引导钢结构总承包项目健康发展,特制订《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实施指导意见书》;发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倡议书》,得到各试点企业的响应,纷纷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邀请全国总承包项目施工管理专家,就钢结构工程项目总承包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的要点等方面进行培训。培训采用集中讲课、或结合试点企业的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检查、诊断与指导等方式。切实提升钢结构企业施工总承包管理水平。该项工作被《中国建设报》推选为2014年度中国钢结构行业十大新闻之首。

记者:未来分会将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党会长:应该说适应国家、行业的新常态及协会的新常态,以国家、行业、企业的利益为重,紧密结合钢结构行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建筑钢结构分会2016年的工作重点。

记者:请介绍一下委员会的发展情况?

缪主任: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建筑模板委员会”,2002年更名为“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也扩大了业务范围。2013年,委员会又建立了三个下属委员会来开展工作,分别是:顾问委员会,由全国协会联谊会会长副会长、省市住房城乡建设厅现任领导和业内资深人士组成,主要研究和咨询行业发展战略、重大决策和方向性问题;主任委员会,由产业链上的设计、监理、施工、生产和租赁企业领导参加,研究决定行业重要政策措施、立章建制、发展规划、奖项评选、国际交流与合作;专家委员会,由相关的专家学者参加,负责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事故鉴定、方案论证、标准编制等工作。

记者:委员会近年来开展了哪些重要的工作?

缪主任:作为行业协会,首先应该了解行业基本情况,2013年2―5月,委员会先后赴江苏、广东、河南、四川、吉林、新疆、天津以及北京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察看了当地建筑施工现场,召开了由模板脚手架生产和租赁及施工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项目经理参加的座谈会,了解模板脚手架市场状况及使用情况,形成了《中国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行业长远发展指导思想和政策导向,通过反复研究讨论,了《中国建设工程模板脚手架行业改革与发展纲要》,这是指导行业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次,为了了解国外行业的发展情况,2013年6月份,委员会组织相关企业负责人赴德国、奥地利进行学习考察,拜访了德国建筑保险联合会、德国混凝土质量保护协会,并与5家欧洲模板知名企业接触,还实地考察了德国派利和奥地利多卡公司先进的模板技术及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形成了《赴德国、奥地利考察报告》。2015年与欧盟混凝土质量保护协会、美国模板脚手架协会和日本模板脚手架协会商定拟开展国际模板脚手架标准比较研究,并与他们协商拟成立国际模架协会,目前全力开展前期筹备工作。第三,为了模架企业取得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实现共赢宗旨,我们联合全国地方22家协会成立了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协会联谊会。完成了《中国建筑工人队伍建设研究》、《政府职能转变与协会工作转型》、《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意见和建议》、《建筑业企业营改增操作实务》等课题。

记者:目前行业发展有哪些问题?

缪主任:首先是标准。标准的缺失和滞后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有关模板脚手架的行业标准出台进程加快,但由于严重滞后且技术争议不断,有的标准刚刚出台就又修订;有的地方安检部门又以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为由限制产品的应用。我们多次向部里有关部门反映企业诉求,部里对脚手架标准也很重视。2011年委员会参编了国家标准《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2013年参与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和《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的修订工作;2015年,为了规范铝合金模板产品生产,根据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建标[2013]170号),作为主编单位,委员会与20多家参编单位共同努力,开展了《铝合金模板》标准编制工作。

其次便是资质问题。受住建部委托我们组织力量编制了《模板脚手架企业资质标准》,为了帮助广大工程模板脚手架企业顺利实现资质就位,拓展经营领域和空间,推进模架企业生产施工一体化经营,针对企业严重缺乏技术管理人员现状,同时考虑到相关行业需求,2014年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模板脚手架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教材,共41册,其中建设工程类(20册)、模板脚手架工程类(21册)。

最后就是安全问题。经分析,近十年,模板脚手架的工程事故率不断攀升,总事故率约占全行业事故率的30%,死亡人数占全行业的25%,其中责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为了杜绝或减少模板脚手架工程事故,2015年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模板脚手架工程施工手册系列丛书》,目前18本已经送出版社排版。

记者:接下来委员会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缪主任:应该说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但主要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为了确保模板脚手架工程质量,必须解决模架标准体系建设,经过梳理模架标准体系应该有68部,现已正式了45部,今年我们开展了余下23部体系标准的编制,现初稿基本完成,希望这批标准出台后能对控制模架工程发挥积极作用;其次,模架工程质量归根到底还得依靠一线操作工人,我始终认为工程质量是施工出来的而非依靠监督所能保证。为了提升操作工人的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近100多人的专家学者队伍,编写了《建筑技术工人岗位培训动漫教材》,目前28册教材动漫脚本已经编制完成,其中模板工、钢筋工、砌筑工、混凝土工动漫教材制作已经完成,第二批6个工种动漫教材正在抓紧制作中,其他工种动漫教材争取在明年底前完工,相信这项带有创新和具有里程性质的工作能对打造一支建筑产业工人大军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模架产品监控一直是困扰行业的老大难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模架产品认证制度,确保进入建筑市场的模架产品质量合格,考核的基本依据就是建设工程模架系列标准。第四,小型工程项目占全部项目70-80%,甚至更多,包括模架工程在内的小型工程项目是质量和安全高危区,加强小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监管同时,强化其教育培训也是提升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组织编制了《小型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岗位培训教材系列丛书》;第五,继续推进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协会联谊会组织建设,深化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加强行业热点问题研究,联合开展教育培训,突出标准制度建设;同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努力发展分支机构,推动模架行业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扩大业务领域和空间,为业界企业提供更优质、更全面、更便捷和更适用的服务。第六,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搭建组织架构,完善运行机制,明确资讯交换方式,开展项目深度合作与开发,推动国际模板脚手架协会步入正常化轨道运行。

记者:近年来委员会主要做的工作有哪些?

王主任:首先是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工作。建筑扣件产品是我国执行生产许可管理的第一批产品,为了在新时期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要求,按照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关于下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审查职能的要求,从2012年开始,委员会配合全许办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着手编写新版的《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受部分省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的委托,委员会配合脚手架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对部分省市扣件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进行了实地核查工作。为配合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作,委员会分别于2102年对37家、2013年对23家、2014年对6家、2015年对6家审查合格企业的产品进行了许可证检验工作。截止到目前,具不完全统计,全国建筑行业有18家许可证检验机构,扣件行业已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300家生产企业取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践证明,实施生产许可证的市场准入制度是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施工安全的有效制度和治本措施,充分发挥了国家行政许可对保证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行业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

其次就是标准的编制工作。委员会负责编制了《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GB24199-2012及《钢板冲压扣件》GB24910-2012国家标准,两项标准的实施对于保证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钢管脚手架扣件的应用与发展及和保证施工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委员会还参加了行业标准《建筑塑料复合模板工程技术规程》制定、行业标准《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构件》制定、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宜发事故防治安全规程》制定、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脚手架检验安全规程》制定、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修订、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修订、国家标准《擦窗机》修订、行业标准《擦窗机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程》修订。此外,委员会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管理部门的委派,派员参加了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行业标准《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行业标准《悬挂式竖井施工规程》、行业标准《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规程》、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行业标准《锅炉炉膛检修平台》共计7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审查工作。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建筑扣件之乡”孟村县的情况?

王主任:2013年,委员会受地方商会河北省孟村扣件的要求,在协会分管副秘书长的带领下,对孟村的建筑扣件商会和骨干企业进行了考察指导,并会同当地政府官员进行了交流。建筑扣件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企业较多,为国内建筑扣件行业生产集中地。为了推动当地建筑扣件企业升级,孟村县政府已计划出台有关政策,希望能通过协会的考察帮助,为孟村县力争获得“建筑扣件之乡称号”。此项工作将对扣件生产集中地区的会员企业在技术创新、工业升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015年协会通过办公会议,正式批准并授予孟村县“建筑扣件之乡”称号。

记者:未来委员会有什么工作目标?

王主任:目前比较紧迫的应该是行业的转型升级工作。目前,全行业已有80%的生产企业为减少铸造粉尘排放放弃了传统的冲天炉熔炼,购置了先进环保的电炉熔炼设备,有60%的会员企业引进了国内多家企业的铸造机械化造型线。此项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行业形象,减轻了铸造工作劳动强度,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未来我们将继续引导行业向健康绿色的方向发展。

记者:光电建筑作为新兴行业目前发展态势如何?

梁主任:截至2015年9月底,全国累计光伏装机量为37.95Gw,其中地面光伏电站为31.7Gw,分布式光伏为6.25Gw。也就是说,新增地面电站占新增总量的84%,而新增分布式光伏仅占新增总量的16%。分布式光伏中还包括在荒山、荒坡、鱼塘、农业大棚上建设的光伏。所以说,真正属于我们这个行业的建筑光伏,其增长比例是很小的。从2016年来看,由于西部地面电站发展过快,当地无法消纳,所以弃光问题严重;中东部地区的地面电站不断出现占用农地、林地、水塘现象,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和与生态的矛盾,光电建筑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地方已经出台扶持光电建筑的补贴政策,预计国家会调整向光电建筑倾斜的政策。

记者: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标准编制一定是任务很重。

梁主任:编制光电建筑标准已经成为委员会的一项常态化工作。2012年,委员会主编了《建筑光伏夹层玻璃用封边保护剂》、《建筑光伏组件用pVB胶膜》、《建筑光伏组件用eVa胶膜》,经过委员会的努力,这几项标准在2014年完成报批并正式,2015年又了《建筑用光伏遮阳构件通用技术条件》,目前正在进行《建筑光伏系统技术导则》的制定工作。

记者:委员会主办的光伏摄影大赛在行业里形成了很大影响,为什么要举办摄影大赛?

梁主任:开展光电建筑摄影大赛的想法早已有之,只是因为光电建筑尚未推广开,时机不够成熟。2015年国务院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光伏应用从地面电站转向了光电建筑,于是,我们适时启动了这项活动。继2013年在湖南湘潭举办摄影大赛活动后,委员会又于2014年3月分别在嘉兴、珠海和北京举办了摄影大赛研讨会和巡回展,6月又在北京举办了“兴业太阳能杯中国光电建筑主题摄影大赛颁奖大会”,这项活动是委员会搭建的一个平台,我们希望企业上台来表演,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把自己的绝活和亮点表演给地方政府部门、开发区管委会、房地产企业、设计院所,让企业把这个平台变成他们市场公关的阵地,同时,这项活动也增强了委员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记者:委员会近年来开展了哪些重要工作?

梁主任:首先是为配合协会的行业企业资格登记管理工作,委员会起草了《光电建筑应用行业企业资格登记管理办法》、《光电建筑应用行业系统集成企业资格等级标准》、《光电建筑应用行业企业资格登记申请表》等几个文件;第二,委员会根据协会《关于编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起草了《光电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调研通知》。第三,2014年,委员会针对企业希望提高自身技术优势的需要,开展了“科技成果评估”工作。第四,积极地参加相关的各种活动,积极地做宣传。

记者:下一步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梁主任:我们要抓住地面电站向光电建筑转移的时机,积极参与光伏行业论坛,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让更多的光伏企业知道,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对光电建筑的认识是深刻、正确的。以此扩大影响,团结更多的企业,壮大我们的力量。

记者:据了解,分会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活动?

刘会长:分会自2003年加入世界水务协会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和支持这一国际组织的活动,不仅参加了2013年召开的例次执委会、eB会议,还组织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大型访问团参加在印度召开的三年一度的世界水务协会换届大会。同时,分会像之前一样继续响应wpC的号召,利用“世界建筑给排水日”举办节约水资源、保障饮用水水质、关注严重缺水国家和地区的多种活动,印刷并散发了相关的宣传材料。分会又参与了2014年3月在印度班加罗尔和2014年5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世界水务协会的工作会议年会,会上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给水排水行业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以及推进中国建筑给水排水行业与世界同行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广泛合作的决心。此外,分会于2014年12月还参加了英国特许水务学会――香港分会26周年庆祝活动。目前国际同行对我分会,对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行业的评价日益提高,信任不断加强。这些国际活动的开展为会员单位和行业构建了一个国际水务交流平台和行业联系的纽带。

记者:中国城镇建筑水展是由分会主办的,目前展会情况如何?

刘会长:中国城镇建筑水展历经五年的锤炼,一次比一次成功,并进一步奠定了展会在城镇及建筑给排水行业的领先地位。2015年展示面积达到11,000平方米,比上届递增35%。展会同期还举办了一系列高端会议及专业技术研讨会,如“2015国际建筑给水排水高峰论坛”、“2015世界水务协会上海年会”。此外,大会共吸引了1200余名自来水公司、水厂、建筑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商、工程公司、专业院校、政府主管部门等高质量观众到场参会观展,更有上海市奉贤自来水公司、浙江省给排水学会、浙江工业大学及东南大学等专业机构组团参团参观,“上海国际城镇及建筑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已成为水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盛会。

记者:编制标准一直都是协会重要工作,您能否介绍一下分会这方面的情况?

刘会长:分会一向重视标准的编制工作,如近来年我们组织编写、修订了《建筑同层排水工程技术规程》、《城镇给水用铁制阀门通用技术要求》、《给水排水用蝶阀》、《蝶形缓闭止回阀》、《分体先导式减压稳压阀》、《给水排水用直埋闸阀》等标准。申报的《供水管道复合式高速排气进气阀》、《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建筑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已获批。

记者:今后分会的工作重心将是什么?

刘会长: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应该还是帮助行业企业适应国家的转型升级,适应供给侧的需求。

记者:地暖属于新兴行业,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委员会的发展情况?

刘主任:我们先于2006年底成立辐射供暖供冷专家委员会;2007年9月辐射供暖供冷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时还组织部分专家、技术委员进行国家标准图集编制和《辐射供暖供冷行业自律公约》起草,2015年我们召开了辐射供暖供冷委员会十周年大型庆典活动,纪念委员会成立10周年,实际是纪念辐射供暖供冷行业改革发展的10周年。

记者:目前行业发展情况如何?

刘主任:目前中国辐射供暖供冷行业遭遇空前压力,工程市场主要集中在北方,近年来都有比较多的下滑,南方近几年虽有增长,但总量较小。

记者:委员会在宣传方面一直表现出色,能否谈谈这方面情况。

刘主任:宣传应该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活动宣传,比如“中国地暖万里行”活动,2011年举办了13站,2012年举办了6站,2013年举办了8站,2014年举办了9站,2015年举办了5站,很多区域房地产商、地暖施工企业、装饰公司、建筑设计院都有参与,截止至2015年底已完成中国地暖万里行共41站。在2013年我们又发起了“中国地暖西部行”途经8个省份,走访各地的建材城和当地的施工企业,了解当地的地暖市场情况。此外还有“地暖施工日记大赛”、“地暖暨舒适家居设计施工大赛”、每年的“地暖年会暨中国国际地暖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这些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地暖有较大促进作用。

另一部分就是媒体宣传。首先是委员会协办的《中国建设报・冷暖舒适家居》建设部机关报,成为了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开发商了解地暖发展的重要窗口。其次就是《地暖月刊》,2012年,刊物增设了《南方供暖供冷专栏》、《探讨市场行情》、《空气源热泵专栏》、《营销管理》等专栏;2013年先后开设了《信息快递》、《深入企业一线探析市场行情》、《人物专访》、《企业报道》、《热点专题》、《热点关注》、《和安安学地暖》、《地暖论坛》、《加热电缆论坛》、《空气源热泵专栏》、行业技术性、市场分析论文等多个栏目以及《空气源热泵供暖》刊中刊。为了扩大刊物的影响力,2012年开启全国建材城月刊直投模式,自2013年4月份开始,市场部人员先后前往沈阳、石家庄、济南、太原、长春、新疆、银川、运城、兰州、呼和浩特等地,亲赴当地建材城及暖通公司门店投递《地暖月刊》,将行业最新的信息带到每一个商的手中,继历时7个月的直投活动也为《地暖月刊》发行量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地暖月刊》已经拥有几万名忠实读者,拥有品牌战略合作伙伴100余家,与将近上千家地暖企业常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发行数量接近45,000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2012年《地暖月刊》官方网站新增在线下载及阅读功能、中国地暖手机报也成功上线,另外还开通了新浪微博公众账号。

记者:委员会在地暖实际应用推广上还做了哪些工作?

刘主任:2012年委员会配合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保障房工作,与住保办标准与信息处召开研讨会两场,建议把地暖技术列为保障房配套技术之一。2013年开工的2万套公租房已明确采用地暖,委员会还配合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与住建部康居认证中心开展康居产品认证工作,参与十几家地暖管材、分集水器、壁挂炉企业的认证和年检工作。

记者:您对行业的未来有什么看法?

刘主任: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决定了中国辐射供暖行业在未来几年仍将可能面临严峻挑战。但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二胎政策的执行等利好因素从长远看都将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刚性需求。因此,2016年也将是一个为市场转机奠定基础的一年。

记者:喷泉水景是近些年城市的新兴事物,而且发展得特别快,您能介绍一下这个行业的情况么?

张主任:喷泉行业是随着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才开始有的城市景观建设,这个行业不同于传统行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为主,而且相比较其它行业,企业规模都不算太大,最大的也就5个亿产值,从业人员只有1000万,整个行业的总产值大约在48亿到52亿之间。

记者:委员会在行业发展中起了哪些作用?

张主任:在功能定位上我们和其它委员会可能有些不同。因为我们喷泉水景行业主要是工程企业居多,而产品企业很少。工程企业就涉及到一个等级证书的问题。住建部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喷泉水景施工资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企业等级评定、制定行业行为规范、组织行业交流等一系列活动。2002年,委员会出台了喷泉水景企业技术等级评定细则,规定了甲级、乙级及丙级企业所要达到的标准,对当时的喷泉水景企业进行了技术等级评定。等级评定按照资历和信誉、技术力量、技术水平、装备及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五个方面。等级评定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评定的等级证书可在全国范围内参与投标。自委员会成立这10多年中,委员会陆续制定了《水景喷泉行业行为规范》,对改变当时市场无序的情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修编了《喷泉喷头》行业标准,并在天津市建立了喷头检测中心,对喷头的质量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编制了《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程》,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都做了严格的规定,编制的《水景用发光二极管(LeD)灯》实施后,按产品标准生产的LeD水下灯,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节能、环保,对提高喷泉水景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有一些不按标准生产的灯,将来要限制在行业内使用。委员会也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培训工作,如安全培训和维护、管理培训。

记者:目前行业的水平较之国外如何?

张主任:其实国内现在有些喷泉工程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比如青岛世园会音乐喷泉、常州高铁北站喷泉、武汉汉秀、云南傣秀、深圳欢乐海岸、横店梦幻园明等设计和施工均已具备国际水准,这几项工程中,大部分为政府工程。委员会派出强有力的专家班子评审各公司的方案,为政府或甲方把好技术关,起到了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而且喷泉水景专家委员会有一批大专院校及设计科研单位的专家,我们每年组织专家为全国的工程进行评标、验收及工程质量评定。为企业服务、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推进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通过评标及工程验收,得到了各地政府及招标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记者:您对喷泉水景行业未来有什么期待呢?

张主任:希望行业企业恪守行业自律公约,保持理性的经营理念,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营销模式,开拓国外市场,企业加快步伐“走出去”,使我们行业以优质产品、优质工程走向全世界。

记者:作为新成立的行业协会,您能否介绍一下分会的情况?

忻会长:随着国家对于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遮阳行业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12月1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印发《关于成立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遮阳分会”的决定》,决定成立建筑遮阳分会。2015年3月,建筑遮阳分会筹备组在上海召开建筑遮阳分会成立大会,大会上,遵循公开透明的民主程序,宣读并通过了遮阳分会工作条例、遮阳分会第一届会长、副会长、监事长、秘书长任职名单。

记者:分会成立后开展了哪些工作?

忻会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国遮阳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好“两个研究”工作:一是要摸清楚全国遮阳行业的现状、问题、对策;二是在全国各类地区制定出一个中国各类地区建筑遮阳改造技术方案的汇总,描绘出适合各类地区遮阳建设的分布图,遮阳分会启动了《中国建筑遮阳现状与发展对策》课题研究。分会首先于2015年6月,考察了华南地区6家企业,又于2015年8月考察了华北地区4家企业,两次考察活动收集了南北不同纬度地区遮阳解决方案以及遮阳标准数据,了解了南北两地遮阳行业的发展情况,为之后撰写研究报告打下了较为夯实的理论数据基础。

2015年4月21日以及6月29日,建筑遮阳分会分别邀请上海住宅装饰届“十强”企业以及建筑设计大师参观考察全国门窗遮阳一站式体验平台――中国遮阳商城。通过这种跨行业的拓展活动以及“大师面对面”的技术交流论坛的举办,加大其他行业对遮阳行业的了解认知,为谋求跨行业发展埋下工作契机。

为了更好地让会员单位了解遮阳分会工作情况,增进会员单位凝聚力,顺应国家互联网+发展趋势,遮阳分会建立了微信公众服务账号,将一些重要活动通知、简讯以微信方式进行推送。微信公众平台一经上线,得到了各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及好评。

2015年4月17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遮阳分会在上海召开关于编制《建筑遮阳行业企业资格登记》标准座谈会。与会单位就会前发放的《登记》标准讨论稿,提出了一些有关考核指标的想法与意见,为规范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记者:未来分会有什么工作计划?

忻会长:分会才成立不久,还有许多规范需要完善,比如建立门窗和遮阳行业企业的资格评定登记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门窗和遮阳行业企业管理岗位、技术工人资格的评定制度,建立系统门窗认证体系和认证制度等来推动门窗遮阳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