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3:50

循环农业技术篇1

关键词: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532114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使国内各行业技术及其它各方面能力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而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关键的构成部分,在技术发展中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总结经验推出了一种循环式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并致力于将这种技术快速推广出去。

1生态循环技术

所谓的生态循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生态学的原理,构建一个无污染、资源可再次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生态循环技术是以保护生态平衡为目标,并由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共同构建出的一种生态系统环境,从而保证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之间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生态链系统中。另外,在生态循环技术中,农业生产与生产之间的环境在不停进行着循环和流动,这使农业生产中赋予了农产品抗病及防御外界不良因子的能力。

2推广实施农业生态循环技术的重要性

在农业生产中实施及推广生态循环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建设与发展,对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生态循环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业整体的生产能力。生态循环技术的推广与实施可以快速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农业经济效益并重发展的目标。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及实施循环生态技术可以使农村居民紧跟时展的步伐,并学会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自身与社会共同进步的目的。

3实施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推广的措施

3.1加强相关技术的转化,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在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及实施中,明白生态循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未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同时将与生态循环技术相关联的一些技术手段转化为具有研究价值的科技成果,从而为生态循环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加强对生态循环技术的创新能力,对生态循环技术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不断创新。同时,在建立生态循环技术与之相关的推广平台和推广体系。在进行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中,要有勇于突破瓶颈的理念,并且要加快速度在建设起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中心,加大生态循环技术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构建力度。使生态循环技术能够通过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强化推广,从而保证生态循环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多样化以及技术化目标的实现,提高生态循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多方合作

在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中,政府的参与和扶持是十分重要的。政府要发挥出其主导作用,加强科技、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及联系,使与农业技术发展创新的相关部门可以达成一致,协作共同推广生态循环技术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力度建设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和执行的相关机构,并制定出有关的推广策略和实施手段,同时对生态循环的推广工作进行定期的验收。另外,当地政府还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给予在生态循环技术实施中较为突出的农民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农民群众对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实施的热情。另外当地政府还可以通过对农民发放农业生产补贴的方式激发农民的生产与推广积极性。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制度。一般来说,生态循环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它在生产中具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政府政策以及投资导向,因此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也会直接影响着投资的准确性问题。由于生态循环技术具有导向性,因此在推广中关系着农业技术能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当地政府要积极带动相关的科技产业也加入到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中来,寻求多方的共同合作,从而达到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推广的最终目的。

3.3加强宣传引导,构建良好环境

生态循环技术的推广其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因此,当地政府要对生态循环技术推广起到积极主导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者的自觉性。另外,相关农业生态循环技术的推广者要形成统一的协作关系,加大推广宣传的力度。从而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加强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力度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农业生产中生态循环技术的推广更有利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目标的达成。因此,在生态循环技术推广中,要形成多方合作,政府支持的统一结合,共同促进生态循环技术的发展。

循环农业技术篇2

80年代初,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后通过立法等措施,强化了以生物饲料、生物肥料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政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土壤肥力正以平均1.4%的速度下降。据此,国务院1988年了“关于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指示”。因此,我们有责任加快发展新型活性生物有机肥料,改善传统的施肥模式,真正做到把用地和养地融为一体,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90年代初,国务院就明确指示:“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在发展畜牧业时,必须解决‘人畜争粮’的问题,走节稂型或非粮型道路,要充分利用秸秆、稻草等大力发展无粮饲料。”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有纤维素资源每年约50亿吨,其中农作物秸秆(麦秸、稻草、玉米秸)等就达6亿吨,其中90%以上被焚烧,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若将秸秆进行生物技术处理,则可大大提高秸秆利用价值及动物消化吸收率。如果每年将1/2(即3亿吨)农作物秸秆经生物技术处理制造饲料,就等于增加8100万吨小麦,相当于我国目前每年所用80%饲料粮。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各种农产品的废渣、废水每年总量约2245万吨以上,如进行生物技术处理可生产饲料酵母10万吨以上,既变废为宝,又绿化环境。如何处理农作物秸秆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农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都已经普及了秸秆生化饲料技术。大力推广秸秆生化饲料,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秸秆“过腹还田”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生物技术与生态农业结构模式

生物技术将农业废弃物(稻草和其它秸秆)、野草等转化为酸中有甜、香味独特、营养丰富、畜禽爱吃的生化饲料,又将污染外界环境的畜禽粪便转化为速效、长效、增效于一体的绿色农业需要的生物有机肥料。这一技术的应用推广对减少养殖业、种植业的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生物技术与生态农业模式里,极大地体现了生物技术与养殖、种植业的相互关系:养殖业、种植业为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生物技术大大加快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

3生物技术对生态农业的作用和效益

3.1生物技术对生态农业的作用

利用农副产品及其废弃物的原料,低成本制取畜禽高蛋白,全营养的优质全价饲料,其特点是:制作简单,成本低,不含抗生素,无毒,见效快。利用养殖业、种植业的废弃物,低成本制成具有速效、长效、增效于一体的新型活性生物有机肥料,其作用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作物总产量,而且能改善农产品品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养殖业、种植业的废弃物,低成本制取沼气,既提供能源,又优化了环境,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形成了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保证了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3.2生物技术对生态农业的效益

循环农业技术篇3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变量

基金项目:本文受农业部软科学专项(专0517)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42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陈诗波(1978-),男,湖北潜江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城乡经济发展和科技资源管理研究;王亚静(1979-),女,河南泌阳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区域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F1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1-0104-04 收稿日期:2008-10-24

一、引言

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大循环。在这个循环系统中,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及农村中介组织等行为主体都对循环农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就农户层面,杨锦秀等(2007)通过对四川南充、绵阳、自贡等地农户的调查发现,参与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知主要来自外界刺激,政府与媒体起主导作用,依靠自身学习所占比重较低。王延安等(2006)研究指出,农户未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够、意识淡薄,资金缺乏,缺少技术保证。杨明洪(2004)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牵涉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各方的利益关系的分析,认为要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政府应选择较高的补偿方式。就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层面,诸大建、黄晓芬(2005)研究认为,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三者之间互动形成的参与式治理结构是成功发展循环经济的保证。这里的三大参与主体体现在循环农业当中,即政府、企业和农户。农村中介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信息传递与反馈、组织带动和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是联结农户、企业、政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现有文献对于循环农业中农村中介组织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论文对循环农业中有关主体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及农村中介组织是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四大主体。其中,企业主要是指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主要是指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经纪等各种服务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协会等;政府是循环经济政策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职责在于利用经济杠杆与行政手段等引导社会和个人自愿参与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作为循环农业最直接的生产主体,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为全面考察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效率,本文以湖北省6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为研究范围,以农户生产技术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和政府等外生性因子,根据循环农业发展中生产投入指标及农户对其他参与主体的感知评价等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translog模型)、因子分析法和oLS方法,建立循环农业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回归模型,测量各种外生性因素对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二、调查情况描述

我们在湖北省选定6个调查点,即宣恩县、仙桃市、武汉市江夏区、武汉市新洲区4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以及洪湖市、京山县2个部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并于2007年4月25日到8月5日展开正式调查。调查历时近3个月,共获得有效农户问卷515份。其中宣恩县117份,地形为山区,自然资源和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当地农户以传统的种植业和生猪养殖为主;仙桃市97份,属于江汉平原,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当地农户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武汉市江夏区47份,属于平原和丘陵交错地带,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当地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武汉市新洲区116份,属平原地带,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优越,当地农户以食用菌种植和传统种植业为主;洪湖市88份,为湖库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当地农户以水产养殖为主;京山县50份,丘陵地形,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各地区的循环农业模式依托当地资源各具特色。其中,新洲为食用菌种檀循环模式,洪湖为立体渔业循环养殖模式,京山县、宣恩县和江夏区为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殖业循环模式,仙桃市形成“鹅(鸭)稻共生”循环模式等。在这些不同的模式中,有的有企业带动,有的没有企业参与,有的已经形成了以“农户+企业”、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6个调查地区受访农户户均农业收入最高为新洲区51855.93元,最低为宣恩县7944.74元,二者相差43911.19元。从农业收入上来看,新洲区和洪湖市两地的农业收入水平明显要高于其他4个地区,这说明在新洲区和洪湖市两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由于有企业带动,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因而农户的经济效益更好,而农户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正是得益于循环农业的充分发展。这说明发展循环农业,需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详见表1)。

三、研究模型与指标选择

(一)计量模型

为了解释生产技术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首先建立传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然后将估计出来的技术效率对外生性变量回归,来度量外生性因素对农户技术效率差异的影响。其中,第一步,本文通过515份农户调查微观面板数据,以农户的各项农业生产投入作为自变量,以农户的农业产出为因变量,建立“农户生产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translog模型)”,分别测算出6个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第二步,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筛选出各主要观测变量,归并成家庭特征因子得分、户主特征因子得分、地理位置因子得分、设施及环境因子得分、政府影响因子得分、协会影响因子得分和企业影响因子得分等:第三步。以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农户家庭特征因子、政府影响因子、企业影响因子和协会影响因子等为自变量,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oLS测算各外生性因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家庭特征、地理位置、政府、企业和协会等各外生性因素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及权重。

(二)指标选择

1、农户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指标选择。首先,在第一步的模型测算中,本文针对6个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的差异性,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变量选择(详见表2)。

2、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指标选择。本文认为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特征、当地政府的政策、投入、当地农业企业的影响等几项指标。各外生性变量又包括几个二级变量,并主要通过二级变量来表示其特征。其解释和构成如下:(1)家庭特征。包括家庭总人口、家庭劳动力两个二级变量。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多少,可能会影响农户家庭经营规模的大小和经营效率的高低。(2)户主特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务农年限、户主是否关注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户主获取信息的能力等。这些基本特征将对户主的生产决策行为产生影响。(3)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包括农户家庭离最近集市的距离、农户家庭离最近公路的距离。地理位置的远近,可能会导致农户信息接受的差异,影响农户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和农产品的销售,对农户技术效率带来较大的影响。(4)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农户对周边生产和生活环境状况的主观评价、农户对近5年来周边生产环境变化的认可度以及农户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等。(5)政府影响。通过农户问卷和调查者感知来获取有关政府所实施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投入等,具体包括政府对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方面的帮助、政府在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当地政府在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努力、政府在改善交通和广播电视方面的工作等。主要测量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和效果。(6)协会影响。二级变量主要包括协会的会员规模、协会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的效果、协会组织会员进行生产资料和产品统购统销的效果、协会对提高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和协会对带动当地农户生产规模的作用等几个变量。(7)企业影响。其指标包括农业企业对提高农户的生产规模的评价、农业企业对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水平的评价和农业企业对方便农户农产品销售的评价三个方面。

四、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检验

1、信度和效度检验。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到,除了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因子和基础设施及环境状况因子的Cronbach’sa系数略小以外,绝大多数外生性潜在变量的Cronbach’sa系数都大于0.5,有的还超过了0.8。这说明本文开发的测量量表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在信度上可靠(表3)。分比均大于50%,就表示每个构念的会聚效度较高。我们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查各外生性变量的会聚效度,测算显示每一个外生性因子所提取的可解释方差百分比均大于60%,这说明每个构念的会聚效度高,测项和相关构念之间的关系显著。

2、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除了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信度和效率检验以外,论文还对模型拟合优度(R2)检验和F检验。在本文研究中,重点讨论第二步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模型拟合优度检验R2为0.5179,调整后的R2为0.5063;F统计值为44258895,prob(F-statistic)为0,表明模型拟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各个地区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的影响状况(表4),因而模型估计值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变量分析。

(二)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的测算显示,户主特征因子的系数为0.000058,家庭特征因子系数为0.0035。这两个因子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都不显著。其可能的解释在于,一是由于各地区之间受访农户家庭特征,如受教育年限、生产经营规模等基本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二是各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和种养殖技术没有太大差别,因而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不显著。地理位置因子系数为0.0054,环境设施因子的系数为0.00033。这两个因子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也不显著。其可能的解释,一是由于问卷设计的指标不够精确,未能反映出地理位置和环境设施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二是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性并不显著。

政府影响因子系数为0.0147,它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显著。这说明6个地区基层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由于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同,导致其对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性。实际调研中发现,在洪湖市的新旗村,由于政府加强了养殖基地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及电网建设,保证了养殖基地清洁水源和物质的供给,较之于洪湖市的湘口村和西湖村来说,其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也就更高。另外,在武汉市新洲区的徐古镇,由于镇政府加大了对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整治,并积极引进龙头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改良种植品种,扶持食用菌种植协会等,经过11年的发展,其食用菌种植从无到有,并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很好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相比较而言,与徐古镇邻近的潘塘镇,由于起步较晚,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户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农户的生产效益和规模均远不如徐古镇。

协会影响因子系数为0.0918,它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显著。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户对协会作用的评价差异较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对提高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正在突显。实际调研发现,凡是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地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比如新洲区的许易村和胡畈村,前者建立了食用菌销售协会,后者建立了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协会。协会通过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聘请专家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定期开展会员交流等,很好地促进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扩散及技术效率的提升。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扶持,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帮助协会发展壮大。实事证明,通过扶持协会来带动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确实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企业影响因子系数为0.0491,说明农业企业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实地调查显示,农业企业对农业生产的拉动主要体现在规模化生产、便捷农产品销售以及通过企业指向农户的技术扩散等方面。如新洲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14家食用菌加工公司和7家贸易公司,建立了“企业+交易市场+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洪湖市德炎水产品公司建立了“企业+养殖户”的产业化模式;宣恩县中农春雨公司与当地农户建立了“企业+农户+基地”等产业模式,均对提高农户技术效率和带动农户增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另外,本文在模型测算中将政府、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3个因子进行了交叉组合,并将各组合变量代入模型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回归。测算结果显示,政府、协会和企业三者的交互效应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1006,概率显著;政府和协会二者的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611,概率显著;政府、企业二者的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076,概率不显著;企业和协会二者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271,概率不显著。这说明,“政府+协会+农户”以及“政府+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对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分析表明,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不单是生产投入的问题,还受到政府政策法规、产业规划和公共物品提供、企业的产业带动以及农村中介组织的技术扩散、组织化程度提升和市场信息选择等方面的影响。在三者中,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对农户技术效率产生直接影响;政府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回归参数估计值最小,但间接影响最大,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

五、结论与述评

循环农业技术篇4

舒尔茨对原始技术与现代技术异质性的论述表明他已敏锐地觉察到从原始技术到现代技术进化中的断裂。随着技术的进化,经历了从原始技术范式到现代技术范式的转换,按照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可以列出3种不同的技术范式:原始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末端治理技术范式、线性经济技术范式)和循环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其显著特征,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视生态阈值为客观存在,认为环境的净化能力和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不可逆的灾难性后果。因而,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要求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的形成依据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建立在生态学、系统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它以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生成本源,以生态伦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耦合为支撑体系,以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为文化渊源,形成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基本框架。

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结构分析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是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的耦合体,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主体框架。基于循环经济的目标诉求,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其生命力主要在于把人的生态伦理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态伦理实践,使其提倡的生态维护、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道德原则对人类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只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够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经济思想变成现实。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分析,生态伦理学为现代技术提供了“生态观”的价值导向,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固而持久的道德关系;而现代技术则作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载体”,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实践工具,二者交融互动,既推动生态伦理学的不断升华,也促进现代技术的理性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理而长久的经济社会关系。循环农业作为一种体现生态环境价值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将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维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双重目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学,与倡导提高经济效率的现代科学技术,就成为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臻于完善的耦合体,成为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支撑和本源,共同支撑循环农业理念和循环农业实践的深化。

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特征分析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生态伦理观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决定要素,树立了技术范式的“生态哲学”或“生态学世界观”。

2.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价值观认知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认知基于科学生态伦理观。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摒弃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技术价值观指导下,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由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转换,倡导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

2.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特征属性

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实践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使技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生产率最高。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因此其技术支撑重点体现在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几个方面。

2.2.3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

从生态学角度看,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构成已经突破一般性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定义,把范围从“人-技术”关系扩大到了“人-技术-自然(环境与资源)”系统。在微观层次,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组成;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技术使用者,包括农户、农业企业等)以及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技术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之间的耦合方式。在宏观层次上,主要指循环农业的组织方式及其运行模式,包括:以生态农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及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农业模式。

3循环农业发展与技术范式升级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技术范式的变革。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使之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却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而且,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将最终依赖于技术范式升级。需要探讨的是,从现代农业技术范式到循环农业技术范式,虽然是一次全新的技术范式选择,但这种变换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经纬,而且也仍然离不开现代工业化技术基础原理的支撑。尚未发生由于技术“硬核”变革导致的技术认知和共同体的嬗变。也就是说,还不足以引发一次技术范式的“革命”。

3.1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理性回归”

中国古代“天人调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要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天人调谐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模式。剔除其包含的信仰成分,不难发现这与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科学生态价值观具有一致的思维原则和价值观。虽然循环经济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然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经验积累,靠直观的或表观的观察形成一套技术思想体系。传统农业技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长时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一方面维持了传统农业的繁荣和传承,使中国传统农业和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碍了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得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引进和结合西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对农业传统技术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提升,是实现现代循环农业的外部动力。可以认为,现代循环农业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理念延伸基础之上对现实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既不是对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回归”,也不是现代农业技术范式的“革命”。

3.2现代技术范式的“技术硬核”尚未突破

拉卡托斯(Lakatos)认为,一个技术范式体系的建构是在技术硬核和外层保护带基础之上的。其演进也有2种类型:一种是技术硬核的变革,称之为技术范式革命;另一种是技术硬核不变,只是外层保护带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提升,从而改善了技术范式的支配效果。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遵循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并据此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遵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最终使技术系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鉴于从技术形成与发展的本质特性来看,各种现代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依然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主要部分,变化只是发生在技术间的组合方式与应用方法,属于完善和提升阶段,因此,尚不能够把这种技术范式的演进称为技术范式的“革命”。综上,从概念的内涵看,“进步”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内涵相当宽泛,不利于对现象的精确表达;而“创新”虽然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却又包含了明显的“破坏性”成分,必然会有人要经历痛苦的过程。同时为了避免与“技术创新”混淆,笔者认为把这种技术范式的转换称为“技术范式升级”更为恰当。

4结论

发展循环经济绝不能陷入对技术本身的盲目“崇拜”,而要透过技术表象看到决定技术效应的、最根本的、观念层次的价值和标准。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首先要求观念层次的变革,从注重技术的社会价值转到兼顾技术的生态价值,从注重技术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到兼顾技术的未来价值。而只有建立起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才能实现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的转换。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认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升级研究模式,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的“弊端”是技术范式的落后,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技术范式升级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循环农业技术范式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提高资源生产率。

循环农业技术篇5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广安作为川东乃至四川唯一整体纳入循环农业试点的市,将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重要途径,目前积极探索适宜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了多个示范区,并以点带面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农民工个体参与是川东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影响重大。但是,在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发现其农民工个体参与积极性不强,影响了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优质高效和迅猛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川东农业循环经济中农民工个体参与的现状和其背后的原因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构建策略,以促进农民个体能够积极参与到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之中。

关键词]川东农业循环经济;农民工个体参与;激励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59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存量不足、浪费明显、开发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已使部分农业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探索农村循环经济。但目前农民的需要呈现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不同生活状况下的农户有不同的需要。所以,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工积极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川东农业循环经济中农民工的个体参与现状

1?1农民工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农民工自身的认识缺陷以及自身利益的限制,他们一般很难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依然采用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以获取较高的收益等,严重地影响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因为农民工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在于其长远效益,而很多农民工受生活所迫,难以看到其长远发展给自身带来的优势,所以,很多人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较差,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不起兴趣,给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1]

1?2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来源不足

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来源不足是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首先,虽然政府会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民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这种资金支持难以大范围和深程度覆盖,所以很容易造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导致很多农民工看不到循环经济发展的效益,所以很容易采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老路。其次,农民工本身资金缺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高科技项目,需要完善相应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以及构建相应的循环农业生产设施等,所以,要求前期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农民工本身资金较为缺乏,很多都难以负担得起这样的资金压力,所以导致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最后,国家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体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着很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予以相应的资金支持,只有如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具有动力。但是国家却缺乏相应的、相对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虽然个别试点区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显著,但推广力度不大,所以造成了农民工个体参与循环经济的资金不足和动力不足问题。

1?3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缺乏

在川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技推广部门承担着技术培训的任务,使农民能够明白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操作方法等,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依然处于缺乏状态,难以促使农业循环经济高效、迅速发展。首先,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缺乏基本的了解,这导致其在培训的过程中很难快速地理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要领,更难以在个体参与中自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次,农技推广部门对农民工的培养缺乏完善的机制,导致培训的过程不够系统,农民工难以完整地掌握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由于缺乏贯穿农业发展始终的培训机制,农民工接受到的培训内部并不连贯,这严重地影响了培训的效果。最后,农技推广部门缺乏相应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策略。由于农业推广部门缺乏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策略,所以导致很多农民工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知道要找谁咨询,造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停滞。

1?4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国家政策支持缺乏

虽然国家鼓励农民工个体参与农业循环经济,但是却没有制定完善的配套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由于相关政策的缺乏,农民工很容易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生事物,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而为了降低风险不愿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同时,由于国家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农民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同发展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一样的看法,所以不会主动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造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迟滞。[2]因此,我们要想鼓励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必须完善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扩大农民工的经济效益,只有如此,农民工才能够获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

2川东农业循环经济中农民工个体参与激励机制的构建

2?1构建心理激励机制,提升农民工对于循环经济构建重要性的认识

农民工对于循环经济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没有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心理激励机制,以提升农民工对于循环经济构建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对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行为效益进行展示和评估,并通过与发展传统农业相对比让其感受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给自己以及子孙后代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环境效益以及整体的社会效益等,通过进行对比,能够帮助农民工从心理上认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给自己带来的切实好处,进而会主动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次,通过一系列心理激励手段让其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荣誉感,使其主动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不言自明,但是我们需要对这种好处进行强化,让农民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地树立为社会贡献优质农产品的荣誉感,为子孙后代持续发展提供空间的责任感以及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迫切感,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农民工个体不断地参与到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之中。

2?2扩大资金来源,构建农民工参与循环经济的资金激励机制

资金来源缺少成为了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扩展资金来源,通过多方参与资金投入来解决农民工个体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首先,促进国家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效益巨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大好处,因此,国家需要建立相关的政策来扩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定向投入,以减轻农民工个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其次,川东地区作为革命老区,经济较落后,必须进行社会融资,减轻民营公司在对农民进行资金支持过程中的压力。通过进行社会融资,能够大量地吸纳社会资金,为农民工参与农业循环经济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减少农民工因为资金缺少而造成的参与循环经济动力不足问题。最后,给予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取得成就的农民工以资金奖励,增强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可以给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以及研究出新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的农民工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激励其不断地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3完善相应的技术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提升

首先,建立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培训机制,对农民工进行科学和完善的技术培训。建立从技术入门到技术发展的培训机制,使农民工能够由浅入深,深切地掌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领,能够自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新技术培训机制,使农民工能够及时使用新的技术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的提高;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交流平台,促进农民工不断地将自己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分享出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次,完善相应的农业问题咨询机制。农业推广部门可以通过设立固定的技术咨询小组来对农民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摆脱农民工发展过程中得不到技术支持的困境。同时,农业推广部门还可以设立技术巡回咨询小组来将技术支持提供到农民工手中,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

2?4国家应完善对农业循环经济中农民工个体参与的政策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工积极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

首先,国家应该给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应的税费支持。虽然国家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但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要缴纳各种税费,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国家可以通过给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民工以相应的税费支持以提高农民工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国家应该给予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以行政支持。可以通过简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审批手续、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等来对其进行行政支持,促进农民工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的提高。

3结论

综上所述,川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民工自身、四川省乃至整个国家来讲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之中,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科学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良?农业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与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06(11):89-91?

[2]陈飞永?宁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对策研究[J]?宁波经济丛刊,2006(5):34-36?

[3]屈学书?农民工用工荒的成因分析——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J]?中国市场,2014(11)?

循环农业技术篇6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策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必须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大,为了使能源、环境在持续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将农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必要探索出基于新经济形态、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下面介绍当前我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些发展模式,并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出自己的建议。

1、当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已有相当成功的经验,在整个模式中,始终贯穿着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的思想,强调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模式中,种养结合、生态田园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农林复合型模式、农牧渔综合种养型模式、农业生态恢复型模式、农村庭院型模式、动物粪便利用型模式等。第二,特色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资源差异较大,所以我国各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比如有基塘复合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配套系统模式、“市场+公司+科技园+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等。第三,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种模式主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空间技术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生态学理论结合了起来,是一种新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如白色农业主要以生物工程为基础,实现了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发展,主要包括微生物肥料、食品、饲料、农药、能源以及保护剂这六大产业;另外,以现代技术比如现代农业操作技术、网络化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精密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2.1提高农民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和技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农民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和技能。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广播、报纸、网络等手段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趋势和重要意义传播给农民,转变他们的生产观、经济观、发展观和消费观,帮助他们寻求最为合适的发展模式。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对包括管理者、生产者在内的农业循环经济主体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促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2.2加大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加大科技研究力度,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实现其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大力推广低消耗性和低污染性的新型科技,开发节约型的新型技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基地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实现对环保技术、节能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等的高效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经济成果的转化,实现农业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2.3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农业的相关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法律法规、环境管理、组织等保障体系,这也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组织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进一步加快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进程。比如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生产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制定有关农业生产技术应用的规定和标准,明确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推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合理实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开发专项基金,加大对现代化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建立并落实激励机制,加大对资源型循环经济主体的扶持力度,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

2.4进行科学规划。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参与主体大多为农民,他们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往往较低,加上农业产业化程度本身较低,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对农民意识和行为做出正确引导。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都具有显著差异,所以政府应当深入基层,了解农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将整体布局和地区特点都考虑进去,坚持因地制宜地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将其列入农村规划和农业规划中。

3.结语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将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实现农业经济向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到现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存在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农民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和技能,加大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完善农业保障体系,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培哲.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8):132-137.

循环农业技术篇7

循环型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特征有: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将其看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5];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废物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循环型农业与现代常规农业的区别。循环型农业本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既具有很多我国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同时广泛吸收了国外可持续农业的思想精华,形成了与现代常规农业的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在理论指导方面,循环型农业借鉴工业生主方式,把清洁生产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提倡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预防污染的发生[5]。农业生产还要求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le原则)和减少废物优先的原则[1]。

(2)在生产方式方面,循环型农业摒弃了现代常规农业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注重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保持高产的基础上逐步用高新技术投入替代物质的高投入。循环型农业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转基因、细胞融合、无性繁殖等生物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但可以经营和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技术使用、农产品及再生产品的生产使用、贸易销售、宣传和推广[6],还可培育出优良的植物品种,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削减和优化了外部物质的投入量。

(3)在产业合作方面,现代常规农业往往局限于农业系统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忽略与相关产业的耦合。循环型农业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构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重点对农业系统内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与农业相关产业进行产品或者废弃物交换而相互衔接,使农业系统的简单食物链与生态工业链相到交织构成产业生态网络,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层次和区域层次的资源多级循环利用及生态的良性循环[7]。

(4)在生产效益方面,现代常规农业用高投入方式换得了短期内较高的农业产量,但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同时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循环型农业提倡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适度的外部投入,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都会有极大的提高,而农业生产成本会随之降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三农问题亟待解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8,9]日渐凸现出来。其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力落后,投入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贡献率低,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资源掠夺性使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农产品价格不升反跌,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当前,“三农”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亟待解决。

2.2农业资源与生态问题突出

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m2,但人均耕地仅为0.11hm2,而且近几年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耕地净减少254万hm2,耕地面积减少了2%;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季节分布不均,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本身用水量很大,而城市化的加快和水污染的加剧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化,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已从80年代初的85%降到目前的70%,而且供水保证率下降,农业灌溉面积发展停滞不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荒漠化土地已达262万km2,并且每年还在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已达135万k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生物多样性锐减,已有15%—20%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区多集中于农村地区,由于生态的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限的农业资源变得更加短缺,既加剧了部分农村地区的贫困化程度,也增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10,11]。

2.3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和农业面源污染两个方面。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和技术落后,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1997年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排放量的16.93%和91.59%,附近的农田和农村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在农业面源污染中,农药和化肥过量使用所造成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近几年畜禽养殖业开始在我国大规模的发展,1999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t,是我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大量废弃物不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到人畜健康[12]。另外,大量的秸秆和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也会加速农业环境的污染。

2.4农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食品的需求

当前国际市场正在进行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为标志的“升级换代”,而我国却长期采取数量优势和低价战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2002年1—5月,我国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同比减少了23.3%,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发达国家阻碍我国农产品进入其市场的主要借口,绿色壁垒越来越成为困扰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随着国内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的安全问题也会更加重视,因此,保障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13,14]。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按照国际标准来组织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清洁生产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尽早实现我国农业国际化的目标并长久的占领国内市场。

3中国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

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生态农业建设虽然部分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但生态农业只是在低层次上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循环,废弃物利用率较低,忽视部门之间的产业耦合与农产品质量,发展极不彻底,诸多弊端已经显现出来[15,16],而有机农业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在我国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因此,农业发展方式的改革与升级已成为必然。循环型农业广泛吸收国内外可持续农业的成功经验,把农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循环融为一体,注重农业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通过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与减轻污染的目的,促使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变。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与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成本大幅度下降而生产力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由此可以看出,循环型农业是一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新型农业,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2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可行性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具有有机农业的良好基础,历史上农业生产遗留下来许多优良传统和生产经验[17],其中很多思想与循环型农业的特征相似。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并由试点村、乡、农村牧场发展到试点县,既推动了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还形成了我国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体系[18,19]。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为循环型农业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及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型农业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20],而农业研究的重点也正转向清洁生产概念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21],这些政策对于推动循环型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极为有利。此外,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以发挥。

4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4.1完善循环型农业的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

循环型农业的保障体系主要有政策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环境管理保障体系。从国外推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来看,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保障体系是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型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广泛,其中应重点做好农业咨询和市场调节两项服务。通过强化农民的终身教育,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广大农民自身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和劳动力素质得以提高,并能及时掌握农业技术和市场动态,有利于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实施。

4.2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

循环型农业注重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提倡在信息化基础上组织农业生产,因此,研究开发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循环型农业的基础,而加速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则会极大的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当前,循环型农业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农业”技术、农业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等领域。

4.3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外在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循环型社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22],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可以有选择地吸收其成功经验,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生产技术,结合我国已有的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完全可以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同时,农业生产还要积极与国际标准化接轨,例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国际有机食品oCia质量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循环型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循环农业技术篇8

[关键词]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路径;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098-04

广西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进步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至关重要。“十一五”期间,广西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和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战胜了罕见的各种自然灾害,全面完成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但作为一个农业欠发达区域,广西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还十分突出,制约了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人类生存和福利最根本的活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广西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和实施适合广西农业发展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政策和对策,对于推进广西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进而促进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可以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来看。

1 从理论方面来看。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能够有效推动广西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推动现代农业领域的“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和“产业生态链”在广西农业中的运用,将有利于推动广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广西农业早日融入农业现代化潮流。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能够有效推动广西和谐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人们普遍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必然导致经济后果的不同。与传统农业比较,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资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的“资源一农产品一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符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Reduce)、“资源化”(Reuse)、“无害化”(Recycle)、“重组化”(Reorgan-ize)“4R原则”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进而推动广西和谐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能够有效推动广西生态环境建设。传统农业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实施,可以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状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从而使生态环境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2 从现实方面来看。尽管广西这些年来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与生态农业建设有关的项目建设,如沼气池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及农产品加工废水废弃物处理工程等各行业生态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并产生显著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态势得到遏制,促进了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目前广西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农业资源相对紧缺,且利用率不高,如农产品加工不仅规模小、层次低,而且浪费严重;二是工矿“废水、废渣”的不达标排放和农药、化肥、农膜、动植物激素、动物抗生素等农业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广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三是农产品质量下降和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还时有发生。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整个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广西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影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既是广西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推进广西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位于我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既沿海沿江又沿边,有诸多的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1 从气候条件来看。广西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温度适宜,光、热、水条件较好。广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间,年均气温在16℃~23℃之间,并在区域内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小气候,十分有利于作物特别是特色农作物的生长。优良的气候资源给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

2 从政策条件来看。日益突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设生态农业,营造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系统,促使农业步入生态合理轨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企盼,也是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努力方向。总书记2006年2月14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循环农业;中发[2006]、[2007]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5年11月28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鼓励各市、县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促进本地区发展循环经济。2010年11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建立投融资政策措施体系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通过多元化的信贷支持,促进传统农业加快向生态农业转变;要求农业发展银行在确保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需求和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引导农村发展绿色农业,建立成熟的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支持农村循环经

济发展,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循环型农业转变,由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加工农业转变,促进农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就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农业问题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政策,为加快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步伐,促进广西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3 从技术条件来看。广西在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供推广借鉴。广西十分重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广西在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休闲观光农业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在推进清洁生产、培育循环经济型龙头企业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广西今后科学、有效地开展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4 从管理条件来看。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自治区政府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把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作为统筹农村经济,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突破口,按照“大生态、大产业、大循环、大发展、快致富”的思路,创新推广了“养殖+沼气+种植”,以及“三免(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栽培、冬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三避(农作物避雨、避寒、避晒)”、“绿色植保”等提产、提质、提效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先进技术,提出了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以提高水果质量为目标的“优果工程”。广西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实施生态农业、信息农业、品牌农业、循环农业“四大农业”战略,推进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按质量标准生产营养、卫生、安全、环保以及质优、形美、多样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绿色食品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基地化、集约化、循环化的规模生产已成为一种时尚,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已成为广西农民的追求。

三、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路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并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路径从技术层面上看,可从农产品种养、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三个方面来推进。

1 从农产品种养方面来看。一是改变农业种植方式,全面推广循环生态农业种植模式,积极推广“三元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轮作复种、间套作种植方式,通过秸秆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强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二是因地制宜地鼓励和引导农户或农户之间,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联合,推广“三位一体”(养殖+沼气+种植)及衍生体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种养技术,实现“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业+生态饲料加工业”的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发展模式,解决农村清洁能源供应、秸秆资源化利用、养殖废弃物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三是转变养殖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节粮型草食畜禽,推行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和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逐步实现畜禽的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循环化养殖,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2 从农产品加工方面来看。一是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培育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一体化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建设高标准绿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等途径,促进畜产品、水产品、农产品与加工企业的横向联合,并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循环利用,延伸产业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型转变。二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要求,积极培育和扶持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生态设计、能源、水源的梯次使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并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活动,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创建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三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已有的农产品加工园区要按生态化、清洁化、循环化的要求进行改造,对新建园区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培育和构筑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完善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体系。

3 从农产品市场方面来看。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食品生产,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配方施肥、生物和物理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鼓励农民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二是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和推广力度,完善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培育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基地,研发推广应用高效疫苗、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和安全无污染饲料、无残留兽药,提高畜禽产品安全水平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及循环利用,从而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根据农业生产中产生副产品的环节较多,规模相对较小、较散,产量稳定性较差,副产品实现市场价值难度大等特点,利用市场机制,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将不同进程的农产品转化环节分别置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或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交易来完成,从而避开分散的农户交易主体,增加经济运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农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多层价值链的循环增值,形成产业链条的循环集成效应,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对策

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既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集经济、技术、生态、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推广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公众等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而且还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依据循环经济基本原则和广西近年来推行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出现的一些情况及广西未来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今后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应加大对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重大意义的认识,形成

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一要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及各种媒体对农村基层领导和农民作好相应的培训和宣传,让广大农民和基层管理者增加对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了解,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认识。二要充分发挥农民在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借助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采用集中培训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众多掌握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实用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三要总结、提高和传播各地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有益探索,加强宣传有关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扶持政策,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技术和政策方面的信息,解决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技术困乏和政策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推动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2 要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与指导,研究开发体现新型农业产业化、生态化、循环化、市场化之路的新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科学技术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适用的生态农业循环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基础条件,也是循环经济理念转变为现实的载体。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一要对广西现已开发出来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做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同时要加快对已成熟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包括对沼气生产、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立体种养、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节水农业等已有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二要加强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循环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运用与推广,积极发挥农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中的作用,加大对如何应用诸如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的研究和创新力度。三要加大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特别是乡镇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技术素质,尽快适应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需要。

3 要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构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将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有效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约束人们行为模式的一套规则,即制度的确立与演进。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循环经济纳入法制轨道,以立法形式将循环经济这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确立下来。因此,借鉴循环经济发展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必要的适合地方特点的地方性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法规和行为规范制度,通过法规制度对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加以引导和支持,为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势在必行。一是制定农业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在其中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农业生产者的各自职责及其违法后的法律责任,把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法制化、制度化。二是可先行制定一些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单项法规,如《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农业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等单项地方性法规,逐步把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三是要落实执法责任,发挥环保部门作用,加大对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约束力,营造出推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氛围。

4 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推动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大多采用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循环经济的发展,如明确产权制度,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建立市场机制,实行可交易的资源配额;对资源进行全成本定价,充分利用价格、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这对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此,一要制定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财税政策,财政资金要向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项目倾斜,对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绿色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应给予一定的减免税优惠,鼓励企业综合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和农业废弃物,开发生产节能环保安全的优质农产品。二要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奖惩政策,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奖励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惩罚违背循环农业做法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规范人们对农业资源的利用行为,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要强化科技对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支撑,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技术研发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服务,对从事和进行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科研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在研究经费、税收、信贷和资金补贴上给予优惠,对在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创新与推广运用中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广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只要结合广西农业和农村实际,加大宣传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与指导,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逐步提高农民的循环农业意识,就能够做到减少农业资源消耗,降低农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目的,使广西农业“十二五”时期再上新台阶。

注释:

①王招娣,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及解决对策[J],商情,2008,(3):172,

②: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eB/oL]http://省略/agriculture/special/C15539/20060406/100926.shtml,2006-04-06

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http://省略/staticpages/20060301/newgx4405077c-561081.shtml,2006-03-01

④中国增加农村清洁能源投入鼓励发展循环生态农业[eB/oL],http://china.省略/c/2007/01/31/1116881.htm,2007-01-31

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桂政发[2005]56号)[R]2005-11-28

循环农业技术篇9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创新机制,逐渐形成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体系是目前的焦点。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多途径、多层次、多产业联动发展与融合发展的高效循环农业经济格局,才能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实施将引领整个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高效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循环农业以产业链延伸为主线,注重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能量高效转换,在科学安排系统内部及相关产业间的循环与再利用基础上,实现单程式农业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的综合模式转变。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在具有现代农业运作高效性特征的基础上,强化了农业资源的节约性,通过优化组合,实现优势充分叠加而产生集成效应和相互叠加融合的放大效应。大力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食品安全和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循环不经济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需要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等诸多方面全面考虑、整体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只注重循环、不注重经济,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的动力,不少循环农业项目取得较高的生态环保效益,但是不经济。二是内部结构不合理与农业集聚水平偏低,循环农业缺乏先进适用技术,难以构建完整的高效循环农业产业链。三是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间存在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导致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四是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监督机制缺乏,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不多,经济利益高于一切。五是高额投入已远远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国家对循环农业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资金投入不足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循环农业建设可带来优良空气、干净水源与优美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作为对农业部门的补偿,各地应在财政、金融上对发展循环农业予以大力支持。

(三)应寻求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循环农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关联产业含有不可循环的元素,就能导致农业本身的不循环。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基于生态学、系统论、共生论理念,用工业化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推动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间的协同发展。大农业循环不仅是第一产业内部的循环,而且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循环,实现各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和联动发展。各产业有各自的循环,又有相互间的大循环。在发展大农业循环过程中,将会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有所创新,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农业循环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在循环产业链各环节发挥作用,实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最优化、环境社会经济危害最小化。

二、应在发展模式上探索新思路、寻求新突破

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包括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涉及的行业包括工、农、商等开放式系统。需要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综合考量,明确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目标,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支撑体系和长效机制。

(一)努力探寻有特色的高效循环农业适用模式选择正确、适宜的模式,将使农村在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为农业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一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应建立真正意义的种养加生态循环系统示范区,集成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生态种植技术、生态养殖技术、立体种养技术、沼气发电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区域大农业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寻求区域内部最佳生态、环境、经济效果。区域内多个子系统或多个单元产业群互相融合、协同发展,可形成紧密结合的有机循环整体,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转化和循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工农业复合型模式。这是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循环经济联合体模式,是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特点是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基础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从而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四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市场化、商品化和规模化模式。农业废弃物利用面临的主要矛盾表面上看是集中在收集储藏和持续均衡需求的矛盾,实质是经济社会效益的矛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价值难以实现,重要的是体制机制问题,农业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利用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基于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应从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大循环中,寻求农工商各产业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和多产业融合的集聚作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

(二)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长效机制发展循环农业存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短期见效慢、成本高、风险大,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影响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同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高额投入已远远超出农民的承受范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调控是化解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矛盾的重要方法。一是需要扶持及顶层设计,促进高效循环农业的推广。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强化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要由市场化途径解决,以市场化理念认识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资源价值,看待其发展前景,以工业化手段推进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拓宽其开发利用的途径。二是建立促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在搞好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扶持循环农业经营实体。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开发专项基金,用经济手段规范农业经营主体行为,激励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农户和企业。通过征收环境治理费、生态重建费等措施,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从事高效循环农业开发。

(三)产业集群与园区建设是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开发的有效载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实现产业价值链集聚,形成集群效应。园区产业链是一个四维概念,指处于研究、生产、销售、消费各相关生产环节中的不同功能企业或产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基于园区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价值链四维有机融合构建立体网状链条架构。价值链是引导园区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一环。价值的实现不断引导园区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实现园区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一是农业循环经济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对农业循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园区中各产业集群形成一种新的空间经济模式,在实现基础设施共享、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深化产业合作,建立不同产业基于物质流的循环经济联合体,实现资源低成本、规模化和高效率循环利用,在保护农业资源基础上,带动其他产业及商业活动,为经济交流提供重要平台。二是现代循环农业园区与农业产业集群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区域性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是由政府主导或依托市场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彼此间长期保持合作与竞争关系,基于巨大信息流的充分利用,满足区域内市场需求,推进园区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拓展园区农产品市场空间和农业发展领域,发挥园区产业集群的辐射与带动功能。三是循环农业园区内企业可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各经营主体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效益并促进产业发展,进而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高效循环农业要以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基于工业化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区域大农业循环模式,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在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推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多途径、多层次、多产业联动发展与融合发展的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大农业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顺畅连接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关键是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的网络体系。针对农业生产规模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问题,构建完整的高效循环农业产业链。循环农业产业链有别于传统的工业产业链,是一条通过物质循环与产业链延伸和反馈,基于农业生态系统以食物链为基础的特殊产业链。农业循环产业链基于农业产业间融合发展与经济主体空间布局,在高效循环中实现产业链的多次价值增值,促进网络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日益合理。一是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强化市场作用,努力完善产业链网络体系动力机制,实现循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连接。动力机制包括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内源动力与基于宏观调控的外源动力,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循环农业产业链运行及持续运转。二是依靠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物质流和能量流逐级逐层次流动中获得最大限度利用的基础上,使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循环农业价值链有效连接。循环农业产业链组成结构及网络形式直接受价格变动影响。有效利用价格杠杆刺激各相关产业部门基于纵向主导与横向耦合的方式,通过竞争机制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有效协调循环农业产业链各独立经济主体间存在的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

(二)加强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作为新型管理模式,成为支持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构建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可为经济主体提供技术支持与信息化综合服务。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采用政产学研的组织模式,集成区域内优势资源,构建区域性网络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经济主体发展循环农业提供系统、权威、高效的融资支持、技术支持、人才培训、项目规划及论证等。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集聚多方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经济主体的相互配合基础上,达到辅助区域内经济主体发展的目的。一是政府在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中应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主导是平台建设发展的外驱动力。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思路,处理好公益与经营的关系,强化和细化政府财力投入与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组织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平台建设,加快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进程。二是通过企业化与市场化运作,保持平台发展活力和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完善平台的制度框架,推动平台规范运作的制度建设,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功能。

(三)建设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推动高效循环农业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与经济园区类似,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推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示范区的主要特征是区域代表性强、产业特色突出,对其他区域起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是理顺示范区发展思路,促进区域资源高效循环。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要立足大农业循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示范园区多种功能,在充分利用园区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的基础上,共同组成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系统,探索并推广新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创新工作做法,在突出特色基础上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强化对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和指导,改变因资金不足和政策空缺阻碍运行的状况,努力实现示范区有害污染物的内部循环,形成集聚效应。如,发展高效农作物种植示范区、现代奶牛养殖基地示范区、农村休闲观光示范区、生态果园示范区与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等,为提高食品保障能力奠定基础,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循环农业技术篇10

关键词:循环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1循环农业特点

相比传统农业模式,循环农业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综合性。循环农业强调中“大农业”的视角,突出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功能性,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林、牧、副、渔等各个产业的互相支持,综合发展,提高整个农业系统的综合生产能力。其次,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其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社会发展水平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循环农业在传统农业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及技术装备进行农业生产,做到不同区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地区优势,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再次,高效性。循环农业可以实现多种生产资料及能量的多层次、综合性、系列化的应用及深加工,实现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降低农业成本,促进经济增值,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高效性。最后,持续性。相比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循环农业最突出的特点即生态性,循环农业可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实现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高度统一,不仅满足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持续性。

2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2.1常见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现阶段我国常见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包括以下几种:首先,以沼气为重点的经济循环模式。其以农户为主体,围绕沼气技术,建设“猪-沼-蔬”、“猪-沼-果”等循环模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农用秸秆及农业废弃物,以沼气为可再生能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及无害化。其次,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该模式是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使用时间、使用面积等,以达到减量、高效、低残留的病虫害防治目的。在这种模式下首选低残留、低毒、长效的生物性农药,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并且可降低农药用量,减少防治成本。最后,立体循环农业模式。所谓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即围绕沼气技术上畜禽粪便运送至上层的树木及底层的食用菌生产中,比如畜禽、牧草、果蔬、食用菌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各生产资料的农业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高度统一。

2.2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观念认知存在局限性。要发展循环农业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及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真正落实循环经济理论。但是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地区的农业还未彻底转变生产理念,盲目追求高产的现象导致过量播种、过量施肥的问题屡见不鲜。并且很多地区庭院经济式、小规模的循环农业发展点较多,但是由于缺少科学规模,导致循环农业规模化发展受限。其次,技术落后。循环农业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特点,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技术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地区经济、资源、人力等相对落后,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及技术成果的推广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导致循环农业技术自发性发展迟缓。最后,后续服务环节薄弱。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循环农业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无论是建设、使用,还是管理、服务,存在后续乏力的现象,循环农业发展服务保障工作不到位,再加之缺乏资金、运作方式不成熟等问题,导致循环农业后续服务环节薄弱。

3循环农业发展策略

针对循环农业发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转变观念,科学规划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扩大循环农业的影响程度,加强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知,在其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渗透循环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其生产观念。以发展循环农业为基础,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农村等加强循环农业示范点的建设,以典型引路突出循环农业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基于宏观的角度做出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长期规划,积极探索适宜各地区自身特点的循环农业发展道路。

3.2完善技术体系,加大绿色生产建设

加强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做好新设施、新机械、新技术的示范与展示,使农民更好的接受新技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突出循环农业的积极效应。加大绿色生产建设力度。可以在地方上构建示范性生态农业园区及农业加工园区,将一些农产品的加工企业集中到一个区域进行统一管理,丰富生态农业园区的功能及种类,比如蔬果加工厂、禽畜加工厂、粮油加工厂等,减少排放物对农业环境的影响;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生态园区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大排放污染物质企业的监管力度。

3.3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遵循“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原则,实现公益与经营的有机结合,促进专业与综合的协调性发展,构建一个“一主多元”的新型、高效的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资质具全的经营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服务,为农度提供标准化技术、融资担保等新型的循环农业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光磊,王智红.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以我国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5,(1):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