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5:13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1

关键词:艺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方式

一、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兴旺的力量之本。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教育,因此,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润物无声的教育熏陶、引导示范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立足中华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营养精华,大力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不断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汇聚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的目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党的十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内涵是要依托于文化。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树人、科研育人的活动中,在教学、科研体系中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课堂中,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相结合。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不仅可以向大学生通过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而且还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共同构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播撒文明的教育体系。

(三)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的根源即是文化,任何对于艺术的教育和创作都是基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剖析。当代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进行文化创作、文化交流、文化思考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中独领,其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我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主要包括琴、棋、书、画、艺等众多文化瑰宝。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艺术教育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到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132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艺术的强大吸引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以艺术教育价值挖掘传统文化的深远价值,进而建设、发展、传承传统文化。

二、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

(一)树立教育目标,坚持正确方向

1.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教育意义。[3]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中华民族逐梦的坚韧顽强,这些都与“中国梦”文化内涵有机契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展示中国梦的内涵与意境,努立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心,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书写精彩人生的无限潜能和奋斗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五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教育和宣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理解。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2.建立一整套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特点,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环节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挖掘文化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精神。[4]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拓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中,应拓展艺术教育范围,将众多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过程中,如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传统民间工艺、地方戏剧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3.坚持艺术教育中技艺与人文并重的方向目前,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即是注重技艺教育,轻视人文内核。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感受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艺术教育中传承优秀文化,首先需要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注重技艺与人文并重。技艺在于科学文化知识、操作技艺的培养,人文注重思想道德、文化品行的塑造,这两者是促进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两翼”。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成立艺术与人文相关的大教研室,专门从事艺术与人文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可成立相关“艺术与人文大讲堂”,聘请相关研究者或艺术名人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还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品社团”建设等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加强一、二、三课堂的联动互促,树立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课外与课内、普及与提高的教学理念,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二)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保障

1.重视传统文化教材编写与审核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教材作为内容支撑。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现国家对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部分已经使用到了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5]作为优秀文化传播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积累丰富经验。但总体来讲,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材还很不规范,有些都是本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缺乏专家指导,加上资金不足,大多教材都比较粗糙,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6]因此,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审查和指导工作,成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门组织和评审机构,应该对中华优秀文化在教材中的使用进行审查和监督,使相关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扬其优秀文化的精华,去其已经过时和不符合时展的部分。同时,还应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规范化的、突出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从源头上解决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问题,逐步将传统文化教学引向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规范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艺术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老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同时也是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取决于传播队伍的实力。一支强大优秀的教育师资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建立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机制,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培训研讨,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发展。[7]另一方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库,包括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研究者等,邀请他们到高校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在高等院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把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管理服务体系之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对广大学生产生影响、示范和教育作用,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3.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教育评定机制作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一种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必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保障作用。[8]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良好的教育评定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成分,从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进步,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机制,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尤其重要。评价机制体系中要包括众多因素,要包括评价机制的执行者,也就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学习者,还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监测评价高校老师教学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大学生德育建设、综合素质考评,以及各项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评价标准,以此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以激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四维教育阵地,扩大传统文化影响

1.紧抓传统课堂教学阵地在艺术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紧抓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放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注重其文化历史、文化根源、发展路径,将之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化的背景意义和作为展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关系。不断探索在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新方式,确保课堂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为。2.营造传统校园文化氛围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历来重视外在环境对人的品性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更为隐形的教育。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体系,并将艺术教育融入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如成立国学、文史等传统领域的学习研究社团,成立书法、国画、传统乐器、戏剧戏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兴趣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在校园相关场所树立先贤雕像,镌刻传统格言,营造带有浓郁的、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风光,将有形与隐形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从课堂上到生活中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之效,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9]3.搭建艺术创作实践平台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为主观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其中体现出创作者的思路、意图和所想要表达的主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应积极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可利用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在众多的平台上来展示和挖掘优秀艺术作品。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与文化艺术产品公司合作,打造实践平台,充分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使之时尚化、现代化,不仅可以产生良好效益,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发扬。在现在众多数字媒体传播的高效高质进程中,众多的网络艺术作品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也不乏传统艺术作品创新,这使得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与现在文化艺术市场得到很好的结合,通过这些文化消费品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4.拓展社会实践艺术渠道社会实践是更为生动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环境、深刻感受、提升领悟,将社会实践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要引导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闻、乐学,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用、乐行。如吸纳大学生自愿参与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传统文化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研讨,对重大历史文化名人及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纪念活动,组织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敬老慈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际践行中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演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成长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创造者,转变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挖掘的推进者。拓展艺术传播渠道,让艺术教育融入于大学校园,在大学生身上真正达到内化于性情,外发为事功。在众多重要场合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11]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高校作为培训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凝聚起“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李燮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

[2]兰心.传统文化缘何进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之旅——解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J].心事,2014(11):10-12.

[3]袁正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强化影视作品的责任担当[J].电视研究,2015(1).

[4]王怡.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83-86.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1.02.017.

[5]康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融入课程教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5).Doi:10.3969/j.issn.1003-8787.2014.05.023.

[6]王立刚.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19):20-23.Doi:10.3969/j.issn.1001-8476.2014.07.005.

[7]路阳.思维之花智慧之果——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C]/“/学习贯彻十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2012.

[8]胡海舟.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3):3-5.Doi:10.3969/j.issn.1002-0845.2013.03.002.

[9]崔利民,王灵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谈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n].学周刊c版,2013(15):22-23.Doi:10.3969/j.issn.1673-9132.2013.05.019.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2

论文摘要:井陉拉花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外,还具有良好的健身意义和推广价值。将井陉拉花引入高校课堂并加以推广,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使大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同时也利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可从题材、表现形式、动作设计风格等方面对井陉拉花进行传承与创新。

    历史悠久的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是河北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形成并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井陉拉花因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民族艺术精髓,2006年被国家列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我们试对井陉拉花引人高校课堂进行探讨。

    一、井陉拉花的艺术风格与推广价值

    并陉拉花起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其舞姿柔健,屈伸大度,抑扬迅变;其韵律优美,节奏欢快;其曲调悲壮,婉转悠长,给人以空旷幽谷之感。突出的地域特征,刚柔并济的舞姿,明快活泼的生活情趣,使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优秀民间舞蹈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体育训练价值。

    井陉拉花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遵循民间舞蹈的发展规律,井陉拉花的舞蹈动作同样是从人民的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而来,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生活情趣。她以“拧肩”“翻腕” “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上身动作以肩为主,肩部的顶、拧、耸、压和手臂的点、提、拉、抠、翻最能突出拉花风格;下身以膝部屈伸贯穿始终,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艺术风格。总体上说,女性舞姿美丽大方,稳重优雅,既有身段之美,又兼气韵之妙;男性舞姿伸展大度,潇洒自如,既现阳刚之气,又透苍凉之风。

    井陉拉花除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外,还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通过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为动作主线,不仅突显拉花的风格,而且有效地提高舞者的上肢力量和全身整体的灵活性,增强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身的协调能力,使参与者身体得以全方位的运动和锻炼。同时,在表演过程中,灵活多变的队形,舞者间的默契配合,可以培养出舞者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艺术在民间、在学校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井陉拉花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将井胫拉花引入高校课堂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即将失传的民间舞蹈艺术,井陉县政府通过组织各种层次的拉花歌舞表演队,举办各种形式的拉花民间艺术活动和比赛,对拉花民间艺术进行了积极抢救和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更好地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持久而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将包括井陉拉花在内的非遗项目引人高校课堂,让高校肩负起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动态传承,这一探索应是一条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高校在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有着极其有利的条件。其二,高校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充当“演员”与“观众”,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人才保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人校园,不仅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域文化,欣赏民间艺术,发现民间文化美的真谛,看到隐藏在民间故事后面真实的民间和人生;而且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扭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从事健身舞蹈的能量代谢率、能量消耗和运动心率变化等生理指标分析,认为健身舞蹈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而井陉拉花属于健身舞蹈类,是一项效能很高的有氧运动。经常参加拉花表演与练习,能够迅速消除人体内的过剩脂肪,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同时,对于解除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紧张和疲劳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井陉拉花引人高校,不仅可以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将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面临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当今我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普遥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舞蹈、皮影、剪纸(技艺)、民族体育活动等。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挽救,是我们对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也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化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们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常山战鼓、昌黎大秧歌、永年太极拳、井陉拉花等项目,知之甚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多是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体,因而就更谈不上对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舞蹈艺术的兴趣、认知及深人学习。因此,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形势不容乐观,前景任重而道远。

    (二)生存土壤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必然条件是其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状况。现当代社会的文化主导形态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现代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击,这些都将导致井陉拉花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加之现实生活中,井陉拉花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保护观念存在误区,许多人只是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待井陉拉花,忽视其文化价值。因此,井陉拉花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窘境。

    (三)井陉拉花动作设计难度大,表演形式复杂多变,限制其进一步推广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舞的范畴,但它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员手执道具各有其象征:伞—风调雨顺;包袱(现不多用)—丰衣足食;太平板、霸王鞭—四季平安、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由于井陉拉花艺术性强,动作难度较大,大学生学习有很大的难度,使大学生的参与规模受到限制。同时,传统井陉拉花的表演,所用道具较多且相对考究,也给井陉拉花在高校的推广形成一定的财政压力,限制了井陉拉花在高校的广泛开展。

    四、井陉拉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顺应时展的潮流,融人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使井陉拉花更好地融人高校,使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题材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井陉拉花要在题材上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突出现实特点。

    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文化的同时,愈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希望拥有强健的体魄。因此,井陉拉花应在原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使其大众化、普及化,并将其楔入传统校园节日文化中,建构新的文化生态。

    风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在突出表现井陉拉花风格的同时,可将井陉拉花的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典型动作融人校园健美操的表演之中,利用头、眼、身、手的配合,表现井陉拉花动作的力度和协调性,形成健美操的一种独特的风格。再配以井陉拉花独有的音乐旋律,使大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增强了对动作的理解与表现,在创造美、欣赏美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而井陉拉花的艺术魅力也得以在校园文化载体上充分展现。

    健美操练习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是一项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以及体质状况的健身项目,能够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推广价值。利用健美操动作丰富、编排灵活、容易掌握的特点,将井陉拉花的表演动作按不同动作类型,编排成若干小节,使学生可根据锻炼的需要随意增减。加以动感强烈的现代音乐元素,井陉拉花这项传统艺术的瑰宝一定会绽放出灿烂的青春活力。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3

关键词:高校校史文化传承路径

高校校史文化是高校办学历史的积淀,是高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职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重要途径。加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高校校史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为促进河北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本课题组选取河北具有代表性的12所本、专科院校,对校史文化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涉及高校对校史文化建设的认识、重视程度、需求度、弘扬校史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措施等;涉及建校100周年以上的高校5所、建校80―100周年的高校2所、建校50―80周年的高校5所,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6份,有效回收率94.4%。

调查显示,被调查高校均认为,校史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但重视程度不足,具体表现为:有专门经费投入、专门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仅占33%;50%的高校是以课题等形式进行投入、设有兼职研究机构和人员;17%的高校没有经费投入、研究机构和人员;90.2%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了解校史文化,其中27%的认为非常必要,9.8%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或无所谓;65.6%的学生希望学校把校史文化列为选修课程,22.5%的学生希望列为必修课,11.9%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或无所谓。学生普遍希望学校高度重视对校史文化的建设,积极普及校史文化,为弘扬好校史文化创造良好氛围。

二、河北高校校史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1.校史(年鉴)编撰。被调查的12所高校,均坚持校史或年鉴编撰,除存史留鉴外,时常作为重要礼物,送给各级领导、各界友人。校史(年鉴)撰写,是高校校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校领导重视程度较高,但学生接触较少,传承有一定的局限性。

2.入学教育。高校对入学教育高度重视,把入学教育作为新生了解学校的第一课。许多院校把开学典礼、班会、校情校史展、校园参观等纳入了新生入学教育,75.5%的学生通过入学教育对校史文化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3.校庆活动。校庆活动是高校回顾历史、总结成绩,展望办学视野的重要途径,更是凝聚人心、做好传承校史文化的重要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关注和认可。参加过校庆的师生,96.5%的认为校庆活动十分必要,对校长讲话、展板、宣传资料、校友介绍等传承校史文化的方式印象深刻。

4.校史展览。93.3%的师生认为,校史展览是学生了解校史校情、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敬校爱校精神最直接的途径,通过校史展,学生能切实感受学校发展脉络、取得的成绩、学校历史人物、著名校友等,增强学生对学校、所学专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5.课堂渗透。36.2%的学生是通过课堂讲授、教师讲解了解校情校史、校园文化的相关知识,其中,45岁以上的教师对校情校史的讲解较为具体,青年教师对校情校史、校园文化涉及很少。

6.校友会。12所高校高度重视校友工作,10所高校成立了校友会、校友工作办公室等专兼职组织机构,2所高校正筹建校友组织机构,被调查院校均有专项经费,通过成立校友组织机构,为校友交流搭建便捷服务平台。高校表示,97.8%的校友对学校做法非常认可,认为校友会、校友分会让他们对母校状况、发展定位、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加了自豪感。

7.其他途径。64.6%的学生通过网络,52.6%的学生通过教师介绍,50.5%的学生通过校报、有线电视、校园广播、宣传栏,41.7%的学生通过老生介绍了解校史文化。

三、河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传承的基本做法

1.秉承光荣传统,注重校史传承。河北农业大学自建校开始,始终对校史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始终秉承农业教育“非实践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的办学原则,在帮助革命老区――太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在不断总结、凝练这些优秀校史文化的同时,河北农业大学积极做好深化、传承校史文化的工作,紧密结合新形势新问题,通过加强学风、校风建设,打造诚信体系,实施“三服务两育人”工程等一系列举措,不断赋予校史文化新的内涵,经数代人不懈努力,河北农业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并使校史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2.营造良好氛围,注重校史育人。河北农大不断挖掘、提炼校史文化的同时,还积极探索挥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成立了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学校党委宣传部作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制定了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了多项文化建设具体实施措施,通过校园网、校内有线电视、校园广播、校报、校史展览室、太行山道路文化园、碑廊、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弘扬校史文化传播校史文化,促使广大师生增强传承校史文化的意识,使校史文化进课堂、进公寓、进头脑,形成校史文化育人的良好风尚。河北农大优秀的校史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激励了数万名学子,在校史文化正能量的影响下,他们有的正在刻苦学习、积极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做最充分的准备,有的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扎实进取、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3.加强硬件建设,打造教育基地。河北农业大学在强化校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硬件设施建设,在保定东西校区建设了由“两馆一廊一园”组成的“太行山道路”展览馆及其附属设施,它包括东、西校区“太行山道路”展览馆暨校史馆,“太行山道路”碑廊和“太行山道路“文化园,展示了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辉煌的办学成就,真实反映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历程,再现了师生矢志服务“三农”的不懈追求和精神境界,既是学校爱国爱校教育基地和校史文化重要场所,也是保定市重要人文景观。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延东、姜春云、陈至立等先后莅临指导,、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河北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10多年来,接待参观人数二十多万人次。“太行山道路”展览馆及其附属设施被命名为第四批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开拓传播途径,拓展传承渠道。河北农业大学注重传统的校史传播途径,坚持做好学校年鉴、校志、大事记的撰写工作;挖掘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等媒介的宣传潜力;重视“太行山道路”展览馆暨校史馆、“太行山道路”碑廊和“太行山道路“文化园的更新维护;每年通过招生宣传工作,积极向社会推介校史情况、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新生入学教育、开学典礼、日常课堂讲授等均成为校史传播、传承的主要途径。同时学校积极探索校史文化传承的全新途径,充分利用分布在河北不同生态类型区的200余个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积极做好学校校史文化推广和新农村文化建设帮扶工作;开办的成人教育培训、商务部援外培训、每年数百场的人才招聘会都成为校史文化传承的主战场,每年的1万余名毕业生均成为校史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四、对河北高校做好校史文化传承的建议

1.学校重视,建立健全校史文化传承体系。学校重视是校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也是传承的保障。高校要从构建一流大学校园文化的高度,充分认识校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校史文化传承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专(兼)职管理研究机构,设立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专(兼)职研究队伍,提供专项经费,把校史文化传承工作延伸至学校所有中层单位,推动校史文化传承;制定相应制度,出台措施,建立机制,努力打造政令畅通、运转高效的传承体系和工作机制,积极为校史文化传承打造快捷通道、奠定良好基础。

2.做好宣传,提升传承校史文化的主动意识。高校校史文化传承,需要全体师生员工、毕业生、相关合作单位共同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史文化传承氛围。加强宣传工作,提升对校史文化的传承意识,尤为重要。

教职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承担者和校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要大力增强其宣传校史文化的意识,把宣传校史文化传承转化为自觉、自愿、自发行为。要在传承体系中制定教职工校史文化培训计划,促使广大教职工了解校史、熟悉校史、熟记校史,增强教职工爱岗敬校、传承校史的主人翁意识,切实发挥校史育人的主力军作用。

3.立足实际,完善校史文化传承途径。校史文化传承途径,决定着校史文化的传播范围、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完善校史文化传承途径,是做好传承工作的基础保障。首先要完善传统传承方式,认真做好校史、年鉴、大事记撰写、整理等工作,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记录学校发展状况、大事要事、人物传记等内容;要积极做好对广大教职工的校史培训,尤其做好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训,让广大教职工了解校史、掌握校史、对校史内容耳熟能详,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的同时,打造校史育人的优秀队伍;要充分挖掘网络、校内有线电视、广播台等媒介的潜力,做好、做活校史文化网页,录制好、整理好、保存好校史文化影像资料,通过有线电视、广播台等媒介,打造精品校园文化节目;要加强校史文化展览馆、校史文化宣传栏、校史文化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梳理校史文化发展脉络,使之成为校史文化传承的永久阵地;要推进校史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制定科学规范的课堂讲授、第二课堂授课计划,将校史文化列为开学典礼、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人才招聘、地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友会、招生宣传等途径,加大校史文化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优秀校史文化的认可度。

在充分利用传统校史文化宣传途径的同时,要与时俱进,积极挖掘全新的校史文化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通过提炼打造校史文化精品,通过影视剧、微电影、话剧(如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先进事迹)、章徽币等形式,将校史文化固定并传承开去;通过建设网络校史文化展览馆、精品专栏、专题网站等,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校史文化推向社会;通过校史文化进学生社团行动、校史文化专题项目,激发学生参与校史文化传承的积极性;通过设立校史文化传承科技项目,以科技项目形式对校史文化传承、校史研究予以资助,激发教职工传承、研究校史,创新校史研究的积极性,为校史文化研究注入活力;立足实际,积极与合作地市、合作企业等合作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发挥校史文化的影响力,用校史文化积极赢得合作单位的认可,让校史文化影响、感动一大批社会各界人士,让他们主动成为校史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金雁以高校校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21-24。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传播与习得途径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014-06

一、绪论

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是与普适性知识相对应的一个学术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情境(如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种族的等)中生成,并在该情境中得到相关人群确认、接纳和推广应用的知识体系。截止2012年5月,若向eBCohost系统输入“localknowledge”这一术语,搜索的结果共计显示3651条在案存录;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地方性知识”术语后,获得的搜索结果为160条在案存录,足证这一术语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和接纳。此外在“百度”“京东商城”“卓越网上书城”“淘宝网”“孔夫子旧书店”“阿里巴巴”等各大网络售书网站搜索以“地方性知识”为题的著作,发现只有2本。这说明,该术语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接纳,但在国内却处于初步接收阶段。

当代少数民族依然拥有极为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这些知识在现代化的今天仍然不失其珍贵价值,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各民族地方性知识正在遭逢一场空前的外来文化冲击。民族文化的传承连同地方性知识的延续逐步陷入困境,地方性知识的延续和创新严重受阻,后继乏人。特别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地方性知识的延续受到的冲击更大,传承更艰难,有的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

据某些人类学家估计,如果不再加以特别的重视、保护、发掘和利用,这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就有可能在1020年间消亡,鉴于地方性知识的载体是活生生的个人,他们必然具有个性化这一特质。地方性知识中的各项技术技能、知识点都保存在个人的头脑中,致使传承绝技的行家,如果在一代人当中没有实现可靠的传承,那么相关的绝技就会从人类的知识宝库中消失,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也会因此而蒙受损失。正因为如此,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地方性知识传承加以格外关爱尤其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拟以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播和习得途径为例展开探讨,意在揭示传承习得途径的一系列新变化,评估各种途径的利弊得失和创新利用的可能,以便为当代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发掘、整理、创新和利用等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前期铺垫。

二、当代各民族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新变化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并辅以实地调查,从中发现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当下传播和习得的途径大致可以粗分两大类,其一是传统的传播和习得途径;其二是现代社会新涌现的传播和习得途径。前者包括主要包括传统的家庭生活、村社的日常生活、宗教祭祀、年节庆典,后者包括有组织地培训活动、民族传习馆、网络交流、广场文娱活动、电视传媒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传统的途径还是新起的途径,他们都互有优劣,使用的对象和场域又互有区别,但只要利用得法,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他们都可以为当代各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和习得做出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地方性知识的抢救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他们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元格局可资利用的手段。

(一)传统途径的翻新

家庭生活、社区交流、宗教祭祀、年节庆典等传统的知识技术技能习得途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对地方性知识的传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当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传统的途径虽然受到各式各样的冲击,但他们对地方性知识的传播功能依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发挥传播功能的手段、方法、工具也获得了一系列新的内容,不仅可以强化其功能的发挥,而且还能顺应时代的需要,对地方性知识的创新起到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以下仅就某些典型的传统途径的翻新做例举式的探讨。

1.通过家庭生活传播和习得途径的翻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被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生活,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不仅是地方性知识传播的最初方式,也是地方性知识习得的重要渠道。由于文化传统所使然,不少民族的家庭生活往往围绕火塘而展开,各家庭的火塘很自然的地就充当了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场所。

这里仅以哈尼族为例,在哈尼族的火塘边,家庭成员传播和习得地方性知识是以“哈巴”的方式进行。“哈巴”是该民族一种说唱艺术形式,也是哈尼人的一种生存、生活、发展的工具,用以解释宇宙、向神明祈祷,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传播生产生活知识,团结和鼓励哈尼社会成员同自然、社会斗争,以获得最佳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1]。哈尼人认为,火塘中的火是智慧之灵魂,这灵魂无不附于火塘边每个人的身上。主持“哈巴”说唱的人必须是那些上了年纪、阅历丰富、智慧超群、品行受到尊敬的人。每逢夜幕降临或农闲时间,哈尼族成员往往以“家户”为单位围坐在火塘边,由历经坎坷饱经沧桑的老人以“哈巴”的形式说唱本民族历史、家族兴衰、伦理道德、生活习俗,乃至农业生产等各方面的知识。由于这些知识都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之中,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色,借助于火塘与哈巴所营造的温馨的家庭氛围,从而使得传承与习得过程成为一个潜移默化的自然接受过程,在场的每一位成员在耳濡目染中陶冶了性情,接受各式各样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在家庭的群体氛围中达成共识,内化个人的本能,既尊敬了人际的团结和谐,又赋予了他们生存与发展的本领。①①瑞丽为孔雀舞传承人培训基地授牌.瑞丽江——云南德宏瑞丽市门户网..

4.广场活动及影视传媒。广场文化活动也是方兴未艾的传播渠道之一,其内容极为广泛,文艺演出、文艺晚会、文艺赛事、电影放映、健身健美、展演等等不一而足。广场文化活动往往具有开放性、群众性、规模性等优势。随着广场文化深入到各民族社区,各民族地方性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播和习得也渗入了广场文化活动之中,参与者可以在娱乐的过程中传承和习得本民族知识、技术和技能。

在云南省德钦县,自2001年开始每周有不少人聚集在县城中心广场跳“弦子舞”。这是由6名藏族青年发起的群众性活动。弦子舞是藏族延续了几百年的优秀文化、宝贵的地方性舞蹈,深得藏族居民喜爱。前些年由于电视、卡拉oK、录像等现代娱乐方式来到了德钦,人们曾一度搁置弦子舞。但这几位藏族青年不愿意看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式微,为了让这古老的弦子舞艺术发扬光大,他们奔走呼吁,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到了弦子曲200多首、锅庄曲30多首、山歌调子10多种,凑钱出版音像磁带“萨革弦子”,带头在德钦县城中心广场跳弦子舞、免费教跳弦子舞[3]55。目前,不仅广场文化活动在普及弦子舞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组织出版的藏族地方性知识磁带、录像也行销到广大的藏族地区,从而使藏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播翻开了新的一页。事实说明,现代化的冲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有心人。这6位藏族青年的行动给所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不管是什么样的现代技术或现代化事物,只要巧加利用,不仅能够为我所用,而且还能用得花样翻新。哪种在现代化冲击面前手足无措的悲观论调,看来无疑于杞人忧天。

不仅广场文化活动如此,就是那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大众电视传媒也是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新渠道。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在地方电视频道开通了民族语、地方语节目,这些新开能的节目很自然也成了各民族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便利通道。

总之,现代化涌现的新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用得不好会成为地方性知识传播和习得的阻力,用得好用得巧却可以使地方性知识和传播和习得如虎添翼,成功的关键在于得其人,巧其用。用好这样的现代化手段,地方性知识和传播和习得不仅不成问题,而且还可以做到别开生面,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少数民族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开发[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78-179.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5

1、独竹漂项目形成的历史追源

1.1起源于生产劳动

徐宏[1]在《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做了详细的介绍,独竹漂,曾被称为“划竹竿”、“独竹竞划”、“独竹舟”等(1998年以前称“划竹竿”,1998年称“独竹竞划”,1999年称“独竹舟”,1999年以后改称“独竹漂”),是一项以单棵竹材放置水面为承载漂浮体,运动员赤足站立其上,利用手中的竹竿划水使其前进的运动。独竹漂起源于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播州(今遵义)盛产当时最好、最珍贵的建筑木材———楠木,为朝廷所专用。朝廷派采木官到播州原始森林赤水、习水一带采办楠木,但因赤水河不通航运,楠木又很珍贵,遂每一棵木料委派一人或多人运送,到长江边再绑成排或用船运至江南,转运京城。

1.2节庆娱乐活动中得以发展

据《赤水县志》记载,到发了清乾隆年间,一位叫黎理泰的福建人从老家上杭引来三株楠竹,植于赤水。于是竹中之秀楠竹、毛竹等客居赤水数百年,生生不息地广布于赤水河两岸的丘陵山区。散居赤水河两岸的竹农,长期生活在漫山的竹海中,其衣、食、住、行都与竹子相伴。他们在集运毛竹,扎竹排的过程中,练就了“独竹漂”这门独特技艺,以后逐渐转化成每年端午节与龙舟赛齐名的表演项目。每年端午涨水时,习水土城的居民和城郊农民就会成群结对在河里进行独竹漂比赛,如果有人掉水了,就会赢得一阵阵得开心的笑声;胜利者则被簇拥着敬酒敬茶,戴上大红花,出尽风头。

2、独竹漂项目的保护与发展现状

上世纪末,具有赤水地域特点的独竹漂走出贵州,走向全国民运会。1999年,独竹漂作为水上表演项目被达入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此后,在2002年贵州省民运会、2007年素有“水上芭蕾”之称的遵义市独竹漂队在第八届全国民运会上,以其独有的观赏性、民族性、体育性获得“表演项目技巧类”金奖。2007年全国民运会上再次取得表演金奖,2008年贵州省已经把赤水独竹漂列入了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7月,由贵州省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筹委会、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主办,黔东南州民委、州体育局、麻江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09年全国龙舟暨独竹漂邀请赛在麻江县下司镇举行,2011在贵阳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3、独竹漂的精神文化价值

独竹漂项目的形成有着自身的特点,贵州赤水沿岸盛产楠竹,山势险要,交通不便,在当时主要以水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劳动的需要,劳动人民练就了一竹一木行于江上的本领。展现了人类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民族精神。人们在以独竹漂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同时,也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随着节庆活动中人们以独竹漂娱乐活动内容,以此为乐,愉悦身心。

4、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中独竹漂项目的特点分析

4.1比赛器材的改进与竞技竞赛规则的采用

2011年于贵阳举办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本届全国民运会独竹漂项目采用了竞技比赛的规则,并对器材进行了改革,融入了科技,大会采用玻璃钢材质的器材代替竹木,比楠竹更加轻便,更利于前进。

2004年起,为争取将该项目列为2011年全国第九届民运会竞赛项目,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体育局和有关专家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包括项目论证、规则起草与审定、省内推广开展与比赛等,经过长期的挖掘、整理、编写,制定了四章近20页的《独竹漂竞赛规则》(试行),已通过了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专家组论证。

4.2第九届民运会独竹漂项目的文化价值辨析及引发的思考

4.2.1全国民运会是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途径,竞技体育强大的动力已有目共睹,张继生[2]等认为“应该借鉴和吸收西方体育以竞争为核心的精神价值,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引入奥林匹克精神,追求身体和精神双重价值的实现”。国伟[3]等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一文中认为“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进入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比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和传承下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应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内涵宣传与教育,从而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完整性,保持核心价值。

4.2.2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传承方式的多样性与文化完整性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面临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所处时代的社会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是动态的过程,文化发展也必然受其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可分为两种,一种即时原生态的保护,一种认为应该顺应时代变化产生相应的变化。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应该多样性,两种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冲突,可以成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两个重要渠道。民族体育的传承方式应该是多样的。通过多种方式的互补,保持文化的完整性。

4.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革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革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变革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文化多元化影响下的必然趋势,段爱明[4]等认为“文化的现代变迁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应该辩证的看待传承与变革的关系。不应对立看待,应该理性看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革。

5、小结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独竹漂项目形成、发展、濒临失传、保护与传承各阶段相应时代的自然、经济等社会各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识,提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途径:1)教育传承,一是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最有力的途径,二是加强民间传承;2)开发旅游项目,宣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体育技能;3)媒体宣传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4)制定保护政策法规,尤其是原生态文化保护;5)组织竞赛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宏.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0,5:57-60.

[2]张继生,吴天佑,王顺,谭旭利.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反思与现代超越[J].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14-16.

[3]国伟,田维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J].体育学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6

一、安徽民间音乐的区域性个性特征

江淮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往今来,淳朴的淮河儿女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劳作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这些作品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有不少音乐文化资源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成为安徽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陶冶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性情,孕育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民族心理,调适着各族人民的社会制度、生活秩序,丰富着各族人民的情感,给人们以滋养和慰藉。因此,对这些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同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稀有性是它的特点,是安徽民俗文化中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化遗产宝库。但由于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使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任务显得日益紧迫。当今,我们在遵循一般保护原则基础上,结合安徽民族文化生态背景和特点,理应探讨一下该如何传承安徽民间音乐这一珍贵遗产。

二、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之我见

民间音乐的区域性传承在现实生活中,对其展开讨论和研究的力度远大于真正执行操作的力度。其主观原因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理应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社会对民间音乐艺术的冷漠是思想认识问题的具体体现。安徽民间音乐的传承需要社会氛围,尤其需要社会干预这种特殊的途径。而现实社会中,我们身边的媒体很少有安徽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平台,教育层面也很少涉足这方面的教育与科研。

当前,随着流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安徽很多传统民歌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令人忧心的“冷遇”处境,而是濒临消亡的“悲惨”险境。对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其方法措施在理论上应是一个系统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并且应当以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给予音乐艺术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保护问题,更是传承的问题。

首先,宏观角度来看,比如,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在政策干预层面加强引导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民间音乐文化,这是对文化传承的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盛大节日,安徽各地都上演着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歌舞,这既是挖掘、展示、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最佳契机,更是激活音乐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充分挖掘音乐文化遗产所蕴涵的经济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应成为保护与传承的主导力量,加强对音乐文化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之被更多的人们所欣赏、学习、研究和传承。让人民有对本土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具体执行时,可以有文化主管部门因地制宜的成立相关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心,比如“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①、“皖北花鼓灯艺术研究中心”②、“凤阳花鼓艺术研究中心”③等等。同时聘请部分退休的科研人员以及一些有名望的民间艺人担任课题任务,并且培养艺术研究人才的梯队建设,做好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编辑出版必要的关于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书籍和论文,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

其次,我们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民间音乐实施永久性的底层保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是目前较流行的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做法,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进行采录,然后以各种载体加以保存。这种做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它将传统的收集、采录的方法与现代科技优势很好地加以结合。此举虽然使得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得以存留,达到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忠实记录,但这样的做法却使原本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音乐文化艺术日渐脱离人们的生活,其内在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也随之削弱和消亡,最终只能成为后人阅读观赏的史料文字和历史片段,这种结果违背了传承的初衷。由此可见,要使得音乐文化遗产生命力不衰,始终保持鲜活的因数生命力,只有让它始终扎根于人民的生活当中,始终在人民的口传身教当中,才是万全之举。

再者,专才教育也是传承民间音乐音乐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何在现代教育中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是当代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一个重大的课题,这当中有一个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问题。安庆师范学院地处安徽地方戏黄梅戏的发源地——安庆市,该学院于2011年有教育厅牵头,整合相关学校的学科门类,成立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隶属音乐系,旨在服务于地方戏曲黄梅戏的挖掘、传承与发展。该学院从招生、人才培养、艺术实践、人才输出等各方面都因“区域”制宜、因“戏种”制宜做了很多个性化的调整和改革。

三、余论

纵观地域性艺术的发展,一个地方乐种或区域音乐文化大多是由或大或小的、作为艺术主体的“人”在操控,他们“操纵”着艺术的萌生、沿袭、发展、变革以及消亡。因此,“人”是民间音乐创作的主体,是本源;但是在音乐艺术传播的过程中,“人”也是音乐艺术传播的途径和源动力。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朴素的安徽各族人民在接纳现代音乐文化的同时,如何正确认识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稀有性及其在多元化环境里的价值,进而身体力行地对其加以发掘、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普通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院校学生、甚至是每一个欣赏者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的工作。

注释:

①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是安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是集研究、创作、排练、演出、展览、艺术制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术研究与演艺中心,2009年5月投入使用。

②在安徽省文联、省歌舞剧院、省艺术研究所、省花鼓灯艺术团的支持和指导下,安徽省省民政厅于2009年10月28日批准成立安徽省花鼓灯艺术研究会。

③凤阳花鼓,自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当地主管部门一直努力在筹建“凤阳花鼓艺术研究中心”,目前已获准批示。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田耀农.区域音乐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系统论[J].人民音乐(评论版).2009(12).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7

从哲学层面理解区域音乐,是指区域性音乐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自然,区域音乐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固然不能如等同于理化公式那样加以实验及定理。特定区域的音乐文化我们一般视之为区域音乐的活动地域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作为音乐艺术主体的——“人”,为区域音乐文化的展开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制约着区域音乐文化发展演化的进程;另一方而,区域中所强调的空间范围,也成为“人”在创造音乐的历史进程中的一种表述方式。

一、安徽民间音乐的区域性个性特征

江淮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往今来,淳朴的淮河儿女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劳作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这些作品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有不少音乐文化资源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成为安徽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陶冶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性情,孕育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民族心理,调适着各族人民的社会制度、生活秩序,丰富着各族人民的情感,给人们以滋养和慰藉。因此,对这些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同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稀有性是它的特点,是安徽民俗文化中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化遗产宝库。但由于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使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任务显得日益紧迫。当今,我们在遵循一般保护原则基础上,结合安徽民族文化生态背景和特点,理应探讨一下该如何传承安徽民间音乐这一珍贵遗产。

二、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之我见

民间音乐的区域性传承在现实生活中,对其展开讨论和研究的力度远大于真正执行操作的力度。其主观原因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理应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社会对民间音乐艺术的冷漠是思想认识问题的具体体现。安徽民间音乐的传承需要社会氛围,尤其需要社会干预这种特殊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途径。而现实社会中,我们身边的媒体很少有安徽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平台,教育层面也很少涉足这方面的教育与科研。

当前,随着流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安徽很多传统民歌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令人忧心的“冷遇”处境,而是濒临消亡的“悲惨”险境。对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其方法措施在理论上应是一个系统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并且应当以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给予音乐艺术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保护问题,更是传承的问题。

首先,宏观角度来看,比如,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在政策干预层面加强引导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民间音乐文化,这是对文化传承的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盛大节日,安徽各地都上演着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歌舞,这既是挖掘、展示、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最佳契机,更是激活音乐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充分挖掘音乐文化遗产所蕴涵的经济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应成为保护与传承的主导力量,加强对音乐文化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之被更多的人们所欣赏、学习、研究和传承。让人民有对本土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具体执行时,可以有文化主管部门因地制宜的成立相关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心,比如“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①、“皖北花鼓灯艺术研究中心”②、“凤阳花鼓艺术研究中心”③等等。同时聘请部分退休的科研人员以及一些有名望的民间艺人担任课题任务,并且培养艺术研究人才的梯队建设,做好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编辑出版必要的关于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书籍和论文,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

其次,我们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民间音乐实施永久性的底层保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是目前较流行的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做法,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进行采录,然后以各种载体加以保存。这种做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它将传统的收集、采录的方法与现代科技优势很好地加以结合。此举虽然使得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得以存留,达到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忠实记录,但这样的做法却使原本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音乐文化艺术日渐脱离人们的生活,其内在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也随之削弱和消亡,最终只能成为后人阅读观赏的史料文字和历史片段,这种结果违背了传承的初衷。由此可见,要使得音乐文化遗产生命力不衰,始终保持鲜活的因数生命力,只有让它始终扎根于人民的生活当中,始终在人民的口传身教当中,才是万全之举。

再者,专才教育也是传承民间音乐音乐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何在现代教育中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是当代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一个重大的课题,这当中有一个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问题。安庆师范学院地处安徽地方戏黄梅戏的发源地——安庆市,该学院于2011年有教育厅牵头,整合相关学校的学科门类,成立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隶属音乐系,旨在服务于地方戏曲黄梅戏的挖掘、传承与发展。该学院从招生、人才培养、艺术实践、人才输出等各方面都因“区域”制宜、因“戏种”制宜做了很多个性化的调整和改革。

三、余论

纵观地域性艺术的发展,一个地方乐种或区域音乐文化大多是由或大或小的、作为艺术主体的“人”在操控,他们“操纵”着艺术的萌生、沿袭、发展、变革以及消亡。因此,“人”是民间音乐创作的主体,是本源;但是在音乐艺术传播的过程中,“人”也是音乐艺术传播的途径和源动力。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朴素的安徽各族人民在接纳现代音乐文化的同时,如何正确认识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稀有性及其在多元化环境里的价值,进而身体力行地对其加以发掘、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普通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院校学生、甚至是每一个欣赏者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的工作。

注释:

①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是安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是集研究、创作、排练、演出、展览、艺术制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术研究与演艺中心,2009年5月投入使用。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8

【关键词】珍珠球;体育;教学化;思考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珍珠球运动是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体育教育是满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技术教学,还应讲解这个项目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通过学校这个途径,使满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进而通过学校辐射发展至全国,让人们真正的了解珍珠球文化、了解满族文化,进而参与到珍珠球运动中来,从而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真正的生生不息、世代传承。

一、珍珠球运动的发展源于文化的传承

珍珠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满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它是在满族人的生产活动中逐渐产生的,并与满族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它来源于满族的生产、生活,同时传承和发展满族的生产生活文化。珍珠球运动就是一个从满族先民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传统项目。作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深受满族人民的喜爱,它增强了满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满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释放着自己的正能量。同时,作为一项民俗文化,它将个人的发挥与团队的合作融为一体,是满族人民内部相互促进和思想交流的一个平台,也是满族与其他民族增进友谊、相互了解的桥梁和纽带[1]。

二、珍珠球运动传承和发展的现状

(一)珍珠球运动在发展和宣传上存在地域的狭隘性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珍珠球运动在推广和宣传上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在国家民委和体育总局以及各地民委和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国很多省市都举办了多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珍珠球便是其中的竞赛项目之一。如贵州省,四川省、吉林省、辽宁省、广东省、黑龙江省、北京等地都举办了规模不一、届数不一的民族体育运动会。但是,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观看珍珠球比赛的人却寥寥无几。由此可见,人们对珍珠球这项运动的了解和关注很少,所以,宣传和发展这项运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珍珠球比赛规模小、次数少,制约了珍珠球运动的发展

珍珠球比赛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跑、跳、运、传、投和接球等基本技能所组成。以积极争取球权为手段,以投篮得分为目的,双方攻守交错,使用可移动的人作为可控制的篮筐,是一个比较激烈的体育项目。它只在4年一次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或是区域性的民运会才有比赛;近几年,也举办过全国性的珍珠球邀请赛,但次数不多,规模不大,这极大地制约了该项运动的宣传和发展。因此,只有每年定期举办全国性珍珠球比赛,才能够很好的宣传这项运动,进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从而使这个项目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与学校体育课教学相脱离也制约了珍珠球运动发展

为展示我国满族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老的文明,传承和发展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当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锻炼的空间,促进学校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我国的一些民族院校和部分体育院校开展了珍珠球课,并组织了校级、院级的珍珠球比赛,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但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还是没有发挥作为运动项目发展载体的作用,他们没有开设珍珠球课,出现了珍珠球运动的发展与学校体育教学相脱离的境遇,这制约了珍珠球运动的传承和发展。

三、对满族珍珠球运动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一)树立民族自信心,传承和发扬满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全球化发展的现实状况下,以奥运会为主的现代体育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全球化体育发展的趋势。西方体育文化逐渐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引导者,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等都深入到了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中。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我们不要盲目的追捧;不要被西方体育同化和完全的否定自己,那样就失去了满族体育文化的特点。我们应找出它在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媒介宣传,树立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自信心,认识到传承满族体育文化的价值,从而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

珍珠球运动来源于满族的生产劳动,它是满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一种歌颂劳动、歌颂生活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文化方面,与其他的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差异性,是人们了解满族文化的载体和渠道。所以,在开展珍珠球运动时,我们把珍珠球文化作为弘扬满族文化的载体,把珍珠球运动当做发扬满族文化来发展。使人们在学习珍珠球的时候,有了发扬满族文化的责任与学好这个项目的决心,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珍珠球运动。

(二)政府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给予珍珠球运动的传承提高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与政府发挥的作用紧密相连。民族文化事关民族的兴衰,政府有义务站在战略的角度进行引导。珍珠球文化作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法律保障、体制建设和媒体宣传等方面应加强力度,从而很好的展现满族体育的文化内涵及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使人们真正领悟到珍珠球文化的内涵,认识到珍珠球文化乃至满族文化的重要性,进而主动地学习、参与这项运动。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9

【关键词】瑶族民歌;高师;声乐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81-01

一、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瑶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包括《蝴蝶歌》、《嘛哈咧》在内的瑶族活体音乐正一步步走向失传和消亡。面对不可抗力造成的消亡,我们回天乏力,但在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高师声乐课堂有责任为珍贵的瑶族音乐文化提供和创造一个传承、发展的平台。

瑶族音乐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观意识上,有关部门显然已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客观行动上并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某些经济薄弱地区,打着文化传承的名义,将文化与经济利益片面的挂钩,不仅没有给瑶族音乐文化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更有可能导致瑶族音乐文化的变形失真,加速它的消亡。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高校音乐教育肩负着创新音乐文化的重任。通过有组织、规范化、系统性的声乐课堂引导,提升瑶族音乐审美价值,赋予瑶族音乐净化心灵的美育功能。不可否认,瑶族音乐走进高师声乐课堂将是传承瑶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途径。

学校作为音乐保护、传承、发展的基地,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有责任拓宽瑶族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唤醒大众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极为必要,这将在瑶族音乐这一民族母体音乐文化的传承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的可行性

作为推动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大大地方便了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在课堂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推动瑶族民歌的发展与创新,多媒体技术与高师音乐课堂的结合,满足了优秀的瑶族音乐文化对发展环境的严苛要求。多媒体技术是高师音乐课堂的主要教课途径,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完善,为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提供了足够的技术保证以及极大的可行性。

在课堂上,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对瑶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前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应的瑶族音乐素材。运用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数据进行录入后,再加以编辑、修改、拼接、移位等,加深学生对瑶族民歌的认识,这也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堂来保护瑶族民歌的重要途径。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这一举动,多媒体技术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多媒体中的录音技术也起到了很好的留存保护作用。总之,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是可行的。

三、瑶族民歌走进高师音乐课堂的创新性

长久以来,一种固有观念深入人心,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民歌不可创作,创作便不是民歌。众所周知,民歌的形式多种多样,代表了当地浓郁的民族特色。随着现代音乐多样化的发展,眼花缭乱的现代音乐逐步取代了结构单一、旋律刻板、缺少变化的传统民歌。为了缓解这种逐渐消亡的危机,也为了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民歌的创新势在必行。但传统民歌的创新并不是要摒弃以前的艺术经验,而是要把继承和创新辩证的统一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是一大创新之举,在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引进瑶族民歌,在传授基本的、传统的声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因材施教,借鉴学生们鲜活的思维方式和灵动的思路,对瑶族民歌加以创新,更加有利于瑶族民歌以及瑶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课堂是创新的平台,创新是发展的基础,让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不可谓不是明智之举。这一举动将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推动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瑶族音乐走进高师声乐课堂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决策到实践,一方面,高师声乐课堂促进了瑶族音乐的有效传承;另一方面,高师声乐课堂促进了瑶族民歌的创新发展,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重新确立了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相信这一举措会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健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唐燕.浅析让广西本土民歌走进高中音乐的方法[J].音乐大观,2013(6).

[2]单颖.鄂温克民族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J].东方青年教师,2013(19).

作者简介:

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篇10

关键词:文化传承;人文关怀;景观设计

城市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景观设计的发展,从现阶段来看,各地已经开始在城市建设以及美化上加强了力度和决心,从而涌现出了景观大道以及世纪广场等设施,这对城市的形象有了添彩作用。加强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以及人性关怀的理论研究,能进一步加固我国传统特色的设计风格,使其在设计上凸显中国风。

1文化传承对景观设计的作用分析

文化传承的结果是文化内化为人的意识及行为,这不仅体现在社会文化个体化层面,同时也体现在个人文化的社会化层面。景观作为一个具体表现形式,有着教育功能,主要是从景观自身附带的文化内涵进入到使用者的意识形态当中所体现的,所以,景观也就成了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文化传承还有着超越性以及继承性,并有着时空上的延续性。一处景观能够被不同时代的人或者是不同地域的人观赏看待,因此,景观的文化传承也就不会受到时间及地域的影响,成为立体式的传承。

2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途径分析

园林景观所包含的元素较多,主要有人文元素和自然元素,例如自然元素中的山水、瀑布等;人文元素中的建筑、雕塑等。文化传承其实就是将自然景观元素以及人文景观元素艺术化地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从实现的途径上来看主要有,契合时展主题的途径,整体规划设计途径以及突出场地特色的途径。其中,以契合时展主题途径为例进行分析,人和自然以及城市是不能分开的,而城市的居民也比较渴望能接近大自然。将时空景观赋予了现代人生活体验,这样民众就能得到多样化的体验以及多层次的需求。

3影响文化传承与人性关怀景观设计的因素分析

在文化传承以及人性关怀基础上的景观设计影响因素是多样的,每个景观项目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及场地特点,在使用的需求层面也不同。首先,原场地特征、景观元素的提取、选择因素的影响,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元素。其次,使用者和设计师在观念上的差别造成的影响。还有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地方景观元素的影响以及地方景观风格的影响等因素。

4文化传承及人性关怀景观设计的方法探究

景观的设计能够将文化传承以及人文关怀充分地融入,设计方法上主要是采取改变的方式,也就是通过增添或是减少的方式凸显景观元素的特性,并采取夸张形式或者是色彩制造高强度视觉冲击力,这样就能将场地的文化内涵得以有效体现。另外,还可通过保留的方法凸显场地或者是景观的历史身份及特点,或者是在原场地的景观元素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却在场地的身份证明上比较重要,这样就要对其实施再现的方法。这些层面的景观设计方法是比较生态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约材料,而且在加工生产运输等方面节约了能源。

可通过合理地将本土文化元素应用在景观设计当中。由于文化元素是文化体系当中有着代表本文化特点产品及精神的总称,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所以,能够强调环境和景观形式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倡文化传承以及人文关怀,形成新的文化观念。要能充分地将场地原地形加以利用,以此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我国园林设计当中的设计手法,如对景、借景等都是对原地形的利用,从而减少生态破坏,可适当在设计中融入水景。

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尊重本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或者是地区文化积淀的焦点,同时也是当地历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地方文化比较鲜明的地方。例如,风土民情类型的景观、名胜以及重要的建筑等,都是地方景观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从一个方面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加以反映,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将象征性的手法加以应用,把具体的景点或者是景观元素在场地当中微缩化地体现。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的“一峰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设计手法正是这一设计的最好例子。

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保护文化生存的土壤,首先,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这是当地社会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所以,保障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保护过程中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机结合。总言之,要在能够基于文化传承及人性关怀的景观设计原则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