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环境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7:43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1

韦尔奇曾经说过“我整天几乎没有几件事做,但有一件做不完的事,那就是规划未来”;德鲁克也认为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是没有舵的船;张瑞敏则认为一个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就没有发展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可见,战略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战略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绩效,有时候甚至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有效的战略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可以给顾客不同的价值和效用;可以为顾客精心设计价值链,不仅运营效率高,而且顾客体验好,感知价值明显。

总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战略,更离不开有效的战略。

2、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环境是战略制定的基础,企业面临的环境可以分为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非市场环境是外在于与市场交易、但却与之相关的社会、政治、法律、舆论、文化等,能够为企业提供秩序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如果能充分利用非市场环境,那么企业就可以有效地运转,获得并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获得经济、社会绩效的统一[1][2]。面对不同的外部环境,企业采取的不同战略就相应的称之为市场战略和非市场战略。

非市场战略是企业在面对政府、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公益机构、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所组成的外部环境时所采取制定的有利于自己的一系列战略。我们重点研究非市场战略中的社会责任战略。根据企业采取非市场战略的事项类型进行分类,分为政治战略、社会责任战略以及社会公众与媒体战略[3]。其中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包括3个层次:初级层次(对股东和员工负责);中级层次(对客户、政府、环境以及社区负责);高级层次(从事慈善捐助事业)[4]。

3、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浦发银行的社会责任战略

选择浦发银行,是因为早在2006年就了中国银行业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迄今已连续7年。多年来,该行坚持围绕国计民生、金融普惠、优质服务、金融创新四大领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关爱员工,努力回馈社会。

研究社会责任战略采用扎根理论,是因为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定性指标,主要是企业采取的具体行为,这些行为从不同层面表现在企业新闻报道、财务报表以及社会责任报告数据资料中,而扎根理论又正是一种定性研究工具,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比较提炼出有价值且根植于资料的结论,为建立一套理论解释而进行研究[5]。

运用扎根理论,笔者研究浦发银行的社会责任战略,最终形成概念模型。

3.1个案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是指将搜集到的企业原始资料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并对资料内容以及抽象出来的概念再综合的过程[6]。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概念化,整理原始资料,从资料数据中发现概念、概念属性、维度,以概念将原始资料重新组合。二是范畴化,一些基本的概念编码可以根据其属性被归在一个更高抽象的概念之下,形成范畴[6]。

第一步,经过对浦发银行2010-2012年三年的社会责任报告资料进行逐句贴标签(定义现象)和初步概念化后,最终得到531个标签和255个初步概念。第二步,对第一步的初步概念进行归类、抽象,逐步提炼出概念;对已经得到的概念继续提炼、归类,逐步提炼出范畴,最后抽象出123个概念和68个范畴,于是概念和范畴逐渐替代了资料的内容。经过开放性译码的分析,将收集整理来的资料转化为利于比较研究的单位,以便能从繁多复杂的文字资料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新问题新观点。

3.2个案资料的主轴译码

在开放性译码中,分解、提炼出来的范畴是独立的,没有深入探讨最终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引入主轴译码。主轴译码是将各个独立的范畴加以总结联结,从而将被分解的资料重新整理[7]。

典范模型是扎根理论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典范模型包括“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六个方面的要求[8],典范模型中被其他范畴进一步解释、说明的范畴就成为了主范畴,而条件、脉络、策略和结果等范畴,与“主范畴”有关而且帮助了解该范畴的,称为“副范畴”,因此,典范模型将范畴分为主范畴和副范畴,并构建起范畴间紧密的支撑关系。

在资料的开放性译码中,一共提炼了68个范畴,通过运用典范模型对范畴继续的归类和抽象,一共得出三个主范畴,分别是“aaa1责任管理”、“aaa2经济责任”、“aaa3社会环境责任”,而其余的范畴则是为了说明、解释这三个主范畴的副范畴,这些主范畴通过下面的典范模型而构成。典范模型以及范畴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主范畴“aaa1责任管理”的典范模型

因果条件aa5保护投资者、aa7维护与评级公司关系、aa60审议高管绩效和福利薪酬现象aa4董事会高效决策

脉络aa1社会责任战略化、aa2社会责任品牌化、aa3社会责任管理化中介条件aa9风险管理、aa10内部控制、aa49建立审计组织

行动策略aa8信息披露、aa17信用评级稳定结果aa12社会责任机构、aa14公司治理获肯定、aa16国际排名前列

主范畴“aaa2经济责任”的典范模型

因果条件aa13优质服务、aa15金融创新、aa19支持国计民生、aa24金融普惠现象aa18网点增加、aa27灾备建设、aa53人民币业务国际化

脉络aa23村镇银行服务三农、aa33合规管理收费、aa55客户业务办理高效、aa63优化客户申诉处理中介条件aa29拓宽融资渠道、aa30完善金融运行体系、aa54客户忠诚度评价体系、aa62提升客户安全意识和知识、aa43防腐倡廉、aa44反洗钱

行动策略aa20支持文化产业和载体、aa21支持地方经济、aa22支持中小发展、aa65帮助客户财富增值、aa66提供客户专家顾问团、aa67提供客户业务诊断结果aa25网点服务转型、aa26客户满意、aa48合规经营

主范畴“aaa3社会责任”的典范模型

因果条件aa32发展员工、aa40捐赠工作机制化规范化、aa52支持政府项目、aa13优质服务、aa15金融创新、aa28建设空中银行现象aa6同行互相沟通学习、aa35全行志愿者活动、aa56员工互助友爱、aa45节约环保、aa46绿色金融、aa47环境友好、aa59绿色信贷

脉络aa34拓宽捐赠渠道、aa57培养后备干部、aa58征信知识宣传中介条件aa31关怀员工、aa36保障监管善款、aa68银政合作

行动策略aa37扶贫帮困、aa38助学、aa39赈灾捐助、aa41援藏医保、aa42关爱老人、aa64支持世博亚运结果aa5最佳雇主、aa61志愿者活动优秀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2

关键词: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营销观念

一、绿色营销概述

“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提出来的。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从这些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绿色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市场营销模式。

绿色营销概念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

绿色营销概念二: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绿色营销概念三: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绿色营销概念四:关于绿色营销,广义的解释是指企业营销活动中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充分考虑社会效益,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

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三者有机的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二、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早期人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暴露以及认识的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更不是经济增长的意思),而是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只有这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之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多种,但被广泛接受影响最大的仍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R.Brown)出版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实施绿色营销

1、树立绿色营销新理念

绿色营销观念是在绿色营销环境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传统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应当时刻关注与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消费者需求、企业自身条件和竞争者状况三个方面,并且认为满足消费需求、改善企业条件、创造比竞争者更有利的优势,便能取得市场营销的成效。而绿色营销观念却在传统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

(1)谋求长远利益。绿色营销要求企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要符合环保的长远利益,将企业利益、消费需求和环保合理、科学地统一起来;要求企业在每个环节都注入环保因素,采取新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策略。绿色营销可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环保意识,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适应时代主流。“绿色”已深入社会每个角落,也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绿色营销作为一种积极的方式,它使企业从被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主动迎接挑战,以一种新的姿态顺应时代潮流,从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3)减少环境问题。企业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减少污染,开展绿色营销,并引导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可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缓解环境生态压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营销是基于企业、顾客、环境及利益的一种战略性协调,其具体实施过程必须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规划和执行。企业各部门都应该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从战略计划到实施过程都应贯彻绿色观念。

2、收集绿色信息,设计绿色产品

绿色信息包括如下内容: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绿色消费需求所在及其需求量的大小,为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首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这种绿色产品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至少具有下列特征:产品的核心功能既能满足消费者的传统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也能满足对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有利的绿色需求,符合有关环保和安全卫生的标准。产品的实体部分应减少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利用再生资源。产品实体中不应添加有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原料、辅料。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应消除或减少“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产品的包装应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包装和产品报废后的残物应尽可能成为新的资源。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着眼点,不在于引导消费者大量消费而大量生产,而是指导消费者正确消费而适量生产,建立全新的生产美学观念。

3、制定绿色营销策略

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必须使自己朝着绿色企业方向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

(1)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在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制定一个总的计划――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包括清洁生产计划、环保投资计划、绿色教育计划、绿色营销计划等。

(2)绿色企业形象塑造战略。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特别是要在争取获得绿色标志的基础上制定绿色企业形象战略,这对于统一绿色产品标志形象识别、加强绿色产品标志的管理、提高经营绿色产品企业自身保护能力、增强企业竞争意识、拓展市场、促进销售等均十分重要。

(3)绿色品牌策略。企业只有对外树立起良好而健康的企业形象,才能够真正实现打造绿色品牌的目标。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时,要切实抓紧绿色产品这一载体,赋予绿色品牌更多的内涵,体现绿色经营管理文化,灌输绿色经营管理观念,丰富品牌承载量,扩展品牌深度,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最优化、最大化。绿色品牌策略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绿色品牌定位;二是精细而健康的绿色品牌维护;三是科学系统的绿色品牌经营管理;四是长期不懈地进行绿色品牌修正。

4、绿色营销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新体系

绿色营销综合了市场营销、生态营销、社会营销和大市场营销观念的内容。市场营销观念的重点是满足消费的需求,“一切为了顾客需求”是企业制定一切工作的最高准则;生态营销观念要求企业把市场要求和自身资源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也要与周围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相协调;社会营销要求企业不仅要根据自身资源条件满足消费者需求,还要符合消费者及整个社会目前需要及长远需要,倡导符合社会长远利益,促进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大市场营销,是在传统市场营销四要素(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基础上加上权力与公共关系,使企业能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在策略上必须协调地使用经济、心理、政治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取得外国或地方有关方面的合作和支持。绿色营销观念是多种营销观念的综合,它要求企业在满足顾客需要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取得利润,把三方利益协调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容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那么,管理、法制、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即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通过技术的、观念的、体制的因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管理、法制、政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公众参与等内容。

绿色营销强调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企业在制定产品策略的实施战略决策时,既要考虑到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必须考虑社会公众的长远利益与身心健康,只有这样产品才能在大市场中站住脚。人类要寻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约束自己,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经济、自然环境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社会公众绿色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在购买产品时不仅考虑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影响,也考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谴责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拒绝接受有害于环境的产品、服务和消费方式,只有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者同时牢牢树立绿色意识并付诸实施,绿色营销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志毅: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2]魏明侠:绿色营销的基本范畴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6).

[3]王坤:浅谈企业绿色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7(29).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3

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资源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2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尽管资源论不断发展并在90年代盛极一时,但资源论的缺陷是致命的,且不说它没有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外部关系,将复杂的企业内部结构仅以资源、能力或核心能力来解释,或者说以资源涵盖整个企业,难免以偏概全。

二、钻石模型

1990年,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可以说是关于企业战略理论的综合分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这四大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波特还分析了政府,社会,每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的历史背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国家文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在国家经济中,钻石体系会形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这些阶段就是该国经济发展的详细过程。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和企业战略都不同,就连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因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国家经济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企业战略和政府的产业政策都不同。波特对每个阶段中各个要素的不同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波特的钻石理论是对早期企业内外部分析战略理论的完善,使这种理论不仅提供了分析的基本框架,而且有了丰富的理论内容。

三、平衡计分卡

在此阶段,基于企业内部制度分析战略管理理论也开始出现,表现为平衡计分卡理论。平衡计分卡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理论,因而可以将这个理论看作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战略理论。由于传统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该理论提出用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流程)及组织的学习和能力提高三套绩效测评指标来补充财务测评指标。四、关于企业社会关系的理论

企业社会关系是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尽管企业社会关系更多的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但它确实不同于一般企业环境分析。二者的差别在于,企业可以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协调整合甚至管理控制其社会关系;但对于环境来说,企业则无法或难以进行协调整合,更谈不上管理了。从企业社会关系方面看,一个企业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互补生产商、潜在生产商、政府、企业协会、大学、研究所、社区及其它组织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

五、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结果、均衡等。博弈论与战略决策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以博弈论为基础来研究战略问题,特别强调对竞争对手的行动的研究,强调企业的战略制定要考虑对手的可能反映,要根据对手的反映或可能的反映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行动,以达到击败对手或至少领先于对手的目标。在传统经济学所谓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博弈论的思想在战略制定中的运用已很广泛。

六、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

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并没有超越资源及资源市场的属性来解释企业间的差异。尤其是它没有考虑包容着资源选择决策的社会背景因素(比如,企业传统,网络关系,管制压力等),以及这种背景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间长期的差异。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也没有提出资源选择的程序,也就是企业是如何做出或未做出理性的资源选择来追求经济回报的。决策的制度背景在个人、企业以及企业外部的层次上,深刻地影响了资源的选择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里的制度背景即是指规则、准则和围绕着经济活动的信念。围绕着资源决策的制度因素影响着企业获得经济租金的潜能。在个人的层次上,管理者的准则、习惯以及对传统的审慎的认同,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在企业的层次上,公司文化、共享的价值观系统和政治程序,以及在企业外部,政府压力、工业联盟和社会制约(规则、准则、产品质量标准、职业安全、环境管理)等都影响着资源的选择及战略决策。七、有机战略观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4

[关键词]学校文化战略;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

优秀的学校文化需要积淀,这是为什么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往往其文化也丰富深厚的原因。但如今大量事实证明,优秀的学校文化也可以通过策划而形成。21世纪以来,以策划为基本手段的学校文化建设运动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继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文化”已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词。但在这场运动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数年后的今天,当论及学校文化策划(建设)的内容时,许多办学者甚至研究者还是言必称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基本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概念问题:学校的这些文化真的可以直接策划或建设出来吗?我们策划的究竟是学校文化方案还是学校文化本身?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学校长期以来形成并信守的精神理念和这种价值观引领下组织及其主体成员共同的行为方式与物化形态。这个界定本身就具有“自明性”,表明学校文化只能依靠内源性的“生成”,而不是依靠外源性的“建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策划办学理念,但不可能策划出学校的精神文化;我们可以策划办学行为、办学制度、办学环境,但不可能策划出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或称物质)文化。一言以蔽之,我们策划的只能是学校的文化发展战略,而这些文本方案要真正转化为学校的文化,还必须通过长期的、能动的办学实践,使其逐渐成为师生共同的信仰,并体现为由这种信仰引领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厘清了这一概念后再来谈学校的文化策划问题,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指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策划是为学校理想的文化形态描绘设计图和路线图,成功的策划可以将学校的文化建设引入“绿色通道”,有利于学校较快地形成推动文化建设的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从而整体提升学校办学的品质和实效。而作为策划内容的学校文化战略,其主体构成是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办学环境。

一、办学理念策划

办学理念是学校在核心理念的统帅下对本校一系列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追求及教学和管理观念的概括性表述,是一整套办学概念和观念体系。所谓办学理念策划,就是基于学校优秀的精神传统,以当代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中全新的办学理念结构框架为参照,完善甚至再造办学的价值观体系,以达到增强学校文化的精神力、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品位的目的。

办学理念策划项目大致包含基础性理念和应用性理念。

(一)基础性理念

基础性理念是指具有内核性、恒定性,能够长期统领与支撑学校办学行为的基本思想与价值观。它是学校办学的哲学体系,一般情况下不轻易随学校领导者的主观意志和外部形势的变化而变更。基础性理念的构成要素如下。

1.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指导思想,是学校哲学的逻辑起点,是贯穿于所有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的质的规定,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无法比对和仿效的战略个l生,而要建立起这种战略个性,首要前提就是学校必须确立鲜明而独特的核心理念,并以其统领所有办学行为。进一步说,只要一个学校的核心理念具有高度的哲学性(是对办学思想最抽象和最深刻的概括)、适切性(契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差异性(有异于其他学校)、统领性(能覆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超越性(能够成为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并真正将核心理念作为贯穿学校所有办学思想的红线,使办学理念系统形成“价值链”,再辅以执行系统的完全跟进与环境建设的完美展现,那么从理论上说,学校文化就必定具备鲜明的战略个性,就必然会建立起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从而使学校文化力大大提升。

2.学校使命

学校使命是学校哲学的“价值观”,主要指学校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即学校为社会繁荣、教育进步和人才培养承担何种义务。它是贯穿于学校肌体中的一种基因,优秀学校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这种基因的一脉相承。所以我们必须信奉学校的使命,在时间和空间上使学校保持这种生命基因的活力,将学校使命落实于一切工作,融会于所有教师的教育行为当中。

3.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哲学的“人性观”,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学校成员广泛认同和信守的群体风尚、思想境界等共同本质。学校精神是学校办学方针、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因而构成学校文化的基石。它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教师主动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关注学校前途,维护学校声誉,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4.学校定位

学校定位是对学校本质特征的框架性勾勒,是在学校现实形态和未来趋势的结合点上对办学领域和办学宗旨所作出的高度概括,是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作出的方向性选择。在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一所学校只有准确进行办学定位,才能使办学指向更明确、工作精力更集中、团队精神更强大,才可能在公众心目中留下鲜明印象,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社会声誉。

5.学校愿景

学校愿景是学校对未来理想和长远发展所描绘的纲领性蓝图。它与学校定位一起构成学校哲学的“属性观”,分别从现实和未来的角度表达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根本特性。学校不能就现在而发展,应该是为未来而发展。提出和制定清晰、睿智并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愿景,是学校有效进行战略领导的一个前提条件。愿景的制定要求学校能够战略性地思考未来,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个可行的概念,阐明学校在生存环境的“坐标系”中所处位置及前进路线,指导管理决策,勾勒发展的战略轮廓,使各项工作步入所有管理者都作出郑重承诺的轨道。

6.校训

校训是指学校提出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它往往是对学校抽象的核心理念的生动写照。它要求依托学校的性质,体现学校的意志,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甚至是带有某种终极意义的学校指针。

(二)应用性理念

应用性理念是指由基础性理念生发的,具有阐释性、实践性、灵活性特征的办学思想。它可能因学校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应用性理念主要体现于学校两大职能领域——教育和管理,此外还包括基础性理念的应用文本。其构成要素大致如下。

1.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的价值观而对教育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教育行为特有的基本态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信念。它是在思考和回答教育究竟是什么、应当怎样、具有何种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其价值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具有根本性和坚定性。教育理念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方向和方法,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和前途。在教育理念的统领下,学校还可以具体规划课程理念、德育理念、教学理念、科研理念等专业理念。

2.管理原则

管理原则是对学校所遵循的一系列管理理念与所追求的管理理想的概括性表达,是一切治校行为的出发点。优质学校之“优”固然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优质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水平的提高,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借助强势的、优质的、高效的学校管理。这其中,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管理行为至关重要,而最为核心的还是建立起科学适用的管理原则。在总的管理思想的统领下,学校还可酌情设计规划理念、办学要略、人才理念、质量理念等治校理念。

3.宣言誓词

宣言誓词是办学理念的载体,它以文本化的形式直观而生动地展示学校的理性形象,传达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规约,包括学校宣言、学校格言、师生誓词等。

二、办学行为策划

办学行为是指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机制、程序、途径、方法等的总和。办学行为策划就是学校在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新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思路,努力对办学行为进行战略规划、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执行力。

办学行为策划大致包括制度、策略、流程三个层面。下面所列是办学行为的部分内容。

(一)制度层面

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学校为了有效实现目标,以不同的任务和利益为依据,把人力、物力等按一定的形式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模式。建立一套结构合理、运转灵活、执行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保证学校任务有效完成的前提条件。在战略策划的进程中,组织机构建设应从学校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注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审视目前的机构设置,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合并、拆分、重组或增设;二是审视目前的机构功能,合理确定层级化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各机构的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三是审视目前的机构名称,以准确定位和提升内涵为原则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命名。

2.制度规范

制度规范是界定学校组织内各种关系和行为、维系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工作效益的各项规定。形成良好的学校管理系统,以科学的制度管理学校,是学校完善机制的基本前提。学校制度建设应把握好几个重点:一是适时适度地调整制度建设的理念与方向,加强制度的人性化、民主化、规范化、能本化、信息化等时代特征;二是梳理原有制度,从战略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教学业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党群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以理清管理思路、补充制度缺失、提升制度实效;三是完善有关制度的执行细则与考评细则。

3.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是学校作为主体,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本校的实施所编制的蓝图,它对课程的开展具有指导、整合、规范、约束等作用。课程规划本应属于制度体系,但因为课程是学校相对于其他组织来说特有的组织要素,又是学校开展专业工作的基本依据,所以将其单列,以示强调。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大致包含学校愿景与使命的陈述、课程价值观及其目标的确定、课程规划制定的原则、课程结构的建立、课程内容的挖掘、课程实施方案的设定、课程评价方案的跟进、课程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工作开展等。课程规划的制定,其关键在于把握课程的本质与整体,尤其要基于系统思维,完整、准确地呈现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四个核心要素,以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建立在全面、科学、制度化的基础之上。

4.师生手册

师生手册是学校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制定的管理文本,规定师生的基本义务与权利,同时又承载传播学校文化的功能,是师生的行动指南。其中,教师手册大致可包括学校概况、办学理念、教师誓词、工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建议、专业培训、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学校危机处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学生手册(可针对学生年龄状况酌情取舍)包括学校概况、办学理念、学生誓词、学生守则与规范、校规校纪、入学指引、学生权利与义务、生涯规划、社会生活指导、校园安全指南等。师生手册需分别发放给每位师生。

在上述制度要素中,组织机构主要着眼于学校组织的机制与功能,制度规范(包括课程规划)主要针对学校人员的职能和行为,师生手册则是为师生学校生活特制的工具性文本。

(二)策略层面

1.战略管理策略

战略管理策略是以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为依据,以战略目标为核心,以办学特性、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综合效益为内容,以资源运作和价值创造为手段,以学校发展为目的的完整的管理规划。合理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有利于落实和强化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增强办学的前瞻性、目的性、科学性、可调控性,提升办学品质。一般来说,战略管理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涵盖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调控、战略评价等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保证学校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与手法对教师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思路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体现的是属性变迁(物化一人化)、理念变革(成本观一资源观)、地位提升(边缘化一核心化)和功能升级(操作型一开发型)。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上可包括学校岗位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素质模型设计及应用、人力资源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评聘与晋升、知识管理、工作管理、绩效管理等。

3.公共关系策略

公共关系策略是为扩大学校知名度与美誉度、获取重要公众对本校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校发展力而确立的一整套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方案。公共关系建设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善于寻找、整合、优化并有效使用学校内外部资源,是当今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可针对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政府部门、同行、社区、媒体、教育学术机构或团体等不同公关对象,分别制定和实施宣传型、服务型、交际型、咨询型、公益型、合作型等公关计划,与目标公众真诚沟通,从而建立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赢得公众对学校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课程目标而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所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行动准则。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说“教无定法”,但基于知识属性、学生特性与课程标准的规定性,学校对教师教学行为理应确定基本的规则。由于教学策略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必须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为提升教学策略水平,学校需要在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引领下,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水平教师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计划与设计、课堂管理、知识传播、教学手段、学习指导、学习评价等方面明确相应的行动准则。

此外,办学行为中还可包括品牌管理、危机管理、教育科研、校本课程开发等策略。完善的办学策略设计应分别从宏观与中观、人与事、行政与业务、校内与校外等不同维度制定相应方案与行动准则。

(三)流程层面

1.学校仪式

学校仪式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有特定的主题、惯例、秩序、言行等要素的典礼。主题适切、设计精美的仪式,对净化心灵、提升德性有着特殊的教益。学校应有目的、有选择地强化教育行为的仪式化取向,以独特、规范、持久为原则,一方面可增设一些仪式,如教师/学生宣誓仪式、新教师上岗仪式;另一方面可加强原有仪式的校本化程度,如每周升旗仪式增加升校旗唱校歌程序、毕业典礼在校旗上签名留念等。2,学校礼节

学校礼节是指学校师生在交往中以一定方式表现出来的律己敬人的礼仪规矩。礼节发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要。学校礼节更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学校可结合民族传统习俗、时代特征以及自身实际,设计诸如致敬礼、见面礼、课堂礼、言行礼等具体礼节。

3.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指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有主题、有计划、有固定时段的系列教育活动。学校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性,而且能传承民族精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发挥活动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学校主题活动的内容,一类是学校自定的节日,如科技节(周)、文体节(周)、读书节(周)、心理健康节(周)、外语节(周)等,一类是结合政治、社会和民俗节日(如国庆节、青年节、儿童节、植树节、教师节、助残日、环境日、端午节、中秋节)等所开展的活动。

三、办学环境策划

办学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办学环境指学校所处的社会生态,而此处所说的办学环境取其狭义,特指校园内物化的软硬件设施及其所营造的氛围。办学环境的推新,应以充分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成就和师生的精神风貌为主旨,尤其需要努力将自身历史资源形象化、现实化,以营造高度校本化的育人环境。 办学环境策划包括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

(一)视觉环境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视觉环境中的硬件部分,包括学校布局、校园绿化、景观小品、建筑物外形风格及内部装潢、教学设施设备等。它是学校的外包装,是学校精神理念的物化形态,是社会公众感知学校的最直观的对象,因而优化物质环境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不能简单借用园林设计思维,而应以核心理念视觉化为基本原则精心运作。

2.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指视觉环境中的软件部分,包括学校的宣传橱窗、网站、标语、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的环境布置等。人文环境建设除了有与物质环境同样的意义之外,它还应该成为学校历史的形象载体,即把校史中最典型、最富有传承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内容恰当地予以展示,使校园成为开放的校史展览馆,使学校的人文景观发挥独特的魅力。

3.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是学校为传达理念与形象而设计的视觉符号组合,它在学校的所有办学体系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包括学校标志、校名标准字、标准色等基础视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教学系统、导示系统、办公系统、传播系统中的具体运用。这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将大大提升学校的组织化程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学校视觉识别核心符号的校标的设计,应具有超出常规的思路。校标不同于商标,它的第—要义不在于识别组织名称。学校存在的意义和学校文化的意义决定了校标的第一要义必须是承载和传播学校组织的文化理念,是将学校文化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使公众通过“目染”其形,进而“神会”其旨。

(二)听觉环境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5

关键词:竞争战略战略管理竞争情报

StrategicmanagementofenterprisesandCompetitiveintelligence

abstract:Strategicmanagementisderivedfrommarketcompetition,isnewstageofmodernenterprisemanagement.Competitiveintelligenceisoneofthemostimportantcompetitiontool,isfoundationofstrategicmanagement.Basedontheconceptsandtraitsofstrategyandtactic,discussestheproblemsdealingwiththestrategicmanagementandcompetitiveintelligenceindetail.

Keywords:CompetitivestrategyStrategicmanagementCompetitiveintelligence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关系着企业参与市场较量的成败,所以,关于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现代管理模式——战略管理受到现代企业的关注。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是竞争情报研究的核心问题,竞争情报的研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竞争情报及研究就是以战略管理为目的的关于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活动。

1企业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及其特点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来源于军事术语的战略一词逐渐用于经济领域。70年代,以哈佛商学院为渊源的一股战略研究热潮风行美国,80年代,michaele.porter等学者的开拓性工作不仅推进了战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而且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迄今,战略及战略管理在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厚,在实践界的认同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受到企业界的热烈反映。

在军事上,战争的胜利既有赖于战略又有赖于战术,良好的战略和高超的战术都是必要条件,仅有其中之一是不行的。在商业经济活动中,战略和战术同样是互不可缺的。但战略与战术是有区别的,为了更好地理解竞争战略情报研究的具体内容,我们将首先讨论两者的概念、区别和特点。

1.1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概念和区别

在经济界关于战略和战术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战略表示重要决策,战术表示次要决策;战略是长期的,战术是短期的。这些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两者的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上难于鉴别,因此,我们采用将军事上的概念移植到商业中的作法来界定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概念。在军事上竞争战略是关于战役的地点、时间和条件的决策,而竞争战术是在战役过程中有关兵力的分组、行动的决策;或者说竞争战略指明的是在哪里(where)与敌人作战(竞争),竞争战术指明如何(How)去实施。那么,用在经济活动中,竞争战略就是关于企业在何处的选择,包括地域、产业和部门的选择的决策;竞争战术就是关于企业战略实施如何具体执行的决策,包括有关职能部门的各种事情:管理、科研、生产、营销、会计等等。例如:tCL欲进入新的产业——it产业的决策就是竞争战略决策。而进入后,在广告宣传上,是通过电视还是通过报纸进行产品推销的决策就是竞争战术决策。

竞争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凭借实力进入某地、某产业和某个部门并在其中确定自己的竞争目标与方针,以指导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竞争战术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在战略性竞争策略指引下,制定出能够捕获市场机会的能够发挥其竞争优势的一系列措施与计划,最终赢得竞争市场。

1.2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特点

竞争战略的特点是:战略不仅受环境力量和资源可得性影响而且受战略的决策者价值观和期望的影响,作为企业的关键管理资源要素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并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战术的选择或制定。

竞争战术的特点是:战术可以是灵活而多样的,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通过战术的创新,不仅可以很好地使企业的竞争目标得以实现,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企业的动态管理资源要素,连接着企业的竞争目标与竞争市场,影响着战略实施的结果,而且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2战略管理

2.1战略管理的含义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竞争战略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的深入,出现了战略管理的概念,7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着手重视战略管理,学术界也积极探索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战略管理的提出和运用,不仅使战略研究更加科学、全面、系统,而且标志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对于来讲,战略管理则是研究企业高层管理者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效地制定、实施和评价企业竞争战略和战术,以使企业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会和避开外部威胁,达到企业竞争目标的动态过程。

2.2战略管理的阶段

战略管理过程(Strategicmanagementprocess)包括三个阶段:战略制定、战术运用(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

战略制定——包括确定企业任务,分析企业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和企业内部优势与弱点,建立长期目标,制定可供选择的战略,以及选择特定的实施战略。战略制定过程所要决定的主要问题有:企业进入何种新产业?放弃何种产业?如何配置资源?是否进入新的地域?是否扩大市场范围?是否扩大经营或进行多元经营?是否进行合并或建立合资公司?如何防止被敌意接管?由于没有任何企业拥有无限的资源,战略制定者必须确定在可选择的战略中,哪一种能够使公司获得最大收益。战略决策将使公司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特定的产品、市场、资源和技术相联系。

战术运用(战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公司树立年度目标、制定政策、激励雇员和配置资源,各个职能部门制定具体的战术,以便使制定的战略得以贯彻执行,也就是战略实施阶段。战术运用活动包括培育支持战略实施的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制定预算,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制定各种行动。方案和具体计划措施。战术运用往往被称做是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实施意味着动员雇员和管理者将已制定的战略付诸行动。已经制定的战略无论多么好,但如未能实施,便不会有任何实际作用。战术运用活动受企业中的所有雇员及管理者的素质和行为的直接影响,往往被看作是战略管理过程中难度最大的阶段,因此,在该阶段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键环节。为激励整个公司的管理者和雇员以自豪感和热情为实现已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要求每个分公司或部门在战术运用阶段都必须回答诸如这样的问题:“为实施企业战略中属于我们责任的部分,我们必须做什么?”以及“我们能将工作做得多好?”

战略评价——这是战略管理的最后阶段。由于外部及内部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有战略都将面临不断地调整与修改,所以管理者需要及时地了解哪一特定的战略管理阶段出了问题,而战略评价便是获得这一信息的主要方法。战略评价活动包括:重新审视外部与内部因素;度量业绩;采取纠正措施。战略评价是必要的,因为今天的成功并不保证明天的成功,成功总是和新的、不同的问题并存,自满的公司必然失败。

3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

战略管理属企业高层管理活动,其核心是战略决策。战略决策必须根据企业的宗旨和目标,在对企业的内部优势和薄弱环节、外部威胁和市场机会进行系统化分析基础上制定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竞争情报。竞争情报一般指搜集、处理、分析和利用反映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各要素和事件的状态、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数据或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向企业的管理人员描绘出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竞争环境的图景,以使企业充分地准确地估计自身的竞争能力、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外部环境所蕴藏的各种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竞争战略,创建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这一意义上说,竞争情报是战略管理的基础,无论是战略的制定,还是战略的实施和评价,都需要对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战略进行基于信息的搜集、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3.1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

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的目的是能够提供所需的信息和信息加工能力,使企业能够执行其所期望的在市场中取胜的战略。选择和制定企业的竞争战略是竞争情报研究的最关键环节,是在竞争环境及竞争对手的情服研究基础上开展的,关系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图1是竞争情报的过程和竞争战略管理的关系。

3.2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的主要问题

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是体现信息活动价值和效用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竞争情报“智力性”、“谋略性”的主要过程。竞争战略管理情报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的问题有:

(1)在特定的环境及竞争对手分析的情况下,企业能否进入新的或改变原有的地域、行业和部门?进入的标准有哪些?

(2)在企业现有的资源实力的基础上,企业在战略改变过程中如何定位?

(3)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有哪些战略可以选择?

(4)在可选择的战略中企业能够和最期盼实施的战略是什么?

(5)在竞争策略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监测的环境及竞争对手的因素有哪些?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6

论文关键词:企业战略,存在问题,有效途径

一、企业战略概述

(一)企业战略定义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商业竞争的兴起,战略问题越来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杰克·特劳特根据军事中“选择决战地点”的概念提出了定位观念,用以界定企业经营要创造的外部成果,企业内部运营规划相应成为“如何驱动军队抵达”去创建定位,并强调定位对企业竞争的重要性。随后,迈克尔·波特基于产业的视角对企业竞争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差异化、成本领先和业务聚焦是企业赢得竞争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战略的主要特点

1、目标导向。战略通常具有强烈的目标导向性。战略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一个战略,只有在具体的目标前提下讨论和实践才真正具有意义。

2、长期效应。战略面向未来,把握企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存在问题,聚焦于企业的远见和长期目标,并给出实现远见与长期目标的行动序列和管理举措。

3、资源承诺。战略是一种为承诺所支持的态势和境界核心期刊目录。战略决策往往牵扯到大规模的、不可逆转的、不可撤出的资源投入作为对所选战略方向的承诺。

(三)企业战略的基本准则

1、独特性。战略的生命线是其独特性。一个企业独有的,难以被对手模仿的特点与资质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是战略的可靠基础。

2、合法性。当一个企业在拓展其独特性的边界之时,它也要考虑所谓社会合法性问题,需要被对手、公众、政府、社区存在问题,和整个社会所容忍和接纳。

3、原本性。战略在商业竞争中的最终目的是赢,是为消费者创造卓越的价值。从顾客的实际需求出发是原本性准则的核心要义。战略灵感的源泉应该来自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对手的作为。

二、企业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肤浅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历了从生产导向到推销导向、营销导向、直至战略管理几个阶段。由于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市场环境的稳定性,企业更加注重以生产、销售为重点的经营管理方法,对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缺乏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意识。

(二)静态地制订企业战略

企业是与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开放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要获得长期、稳定和高速度的发展,战略管理者必须随时监视和扫描内外部环境的振荡变化,分析机会与威胁的存在方式和影响程度,以便制订新的战略或及时对企业现行战略进行调整。

(三)对竞争环境的判断失误

不少公司错误地认识和判断了竞争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尽管他们中有不少曾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但他们忽视或误解了竞争环境中变化的征兆,最后导致自身的竞争优势受到侵蚀。

(四)受制于组织结构

在传统的公司组织中,不同部门间分工明确存在问题,承担不同的职能和责任。而在公司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组织结构上的这种条块分割,要跨越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而营建有效的协调整合体系主导核心流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要突破此类困境,则需要对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彻底地变革,营造新颖的无边界的组织形态。

(五)忽视战略管理小组的作用

中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处于政企不分的状态,尽管经历十几年的改革,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仍然存在。国有企业高层经营者九成由上级主管任命,企业经营者对主管部门负责,并套以行政级别,高层经营者对企业的日常经营事务具有主要的管理权和决策权,而且企业缺乏严格的管理约束机制,致使高层经营者大权在握,领导班子旁如虚设。而在中国的私营企业中,集权式经验型管理更是私营企业的主要管理方式。

三、解决企业战略存在问题有效途径

(一)全面深入理解当代最新的战略理论和方法

中国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时间较短,企业管理特别是战略管理基础薄弱,要迅速赶上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西方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并非易事核心期刊目录。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关键在于紧随国际管理发展趋势,全面深入了解当代最新的战略理论和方法,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概念的表面含义、方法的简单操作程序或几个战略词汇的理解上。探寻战略理论中隐含的深层次的知识,有助于增强企业综合运用战略的能力甚至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直接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

(二)企业战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存在问题,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战略制定必须分析环境,环境对战略的制定、实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企业的诸多外部环境都可以概念化为一系列利益相关者,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拥有利益或参与企业管理的人和企业。

(三)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竞争信息系统

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竞争信息系统,保证相关信息在组织内部的畅通无阻,并使其能得到妥善的处置应对,能为经营战略的正确制定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平台。需要培育一种对环境变化敏感的公司文化。在竞争环境分析时存在问题,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竞争空间,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竞争者,还要充分考虑到潜在的和新的竞争者。

(四)界定企业战略氛围

界定战略氛围,找出战略涉及的关键对象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然后设计相对应的组织结构。在同一组织内和不同组织间实现协调和整合。只有通过树立明确的目标,有效地沟通,并利用跨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才能突破背离,使组织的各个部门协调运转。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7

孙丽君(1964―),女,广州大学商学院(广州,510400),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蓝海林(1959―),男,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640),教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徐建蓉(1973―),女,广州大学商学院(广州,510400),博士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微软公司调查显示,超过74%的商业决策以失败告终,虽然导致决策失误的因素很多,但决策不理性首当其冲。迪斯尼公司的管理层曾“想当然地”做出欧洲乐园选址、餐厅设计门票高价等决策,结果乐园开业的第一个财政年度,每天损失250多万美元。可见决策理性影响问题的探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pferffer认为管理决策存在理性选择、官僚、决策过程、政治权力四种模式,管理者在决策时极有可能偏向某一模式,并对决策绩效产生影响。[1]Heller和wilpert(1981)以权变模型为框架的决策理论,为具体分析决策情景提供了思路。本文在探讨战略决策行为理性的影响因素时,从决策者决策风格、环境不确定性、组织文化三个具体周围变量与理性战略决策的关系分析着手。

(一)决策风格的研究决策风格是一种决策制定的个人特征模式。划分决策风格的思路有两种:一

本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小企业理性决策价值构成对竞争行为影响之实证》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8JD630001。广州市教育局科技项目《实证:广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决策的理性特征与影响》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8B072。是把决策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然后观察各阶段有哪几种风格,再把各阶段风格组合起来。如nutt即是先把决策过程分为选择与执行两个阶段,又在选择阶段分别从信息搜集与处理两方面,分为S型、n型、t型和F型;在执行阶段,根据人们对待行为的不同偏好,分为e型、i型、J型和p型,最后组合为十六种决策风格。二是以决策者对环境压力、个人需要、组织影响和任务要求这四种力量的反应不同来区分决策风格。如Rowe(1987)在认知-权变风格理论模型中从决策者个人“认知复杂性"与“价值取向”两个层面,把决策者的认知复杂性分为高模糊度容忍与低模糊度容忍,把价值观分为关心工作与关心人,由此根据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所表现的偏好,区分出指令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四类风格。指令型和分析型风格的决策者均以关心任务为主、重理性轻人情,但指令型风格决策者的模糊忍受度低,通常喜好较少的信息和备选方案以及结构性决策,较有逻辑且有效率,会形成独裁、专制、严密控制的特性;分析型风格决策者的模糊忍受度比指令型决策者高,因此喜好较多的信息与备选方案,强调“想好了再干”,擅长推理分析与抽象思维,具有应付新情况的能力,喜欢接受挑战与变化;概念型和行为型风格的决策者都是以对人的关心为主,重人情轻推理,但概念型风格决策者具有高认知复杂度,愿意听取不同人的意见,会与下属建立信任与意见交流的关系,使用多种来源的信息并考虑多种备选方案,倾向理想主义;行为型风格决策者认知复杂度低,能采纳他人建议,且容易相处沟通,愿意妥协、寻求大家的共识,避免冲突发生。本文以Rowe的观点为依据,对企业战略决策者的决策风格进行分类。

薛云奎等人(2005)发现,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领导者个人决定企业成败的现象,根源在于领导者个人主导战略制定过程。余春达等(2001)从1999至2001年曾针对台湾管理者的决策行为进行三项系列研究,发现信息伦理决策行为意向的评估准则,会受到决策风格的显著影响。

(二)不确定决策环境的研究企业战略决策总是在市场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决策环境天然地具有不确定性。Dessandoriger(1987)指出决策信息的掌握程度依赖于环境的稳定程度;Houghandmargaret(2003)的结论是:在稳定的环境中决策质量与资源多少正相关,在动态的环境中决策质量与信息多少负相关。可见环境的稳定程度可能会影响战略性决策的理性程度。依照Duncan(1972)的主张,战略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应以决策者的环境认知为基础,从消费者、供货商、竞争者、社会政策因素及技术五个层面来衡量。依据企业战略决策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多少,将环境不确定性区分为复杂或简单环境;依据影响决策的各因素变动程度,将环境不确定性区分为动态或静态环境。环境的“简单-复杂"和“静态-动态"相互组合,形成三种不确定环境认知:简单-静态环境组合,为低度环境不确定性认知;简单-动态环境或复杂-静态环境组合,为中度环境不确定性认知;复杂-动态环境组合,为高度环境不确定性认知。管理者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不同认知会引起不同的决策行为反应,在越来越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宏观环境和行业特点的变化。[2]

(三)组织文化的研究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处理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所出现问题时所发展起来的规范,这些规范被用作教导成员观察、思考和感受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已有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围绕两点展开:企业文化对组织行为的作用及对绩效的影响。从企业文化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来看,企业文化创建之后会对员工的心理产生感染力,提供行动的隐含假设,并指导成员怎样去认识、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正如有关研究所实证,在进行一连串的决策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发可行方案阶段,所选的最佳方案常因企业文化的差异而不同。然而,划分企业文化类型时采用的标志不同,分类结果也不一。Cameron(1985)以CVF框架为基础,用决策者接受风险的程度和组织行为弹性程度为标志,将企业文化划分为支持、效率、创新、官僚四类。支持型企业文化属于内向、弹性大的文化形态,工作环境开放和谐、重视并依赖成员,强调员工参与、团队精神,但不喜欢风险太大的活动,也不愿接受太大的变革;效率型企业文化属于外向、控制文化形态,重视成本及绩效控制,能接受大风险及重大变革;创新型文化的企业是外向且具弹性的,鼓励员工创新、强调独特,接受冒险活动并追求风险,允许重大变革;官僚型文化具有内向与控制的特性,企业层级架构与权责划分十分明确,工作皆已固定化、有标准程序,无法接受大风险与大变革。本研究将参照Cameron的理论,从组织行为的“弹性-控制性”和管理者对待风险态度的“外向性-内向性”两个维度,把企业文化划分为弹性型、控制型、外向型和内向型企业文化。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样本总体与有效样本本研究以中国大陆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为样本总体,按照企业性质、规模、所属行业、所在地理区位等分类标志,将研究总体分为多种分总体,编码后再进行随机抽样。若抽取的样本没有回复问卷,就参照方便抽样法,选定符合该样本所在分总体特征的其他样本“填补"上去。

借助面对面填写或留置纸质问卷、发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课题组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407份,有效问卷342份,包括108份高层管理人员、234份中层管理人员应答卷。应答者分别来自北京、上海、重庆、云南、海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辽宁10个省、3个直辖市,覆盖区域大,且涉及到不同行业、性质、规模和已创立年限的企业,样本中男性居多(7821%),7734%的年龄介于26―45岁,846%的学历在大专以上,8168%的已在现任职企业工作2年以上。有效样本所在企业是非国有企业的数量远超过国有企业,已创立时间多数在5―50年,且处于发展或成熟阶段,中小企业占60%,近半数企业属于制造行业。

(二)研究工具1战略决策理性的测量。理性战略决策是一种企业高层管理者依赖环境信息分析,系统、逻辑性地确定战略目标,从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最有利于达成整体战略目标方案并付诸实施的决策模式。考虑到管理人员的价值标准、抉择行为会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大陆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之下企业任务和中高层管理者价值观体系具有特殊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孙丽君开发的理性战略决策问卷(RSDQ)测量战略决策行为理性。[3]RSDQ问卷共有25题,包括问题识别、方案创建、分析评估、判断抉择和社会主义五个维度,以Likert七分等级来评价战略决策过程的理性程度,按照由“1-完全不吻合"到“7-完全吻合"来给分。得分越高,表示决策行为理性程度越高。

2决策风格的测量。本文采用Rowe等(1992)开发的决策风格量表测量企业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风格。问卷中列出20种状况,每种状况有4种反应,请填答者评价与自己平时反应的符合程度,依序排列。最高得分即为其主导决策风格。四种风格的分数是相对数而非绝对数,填答者可能同时具有一种以上的决策风格。

3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本研究测量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变量的问卷是综合Dunca、[4]miller[5](116-138)和高添庆(1983)等人所编制环境问卷中的项目而成,按照中国大陆的表达习惯对原问卷的文句进行翻译、修改润饰,修订后量表共24题,包含两个部分:环境复杂性部分用以测量企业战略决策所考虑环境因素的多少,用Likert七分等级来衡量应答者的感受,按照由“1-从不考虑"到“7-时时考虑"来评分;环境动态性部分用以测量企业战略性决策所考虑环境因素的变动频繁程度,用Likert七分等级来衡量应答者的感受,按照由“1-从不变动”到“7-持续变动”来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应答者认知的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越高。

4企业文化的测量。本研究测量企业文化特征时采用了林干文(1998)编制的企业文化量表。使用时研究者按照中国大陆的表达习惯,对问卷文句进行了修改润饰。问卷共16题,用来测量组织行为的弹性程度、控制程度、内向程度和外向程度。采用Likert七分等级来衡量应答者的感受,由“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来给分。

三、实证结果

(一)研究问卷信、效度分析本研究分别用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和共同性来鉴定研究用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水平。理性战略决策问卷的整体信度值(089),各因素维度信度系数均大于070,因素分析中的共同性除一项外都高于050;环境不确定性量表的整体信度值(091),各因素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44,除一项因素外共同性都高于050;企业文化量表的整体信度值(093),各因素维度信度系数均大于042,共同性都高于050。可见上述三个量表的信度、效度都符合研究标准。Rowe的决策风格量表已经过逾万名不同职业、团体样本的实证检验,并得到超过090的表面效度和信度,故不再进行信、效度分析。

(二)企业战略决策理性描述性分析用SpSS130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中国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的理性评价值介于411―546之间,均值为474(StdD=069),高于7等级制的中间值4。若以量表中间等级4为标准将样本分为高、低战略决策理性两组,8654%的样本战略决策理性水平大于或小于4,其中的956%落入高战略决策理性组;若按实测决策理性平均水平474为标准分组,有9134%的样本战略决策理性水平大于或小于平均水平,其中的568%样本落入高理性组。因此,中国大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理性程度较高。

表1高层战略决策理性高低分组频数表高低决策理性分组Freq%Valid%Cumulative%理论分组低理性组4385440440高理性组8682699561000Validtotal9086541000实际分组低理性组41394243164316高理性组54519256841000Validtotal9591341000

one-wayanoVa分析发现,不同经营背景的企业战略决策理性有显著差异:除了不同性质企业的战略决策理性没有显著差异外,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已创立年限企业的战略决策理性水平均有显著差异。multipleComparisonsScheffe表明,大型企业的战略决策理性显著高于中型企业;处于创立阶段企业的战略决策理性显著高于处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的企业;金融行业企业的战略决策理性显著低于服务、制造和其它行业企业;已创立年数在1―5年和10―20年的企业战略决策理性显著高于在5―10年的。但是,不同个人传记特征的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理性没有显著差异,即不同性别、年龄、任职年限和教育程度的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理性没有显著差异。

(三)高层管理者的决策风格、环境不确定性、企业文化描述性统计分析1高层管理者决策风格描述分析结果。中国大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概念型决策风格的平均值最高(8770),其次是指令型决策风格(7822),行为型决策风格最低(6631);9381%的样本有单一主导决策风格,其中549%的单一主导决策风格是概念型,指令型决策风格占2747%,单一主导决策风格是分析型或行为型的样本仅占879%。中国大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风格与日、美企业的最高主管一致,接近于韩国管理者,但与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的管理者不同(见表2)。

表2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高层管理者决策风格企业管理者n指令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中国大陆企业高层管理者97786888*66美国企业最高主管80709093*47日本企业管理者16717685*68韩国企业高层管理者147580*80*65台湾地区企业Ceo3985*817262台湾地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6680*80*7862新加坡企业高层管理者258188*7853

注:*数值最高。资料来源:林子铭(2004);本研究。

表3管理者环境认知复杂―动态交叉分组频数表分组Freq%分组Freq%高动态或高复杂环境认知实际分组低复杂低动态141293低复杂高动态322963高复杂低动态111019高复杂高动态373426Valid948701实际分组低度不确定141293中度不确定433982高度不确定373426Valid9487017408%理论分组低复杂低动态00低复杂高动态00高复杂低动态111019高复杂高动态837685Valid948704理论分组低度不确定00中度不确定111019高度不确定837685Valid9487048704%

2环境不确定性描述分析结果。企业高层管理者对环境不确定程度认知平均水平为518(StdD=076),介于313―692,无论是按照环境不确定性认知的实际平均水平分组还是按照理论平均水平分组,结果一致表明,大多数中国高管认为企业身处高动态或复杂的环境之中(理论分组,8704%;实际分组,8701%,见表3)。

表4企业文化描述性分析企业文化nminmaxm中国大陆(StdD)m台湾地区(StdD)企业文化维度弹性程度227113700516(118)531(116)控制程度226100700537(113)545(123)外向程度229100700527(117)526(126)内向程度224113700526(117)551(113)企业文化类型弹性-控制--外向-内向+-企业文化类型效率型文化官僚型文化

3企业文化描述分析结果(见表4)。企业文化四维度水平介于516―537,其中,“控制”程度最高537(113)、“弹性"程度最低516(118),“外向”程度略高于“内向"程度。台湾企业文化的“内向"程度最高551(113),“外向”程度最低526(126),“弹性”程度为531(116),“控制”程度是545(123)。可见,中国大陆企业文化类型整体上属于“效率型”文化,企业管理强调目标达成、成本控制。这可能是三十年来中国企业推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结果,或是追求成本领先战略、低价营销策略的效应。

(四)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理性影响分析1相关系数分析结果。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可知,决策风格、环境不确定性、企业文化与战略决策理性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地,指令型风格与战略决策理性之间有负向显著相关,概念型风格与战略决策理性之间有正向显著相关,分析型和行为型风格与战略决策理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可能与中国大陆企业高层管理者主导决策风格较少表现为单一的分析型或行为型风格者有关;高层管理者对环境不确定性认知与战略决策理性之间有正向显著相关,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均与决策理性之间有正向显著相关;企业文化与战略决策之间有正向显著相关,弹性程度、外向程度与战略决策理性之间有正向显著关系,控制程度、内向程度与战略决策理性之间有负向显著关系。

2回归分析结果。以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首先以战略决策理性为被解释变量,决策风格、环境不确定性、企业文化为解释变量,考察决策风格、环境不确定性、企业文化三变量对战略决策理性的影响,然后再具体考察三变量各维度对理性战略决策的影响。表5呈现了三变量对战略决策理性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调整的判定系数R2=0345,说明样本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而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68181,相伴概率值p

表5决策风格、环境不确定性、企业文化对战略决策理性回归分析结果(a)model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tSig整体模式adjustedR21(Constant)13410213180000345决策风格0810350972328240环境不确定性3520363243475001**企业文化52102458110585000***

aDependentVariable:战略决策理性;*p

环境复杂程度和动态程度都显著正向影响决策理性,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35(p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以来自中国大陆10个省、3个直辖市不同企业的342位高中层管理者为有效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搜集信息,描述分析了企业战略决策者的决策风格、环境不确定和企业文化对战略决策理性的状况与关系。研究发现:决策风格、不确定环境、企业文化均显著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理性。具体地,概念型决策风格显著正向影响战略决策理性,指令型决策风格显著负向影响战略决策理性;管理者对环境的高环境复杂性或动态性认知都显著正向影响战略决策理性;弹性程度、外向性和内向性都显著影响决策理性。而且,研究样本的单一主导决策风格大多呈现概念型、对经营环境有着高不确定性认知、样本所在企业文化的弹性程度、外向性和内向性都较高,这些变量特征表现都有利于改善企业战略决策理性。但是,也有相当部分研究样本的决策风格呈现出指令型,企业文化的弹性程度不足,另外,部分样本低估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将对企业战略决策理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依据本研究发现,课题组建议:(1)企业高层管理干部的选拔应增加决策风格测试内容。中国大陆的企业高层管理干部任职资格或考核指标体系中,仍然局限于“德"、“勤"、“绩"、“能"四方面和决策者个人传记特征,鲜有涉及“决策风格"测量。从改善企业战略决策理性提高企业绩效的角度来讲,建议选拔企业高层干部应更多地考虑概念型决策风格的管理人才。(2)加强对企业管理高层进行经营环境形势的教育,使其正确认知环境特征,同时建立有效的企业信息系统,提高管理者在高不确定环境决策情境下的信息管理能力。(3)建设弹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显著影响决策理性,尤其是企业文化的弹性程度对战略决策理性的显著正向影响最大。但是,本研究发现中国大陆企业文化整体上呈现效率型,企业高层管理者一方面愿意接受较大风险,乐意大胆变革,另一方面却更强调控制员工行为,不重视并依赖成员或员工参与管理,而影响决策理性。所以,中国大陆企业的文化建设应注意弹性程度的提高,减少对员工行为的过多限制。

主要参考文献:

[1]pfeffer,J.,1982,organizationsandorganizationtheory[m].Cambridge,ma:

HarperandRow.

[2]蓝海林.迈向世界级企业: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孙丽君.企业战略研究决策理性之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澳门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8.

[4]RBDuncan,1972,Characteristicsoforganizationalenvironmentsandperceived

environmentalUncertaint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Vol17,iss3:313

[5]miller,D,1993,thearchitectureofSimplicity[J]academyofmanagement

Review,Vol18.

empiricalananlysisofinfluencingFactorsofRational

StrategicDecision-makinginaCompanySunLijun1LanHailin2XuJianrong3abstract:thepresentempiricalstudytheinfluencesfactorsof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8

人类如何实现在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被联合国的一项“跨千年全球展望研究”列为新千年全球所面临的15大挑战之首,显示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危机对自身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自提出到今天,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战略构想已基本在全世界范围及国家层面上形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持续因素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中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逐渐从生态学、环境学向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扩展。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和法制等众多领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和许多有实践意义的观点。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论文联盟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转贴于论文联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不竭动力,是指导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密切联系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这是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把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贡献,同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现实问题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研究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主要的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理论创新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孜孜追求、不断探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观察社会问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高质量地开展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提供学理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9

产品人性化思维设计自从被人提出到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设计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使人们更加关注绿色理念,人性化思维设计也成了产品设计的焦点。产品设计思维人性化的一个关键是不能忽视对人类自身的关系,从全球乃至全世界的政府机关、普通群众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增强,产品设计师必须增强自己的环保设计意识。人性化思维设计的主要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把用户放在首位,通过用户的要求生产出适合用户要求的产品,与此同时,绿色产品概念也将满足人们的不同心理要求。通过产品中的各种功能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2绿色理念产品设计

绿色理念产品设计也就是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ConsciousDesign)。虽然称呼很多,但内涵是一样的,基本思想也是统一的。因为产品的生产和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象征生命个体、世界和平、食品安全、天然环保、大自然、理想等。它是2l世纪人类绿色消费浪潮下的必然产物。在产品设计时就把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并融入生产当中,使生产出的产品在满足用户的基础上还应当把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化。绿色理念产品设计主要是通过改善之前产品的设计方法、降低产品成本和减少进入市场周期来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且保证产品的环境属性。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设计师把用户利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在设计中,采用绿色理念进行不断创新设计,在绿色概念的约束下降低产品对环境的破坏。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便提出了“绿色设计”的概念,同时在他出版了一本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足以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有限地使用地球资源,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特别是在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后,他的“有限资源论”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

3人性化思维对绿色设计的拓展

3.1人性化思维融入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理念日趋成为全世界设计领域研究的课题,它关注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绿色理念产品设计包含了非常广泛的内容。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采用绿色设计理念处理好产品和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解决好人和产品、产品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产品、人和环境三者之间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关系。由此可见,绿色理念设计倾向于绿色产品技术方面的因素,对产品的外观不是特别注重,所以,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和社会作用相对比较小。随着人们对绿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性化思维的不断融入,人们开始意识到只对产品结构中清洁性和易折性的注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影响消费者行为入手,进行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引导。很多工业设计师在这方面产品设计有很大的优势,具有很多其他专业设计师所不具备的条件。所以,把人性化思维融入绿色产品设计中去,这种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能够很好地弥补单纯以绿色技术为基础的各种产品设计,很好地把绿色概念不断扩展。人性化思维往往和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但是随着物质不断丰富,在市场销售中出现了依情论点,所以,人和物质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感情,工业产品设计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情感进行表现,采用人性化的产品来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德国伦理学家汉斯•约纳斯(HansJonas)在其著作《责任原理》中提到:维持生存是伦理的第一律令,人类必须存在,绝不能允许任何人“拿人类孤注一掷”,同时他呼吁一种对人类世代生存的责任感,呼吁一种对前代的感激的态度和对后代的预先关怀的态度,呼吁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人类要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置于一代一代相续的链环中的,要有一种维护生命的共同体一代一代相续蔓延的情感。

3.2人性化思维融入绿色设计的方法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较快,技术更新步伐很大,但是绿色产品设计也只局限于产品的某个环节,不能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和整个功能项做到完全的绿色,所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根据产品的自身属性,力求使设计出来的产品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污染减至最低程度,运用人性化思维明确产品绿色设计的涵义,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绿色产品。绿色设计程序是解决绿色设计的一种标准程序,也是解决绿色设计问题所要遵循的基本步骤。首先,绿色产品设计时需要对不同层次消费群体进行产品需求状况的分析,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产品兼容性的详细研究,设计者通过对产品进行合理的优化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合理的优化包括了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对产品的造型、材料和设计标准化等进行合理优化。完善绿色产品设计中的人、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目标。工业绿色产品设计时通过设计向人们展示简洁的产品,使人们在正确消费的前提下,来调整人性化产品对环境的协调性。

4绿色理念产品设计的结构与应用

4.1绿色理念产品设计的结构

在进行绿色理念产品设计时,通过不同的改进方案,绿色产品能够给环境带来不同的改善。绿色产品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产品的性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环境的角度来看绿色产品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很多的长远发展战略设计方案能够有很好的体现,在新概念开发中对改进的方案有很好的战略目标。@是新概念开发战略中最为代表性的标注符号。这种标注符号和其他符号有本质上的区别,@代表了一种革新,它形象的代表了绿色产品设计中的创新系统。新概念开发战略不是产品概念,主要是对产品系统怎样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讨论,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更好的产品开辟了一条道路。

4.2绿色设计战略的应用

战略@、产品宜人性的优化和使用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应该在绿色产品设计初级阶段进行使用,由于这些方面和产品系统层面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和不确定性,能够对整个产品概念进行改变。分销系统的优化、生产技术优化和材料使用的减少等这些战略的确定进行必须要在目录完成之前,因为这些战略很有可能影响到产品结构的变化。低影响材料的选择和新概念开发,是绿色产品设计的初始点,产品的材料选择和尺寸选择非常重要。以上战略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和不同类型产品有很大关系,并且如何实现这些战略也非常关键。绿色产品设计战略体系应当对自然环境、产品和消费者进行全方位定位和考虑,还需要对产品生命周期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产品的设计不但满足消费者而且还应当和生态环境有很好的协调。

5结束语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10

pSot行为循环与网络空间战略竞争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各种人类组织(如族群、国家、军队、作坊、企业等)活跃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从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行为及行为体。行为体根据内在需求产生行为,行为结果会反过来再影响行为体的内在需求,从而形成了内在需求与行为结果相互作用、螺旋上升的行为循环过程。无论哪一种行为体要想达到所预期的目标,必然要遵循“我们是谁?我们想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怎么做?”这一行为过程,而这也正是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的本质。笔者将这一行为过程进一步细化分解,提炼形成了“认知(perception)―战略(strategy)―行动(operation)―战术(tactics)”行为循环(简称“pSot行为循环”)。

毫无例外,美军的网络空间行为体也是如此。从pSot行为循环来看,从1969年9月2日阿帕网的诞生,到1996年7月美国国防部通过《科林格-科恩法》正式确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历时27年,美军进行了在网络空间的第一次行为循环,即早期网络空间的认知与实践,确立了以网络为中心的认知框架,将网络能力应用从战略、战役层面上的指挥控制,逐渐衍生为与武器系统互联,从而直接支持战术作战,特别是通过全球信息栅格的建设,初步建立了美军信息技术资源战略管理体制,为实现全军互联互通打下了基础。

网络空间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在联合作战领域施展网络使能提供了重大机遇,美国国防部开始认真对待所有军种互联互通的联合一体化问题。如果以2014年3月14日美军网络司令部首任司令、有“网络大帝”之称的基思・亚历山大上将退休为时间节点,可以说美军又历时18年,完成了第二轮的“认知―战略―行动―战术(技术)”网络空间行为循环,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框架、战略框架、行动框架、战术(技术)框架,并形成反馈,对原有的内部需求进行调整与优化。

美军网络空间力量建设与使用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网络战争,也不是维护世界网络和谐,而是超越了战争与和谐的美国网络空间战略竞争优势。有了相对于其他大国的网络空间战略竞争优势,战争抑或和谐,就成了美军的某种选项,至于选哪个,无非是看当时国际安全形势下美国真实的内在需求了。

界定相关概念,形成认知框架

认知是通过知觉、判断、概念形成等活动获取知识、认识外界事物本质特征的过程。网络空间、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力量、网络作战四个主要概念支撑了美军对网络空间的认知框架,也是美军对网络空间认知的最后结论。

美军对网络空间的认知经历了从“单纯的物理设施”到“既包括物理设施又包含电磁环境”这一复合空间的发展过程,而且把“网络空间”看成一个作战域,与陆、海、空、天具有等同地位,并开始探索网络空间作战域与传统作战域中的异同。美军还看到了网络能力与电磁频谱能力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两者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两种能力的潜力,其中还包括情报能力及其融合问题。

这种对网络空间的认知,使美军清晰地认识到,网络空间既是虚拟的,也是真实的,并与陆、海、空、天四个作战域相互依存,且贯穿于之中,这对如何运用网络空间力量给出了行动指南;对网络作战的最终定义,使美军清楚地认识到在运用网络能力方面,一大重要职能是支持联合作战,这也使得美军将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行为(国家基础设施保护、网络战争等)和支持联合作战的网络行为(国防部信息网络运维、防御性网络空间作战、进攻性网络空间作战)分离开来,形成战略、战役战术层级的网络作战,并以此为目标建设网络空间力量。一名美军军官呼吁在作战领域慎谈网络战就是一个强烈的讯息。

在联邦政府层面,通过概念的界定,美国政府对网络空间的认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空间是一个重要的行动领域,美国的经济繁荣、国家安全都依赖于网络空间;第二,网络威胁是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网络空间的非对称性可能促使潜在对手利用网络空间获得非传统优势,美国必须对此保持警惕;第三,美国把网络安全纳入外交政策议题,旨在推动制定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维护这一国际公域的基本秩序;第四,网络空间威胁问题的解决,仅依靠技术的力量是不够的,也需要制度规范,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对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正是基于这种认知,美国政府才清醒地认识到:国家是网络空间的管理者,而不完全是网络空间的所有者,是网络安全的当然执行者,但核心角色是业务组织协调者;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本质、对现物理空间的依附性特征决定了不能就网络安全讲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力量应该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等所有国家力量之中,才能发挥出其现实的能力,这也是美军网络司令部组建国家任务部队的最为根本的原因,也是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最为深层次的原因。由以上的认知,美国才确立了目前国家网络安全领导体制战略框架,以及网络空间威慑战略和国际战略。

总之,在军事作战领域,对网络空间清晰的认知,解决了美军在网络空间“我们是谁?”的问题,这对美军在组织结构、作战样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网络空间这一概念的引入,使美军在陆、海、空、天四个作战域的作战思维与行动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第二,如何有效使用网络能力,引发了美军组织结构与指挥控制体系的根本性改变;第三,如何利用网络空间支持联合作战,成为美军网络空间建设的第一要务。

进行顶层设计,建立战略框架

认知形成后,美军并不急于采取行动,而是先做顶层设计,进行战略规划,制定全局性战略文件。这种战略管理与规划能力成为了美军网络空间优势的源流。

以2004年7月7日的第38号国家安全总统令《确保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为指导,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于2006年12月制定,并联合国防部共同签发了《网络空间作战国家军事战略》。这是美军第一份,也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和权威的网络空间军事战略文件。该文件最为重要的内容是确立了网络空间的军事战略框架,包括美军在网络空间的军事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和方法。其中,战略目标是确保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军事优势;以五个基本方式(信息作战、网络作战、动能攻击、法律强制、反情报)和六个使能方式(科技、合作、作战情报数据支持、态势感知、法律政策、人力)来确保实施。这一战略文件的签发,基本确立了美军今后在网络空间行为体的方向与目标,解决了“我们想要什么?”的重大问题。

以《网络空间作战国家军事战略》为核心的战略文件构成了美军网络空间行为体的军事战略框架,为下一步如何建设网络空间力量与如何运用网络空间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行动的方向。

细化网络能力建设与使用原则,构建行动框架

2011年7月的《美国国防部网络作战战略》指导了美军在网络空间的活动和行动,根据该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以及优先次序,美军细化了网络能力建设与网络能力使用原则,使美军网络空间行为体在企业化基础上向正规化网络空间作战迈进,从而清晰地勾画出其行动框架。

美军在网络空间具体的活动与行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网络空间企业化网络空间企业化就是要在网络空间打破军兵种界限,实现网络作战业务的高度统一,实现以光速作战。但就其深层次的概念来看,美军要做的不仅是对网络作战进行全面集成,还要对所有物理空间中跨任务域的作战业务进行全面集成,包括当前最为关键的电子战等,以实现在战略层面上总体筹划网络空间发展与安全,在行动层面上按作战职能分部门实施网络业务,在技术层面上使用统一构建的信息共享平台。这为网络能力的彻底“落地”提供了更为细致的战术层级的指南。

网络空间作战正规化网络空间作战正规化突出强调将网络空间作战纳入到联合作战概念的框架下,以实现像现实物理空间(陆、海、空、天)作战那样的正规化。在本质上,网络空间作战正规化就是网空间力量的正规化建设与如何融合作战的问题,即能力的建设与使用问题。美军有较为完善的网络空间能力生成体系,从“条令、组织、训练、装备、领导力与教育、人员、设施”七个方面进行网络空间力量建设,以2013年2月颁布的《网络空间作战》为指导,实现网络空间“常态化、军事化”,以确保在执行作战任务期间数据的有效传输,达成网络空间作战对联合作战的支持。

正是在这种可操作性强的行动框架之下,美军解决了“我们能做什么?”的问题,即:将网络空间视作“作战环境”,通过在网络空间攻防作战,达成制网权,其总体能力体现于网络攻击、网络情报与态势感知三个方向能力的综合集成;将网络空间视作传统作战的工具或者“倍增器”,利用网络空间的优势能力,通过再造传统军事作战中的电子战、航天作战、无人机作战等,构建支持联合作战的联合信息环境,提升传统作战效能。同时,也为“我们怎么做?”指明了技术路径。

发挥技术优势,建立战术(技术)框架

在网络空间,先进而成熟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无疑是网络空间所有活动与行动的根基。美军在业已建立的《国防部体系构架》《国防部业务企业化转型构架》基础上,不断优化相关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建立联合信息环境为重心,明确了当下的战术(技术)发展框架,以提升作战效能,增加网络安全性,提高网络资产与人员使用效率,解决“我们怎么做?”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网络空间行为体在战术(技术)层级,注重的是以作战概念牵引网络空间武器装备与技术的发展,而非“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通过对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提升,进一步促进对网络空间的认知,进而影响网络空间作战概念的发展。正如在1993年7月美国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主任马歇尔用“军事革命”代替了“军事技术革命”一样,“技术的发展使这种特定的军事技术革命具备了可能性,只有在新的作战概念被提出之时,革命本身才会被意识到,在很多情况下,新的军事组织已经被建立了起来”。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