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运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9:09

农副产品运营篇1

**是个农业大市,现辖一市七县三区,辖区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0万,其中农村面积占90%,农村人口近550多万。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村市场消费,更好地服务三农,是我市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按照以连锁经营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中心和大中型超市为骨干,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平台,以遍布乡村的便利商店为结点,构建农村商业服务网络及市场体系的基本发展思路,建议如下:

一、加强农村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以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万村千乡”与“新网工程”等市场工程骨干作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家店”覆盖率、商品配送率、“一网多用”

等功能。供销社要进一步利用“新网工程”,发挥网点和运储资源优势,推进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的建设和改造。争取用3至5年时间,基本形成县(市)、乡镇和村三级布局合理、设施达标、功能完善的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做到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进村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进乡(镇)村、农副产品交易进市场、物流配送快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巩固提高已建2351个“农家店”,50个配送中心的基础上,村级“农家店”覆盖率达90%以上,“农家店”商品配送提高到65%以上,不断促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一网多用”。做到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较具规模的产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个县(市)政府所在地都有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超市及配送中心,每个乡或镇都有日用消费品超市和农资连锁店,每个村都有连锁或规范经营的日用消费品综合便利店。

二、实施农产品市场标准化改造。我市现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近40个,占地面积近1000亩,年交易额近50亿元。我市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但普遍存在“投资多元化,目标短视化,管理物业化,经营分散化,交易方式和经营设施老化”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升级改造。近年来,我市稼仙米业、龙狮桥蔬菜批发市场、永强家禽批发市场、高河大王庙批发市场等,充分利用有关政策资金支持,改造升级已取得较好成效。批发市场要按照扩大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把贸易、加工、服务等结合起来,做到品种多、效率高、成本低、服务好、效益优。逐步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检测、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极积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冷藏、低温仓储、专业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重视建设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专用仓储、码头和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区域辐射能力。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批发市场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实施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

三、培育连锁经营骨干企业。通过改造、整合现有网点与新建网点相结合,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商品流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多元投资的连锁企业。支持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乡、村建设连锁店;支持连锁骨干企业以收购、兼并、合资、加盟等多种形式改造、整合农村现有商业网点;支持农村中小商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农副产品运营篇2

现就如何发挥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永吉县是农业大县,国家商品粮基地,以盛产大米而闻名。在永吉县的国民生产增加值中,农副产品的增加值占28%。在农副产品的增加值中,运用商标战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是通过运用商标战略,拉长了农副产品的产业链,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1997年以来,永吉县先后注册了12个大米品牌的注册商标,将传统的水稻生产与直接销售变为水稻加工成大米再销售,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值。“永星牌”珍珠米和“万昌牌”绿色大米通过几年的商标品牌运作,先后被评为吉林省著名商标、吉林省名牌商标,并获得了“吉林省名牌产品”、“中国放心米”和绿色食品等称号,销售量由注册前的每年不足1万吨增至20__年的10万吨,销售量翻了10倍。据测算,仅这两个品牌,年可增加价值约为1亿元。

二是通过运用商标战略扩大了农副产品销售网络,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截止到目前,永吉县共注册农副产品商标13个,通过几年的努力,永吉的大米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都设有直销网点,而且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北大湖镇盛产123苹果,没使用商标前,一直为产品销售犯难。1999年注册商标后,通过宣传,逐步打开了销路。去年,该镇生产的2万吨123苹果分别远销全国各地,特别是得到了浙江、广西、上海等地人民群众的认可,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目前,农民对市场前景非常乐观,积极投入生产,争取今年获得更好的收入。

三是通过运用商标战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永吉县人口约为40万,仅岔路河开发区、万昌所产大米增加值一项,就可使全县人均收入增加250元左右,产区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大、更明显。现在,产区农民早已告别了老式的农村土房时代,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90的农民做到了在家有电话,出门有手机,部分农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产区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副产品商标直接为农民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实践证明,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后,其产品的经济价值也普遍得到了提升。经过综合分析永吉县农副产品商标的发展情况看,无论从商标的数量、商标的质量,还是商标的区域、品种看,发展还不平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是缺乏对运用农副产品商标战略意义的认识。农副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利用商标战略开拓市场的观念理解不深,对商标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认识不够。永吉县水稻种植面积大,稻米产量高、质量好,历史上曾是皇粮贡米。由于缺乏对商标战略的认识,虽然注册了一部分商标,但因宣传的力度不够,品牌效应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如近的舒兰大米,远的盘锦大米、黑龙江大米都比永吉大米出名,他们大米的质量不一定比永吉的大米质量好,可是他们注重品牌战略、商标战略,社会知名度就高。可见,提高对运用商标战略、品牌战略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是农副产品商标注册率低,品种单一,使用效率不高。农副产品是永吉县的经济命脉,是农民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但到目前,全县百余种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只有13个,涉及的品种只有大米和123苹果,商标注册率仅占10%多一点。而且除“永星牌”和“万昌牌”等品牌外,其余产品都没有创出牌子,或者说牌子不响,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主要原因是农民还处在“小农经济”的思维中,产品只注重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年种年收年用,没有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商标注册率、正确规范使用商标拿到日程。农副产品只要有名就行,没有在商标使用上下功夫,导致名牌少,商标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商标的价值较低。

三是农副产品商标的科技含量不高,基本上处于粗放经营,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不长。农副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目光短浅,一些季节性的农副产品生产出来后,对产品的原始形状、品种不加改变地便投放市场,只顾眼前利益,打快拳,没有把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应用到农副产品深加工上,对改变农副产品的外包装、上升到品牌缺乏理性认识。农副产品注册商标量极少,注册率低,没有自己的品牌,经济效益发挥不出来。

四是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农副产品注册商标、争创名牌产品没有相应的鼓励和优惠政策,使农副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品牌工程不感兴趣,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三、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应采取的策略

永吉县要想“品牌兴县、品牌兴农、品牌兴商”,就要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笔者认为,要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就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向农副产品的生产者、拥有者、经营管理者灌输商标在农副产品发展和农村经济腾飞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商标作为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认识。这是做好农副产品注册商标的基础和关键。

二是要加大力度,采取有效形式和措施,扩大《商标法》《商标管理条例》的宣传,广泛交流农副产品商标的发展经验,让广大农民了解到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等商标方面的知识,积极倡导品牌工程,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共同谋求发展农副产品商标的方法和路子。

三是建议各级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特别是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发展农副产品注册商标采取鼓励政策,加大力度,培育农副产品商标,扶持农副产品商标,调动农副产品商标创名牌的积极性,开拓农副产品商标市场,使农副产品商标在发展上实现飞跃。

农副产品运营篇3

一、总体思路

遵循“自主经营、政府扶持、布局合理有序、菜价适度优惠”的总体思路,以连锁超市、农贸市场、社区网点为载体,通过合理的产销组织和适度的政府扶持,建立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以下简称“平价商店”),通过产销对接、直采直销等方式,销售群众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承担一定的稳价惠民责任。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以及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相对平稳时期,以略低于同类市场均价销售农副产品,引导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或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时期,按照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的协议,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农副产品,保障市场供应,平抑市场物价。

二、主要形式和建设目标

(一)主要形式

1.在大型超市及其社区店建立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区;

2.在集贸市场设立平价农副产品销售区;

3.在城区居民相对集中的住宅小区建立农副产品直销店;

4.其他有利于农副产品直销的形式。

(二)建设目标

2012年,正式启动平价商店建设试点工作,先期设立6家平价商店(见附件1)。在平价商店建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今后视情况适度调整并扩大覆盖范围。到2015年,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平价商店准入、扶持、运营和管理体系。

三、申报与验收

(一)平价商店申报的条件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合法经营资格;

2.有固定经营场所,平价商品主要为群众基本生活必需的以蔬菜类为主的农副产品;

3.所经营的平价农副产品符合国家和省质量安全标准。

(二)申报材料

符合上述条件的经营者,申请设立平价商店的,应当向市价格部门提供以下材料:

1.《市平价商店申请表》;

2.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3.经营场所相关证明(如房屋产权证复印件或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

4.物价部门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市物价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会同市财政、农委、商务、统计等部门进行审核。对于符合条件的,予以认定并向社会公布,同时与申请人签订《平价商店协议书》;对于不予认定的,及时向申请人反馈意见。

四、明确责任

对通过政府部门验收的平价商店,明确双方的责任。

(一)政府的责任

1.确定平价商品目录。由市物价部门会同财政、农委、商务、统计部门,结合本市农副产品生产、流通情况以及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制定《市平价农副产品目录》(见附件2)。在不同季节,市物价局从目录中选择本市应季大路菜、其他销量较大的农副产品作为平价商店的指定销售品种,通知各平价商店在规定期限内限价销售;

2.实行绿色通道。实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免收道路通行费,保障平价商店农产品供应;

3.实行收费减免。对涉及平价商店经营管理的各种收费,除经省以上有权部门批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其他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4.实行以奖代补。

以奖代补资金来源:价格调节基金用于支持平价商店建设的资金规模原则上不少于当年征收额的15%;市财政部门根据市级财力状况,再给予适当资金支持。

以奖代补办法:制定平价店考核办法,由市物价、财政、商务、农委、统计等部门根据考核办法和经营规模每半年对平价商店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得分在85分以上的平价商店给予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对特殊时期按政府要求执行保供控价任务的平价店,按政府要求的协议销售价与市场销售价的差价和实际销售额补差。

资金使用程序:在资金使用前,由市物价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农委、市商务局、市统计局提出资金使用建议,报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市物价局按照价格调节基金使用程序拨付。

(二)平价商店的责任

1.平价商店要严格履行稳价责任义务。经营品种、数量、价格要符合政府稳价工作各项要求。其中,平价销售的蔬菜、水果类价格原则上应低于本市同类市场均价15%以上;粮、油、肉、禽、蛋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原则上应低于本市同类市场均价5%以上;农副产品市场价格暴涨的特殊时期按协议价格销售指定农副产品;

2.平价商店所经营的商品必须符合国家和省质量安全标准;

3.平价商店要严格按规定悬挂统一制发的平价商店标识、平价标价签或价目表;

4.平价商店要主动接受市物价、财政、农委、商务、统计等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配合做好价格监测和市场调查等工作。

五、管理措施

农副产品运营篇4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出现,是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萌芽到发展再到规范化与市场化的变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正在经历着一场必然的变革。

现状一:

“顽疾”让“担子更重”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覆盖了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构筑成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据了解,目前,大中城市消费鲜活农产品的很大比重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通常情况是城市规模越大,这个比重就越高。批发市场的发展,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农副产品市场身上的担子越重,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笔者在兰州几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到,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一些早年建成的市场因内部管理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等限制了其发展,使得市场卫生环境和周边秩序等方面不断出现“顽疾”,尽管各级部门都在不断加强管理,但市场内和市场门前环境仍然差强人意,不少市民也都希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而此时,打造兰州独具特色的品牌农副产品市场便呼之欲出。

与兰州绿色市场仅一条马路之隔,即将建成的龙泰农副水产品交易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具有电子物流的新型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笔者在现场看到,市场招商中心已经正式运营招商,招商中心也有许多咨询的水产商和蔬菜商。

相关专家指出,在上述“顽疾”让“担子更重”的同时,新的品牌能否让困局得到改善,这需要靠市场去检验,但同时也值得我们去期待,毕竟品牌化发展才是市场规范化、效益化的新动力。

现状二:

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有心无力”

“你知道农批市场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是什么吗?”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询问了位于绿色市场的7家摊位,但忙于生意的摊主们无一能回答上来。

对此问题,专家解释,有些市场加入了全国性的信息网,设立了电子信息屏幕,向社会公布信息。有些市场引入了电子票据结算等现代化交易方式,提高了交易的规范性,促进了市场交易的发展。有些市场在培育市场主体,实行会员制,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例如,无锡市锡澄果菜市场早在1996年就开始组织客户成立了果菜经营联谊会,为客户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服务,参加联谊会的客户逐渐增多,5年后会员就达到1000多人,其中500多位会员已成为市场的骨干,会员从市场进货额在当时最多已超过1000万元。有些市场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试行了拍卖竞价,开展了电子商务,进一步完善了商品的交易方式,增强了流通服务功能。

“面对城市农批市场的稳定增长和高进入壁垒,中心用领先的规模优势、成功的政府合作和异地扩张经验,以及管理、技术优势形成的强大市场竞争力,来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并成为农批市场的龙头不是纸上谈兵”,龙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负责人告诉笔者。

已经在龙泰农副水产品交易中心签订了协议的商户蔡女士认为,这个新的市场硬件设施和管理比较好,绿色市场也要升级改造,这个过渡期有多长谁也不好说,为了不影响生意,他先签订了这边的协议,再说,现在的这个交易中心是商场式,上下楼都有电扶梯,购物环境也好。

现状三:

多元化发展正在寻找“新出路”

农副产品运营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突破口,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和前提。发展壮大江西县域经济,必须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关键,全力以赴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上做文章。

一、当前江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主导产业培植难。主导产业是指能支撑区域经济状况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和基础。从目前情况看,江西一些地方农业资源丰富且多宜性强,但现在真正能够稳定发展,可称主导产业的仍然是几个传统产业,许多市场前景广阔、自然资源潜力和潜在优势大的新兴产业,如特种经济作物种植、特殊畜禽和水产品养殖搞不起来,就是搞起来了,也只是昙花一现,形不成规模。究其原因,既有技术、资金上的问题,又有体制制约、信息不灵、销售受阻等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江西主导产业的培植。

(二)生产基地建设难。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载体、龙头企业的依托,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江西已建成的基地中,有规模够档次的只有几个传统老基地。不少新基地规模小、档次低,而且分散建设。由于与本地资源特点和经济格局背离、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等因素,不少项目成为“胡子工程”,不能进入实际运转,致使基地建设不能尽快变成实际生产力。

(三)产业链条拉长难。农业产业化就是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产品,使农业成为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统。产业链条的长短,“链条节”的多少,一般决定着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的大小。目前,我省农业产业链总体情况可归结为:一断、二短、三恶性。一断,指多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分别在不同利益主体手中实现,利益分别由不同主体独享。二短,指多数农副产品仍然停留在卖原料上,通常只有一个“链条节”,即使加工,也只是初加工,顶多两至三个“链条节”;营销范围窄,绝大多数就地出售,出县、市的不多,打出省界、国界的更少。三恶性,指农副产品同城倒卖、坐地贩销、互相杀价等恶性拉长产业链条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混乱状况导致了农副产品生产附加值低、利润少、发展空间狭窄,影响江西农业产业链条的拉长。

(四)龙头企业发展难。龙头企业是指既能带动基地发展,又能拉长产业链条,且基础雄厚、辐射面广的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或企业集团。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江西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因规模小、数量少、实力弱、素质低等因素造成发展后劲不足,带动能力不强。

(五)经营规模扩大难。规模就是效益。但目前,江西多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都未形成规模,专业种养大户和加工企业集团少,效益低下。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式的分散布局、分散经营以及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畅,政府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带来了农业产业规模扩大难。

(六)销售渠道拓宽难。农副产品销售不畅主要是由于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具体表现在:(1)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管理、市场服务不到位。(2)市场载体脆弱,设备落后、简陋,有的没有设施,有市无场。(3)市场建设滞后,绝大部分乡村只有零星分散的初步市场,没有大规模、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和中心市场;只有现货市场,没有期货市场。市场发育不全,农业产业化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都受到影响。

二、江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1.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因为,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可以将长期分离的农、工、商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农业外部规模经营,进而提高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可以促进人们消费观念的调整,进而引起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目前,江西城市规模小,农村人口比例大,城市带动效果差,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扩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要依托城市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市场农业,不断缩小城乡差别,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以近郊为依托,建立集观光旅游、生态为一体的高标准近郊生态园区,不断提高城市品位,走生态农业的新路子。

2.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江西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一要着力培植主导产业。江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但农副产品加工、储运、营销等问题较大,粮食、农副产品的转化、升值仍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切合实际,在粮食、农副产品的加工上做文章,培植近农企业,提高农产品效益。二要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必须坚持大、高、外、新、多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好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建设,使之形成经营机制新、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经济组织。

3.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市场是最宝贵的资源,农业产业化,必须推进市场进程。一是培育市场网络。重点要建设好专业批发市场。要按照“放开、搞活、扶持、引导”的方针,因势利导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建专业市场。二是壮大市场营销队伍。努力培养一批专业的营销队伍,架起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本着互利、平等、自愿和农工贸各方面兼顾的原则,建立起生产者有利可图、加工经营者利润合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利益分配机制。

农副产品运营篇6

答:开展农村集市贸易,从根本上说来,是由的性质,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各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情况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生产是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交换的具体形式必须同生产与需要的状况相适应。因此,我们在农村中所采取的交换形式,就必须从当前农业生产与各方面对农产品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又要能够更好地为需要农产品的各方面服务。

在成立之后,农业经济活动的计划性是大为加强了,国家与集体,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是更加密切了。但由于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还不可能将其全部的经济活动直接纳入国家计划。

农副业产品的种类繁多,生产荣件不一,对国民经济的意义也各不相同。既有集中、大量生产的,又有分散、零星生产的;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既有自给性产品,又有商品性产品。在商品性产品中:有的是对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产品,有的是比较次要的产品;有的是供应全国需要、远地需要或出口需要的产品,有的是供应当地人民需要的产品。上述这些情况就决定了在交换方面,需要允许有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小自由”。

对于粮、棉、油等对于国计民生关系特别重大的产品,必须由国家统购统销,对于其他国家需要、出口需要的重要产品,国家也需要通过合同派购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统筹安排,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与分配,才能保证城乡交流顺利地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级组织按照各方面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与分配。但在农村中,还有不少零星分散的、品种相当复杂的、对整个国计民生来说是比较次要的农副产品需要出售,同时在产地附近的集体和个人又需要这些产品。有生产者,有消费者,如何把他们连结起来呢?国营商业可以起桥梁作用,但决不可能,也不必耍完全包下来。而农村集市贸易则正好可以在这方面对国营商业超补充作用和助手作用。农村集市贸易同国营商业的计划购销比较超来,有这样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时间集中,地点集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直接交易;商品不经过中转环节,并且允许商品出售者自己定价或交易双方自由议价,价格比较灵活。这是一种比较灵活方便的交换形式(当然还有其他特点)。

各级组织与社员个人,对农副产品的需要,总的说大部分是可以自给的。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技术条件与生产习惯的不同,自己所生产的品种、数量同自己所需要的品种与数量总会有一定的距离。有的多些,有的少些,甚至没有。通过农村集市贸易这种直接交换的形式,就可以使、生产大队,生产队、社员个人,相互之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另外,公社与社员个人自给有余的副食品及各种手工业产品还可以卖给附近城镇来的消费者个人,成为城镇供应的一个补充来源。

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面对面直接交易,而不经过中转环节,就可以缩短商品流通时间,使商品及时而迅速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就可以减少商业机构的中转手续,减少国家的商业费用。从买者方面说,由于他的部分需要从集市贸易上得到满足,又可以减少国营商业供应工作的负担。

在这些零星分散生产的农副业产品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一向供应城市,远销外地或供应出口需要的产品。这一部分物资是必须由国营商业部门收购的,但正由于它们是零星分散的,如果完全靠国营商业部门到各地向生产者直接收购,则相当困难。而在有了集市贸易之后,由于成千上万的人,携带商品来同一地点出售,就会集零星为大宗,变分散为集中,并且无形中起了短途运输的作用,既便于国营商业部门收购,又可以节省国家的运输能力与运输费用。至于为广大人民需要的其他一些农副产品,由于集市贸易的这种方便,商品品种就此较齐全,需要的面也比较广。这样就容易使各种各样的商品都找到适合的买主;各个消费者又可能有更多的选择自由,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一般说,集镇又是较大的国营商店、手工业工厂、修理服务业、饮食业、文化机关所在地区,农民来这里赶集,也可以一举数得。

允许出售者定价成交易双方自由议份,适当地运

用价值规律,就可以吸引生产者积极发展农副业生产,增加市场货源,改善城乡供应状况。

归根到底集市贸易的根本作用在于促进农业生产、特别是农村副业与手工业生产的发展。集市贸易发展了。农民所生产的商品性产品就可以及时卖出去,就可以及时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及生产资料,从而进一步扩大再生产,而农副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又为集市贸易的进一步繁荣创造了前提条件。生产发展了,集市贸易繁荣了,供应城乡及出口的货源也就增多了,也就能够更多、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农副产品的需耍。

问:农村集市贸易是什么性质的?它和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有何本质的区别?

答: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流通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国营商业。农村集市贸易则是在国营商业领导下的“小自由”,是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的一种补充,是国营商业在农村初级市场上的助手。

农村集市贸易是阶段农村商品交换的一种具体形式。因此,所谓集市贸易的性质问题,也就是在这种市场上所发生的交换关系的性质问题。

农副产品运营篇7

一、“新网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强化服务功能、惠农便农利农为目的,以改造、整合、提升、优化供销合作社现有网络资源和传统经营业务为重点,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在全市加快构建机制健全、管理规范、功能完善、有序和谐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二)主要目标:自2011年到2015年,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培育壮大2-3个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销售额超亿元的连锁经营骨干企业,改造、建设12个规范的经营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配送中心,160个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级超市,发展2000个营业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店(农家店)或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全市90%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达到一县两中心、一乡二超市、一村一店,构建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形成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骨干、以行政村为网络终端,配置合理、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三)基本原则: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形式多样化、经营方式连锁化、服务功能综合化”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连结城乡、供销并举、综合经营、系列服务”的优势,大力发展“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实现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二是改造与新建并重、以改造为主的原则。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完善经营设施、整合重组资源、优化网络布局、实现网络对接,走低成本、高效益的联合发展路子。“新网工程”要与商务部门组织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搞好衔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三是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坚持按经济规律、市场机制办事与政府推动、政策扶持相结合,加快供销合作社开放办社步伐,推动“新网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新网工程”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培育一批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突出经营主业,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要把产权制度改革与培育大中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结合起来,通过产权重组、企业并购、投资融资、开放办社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优化社有资本配置和产权结构,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体制新、机制活、带动力强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带动“新网工程”建设。

(二)规划建设四大流通服务网络。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根据当地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结合“新网工程”建设要求和连锁网点布局,通过自建、联建等方式,加快规划建设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商品流通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

(三)建立健全农副产品市场购销体系。供销合作社要在农产品集中地兴办专业市场,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完善仓储运输、质量检测、信息服务、加工增值、冷藏物流等功能,健全农副产品市场体系。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经纪人,培育一批管理规范、产品特色突出的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抚育一批品牌化农副产品,促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农副产品市场和连锁超市等网络的有效对接,尽快建立起集生产、加工、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副产品市场购销体系,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

(四)完善提升终端网络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在农村网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结合全市开展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按照“形象新、环境美、功能全、服务优”的标准,不断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社、社区服务中心功能,使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网络逐渐成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日用消费品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满足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五)着力健全网络管理运行机制。按照现代流通标准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对社属直营店、加盟店的管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商品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服务标准。创建和培育自己的连锁企业品牌,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快商品配送体系建设,引进现代管理方式,加快信息化技术应用步伐,建立健全“新网工程”的管理运行机制,增强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的整体竞争力。

三、落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新网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流通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对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扩大农村消费,规范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市供销合作社要履行好对此项工作的指导、检查、管理和督导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政府要把“新网工程”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明确专人负责,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帮助解决“新网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农副产品运营篇8

前言

前不久,总书记在上海考察了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重点企业发展现状之后,对上海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希望前进中的上海勇于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大胆走在时代的前沿,持续创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去引领中国,去影响世界。总书记的讲话不仅鼓舞和激励着全上海人民,而且对上海企业更多的是寄于一种厚望,赋予他们一种时代的紧迫感。地处上海南郊金山区的上海金山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市场)就是这样始终在与时间竞赛。自1999年5月成立以来,金山市场就紧紧把握时代脉搏,遵循科学发展观,奋力开拓,锐意创新,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战略,兢兢业业,努力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思路、新方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截至2005年底,金山市场由当初仅有的550万元资本金白手起家,发展至今,总资产达1.6亿元,拥有各类市场29个,其中农贸市场18个,分布于全区各镇、街道,市场有摊位(门店)8000余个,市场年成交额达23.7亿元,先后被评为金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由金山市场投资的部级农业产业化项目――上海金山区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顺利建成和投入使用,又将成为金山市场的发展新亮点,是金山市场积极探索上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又一次飞跃。

一、构建大市场

建立网络,合理布局

金山市场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自我扩张的步伐。一方面,积极响应金山区政府的号召,利用自身的人才、管理及品牌优势,结合整个金山市场发展战略部署――建立网络、合理布局,有针对性的、有计划地对全区内的一些农贸市场,主动出击,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收购,并实施标准化改造,旨在整合有限资源的同时,不断壮大“金山市场”的实力。公司先后收购了金山卫农贸市场、张堰东风市场、蒙山路市场等,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其中2001年底一次性收购万安市场等25个王商下属市场,使金山市场的整体实力迅速上了一个台阶。另一方面,顺应时展潮流,明确市场定位,积极开拓,勇克难关,开发兴建新市场、新项目。继国家农业部综合开发项目,也是区“家家富”工程配套项目,建筑面积达12800平方米,每日成交量达100吨的市场――金山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成功开发之后,金山市场开发的步伐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前前后后又成功开发了板桥路小商品市场、学府路商业街、松隐农贸市场、金山嘴建材批发市场等,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而被列入国家农业部农业产业化项目――廊下上海市金山区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于今年顺利建成和投入使用,为金山市场构建全面网络增添浓重一笔。该中心是金山市场紧紧围绕上海建设现代大都市的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兴大汰小、扶优汰劣”的要求,调整布局结构,优化交易环境,提高运行质量,实现金山市场“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构建与上海“四个中心”地位相适应而建立的实用农产品加工、配送、批发市场体系,为建成立足金山、辐射周边、走向全国的服务网络注入强大力量。

科学管理,明确分工

打造一个现代型企业是金山市场的目标。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几年来,金山市场积极探索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推崇“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强化管理与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运营体系,确保公司运行有章可循。企业先后制定了《上海金山市场有限公司部门职责》和《上海金山市场有限公司规章制度汇编》,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作了明确界定,内容涵盖行政、财务、人事、市场开发、市场招商、市场管理等方面10类48个规章制度,使公司上下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责任落到实处,集中体现“责、权、利”相统一,使公司运营稳健有序。在机构设置上,根据市场经营的特点,成立五部一室(市场开发部、市场管理部、财务管理部、资产经营管理部、人力资源管理部、办公室),并按照市场地域划块建立12个建制市场;在经营上,充分利用主业经营优势,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组建成立了价下属公司,即:上海金综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惠众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龙腾广告有限公司和上海飞声腾实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确立企业多种经营方向,有的放矢。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近期,公司正结合实施iSo9001认证对公司规章制度作深层次的修订和补充。

提升服务,完善功能

服务是金山市场立足社会的根本。如何为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金山市场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的原则,积极加强市场软硬环境的建设,在硬环境方面,借助区政府创卫工作开展的大好契机,加快对旧市场的改扩建,同时加快市场标准化改造进程,致力于建立一个个环境优美,秩序规范的市场新面貌。仅05年,完成市场改扩建12667,完成标准化菜市场改造10188.8。为确保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受影响,所有市场改造都是在市场正常营业的状况下进行的,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软环境方面,加强员工培训,深化市场服务意识,通过细化岗位管理与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让服务落到实处,建立完备的客户服务档案,随时掌握经营者最新情况,想经营者所想,急经营者所急。同时,加强对进场人员的培训,强化安全意识、诚信意识,共建一个个“合法、公平,文明”的市场。此外,在公司指导下,在经营者队伍中成立了工会组织,尽最大可能去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面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尤其是去年的强台风造成不少市场大面积的损坏,公司员工总是冲在第一线,及时维修,尽量减少经营者不必要的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在禽流感发生期间,金山市场坚持“全区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在第一时间由公司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建立严密的防控网络,及时布置,严防死守。针对禽流感事件给许多禽类交易摊位的经营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金山市场主动与经营者进行多次沟通与协调,按有关规定作了适当的补偿,使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局面。在禽流感警报解除后,又根据上海市《活鸡市场交易规范》要求,金山市场对下属14个农贸市场的禽类交易摊位进行改造,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并顺利

通过市、区有关部门验收,有力保证了人民群众的食用安全,维护了经营者的权益。

金山市场始终坚持:入驻摊主赢才是市场真正的赢!

二、促进大流通

大市场必定带来大流通,大流通让大市场更繁荣。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流通渠道,与大市场相配套,是一直摆在金山市场面前的事。金山市场一改起初“二房东”的角色,追求立体式发展,积极拓展市场流通渠道,逐步实现金山市场的大流通。

以市场为中心 拓展流通渠道

下属诸多市场是金山市场企业的发展根基,脱离根基谈何发展?因此,为降低在建立大流通过程中的经营风险,金山市场高层管理一致达成共识:要实现大流通,首先要紧紧围绕市场为中心,进行有序拓展流通渠道,逐步建立大流通平台。早在几年前,公司就立足自身市场,充分发挥资源整体的优势,按照建立大流通的战略思路,确立了多种模式经营的策略,不断向与市场有关的领域渗透,打破相对单一的市场经营业务,发展附属行业、配套行业、关联行业,如批发、农产品配送、物业管理、农副产品物流、农副产品信息、广告业务等,形成多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大市场实现大流通,寻求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金山市场先后成立了金综物业公司、龙腾广告公司等四家公司,与下属所拥有29个专业市场,涉及农副产品市场、小商品市场、水产品市场、五金建材市场等其他专业市场和学府路商业街,构成一张相互交叉、关系紧密的新型商业业态网。伴随整个网络的不断健全与完善,金山市场精心打造的一艘农产品航空母舰巨无霸和一群相关产业护卫舰队正呼之欲出。

其实以市场为中心,更深一层次的透露出金山市场领导层进一步明确金山市场一贯以“市场为主导,立足市场,服务市场”为宗旨,主动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

以产业为中心,构建流通多渠道

发达的产业构成繁荣的市场,同样发达的产业流通才能构成完善的大流通体系。因此涉及农副产品市场、小商品市场、水产品市场、五金建材市场等其他专业市场和1条商业街的金山市场,在寻求构建金山市场立体式大流通的时候,确立了“以产业为中心,构建流通多渠道”的发展策略,针对不同的产业,不断建立和完善行业的流通渠道,打造一条条以产业为中心的流通主链,满足每个行业对物流流程的不同需求。也正是每个产业流通主链的成功打造,为实现金山市场大流通构建了牢固的骨架。

为降低流通运营成本,金山市场科学合理地整合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建立灵活机动的资源配置制度,按照产业产品之间相互不会影响和污染的原则,如运输车、场地、信息等资源在市场内部可以为不同的行业提供服务,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以农产品为中心,延伸流通业务

为实现以农贸市场为主的金山市场的真正意义上的流通,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突出主业,巩固农产品产业链建设的同时,金山市场以农产品为中心,不断延伸其流通业务,倾心于每一个农产品流通环节。从农产品的生产源头抓起,逐步建立自己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挖掘农产品的增值空间,有序地向农产品的加工领域渗透,同时匹配自身的信息平台和运输网络,建立起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储存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并按照超市化经营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一条牢固的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到配送的完整产业链,在第一时间内把每个农产品的信息反馈给经营者与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内把不同的农产品送达各个市场。

流通产生价值。但更让金山市场领导倍感责任重大的是,农产品大流通战略的成功实施与否牵动着许多农民增收的热切目光!因此,上海惠众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的成功运营和上海市金山区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投入使用,不仅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且提升了在大流通中农产品的潜在的巨大价值,实现农民、经营者、金山市场、社会皆赢的大好局面!

三、谋求大发展

品牌战略――树百年企业

品牌的强势在于能够整合和优化最大资源以获取最快的发展。几年来,为创建文明市场,树立金山市场品牌形象,金山市场不断加快标准化菜市场的改造步伐,努力改善市场外在形象,不断加强市场管理力度,努力提升市场内在素质,崇尚诚信服务,通过在市场内开辟市场公示栏、完善市场消费者申投诉机制、落实先行赔偿基金和在市场内推行向消费者提供交易凭证的新举措,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使市场的诚信服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同时,金山市场大胆尝试市场准人品牌经营新思路。近几年,在一些标准化市场内对重要商品引进品牌店加盟,直接提高了食品品质,使农贸市场与生俱来的档次低的形象有了质的改变。推行商品品牌使金山市场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农贸市场在快速发展的超市业的倾轧下求生存谋发展的希望,坚定了发展市场商品品牌决心和信心。下一步,金山市场将在继续引进品牌店加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农产品粗加工、包装和配送业务,提高农副产品入场门槛,推行市场净菜上市,通过加强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检测,提升市场商品的整体品质,培育市场自有品牌。

质量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质量就是生命。金山市场始终坚持“质量为先”方针,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狠抓软硬环境的建设,倡导科学、规范管理,不断致力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和运行体系,把质量意识渗透到公司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和经营的每一种业务当中去。在市场中继续完善农副产品进场索证验证制度,严进严出,重点加强入场商品登记管理,开设专门的农副产品安全检测窗口,严格把关,随时抽查,及时对场内不安全因素进行整改,并通过与经营业主签订市场安全协议书的形式来构建立体式产品质量保障网络。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金山市场逐年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检测工艺,杜绝不卫生的产品,使整个市场健康、卫生,有序、持久。

创新战略――做责任企业

农副产品运营篇9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思考

所谓农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养+产供销”模式,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1]。

1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农业产业化链条不发达的地区,农民把握不住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生产经营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以下脱节问题:一是农副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多数农副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加工层次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二是经营方式与市场发展脱节。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形成规模化生产效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薄弱。三是农民与市场脱节。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市场信息相对闭塞,经营门路不广,生产经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跟不上市场的及时需求与变化,往往会给自身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四是社会服务与市场脱节。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单一,服务滞后,缺乏产前和产后的有效服务,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综合要求。

2实施农业产业化的益处

(1)农业产业化能有效克服农户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农民对市场缺乏预见性,应变能力差,生产经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农民尚处于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状态,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形不成批量生产,很难进入市场大流通,而实行农业产业化,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从而增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2)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生产,可实行规模经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通过产业联合,组合生产,可以扩大到生产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延长产业链,一个龙头可以带动一批基地和千家万户进入市场,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避免农民有较大的经济损失[2]。

(3)实行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推动城乡优势互补,拓宽城乡之间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缩小城乡差别。同时,城区企业与农村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加快农村向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4)实施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贮藏、销售,实现农副产品多次转化增值,是解决农业自身效益低下的现实选择。

3实施农业产业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1)实施科学规化。要根据当地实际,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把分散的区域经济组成规模较大的商品生产基地,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优势产品和产业,使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壮大集体经济,培育产业化支撑点。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是要有一定实力的集体经济,产业化实施的条件是要有组织网络、经营场所、管理人员、生产资金、物资设施等。要积极培育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要积极推行股份制试点工作,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生产之中,以此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3)注重规模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施农业产业化要着重抓好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和出口加工,在市场建设上,要积极培育当地农副产品市场,改善市场设施,扩展市场规模,增加服务功能。同时,积极开拓外地市场,组建集体、联合体、个体多层次、多形式的远销队伍,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全方位开拓市场[3]。在国际市场方面,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出口业务,不断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开发新的出口产品,扩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壮大龙头企业经济实力。

在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方面,要根据产业布局,在农副产品集中产区,兴建以加工出口为主的龙头企业,引导一些不景气的企业,调整生产经营结构,转向农产品加工;对一些规模小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兼并,组成企业集团,增强整体带动能力[4]。要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三资”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建设,形成龙头企业“上连国外市场,下连千家万户,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格局。

(4)健全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发展不适应市场需要主要表现在缺乏信息引导,缺乏科技带动,缺乏中间组织。要改变这种不适应、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状况,理顺双方需求关系,必须按照“组建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建立一个体系,服务一个专业”的思路,着重抓好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配套化,建立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规模化服务体系。

4参考文献

[1]杨旭金.对加快推进武定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0(2):45.

[2]尚龙江.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0(2):40-41.

农副产品运营篇10

一、经纪人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经纪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主要指是依托农副产品而从事农副产品购销、批发、贩运、仓储、加工为主的营销中介人员。农村经纪人的存在,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牵线搭桥,引缺泄余,既推销了本地农产品,又引进了外地信息,使农民懂得了什么是市场,如何顺应市场;农民在购销过程中,与经纪人签订合同,农民的质量意识、合同意识和诚信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民通过与经纪人的接触以及经纪人在市场活动中的带动,农民的成本意识、投资观念乃至消费观念都会发生根本变化。农村经纪人一头牵着广大农户的手,一手连着广阔市场的手,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生产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发展培育农村经纪人,既活跃了当地农副产品市场,又有助于叫响当地农副产品品牌,帮助广大农户解决产销脱节问题,也有助于形成农副产品规模化、品牌化、购销一体化。大力发展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通过实施一户经纪人带一村,多户经纪人带一片等引导帮扶措施,广大农民顺应市场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将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加大“三农”帮扶力度,培育、发展农村经济人,对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乡镇改革富余人员实现再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的现状

××作为农业大区,既有淮河两岸土壤好、水源足的地理优势,又有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的交通优势。从我区农副业发展情况看,××石榴、××无公害蔬菜、××豇豆、××花生、××黄心菜、××鸭、××镇花卉等产业,在种植、养殖上初见规模,已成为我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我区农副产品的购销情况看,还存在信息不畅、品牌不响、市场不旺、订单不多,以至造成农副产品积压等问题;从我区农村经纪人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全区在册登记的经纪人仅仅只有_名,他们大多处于传统行户状态,起步晚、层次低,存在有经营行业品种单一、经营范围狭窄、驾驭市场能力较低,散打单干、信息闭塞、随意性、盲目性、季节性经营以及市场信誉度不高等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与我区资源交通优势极不对称,既影响了农户种植、养殖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区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种植迈进的进程。鉴于此,要打造××花生基地、石榴基地、蔬菜基地、鸭、鹅养殖基地、水产基地和花卉基地,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已成为紧迫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培育发展农村经济人需要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积极配合,农民广泛参与

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涉及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工作,单靠某一个部门的扶持推动,难以形成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只有政府牵头、部门支持、群众参与、才能形成发展的合力。为此,我们建议:

(一)区、乡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经济人发展,把它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举措,摆上重要日程,尽快出台一套发展农村经纪人优惠政策。各个乡镇要把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纳入工作目标考核。设立经纪人发展办公室,制订经纪人发展计划,成立经纪人信息中心和培训基地,把发展经纪人作为吸纳当前乡镇机构改革富余人员的主渠道。在全区形成“经纪有为、经纪有位、经纪光荣、经纪致富”的社会氛围。

(二)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经纪人的扶植、发展、教育、监管力度。在政策上进一步降低登记门槛,放宽“准入”条件。在监管上,强化信用管理,指导成立行业协会,规范经营行为;在发展上,引导经纪人向多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注册登记、合同签订、法规咨询上提供一条龙服务。

(三)税务部门对农村经纪人从事农副产品购销贩运经营,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减免。

(四)土地、规划、城建部门要为农村经纪人优先提供场地、优先提供市场规划、优先办理审批建设手续,减免相关费用。

(五)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要在市场设施建设,摊位安排上对农村经纪人提供优质服务,对他们在市场上的购销活动减免摊位费。

(六)金融部门对农村经纪人从事代钩、代销提供资金支持,在资金贷款上予以政策倾斜。

(七)交通、运管部门对农村经纪人从事农产品贩运、农用车进城送货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减免营运费用。

(八)文化、广播电视、《今日××》等新闻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农村经纪人带头致富的典型,介绍经验做法,通过广告、报纸等新闻媒体为他们提供信息,拓宽致富门道。

(九)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制订培训经纪人计划,每年举办_-_期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村经纪人经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