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环境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6:12

年度环境报告篇1

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目的、任务和特点的要求,提出了环境监测人员应具备5大心理素质。我们做述职报告应该要客观的总结工作成绩、如实反应存在的问题,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环境监测人员个人年度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环境监测人员述职报告1一年来,本人在局领导和站长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帮助支持下,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监测工作任务。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为提高自身修养,本人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拓宽视野,通过学习汲取营养。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知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监测条例、《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等环境业务知识,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养在学习中有了明显提高。

二、每次监测任务都认真对待、细致安排,从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面严格把关;对监测分析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和探讨,查找原因,及时解决。

三、在实验室工作中,始终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环境检测管理条例》、《环境技术规范》、《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检测分析方法》的要求。一年来无一例实验安全事故、实验技术事故发生,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四、本人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对政治理论和法律的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创造性开展性不够。

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让领导放心、让同志们满意。

环境监测人员述职报告2现根据市委的要求,将主要履职情况、廉政建设情况及学法守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履职情况

1、不断强化项目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项目审批工作量也逐步加大。到目前为止,项目申报登记近400个,审批环评报告表近160个,审批(预审)环评报告书18个,其中审核报省市局的项目11个;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本着对基层、对业主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快捷、高效。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坚持高效优质服务,对选址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基本无污染的项目随到随批,当日收理项目当日直接办结率90%;,同时简化优化审批程序,让企业感受到____优良的投资环境,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表(书)的审批至少要比国家规定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始终把“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主旋律,始终把“服务创一流,满意在窗口”作为追求的目标。在市行政服务中心20____年1至11月份窗口测评中,环保窗口三次被评为优质服务示范岗,其余月份均为红旗窗口,窗口工作人员每月都被评上群众满意工作人员。同时对捕捉到的项目信息,提前介入,为企业决策提供超前服务,对其选址、审批、建设等过程提出建议,减少审批过程中往返次数,同时主动走访各镇、开发区,为基层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

对重大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对属于上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本人全程跟踪,做到事前指导、事中协调。对科技城区域开发项目、金河铝业扩建铸造项目、南通汤始建华管桩项目、南通红梅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养殖项目、江苏宝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铜箔项目、经济开发区表面处理园项目、南通其昌镍矿精选有限公司镍矿项目等近三十个重点项目进行保姆式服务,我与局主要领导、市领导多次到省厅、市局向领导和专家汇报沟通,使这些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省厅、市局批准。

2、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把好项目审批关口。

认真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在热情高效服务的同时,坚持依法办事,认真贯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目录》,严格执行《关于明确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的通知》精神。坚持做到“四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批;选址不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不批;污染物总量平衡方案不落实的不批;污染难治理且不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的不批。限制低水平、小规模、高污染、高风险的建设项目,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低产出的项目进入园区,自觉抵制发达地区的污染转移。全年由于选址不合理,没有环境容量或不符合环境准入条件而予以否决的项目近20个。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组织编制“____”环境保护规划。

今年三月份以来,根据上级环保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局“____”环境保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下,协同编制组全体人员认真开展了调研,根据我市环保工作及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的实际情况,先后确定了《____市“____”环境保护规划思路及编制大纲》,设定了11个“____”环境保护规划子课题。为了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委托省环科院作为规划的技术支持单位,目前,《规划文本》初稿已形成,正在进一步征求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环保系统内部科室的意见,以进一步丰富____市“____”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规划文本将于年内出台

4、坚持建章立制、强化考核,努力提升环境监测服务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的能力。

本人今年刚分管监测站,在了解监测站的基本情况后,协同监测站制定了《20____年度监测站主要工作任务分解及考核细则》,《考核办法》首次实行站室两级考核、首次赋于科室主任考核权、首次实现科室内部多劳多得、首次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职务晋升和评先评优相挂钩。通过近一年的考核,大大提高了全体人员的职责意识和“比学赶超”意识。

一年来,监测站坚持“狠、严、多、快、全”的工作理念,始终把质量管理工作视作环境监测的“生命线”,不断完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稳步提高管理体系运行质量,积极推进持证上岗考核,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截止到11月底,共获各类环境监测数据近5万个,编制各类环境监测报告、报表、专题报告500余份,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180余份。

5、坚持廉洁自律,增强自己勤政廉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做官是暂时的,而做人是长久的。我始终注重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书本学习,更注重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认真学习《惩防体系规划》、《两个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一年来,分管的规划管理科和环境监测站未发现一例违法违纪行为,本人能认真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遵守环保人员“十条纪律”和“六条禁令”,从不干预、插手环保工程项目招投标、指定环评单位、施工队伍和环保产品、设备,从不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8小时以外从不涉足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二、主要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年来,个人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也与局党组的培养教育密不可分。但自己的工作作风、工作思路、组织协调能力等与____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服务的成效与领导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面对环境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作力度偏小,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不敢动真碰硬。

(2)工作的主动性不强,被动应付的多。

(3)有时有公车私用现象。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认真开展工作,努力提高素质,为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环境监测人员述职报告3按照__月__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长座谈会议要求,现将我局____年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____年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两个重要文件”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围绕打好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不断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力度,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于稳定。1-12月,全省原煤产量____万吨,发生事故169起,死亡____人,同比下降18.36%和21.67%。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抓年度执法计划的制定,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从去年底开始,我们开展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情况调研,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局和省政府要求,制定了20____年____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要点和监察执法计划,明确各分局和执法监察员全年、每季、每月“三项监察”的主要内容、主要任务和职责、处理有关问题的基本原则、监察执法工作倒记时进度、工作纪律和要求。

各分局也都根据区域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保证监察工作有序开展。特别是____监察分局结合辖区煤矿灾害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确定工作重点,执法计划受到国家局的肯定并进行了转发。

(二)抓重要时段,增强工作主动性

春节前夕,针对多数煤矿停产过节的实际,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春节期间煤矿停产检修和节后恢复生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煤矿停产期间必须风机不停,抽水不断,并加强设备检修,节后复产必须加强培训,制定预案,并加强监督监察,确保安全。

一季度,针对天气变暖倒风季节来临的实际,把监察重点放在“一通三防”方面,督促煤矿制定、落实瓦斯治理方案。

二季度,针对雨水增多汛期将至的特点,加大了对水患威胁矿井监察力度,督促煤矿排查隐患,落实防治水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确保“两会”期间煤矿安全,组织8个督查组,对全省16个重点产煤市(州)关闭矿井落实情况、煤矿节后复产安排、瓦斯治理等15个方面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煤矿安全问题较突出的市(州)及时下达了监察建议书,有力地提高了工作效能。

(三)抓两个攻坚战,提高煤矿整体安全水平

瓦斯治理方面,一是继续开展对国有重点煤矿瓦斯督导工作,重点督导煤矿瓦斯治理和专家技术会诊措施落实情况。二是严格落实“以风定产”公示牌制度,要求煤矿在井口公示经监管部门核定的采掘头面、通风量、核定下井人数等有关信息,煤监机构依此监察,发现与井下实际不相符的或超能力的,依法予以处罚。三是把瓦斯抽放作为瓦斯集中整治的重点。结合____煤矿实际,从年初开始“先抽后采”试点工作,目前已在____集团和____县、____县等部分重点产煤县进行瓦斯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试点,准备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所有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全面推开。四是进一步加快煤矿瓦斯数字化监控联网建设。目前,5个重点国有企业和____个产煤县完成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县级平台建设;____个县或企业与省级平台实现了联网;____个煤矿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占全省煤矿总数的80%。其中,____个煤矿实现与省级平台联网,占全省煤矿总数的43%。总体来看,全省煤矿瓦斯监控联网以后,煤矿瓦斯事故由2008年占事故总量的21.17%下降到2008年的____%,创近年来水平。

整顿关闭方面,严把煤矿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审批关,规定申办许可证的九道程序或条件:

一是安全现状评价必须达到b级以上;二是申报资料齐全有效并达到颁证标准;三是矿井“四图”必须与实际相符;四是专家组对评价报告审查;五是县(市、区)主管部门现场检查及政府分管领导审查签署同意颁证意见;六是颁证前委派监察分局到煤矿进行现场核查通过;七是局3人专家组审核图纸资料;八是处室审查意见通过;九是局领导逐矿审查通过。

按照办证程序要求,1月4日开始,我局组织__个监察分局__名煤矿安全监察员,分成5个异地交叉检查组,对已申报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井,进行第二阶段的异地现场交叉检查。现场核查出不符合颁证条件的矿井165处,经省政府组织省经委、省国土资源厅等8个厅局集中审查,确定将____处不符合颁证条件的矿井列入全省第三批关闭矿井名单,并于1月22日在《____日报》上公告颁证矿井和在建矿井名单。3月份,结合____省“百日安全生产活动”,我们对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进行了督查,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将每一处已关闭矿井的拍摄图片、摄像资料,与关闭矿井情况报告一起逐级交到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厅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作为资料备案。

截止__月__日,____处关闭矿井的情况报告及关闭后的图片和摄像资料均交到我局,完成国家下达的2008年关闭任务。今年以来,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各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新增关闭矿井23处。目前我省实际已关闭矿井____处。另外,对今年在煤矿监察中发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40处矿井,已进入提交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关闭程序。截止目前,全省保留矿井1827处,其中,颁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矿井1663处,在建矿井164处。

(四)抓监察执法,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今年以来,我们在搞好日常监察的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监察员异地集中执法、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共同执法等形式,不断强化煤矿安全监察。在元月份组织异地交叉集中核查办证矿井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了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监察。4月20日至30日,组织分局42名监察员采取交叉监察的方式,对全省未取得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____处建设矿井进行专项监察,共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180条,责令停止施工矿井69处,处罚矿井57处,罚款____万元;我局还组织分局先后与____、____等9个重点产煤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了共同执法,不仅严厉打击了煤矿违法违规行为,提高了执法和执法效率,而且提高了监管监察人员执法水平。

1-5月,煤监机构共监察矿井1286矿(次),制作各类执法文书4919份,实施经济处罚489次,罚款____万元;责令停产整顿矿井70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60个。到6月底,与地方监察部门共同检查矿井1183处,下达执法文书2808份,责令停产整顿矿井349处,暂扣各类证照228个。

(五)抓隐患整治,消除事故苗头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特别规定》有关要求,狠抓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要求煤矿必须每月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向地方监管部门和煤监机构报告备案,并提出对煤矿自查发现一般安全隐患且正在整改,或重大安全隐患实施停产整改的,煤监机构可不予处罚,以此调动煤矿企业自觉排查、自觉整改隐患的积极性。对发现威胁严重、治理难度较大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提请省安委会在省级媒体公告和督办,督促整改。

1-6月,共查出煤矿重大安全隐患18个。已完成整改153个,整改率80.95%。提请省安委会公告了____市____煤矿水患、____市____矿区火灾隐患、____煤矿的通风系统等重大安全隐患10项,截止目前,公告隐患已完成整改6项,其余隐患正在治理过程中。____市____煤矿水患8月底前完成物探;____市____矿区煤层燃烧隐患输水管道铺设即将完工,10月前完成明火扑灭;____煤矿的通风系统改造正在整治之中,已投入资金118万元;____市____煤业集团公司竖井罐道已经完成设计和准备工作。

(六)抓安全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____煤矿安全赋存条件差。安全基础薄弱,一些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转变观念,一方面,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在监察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推进工作”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地方监管部门召开例会的机会,以会代训,向煤矿业主、矿长传达国家局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宣传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根据季节特点提出工作重点和具备要求,督促煤矿抓好落实;另一方面,组建了省矿山安全培训中心,向省财政申请专项资金____万元,用于基层县、乡长和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开办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脱产培训1年半。按照“三级培训”的要求,开展了煤矿矿长、业主、特种作业人员、瓦斯监控系统操作人员和矿山救护队员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等煤矿安全培训。1-6月份,共培训各类人员18783人。

(七)抓评价质量,规范中介行为

我局将20____年确定为“中介规范年”,组织召开了全省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工作会议,出台了规范中介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中介机构和中介行为的监督管理。

在资质管理上,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不定期抽查,建立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在企业对中介机构的选择上,借鉴建筑行业的成功做法,实行在所有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中随机抽取,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在过程监管上,对评价工作从合同的签订、评价过程、评价报告内审制度的执行、评价报告的评审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有力整肃了煤矿安全评价秩序。

针对办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事故调查中反映出评价机构行为不规范,评价报告质量较低,甚至个别评价机构弄虚作假等问题,2月下旬,我们对20____年初列入关闭的165处b级矿井的评价报告进行了集中审查,查出严重违法违规评价报告70份,对涉及的10家评价公司实施经济处罚____万元。

(七)抓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以今年以来发生的几起重特大事故为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事故原因,吸取血的教训,及时将事故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布,警示安全监管人员和煤矿从业人员警钟长鸣,时刻紧绷安全弦。及时将国务院《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文件下发到每个煤矿,保证了上级精神有煤矿的贯彻落实。

特别是以“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____行为契机,开展多种活动,大力营造“安全发展、国泰民安”的安全氛围,教育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三违”行为,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但是,____煤矿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来,全省煤矿接连发生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全省煤矿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煤矿基础条件差,事故总量居高不下。全省3万吨/年及以下矿井数达____处,占全省矿井总数比例的70%;煤层赋存条件差,开采薄煤层、极薄煤层及大倾角煤层的矿井____处,占72%;地质构造复杂,增加管理难度;开采方式落后,还有不少的煤矿沿用仓落、巷采等原始落后的采煤方法,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先天不足,安全保障能力差,顶板和零敲碎打事故不断。

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矿井基础安全管理较差。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超产欲望强烈;一些企业瓦斯治理方案针对性不强,措施不具体,方案“四落实”情况不好;一些企业职工培训走形式,走过场,职工自保、护保意识差,“三违”现象普遍。

三是基层煤矿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特别是在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过程中,一些监管部门没有认真核实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就签署同意办理的意见,与煤监分局现场核查情况出入较大,给工作造成被动。如____煤矿“__.__”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发现,该矿通风能力核定和瓦斯等级鉴定弄虚作假,暴露出了行业安全监管的缺失。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__月__日,____局长在“安全生产万里行”____行活动期间到我局检查指导工作,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狠抓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强化法治,加强监督,努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按照____局长的要求,结合____实际,下一步我们将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主线,打好“两个攻坚战”为重点,从“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事故查处”四个环节入手,加大监察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____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一)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

采取多种方式,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国办79号和省政府____号文件精神,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切实履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职能。建立信息通报和督办机制,定期通报各地煤矿安全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对控制指标完成不好的有关地区和单位,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和企业采取措施。严格年终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的监察,及时发现和解决控制指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强化安全基础,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业绩考核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抓好制定出台的《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二十条》和《煤矿企业瓦斯治理若干规定》的落实,督促煤矿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机制。

二是全面推行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制定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标准,从开采方法、采煤工艺、硬件条件、现场管理、职工培训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规范。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扩能或资源整合小煤矿,其准入门槛就必须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其余保留矿井,从下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分二批组织实施。3季度召开全省煤矿顶板防治工作会议,推进小煤矿支护改革和采煤方法改革。结合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落实具体措施,采用以铁代木,逐步推行锚喷支护,彻底淘汰“巷道式”、“口袋式”、“树枝状”等非正规采煤法,确保合理集中生产,减少煤矿零敲碎打事故高发的局面。

三是督促煤矿企业加大投入,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投入机制。认真贯彻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监局财建〔20____〕____号文精神,认真研究和制定各类煤矿安全技术措施资金的提取、使用和监管办法,建立强制提取煤矿安全费用制度。提取的费用由煤矿自提自用、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政府监督,主要用于瓦斯防治、完善安全设施、重大隐患的监控和整改以及矿山救护建设等。积极争取国家煤矿安全技改专项国债资金,督促抓好国有重点煤矿国债安全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资金的监察,监督好资金的使用。全力推行煤矿风险抵押金制度。

四是进一步落实瓦斯整治各项措施。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加强瓦斯督导,深入开展煤矿瓦斯集中整理工作;通过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改革,完善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设备,完善“以风定产”公示牌制度;加强与省经委的沟通和配合,督促有关核定和等级鉴定资质单位对煤矿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核定工作。

10月份,对部分矿井开展一次超生产能力的集中监察。抓好____煤矿、____煤矿等__个煤矿瓦斯抽放试点工作,重点解决适合低透气煤层抽放瓦斯的方法及配套设施,高负压抽放条件下漏气小的钻孔封闭方法,确定移动抽放系统和地面固定抽放系统建立的条件参数等技术难题,待条件成熟后在全省推广。

加快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今年年底前,全省所有低瓦斯矿井全部完成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明年年底前,全省所有煤矿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的联网监控。

(三)强力推进整顿关闭工作,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按照省政府《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研究贯彻全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汇报会精神的会议纪要》提出的“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步骤和工作目标,到20____年上半年全省煤矿总数力争减少到____处,到“十__五”末,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下半年重点关闭煤炭资源枯竭、“三证”(采矿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矿井,设计能力3万吨及以下且可采储量在10万吨以下矿井,6万吨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已取得相关证照但管理滑坡、经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矿井。同时,摸清情况,制定关闭矿井关死关实的措施,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煤炭行业准入标准,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四)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支撑体系,加快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全省煤矿安全宣传培训体系。按照“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的原则,加快实现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用好省政府专项培训资金,加强对基层政府分管负责人和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继续加强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和事故矿长、业主安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现场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能力,强化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尽快启动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项目。以资质认定为契机,重点抓好区域矿山救护支队建设和煤矿救护协议的签定,加强备战演练。督促企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强化管理,避免盲目施救造成事态扩大,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三是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信息体系。抓好____煤矿安全监察网站和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抓好监控系统新标准的推广更新。进一步完善单井监控系统建设,到今年年底,全省所有煤矿必须建立煤矿瓦斯监控系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再实现__个产煤市和____个产煤县与省级平台联网,并同步组建瓦斯监测监控技术服务站,确保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建立全省煤矿安生产统计网络,搞好安全生产数据的调度和统计,实行信息的统一使用和管理;完善全省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联络员、驻矿安监员和煤矿安全特邀监察员制度,发挥联络员、驻矿安监员和监察员在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查处群众举报和新闻媒体反映出的问题。

四是完善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评价体系。加强对煤矿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实施安全评价随机抽签评价制度,规范中介行为。在煤矿安全评价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对有条件的煤矿,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积极做好试点工作。

五是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加强对____区域、____和____区域、____矿区等煤矿水害威胁严重地区的安全监管,督促煤矿企业查明水文地质资料,落实防治水人员、技术、资金、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大水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建立煤矿防治水技术支撑体系,开展技术攻关,推广煤矿探治水先进技术;加大监察工作力度,严厉打击超层越界、非法开采和煤矿防治水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存在严重水害威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治理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

(五)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

一是强化三项监察职能。围绕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水害防治等重点和制定的执法计划,对煤矿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结合日常监管和定期监察、专项监察、重点监察,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档案。对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一律责令限期停产整顿,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一律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进一步完善共同执法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配合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共同执法活动。

二是加强对新建、整合、技改扩能煤矿的安全监管。煤矿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履行相关核准、审批手续;设计单位必须达到相关资质要求,设计内容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同意;项目竣工后必须经过验收并取得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能生产;严禁将建设项目非法转包或层层分包,对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煤监机构将严厉查处。

三是加强对非法矿井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违法生产行为。加大对无证非法煤矿的打击力度,严厉取缔、查处无证非法矿井、“一证多井”和非法矿井。对发生事故的,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追究县、乡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六)严查重处煤矿安全事故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推行行政责任追究责任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内部行政责任追究制,强化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尽快制定下发《____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和《____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实施细则》,加强对煤矿安全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按照国家局和人民检察院的要求,加强与检察机关的联系与勾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进一步督促落实事故调查报告的处理意见和建议,督促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管理。配合纪检部门深入开展煤矿清纠工作,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8月份,组织上半年发生伤亡事故的煤矿业主、矿长进行培训学习,以会代训,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警醒煤矿主要负责人员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七)加强队伍建设。

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在全局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党____周年纪念活动,教育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水平学习。7月初,组织全局处级以上干部和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封闭式的集中学习,务虚与务实相结合,重点学习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落实____局长来__期间讲话要点的具体措施。结合工作中反映的总量,深入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邀请____进行专题讲座。

环境监测人员述职报告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年月出生,年毕业于岳阳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同年被分配到市建设局下属单位液化气公司上班。从上班至今十五年来,我先后担任过液化气充装员、钢瓶检验员、技术负责人、钢瓶检测站站长等职务,并在1998年被评为助理工程师,2002年被评为工程师,2006年调入市环境保护局,至今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1995年我还是一个只有理论基础的大学生,15年来,我把我所学的知识用在了工作上,我发现有些知识还远远不够,工作中,每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15年不仅仅使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更多的是让我有了一份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时间过得很快,15年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而在这15年于我来说心里沉甸甸,有很大的收获,这些都得益于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同事的帮助,我心里充满了感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回报于领导和同事。

20____年,我在局领导和站长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同事的帮助支持下,我认真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环境监测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政治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让我知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20____年马上就要过去,新的一年我将思想工作、党风廉政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勤勉于己,更好地完成任务。

现将20____年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建设方面,我不断地加强学习,求真务实,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及时地掌握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工作目标、方针政策、各项法规,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把自己磨砺成新时期里德才兼备的干部。

思想建设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各项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使自己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做有益于工作的事。一年来,我坚持强理论学习,努力地提高理论素养,把加强学习作为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和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党支部每次组织学习,我都积极参加政治理论的学习,仔细的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对政策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

单位开展的“争创”活动时,我都积极参加,在活动中,我领会了“争创”活动的根本宗旨就是以点带面,以“争创”为契机,更好地带动单位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理论学习其实就是对马列主义学风和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一次思想动员,我在理论学习中并不只是在党支部的学习时候进行学习,我还把理论学习融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生活中,时时提高自己的对政策的理解能力,在思想上不掉队,不拖后腿,坚持学习,更好地支持党支部的工作。

通过学习,不断地汲取营养,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知识,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才算是把理论知识真正用到了实处,在工作中,举一反三,用理论武装头脑,积极向上。

二、工作方面

在这一年中,我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勤勉敬业是一名工作人员的基职业操守,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各项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和同事一起探讨新方法和新路径,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在这一年中,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因为高度的事业心是树立远大理想、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高度责任心使我牢记使命,承担责任,是我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工作、完成任务的关键。

在工作中,我认真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无论在何地工作,我都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与领导和同事一起,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成绩。

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落实工作,狠抓重点”,和全体同事一起遵守站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锻炼,不断加强对工作的贯彻落实,以高度的党员精神要求自己,确保工作的完成。

(一)以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为目标,监测计划全面完成

继续做好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和市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n个点位、n个主要项目,我站共向全市城区空气环境周报n期,获得成果数据n个,市域地表水为省控监测网,城区集中饮用水源水库每逢单月进行常规监测,共获得成果数据n个。整个常规监测工作做到了定点准确、操作规范、数据可靠、上报及时。

(二)有条不紊的进行污染源总量的监测工作

全年共完成污染源总量监测任务n(次),其中24小时连续监测企业n家(次)。

(三)完成建设项目的“环评”基础监测

一共完成了21家(次)的“环评”监测,完成近n家水库“环评”监测,完成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n家,同时与市监测站合作启动矿山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已完成两家煤矿的验收工作,多家矿山验收监测即将启动。

(四)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全年对n起污染事故进行了应急监测,为消除污染隐患、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提供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完成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委托性监测n家。组织噪声监测专班参加噪声巡查工作n次。完成小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影响评价n家。积极协助配合我局的规划编制工作,为高质量完成规划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在这些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我都有参与。环境监测是实地监测,不管环境多恶劣,我都要亲身现场,实地监测,这样,才能保证所监测的数据公正。

三、廉政建设

20____年,局党委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以及《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并开展了全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关于廉政学习,是需要时时学习的,处处与工作联系,在细节处把廉政建设做实做透,才算把廉政建设真正地落于实处,真正地拉近自己与群众的距离。

在学习中,我深有体会,一在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同时,建立一支廉洁高效团队非常重要,这支队伍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时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通过率先垂范,进一步坚定全体工作人员服务于大局的宗旨观念,把廉政建设变成自觉行动和操守,在日常工作中贯穿始终,自觉与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使自己奉公守法,清廉为荣,腐蚀永不沾;二是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从而也会影响到整个监测站,甚至是环保局,在很大大程度上损坏社会形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将是十分巨大。

所以,我把实际工作同廉政工作紧密联系,在工作中,保持高度警觉,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自觉将反腐倡廉思想牢记于心。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廉政勤政,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活上追求高尚,严于律己。把握好方向,感情上把握好原则,行动上把握好分寸,生活上把握好小节,接受群众监督,树立良好形象。

四、存在的不足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工作上尽职尽责,扎实工作,环境监测所需的数据还是要精益求精,离真正地环保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在自身的要求上还有待提高。政治理论不够丰富,工作方法有时较简单,工作创新意识不够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建设上,我还得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提升素质,以便克服工作和思想上的困难,将监测工作完成好。

不断创新,克服不足,脚踏实地,做好工作。

2、在工作中,加强学习,认真负责,廉洁勤政,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注重实际,使工作再上新台阶。

成绩属于过去,责任成就未来。回首过去的20____年,我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组织的培养,凝聚着领导的关心,各位同事的帮助。总结,是对过去作一番回忆,最重要的是找出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0____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将满怀信心,把工作做好,不负所托。

环境监测人员述职报告5一年来,本人在局领导和站长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帮助支持下,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监测工作任务。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为提高自身修养,本人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拓宽视野,通过学习汲取营养。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知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监测条例、《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等环境业务知识,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养在学习中有了明显提高。

二、每次监测任务都认真对待、细致安排,从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面严格把关;对监测分析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和探讨,查找原因,及时解决。

三、在实验室工作中,始终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环境检测管理条例》、《环境技术规范》、《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检测分析方法》的要求。一年来无一例实验安全事故、实验技术事故发生,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四、本人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对政治理论和法律的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创造性开展性不够。

年度环境报告篇2

2016年工作成效

保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玉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顺利推进,腾冲、楚雄、瑞丽和剑川沙溪成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强化分类考核,促进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启动实施以“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为主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一水两污”、燃气管网、城市公厕等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传统村落民居、民族特色村寨和历史文化名街、名村、名镇、名城保护力度加大.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滇池等高原湖泊水质得到改善,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全面展开.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6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20平方公里,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36万亩.全面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启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集中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启动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

2017年工作重点

狠抓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开展省级环保督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多污染源综合防控和多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和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深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加大重金属污染治理,防控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实现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低于98%,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不低于8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极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扎实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深入推进“森林云南”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加快推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推进生态监测网络建设.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工业、建筑业等重点耗能领域能效提升计划,推动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和商业节能,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效综合提升示范.严格落实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持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高污染排放重点行业的治理,实施工业园区、煤化工基地综合整治,实现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重点污染源减量排放.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扎实推进国家低碳试点省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推动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推进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快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

全文如下: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6日在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省长阮成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省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个定位”,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严峻挑战,克难奋进、主动作为,抓早抓实、精准发力,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经国家统计局审定,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年初出台稳增长开好局22条政策,实施促进投资、工业、消费、外贸增长等针对性措施.建立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州市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制度,强化稳增长督查激励和问责.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争取到895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0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实施“十、百、千”项目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盘活存量资金,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扎实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去生铁产能125万吨、粗钢产能376万吨、煤炭产能1896万吨,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僵尸企业”市场化退出稳妥推进.全年商品住宅待售面积预计下降6.4%,库存控制在合理区间.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全国首个地方国企债转股项目落户云锡集团.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等降成本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直接减负800亿元左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补短板工作得到加强.

年度环境报告篇3

201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制度规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超过1/3的省份并未作环境报告,政府履行该项法定职责的情况堪忧。

13省份环境报告“爽约”

2015年起实施的新环保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然而,从全国人大环资委关于依法落实环境报告制度有关情况的报告中发现,这条规定似乎被部分地方忽略。

截至2016年12月7日,已有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云南、甘肃、宁夏、山东、海南、贵州、共18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听取和审议了省级政府关于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湖北省政府向常委会作书面报告)。

除上述已听取和审议报告的省份外,黑龙江、上海拟安排在2016年12月的常委会上听取和审议环境质量报告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还有11个省份(除港澳台)未作报告或拟定有关计划。

除了省级政府应当作环保报告外,全国人大环资委工作机构有关负责人介绍,法律规定环境报告制度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各级政府,人大依法强化监督。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县、市级政府进行环境报告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各省会城市或自治区首府中,也只有武汉、贵阳和银川向同级人大政府作了环境报告。

2016年8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在给江苏省政府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中指出,要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向本级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的制度,建议省政府督促各市、县、区政府尽快实施这一法定制度。

在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省政府提交的“环境报告”审议过程中,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邹学明也特别提出,报告制度在市县两级执行得不够积极主动,不够理想。

他举出的调研报告显示,到2016年5月11日止,湖南省有6个地级市人民政府已报告,有7个列入计划,还有1个没有列入计划(长沙市);在122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和3个管理区委员会中,2015年有14个已报告,2016年有27个已报告,有46个列入计划,还有52个没有列入计划。

“专项报告”不合规

作为一项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报告制度,在全国加大力度保护环境的情况下,为何这么多省份“按兵不动”?

“很可能是因为疏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主任梁鹰认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省份未作报告,一部分原因还在于缺少意识。“人大、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很多时候会有疏忽,两个都没觉得要去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莫于川则认为,地方政府未能依法作报告的原因在于,对于相关法条没有足够的认识,“觉得与自己无关”。他表示,一直以来,政府对于人大的监督功能都不够重视,在相关工作上法制意识不够,这是造成超过三成省份违反新环保法的深层原因。

对此,不少省份也觉得有些“冤屈”。青海省环保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回答为何当年未作报告时解释道,“今年7月青海已经作了报告。”受青海省政府委托,青海省环保厅于2016年7月向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环保法执法检查组汇报了相关情况。“主要是对去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青海省贯彻执行环保法情况作出了报告。”

这样的情况在未作报告的省份中不在少数。2015年以来,北京市人大审议了例如《市政府关于〈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情况的书面报告》等相关报告;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16年组织开展了环境保护法和《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还听取和审议了“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并形成了审议意见书;福建省政府每年都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文件中,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

那么,以此形式进行环境报告符合环保法的要求吗?一些省份认为“已经就此作过专题报告,就不用再作这一报告”的想法正确吗?

“从目前统计的情况看,各省份情况不一样。”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调研室副主任王勇解释说,“这些形式虽然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环保的相关情况,但法律对报告主体、报告对象和内容都有明确规定,如果严格依照法律,现在只有18个省份完成。”

全国人大环资委工作机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有的省政府在一些环保相关报告中,也涵盖了环境质量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但不应看作新环保法规定的环境报告。他解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包括以上两部分内容,按这样算的话,所有省份都算作环境报告了。

“有的地方每年有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环保各方面的报告,但环保法要求的报告,是一个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工作报告。环境保护不仅是环保部门的工作,还涉及森林、海洋等环境领域,属于多部门的职能。”上述负责人具体解释了环境报告的含义。

那么一份规范的环境报告应该是什么样呢?对此,环保法明确了报告的主体、对象及内容,各地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报告。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法律规定上已经很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报告的主体,也就是说作报告的领导同志代表的是一级政府,而不是某个部门。第二,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是人大常委会报告。形式上有两种,如果是听取和审议是口头报告,单独审议可能就作为书面报告。从内容上讲,有两个主要部分,环境状况主要是环境质量状况,因为现在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后面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各级政府都有环境保护的规划、计划,其中的各项目标完成、推进、实施的情况怎么样,这也是报告的重点内容。这两条主线基本全面反映环境保护的整体情况。”

落实较好省份提供经验参考

作环境报告是法定义务,作为依法治理h境的制度性安排,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治理决心。在一些省份缺席的情况下,还是有部分地方积极响应、认真落实,为作好环境报告提供了样板。

2015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率先听取和审议了自治区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系新环保法实施后全国第一个落实上述条文的省份,也是新环保法实施当年唯一一个落实该条文的省份。

2016年9月,云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举行,听取云南省政府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报告。“之后我们把人大审议意见的报告转给省政府研究,要求12月底前办理人大审议意见的结果,若人大常委会觉得还需研究,会继续监督,如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开展部门协调会等。这是我们人大的固定监督方式,一定要做好。”云南省人大环资工委法规处处长朱江介绍道。

云南省人大在作报告的时间、报告框架等方面参照了全国人大的做法。朱江说,明年还将继续听取政府报告环境状况。据了解,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拟每年安排听取和审议省政府的环保报告,建立省政府向人大报告年度环境状况的制度。截至目前,云南省是唯一一个形成制度的省份。

而江西则在组织形式上较为突出,2016年1月,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2015年的环保工作报告。把“环境保护”提升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不仅报告大气、水、土等环境质量状况,也把湿地、森林生态状况纳入报告。宁夏则结合听取和审议报告,对全区贯彻实施环保法和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进行了执法检查,开展了专题询问。

不少县市级人大常委会也在积极推动落实这项工作。通过一些地方人大官网发现,尽管有的省级政府未依法向本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作年度环境报告,但下属的县级或市级政府却将这一制度落到了实处。

加强人大监督常态化机制建设

依法报告是落实新环保法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倒逼环境治理有效实现的法治举措,不能对法律规定视而不见,更不能患上“拖延症”。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提出,对此项工作今后要形成制度化安排。而在13省份“爽约”的当下,如何确保这项规定的落地?

“地方人大和政府都有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车光铁表示。

梁鹰也认为,环境报告属于专项工作报告的范畴,从程序上来说,人大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负主体责任;人大应积极履职,主动督促政府安排议程。

“报告应该由人大提出要求,并与政府进行沟通。人大将报告列入常委会议程,至于具体由谁来报告,则由政府决定。”梁鹰解释道。

全国人大环资委工作机构有关负责人还透露,个别省份存在上级领导询问后才报告的情形。“中央领导到地方进行执法检查,在询问当地政府是否向人大报告后,当地政府表示尚未作出安排。当晚,该地区举行会议,拟定了报告的时间。”

梁鹰认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提醒。下一步应当建立地方人大对政府的督办机制。地方人大应通过函询等各种方式,提醒、要求政府履行职责。

各级政府不执行法律规定怎么办?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认为,我国各级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一种政治监督,如果监督中发现被监督机构不执行法律规定,可通过人大自身的职权来改正,比如可以撤销有关单位领导的职务,可以通过作出决定废除错误的决定。

当然,向人大报告,不是形式上“走一遭”,而应该经得起人大代表质询,有助于环境治理。从根本上来说,“行动”比“形式”更重要,人大在督促政府作出报告的同时,更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政府作好报告。

“应进一步统筹抓好人大监督常态化机制建设,不断强化落实人大监督责任和政府主动接受监督意识,综合采取定期报告、专题询问、执法检查、专项调研、代表视察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基层环保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车光铁建议。

此外,人大常委会还可以通过专题询问、质询等手段对各级政府进行监督。

如果人大不履行监督职责又该如何?莫纪宏表示,人大自身目前是由人民来监督,当前人大的工作人员可以由人大常委会监督,人民代表由选民或选举单位来监督,“环保法的监督更是如此,如果环保部门不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可以由人大常委会主动发出监督指令要求有关部门提交专项报告,并对拒绝报告的采取组织人事措施。”

相关链接

富阳:率先推行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

2015年下半年,为破解基层生态环保责任难落实的问题,富阳结合地方实际,以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以先个别试点再全面铺开的模式,出台了《关于要求落实乡镇(街道)年度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的通知》。要求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向属地“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村民代表等报告属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听取、收集社会各界对改善环境质量、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将实施情况纳入生态环保工作年度考核体系。

2016年,富阳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乡镇(街道)人大听取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的通知》,进一步要求从2016年开始,全区24个乡镇(街道)人大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在年中乡镇人代会、街道政情报告会上,专题听取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报告,并形成制度化安排。

年度环境报告篇4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开始关注企业对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披露企业的环境成本。依据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相关国际标准,弄清国外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方式与内容,同时为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与国际接轨采取相应措施。

目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对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不仅评价企业的经济绩效,还评价其环境绩效。随着国际社会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标准不断拓展和完善,国外企业为应对激进环保组织的责难,也在不断完善其对外披露的环境报告的内容。因环境成本是环境报告的重要内容,笔者对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国际标准进行阐述,并探讨国外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方式与内容,期望对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有所裨益。

一、环境成本的内容

关于环境成本的定义,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1998年2月在第15次会计文件《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指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罚款、罚金、赔偿等将视为与环境相关的成本,不属于这一环境成本的定义范围,但应予以披露。这一定义以明确环保责任为中心,将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开支列为成本核算对象,明确了环境成本的内容。iSaR建议环境成本披露的内容包括:(1)成本项目,企业应将确认为环境成本的项目类别加以披露。(2)会计政策,与环境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应予以披露。(3)其他内容,对于报表中确认的环境成本的性质应予以披露,如对环境损害的说明、要求企业对这些损害作出补救的法律和规章的说明、对据以计提准备的现有法律和技术可能发生变化的说明。

微观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一般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环境费用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环境资产的减少;其次,环境费用的发生是间断性与持续性并存的。生态资源保护费用是伴随着环保活动的进行而发生的,表现出间断性特点。同时,自然资源的耗减与生态资源的降级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在会计核算上具有持续性。因此,微观企业环境成本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所消耗的环境资产价值。第二,过度消耗环境资产或环境污染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损失。第三,其他环境相关支出。就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具体要求而言,环境成本一般分为以下几类: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资源维护成本;环境保护成本。

二、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国际标准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中运用较早,特别是一些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推动,使得环境成本在披露形式、披露内容等方面都趋于成熟并逐步规范化。

关于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最早的国际标准是英国1992年颁布的“环境管理制度”,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实施和维护提出了明确要求;1997年英国的“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务实”,对企业的环境成本报告标准做出了指导性的规范。欧盟1993年的“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策并由外部独立机构验证和颁证,emaS规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是企业的义务。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目前是较为完整并获得公认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国际标准,它包含6个方面内容: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计;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环境标志Ⅱ型和Ⅲ型产品要求企业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和产品生命周期影响分析做出相关的企业产品环境成本报告。1992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在《环境会计:当前的问题》中,提出了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会计、环境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等方面的意见。1993年iSaR印发《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研究报告,介绍了部分跨国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公布的环境资料情况。1998年iSaR《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就环境成本的定义与信息披露做出相关规定。丹麦于1995年制定了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绿色账户法案》,要求大约1000家企业年度环境成本报告;瑞典和荷兰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挪威对商法进行了修改,规定企业在年报中负有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责任;德国准则协会(Din)于1997年提出了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指导思想,作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准则;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于1992年起实施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表彰制度。日本环境省2003年的《环境报告书指导方针》已经成为日本大公司环境成本会计和有关计算指标、环境信息的指南。

三、国际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方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践经验,目前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可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新思路,以此为契机,会计披露逐渐进入以财务报告形式为主体的新的发展阶段。财务报告披露由两部分组成,即财务报表披露和其他财务报告披露,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者构成必要的补充。其他财务报告包括辅助资料和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主要向企业外界提供相关的但不完全满足会计确认标准的会计信息,如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财务预测报告、简化年度报告等。由于财务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和企业经营行为的复杂性,国际会计委员会(iaC)在其国际会计准则第一号《财务报表列报》第91条第3款规定: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必须提供不在财务报表内列报,但对于公允地反映报表内容确是必要的附加信息;第94条规定: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内容包括或有、承诺和其他财务方面的披露以及非财务方面的披露。这些规定皆为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法律基础。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财务会计报表附注部分是对财务报表公允性反映的必要补充,而环境成本披露对于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影响是随着企业外部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披露的形式和内容也没有固定的做法。因这种信息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它一直被西方诸多企业运用。

(二)以环境会计报表形式披露

这种披露方式主要在欧洲和日本的一些企业使用,目前西方许多国家规定了企业必须披露的环境指标体系,并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如丹麦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企业在上交年度财务报告时必须附有一份环境会计报告,以监督企业履行环保义务。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主要信息包括企业对能源、水资源、其他原材料的耗用情况;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向大气、水、土地等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环保措施等。为此很多企业编制环境会计报表详细披露企业在会计年度内的环境管理成果和现状。以日本neC公司的年度环境报告中的环境会计报表披露为例,环境成本披露项目分为6类:

1、生产环境成本。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成本、资源有效利用控制成本、资源再循环使用成本(如污水处理再使用成本、其他资源的再处理使用成本等)、污染控制成本(如污染防止费用、依法缴纳的费用、化学物质控制管理费用等)。

2、环境管理费用。包括以预防污染为目的的所有技术措施费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费用、从事环境管理的人工费用、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和环境审计费用、各项环境培训教育费等。

3、科技研发费用。主要指对工艺的技术改造使环境影响减少的支出,包括科研投入、环保产品的设计费用等。

4、社会公共费用。为社会环保公共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如社会环保捐助和信息的费用等。

5、环境损害费用。由于污染物排放引起环境效用降低的价值损失应由本企业承担的费用。

6、其他有关费用。主要包括超标排污缴纳的排污费和其他环境税、环境罚款支出;环保专门机构的经费;环境问题诉讼和赔偿支出;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因污染事故造成的停工损失。

此外,环境会计报表还应披露会计年度内环境保护项目和设备投资额以及占总投资额的比例。

(三)以环境成本报告形式披露

这种方式是企业编制单独的环境成本报告披露本年度的环境成本信息。通常,环境成本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政策和目标。包括企业关注环保法律法规、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建立环保导向的产品设计和流程设计思想等内容。

2、环保方法与成本。披露企业为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采取的方法和支出的成本。

3、产品管理与设计。披露企业产品的环保设计理念和成果,包括产品设计、包装设计、供应链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内容。

4、环境管理与参与。包括贯彻落实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情况;污染排放管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管理、环境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遵守环保法律的情况、相关人员参与环保的情况;企业为改善社区的环保状况所做的贡献、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在环境问题上的沟通情况等内容。

企业通过此种形式披露环境成本信息,主要表明企业的环境策略在其产品设计开发、制造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环境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如戴尔电脑公司提出的3R环境成本管理战略,即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就是依据这种方式披露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

通过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对环境成本披露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会计信息披露发展动因是会计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因此,企业环境成本的披露也是因为外部会计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必然产生的结果。

第二,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原有披露方式上的改进,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若完全脱离原有的财务会计披露标准也是不现实的。

第三,会计披露的范围应该避免范围和内容的无限扩大和披露的低效率,因此,环境成本披露方式应受到披露成本的约束和信息使用者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和时间的约束。

四、改进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建议

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规范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会计准则及相应操作规范方面的规定,造成的后果是国内企业对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几乎处于空白和混乱的状态。为使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与国际接轨,笔者对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提出以下建议。

(一)逐步完善与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17条和第31条指出,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68条提出,上市公司应关注环境保护、注重公司的环境责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3年9月颁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明确了企业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方针、污染物排放总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环保守法、环境管理等,企业自愿公开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资源消耗、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企业环境的关注程度、下一年度的环境保护目标、当年致力于社区环境改善的主要活动、获得的环境保护荣誉等环境信息;中国证监会1997年的“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一号<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的通知”和1999年的“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六号<法律意见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修订)》的通知”中对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企业是否因违反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被处罚等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出规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相关法规相比,我国的法规要求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时机上均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立法工作并注重法律法规的实务操作性,促进更多企业自愿披露环境成本会计信息。待时机成熟时,我国也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必须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企业以及披露内容做出相关规定,借以规范企业对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与2006年\财政部相继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一样,我国可以考虑制订环境会计准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企业披露行为有法可依,并为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提供统一的标准。

(二)注重运用货币性指标披露环境成本信息

西方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企业在报表附注中仅以文字说明的形式披露环境成本与环境绩效,因报告内容涉及大量的环境经济专业术语,晦涩难懂,令一般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很难理解。建议我国企业在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时,应注重运用货币性指标披露环境成本信息,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对环境成本的财务影响有更直观地了解。具体披露内容包括:

1、环境成本现实发生数额。在本会计年度内,发生的环境成本的合计数及其分类,包括环境污染罚款数额、购买环保设备的金额等。

2、环境成本潜在发生额。根据专业人员的估计,企业因环境污染可能承担的潜在损失。

3、环境成本变动情况。与上年度相比,环境成本的变化额和变化率,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对环境成本的财务影响有更完整地了解。

4、环境控制效率。主要指环境成本/污染排放物的减少数,该指标衡量企业每减少单位的环境污染物的成本。

5、环境行为效率。主要指环境利润/污染排放物的减少数,该指标衡量减少环境污染排放带来的实质性利润。

6、经济生态效率。主要指销售额/环境改善影响量化数,该指标整体衡量企业经营活动和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环境改善。

(三)单独编制环境报告披露环境成本信息

年度环境报告篇5

一、我国环境报告制度的发展

我国环境及CSR报告制度建设发展不够平衡,香港、台湾相对进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而中国内地则刚刚起步,仍然处在研究开发过程中。

1999年,壳牌(中国)公司率先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起的企业健康安全环境报告。截至2005年底,在中国报告的企业累计仅有7家,可谓凤毛麟角。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并自愿披露相关信息提出了规范和指导。《指引》之后,首次出现上市公司较大规模披露环境信息的情况,成为2006年公司信息披露的一大亮点。2008年5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国家环保总局的2008年5月1日颁布的相关规定,正式对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自愿披露相关信息提出了规范和指导。此后,各类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大连市环境报告信息披露情况

1.大连市环境报告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

为了借鉴国际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与社会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环境友好形象,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06年底,大连市环保局决定在大连市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中开展年度环境报告试点工作,6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披露了2006年企业环境报告,这些企业中有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也有国营企业。这6家企业都编制了年度环境报告。企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了一年中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在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持续改进工作。这些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环境计划,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坚持持续改进,取得了一定的环境绩效。一些企业还在绿色采购、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的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如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2007年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又有5家企业了环境报告,2008年12月环保局宣布将“企业环境年报”正式更名为“可持续发展年报”,2008年14家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从行业方面范围扩大了,涉及信息、能源、机械、电子、水泥、包装、港口、教育等行业。在数量上也有所增多,并且有4家企业连续3年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在世界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但仍然公布报告,非常难能可贵,十分值得关注。随着披露可持续报告企业的增多,企业披露内容也不断完善,基本上能按照大连市环境报告评价标准体系的标准进行披露,并且2008年大连工业大学首次作为事业型单位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

2.大连市环境报告信息披露的具体情况

根据2008年环境报告评价标准,下面我们以内容分析为主,对大连市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单位的披露状况和披露质量进行整体的解读和评价。

大连市环境报告评价标准体系的披露范围包括:序言;企业简介;环境管理方针,目标,计划;环境会计;环境管理状况;环境法律法规制度执行现状;环境负荷及其降低的措施和结果;增强环境报告的可理解性和下年度工作重点与展望等9类24项满分200分。从已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来看,上述范围全部涉及。整体而言,披露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内容全面。根据评价标准,这些单位尤其在环境管理状况;环境法律法规制度执行现状;环境负荷及其降低的措施和结果这三大项中指标说明详尽。

从类别上来说,上述9类平均得分比率最高的是“下年度工作重点与展望”,其次是“环境报告的可理解性”和“环境法律法规制度执行现状”,最低的是“环境会计”。而从24小项平均得分率来看报告的形式得分最高,危险废弃物管理其次。由此可见,单位对报告应采用的形式已有所掌握,对工作重点以及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而对环境会计的应用程度还不够,只有为数不多的单位披露了环境会计基本情况,有的单位只披露了环境会计核算结果,还有的单位没有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分项目来看,企业简介包括企业的机构概要和经营情况,这部分披露单位对其的经营情况说明不详尽平均得分率为35%,大多数单位只列出了所经营的产品、项目,而具体的销售量、销售额、主要的经营场所等数据指标和企业的沿革及其环保体系的历史多数没有提及。

环境管理方针,目标,计划,这一部分下分三小项得分分布较均匀。各单位都制定了适合本单位发展的环境管理方针,理念和价值观。对制定的方针都有具体实施贯彻的说明。对当前环境目标的完成情况有明确的数据指标说明,并且大都制定了企业中长期的环境目标计划。但是对于中长期环境目标计划的制定时期、基准时期和计划年度几乎都没有提及。但是还有披露单位没有制定完整的环境目标计划。基于制定的今后的目标计划,对于计划的实行各单位也列出了其努力方向和保障措施。

环境会计,这部分是整个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得分最低的。只有佳能大连、大连机车和东芝大连这3家单位记载和环境会计的基本应用情况,其中佳能大连描述最详细,对核算的对象、方法有举例分析。其它单位虽然没有对环境会计的基本应用情况进行介绍,但在环境投资和环境的社会效益方面列出了相应的数据指标。

环境管理状况,基本上所以披露单位都设立了专门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规范了对各职能部门及人员的相关责任,有的企业单位定期对员工进行环境教育,并列出了定量数据。通过了iSo14001认证的单位还制定了环境监督标准与风险预案,并且80%的单位都单独介绍了根据环境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企业各项环境指标的评估完成情况。

环境法律法规制度执行现状,要求评价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及其整改进展,重大环境诉讼及其结果,排污费缴纳情况,危险废弃物管理等5项内容。这部分大多数披露单位都无违法诉讼事件,1/3的披露单位详细列出了排污费的缴纳情况包括具体排污项目等,极少数披露单位无排污费发生,2/3的单位对危险废弃物产生量及处理情况。这部分是平均得分率较高的类别,多数单位对这类内容都做了详细记载,并列出数据指标。

环境负荷及其降低的措施和结果,这部分在这个报告中占的比例最大,包括环境负荷的整体情况和25项指标完成情况。所以披露单位均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记载,但是只有少数企业按照每一项详尽列出数据,资源能源回收利用指标得分率较差。有的披露单位对废气排放量给出了数据指标,有些单位只给出总资源投入量和水资源投入量,对单位产品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没有提及。

增强环境报告的可理解性和下年度工作重点与展望,这两部分得分较高,分布较均匀,是对报告的总体形式的评价。

总之,披露单位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不论在定性还是定量方面,内容都较为全面,整体得分相应较高。其中,大连工业大学作为第一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事业单位,按照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标准进行披露,在如何评价环境信息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如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环保局是不是应该根据具体的部门类型制定与之相应的评价标准。

三、报告存在的问题

1、报告对象的时间范围和报告形式,现在各单位对于报告的规范形式没有达成一致,各种形式都有,并且侧重点不同,导致评分出现悬殊差距。报告的样式生动性、吸引性需要强化,报告的基础数据收集工作需要加强。

2.、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及其整改进展和重大环境诉讼及其结果与影响记录不明确,存在只褒不贬的情况。均没有提及单位涉及的环境违法事件只提及了排污费用的缴纳。

3、环境会计的普遍缺失,只有少数单位记载和环境会计的基本应用情况,其它单位只提及了环境投资金额和项目,对环境会计核算对象及核算方法均没有提及。

4、对于报告进行独立的第三者鉴定评价缺失,只有1家单位列出了独立的第三者鉴定评价,今后在这一项上需要加强。

年度环境报告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信息披露

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是指企业自愿的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披露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行动、业绩和未来目标的活动。随着政府对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报告在中国不断涌现。本文拟对“可持续发展报告”潮流下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作一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状

1989年挪威norskHydro公司的企业环境报告是世界上最早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至2008年5月,全世界超过4300家公司了16800份以上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已成为世界潮流。在我国,随着科学发展观、绿色GDp、清洁生产等意识的深入,作为企业履行责任的一种积极表现,可持续发展报告近几年不断升温。2006年前报告数量一直在低位徘徊,此后井喷式增长。2008年工商银行、南方电网、南方航空等第一次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已经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了。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分别在2000年、2002年、2006年和2014年了四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环境业绩作为“三重底线”之一,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三大主要内容之一。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报告采用了GRi指南进行编写,并将其作为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

二、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

GRi2014年版指南指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报告质量的六项原则:平衡性、可比性、准确性、时效性、清晰性、可靠性。下文从这6个原则出发对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分析。

(一)平衡性方面――报喜不报忧

中国企业对环境信息的选择性披露痕迹较重,“报喜不报忧”现象较突出,部分企业过多披露正面和积极的信息,如生产事故下降、废水排放量减少、环保设备投入等,缺少对潜在负面影响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广告和公关手段,大大削弱了信息可信度。其实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负责任的公司应该坦承而不是回避。例如,壳牌中国在2005年报告中承认2004年发生4起死亡事故,Bp石油公司在2006年报告中披露了公司200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的爆炸事故,这些公司主动地坦承不足反而容易获得谅解和信任。

(二)可比性方面――环境信息披露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

中国企业的大部分报告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只是简单拷贝国外企业的报告,可比性较差。目前,国内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标准较多,部分企业参照了全球契约十项原则,较多企业参考GRi指南,日资企业大部分依据的是日本环境省制定的《环境报告指南》和《环境会计指南》;中央企业多参考2008年1月《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深交所上市公司参考2006年9月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另外,也有企业参考行业指南,譬如《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林产业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写指南》等。标准不统一导致报告可比性不足,影响了企业间环境信息的横向和纵向比较。

(三)准确性方面――定性描述多,缺少有说服力的案例和定量信息

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有关环境的定量信息除污染物排放指标外,较少有其他指标,更多的是定性描述。有些报告充斥着各种口号式的内容,缺乏详细深入的描述;有些报告缺乏分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有些报告行文宽泛、流于形式,未能结合企业及行业特征来分析环境问题。这些报告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研究显示,上市公司报告中,关键定量指标平均披露个数不足2个,56%的公司没有披露任何关键定量指标。再以环境类指标为例,不足1%的上市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和耗水量指标。

(四)时效性方面――各年内容重复较多

时效性是指报告应定期适时公布以便信息用户做出决策。从报告期看,招商银行的第一份报告涵盖了从1987年到2007年共20年的信息;中化化肥则涵盖了2007年之前的所有相关内容。从第二份报告后,多数企业一年一次,少数企业两年一次,如大众汽车公司。总体看,报告所披露的环境信息还算及时,但各年内容重复较多,有的过于宽泛,似乎放进哪一年度的报告都可以。如果未指定报告年度,内容上根本看不出报告期。还有很多报告中都有“明年我们会在环保上投入更多”的履责计划,实际上是无效的。

(五)清晰性方面――简明易懂不够

目前,多数中国企业的报告注重整体设计,图文并茂,有些报告还以专栏形式介绍环境信息的相关知识,在增强报告可读性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报告缺少必要的图表对环境信息中的大量数据进行列示,不便阅读。部分报告看起来像“公文报告”,降低了用户的阅读兴趣。

(六)可靠性方面――缺少第三方审计

提高报告可靠性的常见方法是聘请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审计,如果一个报告没有审验的话,就只是一本企业的宣传册,而不是报告了。毕马威2005年的调查显示,全球250强和各国100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附有独立审核报告的比例分别达到30%和33%,其中,近60%是由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核。在我国,由第三方机构独立审验的报告数量虽逐年在递增,但与国际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

(一)正反两方面的信息

企业报告要遵循平衡原则,及时披露负面信息及相关的整治处理成效,如附近居民的投诉次数,环保局的罚款数,污染物排放超标数等。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8年5月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自2009年末起,一部分企业开始实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制度,承诺公开环境信息,包括公开因环境违法违规被环保部门调查,以及受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信息。

(二)建立相对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

1997年成立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是可持续发展报告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机构,目的是在全球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并推广全球适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指南,帮助企业更好地披露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取得的业绩,从而提高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质量。笔者建议中国企业适应世界潮流,以GRi2014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作为主要的报告标准。

(三)规范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

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推荐采用资源消耗、废弃物产出和污染物排放等共10个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环境业绩,为世界各国的企业广泛采用。在此基础上,国内理论界要加大对环境业绩考核的研究力度,要结合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加强对企业环境业绩考核内容和体系的研究,才能在实务上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这项工作制度。

为了解决各年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重复问题,2008年《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提出了一种相对合理的方法:把报告内容分为常项和变动项,对常项部分不要求企业每年重复报告,而对变动项部分则每次都必须报告。这种方法能否奏效,还有待探讨。

(四)采用简明易懂的格式,如案例、图表和数据等

案例的大量应用能增强报告的可读性,图表使报告更具清晰性和直观性,数据使用则避免了报告的空洞,更有说服力。例如,壳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列示了岳阳煤气化项目和南海石化项目,并附加了三个小的案例,值得借鉴。类似的,中国远洋、中国移动、宝钢股份等在定量信息披露上表现突出,虽然这些公司的数量有限,但它们已经能够准确地识别关键的定量指标,并采用国际标准对数据进行披露,大大增加了横向和纵向上的可比性。

在语言版本问题上,有必要时应同时中文和英文版本,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一些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应同时推出繁体中文版,以符合香港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要求。

(五)加强第三方审验

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精通环境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对环境信息进行专业审计,并出具专业的环境审计报告。另外,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担保约定国际标准(iSae3000)和社会与道德责任研究所的aa1000保证标准,是国际上两个比较重要的第三方审计认证指南工具,我国应考虑符合国际相关的认证标准。

现在我国会计界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关注较少,2014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G4报告指南已公布,笔者认为由于财会人员天生对报告比较熟悉,理应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为嘉兴学院商学院)

[作者简介:李梦娟,嘉兴学院商学院财务122班本科生。李郁明,嘉兴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会计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新华网,正德至远社会责任咨询机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4)[R].2015-1-15.

年度环境报告篇7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开始关注企业对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披露企业的环境成本。依据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相关国际标准,弄清国外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方式与内容,同时为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与国际接轨采取相应措施。

   目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对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不仅评价企业的经济绩效,还评价其环境绩效。随着国际社会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标准不断拓展和完善,国外企业为应对激进环保组织的责难,也在不断完善其对外披露的环境报告的内容。因环境成本是环境报告的重要内容,笔者对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国际标准进行阐述,并探讨国外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方式与内容,期望对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有所裨益。

   一、环境成本的内容

   关于环境成本的定义,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1998年2月在第15次会计文件《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指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罚款、罚金、赔偿等将视为与环境相关的成本,不属于这一环境成本的定义范围,但应予以披露。这一定义以明确环保责任为中心,将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开支列为成本核算对象,明确了环境成本的内容。iSaR建议环境成本披露的内容包括:(1)成本项目,企业应将确认为环境成本的项目类别加以披露。(2)会计政策,与环境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应予以披露。(3)其他内容,对于报表中确认的环境成本的性质应予以披露,如对环境损害的说明、要求企业对这些损害作出补救的法律和规章的说明、对据以计提准备的现有法律和技术可能发生变化的说明。

   微观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一般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环境费用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环境资产的减少;其次,环境费用的发生是间断性与持续性并存的。生态资源保护费用是伴随着环保活动的进行而发生的,表现出间断性特点。同时,自然资源的耗减与生态资源的降级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在会计核算上具有持续性。因此,微观企业环境成本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所消耗的环境资产价值。第二,过度消耗环境资产或环境污染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损失。第三,其他环境相关支出。就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具体要求而言,环境成本一般分为以下几类: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资源维护成本;环境保护成本。

   二、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国际标准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中运用较早,特别是一些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推动,使得环境成本在披露形式、披露内容等方面都趋于成熟并逐步规范化。

   关于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最早的国际标准是英国1992年颁布的“环境管理制度”,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实施和维护提出了明确要求;1997年英国的“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务实”,对企业的环境成本报告标准做出了指导性的规范。欧盟1993年的“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策并由外部独立机构验证和颁证,emaS规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是企业的义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目前是较为完整并获得公认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国际标准,它包含6个方面内容: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计;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环境标志Ⅱ型和Ⅲ型产品要求企业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和产品生命周期影响分析做出相关的企业产品环境成本报告。1992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在《环境会计:当前的问题》中,提出了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会计、环境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等方面的意见。1993年iSaR印发《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研究报告,介绍了部分跨国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公布的环境资料情况。1998年iSaR《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就环境成本的定义与信息披露做出相关规定。丹麦于1995年制定了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绿色账户法案》,要求大约1000家企业年度环境成本报告;瑞典和荷兰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挪威对商法进行了修改,规定企业在年报中负有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责任;德国准则协会(Din)于1997年提出了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指导思想,作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准则;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于1992年起实施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表彰制度。日本环境省2003年的《环境报告书指导方针》已经成为日本大公司环境成本会计和有关计算指标、环境信息的指南。

   三、国际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方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践经验,目前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可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新思路,以此为契机,会计披露逐渐进入以财务报告形式为主体的新的发展阶段。财务报告披露由两部分组成,即财务报表披露和其他财务报告披露,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者构成必要的补充。其他财务报告包括辅助资料和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主要向企业外界提供相关的但不完全满足会计确认标准的会计信息,如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财务预测报告、简化年度报告等。由于财务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和企业经营行为的复杂性,国际会计委员会(iaC)在其国际会计准则第一号《财务报表列报》第91条第3款规定: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必须提供不在财务报表内列报,但对于公允地反映报表内容确是必要的附加信息;第94条规定: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内容包括或有、承诺和其他财务方面的披露以及非财务方面的披露。这些规定皆为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法律基础。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财务会计报表附注部分是对财务报表公允性反映的必要补充,而环境成本披露对于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影响是随着企业外部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披露的形式和内容也没有固定的做法。因这种信息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它一直被西方诸多企业运用。

   (二)以环境会计报表形式披露

   这种披露方式主要在欧洲和日本的一些企业使用,目前西方许多国家规定了企业必须披露的环境指标体系,并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如丹麦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企业在上交年度财务报告时必须附有一份环境会计报告,以监督企业履行环保义务。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主要信息包括企业对能源、水资源、其他原材料的耗用情况;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向大气、水、土地等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环保措施等。为此很多企业编制环境会计报表详细披露企业在会计年度内的环境管理成果和现状。以日本neC公司的年度环境报告中的环境会计报表披露为例,环境成本披露项目分为6类:

   1、生产环境成本。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成本、资源有效利用控制成本、资源再循环使用成本(如污水处理再使用成本、其他资源的再处理使用成本等)、污染控制成本(如污染防止费用、依法缴纳的费用、化学物质控制管理费用等)。

   2、环境管理费用。包括以预防污染为目的的所有技术措施费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费用、从事环境管理的人工费用、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和环境审计费用、各项环境培训教育费等。

   3、科技研发费用。主要指对工艺的技术改造使环境影响减少的支出,包括科研投入、环保产品的设计费用等。

   4、社会公共费用。为社会环保公共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如社会环保捐助和信息的费用等。

   5、环境损害费用。由于污染物排放引起环境效用降低的价值损失应由本企业承担的费用。

   6、其他有关费用。主要包括超标排污缴纳的排污费和其他环境税、环境罚款支出;环保专门机构的经费;环境问题诉讼和赔偿支出;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因污染事故造成的停工损失。

   此外,环境会计报表还应披露会计年度内环境保护项目和设备投资额以及占总投资额的比例。

年度环境报告篇8

我们终于拿到了国家的有机认证,多亏了这次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让村里彻底解决了粉尘污染问题。吕长增,是富阳长奇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从2019年公司创立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直为公司种植的铁皮石斛申请国家有机认证奔波,但由于种植基地附近的粉尘污染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治,使他多次与有机认证失之交臂。

在去年召开的富阳渌渚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上,吕长增作为企业代表,向镇政府反映了公司附近的粉尘污染问题。会议后,长奇生物科技所在的阆坞村随即联合交通、运管、环保等部门,对造成粉尘污染的渣土车进行了严格管控,村里专门拨款数十万元购买了洒水车,彻底解决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周边的粉尘污染。今年年初,吕长增如愿以偿,铁皮石斛成功通过国家有机认证评审。

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是富阳环保局2019年推出的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举措,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必须向同级人大(人大工委)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向社会通报环境质量和生态改善情况。

区县市及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向人大及公众作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已实施多年,但拓展到乡镇(街道)一级,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富阳区环保局局长李百山告诉笔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对基层环保监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像渌渚镇一样,截至目前,几乎富阳所有的乡镇、街道都会向社会各界通报当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参会的社会各界代表人数达891人,征集到意见建议290余条,内容主要集中在村庄溪流河渠环境质量、扬尘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方面。

政府主动报告接受群众监督

依法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这是环保部门应尽的法定义务。政府向老百姓报告环境质量,可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提高政府环保工作效率。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同样对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报告会次数每年不少于一次,乡镇、街道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次数。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乡镇街道不仅要对老百姓关心的环保问题进行通报,更重要的是,还要制定详细的解决举措,明确具体解决时间节点。

李百山说,每一次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都会对上次会议进行回顾,通报上一年度未完成的基层环保工作事项,总结未完成原因,这也体现了新环保法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的精神。

目前,东洲街道的环保工作还存在渣土车随地倾倒泥浆、整治巩固效果难、部分企业主环保责任不到位等问题。我承诺新的一年里:加强对渣土车的管控,加大对企业偷排现象的处罚力度,继续强化对违规养殖场的管理。在几天前召开的富阳东洲街道生态环境质量专题报告会上,街道办主任俞一波就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当着在场100多名村干部代表、企业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和村级代表的面,俞一波总结了东洲街道的环保短板,并对问题具体解决措施、具体解决时间点作出承诺。

以前总觉得基层环保工作只是环保局一个部门的事,我们只是一个配角,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才让我们明白环保事关每个基层部门。俞一波告诉笔者,主动公开接受监督,将督促政府更深入地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必须要化压力为动力。

由于东洲街道临近杭州主城区,致使部分建设单位受到利益驱使随地倒放泥浆,致使马路行驶不畅。报告会开完后,俞一波牵头成立了8人的联防队,加强对东洲街道马路的巡查力度,计划对华木线沿线环境进行整治,对双桥路进行提升改造,加速推进都市农业精品线建设进度。

群众提出意见直击环保要害

会前发放征求意见表,会中代表互动提问,会后广泛收集民意,这是富阳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的三个必备环节。

在渌渚镇召开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前,镇里专门发放100份《渌渚镇2019年度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建议征求表》,向全镇两代表一委员、村干部、普通党员、村民代表、企业代表收集意见建议。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代表对年度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表示满意;66%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感到满意;95%以上认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到位;95%以上认为企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后有明显改善。

有些是政府本来就打算做的,也有些是有所疏忽的。民意代表政府工作方向,听取群众的声音,有助于抓重点、抓热点,让政府工作事半功倍。渌渚镇镇长洪金元说,通过征求意见表能帮助政府更清晰地认识一年来的工作,可以收集到来自群众的真实意见建议。

比如建议加大对运输车辆装载的管理和监督、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强统一规划、加大对矿山企业的污水和粉尘治理等。

305省道两路两侧整治取得了一些成效,政府今后将如何开展长效管理;三改一拆和美丽庭院建设以来,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政府今后对新农村建设的设想和打算;政府倡导大生态大环境,镇党委政府对渌渚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整体构想和具体工程在渌渚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的互动提问环节,3名与会代表就自己关心生态环境改善举措积极提问,渌渚镇相关负责人根据提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

会后,我们还会把报告会中老百姓的意见进行总结集纳,一些建设性意见将成为我们的决策依据。对于老百姓反映的粉尘污染问题,报告会后,洪金元牵头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计划实施小锅炉淘汰改造、水泥企业除尘提标改造、矿山粉尘治理等一系列举措。

通过会前、会中、会后的报告会民主互动,一方面提升了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度、认知度,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基层政府对环保的责任意识。

强化属地责任形成环保合力以前大家对环保的参与度不够,这种形式的报告会更是从来都没参加过,对生态建设肯定有积极作用。

第一次参加渌渚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的村民代表吴春苟说,政府向老百姓报告环境质量,不仅可以让大家了解政府做了哪些工作,也能让大家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

像村民代表吴春苟一样,鸿富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宝良也从未想过会站在台上就环保问题作出承诺。

作为企业代表,张宝良在报告会上面对全镇各级代表庄重承诺:在今后的开采生产过程中会更加严格要求,做好矿山粉尘治理,做好污水处理及其他环境卫生工作,对渌渚镇负责,对富阳人民负责,对杭州负责!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达成社会共识。推行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能促使环保、交通、农办等部门联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

富阳环保局局长李百山说,除了让政府形成合力外,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还能树立企业、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特别是企业家们,能让他们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这才是这项创新制度的重要意义之一。

为了实现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的实效最大化,富阳环保局已将报告制度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生态环保考核体系,作为常规考核的内容之一;并以与乡镇(街道)签订生态文明目标责任状的形式,将环保责任链延伸到村企(社区)一级,把生态环保任务落到最基层。

年度环境报告篇9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概念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是指一个企业自愿的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也称为“三重底线”,指的是企业经营或项目投资时需要考虑的三方面的因素,即经济、社会和环境。)披露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行动、业绩和未来目标的活动。

与历经近百年发展历史的财务报告制度相比,以“三重底线原则”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制度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但是,近年来接连不断的公司丑闻导致社会各界对企业治理及其信息披露问题提出了许多的质疑与批评,人们要求企业加强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问责度;同时,由于认识到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对企业的声誉、收益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人们对非财务信息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因此,目前众多企业在财务年度报告的同时,还其它形式的非财务报告,例如,企业环境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境、健康&安全报告、企业公民报告、三重底线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这些报告虽然形式不同、名称不同,但由于其内容都涉及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被统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本文的研究即建立在涵义广泛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基础上。

目前,由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框架”(SustainabilityReportingGuidelines)已经成为被广大企业认可的标准信息披露形式,根据联合国2006年4月份推出的报告显示,全球已有几千家大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并采用了GRi的框架指南,而且其规模和声势还在迅速扩大之中。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历史进程

20世纪70年代,涉及企业社会和环境方面绩效的非财务报告首先吸引了学术界和管理界的兴趣,引发了“第一次浪潮”。大量的美国和东欧的企业采纳了称之为“社会报告和会计”的实践。该类型的报告在当时的定义是“一个报告机构证明、测量,监测和报告其对社会带来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的活动,以达到实现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披露的目的”。据有关专家对当时文献的研究表明:到1978年,财富500强中90%的企业在它们的年度报告中披露社会业绩信息,不过披露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通常不到一页纸。不同的国家地区,报告的内容重点也不尽相同。例如,与美国相比,欧洲的报告内容更多的集中在劳工关系上,较少关注企业发展对当地社区和环境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的经济不景气、失业情况严重等情况,政府和社会关注更多的是经济和市场导向的政策,企业的社会和环境报告活动失去了动力,只有少数的公司还活跃在此领域。80年代后期,非财务报告的问题再次出现。这次问题的焦点集中在环境问题上,来自非政府组织的压力促使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行为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承担解释说明的义务。因此,企业的环境报告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二次浪潮”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企业在公开企业财务报告的同时,开始独立的环境报告。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我们共同的未来》,在此报告中首次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此概念的提出对非财务报告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原本局限在小范畴的企业报告开始扩大到涵盖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获得越来越多人士的共识。特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之后,原本更多强调的是环境、健康和安全的非财务报告开始涵盖更多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试图全面反映企业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业绩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开始出现。10年后的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根据Corporate的统计,仅环境绩效的非财务报告的企业已经从2000年的63%,下降到2002年的42%,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则从2000年的5%,上升到2002年的15%。显然,环境以外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已经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虽然报告名称仍然相对多元化,但是涵盖经济、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根据网站于2007年1月中旬进行的统计,已有91个国家的3611个不同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不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情况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从1993年开始,每三年一次对全球企业的企业责任报告进行调查。2005的第五次调查涉及了全球1600多家领先企业的责任报告,其中包括全球500强企业的250家(G250),共16个国家(其中没有中国)的企业参与调查,并且都是该国的前100强企业(n100)。报告中定义的企业责任报告是广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包括了企业的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环境健康与安全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整合了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企业年度报表等各种形式的报告。根据调查结果看出,从国家水平对比来看,独立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最多的前两个国家是日本(80%)和英国(71%),如图1所示。

报告指出,在过去三年,报告的企业数量在16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长最快的依次是南非、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法国。非洲独立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占18%,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责任报告的信息作为年报中的一部分对外,如果把这部分报告数量统计在内,其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81%。

值得关注的是,毕马威认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是相对落后的,因此在2005年选取16个国家进行统计之时未将中国包括在内。但其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寻求海外上市公司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不断增加对中国供应商的采购等因素都将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状况的改善。

国内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状和评述

国家电网公司、中铝在2005年分别企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后,中远集团、宝钢集团、中国移动等大型国有企业也在2006年以来积极可持续发展报告。不难预料,一些可持续发展业绩较好,注重企业形象、国际化程度高的中国企业将会陆续报告。就报告本身而言,笔者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信息披露制度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和目标相结合。当前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主要是围绕企业已有的信息及管理工具,具体这些信息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战略有什么关系还需要更为清晰的阐述。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对企业战略、生产、创新等方面的影响。企业采取的管理措施、设定的业绩指标有什么优先级区分?如何充分体现企业内部主动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和信息披露的动力等。

(2)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注重利益相关者对报告的信息需求和反馈意见。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前,要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分析他们具体的信息需求,在报告中披露他们参与的过程以及对报告内容的评价等。

(3)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要走向理性化、客观化。随着社会各界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报告的读者指出,企业在报告中过多的披露了正面和积极的信息,而对于具有潜在负面影响或者不好的信息缺乏披露,使得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广告和公关手段,极大消弱了信息的可信度。因此,企业报告要体现平衡性原则,要披露存在的负面信息及随后的整治处理成效等。

年度环境报告篇10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医药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3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节能环保型经济一直是人类讨论的热点问题,如何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全球经济。企业只有将企业经营活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型经济。环境会计作为一项独特的会计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企业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问题也受到会计学者的重视。社会希望企业会计环境信息,以此了解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保护自身的信息知情权和维护自身利益。企业也意图通过披露环境信息获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好感,赢得各方信任。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条文,例如2010年环保部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意见征求稿),首次规定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定期披露环境信息,环境报告。

二、文献回顾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已经从环境会计的模式、计量方法、报告方式扩展到企业环境会计披露的整体水平研究。孟利凡(1999)发表《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研究了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环境信息披露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和环境绩效披露的体系。李洪光和孙忠强提出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三种模式。进入21世纪,会计学者们开始偏重于会计环境信息实证的分析。肖淑芳、胡伟(2004)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指出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集中于重污染行业且带有随机性。王建明(2005)、周一虹(2006)等人通过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探究,指出我国会计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我国会计研究由统计性研究转向线性回归分析,主要通过实证等方法研究影响会计环境信息披露的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环境尚未成熟,仍然处于探索创新阶段,没有形成信息披露体系和结构。本文主要探究上市公司披露情况以及披露存在的问题。我国重污染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加之环保法律的规定,因而披露比例较高。本文选择16个重污染行业中的医疗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能获得更多的有效样本。

三、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

(一)样本选取

2010年9月,环保部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要求煤炭、化工、火电、造纸、冶金、制药、纺织、电解铝、石化、建材、钢铁、水泥、制革、发酵、采矿业和酿造16个重污染行业年度环境报告。因此在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及制度约束下,重污染行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比例较高。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家医药制造业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了家医疗制造业2012、2013年的财务报表和环境报告(包括有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公民报告等),对其中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医疗制造业的信息披露总体情况。本文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巨潮咨讯网。

(二)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总体情况

本文选取了沪深上市的医药制造业公司,剔除资料缺失和St的公司,共获得109家上市公司的样本。2013在109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01家披露了环境会计信息,占整个行业上市公司的92.66%。在披露环境信息的家公司中,25家以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单独披露了环境信息情况,占已披露环境信息公司的22.94%。总体来看,医药制造业几乎全都披露了环境信息,然而公司以独立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披露环境信息数量不多。

(三)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具体分析

1.医药制造业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分析

从医药制造业109家上市公司的具体分析来看,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主要分为文字性描述和量化性描述。文字性描述大概包括环保风险、环保措施、环保奖励、环境违法违规和环境认证体系,量化性描述大多集中在污染物排放量、政府补贴和环保设备费用支付。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公司环境保护的政策实施和下一年度的计划,没有具体披露环境的信息。少部分年报披露了量化信息,通过公司年底污染排放量、能源利用率、排污费和环保专项补助等指标量化披露了环境方面信息。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部分较多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货币与非货币描述并用。(详见表1、表2)

从2013年医药制造业的具体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定性描述方面,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环保措施方面。公司倾向于表述自身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向公众表明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积极措施,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以及自身的环保方针等证明信息对于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去向和处置很少涉及。2103年只有2家上市公司海正药业和昆明制药在年报中说明自身被查处环境污染,被责令整改。在定量指标描述中,公司主要披露了获得的政府环保专项补助、环保设施建设,而对于各种环保指标例如污染物排放量和能源利用率披露较少,仅有18家上市公司在年报或社会责任报告中具体指出。货币性描述大都集中在年报的财务报表及附注部分,通过管理费用、预计负债、其他应收应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披露,企业并设置统一的环境会计科目。因此可以总结,不论企业披露的文字性还是量化性的信息,都较为简单、笼统,带有主观性和自利性,以希望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保护自身利益。

2.医药制造业环境信息披露方式分析(详见表3)

从2103年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来看,董事长报告和财务报表及附注是医药制造业披露信息的两个主要部分。董事长报告中主要集中说明了公司环保风险、环保措施、环保绩效。财务报告及附注则以货币计量的形式披露了企业的排污费、环保设备投入、政府环保项目补助。25家公司以社会责任报告的方式披自身的环境信息,相较于在年报中披露信息,这些公司环境信息比较具体以定性的指标反映了污染物排放量、能源利用率和环保费用。

四、医药制造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于医药制造业的环境信息内容和方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环境会计信息缺少可比性和相关性

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可以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带有随意性,没有统一规定的项目,缺失可比性和相关性。由于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导致企业多是披露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信息比如环保投资、环保措施与环保绩效等,较少披露不利的信息例如环境违法违规和污染物排放量等。另外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方式多样,大多夹杂在年报中,没有独立的环境报告,使得企业之间披露的环境信息不尽相同。因而,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形式和内容不统一,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披露的环境信息没有可比性。

(二)定性披露信息较多,定量披露信息较少

虽然医药制造业环境信息披露比例达到了92.66%,但是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定性披露的较多,以货币形式定量披露的较少。企业大都选择在董事长报告中以定性描述的方式披露有利于自身的环境信息,如企业制定的环保方针,取得环保绩效,未来年度的环保计划以及获得的环保荣誉等。在附注中,企业披露的定量描述多集中在环保投资、政府环保补助和排污费等项目上,这些费用较为笼统,并未单独设置环境会计科目。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企业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披露了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节能减排指标,并且资料较为详细,但是以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披露的企业并不占多数。

(三)披露信息监管不到位

现阶段,政府对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要求还不够,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通常会有选择地披露那些有利于企业的环境信息。例如企业通过采取某种措施使得环境得到改善、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和有关奖励,而不倾向于披露环境诉讼罚款等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从样本公司的年报上可以看到其审计报告中也未涉及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内容,也没有相关部门或机构的环境信息进行鉴证和说明,所以不能保证其信息的可靠性。这种情况不利于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五、完善我国会计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建议

(一)企业以独立报告的形式披露会计环境信息

1.独立环境报告披露的内容

在我国现阶段,应当通过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来披露企业跨境环境信息。这种独立于年报的方式能够使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的环境信息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也便于进行行业之间和行业内的环境信息比较。独立环境报告披露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环境投入,二是环境绩效。

环境投入主要包括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环境资产可以分为计入费用和形成资本化的两类,计入费用的环境成本如排污费、绿化费、废物处理等只与当期活动损益有关的费用,计入资本化的环境成本包括为防止今后污染而建设的环境处理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环保设备建设费用等。环境负债可以分为环境罚款负债和环境赔偿负债。罚款负债指企业违背法律法规需向环保部门缴纳的罚款,赔偿负债指企业污染环境的活动对他人人身造成伤害而向他人进行赔偿的义务。

环境绩效可以定义为企业在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取得的收益和效果。应当披露的内容有:污染物排放量、能源利用率、环境质量达标率、污染物处理方法以及污染事件处理效率等。

2.三方合作加速推进独立环境报告体系建立

我国政府以强制性的方式要求各家上市公司以独立报告的形式披露环境信息。政府环保部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财政部应当三方合作,加强企业独立环境报告的披露,加快建设会计环境信息披露体系,以上市公司作为突破口,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3.第三方对独立环境报告进行审计

企业的独立环境报告要求进行第三方审计,对其中的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信息使用者通过环境报告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因此独立环境报告应当是有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第三方审计保证了环境信息的质量,降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二)政府监督环境会计披露准则的实施

虽然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各种准则,但是这些准则实施的力度有待提高。我国政府部门通过检查监督各上市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加大执法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奖惩制度,对积极自愿编制环境报告的予以环保奖励,对于违背法律法规污染环境而隐瞒未向社会报告的企业罚款。为了激励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自愿性的提高,可以设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鼓励环境保护突出的企业,进而增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力,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三)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直是我国会计实务界面临的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环境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瓶颈。对于企业的财会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他们的环境会计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环境会计及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技能,做好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促进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性,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获取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要增强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机制与奖励机制,以期能够披露更加全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卢馨,李建明.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一―以2007年和2008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3):62-69.

[2]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S].2008-05-12.

[3]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J].会计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