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控目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1:27

财务管控目标篇1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成本

1前言

企业在自身发展中不仅仅要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要相应的调整自身的内部管控体系,使得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协调,全面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想要优化企业内控体系就不得不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目标成本管理控制的应用为企业财务管理结构优化提供了便利。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概念及原则分析

2.1目标成本管理概念分析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无非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每一阶段的财务管理都有相应的管理目标,通过多种财务管理目标相互交织共同指导企业财务工作推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故,财务管理目标是指服务于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的众多工作目标,这些目标共同致力于实现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目标成本则指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企业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成为企业考量某些财务目标是否确立的重要标准。构成企业发展的众多财务目标缺一不可,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优化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控制不可或缺。

2.2目标成本管理原则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制定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具体原则包括如下:第一,要遵循全面原则。企业所制定的财务目标成本管理方案必须要遵循全面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发展内部环境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确保目标成本管理方案与企业当前具体发展情况相协调,确保目标成本管理效用正真发挥出来;第二,要具备完善的配套体系支持。企业在制定目标成本管理方案时需要相应的配套体系支持,确保目标管理方案的真正落实;第三,目标管理方案需要完备的监管体系。待企业将目标管理方案制定结束之后需要相应的监管体系,监督目标管理方案的有序施行[1]。

3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必要性分析

3.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可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财务管理质量关系企业自身运营可以收获多大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对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可以实现对财务管理的控制,确保财务管理工作高质量完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首先,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可以指导财务管理工作。企业通过的明确的财务目标,可以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对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追踪实际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时纠正财务管理出现的方向偏差,确保既定财务管理目标的完成。其次,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可以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管管理中风险控制也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科学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便企业通过成本控制日常经营资金流的运转,避免盗窃、滥用等情况出现,确保财务安全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3.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毫不夸张得说,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得多寡,所以合理科学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之一。企业通过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可以有效对生产中各环节成本进行控制,优化企业生产结构,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促进企业成本的科学降低。例如,企业通过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可以相应的降低每件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综合增加企业的盈利。另外,通过目标成本管理控制便于企业进行内部财务核算,控制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促进企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下去。

4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策略分析

4.1全面考量内外部环境因素科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

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的制定上需要全面科学,充分考量企业当前发展内部与外部因素,提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施行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首先,财务部门需要充分掌握相关企业发展内外部信息。财务部门需要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并从分析的现状出发制定完善相应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为下一步方案的有效执行提供支持。例如,财务部门对企业近五年的财务信息进行汇总,对企业近五年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财务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核算出企业收益年增长率、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具体特点等,进而预测企业财务未来一年可能支出的具体成本,并围绕此制定详细的财务管理目标成本管控方案。其次,完善企业目标成本控制方案授权审批程序。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目标成本管控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方案授权审批程序,确保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可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在成本目标控制方案审批程序完善方面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岗位、明确相应岗位职责、确定审批标准等方面进行控制。例如,企业制定层级审批制度,不同的层级负责不同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案审核。第一层级为企业领导,主要负责企业各项目成本费用定额、管理目标等工作;第二层级为财务总监,负责财务成本审核、复核支出成本计划等工作;第三层级为财务部经济,负责制定相应的方案执行制度及流程等工作。根据企业不同适当增加目标成本控制层级,全面提升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水平。

4.2完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配套体系

企业需要完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配套体系,确保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的真正落实。首先,科学进行财务管理的目标成本预算工作。企业需要做好成本预算工作,科学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需相应成本。企业在进行相关成本预算时可以适当选择多种方法,多次核算提升数据的精准度。例如,财务部门在财务成本预算预测上可选择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专家会议法、定性市场调查法等,提升预算科学性。其次,完善目标成本控制执行体系。企业需要完善目标成本控制执行体系,从基层财务人员道上层领导,实现系统性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执行体系,进一步保障方案的真正落实[3]。

4.3完善企业财务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监督体系

企业需要完善目标成本控制方案监督体系,确保财务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案的执行质量,促进企业发展。首先,企业需要完善相应的财务目标控制监管部门与岗位。企业需要完善财务目标成本控制管理岗位与管理部门,将目标成本管理控制监管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财务管控工作的有序推进。企业需要注意在岗位设置方面要根据当前企业发展具体情况适当设置岗位数量。例如,企业规模比较小的小型私企一般设置2-6人财务管理监管人员即可,确保监管工作的开展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综合效益。其次,企业需要完善相关的岗位职责。企业完善相应财务管理监管体系之外,要明确监管体系中各成员的基本工作职责,保证权责明确,确保监管工作的高质量推进。例如,在基层财务监管人员工作内容方面,可以设置其负责监管组织财会人员正确、及时、完整地处理账务,及时办理银行结算与现金收支业务,第一时间进行财务登记等日常财务工作等监管职责,确保相关监管人员可以监管财务人员做好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控制方式比较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选择方式,企业可从科学制定目标成本管理方案、完善配套体系、完善监督体系等方面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梅,李玉玫,刘学艺.造纸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实践———评《造纸企业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实用手册》[J].中国造纸,2019(7).

财务管控目标篇2

关键词:企业成本;财务目标;关系;对策

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要对成本核算进行全面的控制,以此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本文分析了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提出了现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加强成本控制,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对策。

一、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

1.成本控制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成本控制能够协助企业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从企业的经营环节来讲,企业要想要盈利就必须在交易差中获得最大了利益,这时候企业必须控制成本,通过成本的核算、控制和管理来确保对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让企业财务管理的获利能够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成本控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目标来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综合的管理,这项工作在企业的其他各项工作当中都有着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环节。在市场竞争激励的情况下,成本控制的管理能够协助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竞争中取得成功。总之,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的土壤,离开了土壤的保护和滋养,企业就会有危机。

2.均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就是一切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没有利益的追求,就没有人的积极性,企业发展不能否定市场经济,不能否定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要实现企业利益发展的最大化就必须要控制成本目标,所谓的成本目标以生产最后一个产品的收益与成本来计算,取得最大收益的时候是总收益刚好等于总成本的时候。企业利益是指以实现企业宗旨为目的的同时包括所有相关当事人的利益,是一种集体利益的体现,每个企业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以实现财务计划目标为主的,但是在完成具体财务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如果过度追求往往会误入歧途,不但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反而会使企业的利益更加有限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要依靠成本目标的实现追求利益最大化,让成本控制和财务目标实现共性统一。

二、现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成本控制范围没有有效的扩展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都没有形成有效的扩展,主要表现在:第一,成本控制只是围绕会计部门和生产部门来开展,只是探究生产过程中各种有形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没有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第二,企业企业没有明确的成本目标,即使进行控制亦无控制的标准和依据。有些企业虽然确定了成本目标,但缺乏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其目标徒有其名,未能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第三,成本控制没有形成体系化,没有分阶段、分项目的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企业成本控制的拓展性目标设置必须纳入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中。

2.财务管理的制度缺乏互相的牵制

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缺乏互相关联的牵制,主要表现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会依靠同一个管理者,甚至直接让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财务监督管理,这种模式缺乏良好的部门约束,容易形成会计人员做假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严重还会影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这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制度缺乏互相的牵制就无法形成健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检测不力,也影响到企业健全内部成本控制机制的主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谈何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成本控制,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1.目标成本的制定实现成本控制

为了解决成本控制范围没有有效的扩展的问题,要设立良好的目标成本控制内容,以此来实现成本控制。首先,要进行成本动因的经济学计算。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企业管理者必要先对作业成本计算法加以了解,然后利用“成本动因”的核算来对企业经营活动内的相关事项进行计算,以此来管理财务目标。其次,要将目标成本的制定执行到财务行为之中,企业的会计和分析人员通过研究所有的公开财务报表,精确计算出其它公司的成本。并依此确定自己在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控制流程。另外,为了让目标成本的制定更为有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将成本目标分解为各个小目标,然后实现小目标,最终落实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

2.坚持制度建设严把财务关

为了解决财务管理的制度缺乏互相的牵制的问题,要坚持制度建设,严把财务关。首先,要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具体的制度内容要以全部产品的经营状况作为投资和新产品开发的举策基础;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进行成本动因分析;鼓励经营人员把主要精力用在市场占有率上,而不是用在成本问题上。其次,要确定严格的进料领料制度。成本控制最根本的是在材料的运用方面,因此在进料领料方面要设立严密的制度,让经营者和财务部门人员都要进行层层的制度管理控制,以此来彰显财务制度的客观公正性。另外,要建立纵向横向牵制组织,确保会计人员的不同分工,也要建立内部财务审计部门和内部监察组织,要求对企业财务的监督能够全员参与,每项成本、费用指标都有账可查,有人控制。

综上所述,加强成本控制,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要通过目标成本的制定实现成本控制,坚持制度建设严把财务关。

参考文献:

[1]杨汉明.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J].财会月刊,2011(08).

财务管控目标篇3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目标价值形态独立性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和中心,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财务管理可以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在现阶段,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则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认识上不到位,存在误区,首先一个误区是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做太过简单的认识,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仅仅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忽略了其他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第二个误区就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过度甚至完全地听命于“老板”,忽视了财务管理自身存在的一些规律和相对的独立性。在如今的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大形势下,企业管理必须要将财务管理当做核心,这也已经成为经济专家与所有企业的共识。当前,企业整个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争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要实现这一企业财务目标,我们首先应该从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来入手,从而树立起长远的目标与观点,并将此与质量、技术等其他的管理目标联系起来进行考虑。

一、财务管理目标

从本质而言,财务管理实际就是管理企业所有的资金运动以及价值形态,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企业整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把财务管理当成整个企业管理的重心工作来对待,是现展市场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如何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便成为企业管理者索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做好企业投资决策的把关大事,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资金能够得到安全的流通。应以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为主要指导,与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为企业做好参谋,出谋划策。

最重要的是,财务管理要把好企业的经济行为大关;其次,财务管理要把好企业的投资管理程序大关,尽量实现投资过程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再次是要为把好企业的成本控制和风险收益大关;最后必须要有效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做到开源节流,保证资金的使用可以“四到位”。该“四到位”包括:按照要求将材料费分配到位;与员工资应该按照事先规定的数额分配到位;要依法纳税,将税款预留到位;管理费用应该按照具体的规定分配到位。

除此之外,财务管理需要将自身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企业所有资金的保值和增值,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赢得发展的机遇,就必须要建立一套顺应现展机制的科学激励机制,在企业现有的各项约束体制中,财务管理需要其将本身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全面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再者,财务管理需要认清当前形势,进行合理的利润分配,从而充分地调动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企业的利润分配,指的是企业按照有关的国家规定,以及各位投资者的有关决议,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净利润做出有效合理的分配,在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利润分配起的是有效的杠杆作用,它对企业与其他各方面处理经济关系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有效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成本控制管理

在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对于成本的控制绝对要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别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性能与质量上均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那么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就只剩下价格,但是产品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成本,主要是因为只有降低成本,才能降低企业产品的价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就必须是一种全过程、全面化的合理有效的控制,而不仅仅是控制好产品的生产所需成本,最主要的还是要控制好产品生产周期内的所有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对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才有可能真正降低企业成本,而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也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型的社会,这同样也是企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主要方面。

我们需要注意的则是,企业在做自身成本控制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顾及到本企业产品的不断更新,尤其要重视提高产品质量,绝对不能仅为了追求降低成本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保证,这是一种片面的短视行为。更不应只为眼前的利益而偷工减料,甚至冒牌顶替,这样做不仅坑害了消费者,长此以往,也会让企业丧失信誉,甚至会面临破产。

三、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实际上,目前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而且成本控制也并未落到实处,成本控制主线思想还是在延续传统思路,没有进行创新,主要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人才

企业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是现在影响财务发挥其核心作用的一个主要问题。如今的企业普遍都比较注重培养科研方面的技术人员,但是却不够重视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也只是重于使用而忽略了培养,会计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主动研究一些更深层的管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对财务的管理工作也只能是心有余却力不足。

(二)管理人员不够专业

企业内许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理财观念相当落后,缺乏必要的理财知识,只是一味的听从于领导的指示与安排,没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缺乏重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严重阻碍了这个时代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的理财进程。

(三)缺乏内部监督体系

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非常的薄弱,又在很大程度上被领导所制约,财务监管人员也没有办法好好行使其本身所拥有的监督控制权力,控制监管无法顺利实施,管理工作经常不到位,即便出现问题,也无人追究,更无人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非常混乱。

四、实现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决策

我们首先要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比较科学合理的认识,必须要从意识上确定财务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核心地位,必须要狠抓财务管理工作,进而带动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组织方面,财务部门负责人要由上级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来实行任免考核制,在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这样有利于各财会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独立处理业务,确保所有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也为财会人员今后的决策提供信息参考;要正确处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二者的关系,会计核算是基本,而财务管理是重点,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要进行两手抓,从而使财务管理的具体职能得到发挥。在具体措施方面,要有计划有组织地为财务工作者创造学习条件,促进其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全面提高,建立起有效的考评制度,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仅懂得会计核算工作,还应该身与理财和管理。

要将企业财务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做好,使其真正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要抓好下列几项工作:要自觉把握市场机制以及各项价值规律,使企业资源都能得到切实的最佳配置,真正实现国企增值;要建立起会计方面的信息系统,充分开发并利用好信息资源,指导和服务企业的各项决策,还要将会计核算当做基础,全面开展经济核算工作;将现有资本的保、增值再作为一项资本,建立起资本金的制度,有效防止企业出现行为短期化的现象,进而维护企业的各种合法权益;增强企业成本核算的能力,从而加强并提高企业的管理性基础工作,将企业成本管理所发挥的职能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并建立以财物为核心的成本考评机制,降低损耗,提高收益,要能够合理的筹集到最多的资金,最大化的优化资金的结构,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其使用效益。

总之,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善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有效关系,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所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在新时代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光照.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J].China'sForeigntrade,2012

财务管控目标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目标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我们之所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为它是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动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都与财务管理有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进、销、调、存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财务的反映和调控。企业的经济核算、财务监督,更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是一种客观要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地"流动"。资金活,生产经营就活,一"活"带百"活",一"通"就百"通"。如果资金不流动,就会"沉淀"与"流失",得不到补偿增值。正因为这样,资金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亦是一种客观必然。财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监督、财务检查、财务诊断等环节。这些环节中的活动不仅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而且都处于"关键点",而"关键?quot;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区别于经济管理中的其他管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因此,抓企业管理应以抓财务管理为基础,为入手点。这样,既可以抓得实在,又揪住了"牛鼻子"。并把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全方位地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去,既包括产品成本,也包括人才成本等,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成本控制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否则,再好的成本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我们应从成本控制入手把财务管理推向一个新阶段,这是企业目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着重探讨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目标等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大约在15-16世纪,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城市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期的股份制公司的出现要求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诞生了。但这个时期的财务管理还仅仅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附属部分,还没有自己的独立职能,也缺乏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因此,这只能财务管理的荫芽时期。到了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产业革命进入完成时期,随着股份制公司的不断扩大与逐渐完善,为了适应怎样筹集资本、发行股票,怎样分配利润的需要,才产生了专业化的财务管理。我国企业管理和理财的发展应该说是走过弯路、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不是以追求企业效益为目标,收益分配是按劳分配口号下的平均主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3年,党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行科学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才被重视起来。目前,国有企业正在加快企业改制工作。单一的国有企业正朝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混合型经济形式发展,经营者与企业职工持股使国有企业和广大员工真正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之后,将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与法人治理实体。建立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与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

一、财务管理要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

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例如一个正确的决策为企业盈利100万元,如果失去了机遇,没有作出及时的决策,这个决策成本就是100万元;如果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不仅没有赚到100万元,反而亏损了100万元,那么,这个错误的决策成本就是200万元。因此,决策也必须讲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昌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因之我们常说: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投资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利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有很多种类;从投资回收的时间划分,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从投资的方向来看,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以投资对企业前途的影响为依据,可分为战略性投资与战术性投资,以及初创投资与后续投资;确定性投资与风险投资;相关性投资与非相关性投资等等。这些分类是从逻辑划分的二分法划分出来的,每一种投资本身就具有多种类型的性质与特点,例如一项长期投资本身,它既可能是战略性投资,又可能是风险性投资等等。因此,我们在考虑投资时必须把好以下"四关":

第一,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经济行为关。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根据资料调查过若干个国有企业存在不少失误的投资决策例子,其中一个很大的失误原因是没有从经济规律本身去决策,而是?quot;政治"、"人际关系"等因素轻率地作出了投资决策。例如一个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听命于某位上级首长的"暗示",给上级的老首长的儿子的一个公司投资300万元,结果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又例如一个很成功的国有企业的总经理,为了回报他的故乡,强行主张在他的故乡投资500万元办厂,而他的故乡却不具备办这种工厂的条件,结果厂是办成功了,却年年亏损,成了这个企业?quot;沉重包袱"。甚至还有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把国有资产随意地投资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和身边的人,严格地说,这已经是一种腐败行为,是一种犯罪了。这一种投资方式在资料调查的投资决策失误中竟占40%左右,是一种十分值得重视的现象。另一种投资决策失误是投资决策者本人素质差,官僚主义,独断专行,自己又不懂经济规律而拍脑袋作出的决策。这种投资方式在资料调查的投资决策失误中约占50%。

第二,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调查研究关,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按法治办事。投资决策是一个过程。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否则不能轻易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即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者以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一定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力等诸多方面有可靠的证明。合同要严格把关,符合有关法律手续,切不可留有隐患。

第三,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做到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同种类的投资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经不同的部门审批,例如:有的投资,总经理个人可以做出决策,有的投资需

经董事会批准,而有的投资则需报上级部门审批。

第四,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投资的目的是要有效益,要赚钱,因之必须实行投资成本控制;要有风险意识,尽力规避风险;投资要有效益,还得及时回收,以确保投资成功。

二、财务管理要为企业管好资金,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与安全。

目前,不少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资金入不敷出,存在资金缺口;二是资金被挪用、被挤占;三是叫人头疼的"三角债"。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当然,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第三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据笔者对一个装饰工程公司的调查,这个公司在做装饰工程时,挪用工程资金,挪用材料资金,三角债现象相当严重,也存在偷税漏税的违规操作。后来,这个公司加强了资金跟踪管理,制定了资金使用"四个到位"原则:一是材料费按要求分配到位,不得挪用挤占;二是员工的工资,按施工定额兑现到位发放;三是国家的税收,按税法预留到位使用,不得违规;四是管理费,要按规定分解到位使用,不得拖欠。由于有了这"四个到位",这个企业的资金流通与安全便有了基本的保证,可见,搞好资金管理也完全是办得到的。

三、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和责权明确的法人实体,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建设一个团结、开拓、廉洁的领导班子是搞好企业的关键。从防止腐败着想,企业必须加强监督作用。正如交通规则一样,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自由。在企业约束机制之中,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财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不按财务制度办事的人,要改于抵制,直至向上级反映情况。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说来,是对企业资产负责,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总经理负责,而从法治上说,又必须保护财务人员的职责与个人权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四、财务管理要掌握好新形势下的合理利润分配,调动各层次人员积极性。

利润分配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投资者的决议对企业净利润所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在企业中起到杠杆作用,它对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国企业利润分配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按劳分配"的口号下,实质上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这也是不少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厂长、总经理工资收入与一个普通员工相差无几,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是不合理的。有一些厂长、总经理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临到退休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心理不平衡。个别人竟敢铤而走险,知法犯法,贪污受贿,形成所谓的"五十九岁现象"。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个科技工作者收入同一个体力劳动者也相差无几,这也是利润分配十分不合理的现象。在利润分配上吃"大锅饭"是一种落后意识,是有很大危害的。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实质就是打破利润分配的"平均主义"。小平同志又提出"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就是为利润分配进一步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科技工作者可以以科学技术入股分红,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等,可以说是利润分配在新形势下的必然结果。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将成为企业的主要利润分配形式,职工持股,经营者持股将使企业和员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润则视其参股比例不同而不同。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的利润分配如何才能更合理,更能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从而调动各层次、各种人员的积极性,是财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成本管理控制目标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其结果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如有甲乙两个服装公司生产同一规格的裙装,所用面料、人工都一样。甲公司生产100件成本总额为2000元,单位成本为20元,乙公司生产100件成本总额为3000元,比较而言,甲公司生产成本低于乙公司,但乙公司多花费的成本是因为请服装师设计了一种流行款式,并改进包装。结果,甲公司产品售价每件30元,而乙公司生产产品售价为每件50元,由此我们看出甲、乙公司成本支出带来的收益不同,乙公司明显高于甲公司,这种差异就是成本效能差异。

产品单位成本越低越好,要不断扩大产量,通过单位产品固定成本的降低来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成本效能理论认为成本效能习性也是成本的一种状态,它通过对企业的成本剖析,将成本划分为基本成本和效能成本。基础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通常的。原有的情况下耗费的成本,如上例中甲公司的单位成本20元即为基础成本;效能成本指企业在原来的基础上为改进产品质量,增加或调整产品功能、改进产品设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功能、扩大产品知名度所花费的成本,如上例中乙公司改进款式、包装所花费的成本。效能成本虽然使单位产品成本在基础成本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它却能通过增加少量成本支出形成更大的价值,如乙公司单位产品仅比甲公司多支出10元效能成本,但却可以形成20元的增值价值,从而使乙公司单位产品盈利达到20元,而甲公司仅为10元。

一、因不只限于产品数量。

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就必须先了解成本为何发生,它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何关系对于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其成本动因是产品的产量,按产量进行这部分的分配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制造费用就不一样了。传统成本管理对制造费用是先归集,再按一定标准(通常是生产工时),将之分配到各种产品中。这里面就隐含着一个假设:即制造费用的发生也是与产品的产量(工时)为直接相关的,并且是呈正比例比例。这种观念是适用于大工业时期的生产特点的。在这个时期,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是花费在产品的制造上面,而更为集中地体现为产品的直接成本即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制造成本尤其是直接制造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的发生与产品的产量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当然选择产品数量作为成本动因,但当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的时候,这个缺陷就变得突出了。很明显,诸如生产准备、材料搬运等费用的发生与投产次数非产品的产量(工时)直接相关,因而虽然小批量生产、工艺复杂的产品单位单位直接材料成本和单位直接机器工时相差无几,而前者的单位制造费用则比后者大得多。很明显,现代企业产品中的科技含量的增加,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并非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相关,或者说至少不是只与产品数量直接相关。如果还按照传统方法计算产品成本,会高估低科技含量产品成本,

而低估高科技含量产品成本。成本计算的错误导致企业生产决策的错误,这对于企业来说,是足以致命的。那么,要准确控制产品的成本,就应该从成本的多重动因入手。产品成本的发生,有些与产品数量(生产工时)相关,有的与非产品数量相关,那么,我们就必须按与成本发生相关的其它因素去追溯计算成本。既然产品数量不是成本动因,那什么是成本动因呢?如果说是产品,那么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在不同时间、不同企业,其成本会不一样呢?事实上,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劳动本身创造了价值,相应的,是企业的各项劳动,而不是产品本身导致消耗成本的发生。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使企业的资源利用达到最大的效益,就应该从作业入手,力图增加有效作业,提高有效作业的效率,同时尽量减少以至于消除无效作业,这是现代成本控制各方法的基础理念,其他各种概念都是围绕其开展的,因而也是本文的立足点。

二、成本的含义变得更为宽泛

传统的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而将其他的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一律作为期间费用,视为与产品生产完全无关。在其他费用占企业总成本比重较小时,这种做法是"差不多"可以的。然而,现在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查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一般的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从第一件产品投产到最终停产(停止销售)的过程,这只是一种表层的认识。严格意义上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企业引入该产品概念开始,到企业放弃与该产品相关的一切业务活动为止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另一方面,顾客使用该产品的整个消费过程也应包括在内,因为,消费过程的各种情况也是产品竞争力的部分。因此,广义的成本概念,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中游),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上游),同时也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下游)的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相应地,对于成本控制,就要控制这三个环节所发生的所有成本。

三、成本节省到成本避免

传统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过成本的节省来实现的,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浪费资源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成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主要方法有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或设备,是企业的一种战术的改进,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但是,这种的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种改良形式。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了几乎所有的维修成本和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其它成本。成本避免的思想根本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认为事前预防重于事后调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这种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一种高级的战略上的变革。

四、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竞争因素

在价值链的各个阶段中,时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行业的各项技术的发展变革速度已经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很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确立在行业中的"老?quot;地位,就要尽快的抢占市场。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只能捡别人的剩饭,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缩短设计、开发的生产时间以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时间的竞争力还表现在顾客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上。顾客购买商品,其所得到的价值不仅仅限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还表现在产品所附带的服务上。今天的顾客认为:没有相应售前售后的服务,就代表企业不打算作这笔交易。企业能将产品及时地送到顾客手中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顾客的意见采取及时的措施,使顾客价值最大化。这样既可以获得市场,又可以随时掌握市场的动态。

五、成本控制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企业

一说起成本,似乎这只是会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事情。这种认识极为有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的成本动因的理解是企业战略高度上的,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更应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求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共同的努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的手段,另一方面,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在我国,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迎接入世的挑战。

六、成本管理的思想要创新,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来获得更大的产品价值。

传统管理会计的思想是增加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以使产品单位成本下降。这是一种单纯地降低成本思路,是成本管理的初级形态。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者对产品的关心已从数量上转向更加关注质量、外观、花色、功能、品牌、售后服务等方面,相应地企业的生产也要从数量增加向产品功能、花色、外观、质量等方面转变,小批量、多品种、多功能是买方市场大多数产品生产的特点,单纯地依靠产销量的增加降低成本越来越困难。成本效能理论给人们一种创新思路:从单纯地降低成本向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来获得更大的产品价值转变,以成本支出的使用效果来指导决策,这是成本管理的高级形态。

七、.成本管理的导向要创新,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市场的设计和售后服务阶段。

传统管理会计关注成本总额与产品数量关系,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根据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计划,建立责任会计,进行生产过程控制,应该说这是很有必要的,但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仅对过程控制还远远不够,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面向市场的设计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成本效能理论要求企业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和本企业的资源状况,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功能、品种及新产品、新项目开发等提出要求,并对销量、价格、收入等进行预测,对成本进行估算,研究成本增减与收益增减的关系,确定有利于提高成本效果的最佳方案。

(三)、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

当前,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成本控制没有落到实处,成本管理的思想没有得到创新。存在其主要问题是:

1.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缺少,是影响财务核心作用难以很好发挥的主要问题。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2.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或出于认识原因,或出于奔忙,在核算事务中,导致出现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

3.企业改革不到位。大多数企业厂长、经理既是企业资产的

代表者,又是企业经营的负责者,也是职工和自我利益的代表者,在这样三职集于一身的情况下,厂长、经理任命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必然要对这位经营者"负责",迫使会计人员做假帐、报虚数,形成"厂长财务"、"经理报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谈何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

(四)、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对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存在问题采取必要措施

近期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企业管理已经到了不抓不行的时候。据有关方面对我国2000家亏损国有企业的调查表明,政策性亏损占整个亏损企业的9.9%,客观原因亏损占9.2%,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占80.9%。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有:

1.在认识上要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抓财务管理为主,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发展。

2.在组织上:财务部门负责人应由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任免,在经营者的领导下工作。以利于财务部门按照财会法规独立处理业务,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性,也利于财会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发挥其管理参谋作用。

3.在财会工作上:要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以会计核算为基本,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在抓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和作用。

4.在措施上:有组织、有计划地给财务人员创造学习条件,促使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建立财务人员工作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为加强财务管理献计献策。培养财会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善于理财,善于管理。

(五)、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挥财务管理核心作用

为使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使之真正发挥核心作用,就必须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是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使企业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2、应当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企业决算服务,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开展全面的经济核算;

财务管控目标篇5

一、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思路探索

对于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控制目标成本,对于已经有的目标成本,是必须要实现的目标,目标成本是中标的价格减去目标的利润,中标价格是不能改变的,目标利润也是必须获得的,没有利润,企业也没有发展的必要。因此,企业的发展要想获得一定的利润,必须控制好企业的目标成本,对于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应该从企业的目标实现的细节中进行控制,包括对设计图纸的研究,施工方案的选择以及对施工人员的安排,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

二、目标成本的锁定思路

企业进行施工,是一定要获取利润的,利润获取的多少也就取决于企业如何进行运行,在一项目标工程中,目标价格是既定的,不能有任何改变,利润也是要有的,利润获取的多少取决于对目标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成本控制的比较好,利润相应的也会比较多;反之,获得的利润也是比较少的。

三、施工组织方案为源头的成本控制核心

施工组织方案是目标成本控制的核心,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好、效率高可以相应的控制项目成本。对于一些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并不是十分合理的,在制定方案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考察,不能结合施工项目的规模、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会造成的施工质量不能达标,成本费用也会增加。目标成本的控制是要迎合市场的需求,首先要从方案的设计入手,一个良好的施工方案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成本,施工方案设计中,就要考虑到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一些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进行实地的考察,了解施工现场情况,从初期的施工设计方面入手,做好各个细节的设计工作,从源头控制成本,可以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

四、分解目标成本,落实责任人的探索

对于目标成本的控制,应该将其进行分解,分给不同的部门,落实到具体的人员或者是组织,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从每一个细节上控制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等的浪费现象,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避免出现财物风险。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落实到个人,从细节管理中控制企业成本,例如,对于材料的管理,应该由专门的人进行管理,确保材料的采购以及使用都是比较合理,不能出现浪费的现象,对于施工现场的控制和管理也要有专门的建造工程师进行管理,负责施工现场的各个细节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其每一个项目负责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从每一个细节中入手。

五、实行工程否定制度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定会有已经发生了的成本,但是已经发生的成本并不一定的是合理的成本,企业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时常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分析其发生的成本是否起到作用,是否可以借鉴,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不断寻求新的方法和途径控制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应市场的发展,选择适应企业发展的新的方法。

六、重视工程结算管理

工程的施工竣工之后,工程的项目结算也是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项目结算长期搁置的问题也时常会发生,应该收到的一些财务账款有时也不能按时收到,其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有时也是不能够衡量的,对于遇到的这种问题,可以成立项目结算机构,由专人负责项目工程中各个环节的工程结算问题,要充分的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有关索赔问题的内容,对于可能出现的拖欠账款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解决,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工程结算工作的管理,从最初的施工阶段,就要做好相应的安排和管理,双方要提前签订好合同,要根据合同的条款执行,为后期的项目工程结算奠定良好的基础,专门负责款项结算的员工应该做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文件管理,加强对基础工作的管理,做好各个细节项目内容的核查,例如,项目工程的编制、实物数量的核对等的相关工作内容,认真做好每一次的项目工程的检查,做好对项目账单的管理,将每一笔账目都进行明确的记录,以便于后期的核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项目工程管理中,企业工程的目标成本的管理与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都是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因素。企业要从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控制相关的成本,对于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核实,将目标成本分为很多的细节进行管理,可以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个人,明确工程项目的权利和责任,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企业后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玉玉,孔迎春,刘贤.隧道工程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分析评价[J].江西建材,2017,(09):253+256.

[2]王孟钧,赵娜,胡雅清,丁山茗,姜力文.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地铁工程成本管控行为激励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09):28-32.

[3]孟俊娜,贺宁.建筑企业工程成本预算本体网络的构建[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05):109-114.

[4]闫文凯,刘济瑀,张弋丹.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成本控制方式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8(01):1-6.

[5]张志宏.分包工程成本控制中财务部门的作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1):82.

[6]王颖,马亮,白居,张云霞.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型国际工程财务风险控制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07):1104-1110.

财务管控目标篇6

面临政策与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合同风险和成本风险等,施工企业只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想办法来解决已产生的风险。本文提出工程项目对目标成本进行管理控制来应对产生的财务风险。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只有对投标工程从投标开始进行目标成本预测,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管理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费用,使工程利润最大化,同时对管理控制结果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目标成本的锁定

目标成本=中标价格-目标利润。对于已经锁定的目标成本是必须实现的,是“必达的目标”,是“死命令”,不是简单的口号。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人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能干+巧干”,只有这样才能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秘诀。因为中标价是不能随意变更的(设计变更除外),目标利润是必须有的,没有目标利润,我们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我们就必须在目标成本上下功夫。锁定目标成本,我们就可以发挥潜能找到降本增效的好办法。这样也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例如,我们集团公司在承建某公司的技改项目时,由于该工程是在标底价下浮比例超过25%的价格中标的。这个信息在当时是一个很不好的先例。中标后,集团公司调集精兵强将对图纸会审,精细设计施工方案,组织核心兵团,下达目标成本死命令,充分授权并立下军令状,制定了严格的奖罚约定书。在目标锁定,项目经理充分调兵遣将合理周密安排下,最终达到了预期既定目标。这是一次充分“顺应市场”的大练兵。

二、成本控制从施工组织方案抓起,从源流抓起,从细节抓起

一些施工单位制订施工方案时未派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深入调查研究,未按照工期要求结合施工项目规模、特点、复杂程度及现场条件制订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所需机械设备增加、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投入的成本费用相应增加,同时增加了资金占用量。

目标成本的立足点应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产品的策划、构想与设计阶段,体现的是一种“市场要我怎样,我就能怎样”的全新理念,完全迎合市场的需求。这样就将成本控制在设计初级阶段,从源流抓起。因此,施工企业就必须从中标价入手,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下功夫,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去安排施工技术方案。直观地说,施工组织设计就是在方案中“建筑工程”,既然实际施工过程必然发生成本,那么,施工组织方案中的“建筑工程”考虑成本发生这一因素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因而,降低产品成本的重心应该从生产阶段转移到施工组织设计阶段,以保证有备无患。也能够体现出成本企划的源流控制,源流管理的成本控制管理原则。

只有对所投项目认真调查研究,筛选方案,树立投入产出观念,重视价格风险的控制,量力而行,精确报价,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三、分解目标成本,落实责任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控制成本,减少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的浪费,控制管理费用,避免整个项目成本超出预算,使项目实际收益高于期望收益,企业的财务风险就可以预防或降低,具体方案如下:

将目标成本按照成本构成进行分解,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安排分项成本控制责任人,确保成本能够从细节入手进行控制和管理。比如,材料的管理,必须由材料工程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材料的采购及周转材料的使用和工程技术要求及工程进度保持一致;机械设备的管理就必须由机械工程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等;施工现场的控制和管理就必须由建造工程师(国外称其为现场工程师)进行控制和管理;整个施工现场就由各个分项现场工程师(土建,钢结构,幕墙、消防、水电等)进行控制和管理。分项成本控制责任人就是该项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真正的落到实处,也才能真正保证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够从源头控制,从细节抓起。

四、实行成本否定制度

已经发生成本未必就是合理的成本。因此,企业定期对已经发生的成本实行否定制度,找出降本增效的新途径,相信人的智慧相信人的潜能。充分意识到“不是市场适用我们,而是我们顺应市场”的成本管理意识。

五、项目法施工以及工程总承包管理为成本企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总承包管理就是“由方案(业主的)到总承包单位在业主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交钥匙”的工程管理方式。即业主将其要求和要实现的功能及拟投资额对外公开招标信息,有资质单位参与投标。业主向中标的总承包单位进行交底,总承包单位就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和论证并负责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最终由总承包单位向业主交钥匙。在这样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企划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这也就为总承包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点,但更是挑战。这其中项目管理就是对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考验,更是其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的考验。简单地说,就是业主给出项目整体大致规划(主要功能和用途)和概预算,总承包企业就根据业主的要求提出能够达到其要求的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项目管理方案、项目施工方案以及预算金额。业主从参与竞标的总承包企业中确定中标企业,中标企业根据和业主签订的合同组织项目管理和施工,最终实现“交钥匙”的项目管理和施工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因此,这就给“成本企划”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财务管控目标篇7

关键词: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目标实现

一、前言

企业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也属于相对重要的方法与手段。怎样从成本控制出发,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的得到有效实现,是目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财务管理目标受到成本控制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实现财务目标的相关策略,旨在从根本上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成本控制措施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成本控制影响企业经营利润

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盈利情况得到增加,因此,要想促进企业的经营利润得到增加,则需要使成本降低。企业在确保不改变收入的基础上,使成本降低能够更加快速的提高企业利润;如企业出现收入降低时,则应该使成本降低对利润下降的情况进行抑制。倘若企业有着较高的成本,在不断亏损的情况下,则会导致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使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无法将自身的作用全面的发挥。企业降低成本不但能够促进产品竞争力、价格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还能够在售价消减的情况下使销售范围得到扩大。另外,企业对产品设计进行创新与促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对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生存的危险主要是由于无法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还加大新产品开发以及促销的力度,没有合理的投资决策,造成企业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成本控制的影响。

(二)企业成本控制影响股东最大化财富

一般企业在创办初期,股东的主要目的则是将财富扩大,企业的股东的财富最大化主要是最大化企业价值,企业价值则包含股东出售股权以及获得股利等方面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均是在市场投入后才可以从价格趋势上将企业价值进行全面表现。股票价值是对股东财富有着较大的影响,一般观察企业财务管理实现目标的程度,通常可以根据企业股价的高低程度来进行反映,而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决策以及外部环境均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着企业的股价,倘若能够合理的控制成本,则会促进企业的股价以及经营效益获得较为明显的提高,从根本上使财务管理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三、完善成本控制措施,促进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一)构建最大化的价值理念

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组织是追求利益,但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最大化账面利润,而是促进所获得的利润能够有着最大化的价值。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运转资金的背景下进行相应管理,其重视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增值,因此,企业要想使最大化价值的目标得到实现,则需要加大控制费用、成本等项指标的力度。

(二)拓展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范围

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变化,比如,企业流程受到信息技术以及知识经济的影响、新型组织的需求以及结构、较为激烈的社会经济竞争等方面。企业应该重视成本降低以及创造价值等工作。通常情况下,企业在控制成本时有着一定的约束性,无法全面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因此,就需要企业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进行降低成本处理,企业在全面进行市场调查的前提下,应该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解,重视对开发新项目、新产品、功能品种、服务质量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预测企业的收入以及价格,估算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成本,对企业收益增减以及成本增减进行有效研究,对促进成本控制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促进对成本控制意识有效强化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减少支出、节约成本等方面工作,一般企业的成本降低则会促进利润得到增加。因此,企业在采取管理过程中则应该针对成本效益进行有效的管理,尽可能的确保成本得到节约,支出得到减少。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待能够给提高企业效益的产品,应该促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尽可能在产品上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企业能够获得较为长远的经济利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要想促进财务管理的目标得到全面实现,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企业生产运营的成本。企业良好的控制成本对财务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全面支持并理解对成本控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因为只有社会、企业等共同努力,才能够构建良好的条件以及氛围控制企业的成本,从根本上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最大化的目标得到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钱建红.论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J].科技信息,2009,12(06):272-273

[2]王芬芬.浅谈企业成本控制[J].企业导报,2009,6(02):172-173

财务管控目标篇8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财务管理;成本控制

1.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不断深入背景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在成本控制、财务管理方面依旧存在诸多不足,所以企业领导者要高度重视,及时制定对策解决,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促进企业有效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成本控制在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的作用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企业成本控制

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指的是企业管理人员采取特定手段给予企业自身及企业竞争者分析信息数据,为企业管理者制定、评价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依据,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位置的目的。企业成本控制作为一个系统过程,贯彻企业财务管理全面环节。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成本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成本控制一定是全面环节的控制,一方面要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要对产品周期内所有成本进行控制,唯有产品周期成本获取良好控制,企业成本方可实现有效缩减。开展成本控制,有着各式各样的方法,包括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以及价值工程法等,其中定额成本法可从材料定额、工时定额及人员定额展开;标准成本法可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及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展开。

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指的是企业财务管理在相应前提、环境下所需要获取的期许结构,其属于企业全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着手点、定向机制。现如今,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转变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主要包括:①财务管理应当提供给企业投资决策以有价值的参考;②财务管理应当开展好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保证资金运转有序、安全;③财务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对企业财务的监管职能;④财务管理应当对企业所得利润进行合理划分,有效激发企业全体人员工作主观能动性。就成本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关系而言,成本控制所需面对的是相较于未知市场更为明确的企业内部环境,成本控制要消耗的投入相较于增加收入需要的投入要低,也就是说成本最低化、收入最大化即为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源头,不存在成本控制,便无法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成本控制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手段。

4.成本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4.1影响企业经营利润

企业在保证不变更收入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成本可更迅速提升企业利润,就好比企业引发收入下降时,应借助降低成本来对利润下降状况予以抑制。如果企业存在相对高的成本,在逐步亏损的状况下,企业将引发破产的可能。企业成本控制一方面可提升企业产品、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于产品售价削减情况下扩大产品销售覆盖面。此外,企业对产品设计开展创新,改善产品质量,同样影响着企业经营利润。

4.2影响股东财富

常规企业在初创阶段,企业股东以财富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企业股东财务最大化则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企业价值涵盖了股东出售股权及获取股利等方面内容,一般状况下,大都是于市场投入后方能自价格发展层面将企业价值予以全面凸显。股东财富很大程度上受股票价值影响,企业在经营发展实践中,企业股价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包括企业管理决策、外部环境等,如果企业可开展好成本控制,则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股价及经营效益,自根本上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4.3影响社会效益

很大一部分企业往往在经营发展期间,会对企业自身社会目标予以一定程度的忽略,就好比一些造纸厂、化工厂等在企业自身经营不善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建设污水处理池,在生产期间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至河流湖泊中,引发生态污染。倘若企业可开展好成本控制工作,拥有充足的运转资金及市场占有份额,便能够对社会责任进行很好地履行。企业唯有有效降低成本,经由集中式财务管理,严密观测企业成本执行状况,改善产品质量,方可达成产品设计目的、市场认可目标,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有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4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

企业全面经济效益受财务管理优劣很大程度影响,在资源配置整合、优化,强化企业经济框架调整的政策背景下,企业唯有选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强化成本控制,方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强化企业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为企业开展投资活动予以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可缩减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某种意义上而言,成本控制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活动,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成本控制不得当,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便无从谈起。

5.完善成本控制,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5.1强化信息技术管理

信息技术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重要保障。倘若未有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企业成本控制实效将极大地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不得有效实现。鉴于此,企业应当强化信息技术管理,提升成本控制水平,构建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严格执行全面系统信息发展规划,尽可能缩减盲目、重复投入等不良情况,积极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5.2更新成本控制理念

结合成本效能理论,可将企业成本划分成基础成本、效能成本。其中,基础成本指的是一般情形下企业生产相关商品或提供相关服务对应消耗的成本;效能成本指的是改善商品、服务质量对应消耗的成本。相较于基础成本,即便效能成本会有更大的成本消耗,但却能够生成更高的成本价值。换而言之,企业应当更新成本控制理念,提升对效能成本价值重要性认识,强化成本控制实效性,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5.3实施全面成本周期管理

企业成本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的概念,涵盖了企业上游成本、中游成本以及下游成本等方面内容。而各个方面内容又牵涉了一系列具体内容,好比上游成本中的设计开发成本、中游成本中的制造生产成本以及下游成本中的保养维修成本等。鉴于此,在企业成本控制期间,应当实施全面的成本周期管理,对企业生产中每笔开支进行严格控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有效发挥企业各部门员工力量,相互协作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推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实效性。

5.4健全成本控制约束机制

有效推行企业成本控制约束机制,对成本控制获取预期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应健全成本控制约束机制,加大对部门成本费用控制力度,把成本控制与员工薪资福利进行有效结合,构建生产期间严格控制成本的长效机制。此外,还可推行固定成本控制管理方式,该种成本管理方式是经由对企业成本定额的控制,作用于缩减企业成本,推行成本定额控制可与企业每一部门工作职责、员工薪资等关乎员工实际利益的内容联系起来,自企业人员、产品全面管理中出发,将成本控制管理切实做到位。

5.5拓展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范围

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变化,比如,企业流程受到信息技术以及知识经济的影响、新型组织的需求以及结构、较为激烈的社会经济竞争等方面。企业应该重视降低成本以及创造价值等工作。

财务管控目标篇9

关键词:财务成本控制;公司;项目管理

1、前言

公司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标的营利单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构良好的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模式对于公司的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创造价值。它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管理的迫切需求,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准。

2、财务成本控制的理论层面分析

2.1财务成本控制概念简析

财务成本控制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运用科学原理与手段,按照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例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原则,对公司财务项目的各个步骤在成本上进行评估的全部组织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公司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以及与其相关的人员的经济权益,尽量降低公司项目管理的成本价,追求最大利润。

2.2控制的理念与内容

2.2.1财务成本控制的相关理念

财务成本控制具有鲜明的原则性,指导和规范着财务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各项基本事项,是保证企业及其内部机构人员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一种价值控制和综合控制。财务成本控制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面论和重点论的结合

财务成本控制必须做到全面和重点的突出,全面控制要求财务成本控制所涉及的面广,必须综合衡量各项指标,要对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的所有内外部环境实施总体控制,全面控制包括全过程的控制、人员控制以及全要素的控制等方面。财务成本控制中有些财务项目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财政的预算、资金的投放以及材料的采用等,因此在全面控制的前提下,还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重点项目的成本控制,以做到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日常控制和定期控制的结合

财务成本控制对于每一笔日常资金的流动都要有源有尾,要时时清算,事事控制。日常控制的工作量繁杂且任务量大,因此对于财务控制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极高的要求。定期控制则是侧重于在月末或者季末对财务状况做定期的检查、盘算以及分析,根据财务成本的支出与收入关系以及各部门的人员、物资分配状况及时的调整财务成本控制的机构,使公司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3)定性控制和定量控制的结合

财务成本控制的定性分析就是对公司财务成本大方向的把握,即公司的财务成本控制必须要在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范围内活动,日常的资金成本要有源有据,有章可循,人员要定员定额,费用开支要符合行业财务的规定程序。财务成本控制的定量分析是指从量上规定公司财务活动的具体控制。定量分析涉及到公司所有财务的方方面面,对财务制度的标准和目标控制有定量的规定。

2.2.2财务成本控制的内容

财务成本控制的内容繁多,包括债务风险的控制、资产质量控制以及成本费用利润的控制。

债务风险控制是指公司在筹资方式,债券种类以及偿债期限的选择上的控制。债务风险控制的评价机制是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以及已获利息倍数等指标来衡量的。所谓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负债率显示公司总资产中的负债额度,是公司负债承担能力的衡量指标。资产负债率的比率越低,债权人所要承受的风险就越小,安全系数就越高。所谓已获利息倍数是反映公司息税前利润与所付债务利息关系的指标,是公司息税前的利润总额在利息支出中所占比重,可用来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财务成本控制的债务风险控制的评价指标有两个,即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

资产质量控制是指资产在公司管理机制中发挥作用的质量,评价资产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是资产的周转速度,一般而言,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价值体现的越为充分,质量越高。资产质量评价分析主要有资产获利能力评价、公司营运能力评价、资产结构评价以及资产项目分析等方法。

成本费用利润控制是指一定阶段公司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是整个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核心,通常把净资产收益利润作为衡量指标,净资产收益利润是公司净盈利的资金,决定着公司效益的好坏的重要指标。

3、财务成本控制应用于项目管理例析

3.1案例公司财务成本管理控制概析

华才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的公司,当公司的正常月产销量为2000件时,单位成本费用如下表1:

正常销售单位为4000元,产销平衡,假设所得税忽略不计。

问题:现在华才公司希望开阔新的市场,在提高本公司可利用闲置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假设正常2000件未使生产能力饱和〉,同时以低价向海外进军。为了促进销售,以低于正常销售价格销售1500件产品,装运费用为每件300元,机会成本费用的总价额为25500元。那么请问:华才公司销售这1500件电子产品的最低定价应为多少?

案例分析:

最低定价首先要能弥补变动成本,其次要考虑能否弥补专属固定成本;因为这批产品的生产是利用的公司剩余生产能力,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还有该批产品是在不影响现有市场的地方销售,所以,最低定价只要保证不会使现有利润减低即可。因此:现有利润:w=4000*2000-(500+850+450+375)*2000-(650+670)*2000=1010000(元)接受后的利润最低也应该是1010000。

所以,设产品最低价为X

1010000=4000*2000+1500X-(500+850+450+375)*2000-(500+850+450+375+300)*1500-(650+670)*2000-25500

即:1500X-(500+850+450+375+300)*1500-25500=0

所以:X=2492(元/件)

3.2财务成本控制的模式

3.2.1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模式的选择

财务成本控制是企业倾向于选择权衡相关者利益条件下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其优势主要是财务成本控制中使用的数学模型具有清楚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并可量化预算目标运用与企业的财务预算中;用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模式与财务预算结合简单、快速,并能及时发现战略目标中偏离财务成本目标的财务活动,从而能根据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来对企业的业绩作出评估;财务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股东权益价值肯定超过全部的权益成本和成本等才能实现财务成本控制;财务成本控制应与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相衔接融合于数学模型中。

3.2.2以财务目标为导向的长期财务成本控制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长期财务控制的目标。即在利益条件下权衡相关者股东财富目标的最大化。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从长期财务预算与企业战略规划出发,考虑编制长期财务预算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与企业内部环境相适应、与行业环境相适应、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等等。才能体现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否有效及是否与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相融合。其次要考虑长期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能为未来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和集成性提供财务监控的基本标准。再次,战略目标与财务目标的相对应指标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2.3以财务目标为导向的短期财务成本控制

实现长期财务预算目标的日常财务管理方法是短期财务控制预算。而每年公司财务目标的分目标成了短期财务控制预算的目标。因此在现实的短期财务预算控制中,主要侧重于营运资金的日常财务监控。因此在营运资金日常监控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一是从盈利性的角度看,如何降低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使公司获利最大。二是从风险性的角度看,流动资产同流动负债间的差额是风险的反映,差额越大,风险越小。因此在进行全面评估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公司盈利能力与风险之间的综合影响,正确地对资金的营运做出监控管理。当然公司在短期财务预算编制程序方面和现金的日常管理目的是想提高现金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

3.2.4长期财务成本控制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的动态协调

公司预算控制系统中的两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长期财务成本控制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而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实现目标,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财务成本控制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的不同在于考虑的中心不同。长期财务成本的时间较长有三到五年之久,并对未来的经济状况和销售额及日常预算等做出了融资安排。而短期财务成本控制在这一点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涉及的时间较短,涉及的资产和负债变动性较大。虽然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在长期财务成本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的协调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协调尤其是要关注未来增量资金融资需求的协调。因为在长期融资决策与短期融资决策的协同中,企业资本的需求需要通过二者才能得以满足,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协调和配合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企业资本成本最低。当然长期财务成本控制指标与短期财务成本控制指标相吻合这点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销售预算是企业财务预算的基础,而对于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分析对于企业的预算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企业的预算指标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才能在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3财务成本控制对工程资金的管理

财务成本控制的原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建立控制系统,控制过程的监测,采取纠偏措施,目标动态控制原理。①建设控制系统主要是指控制检测单元和调节单元。控制检测的任务是检测出实际情况与计划的情况之间的误差,从而采取措施调节这两者的偏差。②控制过程的监测,是利用反馈原理采取反馈控制和预先反馈控制的方法,组合成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控制。③采取纠偏措施是在控制和调节偏差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从实际出发保证质量控制的实现。④目标动态控制原理,也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各种投入中必然会碰到干扰,因此要检查是否出现偏差。基于这一控制原理的下的成本控制系统可以使三个总目标达到有效控制。

3.3.1公司财务账户统一管理,集中支付资金

对于每一项工程资金,应设立一个专门的银行账户,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各成立一个子账户,形成相互独立又配合的资金结算中心,统一集中支付。一个工程项目只开一个银行账户,项目所有资金都集中统一支付,形成“项目资金小集中,集团公司资金大集中”的格局。对工程资金进行财务成本控制,有利于集中公司资金办大事,同时对于工程资金的流动进行科学化的监控和统计分析,有利于公司对工程资金的预算和成本控制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3.3.2提高财务控制对工程资金的管理职能

(1)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财务人员对于工程资金的管理起着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财务人员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其更好的发挥其职责,加强工程资金管理,加强对公司财务用于工程资金上的预算和成本控制。公司财务人员人数的增多,可以减轻财务主管的工作负担,使其更好的监管公司的财务,加强工程资金管理。

(2)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一支优秀的财会队伍。公司应该定期的举办一些培训课程,开设各类培训班,加强财务人员在工程资金的分布、成本定额以及合同等知识的培训。建立各种奖励机制,对优秀员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丰厚的福利,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交流与合作,综合提升财会人员的素质。

3.3.3推行资金滚动预算

资金滚动预算的推行要与公司在工程资金管理方面的进度、预算机制和生产成本控制相结合。

(1)工程资金具有时效性,每个阶段的工程资金投入是不同的,因此相应的公司财务也要根据工程资金的投入做出合理的资金预算。资金预算是一个动态控制体系,需要及时的调整和时时的监控。

(2)其次,工程中对于人力和材料等的资金也要在公司财务控制范围之类。对于人员,要做好合同管理,定额定员;对于材料,材料的数量要与工程的进度相匹配,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司需建立相应的预算体系,同时加强监管的力度,特别对于变更人员和材料的现象,要严格核实,并相应的调整预算机制。

3.3.4工程资金管理与财务成本控制相辅相成

财务成本的控制离不开对工程资金的控制管理,工程资金的控制成效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财务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公司的项目部门应该及时将本部门的用于工程资金上的各项开支的明细上报财务部,财务部根据公司的预算体制和各项目部门的实际情况拨款。除此之外,项目部门内部也有相应的成本管理机构,在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蓝图下,根据工程资金的消耗定额、市场价格以及工作的效率进行分析统计,定期考核工程资金的管理。

4、结语

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作为项目管理最关键的一环,对公司的项目管理内容进行指导、监督、调节与干预。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在成本施控过程中,公司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来争取人员的成本控制,增加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以保持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郑洪涛,张颖.企业内部控制暨全面风险管理设计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夏博辉,柳铁煌.企业财务成本控制[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1997,123-129.

[3]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23-28.

[4]古继洪.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若干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8,1-3.

[5]陈志斌,何中莲.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分析框架构建[J].会计研究,2007,2-4.

财务管控目标篇10

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资金,它是对发生费用实施过程控制,而会计成本控制则是对已发生费用的核算,具有一定的事后性。这种控制对于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毫无效果。因此,结合财务管理与会计成本控制就能够有效地实现过程控制与售后控制的统一。会计成本项目大致由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其他类型的成本构成,它作为对企业各种支出费用的事后核算,就使得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连接成为可能。

二、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融合效果

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所面对的对象:资金与实物,两者都属于“资本”范畴,具有共同的属性,这就为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外在财务管理中,通过对资金的监管,再结合原始凭证的审批制度,可以使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不断增强,从而提升成本控制的效果,为企业建立起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

三、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的目标定位

目前来讲化纤行业生产具有一定的下滑,一方面,原料价格的上涨,已经凸显化纤行业的成本比较优势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作为纺织原料行业而言,下游纺织行业需求的下降,使得化纤行业的产品库存增加,成本上升,而上游的石油成品油价格的动荡和高企,又促使化纤行业的原料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加上产业链的低迷使得价格压力无法顺利传递,化纤行业的这种“高成本,低需求”下所感到的生存压力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我们要把我的财务管理立脚在极其显著的矛盾点。首先理论上看,定位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的目标需要根据其融合机制的路径(财务管理一员工成本制意识一成本控制效果)为指向进行,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目标定位:

(一)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定位

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两者面对的对象直接决定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交易性与流动性是资金货币形态的主要特点,这就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对其成本控制起着约束作用。产品制造企业资金的监管活动中,资金循环经历了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及销售三大环节,依据资本的循环公式G一w一G,这三个环节必将使用大量的资金,导致大量的成本数目产生。因此,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与配置质量是有效控制会计成本的有利手段。在这三大环节中,只有在资金的约束下,才能使成本控制主体即企业员工形成自主的成本控制意识。基于此,可知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应定位于在对资金监管与有效配置的条件下,建立起全过程成本监督机制,并通过资金约束,激励员工增强成本控制的意识,优化成本控制的效果。

(二)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手段定位

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是依据财务管理制度,并通过跟踪审计以及二级账户管理,加强企业资金的动向与流量管理。就会计成本控制而言最大的难题在于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而团队生产运用模式就使得对个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效果难以界定,这就需要将个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权力下放到项目小组或者班组之中,这样通过财务管理中的薪酬调配提高团队成员成本控制意识。

(三)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效果定位

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成本控制的约束条件是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成本控制。因此,约束条件有效性以及最终目标的可实现性就成为了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效果定位。对于财务管理而言,信息平台以及管理组织制度的建设是其关键;对于成本控制而言,能否达成资金使用效益决定成本控制能否实现,这也是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够有效融合的基础。

四、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的机制设计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岗位协调能力

提高财务人员的岗位协调能力对于成本控制意识的强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成本控制根本在于员工的共同努力,若没有资金的约束与激励的条件下,成本控制的提升难以实现。因此,建立起跨部门的信息平台,做到各部门的知识共享,从而实现财务管理部门人员与生产部门人员之间实现知识信息的有效交流,财务人员要集中了解成本控制下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置特点,提升他们的岗位协调能力。

(二)完善财务管理手段,引进财务管理的先进技术

从组织层面而言,完善财务管理手段,需要建立起部门合作的财务管理协调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企业各部门的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并在专项的财务管理中,所建的财务管理团队还需要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从而为专项财务管理提供有效地成本控制的技术信息与指导,且对企业资金的监管活动做出有效的参考。在财务管理的技术方面,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从技术手段上保障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三)强化成本预算机制与成本费用控制

企业的成本预算,要在全面的预算过程中,综合平衡生产预算与利润目标,对各种成本费用的预算标准进行完善,并进行适时地调整,确保成本预算编制合理,使成本预算机制具有约束性,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效用。另外,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需要建立起成本费用控制的责任、组织与反馈体系。企业领导、以及财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共同探讨,在各个成本费用发生的环节建立起成本费用控制的责任制,对成本费用实施定期检查与分析,并及时将成本费用控制情况、成本费用标准以及发生的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到决策层,便于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企业财务活动,有效完成成本费用控制。最后,企业领导要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全员参与到成本费用控制过程中来,激励员工增强成本费用控制意识。成本费用的控制需要企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在企业领导的支持下,使成本费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在实际工作中约束他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成本费用控制的目的。

(四)完善财务管理的审计与绩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