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十篇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十篇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3:45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1

财政监督应急机制不仅表现在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对于财政监督日常工作紧急情况的有效应对也应涵盖在财政监督应急机制构建范围之内。例如:为了反映国家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政策在执行中不断修订与完善,财政监督部门需要在政策颁布后,立即跟进开展紧急调研。财政监督部门在财政监督应急机制框架内快速、及时监督问效,以保证紧急调研的时效性,服务于国家财政政策的动态完善与实施,因此,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并梳理财政监督工作中日常紧急事项,将其纳入财政监督应急机制构建也在本研究探讨范围之内。

二、构建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构建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必要性

1、建立财政监督应急机制,是确保财政应急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外部形势变化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应对常态化的外部形势变化与重大突发事件,我国各级财政应急支出日渐频繁。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为应对外部形势变化与重大突发事件投入的应急财政支出数额庞大。2003年“非典”期间,各级财政共花费了15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42亿元;2008年南方雪灾期间,仅中央财政支出就达27亿元;2009年初为应对蔓延于北方10多个省区的旱灾,中央财政支出4亿元。如此巨额的财政支出,如何保证资金及时拨付,用到实处,确保大额财政支出的安全、有效使用,是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这一课题的重要内容。

2、建立财政监督应急机制,是保证中央重大决策落实的前提。财政监督的根本目标,是确保财政政策落实到位,保证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中央重大决策有些是应急性的临时安排,特别是为应对外部形势变化、重大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而部署的重大决策,其落实程度和落实效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财政应急资金的使用情况关系民生,应急政策落实不好,不仅影响财政资金效果的发挥,甚至会因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影响社会稳定。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财政监督应急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以保证中央重大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3、建立财政监督应急机制,是规范应急财政支出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国对于应急财政支出的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浪费与挪用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财政监督部门对外部形势变化及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缺乏在思想和人员上的准备,在事件发生之后,应急性的财政监督不能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此外,应急性的财政监督手段过于重视事后的检查监督工作,忽视了事前的审核与事中跟踪监督的环节。提高财政监督水平,克服人员配备与手段上的不足,需要依靠程序化的财政监督应急机制加以规范,从而实现用机制保障监督质量,为外部形势变化及重大突发事件决策部署的财政监督提供可以遵循的科学指引。

(二)构建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国家重大决策有效落实,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国家针对外部形势变化与重大突发事件做出的各项决策部署都属于阶段性的应急财政政策,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与改革特点来看,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维护经济的平稳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各项政策是否能够落实执行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财政监督应急机制可以对这些阶段性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在监督过程中进行反馈,从而实现政策的不断修订和完善,提高政策科学性,保障决策的落实与执行效果,更好地达到国家应急性宏观调控的目的。

2、有利于推进财政监督管理创新,提升财政监督的科学化水平。科学化精细化的财政管理需要不断加强财政监督,而财政监督机制的完善是强化财政监督效果,提升财政监督水平的保障。财政部纪检组长刘建华在黑龙江财政监督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实际出发,着手建立和完善财政监督四大机制,其中之一就是建立财政监督应急机制,对于外部形势变化与重大突发事件的财政决策部署,建立覆盖全过程的财政监督,强化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相结合,重视监督与管理的融合,推进对于外部形势变化与重大突发事件决策部署的监督,由临时性、突击性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从而不断提高财政监督的水平。

3、有利于加强应急资金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三性”。我国目前的财政应急资金在管理上存在着种种问题,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浪费与挪用的现象层出不穷。财政监督应急机制通过提前介入应急财政资金的管理,建立起事前审核把关、事中跟踪转移、事后检查问效的全过程、动态化的监督机制,从资金的申请到资金的拨付、使用,一直到最后对于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监督与评价,以此来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三、构建财政监督应急机制

(一)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目标

《财政部关于加强财政监督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的若干建议》中提出,“针对中央应对外部形势变化、重大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各项决策部署实施跟踪监督,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科学有序的财政监督应急机制,以更好更快地保障中央重大决策落实到位”。根据这一精神,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所有财政应急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有序的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确保财政应急资金安全,保障财政政策落到实处。

(二)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原则

1、坚持宏观微观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财政监督应急机制构建的要求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宏观效益是微观效益的前提和保障,微观效益是宏观效益的体现和反映。构建财政监督应急机制,首先要求针对中央应对外部形势变化与重大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当一项决策下达后,相应的财政监督部门要迅速做出反应,跟踪监督相关单位对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更好地达到国家应急性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还要从具体项目和应急资金入手,通过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狠抓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应急资金的绩效目标。

2、坚持日常监督与财政应急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在日常监督中要加强对应急预算的监督。首先,依据相应的预算指标,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测算评价,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规范。同时,对预算审批进行程序合规性的监督,对预算的审核意见进行再审核。此外,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保证专款专用,争取将出现的问题控制在执行阶段,防止问题拖后给国家以及人民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日常监督中构建起动态监管机制,将检查型的财政监督转变为管理型的财政监督,提高财政应急监督水平。

(三)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主要内容

当外部形势变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中央会采取相应的决策部署或者启动应急预案,一经启动,财政监督应急机制也需要及时启动,一方面能够全过程跟踪监督应急财政资金的申请、分配、使用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对中央部署的各项财政应急政策的落实效果进行监督。为建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将财政应急监督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各级财政监督部门采取的监督方法各有侧重。

1、事前监督。一是严格监督应急资金的申请条件。根据从资金使用单位到国库支付中心再到财政部门的逐级申报路线,财政监督机构必须要介入申报过程进行预审,重点检查资金使用单位与各级民政部门上报或通过政府上报的应急情况是否真实准确,将风险控制在申请上,防止虚假申报与凭空加码等骗取国家资金的情况,保证应急资金的安全。二是加强对应急预算的监督。首先,依据相应的预算指标,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测算评价,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规范。其次,对预算审批进行程序合规性的监督,对预算的审核意见进行再审核。

2、事中监督。一是加强对应急资金分配环节的监督。资金分配环节是一个比较容易出问题的环节,需要财政监督及时地进行控制。财政监督部门对不符合规定与程序、依据不充分、用途不明确的资金项目,有权要求退回重新办理;同时要注重对分配标准合理性的监督,以减少在分配中出现的,为一己私利等导致的不合法、不公允以及骗取应急资金的现象。二是加强对应急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在资金使用环节,重点监督检查用款单位是否遵循专款专用,是否有挪用贪污应急资金的情况。财政监督要与财政资金同步,财政资金在哪里使用就要在哪里实行监督,按照资金的流程,层层跟踪调查,有重点、有目的地扩大监督范围,深入到用款单位与相关部门进行询问、调查,同时要深入项目实施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核实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资金转移、挪用等问题。建议形成报告制度,资金使用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向主管部门以书面报告形式汇报资金使用情况,主管部门汇总后报财政监督部门。这是对财政应急资金使用单位的要求,及时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可以将资金使用单位的报告情况与监督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及时发现应急资金使用的问题,提高财政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三是监督中央应急财政政策的落实到位与执行情况。财政监督应急机制不仅是面向应急资金的监督,还包括针对中央应对外部形势变化与重大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的监督。当一项决策下达后,相应的财政监督部门要迅速作出反应,跟踪监督相关单位对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此外,财政监督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突发性工作,也可通过财政监督应急机制进行监督。

3、事后监督。一是对决算进行审核并实施事后重点检查。监督资金使用单位正确编报决算,并对决算的准确性进行监督。同时,针对事中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延伸检查。二是加强对应急资金的绩效监督。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支付往往带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特点,在注重应急资金分配使用安全性、规范性的同时,相对容易忽视资金使用的科学性、有效性,降低了应急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在进一步加强财政应急监督基础上,要逐步开展绩效考评监督。在绩效监督的过程中,注重对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的监督、绩效评价指标设定的监督、绩效完成情况的监督,并且建立监督档案。确定评价方法,根据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理论分析与实地勘察结合,从而做出评价与监督结论。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将处理人和处理事相结合,提高财政监督的威慑力。在应急财政监督过程中,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区分对象,分清主次,加大处理处罚的工作力度,特别是对于责任人的处理力度。建立和完善与纪检监察、公检法司部门的联合办案制度,把对违纪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对单位的处罚和个人处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财政监督的威慑力。

(四)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配套措施

1、加强财政监督应急机制制度建设。目前,我国与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相关的立法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监督应急工作的实施效果。应制定和完善财政监督应急机制法律体系,推动财政监督应急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使财政监督应急工作有法可依。一方面可提高财政监督应急机制实施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高约束力;另一方面,与其他法律相衔接,避免操作中的法律障碍。

2、加强财政监督应急队伍建设。现阶段,我国财政监督应急队伍的人员配备不足,能够精通财政监督检查业务、财政监督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并且能够适应不同检查工作需要的人员较少,财政应急监督的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应从人员上充实财政监督应急队伍。首先,应成立财政监督应急工作小组。财政监督部门在事前已经对应急小组做了相关的决策部署,财政监督应急机制一旦启动,各级财政监督部门便可以做出迅速的反应,财政监督应急工作小组也应该根据相关的国家政策与规定,及时进行应急监督,投入到监督工作中去,保证监督的及时性。要保证财政监督应急小组的成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确定财政监督应急机制的启动范围、启动前提、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其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财政监督应急队伍的培训,使其及时更新业务知识,并了解国家颁布的与应急监督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提高财政监督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通过财政监督应急工作小组的建立,进一步提高各级财政监督部门的反应能力,确保财政监督的时效性,更能够体现出财政应急监督的特征。

3、加大信息化技术在财政应急监督中的应用。虽然“金财工程”已经开始启动,但相关软件、网络未设计财政监督的功能模块和操作系统,造成财政资金运行已实现“信息化”,而财政监督却仍然“手工化”的尴尬局面;各级财政部门内部不能实行联网,使财政监督机构难以及时掌握财政收支动态,监督效率低下。因此,要依托“金财工程”构建财政应急监督网络平台,提高财政监督应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动态传输、录入、审核以及分析,建立相应的财政监督的数据库,对应急资金实时动态监督,掌握每一笔应急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的全部环节,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应急资金与决策部署执行的全过程、全方位、清晰化、高效率的监督。并建立完善的财政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府、公民、财政应急资金使用单位、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信息共享。

4、完善财政应急监督协调机制。我国目前承担财政监督工作的部门较多,如审计机关、税务部门、财政部派出机构专员办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等。各个监督机构之间缺乏明确分工,实际监督中“缺位”与“越位”现象十分普遍。针对目前财政监督工作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各级财政部门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责任,理顺财政内部专职监督机构与各个业务机构的工作关系,建立健全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的监督协调机制。各监督主体做到交换情报、共享信息、协调任务,使有限的财政监督资源得以最大限度、最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在监督过程中,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需协调合作。要建立部门监督协调配合机制。一是财政部门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发现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移送有关单位处理。二是财政部门实施监督应当加强与监察、审计等单位的沟通和协作,有关单位已经作出的调查、检查、审计结论能够满足本部门履行职责需要的,应当加以利用。三是财政部门履行监督职责,可以提请有关单位予以协助。互通监督信息,形成监督合力,建立有效的协调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应急财政资金使用中以及中央政策落实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不断提高财政应急监督的水平。此外,还要健全社会监督网络,充分利用公众和媒体的力量增强财政监督透明度,让社会公众了解财政制度与政策,提高社会公众对财政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2

【关键词】地缘政治格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发生日益复杂化、频繁化及国际化,世界各主要国家不断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美国一直深入开展应急管理预警、决策、应急救援处置研究;①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也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紧急事态专业处置机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平台体系②。而在国内,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成果也较多,郭济、高小平、沈荣华对国内大城市应急管理体制、应急机制开展系统研究;③薛克勋深入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构建;④清华大学薛澜教授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应急决策机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构建进行系统研究;⑤邹勇杰、陈奕平对上海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预案进行研究;⑥宋英华教授提出了tem全面应急管理的“六全”管理模式。⑦国内外高度重视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及推广应用,不断丰富并深化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领域的研究。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已由一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国际权势的“多极化”和“均衡化”的基本态势将持续⑧。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因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而美国、日本、西欧为代表的主导力量由于多年陷入经济低迷状态,加之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影响力不断减弱,造成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已由以美国为单极向美国、中国、日本、西欧多极并存的格局,并且由于南非、土耳其、印尼等一批地区重要力量兴起,形成了以美国、日本、西欧为代表的主导力量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均衡发展。⑨近年来,为了制约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经济扩张,美国在亚洲主导推动tpp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也被称作“经济北约”)签订,在欧洲主导推动ttip协议(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签订,力图重构并主导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消弱区域经济合作,打击地区大国或区域大国对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影响,力图继续谋求国际主导地位。而中、印等新兴国家则利用经济发展优势乘势推进制度创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力争尽快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利用经济影响力谋求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因此,今后5年内,国际力量多极化、均衡化的步伐有所加快,主导力量与新兴力量的竞合博弈更加激烈,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将日益复杂化,各种潜在矛盾将会容易演变为冲突事件。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样变迁,各种政治力量的复杂利益博弈,催生了诱发突发事件的敏感、复杂、广泛关联的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因素,造成了日益复杂化及国际化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各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显现。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动态变迁对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国家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探讨构建基于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下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以期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确保高效应对突发事件,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概述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建立的将应急预警、响应、决策与处置、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它包括应急监测预警机制、全面联动响应机制、应急资源保障机制、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机制和应急评测监督机制等。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要素构成。通过上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内涵分析,本文认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由应急预警、响应、保障、决策和监督五大子机制系统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系统。

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中,应急监测预警机制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实施的前提基础;应急资源保障机制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正常运行的保障力量;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机制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核心部分,信息管理与决策机制决定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运行的方向和运行质量;全面联动响应机制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正常运行的程序依据和工作流程;应急评测监督机制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是持续改进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运行效果的监督力量。

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的全过程控制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已由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全球地缘政治布局将出现板块化趋向,各种政治力量的复杂博弈催生了各种诱发突发事件的敏感、复杂、广泛关联的因素,动态地缘政治布局博弈微小变化诱发了日益复杂、国际化的突发事件,并导致突发事件危害迅速蔓延,造成巨大的国际损失,这就要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实施全过程控制管理,从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至应急决策、应急保障实施动态化全过程控制管理,并且重点加强对突发事件实施动态监测、风险评估和全过程预警管理,并编制科学的预案,通过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发出灾害预警并做好相应预警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突发事件发生造成的各种社会损失。

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运行的多角色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一级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极化地缘政治格局正在构建和形成之中,各种政治力量正在激烈的博弈之中,促使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已实现了国际化,这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机制体系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构建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的运行机制,实现多角色协同,不断增强整体应急管理能力,共同应对日益复杂性、国际化的突发事件。

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功能的整体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正处于多元化前夕的过渡时期的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下,诱导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日益复杂性和国际化,使得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加大、影响范围波及国际化,造成巨大的灾害损失,这就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建设的整体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各国在构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时,要充分整合应急预警、响应、保障、决策和监督五大功能,实现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功能的整体优化,确保有效的应对日益复杂性、国际化的突发事件。

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的系统性提出了更严要求。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转变的复杂动态博弈过程中,突发事件发生的敏感性日益增强,危害的扩散速度不断加快,并且由于当今信息传递渠道的多样化发展,使得突发事件发生的实际危害扩散速度和造成民众恐慌心态危害的扩散速度日益加快,这对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建设的系统性提出了更严要求,要求各国在构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时,加强应急管理平台间的信息互通、安全、共享、联动及会商,建立综合协调、灵活高效、科学准确的全系统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机制,科学应对日益国际化、危害扩大化的突发事件。

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体系结构基本形成,有效地提升了应急管理能力。但由于历史经验及现实状况的原因,加之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对我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各种影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应急监测预警机制落后,应急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不科学;全面联动响应机制不科学,缺乏协调机制;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有效机制未形成,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机制组织体系不完善,综合协调能力不强,缺乏持续性,同时,由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还不科学,部门之间职责交叉、权能交叉现象比较突出;应急动用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应急预案不科学,社会应急动员保障体系不健全,应急评测监督制度不完善,过程监督不全面、及时、有效,综合效果评价不科学。

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下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五面锥”综合体模型的构建

图1:突发事件全面应急管理机制“五面锥”综合体模型图

针对当前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在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中把握主动权,提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要综合运用多种管理与控制理论方法,构建由全过程监测预警机制、全面联动响应机制、全方位应急资源保障机制、全系统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机制、全手段应急评测监督机制五部分有机构成的基于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下的突发事件全面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如图1所示)。

构建基于过程控制的全过程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全过程监测预警机制就是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有一个充分的估计,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选择一个最佳应对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要从突发事件的演变规律入手,研究运用过程控制方法,建立多层次、多环节监测预警控制模型,实现对危险源不间断评估,以及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动态监测以达到超前预警、及时干预和控制损失的全过程管理目的;要编制科学的应急预案,通过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善应急管理全过程监测预警机制。

构建基于多角色协同的全面联动响应机制。要运用多角色协同理论建立包括基于分类分级的协同响应、基于多部门跨层级的垂直联动协同指挥和基于多方合作的综合协同响应在内的全面响应模型,以打破原有应急指挥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的传统响应机制,综合利用各方应急力量联合行动以实现快捷高效的应急响应。

构建基于整体优化的全方位应急资源保障机制。突发事件应急资源保障机制并不仅仅是大量救援物资的储备,而是通过物资储备、财政预算、与相关部门签订协议等方式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各种保障。要建立由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方面保障所形成的全方位应急资源保障机制。要引入多目标寻优法,研究建立应急物资、物流、通信和医疗救护等资源整合的优化方法及模型,为政府应急资源储备、调配及输送等提供科学决策工具和依据,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全面高效保障目标。

构建基于综合集成的全系统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机制。要建立以突发事件的全流程信息管理为基础,以危机的信息通讯为途径,以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为平台,再综合其他相关要素而形成全面整合的政府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应急管理决策者要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和相当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做出重大决策和快速反应;要加强各部门应急管理平台间的信息互通、安全、共享、联动及会商,运用综合集成研讨厅方法,建立人―机―网结合的多功能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模型,解决信息、指挥平台、信息管理、资源信息数据库、共享数据库等不同接口间的标准化衔接问题,以实现综合协调、灵活高效、科学准确的全系统应急信息管理与决策。

构建基于绩效激励的全手段应急评测监督机制。要引入绩效评估、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法,研究建立应急评测方法体系来研究配套的绩效监督制度,以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等手段对应急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实现全面应急机制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结语

突发事件全面应急管理机制“五面锥”综合体系代表着一类新理念,代表着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代表着一种整合流程,代表着一套科学的方法。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正处于“多极化”和“均衡化”的动态演化过程,激烈的政治博弈促发了突发事件发生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为此,全面科学分析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对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建设的影响,加强应急管理机制“五面锥”综合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各国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国际化突发事件已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作者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后、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经济师;本文系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后专项经费资助)

【注释】

①宋英华等:“‘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06年。

②庄越:《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③郭济,高小平,沈荣华:《中央和大城市政府应急机制建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薛克勋:《中国大中城市政府紧急事件响应机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⑤薛澜,张强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⑥邹勇杰,陈奕平:“从‘911事件’看美国的应急救援行动”,《上海市民防信息中心》,2009年第6期。

⑦宋英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导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⑧林利民:“世界地缘政治新变局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4期。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黄传英,中共南宁市委党校法学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4-0081-06

南宁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2001年建成了全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并因应急机构改革进行的有效探索获得了全国政府创新奖。但面对频发的突发事件,南宁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仍然相当薄弱,应急机制仍有许多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南宁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建设。笔者通过深入各相关部门调研,对南宁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有水平有了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分析这一领域现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提出:为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南宁市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南宁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一)创建全国首个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并不断升级适应社会发展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工程于2000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2001年11月11日试运行,2002年5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是全国率先建设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在应急联动服务领域中打造了著名的“南宁模式”。该系统通过采用统一的接处警平台,为公众报告紧急情况和紧急事件,整合城市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及市政服务资源,实现多警种、多部门、多层次、跨地域的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紧急救援或抢险救灾行动,形成了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综合救援体系。应急联动中心在2007年对接替席进行扩充,从8个增加到15个。目前应急联动系统有接警席15个,其中接警监督席1个,日常接警席10个,预留席4个,通过110、119、120、122四个特服号码统一受理全市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突发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报警信息和市民的报警求助信息。系统运行9年来(统计至2010年6月1日)累计接听报警电话2000万个,月平均接听12万个,处理各类有效事件200万件;平均每天接听报警求助电话由原来的800多个增加为4000多个,最多时达7000多个,日处理有效事件400多件。2010年5月20日,南宁市发改委批准同意应急联动系统再次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概算为11652.78万元,现市应急联动中心正在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二)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和完善

2005年南宁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全区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应急组织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专项应急管理组织体系。2006年9月在市政府办公厅挂牌成立南宁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简称市应急办),作为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2008年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市应急办与市应急联动中心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市应急联动中心业务上接受市应急办的领导,与市应急办一起加强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2009年6月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主任,各位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南宁警备区、武警南宁市支队相关负责人为副主任的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新闻协调组,办公室设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市应急委的日常工作。新闻协调组设在市政府新闻办,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应对处置的新闻宣传协调工作。常设23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分别负责全市经常发生或发生机率较大、应对处置工作涉及面较广、复杂程度较高等情况,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23个方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应对处置工作。市应急委副主任中的各位分管副市长分别领导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市应急委成员单位根据需要,分别为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成员单位。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相关主管部门。到目前为止,全市15个县、区(开发区)都成立了应急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领导辖区内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明确了各级负责人的职责;15个县、区(开发区)均在政府办(党政办)挂牌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应急管理日常工作任务。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三)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框架逐步建立

市、县(区)两级政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市、区)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南宁市的实际,制定市、县(区)总体应急预案。市本级按照“分、合、纵、横”的要求,制定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目前,编制修订完成了市级专项应急预案21个(尚有7个正在修订中)、部门应急预案86个。下辖15个县、区(开发区)中,已有13个县、区(开发区)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出台了专项预案186个、部门预案552个、基层应急预案670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按应急预案开展有序的演练工作,通过演练,发现问题,积累经验,锻炼队伍,磨合机制。

(四)应急管理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2002年南宁市政府制定了《南宁市社会应急联动规定(试行)》,2008年进一步修改完善为《南宁市应急联动条例(草案)》,2009年制定《南宁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其间,南宁市政府相应出台《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南宁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工作规章》等文件,为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法规政策保障。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南宁市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学习。各级各部门坚持依法管理,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法律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五)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

1.加强应急宣传教育。近年来,南宁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各类宣传活动,加强应急宣传教育,通过电视专题片、政府门户网站专栏、发放应急手册等多种宣传形式,积极面向公众,宣传普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如开展“应急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学校、学生当中普及应急常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渠道,对涌现出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导。以此扩大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认知度,积极普及公众安

全防灾应急知识,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应急意识。

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专兼结合、平战结合、军地结合、全社会参与”的原则,不断加强综合性应急队伍和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增加抢险救援的设备和装备,初步建立了以公安消防、武警、驻邕部队为骨干和突击队,以应对自然灾害、医疗救治、抢险抢修等各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提高了全市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由南宁市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的南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已竣工,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作为广西首个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对提高南宁市应急避难能力,完善城市防灾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4.加强应急救援装备保障和物资储备。南宁市、县(区)都能按照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如冲锋舟、抽水泵等;定点、定向地做好各种物资储备,如编织袋、汽柴油等。在物资管理方面,采取集中或分部门管理的方式存放在指定的储备点,按品种、数量、存放点、联系人进行登记入册。

二、南宁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存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

部分县、区和部门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缓慢,基层应急能力相对薄弱。基层是政府各项工作的基础,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应急管理是全市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基层作为隐患排查监管工作和事故发现和信息报送的第一人,对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基层的情况是:应急管理机构普遍已经建立,但是人员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县、区没人办事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基层基础网络不完善,本来事件发生地要在第一时间报送信息,在事件发生地进行第一时间处置,由于基层网络建设滞后,有些地方没有把基层应急体系建立起来,往往信息没有报得出来,处置也不及时,造成的损失就比较大。

(二)部分应急预案制定不够科学,可操作性差

近年以来在各方的努力下,全区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虽然已基本完成市、县两级政府的总体预案和市级专项预案的编制工作,但是就整体而言,这方面也尚存一定问题有待解决,离构建完备、科学的应急预案与制度体系还差距甚远,尤其是基层预案体系建设还比较薄弱,预案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本课题组通过对比市县(区)的应急预案,明显发现有照搬情形,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自己的应急预案,甚至有漏项的地方。有的单位制订应急预案时缺少与其他单位相关预案的衔接,有脱节的情况,影响了处置的效果。

(三)应急联动协同不够,资源分散

目前,南宁市的应急联动只是停留在硬件的联动上,即应急联动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政府公共服务呼叫系统在逻辑上是联动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急联动系统与“非应急”系统(数字城管、政府公共呼叫中心系统)之间在信息资料、政策法规、专业知识、人员物资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共享。由于市民不管是应急事件还是非应急事件,都习惯性地拨打110、119、120、122四个较为熟悉的号码,容易造成应急电话资源被非应急电话占用。根据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提供的数据(统计至2010年6月1日),月平均接听12万多个电话,而处理的有效事件为200万多个,日平均接听4000多个,日处理有效事件400多件,占10%。其余电话为咨询类事件、非应急类事件、误拨电话、重复报警电话。而联动中心在接到非应急类电话却不能直接将电话转至在同一栋大楼的数字城管和政府公共服务呼叫中心系统,只能告知市民再拨另外两系统的特服号码。

(四)应急队伍力量薄弱

人员整体素质欠缺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是制约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者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有所增强,但离人们期望的水准与现实需要尚有差距:管理人员缺少专门的应急知识与应急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缺乏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应急管理知识;应急管理相关人才储备量极少,已有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管理层中的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型、复合型、高技能型的应急管理专门人才;部分专业救援队伍数量不足,大型和特种装备缺乏;专业培训和演练不足,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应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准的专门性人才,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五)应急信息报送不够规范、不够及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通畅还很难得以真正的实现。政府部门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通常的做法是有选择地或延迟信息,甚至有可能会进行完全的信息封锁。一些突发重大事件信息上报渠道不畅、信息不灵,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六)应急指挥系统超负荷运行和设备老化

应急联动系统运行时间已经比较长,设备老化现象比较严重,为系统的稳定性埋下安全隐患,加上南宁市日处理报警事件较多,系统原来的设计容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应急联动系统超负荷运行,设备老化维护成本增高。

三、进一步提升南宁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城市危机意识,实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

树立城市危机意识,是民本思想和人本思想的体现,是城市政府具有保护居民公共安全责任感的体现。只有树立城市危机意识,才能把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才能居安思危,对城市危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清醒认识城市危机的破坏性,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及时制定、调整、更新应对城市危机的计划;才能精心设计,建立起具有预防功能、应急功能和修复功能的城市危机管理体系,把非常态的城市危机纳入政府的常态管理中去,把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发展规划中去,做到对城市危机先知先觉、有备无患。

1.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城市应急管理意识的培养,提高危机判断能力。通过对非理性恐慌的理性思考,扭转对待危机的传统思维惯性,并进一步实现危机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即从“救火”式应对,转型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从单一危机处理,转型为全危机的标准化管理;从部门的危机管理,转型为整合的危机管理;从局部的危机响应,转型为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从具体的危机应对,转型为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

2.加强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演习。一方面普及民众应急教育知识,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政府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与教育,树立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对公众进行安全教育,普及救灾和自救知识,可增强抗灾救灾的意识,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能听从指挥,临危不乱。另一方面加强应急培训与演习,强化全民的危机应对技能。政府应投入一定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各类人员的培训演练,提高全民的危机应对技能。如对

普通公众要开展以危机预防、危机发生后的自救互救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普及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预防危机发生,减少危机的损失;对危机应对和处置的专业人员,要进行强化培训,除了普通公众应有的危机培训知识外,还要根据其工作性质和专业特点,进行专门强化训练,提高危机应对和处置能力;对应对危机事件的决策人员,要进行危机决策理论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危机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决策效能。

(二)构建完备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1.纵向设立常设性应急中枢机构。应急中枢机构是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实施决策、指挥、协调工作的组织保障。建设常设性的、层次分明的应急中枢机构是构建城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重中之重。南宁市在纵向应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模式,构建“市一县(区)一乡(镇、街道)一村(社区)”四个层级的常设性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具体框架为“市应急管理委员会一县(区)应急管理委员会一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一村(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室”四级常设性应急中枢机构与应急指挥中心。在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内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和新闻协调组,办公室设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市应急委的日常工作。新闻协调组设在市政府新闻办,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应对处置的新闻宣传协调工作。县级应急委在县政府设常设性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县应急委的日常工作。各层级的应急管理机构要确保有专职人员。由于各类突发事件大都起源于基层,基层政府理应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一应对者。但在应急管理中,基层往往过于依赖上级政府,因此应进一步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的建设,指导各县、区尽快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级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实现应急管理体系网络化。

2.横向设立各应急专项指挥部。突发事件的应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做到整体联动。公安局、消防局、交通局、卫生局等职能部门建立各自的专项指挥部,其职责在于完成该专项所在领域突发事件的指挥和应急救援工作。出现突发事件时,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协调各专项指挥部,在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下,实施联动,对突发事件作出快速、有序的反应。

(三)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尽快完善市级应急预案体系。南宁市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市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市政府应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各专项应急预案是有关部门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多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专门预案。南宁市目前编制了总体应急预案1个、市级专项应急预案21个、部门应急预案86个,预案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但仍有一些未完成编制的,应及时制定。对于已编制的这些预案,由于预案本身是动态的,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修改完善当年的预案。预案应该有一个标准的文本,由于每年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预案的具体内容和细节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2.规范基层预案编制,提高应急预案的覆盖率。目前县区专项预案186个、部门预案552个,基层应急预案6700多个,县级应急体系建立比较完善,但是县区各部门包括乡镇、基层的预案是不健全的。要加快县区各部门以及乡镇预案的编制工作。按照南宁市政府下发的《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和《南宁市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范本》,加强对基层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导,提高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质量。

3.扎实开展应急预案检查。各级有关部门要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按照预案做好常态下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器材装备、预案演练等监督检查工作,为应急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应急预案检查的方式,主要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两种形式。上级政府应急办对下级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有关部门的专项预案进行检查。应急预案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各有关部门落实应急组织机构、指挥机构建设、预测预警能力、信息报告制度、应急措施、应急保障等情况。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各类预案的存档和备案,建立预案目录和预案信息库。

(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1.建立高效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预警机制主要是事发前对突发事件进行监控,以期最大程度地减小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害,以监控突发事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主要内容。这包括预防准备和监测预警两个阶段。在预防准备阶段一般进行风险排查、危机意识培养、应急物资储备和培训演练,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在监测预警阶段主要是及时报告基层单位的巡查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和组织所传递的信息,接受处理投诉信息、群众来信来访、媒体信息,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对于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交互作用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通过观测仪器、设备和技术获取有关灾害资料数据,主要用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分析、判断、预报、统计、科研和其他公共危机管理工作。对于人为因素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综合归纳,重点针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扫描,收集其中可能导致突发事件产生的信息。如果突发事件的相应判断标准突破了危机警戒线,就应立即向应急处理部门报告情况,有关专业机构在对突发事件作出评估之后,应急联动系统开始运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2.建立通畅的信息传播机制。建立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条件。一是应急管理各相关部门、上下级各职能部门、各有关人员之间应建立高效的信息传播机制。包括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搜集系统、建立通畅的信息传输系统和建立科学的信息处理系统。二是构建政府部门对于传媒、民众的信息传播系统。政府应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信息渠道,以政府信息平台和新闻媒体平台为依托,组建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报警和信息的主平台,及时、有效、准确、真实地权威的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以此消除谣言和避免群体性社会恐慌的发生。

3.构建科学的应急决策机制。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规模、形态、程度往往难以预料,甚至在决策者以往的决策活动中从无先例,因此,应急决策理应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首先,构建健全的城市应急决策中枢系统,完善应急决策机构的设置;设立权责明晰、统一协调的城市应急决策机构。其次,构建高效的城市应急决策信息系统。应急决策信息系统负责搜集、整理、分析各种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并将之提供给决策中枢机构与决策咨询机构。最后,建立应急决策的支持系统,其包括决策咨询机构(智囊团)与决策技术平台两部分,是科学的应急决策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监督与评估机制。完善的应急管理监督机制是对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的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监督监察,以督促政府机构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规范政府的行为。一方面,必须保证监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以便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监督机制的完善必须依靠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走制度化、法制化的路子。同时,应急管理工作还必须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估。评估结果可以应用于今后的应急管理实践中,其一可利用评估结果加强国民安全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同时将评估结果作为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丰富应急管理的知识储备,提高应急管理的技能;其二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应急管理的组织设置、运行机制、人员配备、管理方法等,完善应急预警系统与应急预案;其三可根据评估结果改进资源的储备和后勤保障工作,使应急工作得到更有力的物资保障。

总之,只有树立城市危机意识,实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构建完备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形成完善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才能进一步改善南宁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从而提升市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方方市长2010年5月19日在2010年南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暨市人民政府第一届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Z],2010.

[2]温守荣副市长2010年5月19日在2010年南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暨市人民政府第一届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Z],2010.

[3]南宁市政府办公厅.南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资料汇编[Z],2009.

[4]南宁市发改委.建立和完善南宁市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的对策建议[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2).

[5]陈刚,张永艳.论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

[6]林冲,赵林度.提升非政府组织在城市危机管理中作用的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8,(9).

[7]南宁市社会发展蓝皮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8]张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9]郭振宗:加快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Z].

[10]朱华桂,曾向东.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以江苏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7,(3).

[11]孟大川.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与法律制度[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1).

[12]郭智慧.论中小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2).

[13]蓝常周,周超,张毅.广西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梧州学院学报,2007,(2).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4

城市应急问题,既是一个早已引起人类关注的老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崭新社会内涵的新问题。说是“老问题”,就中国而言,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唐朝已有关于火灾报告的规定,《唐律疏议》云:“诸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谓从本失火罪减)”。即凡发现起火者,均应报警并与火场附近人员共同扑救;如果发现起火而不报告不扑救,则应治罪,其刑罚比照失火罪减去二分之一。宋代还出现了“潜火队”这种相当于今天的消防警察的专门力量和“军巡辅”这类专司消防的机构。以后,在洪灾、地震等灾害应急方面,都有大量探索。说是“新问题”,意谓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急管理,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核电技术、生物技术出现之后的事情。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人类防范灾害的措施、手段日益进步,对火灾、洪水、地震、台风这样一些灾害,采取了许多防范和应急处理的新对策和新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事故的发生,诸如核辐射、有毒化学物质泄漏、新病(毒)种扩散、危险物种侵入等等,可能造成不仅是大面积而且是新的未曾认识的人类危害甚至生命威胁,从而成为城市应急的新领域。对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应对措施。比如,在核辐射事故应急方面,由于1979年美国的三哩岛核事故和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列核事故震惊了世界,各国际组织,特别是iaea,采取了有力措施援助前苏联;各核电国家积极地吸取教训,检讨并改善自己的应急计划和应急准备;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对自己的核设施和核电站的应急计划和应急准备作了全面检查,采取很多措施加强和改进应急工作,如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中国核辐射防护研究院设立了辐射事故应急技术支援中心,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辐射事故应急技术后援组织。1993年国务院出台了《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在化学事故应急方面,近年来,我国也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化工部于1997年发出《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和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会员企业已于2002年7月15日在北京举行了化学事故应急响应服务协议签字议式。在病(毒)疫应急方面,我国已于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当前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如江西省于2003年3月着手组建反恐医学应急系统,组织开展反恐培训,加强传染病菌(毒)种管理,防止因菌(毒)种扩散或遗失,引起传染病发生和传播,防止生物恐怖活动;建立各部门协调机制,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疫情、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反恐斗争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

尽管如此,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应急管理仍然滞后于灾害事故的应急需求。在一些城市,由于人口膨胀迅速,城市扩容较快,人们对城市管理、城市经营等各项工作还比较陌生,一些决策者,首先注意的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以及市民生活质量,对于尚未看见的市民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生命安全的应急问题,注意不够,研究不够。有的城市行政上虽然“升级”,但其应急管理系统还是老“版本”,并未“升级”。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城市的应急网络不健全,应急机制不完善,应急手段比较落后,一旦灾害事故突如其来,“应急神经”就显得反应迟顿,决策者不能快速、高效地作出以救生为核心的减灾决策。特别是对新的灾害事故由于缺乏科学预测和先期预案,往往不能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大量灾害事实和应急实践,特别是当前许多国家正在遭遇的这场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疫,使许多领导者特别是城市领导者寝食难安。严酷的现实表明:城市应急问题,是一个无法绕开、不可小视的问题。应当说,它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又非常紧迫的重大问题。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应急功能,不仅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或城市化进程,更关系到广大市民甚至全社会的生命安全、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作为城市领导者、决策者,不能不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智慧与能力,深谋远虑,在大力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切实抓好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增强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宜人化”生存生活空间。

二、每个城市都应建立灵敏高效的应急系统

所谓城市应急系统,就是能适用于城市灾害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一个比较稳定的组织网络。建立这种网络是加强城市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组建了国家层面的专门应急机制──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它为整个美国的应急管理设定全部操作标准和指导纲要,开展各种应急培训,为各州及灾害发生地提供财政支持,协助联邦划分州和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职责,明确灾害事故发生时,人们应该与谁联系,怎样联系等等。韩国针对水灾、火灾频繁,还时有家畜口蹄疫发生的现实,建立了中央灾害对策部,作为常设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推进各种防灾对策,审议国家防灾基本计划,协调各地的防灾工作,制定年度防灾计划等。英国也于2001年设立了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负责协调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和志愿人员的紧急救援活动。该秘书处下设3个具体职能部门,包括评估部、行动部和政策部。分别负责全部评估可能和已经发生的灾难的进程和规模以及影响范围,信息;制定和审议应急计划,确保中央政府作好充分准备有效应对各类意外事件和危机;参与制定后果管理政策,起草有关法规等。日本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指挥应对包括战争在内的所有危机。国外的经验对国家应急体系和城市区域的应急体系建设无不具有借鉴意义。应当说,外国的这些应急机构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应急管理部门,它把所有级别和所有类型的应急工作总揽起来,统筹研究和分析,然后作出各种预案。在中国,目前虽然已出现多种专业性应急组织,包括消防、防汛、防震与抗震、疾病防控以及前面所提到的核事故应急技术支援组织等等。但是,它们都不属于综合性应急管理机构,仅从一个方面履行应急职责,无法突破部门限制,而且这些机构大都担负着应急处理以外的其他职责,所以,每当灾害事故发生,它们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应急处理权力都显得非常有限。平时,它们很难拿出跨越自身业务范围的灾害应急处理预案。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建立了多种从某一方面履行应急职能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之间往往缺乏纵向和横向的贯通,即不能在运作层面上形成联系密切的网状系统。如果说,此种状况,对于像洪灾、火灾、地震以及空难、火车巅覆等不易扩散或蔓延的灾害来说,还能勉强应付的话,那么,对于像非典之类传染性很强的病疫和有毒物质遗失、危险物种侵入等灾害,就难以适应了。从非典出现到蔓延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在一个城市发现首例患者,其他城市不能作出迅速反应的现象。这是传染病应急系统横向贯通不够、灵敏度不高的表现。同时,我们还看到,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政府都成立防治非典领导小组或指挥中心,并由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小组”或“中心”负责人。这既说明政府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与负责,也说明现有的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缺乏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的权威,成立这种“小组”可以对已有应急处理系统的缺陷起到弥补作用,也能更好地发挥已有应急处理系统的作用。这样,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临时应急指挥系统+专业应急处理系统”的专门网络。这种网络的效力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因为它是在灾害发生时临时组建,所以,许多应在灾害发生前做好的日常准备工作,诸如应急资金筹措、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应急人才培养、应急演练、应急知识普及、灾害保险以及跨部门行业的应急预案的制定,都难以保证。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灵敏、高效的应急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现场处理的权威和能力;网络是环环相扣、纵横贯通的;不是临时搭建而是常设性的。按照这些要求建设应急网络,可以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综合性应急管理系统+各专业应急处理系统”,即:由政府设立一个综合性应急职能机构,像美国的联邦应急管理局和韩国的中央灾害对策部那样的常设性机构,直接领导和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工作;各专业应急系统负责现场应急处理事宜。另一种是,“应急指挥系统(常设)+各专业应急处理系统”,即政府常设一个灾害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领导应急救助和突发灾害处理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平时与各部门及应急事件顾问团(可以由各行业专家兼职)保持密切联系,收集信息,研究制定预案;一旦灾害发生,迅速与相关部门的专业应急处理机构共同拿出可供领导小组讨论的参考意见。还可在灾害发生时,设立应急指挥中心,与办公室合署办公,但指挥长应由政府领导担任。现在广州、上海的城市应急中心大体属于这种模式。第三种是,把上述模式结合起来,形成“应急指挥系统+综合性应急管理系统+各专业应急处理系统”的模式。不管选择何种模式,都要以快捷反应、高效运作为目标。

三、还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应急机制

城市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应急机制建设。科学的社会公共应急机制,不但能使应急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能使公众应急行为更加自觉和有序,从而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建立和完善公共应急机制,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应急的法治机制。经过20多年的法制改革和发展,我国公共应急法制已有一定基础,但还远不完善,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以这次抗击非典为例,疫情暴发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沉着应对,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疫情蔓延,中央领导亲临抗击非典一线,国家将非典列为法定传染病,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规范和管理,同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各部门也根据法律授权,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使抗击非典的战斗举国展开。但是,由于非典是新发传染病,过去未曾经历,有关公共卫生紧急法律制度就凸显缺陷:一方面现行法律尚不健全,需要充实完善的地方颇多;另一方面,已有法制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到位。因此,必须建立政府应急事件处理的法律机制,提高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尤其对加大政府部门协调、组织机制落实、人财物调拨的力度等,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通过完善公共应急法律规范来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所需的法律秩序,明确公民在紧急状态下应当承担的相应权利和义务,使公民权利如生存权、健康权、知情权获得更有效的法律保护,使公共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能够更有效的依法行使,一句话,要使应急举措遵循法制,且得到法律保障。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应急的政策机制。这是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应急机制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减灾十年”,防灾与减灾已成为世界各国应急政策的主要内容,所以,这些年各国虽然遭受过如此多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但世界还是保持了总体平稳。总结中国和世界应急政策的经验,有几个要点应当把握:一是要着眼于事发前的准备。俗话说“有备无患”,虽然对于难以预料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很难做到完全“无患”,但“有备”或“无备”结果大不一样。防范于未然,往往可以使灾害减缓,使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减轻,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灾害、事故带来的人身、财产和经济发展的损失。在应急政策上,美国特别注重对灾害与突发事件的预防。二是要体现政府救助、社会救助和受灾者自救的相结合的原则。在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应急政策主要体现为政府救助为主的原则,但中国国情不同,我们国家不仅财力有限,而且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长期以来,依靠这种伟大的精神,已经战胜和正在战胜诸如特大火灾、洪灾、地震、非典等一次又一次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所以,政策原则不能丢。三是要有激励和约束力度。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积累了丰富经验,比如,对抗洪英雄、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不仅大力宣传表彰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还在政策上明确规定,其子女招工、参军、上学等优先录取,而对于在应急工作中有违纪行为者,都要从重从严从速查处。在这次抗非斗争中,对个别工作马虎、的领导干部就果断地进行了严肃处理。这种奖惩分明的政策对于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很有作用。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5

做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多方合作、科学灵活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应急管理体系,及时疏导、缓解、防范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为此,应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抓根本,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的发生版权所有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修改、废除损害群众利益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好改革发展措施的出台时机,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把握好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推行力度,分清轻重缓急,做到有序推进;把握好社会各阶层的承受能力,注意兼顾不同群众的利益要求;把握好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调整的关系。在做决策、上项目和搞建设时,要进行稳定风险评估,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等多种维权渠道,运用法律等多种手段解决问题。

二、抓合力,健全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管理体系

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利用政府掌握的行政资源、管理技能和服务网络实现应急管理的统一、高效,强化服务协调职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跨地区、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和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另一方面,要发挥群众、社会团体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各种民间社团组织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维权行为起着积极的规范作用,因此,要以多种形式吸收和引导社团组织参与社会应急管理系统,努力使调解工作延伸到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和环节,通过建立调处自治组织,明确职责,强化其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救助的能力,真正形成“大调处”格局。三、抓基础,全面提高基层和群众的应对能力

在强化政府指导同时,提高基层和群众的自控自解能力。一是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单位和行业部门的分权决策和合作管理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管辖谁处理”的属地管理原则,将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管理决策机制重心下移,由地方政府具体负责处理,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配合,建立起一个更完善、更合理、“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的基层管理网络。同时,切实加强政法综治基层组织建设,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两所一庭”的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各街(镇)、村、居(社区)调委会的组织建设,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加强调处机动队建设。针对目前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规模大、突发性强的特点,组建一支反应快速的专业应急调处队伍。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和培训,确保对各种突发性实现快速发现、快速出动、快速到位、快速解决。三是提高群众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群众自我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以法律形式对群众自我管理的内容、方式、途径、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政府民主决策的方法和渠道,充分尊重群众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和主体地位。如举行听证会、开展民意调查等,营造有利于群众自我管理的政治文化,保持和增强其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进行理性思维和行为选择的意识及能力。版权所有

四、抓信息,确保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管理体系顺利运转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对整合和协调各部门的行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准确、及时和全面掌握矛盾纠纷信息。运用多种信息手段,做好信息收集和甄别工作,以法律服务专线为载体,加快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资源整合,加强对矛盾纠纷隐患的预测排查,及时获取深层次、内幕性、动态性的纠纷信息。二是建设优质快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技术手段,及时、快速传送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实现矛盾纠纷信息的网上交流、沟通、处理;积极创建内部调处信息资源数据库。三是加强信息研判。及时研究各种矛盾纠纷信息,提出技术分析意见和处理政策,为工作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6

关键词:地震应急;数据库;共享;机制

abstract:toearthquakeemergencydatabaseasanexample,accordingtoitsdataformatsanddatarequirements,introducesthedatasharingmechanismpresentsituation,summariz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databasesharingmechanism,thispaperputsforwardconfidentialdatasharingmechanismandproblems,andputforwardrelevantcountermeasurestosharedata.

Keywords:earthquakeemergency;Database;Sharing;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U2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服务,是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作为应急指挥系统运行的基础,其数据的更新和完善状况直接决定了应急指挥时在作评估和辅助决策等应用的科学性。数据库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决定了地震灾害背景数据的准确与否,决定了抗震救灾力量、救灾方案和储备数据的准确情,决定了预案使用的正确性和政府指挥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是否让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否达到最小。所以,在数据库建设及更新过程中,前提必须是有充分和准确的现实数据资料,才能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建设和更新并入库利用。要达到这些要求,数据的实时共享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从省级地震应急基础地理数据更新的角度出发,在实现数据共享,解决数据更新的问题,首先研究数据共享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制约数据共享的原因

目前,在各类数据库建设及更新过程中,制约数据实现共享的原因主要有7个方面:①单位及个人独自占有数据资源的思想仍然严重,数据共享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研究人员和各研究、行政机构没有或缺乏把数据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理念。数据共享面临着克服传统观念的问题,一些使用公共资金而取得的数据被视为个别人所有、个别团体所有、个别机构所有,甚至成为商品。为进行研究成果出版的竞争,研究人员之间、学术研究课题组之间、研究机构之间在数据方面互相隔离、保密。②数据种类多、数量大、分布极为分散。科学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科都积累下了海量的数据,海量数据分散在研究人员、学术研究课题组、研究机构及政府机构。③数据存储介质多,不好收集。由于数据产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不同,数据存储介质多样,有很多数据是手写的方式,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年久,没有复制备份,处于损毁边缘。④有关部门对数据更新重视不够,重生产、轻更新,对更新投入也不够;⑤涉及面广,以至行业部门之间协调难到位,数据共享困难,利用效率低下;⑥缺乏在我省推动数据共享过程中,尤其是初始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因为没有将数据变成社会公共品的激励机制,人们普遍不愿意为作为公共品的数据投入收集、管理和服务的力量,也很少有机构愿意资助社会科学数据共享工作。⑦缺乏有效的更新机制和技术方法。因此,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角度出发,探讨数据更新的问题,特别是数据更新的技术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数据共享机制

本文按地震应急数据库的结构及要求,将数据库的数据分为常规数据及保密数据分别进行共享政策、产品标准规范体系、数据产品共享平台三方面研究。

2.1常规数据共享机制研究

要实现数据的共享,必须首先解决与数据共享密切相关的数据标准规范制定、共享平台设计和共享政策制定等问题。数据产品是共享的基础,标准规范则是实现共享的技术保障,共享平台是数据共享的技术支持,数据共享政策对数据共享具有指导和调控作用。数据、标准规范、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4-1所示。

图2-1数据共享与标准规范、共享平台和共享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2.1.1数据共享政策

数据共享政策是实现数据共享持续发展的政策保证。从政策结构看,数据共享政策包括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两个层面。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在数据管理与共享方面应起主导作用,促进全社会对数据的获取、共享和广泛应用,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政府数据共享体系的统筹规划、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各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网的投资与建设以及数据质量和标准的统一与制定等问题。

我国的数据共享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中,比较宏观的是公共信息领域,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担负起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责任。意见的标志着我国的政务信息公开步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2007年年家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意见》实施的一个具体结果,是我国数据共享政策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条例》制定的主旨是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共享,促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虽然不单独针对于数据共享领域,但对数据共享的政策法规建设却有着启发和引领作用,为数据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数据标准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全面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加强服务与应用体系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拓宽数据的应用范围,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化应用体系;加强各类数据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气象、海洋、环境、防震减灾、测绘等重要行业的应用。在微观政策方面,目前,虽然很多数据可以正式交付各用户使用,但是尚未形成比较完整和明确的数据共享政策,这制约了数据的共享程度,亟需尽快研究制定相关共享政策。数据的共享政策主要涉及运行管理、数据管理、各用户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工作组织形式等。为了促进数据产品在防震减灾系统中的应用,各项数据交付后,贵州省地震局颁布了《贵州省地震局基础数据库数据管理办法(暂行)》,对数据产品的分级与分类及格式、服务对象、分发方式、使用权责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规定,明确了数据产品使用的原则,为数据共享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积累了经验。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7

[关键词]危机;政府;管理;应对

中图分类号:D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278-01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公共安全的新问题不断涌现,这给政府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经历了非典、禽流感、三鹿奶粉、东方之星沉船后的严峻考验后,虽然公共危机管理现在越来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全球化的崭新课题,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已经建立起应急管理体系仍然缺乏系统性,有待完善。不得不说,认识危机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建立一套完备的危机预警、应急和完善处理体系实为必要。

一、正确认识公共危机管理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检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机转化成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的管理。”[2]

由此可见,政府危机管理属于公共危机的一部分。政府作为既定的区域范围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对控制和应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突发事件导致的公共危机负有直接的责任。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征

首先,危机管理以保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产品为目标。

其次,由于危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所以公共危机具有可预防性且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另外,当危机突发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出应急处理,所以公共危机管理的处置时有应急性,而且要求政府在处理危机时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强制力作为管理的基础。

最后,在突发公共事件和逐渐增多的趋势的当今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和预测是有不确定性,相应地,其预控和预案也具有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公共危机管理还要受公众的监督和约束。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公共危机的管理还具有综合性和国际性。

二、公共危机的管理与应对

在危机频发的当今社会、政府必须时刻做好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依法对突发公共事件采取预防、处置及善后措施及时加以处理的活动。为了更好地解决危机,要求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机制

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应对公共危机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与责任。总的来说,“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可分统一指挥、政府职权划分、责任机制与监督机制几个方面。”[3]

政府做应急管理工作时,要切实履行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本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并采取先进的监测预警机制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公共危机的管理的机制

1.预警机制

关于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而且有很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对于突发事件这类特殊情况,无疑早发现处理显得尤其重要。毕竟,预警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步和主要环节。

具体内容分为:制定与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健全预案体系;进行信息监测与分析;完善各项基本资源储备和加强公共危机应对的培训。

2.决策机制

由于危及决策具有时间紧迫、信息和资源有限的特征,公共危机管理的要求在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迅速地做出正确决策。因此公共危机决策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权力集中原则、结果优先、短期目标优先原则、强制原则和勇于承担风险原则。

3.应对机制

可以说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公共危机,它的基本应对流程是相似的。第一,建立应急处理小组,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第二,迅速调查情况和收集信息,作为应对决策的基础;第三,综合分析、果断决策、有序应对、控制和隔离。公共危机和应急处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部分。其实施目的,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化解危机状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4.善后机制

“恢复与重建,调查与评估,学习与进步;是公共危机善后机制的基本内容。”[4]由于公共危机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会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消失,危机平息后,必须采取措施消弭其造成的威海,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哲理的重建不仅包括物资方面,而且包括心理方面,使公众重燃对生活的希望,树立信心。

三、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现状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呈飞速发展态势,相应的,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也需要有一定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上存在缺陷。致使当时场内人员高度聚集,组织混乱、疏散不力,很多人盲目逃生,缺乏自我救助以及救援设备安装不合理。所以,政府加强危机管理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而且急需全方位、多角度的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对此,政府可以采取如下几种举措:健全的应急体制,加强专业协作,应提高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就地消化”的应急处理能力,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职责;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政府应抓紧建立综合性、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集成网络,为做好应对和处理工作提供可靠基础。

此外,政府还应抓紧建立和完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实现各部门间的资源的整合共享和综合利用;全面整合资源,加强应急保障。各级政府应合理地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社会应对网络。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2]丁文喜.《突发事件应对与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8

香港政府应急管理的经验,是随着危机事件的频繁出现而逐渐丰富起来的。

强烈的危机意识

香港特区政府很重视平时对市民的危机教育,通过全民的危机教育、如何应对灾难的培训和实地演习等活动,大力提高全民危机意识,使应急管理成为全民的事业,使得市民在危机状态下能够做到主动配合政府的行动。

港的危机教育有五个特点:

一是树立常备不懈观念,教育市民绷紧危机这根弦,平时就做好应对危机的物资和心理准备。政府要求每个家庭平时应备有下列用品以备不时之需:微型收音机及后备电池,电筒及电池,哨子,小型急救药箱,数瓶蒸溜水或矿泉水,饼干。政府出版发放了趋吉避凶简易守则,告诫市民在天灾或严重的意外威胁下,要避免惊惶失措的行为,有效保护生命和财产。

二是注重对一般紧急事故应变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比如,出现暴雨天气怎么办?红色暴雨警告表示暴雨已经或将会导致道路严重水浸和交通挤塞,学生应留在家中,如已上学,则应留在校内,直到情况许可才回家,在空旷地方工作的人士应该暂停户外作业,直至天气情况许可为止。黑色暴雨警告发出后,应留在家中或到安全地方暂避,直至暴雨过去及交通情况改善为止。如果居住的地方受到危险斜坡或悬垂的大石威胁,便应暂时离开居所,到临时庇护中心暂时栖身,直至大雨减弱或停顿后再作打算。再如,遇到可疑物体怎么办?政府出版的小册子香港安居乐土:反恐防患,早有准备》告诉了正确的做法:保持冷静;考虑疏散;打开门窗;拨“999”。不正确的做法:触碰物体;遮盖物件;置之不理。

三是从学校抓起。教育学生科学认识和应对危机。香港在中学开设了应急知识普及讲座,其中要学习居安思危:勿忘香港的天然灾害》一节,课后还要做包括了大量科学认知和危机应对的练习。例如有这样一道题:1997年8月飓风“维克托”袭港,九龙一处山坡因不堪雨水冲刷,大量山泥倾泻路面,造成交通大堵塞。题中给出了事件的详细资料、山泥倾泻平面图、山泥倾泻地点的典型剖面图,要求学生解答以下问题:降雨量与山泥倾泻的发生有何关系?山泥倾泻带来什么影响?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防治山泥倾泻灾害,试列出你所理解的一些方法?五是有关公营部门和企业也承担危机教育的责任。2004年1月5日,香港地铁尖沙咀至金钟车站之间发生了一起列车纵火事件。香港地铁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4分钟内对1200名乘客进行安全疏散,主要是因为香港地铁公司定期举行各种公众教育活动,定期与各紧急服务部门进行演习,使广大乘客有了应急响应、处置意识和技能,使员工掌握了紧急事故来临时的应变及疏散程序等。

规范的应急程序

香港的紧急应变系统为三级制,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应急管理程序。

第一级应变措施,又称“紧急服务”。提供服务的主要是保安局下的警务处和消防处。两个处均设有自己的指挥控制中心,昼夜有人值班,随时接听市民拨打的“999”紧急求助电话,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行动。当事态威胁到市民的生命财产以及公众安全,需要报告政府总部以调动更多资源投入救援行动的时候,便是第二级应变措施实施的开始。警务处或消防处按规定需要把事故知会政府总部,便须通知保安局值班主任,隶属保安局的政府总部紧急事故支持组(急援组)会密切监察事态发展,负责协调保安局值班主任的工作。当突发意外明显向着对市民生命财产及公众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方向发展,并超越救援部门在一般运作情况下所能应付的水平时,便会采取第三级应变措施。政府总部的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持中心(简称紧急监援中心)接到保安局长或指定的保安局高级人员的指示后,便会采取行动。

高效的应急处理机构

为了高效统领整个香港应急资源的协同运作,香港设置了几个核心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这是一套全面与专业相结合的较为协调、高效处理危机的机构。

最高决策机构:行政长官保安事务委员会(保安事务委员会)。其成员除行政长官外,还包括政府总部和警务处的高级顾问。如果事情非常严重,且持续一段时间,波及的范围较广,会严重影响或有可能影响香港的安全,该委员会便召开会议进行决策。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公营机构将根据它的号令在全港展开处置行动。

执行机构:在实行第一级应变措施时,主要的执行机构是警察总部指挥及控制中心和消防通讯中心。前者简称“警总中心”,是警务处的主要指挥部门。它会根据行政长官保安事务委员会的决策,指挥全港保安部门的行动,并负责随时将事态发展报告保。安局及政府高层。消防通讯中心防处的中央指挥及控制中心,负责接听紧急求助电话,并根据情况迅速调动消防处的资源展开救援。在实行第二级应变措施时,主要的执行机构是紧急事故支持组。在实行第三级应变措施时,主要的执行机构是政府总部的

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持中心。

咨询机构:保安控制委员会。保安局和警方代表组成,长官保安事务委员会提供意见,是智囊团。

协调机构:有关民众安全的政府救援工作委员会。这类机构主要有资讯政策委员会、食物管制委员会、石油供应分配委员会等,它们负责协调政府内策划推行保安事务委员会所定的保安政策,同时在各部门、公用事业和保安事务委员会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信息机构:联合新闻中心。由新闻处管理,在发生紧急事故,以致府统筹人身份24小时消息和应对媒体。该利用计算机与传媒及主要政府部门保持联系,成为通讯中枢,负责收发重要消息。

完善的应急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急管理最重要的是未雨

绸缪,不打无准备之战。香港的应变系统是要据应急计划来管理的。香港政府从立法的角度对应急管理形成了制度性的设计,制定了两套纲举目张的应对突发意久的计划,详列了处理紧急情况的政策、原则和行动安排。它作为香港基本的战略指导,并不断在训练中加以修改、完善。

一套是普通类计划,包括空难应变计划、挽救失事飞机应变计划、天变应变计划、海空搜索及救政策训令、大亚湾应变计划、境外紧急行动等六个分计划。2005年制订的香港境外紧急应变行动计划规定处置的流程是:在香港以外地区有事故发生保安局紧急事故支援组及入境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监察情况和事后发展启动应变计划向市民交待政府正领导及指挥各方面的应变行动成立并派遣评估小组一成立应变小组派遣应变小组展开应变行动一应变行动逐步缩小规模,直至结束应变小组撤离。明确规定不同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在各种不同的灾难情况下所承担的责任。

另一套是机密类计划,由为核动战舰访港期间公众安全而制定的应变计划、针对恐怖主义的应对措施、内部保安事故应变计划,还有生物、化学、辐射及核子剂袭击事件应变计划等五个分计划构成。

根据这些计划,各个公共部门和企业也分别制订自己的预案。如地铁公司制定了香港地铁车站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紧急疏散、非紧急疏散、设备故障和事故与人群管理四种情况作了详细说明。

专业化的应急队伍

香港的应急队伍由公务员组成的主力队伍和志愿人员组成的辅助队伍构成。

由公务员组成的正规队伍分为三个部门。一是直接处置紧急事务的部门,主要有警务处、消防处、海事处、政府飞行服务队等组成。二是负责现场支持的部门,主要有房屋署、环境保护署、政府新闻处、民政事务总署、运输署、社会福利署、食物环境卫生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工务部门。三是负责后勤支持的部门,主要有渔农自然护理署、民航处、卫生署、教育统筹局、环境保护署、政府物流服务署。

志愿人员组成的辅助队伍。当出现危机事件时,志愿人员组成的辅助队伍能提供大量受过训练的专门人员处理事件,使正规队员能专注处理本身的职务,不致对日常的工作造成太大的影响。属于辅助队的主要有民众安全服务队、医疗辅助队、香港圣约翰救护机构、政府飞行服务队辅助队员组和香港红十字会等,他们平时都作好应急准备,如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通过全港医院血库提供全天24小时紧急供应服务。加大危机教育力度,提高社会预防、处理危机的意识和能力

就应急管理活动来说,可以分为事前管理和事后管理。处在潜伏期的危机,主要是依靠预防管理。将危机教育体系建设纳入城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通过全方位的危机教育,让公众了解危机、懂得预防手段,指导公众在不同危机情境下的行动,是香港应急管理提供的重要启示。

借鉴香港经验,危机教育可以从以下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危机教育。用各种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和教育,使其了解各种危机发生的过程,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方法,协助设计家庭应变计划,训练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增强危机应对能力。第二个层面是学校的危机教育。在中小学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开设简单的基础课,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为中小学生提供基本应变常识;在高等院校进行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请有关专家学者开专题讲座等。第三个层面是政府官员和公共管理人员的危机教育。第四个层面是社会的危机教育。内地城市的地震、消防、环保、卫生防疫等部门应该把宣传普及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以社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为主体,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定期开展针对某种危机的训练和演习等等,在全社会形成应急管理的“预防文化”。

建立权威性、强势性的危机管理机构

危机管理需要动员和统一调配各方面的力量和各种资源,这就要求突破和超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不一致,组建统一的指挥系统。与其他国际先锋城市一样,香港的危机管理体制完成了从临时性、部门型、非权威性危机管理体制到常设性、综合型、权威性体制的转变,构建了适应这一关键需求的有效的指挥系统。这种有效性,来源于危机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强势性。

内地城市的危机管理体制正在实现从临时性、部门型、非权威性危机管理体制到常设性、综合型、权威性体制的转变。有些城市已经开始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但是,这些机构仍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决策机构缺乏权威性。内地很多城市设立了处置紧急事件委员会,将其作为全市最高的危机管理机构,但这个机构的权威性与香港的行政长官保安事务委员会不可同et而语。而香港的行政长官保安事务委员会是一个常设的实体机构,行政长官作为香港危机最高领导人的作用就是通过这个机构发挥出来,因此,它在危机管理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在各级政府中有权威,在被指挥对象心目中有权威,在广大市民中有权

威,从而成为政府对危机进行全面管理的中枢和心脏。

二是执行机构缺乏强制性。在危机处置实践中,内地城市的危机管理机构还不能像香港紧急监援中心那样,较好地履行统一指挥的职责。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职能有四个:一是宏观调控,二是市场监管,三是社会安全,四是公共服务。各地的危机管理机构是履行社会安全职能的机构,同时也承担了部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恐怕是政府部门中独一无二的。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政府资源向危机管理机构倾斜。

建立起运作规范、分工不分家的城市应急系统

香港的应对计划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地对政府应急危机管理做出了规范。一旦危机发生,政府可以马上找到相应的法定解决途径,从而保证应急管理有条不紊、及时有效。除此以外,对公共部门也作了具体的规范,确保在统一的政府指挥体系下,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效协调,使损失和危害降至最低。

香港的经验,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一是管理层次力求精简。通过以下三个措施,来达到限制涉及的部门和机构数目,从而达到限制应对系统内管理层次的目的:首先,明确应急管理的主要部门。应急管理几乎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有关,但是,应该有主要的管理部门,香港就把警务处和消防处列为主要部门。其次,授予紧急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必要的权力和责任,救援工作尽可能由最接近现场的救援部门指挥。再次,明确各个阶段应急管理的重点任务。比如善后阶段,香港规定民政事务总署通过辖下18个民政事务处,统筹有关部门展开的善后工作,包括安排灾民入住临时庇护中心、登记灾民、分发膳食、救济品和现金援助。

二是各职能机关对于彼此的职责、计划、工作流程要熟知,特别是彼此的抢险救灾计划、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要十分了解,这样才能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香港规定,现场救援工作主要由消防处负责,海事处统筹调派现场各救援单位的工作,警方则负责支持。

三是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作。香港的应急系统存在着一个协作机制,即部门联络主任制度,该机制以资源共享、信息情报共享为基础。当紧急监援中心开始运作时,各主要决策局和部门的联络主任会按需要到紧急监援中心集中,他们均详细了解本身职责,因此能够在涉及其知识范围内的特别事件上向紧急监援中心提供专业意见,也可以判断所属部门哪些资料有助该中心的工作,以及该中心哪些资料对所属部门有帮助。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9

[关键词]地震;应急物流;解决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11.014

1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现状

应急物流是指在发生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严重疫情时,把所需物资和人员以最大的时间效益和最小的损耗送达目的地,与普通物流活动相比,应急物流具有“急、快、准”的特性,即对应急物资需求急、应急物流工作进行快、物资送达地点准。我国的应急物流现还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经国资委和民政部批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应急物流研究的专业组织。2007年,中国物流协会把5个与应急物流相关的课题纳入到年度规划中去。在一次次自然灾害的打击中,各级政府开始越来越意识到应急物流的重要性。与我国相比,日本、美国、德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有一套科学且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体系内的各部门可以相互协同工作。日本由于地理位置及地质的原因,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所以日本很注重事前的准备工作,运输路线的规划、应急物流流程的规划等。对于应急物资,日本采取分阶段管理:政府、部队物资收集发放民间物流主动配送民间物流被动配送。日本政府形成以“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在美国,联邦应急署负责应急工作,所有的应急工作由其集权化和专业化管理。在国内救援方面,联邦应急署有专门的物流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和发放;在国外救援方面,由其下属的对外灾害援助办公室负责。美国形成了以“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德国,可以概述为民间力量和政府的完美协作。德国的应急工作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民间成立民防专业队,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政府部门和民间专业队相互合作,协同分工。

2汶川、玉树应急物流工作分析与比较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中心发生了一起较为强烈的地震,在地震发生的24小时内,政府和军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政府方面主要是交通部门和铁路部门,他们及时修复灾区毁坏路段并为灾区物资的运输开设了专线,大量衣被、药品、粮食得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灾区。部队方面,数量达一万六千人的武警官兵在灾情发生一天内被派赴四川救援一线,由于灾区最前线的有些路段靠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所以军用直升机也不断盘旋灾区上空,为灾民们空投最急需的食品、水和药品,仅绵阳、绵竹、彭县三地在24小时内便空投食品等物资达12.5吨。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震后,政府和交通部门依旧扮演着重要角色。陕西对进入青海救援的车辆一律免费通过,开启“绿色通道”。铁道部也及时成立专门组织实施救援工作。

与应急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的提高相比,汶川和玉树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充分暴露出领导干部和居民的危机意识、灾害的防范观念与相关职能部门的预警水平差强人意,居民的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待加强。处于地震带地区的政府部门对地震的中长期风险重视不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仍处于“重处置轻预防”的阶段,只注重营造“反应文化”。巨大灾害防范机制不只是关注事后救助,应该更多关注事前预防和预测。

3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3.1制约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主观原因

(1)应急物流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应急物流管理强调政府协调机制,针对具体的应急事件,应急方案一般会从政府、军队、民政、卫生、商务、城建、交通等部门抽调人员,临时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来处理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

(2)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不尽合理。部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数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部级应急物资品种单一、数量不足。

(3)应急物流作业流程需进一步优化。在突发事件中,我国的相关人员经常以常规物流作业流程来处理应急物流实务。应急物资的包装、储存、搬运、装卸与运输等流通环节未能按照应急的目的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造成物资的包装标识和信息不统一、储存堆放不利于机械化作业、车辆的运输调度和路径行驶安排上达不到快速、安全与经济的要求。

(4)应急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发生突发性事件后,特别是地震发生后,受灾地区与外部几乎是中断联系。由于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平台,应急指挥机构无法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详细资料及应急物流的运作情况,造成分析判断不准确。另外,各级政府由于只掌握本管辖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的基本情况,与外部运输方式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一旦出现应急物流需求,往往因为衔接不畅而延误时机。

3.2制约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客观原因

(1)应急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体系较为零散,立法空白较多。由于我国出台的许多专项应急法案是问题出现时应急立法的产物,不同法规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使用范围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目前,我国应急物流行政法规多,立法层次低。整个社会保障工作所依据的大多是行政法规和规章,且很大部分为“意见”、“通知”等,灾害应对处置及社会保障立法的权威性亟待提高。

(2)应急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全国各地在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建设进度的同时,缺乏对应急物流需求的考虑,未能将国家救灾储备库的规划建设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布局与功能统筹考虑,应急与常规物流基础设施尚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此外,区域综合运输系统和通道系统的建设缺乏对应急物流配送通道的规划。

(3)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知识未普及。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一般时间很短,这就要求广大民众快速做出或逃或躲的决策。由于缺乏相应的物流知识,很多人在事件突发的瞬间被吓倒,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4我国应急物流问题的对策

4.1针对“主观原因”的对策

(1)完善应急物流预案机制。应急物流的“应急”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着眼于平时的准备。因此,应建立全国和省、市一级的应急物流预案,以确保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应急物流预案的准备包括应急物流硬件和软件准备两个方面。其中,应急物流硬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资金的准备、设备设施的准备和车船道路的准备等;应急物流软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流的人员准备、信息准备、应急场景的假定和应急措施的制定等内容。应急预案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明确如何筹备组织指挥机构,如何分工完成各项物流活动,采取哪些步骤、措施、程序等。制订应急预案时,涉及全局、危害严重,重大事件的应急预案,应聘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应急预案制定后,应进行几次演练,总结经验教训后形成几个备用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要经过上级政府部门的批准;如果是各地区的一般性应急预案,也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灾难性事故,综合分析制定。

(2)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增加部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应当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等历史数据确定不同的储备量。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库的物资品种由单一的帐篷逐渐增加到主要生活用品,如衣服、食物、火炉、炊具、医疗药品、卫生消毒用品等。不同地区的物资储备种类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中,国家是主体,军队是骨干,地方是补充,市场是辅助,家庭是基点。

(3)建立应急物流配送网络。良好的配送网络将极大地减少物资流转的中间环节,提高供应网络的柔性和效率。救援物资的供应端,供给主体众多,供应物资品种多、批量大,缺乏统一的规格、标签,除物资配送职能外,还需要担负收集、挑选、分类供应救援物资的职责、物资的需求端、需求者众多,时间紧,数量大。因此,应急物流配送网络必须与当时的应急指挥中心、救灾指挥部等紧密联系,并通过应急物流信息体系,及时反馈应急物资流动信息,实现高效的配送功能。

(4)强化信息管理和技术支撑系统。采用先进技术,建立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平台。为保证运送物资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信息网络平台,同时,运输实际过程中,应运用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时刻关注物资的运送情况。

(5)提高管理者整体素质。物流业本身就具有重经验和操作的特点,因而应急物流系统的指挥决策、操作执行、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处理并化解危机。指挥决策人员除了应具备丰富经验之外,还应有较为全面的交通运输、信息沟通、地理条件、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中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除了物流专业队伍,工程技术、应急救援、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人员也是应急行动必需的专业人员,由于这些人员所使用的物资与他们本身都是通过应急物流系统运至灾区的,要提高应急物流效率,也必须与他们有效沟通,密切配合。

4.2针对“客观原因”的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法律保障。法律保障对处理自然灾害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保障中涉及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障机制。汶川应急救援行动使我们认识到,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实施指挥调度不能满足突发事件对应急物流的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统一、协调一致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我国应急物流法律建设的任务,是将应急情况下物流资源的有效调度规范到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上升到制度层面的高度,克服法律效力层次不一、责任机构各自为政的

弊端,明确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在应急物流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2)加强应急救援设备的投资建设。在应急物流中,专用装备必不可少。不过在国内应急装备尚没有专门的建设和保有,又何况其中的物流装备。目前,国内在应急救灾中,对于装备通常是有什么用什么,所以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重视程度。

(3)开展知识宣传,重视人才培养。突发性事件一般发生时间短,造成的危害大。为了能够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平时应该加强突发性事件知识的教育。对于在校学生,可以开设相关讲座,并进行实际模拟演练,让学生学会自救。对于企业单位人员,也应该做一些知识宣传,搞一些报栏,加强宣传。应急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政府、各大高校应联合起来培养应急物流人才,特别是指挥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亮.应急物流中的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23):30.

[2]欧忠文,王会云,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12,27(3):164-166.

[3]杜庆霞.基于自然灾害的我国应急物流合作机制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8):34-36.

[4]何亚洲.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J],2014(7):277.

政法工作应急决策机制篇10

危机对一个政府组织乃至全社会而言,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如果政府处理不当,那么带给人们的可能是灾难,往往直接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给公众的心理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还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衍生出一系列危机事件,进而可能抑制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迫切需要提升,这是应对危机的需要,是实现政府职能、维护自身形象的需要,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危机与政府危机管理

危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中,后来它适用的对象不断扩大,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中。对于这一术语的定义,我国学者薛澜等认为: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秩序的维护者,是处理各类危机事件的主体,对危机事件所实施的应急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一项责任。政府危机管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社会要求政府承担起危机管理的责任而产生的,主要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由社会各个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的,在决策、沟通、协调、控制等机制的相互配合下,对公共危机进行预警、救治、修复的全面整合的系统过程。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能力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政府能力一般是指政府实施管理目标过程中的可能性与效力,反映着政府在管理社会事务过程中政府目标的实现情况。政府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作为政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能力,是建立在危机管理体系基础上,预防、控制、消弥公共危机事件,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能力,反映了政府处理危机的效果和效用。本文认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法律制定能力、组织建设能力、决策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等。

(二)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政府在危机事件中的管理能力,是一个责任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所在,也是衡量政府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方面,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维护自身形象。在任何一个国家,都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或危机,政府对危机事件进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的人身权与财产权,保护国家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有助于政府更好地监测、预防、应对危机以及控制或消灭正在发生的危机,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更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责。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还能直接体现政府管理水平,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我国人均GDp正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这些矛盾极易引发危机,影响社会稳定。要消除种种不和谐因素,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就必须全面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或将危机发生带给人们的损失降至最小。因此,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危机管理面临的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危机频发期,政府危机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客观、理性、科学地审视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可以发现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与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对滞后,显得有些薄弱,存在诸多不足。

(一)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发挥缺乏法律保障

缺乏全局性的危机管理法律支撑是目前我国危机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尽管,在某些领域我国已有一些危机管理的单方面的法律,如《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还有2006年1月8日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政府职能中部分关于处理危机的法律、规章、应急预案,但毕竟这些只是针对特定领域重大危机的立法,从整体上看,我国还缺乏一部对危机共同规律进行总结,对危机管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危机基本法。危机基本法的缺失,使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的有效发挥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发挥缺乏一个专门机构的支撑

政府的危机管理机构缺失是政府的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的表现之一。危机的管理需要很多部门的协调,但是,在危机的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执行中,必须由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承担决策与执行职能。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对危机的管理是在国务院设置相关的临时机构,如:国防动员委员会、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国家处置劫机事件领导小组以及防洪、火灾指挥部或办公室等。但是,这些临时机构都只是在危机发生之时才临时设立,并且大部分临时机构都不单设办事机构,其日常工作由相关的常设部门承担。由于缺乏专门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政府对于有效地识别、确认危机、应对危机就显得被动、仓促且行动缓慢,并且在整合社会资源、综合协调各政府职能部门方面也力不从心。

(三)政府危机管理的决策能力缺乏效率

危机管理讲求的是时效性,不管是信息的传递,还是命令的决断与执行,都要把效率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就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森严的层级组织管理体制,权力高度集中在上级政府,上级政府的政策和指示是通过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层层传递,基层的信息也是通过各级政府组织层层上报。这种集权制的官僚组织模式固然有其优点,但当面临公共危机事件时,这种传统的政府组织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却成为了政府危机决策的阻滞因素,因为政府层级过多,权力过于集中,基层政府缺乏决策权,有关危机的信息从基层组织部门通过层层环节传达到最高决策中心,其真实性可能大打折扣,即使信息准确,这种环节过多的信息传达机制也必然会延误时间,影响决策效率。

(四)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和资源整合工作不到位

信息公开和资源整合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资源整合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公开。信息公开,意味着让更多人知情而免受伤害,这不仅不会使政府形象受损,反而能增加政府的凝聚力,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只有信息公开了,让全社会都了解危机的发生,才谈得上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到一起,更利于控制危机的危害和恢复正常。但是现阶段,在突发事件和社会危机发生时,很多政府决策者生怕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不利于个人仕途的发展,就选择隐瞒的办法,采取对上级漏报、瞒报,对当地媒体进行封锁的对策。殊不知,这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威信,也不利于调动社会资源为危机管理工作服务。

三、提升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路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我国危机管理面临的问题,政府需要从法律制定、组织建设、决策、系统管理和战略管理、信息沟通和资源整合、绩效管理等方面来提升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一)制定全局性危机管理法律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危机管理法律,但全局性的法律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我国,很有必要制定一部全局性的危机管理法律,总结各危机的规律,为政府决策能力的提升提供制度基础。如制定《紧急状态法》,从立法的高度规定重大危机下领导权力体系、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重大危机信息通告与制度、应急预案及启动标准、复合型危机发生之后的危机应对等等,以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和一般原则迅速应对,进而提高危机的快速决策能力。所以,全局性的危机法律是把危机管理真正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从战略的角度提高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的前提。在制定新的有关危机管理的法律的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及时地审视现有的危机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对其效力和适用性进行评估,对于已经不适合实际局势的危机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应当定期、及时地进行修正、更新和改进,使其符合实际需要。

(二)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专门机构

建立一个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政府危机管理机构,对于加强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使政府成功地应对各种危机事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建立的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主要职能应该包括:制定危机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规划;进行危机信息管理;进行危机风险的评估;在非危机时期,负责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在危机发生期间,负责领导与协调工作;负责危机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政府管理者和社会公众进行危机管理的教育和培训等。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危机管理的职能、职责和责任。要明确不同政府机构在承担某些特定危机管理的职能和职责,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的应急管理体制。

(三)改革组织系统。提高决策效率。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科学决策

政府组织结构的简化应大幅度压缩中间层次,由自上而下的垂直结构向水平型结构形式转化;减少管理层次,加大管理幅度,实现整个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赋予基层组织处理问题的适当权力,实现功能的有机结合。当危机发生时,这种扁平化、分权化的组织结构和体制能够大大地提升地方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效率。应尽快建立健全统

一、标准化的危机管理决策系统。一方面是决策信息系统,用于在恰当的时间、通过恰当的渠道、将恰当的信息传递到恰当的危机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形成符合现状、基于经验教训、集成专家意见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信息高效传递、决策科学有效的格局。

(四)完善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资源支持系统

在应急信息管理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有着丰富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常,一旦出现危机事件,国外政府会随时通过媒体不断最新的情况通报,通告有关事件的当前情况,并预告其发展。事实证明,政府通过媒体向公众披露危险信息,并不会造成社会性的大恐慌,反而对稳定遭受巨大冲击的民众心理,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和公民正常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危机沟通机制,规范内部的危机沟通(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制度和外部的危机沟通(政府针对媒体、社会、受害者等的沟通)制度,达到及时有效、透明通畅的沟通效果。做到了信息的自由公开,才有可能得到社会公众更多的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