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4:44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1

[关键词]资本管理;经济资本;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22-02

1 经济资本管理的内涵

2007年开始逐步实施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由三大支柱构成;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要达到两大目标,即提高监管资本的风险敏感度和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准。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监管当局以银行内部测算的“经济资本”作为监管资本的基础。

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它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的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它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是“算出来的”的数字,在数额上与非预期损失相等,它是风险资本和商誉之和,忽略商誉,经济资本则等同于风险资本,它是信用风险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非预期损失和操作风险非预期损失之和。

对经济资本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五点:一是经济资本反映的是风险,主要揭示银行非预期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大小,通常在既定的置信区间和一定期限内进行考虑;二是经济资本或者说非预期损失大部分时间小于预期损失;三是预期损失通过定价和损失准备金提留来弥补,非预期损失一旦发生则由银行资本来抵御的,银行资本是经济资本的“准备”;四是经济资本成本一般不予考虑,但当非预期损失发生而需用资本去抵偿时,考虑经济资本成本就有意义了,它和用于抵偿的银行资本成本相一致;五是经济资本是银行确定风险边界的基础,以此为基础确定的风险边界,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充分考虑了业务发展和资产扩张。

总之,经济资本是一个新出现的统计学概念。它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上,一定时间内,为了弥补银行的非预计损失所需要的资本。它是根据资产的风险程度计算出来的,计算前提是银行风险的模型化和量化。经济资本的重要特点就是:它是指所“需要的”资本,“应该有”多少资本,而不是银行实实在在已经拥有的资本。

2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法定资本管理是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经济资本管理是在法定资本管理充分实施基础上的发展。在做好法定资本管理的基础上,清醒地分析和认识现状,确定合适的资本管理方法,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合理选择。旧协议提供了测量资本的简易方法,即标准法:资本=∑(资产×风险权重)×最低要求的资本充足率。这一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不高,为银行业提供了一个统一衡量风险的标准,并将测量结果从法律的角度定义为“监管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法定资本的计算按照监管机构设置的参数来计算,无法有效反映银行资产的风险特点,虽然新协议的“标准法”有所改善,但风险敏感度仍较低。经济资本的计算以“内部评级法”为基础,大大提高了风险敏感度。如经济资本可以根据复杂程度不同,对风险敏感性不同的风险资产进行不同的计算;允许银行选择用内部违约经验数据与外部数据配对的方法预测风险因素;认可风险缓释手段更多样化,承认信用风险衍生工具等。

从以上描述看,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在计算方法和风险敏感度方面有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隐含着对银行的不同管理要求。

首先,经济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管理流程有不同的要求。经济资本管理要求用量化技术精确测算现有资产将来一段时间的非预期损失,据此衡量业务的风险成本和股东价值增值能力。贷款决策前,管理层要先确定可接受的客户违约率上限、授信业务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RaRoC)的下限等。如整体资产经营结果不能产生正经济利润,股东价值增值难以达到,就需要通过降低客户违约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敞口偏离预期水平的幅度来降低经济资本成本。如无法降低经济资本成本,就要能够增加业务的净收益。法定资本管理没有前者精细,风险的衡量与控制和贷款分类在同一个维度进行。风险权重按监管当局的标准只分为四档:0%、10%、50%和100%(或新协议标准法按外部资信评级对应五档:0%、20%、50%、100%和150%),这比由客户违约率(pD)、授信工具的违约损失率(LGD)和贷款交易的违约敞口(eaD)决定的风险权等进行衡量还要简单,在资本成本核算上也就相应简单了许多。

其次,经济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管理体制有不同的要求。经济资本的作用是帮助银行计算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和做到股东价值增值。为保证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各种模型工具得到合理使用,银行需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和业务流程。经济资本计算所依靠的内部评级包括客户评级和授信条件评级两方面,据此可提供客户违约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敞口(eaD)、预期损失率(eL)和非预期损失率(UL)等指标,并将其应用到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等基础信贷管理中以发挥决策支持作用。所以,经济资本管理需要有效的企业管制、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配合。具体而言,需要强大而完善的it体系、信息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资产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相配合,才能确保经营策略受到股东价值增值的导向约束,且在短期规模增长和风险成本之间主动寻求平衡。而法定资本管理资本计算简单,风险敏感性较弱,对银行管理体制的要求不是很高,它可在现有it基础上,整合管理信息和财务信息,通过拨备调整后的法定资本回报进行绩效考核,并据此实现法定资本限额的风险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2

关键词:试用经济资本风险管理策略

一、经济资本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经济资本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经济资本通过对银行运行中的非预期成本的计算和预测,切实反应银行风险状况,形成了资本与风险匹配的管理模式。经济资本的管理是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基本手段。企业的战略管理指银行的根据资本的增长规划和规律、根据相应的资本管理目标以及业务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匹配,确定银行风险资产的规模,确定银行的资产结构。

经济资本的引入和发展还能为银行内部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建立高效的资本约束机制。经济资本的计量和管理,为银行的内部绩效考核提供了基础的发展依据。以风险调整的经济指标衡量银行发展的绩效,从而能改善传统的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经营的理念。经济资本的运用和管理能有效配置银行的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从而为业务的决策提供基础。经济资本引入利润以及资本的指标等,从而能对内部的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在银行发展的空间内对整体的经营和发展策略进行调整。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能了解相关产品的风向状况,从而能在产品的定价过程中提高价格的调整机制,从而建立与市场风险匹配的价格体系。

二、经济资本加强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经济资本的应用,能对银行发展经营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措施选择,运用经济成本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相应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经济资本理念的引入,相应的银行应建立风险识别与量化的管理机制,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和关键的考核体制,并由此建立合适的经济资本的利润率的指标,建立各单位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建立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也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理性风险文化的树立和营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高效的风险识别以及量化的管理机制

引入经济资本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能为银行的发展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量化机制,逐步完善经济资本的计量方法。从而为相应风险管理体制奠定良好的计量基础。经济资本的计算应对银行的风险在对相应的风险识别基础之上进行模型化和量化,从而能对各业务部门或是相应的业务产品所要求的经济资本进行计算,由此可见,风险的识别和量化的管理是经济资本计算的基础。在对风险的计算过程中,可根据银行自身的风险体系和特点确定具体的算法。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风险的计量体系,在完善相应的风险计量体系的同时也应建立信用的评级体系以及信贷管理的系统建设。在相应体系的完善基础之上,通过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以及系统的开发和内部风险的计量模型等方面的建设,建立逐步完善的经济资本的计量方式,为相应风险管理和经营策略的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以经济资本为基础,建立优化的配置体系

相应银行的风险体系建设,应以经济资本为基础,建立优化的资源和资本配置的体系,从而建立优化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在银行对风险的识别和计量的基础之上,应对经济资本进行合理配置,通过资本的配置实现预算管理,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建立完善的资源配置体系。同时,相关的职能部门也应对各支部以及各业务部门按照季度或是月份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测,建立定期的考核体系。若出现经济资本实际占用超过预算费用,应对超过部分加倍收取资本的占用费用,从而能建立有效的经济资本的配置体系,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行业和业务发展优势,调整业务经营管理结构,从而能建立敏锐的风险预警和处理体系。

(三)营造以经济资本为中心的管理氛围

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体系应营造以经济资本为核心和关键的管理氛围和管理文化,通过管理环境和管理文化的深层次影响和逐渐渗透,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建立了全面的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营造风险管理氛围和文化首先应确立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目标和实际任务,从而能针对不同过程中的经营管理环境以及自身的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体系;其次,还应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和风险管理意识,实现“高质量、高发展、高效益”的商业风险管理核心;再次,还应兼顾监管、股东、客户三者对风险管理的偏好;最后,应实现风险资产管理向资产的风险管理的转变,前移风险管理的关键部分,并实现时候监控和管理。通过深入风险管理理念,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四)构建风险定价体系,提高科学决策和产品定价水平

考核银行的利润指标技术能通过对具体的产品、业务以及区域的经济资本回报率的量化,为银行制定相关的经营发展战略和体系提供支撑。例如,根据历史的数据判断某项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较高,那么总行能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相关系数的设定等方式,向全行传达了此类业务的倾斜支持导向。同时,考核银行盈利的传统指标基数通过强调风险因素,在为产品定价时,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推算出该项产品在什么价格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的回报率,从而促进自主风险定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礼英.试用经济资本加强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1,(04)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3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经济资本;亲周期效应

一、运用经济资本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积极意义

在商业银行贷款组合层面。由于组合未达到最优而未被分散掉的特异风险在组合中被称为可分散风险:而系统性风险即使在分类最广泛的贷款组合中也无法被分散掉。因此又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因此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就由这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针对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银行风险管理领域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是经济资本管理。经济资本是指在一定容忍水平下,吸收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所要求的资本。经济资本要覆盖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所以也要覆盖其中的系统性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资本管理可以成为银行防范贷款组合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

银行通过经济资本管理来防范系统性风险,对经济资本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资本计量的准确性。要实现科学有效的经济资本管理,首先要求能对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进行准确度量。而在贷款组合风险度量当中,对风险来源的信息掌握得越充分。风险度量的准确性就越高。贷款组合中的特异风险源自于不同债务人的特殊因素,并且受组合中贷款多样性的影响,会随组合的变化而波动,因此特异风险难以有效识别。系统性风险源自于宏观经济因素,有着更多的信息获取手段和更广的信息渠道。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手段也为宏观经济预测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通过对系统性风险的预测。可以计算出更准确的贷款组合非预期损失,也就是得到更科学合理的经济资本计量结果。

另一方面,进一步细化和丰富了经济资本的管理职能,并有利于银行发挥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经济资本是用来覆盖非预期损失的,这是经济资本的根本作用。而如果把非预期损失进一步细分为特异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那么经济资本也相应地要覆盖这两部分风险。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系统性风险发生了变化,则必然会影响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那么贷款组合的经济资本要求也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一作用机制反映了经济资本波动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银行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一作用机制,探寻经济资本的波动规律,进而可以发挥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即根据对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合理预测,有前瞻性地规划未来的经济资本管理方案,制定科学的融资计划以及合理的业务发展战略。

二、系统性风险防范视角下的经济资本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引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经济资本管理经验,但尚未发挥其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作用。下面将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视角下,对经济资本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重新梳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经济资本计量。

根据经济资本的定义,经济资本计量就是测算银行贷款组合在未来一段时期(如一年)内的非预期损失。主流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是首先计算信贷资产的损失分布,确定在某置信水平下的VaR值。再减去预期损失值(expectedloss,eL)即得到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也就是贷款的经济资本要求。银行因违约事件可能蒙受的损失(用随机变量L表示)主要由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违约风险暴露eaD等风险参数决定,可用下式表示:

L=f(pD,eaD,LGD)

(1)

L可以分为eL和UL两部分。而UL即占用的经济资本eC。如果用L%max表示一定置信水平下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则在同样置信水平下贷款占用的经济资本eC%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eC%=L%max-eL%=f%(pD,eaD,LGD)-eL% (2)

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角度,准确的经济资本计量应该要充分预测银行贷款组合在未来一年内的系统性风险,才能保证计量得到经济资本要求全面覆盖了系统性风险。

2、确定经济资本限额。

银行在计量出存量贷款的经济资本要求之后,再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业务发展目标、资本金规模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确定银行在下一年度内能够并且应该承担的风险规模。经济资本除了要覆盖系统性风险之外,还要覆盖特异风险,因此银行运用经济资本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就受到经济资本限额的约束。所以银行确定经济资本限额也相应确定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承担能力。

3、经济资本分配。

银行在确定了整体的经济资本限额之后,要把经济资本限额从上到下分配到各个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也就是确定它们在下一年度内要承担的风险规模,这个过程就是经济资本分配。经济资本分配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总行根据总体战略规划、各分支机构和部门的绩效考评、资产规模等一系列因素提出经济资本的初次分配方案,然后,各分支行或者业务部门也根据自身情况和业务规划,对初次分配方案提出调整申请。最后,总行根据分支行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确定最终的经济资本。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视角下,经济资本分配的过程中也相应确定各个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承担能力。

4、经济资本配置。

在支行或者业务部门的经济资本管理工作就是把经济资本在各项业务之间进行配置,以实现在一定风险限额下的收益最大化。经济资本分配是属于银行内部的资源调配,而经济资本配置则是在业务层面进行实质的风险管理并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经济资本管理的最核心工作之一。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角度,因为贷款组合中每笔贷款的系统性风险都是不可分散的,所以贷款组合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分散特异风险,这样就可以减少对经济资本的占用,从而用于发放更多的贷款。这样才能发挥经济资本的最大用处,获得收益最大化。而这一追求经济资本配置最优化的行为,客观上会促使经济资本都尽可能地用于覆盖系统性风险。

通过对经济资本管理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整个经济资本管理其实都和系统性风险有着密切联系。可以作为重要的系统性风险防范工具。

三、经济资本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内在局限:亲周期效应

经济资本可以成为商业银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是现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可能会导致亲周期效应,影响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学界对监管资本的亲周期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Bemanke&i,own,1991;Blum&。Hellwig,1995;Gordy&itowells,2006;Jean,2008),但是经济资本的亲周期问题尚未引起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决定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不是监管资本而主要是经济资本(ayuso,perez&Saurina,2004)。经济资本具有比监管资本更高的风险敏感度。更能反映真实风险的变化状况。所以经济资本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出现周期性波动,引起信贷供给的波动幅度扩大,进而放大实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就是经济资本的亲周期效应。下面详细分析亲周期效应在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根据公式(2),经济资本在计量上主要由银行信贷资产的pD、LGD和eaD决定。随着经济周期在繁荣与萧条之间的转换,pD、eaD、LGD等风险变量都会发生周期性变化,而由它们计算出来的经济资本要求也相应地出现周期性波动。这是亲周期效应的第一层表现。

经济资本的波动通过影响银行的信贷行为。导致信贷规模乃至货币供给的波动。在经济衰退阶段。贷款的经济资本要求上升。将压缩银行可配置经济资本的额度,从而要求银行紧缩信贷;而在经济繁荣阶段,贷款的经济资本要求下降。将增加银行的可配置经济资本,为了实现RaRoC或者eVa最大化目标,银行则会扩张信贷。所以经济资本波动对信贷规模的影响不但有紧缩效应。也有扩张效应。这是亲周期效应的第二层表现。

综上所述,经济资本的亲周期效应会导致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因此可能进一步放大商业银行贷款的系统性风险。为什么经济资本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却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加大呢?这一矛盾可以借助系统论中反馈的概念来解释。

在宏观经济系统当中,商业银行作为其中的一个要素,不断地接受经济系统的信息并进行反馈。经济资本管理就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反馈机制。在经济衰退时,贷款的信用风险上升,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对此做出的反馈就是计量的经济资本要求增加和压缩信贷规模:而在经济繁荣时做出的反馈则是降低经济资本要求和放宽信贷规模限制。单从商业银行个体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反馈行为是理性的,所以能起到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作用。但是从整个经济系统来看,这样的反馈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正反馈。而正反馈可以强化放大作用,进而产生自激震荡,也就是说当系统内所有个体在应对冲击时都产生同样的正反馈行为,就会使得冲击进一步放大。所以个体的理性有可能导致整体的非理性。经济资本的亲周期效应就是由单个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防范行为导致了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加大。因此,当前的经济资本管理方法存在亲周期效应,限制了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四、经济资本管理方法改进与系统性风险防范

(一)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目标下完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

银行对贷款计量的经济资本受到计量方法的影响,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得到的经济资本能在多大程度上涵盖系统性风险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很有必要对不同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进行甄别,选取更合适的计量方法。

公式(2)中影响经济资本的三个参数里面,pD是最重要的参数。pD的度量方法按照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法(point-in-time,pit)和跨周期法(through-the-cycle,ttC)两大类。典型的时点法主要根据债务人的当前信息如股票价格、杠杆比率等来度量风险,因为度量的是借款人在经济周期中某一时点上的信用风险,而没有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因此具有明显的周期波动性。而跨周期法是在各种可能的经济环境下,综合估计债务人在整个经济周期内的信用风险。因为考虑了经济周期因素,所以tiC法计算的pD相对比较稳定。由此可见,不同的计量方法对经济资本的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如果采用跨周期法,则计量的经济资本可以更充分地覆盖系统性风险;如果采用时点法,则每次计量的经济资本所能覆盖的系统性风险是不一样的,在经济繁荣时期能覆盖的系统性风险较少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能覆盖的系统性风险更多,这正是经济资本存在亲周期效应的最重要原因。

为了缓解经济资本的亲周期效应并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要综合考虑并灵活运用时点法和跨周期法进行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的亲周期效应起源于计量经济资本的风险变量具有亲周期性,特别是采用时点法来度量风险参数可以大大提高经济资本的风险敏感度。而银行往往更倾向于用时点法来进行经济资本管理(Catarineu-Rabell等,2002)。所以监管当局有必要对银行的内部风险模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和指引,要求银行综合、灵活地运用时点法和跨周期法进行经济资本管理。时点法和跨周期法各自有着独特的价值,其中跨周期法计量的违约概率比较稳定,所以可用于确定经济资本限额和制定长期的信贷策略;而时点法计量的违约概率对风险变化比较敏感,则可用于经济资本配置、贷款定价和授信决策等。这样可以在经济资本管理的不同阶段充分利用时点法和跨周期法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亲周期效应。

另一方面,可通过在经济资本计量的输出端设计具有前瞻性的逆周期乘数,对经济资本进行合理修正。目前逆周期乘数的设计主要用于监管资本,银行监管部门、国际金融组织或者学者普遍尚未研究经济资本的逆周期乘数。监管资本逆周期乘数一般是依据经济周期变量来构建,RafaelRepullo等(2009)为G20“金融监管与宏观经济稳定”会议提出的缓释乘数(下面简称R-R乘数)分别是以GDp增长率、信贷增长率和股票市场收益率为基准,通过对比发现以GDp增长率来构建的缓释乘数具有最好的缓释效果。这些成果都可以运用于经济资本逆周期乘数的设计。然而,GDp增长率是一个滞后指标,但经济资本是为了覆盖银行信贷资产在未来的系统性风险,用GDp增长率构建的逆周期乘数具有前瞻性不足的缺点。为了提高逆周期乘数的前瞻性。可以考虑选择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中的先行指标作为基准,或者将先行指标与GDp增长率相结合,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逆周期乘数。真正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二)以科学的系统性风险预测为基础确定经济资本限额

经济资本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对自身业务设定的经济资本限额,经济资本限额越大,能够抵御的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就越大。但是任何银行都不可能提供无限的经济资本额度,因为经济资本是来源于银行能筹措的资本,所以受资本规模的限制。这就意味着银行确定经济资本限额必须建立在对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的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更加强调经济学分析和判断。因为经济资本计量过程中已经在模型中考虑了系统性风险因子的变化,所以在这里对系统性风险的预测就不再是依赖于统计分析工具,更多的是运用经济学分析把握系

统性风险的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判断。

其次,要对各个系统性风险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综合考虑。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都需要一定的简化假设前提,不能足够全面地考虑各个风险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系统中,各个宏观因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难以在数学模型中充分体现的。所以在确定经济资本限额时,需要做更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最终目标也不再是单个系统性风险因子的预测值,而是对系统性风险的整体预判。

第三,要考虑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之外可能会出现的新的系统性风险因素。比如要素市场改革,因为历史数据不足,并不一定能在模型有所体现,但义是我国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预测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时要有充分的考虑。又如利率因素,利率对贷款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受到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商业银行在非市场化利率环境下无法实行风险定价。而在市场化利率环境下则可实行风险定价,这必然会影响银行的信贷政策,并对借款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约束效应。当这种变化无法在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中体现时,就需要在确定经济资本限额的时候加以考虑。

最后,必须将系统性风险预测和银行自身情况相结合来确定经济资本限额。如上文所述,确定经济资本限额除了要考虑系统性风险之外,还要考虑银行自身的因素,如发展战略、融资成本等。同样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不同银行的影响有可能是差异很大的,所以要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综合考虑,才能确定合理的经济资本限额。

(三)优化经济资本在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配

系统性风险虽然必须在银行整体的贷款组合基础上才能进行较准确的度量,但是它本身是存在于每一笔贷款当中的,所以银行在各分支行、部门以及具体业务层面进行的经济资本分配同样是重要的系统性风险防范手段。

业务部门在制定业务发展战略时,需要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贷款业务配置不同的经济资本限额。经济资本限额越大,业务发展的空间也越大;反之则业务发展空间就越小。如果仅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确定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经济资本配置,就要适当规避系统性风险过高的行业和地区,把经济资本额度向系统性风险较小的行业和地区倾斜。因为系统性风险越小,所占用的经济资本也越小,在同等的经济资本限额之下,能发放的贷款就越多,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为了优化经济资本在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配,就有必要在行业和地区层面对贷款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度量。出于简化目的,假设贷款的系统性风险只作用于违约概率,而且由若干个系统性风险因子决定。则贷款对系统性风险因子的条件违约概率就反映了系统性风险的大小。对于单笔贷款而言,其系统性风险大小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条件违约概率公式中具有显著性的系统性风险因子个数;二是其条件违约概率对系统性风险因子的敏感系数。那么根据分行业和分地区的违约概率度量模型,可以判断出不同行业和地区贷款的总体系统性风险的大小。

(四)通过贷款集中度管理追求风险分散最大化

在经济资本配置层面,根据Denauh(2001)的经济资本“完全配置”原则,配置到某一笔贷款上面的经济资本所能覆盖的是其在组合当中的风险贡献。而风险贡献并不只是系统性风险,还包括可分散风险。虽然在计量当中可以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粒度调整法来对可分散风险进行计量,但是在配置当中却难以分清其风险贡献中哪一部分是系统性风险,哪一部分是可分散风险。所以可分散风险的存在会影响到经济资本对系统性风险的覆盖。可分散风险越大,占用的经济资本就越多,相应的能用于覆盖系统性风险的经济资本就越少;反之,则有更多的经济资本可用于覆盖系统性风险。但是,可分散风险可以由于组合中贷款数量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而被分散掉,比如在更高一级分支机构的贷款组合中就可能变成了被分散掉的风险。所以可分散风险并不是必然要用经济资本来覆盖的,为了让经济资本能充分用于抵御系统性风险。要尽可能地追求贷款组合的风险分散最大化,这就涉及到贷款组合的集中度管理。所以加强对贷款组合的集中度管理能提高经济资本的有效利用率,使其更多地用于系统性风险防范。

贷款集中度是指银行的贷款组合中单一借款人的风险暴露占整个组合风险暴露的比重。由于组合中某一借款人(或者高度相关的借款人群体)的风险暴露上升而使得组合增加的风险就叫贷款组合的集中风险。当银行的贷款组合中某一借款人的集中度上升时,就会增加组合中贷款之间的违约相关性,降低贷款组合的风险分散效应。一个极端情形是整个贷款组合只有一笔贷款,这时贷款集中度为100%,违约相关性等于1,也就不再有风险分散效应。所以随着单个借款人风险暴露的增加,整个贷款组合的风险并不是相应成成正比地增加,而是增加得更多。那么如果银行要用通过价差来弥补这部分增加的风险,就会向借款人要求更高的价差。因为这和一般的“批发价低于零售价”的认识相悖,所以这一现象被称为“信用悖论”。

银行为了限制贷款的集中度,通常会对贷款组合设定集中度限额,以保证组合的多样化。实践中常用到的集中度限额包括国别限额、地区限额、行业限额、交易对手限额、大额敞口限额、表外敞口限额、抵押限额等。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4

关键词:国有上市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风险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前锋,这其中也包括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的引入以及中国化的过程。本文就国有商业银行中上市的三家,即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以下简称三大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进行研究,试图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存在的缺陷,提出未来经济资本管理的规划。

一、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应用的政策推动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有国有信用的隐性支撑,普遍存在资本概念的缺失,并不重视资本管理。200年2月日中国正式加入wo,中国的金融企业开始了同国外优秀金融企业的同台竞争;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该办法是根据中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以988年资本协议的资本计量为基础,从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商业银行必须对资本进行规划和管理;同年6月23日巴塞尔委员会了《新资本协议》,提出了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要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给出了几种监管资本的计量和配置方法;2007年2月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0年有条件的银行要基本实施新资本协议;为确保200年底新资本协议如期实施,2008年银监会制定了第一批新资本协议实施监管指引,包括《商业银行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指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商业银行专业贷款监管资本计量指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5个监管指引。这一系列政策变革推动着新资本协议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实施进程,也促使商业银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外部监管要求构建并不断完善适合自身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经济资本管理框架,力求尽早实现内部经济资本管理框架同外部监管资本管理框架趋同。

二、三大行经济资本管理进程及现状

一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是国内最早推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国有商业银行,该行于2002年初步建立起经济资本分配办法,但主要是对各分行经济资本的事后计量,不具备资源配置和预算管理功能。2004年建设银行出台了《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以确定的年度经济资本增长率目标和经济资本回报率目标为年度预算的逻辑起点,据此确定和分配增量经济资本额度,再安排年度业务计划和其他财务收支计划,规定各级行占用经济资本的期望回报率,试图据此硬化约束,推动各级行权衡效益和风险,改善资源配置和经营绩效。2007年建设银行对经济资本的计量实现了由初级的“系数法向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资产波动法转变,并率先推出了行业风险限额管理,从而在经济资本、风险限额两个维度上建立了对资产总量及行业结构进行约束和调整的基本框架。总之,中国建设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范围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个方面,应用的领域包括风险管理、信贷决策、贷款定价、预算计划、绩效考核、市场拓展等方面。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建设银行不断优化违约概率、部分产品风险敞口、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等经济资本关键风险计量要素方法,不断加强经济资本实际占用情况的监控,及时地维护和更新系统中的客户评级、押品价值、集团关系树等信息,确保风险得到客观反映,促进各项业务按照全行战略导向健康发展。一系列措施使得建设银行的风险量化更准确,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行业风险限额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实行行业贷款限额和行业贷款经济资本限额双线控制。

二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于2005年开始计量经济资本,2006年在全行范围内实施经济资本配置方案,建立了以经济资本为主线,统筹考虑风险、收益、规模和成长性,优化资源配置,满足股东投资回报要求和资本覆盖风险要求的经济资本管理策略。该行借鉴银监会《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标准法,结合现阶段信息基础和管理现状,通过内部系数法计量信用风险经济资本,通过银监会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经济资本,通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基本指标法计量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该行经济资本管理应用领域包括信贷资源配置、经营计划、费用分配、绩效考核、限额管理、产品定价等。工行的经济资本配置计划是资本充足率控制计划在系统内部的分解,根据一定的分配原则将经济资本在各个风险领域、地区、产品之间的配置和动态监测,同时根据经济资本的实际分配额,通过经济资本总量结构、分配系数和回报系数进行转换,提供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财务收支等计划的参考值。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该行不断制定资本管理制度及配套的经济资本管理办法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资本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升级经济资本计量标准,投产资本管理系统,实现经济资本自动计算和报表展现功能,提升经济资本计量精细化程度、自动化水平及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提高全行资本管理水平、推进全行经济资本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银行

2004年中国银行引入了经济资本的概念,2005年《中国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办法2005年版》,2006年中国银行在对境内分行实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经济资本配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境内分行经济资本指标表现的监测、分析和考核。中国银行将经济资本管理同信贷计划管理流程相衔接,经济资本指标考核由指导性过渡到指令性,并成为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三大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共同点

一以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银监会监管资本要求为基本依据

新巴塞尔协议反映了国际先进银行管理水平,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内的国家和地区纷纷援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相应的调整本国相关的金融法律、政策、措施。2004年2月,我国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也借鉴了新巴塞尔协议的精神,从此资本约束和经济资本的理念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三大行从依据监管资本调整内部经济资本开始,逐步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二将经济资本管理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工具。

三大行不断扩大经济资本的应用领域,力求涵盖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全部风险,力求将经济资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同步起来,将经济资本管理同风险管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目前三大行均将经济资本管理纳入银行管理考核体系中

三重视资本约束,同时重视资本回报。通过加大经济资本管理力度,各分行普遍增强了资本回报意识,认识到必须长期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和资本回报,在规模增长的同时要控制风险资产总量的扩张以及业务发展的方向,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要求足额收益,以满足股东回报要求。资本回报的水平构成了三大行业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三大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从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经济资本管理体系还远远没有成熟,经济资本管理的理念并未深入人心,经济资本在分行的推广不够彻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所依托的模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突出表现在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公式远没成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基本上都采用“系数法,可以说还是处于标准法的思想体系时期,并不能建立高级计量评级模型计量pD、GD,进而得到非预期损失和经济资本,因此在精确度方面也是不符合真正的内部评级法要求的。

二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新巴塞尔协议着重研究了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性风险,我国经济资本所覆盖的也主要是这三类风险,且主要针对的是信用风险,国外银行依据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将经济资本的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利率风险和商业风险例如荷兰银行,为了提升经济资本管理的效果,三大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的范围还有待扩大。并且三大行分行参与经济资本管理的范围有限,建设银行地方性分行仅参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管理,工商银行地方性分行未参与经济资本管理,中国银行地方性分行正在准备参与其中,所以经济资本还有待三大行在全辖范围内推广。

三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

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符合业务发展实际的风险计量的模型,由于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缺乏风险管理专家、金融计量人才,而且银行内部关于贷款质量的数据库不系统、不完整,因此就无法直接使用各种计量模型来进行参数估计等,只能采用简单的系数法来计算经济资本,但这也是三大行在技术能力不足,数据积累有限情形下的无奈之策。建设银行虽然建立起了经济资本计量模型,但是由于历史数据的缺乏,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参数的估计准确性不强。

五、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启示

一设立明确的经济资本管理目标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明确的经济资本发展战略,根据此长远战略制定每年的实施规划,明确实施方法、时间表、子项目、本年重点工作等

二树立经济资本管理理念

经济资本管理是对全行工作的管理革新,要依靠具体业务部门来实施,商业银行总行要在内部各个层面强化经济资本管理理念,树立经济资本管理文化,让全行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认识到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其积极意义,让全行员工理解并支持经济资本管理方式,让员工认识到经济资本管理的目的不单是规避风险,而是要依靠先进的风险度量和配置技术,承担那些能够管理好、并能够对其给予充分补偿的风险,从而提高银行股本价值,让股东获得高额的资本回报。

三开发风险计量模型并收集数据

目前商业银行开发的风险计量模型主要是针对公司客户,且模型所依据的参数客户违约概率pD)、债项违约后的损失率GD)获取渠道有待开发。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对已开发的风险计量模型应进行返回检验,提高模型预测能力和稳健性,并尽快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尽快开发零售风险暴露的计量模型,提高模型覆盖面。同时模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这里的数据包括重要特征数据、评级历史数据、违约数据,我国商业银行要建立完整、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数据处理平台,建立违约资产的清收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确保历史观察期内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构建高素质经济资本管理团队

经济资本的管理是一个专业化的体系,经济资本管理水平高低将成为未来考核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这主要依靠人才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应吸收和培养一大批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素质过硬并精通现代银行运营规律的高素质人才,吸收国外经济资本管理经验和教训。

五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是发挥经济资本作用的重要的基础设施,风险计量模型效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高效,没有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再先进的风险评级系统也无法发挥作用。我国商业银行要以已经存在的业务、财务、会计及其他管理系统为依托,实现经济资本管理相关的数据仓库和信息系统后续开发,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实现管理目的。

六实现经济资本管理同监管资本要求趋同

近年来银监会不断推动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并且三大行极有可能成为新资本协议在中国的首批实践者,三大行要不断整合内部资源,不断完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尽量达到监管要求,实现内部经济资本管理同外部监管要求趋同,节省资源的同时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敏、李婧,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探析,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王炯,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经验比较与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

[3]朱海燕,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经济研究导刊,2009.0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5

经济资本指用于承担业务风险或购买外来收益的股东投资总额。经济资本=风险资本+商誉。如果没有购买外来收益计划,经济资本和风险资本的差别可以忽略。而风险资本是指抵补一定时间段内,给定置信区间内资产和其他头寸价值的潜在损失金额,即指能够令损失超过资本的概率小于一定水平的资本要求。在现代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下,资本能力大小决定了银行的规模增长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银行机构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可以量化内部每个业务单元和每个业务环节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大小,可以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和对客户的风险定价,进而使绩效评价和经营战略更为科学。

二、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在中国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以完善资本充足率框架为主要内容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并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国家正式实施。中国政府为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设定的最后期限为:拥有大量海外业务的大型中国银行须在2010年前实施。2007年2月27日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规定:“银行经批准可以申请暂缓实施新资本协议,但不得迟于2013年。”同时,中国银监会督促大型国内银行,按照新资本协议规定的高级内部评级体系,开发最复杂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要求中小银行借鉴新协议所代表的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逐步朝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靠拢。

新资本协议提出的信用风险的初级和高级内部评级法都要求有5年的违约概率数据,高级内部评级法还要求有7年的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数据。因此,国内银行最迟需要从2008年1月开始收集数据或者推迟使用高级内部评级法,或者从开始收集数据起7年后再使用该方法。今日,国内银行执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号角已经吹响。

管理风险的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其实质体现了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新资本协议要求精确计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信息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如何依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识别金融风险,利用金融风险技术建立风险模型,难确计量与完整披露银行的风险,如何以“资本约束下盈利能力最大化”为目标,实现流程银行等管理激变,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如何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贯穿风险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于引人经济资本分配和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经济资本分配和管理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以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识别和计量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水平,从而用经济资本定量表示全行总体、各业务品种、各分支机构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水平,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对客户的风险定价,使绩效评价和利率定价更为科学,进而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结构和区域结构,适应资本监管要求。目前在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还达不到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建立资本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约束风险资产的增长,确保风险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相协调,稳定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

三、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

1.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是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表现。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运用以及相应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促进银行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约式、内涵式转变。

2.经济资本是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手段。全面计量和监控风险状态是银行实施战略化管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手段。当经济资本总量接近或超过监管资本时,银行应通过某种途径补充资本金、控制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在战略上受到威胁。

3.经济资本是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其关键环节在于风险的量化、分解、监测以及应对策略。经济资本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算和预测,直接反映银行的风险全貌,同时,经济资本的配置能够实现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匹配。

4.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经济资本配置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对银行的各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的评价,考察了其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

5.经济资本管理的实施为银行市场营销提供指引。银行决策者判断不同业务和产品的市场进退标准是经济资本回报的大小。银行应保留和发展较大资本回报的业务和产品,否则应予收缩或退出市场。

四、如何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具体特点,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需要考虑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

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股东、经营管理层、监管当局等不同角色对资本管理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第一,评价银行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银行的董事会须综合考虑监管当局规定、股东收益和经营中承担的风险,并对所需资本的总体水平做出评估;银行的经营管理层须就其风险偏好所要采用的风险结构做出决定。第二,合理配置资本资源。银行根据既定的资本总量和资本回报要求,运用限额管理、组合管理以及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目标管理等手段,将资本在各个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等不同层面进行有效配置。第三,最优化可用资本。在风险结构和预计的资本需要量一定的情况下,银行需要平衡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关系,运用内部风险资本模型度量最优化可用资本水平,确保可用资本与规划资本需要一致,并使资本成本达到最优。第四,衡量资本使用和收益。银行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计算实际资本收益,当环境变化、业务超过原定目标或原定目标无法完成时,银行有必要对资本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加快研究制定经济资本管理配套制度

经济资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运用到银行所有业务流程中,并使之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坚持制度与系统“同步推进、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促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一整套经济资本分配管理办法,从而更全面、更扎实、更有效地推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

(三)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

依据内部风险资本模型计量的经济资本应与监管当局要求的监管资本保持总体平衡,商业银行应分别计量相应经济资本抵御以上三种风险。

(四)合理选取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主要有三种:资产波动法、收入波动法和系数法。这些方法的复杂程度不同,技术上也各有优劣。从各国银行的实践看,资产波动法正在成为普遍接受的计量和配置经济资本的方式。

(五)建立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评价体系

国际先进银行主要采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该指标不仅能够将银行的收益和风险直接挂钩、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经营目标和绩效考核的内在统一,还能够促进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也能够激励银行自觉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创造利润,实现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最大化,从而实现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经营目标。

(六)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内部评级系统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处理银行内部的资本配置问题,还可以对账面收益水平进行调整,得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从而真实反映银行资本是否实现增值目标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银强.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手段实施全面风险管理[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5,(01)

[2]单增建.运用经济资本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新金融,2005,(06)

[3]单增建.用经济资本理念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06)

[4]宋常,丁卫.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RaRoC[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02)

[5]莫海云.论经济资本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经济论坛,2005,(16)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经济法、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经济法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法制的日趋完善,为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迎来了中国经济法空前发展的新纪元。在新形势下,反思过去,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对经济法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必然会形成某些新的认识。为进一步促进对经济法基本理论问题的研讨,笔者拟就经济法的概念、对象、体系等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略抒浅见,以就教于法学界同仁。

一、关于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的概念是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是经济法学体系和结构的支柱,也是经济法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能否科学地揭示和界定经济法的概念,不仅关系到经济法理论框架的构筑,而且直接决定着经济法能否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因此,对于经济法概念的揭示与探讨,是经济法学研究不可回避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无论经济法在形式上是如何的繁荣,在实践中是多么的重要,其结果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有鉴于此,自经济法概念被引入我国后,二十年来,对经济法概念的研讨始终是我国经济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所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经济法的概念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界定,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法学说。(注:对经济法概念的不同认识,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经济法学说,举其要者,大致有三,即“纵横统一说”、“经济行政法说”、“学科经济法说”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某些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颇有影响的经济法学说已经逐渐地被放弃。顺应时代的潮流,经济法学家们对经济法的概念又重新进行认识并另行作出界定。

尽管经济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因素错综复杂,但考察经济法概念产生的历史过程,在笔者看来,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对既存法律的一种分类和再分类的活动。在大陆法系国家,经济法概念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法律突破了传统公法与私法分类状况的认可与折衷。由于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为了适应国家对经济的统制,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秩序,资本主义国家从对经济活动的自由放任并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调整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国家干预。与此相应,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颁布了大量的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这些法律的出现,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私法自治的局面,使私法关系渗透了国家干预的痕迹;另一方面,也突破了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公法与私法划分的传统理论,使公法融入了对私权关系调整的内容。这种法律性质及其内容的演变,被法学家们概括为“私法的公法化”。正是为了适应这种法律性质及其内容的变化,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家们将那些介于传统公法与私法之间的法律概括为“经济法”。由此可见,无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的动因如何复杂,表现在法理上,则是因应变化了的法律,对原有法律体系的一种重新分类活动。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出现虽然也是对法律的重新分类,但其产生的基础却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天壤之别。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管理国民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干预和管理着社会经济活动,甚至具体到某份经济合同。加之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因此,规范国家行政活动的行政法最大量的是国民经济管理法规。这种情况在以行政法作为典型公法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不可思议的,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传统行政法所不能包容的。尽管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干预和管理社会经济的手段、方式和程度有了根本的变化,但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对于市场经济的介入和干预的程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比拟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出现,同样是对传统法律分类的再分类,但这种分类的基础不是对公法与私法划分的折衷,而是对内容庞杂的行政法的再分类以及对其他相关法律的重新概括。

综上可见,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都意味着对法律体系的重构。既然经济法是法律重新分类的活动和结果,而法律分类又是一种人的主观抽象概括活动,那么,在对法律重新分类的过程中,基于主观认识的不同,对经济法概念的理解就必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本身就是对法律的重新分类,但这种分类绝不是主观的随意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对已有科学分类的充分尊重,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归纳和概括。否则,经济法就永远无法获得应有的独立地位。

纵观我国经济法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不仅受制于经济体制,而且还受制于法制的发展水平。首先,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受制于一定的经济体制。在我国,虽然经济法的概念被正式接受至今仅仅有着20年的历史,但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产生着对经济法概念的不同认识。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产生着“纵横统一说”等经济法学说,而且这些学说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亦不无道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也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法学说,目前经济法学界正在致力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的经济法学说的建立。这一状况恰恰证明了经济与法的关系,表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其次,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还受制于法制的发展水平。在我国《民法通则》及一些重要的商事法律尚未出台前,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有些经济法学说无节制地扩大经济法领域,将传统民法与商法的内容视为经济法,有的甚至主张用经济法取代民法。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无法使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相反还导致了法律学科与法律体系的严重混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步伐。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特别是随着我国《民法通则》及一些重要的商事法律的制定与颁布,那些“大经济法”的主张及“综合经济法说”等观点都相继退出了法学舞台,也相应地净化了经济法理论。我们认为,除了内容庞杂且没有统一法典的行政法外,凡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业已被确定地归属为某一独立法律部门的法律,都不应再列入经济法的范围。不仅民法如此,商法作为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其独立性亦应受到经济法的尊重,也不宜纳入经济法的领域。否则,经济法就无法摆脱“综合症”的困扰,难以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法制建设的发展与法律体系的完善,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亦日趋深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经济法就是调整国家(政府)干预或管理社会经济关系之法。尽管在具体的认识和表述上仍有差异,但在原则问题上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最基本的共识。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我国的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干预或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法律表现,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关于经济法的

调整对象

毫无疑问,经济法的概念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密不可分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任何对经济法概念的定义都直接源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实质上也是在深化对经济法概念的认识。在逻辑关系和认识顺序上,定义本应结论于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之后或同时。本文对经济法概念所作出的定义同样不能违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只是为了叙述的便利,才将对经济法定义的结论交待于对调整对象研究的过程之前。

把有无独立的调整对象作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为法理学所确认的一项普遍适用的原则。因而,经济法要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必须有其独立的调整对象,即特定的经济关系。从经济关系的法律性质上考察,以经济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即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根据《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民法和商法统一进行调整,这就从立法上排除了经济法直接调整此类关系的可能性。因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只能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即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发生于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以行政管理性为其基本特征,可以把它简单地概括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

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发生在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根据在此类关系中经济行政机关有无上下级之间的隶属性,还可以将这类关系细分为两类,即不同层次的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和不同职能的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的业务范围上的管理关系。前者即上级经济行政机关与下级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如上级税务机关与下级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由于职能分工的不同,某一政府机关在业务职能上与其他政府机关之间发生的管理关系,如财政机关的决定对同级政府机关的约束。第二类是发生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根据引发此类关系产生的政府行为的不同,可以把这类关系细分为两类,即因抽象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管理关系和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管理关系。前者是特定政府机关向市场主体实施抽象行政行为所形成的管理关系,如特定政府机关向不特定市场主体颁发的行政法规或规章;后者则是特定的政府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并依其职权向特定市场主体实施具体的行政行为所形成的管理关系,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者的处罚。就上述两类行政管理关系的性质而言,第一类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并不都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的是行政法的规制内容;而第二类行政管理性的经济关系则是经济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并构成经济法的基本内容。

要正确认识由经济法调整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性质,必须澄清以下问题:

首先,必须搞清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与行政隶属性经济关系的区别。有的同志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概括为行政隶属性经济关系,或者认为隶属性是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注:李中圣:《经济法: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1 期。)我们认为这种概括并不确切。如前所述,严格意义上的隶属性只存在于上下级经济行政机关之间,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并无隶属性可言,存在的只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将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概括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较为准确。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不仅包括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那些应由经济法调整的具有行政隶属性特征的经济关系。

其次,必须搞清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与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联系。有的同志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管理主体包括国家机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注: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207~213页。)诚然, 广义上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可以具体化为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职能活动,也就是说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绝不能因此便得出国家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是经济管理机关的结论,更不能把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活动看作是经济管理行为。国家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活动由宪法、诉讼法和有关的组织法等予以调整,此类关系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无干,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必将重蹈“大经济法说”之覆辙。国家立法机关主要是以经济立法的形式去表现和实现国家的经济意志,要实现国家权力机关的经济立法意图,离不开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也就是说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都是由政府来完成的,都要转化或表现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因此,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实质上就是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

再次,必须搞清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与市场主体行为的联系,即与平等主体关系的联系。有人认为既然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既然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应由民商法来加以调整,经济法就不应涉足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市场关系,其实这是不应产生的误解。必须看到,经济法所调整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基础就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市场活动。一般说来,只要市场主体的行为在民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就可以排除经济法的介入,而由民法来加以调整。在民法调整的范围内,主体享有充分的意思自治权。但当市场主体的行为超出了民法调整的范围,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民法无所作为时,即可能引起经济法的介入,而当作为经济法主体的政府机关依据其管理职能及管理权限介入该经济关系时,此种经济关系即成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并随之成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例如,当市场主体依法公平竞争时,其相互关系为民事关系;当市场主体实施商业贿赂、降价排挤、强行搭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就会引起有关管理机关的介入,在有关管理机关与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市场主体之间就会形成反不正当竞争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并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由此可见,那种认为经济法不能作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完全摈弃经济法对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作用,无疑是拆除了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石,使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无所指向,从而实质上导致了对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否认。有人把国家通过政府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对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评价比作体育竞赛的裁判,我们认为不无道理,体育竞赛的裁判虽不能直接参与竞赛,但裁判的对象却是竞赛场上运动员的竞技活动。在运动员违例犯规时,裁判员就要主动干预,对犯规的运动员及时判罚,以恢复竞赛秩序并保证竞赛的公平进行。经济法对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作用情同此理。

复次,必须搞清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有人认为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就会过分强调国家行政权力因素,使经济法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其实这种认识至少存在着两个误解,一是将经济法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混为一谈,二是将经济法的调整手段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手段。对此,我们认为,其一,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并不会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或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等都已被经济法所固定化,政府干预或管理经济的广度与深度已被法律所限定。其二,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并不等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那种认为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的观点,直接源于对经济、行政、法律三种手段关系的误解。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

将三种手段视为并列关系。然而,从经济法的角度观之,这种认识并不科学。因为健全完善的经济法制必然要求把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法律化,而经济法就是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化的集中表现。在经济法中,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行政手段,都集中地表现为法律形式。例如,税收、税率、利率、价格等作为经济杠杆是实现国家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但这些经济杠杆在经济法中都已被法律化,理所当然地又成为法律手段;又如,计划、命令、禁止、许可、确认、撤销、罚没等都是国家管理经济的行政手段,但这些行政手段在经济法中也被制度化、法律化,上升为法律形式,自然也是国家管理经济的法律手段。因此,法治国家干预和管理经济应当一准于法。经济法作为国家管理经济之法,是对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并非单纯或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强调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的法律化并不是抹煞这两种手段在性质上的区别,而是强调它们在经济法形式上的统一。

最后,要正确认识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必要性,还必须搞清经济法规制此类关系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始终存在着市场主体自利行为失控的可能。为确保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市场活动的有序进行,就必须有效地强化政府权威,充分发挥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的职能,以防止市场主体自利行为的失控。同时,由于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享有充分的经济自由,为防止对市场主体权利的侵犯,还必须严格地限定政府的权力,保证政府依法行政,不允许政府对市场主体活动的法外干预。这就决定了经济法不仅是国家或政府干预社会经济之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干预政府之法。经济法既要为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设定权利和义务,也要界定政府干预或管理经济的权力和责任,这就是经济法规制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根本宗旨,也是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全部内容。

三、关于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体系是指对已有的或应有的经济法律、法规,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建立起各个经济法部门,由各个经济法部门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经济法系统。对于经济法体系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实然的经济法体系,即由已有的经济法部门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经济法系统;二是应然的经济法体系,即由已有的和应有的经济法部门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经济法系统。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应然的经济法体系是对实然经济法体系的理论指导,而实然的经济法体系则是对应然的经济法体系的现实反映。无论建立实然的经济法体系,还是构筑应然的经济法体系,实质上都是对经济法律、法规按其内部逻辑关系(或依其特有的调整对象,或依其作用的不同领域)进行的一种分类或再分类。建立应然的经济法体系的目的是用来指导经济立法活动,确立一个科学的立法规划,使之成为内部和谐统一的法律整体;构筑实然的经济法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的分类,使庞杂的经济法律、法规条理化、部门化,以便于市场主体知法、守法,并便于经济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经济法的准确适用。

经济法的体系是由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决定的。这一方面说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不同,将直接决定经济法体系在结构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表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在建立经济法体系中的决定作用。例如,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纵横统一经济关系”的经济法学派,势必将经济合同法作为经济法体系的组成部分;主张经济法调整综合经济关系的“综合经济法学派”,甚至把民法中的所有权制度、法人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等都视为经济法体系的组成部分。显然基于此种认识所建立起来的经济法体系,不仅无助于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地位的确定,而且还人为地造成了现存法律体系的混乱。可见,能否建立起科学的经济法体系,首先取决于对经济法概念与调整对象的正确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法学界对于我国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的认识也日趋一致,这就为科学的经济法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由于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而经济法首先应当包括宏观调控法与市场管理法这两个最重要的经济法部门。对此,我国经济法学界已经基本取得了共识。此外,我认为,资产资源管理法和涉外经济管理法也应当成为我国经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宏观调控法

应当指出的是,所谓宏观调控法并不是以法典形式表现出来的部门经济法,而是对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层次的调节,但是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因而当市场主体的自利行为失控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就会无所适从。为此,就必须建立必要的宏观调控体系,用国家的自觉调节来弥补乃至于在必要时取代市场的自发调节。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与市场主体发生的经济关系就是宏观调控关系,调整此类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是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法调整宏观调控经济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防止或消除经济发展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化了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衡平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引导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

作为经济法部门的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计划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价格法等,它们分别采用或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宏观经济关系进行卓有成效的调整。

(二)市场管理法

市场管理法亦称市场规制法,是对调整国家管理市场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而市场管理法也不是统一法典化的经济法,而是概括同类经济法律、法规所形成的经济法部门。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市场主体合法、公平地竞争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然而,由于竞争存在着副作用以及市场主体自利本能的驱动,在市场活动中主体破坏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行为的出现,都会妨碍市场功能的发挥,扰乱市场秩序。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是市场自身所无力消除的,也是调整平等主体关系的民法所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国家的干预,需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国家在管理市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就是市场管理法的调整对象。市场管理法调整市场管理关系的目的是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以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作为经济法部门的市场管理法,主要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证券管理法及房地产管理法等,是对统一的市场管理关系进行整体的法律调整。

(三)资产资源管理法

资产与资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广义的资产不仅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还包括资源性资产,即能给主体带来收益与财富的自然资源;而狭义的资产则仅指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尽管对资源性资源也要实行资产化管理,但由于资源性资产在价值量化上的特殊性,以及在管理上的特殊要求,故本文采资产的狭义概念,并将其与资源并列。

资产与资源是物权的基本客体,是主体赖以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而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源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是国有财产的基本构成。如何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源

,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完善,同时与国计民生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与资源的管理,国家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立法,在经济法体系中已经基本形成了国有资产资源管理法这一相对独立的经济法部门,成为经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经济法部门的资产资源管理法,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法和国有资源管理法,其中国有资源管理法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及矿产资源法等。

(四)涉外经济管理法

涉外经济管理法是对调整涉外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尽管我国复关在即,有关的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地与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接轨,涉外国内法渐趋国际化,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对外贸易秩序,我国对涉外经济的管理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们认为涉外经济管理法因其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仍可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法部门。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风险管理;经济资本;商业银行

一、经济资本管理的概念

资本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吸收银行各类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以资本来制约风险资产的增长,从而在确保获得必要回报及建立健全资本管理体系时,应不断依靠经济资本管理内容,预设好适度增长的范围。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实际的收益回报水平提升银行主体的风险承担能力,进而不断加快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

二、经济资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银行业在过往资本管理过程中过度依赖于国家信用提供的隐性支撑,由此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资本概念缺失、资本充足率较低以及资本计量不够清晰等。目前,我国银行业在经济资本管理上向国际银行业学习靠拢,取其精华,形成自身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虽然初见成效,但经济资本管理在我国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认识不足,迫于监管压力被动执行目前,在商业银行逐渐实现预算约束的情况下,为进行综合性经营管理编制内容,应不断强化对风险资产的约束行为。商业银行主体应根据我国提出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管理内容编制相应的经营管理体系,以此帮助商业银行取得良好的发展。但还是有部分商业银行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在业务扩张时,其速度单纯基于业务发展愿望而确定倒推所需经济资本以及财务资源的数量,而不是在经济资本的增量基础上确定业务增长计划。这一错误做法可能使得经济资本预算约束弱化,无法在事前对风险资产的扩张进行约束,最终超出了经济资本所能承受的合理范围;与此同时,在商业银行开展各项业务的过程中也无法全面针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这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错过发展的最佳时机,且在发展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2.信息技术手段和基础较薄弱,计量方法尚显粗糙目前,商业银行在风险量化的技术与数据库建设上存在滞后现象,其中信息技术手段与基础较为薄弱,其经济资本计量与考核所需无法得到满足,难以准确、全面地分析风险问题,同时也无法对经济资本进行量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情况加大了量化处理的难度。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市场改革,在资本管理系统中对于信息以及计量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商业银行尚且无法对经济资本总量进行科学的度量,无法精准合理地把控各个分支的经营、收益、风险成本,对于风险调整后的实际情况也无法进行相应的配置管理。3.关于经济资本管理内容与市场风险的评估与操作分析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因缺乏风险管控意识,从而导致其无法形成完善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长此以往,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会对经济资本和商业银行的资源优化配置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以下一些解决对策,以供参考。(1)转变商业银行经营理念,树立科学的经济资本观当前,全球金融局势动荡日益加剧,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急需树立起全面的商业银行现代化风险管理理念,这其中包括经济资本条件、成本控制、风险管理、风险预防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银行应明确认识到关于经济资本的配置与管理内容,从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快经营模式转型与业务发展转型,协调效益、质量与规模的发展,寻求一条均衡、科学的发展之路。我国商业银行想要在发展模式上取得真正的转变,需要改变自身传统的经营理念。应根据目前经济新形势要求,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在银行规模不断扩大中,提高经济资本收益,进而获得更多竞争上的优势。(2)建立以RaRoC和eVa为核心考核内容,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过去,商业银行的考核方式单纯地追求利润规模以及存贷规模,这一模式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设计经营绩效考核关键指标时,应当把RaRoC与eVa融合起来,使其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如此才能实现银行业务结构及资产结构的优化,进而化解控制风险与追求利润之间的矛盾,在业务和盈利模式上取得转变。将RaRoC和eVa作为考核标准,可以反映出经济资本,使所得结果更为科学。此举可以取得如下效果:其一,以经济资本约束银行业务的开展,避免银行盲目扩张;其二,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在各分支机构之间分配时的合理性,最大化总行的合并资本收益。另外,在商业银行按照相应的经济资本指标运营时,应充分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体系,员工在有了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后,可有效在各分支机构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有效约束各分支机构潜在的风险行为,如忽视风险、盲目扩张等。(3)丰富经济资本的主要内容早期,风险计量技术更多是运用在对零售业务的信用评分上,如今也被运用到测算公司客户违约率上。然而,我国资产风险测量与统计工作在数据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可推动内部评级法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同时升级技术配置,配套专门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以满足经济资本管理实施的需要,积极以it技术为支持,搭建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提高对信息数据收集、处理的重视度,以便提供准确可信的信息,为估量各类风险要素提供依据,如日常经营、重大信贷决策和pD等。(4)加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在经济资本管理实施与应用中,商业银行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应不断加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在培养出高素质的信贷管理人员后促进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在风险管理制度下,通过集中、系统的学习,培养其专业技能,如最新的风险计量知识、经济资本管理知识等,提升风险经理的数理统计及定量分析授信风险的能力。

三、结语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8

【论文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给商业银行采用科学的绩效评价为其构建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研究课题。本文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引入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并针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基于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策略。

一、前言

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绩效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系列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和一定的测评方法,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进行度量和评价。从银行外部来看,绩效评价是从银行所有者或投资者以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人角度,对商业银行绩效进行的考核评价的过程;从银行内部来看,绩效评价是指银行管理层对员工、产品线或内部各单位所进行的考核评价,目的在于有效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管理。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现状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从财务效益的角度了“计量企业业绩说明书”,提出净收益、每股盈余、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市场价值、经济收益及调整通货膨胀后的绩效等8项计量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也有学者提出了“权变业绩计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将生存能力、应变能力纳入绩效评价的范围,更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生存能力。20世纪90年代,杜邦公司发明了以股权收益率(roe)为考核中心的杜邦分析法。杜邦财务分析法以银行财务报表作为分析的基础,而银行财务报表是银行许多方面情况的综合、集中反映,在数据如实、准确前提下,对其分析可以揭示银行多方面的问题。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eva评价法,eva等于税后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权成本后的剩余收入,eva体现一个银行创造的真实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盈利性财务指标的缺陷,不仅能全面、系统地进行绩效评价,而且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为所有者创造的价值。美国的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bis)综合平衡计分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财务指标、内部经营指标、客户指标、学习和成长指标四个部分构成,该方法以银行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为基础,将银行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银行的绩效评价系统联系起来,把银行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价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与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相比,平衡记分卡法实现了多方的平衡。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工作传统上局限于成本、利润指标,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1993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设计的指标考核体系、1999年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指标体系及2002年由四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指标体系,由于商业银行和一般企业不同的经营特点,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绩效评价上只能起到参考作用。2002年颁布的操作细则中明确指出不适用于金融企业。2009年1月财政部颁布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有了一定的依据。从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尽科学,对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中的业绩评价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对岗位的考核操作性较差。商业银行在评价绩效指标的实际操作时,仅仅从经营指标去衡量,过于单一,很多指标没有包括进去。具体岗位的绩效评价还远未形成科学有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办法。其次,评价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上级行往往是负责对下级行的存贷款、利润以及不良贷款率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这些指标中的一部分又被层层分解到每个部门甚至每位员工。由于对行际间业务特点、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客户需求以及银行自身的管理现状等分析不够,导致有的行、部门、或员工计划完成结果和主观努力程度出现逆向差异,有的所定指标偏离度较大,导致有的员工或部门为完成指标而违章操作,形成短期行为。再次,考评体系的设计没有与银行的长期发展规划相配套,而往往注重部门、员工的短期行为。由于没有明晰的发展战略,国有商业银行在计划考评设计方面,没有建立在对本行卓有远见的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导致评价体系只评估年度具体任务计划执行的好坏,年度绩效的结果,而没有跟踪评估计划本身的长远机制,使短期年度考核计划与战略规划实施缺乏有机的结合。真是考评体系的短期化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经营行和员工的短期行为。

三、引入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

1、经济资本内涵。经济资本(economiccap~ta1)是指在给定置信水平下,银行用来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量,也称风险资本。它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风险的非预期损失额相等的资本。经济资本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它是“算”出来的,在数额上与非预期损失相等。尽管经济资本是一种新兴的银行管理理论,且涉及较多较为复杂的经济计量模型,但其基本原理却十分简单:首先,风险需要资本覆盖;其次,承担风险就要占用资本,占用资本就要求获得回报;最后,经济资本的占用反映了银行的风险偏好。总之,将风险与资本相匹配是整个经济资本理论的核心。

2、引入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经济资本管理中的核心指标是(ii adjustedret1.1l’11oncapital,raroc)。该方法改变了传统上银行主要以会计股本收益率(roc)为中心考察银行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绩效的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商业银行评价管理绩效的主要方法,也是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用于经营管理的核心技术手段。资本报酬率可定义为净利对资本(无风险调整因子)的比例。当资本具有风险性,即金融业者积极投资风险性资产时,资产组合的风险增高,致使资本报酬率无法客观反映此类风险性资本报酬,因此将资本风险值导入资本报酬率计量中,从而形成了raroc方法,即风险调整资本报酬率。经济资本的核心指标raroc的中心思想是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以预计的损失量转化为当期成本,然后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储备,进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是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并使其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为银行各部门的业务决策、发展战略、绩效考核、目标设定等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角度来看,经济资本的核心指标raroc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目标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的相对错位问题,是基于风险理念下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将风险因素纳入到银行整体绩效评价体系当中,强调的是资本回报对经营管理的约束,为不同产品、客户和部门的风险建立共同的衡量基础,引导财务资源配置,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四、完善商业银行基于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策略

1、进一步强化经济资本风险管理理念。我国许多商业银行虽然都在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方法,但经济资本的理念尚未在各商业银行中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建立基于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机制首先应该正确处理规模增长、利润增长和价值增长的关系。规模和利润增长是评价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经营效益最直观的指标,但是不考虑资产组合整体风险状况而盲目追求快速增长必然是以损毁股东价值为代价的短期行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的改革,通过发行次级债、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等途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为商业银行盲目扩大资产规模,片面追求短期收益埋下了隐患。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改变过去单纯追求总量而忽略结构优化,单纯依靠规模扩张忽视的发展模式,牢固树立经济资本管理理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商业银行内部强化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就要树立经济资本管理文化,要使银行上至管理层,下至一线营销人员都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商业银行内部强化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这样,银行才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协调风险与发展的平衡,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2、完善基于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效的绩效评价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以进行明确的定量或定性分析。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正逐步采用基于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备。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银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保持良好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基础,对推动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防止和化解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对银行现有财务信息、客户信息和员工信息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估,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绩效指标的目标值。同时,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增强绩效测评时的执行力。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9

一、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

当前我国的多数商业银行都已经实现了对经济资本的基本管理,并且也出现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计量管理方法,但是这样的研究成果毕竟还在初级阶段,如何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实现应用也是未来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说,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并对其进行有效运用具有很强的应用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资本的概念是在一定的信用水平基础上,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为了弥补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非预期损失,就需要在平时积累一定的经济资本进行缓冲,也可以称为风险资本,该种资本是一种与银行的风险相联系的非预期资本,经济资本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是真正存在的经济资本,是一个经过银行计算之后得出来的数据量,在数量上能够和银行的非预期损失持平。

二、经济资本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作用

(一)约束承载风险总量

通过对经济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将其分配系数作为纽带,一方面能够在银行特定的经济资本总量下提高银行在风险发生时能够承受的水平,从而能够提高控制的风险资产总量,摆脱传统的不注意对风险总量的控制,大量地进行资产扩张的粗放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如果银行的风险资产出现了快速的扩张,那么一旦其资本总量赶上甚至超越监管资本,银行就有可能根据是否充足的情况迅速进行资本补充,不然银行在资本的安全性上就有可能无法得到保障。

(二)促进业务结构优化

一方面通过对经济资本进行管理,可以有效促进银行区域结构的调整,根据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情况来确定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经济资本调节系数和经济资本增长率,通过有效控制每一个区域的经济资本总量和增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速度,优先让资产质量更好的区域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对经济资本的有效管理可以促进产品的结构调控,根据每一个产品的净回报和质量等情况来对每一个产品进行经济资本分配系数设定,这样能够有效调整各个产品的发展,从而优化银行在产品上的管理和创造价值水平。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资本分配不科学

我国商业银行对经济资本的分配不科学主要体现在对计量分配上的不科学,这主要体现为目前对经济资本实行分配的系数配置不够准确,同时对经济资本的计量分配还不够细化,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和计量的过程中采用的多数是标准的算法。因此,在细化产品分类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风险预警评级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等等,可以说风险预警评级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两者共同决定了经济资本的分配系数以及产品的细分化程度。

(二)经济资本配置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工作主要都是在总部的工作中完成的,银行的下属分行和分公司一般都不用再对经济资本进行充分分配,每一个分行如果要对下属的基层分行进行经济资本管理则需要在产品计划中来完成,这样层层转发可能会导致下级的分行对最初总行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存在着非常大的执行和理解误差。

四、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培养先进管理文化

无论是从实践来看还是从理论来看,在我国的商业银行进行经济资本的管理体系是一项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最初的时候一步步开始进行长期积累,并在建设的过程中完善分布工作,每一项问题事件的前期都要进行风险的评价,在对风险因素进行调整以后可以进行绩效评价,进而分阶段和步骤建立协作机制。因此,总的来说是一项从风险到资本到收益多方面相结合的综合性管理。在经济资本的管理体系完成之后,对其进行评价的前提和标准就是这样的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在银行内的实际运营中得到整体的肯定。

(二)完善银行治理体系

对银行经济资本的管理与风险管理是紧密相关的,这样的管理质量是否集中关系到银行在内外部的经营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文化上,也能够清晰地反映在企业流程再造和法人治理架构等银行的治理体系上。所以说,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加快对公司的治理体系改进速度,一步步地建立起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治理体系。

五、总结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篇10

经济资本应用于银行绩效考评的关键点

良好的经济资本管理不仅在于将经济资本引入考核体系,更重要的是实现对有限的经济资本的科学配置,通过建立经济资本的配置和传导机制,调整优化资产结构,有效控制业务风险,科学评价经营绩效,从而实现防范风险和创造价值的最终目标。

经济资本的主要关键点包括三点:一是经济资本的准确计量和科学配置问题,亦即考核前提与技术基础问题。这是经济资本管理的起点和前提,经济资本计量的准确性、经济资本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是推行经济资本考核的关键。二是经济资本成本率确定与考评策略问题,亦即如何贯彻银行发展战略问题。经济资本配置之后,要确定资本成本率即最低目标收益率,才能计算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成本率的确定反映银行股东回报要求,同时又反映银行的经营策略,来反映银行鼓励还是约束该类业务的发展。三是考评结果与业务发展、资源配置的反馈互动问题,亦即考评结果的运用问题。考评是为了引导、激励和推动业务的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考评的应有作用。

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不断加快经济资本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积极推动绩效考评体系的转型。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均已初步搭建了基于经济资本的绩效考评框架,确立了资本约束和综合效益的绩效考核理念,突出了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在绩效考核中的核心作用。

国内商业银行应用经济资本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国内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引入经济资本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成效明显,在经营管理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从经济资本体系建设的长远目标来看,目前经济资本的应用距离全面深入还有一段距离,此外,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中也面临一些问题,这些决定了要进一步推进经济资本考核体系建设,必须解决如下难点问题。

优化经济资本计量标准,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本计量的准确性、科学性。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计量经济资本基本采用系数法,系数法在原理上与资本充足率方法基本一致,因此使用系数法计算的经济资本,一方面有利于与资本充足率控制目标相衔接;同时可以用于宏观层面,在经营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对于促进业务结构调整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系数法中的系数设定较为粗放,缺乏风险度量的科学基础,又加入了较多人为调整的因素,不能真实反映被考核单元的资本占用和风险承担,可能影响资本回报率的计算和考评;而且在不同业务、产品进行经济资本回报对比从而决定业务取舍时,所得结果与实际并不一定完全相符,以此来指导业务结构调整就很难说是完全科学,也很难操作。

如何设定合理的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率是最低目标回报率,是计算eVa(经济增加值)的重要参数,也是体现银行经营策略的重要指标。通过设定资本成本率,明确资本的回报要求,促进业务决策和结构调整。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资本成本的计算时,大多参考监管部门的最低回报要求,考虑资本市场和同业状况等因素确定一个统一的资本成本率,用于eVa的计算中。采用单一的资本成本率方法的好处在于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和业务执行统一的标准,并有明确的依据,计算也较为方便。但这很难用于业务决策特别是新业务发展决策中。银行在进行业务决策时,比较的是实际回报率与最低回报率,如果实际回报率低于最低回报率,那么银行就不会开展该业务。但对于新兴业务来说,由于其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回报率可能会较低,难以达到平均的最低回报率。这时,就需要设定较低的资本回报率,以支持新兴业务的发展。

如何解决经济资本考评“三个延伸”问题。所谓三个延伸,是指经济资本考评机制从宏观战略层面应用向具体业务层面延伸,从总行层面向基层行延伸,从业务考评向员工考评延伸的问题。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考评在总行应用得多,但在基层行应用得相对少;在战略层面、宏观管理领域应用得多,但在微观领域如产品定价、产品/部门业绩考核、业务决策等诸多领域发挥作用相对较弱或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在业务领域应用较多,但针对员工、客户经理的经济资本考核未能开展。要充分发挥经济资本考评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资本考评在各领域的运用。

要实现“三个延伸”,需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是要解决政策传导问题,也就是促进经济资本考评机制在总分行的一致性,真正在基层行树立经济资本理念并实施价值管理问题。其次是要解决技术和策略问题,也就是经济资本计量和经济资本成本率的确定问题。再次,是要解决分产品、分业务单元、分客户经理业绩价值核算问题,主要是核算系统支持问题,包括内部评级法系统、aBC作业成本分摊系统、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系统(Ftp)等。这些系统国内主要银行都在进行建设,但距离完善还有一段距离。最后,是要解决经济资本考评下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现问题,包括针对员工个人的激励问题,以此来推动价值管理机制在各项业务发展和管理中得到体现。

如何解决经济资本考评与其他政策导向的协调问题。经济资本考评体现价值创造的管理理念,反映总行的经营意图,引导全行各个层级、各项业务的经营管理行为,其政策导向非常强。但银行在实际经营中,也要受到其他政策包括监管政策、内部信贷政策等的指导和制约,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政策可能与经济资本政策在目标导向、作用力度上不完全一致。比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投放大大高于往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妥善协调好经济资本配置与信贷规模控制、信贷产业政策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确保银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稳健协调发展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深入构建经济资本绩效考评体系的措施建议

考虑到上述关键点和难点,应该说经济资本要在绩效考评中得到更为科学有效的应用,要更好的体现出其价值创造的导向作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在计量技术、信息系统及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不断完善。基于多年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建议,以供参考。

深入贯彻价值管理理念,突出经济增加值在绩效考评和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经济资本是一个综合性强、平衡性好、敏感度高、应用范围和管理功能广泛,反映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的重要指标。经济增加值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工具,要尽快融入银行管理体系之中,需要要各层级、各业务部门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集中多方经验和智慧,方有可能顺利推行并取得实效。积极运用经济资本工具改善经营管理,是各业务部门共同的任务。若无各相关业务部门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推广,则经济资本这一重要管理工具发挥不了应有的效力和作用。

完善经济资本的计量方法,提高经济资本计量、配置、考评的科学性。经济资本计量的准确、科学是推进经济资本考评深入应用到微观领域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风险计量方法,积极推进内部评级法建设。目前要在细化经济资本占用系数的基础上,完善区域、行业、产品、客户等不同维度的资本占用系数,进一步提高风险计量准确度。同时,根据商业银行的战略需要针对不同业务类别和产品研究设置有差别的资本成本率,逐步使经济增加值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考核单元的价值贡献。

构建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分客户、分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平台。要努力推动经济资本的考核范围推广到产品层次。只有将经济资本概念最终落实到产品层次,才能真正解决结构优化与组合管理问题。产品核算问题消除了,对各业务线和业务部门的考核就有了依据。要加强业绩核算相关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内部评级法系统、成本分摊系统、Ftp系统,细化核算,构建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分客户、分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平台,为细化业绩核算、深化经济资本考评奠定基础。

建立经济资本配置和考评的动态管理机制。对经济资本指标要按月监控、按季分析、按年度考核。结合对商业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判断,做好组合优化工作,对经济资本配置和考评政策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监管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