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5:38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1

教学资源建设是有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现的关键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国教学资源建设仍然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共享困难、不能有效服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等诸方面的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卓越计划结合自身规律开发数字化资源,加强以优质视频、教学素材、特色专题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利于推动卓越计划相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并直接关系到卓越计划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同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通过多种方式整合校园资源,优化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确保高校办学条件不低于国家基本标准。因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资源建设的规范性和利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卓越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需要根据行业对化工工程师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确定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将涉及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培养、企业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增加工程教育相关课程,因此,必须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教材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为手段,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自主编写和完善系列专业教材,使教学内容充分反映新世纪化工实际生产和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总体建设思路如下:

2.1构建“新体系”

构建以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按照基本技能层、知识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层、创新能力与工程综合能力层等“三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基本技能层,主要通过课程实验、上机操作等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课程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知识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层,主要通过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实现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与工程综合能力层,主要通过化工企业轮岗实习、化工企业项目设计与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产学研合作开发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2突出“厚基础”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通识教育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等,其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47.7%,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47.5%;专业基础课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34.9%,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4.3%;专业课包括基本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其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17.4%,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18.2%。突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厚基础,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强化“宽口径”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了精细化工、能源化工和生物化工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其中,精细化工方向课程模块开设了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精细化工及分离实验等课程;能源化工方向课程模块中开设了煤化学、煤化工工艺学、洁净煤技术、煤化工实验等课程;生物化工方向课程模块中开设了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工工艺学、生化分离技术、生物化工实验等课程。强化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宽口径,以满足大化工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2.4体现“重创新”

教材建设也是教学资源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的选用上,以“加强基础、精选内容、有所创新、有利教学”为原则,尽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者比较权威的高水平教材。同时,组织教师立项编写或参编高质量教材,如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或精品教材;自编配套辅导教材和讲义,制作和充实各类声像教学资料,积极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Cai课件,录制网络教学视频。重点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争取获得1门部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4~5门校级精品课程,通过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造出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化工专门技能、有很强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以满足现代化工业发展对化工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将不断完善卓越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确保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确保专业建设项目绩效。

3卓越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困难

卓越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相当丰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突破重重难关,其中最为突出的有校企合作、人才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3.1校企合作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院不断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与企业沟通,先后在多家大中型企业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并成立了一个工程实训中心,为学生营造了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良好机会。但有些企业为了兼顾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不能为学生提供在相应的技术岗位上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3.2人才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不同的公司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均存在差异,如同样是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有些公司需要学生具有精细化工或生物化工方面的知识,而有些公司则需要学生具有能源化工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资源的建设,以满足不同公司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3.3师资队伍的建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摆脱传统的大学生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落实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形成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和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顺利、高效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条件。而要改变目前师资水平不足,知识结构单一和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4结论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2

关键词: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91-02

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整个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学生党建的管理需要有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适当配合。针对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我们需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落实党建条例制度化、发展党员流程化、发展流程标准化、管理过程规范化。因此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采用精细化管理能够加强管理方向、组织核心能力及管理品牌的创造,吸收精细化管理精华,耕作于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一、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保障制度滞后。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形成保障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长效机制,出现了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党建工作比较沉闷;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党建教育形式单一,发展党员各阶段理论学习不足,目标性不明确等问题。

2.活动载体陈旧。只是单纯的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不注重工科类高职学生与现实情况实际,“为学生所需,受学生欢迎,使学生高兴”的高层次、持久性和有生命力的活动不多,没有很好地利用新载体来加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工作流程粗犷化。有相关的流程,可是没有充分、准确地考虑到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从普通学生到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变化,以及在考察过程中是否进行科学化和量化的考核。

4.组织架构单一。传统的组织架构即院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已难适应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发展,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大发展,我们更加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构架来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的吸引力及凝聚力。

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利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针对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为试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精细化

学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精细化为党建工作中其他的管理内容指引了方向,让其工作更为明确、清晰、细化、专业、有条理。学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精细化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定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学生党员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党员及考察对象的日常管理及加大其学生党员及考察对象的社会实践锻炼。

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分为4个方面对目标管理精细化进行有效的罗列及实施:一是加强学生党支部对意识形态的学习及管理。二是加强学生党建队伍的建设及提高。三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及体系的精细化管理。四是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及内容来提高凝聚力及影响力。

在精细化的工作目标指引下,系学生党建工作遵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及方法,提高组织架构层次化、规范常规工作标准化、丰富工作载体多元化、保证工作制度流程化。更加完善地结合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及建筑与艺术系学生的特点,来达到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党员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政治的表率、学习创新的表率、廉洁奉公的表率、团结协作的表率。

(二)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架构精细化

传统的学生党建组织构架(院党委―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已经很难在新形势下适应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在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学生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少许党员入党动机的问题,发展阶段内培养滞后的问题等。基于存在的种种问题,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首先对基本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分支的增加(院党委―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党员服务站、考察小组、网络平台),来加强学生党支部的覆盖面及领导性。由学生党支部负责制定《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条例》、《学生党员考核条例》、《实习生党员考核条例》、《优秀党员评比条例》对支部进行量化的管理,制定党校、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学习培训及党员培训的事宜;由党站及考察小组对学生党支部所制定的条例及培训计划进行落实及量化数据收集,并且加强开展校内与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融入社会;利用网络(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建网、QQ群、党员飞信群、微博)加强党校学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之间的联系,也可与他们沟通工作与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加大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不同的部门配套完成不同的事务,完善了系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遗漏性问题,整体的组织架构更具有完整性、标准性,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能阶段性的成长。

(三)学生党建常规工作流程精细化

流程精细化是要求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清晰、标准的考核制度,以便在每项学习、发展、考察等环节反映的工作效果都达到要求。

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将一些常规核心工作进行了细化,如在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上采用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由党员服务站、考察小组、学生支部大会形式为主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进行时事政治、党性知识等的学习,并利用党员服务站开设校内与校外实践活动。

细化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成长教育,制定了《优秀党员评比制度》、《青马学习班制度》、《考察对象手册》、《实习生党员顶岗实习手册》等。

顶岗实践党员记录本:

优秀党员奖状:

针对校外实习党员建立五个结合的模式,1.实习指导老师与入党联系人相结合。安排党员及考察对象的联系人时尽量和自己的带队老师重合,实现了资源整合。2.实习检查与党组织活动相结合。3.党小组与实习地域相结合。把在同一个城市的学生但不区分专业合组为一个临时的党小组,这样便于集中的开展一些活动。4.定期回校教育与经常性网络教育相结合。5.政治表率与顶岗实践质量相结合。通过实习单位党组织的鉴定或者没有党组织的通过“师傅”的评价来综合体现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学生党建载体工作的精细化

在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当下,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把学生党建从单一的工作载体转向多元化的工作载体,使得学生党建工作更具有互动性、方向性、主导性及凝聚性。

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建工作在继承原有的传统工作载体的基础上结合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的特点,加强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建。紧紧围绕学院党建工作重点,以全面的党建理论为核心,开展了五项工作载体,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更新思想观念;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各项工作提升;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学用结合,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以党建评估为载体,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构建了党建工作新平台;以党建创新项目为载体,促进了党建机制创新。在响应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时,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以“五抓”为载体,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稳固学生党员专业化、精英化的培养。

(五)学生党建工作制度精细化

为了使精细化理念深入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去,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制定出相应的分类制度来更好地规范及落实。

党建工作主要以党员发展及再培养为主,在党员发展中我们将其分为三类,即入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培养,各类均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在入党培养过程中制定了党校学分制、党校学习小组制、社会服务学分制;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制定了推优提名制、发展答辩制、考察小组管理制、入党积极分子日常管理制、社会服务学分制;在党员培养过程中制定了优秀党员评比制、党小组学习制、校内党员管理制、校外实习生党员管理制、党员联系人制、社会服务学分制。学生党建工作分类制度化设立很好地起到了保障、监督、激励、约束的作用,产生了很明确的工作方向及职责分工。以制度为核心,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精细化、规范化。

三、结语

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合理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性、规范性、制度性及标准性。新的抓手、新的创新加强了学生党员对社会的了解、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对业务的掌握及运用,认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并体现在党的宗旨和行动纲领上,体现在每位学生党员通过履行党员宗旨和义务而表现出来的党员的魅力,来带动和推动每位学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勤奋工作,努力创新,甘于奉献,扎实工作,促进多方面发展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辛洪斌.对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冶金企业文化,2007,(6).

[2]程样国,黄永瑚,王德友.试析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学生党建工作功能与机制[J].德育新思维,2006,(12).

[3]萧莉,马国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3

【关键词】产学研项目;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

近年来,钢铁企业由于上游原燃料价格上涨和自身产能过剩和下游产业增速减缓、需求减少等原因,导致竞争日趋激烈,钢铁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竞争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对内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和设备设施,充分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实现技术创新;对外利用“外脑”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开展产学研项目的管理。只有这样,钢铁企业才能全面提升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1、钢铁企业产学研基本状况

1.1产学研的基本内涵:“产”指生产企业,“学”指学校,“研”指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即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有力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出综合优势。首先,企业拥有资金、设备等优势,需要通过产学研项目的开展,开发新产品,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经济效益。其次,高校、科研机构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高素质人才、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等优势。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双方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赢”。

1.2钢铁企业产学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研发机构不健全:钢铁企业技术中心部门一般负责企业的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管理、技术工艺管理、技术创新项目等工作。虽然技术中心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由于研究型人才缺乏制约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许多人员从事企业管理性质的工作比较多,从事研发型的工作时间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1.2.2产品的质量检验手段尚待完善: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和化验分析工作均围绕日常生产经营而开展,产品质量检测、检化验分析仅限于常规的检测分析。而产学研项目中的许多产品开发工作只能外委,造成检化验分析费用高、时效性低,影响了生产工艺及时调整。

1.2.3生产、研发、销售工作尚不能有机结合:产学研项目的开展,需要生产、研发、销售等部门紧密协作,研发部门按照市场调研,选取合作机构,确定开发项目技术方案,生产部门按照技术部门制定的化学成分、工艺参数等技术文件,开发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销售部门根据市场反馈,与生产、技术合作,共同提升产品质量。而在过去的模式下,各部门只考虑各自利益,未形成有效合力。

1.3产学研项目管理目标:产学研项目的实施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快速获取关键技术工艺,弥补企业技术力量的不足,提高企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科研机构希望通过实施产学研项目,获取技术服务劳动报酬,扩大知名度。由于合作双方之间利益目标的不同,增加了项目成功的风险性。在管理过程和利益分配时可能会发生矛盾。由于出发点不同,双方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只有双方建立共担风险的技术经济组织,依靠契约和经济利益的纽带联系起来,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双方才能真正实现“共赢”。

2、产学研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企业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认真梳理管理制度,总结经验,解决实际问题,针对项目进展滞后、不能按时结题、达不到合同约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企业要做好精细化产学研项目管理,运用多种手段,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1产学研项目选题:企业产学研项目选择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重点,实现科技创效;只有这样,钢铁企业才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技术进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设备更新、备件型式的更换不应当列入产学研项目。产学研项目主要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推广应用项目;环保、节能减排、三废治理、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冶金新材料的研究或应用项目;先进装备的功能开发及新工艺设备的研究应用项目。

2.2产学研项目实施:实施阶段需要对项目做好开工前的人、财、物准备;对项目进行总体策划;对项目任务和资源进行详尽的计划和配置,包括确定范围和目标、确立项目组成员、技术路线、工作分解等工作。

2.2.1产学研项目合作单位的选取:产学研项目的开发具有一定的风险,合作单位的选取至关重要,需要重点考察合作单位的人才,技术,试备情况。企业选取适合自身特点的科研机构,才能发挥双方优势。

2.2.2产学研项目合作内容:主要是企业负责产品的试制和生产,组织实施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制订,参与相关应用技术研究,提供项目研究经费等;其次是高校、科研机构负责产品优化设计,产品成分的研究,产品表面质量控制的研究,工业生产和应用相关研究等。

2.2.3产学研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结合市场情况,明确各项指标,作为该项目是否成功依据。

2.3产学研项目组织: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资源消耗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根据项目的分解结构和网络计划来组织协调,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指导、监督、预测、控制。

2.3.1产学研项目保障体系建设: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冶炼、连铸、轧制、加工等每个环节都有特殊的要求。企业针对这种情况,成立4个项目组,依次为炼钢组、轧钢组、检验组、市场信息组。各个项目组所处的位置不同,需要明确研究内容,使他们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下一道程序,保证产品的开发成功。

2.3.2成本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成本管理是项目最重要的部分。成本管理细分成各个单元,按照项目开展程序分解,将责任细化到岗位、细化到人。对于合作伙伴的项目付款需要通过严格程序,按照项目进度进行付款,以此来约束项目及时、有效进行。

2.4知识产权的精细化管理: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知识产权方面纠纷时有发生。钢铁企业根据双方友好协商意见,把知识产权的申报、权益分配等情况写入合同,保障了双方权,防止纠纷发生。

3、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钢铁企业提升了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首先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工艺优化和技术进步有了很大提升。为了保证项目成功,企业建立低倍实验室等创新项目,能够快速做出铸坯低倍分析。企业通过低倍结果与凝固条件的关系,及时对连铸工艺参数、浇铸操作进行调整,对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新品种开发有着重要作用。其次钢铁企业锻炼培养了人才。企业实施项目以来,打破专业界限,集中技术人才,开展课题攻关。以前,不同专业的人员只对本专业、本工序熟悉,而对上一道工序,下一道工序不熟悉,通过项目实施,参加人员对整个工序有了全面了解,增加大局意识。同时,企业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对人员提出了新要求,企业人员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4、结束语

钢铁企业通过实施产学研项目,精心组织、细化管理,降低项目风险,提高了产品档次、促进了技术进步、增加了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瑞.生态管理――钢铁企业科学发展的新模式.冶金企业文化,2008(2)

[2]郑洪波、张云――循环经济与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冶金能源,2006,(2)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4

经济在快速进步,这种趋势下的机械制造行业也日益拓展了规模。机械制造的流程包含了复杂的多步骤,若要在根本上提升机械制造的整体水准并且减小成本耗费,那么有必要采纳新阶段的工艺手段。初期在设计时,应当优选合理化的机械方案用来优化设计,这样做才能便于机械制造的展开。这是由于,机械制造的总体质量密切关系着方案设计。对于此,解析了机械制造领域内的常用工艺,结合实际设计出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及方式。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合理化;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包含了各步骤的工艺流程,在制造过程中先要选取合适的原材,而后依照给出来的流程予以详细制作。机械设计应能力求合理化,在各类方案中筛选最合适的合理方案用来指导后续设计。若没能设置适当的机械制造方案,那么系列性的设计都将会很难落实。由此可见,初期设计的合理化是尤其必要的,合理化设计决定着后期展开的机械制造流程。

1机械制造工艺

从本质来看,机械制造包含了成品制作的流程及方式。在机械制造中,相关人员先要预备机械原材,经过加工得出某一机械产品[1]。在现今阶段内,制造业表现出日益显著的技术进步,与之相伴的配套工艺也在获得整体性的改进。机械制造若要收获最佳的实效,那么不可缺乏先期性的合理设计。机械设计需要衡量综合的要素,具体策划及后期设计的流程中都应力求完善。设计人员首先就要拟定合理且恰当的总体设计思路,不可忽视细微的设计要点。

2机械设计中的合理化

2.1符合设计标准

机械制造需要配备多步骤的工艺,为此初期在设计中就要符合给出来的设计指标。这样做,才能从整体入手来优化设计。具体动手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能实时调整设置的机械精度,确保符合精度需要。某些情况下,机械加工会表现出较大偏差,这种状态增加了额外的机械制造风险同时也损耗了更多资源。情况严重时,还很易带来突然性的故障[2]。由此可见,需要全方位控制并调整标准化的机械设计,这种基础上设置最适当的零件尺寸等。合理的设计应能符合标准,同时也不可忽视数值的精确性。通常在后期加工时,零件的真实尺寸都会与初期设计有所差异,这种差异被视作制造中的偏差。在设计环节内,就有必要防控这种过大的偏差,因此需要衡量全方位的综合设计要素。例如原材的破损或高温带来的机械变形,这些都被归入设计要素。设计人员要兼顾更多的要素,这种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设计手段及测量用具,经过改进得到优质的设计方式。

2.2确保加工的优质性

确保优质性的机械制造,要从全程入手来提升总体的零件制造质量。具体设计时,应能从严依照给出来的指标予以设计,优先选择最恰当的加工步骤。应当因地制宜,筛选合适的零件原材及型号规格,确保规格及型号的一致性。确保合理且适当的机械设计,在更大范围内减低总体的加工成本。各类机械零件都表现出差异的结构,与之相应的精确度也并不相等[3]。制造零件的流程中很难彻底杜绝隐含的偏差,然而过大的偏差将会干扰到零件的优质性。为此,先期就要详细予以运算,结合实情设置合理的用材总量并且提供全方位的零件检测。针对某些偏差过大的零件还需再次妥善处理,对于表层有必要适当切削以此来确保平整性,这样做就防控了潜在的精度偏差。

2.3采纳新式理念

机械制造相关的技术都在更新,有必要接纳新式的机械设计理念。从行业特性来看,机械制造附带的污染是较高的,因而应当优选可持续性的新式加工理念。设计人员要摒除不适当的认识,在具体设计时也要注重选取污染更小的新式设计思路。在日常设计中,可以提供绿色理念用来指引机械设计,融入节能且环保的新式绿色技术。与此同时,设计者也不应忽视附带性的资源损耗,应当优选最佳环保性的机械材质用来设计。针对报废后的机械零件,还可以有序予以回收。

3合理化机械设计的建议

机械设计构建于机械工艺的基础上,在详细设计过程中应能衡量综合的设计要点,例如零件的特性、尺寸以及精度。经过全面的衡量及考虑,才能妥善把握设计流程内的技术要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不可以忽视消耗的机械设计成本,要在确保优质的前提下着力减低成本。如果条件允许,设计人员还可借助于巧妙构思来减小机械原材的总消耗量,用更低的成本投入来收获优良的设计实效[4]。设计人员在给出了某一制造方案后,需要经过调试的步骤才可以进入安装。因此,也应当注重设计后的安装调试。调试过程中通常可以测出隐含的设计偏差,各类零件表层也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粗糙度。调试的过程中,需要优选恰当的刀具以此来提供必备的保障,调试得出的机械制造方案才会真正符合现今的市场需要。

3.1全面更新加工程序

在机械制造领域内,工艺流程体现为更高的技术特性。经过详细的制作后,机械制造可以把某一原材转为可用的产品。具体在制作时,先要初步加工而后才可以获得某类成品或半成品。在某些情况下,还需针对于半成品予以再次加工,进而构成全方位的制造流程。

3.2调整为合适的加工精度

具体而言,精度控制包含了零部件的尺寸、加工的位置及形状、零件的表层质量。有序控制零件的精度,才能在总体上获得更优的零件加工实效。未来的探索中,需要深入完善自动形成法、固定标准下的刀具控制法以及试切法等。机械制造应能确保最佳的精确度,唯有如此才能落实后续的顺利加工。

3.3改进装夹工艺

从加工角度来看,装夹的工序可用来定位精确的零件位置。在制造零件前,先要安放于特定的模具或者机床上方,这个步骤即为装夹操作。经过装夹操作,零件可以被固定至机床。装夹的具体操作也关系到总体性的零件质量。可以选用特定的夹具用来装夹,也可依照实情来选用其他方式。若要加工得到精准的零配件,那么不可缺乏初期的装夹定位。设计机械产品时,通常可选多类的定位方式。相关人员应能结合实情来适当设置定位,这是因为恰当的定位更加便于后续施工。针对各异的情况,机械制造可选的定位方式也表现出多样性。

4结束语

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下,机械制造也提升了综合的水准。具体在制造各类机械零件时,先要给出全方位的机械设计。合理的设计思路可用来提供明确的机械制造指导,服务于根本性的制造质量提升。机械设计中的合理化思路可以缩减消耗的总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冗余的设计流程。然而从目前看,机械设计并没能达到完善,仍有待长期改进。未来的实践中,有必要继续摸索合理化设计的珍贵经验,从全面入手来确保机械制造及设计的优质性。

作者:曾华单位: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朱晓丽.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J].硅谷,2014(11):200+48.

[2]谢有龙.关于基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探讨[J].商,2015(46):287.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5

[关键词]烟草加工工艺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S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88-01

1引言

烟草工业属于制造业,其加工工艺过程需经若干道工序的处理,在这些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参数多达300多个。因此,在实际的工艺质量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对产品加工质量影响较大的工序,并科学系统地去控制这些繁杂的工序参数,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烟草制造企业来说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福建中烟工业公司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强较强的加工工艺工序及加工参数精细化控制体系,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重点工序的识别及精细化控制

2.1重点工序的识别方法

重点工序的建立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则:①对卷烟产品物理质量、感官质量、烟气化学等指标具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如烟片回潮、叶丝干燥等涉及到烟草高温高湿处理加工的工序;②在制过程质量波动较大、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如加香加料、叶丝混配等易引起产品吸味发生重大变更的工序。

2.2重点工序的精细化控制方法

重点工序的精细化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①建立重点工序的批次首尾检及换牌的管理制度,如批次尾料的处理,换牌后设备的清洗等;②建立设备工艺性能的定期点检及设备保养维护制度,如工艺热风温度、流量计等计量仪器的定期校验;③建立生产过程周期性的自检和专检制度,如水压力、蒸汽压力、压缩空气压力等能源动力是否满足工艺需求的自检。以下就以设备工艺性能的定期点检为例,将卷烟制造过程部分重点工序的点检项目、检测方法、检测周期等精细化控制要求进行罗列,以供参考。

3工艺参数“分类分级集成控制系统”的构建

在绝大多数烟草制造企业中,对于工艺参数的控制均是简单地给定标准值,再赋予参数的允差,通过控制工艺参数的波动来保障烟草质量控制能力。

这种工艺参数的控制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缺陷。

一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差异,且没有对工艺参数进行科学、合理地系统化分类,直接造成了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工艺参数控制量较多,无法凸显关键参数在加工质量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十分不便于工艺质量的统计管理,进而也直接影响到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二是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工艺参数分类分级控制体系,造成车间现场质量监控、企业质量管控、研发部门产品品质管理等相关质量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晰,使得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的响应速度明显滞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为了切实解决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挖掘工艺参数控制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积极调动各部门对于质量管理的关注度,进一步明析相关质量管理部门职责,提高产品的精细化控制水平,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3.1工艺参数的分类建立方法

根据工艺参数自身属性特征,将卷烟加工过程中所涉及的300多个参数进行疏理分类,细分为工艺控制类、工艺监视类和技术条件类3个类别。

(1)工艺控制类参数建立方法。该类参数应满足以下原则:①其波动对在制品或产品的关键或重要质量特性的影响程度较大,或表征过程关键要求;②可根据产品需要设置不同的控制值,以获得个性化的加工质量。该类参数的具体实例如:烟片含水率,工艺热风温度,物料进料流量,烟支质量等。

(2)工艺观测类参数建立方法。该类参数应满足以下原则:①其波动对卷烟在制品、成品的一般质量特性(如烟丝的填充能力、烟支外观)的影响程度较大;②不同产品均使用相同的设置值。该类参数的具体实例如:滚筒转速;调节阀门开度;烟支长度等。

(3)能源动力类参数建立方法。该类参数应满足以下原则:①生产的能源、动力输人要求,如蒸汽压力、压缩空气压力、水压力、温度等等;②制造过程的环境要求,如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等。

3.2工艺参数的分级精细化控制方法

在对工艺参数属性进行区别划分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不同工艺参数对卷烟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大小,将其依次分为a、B、C、D、e共5类,即a类重要度最高,e类重要度最低。特别地,将重要度为a、B、C的工艺参数定义为关键参数,将重要度为D、e的工艺参数定义为一般参数,并采用针对性的分层级控制、分层级管理。

(1)关键参数的精细化控制方法。

a类关键参数质量控制方法:①须对此类工艺参数进行实时记录或采集、统计及分析;②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时,需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若处理后仍无法满足控制要求,应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置;③企业质量管控人员应重点对该类参数或指标进行跟踪管理,若连续跟踪发现参数或指标不符合工艺要求时,应反馈至上一级产品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评审处置。

B关键参数质量控制方法:①须对此类工艺参数进行定期记录或采集、统计及分析;②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时,需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③企业质量管控人员应加强对该类参数或指标进行跟踪管理,若发现参数或指标不符合工艺要求时,应及时纠正。若无法进行纠正,应及时对上一级产品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评审。

C类关键参数质量控制方法:①须对此类工艺参数进行抽检记录或采集、统计及分析;②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时,需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③企业质量管控人员应加强对该类参数或指标进行跟踪管理,若发现参数或指标不符合工艺要求时,应及时纠正。

(2)D、e一般参数的管理方法。

根据企业质量管理要求和设备管理要求,对其进行跟踪管理。

3.3工艺参数集成制造标准的建立

在分别完成对工艺参数的分类、分级后,将上述两个相对独立的参数控制体系进行有机地融合,同时针对生产过程中各相关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最终形成了一套结构较为完整、质量控制职权相对明析、可操性极强的工艺参数集成制造标准。

通过实施的效果证明,新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较先进性。所制定的标准偏差、工序能力指数指标能够体现出控制精度,客观反映了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及设备运行状况,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和工艺质量管理。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以使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谷红玉.中式卷烟加工工艺现状与技术探讨[J].科学大众,2008,(08).

[2]李建辉,黄胜.SpC系统在卷烟工艺质量中的应用――湖南中烟长沙烟厂SpC系统的管理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24).

[3]唐云岚,高妍方,赵青松,陈英武.跨越连接Bp算法及其在卷烟制丝工艺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6

   1课程性质与定位

   精细化工门类众多,品种繁杂,技术进步迅速,产品更新频繁,是一门典型的工程技术科学.精细化工课程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适应培养应用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无机精细化学品、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胶粘剂、功能高分子、电子信息材料、涂料等典型精细化学品的制备技术及相关知识.本课程以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方法为主线,综合应用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化工原理等相关知识及能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突出典型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复配.课程教学按制备原理与工艺应用机理产品介绍研究进展四大知识模块顺序进行.课程讲授中注重产品开发思路的引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受到创新精神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将来的就业、工作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课程的教学环节除了包括课堂讲授,还应有学生自学、习题课讨论、实验、答疑、课堂测试和期末考试.通过上述基本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及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能打下精细化工工艺学的深厚基础,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基本功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与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基于课程开设的对象并考虑到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应按制备原理与工艺、应用机理、产品介绍及研究进展四大板块进行,即以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方法为主线,综合应用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化工原理等相关知识及能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突出典型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复配.(表略)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还应紧随时代脉搏,不断充实与更新,体现其先进性,并以贴近生活的实例进行化学知识的导引.在介绍表面活性剂时,应多介绍表面活性剂的用途,比如当用作药物制剂的辅料时,它可以作为载体、乳化剂、润湿剂或渗透剂、增溶剂及助溶剂等,赋予药剂以必要的物理、化学、药理和生物学性质,有的还可以直接作为药物.在介绍食品添加剂时,除了一些重要的应用,还要着重介绍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误区,即人们往往认为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化学合成的安全,实际许多天然产品的毒性因目前的检测手段、检测的内容所限,尚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与已检测出的结果比较,天然食品添加剂并不比合成的毒性小.让学生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安全用量以及有毒的添加剂的危害.再如讲到合成材料时向学生介绍现在人们已合成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隐身复合材料等,如在讲到农药和化肥时,要讲清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农业的高产起到重要的作用,又要强调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退化及水、大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社会生活实例为背景介绍相关的精细化学品及其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着“服务是宗旨,就业是导向,倡导做中学,走产学结合的路子”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适时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组织学生活动、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依据课程要求,在吃透教学资源基础上,教师应熟悉本课程教学的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典型精细化学品的作用原理以及主要用途.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平时评价考核与集中评价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突出重点.难点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能力、配方分析能力、查阅手册资料并运用其数据资料的能力.通过教师精讲、应用观摩、学生实验突破难点.课堂教学应废除灌输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不断把学科最新成果引入教学,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用提问、启迪、讲授、探讨、总结的方式教学,最好采用举例法,引导同学们与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运用板书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手段,使难于理解的反应机制通过图像、图片、数据及动画结合融为一体,直观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愉快.同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培养目标与考核方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当今社会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精细化工课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4.1通用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问题;(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3)培养工作严谨、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验习惯;(4)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之具有优良的职业素养.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7

一、毛南族花竹帽发展概况

(一)花竹帽概况。毛南语叫“顶卡花”,意即帽底编花,作为毛南族特有的一种手工艺品,花竹帽是毛南族民间传统编织工艺的典型代表,造型独特、亮丽、精巧,花纹工整,图案美观,其精美的工艺和严谨工序经过世代相传,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花竹帽既是毛南族女青年传统的雨具和装饰品,也是男女谈情说爱时男子赠送给女方的定情信物,所以被毛南族女孩子视为爱情与幸福的象征,是毛南族特有的民族工艺品,也是毛南族馈赠嘉宾的珍贵礼物。呈钝圆锥形,用毛南山乡盛产的金竹和墨竹削呈篾子编织而成。分为表里两层:里层的篾子较粗,由12片主篾组成,每片主篾分成30片分篾,共360片,加上20片横栅交叉编织;外层篾子较细,由15片约半厘米宽的主篾组成,每层主篾分48片分篾,共720片,加上60片横栅交叉编织。表层编织细密程度达到密不透光、不渗雨,其边沿用金墨细篾交织成壮锦似的多层花边,整个帽面上平整光滑。里层外沿用金墨细篾交织成一道3~5寸宽的花带,花带中是均匀整齐的菱形图案,图案中交织出梅花点等,构图精美,技艺精致,可与艳丽的壮锦相媲美。帽下正中配有金色细篾织成的高约四寸的弹性垫圈,戴时通风爽快,轻盈舒适。花竹帽作为一种女子雨具和装饰品,旧时编织者众多,新中国成立以后至前,下南乡亦有10余名老篾师以毛竹帽编织手艺享誉乡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雨伞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花竹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花竹帽也逐渐失去了其的实用价值,目前,妇女极少以花竹帽作为雨具佩戴,只是作为一种民间的手工艺品和馆藏品。同时,会编织花竹帽的工匠也寥寥无几,只有下南乡古周村74岁的老人谭顺美一人能编织传统精美的花竹帽。

(二)花竹帽的工艺特征

1、造型特征:是铜鼓与圆锥的巧妙组合。铜鼓为平面,起承载作用;圆锥为凸面,为立体状。借助扣条、帽箍、罗边等将两者紧密结合。

2、结构特征:呈阴阳双层结构,阳面为帽盖,阴面为帽底,中间夹层敷设纱纸,帽捶衬黑绸,轻巧结实。

3、篾纹特征:以五角星为中心,周边又按六角形环叠交叉辐射编织。

4、图纹特征:竹帽上下圆心均是变体莲花图对应周边环绕的三层菱形图链。

5、色彩特征:圆锥斜面为金黄色,环绕黑色三菱(近似毛南锦图案),最后又以金色罗边,中间则是黑色莲花做主导引领,色彩对比简洁而分明。

(三)花竹帽的内涵

1、文化价值:花竹帽本身就蕴含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古代,一位聪明美丽的毛南族姑娘不图荣华富贵,爱上了从外地来的勤劳忠厚的男青年,男青年有着非凡的竹编手艺,于是用毛南山区盛产的金竹和墨竹编织成了一顶轻盈漂亮的花竹帽送给姑娘做定情信物,后来两人成了幸福美满的夫妻。从此,花竹帽便成了毛南族男女青年的爱情信物,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这一经典故事,反映了毛南族男女青年追求恋爱自由和崇尚勤劳慧巧的择偶观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花竹帽的造型、结构、图纹、色彩等折射了方圆相伴、奇正相合、阴阳相生的“和谐”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文化启迪。

2、工艺价值:花竹帽借助帽模将铜鼓与圆锥两种形状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又按阴阳对应将帽盖、内衬和帽底紧密相扣,设计巧妙,结构严谨。阴阳各用15~19根竹篾,每根竹篾又由各自两端剖出24~32条细丝编织而成,其中又以五星为心,莲花为形向四周交叉辐射编织,边幅又结成三层菱形,严密而精致。整个编织过程,从选篾、制篾、上模、结形、编织、填衬到定型、整合、勒边、护顶,最后到涂刷釉料,操作程序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整体制作具有较高的工艺研究价值。

3、美学价值:花竹帽还具有引人注目的美学鉴赏价值。其秀美玲珑的外观、简洁奇妙的图案、精巧细致的编织和严谨吻合的结构以及金墨分明的对比基色,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和精美绝伦的审美价值。

4、传统良俗价值:由于具有花竹帽独特的工艺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的双重承载,毛南族人民整体认同花竹帽社会文化的特定内涵,形成了优良的婚俗:在择偶上追求自由,崇尚勤劳慧巧;姑娘出家时,将花竹帽作为首选的嫁妆,既是荣誉与祝福的象征,又是对男女青年勤劳与真爱的诚挚祝福。毛南族素以花竹帽为标志而教育年轻人弘扬勤劳、诚挚、智慧和诚心的优良传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5、经济价值:因花竹帽工艺要求高,技术性强,编织不易,又具有相当的文化与美学内涵,且能编者较少,自古以来是得者自珍。如,在采访下南乡南昌屯85岁的金波奶(因为没有姓名,以农村习惯以其孙子谭金波的名字结合称金波奶)就介绍,她年轻的时候,曾经到人家家里帮工七、八天才换得一顶花竹帽,足见其的珍贵。多年来,花竹帽一直是文化、旅游和民俗活动的热门礼品,多作为装饰品、陈列品、礼赠品和纪念品等出售。近年来,每顶帽子价格已经涨至50~80元,而且还要提前2~3个月向民间老艺人预定才能如愿。可见,花竹帽蕴藏着相当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由于花竹帽具有精美的艺术造型、高超的手工技艺和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多次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地区和全国少数民族工艺品展览。博得了观众的好评,迄今许多博物馆都将其作为馆藏物品。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花竹帽列为非物质文化重点保护项目。正是因为花竹帽蕴含的巨大价值,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也加大了对花竹帽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二、毛南族花竹帽的传承危机

新中国成立以前,花竹帽编织者甚众,新中国成立以后至“”前夕,下南乡还有10名老篾师以花竹帽编织手艺饮誉整个毛南族地区。后来,随着多数人年老渐逝,至今只有下南乡古周村谭顺美老人是全乡乃至全县硕果仅存的花竹帽传统编织工艺的传艺老人。作为毛南族特有的手工艺品,目前的发展状况也举步维艰,传者年纪已迈,学者技艺不精。

1、花竹帽是毛南族典型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历代均无文字记录和图片说明,仅凭老一辈织帽艺人对年轻一代的学艺人口头传授或是亲自把篾示范。初学者在掌握基本技能以后还要参照前辈工艺进行长时间的反复揣摩和练习,非经长期操作和思考就不能参透其中的编织技艺和神韵。花竹帽这种授艺和传承之间长时间的琢磨和融合使得教与学之间难度较大,极大地限制了花竹帽的再传和延续。所以,历代花竹帽编织中能工巧匠总是极为少数。

2、花竹帽在毛南山区历来被群众视为珍品,同时由于其中存在着比较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其要求工艺比较高,在传授编织的技能要诀时,编织工匠通常只在直系或嫡系亲属中选择个别质慧手巧者传续,一般都是传内不传外。这种单一的家族式嫡传的方式禁锢了花竹帽技艺的广泛传播,而且,花竹帽编帽技艺繁杂精深,非心灵手巧者不易掌握,这些都使得花竹帽手工技艺在当今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3、目前,毛南族民间传统编织花竹帽的老艺人已存世无几,只剩下下南乡古周村74岁的谭顺美老艺人健在,其余各村的前辈编帽巧匠均已谢世。当前,谭顺美老人在自己编织花竹帽的同时,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号召下,也担任起传艺授徒的重任。但是,经谭顺美老人调教的徒弟目前都是学艺未精,技术都不成熟,很难独当一面。又因编织花竹帽颇费工时(编织一顶帽一般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平均收入不高(一顶才能卖50~80元),而且也仅仅是不定时地应来人要求而作,并非长期的职业,谭顺美的多数门徒在学艺成后都忙于其他农事而疏于练习,导致在技术上都未臻成熟。

4、因为花竹帽手工艺的特殊性与民间加工的零散性和个别性,县乡之间很难创建销售机制和强化工艺传承机制,谭顺美老人的几个门徒也难以在目前的零星加工编织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随着毛南族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花竹帽在民间婚姻中的传统的圣洁观念也正在受到挑战,其象征涵义和文化内涵也正在逐年淡化。而且,其过去作为雨具的形式也正在被各式各样的现代化雨伞所代替。这样,花竹帽无论是在技艺的传承上,还是在现实生活的功用上,都存在着逐渐淡化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趋势。

三、毛南族花竹帽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1、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了避免民族文化资金被分流挪作他用,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都要形成统一垂直管理的机制,真正将文化保护扶持款落实到基层的文化保护中。只有这样,才会使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建立健全毛南族花竹帽技艺传承保护工作机制。首先,制定花竹帽工艺保护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全县性花竹帽工艺大普查和专业性调查,分类整理普查和调研资料,建立健全花竹帽工艺保护资料数据库;其次,筹备创建下南乡古周村毛南族花竹帽工艺生态保护区,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编织工匠收徒传艺,并在适当的时候举行花竹帽文化艺术节,组织全县民间花竹帽文化传统工艺保护成果展览;再次,创立民间花竹帽工艺传承教育队伍和中小学校花竹帽工艺艺术美学讲习教育基地,筹备编写花竹帽编织工艺美学讲习教材,尝试将花竹帽工艺美学引入全县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课堂。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8

关键词:重选;尼尔森选矿机;浮选;回收金

1工艺矿物学研究

1.1矿石性质

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以黄铁矿为主,少量黄铜矿、闪锌矿以及个别的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钾长石、斜长石以及黑云母、白云母。金在矿石中以自然金形式存在,共见自然金27粒,粒度以中粗粒为主。多分布在硅化严重的二长花岗岩中,多赋存于脉石矿物石英、长石之间和裂隙中,个别靠近黄铁矿,但硫化物内未见金矿物出现。自然金的形态以粒状为主,其次为片状和麦粒状,易解离。自然金在该矿中主要与长石、石英和黄铁矿有关系,金粒在长石粒间最多,占62.4%,长石包体金占8.2%,总共与长石有关的金共占70.6%。石英包体、粒间和裂隙中金总共占20.7%。与黄铁矿接触的金仅占8.6%。自然金的粒度以中粒为主,达69.30%;粗粒和极粗粒占26.70%;细粒以下仅占3.90%,表明该矿中金粒度较粗,建议选矿时粗磨粗选。黄铁矿在矿石中的含量约占4%左右,在有黄铁矿的地方就有花岗岩矿物存在,二者均呈带状分布在石英脉中。黄铁矿大多数呈不规则状的他形晶,少量呈自形—半自形晶。他形晶颗粒粗细不一,显示充填岩石裂隙受其空间限制,形成顺裂隙的拉长不规则晶体,长轴有定向的趋势。最长晶体在3.00mm以上,晶体多碎裂,褐铁矿沿裂隙呈网脉状交代。还见个别晶体内显胶状、“炉条”状结构,似磁黄铁矿的蚀变产物,但无残留晶体,不能确定其真实性。自形和半自形黄铁矿量少,形状多呈五角面体或其聚晶,粒径在0.30mm×0.30mm左右,多分布在浸染黄铁矿条带的边部。值得提出的是部分黄铁矿被褐铁矿交代的同时,部分铁流失成为空洞或残留铁的氢氧化物在空洞中。

1.2原矿化学成分分析

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原矿金的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1和表2可看出:(1)金在矿石中是主要的回收对象,其品位为3.10g/t;(2)可回收金主要以及半存在于矿石中,以及部分碳酸盐、硫化物等包体金;(3)脉石矿物主要为硅酸盐类,Sio2含量为81.64%。

2选矿试验

经过探索试验最终确定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该矿样中金主要以自然金为主,在磨矿过程中易单体解离,可利用重选回收中细粒自然金;而难以通过重选回收的微细粒自然金以及硫化物、碳酸盐包体金,则用浮选工艺进行回收。

2.1重选试验结果与讨论

尼尔森回收金矿是最有效的重选设备之一,在选金行业中被广泛认可及应用。2.1.1磨矿细度试验试验中给矿浓度30%,重力值60G’s,冲水量4.0L/min。试验的工艺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2。图1尼尔森重选—浮选条件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粗精矿金的品位不断增加,金回收率先降低后增加,综合考虑磨矿成本和尼尔森尾矿之后的浮选流程,最终磨矿细度选择-0.074mm70.00%为宜。此时,金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分别为775g/t和82.61%。2.1.2尼尔森参数的确定试验根据相同的方法,可以确定尼尔森参数的最佳条件为冲洗水为4.0L/min、重力G值60G’s、给矿浓度为30%较为适宜。此时,金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分别为775g/t和82.61%。

2.2浮选试验结果与讨论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精矿的回收率,对重选尾矿进行浮选试验。2.2.1浮选调整剂种类及用量试验试验中丁黄药80g/t,丁铵黑药60g/t,2#油30g/t。试验的工艺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碳酸钠和硫酸铜组合用量的变化,浮选粗精矿金品位不断增加,金回收率先降低后增加。当碳酸钠和硫酸铜用量均为500g/t时,金精矿品位及作业回收率分别为10.06g/t和72.34%,试验指标相对最好。因此,碳酸钠和硫酸铜用量均为500g/t为宜。2.2.2丁黄药用量试验试验中碳酸钠500g/t,硫酸铜500g/t,丁铵黑药60g/t,2#油30g/t。试验的工艺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3。由图3以看出,随着丁黄药用量的增加,浮选粗精矿的金品位和回收率均先升高后降低。当丁黄药用量为60g/t时,金精矿品位及作业回收率分别为11.03g/t和79.59%,试验指标相对最好。因此,选择丁黄药用量为60g/t为宜。2.2.3丁铵黑药用量试验试验中碳酸钠500g/t,硫酸铜500g/t,丁黄药60g/t,2#油30g/t。试验的工艺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4。由图4以看出,随着丁铵黑药用量的增加,浮选粗精矿的金品位和回收率变化趋势一致。当丁铵黑药用量为60g/t时,金精矿品位及作业回收率分别为16.56g/t和83.82%,试验指标相对最好。因此,选择丁铵黑药用量为60g/t为宜。通过上述条件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浮选流程药剂制度,碳酸钠500g/t,硫酸铜500g/t,丁黄药60g/t,丁铵黑药60g/t,2#油30g/t。为了进一步提高金的品位及回收率,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三次精选和两次扫选进行了开路试验,得到金精矿金品位为98.83g/t,回收率为57.14%。

2.3尼尔森重选-浮选工艺最优条件的确定

根据以上尼尔森重选的各个工艺条件试验结果,最终确定该金矿最优工艺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mm68.48%,给矿浓度为30%,冲洗水3.0L/min,重力G值60G’s;重选尾矿进行一粗两精两扫的浮选流程。全闭路试验流程见图5,最终得到的金精矿技术指标见表4。

3结论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9

1、提升制度管理完善细化生产运行管理及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对先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对于不在使用的或者已经废除的设施设备的相关制度进行去除,避免混淆及累赘,同时查漏补缺,对于新造或改造的的设施设备重新修订、细化规章制度,及时增补,并进行培训,科学规范操作,改变凭经验做事观念,杜绝违章作业。

2、岗位人员的科学配置围绕现代化水务建设和实际发展需要,结合水务实际,实施定组织架构、定工作职责、定人员编制的“三定”工作方案,合理设置组织架构,科学界定工作职责,有效配置工作岗位和人员编制,建立架构统一,职责清晰,人员配置均衡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

3、人员培养

3.1理念培训,提升觉悟。通过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理念培训,使得全体员工转变观念、清楚认识当前一级a标要求及节能降耗的意义,强化节约意思,以提高责任心,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集思广益,通过各项技术改造措施来降低电耗、药耗以及污泥处理量等,实现全员参与的成本精细化控制。

3.2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理论和实操培训,使主要岗位上的员工要做到“四懂四会”,即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懂厂内构筑物的作用和运行方式,懂厂内管道分布和切换使用方法,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统计方法以及化验指标的含义及应用,会按要求进行工艺参数调整,会合理调度风机气量,会正确回流和排放污泥,会排查运行中的一般故障。此类一般可以传帮带形式进行内部培训,操作性强,应好好实施。

3.3落实责任,完善考核对于每月分解的目标与任务,对照计划进行考核,保障得以落实。可实行工作主要任务月检查、重要任务周检查、常规任务日检查的检查考核。责任到人,建立精细化管理专项奖惩制度,以鼓励先进,督促落后,这样的正向鼓励和负向处罚才能使得全体人员更加积极性参与。

(二)工艺管理精细化

1、制定科学的运行方案。该方案不仅要对整套工艺中各个单体进行细化,同时也要让水质达标与节能降耗共赢,这也是环保理念的终极目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1改抓关键环节到全过程管理。从进水到出水的各个单体操作要求以表格形式逐一细化。前道环节的水量输送、调节的调配池、初沉池的泥水分离,中间过程水解池大分子污染物的破坏、生化池主要污染物降解、二沉池泥水分离及活性污泥回流,尾水工艺的加药强化、连续砂滤的过滤及紫外消毒等各个单体操作要求一一明确。为了确保操作的规范和准确,对于操作的规定要精确、定量,以提升工艺降解的最大空间。力求整个工艺中每一个单体都高效运行,发挥最佳降解作用,以工艺提升作为水质全面达标的最大保障前提,而并非仅依赖与药耗与电耗的追加投入。

1.2做好各个单体安排的基础上,根据进水瞬时水质水量的变化做好整体联动调整。包括调节池水量水质的调节、输送量的合理控制、沉淀池排泥时间、好氧池的供风量,二沉池活性污泥的回流量、尾水药剂投加增减,物化污泥排放时间调整、紫外消毒灯管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管理参数均要科学管理,避免水质较好时,药剂与电量的投入却一成不变,杜绝浪费。

1.3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防火、停电、有限空间安全事故、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台风暴雨、设施事故、水质管理等等紧急预案,以提高各类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

2、加强实际操作管理。

2.1充分利用远程控制时时监督,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实现水质达标与成本控制两手抓。当前我厂已实现了以中控室为中心的现代化集散式管理,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在中控室即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实现工艺流程的自动化运行,不仅有故障预警可以进行工艺调整。同时还可利用在线检测仪表24小时掌握水质指标第一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水质存在风险时,立即调整工艺,增加成本投入,保证达标排放。相同的在水质较好,排水指标低于排放标准的15%(一般指标检测允许误差)时即刻减少药耗与电耗的投入。此外,还需对各关键区域增加视屏监控,数据与影像的全方位显示,确保各水处理单元和设备运行状态时时处于有效的监控状态下。

2.2强化巡视效果,实现机管与人管的双保险。在操作管理制度中严格规定操作人员的巡视路线以及各操作单元和设备的巡视要点,并做好相关记录,避免机器管理存在的盲区。

3、完善数据分析。

3.1建立工艺周报分析:工艺管理不单是对进出水水质的监测化验与记录,更侧重于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下分析参数变化的原因,随时根据来水水量、水质确定合理的工艺运行参数,对整体工艺进行调控,保证水处理工艺的优化运行和水质达标。工艺管理员不仅要了解每天的水质指标及运行状态,还需提交工艺周报,分析及时一周水量水质的变化情况、各个排水指标的相互联系、把握的平衡度以及应对尺度,便于厂部管理人员对运行情况的及时掌握,采取措施。所以工艺管理人员收集的数据一定要准且无误、剖析一定要深入见底,对于工艺中各单体及整体效果认真比对参数,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从而提出科学见效的改进方案。

3.2实施班组月度分析,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厂部的各个班组均是生产的第一线,各个班组长均掌握着第一手信息,能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班组的管理直接决定着运行状态的好坏及能耗大小。所以,通过班组月度自查,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相互借鉴,扬长避短,从而保障整体良好运行。

3.3技术总结与交流,为保证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长期积累下来,污水厂需要定期对水处理的各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归档,对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技术人员将每一次的技术革新和工艺变动都做详细的分析报告并保存,把成功或者失败的的经验作为作业指导材料整理出来,便于进一步的技术研究和改进。

4、加强岗位练兵,定期组织应急演练。“高”、“精”的管理水平不仅体现厂部日常运行管理中,还要体现在应急处置上,甚至可以说,应急演练更能体现出每位员工能否独挡一面的真正实力。每年举行至少两次应急演练,提高整体的应对水平及熟练程度,注重演练总结分析,对于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多次演练,不断提升应变能力。

(三)设备管理精细化设备精细化管理

强调将设备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通过倡导精细管理、精心操作、认真巡检,从管理网络、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使设备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迈进,以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运行经济最大化和设备本质安全化。达到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是落实管理责任,变少数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1、做好设备“表面工作”,以设备清洁为起点,对设备表面存在的脏、乱、锈、油等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改善现场面貌。

2、以重要设备点检为抓手,提高重要设备长周期运行时间。做好运行操作人员的巡检记录,设备正常运行不仅与维修人员有关,更与运行操作人员有关。重点设备点检严格按照“三定”(定点检周期、定点检部位、定点检标准)要求做好检查记录。

3、建立备品备件合理库存制度,提高备品备件的利用率,优化备品备件存储管理,完善备品备件管理台账,按照备品备件的实际使用情况建立合理的储备。

4、做好压力容器和行车等特种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培训持证上岗,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运维记录的管理。

5、进一步加强自控设备和仪表管理,优化完善自控、仪表维护保养记录,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6、按照单体和设备对全厂设备划分给相应的责任人,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促使责任人必须要加强学习,对责任设备必须要懂原理、懂结构、懂保养、懂维修。

精细化工工艺学总结篇10

我叫李朝,1996年7月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添加剂厂。参加工作七年间,我历任装置操作工,车间计量员,工段工艺员,分厂生产调度,分厂工艺员等。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凭着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把学到的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为添加剂厂使出了自己应有的力。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随着公司扁平化改革重组的进行,结合三年多的生产调度实践,我认为生产调度岗位特别适合我,在该岗位上,我的协调管理能力会发挥到最大化。下面我就把自己这些年的工作向在坐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一、埋头生产一线,打好生产实践基础在车间一线装置倒班期间,为了尽快熟悉多套装置的系统流程,我总是天天在现场细查流程。由于许多图纸为英文形式,我都现查字典,详细了解。发现图纸与实际不符之处,我都认真标明,并向工段工艺员了解原因。此外,还努力学习仪器仪表的性能和用途及装置转动设备的构造性能。作到生产出现故障时,多次自行解决,不影响生产。在做好本岗工作的基础上,常与车间工艺员共同研究生产工艺,并改进工艺。当班中,严防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及时反映到车间,大大降低了可变成本。此外,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生产管理理论知识,并结合实践,努力调动本班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话,首先必须把生产一线搞好,生产成本的控制也主要在一线。99年3月,由于车间需要一名计量员,经过领导的长期考察,从众多的人员中选中了我。在此期间,我防止了两起串料和跑料事件,杜绝了罐区蒸汽泄漏。使车间原料和成品损失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二、精通业务,协调好装置运行由于在车间干得较好,得到了认可,在99年9月,出任添加剂厂生产调度职务。

生产调度的工作,从小处看,可能只是一个倒班的工作,与一般倒班差别不大。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生产调度所负责的是一个全厂的生产协调指挥,尤其是晚上,调度将全权指挥生产,负责监督安全。所以如何做到独自安排各装置生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生产问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生产中,我除了按照规章制度指挥生产外,还将以前所学的生产管理和人文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用理论知道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转化为理论,再回到实践。用心体会班员的心理,从心理上达到共识。与班长心连心,及时了解生产实际状况;每次当班都到各装置现场了解实际进度,不盲目指挥。遇到突发事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并着手解决,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及时向上级反映实际情况,为企业领导排忧解难,保障企业安、满、优生产。调度作为企业领导的眼睛和左右手,在日常生产中,传达领导的指令,向领导反应一线实际状况,辅助领导解决实际问题。添加剂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精细化工行业,具有精细化工的典型特征:剧毒原料多,生产工艺复杂,副产物多,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如我分厂无灰剂的原料氯气,zddp的原料五硫化二磷等,副产物如硫化氢及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均为剧毒物质。因此放在调度面前的是安全和生产的双重任务,协调好两者关系非常重要,为了克服安全和生产的矛盾,我首先做到“安全第一”,经常向领导反映发现的安全隐患,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时时与装置有关人员保持思想沟通,使一线工人思想上“时时想安全”,作到安全事故最小化。在生产中我曾防止了三起氯气泄漏事故和两起硫化氢的泄漏事故和一起pib装置去火炬管线落地防爆事件。在2xxx年添加剂厂dcs技改中,作为一个调度,我起到了一个核心协调的作用,使添加剂dcs改造时间大大缩短,为装置提前投入运行做出了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