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安全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6:32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1

地铁自19世纪1863年在英国伦敦运营到现今,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地铁一种形式向以地铁、城市快速铁路、高架轻轨、跨座式单轨、磁悬浮等为主的轨道交通多元化发展。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50多个城市达不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三项”指标要求,国内15个大城市新建轨道交通到2010年总长度已达1300公里。北京、上海、苏州三市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建设轨道交通。

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工程建设进展速度是较快的,17.48公里、18个车站,以及控制中心车辆段、停车场和地面新工程,将相继完成,到2013年地铁1号线将通车投入运营。

地铁投入运营后,安全是个首要问题,不仅关系到地铁运营竞争、声誉和经济效益,更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安全,影响巨大。为确保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管理,笔者对国内外地铁运营和运行系统发生(文秘站:)的60起各类安全事故,做了一点分析研究。针对地铁运营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以便采取坚决有力的对策措施,加强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管理。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力度,以预防、避免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1地铁运营系统的特点及其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地铁是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一部分,而城市地铁营运系统又是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是,地铁营运系统都是建设在地下环境中。地铁线路建设有大量的设备系统,如客运站点系统,车辆系统,供电、通讯、信号系统,通风换气排烟系统,机电系统及其辅助设备系统等。地铁运营中,任何一个系统、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尤其是受到人为的外界危险有害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地铁营运中断或者发生伤亡事故的严重后果,国内外地铁运营中所发生伤亡事故已表明其严重性。

二是,地铁运营系统具有动态性、事故后果严重性、运营安全管理艰巨性、受环境和外界因素影响的特殊性。地铁是建于地下环境又有其封闭性,车辆运行速度快、站点多、起停车频繁,停车时间有限;乘客流量大、自助上下乘车、自动开启关闭车门,极易发生故障事故。

三是,地铁运营中一旦发生停车或意外事故,应急疏散难度较大,而且也有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固有特点等危险有害因素影响。同时,地铁运营也是人员密集的特殊公共场所,必须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要求更高更严格。

四是,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历史较短,仅有50多年,国外已有150多年。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制造行业方面,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独立自主的体系;有些车辆控制系统、通讯设备设施,还需从不同国家、地区引进,由于标准不一,制式不同,就给地铁运营管理系统,特别是安全管理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是潜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值得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

2地铁运营安全事故种类、伤亡状况及事故致因分析

据有关资料分析显示:地铁运营事故发生的主要致因:一是,内部因素影响,大多是由地铁线路控制系统设备、设施故障或人的行为违章、误操作等导致事故发生。如火灾,地铁列车碰、撞脱轨,停电停运事故等。二是,外部因素影响,主要是恐怖袭击爆炸,人为纵火、投毒事件等。

3地铁运营安全事故预防控制对策措施

 为确保哈尔滨市地铁运营安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使哈尔滨市地铁成为“安全运行、准时正点、周到服务、经济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为此,笔者提出如下预防控制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对策措施,供研究探讨。

3.1建立健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机制

地铁运营企业,要建立健全地铁安全运行系统,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程、规章、技术规范标准以及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地铁系统安全运行。

针对哈尔滨市地铁运行环境和特点,制订出地铁轨道、停车组织、车辆运行,车辆检修、保养、电力、通讯、信号、电梯、扶梯、控制系统以及站务、乘务、票务、安保、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处理等安全规程、规章和规范标准,并对各控制系统引进的设备、设施产品质量安全,全面了解制造供货厂商、售后服务等信息,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分清各自的安全责任。对地铁运行管理干部和全体员工,组织进行现代安全管理科学技术、安全知识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要经法定培训机构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作业;从业人员要经培训教育后上岗作业。

3.2严格地铁消防安全管理

火灾是地铁安全运营第一大敌,这是城市地铁建筑工程与地面建筑工程不同的特点,也是地铁火灾危害因素严重的特点。组成地铁系统的各个部门、部位空间有限,连续性强,防火较地面难度大。一旦由于人的不安全动作(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火灾(火警),尤其是人为纵火、恐怖袭击等外界因素,导致火灾事故,不仅地铁出入口较少,且难以发挥通风、排烟、散热,人流疏散,消防灭火扑救等功能作用。因此,地铁火灾扑救要比地面火灾扑救难度大,有的只能采取堵塞窒息法灭火,导致伤亡大(多数是窒息身亡)、损失严重的后果。地铁防火安全要引起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严格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对各系统严格监控。要大力加强防火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地铁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增强防灾意识。要立足于自救和扑救初期火灾,消除火险隐患,极为重要。

3.3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地铁运营企业要认真编制好科学的、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我国一位安全专家曾指出:“一个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可使事故和损失减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2

职工安全意识培训可通过采取大量的案例分析、法律、法规的学习、参观安全教育展览等学习方式,使职工明确对其个人而言“安全”是一把双刃剑,遵守规则,安全就保护你;违背规则,安全就会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对企业而言,离开安全,乘客的出行将失去保障;离开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将会被打破;离开安全,任何目标都将无法实现。

二、安全教育培训能使职工掌握安全知识,做到“我懂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营是一个复杂联动系统的统一运作,它具有涉及专业多、自动化程度高、运营安全可靠度要求高的特点。因此,要想实现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安全、快捷、舒适、正点、大运量的服务,安全教育培训就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上,并要加大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力度。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了全盛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速度越来越快、密度越来越大,列车发车间隔从最初的5、6分钟,提高到3、4分钟,甚至更短,运行能力不断提高。例如,2011年4月,北京地铁1、2号线第13次缩短运行间隔,缩短后1号线为2分15秒,2号线为2分钟,是世界发车间隔最小的地铁之一。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实现从单线独立运行到多线网络运行,不同制式和技术水平的专业系统得到充分对接和整合,网络运营效率得到提升。但由于网络系统呈现线路特征个性化、技术水平差异化、设备制式多样化等特点,各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等专业管理的难度都大大增加。面对上述这些高难的运营情况,要保证运营的安全、高效、正点,仅凭职工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不够的。人的思想影响人的行为,安全意识只是一种安全愿望,职工要实现这种愿望,必须通过以自身安全素质和技能为支撑的行为去实现。也就是说职工有了安全运营意识,并不能完全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要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保证安全高效运行,职工还应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知识是城市轨道交通职工行为安全的理论指导,没有安全知识作指导的安全意识,仅仅是盲目自恐、谨小慎微,不能算真正的安全意识。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当遇到如车站客流量过大混乱而拥挤、突遇牵引变电站直流开关跳闸导致大面积停电、信号控制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列车脱轨、发生爆炸、毒气、火灾、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时,才可能做到从容对待、临危不惧、保障运营安全。所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时,应及时扩展安全知识范围的广度、内容的深度,使职工掌握高新技术的设备和进行高水平的管理,做到“我懂安全”。

三、安全教育培训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使职工做到“我能安全”

随着运营线路不断增加、运营系统愈发复杂,人的不安全行为、各种设备的不可靠状态和安全管理的缺陷,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因此,在加大职工关于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培训力度的同时,还应注重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能,能为职工行为安全提供能力保障,做到“我能安全”。安全教育技能培训能使职工掌握三个方面的安全操作技能:1.在正常情况下工作,职工能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工作顺利进行。2.出现异常情况时,职工能迅速、果断采取措施,准确判断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并能正确进行处理,防止或延缓事故的发生。3.在事故发生后,职工能采取正确应急措施,遏制事态发展,保障自身、他人和设备安全,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事故的社会危害性。以运营关键岗位、单兵作战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员的工作为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不仅能让驾驶员在思想上筑起牢固的安全运营防线,还能让驾驶员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及时、准确、妥当处理运营列车出现的各级各类故障和突发事件,减小对运营的影响。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3

关键词运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地铁运营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旅客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地铁运营的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地铁运营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与运营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机器、环境及管理。以管理作为控制、协调手段,协调人、机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反馈作用将系统状态的信息反馈给管理系统,从而改进安全管理方法,最终得到更为安全的系统。

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可包括:总体管理、重点管理及事后管理

一、总体安全管理

在运营管理工作中,一切服务于安全生产的各管理部门,为确保运输安全所做的工作都应纳入总体安全管理的范畴。

包括:安全组织、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安全资金等。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1.安全组织管理

是安全管理的实施主体,负责安全的组织领导、协调平衡、监督检查工作,使安全管理体制有效地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2.安全法规管理

任务是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轨道运营安全的法律、法规等条文规定,对各种运输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进行研究、制定、修改、完善、贯彻和落实,使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3.安全技术管理

任务是正确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标准、规程和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政策,为运营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技术措施,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吸收现代科技先进成果,促进运营安全管理科技含量日益提高。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4.安全教育管理

为了实现运输安全,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对广大干部和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教育。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5.安全信息管理

安全信息是指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对一切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指令和系统安全状态的描述或反映,它既是安全管理的对象,又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说,运营安全管理就是准确、及时、经济地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索、输出安全信息。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6.安全资金管理

包括对保证运营安全所需资金的筹集、调拔、使用、结算、分配等,并进行安全投资的经济评价与经济分析,实行财务监督等。

二、运营安全重点管理

运营安全重点管理包括对人的安全管理、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环境的安全管理及对作业的安全管理。

对人的安全管理

在地铁运营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项作业中,都是由人来参与并处于主导地位的,人操纵、控制、监督各项设备,完成各项作业,与环境进行信息交流,与其他作业协调一致。正是由于人在运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营安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运营安全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影响运营安全的人的因素,是指人的安全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技术业务水平,生理、心理素质,群体素质等,且对不同人员有不同的素质要求。

人员的安全管理就是通过建立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奖惩、劳动组织等制度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

大力进行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违反作业标准、规章制度的人与事,应实事求是地予以批评教育,对事故责任者根据损失和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全面强化员工业务培训。重点提高全员实际操作技能,特别是非正常情况下作业技能和设备故障应急处理能力,落实作业标准化。

人员安全重点管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业务和身心素质是运营安全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和安全管理得以推行和落实的重要基础条件。构建运输人员生理心理安全保障体系。对主要工种建立并逐步完善人员生理、心理指标体系及其标准,以便对人员管理更加科学可靠。

设备安全重点管理

设备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加强对设备的养护维修,加快设备更新改造速度,保证安全技术装备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等。主要提高基础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基础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设备质量,加强设备管理,必须坚持定期检查制度,建立各种检查记录台帐,立卡建档,定期保质保量地做好维修保养和病害整治工作。对设备的惯性故障、重点病害、严重隐患要集中力量加以整治,采取严密的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杜绝简化检查、检测、维修作业程序的现象发生,确保运营安全。对设备的养护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检修与保养并重、预防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设备维修与运输生产的关系,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提高操作技术和保养水平,防止超负荷、超范围、超性能地使用设备,使设备质量可靠稳定,逐步形成“修、管、用”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环境安全重点管理

对人――机――环境系统而言,环境对运营安全的影响可分为内部环境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影响两个部分,前者包括作业环境和由管理行为营造的内部社会环境,后者指自然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作业环境和内部社会环境是可控的,而外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不可控的,但企业管理可通过改善可控的内部小环境来适应不可控的外部大环境,其作用就在于保持良好的工作、作业和生活秩序,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保证运营安全。

运营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现场作业控制,对现场作业重点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准化作业、非正常情况下作业、系统“结合部”作业。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运营标准化作业是对既有作业标准,从学习标准、对照标准到达到标准(学标、对标、达标)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只有在组织、制度、措施和监控等方面严格管理,才能使标准化作业得以实现并持之以恒。

非正常情况下,由于部分作业标准无法得到实施,不得不执行特殊规定,稍有不慎极易造成事故。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控制,主要是研究解决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控制问题。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应严格遵守有关作业标准和原则,此外,还必须根据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三、运营安全事后管理

运营事故发生后,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如减少事故损失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抢险、救援及事故定性定责,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防范措施等,以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对于导致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实事求是、深入细致的分析,形成有利于改善安全状况的共识和对策。

运营安全事后管理主要有两个处理阶段:

运营事故调查处理

主要工作包括:事故通报、调查处理、责任判定、统计分析、总结报告等。

运营事故应急处理

各种事故应急中立均应及时与调度指挥人员取得联系,听候指示办理。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4

2009年以来,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降事故、保畅通、保平安”的总体目标,以创建“平安畅通县”为载体,先后开展了春运交通安全整治、“平安一号”、“平安三号”、“奥运道路交通攻坚战”、“三夏”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治理、农村道路集中整治、公路客运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行动以及五次交通安全大检查活动,通过各种专项整治和行动,有力打击了各种违法行为,有效的遏制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高发势头。2009年,全县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68起,其中简易程序处理45起,立案23起,造成8人死亡,2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8万余元,虽然四项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起数上升36.7%、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员上升25.9%、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6%,但是没有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为创建“平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我县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春运时期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春运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县道路路线长,路况差,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很难一时从根本上排除,特别是商漫高速路开工建设后,各种工程车辆急剧增加,无牌无证车辆、带病运行的车辆依然存在,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难度。二是目前全县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分布广泛而分散,车辆安全性能较差,安全管理存在死角死面,农用车违法载人虽经严厉打击,在偏远山区仍时有发生,特别是由于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加之在春运期间运力不足很有可能出现反弹,安全隐患仍很大。三是群众的交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强,随意乘坐不安全车辆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春运期间,客流量增大,群众回家过年要求迫切,而忽视了乘座超员车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的危险性,个别客运经营户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随意超载、超速营运、车辆带病运行等,这些问题,在前几年表现突出,今年仍可能发生,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足够重视。四是今年春运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南方部分省区农民工需求量减少,在短期内容易形成学生流、探亲流、农民工流叠加集中现象,造成春运客流量加大,交通安全形势复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提前谋划,采取相应对策。“两会”即将召开,“双节”即将来临,做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春运期间全县安全稳定意义重大。因此,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高度重视抓好春运工作,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做到“思想上不松劲、管理上更先进”,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春运”和“两会”期间全县道路交通安全。

二、突出重点,严格把关,确保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2010年春运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春运”的要求,以杜绝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国道、高速公路无严重交通堵塞,确保省、乡村公路畅通为工作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做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力争春运期间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明显下降,确保不发生一起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保证全县人民过上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围绕上述总体要求,要重点把好五个关口。

一是要把好驾驶员管理关。驾驶员是春运的主体,也是许多交通事故的制造者,把好驾驶员管理关是确保春运安全的关键环节。因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各运输企业要强化对广大驾驶人员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文明驾车,守法经营,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严禁无照驾驶,严格驾驶人员资格审查,严禁无客运资质的驾驶员驾驶客车参加春运,努力从源头上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要把好营运客运车辆维护和检测关。安监、交警、交通运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对挂靠、转包的客运车辆进行全面摸底,逐车建立安全状况档案,对不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有违法行为的坚决退出客运市场。各运输企业要针对春运气候条件恶劣、车辆出勤率高的实际,严格落实车辆“日例保”制度,及时加强车辆的维修和安全性能检测,确保车辆安全性能符合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客运车辆进出站管理制度,春运期间的所有营运车辆都要做到每天必查,出站必查。所有营运车辆要配齐防滑、消防等安全设施,确保营运安全。

三是要把好重点路段管理关。县交通局、公路段和地方公路管理局要加强道路的维护,对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要增设警示标志牌和减速带等临时措施,加强管控。道路出现坍塌、坑漕、水毁、隆起等损毁,或者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交通设施损毁、灭失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和养护部门要及时修复,交警部门要及时采取安全措施,疏导交通。对大山大岭路段要存放足够的防滑沙料,确保冰雪天气及时铺沙防滑。对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要立即启动《**县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凡是不符合营运条件的,要严格实行交通管制。

四要把好道路巡查关。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冬防春期间道路交通事故情况,进一步加强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研判,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和事故预防工作。春运期间县交警大队要进一步落实民警包段责任制,实行24小时路面监控,针对重点违法行为,重点车辆及驾驶人、重点线路、重点时段,科学合理地调配警务,调度警力,切实做到路面管理不失控,全力打好客运车辆超员、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治理战役。要坚持客车必查,坚持超载卸客转运。要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对超员、超速、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病车上路、“三品”上车、强超抢会等严重违法行为,实行严罚重处。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村组的作用,重点用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农用车的安全管理,严禁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有效杜绝交通事故隐患。

五是要把好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关。各乡镇、交警、交通和广电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春运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春运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责任重于泰山,因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真正把春运工作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县上成立了春运工作领导小组,由Xx副县长任组长,我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今年春运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要把春运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主管领导都要亲自抓工作落实。各乡镇和各职能部门行政一把手是春运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春运工作负总责,认真部署,扎实安排,确保春运安全。

二要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区域谁负责”的原则,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把春运道路交通安全行政、业务“双线”责任落实到乡镇、到村组、到路段,落实到每一个交通民警、乡镇村组干部以及驾驶员身上,逐路段、逐车辆、逐驾驶员签订春运安全责任书,乡镇实行区域管理,交警负责路段管理,层层落实交通安全责任。

三要明确部门工作职责。春运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各级各职能部门都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打好春运道路交通安全总体战。各乡镇要做好辖区春运安全宣传、教育,落实春运安全管理责任,及时组织群众普修公路,提高通行能力。县交通部门要加强对运输企业的管理,提高营运质量。县交警部门要严格车辆驾驶员资格审查和车辆技术状况安全检查,加大路面巡查力度,从严查处违法行为,确保春运安全。气象部门要及时恶劣气候天气预报,提供气象信息。工商部门要坚决查处违法回收、拼装、销售报废车的违法行为。物价部门要严把票价审核关,严厉打击随意哄抬票价、敲诈旅客行为,确保乘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学生不坐违法车,确保学生乘车安全。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时公布特殊天气预报和道路通行情况,提高广大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公、检、法、司要从严从重从快打击破坏春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犯罪分子,特别是对故意破坏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各保险公司、客运单位要配合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多方筹集资金,对主干公路的冰雪路面尽量及时洒盐防滑,确保行车安全。要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和改善春运服务管理工作,努力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春运交通环境。

四要严明春运工作纪律。春运期间,各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做到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不,不贪赃枉法,不执人情法,不执过头法,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坚决杜绝"三乱"等违规行为发生。凡是在"春运"工作期间因管理不到位、责任落不实或违法违纪、执法不严和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要各方配合全力支持。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公安交警的管理和执法的目的是保证良好的安全交通秩序。既是为了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为了维护车主和司乘人员的营运安全和效益。他们的辛勤工作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特别是广大营运企业和驾驶员的尊重。为此,希望各营运业主、广大驾驶员要尊重交警劳动,理解交警执法,支持交警管理,联手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确保春运安全。驾驶员是春运的主力军,你们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全县40余万人民的安危,父母亲人都在为你操心,妻子儿女都盼你平安回家。敬请全县营运业主、所有驾驶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在出站时,坚持做到“五不”,也就是:车辆不合格不出站,乘客超同不出站,客货混装不出站,安全设施不落实不出站,有易燃易爆物品不出站,在路面行车做到不超速、不超、不超员超速,不病车上路,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挣安全钱,发安全财。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5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建设"平安*"的战略部署,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深化交通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监管,创新工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全力减少一般事故,确保20*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㈠公路养护和公路在建工程管理

1.继续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规范公路和在建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

2.全力抓好交通安全重点整治路段的整治工作。按照县安委会提出的时间要求,认真整治,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合力,营造整治的良好氛围。

3.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对桥梁、涵洞、隧道、高挡墙、高边坡进行检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设立明显的标志牌,确保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完善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通村公路及急弯、陡坡、视距不良、平交口等路段的安全设施。

5.继续抓好超限超载的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公路违法行为。

6.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安全台帐。

㈡道路(水路)运输

1.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重点要查安全死角、盲区,坚持边查边改,落实责任。

2.继续抓好道路营运客车的专项整治工作,特别是农村支线的安全整治。

3.深入开展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专项整治,健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严厉查处违规运输,督促危化运输企业推行安全规范管理。

4.加强场站及重点车辆的源头管理。加强站场安全管理,加大对"三品"的查堵力度;坚决淘汰技术状况不符合安全生产营运条件的车辆,坚决打击非法营运。

5.严格许可条件,规范经营秩序。对不符合从业资格和安全要求的营运客车和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一律不予发放营运牌证。

6.继续开展对客运经营企业和道路危化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对安全生产状况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必须限期整改。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

7.全面完善客运和危化运输企业营运车辆的GpS和行车记录仪监控管理系统。对不按规定使用的严厉查处。

8.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全面落实安全教育的保障基金。特别要强化营运、驾校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杜绝发生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9.严格客运站场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站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到人,落实到岗。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6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监督管理,整治和规范运输经营秩序,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和文明执法活动,从严打击非法营运行为,推进交通运输系统规范管理,为努力营造舒适、便捷、安全的交通运输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组织机构

成立交通运输系统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三、任务分工

(一)整治全市范围内特别是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区域的道路营运市场经营秩序。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全市范围内特别是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区域客运市场整治,营造良好经营秩序。运管处加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执勤值班力量,并对上述区域的道路营运市场管理进行全方位监督。

运管处要强化火车站和机场的运力保障,按方案要求全天候与机场航班、火车站动车时刻表、汽车站同步执勤值班。

火车站、机场方面:一是强化公交、出租车运力保障,通过落实企业责任、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现场开展客流监测、科学利用出租车调度平台调度、加强监管等方式大力保障公交、出租车运力;二是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车辆停放在两区域,以备在客流高峰、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及时疏散目的地较为集中的旅客。

汽车站方面:提前储备应急车辆,安排人员值班,负责现场科学合理调配运力,组织、维护客运秩序。

景点景区方面:加强与天涯海角、南山等景点景区的沟通、对接,安排人员密切监测各景点景区客流,一旦出现客流高峰及运力短暂性不足的情况,迅速调度应急大巴输送旅客。

(二)加强水路交通运营秩序监督及客运渡船、旅游船、危险品运输船等的安全监管力度。

港航处要加强对全市水路交通运营秩序监督及对所有营运船舶、渡口、码头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水上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运输船舶持有效相关证书证件情况;检查运输船舶救生、消防设施的配备和管理使用情况。

(三)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船舶。

运管处、港航处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黑车”、“黑船”的非法营运行为,确保全市干线公路、机场、车站、码头、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段非法营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有效维护客运市场秩序,提升客运服务能力和质量,维护守法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客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利用现代化监控手段监督道路运输市场。

智能信息中心利用智能公共交通信息系统平台,加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及公交车、出租车等道路运输市场的实时监控,发现存在问题,运管处协调稽查力量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问题。

(四)监督检查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

各科室、事业单位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端午期间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切实强化运输安全“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监管,重视隐患排查,突出事故预防,强化应急值守,切实保障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延续24小时受理投诉值班机制,进一步完善节假日期间投诉受理工作。

要求投诉中心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业务熟悉程度,规范投诉受理流程;稽查人员严格按照职责,及时、认真开展投诉件调查、处理和反馈工作,确保及时受理市民游客的各类咨询投诉。

四、工作要求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端午期间服务保障工作,将其列为目前中心工作抓好抓实。特别是要把长效机制的组织实施和落实放在突出位置。

(二)细化工作方案,责任落实到人。各单位要根据方案要求,结合任务分工,认真细化方案,落实责任到人。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如果责任科室、事业单位、企业、个人出现工作不到位、不落实的情况,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省政府“打非治违”视频会议及《省安委会关于印发的通知》(XXXX电〔XXXX〕1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安全生产法制秩序,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市安委会决定,继续在全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落实政府“打非”和企业“治违”责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现象,切实纠正各类违规违章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建立“打非治违”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行业领域及重点地区

在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全面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突出煤矿、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含使用单位)、烟花爆竹、油气输送管线、人员密集场所、冶金、机械、特种设备、消防、电力、燃气燃油等重点行业领域。其中,湘潭县要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含非法挖山采砂)、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非法加油站等重点;雨湖区要突出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储存,家俱生产、消防等重点,同时要进一步巩固鹤岭地区打非成果;湘乡市要突出非煤矿山(含非法挖山采砂)、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特种设备、水上交通等重点,同时要巩固非法加油站整治成果;韶山市要突出非煤矿山(含非法挖山采砂)、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等重点;岳塘区要突出非法经营燃油、非法挖山采砂、消防等重点。其他各地各单位要深入分析,明确各自“打非治违”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重点问题。

(二)重点违法违章行为

严厉打击10类非法违法行为:

1、无证无照、证照不全或过期失效、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建设,以及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2、关闭取缔后又死灰复燃擅自生产经营建设,以及应关未关或关闭不到位的;

3、因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被暂扣证照,或因存在重大隐患被责令停产整顿未经验收擅自组织生产经营建设的;

4、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不具备开工安全生产条件,没有接受质量安全监督擅自开工建设的行为;建设工程违法分包、转包,将项目交由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单位和个人承担的;租赁、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用钢管扣件和起重机械设备的;

5、不遵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违法组织生产经营建设的;

6、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非法承包或超深越界组织生产,以及假借整合技改逃避关闭、限期内未实施改造、拖延工期未完成改造、在整合技改区域违法生产或不技改生产的;

7、非客运车船非法载客、非危货车船非法载运危险品,未经批准的渡口码头非法经营的;

8、非法违法用工的;

9、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10、瞒报、谎报事故,以及其他非法违法行为。

深入排查治理19类安全生产隐患和制度缺陷:

1、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的;

2、安全费用提取使用不落实,安全投入不到位的;

3、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保护职工生命安全若干规定执行不到位的;

4、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

5、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的;

6、未开展全员安全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的;

7、未按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或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的;

8、未按规定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预案未编制、未备案、未组织演练的;

9、违反规定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不安全工艺、设备、设施的,煤矿违规使用非安标设备的;

10、未按规定对使用的安全设备、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验与校验、检修,设备带病运行的;

11、安全距离不够、安全通道不畅通、安全警示标志不完善的;

12、未依法依规落实防瓦斯、防突出、防透水、防冒顶、防坍塌、防中毒、防泄漏、防燃爆、防电击、防坠落等相关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的;

13、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

14、矿山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未按规定完成“六大系统”建设组织生产;

15、水上交通不落实“六不发航”制度的;

16、道路交通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车站不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的;

17、未认真执行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九大票证制度的;未按规定制订并严格落实检维修方案的;

18、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者严重堵塞,已不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建筑消防设施故障不能正常运行的;

19、职业病防治制度不健全,职业危害防范措施不落实,防护设施缺乏或带病运行的。对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立足地区和行业实际严肃查处。

三、工作步骤

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贯穿全年,分五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和排查摸底阶段(2月下旬—3月底)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深入宣传发动,把“打非治违”要求传达落实到基层一线。县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全面排查,通过“四不两直”暗访暗查,摸清非法违法的底子。特别要督促企业落实“治违”主体责任,建立和落实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系统,立查立改违规违章行为。各地要把“打非”的责任落实到乡镇(街道),并延伸到村(社区),各地要与乡镇(街道)、乡镇(街道)要与村(社区)层层签订“打非”责任状,同时要明确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及村(社区)摸底排查的责任,确保摸底排查不留盲区和死角,分别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签字的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台账、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台账及重大隐患台帐,确保打非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同时建立动态台账,做到每月上报一次。

(二)第一轮集中整治阶段(4—6月)

针对排查摸底和暗访暗查发现的问题,由县乡人民政府分类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对非法违法突出的地区和单位,县乡政府领导要带队深入现场集中打击。各级安委办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督查督办,推动“打非治违”工作平衡开展。市、县安委办对联点督导单位开展第一轮全面督查。

(三)“回头看”阶段(7—8月)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前期开展的“打非治违”工作进行

“回头看”,重点检查非法违法行为整治、责任制、隐患台帐、隐患整改、行政问责等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及时通报,查漏补缺或“回炉补火”。

(四)第二轮集中排查整治阶段(9—10月)

启动第二轮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继续开展集中整治,巩固前段工作成果。市、县安委办对联点督导单位进行第二轮全面督查,市直相关部门对本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工作开展全面检查。

(五)巩固提高阶段(11—12月)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全面总结“打非治违”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推动“打非治违”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各级安委办组织开展检查验收,将“打非治违”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专题研究、精心安排、扎实推进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为强化对打非治违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各有关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打非治违”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都要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打非治违”工作领导小组,为深化打非治违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安委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打非治违”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相关部门也要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员。各县(市)区、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工作方案于x月xx日前报市安委会办公室。

(二)齐抓共管,强化工作合力。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同级安委会的统一部署,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切实抓好本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工作的同时,相互密切配合,加强联合执法。建立健全“市领导联县、县领导联乡、乡领导联村”三级联点督导工作机制,市安委会成立9个联点督导组,分别对各县(市)区及大中型企业“打非治违”工作进行联点督导,实行包干负责,各县(市)区、乡镇(街道)也要结合实际开展联点督导工作。对各类非法违法行为,要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严厉追责“四个一律”措施。进一步强化村级安全生产信息联络员责任与经费保障,坚持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发动群众积极举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组织媒体记者对“打非治违”进行明查暗访,及时报道和曝光正反典型,营造浓厚氛围,确保“打非治违”行动有声势、有力度、有效果。

(三)落实责任,严厉处罚问责。县、乡政府承担“打非”主体责任,要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的“打非”队伍,保障工作经费,定期开展全面排查、巡查检查和集中整治,对非法违法行为做到露头就打。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承担监管责任,要严格监管执法,督促企业建立隐患自查自改月报制度,纠正违规违章行为,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对“治违”不力的企业,要依法采取责令停产整顿、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证等处理措施。对“打非治违”工作不得力、责任不落实的,要予以警示通报、警示约谈和事前问责;由此引发事故的,要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查处;对“打非”责任不落实的,坚决按照国办发〔XXXX〕23号文件和相关规定,根据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严肃追究党纪政纪及法律责任。“打非治违”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各单位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按要求开展的严格考核扣分。

(四)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工作。把“打非治违”排查摸底工作要与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监管结合起来,做到不安全不复产。把“打非治违”与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企业隐患自查自改月报系统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矿山整顿关闭、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务求实效。把“打非治违”与扫黑除恶、反腐倡廉结合起来,严打深挖非法违法背后的“保护伞”和黑恶势力,斩断黑色利益链。把“打非治违”与作风建设、安全生产领域损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结合起来,坚持“四不两直”,深化暗查暗访,加强督促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打非治违工作方案范文二

根据安字【XXXX】7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意见》文件精神,为认真组织开展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结合我局作实际,特制定本局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以及近期上级部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为组织保障,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落实“打非治违”活动的各项任务,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严厉打击交通运输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道路和水上交通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专项行动范围

在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全面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突出以道路和水上交通、公路施工现场等高危行业领域为重点,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措施,集中进行打击和整治。

三、专项行动时间安排

我局XXXX年“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时间是6月到10月。其中:

6月份是宣传动员,自查自纠阶段。

7-8月份是集中整治阶段。

9月份是全面检查、重点抽查阶段。

10月份是巩固阶段。

四、组织机构

成立县交通运输局XXXX年“打非治违”行动专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综合运输股)

五、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

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整顿和查处下列非法违法经营行为: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越许可范围和非法用工、无证上岗生产经营的;整改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定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以及道路和水上交通的其他非法违法经营行为等。

(一)宣传动员,自查自纠阶段(XXXX年6月)。该阶段工作主要是宣传动员局属各部门积极加入“打非治违”工作中,并向群众发放宣传单,使群众充分了解认识到“打非治违”重要性,加强群众“打非治违”的意识,为治理行动营造浓厚的宣传的氛围和良好的执法环境。要求汽车站、出租车公司、游船公司、渡口、公路施工现场等各安全生产单位必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出发点,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以保证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发生,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并及时反映自查自纠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XXXX年7月-8月)。从局办公室、综合运输股、执法局、公路站、交管站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大力打击非法营运行为,整顿交通运输秩序,整顿营运车辆超速、超载、疲劳驾驶,以及无驾驶证、驾驶证与所驾车型不符、无从业资格证驾驶运输车辆的行为;客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对于非客车(船舶)违法载人、不具备营运资格车辆非法营运、非法改装车辆从事运输、未经批准的渡口渡船非法经营、未持有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和船舶检验证书和船舶登记证书的渡船;非法运输危险物品的,危化品运输车辆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经营和生产行为予以查处;重点加强道路旅客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及水路运输等行业安全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县道路和水路运输平稳流畅;同时加大对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完善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构建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全面检查、重点抽查阶段(XXXX年9月)。集中整治阶段工作结束后,以全面抽查我局属各安全生产单位的安全隐患为主,重点抽查整治非法营运等。

(四)巩固阶段(XXXX年10月)。重点抽查阶段过后,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进行总结汇总,并以车站、出租车公司乡镇渡口、游船公司等有关部门日常管理为主,继续进行联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

六、行动要求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8

关键词:轨道;安全;管理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securitysituation,problems,phenomenaofrailtransit,discusseshowtobettercontrolthesafetythrougheffectivemanagementmeans.

Keywords:track;security;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自1965年北京地铁建设开通以来,至2012年底,全国开通地铁预计1600多公里,日运送乘客3000多万人次,地铁环境封闭,空间狭小,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一旦发生安全事件等,人员疏散和救援困难,处置不当将产生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体系的建设,提高轨道交通抵抗重大事故和灾害的能力,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尤为重要。

2地铁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2.1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城市轨道交通要从前期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个环节上相互脱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2.2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铁安全管理法规,是实现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地铁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建设部已于去年制订颁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但仅此是不够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2.3相关的安全标准规范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地铁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对规范企业的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地铁行业安全标准,既要考虑地铁行业可能达到的水平,更要充分考虑乘客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值和认可度。如何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确定事故分类、事故等级及其划分办法,进而形成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这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2.4没有形成一种全民的安全意识

地铁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实现地铁运营安全有序,在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基础上,必须对广大乘客进行宜传教育,要大力向乘客宜传并任促其遵守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形成全面的安全意识方面尚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5地铁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与缺乏演练

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点使得事故发生时危险性和紧迫性较高,因此对地铁事故的处理.预先制定各种预案并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新建成的地铁线路,在投人试运营期间更应该进行起复、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突发事件等不同类型的演练。目前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制定了一些应急预案,但突出的问题在于既不够细化又缺乏定期演练。

2.6安全评估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推广

安全评估是保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轨道交通项目投人运营之前、运营企业必须通过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消防等部门对系统进行初检和安全评估;进人运营阶段,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还可以指定专业科研或咨询机构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责令运营企业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确定统一、规范的安全评估标准方面还须进一步推广和深人。

2.7各地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投入不够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技术、资金等。安全标准与人、财、物的投人成正比,要实现可控的安全标准,一定要加大投人。我国的轨道交通在安全的投人方面还很不够。

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3.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涵盖公司的各个专业、运营生产环节,使各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目前,国内许多地铁都开展了iSo9001质量体系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国家也出台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都为规范运营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应不遗余力地宣传贯彻。

3.2建立三级安全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原则,有效发挥“纵管到底、横管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网络作用,形成安全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网络化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上自总经理,下至基层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和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责任状,将安全生产目标纳入考核内容,明确各层级的安全职责和安全生产目标,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3.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运用“破窗理论”抓隐患,抓漏洞,漏洞不补必酿大祸。建立班组每周一查,中心每旬一查,专业管理系统每月一查,公司每季一查的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在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安全隐患管理机制,将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统一起来,并落实到工作制度中,形成健全的检查网络,实施有效监控。

3.4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培训,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公司级、中心级、岗位级)安全教育;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规定内部特种作业项目;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利用安全宣传月、119消防日等活动,在车站、列车等宣传阵地,向市民派发安全实用手册,不断提高员工和市民的安全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3.5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国内外地铁运营救援抢险的经验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发生火灾、列车脱轨、列车冲突、大面积停电、爆炸、自然灾害以及应设备故障、客流冲击、恐怖袭击等其他异常原因造成影响运营的非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国家和地方发生紧急事件、疫病传播情况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组织员工对各种预案进行学习,按计划进行演练,演练的方式包括培训式、桌面式、突发式,在演练的过程中,每个安全点都安排评估人员把关,使演练活动有序、安全的进行。定期的实战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发现救援设备是否足够、发现运营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规章,改善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的能力,增强员工的熟练程度和信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演练检验规章、设备和预案,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6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安全奖惩办法”,定因、定性、定责,严格惩处,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降低故障率事件率”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专题研究,开展地铁事故案例研究,学习先进一流的运营安全管理,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用“投石头原理”防员工思想麻痹,不断在“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水花”,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生产形势估计得过好,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同时,转变观念,对发生的事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3.7建立警地联动机制,共保地铁一方平安

地铁运营单位要加强与地铁公安的合作,充分依靠公安力量,保障地铁的平安秩序,建立《警地联动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联动例会制度,工作联系机制及联动应急机制。通过双方精诚合作,共保地铁平安。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

[2]朱顺应、郭志勇.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U].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赵惠祥、余世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

[4]张殿业、金键、杨京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04.4[5]施毓凤、杨晟、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6

[6]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2009

[7]费安平.地铁运营安全管理.2006.12

[8]费安平、周世爽、吴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运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9]费安平、顾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

[10]韩荔.站务员行车组织教材.2008.2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9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p135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轨道交通的发展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建设。但是由于轨道交通自身的特点,其安全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公众的密切关注。安全是服务乘客的基本要求,也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永恒的主题。运营安全不但反映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输服务质量,而且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顺畅、高效运营的前提。运营安全有序是每个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满足乘客需求、获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因此,分析轨道交通运营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预防事故的相关对策及处理措施,对于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员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部分从业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少数干部管理松散,好人主义现象严重,安全检查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注重表面的总结汇报,缺少实际的细化管理。职工中存在惯性违章现象,缺少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于乘客违反安全的现象不愿管、不敢管,害怕承担责任。同时,乘客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给轨道交通运营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2.2设备问题

安全稳定的设备对于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设备故障就有可能中断行车、影响站车秩序,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的运营安全事故。

2.3法律、法规的缺失

目前轨道交通系统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匮乏,许多严重影响轨道交通的因素没有得到及时的排除,未能对危害行为予以有效的遏制,无法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安全运营。

2.4意外情况

近年来不断增多的恐怖事件以及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都会对公共安全与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

3.1技术设备

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较长、站间距较短,车种单一,涉及到线路、车站、供电、通信信号、售票、检票以及报警消防等设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采用了高可靠性的设备和软件,构成的系统具有“故障导向安全”的特征,使整个系统具有应对设备故障及突发事件的高度安全性。因此,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是十分关键的。

3.2网络传播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建立在其网络运输能力之上。网络的运输能力主要影响轨道交通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列车一旦发生延误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线路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影响到网络中其他列车的正常运行。正是因为地铁运行延误具有传播性,在发生列车运行延误时,列车到达晚点或者取消车次都会降低线路与车站等设备的通过能力,限制系统设备能力的充分利用。将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社会声誉。因此,提高网络的运输能力,减少列车的运行延误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

3.3运营组织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应为乘客提供满意的出行服务,乘客的满意度是轨道交通运营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如何组织好运营是保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运营方案应该在现有的网络结构与设备条件下,针对客流的实际情况,逐渐提高运营效益与可靠性,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服务。

3.4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作为一种不能预测的潜在风险,对于运营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以及运营中断。因此,必须加强对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人为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对策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线长、点多、面广、客流密集的特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后果不堪设想,危害相当严重。因此,对轨道交通来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4.1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安全理念。全员培训,持证上岗,完善职工安全教育档案。对员工、乘客要进行突况处理的教育与培训,使广大乘客了解掌握轨道交通工具中紧急状态下的疏散方法,规范乘客的乘车行为,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和乘客的安全责任意识。

4.2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强化设备保安全

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利用这些科技成果,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例如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环境监控系统(BaS)、防灾报警系统(FaS)等等。轨道交通系统所依赖的设备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冗余设计软硬件系统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但是由于外界环境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干扰因素,因此排除故障就必须对系统的各种设施进行日常的保养与维护,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最大限度的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有效的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

4.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制度

首先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体系,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其次,建立安全检查和培训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检查前有计划,检查中有记录,检查后有通报,隐患整改有落实。同时,建立安全评价制度体系,客观地评价运营安全状况,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具有安全性、正确、可靠性的改进措施,全面治理安全隐患,提高运营安全综合管理水平。

4.4完善轨道交通的法规体系

由于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应该根据其自身特点尽快出台城市轨道建设管理与运营方法,减少对于乘客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对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各种行为做出具体规定,要明确规定运营方人员所应履行的各项职责。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针对一系列安全问题做出规定,包括试运行导则、抢险指南、专项审查等内容,法规与规章做出规定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制定包括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4.5加大查处力度,打击违法犯罪。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乘客跳轨、携带危险品以及违法分子偷盗设施都对运营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工作人员及公安人员必须加大查处力度,对上述违法违规进行阻止,对犯罪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4.6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并不可能完全排除故障或隐患,因此确保轨道交通的正常营运必须以预防为主。应对不同的交通事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一般包括指挥系统组织架构、人员及设备的配置、事故(故障)处理程序和方法、运营调整策略、信息汇报程序等几个方面。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以检验各类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演练可采取有计划的桌面演练、实作仿真演练、实操演练,还可采取突击性演练,在实施者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设置虚拟设备故障或虚拟行车事故,以检验员工的应急应变处置能力。

4.7加强业内外的监督检查,全面督促安全工作的落实到位

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强化依法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生产督查,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各方主体,加强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规范标准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建立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联络员制度,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共享、网络指挥的平台,定期组织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座谈会,总结工作,分析形势,交流经验。同时通过坚持开展不同层面的安全检查,采取定期、不定期、季节性及节假日前、专业与综合检查等多种形式,突出重点,讲究实效,以有效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5.结束语

城市轨道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安全、快捷和舒适的优势,对有效缓解城市拥堵、方便群众出行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安全运营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的分析总结,以期望提高城市轨道的运营安全水平,推动城市轨道管理向更加安全、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殿业,金键,杨京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04(04).

[2]吴道章;香港地铁的安全风险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7(06).

运营安全的特点篇10

关键字:地铁运营;特点;调度调整;作用

abstract:thesubwayoperations,schedulingcommandisthenormalrunningoftheworkforthecore,safe,efficientandtimelyandeffectiveschedulingisforthesafeoperationofthesubwaysecurity,throughthe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metrooperationandtheoperationofthesubwaytheanalysisofthespecificschedulingadjustment,madeclearthemetrooperationaccordingtothesizeofitsownshouldbeandoperationmode,themetromanagement,andthenalsoshouldbebasedontheoperationstatusofthesubwaytotakecorrespondingschedulingadjustmentstrategyfortheoperationofthesubway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metrooperation;Characteristics;Schedulingtoadjust;role

中图分类号:U2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地铁运营特点

1、地铁运营规模

地铁的运营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铁运营的调度调整模式的选择,地铁所设计的运营运输能力应与预测的远期单向高峰小时的最大断面客流量需求相匹配,地铁运营的数量应根据初期运营需要配置,,从各方面进行整体明确规定,在地铁运营的高峰时段的初期,列车之间的间隔应保持六分钟以下的间隔,从而保证系统运行的服务质量。

2、运营模式

根据地铁的运营特点,地铁线路应保持安全封闭,同时列车运行应以安全防护监控为基础。每一列地铁都应配置一位司机,而客运量不稳定的地铁线路应分区段进行组织,列车的运行交路应按照地铁设计年度客流量断面分布状况进行确定,地铁线路若为曲线,运营中心可控制和管理一条或者多条地铁线路的实际运行。车站应设有监控室,对列车的运行以及设备状况进行监控,通过采取计程票价制,同时能自动控制客流数据以及票务收入。

3、地铁运营管理方式

地铁运营的管理应与管理要求和任务相符合和统一,并通过机构在组织和合理安排进行管理,在对地铁运营机构以及地铁人员数量进行安排中,应以地铁运行的科技进步和地铁运行效率提高为实际的标准,实现人员和机构的精简。一般状况下,第一条地铁线路的运营管理中,每一公里的地忒管理人员的数量应小于100人,运营管理机构还应针对地铁运营状况制定相对应的管理规程和应遵循的规章制度。

二、调度调整的作用

地铁的运营和管理是动态的变化变化,在地铁的运营中将发生的事情和状况都是随机的和复杂的,无论是地铁客流量的增加或者减少或者列车晚点或者地忒运营秩序混乱,甚至地铁系统的突发事件或者地铁设备的故障等,在最大状况下发挥贴设备和设施的作用和潜在运营能力,使在一定时间和限度内部,地铁降级的运输能力得到了维持,降低地铁运营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

三、地铁调度调整策略

1、停运或下线

地铁运营过程中,在地铁线路的始发站或者终点站,对于有故障并且对正常发车运营造成影响的列车,应对故障列车停运或者下线,从而使发生故障列车及时推出地铁的运营系统,保证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对中途运行的列车也可组织进入中间站存车线或回车厂检修。此种调整方式在列车运行图上的表示即为“抽线”,就是实际运行图的列车运行线条比计划运行图少。

2、加开、替开

由于客流的增加或故障列车下线的影响,可以组织加开列车,一般使用备用车或出厂列车。对在终点站退出服务的列车,可以使用备用列车替开,仍按原交路运行。加开、替开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列车服务的数量,即运能满足运量。

3、车站扣车或区间临时停车

列车的运行过程中,若是前方有列车或者车站的设备存在故障时,应对后续连接而来的车辆进行扣车或者进行区间临时停车,扣车是指将车裂扣停在后方的车站,而区间停车是告知司机将列车停放在临时停车的区间内,这是调度调整的重要手段,主要是保证前方故障车辆以及故障的车站设备有充足维修的缓冲时间。此外,还应调度其他列车减速运营,保证列车在产生故障后,保证列车之间间隔均匀,把握好列车运营的节奏。

4、减速

列车减速运行并增加停站时间。为了保证故障列车或车站有充分的处理时间,使行车间隔均匀,应该对相关列车进行限速并增加停站时间,控制运营节奏。

5、越站或加速

为了使晚点的列车准时到达终点站,调度中心可要求司机加速或者越站,同时,在越战方式的采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乘客造成的影响,车站以及司机应做好列车内的服务工作,客流量大的车站或者首班车或者末班车不能采取越站措施,同一辆列车也不能连续越站。

6、列车救援

若是列车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发生了故障,导致列车运行速度极为缓慢,必将导致该条地铁线路堵塞,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和通车,由此在这种状况下,应进行前方或者后方列车清客并实施救援,同时将产生故障的列车放入存车线。

7、小交路运行

若是地铁运营过程中,有一条线路产生拥堵,那么列车就不能在终点站折返,那么必然导致另外一条线路上所运行的列车数量的减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列车经过,致使这些车站所滞留的乘客数量持续增加,要减少拥堵造成的影响,可组织列车在小交路上运行,满足客运的需求。

8、列车反向运行

地铁线路通常是按上、下行分别设计,当某个方向上列车密度较大,而另一方向列车密度较小时,可利用有岔站的渡线,将列车转到密度较小的线路上反方向运行;当一方向由于列车故障救援等因素可能造成较大间隔时,也可利用渡线将列车转到另一线路上反方向运行。

9、单线双向运行

列车的单线双向运行是在固定的进路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辆列车运行,这种运行方式在某条地铁线路一个时段内产生拥堵时,可在另外的地铁线路上的相同区段使用,这种运行方式必须控制好列车的进路。

10、站前折返

列车在到达终点站进行折返时,一般采用站后折返,所采取的是列车运营的平行作用,并不存在进路交叉运行,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避免了上下客的汇合。但站后折返所需要的时间较长。那么为了缩短列车折返时间,可采取站前折返,站前折返可缩短列车之间的行走距离,但这种列车折返将占用区间线路,必然对后续列车的运行造成影响,同时也将造成上下客的汇流,由此车站以及司机应做好乘客的引导工作。保证列车运行以及乘客的安全。根据地铁运营可了解到,地铁运营和调度调节的作用和整体的目的在于保证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运行,最终建立完善的地铁运行系统。

参考文献:

[1]朱国辉,张大鹏,戴钢,张宁.DGpS列车车站安全监测系统软件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7,(01).

[2]刘浩江.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策略[J]都市快轨交通,2006,(06).

[3]刘浩江.单线双向运行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08,(03).

[4]赵钢,李映红.城际快速铁路通过能力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2).

[5]刘浩江.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策略[J].都市快轨交通,2006,(06)

[6]刘浩江.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