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6:00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1

关键词

高职

制度文化探究

任何一项改革和建设都不能离开管理而存在。而在管理实践中,制度是一个组织必不可少的连接纽带。它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学校要生存、要发展,一定离不开制度的建设。

一、高职学院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在高等教育中已达“半壁江山”。据教育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有1091所,占全国高校的60.9%,在校生数713万,占高校在校生47%。高等职业教育开始由规模效益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

审视高职院校现有的各种制度不难发现存在这样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制度的结构内容比较陈旧、单薄,不成体系,而且仿效的成分较多;二是目前建立起来的各种规章制度,与学院现行的运行管理模式不配套,一些制度无法落实在实处;三是一些高职院校对制度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将工作重点放在学校“硬”环境的建设上,认为制度的建设直接套用本科院校的管理制度即可;四是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试图建立和形成自身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稳定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制度文化,但是制度内涵和方向的选择比较盲目。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行政归口管理为高等教育所属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又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使得高职院校的制度建设中主要表现为借鉴本科院校的制度体系和经验较多;其次,从2004年起,教育部开始对各省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办学水平的评估验收,由于评估工作安排的时间过于集中,而高职院校建设周期又太短,对其进行扎实制度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拿来主义”的制度建设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应对评估工作的首选方式;第三,近两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急剧的规模扩张,使得高职院校疲于“硬件”设施建设和由此引发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师资建设、招生就业等专项“软件”建设的策应。对深入、系统地开展现代教育思想、高职教育文化、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的制度建设环节重视不够;第四,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加强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政策引导等方面也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导向,只有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的专项工作,其他对高职院校的各种要求、检查验收等工作,基本上都采用与本科院校同样的标准。

二、高职学院制度文化建设的认识及内涵方向

学校制度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传统风气。由于它是在处理各种相互关系、规范各种实践行为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被公认为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也被称作学校制度文化。

高职学院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学院的教育教学与和谐持续发展服务的。制度是可视有形的文字条文,但它同时又是无形的学校文化载体。因此,高职学院的制度文化建设应具有自身的定位、前瞻性的思考和独具特色的魅力。

在制度的建设中应把握两个特征: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在学院制度文化的建设中要重视经营行为、关注制度环境。二是高职学校制度建设,要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和良性机制的建设,还应将努力提高学校效能作为内涵方向。

同时还应将优化学院内部的组织环境,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营造开放包容合作竞争的教研氛围,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和倾斜政策;给予教职员工人文关怀;建立团结友爱、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校园生态系统,促进学生充分、多元、有差异、可持续地发展作为高职学院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转贴于

三、高职学院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人本性原则。高职学院的制度建设要找到与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制度的建立及实施中要充分反映教师和学生不同群体、个体的差异性,体现高职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多元需要。

(二)阶段性原则。高职学院的建制历史较短,制度建设应在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完善,制度建设应该扎根于被广泛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共同理想、信念的追求之中。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个性特征。

(三)发展性原则。,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发展中还会有不同程度和层次的高职院校存在。制度建设要兼顾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需要。更要考虑学校各个成员、学生、家长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科学性原则。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坚定走内涵建设发展道路,稳定招生规模,将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控制在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同时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师资水平等方面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可以看到,新的转型期高职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一定要把握好各个制度要素的合理性和制度体系的科学性。

(五)开放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工学交替、弹性学制,营造开放的办学格局,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定位的内涵。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学院内部的各种关系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外,更要处理好学校与地方政府、社区、企业用人单位、家庭之间的关系。

四、高职学院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选择构想

第一,建立适应不同群体需要的理论学习制度。目前高职学院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的人员多数是学术性院校培养的,对职业教育理论和学科体系缺乏应有的科学认知,凭经验办职教、直接套用政策或“拿来”即用的现象比较普遍。针对不同群体,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学会理性思考职教问题很有必要。

第二,建立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相配套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由中专晋升的,学术研究的氛围尚未形成。建立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能够使教师一边学理论,一边去实践,使高职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落在实处,并富有实效。

第三,建立与培育高职院校精神相一致的激励和规范运行管理制度。学校精神的形成具有时空性,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是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积极参与。激励机制和规范运行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2

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政策依据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是部级政策文件首次对“现代学校制度”概念的认定。《行动计划》还指出:“中小学要实行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管理与监督的制度。……积极推动社区、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遵循‘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2.教育背景

一般而言,现行的学校制度支撑的是第二时代(农业时代)、第三时代(传统工业时代)的教育,即“大批量生产、标准化”的教育。可见,制度障碍已成为现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较大障碍之一。例如学校的法人地位不明确、学校受政府行政控制过强和学校的发展未展现个性等问题,既限制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又使家长、社区缺乏对学校的监督和了解。总之,学校管理决策中的非制度化、权力化和经验化等特征亟待改变。因此,尽快建立与第四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相协调的,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且能全面激活学校发展潜力、提高学校效能及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制度支撑的“现代学校制度”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实践价值

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具有四方面实践价值:一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尤其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需要;二是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学校效能的需要;三是使学校尽快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校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学校,以满足繁荣学校文化、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学习型”学校的需要;四是培养充分发展、全面发展、多元发展、终身发展和差异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

“现代学校”指具有现代教育特征,能反映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的学校。“现代学校制度”指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学习型”社会对人的教育发展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学校的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坚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促进学生、教职员工、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的制度体系,奉行法制原则、民主原则、人本原则、开放原则、竞争原则和多元发展原则,旨在为更多社会大众提供成本较低、比较公平及充分和优质的教育服务,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

1.“现代学校制度”的四个目标

“现代学校制度”追求四个具体目标:一是实现学生的充分发展、全面发展、多元发展、终身发展和差异发展(最优发展);二是实现校长、教职员工的专业化发展;三是实现学校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四是实现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教师、学校和社区的发展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现代学校制度”的五大机制

在规模较大的基础教育学校,要尽量做到决策权、日常管理权和监督权的“三权分立”,使其发展平衡、相互配合,最终形成民主决策机制、管理责任机制(可操作、可监控和可问责)、监督制衡机制、参与合作机制和平等竞争机制。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创新

1.依法办学

“依法办学”既是规范办学的保证,又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坚持“依法办学”,学校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恪守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以法律为准绳,开展法制学习,宣传法制教育,在全体师生中树立法律意识,保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学校章程”既是学校的“宪法”,又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性规范。坚持“依法办学”,学校应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学校章程”,并依据“学校章程”制定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实施学校的具体管理。

2.自主管理

(1)新型关系

明晰产权、重新构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使学校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因此,实行管办分离、政校分开,建立新型“政校关系”,即剥离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直接隶属关系,从指令性行政管理转变为宏观指导性调控管理,使政府能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向所有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良好、公平的服务。

在构建新型“政校关系”、创新管理模式方面,番禹附中积极探索“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下简称“校长负责制”)。番禹附中理事会设理事11人,校长为当然理事,其余10人由广州市番禺区地方政府代表、广东二师代表及社会知名人士代表共同组成,人员构成比例为4:4:2。理事会设主席1人,拟由番禺区政府派人担任,设常务副主席1人,由广东二师派人担任。该方案正在征询意见和不断完善。理事会担负着评议和监督、咨询和建议及宣传和协调三大基本功能,汇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推动新型“政校关系”“社校关系”的逐步形成。番禹附中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教代会侧重协调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理事会侧重协调学校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以切实完善依法、开放、民主和高效的学校运作机制,使理事会真正成为学校各方主体利益的“平衡器”、校长权力的“制衡器”、教育资源的“整合器”及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2)发展规划

为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现有效的自主管理,高质量的“学校发展规划”不可或缺。首先,“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具体化,是校长引领学校发展的蓝图,是学校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力量源泉,是学校办学特色和校长办学理念的体现。其次,“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战略选择的依据、实施战略的步骤和方法,是达到组织目标最优化的行动选择,包括学校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系统、主战略、辅战略、重点发展项目及管理等。“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办法、规划周期应尽可能与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相一致。

(3)制度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勇于面对制度建设中的现实困境,科学矫正制度建设中的认识偏差,是我们进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中,学校应坚持五个策略。

第一,建章立制,以章为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其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三个部分。一是“学校章程”。它是学校自主管理和政府监督的基本依据。二是“核心制度”。它是促进学生与教师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制度。三是“制度”。它是服务学校核心工作、为学校提供坚实保障的制度。上述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全体教师根据民主程序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二是学校以各种方式听取各方意见,三是学校的各种措施、条例应落到实处,四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应保持稳定性,并体现严肃性和权威性。其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四大机制。一是“纵向互动机制”。在制定制度之前要研究校情,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种问题,研究解决策略,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必要时应对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二是“横向合作机制”。既要处理好既有制度与“现代学校制度”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制度的执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合作与交流。三是“运行监控机制”。它包括运行前监控、运行中监控和运行后监控。三者密不可分,相互衔接。四是“信息沟通机制”。在制度运行中难免出现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失真等现象,“信息沟通机制”旨在全面沟通、及时沟通和主动沟通,是“现代学校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第二,目中有人,以人为本——“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体现“三本”理念。其一,“以人为本”,即尊重学生个体,突出个性发展;其二,“以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其三,“以师为本”,即尊重教师,尊重知识,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总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以促进师生发展,提升师生幸福感,最大限度体现学校的价值为宗旨。

第三,发扬民主,体现科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伦理价值。“现代学校制度”有两个要义。其一,民主精神。“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生程序应体现民主精神,发动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制度设计,让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有权表达感情、提出观点和反映意见。这样,才能提升学校师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学校制度的执行力。其二,科学精神。“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即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教育规律和个体成长规律。

第四,动态平衡,包容开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适度张力。其一,保持各项制度之间的平衡。例如番禹附中德育部门定期组织德育能力培训及班主任技能比赛,教学部门定期开展教学业务培训及教学基本功比赛。这两个部门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与培训密度彼此协调,相互平衡。其二,制度的刚性与弹性的平衡。例如番禹附中大多数教师的基本上班制度与个别教师的弹性上班制度之间能保持平衡,其中渗透着人性的关怀。

第五,拒绝灰色,拓宽视角——“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盲区”和“雷区”。其一,照亮制度建设的“盲区”。所谓制度建设的“盲区”,即易被忽视和易出现问题的区域。因此,学校必须关注“盲区”,照亮“盲区”。例如应加强学校医务室的管理,又如为了较好地应对学校学生的安全事故而特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等。其二,规避制度建设的“雷区”。所谓制度建设的“雷区”,指不符合国家教育教学法规或政策的内容。因此,学校管理者应依法治校,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依据。

(4)文化引领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关注伦理精神、道德倾向和价值基础,以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实践中,番禹附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章为行”的理念,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健康舆论,实现对教师的价值引领和文化熏陶。

第一,以行政文化引领学校文化。例如番禹附中召开了为期三天的会议,认真研究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统一思想,明确职责,蹲科驻级,深入一线,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又如番禹附中的行政干部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旨在弘扬奉献、合作精神,敢抓善管,精于执行,力求成为团队的表率和精神领袖。

第二,营造公正的文化环境。例如番禹附中无论是从无到有的制度设计,还是臻于完善的制度重建,无论是程序性制度还是评价性方案,都坚持“以人为本,利于发展”的原则,彰显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

第三,营造浓郁、宽松的学术氛围。例如番禹附中注重教师的职业意识渗透和研究氛围营造,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松的学术氛围作为学校治校和治教的行动指南。

第四,为教师直接参与学校发展搭建平台。例如番禹附中无论是奖励性绩效工作方案的拟定修改、监督运行,还是学校办学理念、发展规划的提炼、润色,都坚持走群众路线,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充分讨论,旨在吸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充分酝酿,反复修改,以体现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集思广益,共谋发展。

(5)机制创新

番禹附中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对学校行政管理架构,尤其是对中层机构的设置与中层管理人员的聘任进行改革创新,以调整结构和优化功能。具体而言,为了调整结构和优化功能,番禹附中内设5个中层机构(即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教研室和总务处),设正、副主任各1人。各处室正职主任由校长提名,经组织考察后,交由学校领导班子决定任命,报番禺区教育局批准后聘任。岗位竞聘的整个过程比较顺畅,真正让教师感到公平、公开和公正,极大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民主监督

加强民主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既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贯彻“以人为本”,建设“幸福学校”的必然要求。例如番禹附中坚持推行民主监督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校长办公会议、行政扩大会议、教代会及党总支在决策中的民主监督作用,最大限度实现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又如番禹附中注重发挥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及学生会等二级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与监督功能,体现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和民主性。

4.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机制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在于建立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学校服务社会的双向机制。“社会参与”主要表现在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方面,具体包括两点:其一,社区或学校根据对方的合理建议调整教育措施,或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给予对方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其二,家庭或社区对学校教育有知情劝、选择权和参与权,以利于构建学校与社区相互支持的“学习型”社会体系。

例如,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参与”,实现家庭、社区和学校的良性互动,番禹附中积极拓展家校沟通渠道:各年级均有健全的家长委员会架构,各年级定期召开全体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例行会议等,耐心听取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请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家长提供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平台,还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作专题报告。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3

(⒈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5;⒉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我国的现代大学建设进程深刻改变了高校的社会关系空间,使学术权力运行制度理念、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通过大学制度创新抑制特权行为的流弊已势在必行。而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在理念、制度构建及运行机制上,对特权行为的理解与规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大学建设的需求。需要识别特权行为在大学制度中的特殊表现,改善基本制度和执行机制,防止特权行为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侵蚀。

关键词:现代大学;特权行为;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7-0069-09

收稿日期:2015-04-20

作者简介:曾文革(1966—),男,重庆巴南人,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纪检办副主任,法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法、环境法;肖峰(1983—),男,四川南溪人,法学博士,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法、国际经济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大学党风廉政建设研究补充项目“反对特权思想与特权现象的对策建议”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人力资源全球配置使人们对大学功能的再认识尤为迫切,大学自治、高校“去行政化”等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我国高校制度。完善大学制度特别是建设现代大学,已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了现代社会和制度本身的双层内涵,并且从本质上说更是一种特定和具体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1]作为权力异化的“防腐剂”,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在现代大学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本文认为,在现代大学建设中,对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来规制特权行为的制度创新加以研究十分必要。

一、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特权

行为的规制需求

特权行为在大学制度中集中表现为学术、行政权力系统的特权行为,对其进行规制具有特殊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大学建设过程中,通过制度强制来保障大学践行社会功能,抵御外部侵蚀性因素渗入是应有之义。国家权力系统中存在的特权行为从外部影响着现代大学理念和治理结构的建设,而大学运行内在规律中学术特权行为等特殊问题的存在,也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形成了挑战。

(一)规制范围要覆盖学术、行政两大体系

大学制度发展到现代社会阶段,应在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和知识服务需要的同时,既顺应特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并遵循高校办学规律,又要回应新的社会需求,更要抵御社会转型对学术、行政权力体系的双重冲击。

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大学自治和民主办学是根本要求,高校正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独立参与者,内部运行中行政权力过大的局面已随着学术、民主力量的壮大而逐步改善,但其行政系统却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的影响,而学术权力的勃兴又会带来新的特权行为。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回归本质,高扬精神,创建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现代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2]独立办学、民主运行的价值将注入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体系,促使其从主要顺应管理需要转变为保障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全面实现,价值立场也从教育行政管理转换为社会智力保有与创新。因此,反对特权制度将以高校自身为价值分析中心,以其社会公益性作为制度本位价值。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改变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制定和运行的基本理念。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强化高校办学决策权,其办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也趋于多样化。在此过程中,高校既要防止纵向行权中的腐败,又要防止横向行权中的职务不廉;既要规制行政体系的贪腐,也要规制学术权力等多元新生权力体的违规;既要落实国家在教育领域反对特权行为的措施,也要回应社会对大学的现代性期待;既要防控侵蚀校内办学资源行为,也要在保障大学与社会组织、境外交往上有所作为。一方面,这为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引入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要求其平等地对待国家、市场、社会特别是后两者对高校的廉洁诉求,根据大学与三者关联范式区别地制定约束高校工作人员的反对特权的行为措施;另一方面,反对特权行为制度要按照民主办学的要求,贯彻权力制衡权力、权利制约权力理念,保障学术机构、教职工和学生在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制定、运行特别是监督权力行使中的主体地位。

(二)规制过程要寓于大学社会功能的发挥中

现代大学建设是大学制度走向现代社会的自我完善过程,兼具应对现代社会的外部影响和大学制度内在的突破传统束缚的双重使命。现代社会对大学运行的廉洁要求、大学制度中其它部分的发展变化却极大地改变了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外部环境。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改变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存续的经济社会环境。提倡高校作为独立主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研创新的产学研转化需求增强,从主要面对政府变为面向各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高校职务交往主体类型的增加、关联度的加强,使权力使用领域拓展、频率加快,从而增加了权力异化的风险。随着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程度的加深,其对高校工作人员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权力行使正当性的关切度在上升,社会监督要求增添参与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外部监督力量。

治理结构的变化将改变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功能发挥的权力环境。一是“去行政化”将改变行政、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利的配比关系,适用对象的分野也将打破原有腐败风险点的分布格局。行政权力退出部分领域须辅以反对特权行为制度,防止现行体制对转向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出现监督真空,在行政权力的服务性转型时新职责的履行也需把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作为强有力的保障。学术权力、民主权利地位的上升使决策权部分转移,由此带来了权力异化新形式、民主决策中廉政责任追究等新问题,需要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予以回应。二是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利机构的崛起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制衡,使廉政监督主体更加多元化。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改变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实现的法制、文化环境。一方面,大学自治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和高校内部治理规则为依据,以抵御外部的不正当干预,保持大学独立,使校内治理最终落实到依法治校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改变以稳定性较差的政策措施为主要渊源的做法,提高大学与举办者等相关人的利益划分和机构治理的规范化水平,以法制强制力取代领导意志来作为高校运行的决定性要素。另一方面,在现代大学建设中,对民主自由大学精神的崇尚改变了传统行政管理机制下命令——服从的模式,教职工、学生对主体平等、保障自由、公平公开等理念的认同会通过制度融入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制定和运行中,其要求按法治精神公开、透明地惩治腐败,并形成强大的反对特权行为的文化氛围与舆论压力。

(三)规制方式要契合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

现代大学建设寓于不同治理层面、不同的办学形式与办学传统中,体现为大学与社会环境、一国高等教育与全球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校内与校际、国内与国际多个层面的现代大学建设进程对传统的突破,影响着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体系的层级和构成方式。

在现代大学建设中,组织层次变革丰富了反对特权行为的制度渊源与位阶序次。“建立制度,应当改革一元化的大学权力结构,调整大学权力关系,转变权力性质,扩大专业权力的影响力,建立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的权力结构,使大学回归本质要求”。[3]校、部、院、系、讲座等组织体相对独立运行,内部机构成为独立的廉政治理单元,获得了制度执行者外的立法者地位,改变了校级统一、单向制定反对特权行为的制度情势,大学联盟和国际办学合作等新趋势也使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渊源趋于多元化。治理结构决定了学术、行政、民主机构间权力(利)行使监督的交互性和开放性,要求校内机构间、校内机构与校级制度协调统一并顺应社会及国际办学要求而形构有别于传统的反对特权行为的制度体系。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高校间办学差异性的显化将丰富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体系层次结构。“大学具有一般组织的共性,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组织的个性。对大学组织特性的认识和把握是深入研究大学管理和制度的基础”。[4]就我国高校整体情况而言,不同办学形式、不同办学水平的现代大学建设进程差异丰富了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规制手段。在公立高校中,办学水平和发展程度差距较大,随着我国民间资本参与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存,在维护教育的公益性时也要保障民营资本保值增值和各高校办学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整体推动我国现代大学建设,要综合考量功能的普遍性要求与高校办学的特殊情况,针对反对特权行为制度适用对象的结构性调整,增加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中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类型与形式。

二、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特权

行为规制面临的挑战

我国高校中特权行为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发展不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价值观错位及拜金主义思想侵蚀、大学体制行政化和官场化严重、委托失衡、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内部监督机制失控、传统消极文化的负面效应、惩罚失当导致腐败成本过小等。[5]思想认识与个人修养原因兼而有之,但从根本上说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存在不足。当前,特权行为已对我国高校形成了不利影响,也将进一步地阻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尽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制度的集成协调和系统性还存在不足,有章不循的现象仍很突出。[6]因此,规制特权行为是现代大学建设中用制度化解固疾、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当然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给特权行为的规制带来诸多挑战。

(一)现代大学制度对特权行为内容规制的局限

首先,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虽然重视对自治、学术自由等理念的贯彻,但在顶层设计上还缺乏对特权行为在高等教育行业中特殊性的深刻认识。制度反腐就是在特定规则体系指导下的反腐败,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具体管理条例来控制腐败。[7]当前,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内容过于依赖校外制度资源,只将落实和贯彻国家反对特权行为的方针、政策性文件作为主要工作,而对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动力效应挖掘不足。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与校外制度界限模糊,缺乏成熟的校内制度体系作为外部制度的输入体,影响了高校对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渊源的选择。由于主要制度为输入性成分,导致了校内反对特权行为主要以政策性渊源为主、法律规则为辅的“软制度统辖硬制度”现象,制度体系稳定性和科学性不足。其根本原因是现行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既缺乏依法治校、系统论、大学自治理念的指引,也缺乏转化校外制度资源、优化校内规则体系的指导原则。

其次,现行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模式与目标效果需求错位。目前,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现代大学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内涵不断深化、外延逐步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体系逐步完善、效果日趋显现,[8]但这主要是对廉政义务的设计而言,对现代大学建设中与之相对的各个相关主体权利义务的设计严重滞后。“高校少数干部的职务犯罪发案部位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是在学校基建、采购、招生和学术等领域中犯案”,“高校腐败案还表现出犯案主体复杂化、腐败案件性质及程度趋重,大案要案增多、集体腐败严重、腐败手段‘智能化’等特点”。[9]现行制度体系将腐败风险点纳入法律关系调整的力度有限,“特别是在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在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制度相对滞后,尚需补充和完善”;[10]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在法的要素上主要关注行为模式的完善,缺乏对现代大学建设中规则存续前提改变的审视。

(二)现代大学制度规制特权行为的机制不完善

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被严格执行。从目前高校腐败的现状来看,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在实践中的执行存在不够完善之处。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监督机制不健全、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追究不力、纪检监察队伍力量薄弱等原因造成了实践中执行制度的敷衍、附加或阻截、抵制、扭曲变样等,[11]致使现代大学建设中执行机制的变化又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首先,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在服务现代大学建设时存在执行价值不足、制度质量不高、执行程序缺位等问题。一方面,“制度制定的初衷与制度执行结果存在距离,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些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12]“制度本身的内在质量是执行的基础”。[13]当前,现代大学建设中面对特权行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将国家政策融入执行机制之中,政策内容置入“一岗双责”的力度也明显乏力,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字面意义甚于执行价值,制度质量影响了其生命力。另一方面,制度执行要“依靠发挥机制的自动运行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决策权和执行权的规范运行,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避免‘暗箱操作’,实现从形式到内容,从过程到结果的公正公平目标”。[14]而现行制度在权力享有者廉政义务的透明度、执行信息获取、行权评估的公众参与等程序规则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减损了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执行的实效。

其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执行与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相去甚远。现行制度体系主要依靠科层制作为权威传递载体,通过道德教化达成权力自律仍是高校反对特权行为的重要抓手,外部监督机制的现代大学建设进展缓慢。这就造成了廉政义务主要针对上级领导而言,惩治腐败与否难以摆脱“上级中心”,制度执行的动力仍然以科层制的“命令——服从”模式为权力逻辑基础;外部监督力量成为依附于上级领导判断力的辅助因素,因此,以民主权利制约腐败的作用难以发挥。

(三)现代大学制度规制特权行为的责任机制不完善

责任设定是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强制力的集中体现,大学治理规则在权力(利)多元化破除行政权力独大弊端时,也增加了参与办学秩序的构成因素。而在持续、高强度地打击腐败行为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近几年高校查办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大多涉及人、财、物等关键部门,这与一些具体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和弊端密切相关。[15]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来看,责任机制的局限是影响治理秩序生成的重要因素。

从责任的适用对象看,现行制度体系重在对违规行为的后果予以查处和处罚,侧重矫正严重的违规行为,缺乏对权力行使过程和行权行为的常态化监控,惩罚重于防范,与制度中通过行政、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利的制衡期待相去甚远。加之现行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以科层制为权威载体,责任人与责任追究主体的身份重合度较高,导致制度效用大打折扣。从责任机制的形式来看,除构成犯罪的腐败行为以外,其他责任主要以批评教育、警告诫勉等轻度身份罚为主要形式,对许多违规行为也抱着“家丑不外扬”的心态进行内部处理和化解。这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干部,但却滋生了以身试法的侥幸心理,与现代大学建设中意欲建立的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和大学社会责任严重不符,无法触动权力享有者的物质利益和名誉地位,缺乏以领导退出机制等腐败成本较高的责任形式来保障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有效实施。

可见,我国高校现行的反对特权行为制度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现代大学建设在价值理念、权威模式建构、制度体系设计和运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当说,其精神含义与治理结构已为完善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权威基础、运行保障等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应通过权力(利)配置模式的运用来实现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创新。

三、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特权

行为规制的路径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反对特权行为的新要求及现行制度的固有缺陷决定了其难以适应新形势,须根据其赋予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时代内容与创新契机,在制度理念、实体规则、制度体系构成及实现机制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建立与制度相匹配的新型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为现代大学建设制度保驾护航。

(一)按照现代教育精神的要求完善对特权行为规制的内容

现代大学的定义虽有多界说,但就高校参与社会的独立人格、内部治理中权力(利)分置与民主运行是践行民主与自由精神等基本范畴而言,认识较为一致。核心在于确立大学的独立法律人格,制度逻辑起点定格于大学本身而非行政管理、市场或社会需求等外在因素,在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保持个体理性,在内部运行中建立大学集体理性的内部生成机制,反对特权行为制度须符合这样的定位。

大学要通过服务社会与保持教育行业特征来形构反对特权行为的制度理性,以处理大学与外部主体及内部治理机构间的权力(利)义务关系。一方面,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要将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功能定位从完全执行国家反对特权行为政策调整到综合回应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上,从主要维护教育行政管理利益转为保障教育公益上来。在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制定方面,应根据制度中高校与举办者、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的具体关系重新厘定“特权行为”的内涵,就外部主体对大学的不同需求保持相对的价值中立;在反对特权行为制度运行方面,尊重社会主体在参与大学办学中对高校组织运行秩序的监督地位,从主体设计和运行规则上保持对社会的适度开放性,建立对大学领导及工作人员正当行使职权的外部监督机制,形成社会公共利益分享现代大学建设成果的“嵌入”效应。另一方面,维护大学作为独立廉政单元的制度功能,改变高校对校外制度资源的依赖甚至服从格局,在保证高校具有独立的反对特权行为权力的基础上,综合转化、吸收校外制度和国际经验,以回应大学自治对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根本要求。

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应秉持权限分置、共同治理理念,以治理结构的“去行政化”为动力,实现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服从集体理性的基本目标。在治理结构的权力(利)顶层设计上,注重相互制衡与廉政义务的强化,通过组织体制的改善在最大程度上预防腐败行为;注重权力行使过程的透明度和现代大学建设与民主参与机制的构建,善用民主监督、专门机构监督与社会监督等监督合力;矫正贪腐责任与廉政义务间的脱节现象,将权力(利)、义务与责任的规则全部融入到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内容与运行过程中。

(二)在依法治校框架下衔接规制内容与执行机制

高校依法治校,既要在内部治理中发挥规则体系作为行为指引的重要作用,也要在与公共权力、社会力量关联中保持独立的法律地位。其作为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基本体现有三个方面:一是“特权行为”的内涵、外延要按照现代大学建设中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既要体现国家法律制度对腐败的一般定义,也要体现高等教育行业的特点;二是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要保持相对独立性;三是打击腐败、倡导廉洁的行为标准要统一。

首先,科学制定大学章程,并将其作为高校反对特权行为的基础性支撑制度,降低对校外制度资源的依赖。一方面,“法人治理的核心内容是大学自治,大学章程规定学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这是大学法人自治的制度表达”。[16]根据现代大学建设对大学自主办学权的要求,保持高校对其举办者和相关行政部门的相对独立地位;在大学章程中有符合大学自治精神和治理结构的政府、学校互动关系的规定,以防止因政府过度干预高校事务而对惩防腐败与实施保廉激励措施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以大学章程作为吸收、转化校外反对特权行为制度资源的总纲领,使校内反对特权行为的规定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结合,并与其他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交流合作,规范引证、借鉴校外的制度资源与高校自行制定的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效力位阶、协调适用等重要事项,以保障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其次,完善与权力配置相适应的反对特权行为制度资源,构建权利制约权力及权力间相互制约的制度保障体系。应根据现代大学建设中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及民主权利的建构机理,科学定位三者功能与实现方式的基础,准确研判各个体系内腐败风险点、分布规律与化解方式,落实于具体的岗位设置、职责和监督检查手段中,将腐败的预防寓于治理结构的权力(利)顶层设计中,并具体化为明确的实体规范和程序规则。

依法治校,既要让高校以法律为武器维护大学独立的制度生命力,又要根据行业特征,结合现代大学建设对反对特权行为的实际需要来解构富有执行力的规则体系。

(三)依照现代大学的社会功能,科学设定特权行为责任

“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17]为此,应将特权行为构成因素与存续环节完整纳入,形成价值一致、层次清晰、效力协调的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体系。“以人为本是对制度设计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在宏观层面,在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时,必须尊重大学自身发展规律。在微观层面,大学的第一职责是人才培养,是学生的发展”。[18]因此,理顺反对特权行为关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理顺宏观层面的反对特权行为的关系构成,积极回应现代大学建设带来的权力(利)结构变更情势。第一,在理顺横向权力(利)配置关系下创新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现代大学建设将使高校学术机构和教职工、学生民主机构的地位逐步上升,学术与行政权力对比关系、民主权利与权力的结合形态发生变化。它要求高校在治理结构设计和制度制定中,重新分析学术和行政权力机构的腐败风险点,明确党委、学术、行政机构对特权行为监督的权限、程序和具体措施,建立教职工、学生行使监督权力机构腐败的法定途径,改变权力自己监督自己的制度逻辑,在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关系上形成权利(力)系统间互相监督的制衡状态。第二,在理顺校、部、院、系纵向治理关系的基础上创新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在现代大学建设中,随着学术、行政事务决策权的下移,校、部、院、系的廉政子单元地位愈加突出,学校与二级单位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效能分工和协调成为创新点。校级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应着力于现代大学制度总体性建设、目标与立法工作规划、校级与二级机构及二级机构间制度协调措施、责任追究与查处等事项,将反对特权行为的“头”和“尾”作为校级制度重心,着眼于总体控制和责任追究。科学设定反对特权行为的子单元,将“一岗双责”充分融入到业务要求中,以日常运行过程的反腐监督、控制等中间环节为要点,构建起位阶有序、分工协作机制。

理顺微观层面的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构成,将最小权力单元的权责关系法定化、公开化,凸显权力系统运行的义务本位取向。第一,通过与所在二级机构签订任职合约等手段,按照校级反对特权行为制度规定明确特定岗位的廉政义务,列明与岗位权限相对应的贪腐、滥用职权、渎职行为的内容与责任形式,明确任职人对所在二级单位的廉政义务。二级机构的负责人照此与学校签订廉政合约,由校党委和校董事会联合成立廉政监督委员会,邀请司法机关职务犯罪预防、查处机构人士作为成员,将二级机构对学校的廉政义务的监督落到实处,校级领导的廉政义务以校务公开的方式接受全校监督。民主决策机构可以向廉政监督委员会提交反对特权行为提案,形成任职者对二级机构、二级机构对学校纵向廉政义务与权力接受横向双重监督相结合的立体关系,在校级以结合校内、校外资源的集体决策性机构为廉政决策实体。第二,建立廉政责任机制,通过岗位廉政义务公开透明化,借助治理结构的民主倾向加强责任追究,最大限度地降低主观意志的干扰和对轻微廉政责任的放任,增加特定岗位廉政义务内容和廉政责任追究情况的透明度,破解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执行中信息不对称的困境。

(四)完善特权行为规制的民主与社会监督机制

反对特权行为制度的执行力问题是主客观因素结合的产物。“制度本身体系不完善是削弱制度执行力的前提因素,制度执行中人的自觉性不强也是影响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执行力的重要因素,制度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是影响制度执行不力的外在因素”。[19]这三个方面的共有因素只是关于人的参与度,只有所有主体对其反对特权行为制度主体地位有了充分认知并积极进行监督,方能杜绝少数人对制度资源的垄断和以言代法现象的出现。

完善反腐多元参与机制,就是要实现职能反腐与群众反腐的有机结合,明确权力运行过程中建立接受群众监督的廉政义务类型和程序。第一,要加大高校党委对反对特权行为工作的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惩防腐败行为的工作力度,按照现代大学建设的要求,加大对廉政义务履行的监督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全方位地提升反腐部门的功能。第二,要拓展职能性反腐部门面向广大教职工、学生的开放度,在反对特权行为宣教、日常工作监督、违法违纪行为查处等环节中,设立与民主决策机构互动机制,对特定重要事项的认定建立听证会制度,利用群众的智慧来审视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及职能性反腐部门的工作;建立信息化的网上举报、征询平台,广泛收集教职工和学生发现的特权行为信息,明确对群众检举揭发、信息咨询、规范保密、办理时限、答复回应程序,保障职能部门对民主权利的及时回应,杜绝官僚作风。第三,合理设计有权者直接接受民主决策机构、教职工和学生监督的事项与程序,在执行述职述廉制度时要吸纳民主代表参与,以允许群众旁听和发表意见等方式提高廉政义务履行评价的客观性;完善重大事项说明制度,就校、部、院、系运行过程中涉及重要的教学、科研、工程、财务等事项,须在所辖的范围内说明决策程序和理由;逐步建立权力行使质量评价机制,赋予廉政监督委员会接受对权力行使中不满意投诉的权力,并将其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

总体说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规制特权行为的有力武器。现行的制度对特权行为的规制还存在内容不完善、执行不得力、责任机制约束力弱等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制度构建中逐步加以完善,按照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弥补特权行为规制内容的缺漏,将内容制定和执行过程寓于治理结构和运行规则之中,通过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和大学内部治理关系的统合,构建起由内部权力制衡与外部监督机制综合构成的特权行为规制机制。

参考文献

[1]宋旭红.制度概念综述[J].江苏高教,2005,(03):11-14.

[2]别敦荣,徐梅.去行政化改革与回归本质[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13-16.

[3]别敦荣.制度现代大学建设与大学权力结构改革[J].高校教育管理,2012,(01):3-4.

[4]周作宇.制度的实践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2):7-15.

[5]姜国权,王越.高校廉政建设的深层思考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1,(08):48-52.

[6]周济.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证[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4-8.

[7]张孟英,刘京美.对高校制度反腐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社版),2007,(07):165-168.

[8]顾昭明,陈利平.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2):22-26.

[9]程刚.高校少数干部腐败心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15-17.

[10]伊凤玉,林承谋,陈开绍.高校反对特权行为与制度创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79-81.

[11]张国宝.提升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执行力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3-6.

[12]卢灿丽.推进高校反对特权行为制度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J].学理论,2012,(01):131-132.

[13]商植桐,臧月宁.高校反对特权行为须提高执行力[J].人民论坛,2012,(12):110-111.

[14]戴旭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阳光治校”方略的几点思考[J].理论探讨,2011,(12):349-350.

[15]刘桂华,郭向荣.论高校反对特权行为运行机制的工程现代大学建设[J].理论导报,2009,(06):52-53.

[16]湛中乐,高俊杰.大学章程:法人治理的制度保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15-20.

[17](奥)路·冯·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J].王兴成译.裘辉校.国外社会科学,1978,(02):66-74.

[18]杨科正.论制度的现代性[J].教育评论,2012,(01):15-17.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校园文化功能举措

一、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教学、办公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与高校相关的校园环境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二是精神文化,它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总的来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校园文化使各个大学拥有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人类共同性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成果的总和”。[1](p6)无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对前人成果的坚持、批判、吸收和继承。文化为全人类所创造又为全人类所享有。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学校园文化仍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文化的时代性

任何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原始人创造文字,驯养、繁殖动物、种植植物,创造了原始文化;蒸汽机的发明,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化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闻世开创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文化的新纪元。总之,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随时代的前进而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校园文化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按其产生与存在而言,原本都是民族的。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p64)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正是共同的文化使56个民族统一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为此,民族性是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4、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无阶级社会里,文化活动的创造总是群体性的。因此,反映这些群体活动的人类文化带有该群体的共同特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带有阶级色彩。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和科技文化成果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和专制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一切文化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与私有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具有重要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学校确定的目标上来。具体来说,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所有的教职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共同为学校建设事业而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学校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吸引师生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实现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成员之间主体地位平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为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不仅来于校内也来于校外,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精神上。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一旦形

成,它对大学师生员工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而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形成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学校建设中,它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格和特征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着师生员工的共同心声,一幅好的校训,一首好的校歌,就会营造一片校园文化的氛围,一次健康有益的大型活动,往往会使师生员工终生难忘,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对学校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约束功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学校文化依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宪法、法律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形成校纪、校规、校风、校训以及各项制度等,是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规定大家怎么做,如何做,要求大家沿着规定的目标前进。凡是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校园文化对每位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

5、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辅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会辅射到整个社会。例如: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的招生广告开始就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入校后加之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直到他毕业走向社会都会念念不忘。一些学校实施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送科技到农村,送科技到工厂,请专家到学校。学校和企业联姻,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教师和社会接触的范围日益扩大,校园文化的辅射功能日益凸显。

三、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关系着高校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创造性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尊重办学规律,坚持高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这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必须长期坚持。

3、科学发展观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依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新观念,培育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精神,创造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制度才会民主、科学、规范,使各项制度服务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4、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高校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保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能保证制定正确的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就能保证在制度的实施过

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1、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健全以党委为核心的党政工团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做到这一点,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指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科学安排,全面落实。三是坚持以教职员工为本,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坚持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和品格行为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并经常反思和探究实现领导作风好转的有效途径,保证从源头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职员工的建设,关键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教职员工的实际出发,从国家和学校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服务于教职员工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始终注意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格局。这种格局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这里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导向,以培养中华民族精神为要求,构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秉承中华优秀文化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构建以优秀文化为主流特征的文化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开展的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离不开制度的强化,而后用情景来内化。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水平还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条件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些制度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党委工作制度、行政指挥决策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务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这些制度的关键是:一是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即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二是保证制度的科学性,根据学校建设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办学规律。三是保证制度的制订程序性,从教职员工中来到教职员工中去。四是保证制度的实效性,各项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需要,制度拥有了群众,就会使制度内化为现实。

5、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理论和行动上的开拓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一致。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相适应的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同时,时代的发展和前进,高校自身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永葆先进性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方面的创新就要注意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全方位优化、干净整洁、设

备仪器及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以增强学校外在的感召力。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3]。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2]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5

一、构建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保证的学校高效管理制度

(一)以人为本,确立促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教育新体制。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校把“以学校为本、以师生发展为本”作为思考与解决学校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秉承优良传统,凝结集体智慧,贯穿现代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本,让每个师生得到充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实行主体教育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在创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过程中不断整合办学理念,把促师生全面发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使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依靠师生发展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二)构建扁平化内部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在我国香港等地区,学校效能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改革趋向。政府再造大师奥斯本也曾经说:“你需要的是廉价的学校,还是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呢?”这就充分说明了要保障学校自主和谐发展,就必须构建起规范、系统、科学、高效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我校结合学习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市市东中学、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惠州市华罗庚中学以及惠州市实验中学的经验,实行扁平式管理改革与探索,变现有的三级管理为二级管理,降低管理层级,中层由执行转化为自主管理。以校长、书记为领导中枢下设教学管理部、学生管理部和校务管理部,各部设置中心,突出服务于年级。坚持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给中层干部更多的自,最大限度的发挥参与性和创造性,破除职务终身制,实行任期制和竞争上岗,创造高效的学习型组织,建立竞争型的学校内部人事制度,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三)深化学校领导制度改革,建立严格有序的监督机制

学校领导制度改革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依据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我校推进“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把关定向,办公会集体决策,教职工全程监督”的管理机制,健全由党组织、办公会、教代会三者责权明晰的学校领导系统。党组织是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机构和保障监督机构,主要是完善学校章程。正确定位发展目标,理清学校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以校长为代表的办公会是决策的执行机构,主要通过会议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并在实践中具体执行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教代会是民主决策和监督机构,主要是以校务公开作为民主管理的载体。民主参与学校决策和监督,把领导与决策、保障与监督、执行与反馈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完善学校监督制度,我校建立了工会监督评价制度,健全了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校讯通”平台的作用,组建教育义工团,与永汉镇派出所和交通大队开展共建活动,完善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与闭合相统一的管理系统。另外,成立了监督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通过开展思想大论坛活动和定期召开学校管理汇报会的形式,由监督委员会对学校管理进行监督,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促使学校管理不断完善。

二、完善以规范学校管理为目标的学校校本管理体系

(一)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现代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规范学校管理首先要开展课程改革。我校在课程改革上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教育活动课程化。我校制定了《永汉中学教育活动课程化制度》,要求各项活动的开展要具备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以及评价四大要素,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重构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确保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校本课程成为新课改的重点。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努力探索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构建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为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利用山区资源,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将美术学科与龙门农民画有机结合,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创造了美术教育特色。并开展美术课程改革,编制校本教材,实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

(二)深化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民主参与、科学管理、社会监督的学校制度,可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校以规范管理为切入口,深入推进学校制度建设,经过清理管理工作中各项保留、废止、修订、新立的制度,根据学校实际草拟修订相关制度,经学校有关会议审议通过后,以适当形式向全校公布清理目录;修订和新立的各项制度及时予以颁发执行:经学校教代会审议的重大修订和新立制度。经学校教代会审议后颁发执行。

近年来,立足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制定和修改了《永汉中学规范化管理方案》《永汉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方案》《永汉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师队伍管理办法》《校本培训制度》《学科组教研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还编制了《龙门县永汉中学学校管理规章制度集》,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专业结构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教育行为,使学校有章可循,依法治校。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学校教师发展体系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具体实施者,优秀的教师队伍又是学生发展的保障,是学校优质发展的关键点。因此,要坚持“人才强校”,才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牌。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抓好聘用制度、激励制度、教研制度、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等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优秀教师队伍。概括而言,就是“五个字”,即凸显一个“聘”字――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结合龙门县科技教育局制定的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和教育教学成绩,科学合理地聘用教师岗位和职称。并加强聘后管理,结合年度考核工作,对教师教学成绩、班级管理成绩、教研能力、各类竞赛获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了客观评价、聘用、奖励的评聘分配系统;强调一个“励”字――突出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和情感激励三大激励制度,用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智慧和潜能,激励教师积极向上,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尽量做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和情感留人;抓好一个“研”字,坚持科研先导、科研兴校的发展观,积极开展“关注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系列活动,大力实施和探索永汉中学“引思导学三段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有效教研活动,探索新课程在农村中学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努力做到三个结合: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经验总结推广相结合,并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激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申报课题立项,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长效保障机制:强化一个“培”字――扎实实施新教师岗前培训、新课改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尤其是充分发挥广东省中小学赵榕深教师工作室、龙门县教师工作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以老带新,结对帮扶,实施青蓝工程,开展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打造名师效益;注重一个“评”字――健全有力的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了《永汉中学教职工年度考核评优评选条件及评选程序》《永汉中学评优评价方案》《永汉中学专任教师教学业绩量化考核表》《永汉中学教师师德考核量化表》等相应制度。

同时,还建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实施教学三年跟踪制度和“学校年度绩效考核”制度,“从进口看出口”的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形成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全面、公平、公正客观评价。

三、健全以提升学校文化与学校精神为途径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文化变革。我校主要通过学校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精神内涵建设来逐步建设相关校园文化制度,实行了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了学校的精神内涵。学校精神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真实反映,是凝聚和团结师生共同为实现办学目标的精神动力。我校在74年的历史沉淀中归纳浓缩出了“永中精神”――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开拓创新。这种精神一直对我校全体教职工产生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二是提升了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为教师提供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因而,我校一直主张要协调好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倡导顾全大局、团结奉献和自我批评。同时,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主动工作的意识,并通过行政与教师谈心活动和师生谈心活动,不断增进感情,创设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三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我校本着高起点、整体性、实用性的方针,做好校园布局的整体规划。同时,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建设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楼梯文化等,让走廊、楼梯和班级的每一块墙壁都能发挥育人作用。另外,健全宣传报道机制。通过标语、简报、宣传栏等形式正面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整体推动“和谐型学校”建设。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6

一、“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策略的重要意义

1.“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丰富的小康社会的到来,今天的社会基本上不再需要为温饱问题而担心,而更多追求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不断提升人的幸福指数,让人能够健康成长。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全社会的发展,又会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每个人的发展。马克思说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指人能够健康成长,让人在健康成长过程中“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可见,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学校制度建设必须以“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

2.“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是教育改革的本质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人本化思想、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今天的教育不再只以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承为目的,也不再只以为社会培养多少精英人才作为衡量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教育的价值观得到根本转变:以人为本,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养,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使人成为他自己”就是指人能够健康成长。可见,现代教育改革呼唤学校制度建设必须以“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

3.“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是学校活动的客观要求。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学校信息化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深入实施,今天的学校大多不需要为改善办学条件而忙碌,学校的价值观得到根本转变:关注内涵发展,积极建构适合师生发展的文化,促进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应该说,未来的学校不再只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是师生在活动中共同成长的圣地。可见,现代学校活动企盼学校制度建设必须以“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

4.“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是校本哲学的应然诉求。随着我校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尤其是学校文化重构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今天我们不再以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为根本追求,也不再以组织应付上级各项检查活动为主要管理方式。近年来,我校在重构学校文化时对学校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为每个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生命成长服务。据此,我们围绕“教育即成长”这一校本哲学建构学校理念文化,在理念文化建构过程中,以“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作为学校使命,将“共享成长”作为教育理念,把“向上”作为学校精神,追求“做最好的自己”这一校风,以此引导师生在文化建构和实践过程中健康成长。可见,校本哲学实现希望学校制度建设必须以“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

二、“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策略的操作方式

1.将“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设计学校制度的理念。理念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社会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是对教育哲学与教育思想的系统表述,是对学校文化的整合与提升。学校制度的设计应有其基本理念,提炼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必须弄清楚未来学校教育理念,也就是在设计学校制度理念时应明确: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我们想让教育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我校在建构学校制度理念时,一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在问题探究中探寻未来学校教育的真谛:学校应是师生生活共同体,是让大家共同成长的地方;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人得到更好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分析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当下的学校教育过于关注“成绩”和“成功”,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成长”。通过对上面几个问题的探究以及当下教育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并结合“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这一校本教育的核心价值,提出“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这一现代学校制度设计的理念,围绕“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这一理念建构制度,探究实现这一理念的制度需求。

2.将“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构建学校制度的目的。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改造对象的生产活动,制度是对这种活动的规范和引领。现代学校制度也应带有鲜明的目的指向性和核心价值取向。应该说,引领学校按照适合的方式发展是当下学校发展的应然选择。目前,人们对建立学校制度目的性认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应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制度;有人认为,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校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人认为,应建立保障学校和学生发展的物质条件。笔者以为,这些观点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制度建设的目的性思考,且更多是从处理好校内外关系和校内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角度,对制度的目的性的认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基于教育目的,也应为了教育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手段”。我校在建构学校制度时,觉得当下学校教育目的已从关注文化传承转移到关注人的发展,发展人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追求,也应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另外,我校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也就是说,我们的校本教育价值也指向“人”,不仅关注人的“成长”,而且关注人的“一生幸福成长”。基于此,在设计学校制度时,围绕“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这一目的建构制度,探究实现这一目的的制度需求。

3.将“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建构学校制度的内容。现代学校制度是指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构建学校法人制度以确立学校主体地位,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方面,关注良好的外部环境,重点要厘清学校与政府、社会和家长的关系,建立各方面的行事规则,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关注健康的学校生活,重点体现在依法制定具备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并依据法律和章程的原则与要求制定并完善教学、人事、后勤、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各种办事程序、内部组织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等,形成健康的学校生活秩序、学校生活方式和学校生活品质。应该说,现代学校制度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几乎包括学校所有工作。我校在建构学校制度时,觉得当下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范围太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在这诸多制度中应抓住“人”这个灵魂,所有管理制度都为人服务,以“尊重人”“解放人”“成全人”为核心,围绕“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这一内容建构制度,探究实现这一内容的制度需求。几年来,我校围绕这一内容要求主要建立了《洪泽县实验小学学校发展章程》《洪泽县实验小学教师成长规范》和《洪泽县实验小学学生成长守则》三大制度,这三项制度的具体内容也都为了引导和规范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策略的评价标准

1.以“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为宗旨,建构学校制度评价标准。多年来,虽然教育一直在探索评价改革,但是整个教育评价更多的还是以甄别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为目的。这样的评价宗旨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建构的评价标准必然有失偏颇。我校以“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为宗旨,建构学校制度评价标准。具体说,就是围绕“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这一核心价值设计学校制度的评价标准:一方面,针对《学校发展章程》,设计学校发展评价标准;另一方面,针对《教师成长规范》和《学生成长守则》,设计教师成长标准和学生成长评价标准,通过这些制度评价标准的设计引导“师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以“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为标尺,评价学校制度的科学程度。多年来,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探究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改革,但是整个教育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仍然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虽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学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尺子多了,对什么人选用什么尺子难以确定,测出的结果效度也很难把握,没有统一标准的测量有时也等于没有测量。我校以“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为标尺,评价现代学校制度的科学程度。具体说,就是按照“让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这一测量标尺评价学校制度的科学程度:一方面,评价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度是否引导和促进学校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发展水平是否得到应有提升。另一方面,评价师生个体成长的程度――学校制度是否引导和促进师生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每个个体的潜能是否得到应有的提高。通过这把制度评价尺子的使用引导“师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7

【关键词】教代会;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我国高校制度建设是高等教育研究重点之一。建立完善的高校制度,对于高校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与教职工利益息息相关。教代会肩负着维护着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任,对于推动高校民主管理同样具有深远影响。以教代会为依托,推动高校制度建设,能够确保高校正确的教学方面和政治路线的实施。当前我国高校教代会建设面临诸多问题,这些困境影响了教代会应有功能的发挥。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完善教代会工作机制,发挥教代会民主协商的功效。

一、教代会在高校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教职工民利

教代会拥有广泛的群众性,依托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于高校管理发展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通常为校长负责制,教职工是高校管理主体,其主人翁地位是由我国国家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建立完善的教职工民利行使渠道,就要建立完备的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以法律为依托,切实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维护教职工民利。现代教代会的功能主要是用于维护教职工权力,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应当树立以教职工为本的工作理念,维护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保证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实现高校民主管理。

(二)建设现代一流大学

当今时代,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知识爆炸式增长、竞争日趋激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现代一流大学建设面临着众多问题。与高校扩张相对应的是,一流高校建设任重而道远。当前高校管理权限不断提升,决策失误则有可能影响大学发展。高校管理层通过教代会形式,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学校各项政策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把决策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一流大学倡导一流的学术氛围,这种学术氛围主要体现为一种民主性的兼容并包。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思路与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息息相关。

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教职工共同努力。只有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才能群策群力,使高校决策与发展相适应,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因此说建立教代会制度是建设现代一流大学的前提和保证。

二、教代会制度建设存在的困境

(一)教代会的行政色彩强烈

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对教代会运行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我国高校民主管理状况来看,行政管理体制依然是我国高校管理的主要方式。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高校管理层普遍与行政级别相挂钩,以行政次序来进行高校管理工作;

第二,高校管理方式普遍采用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这样不利于发挥民主功能。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长此以往,教代会成为了高校管理层管理的工具,从而起不到民主监督功能,也无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使得教代会成为了一种摆设。

(二)教代会形式化主义严重

我国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教代会形式主义问题。这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①部分高校管理者民主意识单薄,对教代会功能和影响认识不到位,往往利用教代会这个渠道来表达自身意图,使得教代会成为了传音筒;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针对教代会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因此教代会地位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处境,造成了教代会流于形式。

(三)教代会功能发挥不到位

教代会承载着为教职工争取利益的功能,但是在我国高校管理过程中,教代会这种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教代会主题确定上存在的问题,教代会主题理应是为教职工谋求利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代会主题往往由高校管理层确定,不利于这一主题的实施。

第二,教代会民主管理被忽略。在我国部分高校管理过程中,教代会往往成为了一种听取报告会,教职工民主管理高校的功能尚未充分实现。

第三,教职工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权力,忽略教代会整体功能,忽略了自身权益,这对于教职工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完善教代会制度举措

(一)推进教代会法制进程

教代会高校管理离不开法制化进程。当前教代会在高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法律体系不健全。因此加强教代会建设在我国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必须建立完备的教代会法制,从立法、执法到法律监管多个方面予以规范。目前我国没有一部成型的学校管理法律,只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才能发挥教代会最大的功能,通过教代会法制化进程来提升教代会整体影响力,在高校管理过程中,树立教代会整体权威,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教代会整体影响提升。

(二)提升管理层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教代会管理流于形式、无法维护教职工权益,这与管理层综合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发挥教代会民主功能,提升高校管理层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有助于发挥教代会整体民主管理功效。一方面选举高素质人员来参与教代会管理工作,通过民主选举等方式,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来进行管理和操作。另一方面对高校管理层进行培训,使之树立民主管理的工作理念,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代会建设是高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教代会建设一方面可以维护教职工权益,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高校高效、民主发展,因此完善教代会制度,推动教代会发展,对于我国高校管理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涛,段文美.高校教代会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2)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8

关键词:办学模式;现代学校制度;职教理念;组织文化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体现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可看作校本管理的范例。笔者曾参加广东省与新加坡合办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研修班的学习,本文结合学习获得的信息,参考有关文献,试分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体现的现代学校制度特征,探讨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对我国中职学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意义。

一、现代学校制度产生的背景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蓝本——校本管理(SCHooLBaSeD,国内简称“校本”)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学校管理模式,是各国反思学校制度、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过程中产生的。“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一文论述了“校本管理”管理模式从本质上看就是现代学校制度。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为中心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并在90年代中期提出“校长负责制”,之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成为教育界积极探索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西方的学者对校本管理主旨表述为:“一是学校自主发展和责任承担的决策权力属于学校,即学校决策权从上级部门下放到学校;二是学校决策者应该对决策的贯彻及其结果负责;三是校长、教职员、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有权参与学校决策。因此校本管理可以理解为以学校为出发点,并有校长、教职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等广泛参与的学校集体决策机构为学校经营进行决策并担负相关责任。”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法人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因此,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需要建立新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探讨建设具备“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特征的现代学校制度。

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模式体现的现代学校制度特征

(一)“依法办学”是建设符合现代学校制度特征学校的首要要求。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关键之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三者的关系,它体现了在现代学校制度中规范学校与外部的要求。

南洋理工学院具有独特的管理文化。学院的院长由新加坡教育部任命,副院长由院长聘任,院长由董事会监督,董事会成员由社会贤达人士及资深公务员组成,学院的财务人员及每年的财务报告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学院的重大事项要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但不干涉院长的工作。可见南洋理工学院和其他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类似,学院校董会是学校的集体管理组织,成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样的决策机构不仅赋予院长最大的权力,同时也赋予董事会最大的制约,院长的决策受到了机构集体的制约,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能够得到较充分的体现。这是南洋理工学院取得成功的法治基础。

而我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存在法制不健全,依法治校不落实,学校办学自不明确,政校不分的状况。目前政校关系特点是学校对政府存在行政依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教育行政机构既掌握教育政策的制定权,也控制学校一些常规管理权,特别是在人事、财务等方面的权力,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办学各方面决策全面掌控和评价,学校缺乏依法办学和自主发展、创新发展的空间。学校对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严重阻碍了学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校自主管理多停留在纸上。针对这种情况,《规划纲要》提出了:“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但由于《学校法》尚未颁布,依法治校的核心问题尚未解决。

(二)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是现代学校制度特征的重点内容,是规范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所必需的。

主要表现在:

1.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共同的价值观,被称为学校的灵魂。包含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思想等,起到凝聚学校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因此学校内部机制的规范运行首先决定于学校的办学理念。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被学院自己总结为学院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教学工厂”(teachingFactory)办学理念是将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内营造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型企业工作环境。教学工厂解决了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与教学紧密结合的企业环境的难题,实现了学生通过校园而不需依赖企业就能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途径,使学生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工作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

由于“教学工厂”理念成功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因此,追求与企业一起不断的“发展”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功的核心。学院的办学追求不断满足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追求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追求学院的不断发展。学院不断发展,教师的价值得到保值、增值,办学理念就起到了凝聚学院教职员积极性的作用。现代学校制度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在服务于社会中自身得到不断发展进步。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背景

现代学徒制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以学生为本,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培养和考核,适应时展需求的具有通才与转岗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国内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才开始兴起一股有针对性的研究热潮,并有部分院校做了积极的探索,如江苏地区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教育部出台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文件之前各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大多局限于对国外相关实践的学习和研究层面,如探讨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的借鉴意义等,在实践层面更多体现的仍然是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行现代学徒制对于促进行业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现代学徒制,进一步清晰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发展思路,在凸显校企双主体作用、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共管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后总体而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由于多种原因依然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校企利益融合度低

现代学徒制条件下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和酒店生产常常是存在矛盾的,比如在酒店中师傅带徒弟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实习生统一参与教学而导致影响部门生产,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企业获益不直接明显等等,酒店往往会处于种种现实利益考虑而不与学校合作或者难以和高职院校深入合作。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现代学徒制实践的深入和全面程度影响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大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和酒店在现代学徒制方面的合作也多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意向合作或者已经合作,但是层次不高,合作的面比较局限。

(二)校企缺乏共建共管机构

校企合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缺少类似现代学徒制理事会等这样的机构,从而造成许多高职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常常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让现代学徒制中的“管理一体化、资源一体化、风险一体化、利益一体化”成了一厢情愿,比如教师理论授课与师傅实操难以有效融通,酒店师傅待遇和绩效考核缺乏成熟标准,学生管理中的突发问题谁来主导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高职院校和酒店建立共同的管理机构来加以应对。

(三)制度建设不到位

现代学徒制的顺利推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作为保障,只有坚持一定的准则和刚性的规范才能够清晰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够让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真正落到实处。当前,相关高职院校和酒店的合作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规范和明确,如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实施办法,酒店各岗位聘用师傅标准和学校对师傅的认证方法,酒店培养学徒的规范,师傅和徒弟的责任义务,师徒双方考核评价标准,学生管理突况处置预案等等。

(四)管理工作跟不上

在实际操作中,愿望和实际往往存在背离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工作的缺位或者不到位,比如在实践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和酒店沟通不到位、造成学生对工作有怨言,甚至对酒店工作产生消极态度;还有些高职院校疏于教学和学生管理,让学生有种只是学徒而不是学生的认识,进而对现代学徒制产生抱怨甚至非议,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优化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一)深度融合校企利益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应结合校企双方利益,找到高职院校和酒店利益的平衡点,实现双赢才能从源头上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高职院校要和酒店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把人才培养方案多和酒店的人力资源梯队建设计划挂钩,和酒店的生产挂钩,同时也要从科研、服务、培训、人才推送等方面和酒店展开深入合作,让酒店体认到实施现代学徒制是一项立足长远的双赢事业。在当前酒店业人力资源比较吃紧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推荐到酒店实习学生的数量和稳定程度来强化与酒店的合作筹码,从而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铺平道路。

(二)校企建立共管机构

校企建立共管机构的目的在于加强现代学徒制的落实和管理,解决校企合作的分歧和矛盾,强化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组织上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可以效仿省外的某些学校和酒店建立现代学徒制理事会,下设教学委员会和学生管理委员会,或者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下设教学、研究、学生管理等部门,并赋予其相应权利和职责,让其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中发挥其计划、组织、协调等功能。

(三)加强制度建设

现代学徒制的推进要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来规范校企双方、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利,以及通过建立一定标准或者指标来把握工作的尺度、成果的好坏,把过去粗略的、笼统的、感性的、人情的、缺乏规范的做法关进制度的笼子,努力建设可量化、可考核、可评估的现代学徒制,促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完善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工作。首先是要认真做好计划,尤其是要突出现代学徒制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其次是要加强沟通,强化落实,让现代学徒制的蓝图落地生根,要定期不定期地研究、考察相关工作,和企业、学生做好沟通和协调,让学校、酒店和学生成为一个紧密共赢的有机体,切实解决好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再次是要定期检查、反思和总结,甚至应用一些质量管理方法如Zero-defects,pDCa管理法等,确保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质量

作者:武如飞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2]孙靳.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6:7-8

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篇10

论文摘要: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分析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要充分挖掘和积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要直面困难与挑战,坚持公益办学、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努力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同时,政府也要主动改善公共管理,健全扶持政策,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已经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也都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努力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笔者也结合所在单位的实践,探讨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比较优势、难点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了解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

1.凝炼办学理念,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灵魂

制度的设计在于理念。理念赋予大学制度以灵魂。民办高校要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十分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先导作用,最紧要的就是凝炼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办学规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质量意识融入办学实践,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形成具有先进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引导学校的制度建设,避免办学的功利性和市场化,保障办学的公益性,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奠定深厚的根基。

2.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科学界定产权关系,是民办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必要前提。对民办高校来说,必须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建立起真实可靠的法人财产权;必须在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和教职工等之间建立有关权利义务和利益风险承担的机制及其组织结构;必须发挥民营机制“精干、高效”的优势,探索建立适合学校特点的科学高效的大学内部运行机制;必须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并行的教学运行机制及质量保障体系和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体制。

3.充实办学资源,构筑现代大学制度的坚实基础

重视并加强办学资源建设,是民办高校保证自身发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办学资源,对确保并提高教育质量继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要求民办高校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充分发挥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合理合法地组织学校经济收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财力保障。就要求民办高校充分依托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措施,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为建好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决定性力量。就要求民办高校根据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趋势,科学论证,注重内涵,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奠定较好的组织基础。

二、充分把握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比较优势

1.独立法人地位更容易明确

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是高校自主办学的前提,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公办高校由教育部或当地教育部门主办,长期政校不分,学校自主权受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办高校建立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是与国家权力主体相分离的独立办学实体,是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经过改革建设,可以更有效地拥有自主法人权,不会或较少受到其他利益方牵制,其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更有可能得到保证。

2.法人治理结构更容易明晰

明晰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应有之义,对于真正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和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举办权、管理权和办学权三者分离或建立比公办大学容易得多,这已被多数民办高校发展实践所证明。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已实行了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决策、执行、监督的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以此为基础将十分有助于使民办高校建立起自我负责、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

3.社会适应性更敏感更迅速

民办高校是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办学机构,其生源、师资、经费、场所、硬件等都是从市场获得、受市场调节的。大多数民办高校在办学伊始就自觉不自觉地建立起适应社会要求的经营机制,学会经营,直接面向市场直接配置教育资源,这些都使得民办高校在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方面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方面都强于公办高校。

三、清醒认识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需面对的难点和问题

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还存在不少的难点和问题,而理论上的优势还得付诸实践后才能见成效,可谓“任重而道远”。

1.办学精神有待沉淀,办学理念有待检验

大学精神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而且我国所有的民办高校真正的办学历史都较短,办学方针理念还停留在提法凝练上,实践检验和历史沉淀明显不足。此外,我国一部分民办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一方面注重提炼文字上的精神理念,而实际工作中往往又背离所提炼的办学理念,存在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办学过于功利性和过于市场化等问题,忽视了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民办大学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巨大的挑战。

2.办学收入渠道单一,建设资源严重不足

高等教育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而目前民办高校除了向学生收取学费、滚动发展以外,财政拨款和其他捐助形式的收入几乎没有,筹资渠道单一、办学经费不足的亟待解决。此外,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总量不足、中青年骨干力量缺乏、稳定性欠佳等问题也较普遍。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还普遍还存在重复率高、文理结构失衡、学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这些建设资源的不足等问题都已成为严重制约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不利因素。

3.领导层“新老交替”的正常机制尚未建立

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当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明确和完善校内领导和管理体制,但目前全国的绝大多数民办院校尚未建立起一个正常的领导层更替机制,而且尚未经历但又要很快经历领导层的更新换代。不少已经历过更替的民办高校,在主要领导因为各种原因要更替的时候都产生了不小的矛盾,甚至对簿公堂,扰乱了正常办学秩序,有的甚至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至关重要,也必须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和过程中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

4.政府管理定位不均衡带来一系列次生问题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基础在大学,关键在政府。应该指出《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给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带来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但是近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却没有再出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究其原因,主要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在法人定位上把公办院校作为“事业单位”而把民办高校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并据此在行政实践中进行分别管理,造成政策不公与失衡,导致对民办高校扶持不够,继而带来一系列的次生问题。

四、深入推进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几点建议

1.坚持办学的公益性,落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

法人产权制度是民办高校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物质基础和硬件保障。作为民办高校,必须要坚持办学的公益性,要拓宽筹融资渠道,形成充足而稳定的财力来源。要依法对学校的资产进行认定,明确民办高校的资产属于社会性资产,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侵占、转移,并要在制度层面明确学校办学的公益性、落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

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民办高校要结合实践和自身优势,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理顺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关系,依法建立理事会(董事会)、校行政、校党委三套领导班子的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和更替机制。要坚持并加强党的领导,建立科学高效的大学内部运行机制,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教代会代表和工会会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学校校长、副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办法,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由理事会(董事会)决定校长人选,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后正式聘任,再由校长聘任副校长和全体教职工。

3.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的民办大学

民办高校要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充分发挥民办机制灵活高效的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错位竞争,注重整合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努力在学校治校方略、办学体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党建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增强鲜明特色。作为办好现代大学的决定性力量,必须继续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采取超常规举措,重点做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与培养;要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好现代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要加强现代化的条件建设,为现代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物质保证。努力创立体现学校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包括品牌学科和专业、品牌教师、品牌毕业生和校园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