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执法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6:44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1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交通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健全交通行政执法制度,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明确法律责任,提高执法水平,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是指本局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为保障法律、法规正确、有效的实施而建立的履行行政执法职责、承担行政执法责任的工作制度。

第四条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与执法人员层级负责相结合,执法责任与执法保障、执法监督相结合,执法奖励与过错追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五条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行政执法必须做到合法、公正、廉洁、高效;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文书规范。

第六条本单位工作人员履行执法责任制的情况作为年终工作考核、提拨使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七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局全体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八条成立**伦春自治旗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各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财务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推进和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实施全面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工作,并对本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局长是行政执法第一责任人,对交通行政执法负全面责任,就承担的行政执法工作向旗人大、旗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副局长为本单位行政执法第二责任人,就分管的行政执法工作向局长负主管责任,负责协助局长组织、指导、协调全局的行政执法、法制建设工作。

第十条各承担交通行政执法职责的队、所、站的正职是本单位的直接执法责任人,就承担的执法工作向主管的局领导负责。

第十一条各执法岗位的执法人员是具体执行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就承担的执法任务向本单位执法负责人负责。

第十二条在执法活动中直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执法人员,是该行政行为的直接责任人;案件共同承办的,共同承办人为共同责任人;经审批作出的行政行为,审核人为审核责任人,批准人为批准责任人。

第三章行政执法职责

第十三条**伦春自治旗交通运输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市有关交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研究提出全旗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交通行业统计工作和信息指导。

(二)组织实施国家、自治区、市重点和大中型公路、水路交通工程建设;负责全旗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港口及港航设施建设使用岸线布局的行业管理。

(三)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负责全旗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的行业管理和运政管理;维护全旗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平等竞争秩序,引导交通运输行业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组织实施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运输。

(四)负责全旗公路路政和水路航政管理;组织、协调或参与交通建设资金的筹集;指导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

(五)负责全旗内河水上的安全监督、救助打捞管理工作;负责船舶检验和船舶防污监督工作;负责和指导全旗交通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六)负责全旗车辆维修市场、机动车驾驶学校及驾驶员培训,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及车站、营业性停车场的行业管理。

(七)制定并组织实施交通行业科技规划;指导并监督交通行业质量、技术、通信信息、环保、节能工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八)指导行业行政执法和行业体制改革。

(九)负责局机关和所属单位的组织、宣传、纪检、机构编制、人事、劳动工资及群团等工作。

(十)承办旗委、旗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伦春自治旗地方海事处、**伦春自治旗运输管理站、**伦春自治公路养护管理站当在法规授权范围内,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责。

第十五条**伦春自治旗运输管理站应当根据**伦春自治旗交通运输局的委托,依法履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职责。

第四章行政执法程序

第十六条交通行政执法程序是在进行行政执法过程中,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所应遵循的方法和步骤。实施行政执法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交通部《交通行政处罚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交通部《交通行政许可规定》所规定的执法程序进行。

第十七条交通行政执法包括交通行政许可、交通行政处罚和交通行政强制执行。

(一)交通行政许可是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经审查依法赋予其从事交通行政法律规范所限制事项的权利和资格的行为。

(二)交通行政处罚是指交通行政管理相对人违反交通行政法律规范,由交通主管部门依法追究其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

(三)交通行政强制执行是指交通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履行其法定义务时,交通主管部门以强制方式促使其履行或实现与履行有同一状态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十八条各种具体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具备合法有效的执法主体资格;

(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实事准确,证据确凿;

(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

(四)使用行政执法文书规范;

(五)使用交通法律、法规、规章正确;

(六)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适当。

第十九条行政许可必须遵循合法、效率、服务的原则,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当事人的申请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二)当事人提出申请;

(三)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

(四)作出行政许可,批准或不批准;

(五)申请人对不予批准申请或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交通行政许可分别在局属执法单位窗口统一办理。在办理当事人的行政许可过程中必须遵循规定的公示制度、办事指南、办事程序、文明服务公约以及办结时限。

第二十条行政处罚必须遵循法定、公开、公正、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及监督、制约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本单位可以旗交通运输局的名义设定如下种类的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扣证照、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责令停产停业。实施行政处罚须遵循简易程序或一般程序。

(一)违法实事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使用简易程序,可以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按以下程序进行:

1.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2.向当事人说明检查事项;

3.告知当事人认定的违法实事、处罚的理由和依据;

4.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权;

5.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

6.作出处罚决定,填写处罚决定书,交付当事人;

7.告知当事人如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8.处罚决定书备案。

(二)其他行政处罚使用一般程序,按如下程序进行:

1.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2.向当事人说明检查事项,进行调查取证;

3.制作《交通违法行为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送负责人审查;

4.制作《违法违章行为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

5.告知当事人有进行陈述申辩的权利,如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对公民处以一千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五万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要求听证的其他行政处罚,还须告知其有要求组织听证的权利。

6.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符合条件听证的应按其要求组织听证;

7.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填写处罚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

8.告知当事人若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9.将行政处罚文书备案。

第二十二条交通行政强制执行必须遵循依法强制执行、合理强制执行、预先告诫的原则,可以由旗局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采用加罚、征收滞纳金或强行拆除的方法,执行过程须遵循以下程序:

(一)告诫;

(二)执行;

第五章行政执法过错及过错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过错行为,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因故意、过失违法行使职权,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是指对执法人员造成的执法过错进行调查、确定责任、决定处分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旗局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故意或者过失,给国家、集体、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过错责任。

第二十五条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处分与责任相适应原则。

第二十六条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负责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工作,按照民主集中制和集体负责制的原则,认定过错责任并决定过错责任人承担责任的方式。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错案投诉和对过错责任追究的具体执行。涉及党纪、政纪处分的,移交旗局纪委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过错责任:

(一)认定实事不清、证据不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

(二)错误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

(四)超越和滥用职权或者违法实施收费、罚款、许可和强制措施等具体行政行为的;

(五)行政执法人员不履行法定职责,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

(六)处理结果有悖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

(七)违法实施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行政执法人员的过错责任:

(一)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修改而改变原行政行为的;

(二)由于管理相对人的过错或不可抗力造成执法错误的;

(三)行政执法人员所执行的规范性文件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

(四)执行上级或本级行政机关错误决定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追究行政执法人员责任的;

(六)其他不予追究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行政过错责任的确定:

(一)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职权造成执法过错的,由行使职权的人员承担全部责任。

(二)两人以上共同行使职权造成行政执法过错的,主办人员承担主要责任,协办人员承担次要责任,共同主办的共同承担全部责任。

(三)鉴定人、勘验人故意或过失导致行政执法过错的,由相应鉴定人或堪验人承担全部责任。

(四)行政执法行为因审核错误造成过错的,审核人承担全部责任。

(五)行政执法行为经有关领导批准造成过错的,追究批准人的责任。有关领导错误批示造成过错的,由批示人承担全部责任。

(六)由于承办人员的过错造成行政机关做出错误决定或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工作失误的,由承办人员承担全部责任。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执法过错责任人应从重处理:

(一)故意造成执法过错的;

(二)拒不纠正过错行为的;

(三)阻碍过错责任调查的;

(四)一年内连续二次以上发生执法过错的;

(五)情节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过错责任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

(一)主动认识并自觉纠正执法过错的;

(二)情节轻微,或者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三)其他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对造成执法过错的责任人,应根据其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作如下处理:

(一)进行内部批评教育;

(二)通报批评、责令书面检讨;

(三)责令承担赔偿费用;

(四)扣发年底奖金;

(五)取消当年评选先进或考核晋级、晋升资格;

(六)调离执法岗位;

(七)给予行政处分。

上列处理决定可以合并适用,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行政执法人员因执法过错造成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实施赔偿后,应依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追偿部分或全部国家赔偿费用。

第三十四条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根据以下线索进行调查并提出立案意见:

(一)上级机关或领导交办、批办的;

(二)有关部门转办的;

(三)群众举报、控告或来信来访的;

(四)执法检查中发现有违法行为的;

(五)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被撤销的行政行为。

经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批准立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调查取证,并提出纠正意见或追究处理意见后再提交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查处执法过错责任,应自立案或决定调查之日起60天内处理完毕。重大复杂的案件,可延长30天。

第三十六条行政执法人员对领导小组做出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本单位申请复核。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以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

复核和申诉期间不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六章行政执法责任的考评与奖励

第三十七条行政执法实行考评制度,作为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负有执法责任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年度考核评议的同时,对履行执法责任的情况进行评议。由上一级执法责任人对具体执法责任人提出考评意见,作为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评优评先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评工作由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十八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内容依照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试行办法的考核内容,采取自评与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群众评议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日常检查的计分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参考依据。在考核评议时,对各级执法责任人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方面,结合各岗位执法依据进行评议和考核。具体包括:

(一)岗位执法依据的学习、宣传情况;

(二)岗位执法依据、执法职责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三)贯彻执行岗位执法依据,履行岗位执法职责的情况。

第三十九条行政执法考评的结果应当公开,并作为评选先进工作人员的依据。

第四十条本单位在年终考评总结时,对落实执法责任制和依法行政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执法人员,参照有关奖励办法分别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十一条执法人员发生错案或过错,依照本责任制第五章有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

第四十二条对经考评被评为先进的工作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给予表彰和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七章行政执法检查监督

第四十三条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建立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制度,定期对各单位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的情况和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第四十四条各单位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对照有关规定加强对自己行政执法情况的自查。

第四十五条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十六条旗局应当主动接受市交通运输局、旗政府、旗人大、专门机关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各单位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主动接受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监督。

第四十七条受检查监督的行政执法人员和单位应当接受检查监督意见,不得拒绝检查监督。

第八章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

第四十八条本责任制以执法责任与岗位工作职责相结合,执法责任人应自觉以执法依据规范行政行为,履行执法职责。

第四十九条各执法职能单位应当依照本规定认真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执法责任,将各项执法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及每个工作人员,明确其执法依据、执法职责、责任范围和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办理行政许可的单位应当制定各项审批、监督检查以及办理手续(案件)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并予以公开,以规范执法行为,使各项行政执法行为公开、公正、合法、廉洁。

第五十条对国家、省和市所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关执法职能单位应在其颁布之日起四个月内向单位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提出贯彻实施方案,并在领导小组审批后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十一条执法人员执法前必须参加相应法律培训,取得相关执法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执法工作。各单位应当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政治理论、职业道德和法律、专业知识培训。

第五十二条执法人员履行执法任务时,必须出示交通部统一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或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在进行案件调查或现场执法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如与当事人由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九章附则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2

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

 

为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提升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63号)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交办法〔2021〕5号),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为主线,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我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执法公信力显著增强、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提升政治素质

1.组织开展讲政治、优作风、强服务专题教育

围绕“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制定专题教育工作方案,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中开展讲政治、优作风、强服务专题教育。以讲政治为统领,突出专题学习、警示教育环节,引导执法人员把好理想信念总开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以优作风为关键,突出整治问题、肃清顽疾环节,通过自查自纠、专项巡查、分类处理等方式,全面整治执法不廉、办案不公、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实现执法队伍风清气正。以强服务为落脚点,突出整改提升、建章立制,实现专题教育成果长效化。(责任部门:市港航局、市交通执法总队和各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下统称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2.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在所属执法支队(管理处)建立党支部,具备条件的把党支部建在执法大队上。(责任部门:委组织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批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责任部门:委组织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责任部门:委组织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提升专业素质

3.推进文化素质提升

积极探索实施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准入制度,新录用执法人员原则上应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提高交通运输、法律、管理类专业执法人员的录用比例,鼓励优先提拔使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领导干部。鼓励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共建,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在岗执法人员参加继续学历教育,努力实现到2023年执法人员基本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责任部门:委干部人事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底前)

4.推进综合业务素质提升

市港航局、市交通执法总队要选拔一批执法业务骨干,积极参加交通运输部和我市组织的各类法律类、专业类知识培训,尽快培养成为行业专家型人才,与相关专家学者和专业律师一并作为我市执法队伍业务培训师资库成员。(责任部门:市港航局、市交通执法总队,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制定的执法队伍轮训工作方案和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在委法规处的指导下制定本单位执法人员轮训工作方案,到2023年底,分期、分批对本单位全部执法人员进行全员轮训。轮训结束后,由市交通运输委统一组织考试和考核验收。(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底前)

5.推进法治素养提升

全面推行综合执法机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安排集中专题法律学习一次,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制定并落实执法人员培训计划,执法人员每年参加法律业务培训学习不少于40学时,将宪法、执法常用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文明执法等方面作为培训考试的重要内容。采取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庭旁听、录制法治学习微视频、开展法治征文、法治知识竞赛等形式,切实提升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开展工作、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6.推进职业道德素质提升

举办“职业道德大讲堂”活动,周密制定本单位活动方案,通过诵经典、讲故事、省自身、谈感悟、作点评等多种形式,引导执法人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精神,切实提升执法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2年10月底前)

(三)提升执法能力

7.加强执法队伍岗位训练

区分年龄、性别和岗位开展执法人员体能达标测试。定期组织执法全过程现场训练,突出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应急处置、案卷制作等模拟训练以及执法信息系统、新型执法装备应用训练。(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8.开展执法能力比赛

制定全市交通运输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比赛活动方案,组织执法能力比赛活动,突出考核现场执法能力和水平。(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2年10月底前)

9.组织执法案卷评查

严格落实《天津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规定》,按要求组织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筛选“优秀案卷”和“典型差案”,分析通报评查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市道路运输局,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10.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制定并公布《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的通知》(津交发〔2021〕20号),印发全市交通运输执法单位统一执行。(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完成时限:2021年6月底前)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依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津交发〔2019〕75号)、《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的通知》(津交发〔2021〕20号),制定并落实本单位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四)提升服务质效

11.拓宽群众监督渠道

搭建新媒体监督平台,畅通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热线等公众参与渠道,聘请群众监督员,发放执法评议卡,广泛开展执法效能评议,接受人民群众监督。针对企业、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采取检查、督察、暗访巡查等多种措施,切实整改、及时处理。(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12.加强执法评议考核

按照交通运输部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执法评议考核制度,细化考评内容和指标,完善考评方法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考评质量和水平。落实考评结果反馈机制,对优秀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不合格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加强整改,到达以评促改、以评促进、以评促优。(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市道路运输局,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底前)

13.创新为民便民利民执法方式

深入企业、工地、站场,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与企业、群众互访交流,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底前)

14.擦亮执法服务窗口

组织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等活动,邀请群众和媒体参与、观摩、体验执法工作。设立便民服务站,发放便民服务卡,设立公示栏,擦亮执法服务窗口。(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15.落实普法责任制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对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安全知识的宣传讲解,展示执法队伍良好精神风貌,提升执法公信力。(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五)夯实基层基础

16.推进“四基四化”建设

深入推进以“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化、基层执法工作信息化”为内容的“四基四化”建设,切实发挥基层执法作为行业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17.着力提升基层站所领导班子素质能力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切实发挥头雁效应。落实交通运输基层站所领导初任培训制度,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对所属执法支队的基层站所领导要进行初任培训。加大实践锻炼力度,提升基层站所领导班子履职能力,重点提高研判决策、指挥调度、现场处置、应急保障、组织协调水平。(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结合本实施方案和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方式步骤、工作重点,将各项任务举措分解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和责任人。要加强组织领导,及时部署安排,统筹协调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二)加强实施保障。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加强执法保障,将学习培训、装备配备、宣传教育等经费列入预算,围绕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有关情况,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三)加强宣传示范。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工作成效。要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展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新形象、新作为。

(四)加强跟踪督导。各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切实抓好本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的贯彻落实,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逐项推进落实到位,并根据完成情况报送重要工作动态、优秀经验做法等信息,每半年将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报送委法规处。市交通运输委将组织督导组,不定期抽查、督导各单位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3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措施,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进程

1.强化组织,明确分工。全局上下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建立了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置了专职法制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为扎实、有效地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2.制定计划,提高执行力。年初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年度工作要点,并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全局工作计划,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制,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对机关科室、局属各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贯穿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全过程。

3.强化保障,落实责任。为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法治建设,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交通改革、推动事业发展,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狠抓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全面推进法治教育

1.持续推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坚持每季度至少组织执法人员学习一次法律知识,不断提升全体公职人员的法律素养、法治意识,增强业务素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2.强化执法人员法治教育。一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抓好局机关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业务能力。二是组织交通运输系统的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培训,推进依法行政。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培训。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治教育活动,努力提高执法人员法治意识。

3.创新学法方式,确保学法积极性。一是加强机关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建立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园地,建设法治机关,营造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法的良好氛围;二是聘请法律顾问,各级领导干部在进行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过程中,向法律顾问进行决策咨询,从而使领导干部在用法的过程中学法;三是积极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集中收看警示教育片,使法治教育入眼、入脑、入心,提高党员干部自省、自警、自律和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的意识。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行为

1.严格管理,加强行政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准入、岗前培训制度,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实施执法人员动态管理,狠抓执法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全面提高执法监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坚持依法办事、秉公执法,坚持严格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工作水平。

2.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围绕道路运输、工程建设、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等事项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依法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强化随机抽查的结果公示,实行“阳光执法”,保障市场主体的知情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监管行为,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性环节。全面贯彻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按照《决定》提出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要求,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行政执法监督监控机制,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对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依法作出处理,需要进行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按规定及时移交到县综合执法部门。

4.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树立良好交通形象。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主动监督与受理投诉举报相结合,实现对执法工作的实时、动态监督,增强“以查促改、以改促进”的监督效果,内部监督不留空白,建立交通执法责任制、公示制、错案责任追究制、执法质量考评制和执法人员资格年审制。

(五)强化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1.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建设特色阵地。一是设置交通普法阵地,精心挑选相应的内容,适时进行更新,充实内容,充分展示法制交通形象。二是创新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栏、LeD显示屏、公交、出租车显示屏,宣传交通运输法律法规。

2.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推进交通普法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进村镇等“七进”活动。一是坚持利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法制宣传月”、“路政宣传月”、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法制宣传人员、普法志愿者深入帮扶村、街头、社区、企业、车站、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000余份,图书100余册。二是坚持在车站、重点企业、悬挂张贴法制宣传标语、设立法制宣传专栏,大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交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交通法律法规的知晓度。

(六)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

一是落实专项整改,着力整治道路运输市场。着力整治道路运输市场。积极打非治违,大力扫黑除恶。将联合执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二是开展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局联合执法,对辖区非法驾校、非法营运出租车严密布控,及时予以取缔。

三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交通政策法规、交通信息公开、双公示等栏目,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按时报送相关交通信息,对我局依职权应予公开的交通信息全部依法予以公开,提高我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

二、问题和建议

主要涉及我县成立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机构后,如何做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

冠县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和执法人员、装备都统一划转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交通运输行政部门承担事中事后监管,交通行政执法委托存在法无依据,由于综合执法改革原县交通运输监察大队建制撤销,相关职能、人员(交通监察36人,其他执法人员15人,共计51人)、执法装备整体划转到综合执法局,按照《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也没有了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承担行政执法职能。这样就造成了原持有山东省行政执法证件的事业身份的执法人员不能办理执法证件,相应的也不能履行行政执法检查等行政职能。

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是交通运输领域行政执法三个环节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由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分属不同的行政执法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存在手段缺失、无从下手的现象,而在案件移交、执法投诉等活动中综合执法局要求主管部门必须提供违法的基本事实、现场勘验笔录等才能受理。由于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特殊性、时效性及权限(无行政强制权)给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的监管带来不便,效率不高。

比如农村公路管理中,私搭乱建、损害公路路产路权、超限运输车辆绕行农村公路致使农村公路损坏严重等现象都需要对农村公路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制止和处理,由于没有执法装备、没有行政强制手段给农村公路管理带来了不方便,处理不及时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公路养护巡查有关职责内涵的复函》(交办公路函【2019】397)解释,公路养护巡查的职责范围不包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违法行为进行巡查。(给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的复函)(养护巡查不能作为行政执法依据)

交通运输领域的行政执法既有动态监管(车辆)有有静态监管(企业),在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中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对出租汽车的管理,按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出租汽车市场分为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针对普遍存在的出租车不打表、“黑出租”未经许可,私拉乱停等违法扰乱市场行为,监管部门需要有监管手段,实行动态监管,才能及时发现违章行为,及时采取强制措施,调查取证。在道路货物运输管理、客运管理公路路政管理中同样也存在监管手段缺失的问题。比如最近反应比较多的客运管理市场混乱“黑客运”现象,某乡镇个人有10辆未经许可客运车辆到各乡镇接人后集中跑冠县到济南、聊城;客运车辆不按线路行驶,超范围经营情况等。

按照原交通运输监察大队的职责,负责对公路、道路运输市场的综合监督检查职能,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随着交通运输监察大队编制撤销和新“三定方案”出台,不具备了对违法行为的行政检查职能,相应的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相关的行政检查也应划转到综合执法局。(对已经许可交通运输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除外)。按照交通运输部行政执法规范的相关规定,行政执法要有执法权限、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装备等,这些条件随着交通运输监察大队的撤销而不复存在。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4

2022年交通法制法规安全建设纲要

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进落实“四基四化”建设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运城市盐湖区交通运输局一直加强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在盐湖区交通运输局局党组和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深化交通执法体制改革完成后规划如下:

一、在局法规安全科的监督带领下,市队交通执法一分队今年将加强深化交通法规规范化建设,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制度机制。1.局法规安全科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2.帮助协调资金经费推进落实“四基四化”建设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推进。并将持续监督加强一分队的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督导其严格执法,督导执法结果与信用创建平台对接共享;督促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加强“信用交通省”创建,建立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开展交通运输信用评价工作;3.创建并完善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监理执法监督工作,加强在道路运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信用评价、并督导信用评价结果与社会信用平台的对接及应用,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4.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修订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及“一单两库”,健全抽查数据和结果应用机制,加快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5.检查督导加强运输市场执法监管,以“两客一危”监管和“四好农村公路”为重点,持续开展道路运输、城市客运市场(待改革“三定”一分队执法范围后确定)、交通工程质量监理、安全监督专项督导,推动开展打非治违行动走实走细,确保交通运输市场的安全、规范、有序。6.督导一分队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围绕交通运输部“路政宣传月”活动和路政管理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公路扬尘污染治理、路堿环境综合整治和“四违”治理等活动,依法打击和查处各类破坏、损坏公路的违法行为,公路路政案件发现率、查处率、结案率达到95%以上,确保所辖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加强公略水路安全联防工作,以“平安公路”“平安车站”“平安码头”“平安工地”建设为载体,加强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严格排査化解公路水路矛盾纠纷,确保不发生重大涉路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行业安全稳定。今年的迫切任务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强执法人员教育管理,积极开展综合执法队伍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业务素质,切实做到公正、文明、廉洁挑法,确保无公路“三乱”行为发生。持续抓好“三零”单位创建,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局面。

二、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从严落实监管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从严落实组织领导责任、行业监管责任,构建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将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情况纳入各股、室、队的年度考核述职内容要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一分队、道路股、道路建养中心全面压实自身和监管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严格推进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该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督促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尽职履职承诺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道路运输、工程建设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双重预防体制机制,组织辦识重大安全风险、排查重大事故隐患,构建风险辨识、风险分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全过程管理体系。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的意见》(交安监发(2021)2号),对照42项重大风险清单,全面排查盐湖区道路运输行业和道路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风险,实施重大风险点“图斑化”管理和动态跟踪监测,确保辖区重大风险底数清、状态明、责任实、管得住。深化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化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零事故”单位创建工作,紧盯道路运输、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攻坚行动。

三、抓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集中整治,着力解决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和道路运输服务中心责任落实不到位、车辆异地经营等焦点难点问题,督促一分队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运输,运输服务中心加强物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好身份査验、开箱验视两个100%制度,坚决杜绝任何违禁品进入物流渠道,确保物流安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健全交通运输系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援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实战性。指导各重点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人员值班制度,加强事故信息报告。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5

一、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

1.统筹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开展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大调研,总结评估2015-2020年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情况,全省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情况报告。

2.健全交通运输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及时研究部署解决法治交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动落实法治政府部门建设领导责任制,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法治述职制度,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评价和法治谈话制度。各单位法制工作机构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牵头组织协调推动法治交通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3.积极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法治保障。全面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关于依法做好多元化解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矛盾纠纷工作的意见》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依法加强野生动物运输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完善疫情防控相关制度规定,加强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和野生动物运输的执法监管力度,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积极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法治保障工作。

4.提升行政决策水平。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全面履行政府部门职能。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事关交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应当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必经程序。进一步提高参与度,切实发挥好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的积极作用。

5.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部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依法治省、依法行政等各项任务要求,建立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责任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部门。坚持以创建促提升,积极开展行业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力争更多交通运输部门创建成为示范单位。

二、完善交通运输法规制度体系

6.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配合做好《省港口条例》和《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修订及宣贯实施工作,开展《省航道条例》等立法调研论证。做好《省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实施情况检查和立法后评估工作。

7.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推进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实行“三统一”管理,加强文件备案监督。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实行目录动态化管理,根据立改废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三、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8.健全权责清单调整机制。构建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完善交通运输部门权力运行监管细则。按照国办审核印发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

9.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以全面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实施办法为契机,持续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持续压减行政审批事项。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制,积极推进交通运输道路和水运领域电子证照场景应用,加强省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10.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做好“互联网+监管”平台数据对接,提高监管效率。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巩固省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应用成效,制定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健全抽查工作细则和工作指引,深化部门联合抽查监管。扎实推进“信用交通省”创建,完善信用评价考核机制。加快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11.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平等保护。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积极开展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和案件评查,服务民营经济改革发展。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2.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继续深化省级改革,推进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执法职能整合和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转隶尽快到位。督促指导市县加快推进改革,确保6月底前完成综合执法机构挂牌,9月底前完成综合执法队伍组建。加快建立适应综合执法需要的业务协作、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沟通协调等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适时启动统一执法服装和执法标志、执法证件换证以及执法系统调整等工作,夯实基层执法工作基础。

13.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开展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形象提升三年行动,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创新执法案卷评查方式,实行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做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

14.全面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制定《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运输非现场执法程序规定》,规范非现场执法行为。开展部省共建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省级项目二期建设,完善拓展系统功能,积极推动部省执法数据信息交换共享,不断提升综合执法和人员管理信息化水平。

五、继续组织开展“七五”法治宣传教育

15.深入学习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子行业、全过程、各环节。把深入学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16.深入推进普法宣传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现普法责任制清单全覆盖,抓好宪法法律和新颁行业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贯彻。打造交通运输法治宣传品牌,创新普法宣传新机制新方法,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推进“交通运输法治宣传+”,培育行业法治文化,让法治成为全体交通运输从业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17.扎实开展法治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党组(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办好法治专题培训班。以交通大讲堂为阵地,举办法治专题讲座,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六、不断完善法治监督保障体系

18.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强化内部监督,重视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重视网络舆情、网络问政,及时依法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形成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合力。

19.做好复议应诉工作。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规范案件审理程序,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支持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做好行政复议与诉讼的报告、分析和研判工作,强化对基层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的指导监督。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6

【关键词】交通运输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现状影响因素措施

一、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一)特点

交通运输局是关于建设和管理地区公路建设、维修、整合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事业单位,所以其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色,现阶段交通运输局的财务管理不仅包括对上级政府财政拨款的预算管理、还包括自行筹资的和创设的资金以及相关项目专项资金的预算和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交通运输局的预算管理工作也逐渐变得复杂和多样,涵盖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

(二)现状

现阶段交通运输局的财务管理工作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行政单位财务规范》相关法律条例和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逐渐变得规范化和严格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交通运输局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交通运输局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制度规范、预算指标、执行力度、监管力度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二、影响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的因素

就现行的交通运输局的财务预算工作来看,由于其财务预算和决算的工作全部纳入省财政厅,之后通过县财政局来执行,所以笔者从财政预算的角度出发,就影响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财政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不够高

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算编制工作的高效开展和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开展交通运输局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时依旧采用粗放型的预算编制模式,预算编制的指标不严格、预算编制的规则不够规范、编制工作不够严谨,进而导致其预算编制工作存在耗时长、质量低、指导性不够强的问题,进而影响了交通运输局其他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二)财务预算指标与相关的财务目标不一致

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实现交通运输局更好更快的发展而编制的,所以预算指标需要与单位的战略目标、财务指标相一致,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指标只是为了实现单位的短期目标,没有考虑到单位长远的财务目标和战略目标,使得各期预算的统计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进行调整,进而不仅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降低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三)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是影响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又一重要因素,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一些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够高,不能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财务预算方法和技能,面对日益复杂的财务活动,会出现技术的失误和错误,进而降低了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能力;此外,一些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对《预算法》了解的不够深入和透彻,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自身的责任意识也比较低,从而导致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滞后性。

三、强化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的措施

预算编制质量不够高、预算指标和财务指标不一致以及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和开展,所以为了缓解上述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交通运输局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力,笔者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强化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强化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化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的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首先要强化单位管理层财务预算管理的意识,以身作则,做好相关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此外,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不断的提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在提高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能力。

(二)严格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规范

严格的财务预算管理规范一方面要细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指标和标准,根据交通运输局的实际财务支出和使用情况以及单位的战略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管理指标;此外,增强制度规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第三,要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使其能够包括财务预算编制、财务预算执行、财务预算考核、监督、奖惩等各个环节。

(三)深化财务预算监督和考核体系

深化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监督和考核体系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增强其可操作性,并且要根据战略目标的变化以及财务活动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适当的扩大财务预算监督和考核部门的职能,使其能够参与到单位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在做到时时监督和考核的基础上提高交通运输局的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四)加强现代化预算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力度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再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需要交通运输局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控制和监督等各项工作积极的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进而能够有效的减少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和损失,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能力,例如会计电算化、作业成本法以及精细成本法和oa办公系统等,都是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的现代化方法和技术。

四、结语

总之,通过上述对现阶段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现状的描述发现,虽然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交通运输局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是在实际执行和运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及时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强化交通运输局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的措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需要相关财务工作人员一直努力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7

一、自查评价

1、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成立了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年度执法工作要点,对工作重点、如何履职、教育培训和考核办法,均作了明确要求,并与相关科

室签定了目标责任书。

2、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较好的维护了道路运输事业的秩序和发展环境。认真开展运政执法自纠自查活动,具体行政行为规范,做到了文明执法,依法办案,程序合法,处罚适当,无错案,在此

基础上全力推进“一站式服务”和便民服务措施,但仍需增强服务意识和便民意识。

3、强化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工作,创新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在严格执行“执法四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建立健全了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但在执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死角和

盲区,执法不到位的现象仍然存在。

4、积极预防和化解市场矛盾,有效扼制交通行政争议。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未引发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情况发生,在监管过程中,积极预防和化解争议,较好的维护了国家法律的威严和运管部门的

形象,促使道路运输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5、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打造良好的交通行政执法基础。大力宣传道路运输法规,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班,队伍整体执法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执法队伍适应

新的形势仍不容乐观,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具体作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交通依法行政能力和交通行政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交通行政执法形象,我们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认真学习了《交通行政执法

忌语》、《交通行政执法禁令》和《交通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湖北交通文明执法行为规范》等有关内容,讨论了文明执法对构建和谐运管、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和深远的促进作用。我们成立了以所

长刘建明为组长,副所长昝向东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加强对运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制定了2009年法制工作要点,明确目标和任务,为强化运政执法,提供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执法环境

为提高广大营运业户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营造良好的运政执法外部环境,我们结合“五五”普法,加大了法规宣传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媒体、张贴通告、悬挂横幅等方

式,全方位、多途径的宣传道路运输法规,为运政执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目前,我们散发宣传单500多份,在城镇悬挂横幅5副,张贴公告200多张,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2场次,达到了墙上

有字、报纸上有文、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的立体宣传效果。二是严格执行《忌语》和《禁令》,实施人性化执法。我们把《忌语》和《禁令》上传到《老河通》网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制

作成宣传牌,悬挂在明显位置,时刻警示执法人员。三是设置法规咨询岗。为了及时解答营运业户的疑难问题,了解道路运输政策法规,我们在业务大厅增设政策、法规咨询岗,安排一名精通业务,熟

知法规的运政员专职负责道路运输法规政策咨询和解答工作。四是加大法规宣传的财力、人力投入,扩大宣传面。我们在资金紧缺的情况,挤出宣传经费万余元,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散发宣传单等方式

大力宣传。

(三)、实行阳光作业,规范执法行为

运政执法涵盖客货运输、维修检测、驾驶员培训、站场经营与服务,涉及开业、办证、发牌、审验、停歇业等诸多环节的行政许可,是经济建设的前沿工种,是一个社会敏感性强的行业。因此,在

运政执法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过程中,我们按照“交通改革攻坚年”的基本要求,以*同志为榜样,信守“十不”承诺,大力推行“一个窗口

”对外的一站式服务,赢得了社会的肯定,业户的满意,树立了文明执法新形象。

1、文明执法,公开透明。文明执法是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准则,要求执法人员落实在日常管理和实施具体的行政行为过程中。首先,我们不断的加强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推行“运政服务四制

”,树立亲民、爱民意识。其次是公示法规,接受社会监督。我们将道路营运开业条件、行政许可程序与时效、行政处罚程序、依据及标准、便民措施与“十不”承诺等公示在运政大厅,上传到《老河

通》网上,还设置执法监督岗、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一切实行阳光作业,深受营运业户的好评和信赖。

2、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运政管理对象涉及到南来北往的车和人,流动性大,在查处违法违章过程中,不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业户,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对同一违法行为,只要违法情节一样轻重,危害后果一样大小,一律执行同样的处罚标准和额度,不罚态度款、人情款、关系款。文明规范的行使行政职权。暂扣车辆是一项极易引发矛盾的行政强制

措施,我们在行使该项行政职权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文明规范,慎行其事,对符合暂扣法定条件的车辆,掌握充分确凿证据后,依法实施暂扣措施。扣车时,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向当事人出

示证件,送达省厅监制的《暂扣证》,并认真仔细的告知当事人的违法事实,接受处理的时间、地点和法律责任。对确有违章但证据不足或主动接受处理的,不强行扣车。严肃认真的办理运政案件。一

是坚持“违反程序不执法”。从查证、立案、告知、陈述、申辩、送达到处罚,严格按照法定要求进行,禁止跨越程序,事后补制文书,严禁压缩法定时效,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自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

权益。二是注重证据,不偏听偏信,主观臆断,认真听取当事人陈述,仔细分析案情。三是适用法规准确,裁量适当。四是卷面整洁,文书制作规范,法律述语正确,表述精练明了。五是定期公示违章

违法处罚结果,提高行政处罚的透明度。

3、组织专项整治活动,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最近,我们集中力量在全市境内开展了大规模“打非”、“打黑”专项整治活动。组织20多名执法人员分成两个小组,早上6:00上路,深入到重点线路

和区域,对营运车辆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一是对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黑车”进行严厉打击;二是对取得货运经营许可而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非法载客的小货车、农用车等车辆给

予重点整治。三是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罚款额度。我们采取严惩重罚,加大违法成本的手段,使农用车、小货车违法载客现象得到了有效扼制,农用车、小货车非法载客行为明显收敛,运输市场特别是

客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经营环境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整顿运输市场秩序,我们正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在全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将在近期出台。

4、依法许可,诚信服务。我们在实施道路运输行政许可中,积极推行“一个窗口”对外的一站式服务。一是向社会定期公布道路运输供求信息,供营运业户参考。二是公开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程序和

开业条件,严格履行“当时办的不过点,当天办的不过夜,限日办的不过期,当我办的不推拖”的诺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不属于本机构受理范围而不受理或不予许可的,以文字的形式告知申请人不

予许可的理由及应完备的资料,减少申请人财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损失。特别是在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工作中,为方便业户,我们把业户须备的资料制成卡片,送发给业户,使业户一目了然,不仅

方便了业户,也提高了办事效益。三是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做到了没有依据不收费,在办理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时,除按规定收取工本费,没有收取其它任何费用。

5、积极处理道路运输投诉,维护广大旅客合法权益。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我们设置了专职机构——道路运输投诉处理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协调、受理投诉工作,对外公开投诉接待地点和

热线电话*10-8222052,建立了投诉登记台帐,严格执行道路运输投诉回复制度,对每件道路运输投诉,在规定的时间内查处,并向投诉人反馈查处结果。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质量

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的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我们按照《实施形象素质工程,创一流法治环境实施意见》要求,分期分批的对执法人员进行轮流培训,经考核合格

后,方才上岗,否则,自费参加下批(期)培训,直至合格后上岗。目前,我们组织学习培训6次。运政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树立了良好运政执法形象,为

推进道路运输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了一流的法治环境。其次是结合个案分析,理解、吃透道路运输法规的立法宗旨和精神,更好的运用法规,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三是为了加强对具体行政行为

的监管,防止不良现象发生,我们实行稽查、处罚、收费三分离制度,即稽查人员将违章行为交给办案人员,暂扣证件交给业务人员,办案人员接案后调查取证,作出处罚意见,业务人员根据分管领导签

批的处罚意见,收取费款后放车退证。稽查人员、办案人员不得私自扣留证件,将车辆放行。完善了《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工作纪律与考勤制度》、《重大运政案件审查制度》等,使队伍建设

和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着重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加强对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管理,杜绝滥用自由裁量权,确保运政执法公正、公平、合理。

二是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省厅统一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及时规范公开公示交通道路运输政策法规及重大运输信息。

三是按照“交通改革攻坚年”的总体要求,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上下功夫,加大便民措施的落实力度,努力提高运管部门的社会公信力。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8

奋力书写交通运输执法新篇章

(2018年11月27日)

 

2018年,XX市交通运输局执法支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大力唱响“执法规范年”建设主旋律,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素质,持续提高交通运输执法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交通运输执法铁军形象,奋力为新时代XX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强化学习培训。以学习培训促规范,从规范着装、文明用语、转变执法理念等方面入手,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组织学习执法风纪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开展基础岗位训练和大练兵,不断规范执法人员言行举止和执法风纪。制订年度执法培训计划和普法教育方案,先后组织市、县两级执法机构的领导干部、执法骨干参加部、省、市举办的各类行政执法培训班460人次。每季度开展1次执法案卷考核评比,并排名通报。加强同政府法制部门沟通联系,组织参加诉讼案件旁听,有效提升了全市交通执法系统的办案水平,全年涉及交通执法的复议和诉讼案件胜诉率达到100%。开展全员封闭式、准军事化集中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并先后举办了以信息宣传、执法监督、信用体系、治超条例为主题的培训班,有力促进了交通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的稳步提升。

二、强化规范执法。规范是交通执法的生命线,我们聚焦规范执法行为,持续发力打赢超限治理、打非治违、路域整治三大攻坚战。通过规范执法行为,达到了规范客货运市场秩序和道路通行环境的执法目标。

一是规范治超行为。在源头监管方面,出台《货运源头网格化管理制度》,对经政府许可的源头企业,严格落实监管制度,采取定期巡查、技术监控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工作台账,对XX市、XX市等重要砂石料运输主要货源地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取得市政府对货运源头治超工作的大力支持,市政府出台相关意见,凡经查实货运源头单位有超限车辆出场(站)的,由市财政部门对货运源头所在县(市)政府扣款两万元(每台次)。在路面管控方面,突出抓好联合执法,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打击超限超载货车、加强货运源头监管联合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XX市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联合治超文件规定,为联合治超夯实了制度基础,完善了运行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一律”、“三个到位”,即:对密闭不严、有抛洒行为的车辆一律整改到位;对涉嫌超限超载、涉牌涉证、无法提供营运手续的车辆一律查扣,依法依规处罚到位;对涉嫌拼装、改装的车辆一律强制拆解,恢复到位,实现了源头监管全覆盖、路面管控无死角的目标。今年6月,国务院环保督察组对XX市北部矿山无序开采情况给予了差评,借着我市北部矿山治理这股东风,从6月24日至9月23日,在XX市、XX市、XX区等主要货运源头单位所在地重要交通路口,设置了交通、公安联合执法执勤点,交通执法、交警、特警、防暴队和联合流动执法队24小时不间断执法,对货运超限超载车辆进行严厉打击,产生了强大震慑力,有效遏制了货运车辆的超限超载行为。今年以来,我市共检测车辆1454004台次,查处超限车辆3132台次,卸载货物159000吨,拆解车辆1443台次,劝返车辆5000台次(含高速公路),交警扣分10667分,协助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带车黄牛5人,查扣切割200吨罐体车10台,强制报废“百吨王”货车46台。国家治超办、省交通运输厅对我市治超做法给予高度肯定和认可,治超成效得到了XX广大市民群众交口称赞。

二是规范客运执法。出台了《XX市交通运输执法机构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业务协作办法(试行)》,建立了领导会商制度、业务协作监督检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信息资源共享和抄告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处理程序,实现了行政管理与执法管理的有机统一。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持续开展出租汽车市场“打非治违”活动和道路运输“两客一危”大整治行动,依托超限检测站点、高速公路上下道口,突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区域,严厉打击无证营运,坚决取缔非法经营。XX市交通运输局执法支队成立之初,就指定一个综合执法大队专门负责客运市场的投诉处理,根据12328和12345热线的投诉信息,及时查处并反馈给举报人,为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我支队专门购置了六台摩托车,第一时间到达举报现场,极大的提高了处置能力和处置效果。今年以来,共查处非法营运出租车151台次、未按规定使用计价器、道外拉客、拒载等出租车违规营运行为400余次,查扣非法客运包车31台,吊销非法旅游包车经营许可5台,持续保持了客运市场整治的高压态势,出租汽车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升,非法营运现象大幅下降,为我市部级文明城市复检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规范路政执法。完善路域环境治理体系,助力创建“四好农村路”。将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夯实职能部门和县乡政府责任,XX县、XX县结合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大对穿村过街路段的整治力度,全面提升了路域环境整体面貌。建立协作机制,推动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市、县交通执法机构与公路管理部门、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以及沿线县乡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信息抄告制度,切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反馈。依照法律法规,及时整治、拆除影响行车安全或未经许可设置的非公路标志标牌、沿线广告牌、跨路龙门架等非法涉路设施,打造“畅、洁、绿、美、安”的路域环境。实行联勤联动,重点突破典型案例。坚持于法有据、依法强制的原则,在京港澳高速刘江黄河大桥桥下拆除工作中,我支队利用三个半月的时间,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先后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违法行为通知书360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60人次、执法车辆140台次、挖掘机等工程机械150台次,拆除违章建筑2.3万余平米,迁移牲畜800多头,家禽6000余只,清除垃圾等堆放物6500余立方,未发生一起因拆迁导致的信访维稳事件、未留下一间遗留问题房屋。同时,为防止反弹,我支队会同XX管理处与沿线乡政府、村委会签订三方共管协议,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高速公路安全运行。

此外,在大气污染防治、高速公路保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中,我们都注重发挥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优势,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勇于担当,有力展示了交通执法铁军形象。

三、强化执法服务。牢固树立服务型执法理念,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以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要作为交通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方便市民群众投诉举报,我们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对外公示了值班电话,并将12345市民热线、12328服务热线等多个平台的投诉举报统一转接集中处理,大大压缩了处理时间,提高了办理效率。在各治超站点设立了党员先锋岗,落实“首问负责制”,确实让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持续开展“执法开放日”、“局长大走访”、“送法进企业”、“上门送服务”等活动,市、县两级交通执法部门班子成员每月深入基层一线、运输企业开展“大走访”活动,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答疑解惑接受监督,提升交通运输执法公信力和满意度。2018年,全市各级交通运输执法机构领导干部累计走访重点企业61家,执法人员走进156家企业(场站)送法上门,得到管理服务对象普遍好评。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9

1加强法制意识,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运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逐步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也不断完善。这为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强化了道路运政执法人员思想素质,着力完善了道路运输法规体系,配合自治区法制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道路运输条例》。

①从加强道路运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入手,积极引导行政执法人员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定期组织道路运政执法人员进行党风廉政教育,相互交流思想,让“执法为民”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增强运输管理人员和运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执法水平。积极开展道路运政执法人员培训,聘请专业讲师为道路运政执法人员认真分析解读《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道路运政执法人员对依法治国、依法治运的认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对新加入运政执法队伍的人员,采取封闭式集中培训、严格岗前考核的方式,使其在进入执法岗位前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正确认识道路运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性。

③增强运输管理人员和运政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根本宗旨,将服务融于管理之中,全面推行和贯彻执行《交通职业道德规范》,使道路运政执法人员转变工作思路,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认真履行责任和义务,始终不渝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责为民所负、利为民所谋。

道路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根本是道路运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我们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入手,要求道路运政执法人员必须以人为本、转变思想,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道路运输市场的和谐发展。

2推进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道路运输管理和行政执法队伍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改变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增强改革意识,坚持以改革求进步、促发展。对此,应实施和完善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合理设置有关科室的职责权限,调整和优化执法队伍结构。从人员管理和组织建设上加强行风建设,努力改进执法队伍管理中“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二是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审批制度,严格依法履行市场监管和执法职能。依据《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设置行政许可项目,对条例未规定的、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再进行行政干预,从根本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现象。实行查处分离制度,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三是依据《行政许可法》,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公开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办理时间等相关内容。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消除执法队伍中个别人员、滋生腐败的根源,促进执法队伍建设。

3强化运输管理,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道路运输管理和运政执法队伍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整个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的评价,因此,全面提高道路运政执法队伍的形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工作的一个重点。

①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交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运管部门文明单位创建率达100%。道路运输行业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到2010年,全区运输行业获得省部级以上文明称号36个,市级以上文明称号118个。“巴运情”、“草原情”等运输服务品牌在区内外影响力日益扩大,出租车爱心车队等自发性组织引领了行业服务为本的发展方向。

②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规范服务。继续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实施“一把手”工程,纠建并举,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继续开展主题鲜明、行之有效的各种文明创建和行风评议活动,加强诚信建设,树立诚信意识,以机关作风建设为重点,狠抓窗口单位规范化服务,切实转变作风,依法行政,文明服务。另外,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继续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和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有关规定和要求,从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加强对客运线路、驾校审批等社会敏感、群众关心、易发生腐败的重点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坚决禁止运政管理部门以各种名义为地方进行代收税费和非执法人员上路执法,把政策交给群众,动员全社会进行监督。同时,统一道路运政执法人员服装及道路运政执法车辆样式,规范道路运政执法人员言行,展现道路运政执法队伍的风采。

4完善管理机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交通运输执法制度篇10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重要性;方法

一、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它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相对于国家基本制度的稳定性和单一性而言,体制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体制改革就是理性地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调整。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应属于经济体制改革范畴。根据国家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和总体部署,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经过多年来不断深化改革,目前交通运输领域总体来说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引入了竞争,实现了快速发展。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了政府交通运输管理职能转变。二是基本理顺中央和地方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管理权限,实现了简政放权,明确了各层级的管理关系。三是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原属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与主管部门脱钩,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四是进一步放开了交通运输市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各种所有制企业基本实现了自由、完全、有序竞争。公路、水路、民航运输市场已全面放开,非国有经济均可进入公路、水路、民航建设和运输领域。特别是公路运输行业经过多年的改革,非国有企业已成为主导力量;五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清理、修改、制定了一系列交通运输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交通运输政策法规体系。

二、新时期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原则要求和重点领域

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必须考虑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符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高政府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有效发挥市场在配置交通运输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是为了促进发展,因此要以促进和保障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为目标,积极探寻符合交通运输客观规律和发展实际的体制机制;三是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体制问题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四是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会产生一些负效应。因此,要加强改革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统筹好改革方案、措施的出台时机、力度和节奏;五是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充分考虑交通运输行业中各专项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维护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利益;六是处理好创新与合法的关系。要坚持依法行政,在法律、行政法规框架内开拓创新,推进改革。

根据新时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需要,新时期时期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是:

(一)建立与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

1.组建国家综合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综合运输行政管理体制包括许多方而,但建立国家综合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是其中最为重要方而。综观世界各国,目前也只有包括我国在内的极少数国家中央层而没有实行交通运输的统一管理。

2.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在交通运输管理上的事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性,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仅要统一中央层而的管理体制,也要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原则上,公路宜分级管理、铁路宜集中管理、交通枢纽(港口、机场、运输场站等)及城市交通宜将主要事权放在城市,铁路、海运、民航运输管理事权宜相对集中。在机构设置上,地方政府也应只设立一个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交通运输事务。国家综合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具体管理业务的实际需要,设立区域(流域、海域)管理机构,协调和统一管理区域(流域、海域)交通运输相关事务。

(二)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1.强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管理职责。公路是重要的公益通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公路的行业管理职责,加强对公路建设、运营的日常监管。强化公路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维护公路规划的权威和严肃性。

2.建立与“两个公路体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建立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是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总方向。要进一步厘清中央与地方在公路管理中的事权和职责分工。高速公路多是国道,跨越省级行政区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路网体系。适当上收地方对国家高速公路的管理事权,建立以国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管理国家高速公路网,有利于国家高速公路的协调发展和提高国家高速公路路网的通行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

3.继续清理公路收费和完善公路收费政策。取消除高速公路之外的所有政府还贷公路的收费,使普通公路彻底回归公益事业。现行的车购税、燃油税等公路建设专项资金,今后主要用于普通公路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政府可从高速公路收费所得资金中,提取普通公路发展基金,支持普通公路的发展。现行经营性公路,经营期满后按规定交由交通运输部门管理。严格审批新的经营性公路。停比核准新的公路项目上市。

(三)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