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十篇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十篇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9:14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1

综观全部发言,其所涉猎的专题,以区域中的音乐文化问题、乐种个案研究问题为主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占据着较大比重,贴合了本次会议的预设主题,不乏新的突破。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比较学、文化人类学等方法的综合使用。概而述之,这些研究内容以西安鼓乐研究专题、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乐律及乐种综合研究、音乐区域分布及文化关系研究为重。

一、西安鼓乐研究专题

本届年会之召开地,无疑是西安鼓乐得以列为专题开展研讨的便利条件。事实上,学界围绕西安鼓乐的研究既往多集中于鼓乐乐史、乐谱、乐器、音乐形态、曲词学等方面的考证上。在本届年会上,以西安音乐学院教师为主体发表的论文显示出了东道主对本地传统乐种的一致关注与细致研究。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突破,既有新的学术成果表述,还不乏新的研究理路展现。

冯亚兰《关于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的研究――准确合理科学地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指出近年来西安鼓乐谱记译中,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要与艺师们韵曲或演奏的音响效果相符,如何确保记译的乐谱既要与传统乐学、律学理论相符,更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如民间乐社在演奏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将译谱工作做得更准确、合理。焦杰《长安古乐七音十簧笙及其四调的由来》认为西安鼓乐所用十簧笙虽然缺簧少律只能吹奏骨干音,但是因为简单易学便于在民间鼓乐社推广,所以在历史的选择中成为了鼓乐社的主要乐器。牛玉冰《西安地区民间鼓乐社与铜器社的念词音乐研究》分析了鼓乐社、铜器社念词的音乐形态和受众形成的原因。

不同于上述基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叶明春《论西安鼓乐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围绕鼓乐的表演形式、乐社民俗与宗教活动、鼓乐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尝试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西安鼓乐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或兼顾审美与实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而程天健、王晓平合撰《生命为鼓乐燃烧》,从李石根出版的《西安鼓乐全书》价值意义出发,肯定了这位毕生致力于西安鼓乐研究的学者奠定的“西安鼓乐学”基础及倡导创立长安乐派等贡献和意义。

二、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

黄河流域传统音乐生存状况及传承研究是本届年会的重要预设主题。近年来,各地域、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的车轮下境地堪忧,对现有传统音乐文化现象生存状况做田野调查、研究其保护与传承是颇受关注的论题。在本届年会上有十余位学者围绕这一专题,无论是音乐文化现象本身或研究视野,还是对文化现象背后音乐本体、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问题所做多元分析的方法都有新的突破。

河北大学齐易等通过对端村音乐会样本从不同观察点上展开,讨论传统音乐克服阻力适应新环境的可能性。针对至今仍然活动的10家端村音乐会样本,看到由村中年轻人积极推动、老艺人全力配合而恢复起来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经验。包头师院李红梅《“族群语境”中的仪式音声展演与文化认同――以成吉思汗陵2012年“春节”祭祀仪式音声为例》,记录其对成吉思汗衣冠冢的祭祀活动现象学考察结果,系统展示“守陵人”达尔霍特族群图特的祭祀传统,探究音声在祭祀仪式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的符号意义和象征功能。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文慧《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声的个案调查》则通过记录一名萨满帮助其弟子举行“供奉希图根”仪式的过程,看音乐在萨满祭祀活动中的作用。包头师院姜晓芳《内蒙古包头市梅力更召庙嘛尼会仪式音声调查》,以唯一的蒙语藏传佛教寺庙梅力更召庙举行的诵经仪式作为研究对象,对仪式活动中的音声进行分析。

吴燕村《蓝田晋化现存水会乐社音乐形态考察》,集中于流行在陕西蓝田民间的水会音乐发展现状进行考察,指出商业化时代舞台表演对即将消亡的民间音乐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及不利影响。兰州大学燕仲飞《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现状调查》从甘肃陇南仇池山歌的流传形式、艺术特征、仇池山歌与洮岷花儿的异同性、仇池山歌的传承与保护角度,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古老氐族文化遗产。洛阳师范学院马春莲《口头传统艺术中的“规则”:河洛大鼓的程式化特征探析》对洛阳大鼓的祭祀、演出程序,音乐、描述的范式进行总结。中国艺术研究院于华的《鱼河堡府城隍庙庙会的调查与研究》,记述榆林市鱼河堡府城隍庙正月社火祭祀,对祭祀的仪式流程和所用音乐进行研究。樊家城《黄土高原地区民歌的生存与传承》对黄土高原民歌的保存、传承与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王雪《20世纪传统音乐资源进入高校的启示与反思――以二人台艺术家丁喜才传承个案研究为例》介绍了丁喜才从民间舞台到高校讲台的过程,研究分析如何建立常态化的渠道吸收民间艺人进入学院的教学。

三、乐律及乐种综合研究

在乐律研究方面,扬州大学刘永福《端正学术心态,解悟“同均三宫”》对学界争论已久的“同均三宫”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由黄翔鹏创造性地提出的概念,在作者的研究中,被认为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本来就有的历史原理。河南大学王亚丽《以音阶问题为核心的豫剧宫调探究》在对豫东调、豫西调中fa的音位进行考证后,基于两种调的音级性质的分析,得出豫剧音阶是自然七声,属于清乐音阶的结论。

从乐种综合研究来看,河南大学杨善武《从陕北民歌同源变体关系看苦音宫调的构成》,通过列举几首民歌,指出陕北民歌许多曲目都是同一种曲调通过调性的变换而来的,即同源变体关系。中国音乐学院徐天祥《“风搅雪”音乐现象研究》一文,摄取传统音乐中广泛存在的“风搅雪”音乐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山西陵川县鼓书《王祥卧冰》为例分析当下“风搅雪”的特点。沈阳音乐学院关意宁通过其所记录的1000对平调上下句以局外人客观的视角考察陕北说书。成文《调――陕北说书音乐基本形态研究》研究了陕北说书的板式、典型调、变化等。

四、音乐区域分布及文化关系研究

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民族文化发源地,其实质融合了诸如戎、氐、羌、匈奴、夷、鲜卑、党项、突厥、乌孙、回纥等多民族文化因子,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复杂多元的文化结构。对这一文化结构的厘清抑或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素来是学界趋之若鹜的焦点和热点。本届年会中有多位学者从民族源流、地理动因、基音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其中既有理论上对区域音乐分布进行整体研究的,又有基于某一具体音乐文化事象的微观观察。

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源流》指出旋律音调结构是在特定的音阶调式基础上形成的旋律音调结构原则,反映了一些民族地区音乐语言的特点,其民族文化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共同文化”的象征,即无论历史发展与变化,同源民族在各自的民歌中都会尽可能保存共同的典型性腔音列。西安音乐学院陈慧雯《区域文化生态中的陕西戏曲》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对陕北、关中、陕南的戏曲文化进行考证,认为陕西戏曲的同源演化使陕西地方戏曲声腔形态具有共性。中国石油大学刘清《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形成的地理动因初探》从黄河地理特点入手,分析了山东滨州、东营两地民间音乐的分布特征和特点。武汉音乐学院毛璐《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史前乐器考》从声学原理着手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笛、响器等九种乐器按照类别对出土地点、出土数量、乐器结构进行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李敬民《区域音乐研究的逻辑起点――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的文化区划为例》以淮河地区戏曲、曲艺的分布为例,讲述了区域音乐传播特点和研究方法。

西安音乐学院李宝杰《陕西民俗音乐文化的区域性比较与分析――以闹秧歌、闹社火为例》以秧歌社火为切入点对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得出环境因素和民俗因素是影响民间音乐文化品种发生风格变异的决定性因素。曾金寿《“木卡姆”文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大的文化现象去看“木卡姆”的分布,指出“木卡姆”文化传播因阿拉伯地缘文化与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的混合而完善,丝绸之路带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最终成为遍布北非、中亚、西亚、新疆等地的文化现象。山西长治学院董郑峰《传统音乐异地传播与流变研究――以上党梆子为例》以音乐传播学的视角研究上党梆子,并对其传播地域局限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包头师范学院贺宇《跑圈子秧歌与当地二人台之比较》对二人台艺术舞蹈的来源及曲调、唱腔、器乐伴奏等特点进行了研究。

为期三天的论文每天皆精彩纷呈。笔端难以叙尽,只能略记如上。回望本届年会,代表们围绕黄河流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现状发表的讨论,是近年来学界的思索方向的缩影,从内容上开拓了与会学者的视野,从方法上深挖文化现象,彰显了跨学科、重深度的良好趋势。特别是年会期间组织举行的秦腔《杨门女将》演出,以及由西安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和西安音乐学院鼓乐艺术团联袂献演的“鼓乐专场音乐会”,既让代表们领略了来自民间的淳朴乐韵,又感受了学院派在挖掘整理传统音乐文化上的独特理解。

诚如中国音乐年会会长乔建中在闭幕词中指出的,本次大会是自学会成立第二个30年的第一届会议,代表们提供的个案研究中,以大量扎实、深入的田野个案研究保持了传统音乐研究重视田野调研的重要传统,不仅是我们要持续坚持的经验,同时还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的三大精神――建设精神、开放精神、反思精神。多年来,团结在传统音乐学会的数百位学人用了三十年时间建立起的这一精神,必将为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客观而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翻开传统音乐年会历史的新篇章。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2

1、传统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互动性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理论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甚至产生“抽象、难学”的思想障碍,从而失去学习信心。有些教师为提升教学效果,采取实验演示方式传授,但仍会存在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主动参与不够等问题。

2、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课中,学生常会按照教师安排好的程序进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尽管能够学会一些电子器件的操作,但难免动手不动脑,不能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难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实验成功率和实验效率,通常会给出参考电路,而这种做法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理论课和实验课存在脱节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先安排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在完成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后,才安排实验课,这样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讲授完专业理论转为实验课后,学生对如何动手操作各种器件和电路无从下手。

二、案例教学对于传统教学的区别与优势

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一些探索与实践。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是指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选取合适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所选案例认真分析,并通过相互协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1)教学方式上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在案倒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起协助和指导作用,在教师提供的典型案例中,学生需要独立分析和思考,并通过相互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2)学生学习兴趣上的不同。传统教学中,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学生会感觉枯燥,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入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融入进去并独自思考、亲自动手,自然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3)教学效果上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虽然知识传授的比较系统化和条理化,但是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而案例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尝试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方法,弥补该课程学时上的限制。

2、案例教学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教学,案例教学有明显的优势。(1)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的案例一般比较贴近现实,有具体的真实情境,不会像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那么抽象、刻板。面对鲜活的案例,学生有兴趣去分析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2)有利于将理论知识系统化。在具体的案例中,可能会涉及到多个概念、原理,有的可能包含了几个章节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整体把握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将多个知识点串起来,以便正确理解案例,并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自主地分析,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提出几种解决方案,从而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4)有利于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案例教学能够避免说教,通过分小组或大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在合作中互相沟通,思维互相碰撞,培养沟通能力,提升团队意识。

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案例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提高综合能力。在教学中,选取好的案例非常重要。而好的教学案例应具备较强的启发性、生动性和典型性,要与所讲授的内容有关联,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所讲授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入一些适合的典型案例。根据教学经验,只有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再做具体案例分析才是有效的。因此,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先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为理解具体案例打下理论基础。案例运用一般要具备三个环节,即:演示案例、给予分析,动手实践、互相讨论,总结归纳、教师点评。第一环节中,教师演示案例,提出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要仔细了解案例,同时及时掌握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第二环节中,案例演示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同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案例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在实践中未能解决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与切磋,学生们相互启迪,相互借鉴,通过讨论达到思想的交流。第三环节中,学生要对案例写出学习报告,总结归纳在案例中所得到的具体收获以及存在的困惑,举一反三,加深认识,真正作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提出需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现在以一个举重裁判电路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其应用情况。

1、根据所选案例提出设计要求。(1)有三名裁判(包括一名主裁判和两名副裁判)参与举重投票表决系统;(2)每名裁判都有一个表决器;(3)表决器有两种选择,分别是“通过”和“不通过”;(4)在三名裁判中,必须有两人以上(而且必须包括主裁判)认定运动员动作合格,试举才算成功。(5)显示试举成功者的投票结果。

2、确定所设计内容的重点和难易程度,要求学生对此进行分析,让他们观察逻辑抽象是否合理,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同时提醒他们使用器件数和连线数尽可能的少。

3、让学生合理选择译码器、显示器以及与或门等,以此对本案例有一个整体的设计,然后分组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最后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

4、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从他们设计出来的各式电路中,评选出大家公认的最好的设计。

5、教师点评相对较好的学生设计,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且对本设计中的主要电路如何应用到其他场合进行详细讲解和举例。

四、总结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34—05

布罗代尔是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二代掌门人,他认为历史这一社会学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时间观念上。历史的时间就像电波一样,有短波、中波和长波之分,布罗代尔名之日“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短时段称为事件或政治时间,主要是革命和战争等历史上突发的现象;中时段称为局势或社会时间,主要是经济制度和政治事态等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形成一定周期的现象;长时段称为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是地理气候和文化传统等几个世纪不变或变化极慢的现象。不同时间及其对应的事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该理论对历史的观察有长、中、短三个时间角度,从不同的时段出发可以对历史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运用于中学历史教育,则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本文以2012年高考卷中的科举制评价题为例,就多时段认识历史问题的考查方式及其教学策略作一探讨。

一、从不同时段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考查方式

2012年江苏卷第21题和上海卷第37题都与科举制的内容有关,着眼于多时段分析、评价历史问题方法与能力的考查。

江苏卷通过三段材料和三个问题,要求考生从科举制在不同时段所体现出的作用作出评价。第一问从怎样认识科举制完善了选官制度上展开,属于短时段内容的考查。材料不难理解,主要是对“前此选举”弊端和“科举之善”的评论。设问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考查选官制的发展历程,学生通过记忆能力就能知道汉朝的察举制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后半部分要求从选官制的概念要素(选官的途径、标准和被选拔官员的来源)出发,比较归纳科举制优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历史进步性。

第二问从怎样认识科举制长远影响的角度上着眼,属于中时段内容的考查。材料为《全球通史》中有关科举制历史作用的评价内容,设问围绕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功能、思想功能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三方面展开。这些“功能”教材中并无明确的表述,需要考生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作出判断。如有关科举制思想功能的说明,考生根据“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的正统观念”的材料表述,以及教材中有关科举考试内容的提示,就可以得出“科举制保证了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这一结论。

试题的第三问从怎样认识科举制现代意义的角度上着眼,属于长时段内容的考查。它要求考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相关材料信息的解读,归纳出“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解题时可以从现代人才选拔应有的功能人手,考察科举制度为此提供的资源。显然,“激励”“公平”和“流动”机制是现代人才选拔的基本要素,科举制度与其对应的内容在材料中有所提示,考生只要依据题意归纳即可。

上海卷以“开国议政”(宋初是否要大力推行科举制)为主题,考查了对科举制与中央集权关系的分析、推断与评价能力,主要与短时段和中时段的历史内容有关。试题通过以下材料展示了“开国议政”需要考虑的四个方面的因素:

(1)唐末五代以来,藩镇佣兵自重,武将常篡夺皇位。——(a)

(2)唐代设置科举,人才汇聚,享国三百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定国是,提高士大夫的参政意识,王朝便能稳固了。)

(3)唐代参加科举考试者越来越多,求官者多,得官者少,政府遂增设员外官,候补官。——(B)

(4)唐代有人认为朝廷的显要官员必须是公卿的子弟,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学得各种做官的知识,而以科举入朝的布衣之士则缺乏此类经验。——(开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亟需大量富有实干经验的官员来应对政治挑战,仅通过科举制选官难以满足这个需求。)

问题一,根据所学知识仿照(2)(4)在a、B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从材料来看,示例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唐朝以来的政治现象,后者是宋初可以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这是一种推断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够从呈现的材料信息中推断出合乎逻辑的历史结论。比较(2)(4)两项内容可知,推断主要围绕着科举制实施与中央集权巩固之间的关系上展开,后者是对前者的解释和判断。如第(2)项是有关唐代科举制为其带来了长治久安的信息,其推论则解释了宋初如推行科举制也将起到稳定政局作用的原因。再如第(4)项是有关唐代高官大多不是科举入朝的布衣之士的信息,其推论则得出了单靠科举选出的官吏将难以掌控宋初政治局面的结论。根据相关材料和所学知识,第一条的推论可以从解释科举制实施的利上展开,第三条则从科举制实施的弊端上展开。

试题虽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推断能力在分类学中属于理解类别中的推断认知过程,它要求考生分析每个例子的相关特征,从而能够归纳解释这组例子的概念或原理,发现其中的模式。如上例,能够在比较示例结构、内容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找出两者的议题是科举制与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前两者是有关利的说明,后两者是有关弊的说明。填空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宋初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势的判断,其依据则是前代的治国经验或遗留下的问题。也就是说,考生只有从宋初的历史条件出发,在充分理解其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对宋初的“议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问题二,综合考虑上述四方面因素,就宋初是否要大力推行科举制的问题作出决策,并说明理由。这样的决策,需要全面权衡科举制对宋朝中央集权所带来的利害关系。从上述因素看,宋初推行科举制有利有弊,回答时可从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的角度展开。如果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的决策,可以从分析利大于弊的因素上展开,如:“科举制的推广可以说利弊互见,但是对王朝的稳固来说是利大于弊。它使得政权向士大夫开放,不但能以文官制约武官,更能增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加以改善,澄清吏治”。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和废除等内容都是一种历史事件,这种与短时段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作用主要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才有效。因此,只有将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才能对其原因和影响做出正确分析。根据这一情况,高考试题的设计往往通过具体的时间性架构材料,要求考生就某一时代历史现象的变迁、延续及其影响因素,或者不同时代的差异等问题进行分析,2012年江苏卷和上海卷的第一问就是这样的考查方式。

科举制、中央集权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运行周期较长,其发展和变化的节奏比较缓慢。这种与中时段相对应的历史现象的作用和影响往往在政治和经济事件的变革中显现出来,只有将其与其他历史事物进行联系后才能对其有所认识。据此,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建立与制度相关的历史变革内容的设计,通过由点到面或从概念到要素等方式的联系和分析,考查学生比较、归纳和判断等历史思维的方法与能力,如江苏和上海卷的第二问就是这样的考查方式。

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长时段的历史事物,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其波及面既广且远,有的甚至影响到当代。如科举制发展所形成的贤能治国和公平竞争的科举文化,不仅影响了帝制时期文官队伍的建设,对当今的人才选拔和高考制度的变革也有一定的启示。据此,高考命题常在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考生总结其经验教训,江苏卷的最后一问就是这种命题方式。

从多元时段的角度观察,中国历史上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只在选官制的完善一个方面。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说:“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一直在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与政治权力的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多面互动的整体。”从不同时段对科举制历史作用的设问,有利于考查多角度评价历史的方法与能力。这样的试题既考查了相关的知识,也考查了与知识学习有关的方法,还渗透了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传统文明成果的价值观教育。试题对科举制度不同角度历史作用的阐述,旨在提醒人们高考的改革“别把孩子与脏水一起倒掉”,应当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二、多时段认识历史问题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时序意识,“历史地看问题”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但目前的专题教学在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多时段地认识历史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其基本策略是改革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完善单元总结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关注历史变革的短时段内容,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以一个或几个专题现象为内容的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是寻找与其相关的新奇材料?还是梳理专题现象的发展线索?前者不靠谱,因为材料毕竟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后者过于笼统,新课当做复习课上,学生没有基础也不会感兴趣。从课堂教学的主题出发,以专题现象产生和衰亡等变革的阶段特征为重点,有利于认识其发展过程的特点和历史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一是对专题现象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比较。教科书中有关专题现象的表述,一般会涉及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内容,也会涉及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如果照本宣科,难以使学生明白专题现象发展过程的特点。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材料,引导学生比较专题现象不同阶段的特征。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一课中的选官制度为例,教学中可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汉朝、两晋南北朝以及隋唐到清朝三个时期我国古代的选官方式分别是什么?它们有怎样的不同?如果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有困难,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三个时期选官方式的不同点怎样比较?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怎样确立比较项?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会明确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异同点,以及科举制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区别,也会从中掌握选官制度的概念及其相关的比较方法。

二是对专题现象阶段特征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在比较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如汉朝为什么要用察举制的方式选拔官员?这一制度的实施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汉以前的秦朝和周朝是怎样选拔官员的?魏晋时期为什么会用九品中正制的方式选拔官员?九品中正制的方式为什么会被废止?与南北朝相比,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是怎样产生的?教师也可以就科举制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拓展。如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有何不同?清末时期科举制度为什么被废除?通过这样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历史发展的具体事实。如科举制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九品中正制选拔的官员素质低下难以担当重任;另一方面是随着士族势力的渐趋衰落和庶族地主势力的增强,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要。

三是创设历史情境以充分地感知历史阶段特征的内容。历史的基本特点是过去性。发生在过去的事情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感知。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教材所引史实较为简单,只有教材的内容不容易使学生对历史的阶段特征产生兴趣。因此,创设学生乐于感知的历史情境就成为理解历史问题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所学知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历史事实情境化,再现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再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如对于察举制的腐朽和虚伪教材上语焉不详,学生对这样的阶段特征也难以感受,但如果采用以下一首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民谣就很容易理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求真是历史认识的底线,只有对历史知识有确切的了解,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历史主义的方法,就是把历史问题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考察,历史地看问题能更好地对历史现象做出客观的认识,短时段的观察角度适应了历史认识的这一要求。

(二)单元总结关注专题现象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联系中分析历史事物不同方面的影响。

专题是高中历史内容的基本组织方式,单元总结是专题教学的必要环节。任何历史现象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通过专题总结才能对专题现象的发展过程形成整体的认识,进而获得历史的经验或教训。以专题教学为特征的单元总结,可从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一是对专题线索的整理。专题现象发展线索的整理,一般在相关内容学习结束的时候进行,可以是课堂教学的总结,也可以是单元教学的总结。如选官制度的内容大多安排在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一课中,其总结就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而君主专制的内容从秦朝到清朝一直存在,其总结只能在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专题线索的梳理过程,也是专题知识的复习过程。通过复习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专题现象产生与发展的几个节点,了解阶段的特征和原因,有的可对其发展过程做一些拓展。如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教材上一般只有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等几个阶段的内容。复习时可将其前延到先秦时期,包括西周时期嫡长子继承的“世卿世禄”制和战国到汉初的军功爵位制等,也可以后延到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形成的新的人才选拔制度。

专题线索的整理,旨在使学生明白专题现象的概念及其各要素的地位和影响。如通过整理能够知道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只是选官制的一个要素,是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同时,能够通过一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明确各要素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以科举制为例,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思考:科举制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影响有何不同?它在中国古代选官制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你对其历史作用作何评价?

二是对专题现象的分析。高中历史专题的主题概念较为宽泛,一般内含着几个相近的历史现象,每一个现象又具有基本完整的发展过程。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至少包括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这三个专题现象,每个现象又分别经历了产生、演变和衰亡的发展过程。这样,不仅每一个专题现象存在着不同阶段上的纵向联系,不同专题现象之间也存在着同一阶段上的横向联系,专题中的历史现象就处在这种纵横联系的交叉点上。专题现象的分析,就是通过专题知识结构的建构揭示这样的联系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教科书是以专题为单位组织的,其章、节、子目的标题揭示了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复习教材内容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框图的方式展示出专题的知识结构。

专题现象的分析,旨在使学生明确与主题有关的专题现象及其相互联系,明确不同专题现象在主题中的地位和影响。如从国家管理的方式来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大体上可分为先秦时期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体制。秦以来的中央集权体制大体上有三个系统所组成,即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机构和官员选拔部门。其中,中央政府机构是管理国家的职能部门,地方行政机构是管理地方的职能部门,选官用官部门是两者的支持系统。也就是说,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用官制度等,有分工但都起着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从其运行过程看,中央集权体制从秦朝建立以来就存在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经过汉到元的发展,明清时期进一步形成了君主专制一统天下的局面。

三是对专题现象的评价。在分类学的视野中,评价这一类别是指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的判断,包括检查(判断内部一致性)和评论(基于外部准则进行判断)两个认知过程。史学意义上的评价称之为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事物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历史的价值通常有“过去的价值”和“现实的价值”之分。“过去的价值”所依据的是当时的价值标准,强调从历史时代和历史的当事人的价值观念来看历史、评历史;“现实的价值”所依据的是今天的价值标准,强调以历史学家本人的或他所生活的社会、他的读者的价值观念来看历史、评历史。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专题现象从不同的时段观察和评价,可以对其“过去的价值”和“现实的价值”都获得一定的认识。

评价专题现象时,可以一定的标准为参照,将所学的重点内容放在当时、后来和现在等不同的时段中进行对照,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时序意识和评价方法。以科举制的废除这一现象为例,从1905年这一时段观察它只是清廷下达的一个旨令,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时期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清末民初这一时段来看,它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表现,标志着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结束;放在当今的时代中观察,它对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以及怎样正确处理变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等都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4

融会即融合领会,贯通即透彻理解,融会贯通是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要上好一节地理课,首先要求教师对中学阶段的地理知识融会贯通,这决定了其授课的深度与广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备二个条件:第一是形成明晰的知识结构。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平时对学科知识的梳理与归纳上,这里应包括每一章节的知识结构及章节间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自然地理可划分为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以及自然带等几个系统小专题,学习每个专题都应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去把握特征和成因,如大气运动涉及的原理规律的系统性可用下图表示。

第二是掌握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与思维路线。事物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挖掘的。谁牵住了学科的思想这根红线,谁就能举重若轻地组织教学,脉络清晰,事半功倍;谁缺乏对学科思想的研究,谁就只能陷在学科知识的中,纠缠于讲不完的知识和习题。地理思想方法是指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念与推断法则,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一节节课好比一个个点,有经验的老师善于以点带面,透过分析某一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其他同类地理事象,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下图所示的区域各要素关系图,横向看区域特征包括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纵向看不同的区域特征存在区域差异,有了差异就会有物流的需要,因而产生了区际联系,区际联系最终将导致区域发展。沿着这种思维线路分析区域地理问题,不仅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逻辑性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在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把这种思想教给学生,以后许多章节的知识将迎刃而解。

二、地理逻辑的严谨水平——决定授课的清晰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事象的产生、分布以及演化的一门学科,地理事象的产生、分布和演化有其内在的规律,影响地理事象的要素方方面面,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地理逻辑。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阐明这种逻辑关系,这决定了其授课的清晰度。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要明确:某个地理事象,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把握这些问题及其内在的关系,结合学生现有水平及理解能力,在授课时用清晰的思路表达出来,有利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地理的眼光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灵活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教学目的。如盛行西风带与西风漂流的关系;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导致海陆冬夏季节明显的温差,进而形成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造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上的季节变化,最终导致季风环流的形成;西欧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大陆轮廓等多因素的叠加有关;等等。再比如讲气团的概念,按逻辑学原理,定义=种差+属,气团的属为“空气”,种差为“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较均一”,把气团的属与种差点明了,其概念就讲清了,这样符合逻辑的授课方式清晰而明了。

三、直观和举例的意识与技巧——决定授课的通达性。

从具体到抽象,这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因此也是地理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借用直观方法和具体例证对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加以说明、分析,其根本作用在于能够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明了,即用直观和举例的方法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认知桥梁,从而决定其授课的通达性。所以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抽象变得具体和直观。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面广,但由于受篇幅和编辑的限制,教材内容大多以简洁的理论呈现出来,中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有限,必然感觉地理学晦涩难懂,地理老师若能将授课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在恰当的时候呈现直观的景象、给出典型的事例,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则正好弥补了教材与学生见识的不足,使教学鲜活而灵动,让学生达到“会学”、“乐学”的境界。下表列举了讲授时区与太阳高度角概念的两种不同方法,直观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了;再比如举“GpS技术帮助青岛奥帆赛提供仲裁依据”一例帮助学生理解GpS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借用我国某一时段天气预报及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讲解锋面、气旋天气,既具体又鲜活,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以及天气系统尺度的概念;等等。

进一步说,新课程强调对问题的探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备课的着力点必须由原来的备知识转向备资料、备实例以及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教学中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思考、讨论交流,在沟通和合作中探求结论或解决问题,挖掘出案例所体现的地理原理、规律,并将习得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案例研究中去。举例如下:

课题:农业的区位选择

老师给出一个问题:我国的棉花应种在哪里?

提供资料:一个表即棉花生产的自然约束条件(如下表),五张图即我国积温分布、年光照时数分布、降水分布、满足棉花生长地形和土壤条件的区域示意图以及我国棉花种植区域现状分布示意图

分组探究:

步骤一:准备4张透明纸,分四组分别研究在只考虑单一自然条件的前提下,我国适合棉花生长的地区。

步骤二:找四张透明纸的交集,得出综合考虑各自然条件下,我国适合棉花生长的地区。

步骤三:把上述结论与我国棉花种植区域现状分布状况对比,得出差异,引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5

分析说明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一般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构成,材料形式变化多样,既有文字性的,也可能以表格、漫画、柱状图、新闻图片等图表方式呈现。

一、审题技巧

1.表格数据式――在浏览材料的基础上,把握“看、比、析”三字原则

看:看图表的标题或者名称;看表格中项目和数据的变化规律;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特定的年份,比如1978年(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wto)。

比:首先,前后、左右进行横向对比,上下进行纵向对比,同类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其次,如果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表格,也可找到他们之间的相同点,把他们归类。当然要注意的是,对比完数据后,学生要学会将数据的变化规律用文字翻译、表达描述出来。

析: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产生上述数据变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通过找原因,进而联系到相关问题有哪些对策,然后找到课本知识与材料的结合点,这样解答材料后面的问题就明确了方向,答题时不至于偏离方向。

例(2013・江苏扬州)材料:

注: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却见到另一番景象:路渐堵,城渐,天渐灰,水渐浑,气渐浊,富起来的人们有时迷失在奢侈之风中……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分析:通过看标题,知道本题图表展示的是200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通过柱状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我国GDp逐年增高。透过现象看本质,GDp的增长反映的是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材料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

2.漫画情景式――明确出题意图,把握“三看”方针

漫画题的材料一般选自生活漫画,形式新颖、活泼,内容反映直观、简洁。从漫画本身的功能来看,主要分为三类:弘扬主旋律,宣传好人好事,以褒扬为主;客观反映某一社会现象;讽刺、贬损、嘲讽某种行为。其中又以最后一种占多数。学生阅读漫画首先要学会去揣摩漫画作者的意图,是褒扬还是贬损,或者仅仅是平铺直叙、客观反映某种行为。在明确了出题人的立场之后,紧接着注意三看:

(1)看漫画题目:漫画题目往往是材料的“眼睛”,带有很强的指向性。

(2)看漫画人物:通过人物衣着、语言、所处环境等确定人物角色和身份。如果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一般都会有对话,以此确定其人物关系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还是冲突敌对关系等。

(3)看事件性质:看清楚漫画反映是国家行为、个人行为还是群体现象,是利人、亲社会、守法、爱国行为还是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有害的行为等,有助于学生看懂漫画内容,便于顺利解题。如果是国家行为、社会现象等,可以判别是属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哪一个方面的。如果是个人、群体行为,可以判别是属于法律、道德、心理、精神品质等哪个方面的。

例(2013・重庆)阅读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提醒漫画中的消费者在消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析:答漫画题要关注漫画中的文字信息。通过“同学买这个了,我也要买!”得出不要盲目从众,要理性消费。通过“个人信息”和“¥”可以得出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卖。通过“购物网站”可以得出网上购物要比对、查看商品信息,留取相关购物凭证。

参考答案:①消费时不应该无节制消费,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不盲目攀比,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②消费时要注意查看商品信息,要索取和保留购物凭证。③消费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

3.文件材料式――找准关键词,获取解题突破口

材料包括引文式、新闻素材式。简单地叙述国家、社会、某地区和城市、某个集体或者某个家庭、个人领域生活的变化。当然这些变化既有好的、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在看明白材料的基础上要学会找准材料的关键词,之后可以将材料观点提炼概括出来,然后锁定课本知识内容板块,如判定是个人成长、人际交往方面的,还是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等方面的,进而在脑海中把相关知识搜索出来以备答题。

例(2013・天津)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震。

【救援・新平台】震后,互联网为亟待救援的人们搭建起一条生命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实信息,如:虚假寻人信息。

【责任・正能量】紧急关头,大爱无边。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消防战士、母亲去世仍含泪救治伤员的护士……

(1)【救援・新平台】中的现象对我们使用网络有哪些警示?

(2)结合【责任・正能量】中人们的行为,请你谈谈对承担责任与代价、回报之间关系的理解。

分析:【救援・新平台】关键词是互联网,可以看出,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警示我们在使用网络时要扬长避短。【责任・正能量】关键词是不言代价与回报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参考答案:(1)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的优势,克服网络的劣势。在使用网络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2)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也要付出代价。

二、明确设问

学会审题、读懂材料只是答好题目的先决条件,要想得到理想分数还得看设问、审设问。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分析与说明题设问方式千变万化、形式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外乎从这几个方面去发问:

(1)“是什么”――谈看法,说评价,问含义、内容、性质,问材料说明了什么,问材料相关的教材理论依据等。

(2)“为什么”――问原因、意义、危害、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等。

(3)“怎么做”――问做法、建议、解决措施,对相关事件出谋划策、谈启示等。

三、答题技巧

1.审清题

这是得高分的前提。

(1)审材料。不论是文字材料型,还是图表漫画型,都要全面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层次、关键词、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2)审要求。近几年中考设问时相对比较灵活,形式多样,要求各异,学生要看清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或者答题不全面。

(3)审问题之间是否有联系。有联系的问题要通盘思考。

(4)审分值。看分下笔。要求写两个方面即可的,认真思考后,写两方面就行了。否则浪费时间。

2.认真构思,全面准确

这是得高分的关键。

(1)结合所学基础知识,找到材料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2)采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少一个角度,就少得一个方面的分。

(3)运用政治术语,注意答案的准确和规范。答案大白话,不能拿高分。

3.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

这是拿高分的捷径。

(1)多种主体法。针对一种社会现象,多种主体参与,各方都有责任和义务,要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问题。一般问法是:“怎样避免这种现象再次发生?”“请你出谋划策”。答案一般从“国家和政府”“社会和单位”“公民或个人”等角度回答。

例请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国家加强立法、监管和打击力度,限制过度包装,征收能耗税等。政府关停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企业合理排放废弃物,生产的电器标明节能度数;开发新科技,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公民使用节能灯,使用布袋购物,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随手拔掉插销,减少待机能耗,提高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等。

(2)不同领域法。针对有关中原经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等为国家或政府提出建议时的常用方法。一般问法是:“请你就某个问题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一般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角度回答。

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参考答案:经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增加科技投入等。政治: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完善群众自治制度,让村民更多地参与本村建设。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室、文化大院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社会: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使村容更加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思想行动法。针对青少年怎么做时的常用方法。一般问法是:“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么做?”答案一般从“思想上有什么认识”“学习上”“家庭中”“社会生活中”“宣传”“斗争”等角度回答。

例作为青少年,我们能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作为青少年,应积极宣传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努力学习,将来做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到台湾地区观光旅游,增进感情。

(4)不同术语法:即一个政治术语或政治理论就是一个角度。可以从道德、法律、心理、国情等各个角度分析。

例你打算如何成长为一个新时代需要的“雷锋式”青年?

参考答案: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理想,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勇于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抛弃贪图安逸的思想,敢于吃苦,勇挑重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做到助人为乐;在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保持心理健康;等等。

四、分类指导

结合设问进行归纳,一般分为列举类、打算类、建议类、设计类、倡议书类、原因意义类等。下面结合做此类型题的基本要求和设问形式,具体举例说明。

1.列举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请你列举……成就”或者“请你说出身边的……现象”等。这类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或者对社会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问题。

例请你列举我国近几年的科技发展成就。

参考答案: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十号成功对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位居世界前列;歼十舰载机成功起降辽宁舰;国产大飞机C919获得三百多架订单;杂交水稻亩产超过900千克等。

2.打算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作为一名中学生,面对……应该怎么办(怎样做)”或“你准备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解决这一(类)问题”等。这类问题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觉悟和行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建议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某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或“对于某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办”等。解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并且注意提出建议的角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制、环保等不同方面或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学校或家庭、个人等角度)及所提出建议的合理性、可行性。

例驱除阴霾,人人有责。为改善空气质量,请你向有关组织或个人提出相应的建议。(三方面即可)

参考答案:农民:回收再利用秸秆,不随意焚烧。企业:减少废气排放,坚持绿色生产;建筑工地:施工时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扬尘;有车族:坚持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环保部门:加大检查、监督及执法力度。

4.设计类

这类题目一般给出具体的情景,让考生围绕情景设计标语、设计主题、设计口号等。解答这类试题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还需要注意:①读懂试题所给的材料,明确宣传主题;②宣传标语、主题和口号要具有感召力和鼓动性,做到内容概括、语言简练、观点鲜明、立场坚定、亲切生动、感召力强。

例请你就“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城市”“建设美丽乡村”任一个方面写出两条宣传标语或口号。

参考答案: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城市,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协调发展。(写出两条给2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倡议书类

这类题目一般是给出一段引言或是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或者自身、社会的实际情况写一份倡议书或者完成倡议书的某一部分。一般地,倡议书的具体倡议内容是容易作答的,答案组织类似于建议类、打算类的题目。但写一份倡议书时,要首先明白倡议书的格式以及书写要求,做到格式规范、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倡议切实可行。

6.原因意义类

原因意义类题是从“为什么”设问。两者的区别是:原因类题型是在此事未发生时或某政策未出台时,出于什么考虑要这样做,可以从现状角度、理论角度、意义角度分析,表述方法通常为“是因为……”“是……的要求”“是为了……”意义类题型是某事或某政策发生后有何积极影响,一般考虑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影响,用“有利于……”来表述。(危害类的题型是产生的消极影响,用“不利于……”“有害于……”“导致了……”来表述)

例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参考答案:现状角度:是因为我国目前面临着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理论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的要求。

意义角度: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或是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7.感想类

例请谈谈你对“整治互联网手机不良信息”的感想。

参考答案:从是什么角度――体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保护。

从为什么角度――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国家长治久安。

从怎么办角度――国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积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青少年要学会辨别消极文化并自觉加以抵制;抵制不良诱惑,促进健康成长。

【仿真训练】

1.2013年8月19日,“秦火火”(真名秦志晖)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抓获。据通报,自2011年7月以来,秦志晖先后用“中国秦火火”、“中华秦火火”、“潇湘秦火火”、“华夏秦火火”、“炎黄秦火火”等12个“马甲”,在网上和转发谣言3000多次。轰动一时的“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雷锋生活奢侈、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等谣言,皆为此人信口捏造。

(1)请谈谈你对网络谣言的认识?

(2)在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应注意什么?

(3)我们在互联网上遨游冲浪时,面对浩瀚无边的媒体信息,青少年要怎样保护自己?

2.在2013年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表示,我国已完成了历史上首次全国性传统村落摸底调查,拟用3~5年时间,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定《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长期纲要》,建立濒危警示制度。

(1)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有哪些重大意义?

(2)列举一例你所了解的我国传统村落,并加以简单介绍。

(3)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濒危的传统村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于2013年4月28日和9月9日两次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经过此次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网络购物等新领域、新问题作出了规范,通过提高惩罚性赔偿数额和行政罚款上限,加重违法经营的法律责任。此法将于2014年3月15日施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

(2)为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4.材料一: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随后的全会公报宣布,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材料二: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公平”一词共出现了20次,引人瞩目。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频繁出现的“公平”,清晰勾勒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走向,让人们期待。

(1)我国为什么要深化改革?

(2)公平对社会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3)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4)请就你最关心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1)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它败坏社会道德,妨碍社会稳定。误导社会舆论,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秩序。严重损害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要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2)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3)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拒绝不良诱惑,明辨是非;增强自控能力和分辨能力,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正确看待网上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择;青少年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避免盲目追随。

2.(1)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全社会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性;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等。

(2)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淅川县荆紫关镇、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范蠡村等。介绍: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该村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就在何家冲的何氏祠堂。祠堂屋檐下“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几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等。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范蠡村,相传为春秋越国大夫范蠡的故里,即史书上所谓的“楚宛三户”。春秋时期的宛城为著名的冶铁中心,也是楚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3)制定并完善保护传统村落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保护传统村落的资金投入。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传统村落文化旅游产业。宣传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性。培养传承传统技艺的人才。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并认真落实。出台保护传统村落的政策。设置传统村落保护标志,建立保护档案。对确定保护的濒危建筑物及时抢救修缮。坚持创新,探索保护传统村落新途径。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传统村落的行为。传统村落遭到破坏之处,应予以及时修复,并追究破坏者的责任。增强保护传统村落的责任感,发现破坏传统村落的行为要予以制止或举报等。

3.(1)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享有立法权;我国法律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

(2)国家有关部门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各种行为,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经营者要有法必依,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杜绝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消费者要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坚决举报各种侵权行为。

4.(1)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坚持改革开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2)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6

关键词:科举制;中国传统文化;独特命运视角;考试制度改革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读书人士所必须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也是历代封建王朝领导者独有的选拔官吏的考试机制。因为在考试过程中又选用了分科取士的方式,因此通常被人们称作为“科举制”。从隋朝开始盛行这项机制,一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共历经了一千三百余年。从清朝末期,人们对这项科举考试有着不同的观念与理解,多数人对其依旧持否定观念,一度将其视为一个“贬义”的词语,认为坑害了不少文人学士。如今,我们需要对这项传承了千年的科举制度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这项科举制度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即使对现代教育和高考制度也有重大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表现

1.文化方面

科举考试制度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传承下来,为了保证考试的效率,文人学士最为注重的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假如一个读书人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么该如何去谈治国之道。所以秉承着这样的思想观念,我国传统文化也就不断延续下去。其次,科举考试制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假如没有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没有我国古代璀璨的文化体系,例如,诗、词、歌、赋的繁荣发展与传承,唐代小说的兴盛与延续,所以说,科举考试制度对我国文化体系的延续与传承有着难以形容的意义。再次,历朝领导者都要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据史料记载,在一千三百年间,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超过了十万余人,而举人、秀才人数更是以百万人计。我们说这些人群中并不全是有识之士,但是能够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多数也称得上是学富五车了。尤其是宋朝到清朝的名臣将相中,通过科举考试出身的进士人数占据了大多数。并且在明朝英宗之后的内阁惯例更称得上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以说要想去朝廷中效忠国家,就必须要通过科举制度。曾经在明朝时期,利玛窦来到了中国,看到所有管理国家的大臣皆为科举制度所选的。最后,科举制度有利于普及文化知识,营造学习读书风气。尽管这种促进作用也是因为人们对于功名的追求,而不是主观想要去渴求知识,但是却在客观上让当时社会读书的风气显露出来。

2.个人角度

在封建社会中,如果出生于普通家庭,要想金榜题名,飞黄腾达,就必须要依靠科举考试。从宋代开始,科举考试制度标准开始放低要求,不管出身、贫富都能够去参加,这无形中为封建政府拓展了选拔人才的来源,并且也能够让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借助科举考试制度流动于上层,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

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3.社会角度

这样开放的考试制度,吸引了不少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渗透于政权,他们知道这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并且也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根基,提高当时社会的行政效率,这项政策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经济。在明朝、清朝出现的进士人群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出生于寒门,祖上并没有做官的背景,他们假如能够一跃龙门,那么就能够飞黄腾达。历朝历代的学子们天天不辞辛苦地去读书,只不过想要一举成名,光宗耀祖。甚至可以说,这种科举考试制度是笼络人才、控制社会知识分子的途径之一,有利于封建政治统治。

4.机制与细节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为当时科举制度不限范围,所以体现出人人平等的原则,并且为了防止一些考官出现偏向、作弊的现象,历朝历代又用了多种规定来防止的现象,例如,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进而保证官员不受外界干扰。这种几近透明的选官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的主观影响,侧面体现出朝廷任人唯才、唯贤的原则,逐渐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能够提供给每个人平等、公平、透明的进入仕途的机会。并且诸多知识分子进入当时封建统治机构后,稳固了统治阶层的政治根基。与其他封建选官制度相比,科举考试制度要明显进步许多、合理许多。与过去的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相比,这种科举考试机制称得上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是一种相对人性化的用人机制。曾经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均效仿了这种科举制度,并且越南在废除科举制方面要在中国之后。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到这一制度,在十七世纪将其写在游记中,并传播于欧洲。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诸多英国、法国思想家都宣传了这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而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出台的公务员录用方法,就模仿科举考试制度,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这与中国科举制度相类似,并且也逐渐让别国陆续效仿,所以有人也称其为“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可见其重要程度,并且当前我国考试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一经典考试制度。

5.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

这对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谈学风和玄虚思想,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6.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

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表现分析

1.从明代开始,这项考试制度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由于科举考试内容过于僵化,要求考生必须要去创造出规定形式的文章,并不注重考生的实际能力。多数知识分子为了应付考试,内心思想逐渐只是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内容所禁锢。眼界、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被限制起来,难以在学术上进行创新,进而让思想迂腐落后,当时社会科学技术也难以有效发展,甚至更产生出不计其数的类似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

牲者。

2.铸成了无数家庭悲剧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名次的人就会有丰富的物质奖励与无限荣誉,并且也是底层人群出人头地的重要渠道,所以封建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文人出自于寒门但是在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产生,例如,大家知道的陈世美。尽管也是因为当事人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但毕竟是科举考试为其供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3.使得官场腐败现象严重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让科举制度背景下的官场中出现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所谓的师门关系在政治场上互相拉帮结派。例如,乾隆年间出现的大贪官和就是典型例子,他凭借着乾隆对其的宠爱而大肆收受贿赂,多次为考生贩卖科举考试题目,然后收取一定钱财,这让国家难以构建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制度,也加速了官场黑暗腐败现象与社会混乱状况,最终让国家

衰亡。

4.阻断了人才的其他出路

在清朝时期,不管是在文学创作抑或是科学技术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名之士,但是却往往失意于科举考场中。我们可以得知,这项科举考试选拔制度在为政治领域选拔人才过程中,也淹没了诸多其他领域的人才。千百年间,许多精英耗尽了光阴,只为获得一个功名。而清政府也为了让汉人被奴化,也严格控制科举考试机制。逐渐,这项考试制度的弊端渐渐显露出来,尽管统治者一直保持着对的严厉处分,但是因为受到自身弊端的限制,因此最终土崩瓦解。

总而言之,科举考试制度所存在的消极作用并不只是制度自身存在的错误,它本身是一种好的选拔制度,为了政府选拔优质人才,也为了能够让更多有志之士去效忠国家。但是因为明清盛行的八股之风,加上中国传统教育中注重学术而不注重技术的原因,导致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日渐落后。诸多学者将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例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当时晚清时期盛行的作弊现象是科举制度的黑暗,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宋朝后期基本固定模式的科举考试来说,作弊现象是人们的主观问题,并不是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即便现在的高考考场中也常有作弊现象。当时,女性群体不属于选拔范围,也不能归罪于科举考试制度,即便没有这项制度,古代女性群体依旧没有参政的权利,这是由封建社会的本质决定的。笔者认为,就古代科举考试机制整体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的,也称得上是古代文化的伟大发明。

三、科举制度对现今的高考制度和公务员选拔制度的深远影响

尽管科举考试后来被废除,但是依旧为我国社会发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其中设置的“考试院”机构就是来源于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并且许多制度我们依旧可以在高考中看到,例如,将考生的卷子封订起来,按照各省份录取,杜绝判卷人员、监考人员与考生串通起来作弊,将地区最高分称作状元等,这些都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痕迹。

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制度的优势与弊端,要进行客观地认识与研究,这也对当前我们完善社会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7.

[2]冯建民.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3]宋亚平.宋明科考的变迁[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11-16.

[4]赵信.科举制度浅说[n].光明日报,2003.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7

一、节事

节事一词,源于英文festivalandspecialevent,节日与特殊事件,简称FSe,汉语简称节事,包括庆典与特殊事件。在国外研究文献中,event与festivalandspeeialevent经常通用。

特殊事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次性的或者非惯常的(infrequently)的事件,包括特定的仪式、演讲、表演或庆典等(allen,1999);同时,也是非原生的。Getz(l997)认为,特殊事件是日常生活之外的休闲、社会与文化的体验,而节日则是一种公众的、有主题的庆祝仪式。这类现代节事与特殊事件具有七个特征:对公众开放;主要目的是庆祝或展示一个特定的主题;一年举办一次或更低的举办频率;有事先预定的开幕与闭幕时间;没有永久性的常设组织;可能有多个独立的活动;在同一地域内举行全部活动(nationaltaskForceontourismDatainCanada,1989;转引自邹统钎,2007,第3页)。

二、节事旅游

节事也是具有人类印迹和自然特征的一种旅游吸引物(Lawton,L.J.2005);是旅游业的真正兴奋剂,是旅游者出游的首要力量和快乐磁石(Gunn,1988);并激发旅游者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动机,包括自然界吸引物、历史吸引物、文化吸引物以及人工吸引物(alhemoud&armstrong,1996)。节事作为旅游吸引物,承载了某种社会价值与理想,也是人类建构的产物,是符号化的过程(马凌,2009)。

节事参与者的动机,有文化挖掘、入乡随俗、精神恢复、好奇心的回归、外部社会化以及人际互动等(Crompton&mcKay,1997);也有学者归为五类,即逃避现实、追求刺激、社会化、好奇心驱使以及家人和睦(Uysal&martin,1993);节事活动除了具有发展经济,传播文化等积极因素,Fredline&Faulkner(1998)指出节事活动的对举办地社区还有负面影响。

三、现代节事对目的地的影响

季节性、规模性、综合性、效益后续性等是节事旅游的主要特征(章平,2000);节事旅游具有经济、文化两种功能(庄志民和赵睿,2000)。

在节事对举办地的影响主要是旅游业,最早研究事件或事件旅游是Boorstin(1961,2012年再版)出版的《theimage:aguidetopseudo-eventsinamerica》,谈到了事件对于旅游、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形象影响。节事的举办形式可以多姿多彩的,主题也可以是多元,这就可能短时期内引起各类赞助商及媒体的关注,并能够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前往的兴趣(阮文佳和袁箐,2015),从而对举办地的经济、文化及城建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中对目的形象维度中的交通便利性、环境整洁度、节庆活动的特色、举办地容易接近等影响最大(李祗辉,2011);节事活动的对既能优化举办地的旅游资源配制、完善当地旅游环境,还可以提升目的地形象、扩大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同时可以进行错时开发,尤其是在旅游淡季举办,可以弥补客源带动目的地各类消费,此外,本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节事的举办还可以促进目的地的招商引资、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等作用。

随着旅游对旅游产品创新形式的需求增加,体验和参与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偏爱,而节事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广大旅游者热衷的旅游形式之一(陈保霞,2013)。

节庆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推动效应(季群华等,2006)。是集中展示目的地特征、从多层次上传播目的地信息的特殊传播载体媒。(李宗诚,2007)。柳邦坤,刘敏怡(2015)以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为例的研究认为举办节事时,要遵循实效性、群众性、个性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原则。此外,一些学者分别进行了案例研究,如中国花卉博览会(罗迪英,2015)、鹤壁民俗文化节(陈保霞,2013)、亚洲锂都(罗静,2011)、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杨崇君等,2013)等等。

四、节事对旅游目的形象影响的测量

对旅游目的地形象,Crompton(1979)强调认知成分;Lawson和Baud-Bovy(1977)将目的地形象定义为一种基于知识、印象、成见、想象和情绪性想法的表达,不仅有认知成分,也包含有情感成分也是构成形象的主要部分。这种观点逐渐占据主流地位,认为tDi是一个由理性认知和情感诠释共同所构成的心理结构。所以在研究测量tDi时,西方学者主要站在游客的角度,对游客的主观感受与认知做出具体分析,但由于游客感知的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如测量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以及问卷设计科学性、营销材料收集的完整性等的差异,都可能导致测量结论的偏差(丁陈娟等,2007)。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客观条件所构建的实际形象、通过概括和提炼所传播向外界的发射形象以及由游客主观反应所形成的一种感知形象。感知形象是旅游对目的地的个人主观体验,也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的内容。实际形象,由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条件所组成,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是发射形象和感知形象的源泉和基础,主要通过形象要素分类普查法(丁陈娟等,2007)来进行测量;发射形象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炼,然后通过大众媒体所进行传播与宣传的形象。发射形象是连接目的地与游客的桥梁,所以对目的地精准的提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打造出针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发射形象,才能有效促进旅游地的发展。发射形象的测量方法包括分析营销资料、了解收集网络及大众传媒的间接信息等。通常由结构法与非结构法来测量,其中,非结构法的测量更为有效。

相比通常的旅游活动,节事旅游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活动的集中性、影响的广泛性、效益的综合性、消费水平高、旅游者重复性强及旅游者停留时间较长等特征,并且节事旅游与休闲旅游能有机地结合,因此,近年来一些缺乏优势旅游自然资源的区域进行发展旅游业时,越来越重视节事旅游。

冯丙奇(2012)认为节事在传播目的地形象中,要强化五个要素:内在形象、媒介关系、不可控媒体、媒体逻辑、媒体活动。节事在目的形象的传播与标识参与上具有正面的意义,能转变公众心目的目的地消极形象,通过理念、视觉、行为三方面促进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节事也是目的地营销的重要途径(刘源与陈,2006)。

节事的影响测量中,对经济影响的测量研究比较多,其中一些常用的测算方法有一定缺陷的(李玉新,2003);刘亚禄、徐铁夫(2004)通过建立模糊统计数学模型,测量节庆的三大块效益,即经济综合效益(特色收益、经贸洽谈、商品交易、资金投入、人力投入)、社会综合效益(商誉和知名度、社会交往、自豪感、交通影响、文化影响、环境污染);科技效益(引进项目、引进技术)。但是,关于节事对目的地形象的测量的研究文献较少。

五、总结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8

【关键词】《申报》研究视角内容特征评析

《申报》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在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史料价值相当丰富,学术界对其研究兴趣浓厚。本文对近五年来与《申报》相关的研究做回顾和概述。

一、研究历程回顾

本文梳理了2007-2012年五年内,国内涉及《申报》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以“篇名”为检索项在中国知网对与“《申报》”有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发现,这五年来关于《申报》的研究论文数量庞大,有近200篇,文章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共有相关论文22篇,而最近两年则都有40多篇。可见,对《申报》的研究近年来始终受到学术界尤其是新闻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追捧。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因《申报》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史料价值丰厚,从对《申报》的研究中不仅可以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近代报业的发展,还可窥探整个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上海这个地区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

二、研究的视角及内容

回顾对《申报》的研究发现,其研究视角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直接对《申报》的理论和业务的研究

在众多文献中,有相当部分是针对《申报》自身的研究,包括它的舆论监督、办报理念、经营管理、刊登广告、编辑手法、宣传策略、业务革新、发展历程、新闻理论、办报特色、报纸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的研究,还有专门研究某一报人管理下的或者某一特定时期的《申报》发展状况。这部分文献主要凸显《申报》在新闻学方面的重要价值。

对《申报》经营管理的研究,学者的认识大致相似,通过分析其成功经营策略,从而为当代中国报业经营管理探索一条好出路。在办报理念方面较为典型的研究是:通过对1872-1908年的灾荒报道分析探讨《申报》在灾荒报道中所体现的民生关怀意识,及该意识与当今民生新闻的联系,试图为当今媒体应对灾荒或社会危机、更好地表现民生关怀意识提供一定借鉴。①有的学者以《申报》在中的实践为例来探析它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还有学者从专业眼光来对其进行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申报》进行媒介生态分析。

关于《申报》本身细节的研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如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广告宣传、报纸对新闻内容的选择、媒介形象的自我宣传、报纸中教育新闻的特点、编辑手法、业务革新、报纸的政治参与、社会新闻报道的演进、社评、报人心态等,部分研究《申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对《申报》报道某一历史事件的研究

这部分研究屡见不鲜,在这里《申报》成为“历史事件的记录者”和研究历史事件的珍贵材料,显现出了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对历史事件的报道间接地反映了《申报》的办报理念及舆论导向。

学者在研究《申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时说,西安事变作为影响中国近现代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创造了前提,其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这一事件刚发生后,国内外反应不一,对这点我们从中国近代史上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中可窥一斑。②

这方面的文章特别多,如研究《申报》对抗战期间敌后游击战的报道,对“洋票”事件的报道,对1936年中国柏林奥运行的报道,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报道,对1927年南京事件的报道,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对历史上最早的亚运会的报道,对济南事件的报道,对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援台抗法的报道,对“杨月楼案”的报道等。

3、从《申报》的报道中审视某一群体形象

这方面研究算得上是近年来关于《申报》研究新兴的一个话题,它的某些报道往往从侧面映射出了某一群体的形象特征。较典型的是关于都市女性形象、形象、婢女形象、产妇形象、上海乞丐的形象等几个群体的形象研究,多侧重对弱势群体的研究。

关于女性形象分析,有学者认为,《申报》上有关女性的社会新闻,大致可以根据发生空间分为家庭内部冲突,包含夫妻关系、妻子与丈夫亲属关系、妻妾关系,及家庭与外部发生冲突,以拐骗、最突出。女性在其中扮演的社会角色通常是家庭角色,而非职业。把女性作为一种话语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更是基于满足大众需求的目的。③还有学者选取辛亥革命和这段新旧思想碰撞交汇的特殊时期《申报》的广告,结合历史背景,从社会性别理论角度对《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做分析,呈现出《申报》广告所勾勒出的女性形象和体现出的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以期为报纸广告史和女性主义传播方面研究提供借鉴。④

4、从《申报》中透析上海的地域文化

《申报》立足于上海这座城市,所以很多报道无疑就打上了深深的地域烙印。从《申报》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它的报道折射出强烈的上海本土特色,包括它的艺术、影视、文学、手工业、国民心态、政府举措、近代报业兴衰、重要历史事件、日常生活等各方面。

例如,有学者以1872-1911年的《申报》作为研究的基本资料,分析了晚清上海城市娱乐业发展的原因,具体从娱乐方式、娱乐设施、娱乐理念三个层面对上海城市娱乐业的发展进行阐释和归纳,描述了晚清上海城市中心娱乐区的形成、变迁,分析了上海城市娱乐业的影响力,并以《申报》为例探讨大众传媒与城市娱乐业间的良性互动。⑤有的学者通过1896-1915年间《申报》电影广告与报道等相关史料,从放映、发行、摄制、管理方面对这一时期电影在上海的传播和接受进行梳理。⑥

5、对报纸所反映的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层次探析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多,也是关于《申报》最常见的一种研究视角。众多学者从《申报》的报道中进行深层次探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报道所隐射出的某一核心问题进行评析探索。研究成果中所透视的话题多样,涉及领域广泛。比如通过报道来研究报纸视野中的中国共产党、现代传媒视野下的戏曲演出、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西方文化传播、民初的法律文化、舆论与政治间的较量、中美新闻交流的互动、日本明治形象、晚清海派京剧的传播、政治博弈、科举制度功能的异化等。

三、研究成果评析

1、研究特征分析

(1)研究领域广,涵盖近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从对《申报》的研究视角不难看出,关于它的研究领域相当开阔。通过《申报》,有的研究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政党状况,有的研究历史时期的战争战事,有的研究当时的商业经济,有的研究中国的报业发展,可谓千姿百态。

(2)善于从《申报》的报道中审查某一核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特征是学术研究往纵深方向发展的体现,也是《申报》研究最为典型的特征,善于跳出《申报》本身透视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比如,从《申报》的灾荒报道这样简单的事实中研究《申报》深层次的民生关怀理念和意识,通过《申报》中的报道来研究当时的国民心态,通过报纸中的法律广告来研究当时的法律文化,从《申报》的相关报道来研究国人日本观的变化,通过《申报》有关济南事件的认识论述舆论与政治间的较量等。

(3)倾向于从案例着手,以小见大。关于《申报》的研究近年来较少出现笼统的研究,而侧重从某一案例出发来进行相关研究。比如对“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苏报》案”、“财政部私印印花税票案”的报道来探析这些历史事件,比如以1872-1911年《申报》保险广告为例探究晚清保险广告的社会影响,以服饰类广告为例研究1930年《申报》广告的宣传特点等,都是典型的从小处入手进行深入探讨。

(4)研究的时间跨度越来越细化,侧重研究某个时间段内的《申报》。近几年学者大多倾向于选取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年代、某一报人时期、某一年甚至某一天等某个时间段内的《申报》来进行研究。比如前、全面抗战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民国初年、黎烈文时期、黄远生时期、史量才时期、国庆日、民国十八年一月七日等,时间跨度细化非常明显,研究的针对性和侧重性强。

(5)研究视域在传承中求创新。近五年来的研究内容继承了以往的传统,在研究《申报》报纸报业自身、新闻传播事业本身,研究报纸中涉及的历史事件,研究通过《申报》报道映射出各个领域内的深层次问题等各个方面的成果都很显著。但同时近年来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焦点,关于《申报》的研究视域呈现一种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的态势,新的研究视角显著体现在广告和女性两方面。

2、研究成果评价

首先,学者们的态度都是客观公正的,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探寻《申报》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能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继而进行客观评价,不遮不掩。

其次,研究内容丰富,总体涵盖面广,但大多都停留在传统的研究视角之下,新颖独特的研究少见。就广告研究来说,基于宏观视角的研究成果很少,多数研究某一时间段内或某一类型的广告。还有,大部分研究都是立足国内,视野单一狭窄,很少出现从国际视角来看待和研究中国的《申报》。

第三,研究方法较单一,学者们多采用传统的立足报纸史料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较少出现新的研究方法,尤其在当下新媒体的环境下,若能出现新颖独特的带有时代特色的研究方法则会让人眼前一亮。

总之,学术界若能继续坚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同时又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视角上做到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感”,那么《申报》研究在新闻学术界定会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①夏燕燕,《从灾荒报道看〈申报〉的民生关怀意识》,安徽大学硕士,2010(5)

②梁严冰、董艳华,《〈申报〉报道的西安事变》,《百年潮》,2007(4)

③杨璐玮,《晚清家庭中的女性形象探析——以〈申报〉及画报为中心的考察》,《黑龙江史志》,2009(8)

④许秀秀,《〈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2010(5)

⑤黄益军,《从〈申报〉看晚清上海城市娱乐业的发展(1872—1911)》,苏州大学硕士,2007(4)

⑥何莲,《〈申报〉里的早期上海电影(1896-1915年)》,《新闻大学》,2011(6)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9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模式改革

0引言

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门课程主要用于指导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其内容涉及技术、方法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及专业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该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课程中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开发,所开发的教学资源不仅包含传统类别的教学资源,还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增加了新的类别,并进行了总结和示例说明。

1现存问题分析

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与方法,软件测试与维护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其课程内容繁杂,理论与技术方法众多,课程中涉及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复杂,难于理解。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多按照教材的编排来组织教学内容,而教材大多偏重于概念及原理的理论性阐述,可操作性及实用性略显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热情。

2应对措施

针对教材中知识讲解偏理论化,实例、案例资源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着重在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3教学资源开发具体内容

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教学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八类[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其中,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资源、常见问题解答,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进行了开发,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在完善上述资源的基础上,主要对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到的几类资源如媒体素材、案例、文献资料等进行了开发,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补充了诸如应用实例、源程序实例、行业新兴技术等教学资源。总结起来,主要对以下八类教学资源进行了开发和扩充:

3.1媒体素材

媒体素材是一类重要的教学素材,其中音视频素材尚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开发,现阶段的教学中主要对以下三类媒体素材进行了开发:

(1)文本类素材

对于文本类素材的开发,这里主要指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所讲授内容,补充相关的文本类参考材料,供同学们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在编码风格部分,关于标识符的命名方法,提供了对“匈牙利命名法”进行介绍的材料;对于如何进行适当的注释,给出了对序言性注释的一般格式进行说明的文本材料,这些文本类素材使得相应知识点得到了延伸,满足了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同学的需要。

(2)图形图像类素材

图形图像类素材是本门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一个重点,这类资源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原型系统”这一概念时,通过展示建筑物原型模型的图片来帮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原型”;在讲解“软件的特点”这一知识点时,对于“软件不存在磨损和老化”的这一特点,通过展示零件磨损的图片,与软件无磨损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软件的这一特点有更直观的感受……课程中可开发的这类图形图像资源还有很多,通过对这一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传统的软件工程课程理论化、抽象化的教学方式,使知识的传授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

(3)动画类素材

对于涉及动态变换及变换过程的知识点,在课程中开发了相应的动画资源来进行动态演示,使得转换过程更加的清晰明了。例如:变换型数据流图和事务型数据流图映射为程序结构图的变换过程、集成测试中采用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进行自顶向下结合的测试过程,都可开发相应的动画素材来实现动态演示。

3.2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还开发了大量的案例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例如:对于“软件危机”这一知识点,使用软件开发史上“软件危机”的典型案例———iBm公司在开发iBm360系列机操作系统时所陷入的历史上著名的“软件开发泥潭”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再比如,在软件测试一章,用微软公司曾经经历过的失败的经验教训来说明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例举一些案例,这样不仅可以大大丰富案例的数量,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3应用实例

针对课程特点,对于涉及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方面的教学内容,补充了应用实例类教学资源来进行实例化教学[3]。例如:在结构化方法中介绍数据流图的画法时,例举了仓库定货系统的实例;在面向对象方法中讲解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过程时,例举了图书管理系统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过程的实例。

3.4源程序实例

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有大量的知识点是对设计、编码及测试中的一些普遍原理的说明,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对这些知识点大多概括性的介绍,没有与具体的程序设计实例相结合,使得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较抽象,很难与编程实际相结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课程中补充了程序实例类教学资源来配合对相关原理的说明,避免了抽象化的说教,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同时又使得该课程的教学与同学们的编程实践更加贴近,缩短了理论原理与编程应用的距离。例如:对于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几种方法,通过相关的实例程序来进行具体化的说明;再比如,对于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实例、消息、继承、多态等,也开发了相应的C++源程序实例,以说明相关概念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是如何实现的。

3.5行业新兴技术

在课程教学中,还补充了对行业新兴技术进行介绍的课程资源,这一类资源由于具有鲜明的课程特点,因此在这里单独作为一类资源列出。其中一个典型的示例,便是在实现与编码一节所引入的对目前两大主流开发平台:.net平台和J2ee平台进行比较的介绍性资料。

3.6实践题目

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教学,也安排有上机实践环节。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4],我们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功能目标明确、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难度适宜的实践题目,组成题目库,供学生们组成开发小组自主选择题目来进行实践。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7软件工程文档规范及范例文档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内容,在课程中还提供了各种软件工程文档规范及相应的范例文档,供同学们进行学习参考。

3.8文献及网络资料

对于该类资源的开发,在《规范》中提到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增加了网络资料,并在每章教学结束时推荐给同学们,以供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参考,例如,在测试一章,向同学们推荐了以下文献及网络资料:1.参考文献:《软件测试》,作者:(美)Ronpatton.译者:周予滨姚静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2.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4结语

以上是笔者教学资源开发所涉及的一些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建立课程的资源目录索引。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通过现有资源的开发,较大程度地丰富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的抽象化理论说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明显感受到课堂有了更多的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推进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为军,傅秀芬.软件工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B07):180-182.[期刊]

[2]叶卫华.浅谈案例教学法的作用[J].职业圈,2007(05X):80-82.[期刊]

[3]余阳,汤庸.《软件工程》实例化教学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5):8-13.[期刊]

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篇10

【关键词】隋唐五代;山东地域;入传人物;世家大族;士风

一、隋唐五代山东类传人物分布

隋唐五代时期山东籍入传人物共242人,其中隋代15人,唐代167人,五代60人。其各朝代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从以上三表的对比可以看出隋唐五代时期山东地域类传人物人数和种类上以唐代最多,隋代次之,五代最少,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的。对唐代各类传人物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文学、儒学、忠义的人数较多,反映了山东地域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对山东地域历史的深远影响。而三代都有节妇入传,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儒家文化对山东地区妇女贞节观的影响。

二、隋唐五代山东入传人物地域分布

(一)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山东地域入传人物共有182人,其中唐代吴筠据《旧唐书??隐逸》卷182记载为鲁中儒士具体所属州郡不明,其他181人地域分布如下:

从表4中可看出各州人物在数量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所处地理位置上看其主要分布于儒家文化发达的山东西部到山东南部一带,其中贝州、曹州、魏州、博州、齐州、兖州、沂州七州共有143人,占总人数的79%。可见隋唐时期山东传统儒家文化对山东籍人才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显著影响。在儒家文化的熏染下,山东士人充分秉承了儒学中倡导的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在这种精神和责任感的影响下,他们积极参与朝政,并做出利国利民的事迹,从而载入史册。最具代表的就是山东大儒孔颖达“通《左氏传》、《王氏易》、《毛诗》等经书,入唐为秦王府学士。太宗即位后,留心庶政,数进忠言,贞观十八年,图形与凌烟阁。史学家赵翼也曾对齐鲁儒生做过这样的评价,“其所以多务实学者,固由于士习之古,亦上之人有以作兴之”。[1]

通过对各州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各州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入传人物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今山东地区作为隋唐时期的主要农业区,在中央朝廷的财政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实际上,山东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安作璋在《山东通史》中认为,山东地区的经济以青州为分界线,青州以西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以东地区则相对落后。[2]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照分析可以发现,入传人物分布较多的州基本位于青州以西经济发达的地区。

(二)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入传人物共60人,其地域分布如下:

从表5可以看出五代与隋唐时期各州入传人物数量的排列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五代时期居入传人数前六位各州的人物进行内部分析发现,此时地域家族势力对各州入传人物的影响已较为微弱。此时清河崔氏只有2人入传,唯一有一定影响的家族为五代时期新兴起的贝州张归霸家族有4人入传。可见五代时期军阀藩镇混战割据下对旧有地方家族势力的打击之重。

这一时期今山东地区的藩镇主要是以青州为中心的平卢镇和以兖州为中心的泰宁镇。五代政权为打击藩镇割据先后在山东地区发动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分别是后晋平定平卢镇杨光远的战争以及后周平定泰宁镇慕容彦超的叛乱。这两次战争不仅造成了经济的衰退,而且给地方旧有的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包括削弱了地方家族势力。不过战争也为地方封建势力的重新的整合提供了条件。一些没有家庭背景的下层百姓通过参军取得战功进入了社会的统治阶层。这一特点在五代时期尤其明显。

通过对比分析隋唐和五代入传人物地域分布的特点,我们发现入传人物的分布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社会环境,儒家文化,家族势力,经济状况等。而隋唐和五代时期入传人物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山东地域内地方家族势力的兴衰历程和战争对地方封建势力重组的影响。

三、隋唐五代山东入传人物入仕途径

(一)隋唐山东入传人物入仕途径分析

隋唐时期山东入传人物中有入仕途记载的有120人,其入仕途径分类见下表:

从表6可以看出隋唐时期山东籍入传人物在入仕途径上以科举为主,比例接近一半。说明科举是这一时期山东士人进入仕途的主要渠道。可以说山东士人敏锐的抓住了科举这一最新入仕途径,而且成果显著。唐代的第一科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就是山东贝州武城人孙伏伽。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有利于山东地区士人的入仕。作为儒家文化的源头,山东地区儒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对儒家经典的诵读从未间断。而这一时期朝廷比较重视进士和明经科,山东地区的士人多通过参加进士、明经考试中举。可以说是儒家文化为山东士人科举入仕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科举入仕的比例大,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山东地区的崇文风气浓厚。这种崇文风气与隋唐时期今山东地域内世家大族有一定关系。山东地域的清河崔氏、琅琊王氏、琅琊颜氏、兰陵萧氏皆为唐代著名的文化士族。这一时期山东地区的崇文风气还表现在中小地主阶层对文化的追求上。如明克让“少好儒雅,善谈论,博涉书史,所览将万卷。《三礼》礼论。尤所研精”。[3]王孝籍博览群言尤精于五经,注《尚书》及《诗》等。[4]吕才才学出众,尤长于乐律,与他人删定成《新阴阳书》制《方域图》及《教飞骑战阵图》,增修古琴曲《白雪》等[5]。

(二)五代山东籍入传人物入仕途径分析

五代时期山东籍入传人物中有入仕途径记载的有47人,其入仕分类见下表:

从表7分析可见,这一时期山东籍入传人物的入仕途径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行伍出身的比例占据一半多。这与五代时期战乱的社会环境中对武将需求大的客观事实相符。除受到当时客观环境的影响外,该时期入仕途径特点与五代时期科举的发展变化也有一定关系。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相比,这一时期由于战乱不断,朝代更替频繁,据《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考三·五代登科记总目录》载,有几个年份出现了科举全面停考的现象。科举中常科的科目明显减少,制举据史书记载仅后周显德四年一次。科举考试的减少影响了士人中举的机会。

与隋唐时期的崇文士风相比这一时期的士风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表7之中即以行伍出身、投诚受封入仕的比例占61.6%。这一时期入传人物的事迹多体现了山东士人的尚武风气。如王彦章,少投朱全忠军,常持枪冲锋陷阵,驰骑如飞,号为“王铁枪”。[6]张归厚年轻时骁悍勇猛,有机智计谋,尤其擅长使用弓矛,和哥哥张归霸从黄巢军中投降梁太祖,任为军校,梁太祖军队较少,作战中张归厚往往以少攻多,无往不胜等[7]。

注释:

[1]二十二史札记(卷15).[m].北朝经学者.

[2]山东通史(隋唐五代卷).[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

[3]隋书(卷五十八).明克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隋书(卷七十五).王孝籍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