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9:33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1

关键词:学科知识信息技术学习的对象工具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就是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形成了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体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发挥优势,满足需求。

信息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使得现在的孩子不再是脑中空空的走进课堂等待老师填充的学生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最大限度的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潜力。《课标》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可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以有效的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工具,使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加密切。例如,在《圆锥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这一重点,通过计算机制作可写入式动画,动态的演示了三种状态下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选择。观看电脑的动画最后发现圆锥的体积是与他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现象。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思维习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什么都能代替,唯有思维不能代替”。数学教学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勇于猜想,善于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形象思维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逻辑思维形式过渡的,它需要大量的感性经验作基础。信息技术的使用,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感受的时空领域,从而向他们提供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促进其丰富的想象力,形成自觉启动多种感官协同工作的好习惯,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通过计算机演示:将一个圆等分成4份、8份、16份,32份(这些是教具很难实现的),然后通过动画把分割后的小扇形交错拼好,使学生发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继而发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而圆形的面积就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去计算。通过动画的演示,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渗透转化的思想,同时潜移默化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三、顾及个体差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课标》中指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感到要真正的在课堂上做到因材施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是对教师各方面的一种挑战。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2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信息技术本身的科技化特性使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能够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必将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形成有机联系,让学生开展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够解决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单一性的弊端,不再通过章节划分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是在学科共进中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进行课程整合能够使学生拥有获取信息、分析资料、加工数据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打好信息基础和文化基础,保证学生拥有灵活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

首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学习,改变过去的靠记忆、依赖老师、按教材规定、局限于书本、局限限于校园进行学习的方式,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系统操作、表格制作、信息搜索等都能够成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综合运用能够使学生快速解决复杂的学科问题,不但保证了教学效率,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其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数字时代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单一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单一学科的整合方法为将学科知识运用到信息技术当中,促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学科中的问题,更加深入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信息技术与单一学科的整合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学科,保证在学科整合之后,能够使学生同时收获信息技术技能和学科知识。第二步要确定课题,根据整合目标的不同在知识难度上做好控制。比如与语文学科整合,事先明确培养学生搜索能力和信息鉴别能力的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查找作者简介和文章写作背景,并搜索出对课文最精准的分析,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第三步,要鼓励学生探究各类学科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在地理学习中,山脉的识别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自主运用信息技术来降低山脉识别难度。有的学生会采用资料搜索的方法,从网络中借鉴经验;有的学生则会画出山脉图表,方便记忆;有的则会与山脉所在地的同龄人进行网络交流,形成具象记忆。最后一步就是需要教师建立评价标准,对整合结果进行评定,为日后课程整合研究提供方向。通过信息技术与单一学科的整合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会愈加浓厚,从根本上培养起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多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多学科的整合较与单一学科的整合更能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将多个学科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使学生在较为复杂的条件下使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信息把控与协调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信息技术与多学科的整合是有技巧的,并非只是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使学科实现有机结合。通过布置课题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给初中阶段的学生设置装饰卧室的课题,学生为了完成目标需要运用到多个学科的知识。首先,学生需要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出自己房间的的面积和容积,并用电子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其次,学生要运用画图软件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表现出来,为了达到美观、和谐的要求,就需要学生运用好美术中的颜色搭配、结构安排等知识。第三,学生要从网络上查找装饰品的价格,记入电子表格当中,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比较能力和信息鉴别能力。第四,学生要用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学生运用作文写作能力,将设计概念表达得清晰、有吸引力。第五,学生要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演示文稿,向大家做更为直观的展示,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研究

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研究是课程整合的一种新形势,不仅需要学生运用好学科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课后探究能力。学生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获取知识、开展交流,并利用信息手段来展示研究成果。学科研究需要学生面对现实性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等。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来进行课题设置,把握学科研究的难度。比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开展生活类的学科探究,像如何养好一棵植物、四季的变化特征等。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让他们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社会课题研究或者开展学科性的综合实践。例如,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旅游计划或者探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研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学生不仅要能够灵活运用现有知识,还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并进行合理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课内、课外知识融会贯通,使校园知识与社会知识实现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三、结束语: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锻炼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知识水平方面的作用巨大,教育者要看到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学科渗透,借课程整合之力来实现素质教育的大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术滨,王华.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3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理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6—0150—02

信息时代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的面前,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并不是课堂上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和点播者。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发,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而使学生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要更快的大踏步前进,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网络走进信息技术课堂及其相关应用,与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模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因此,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提高信息素养,在教育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研究透彻,使信息学的内容在教师的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现阶段,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与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的三点思考:

(一)网络环境与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的硬件环境都是连接有互联网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室,在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创作作品时需要素材时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另一方面,在利用互联网的同时也有同学上网、玩游戏等小动作;体现教师知识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关键在于学生连接互联网的环境下,如何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体现,教师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一方面能力,更应该注重的是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整合的能力的体现。

(二)“填鸭”式与“导学”式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关系到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会使教师的素养和能力不断减退,不论是学生和教师都应主动“学习”,教师是以学生为主体“导学”,学生是以“自学为主”,学生课堂活动的安排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所决定的,教师对课堂的教学设计准备的充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实践锻炼中都会得到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模式的好坏是相辅相成的。

(三)技能应用与课堂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轻松活动的气氛,在学生操作与实践的过程过后,综合的评价模式也为学生的素养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学生掌握工具的应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实际应用与创新,应杜绝“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式,例如课堂讨论,参与小组活动,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大胆发言等方面来评价。这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信息素养的综合体现之一。

二、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几点实践措施:

(一)备课充分课堂高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应该是目前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最主要的手段,同时也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信息意识的增强,信息素养的培养,都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的备课、上课中积累。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高,充分的让学生活动,大胆实践创新,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钻细研,同一个知识点,如何活动,学生会喜欢;同一个工具的使用,如何引导,学生会主动操作;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的提升,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得来的。

都是同样的“知识内容”,在备课阶段,可以将其按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分别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提供不同的辅导和点拨,使基础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任务和问题驱动下,在正常的课时内学习知识,体验活动。课堂高效模式的探索有利于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就会发现问题,由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思维活动提高的过程,教师思维活动多了,思路广了,自然信息素养也得到提升,再应用于教学就更加游刃有余。

备课阶段需要针对不同班级实施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同时,也要实行“一课多备”。备课不仅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更能让教师在多次备课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把握和调节,一课多备是通过一节课知识的准备,实现多次的思考与完善。第一次备课,是自己单独完成备课阶段,使备课在结合自己知识结构和水平与学生程度的第一次准备,完整的教学流程和与不同班级的匹配是第一次教学备课的关键;第二次备课,是与备课组交流,将自己的备课内容与本备课组共同分享,交流,同行对备课流程和知识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使备课的内容更加完善,充实;第三次备课是自我反馈,将第一次备课与第二次备课相融合,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说这样的备课方式,在上课前教师会比较辛苦,但是这样的备课才能使教师在备课阶段对知识内化深刻,形成好的知识结构。长此以往,就会使教师在课前和课上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习惯成自然,只有这样,才会使信息技术教师经过长期的积累,不断提高知识和理论素养,为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和教师信息素养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实践中发现,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阶段的各个学科都有潜在的联系。如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适时的与数学、语文、英语等知识的综合运用,会使信息技术教学锦上添花,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学懂、学透;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教师找到突破口,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供相应的思维拓展。信息技术学科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属于辅助学科,但是在学生接触互联网,接触大量信息的同时,完全可以培育教师对信息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教师处理数语外及各个学科的信息的能力,培养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理解学科的综合运用,为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应注重运用过程中的细节和正确性,学科知识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考验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同学科的知识包罗万象,涵盖广泛,教师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并运用恰当,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决定的。但不论用与不用相关学科的知识都应该以适用为前提,有的教师倾向性的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却忽略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只能是得不偿失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的是在教学和平时的知识积累中获得,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同时,应与相关学科的教师多沟通,多交流,使知识融会贯通,用的得体,恰到好处。

(三)坚持学习教研知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有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教师想交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教师本身就要有十桶水的容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理解的比老师还透彻,这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要想吸引学生,教师就要有更多的知识。学习应该是终其一生的,而教师更应该加强学习,尤其是与时俱进的今天,信息产业,数字化进程日新月异,信息教师更应加强备课组的合力,组织教研,在交流与探讨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组织教研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需要备课,在备课阶段需要不断的充实课堂,充实知识,使知识在教师间相互补充,让每个教师都有提高和学习的空间,探讨是团队学习的方式,每个信息技术备课组都应该是逐步提高技术和理论水平,不断充实,创新,让技术的能量带动学科的知识,让学科的知识,带动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整个信息技术的备课,教研形成体系,逐步内化为每个人的知识成果,应用于课堂实践,丰富课堂生活,使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顺其自然的,水到渠成的。

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信息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师的素质一样,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提高和形成。长期的积累在于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充实,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和技能需要不断的提高,尤其是信息素养,关乎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教学,更应该认真对待,扎实推进。信息技术是与时俱进的学科,学科知识千变万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的信息素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只要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能够不断的提高,相信每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应对信息时代的科学化的信息素养。

(四)积极参与实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际动手操作为基础的学科,教师需要动手,但是有的情况下,教师缺乏动手探索的环境,不愿探索新知,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平时,教师在备课阶段,应积极挖掘有价值的动手实践活动,亲身体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体会信息意识,久而久之教师就形成了良好的应用意识,养成了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信息的过程,并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信息技术教师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思考,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参与实践,大胆实践,给学生的作品和自己的技能提升的空间,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实践的俱乐部,让每位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动手的乐趣,让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能体会到实践的进步。相信如果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能够认真实践,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熟练,扎实的呈现给学生,也会成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提高信息素养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实践需要理论作为基础,而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教师在注重实践的同时也应该提高理论的素养。理论素养是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以及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扩展。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提升能够使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得到知识的升华和扩展,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生对本学科知识学习的窗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基础牢固,能够使信息技术课堂的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初步的理解,对今后学习及探索的方向都是有好处的,至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基础完全由教师的信息素养决定,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识联系的紧密,使学生学习的高效,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本学科的知识基础掌握牢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在于学生课堂的效果,学生课堂效果高效,就会使学生充分的从理论到实践充分的学到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完全可以看出教师信息素养的程度,每个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完全可以反馈到信息技术课堂上,如果信息技术课堂学生活跃,思维积极,相信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课程安排也是非常充分的;如果信息技术课堂学生懒散,经常出现小动作,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把握也会出现偏差,和存在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课堂效率的高低,只有实践,只有课堂,是检验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唯一标准。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4

钟老师,您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原理》一书已经重印到第五版。您能否给读者们讲一讲,信息科学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钟义信:简要地说,信息科学就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说,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为研究指南、以扩展人的智力能力(它是信息能力的有机整体)为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横断科学。

武健:从概念、定义来看,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并不完全一样。因为信息科学是以信息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的,研究内容既不专指计算,也不是专指计算机。从这个角度思考,信息科技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将有很大的区别。这对于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了解信息科学就更加重要了。您能否给我们讲一讲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对于整个社会能发挥什么作用?

钟义信:信息科学的概念(定义)也可以通过它的基本模型来表现(见下页图1)。

这个模型也可以简化为以下更直观一些的模型(见下页图2)。

考察信息科学的定义和它的基本模型(以及简化模型)可以知道:

信息科学最大的特点是研究“信息”(而不是物质和能量)。

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即信息-知识-智能转换的规律”。

世间一切物质的运动都会产生信息。人类正是通过研究信息,才能认识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因此,信息科学的研究目标,就是“扩展人类的智力能力,也就是扩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就是信息科学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所在。

武健:我记得您曾经讲过信息分成主客体关系,那么我们理解基本模型与简化模型也是一步步地发展出来的。从简到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下页图3)

从信息定义的基本模型中,还可以看到信息科学在特别关注着策略,尤其是人的策略。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科技课程中会有着一批以前没有的教学内容。技术课中的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教学目标是学会操作。而信息科技框架下的课程则需要以应用技术,挖掘其中的问题解决策略,了解信息科学概念与原理为主要目标了。

每个学科都会有一批本学科的科学家,像牛顿对于物理,哈勃对于天文,欧姆对于电学……信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横断科学,那么您认为这门学科中有代表性的信息科学家有哪些人?

钟义信:横断科学,是在概括和综合多门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类学科。它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某种物质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而是从许多物质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中抽出某一特定的共同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对象横贯多个领域甚至一切领域。所以,信息科学家、信息技术专家会有自己的领域,但会在共同的信息方向有突出贡献。

如香农(Shannon)在1948年发表了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通信信息论”;维纳(wiener)在1948年出版了著作《控制论》,奠定了随机控制理论,贝塔朗菲(Bertalanffy)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一般系统论》,建立了系统论。西蒙(Simon)对功能模拟的人工智能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费根鲍姆(Feigenbaum)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开拓者,闵斯基(minsky)对人工神经网络和认知理论有突出的贡献,查德(Zadeh)创建了支持信息科学研究的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柯尔莫戈洛夫(Kolmogorov)对信息理论和控制理论都有杰出贡献,等等。这些人都在信息科学领域有过不同方面的重要建树,都可以称之为信息科学家。

由于我国只有各种信息技术的学术机构而没有专门的信息科学的学术机构,很少纯粹信息科学方面的交流机会,因此很难确定谁是信息科学家。不过,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确实出现了不少在信息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武健:信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既然是“新兴”,那么它一定在发展,甚至是快速发展。您认为信息科学主要研究的方向与进展如何?现阶段出现了什么样的困难?

钟义信:相对而言,信息科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因此,它的主要研究方向应当是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信息的基本运动规律。其中包括信息理论、知识理论、智能理论,特别是信息、知识、智能之间的转换理论(一体化理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在这些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具体表现在:建立了超越与拓展传统信息论的“全信息理论”,发现了“知识的生态学规律”,创建了“机制模拟的人工智能理论”,实现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人工智能理论”的统一,还创建了“基础意识―情感―理智三位一体的高等人工智能”,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发现了意义重大的“信息转换与智能创生定律”。

在取得这些进展的过程中,发现物质科学(代表性科学是物理科学)的科学观(还原论)和方法论(分而治之)不适用于信息科学(和智能科学)研究,总结并提出了适用于信息科学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由于信息科学和智能理论的研究对象多数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数学工具不敷应用,特别是其中的逻辑理论还相当单薄,不足以支持这些复杂问题的创新研究。这是当前信息科学发展中的“瓶颈”。

武健:信息科学关系到的方法论可以分成信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论。根据这样的观点,在信息科技课程中,需要以完整的信息综合活动展开教学,而不适合片面地学习信息获取、信息处理某一个片段。因为信息科学方法论更强调从整体到局部,不建议从信息运动中的某一细节去理解典型的信息过程。

信息科技的方法论分成理论研究层级和技术应用层级。您认为在信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与手段有哪些?

钟义信:与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最大的不同,是不再采用“分而治之,各个击破”这种流行了数百年之久而且一直行之有效的传统科学研究方法论,而是改为运用全新的“信息转换与智能创生”方法论。

原因是:“分而治之”方法论在把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的时候,必定会丢失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复杂信息系统的生命线。就像研究人脑思维奥秘的时候,如果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把人脑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即使把每个部分都研究好了,也无法揭示人脑思维的奥秘,因为分解之后的这些人脑部分根本无法复原为活的人脑。

“信息转换与智能创生”方法认为,信息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由信息生成知识进而生成智能(策略),从而按照策略解决问题。它强调信息、知识、智能(策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强调信息、知识、智能(策略)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外部世界客体的信息和认识主体的目的,可以通过学习创生解决问题的智能策略。

至于具体的研究工具,基本也是硬件试验和软件仿真(包括虚拟现实)。

武健:在信息科学体系中,您认为这个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是什么?

钟义信:信息科学最基本的概念包括信息、知识、智能。人们往往把信息科学技术仅仅局限在“信息”范畴,这其实是对信息科学技术严重的。经过这样的信息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大大被削弱了。

信息科学最基本的原理则是:信息―知识―智能转换原理。正确运用这个基本原理,人们就可以在具体的环境中求出解决问题、而且保证实现“主客双赢”的智能策略,从而满意地解决问题。

武健:一般人都知道,现代科学与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信息科学,另一方面,还不能想象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之间有什么关系。您认为两者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

钟义信: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是一对孪生的概念,信息科学是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是信息科学理论的具体实现。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武健:很多人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加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就是能够用计算机上网。这部分人觉得,信息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不是什么“关于信息的技术”。关于这些观点您是怎么看的?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应当包含什么内容?

钟义信:只要对照信息科学的简化模型,就可以很明确地回答:信息技术不等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因为这个说法很不全面,忽略了传感技术,忽略了控制技术,特别是忽略了人工智能技术。

实际上,在以往,关于“信息技术”的概念,确实曾经流行过很多各不相同的说法。其中比较出名的包括:

1C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Communication技术”,理由是:信息论就是通信论;也有一些人认为“信息技术就是Computer技术”,理由是:计算机就是用来处理信息的技术。

2C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Computer+Communication技术”。

3C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

但是,对照信息科学的简化模型就可以明白,这些说法都属于“以偏概全”的认识,都是不全面的认识。

从信息科学的简化模型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具体的信息技术内容,包括实现信息获取功能的“传感技术”,实现信息传递和策略传递功能的“通信技术”,实现信息预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技术和存储技术”,实现信息认知功能和智能决策功能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策略执行功能的“控制技术”,以及实现反馈学习和策略优化的“信息系统自组织技术”等。

武健:您认为未来20~30年,信息科技最有意思的发展可能是什么?

钟义信:根据“科学技术拟人律”,未来20~30年,信息科学技术最有意义的发展将是人工智能技术。

对照信息科学简化模型就知道,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传感技术、扩展传导神经系统的通信技术、扩展思维器官预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技术以及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技术都是相对而言的技术,扩展思维器官认知功能和决策功能的人工智能技术才是核心技术。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未来当然还会继续发展),这就为核心信息技术的发展打好了基础,也产生了需求。因此,未来20~30年间,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必然成为发展的主导潮流。

武健:您认为学习信息科技的知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何意义?有没有哪一部分内容需要在现阶段特别强调的?

钟义信:中小学生绝对应当学习基本的信息科学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不学习信息科学技术,就会成为落伍的一代,被淘汰的一代。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然,中小学生学习信息科学技术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和“兴趣引导”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信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就是循序渐进的,如图4所示。

武健:您对中小学的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不等同于计算机课程)有何期望与要求?

钟义信:根据“信息科学技术”的定义,“计算机科学技术”只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部分不等于全体,部分不能代替全体。所以,不能用“计算机”课程代替“信息科学技术”课程。

中小学的信息科学技术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讨论中小学的信息科学技术课程,而应当把它作为“国家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系统工程”来统筹考虑:小学阶段学什么?中学阶段学什么?大学阶段学什么?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什么?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什么?等等。

按照“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系统工程”的思路,中小学生应当通过“学习最为基础的信息科学概念”和“掌握最为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最浅层(然而又是准确的)的信息科学技术观念和浓厚的兴趣”。其中,“观念和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概念和能力”则是支撑这种“观念和兴趣”的支柱。

武健:钟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您认为2010年后,学科基本研究才逐步成熟起来。一门学科从成熟到走进基础教育往往需要十多年的工作,而信息科技课程的发展将是长期的。希望您以后能够经常关注基础教育中的信息科技课程发展,给我们更多指导。

附录: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5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滞后现象。从BaSiC语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文化到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目的一直强调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软件掌握和简单编程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唯一统考过级的课程就是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许多大学生虽然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对计算机还是很陌生。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关注大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专业发展,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首先,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另外,信息技术表现为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知识。课程教学应在了解信息技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树立教与学的效率观,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率的观念。教学不能跟着感觉走,教学效率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有效教学策略。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但是不一定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基于一定的任务和课题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探索,强调体验性的协作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发表给他人,与人共享;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通过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如“我的教学任务有效吗”“有无更有效的教学途径”等)来优化教学。关注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信息技术应用的效益。但是并不能说量化就是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效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习学业成就与教师教学表现。

   目前各级各类高校普遍开设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而且是大学生必修的统考课程,定位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课程。许多大学生虽然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仍不会应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也没有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除了写毕业论文,平时没有就某个研究目的去上网搜集资料的意识;许多学生不懂得网络搜索方法,不会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和搜索引擎有效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有些高校大学生的恶作剧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实验工作。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要注重科技与人文并重。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表现为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知识。课程教学应在了解信息技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培养多媒体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包括各种媒体,不仅指网络和多媒体,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和电视机等都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来看待,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基于专业课程学习的任务和课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强调体验性、创造性的协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发表给他人,与人共享。另外,社会信息化趋势催促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目的是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黎加厚)。信息化社会每位成员面临知识更新、职业更换以及创业发展等,信息素养成为大学生基本的生存素质。在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强调信息素养教育,既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也是高校新一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6

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小学科学教学一、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不应仍然秉承着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而应采用更先进的、与信息技术联系更为紧密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给我国国民带来了许多生活上、工作上的便利,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也应如此。相较于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更加动态,更加开放,更具活力,也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使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以使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比以前的传统小学科学课堂更具活力与生机,使学生能在科学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得到提高。接下来,笔者将对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为目前正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带来启发。

二、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

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小学科学教师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在查阅这些资料时,许多教师可能需要去图书馆进行查阅,这样不仅费时,而且还很有可能查不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就不需要小学科学教师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小学科学教师只要利用计算机查阅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将课堂上所需要的知识复制下来,利用计算机将其制作成ppt,甚至小学科学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的视频、音乐保存在U盘里,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

2.借助多媒体进行小学科学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时候教材中会涉及许多图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带着大量的图片、模型去教室进行授课。对于教师来说,带着大量的图片、模型进行教学不仅麻烦,而且还有可能会遗漏某些教具;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坐的比较靠后的学生可能根本就看不清图片、模型的内容,除此之外,有些学生可能在观察图片、模型之后,还是不能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就可以改善这一点,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将课堂上所要用到的图片通过ppt进行播放,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

3.注意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课堂

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小学科学教师不仅仅需要了解怎样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还应了解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课堂。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难免会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使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不仅不能提升教学效果,还可能会降低原本的教学效果,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应注意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课堂,使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更加紧凑、更加生动。

4.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资源得到丰富,为学生创造知识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应是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知识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不应局限于查找网络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而应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自己的好奇心,自主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5.注意创设课堂情境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完全没有课堂情境这一说,因为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教师、学生以及课本等三个元素,学生要获取科学知识只能通过课本和教师,教师也没有任何途径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而课堂情境的创设则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与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昆虫》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由昆虫的叫声组成的音乐,使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昆虫相关的图片、影像,使学生对各种昆虫的印象更为深刻。

6.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对照着课本进行讲解,在进行知识的延伸时,教师采取的方式是为学生讲述一些相关的知识,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模型,除此之外,所使用的道具也只有粉笔和黑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免有些枯燥,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对教学信息进行扩充,使学生能在多样化的教学信息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仍以《昆虫》一课为例,教师利用电脑为学生设计简单游戏“送昆虫回家”,让学生为相应的昆虫找到自己的家。设计这种游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无形中强化学生有关昆虫种类的记忆。

7.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

科学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以及背景知识在所有小学课程中是最丰富的,对于教师的科学修养要求较高,需要教授科学课程的小学教师能够掌握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天文、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在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环境下,如果教师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就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对学生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网络普及的今天,教师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利用方面快捷的网络技术,不断汲取最新最科学的理论知识,在研究中成长,在成长中教学。

三、总结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国民科学文化修养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每一个科学教学教师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应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注意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课堂,借助多媒体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应注意创设课堂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84-01

下面,首先从信息技术的教育目的以及任务和内容进行阐述,然后逐步对教育方法进行总结,最后根据教学方法,来谈一谈如何开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这门学科课程。

一、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育目的和任务

长久以来,对于信息技术究竟是一种应用工具,还是一门基础学科,存在很大的争议。说它是工具,其实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侧重了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知识的传授,其教育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而说它是学科,则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侧重了对计算机发展历程和计算机理论的知识体系构建。因此,教育目的或者说出发点不同,自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就有不同的侧重。而我们现在所探讨的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教育,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双方面的基础铺垫,即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论有认知又对技能有初步掌握。

因此,无论单从哪个方面来定义信息技术教育都是比较想狭隘的,因为它忽视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人的综合素质。我们之所以要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就是为了普及这门学科知识和它的实用性,希望所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从而对发展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通过技能提高让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顺利。当然,我们也更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普及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一部分学生成为潜在的信息产业精英。

二、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方法

1.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因为这门学科的实际操作性比较强,因此,对于课程的设计,也完全侧重于了解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以及对操作系统的基本要素的认知,让学生被灵活有趣的课堂内容吸引,并完全融入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

2.注意教学内容的侧重。这门学科的最重要的操作就是键盘和鼠标的输入,而键盘的输入又更频繁和复杂一些。因此,如何能够让学生将最基本的指法和键盘位置记牢记清,便成了第二阶段(通常为3、4年级)的教学重点。

3.强调学科实用性。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课题和小组竞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并能够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结合,使学生理解,这门学科应该学有所用。

4.带领学生认清计算机的本质,摒除依赖性。信息技术的好处在于其快捷性和实用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和提高应用技能,还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计算机。可以说,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学科,侧重追求实用便捷。然而,这也正是它的弊端,如果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极端依赖计算机技术,完全沉浸在他人的信息成果之中,而失去自我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因此必须要通过信息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在简化获取信息途径的同时,必须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社会。

三、在科学教学方法的指引下,开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1.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动态,灵活使用教材。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材有别于其他学科,因为它非常灵活开放,而且学科内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其他学科也更快,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材版本多种多样,但是由于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往往教材的更新赶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常常出现教材教学内容滞后的现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教材为主线,发展多渠道的教学途径,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本身的灵活性,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随时的补充和删减,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学好这门现代科学技术学科。

2.摒弃以“教”,代之以“学”。不论是哪门学科,在新型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思想就是自主。不仅是学习,在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上,自主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只有在自主的意识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才能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起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把它们培养成为有创造力的自主发展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计算机进入了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因此,学生在接受正规的信息技术教育之前已经对计算机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是实践经验,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各不相同,这也对学校内的信息技术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的不同,设立分层教学模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所收获。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认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有初步的构建,并在通过对其他基础学科的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性有更具体的了解,并能够对信息技术各项基础技能进行探究和应用。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应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信息技术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丽.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方式变革——“以学生为中心”[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01).

[2]陈国活.课程改革初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01).

[3]吴向东.质变与重构——信息时代的科学教育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07).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 教育整合

面对机遇和挑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呼唤着科技的大发展,更呼唤着教育的大发展。高质量地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已经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由于种种原因,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青少年科技教育中来,对此我们有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中学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作用之广、影响之深,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也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育。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培养和训练青少年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学素质、科学能力等为目的的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科技教育活动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因此,在中学实施科技教育活动、培养科技人才,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中学学生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们感受到在中学开展科技教育迫在眉睫。只有使青少年从小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具有在未知道路上勇敢探索的能力,才能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同时,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生理时期,渴望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掌握,以求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足够重视青少年的科普教育。

二、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及时转变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时接受科技新信息,感受新科技,创设科技教育环境,也是中学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信息技术教育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利用科技橱窗、宣传栏定期向学生宣传最新的科技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办科技黑板报、手抄报,开展科普阅读活动、科学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利用学校特有的环境感染学生,通过建立信息技术科技角等形式营造浓重的科技信息氛围,使学生天天都在感受科技信息,身在校园犹如在科技的海洋中。

在课堂上,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停留在计算机教育上。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科技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树立在信息化社会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

但是,在目前学校信息科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仍然停留在过去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及时转变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所以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多动手,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而不是靠教师的长篇阔论。课余开放电脑房,学生可按班级轮流上机实践,内容不限,完全自由。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作现场指导。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

三、课外科技教育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促进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课程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手段,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时代最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极易接受新知识。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配合,计算机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配合,按兴趣爱好及专长分组辅导,培养了一大批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互依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促进了青少年全方位发展,使青少年有了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条件与场所。在中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多学科有机整合,以人为

本,利用校园网络和互联网,创新教师教法,学生学法,大力开展课内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大有裨益。

总之,21世纪的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而竞争的主旋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主要集中于具有科学思维、科研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的科技教育将任重而道远。只有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青少年才能对科学研究有切身的体验,在感性和理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将科学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陈俊良.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1):4-5.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3]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9

1 信息与情报

1.1 “信息链”

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信息”和“情报”,英语都是“information”。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简单地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情报”、“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换句话说,“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五个链环组成“信息链”(informationChain)。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2 “三个世界”模型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信息的属性。波普尔认为,信息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领域,第二世界是主观现实领域,第三世界是客观知识领域。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隐性信息,它反映人类能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处于意识、思维状态;第三类是有关客观意义上概念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显性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汇成一个实在的自主的“信息世界”。以“三个世界”的理论来研究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并列关系。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

转化关系。数据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会自动变成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同样也不会自动变成情报。实现从数据到情报的关键要素是人。是人通过信息组织与管理,知识组织与管理来实现信息、知识、情报相互转化。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情报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相互之间可以转化。但是,知识、情报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体现人的认知因素而且在运用中能改变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

包含关系。信息存在于全部的三个世界中(主观世界、客观的物理世界、客观的概念世界),知识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但不存在于客观物理世界中,因此知识包含于信息之中。情报也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中,是活化了的知识信息,包含于知识、信息之中。

层次关系。从数据提升到信息,主要是对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使其有序化和结构化。从信息提升到知识,主要根据信息的相关性、有序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数据、信息、知识提升到情报,主要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活它们。

2 情报学研究范式

情报学的多学科特性,正是由情报学的多种研究范式决定的。围绕情报学理论研究,可归纳为以下研究范式。

2.1 机构范式(institutionparadigm)

机构范式是一种视图书馆和情报中心为社会机构的一组思想和观念,以社会学和教育学观点研究图书馆,从图书馆实践出发,研究资料(采集文献)、组织(行政机构和人员管理)、知识属性(分类、编目、采编政策等),从而驱动资料和组织的有效管理以发挥机构的社会功能。我国20世纪60—70年代情报学以及所探讨的文献合理布局,情报所的地位、作用以及情报政策、管理等都是从机构范式出发,对本行业的问题进行研究。

2.2 信息运动范式(informationmovementparadigm)

该范式起始于申农和维纳《通信数学理论》一书的通信数学模式:即信息源—传输器—噪音—接受器—信息端。信息运动范式关注的是信息运动的过程——反馈和控制。它构成了当代情报检索系统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基础。显然,通信数学模式的概念不适合应用在信息语义上,情报用户被视为情报检索系统以外的被动接受者,要去适应检索系统,利用现有的信息。因此,该范式只是从系统角度去对待情报用户,而不是从情报用户角度了解用户的情报需求。

2.3 解释学范式(Hermeneuticsparadigm)

伽尔默尔提出解释学的依据是人对信息、情报的解读、解释因人的知识与经验的不同而取舍,因此要研究传播、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及解释。如果说卡尔·波普尔偏向把情报作为静态的客观知识来加以纯技术性的分析和处理,伽尔默尔的解释学认为,社会文化以及情报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在查询、解读和利用情报的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关注情报流动过程中情报客体与情报消费主体的交融。

2.4 技术主导范式(it-centeredparadigm)

V.布什关于实现情报检索自动化的构想,使情报学研究的主流向着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范式演变,技术范式对情报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计算机技术突破了人类生产、处理和存贮信息的能力在数量、时间和智力等方面的限制,通信技术的进步,突破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能力在距离和时间两方面的限制,信息内容开发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立体(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三维空间(a/V、数据挖掘)到万象空间(虚拟真实)不断向纵深发展。情报学研究致力于发展各种先进、高效的情报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但是,情报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情报学的全部内容,不但如此,由于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反而导致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忽略情报学的整体研究。

2.5 认知范式(Cognitiveparadigm)

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来观察信息和情报现象。认知范式强调入的知识结构,研究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关注情报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报系统的设计和情报服务。认知观的变迁意味着情报学研究主体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扩大到强调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认知过程、情报行为和人机交互等认知范围。

2.6 知识主导范式(Knowledge-basedparadigm)

传统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单元而不是知识内容。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布鲁克斯基本方程式,明确地指出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情报学要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以便绘制出知识的“认识地图”并最终按“认识地图”来组织知识。情报学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是情报学研究的新趋势。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信息载体上,通常经过符号化、编码化或结构化等文献处理,内容是固定的,外在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行为上及概念里,是个人的,没有经过文献化、内部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激活灵感和启发创新,是一种更有价值的知识,但以往这类知识只能靠个人交流获取,无法收集和加工利用。情报学要超越显性知识,研究收集、筛选、加工、整理隐性知识的理论和规律。当前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情报学界研究热点和学科体系成长的标志,最终将使情报学成为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2.7 经济学范式(economicsparadigm)

情报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早期仅仅只是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用、效益等概念,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等基本方法,借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模式来评价情报服务的成本与效率。随后,情报的价值、情报传递的成本与效益以及情报工作的效率等也成为情报经济学的主要议题。1979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国际情报经济学年会,内容主要围绕情报商品与情报市场研究、情报经济效益研究、情报经济管理研究、情报产业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面向21世纪,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网络革命掀起的全球信息化所提出的众多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正在推动情报经济学开拓新的领域。例如,信息(情报)经纪业、竞争情报、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论等,都成为情报经济学研究热点。

2.8 人文范式(Cultureparadigm)

以人为本的思想必然要同人文科学这一更高层次的概念进行整合,从而研究信息民主与信息专制、信息自由与信息保护、信息平等与信息歧视、信息富裕与信息贫穷、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灾害、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等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养,将使情报学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和情报学自身的发展要求。

3 国内外情报学发展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拓展了情报学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使情报学研究带有时代特征,同信息科学群的其他学科协调、融合、互补,进入了一个情报学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是情报学创新的原动力,但国外情报学研究迅速改变“技术至上”的倾向,技术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不断探索情报与技术最佳匹配模式。情报学研究从强调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重视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信息系统和情报检索开始,逐步引入解释学、认知观、人文因素等新成分,现在关注的焦点移向知识管理和利用、以人为本、用户/信息/技术/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平衡。情报学不断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与时代的要求俱进,与技术的发展俱进,与社会的进步俱进,不断拓宽情报学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目前已形成为一门多范式交叉、多学科集成的全方位情报学。

我国情报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两个高潮。一个高潮是引进国外情报理论,开始学习和探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为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一些有影响的情报学专著如《情报学概论》、《情报数学》等相继问世。另一个高潮是开始计算机情报检索的试验、应用和研究,出现了计算机编制主题表、汉字切分、中文全文检索、自动标引等应用研究。我国情报学关注领域和研究重点开始从文献转向技术,从理论转向应用。截止1998年统计,新中国成立50年来情报学领域计18369篇,按11个论文主题分类,论文数排名分别是情报组织管理、情报基础理论、情报检索、情报分析研究、情报服务、情报搜集、情报技术、情报事业、国外情报事业、情报整理、情报教育。关于理论研究方面,情报学界出版了《现代情报学理论》等专著,近年来在面向21世纪的情报学、情报学研究的定量化、情报学认知观、经济情报学、知识组织和管理、竞争情报、内容开发等广泛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说明我国情报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据2000年9月统计,我国目前培养情报学硕士的高等院校和情报中心有22个;培养情报学博士的单位有4个;情报学作为一级学科单位的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个。

4 情报学与相关学科

4.1 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文献学

美国学者S.Hemer1984年在“JaSiS”上发表的《情报学简史》认为,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计算机和穿孔卡片、研究与发展、文献学、文献与索引技术、传播学、行为科学、微观与宏观出版、视频与光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整合的结果。情报学与图书馆、文献学在学科性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要研究编目与分类、存档与索引、检索与获取等技术。图书馆学和文献学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图书馆学是以图书期刊为对象,以馆藏、出纳、阅览等为工作重点;文献学以文献为对象,以揭示报道、加工、研究、提供每篇文献以至每个数据的内容为重点。情报学以信息和知识为对象,以内容开发利用为重点,广泛采用情报技术产生、搜集、整理、检索、传递、分析、利用情报。情报学对信息加工组织有质的飞跃,对组织信息是由线性组织(字符串、全文文本)、平面组织(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到立体组织(a/V数据),进而到虚拟组织(虚拟真实、时空信息)。

4.2 情报学与信息科学群

信息科学群的崛起,是信息现象日趋复杂化、信息爆炸性增长、知识重要性增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学科领域对信息现象的共同探索,形成了信息科学群。信息科学群是以信息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扩展人类信息功能为中心研究目标而形成的一个横断性、综合性学科群体。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起着重要作用,为信息科学群各个范畴提供新思路、新概念和新方法。综合有关研究,信息科学群的研究范围包括:哲学范畴、认知范畴、计算机科学范畴、信息交流与管理范畴、社会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关信息范畴等。

4.3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具有血缘关系和学科延续性,信息管理学在广度上超过了情报学,而在深度上则逊于情报学。二者之间不是一种取代关系,而是一种衔接关系。从发展趋势看,两者将形成互补互动的学科关系。情报学50多年的发展形成的研究方法体系可为信息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信息管理学开发和利用当代信息资源的新技术和方法可为情报学弥补学科空缺领域提供借鉴。对于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来说,一方的研究向另一方研究领域发展会给双方学科带来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

5 情报学核心研究内容

情报学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研究内容。情报学作为信息科学群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阐述信息现象并回答有关信息查寻过程中的智力行为问题,而且这种回答必须是科学的并基于在一定程度上是本领域独有的调研方法。aSiS主席萨拉塞维克(t.Saracevic)认为,情报学科分为两大块:情报分析和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是指:情报学家对文献和文献结构的分析研究,研究作为内容载体的文本;研究不同群体中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科学传播;情报的社会背景;情报利用;情报搜寻和情报行为;关于情报和相关论题的各种理论。现在情报分析与情报检索之间存在鸿沟,情报学的任务就是填平这道鸿沟。他认为,“待这两端成功相连之际,便是情报学这门学科羽翼丰满之时”。综合萨拉塞维克等学者的观点并从现实出发,情报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可包括理论方法、信息管理和服务、情报分析、信息检索、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6个组成部分。核心领域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理论方法。主要探讨和研究情报的性质、现象和过程、各种理论范式、情报学与相邻科学的关系等学科建设方向。当前尤其需要关注信息与社会进步、信息与经济活动、信息与大众传媒、信息与教育、信息与人文、信息构筑、信息生态、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伦理、知识产权、行为科学等课题。

2)研究方法。需要关注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以及情报的量化分析、引文分析、文献知识发现等课题。

3)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分析和服务活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信息生产者与用户的关系;信息系统质量评价等;有关信息格式、内容加工和传输的各种标准和规范等。

4)信息检索。以信息处理和情报内容加工为主的研究。包括:元数据、界面设计、可视化、主题词表、分类表、概念分类、web网站构筑、多媒体检索、跨语言检索、检索策略、搜索引擎等。

5)知识管理。知识单元、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获取、知识提取、知识发现、知识表述和分类、知识挖掘、自然语言理解、语料库、知识工程应用研究、知识管理与统计学、机器学习、自动推理、问题求解、人类常识和专业知识的分析研究、最佳实践(Bestpractice)和实践团体(Communityofpractice,Cop)、协同网等。

6)情报分析研究。从信息挖掘、抽取,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提供情报咨询服务,以及其相应的信息系统,如竞争情报(Ci)、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在线分析处理(oLap)系统、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等。

7)应用和服务。应用范围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在线教育、在线学习、在线保健、在线娱乐、在线金融等。服务范围包括网络接入商(Lap)、网络服务商(iSp)、网络内容商(iCp)、应用服务商(aSp)、网络培训商(itp)、系统集成商(Si)、网络咨询等。

8)技术应用。技术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信息内容技术:信息数字化、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多媒体内容检索、自动标引、自动翻译、自动摘要、数据挖掘、文本挖掘、信息提取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支持的知识内容加工和知识吸收、转换等。数字图书馆技术。

9)信息教育与人才培养。包括数字鸿沟、计算机文明、信息技能、专业结构、人才素质、教育制度、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等课题。

6 情报学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法。情报调查法是指人们在社会情报实践活动中对客观情报情况的调查了解与分析研究方法,是搜索、跟踪、获取和开发利用情报资源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作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

2)引文分析法。研究文献的被使用和被引用,也就是研究质量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由于《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办,引文分析法已成为一个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情报学分支。对引文这一线索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某项发明或技术的应用范围、现状、著作水平、学科发展趋势等。

3)系统科学方法。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出发,主要研究科技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最优设计,以及解决科技情报系统的最佳运行、实现最优服务等问题。

4)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包括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引文规律、文献老化规律、文献增长与冗余等已形成的理论体系。文献计量法开始向其他学科输出、扩散、渗透,利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可以描述和解释许多分布机制相似的社会现象,如收入分布、利润分布、人口分布、不合格元件分布、通信间隔分布等。

5)科学计量法。科学计量试图通过定量方法寻找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准规律,并为更有效率地开展科研提供指导。20世纪60年代初,D.普赖斯等人倡导并采用定量方法来研究科学自身,e.加菲尔德创建了“SCi”大型数据库,视为科学计量学的肇端。30多年来,许多情报学研究人员在该领域作出了许多重要成果,此外社会学和政策研究人员也投入这一新领域,使其研究对象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生产率问题、科研资金投入的最优化、预测学科发展趋势、识别不同学科之间以至科学活动同技术活动之间的联系、科研绩效评估、描述科学活动规律和准规律、研究科技人才和科技教育问题等等,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6)信息计量法。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和他的学生埃格希(L.egghe)1988年主张用信息计量学代替文献计量学,提出了如下信息计量的发展逻辑过程:书目统计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的提出表明情报学定量化研究已由文献单元深入到文献中的各个信息单元、知识单元;已由文献计量分析发展到信息计量分析,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将真正实现“知识信息的计量必须从语法层次向语义和语用层次发展”的这一飞跃。

7)网络计量法。1997年almind和ingwersen首次提出网络环境下引文分析的概念和“网络计量学”(webomet-rics),将传统信息计量方法使用在web分析上,对诸如语言、单词、词汇、频次、作者特征、作者合作的能力和程度,以及对作者的引文分析,学科或数据库增长的测量,新概念、新定义的增长,信息的测量,检索措施的形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网络计量法可用于研究因特网的知识结构、学科性质、信息组织特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规律,探讨学科、机构、国家、地区的科学发展趋势,研究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网络查寻行为,指导网络建设和网站管理。

8)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由于科技文献和知识的爆炸增长,科学分工越来越细,跨学科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困难,就会产生知识的分裂,并且随着知识的持续增长,分裂现象会更加严重,尽管现代每个人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必定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知识点、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假设某学科发现医学状况a与症状B相联系,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发现某营养成分缺乏C与症状B相联系,则a与C也发生了关系。但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学科隔行如隔山,a与C的联系则长期蛰伏着,未被发现。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情报学专家K.Swanson博士创立了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并开发了arrowsmith系统。

7 情报学前沿领域

情报学的发展将通过与不同学科的碰撞交叉而产生前沿研究领域,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和扩大研究范围。据有关研究,前沿领域有:

1)“数据库知识发现”(KDD)研究。数据库知识发现是目前十分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情报学家利用“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开发出各种软件系统,揭示数据库中不同领域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答案,找到了知识发现的新途径。

2)语义网研究。语义网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网络技术,能理解人类语言,并能推理,不仅可以理解词和概念的涵义,而且还能理出其间的逻辑关系。语义网技术一夜之间得出的组合方式将比一个人穷尽一辈子心力想得到的还要多,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直觉和分析能力,促进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合作。美国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希望到2005年用“语义互联网”取代目前的万维网。他将互联网变成一个巨型大脑,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都能享受人类自5000年以来的全部知识。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语义网问题,也是情报学将有很大作为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项目有: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法、语义计算机模式的研究,潜在的语义索引,复合词的分析模型研究,自动构成多语种词库,存取多语种信息,用户自适应集合分类法研究,知识共生现象研究,网络知识搜寻等。

3)3G(GreatGlobalGrid)研究。欧洲各国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3G技术,主要目的是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像今天的电力网格一样,方便地送到每个用户那里。目前在因特网上,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网络站点,将来,可以通过网格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对用户提供各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也就是将分布于全世界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知识等组织成一个逻辑整体,用户可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格资源。核心技术包括:信息优化使用技术,网格资源管理技术,网格中的作业调度技术,网格安全技术。

4)信息构建(informationarchitecture)。美国建筑师R.S.wurman于1976年在美国建筑师协会年会上首次提出ia的概念。1989年,他在《信息悬念》(informationanxiety)一书中对ia作了定义,就是如何组织信息,把复杂的信息变成明晰,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实现其信息需求。随后,随着因特网的发展,ia的理念和应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情报学界和信息管理学界。ia是把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组织信息和构建信息环境,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已引起国际情报学界重视和关注,成为情报学的核心问题,并把它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到情报学研究领域上来。

5)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于:知识组织、知识链、知识发现、自然语言理解、知识管理工具、知识转换模式和4力场(4Ba’s)研究、实践社区、最佳实践库、智能、知识网络化研究等。

6)数字图书馆研究。数字图书馆正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媒介迁移运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一些文化机构将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传统文化资源将被开发成经济资源,导致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数字图书馆需要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管理问题、运营问题和法律等问题,不同学科将从不同领域对发展数字图书馆作出贡献。情报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支柱,同时情报学也将吸收数字图书馆集成的各个学科的养分进一步实现现代化。

7)信息技术应用。技术方面前沿课题很多,包括:元数据技术、语料库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压缩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像检索技术、语言检索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多语言浏览器、跨语言信息检索、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大规模真实文本处理、自动抽词、自动索引、自动分类、自动文摘、概念分类(ontology)、信息安全和保护技术等。当前要着重内容和知识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实现这些技术和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基础建设和标准规范的采用。

8)小世界现象。从很大的人口中任意挑出两个人,这两个人彼此认识的概率有多大?任意挑出的两个人当中要达到彼此认识的最短链条是多长?196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milgram)做了一个实验。他给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随意选择的300多人发信,要求他们把他的这封信寄到波士顿市一个独一无二的“目标”人,分别由每个人独自联系。米尔格拉姆告诉每个发信人有关目标人的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地、职业,如果发信人不认识这个目标人,他们把这封信寄给他们认为与目标人比较近的,而且是他们认识的一个人。于是开始了发信人的链条,链上的每个成员都力图把这封信寄给他们的朋友、家庭成员、商业同事或偶然熟人,以便很快到达目标人。米尔格拉姆发现,有60个链条最终到达目标人,链条中平均步骤大约为6,这个结果说成“六度分离”(SixDegreesofSeparation),广为传播。“六度分离”在学术上称为“小世界现象”或“小世界问题”。近年来,小世界现象引起了数学家、情报学家、物理学家、计算科学家、行为科学家、数理经济学家的广泛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领域。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世界中,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我们情报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统计表明,尽管互联网上信息数以亿计,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L最多达到19,因此互联网连接具有小世界现象。可以运用小世界网络理论来改善因特网中的信息流。“小世界现象”对于情报工作者如何快捷、准确获取网上信息提供新思路。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了曾民族教授等的大力协助,在此致以深切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卢泰宏.情报科学发展中的四个里程碑.情报学报,1990(5):394~400

2 马费成 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情报学报.1996(5)

3 Kuhnt.科学革命的结构.王道还编译.台北:允晨出版社,1985

4 赖茂生.情报学的发展观.图书情报知识,2000(4):4

5 汪冰.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增刊)

6 赵海军.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规律.情报资料工作,1997(2)

7 许文霞,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学报,1988(4)

8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讲座,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1~6);2001(1~4)

9 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0 汪冰,岳剑波.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11 岳剑波.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问题.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5~38

12 肖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情报学研究趋势.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3 张力治,王忠军.情报学学科体系.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4 符福@①.情报学科体系建设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见:情报学研讨会文集,2002

15 胡昌平.情报用户与情报社会学.情报学刊,1988(1)

16 王万宗.技术进步与信息管理学科群的形式.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3):130

17 马费成.面向21世纪的信息经济学——回顾与前瞻.见:知识信息管理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8 吴慰慈,张久珍.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情报学报,2000(2):99

19 陈曙.信息生态研究.图书与情报,1996(2):12~19

20 岳剑波.信息环境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21 粱战平.情报学的新发展.情报学报,2001(2):131

22 武夷山.浅谈情报学的若干发展热点.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

23 王知津等.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见:情报学进展(第三卷).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24 荣毅虹,梁战平.基于文献的发现,情报学报,2002(4):386~389

25 BushV.aswemaythink.atlanticmonthly,1945(176):101~108

26 SmithL.interdisciplinarity:approachestoUnderstanding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asan

interdisciplinary.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7 miksaFL.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twoparadigms.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8 BrierS.aphilosophyofScienceperspective-ontheideaofaUnity-inginformation.in:Vakkarip,el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29 BelkinnJ,etal.anormalousStateofKnowledgeforinformationRe-trieval:parti.Backgroundandtheory.JournalofDocumentation,1982(38):62

30 ingwersenp.ConceptionofinformationScience.in:Vakkarip,etal.proceeding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

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31 Saracevict.informationScience:origin,evaluationandRelations.in:Vakkarip,etal.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ceptionof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London:Grahamtaylor,1992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篇10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重要性

一、高效课堂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是学生信息技术奠基的基础阶段,奠定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正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上来自课堂。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能够教给学生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神奇力量和强大的功能,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热爱,自发的学习、丰富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反之,不合格的课堂教育方式,例如照本宣科、填鸭式的课堂,非但不能使学生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且会显得枯燥无味,令人生厌。学生只能依照课本教授的方式使用,却不能举一反三,有所创新。所以,创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需要。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充分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虽然国家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与课程的分值成正比,重视主科及其他的考试科目,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考试科目的学习中。相对而言,信息技术虽然已经是考试科目之一,但目前也只是试行阶段,所以学生普遍还不够重视,平时学习不认真,甚至常常挤占信息技术的上课时间,学习其他的课程。对信息技术的不重视,往往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

2.课堂多娱乐,影响学习效果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一上机,往往忽略教师的教授内容,直接进入娱乐模式。此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不是教授知识的地方,而变成了网吧类的娱乐场所。学生无心听课,不是上网冲浪、玩游戏、看视频,就是开始挂QQ,刷微博,真正认真听讲的人少,而借机上网娱乐的人多。这样,学生不能掌握教师上课的内容,自然也就没有学到信息技术知识了。

三、创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课堂安排

教师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对于课堂的合理安排是高效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为了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师需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出合理的课堂安排。例如,用历史背景引入新理念,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课题,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设计实用的网页,或者创建属于自己班级的小网站等等。通过合理的课堂安排,创建高效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2.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及时汲取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任务驱动法。它是指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在过程中,有效地丰富了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了信息技术技能。另外,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分层教学法,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能力层次的任务,使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3.加强师生交流,鼓励学生进步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进步情况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和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肯定他们的进步,及时鼓励他们,并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更加热情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甚至决定了未来科技的方向与成就。所以,未来的国家栋梁,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国家不仅应该大力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奠定良好信息技术基础的重要时期,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为搞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上的问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创建高效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尽量消除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重视思想,真正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飞.如何搞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J].新课程:教师,2010(05).

[2]张友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