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1:27

口腔医疗护理篇1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口腔感染中西医结合护理

口腔感染是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患者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难以控制,且对患者有一定的危险性。为降低aL患者化疗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200101~200601,我科对aL化疗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口腔护理,并与常规口腔护理对照,探讨中西医结合口腔护理防治aL化疗后口腔感染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共观察aL化疗患者62例,62例均为200101~200601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且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符合aL的诊断标准[1]。62例被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7岁~42岁,平均年龄28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岁~40岁,平均年龄34岁。aL分型:中西医结合组m115例,m211例,m54例,m62例;对照组m113例,m212例,m54例,m6型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轻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剔除标准:化疗前已有口腔黏膜糜烂或溃疡,或已有齿龈红肿或化脓的患者。

1.2治疗方法与判断标准

1.2.1化疗方案

62例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均采用标准Da(3+7)方案[1]:柔红霉素(DnR)45mg/(m2·d),静脉注射,第1~3天;阿糖胞苷(ara-C)100mg(m2·d)静脉滴注,第1~7天。全部病例均采用高蛋白、易消化及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并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1.2.2口腔护理

对照组自化疗开始第1天即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含漱,然后由护士取消毒后的棉签蘸取朵贝尔氏液,擦洗患者的齿龈、舌及口腔黏膜,3次/d,共14d;同时对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先按以上方法行常规口腔护理,然后由护士用自制的“三黄二白汤”行口腔内喷雾(喷雾后含漱时间>3min),3次/d,共14d“三黄二白汤”方剂为:黄连10g,黄柏20g,黄芪20g,白芷8g,白及15g,以上方剂用500ml温开水浸泡12h后过滤,加洗必泰50ml装瓶备用。每天详细观察患者口腔及齿龈,记录有无黏膜充血、糜烂、溃疡,齿龈有无红肿、化脓,并分别于第7天和第14天对有黏膜糜烂或溃疡,或有齿龈红肿、化脓的患者行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采集标本时注意尽量选择黏膜有糜烂或溃疡,或齿龈有红肿、化脓处的分泌物。

1.2.3判断标准

并发口腔感染:口腔黏膜有明显糜烂或溃疡,或齿龈有红肿或化脓,且分泌物培养有致病菌生长者。

无口腔感染:口腔黏膜无明显糜烂、溃疡,齿龈无明显红肿和化脓者;或口腔黏膜虽有糜烂或溃疡,但分泌物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者。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病例并发口腔感染的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组并发口腔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35,p

3讨论

3.1aL化疗后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据文献报告,恶性肿瘤化疗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为66.0%~88.0%[2]。aL患者化疗后易并发口腔感染的原因主要为:①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抑制了正常的骨髓造血,导致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②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使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使免疫力进一步下降。③aL患者因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易导致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④某些化疗药物如阿糖胞苷等,可造成口腔黏膜破溃,易形成感染创面[3]。aL患者化疗后口腔感染常可成为全身感染的病灶,若处理不当可进一步发展至败血症而危及生命,而合理的口腔护理则是防治aL患者化疗后口腔感染的重要措施。

3.2中西医结合口腔护理的作用

中医认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热毒搏于颌面,气血凝滞,热灼血肉,腐坏成面痈”,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排脓。“三黄二白汤”方剂中的黄连、黄芪、黄柏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易引起口腔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等均有抑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白芷淡渗利湿、退热泻火;白及生肌止痛;洗必泰有利于清洗口腔,调和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功效。本文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aL化疗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降低化疗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其方法简便易行,优于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0.

[2]郑玲,王春英.对口腔护理的认识[J].护理学杂志,2000,15(6):382.

[3]郑春荣,秦晶,吴杰.加强口腔、肛周护理降低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率[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14.

口腔医疗护理篇2

关键词:医护配合;预防;口腔急诊;医疗风险;作用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就诊模式的转型,各医院急诊科不仅是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中心,还成为社会-医疗供需矛盾的缓冲区和矛盾突显区,对急诊科的医疗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口腔专科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与综合医院一样承受着医疗和社会两大执业风险的压力。由于口腔医学专业和布局的限制,以及口腔疾病人群的广泛性和就诊的不及时性,使得非门诊时段的急诊就诊安全管理成为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非门诊时段的行政管理是薄弱的,因此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成为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1]。作者近3年来将医护配合作为急诊科的安全管理手段应用于临床工作,在预防口腔急诊医疗和护理的风险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统计2013年10月1日-2016年10月1日共接诊的急诊病例153452人次。其中2013年度接诊46756人次;2014年度接诊51786人次;2015年度接诊54910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8.39%。3年接诊病例中,颌面创伤病例14578例,占本组病例的9.50%;急性牙痛69053例,占45.00%;颌面部急性炎症43488例,占28.34%;急性口腔内出血3836例,占2.50%;非急症病例22497例,占14.66%。3年期间治疗急诊患者中,存在医疗安全风险病例132例,占本组病例的0.086%。

1.2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近3年期间在口腔急诊患者治疗中存在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风险的13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和总结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应用医护配合方法降低医疗风险的效果和体会。

2结果

2.1医疗风险隐患的原因分布

本组132例医疗风险隐患中,技术质量隐患84例(医疗66例,占78.57%;护理18例,占21.43%);医疗服务48例(医生32例,占66.67%;护理16例,占33.33%),具体分布见表1。

2.2医护配合避免医疗风险隐患的效果

本组132例中,通过医护配合成功避免医疗风险126例,占95.45%;发生医疗安全事件6例,发生医疗风险6例,占4.55%(其中医疗技术纠纷3例,科内解决2例,院内解决1例;医患服务纠纷3例,全部在科内解决)。多年来通过医护配合的医疗安全管理方法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急诊科的医疗风险,而且使得急诊科成为我院连续8届的优质服务先进集体。

3讨论

3.1口腔医院急诊科的工作特点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学科的细化,口腔专科医院的独立建院使得口腔医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口腔疾病人群的广泛性和就诊的不及时性,使得非门诊时段的口腔急诊就诊流程压力逐年提高。然而口腔医院不同于综合医院由多学科共同参与急诊值班,遇到急、危、重症可以互相支援,辅助科室齐全。口腔专科医院非门诊时段科室医护人员的单一性和行政管理的薄弱,医护人员工作中遇到的风险和安全隐患需要独立面对,他们既是工作者又是管理者[2]。

3.2口腔急诊医疗的执业风险分析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型,近年来医患信任危机严重地影响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急诊科已成为医患纠纷和伤医事件的“重灾区”。由于夜间就诊患者疾病的突发性和疾病转归的不可预知性,使得医疗风险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特别是颌面创伤病因的不同,以及对日间门诊治疗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对救治要求的不客观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社会风险,一旦处理不妥将会发生医患纠纷甚至伤医事件[3]。由于口腔急症在病种、症状、诊断及处理方面均具有与口腔常见病不同的特殊性,并且口腔急症的转归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随时根据病情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另外夜间突发医疗事件多,个别时段出现医疗高峰,需要医生既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又要具备敏捷、灵活的服务技巧。由于夜间是人体生理状态较差的阶段,对于这种高风险状态下的医疗工作特别需要医生和护士间的密切配合,否则很难完成医疗任务,甚至会发生医疗安全事件。

3.3医护配合在防范医疗风险的作用及培训

3.3.1医护配合在防范医疗风险中的作用在口腔急诊医疗中,绝大部分的治疗项目是由单个医师独立操作完成的,术中需要护士的协助和配合。由于口腔急诊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病程的不可预知性,夜间医护人员的单一性,使得医疗中的鉴诊分诊、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颌面创伤的清创缝合中呼吸道的监护,急性牙痛的牙位和麻药的核对,口腔急症的输液观察,重症患者的转诊都需要医护之间的配合完成,如出现配合失误就会发生医疗差错和医患纠纷。近年来临床上医护配合的各种模式报道较多,特别是四手操作和六手操作在口腔医疗中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医疗风险的发生。由于急诊科不能停号,使得夜间医护人员生理状况的严重透支,加之当前医患关系的信任危机,使得医护之间的配合、支持、帮助更为重要。加强非急诊患者的鉴诊和急诊患者的流程管理,以方便医生提高治疗速度和质量,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将护理工作中的“三查八对”制度引入口腔急诊医疗中,有效的提高了急诊科的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

3.3.2医护配合能力的培训由于专业的限制,口腔专业的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更多的局限于口腔医学领域,而对多发伤和严重的颌面部感染而涉及的多学科医学知识和技能,特别是生命急救的能力明显不足,例如: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能;急救药品适应证的掌握;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急救设备的使用都应成为培训的重点[3]。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危、重症病例的讨论,每年度开展科内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实战演练,以检阅医护之间的急救配合能力。另外对医护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夜间医疗高峰期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躁情绪,培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的职业素质。护士要熟知疾病的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医生要懂得口腔急症的护理常规,医护之间的配合默契必须建立在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

3.4医护配合的方法

3.4.1颌面创伤救治中的医护配合伴有严重出血和骨折移位的颌面创伤,护士应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对出现生命危象的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和氧气吸入,配合医生控制出血和将移位的骨折断进行复位。在急救中对呼吸道进行严密的监护[4]。对于老年外伤患者做好心电监护下协助医生进行清创缝合,对低龄的外伤患儿术前做好心理干预,使患儿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3.4.2急性牙痛治疗中的医护配合急性牙痛是常见的口腔急症之一,由于口腔的解剖特点,牙痛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特别是患牙牙位的正确诊断和术前核对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另外,物的选择及核对非常重要,特别是心血管病患者麻药选择和注射不当会发生严重的医疗风险;护理工作中的“三查八对”制度有效的规避了医疗风险。

3.4.3输液观察患者的医护配合口腔专科医院的患者输液工作是由急诊科的护士承担的,由于输液患者均是口腔重症,因此输液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必须由医生协助完成。对于输液中的不良反应的急救也需要医护之间的配合[5]。

3.4.4危重患者转诊的医护配合急诊科对于口腔急、危、重症患者及时处理后往往需要转科或转院,在转诊前的对生命体征的检查和记录需要医护配合共同完成,并与相关科室或“120”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在转运途中做好患者的监护,并将病情向家属进行交代[6]。

3.4.5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中的医护配合在口腔急症治疗后的健康宣教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的心理恐惧,往往对护士的单一宣教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过后遗忘,因此对病情严重或是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相互配合进行健康宣教,已达到患者和家属理解和重视,必要时通过随访进行健康指导[7]。

4小结

近年来,将医护配合方法应用于口腔急诊医疗风险的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8•12滨海新区爆炸伤救援中这种医护配合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验证。作者体会到:医护的配合首先要从科主任与护士长之间的默契管理配合开始,这是科室预防医疗风险的基础。在这种密切交叉、互补的管理下,形成医护配合的科室文化和氛围,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培养、支持、帮助成为医护配合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锐,李金源,任运辉,等.牙科诊疗操作医护配合模式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3):242-244.

[2]任建强.急诊急救工作中医护配合问卷调查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9):839-842.

[3]侯晓文,冯秀芝.医护配合不当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5):741-742.

[4]刘家文,刘光碧,张洪敬,等.医护配合培训在提高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41-42.

[5]邝蕾,黎雪娟,吴伟.流程管理在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55-1557.

[6]裘文娟,陈肖敏,俞永美.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院内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58-61.

口腔医疗护理篇3

【关键词】口腔科;护理;医护配合

要做好口腔科护理工作,要做到做好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工作,做好分诊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等等,做好护理工作需要认真对待每项工作,认真做好每个步骤,要做到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下将对如何做好口腔护理工作进行简要探讨。

1做好医护配合工作

护理工作做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医生的工作效率,因此做好医护配合工作是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口腔科来说,门诊病人较多,病情不一,较为复杂,病人对于口腔科学的了解程度也不同。口腔门诊经常出现病人对于病症的描述与实际检查结果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情况就需要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做好解释工作。例如牙髓炎病人主诉左上第四颗牙疼痛,而确诊部位是左下第五颗牙,如果病人对诊断结果存在异议,护士应耐心为病人解释,在患有牙髓炎时,对于疼痛部位的定位错误时常有现象;并用牙片为病人做出科学地解释,在病人了解情况后再为病人进行治疗。

另外,口腔科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所需仪器较多,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难度。这就需要护士应在简要了解病人的情况后积极主动地做好分诊工作,减少医生诊疗过程中的不必要工作,并积极为病人解答问题,增加病人就诊信心。在医生诊疗过程中,护士应为医生积极准备好诊疗所需器材和物品,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为病人和医生更好地服务。

做好以上的工作,使医护和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门诊的工作效率,提高门诊的整体形象。

2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就诊时间

口腔科诊疗工作多在口腔内进行,要求较为精细,耗时也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和患者都会感到疲劳,护士就更要按照医生要求,配合好医生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诊疗时间。在诊疗过程中,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四手操作。比如在根管治疗中,根管的预备难度较大,护士在工作中应首先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并配合医生进行四手操作,即护士根据治疗步骤准确平稳迅速地为医师传递所需器械,随时用吸唾器吸出病人口腔中的血液和唾液,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使医师顺利地进行治疗,避免医生在等待护士提供器械上浪费时间。

实践证明,四手操作具有积极作用:第一,使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第二,提高了诊疗质量。第三,可以帮助医生节省时间,保留体力。第四,使医护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提高医护的操作熟练度。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懂得统筹方法,真正做到提高工作效率。

3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以下将心理护理工作分为两大类。

3.1对初诊稳定型患者的心理护理第一,重视口腔健康,主动就诊。这类患者的特点一般是具有一定的口腔健康知识,重视口腔健康呢,能及早发现口腔疾病,而且能够在治疗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治疗,因此,在进行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时,只需进行基础心理护理。第二,急重症就诊的心理护理。如急性牙髓炎患者会感到疼痛难忍,迫切需要到医院就诊。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尽快安排就诊,进行一定的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增加病人治愈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第三,追求口腔健康完美者。此类患者首先要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医生,对就诊要求较高。因此,护士应该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就诊状态。还可以帮助病人选择适合的医生,使患者得到最满意的治疗。

3.2对初诊不稳定型患者的心理护理第一,初次就诊产生恐惧心理。很多患者在就诊前通过某些渠道了解到很多不正确的情况,认为口腔治疗过程是十分痛苦难忍的,这给患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压力,让患者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甚至有患者看到诊疗器械就无法继续治疗。护士一定要为患者讲述治疗的步骤,并耐心介绍治疗的作用,缓解患者恐惧心理。第二,病痛导致的烦躁心理。很多口腔疾病产生的疼痛较为剧烈,使患者产生烦躁心理。护士应该耐心的询问病情,分散患者注意力。第三,对于治疗的不满心理。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疼痛加剧,或者修复失败,使患者产生不满心理。护士应耐心了解患者的情况,了解影响治疗效果的原因,并仔细向患者解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获得治疗的信心,使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

4预防交叉感染

4.1口腔是发生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对口腔科治疗中的整个操作过程和消毒工作更应该加强监督管理。

4.2在口腔门诊的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双手与患者接触频繁,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各种病原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尤其是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与唾液。为了消除交叉感染.我科采取的措施为:医护人员操作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每次操作前后要洗手。手套一次性使用。

4.3患者使用一次性漱口杯、一次性吸唾器和一次性口腔治疗盘。一般牙科器材先采用浸泡消毒:一般患者污染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时间30min;乙肝病毒污染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时间60min;污染严重时作2次消毒;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用2000mg/L的古氯消毒剂浸泡后,做无害化毁形处理。

4.4高速手机、牙钻、扩大针等牙科器械均采用高压蒸气消毒。

4.5各诊室消毒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2次/d诊室紫外线照射,60min/次;每天用500mg/L有效氯对工作区域进行擦试及地面湿拖2次;随时清理痰盂血迹、痰渍等。

5积极进行宣教工作

护士应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口腔健康进行呢积极的宣教工作,让病人了解口腔疾病产生的途径,以及如何做好日常口腔保健工作。利用图片录像模型资料向病人讲解常见病多发病情况,病因危险性和防治方法,向病人推荐使用口腔保健用具,广泛宣传保健牙刷和牙线的优点,正确的刷牙方法,预防和重视口腔疾患。在口腔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健康宣教并向病人交代治疗后的注意事项,防止感染再发生。口腔专科有很多药物的用法比较特殊,局部用药较多往往在口腔内用药,如碘甘油口疮膜漱口液等,病人担心吞下肚而拒绝使用,宁愿服用口服的药品。如有这样的病人,护士应介绍局部用药的益处,可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同时保证了局部药物浓度。对于儿童,建议用棉签蘸药液擦洗,医护共同宣讲使病人了解其重要性。

口腔医疗护理篇4

【关键词】护理管理;降低;口腔科感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29-02医院感染是说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因为医院内的感染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口腔科,因为人们目前对于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开始增加口腔检查的频率。在口腔检查和治疗过程中使用多种大量医疗器械,直接作用在患者的口腔疾病上,不可避免地与唾液、血液等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接触。因此,在口腔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消毒隔离的原则,以避免乙肝、艾滋病、梅毒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口腔科的感染率和口腔护理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医院的内部口腔护理管理应进行整体调整,从而对患者进行出色的护理干预,使得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力度能够深入到口腔科的护理工作之中,给患者也带来了福音。因此,发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口腔护理管理措施是口腔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和护理管理人员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使得医院护理管理程序向标准化发展,有效地规范护理行为,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在2010年6月,医院口腔科严格按照《医疗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并能有效地切断医生和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的感染,使得院内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医院从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共收治了509例口腔患者作为对照组,240例为男性,女性269例,平均年龄48岁,将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524例患者的护理管理作为实验组,男253例,女256例,平均年龄44岁。口腔科对这个期间的患者进行感染状况的对比。其患者病因主要是拔牙、补牙和牙齿清洁,两组病人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在科室内部接受治疗处理,因为没有护理管理措施,所以只给予常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我院有护理管理措施,所以给予他们全面的口腔护理管理。对两组治疗后的患病率进行分析和评估。

1.3统计学观测到的两组数据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SpSS社会科学统计程序)统计处理完成。以p

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发展特色口腔护理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比较观察两套数据,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来完成此过程。p

3讨论

医院在2010年进行了口腔护理管理的重大改进后,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3.1口腔科的消毒管理

3.1.1口腔科的消毒管理口腔科具有医疗器械体积小、分散的特点,医护人员要执行的操作与患者的分泌物和血液等有直接的接触,所以,应该在口腔专科的消毒室中设置预处理池和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预处理池中的消毒液为0.1%至0.2%有效氯溶液,预处理池消毒剂需要浸泡30min。清洁区域应严格限制外出人的次数,以确保空气环境的清洁。而且消毒设备应该按照操作进行包装、密封、消毒、灭菌、储存以备使用。治疗操作的时候必须做一人一个器械、一人一套消毒设备、一人一双手套和一次性口腔治疗托盘[1]。

3.1.2门诊口腔科管理门诊口腔科室因为牙床分布的比较广阔、而且人员流动性很大、空气中存在各种飞沫传播杂菌。所以我们每天用0.1%有效氯或专用清洁剂来清洁处理装置和相关的物品表面,每天定时开窗通风30min,封闭房间,每天上班前进行紫外线消毒。而且要实行同一天签名记录系统。护士要配合好医院进行传染病监测统计的各个方面。如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的手、表面消毒剂的监测。

3.2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在口腔科之中,口腔护理人员的工作与患者的感染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加强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才能确保患者的口腔病情稳定,从而康复。首先,我们护士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了解和掌握医疗知识,严格要求一次性用品,如果证件不完整,要严格禁止使用;严禁使用没有消毒日期的灭菌包;严格禁止使用破漏的包装。在实时操作的过程中,护士和医生需要保持坐位操作,而医生坐落在患者头部的后面进行治疗,护士位于患者头部的左前方,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的双手需要协同完成口腔护理。在治疗中,护士应及时收拾治疗产生的污染物或颗粒,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减少交叉感染[2]。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消毒隔离工作已经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由于护士与病人、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访问最频繁、最密切,所以护理人员的严格无菌护理操作增加了患者康复的信心。

3.3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要想将口腔科控制感染的工作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我们应及时与医院领导进行详细的沟通,以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此外,为了提高口腔科感染控制意识和自我意识,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坚决执行。我们将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方法基本要求》作为指导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我们会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感染控制以外的各种知识和会议,尤其是口腔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灭菌的相关知识培训,并且定期对其进行评价、考核,对其评估的基础上的表现给予奖惩[3]。参考文献

[1]林金伏,刘河娣.口腔专业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7(4):251.

口腔医疗护理篇5

【关键词】口腔诊疗感染;细节护理;常规护理;控制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也越来越倾向于注重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方面,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和观念发生明显变化[1]。口腔门诊在医院门诊部门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其就诊患者不断增多。现代口腔诊疗技术虽然较为先进,但是由于诊疗修复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容易给患者的口腔带来潜在的感染风险[2]。要降低口腔诊疗感染的发生率,关键在于护理人员的细节管理意识及具备严格的感染质量控制措施。细节护理模式是现代新型的护理模式,注重护理细节,加强各个环节的预防措施,按照护理操作规范严格实施,以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口腔诊疗[3]。本研究采用细节护理措施对我院口腔诊疗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口腔科接收的患者270例,其中男155例,女115例,年龄20岁~80岁,平均年龄(41.0±2.9)岁。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35例,男75例,女60例,年龄20岁~80岁,平均年龄(41.0±2.5)岁;对照组135例,男80例,女55例,年龄20岁~80岁,平均年龄(41.0±2.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如下。1.2.1加强护理人员的细节管理意识建立系统、规范的制度控制医院感染,严格要求医护人员认真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实施医疗服务,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认真的工作习惯。对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内容主要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消毒技术规范,并且根据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对细节护理管理重要性的认识。1.2.2改善口腔科诊疗环境口腔科诊室不仅是口腔检查的空间,还是治疗的场所。因此,人员流动量较大,容易引起空气浑浊,对诊疗室的环境造成污染。为了保持诊疗室的干净整洁和卫生,规定除正在诊疗或治疗的患者外,其他候诊或陪诊人员不能进入诊室,以减少室内人员流动。设定每天早上、下午上班前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各1次,每次1h。每位患者治疗结束后更换牙床套,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牙床操作台、推拉手、接水槽及各治疗连接管后再用清水擦拭,医师工作台、诊疗室地面每天上班前用消毒液及清水先后擦拭。确保室内通风条件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降低病原菌的浓度,避免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舒适、无菌的诊疗环境[4]。1.2.3注重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灭菌后器械的摆放口腔诊疗器械存在多个腔隙,并且结构较为复杂,难以彻底清洁和消毒。应当根据诊疗器械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清洁,同时注意保护诊疗器械,切忌使用腐蚀性液体浸泡诊疗器具。制定严格的消毒灭菌流程,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流程对器具进行清洁消毒,坚持一人一用一消毒[5]。诊疗器械清洁干燥后用纸塑密封包装,注明灭菌时间后高压灭菌,有效期为半年,凡打开包装超4h后即使未用亦必须重新包装并高压消毒灭菌后再用。器械按种类及型号大小分类并按消毒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放置以方便取用,避免翻找磨擦引起外包装破损,每日检查每件器械纸塑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对有破损重新包装灭菌,确保各种灭菌用品无菌。1.2.4加强口腔诊疗感染的防范意识禁止与口腔诊疗无关的物品进入诊疗室,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手套及穿工作服,接触每位患者前后按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注重手部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牙床操作台用贴膜覆盖,牙床治疗台及治疗照灯推拉手套上治疗时拆下的手机头、洁牙器的纸塑包装套,平时收集好这些纸塑包装套,每次治疗结束撤离包装套及外贴膜并放置到加盖的垃圾桶,以免治疗时患者的血液、唾液飞沫对推拉手柄及操作指示台的污染。严格执行一人一套灭菌器械及用品,一次性物品用后分类置入加盖的容器,手机头、牙挺、牙钳、针头等非一次性物品立即转移到清洗间清洗,避免留置在诊疗室造成空间污染。每位患者在使用口腔器具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手部以免被器具所伤[6]。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一共包括4个级别,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的评估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态度、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的意识等。护理效果评估内容包括口腔黏膜完整度、牙龈肿胀程度和感染的情况,一共3个级别,优、良、差。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口腔感染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优良率达到92.59%,口腔感染率为1.48%;对照组护理优良率为81.48%,口腔感染率为3.7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明显更高,口腔感染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例如牙周病容易导致患者的心血管组织受到感染,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证明,血液疾病的发生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7,8]。社会文明的进步促使人们改变自身的口腔保健观念,现代人口腔健康意识显著提高,也导致口腔科患者明显增加。过去临床诊疗技术是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忽略对相关诊疗护理流程和制度的完善,致使患者治疗效果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给患者的身心和经济均带来损失。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护人员所承担的风险明显提高,目前口腔诊疗感染已经对医疗质量产生严重的干扰,医护人员必须提高对自身工作风险的意识,注重诊疗卫生及无菌操作,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提高医护的安全程度。细节护理模式是现代新型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从护理细节入手,注重每一个护理环节的工作实施,充分体现出现代护理人性化的特点。在口腔科细节护理中,注重口腔诊疗室的消毒和清洁,确保诊疗器具无菌,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具备纯熟的专业操作技术和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细节护理还注重制度执行的监督,要求口腔诊疗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落实每一个细节,通过监督反映落实的效果。本研究采用细节护理对我院口腔诊疗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优良率达到92.59%,对照组护理优良率为81.48%,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8.5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8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细节护理措施应用于口腔诊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在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实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洁英.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71-72.

[2]刘丽.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作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4):160-161.

[3]胡学兰.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刊),2014(11):296.

[4]吕惠.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6,3(2):85-86.

[5]谭文宏,牛林,崔蜜,等.浅谈口腔修复生产实习教学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196-197.

[6]谭文宏.从护理角度分析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C].2015年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347-350.

[7]赵树红,张晓洁.口腔诊疗医院感染的因素与对策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75-276.

口腔医疗护理篇6

[关键词]护理管理;口腔医院;医院感染;门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4(c)-0167-03

医院感染是与医院的建立相依并存的世界性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技术、抗菌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病原微生物类型的不断演变,医院感染已成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已成为评价医护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1]。

医院感染能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延误患者康复时间,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不断有关于医院感染的严重事件的发生的报道,这些感染事件给患者和医院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口腔是人体的四大菌库之一,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生态系统[2]。口腔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综合医院有着许多共同性,但更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医院感染日益被重视,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成为重点,做为口腔专科医院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贯穿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每个环节。所以,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口腔医院的特点

1.1口腔医院的特点

口腔专科医院有着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3]。门诊患者多,儿童和老年患者较多。口腔疾病的诊治基本上都是在口腔内进行和完成的。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它们可以直接污染各种设备、器械以及医护人员的手等。

2口腔医院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2.1空气介导的交叉感染

在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各种器械和物品,牙钻、洁牙机在高速旋转工作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沫、气雾和气溶胶,这些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气沫、气雾和气溶胶对诊室内的空气、物体表面造成污染,还可以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口、眼、鼻黏膜及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内,从而引起医护之间、医患之间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2.2口腔医疗设备介导的交叉感染

2.2.1口腔手机、三用枪介导的交叉感染口腔综合治疗台内部管道系统复杂,与连接在其上的手机、三用枪等一起组成了口腔的基本治疗单位。当综合治疗台、手机停止转动的一刹那,手机头部的空气呈现负压的状态,该状态已经ojajavi等实验研究证实。这种负压状态可导致患者口腔内的血液、分泌物吸入手机内部的水、气管道系统和死腔,病原微生物会在管腔壁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同理,用于冲洗口腔和干燥牙体表面及窝洞的三用枪也会产生回吸现象。由于手机、三用枪是有腔器械,而且管腔细小,不易清洗。若处理不当,再次使用时回吸物质就可能随着转动喷出的水雾进入另一患者的口腔,造成交叉感染[4]。

2.2.2其他口腔治疗装置介导的交叉感染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种口腔治疗装置配备越来越多元化,如高频电刀、牙髓活力测定器、光固化机等均要进入到患者的口腔内进行操作,常在短时间内反复为多个患者使用。若无全面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控制污染的措施,将会成为介导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

2.3口腔材料、药物使用过程中介导的交叉感染

口腔的各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口腔的各种材料和药物,如口腔内科在治疗牙髓炎、龋病等常会使用安抚镇痛、窝洞消毒、盖髓、失活、干髓、根管消毒等药物。但这些药物每个患者的用量并不大,常常很多患者共同使用这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取拿并与其他药物混合在一起调拌,在操作过程中若操作不规范,稍有不慎,极易成为交叉感染的介导。

2.4口腔印模、模型介导的交叉感染

口腔修复、正畸科的患者,口腔印模直接接触了患者口腔内的唾液甚至血液,表面有很多微生物,包括某些致病菌,若口腔印模未经消毒处理即灌注模型,则很容易在技工室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3护理管理在口腔医院门诊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3.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组织

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指导下,组织医院护理系统中相关人员成立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是每一个科室的负责人,管理小组针对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近远期工作计划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切实可行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计划是做好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第一步。管理小组要通过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随时抽查以及深入一线等途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使医院感染的各项预防措施持续处于良好的状态。

3.2提高全体护理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培训力度

有针对性地专业培训和教育是做好医院感染的基础。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对护理人员不断地进行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等的培训和教育;选派骨干护士参加有关的医院感染培训班;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关于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关于消毒供应室的“两规一标”,不断强化和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在护理工作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在进行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5]。

3.3诊室环境管理

保持各诊室的空气流通,自然通风,尤其在使用空调时,更要注意诊室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以减少空气中各种微生物的含量。每日诊疗结束后,用含氯消毒液刷洗痰盂、擦拭台面、有薄膜覆盖的物体及时更换薄膜,湿拭清洁地面,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及时清洁地面,用臭氧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减少细菌存留造成的污染。

3.4在诊治患者时要做到“六个一”

口腔疾病的诊治基本上都是在口腔内进行和完成的,接触到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所以,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对每个患者都应做到“六个一”,即一套检查盘、一副或多副手套、一支或多支手机、一套小器械、一套隔离膜、一杯消毒液。

3.5四手操作

是在口腔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通过医护人员四只手同时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3.6正确洗手

洗手是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预防感染扩散的措施,仅此一项措施,就可以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6]。因此,在进行操作前后都应做好手的卫生,应正确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双手[7]。洗手可以清除手上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进行传播,每一诊室或每一诊疗椅位,均应设洗手池,要求其位置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即使用脚、肘、膝操作开关或感应开关。使用医用洗手液,擦手巾必须清洁干燥,一人一用,最好是使用一次性擦手巾。洗手方法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

3.7个人防护

强化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意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即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规范着装,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在为患者治疗,特别是开髓、洁牙时要戴面罩或眼罩,对治疗中患者的双眼也应给与保护。在做牙体治疗时使用橡皮障,可以有效地减少唾液、血液而形成的污染气雾,同时也可以防止治疗中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创伤和继发出血。标准预防强调的是双向防护,既可以防止病原菌从医护人员传播给患者,也可以防止患者把病原菌传播给医护人员。在口腔诊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距离极近,如果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及防护意识不强,则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8]。

3.8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

对使用后的器械,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口腔器械种类多、形态大小不一、材质各异。如钻针短小,前端为多层次锯齿状,不易清洁干净;如手机,精密度高,为有腔器械,有水、气道管腔系统,手工无法清洗干净。口腔器械使用频繁,被血液、唾液、炎性坏死组织等污染的机会多,必须严格消毒或灭菌。对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对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包括手机、车针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对接触患者完整皮肤、黏膜的器械,包括口镜、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对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前必须消毒。本院对重复性的医疗器械,均在使用后由消毒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

3.9维持就诊秩序,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护士是医院内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每一项护理操作、每一条规章制度都应该向患者做必要的宣传教育,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以及预约复诊时间等,都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以使患者能更好地治疗和预防疾病。同时,管理好患者、维持诊室良好的环境和秩序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

3.10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点,是护理管理的一部分。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储存等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加大对保洁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组织他们学习《医疗废物处理条例》以及关于医疗废物、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严格做到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及时清运,并在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

3.11监督及监测

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时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等的监测,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科室,进行整改或改进。

3.1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于口腔专科医院,每一个科室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其中消毒供应室又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对消毒供应室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用物处置流程,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意识和素质,对消毒灭菌物品按规定进行各项监测,保证全院消毒灭菌物品的供给。

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而这些技术措施都离不开护士的护理操作。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项工作,护理工作贯穿了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因此,护理管理工作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7.

[2]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03.

[3]吴红梅,陆金星.规范化管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8):2037-2038.

[4]郭敬珍,沈迈旗.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的规范管理[J].中国学杂志,2004,21(1):76-78.

[5]陈茜,彭丽娥,宋军燕,等.综合性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8):135.

[6]钟秀玲,程棣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7.

[7]赵中,何惠明,唐金梅.综合性医院2011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2,6(19):140-143.

口腔医疗护理篇7

1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贯穿于病人就诊全过程

护理业务主要是助疗和分诊,而助疗的病人、分诊的对象一般是疗养首长、在职官兵、职工、退休老干部以及对外门诊人员,因此,口腔护士应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格局,从每一个细节人手。

1)缩短就诊流程,减轻疼痛。通过所掌握的口腔医学、口腔护理知识,口腔专科护士应整体评估、分析和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需求,帮助个体和人群减轻口腔疾病带来的身心痛苦,使服务对象获得最大限度的健康需求。建立患者就诊流程,例如:口腔科门诊工作均采用预约制,患者就诊在实施挂号、登记等一系列手续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协调、合理安排,避免候诊过久,切忌冷落候诊时间长的患者,哪怕是递上一杯水,聊上几句话,最佳的方式是在此期间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宣教。

2)加强身心护理,对不同病人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运用就诊复诊介绍、宣传健康知识,查体时进行健康指导,观看口腔保健vCD,提供口腔健康教育与保健的咨询和教育服务,不断向患者提供接受口腔卫生保健教育的机会,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改变口腔健康教育的环境。达到以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以治补防、以防促治的_目标。为病人提供整体的预防保健护理,达到促进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和恢复口腔功能的目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2口腔护理除具有临床护理的特点外。还具有口腔专科护理的特点

1)引领患者就诊。大到从患者挂号后的候诊、候诊时的宣教,直至就诊期间的配合、治疗术后的安排等等,小到护理人员的、站位,患者的等等,护理人员要将护理工作贯穿全程。

2)调拌技术。如牙体牙髓病应用修复材料种类很多,调拌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修复材料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护士必须很好地了解修复材料的性能、配制比例、调和时间等情况,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任务。

3)器械的使用。如吸引器是现代口腔治疗中必备的工具之一,为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应及时吸净口腔内的水雾、碎屑及唾液。因此,护士在进行操作时,要不影响医生的视线,及时吸引,掌握口腔内不同部位治疗时吸引器的放置位置,确保口腔内操作空间,同时不要紧贴黏膜,动作轻柔,避免放入病人敏感区域等。

4)手术的注意事项及临床观察。如种植义齿:做好术前准备、病人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及恐惧心理,避免空腹,因低血糖可诱发晕厥。手术室的消毒、备好麻药、准备好用物及器械,必要时备好急救药品,严格无菌操作,实行“四手操作”。术后护理:清除面部污垢、血迹等,弃去一次性物品,清洗吸托,并进行健康指导,术后当天禁吃过硬、过烫食品,避免过多说话等口腔剧烈活动,术后1~2d可以局部冷敷,减轻水肿等,按时复诊。只有运用好“四手操作”技术,掌握好医、护、患人际沟通的技巧,才能达到医护配合默契,取得病人的信任,以满足病人生理、社会、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3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医院物流管理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1)口腔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大小不一,使用的仪器、材料件小、精细、昂贵,需要进行特殊的保养和消毒处理。保证治疗所需的卫生耗材物流及设备物流到位良好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因此,要做好请领计划,填写领报表,医疗器械设备要账物相符,责任到人,按时保养维护,消毒液药品按要求妥善保存。

2)护理人员应强化管理意识,加强责任心,将物流细化到每个人,建立消耗性物品逐日发放登记表,各类物品定位定量存放,专人保管。毒、麻、专人专账加锁保管,用后及时补充。

3)根据工作需要,口腔护理人员要掌握自己所配合的医生对各种物品的耗材情况,为医生的成本分析提供详细的数据,为医院成本核算及效益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做好后勤保障。

4口腔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口腔疾患的各项治疗操作均在口腔内完成,病人流量大,仪器、器械使用频繁,口腔器材和医务人员的手随时可被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唾液、血液污染,如处理不当,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极易造成院内感染。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一套严格的消毒方法和管理制度。

1)我院领导重视,成立疗养院感染管理小组,明确岗位职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进入病人口腔内的诊疗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使用一次性器械盘。对诊室统一布局,实行一人一诊室,预防空气飞沫传播疾病,保持口腔诊疗室内外环境的整洁,空气清新。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做到通风2次/d。

3)器械消毒灭菌按照去污―加酶浸泡―超声清洗―保养―消毒灭菌程序进行。

4)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传播疾病。

口腔医疗护理篇8

关键词: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63-02

当下社会中,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在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占据的比例较大。而对于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维护工作,因为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情况,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医务人员不但要对其进行技术治疗,还应该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这也是口腔修复护理的工作内容。

1老年人常见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1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一般呈现下降的趋势,无论是组织结构、脏器功能、免疫力还是精神状态都有明显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化也让老年人动作迟钝,对于口腔修复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1.2口腔情况。由于饮食习惯、营养不良、口腔卫生不注意等问题,老年人普遍存在龋齿、牙周病等口腔问题,牙齿缺失严重,存留的牙齿一般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通常表现为过度损耗、移位、神经系统破坏、松动、残冠数目多、上下牙齿不吻合、口腔黏膜退化、口腔干燥和咀嚼肌退化等临床表现。

1.3心理特点。老年人具有较多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就医的时候,恐惧、固执的性格表露无遗。极大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让他们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情接受治疗,还有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脑功能的衰竭,导致了老年人在就医的时候和医师的沟通不顺畅,往往因为自己固执的坚持和难以理解的表达力,而不和医师合作,导致治疗效果差。在进行口腔修复护理的时候,对于治疗器械也存在恐惧心理,不能积极配合医师,影响理疗效果,这种现象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而表现的尤为严重。

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耐心降低。对于口腔修复有不符合实际的期望,而对于过高的治疗费用往往难以接受。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其耐性也下降,而口腔修复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样复杂长期的治疗护理中,老年人很有可能出现多疑和急躁的情绪。有的希望能够一次诊疗完毕,还有的渴望义齿完美无缺,对于诊疗费用多有担忧,治疗效果还没有显现的时候也精神紧张,这些都大大影响了治疗效果。

2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护理

2.1治疗前护理。治疗前的护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过程,首先要创造整洁的治疗环境,这可以让人感觉安逸、放松,减少老年人紧张和焦虑的心情。护理人员应该穿戴整齐、行为规范、态度温和、始终微笑,做到有问必答、谦恭有礼、兢兢业业、尊敬老人,真正拉近医护人员和老人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为了快捷老年人的就诊,应该建立一系列的便利措施,来减少就业流程,比如电话预约、简单化就诊手续等。在接受医师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先了解老人大致的身体状况和口腔牙齿情况,如果有一些系统性的疾病,先确认是否属于复杂病例,全方面掌握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以此为基础为老年人选择合适的医师,切实保障医疗的质量,缩短老年人口腔诊疗的时间,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

对于身体机能差的老年患者,应该首先进行全身疾病的治疗;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应该让其家人再旁陪同,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感;对于精神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应该温言细语、主动为其服务,热情耐心,真正换取老年人的信任,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应该热心地搀扶其进行治疗,主动热情交谈,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并放松其心情。调整椅位,让老年人以最舒服的姿势接受治疗,叮嘱其保管好随身物品。开始治疗的时候,应该尝试和老年人说说家常,以缓解其紧张情绪。询问老年人病史的时候,应该仔细聆听,切不可随意打断,或者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保护好老年人的自尊心,消除紧张和多疑的感觉。护理应该辅助医师做好病史记录,了解病情,认真检查口腔,在确定治疗方案的时候,应该用平和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及其家属介绍可能的口腔修复方案、费用和疗程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的临床恐惧心理,在治疗之前要向其耐心详细地讲解治疗的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做细致的解答。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配合医师工作,时刻观察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现象,在旁安抚其紧张情绪,帮助擦汗和面部水迹,在老年人要起身吐痰的时候,应该协助其以便顺利的完成修复。操作结束的时候,要高速老年人应该顺利完成,同时迅速处理老年患者口腔周围的污染物,杜绝其刺激老年患者。

2.3治疗后的护理。在口腔修复治疗结束之后,先让老年人稍作休息,然后就术后注意的事项,义齿的佩戴清洁方法仔细告之,还要叮嘱其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做好保养工作。因为老年人记忆力有所下降,所以要不耐其烦的一遍遍讲解。降低老年人心中的期望,告诉其义齿和天然的牙齿毕竟是不同的,帮助其克服初带时的不适感,鼓励其多练习。帮助老年人制定修复计划表,做好术后的回访工作,保持练习,定期检查口腔卫生,让老年人及其家属认识到口腔卫生是非常重要的,要养成科学的口腔卫生习惯。

综上所述,因为老年人本身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其口腔修复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具体的治疗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等阶段,做好老年人紧张情绪的排解、辅助医疗、义齿使用方法的讲解、修复计划表的制定和回访工作,以保证老年患者养成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长期维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余艳丽,李继东.口腔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4):31-32

口腔医疗护理篇9

abstract theoverallanddetailedreviewoftheclinicalresearchonoralnursingwasmadeinrespectofitshistory,presentsituationandfuturedevelopment.

Keywords oralnursing Clinicalresearch progress

关键词口腔看护

临床的

研究

发展

口腔护理始于唐代,《医说》中提出“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数千年来,从古至今,人们从不同角度及不同方面对口腔疾病进行了研究、观察,开发了许多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口腔护理的历史

口腔护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口疮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认为口疮发病与气候失常有关。之后的许多著作,又相继阐明了口疮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施护的法则。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说:“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明确地指出口疮之病因在于心脾热盛。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口病》中指出口疮反复发作的特点及其调护方法,曰:“凡患口疮及齿病者,禁油面酒酱酸酢咸腻乾枣。差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寻乎再发,发即难差,蔷薇根、角蒿为口疮之神药,人不知之。”宋代《圣济总录*口舌生疮》说:“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其所受之本也。”指出口疮有实有虚。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口齿》门“附录”载:口舌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宜用圣汤;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宜用中汤。”指出了口疮实证、虚证的不同治法。张景岳详述了口疮的证治;明代龚廷贤的论点虽与张景岳相似,但辨证用药自有其特色。清代张璐和罗国纲等对口疮各抒己见[1~4]。历代医家对口疮的认识不断发展,治疗护理经验也不断丰富。

2 口腔护理的现代研究

祖国医学对口腔颊腭、唇舌、齿龈等处发生粘膜损害为特征的口腔疾病称为口疮。口疮之证包括了西医的多种口腔疾病,如复发性口疮、白塞氏综合征、创伤性口腔粘膜损害、结核性口腔粘膜溃疡、感染性疾病伴发的口腔溃疡、各种内科疾病并发的口腔溃疡以及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发生的口腔溃疡等。临床表现有局部灼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口腔疾病是口腔科医师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且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列为研究课题。著名教授樊明文等[5]曾对口腔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分类和治疗等诸问题进行了论述。而口腔护理技术由传统的医护一家(即诊断、治疗和护理均由医生一人承担)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吉林医科大学编写的《护理知识》[6]中论述了“人的口腔里经常存有大量的细菌,人在患病时由于抵抗力低下,饮水、进食少,常可使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碳水化合物分解、发酵、产酸的作用增强,因而不仅容易引起牙周病、腮腺炎等,而且可使口腔发臭,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致口腔感染,甚至导致全身感染。”明确地指出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童雅培等[7]提出了口腔护理的目的: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粘膜干燥皲裂;避免口臭,使病人舒适,增进食欲;防止口腔感染及并发症;观察舌苔及口腔粘膜的变化。楼静霞[8]除论述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及介绍口腔护理的用物、用法外,还提出了常规用口腔护理的药液,如芳香含漱剂、1∶5000呋喃西林液、3%硼酸液、朵贝尔氏液、盐水、0.25%~1%普鲁卡因。焦吉芝等[9]论述了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王明珠等[10]论述了口腔的解剖学基础、口腔的组成以及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杜治政[11]论述了口腔的清洁卫生护理关系到病人的心身健康,口腔卫生护理除保持口腔的一般卫生外,更多的要求是针对口腔疾病而采取的护理手段。

3 口腔护理的进展

口腔护理日益受到重视,但口疮病人常用护理药物均不很理想,副反应较多,治疗效果差,因而中药漱口液应运而生,如陈俊[12]提出中药漱口水对口疮的预防及治疗;朱肾杰[13]论述金蒲散含漱剂治疗复发性口疮;王亚楠[14]论述丁香漱口液的临床应用等同类研究。但上述研究仍停留在传统的研究方式和表达形式上,且迄今尚未研制出效果甚佳的中药漱口液投放市场。口疮灵漱口液[15]根据近代药理研究,结合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理论之精华,选用传统验方的组方法度,自定合成方,一改传统丸、散剂型,严格操作而制成,临床应用245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史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3

2 杨文儒,李宝华.中国历代名医评介.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43

3 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4

4 王王 秀瑛.护理发展简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

5 樊明文,许围祺,李秉琦等.复发性口疮.口腔医学纵横,1986,2(1):41

6 吉林医科大学.护理知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12

7 童雅培,陶英东,郭淑云等.护理手册.济南:山东省人民医院.1978.36

8 楼静霞.口腔医疗护理手册.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08

9 焦吉芝,谭淑荣.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86,2(6):17

10 王明珠.实用护理技术解剖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1987.74

11 杜治政.护理学新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13

12 陈俊.中药漱口水对口疮的预防及治疗.中华护理杂志,1987,22(9):404

13 朱肾杰.金蒲散含漱剂治疗复发性口疮.中西医结合治疗,1991,(5):311

口腔医疗护理篇10

[关键词]口腔修复科;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658-03

Hospitalinfectionfactorsanalysisandmanagementindepartmentofprosthodontics

HanHui-fang,BaiLe-kang,LiUDong-Xian

(Departmentofprosthodontics,Xi'anJiaotongUniversityStomatologyHospital,Xi'an710004,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factorsthatinducenosocomialinfectionindepartmentofprosthodontics,andformulateeffectivecontrolmeasurestoreducetheincidenceofhospitalinfectionindentistry.methodsasmedical,objectsurfaces,handsofmedicalstaffandclinicairforthemonitoringtargets,surveillancedatedfrom2006to2007wasasthecontrolgroupandthatafterstrengthenedmanagementfrom2008to2009astheobservationgroup.tocomparethequalifiedratebetweentwogroups.ResultsQualifiedrateofmedicalequipmentforthedepartmentofprosthodoticswas92%beforeeffectivemanagement,thatofobjectsurfaceswas84andofhandsofmedicalstaffwas72%andofclinicairwas80%.aftermanagementtheywere100%,97.9%,and96%and96.8%,respectively.Conclusionmedicalequipment,objectsurface,handsofmedicalstaffandclinicairareeasytobecontaminated.theycanleadtohospitalinfection.Sostrengtheningmanagementworkofhospitalinfectioncancontroleffectivelyhospitalinfectionindepartmentofprosthodontics.

Keywords:departmentofprosthodontics;hospitalinfection;management

口腔修复科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材料众多,接触血液和唾液频繁,诊疗环境、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易污染,且比较严重,从而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医院感染。口腔修复科诊疗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口腔医院感染与口腔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广大人民群众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wHo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指标[1]。卫生部2002年11月制定了《消毒技术规范》其中包括口腔诊疗器械与环境的消毒与灭菌。2005年3月卫生部制定了《医院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成为重中之重。为进一步研究口腔修复科医院感染的因素,探索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我们重点对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诊疗室空气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同时对引起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分别加以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口腔修复科所用医疗器械(手机、车针、托盘、小器械等)、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诊疗室空气为病原学监测的对象。

1.2方法:采取分组的方法将2006~2007年未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时进行监测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将加强管理后2008~2009年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后进行的目标性监测资料作为观察组。

1.3病原学监测:对医疗器械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的方法,用浸有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被采医疗器械表面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对物体表面,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4个,用浸有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内,立即送检;对医护人员的手,采取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对诊疗室空气,采用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2]。

1.4统计处理:将结果汇总后,制作成四格表,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对两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的监测结果:对观察组(2008~2009年)和对照组(2006~2007年)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诊疗室空气的监测结果比较(见表1~2)。

3讨论

3.1口腔修复科存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3.1.1口腔修复科的医疗对象主要为牙列缺损(缺失),牙体缺损的患者,医疗手段主要是制作各类冠桥、义齿修复体,恢复患者牙列的形态与功能。整个医疗过程相对于外科系统无明显的组织创伤为其专业特点,长期以来养成的医疗理念与行为使部分修复科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相对不强,自我防护意识比较薄弱。加之我院为一所教学医院,人员更换频繁,每年有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实习,各类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进修生当中,有一部分来自基层卫生所,消毒灭菌知识欠缺,缺乏规范操作的基本训练。

3.1.2口腔修复科医疗过程中使用的医疗设备及医疗器械品种繁多,形状复杂,精细不一,使用频率高,使用的车针、钻头有沟槽,给器械的清洗造成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高低速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沾上患者的唾液、血液,手机及其附件包括机头、水气管道等,存在着复杂的腔隙、管道,在磨完牙齿后会产生一种回吸力,将患者的唾液、血液吸进机头的内腔中[3],如清洗、消毒不彻底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3.1.3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污染。诊疗过程中,医师接触的是患者的口腔,口腔内唾液、飞沫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同时在使用气枪、水枪,切割牙齿组织时,均可引起唾液、血液等飞溅,诊室环境、空气、物品均可被污染,口腔诊室空气微生物超标占3类科室之首[4]。另外,模型、义齿打磨时的粉尘,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1.4手的污染: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是直接接触传播口腔医院感染的主渠道[4]。有的医师借口患者太多,不愿洗手;有的洗手不规范。个别医务人员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或手消毒,或因为达不到四手操作,用戴污染手套的手触摸灯柄、治疗台扶手等。文献报道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经抽样调查,手表面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98%,增加了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5]。

3.1.5制作义齿所用的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不相同,同时制作过程程序复杂,中间环节多,给消毒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印模及模型的消毒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方法。

3.2.预防感染控制措施

3.2.1科室建立健全了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护士组成,根据本科室感染的特点,制定了《修复科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修复科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等,利用科会时间,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具备自我防护意识。实施“标准预防”原则,因为从患者的病史中不能判断是否感染了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

3.2.2对进入科室的各类人员,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在诊疗过程中,随时检查并指导各级人员无菌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3.2.3修复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器械的清洗是消毒流程的第一步,是控制感染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常被忽略。清洗不仅能减少器械上的污垢和部分微生物,还可防止粘液、凝块堵塞管腔,为进一步灭菌做好准备。牙科手机等器械内部有复杂的腔隙和难以探入的管道,只用手工清洗效果有限,只能洗净表面,无法彻底清洗手机内部,需要加酶清洗。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还应采用超声清洗[6]。有研究表明,清洗后待消毒的口腔器械残留血阳性检出率达到4.23%[7]。为此,对非一次性口腔器械,如脱冠器、各种磨石、技工钳等,按“加酶浸泡超声清洗干燥消毒灭菌”的程序处理,然后分类包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手机采用一人一用一灭菌。由专人负责,初消后送供应室清洗(手机清洗机)注油灭菌。使用时,在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s,以减少回吸污染。口腔检查器械和取模用托盘一律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后由专人收集并进行交接登记,每日由指定的医疗垃圾回收公司上门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

3.2.4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采用湿式清扫,诊室定时通风,工作台、椅位、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擦拭消毒,每个患者治疗结束后消毒治疗台,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紫外线照射1h。每月对诊室空气、物体表面等进行卫生学监测。

3.2.5要求医务人员在每次操作前后必须严格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诊疗过程中手套如有破损应洗手后及时更换,尽量使用脚控开关调节治疗椅,对可能被污染的手接触的物体,如灯柄、治疗台扶手、三用枪等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包裹,一人一更换。治疗结束后,脱下手套方可书写病历。洗手设施一律采用感应式装置,以避免交叉感染。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监测抽查,不合格者给予处罚。另外,在临床配合中我们已经部分开展了四手操作,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及人员的配备,四手操作将逐渐全面展开,以保障医生无菌操作的有效执行。

3.2.6制作义齿的各种材料、模型、咬合记录、固定或活动修复体,在技工操作前进行消毒,完成后置于患者口腔之前再次进行清洗和消毒。印模的消毒方法:印模取出后,先用流动水冲洗表面血液、唾液,然后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喷洒消毒,放置3~5min,流水冲洗后进行模型灌注。经过两年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符合标准,证明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消毒方法。

4小结

随着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口腔治疗过程中的医源性感染因素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口腔器械污染不仅危及患者,也危及医务人员。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制定口腔医院感染管理细则并加强管理,是预防院内感染,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8]。口腔修复科的医院感染控制既要按照口腔科常规标准执行,还要结合本专科特点制定具体细则,使医疗过程中的每一步有控制感染的方法相伴随,并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才能把感染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东玲,卢爱工,王玉玲,等.口腔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19):1859-19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m].2002:201-202.

[3]胡秀琴.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73-74.

[4]甘和平.口腔诊疗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8):390-392.

[5]苏林杰.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0,3(4):11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m].北京:中华医学出版社,2005:182.

[7]张英英.桐乡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残留血检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5):56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