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牌创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5:50

个人品牌创建篇1

按照“如何创建机关服务品牌,树立发改委良好形象”这个题目,我们在查阅部分先进地区创建资料,走访我市部分已创建成功部门的基础上,结合本委实际进行了分析思考,初步形成了创建方案,现将调研成果报告如下:

一、机关服务品牌建设的背景

所谓品牌,原来是一个商业领域的概念,是用来识别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当今的时代是品牌的时代,企业有企业的品牌,城市有城市的品牌,政府机关的品牌就是服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后,一些城市将企业品牌建设理念引入机关服务领域,是机关作风建设的一大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全国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情况

2001年,青岛、大连等城市从创建青岛啤酒、海尔电器、大连万达等企业品牌战略的成功实践中得到启示,将品牌建设从企业引入机关全面推行,开展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党政机关的服务能力,提升了机关形象。2008年6月,中国品牌研究院、青岛市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举办全国品牌论坛,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热潮。

(二)我市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情况

我市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从2005年开始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在泰州市级机关部门中开展“创服务品牌”活动的意见》、《泰州市文明优质服务品牌创建管理办法(试行)》、《泰州市文明优质服务品牌评价标准(试行)》,品牌创建活动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到今年9月,全市已有76家机关(行业)有了自己的服务品牌,30家被确认为泰州市机关(行业)服务品牌,其中20家被命名表彰为全市文明优质服务品牌。

我们走访了部分已创建成功的单位,各家单位服务品牌创建各具创意和实践特色,具有浓厚的职能色彩,可供借鉴的共性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亲民惠民。20个被表彰的文明优质服务品牌名称,有共同的特点,都贯穿一条主线:爱民、利民、惠民,如教育局的“真诚服务,教育为民”、水利局的“清水利民”、地税局的“亲民税务”等。

二是注重内涵建设。从几个单位的创建工作看,都高度重视内涵建设。教育局以“教育为民”为品牌内涵,坚持“倾心听民声、诚心帮民困、热心解民忧”理念,打造“教育为民热线”;地税局“以纳税人为本”为品牌内涵,提出了“管理就是服务”、“满足纳税人需求”等理念。

三是严格创建规范。从几个单位的实践看,品牌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已成一种普遍追求。例如,教育局的“教育为民热线”,制订了一系列的工作规则和流程,做到全年有专人值班、有领导带班,实行限时办结、归口办理、定期分析、跟踪督办,形成了上下联动、覆盖全市的网络办理机制和制度健全、流程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

四是坚持绩效导向。品牌建设是否成功,归根到底要看绩效,看对软环境建设的贡献,看社会的认同度和老百姓的满意度。教育局从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通“教育为民热线”以来,收理群众来电来信5200余件,解答群众咨询4300余件,帮助群众解决落实问题60余件。开通三年来,越级信访量从2008年的80多件下降到现在每个月不到1件,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评审内容多、标准高。全市已建品牌76个,只有30个通过评审。不少部门从2005年开始创建,至今尚未通过。一方面是由于每年通过的名额有限,另一方面,有些品牌内涵不够,措施不到位,或者宣传推广不够。

(三)本委创建机关服务品牌情况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三比”、“走进项目、服务发展”等活动,机关作风持续好转,工作效能大幅提高,单位形象不断提升,受到了各界的好评,连续7年荣获全市十佳人民满意机关称号。可以说,这几年我们发改委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没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就和一个好的产品没有品牌名称一样,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服务内容拓展和标准提升上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在机关作风建设上还存在懈怠的风险。

二、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意义

创建机关服务品牌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进一步提高发改委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树立一流机关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建机关服务品牌是塑造先进机关文化、构建机关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机关品牌的内核是文化,也是机关文化的显性载体。二者合力作用有助于机关更好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人文关怀、品牌理念、价值导向凝聚团队精神,把机关品牌理念外化为每个机关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引导大家干事创业。因此,打造机关品牌,既有利于丰富和提升机关文化,又有利于统一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促进机关核心价值观形成。

(二)创建机关品牌是改进机关作风、提升单位形象的有效途径

打造机关品牌是机关形象提升的过程,也是自觉接受群众、基层、社会监督评判的过程,必然推动党政机关从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提高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本委来讲,近几年作风建设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连续7年被评为全市十佳人民满意机关。要在更高层次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必须通过品牌创建,着力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公信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树立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良好形象。

(三)创建机关品牌是创建高绩效机关、加强机关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

机关品牌追求的是绩效卓越、人民满意。通过创建品牌,有利于引导和激励我们自觉运用现代先进管理理念与手段,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绩效。对本委而言,在巩固近年来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内控机制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等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品牌创建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优化机关服务流程,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三、本委创建服务品牌途径建议

创建机关服务品牌,不能为创建而创建,也不能就创建而创建。我们要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走出一条具有发改委特色的创建之路,实现单项工作创特色、重点工作求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的目标,让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市级机关前列。创建步骤初步考虑如下:

(一)规划发动(2011年9月)

组织开展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调研,研究提出活动实施方案。把创建活动列入本委中心工作,全面动员,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起“人人都是服务窗口,事事代表机关形象”的创建理念,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这项工作已经展开)

(二)确定品牌名称标识(2011年10月)

内涵丰富、能够体现本委特色和时代精神风貌的品牌名称有利于引起大家的共鸣和认同感,也便于对社会推广。一是提炼概括品牌名称。按照全员参加、专题研究、领导班子审定等程序,认真研究探讨、提炼确定本单位品牌名称和内涵,使品牌名称的定位过程真正成为宣传发动、自我教育的过程。前期我们在全委开展了品牌名称征集活动,大多数处室参与的热情较高,共征集品牌名称19个。经委内征求意见,其中“谋远健行,服务发展”、“谋发展、促改革”、“发展为民”、“谋新创优”等名称的认同较为集中。二是设计品牌标识。品牌标识是品牌名称的图形标志,既要美观大方,贴近发改委职能和品牌名称,又要易懂、易记、易识别。有5个处室提供了与之配套的品牌标识,有的是手工绘制,有的是电脑设计,看得出花了不少心思,有的也很有创意。按照其他单位经验,我们将按照计划请专业人员设计标识。

(三)构建品牌文化体系(2011年10月)

机关文化是机关品牌创建的支撑,也是机关服务品牌的内涵所在。抓好机关品牌建设,机关文化必须先行。这既是实施机关品牌战略的步骤,也是大力弘扬先进的政务文化的具体表现。作为经济综合部门,必须以“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凝心聚力服务发展”为宗旨,着力梳理发改委机关使命、机关精神、学习理念、服务宗旨、工作作风、价值取向等,系统建立具有发改委职能特点和优秀传统的文化体系,条件成熟时可以制作机关文化手册,让每一个工作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了解本委的机关文化,从而提高品牌的凝聚力、公信力,形成创品牌、保品牌的合力。

(四)建立品牌服务体系(2011年10-11月)

规范的服务工作流程是品牌创建的关键。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保障服务品牌创建绩效。一是分析服务需求。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服务群体,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作为经济综合部门,我们的服务对象比较广泛,包括企业、项目、投资者、重点园区、基层、决策层、中心工作等等。二是确定服务内容体系。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先导,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和服务对象意见、总结归纳机关作风建设以往的好经验和新要求的基础上,建立机关服务品牌的内容体系。三是规范服务流程。各处室按照职能分工,按照标准更高、服务更优、程序更简的要求,全面梳理、改进服务流程。汇总各处室服务内容,结合全委共性服务,如办公礼仪、首问负责、服务承诺、aB角、廉政风险防控等制度,编印发改委服务手册,形成系统性的服务制度体系。同时,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在发改委网站开辟专栏,公开服务内容、程序、标准以及监督电话。

(五)全面推行实施(2011年12月)

按照机关文化和服务制度的要求,全面执行品牌服务体系。对推行情况加强效果监测,不断修订、完善各项服务制度,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

(六)广泛宣传推广(全程)

机关品牌建设不仅需要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了解和接受,特别是服务对象的认知,以及在认知的基础上,给予认可、支持和监督。我们要加强对服务品牌全面的策划和包装,通过制作宣传片等形式,在新闻媒体大力推介、通过各种活动广泛宣传,让人民群众透过机关品牌直观地了解本委服务的内容和追求的目标,由此引发强烈的认同感,达到塑造机关形象的目的。对本委创建活动各阶段创新型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力争在中央、省级媒体上有报道。

按照作风办计划,年底报送品牌申报资料,明年上半年进行评审。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本委的创建活动可采用创建、申报穿插进行的方法,实行倒逼机制。这就要求我们要科学制订创建方案,统筹安排创建活动。机关文化体系、服务流程改造、制度建设等创建内容成熟一项推行一项,滚动开展。

四、本委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措施

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是全面提升发改委工作效能、树立机关形象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品牌创建活动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尽快成立本委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安排阶段性各项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实施。

(二)借鉴先进经验

开展赴机关品牌创建发源地考察学习活动,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对经过实践成效明显的采取“拿来主义”,尽量少走弯路,减少创建时间和成本。同时,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与本委实际相结合,突出地域特色和部门特色,切忌生搬硬套。

(三)调动全员积极性

品牌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创建活动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没有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很难取得实效。要让本委服务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要依靠全体同志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在服务措施、服务方式上有所创新,力争有1-2个创建经验被上级推广。

(四)强化教育培训

机关工作人员是品牌创建的主体,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是品牌创建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全员的教育培训。一是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坚持“月月讲”学习制度,鼓励干部职工进行在职继续教育,提高全员服务能力。二是积极组织品牌服务观念和服务理论方面的培训。积极组织服务礼仪、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全体同志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增强服务技能、团队意识和沟通合作技巧,提高服务水平。

(五)建立督查考核机制

一是强化督查。对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实施情况,建立台帐,明确责任,定期督查通报。邀请本委行风监督员,不定期检查服务措施落实情况。二是考核评价。探索建立满意度评价机制,在全委建立服务事项登记制度,定期回访服务对象,结合服务对象测评,建立起客观公正的满意度评价体系。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主,结合平时督查结果,严格考核奖惩。

(六)加强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

个人品牌创建篇2

这个理论由al.Ries和LauraRies提出,首次系统阐述出现在他们的书《theoriginofBrands》(2004)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05年以《品牌之源》的书名在国内发行。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说: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写的最为重要的一本书,并继续坚持定位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基于品类)分化是打造新品牌的唯一方法”。

作者的论述是从类比开始的,他们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和分化演变来解释其新出现的品类,然后提出了要把握住新品类分化的机会,并努力成为新品类的第一品牌,从而实现品牌创建的目的。

(一)品牌创建机会很多:品类在不断地产生

基于品类的品牌创建理论指出:回顾历史,所有的生物融合在一起。但是,顺看历史,所有的生物分离看来,进行分化,而不是融合。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产品和服务也象自然界的生命体一样,就象一棵大树,不断生长,出现分支,分支,再分支。新品类怎么来的呢?就是在原由的品类中,不断分化而来(6-7)。当然,不是所有的分支一旦分离出来,就永远存在下去,而是会出现枯萎。比如“马车,电子打字机”等产品分支已经枯萎。

(二)品牌的创建方法:成为新品类的品牌第一

作者认为,如果想要打造成功的品牌,就必须理解分化。必须寻找机会,通过对原有品类的分化(笔者在这里称它为:创造新品类),或者发现原有品类中分化出来的新品类(笔者注:新品类已经出现但是他人还没有发现)。然后,你必须成为这个新品类的第一个品牌。

所以这个品牌创建思想非常清楚,第一,敏感地发现或者创造新品类,然后,迅速进入这个品类,创建出新的品牌。

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实际上非常不容易。

(三)如何发现新品类:一次重要的冒险

因此,基于品类的品牌创建理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识别和判断:品类什么时候分化,以及分化出了什么品类。作者认为,品类的分化通过询问市场是不可能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市场调查和测试”没有什么好处。他们相信:消费者在看到新的品类之前,消费者不知道品类的分化。他们发现:事后确认的新品类在新品类中的品牌产品推出之前,没有任何现实的市场存在。所以,打造品牌之前,如果问市场有多大——答案是“0”。

所以,新品类不是调查研究能发现的。

通过与生物学的类比后,他们认定品类的分化与物种的演化一样,是环境变迁的结果,而商业上的环境就是“技术和文化环境的变迁”,这是促使了品类分化的条件。要发现新品类的机会,需要的是“远见能力”,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方向进行投入(15—16)。而这个成功的机会并不高,是大量的失败中的个别成功。

(四)新品类需要新品牌:延伸没有机会

现在假定你已经发现了新品类,你的品牌打造机会来了。你该如何打造你的品牌呢?作者们首先批判了“产品才重要的(因为是新品类),只要价格合适地推出品牌新品类就能赢得市场”的观点,指出“品牌名称相当重要,在一些品类中,名称本身就是品牌成功的主要原因”。他们继承了定位的思想,认为“仅有产品创新是不够的”(9)。

他们肯定地认为:虽然每一个新品类都会提供打造新品牌的机会,但是通过“延伸原有品牌来涵盖新品类,是营销最严重的错误。”通行的规律是:推出新品牌的创业家会打败品牌延伸的大公司。比如戴尔打败iBm(18),就是因为iBm用到了新的pC电脑上,而iBm不是个人电脑,而是商用电脑(它就隐含在iBm这三个字母里面)。

(五)如何成功地打造新品牌:创造市场,占领心智

里斯父女相信,打造新品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不要在打造新品牌时问这个市场有多大?因为这个在没有打造这个品牌之前,这个市场根本就没有。他们举例说:可口可乐在推向市场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微软在推出mS/DoS操作系统时,……有市场吗?回答是没有。

所以,在新品类中打造品牌,重要的不是市场有多大,重要的是要创造市场。

打造品牌的第二个原则是聚焦,也就是要采取集聚化的战略。不要想用一个品牌,涵盖众多的品类,一个综合性的品牌是不能有效占领心智的。一时的成功不能保证长久的成功,最终还是会被聚焦的品牌所打败。比如;欧洲的诺基亚在手机上的积聚战略打败了摩托罗拉的综合性品牌战略。

第三个原则是一定要占领心智,而不是市场。他们认为,在打造品牌时,要严格区分市场和心智。这一点与定位理论也是一脉相传,他们认为“先有心智地位,然后市场才跟随心智而动”。因此,第一个进入市场,不是保证赢得心智地位的关键。心智不会考虑市场,心智考虑品类。所以,仅仅是市场进入的第一或者说尽管你是品类的客观第一,但是心智没有认为你是第一,仍然打造不出强势品牌。他们的策略就是——利用公关。这也是他们的另一本著作《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核心思想。

(六)不是第一还有什么机会:成为第一的对立面

如果没有能够成为品类的第一,是否就绝对没有了机会呢?答案是成为第一对立面,而不是第一的模仿者。如果成为第一的模仿者,犹如第一是一个棵大树,模仿者就是大树边的小树。总有一天,大树持续成长,根系发达和枝叶茂盛,最终把小树的水分、矿物质、阳光等吸走和遮挡,并使这个小树死亡。所以,成为第一的替代者不可能打造出品牌。而是要成为第一的敌人,第一的对立面,使得的第一永远不能达到的领域。比如:可口可乐,表示正宗、经典,而百事代表新一代,有点反叛。这样,可口可乐不可能成为自己的对立面,因而第二就能在自己的天地里成活。环境好一点,市场就大一点,环境差一点,市场就小一点,但是不会没有。

卡在中间的品牌,没有机会。这个观点与战略专家迈克波特的观点完全一致。

笔者的评论:这是一个逻辑清楚,操作指导性非常明确的品牌创建理论,简洁明了。但是,这个品牌创建理论有两个显著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而且其基本假设也值得怀疑。

第一,如何发现新品类?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作者前后逻辑是不清楚的。在一个地方认为,新品类是科技发展和文化变迁等环境变化的结果。那么,也就是说发现新品类需要监测环境。但是,作者又说新品类存在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心智中有新品类的位置和缺口吗?”(p28),并认为“需要让你的产品从现有品类中分化出来,需要创建一个你能够第一个进入的新品类”(p22)。

这样不仅没有回答如何发现新品类,而是如何创建新品类。但是如何创建新品类,与如何打造品牌几乎同样艰难的问题。

第二,如何成为心智第一?这个问题其实是定位论的问题,但是作为新品类中的新品牌,这个问题同样重要。但是,这个理论并没有解答。参考作者的其他著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但是,一个并不新奇的产品,公关效应有限的情况下,广告第二策略能成功创建心智第一的品牌吗?在其著作中提到的新品类例子——万宝路——却是广告第一做出来的。

第三,“分化是创建品牌的唯一方法”的基本假设是不能接受的。正确的说法笔者以为,应该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参考文献《品牌之源》

二、基于附加价值的品牌创建理论

对品牌的理解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以为品牌仅仅是一个识别性的标志。这个认识影响了品牌创建。根据德国两位专家的研究,品牌还能做很多的工作。在他们《破译品牌成功密码》(2003,民主与建国出版社)的书中,对他们的发现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这个理论来源于两位作者对实际成功品牌的研究。他们化了6年时间,对20000多个全球品牌进行了筛选,找出其中的顶级品牌,约5%左右——1045个品牌。然后分析研究这些成功品牌,提炼出品牌的增长密码,也就是打造强势品牌的秘诀,并开发出了具体的打造方法。

笔者通过Google.scholar的搜索,没有发现他们的学术文章,但是在学术杂志《Journalofbrandmanagement》有一个书评,对他们理论评介很高。

这个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越来越多的产品提供给越来越少的消费者(德国人口在下降),而且产品和服务在质量上越来越趋同。比如,德国是啤酒故乡,但是一个实验表明,德国啤酒厂的品酒师,已经无法闭着眼睛,通过味觉识别出自己的啤酒了(1-5)。

由此,他们推论说:市场的成功并不能用卓越的质量来解释,肯定有除了质量之外的其他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增长密码。在我们这里,称为品牌的附加价值。因为,所有的同类产品质量非常接近,专家都几乎无法区别,能够用来区分的就是品牌。增长密码本质上就是让品牌变得有独立于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使一个没有独特性的产品,成为一个超级成长的品牌产品。

作者甚至认为即使你的竞争对手在质量上占有优势,利用这些密码或者品牌附加价值,也可以超越他们(51)

布/韦两位专家发现了五中增加品牌价值的方法,或者说密码。下面我们一一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效果和优点——带来有实际基础的暗示性利益

注意不要以为这里讲的实际的产品功能和效果,不是的。产品可能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让消费着感觉有区别。其核心观点是:

消费者优先选择您的品牌,因为您的品牌为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隐性的效果。

这个隐性的效果或者说优点是什么呢?这个理论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从一个相当不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后与人们生活需要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比如舒服、享受等,联系起来,进而飞跃到消费者最重要的生活需要之一的记事本原则;

2.消除消费者眼前的忧虑联系起来得风险原则或者敌人原则;想象有一个风险或者一个敌人,使用我们这个品牌产品可以化解或对抗敌人。

3.培养心理状态的抱负原则,确定品牌的精神或者使命感,让消费者觉得这是一个有感情或精神的品牌。同时暴露对手“错误”的精神。

4.发挥想象力,增加产品的神秘性,从而增加产品之外的品牌隐性价值,作者认为想象是品牌最有价值的隐性质量,附加价值之一。。

5.在头脑里放电影,让品牌承载一个故事,一个组画面,与这个品牌建立联想,那么这个平凡的产品就会在消费者眼里显得不平凡。这个精神电影就是品牌增加的价值。

(二)规则和价值——通过消除心理冲突、负疚等实现品牌增值

这个增加价值的假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太多的规则和价值观念的束缚,比如这样的选择是否道德、是否礼貌、是否诚实等等。这些规则和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利用规则和价值让品牌增加价值的方法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遵循这个规则和价值,让品牌表达责任和感情。比如你对家人有一种负疚感,而一个品牌可以通过附加的责任感、关心、报答等,帮助顾客消除这种负疚感而使品牌具有价值感。

此外,品牌还可以通过激发消费者的自豪感原则、揭示矛盾原则,把品牌表达为释放自豪和解决矛盾的品牌,去除消费者心中的不协调,而获得品牌的增加值。

2.打破这个规则和价值,重新审视这个品牌,创造附加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成为人们的禁忌,品牌可以通过一定的权威人士来表明,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愿望,而且权威专家也认同这个品牌产品。虽然产品本身没有变化,但是重新审视后,这个产品的价值就有更高的价值。例如:卫生巾和避孕套等产品。但是对品牌本身作用不大,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成为第一。

(三)感觉和编程序——改变认知,打击对手,提高自己价值

这个附加价值的理论认为,对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人,感觉结果是不同的。比如对同样的半杯水,乐观者认为还有半杯,而悲观者认为只有半杯了。感觉是主观的,人与人很不相同,决定这个人的感觉和行动的是人们大脑中的程序。这个品牌附加价值的密码是这样说的:

消费者优先选择你的品牌,因为他的(下意识的)感觉的程序准确第对准了这个品牌。

这句话不大好理解。它的意思是每一人都有一个对外部对象的评价的一套规则,一套类似于电脑的评价程序,如果符合这个程序,评价就高,不符合就低。这个程序就象一个有色眼镜,不同眼镜看同一个东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该理论认为,这个程序可能是文化传统、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形成,由于如此的熟悉,以至于虽然有很多机会学习新的习惯,但是实际上仍然保留着;感觉也一样。

因此,这个密码或者创建品牌附加价值的方法是,改变习惯和程序,用新的感觉和程序看待原有的产品。

具体方法有:

1.领域原则,比如自己划定一个范围,然后说明,本品牌具有独特的优势;或者划一个小的领域,把竞争说成是在这个小领域里,而本品牌在其余的大的领域里。这个方法,在定位论中称为重新定位,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改变消费者的习惯,使品牌产品价值升高;

2.类型原则,比如发现一个新的重要性品类。如七喜的做法,非可乐;

3.创造一个新的级别,或让它产生历史或社会意义,与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紧密结合在一起等,从而改变人们的看法;

4.重新解释产品,让产品的缺点变成为有积极的价值或重要的意义。当然,重要的是这个解释,经得起消费者的测试和认可。而这个重新解释工作,本质上是对品牌的意义新诠释,以改变人们看产品的原由方法。

5.改变消费习惯。

(四)身份和自我表现——创造品牌的“代言人”价值

今日之品牌常常代表了消费者个人的性格、品格和身份。因此,品牌附加价值创建第四方法就是,让你的品牌成为某种身份象征,以便用于消费者的自我表达。

这个密码是这样说的:消费者选择你的品牌,因为他/她可以用它独具一格地向自己、外界表达其(或所期望)身份。

人们在购买的时候,通常会很注意,他们的购买决定是在表现他们自己。对这个产品的使用者,品牌起到一个“证件的功能”,品牌可以成为购买动机,也可以成为巨大的购买障碍(对感觉不适合自己的消费者)。

自我表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在的自我表现,一种是社会的自我表现。其中又可以分为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用这个方法达到品牌增加附加价值,就是想办法让你的品牌成为消费者的“代言人”,为这个品牌独树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真实自我形象,也可以理想的自我形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为这个品牌附加个性化和表现性价值:

1.个性展示——品牌塑造成某个性格特征或个性标记;显示内在真实自我或社会期望的自我。作者认为性格战略为品牌开发了取之不尽的新机会。

2.代表意识形态的或者生活方式——一个品牌如果代表了一种信念,一种社会意识;如:没有什么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等;

3.品牌还可以代表一个社会群体归属,一种社群性、地位等俱乐部的标志性;

4.创造一个英雄形象,让品牌成为英雄的象征,成为人们理想自我的表达方式;

5.代表个人的东西(比如:谢谢、爱你等);让一个品牌成为一个消费者向另一个人传递重的个人信息。比如,娃哈哈的“我的眼里只有你”“爱的就是你!”

(五)情感和爱——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让他们(喜)爱这个品牌

在私人空间中,人们是基于爱作出决定的。这两位专家相信,人们在商场里购买产品时,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如,出于爱,人们无私地位送礼——为了情侣、子女、父母或朋友。出于爱,就意味着不需要汇报,而更愿意付出。

他们相信,一旦爱被注入到一个产品中,质量就是不再是重要的标准了,产品质量不能代替产品中的情感价值。所以,有感情的产品,即使质量差一点(实物的),仍然可以在竞争中胜出。本密码认为,因为消费者爱这个品牌,所以选择它。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一个品牌成为爱的对象?

他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目的:第一、证明友谊,把一个品牌打造成一个有个性的人,它与品牌的目标消费者有着休戚与共的友谊,共同面对敌人、不理解、歧视等,从而成为他们的朋友。其次,是把品牌与消费者美好记忆联系在一起,比如对美好家乡的怀念“恋乡”情结,“初恋”情结,“新娘”情结等,非常微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品牌成为表达爱,甚至蕴涵着爱。第三种方法是基于消费者对日常平淡生活、职务性忙碌的解脱,渴望一种新的生活。品牌,品牌可以作为这种渴望的化身,帮助实现消费者的渴望。最后一种方法是编造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个英雄——实际上可能就是你心中的英雄——可爱而容易受到伤害,受到各种挫折,终于转机出现,这时品牌出现在这个故事中,帮助了这个英雄,英雄从悲哀转为幸福,最后是大团圆的结果。人们对英雄的渴望,转向对品牌的喜爱。

总之,让品牌为人所爱,必须有被爱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它是我们患难与共的朋友、它是我们心中的割舍和深深怀念的对象(家乡,母校)、它是我们渴望实现的化身——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对英雄的出现,现实生活中没有,但是品牌可以成为它的象征。

笔者的评价: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品牌创建理论,提出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性的程序,其中更有大量的例子佐证,是指导品牌创建的实用性著作。在其中有一些理论分析,但更多地是思想、观点和教你怎么做。

这个理论的原来的名称是“增长密码”,而不是品牌价值附加。增长密码,强调的是使用这些密码,可以使相应的品牌名下的产品销售非常快速的增长,这也是增长密码的本意。但是,在这里笔者重新给它界定为是“品牌附加价值创建”的品牌理论。主要是考虑到,在产品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让这个品牌产品畅销?一个办法是改变对产品本身的看法——例如第三个增长密码和第二密码的部分,品牌本身没有附加价值,品牌只是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机制,这与品牌定位理论是一致的,而且在其书中就用了“定位于”“再定位”等术语;另一个办法创建附加在产品上的品牌的价值——如增加隐性质量、注入爱的感情、让品牌能表达个性或展示自我等,这些都是品牌的附加价值。

这个理论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只关注了品牌。这也好理解——因为作者假设的前提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情况下,如何打造品牌。但是,同质化虽然严重,产品的质量还是在不断进化的。所以,只有品牌附加价值,如果最终失去产品力的支持,那么这个品牌还是会受到严重侵蚀的。

三、基于持续创新的品牌创建方法

在品牌创建理论中,无论是在《国外品牌创建理论的综述(一)》中提到的理论,还是在本部分里上述理论,品牌创建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品牌本身,很少涉及产品本身。无论在形象论、USp、定位论、品类论、识别论和价值论中,都非常强调产品以外的“品牌自身建设问题”。很少论及产品对品牌创建的影响。

在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里,我们没有看到他认为一个坏产品,可以成为一个好品牌。在他所的品牌中,产品质量本身都是非常好的。而且他认为,除非自己确实喜欢这个产品否者决不为它鼓吹。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品牌形象论其实有一个基本假设——这个品牌名下的产品质量本身是好的。没有这个基础的品牌形象创建,就是一种欺骗。其实,在USp、定位论、价值论中,总之,几乎所有品牌创建理论中,都有一个基本假设:品牌名下的产品基础本身,没有问题,或者说没有明显的缺陷。没有了这个基础的品牌创建,就很可能显得事实不足,吹嘘过度,并导致品牌创建失败。

研究开发的专家们基于产品的性能角度提出了不同于营销类专家的品牌创建理论。虽然双方共同认同这样一个事实:

在欧美市场,20世纪初期的领导品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仍然是领导品牌

但是,为什么一些品牌一直是领导品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个品牌创建理论的回答是不同的。定位论和品类论相信,一旦占领心智第一,就能够长期地达到心智第一,进而成为市场第一,许多研究结论似乎也支持这个观点()。但是,持续创新的品牌创建理论认为,这个观点非常荒谬。他们认为,市场的后入者,即使是心智的后入者同样可以后来居上(见该书的封面)。

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是杰勒德.J.特列斯和彼得.n.戈尔德(野心与愿景,2003年,英文版2000年出版)。他们经过长期的研究(从1990年秋天开始,整整十年时间),对市场上领导品牌保持地位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力图客观和科学地寻找出其中的原因,特别关注首创因素(第一)在保持领导地位中的重要性。这两位专家先后对66个产品市场的数百家企业调查,他们认为虽然市场和产品显著的不同(包括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发现的结果是惊人的一致。因此,他们认定:解答品牌长盛不衰的商业原则,不是成为心智第一,而是如下几个因素的综合:对大众市场的愿景、坚持不懈、不断创新、资金保证和合理配置资产。

如果对野心框内的四个内容做一个解释就是,要创建持久的领导品牌必须用足够的资金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坚持不懈地在某一个领域或者说某一个产品上,进行持续不断地创新。对愿景框内的两个方面的解释是,品牌的创建者对这个品牌产品有独特的市场远见,意识到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大众化市场,相当于品类理论里面所说的新品类市场,尽管这个市场未来可能还看得不清楚,或者说这个市场现在还非常小。

这个品牌创建理论相信,一个真正的强势品牌,都是大众市场上的强势品牌,局限于某一个利基的“小生境”(niches)的品牌是不可能成为市场的领导品牌的。当前最强势的品牌,比如可口可乐、iBm、柯达、微软、英特尔等美国品牌都是大众化品牌,都不是利基市场的品牌。

企业家和企业独特的愿景,本质上就是品牌的愿景。下面就是几个被作者认为是公司(品牌)愿景的概括:

对麦当劳的愿景就是:在一个整洁的快餐厅里为旅途中的人们提供价廉物美的快餐;

吉利公司则是为人们提供方便、安全的一次性剃须刀片;

联邦快递,就是为急需递送物品的顾客提供快速、可靠的服务。

这些愿景事后看起来都非常简单,但是在刚提出时又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最初提出时,这个愿景与人们广泛接受的信念和实践相矛盾。

与品类论不同的是,这些事后的领导品牌的产品并不是没有市场,也不一定是全新的产品。用这个理论的原创专家的话来说就是“愿景的种子常常存在于已经有的产品和市场中”,而且“这个大众市场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可能已经存在”。因此,这个理论反对认为这个市场根本不存在的说法。

这个理论中的经典例子是吉利可抛弃式剃须刀的发明和推广,宝洁帮宝适一次性尿片的持续创新和推广,施乐复印机的发明和不断改进。其实这三家公司的品牌,都是在经过长达6,10和14年的坚持不懈,从产品创意的产生,实验室样品的成功开发,到大规模生产工艺的开发,最后是低成本,高质量产品生产和推广的过程。在这些品牌产品成功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了类似的产品或者领导品牌。

但是这些品牌最终成为领导品牌,不是偶然,而是因为坚持,甚至是天真的坚持,需要冲破重重阻力。在这些愿景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前,几乎没有人认为能够成功。

因此基于持续创新的品牌创建理论认为,成功的品牌首先是都有一个关于产品或服务的愿景,并相信产品或服务有一个大众市场,因此在产品开发成功后,持续地对产品和工艺进行创新,在改进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成为大众市场领导品牌。

因此他们的结论非常清楚,成为第一不能保证永久第一,在坚持愿景下的持续创新,才是品牌长期第一的根本。事实上,这两位专家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例证表明:一个公司的品牌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始终处于领导地位,那时因为公司持续创新,一个又一个的新产品接替原来的产品,从而确保了公司品牌产品总体市场份额的始终领先(见该书149,151)。在吉利的案例分析中发现,吉利的成功滋长了自满情绪,创新松懈,最后被竞争对手赶上,不得不合并,实际上被竞争对手控股(品牌保留了下来)。

笔者评论:这个基于持续创新的品牌创建理论,完全忽视品牌性要素对产品成功的影响,专注于产品和工艺的创新。作者相信领导品牌所以领导和持续领导,不是偶然,不是碰巧成为了第一所以一直是第一,而是公司有一个伟大的愿景,并为实现这个愿景而进行的坚持不懈的创新(产品和工艺)。这个理论得到了科特勒先生的赞赏。

这个理论的核心,强调了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表现在取得领先地位中的根本性作用,如果没有它,就没有品牌的领先。应该说是对基于营销或者基于品牌性因素的品牌创建理论而言,是极好的补充。这个理论警告:如果没有优秀的产品支持和支撑,就不可能创建出强势品牌。

但是这个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假设1:产品(或服务)是可以持续创新”“假设2:产品或服务创新后的优异表现,能够为顾客有效感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假设不是始终有效的,有些产品可能不能或不需要创新,还有一些产品的创新效果不显著因而不能被感知到。事实上,新产品开发和推广的失败率非常高,除非实用性的功能是决定性的,否者,本方法不是创建品牌的唯一方法。而且,大量的奢侈性品牌在全球非常成功,因此,不能认为只有以大众市场作为愿景的品牌创建才能成功。

四、关于品牌创建理论的综合述评

品牌创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过程,这个意识行为过程的起点往往是有一个关于品牌产品的愿景。这个愿景实质上也就是品牌的核心,品牌的识别或品牌定位,是品牌独特的承诺。在这个品牌创建没有成功之前,更多地表现为愿景,在实现后更多的是品牌的承诺和识别,或者是成为了品牌的定位和品牌联想。

品牌创建,不仅仅是营销工作,而且往往伴随着大量技术创新的支持,是营销创新和技术创新协同作用的结果。忽视或者无视其中的任何一方,对品牌创建来说都是有害的。我国的海尔品牌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品牌,国外最认可的中国品牌,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其他创新的协同、整合效应的结果,是全面创新支撑起来的品牌。

事实上,消费者购买的不是产品,也不是品牌,而是有特定品牌的产品,即品牌产品。而品牌的产品的价值粗略地可以表示为:

品牌产品价值=产品性价值+品牌性价值

个人品牌创建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文化执法中心工作,以增强机关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目标,以创建机关文化品牌为契机,全面提升团队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流的执法队伍,创造一流的执法业绩,树立一流的执法形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服从于工作的原则。机关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我局承担的文化综合执法工作职责进行。通过文化建设,形成机关品牌,推动文化执法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机关文化建设应着眼于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的文化氛围,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三)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机关文化品牌是全局干部职工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重要体现。全体干部职工要树立“人人是品牌建设主人、人人是机关形象代表”的理念,积极参与机关文化品牌建设。

(四)坚持与党建和学习型组织建立相结合的原则。机关文化品牌建设要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深化岛城先锋品牌创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使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五)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机关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机关文化品牌的形成必须依靠机关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丰富完善,确保机关品牌建设取得实效。

三、实施步骤

机关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不断完善、逐步提高、总体部署、重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我局机关文化品牌建设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发动准备阶段

召开全局人员会议,进行广泛动员和部署,统一思想,强化创建机关文化品牌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创建机关文化品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营造人人关注品牌建设、人人参与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围绕“为什么要创建机关品牌、怎样打造机关品牌”开展大讨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品牌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持续打造品牌、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完成时间:11月5日前

(二)品牌创立阶段

1.品牌征集

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发动机关每一个处室队,每一位工作人员结合我局主要工作职能,按照易懂、易记、易识别的原则,构思具有特色的品牌名称及品牌内涵。每个处室队至少提报一套品牌名称和相关的品牌释义。同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对我局创建机关品牌的意见建议,找准品牌建设定位。

完成时间:11月19日前

2.品牌提炼

对征集的品牌进行反复论证及筛选评定,评出备选品牌;将备选品牌下发各处室队,再征求处室队干部职工的意见,并进行合评议,将评议结果反馈局机关品牌建设办公室,从备选品牌中选出最能反映文化执法工作精髓及发展趋势的品牌作为我局创建的机关品牌成果,提交局机关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审定。

完成时间:11月26日前

(三)品牌传播阶段

品牌确定后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做好宣传推介,以发挥其在机关建设、推动工作等方面的作用。

1.网站宣传。利用我局的门户网站设立机关文化窗口,由专人负责,对机关品牌、相关理念及机关文化建设等系列内容进行。

2.办公区域宣传。通过设计制作机关文化走廊,处室队悬挂品牌挂板,个人桌前摆放品牌标识等途径宣传机关品牌及相关文化理念。

3.印发相关宣传资料。编制局机关文化手册,内容涵盖整套品牌体系,发至全局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

4.会议宣传。依托全市文化执法工作会议、相关研讨会和交流会等平台,做好机关品牌的宣传推介。

5.媒体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6.电话宣传。与网通公司接洽,将我局办公电话铃声做成品牌对外宣传平台。

7.办公用品宣传。制作带有品牌标识的信封、信纸、工作桌牌等。

8.机关工作人员电脑工作平面宣传。对每台电脑设计开机后首先显示品牌页面,使机关人员时刻牢记机关品牌,用实际工作行动自觉践行机关品牌。

个人品牌创建篇4

关键词农业品牌;品牌建设策略;浙江绍兴

abstractinthearticle,thehistoricalrouteandcurrentsituationofshaoxingagriculturebrandsconstructionwerereviewedduringthethirty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existingmainproblemswereanalyzed,andtheagriculturebrandsconstructionstrategywasproposed.

keywordsagriculturalbrand;brandconstructionstratedy;shaoxingzhejiang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工业品牌建设卓有成效,然而滞后农业品牌由于起步晚、差距大、重点不突出、方向不明确、优势不明显,依托品牌来打造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农业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

绍兴地区的农业品牌具有传统优势,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雄厚的基础,也出现了一些知名的历史悠久的农产品,如绍兴黄酒、茶叶、葡萄、花生、梅干菜、特色果品香榧以及水产品等,但是品牌化程度与农产品知名度极端不协调,反映农业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回顾绍兴经济发展中农业品牌建设的历史轨迹与现状,分析农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绍兴农业品牌创建具有重要作用。

1农业品牌建设成就

1.1绍兴市农业品牌建设回顾

我国农业品牌化的发展先后经历1949—1979年的品牌淡化阶段;1980—1996年的恢复发展阶段;1997—2004年的品牌进一步发展阶段和2005年后的品牌竞争阶段[1]。根据2005年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即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内涵、目标思路和对策举措等研究结果,把改革开放后浙江省品牌建设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初识品牌,企业从借牌到创牌阶段(1980—1990年)。第2阶段培育品牌,品牌快速发展和扩张阶段(1991—2000年)。第3阶段提升品牌,品牌竞争力全面提高阶段(2001年以后)[2]。

绍兴市农业品牌发展的大环境和全国、全省的发展阶段基本同步。在改革开放之初,绍兴市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存在的国有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国有酒厂为龙头,发展集体和民营酒生产企业、酱制食品,在集体农场生产禽类、鱼类等动物农产品和以茶叶、葡萄、桃、杨梅等果蔬食物,总体而言,由于计划经济的后遗症,还是存在着卖方市场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产品销售不成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随着国外品牌的渗入,人们开始对品牌有所认识,敏感人士开始为自己企业的产品设计品牌,但大多集中在工业企业。后来由于我国加入wto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开始被人们接受,并在“老字号”、原有传统品牌的基础上,强调品牌创新的重要性。1999年《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各地把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引导农村经济由数量型、传统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基本形成以农业品牌开发为重点,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品牌效应拉动农民增收的发展格局[3]。目前绍兴市农业品牌建设在浙江省内处于中游偏上的位置。

1.2绍兴市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

30年来,绍兴市已形成茶叶、水产(珍珠)、蔬菜、畜禽、花卉、干鲜果、竹木等七大主导产业。目前全市有“万字号”特色基地94个、面积17万hm2,建成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3个,认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累计分别达70、302、358个。并拥有一大批经营实力强、产业带动广、联结农民多、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布局、品牌化经营,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1209家,其中部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7家。

全市各级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大力推进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业品牌。目前,全市农产品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4个,中国名牌产品12个;省著名商标51个、省名牌产品43个;市著名商标131个、市名牌产品102个;绿色食品70个、无公害农产品290代个,绍兴市七大主导产业都有自己的著名品牌,品牌农产品数量名列全省前茅。其中阮仕牌珍珠首饰、千足牌珍珠首饰、佳丽牌珍珠首饰、富润牌桑蚕绢丝等4个农产品品牌获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4]。绿剑茶、大佛龙井、觉农舜毫、越乡龙井、会稽龙井、京粒牌小京生、老何牌香榧、冠军香榧、山珍香榧、绿芽高菜、戈林牌脱水蔬菜、舜江牌酱菜、羲之牌桃形李、绿中牌中华鳖、鸭q牌绍兴鸭、陈氏牌炖鸭、越乡牌竹园鸡、白中王牌长毛兔、咸亨牌腐乳等先后被评为绍兴市级、浙江省级农业名牌产品。

2农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重评比轻培育,创牌意识淡薄

在品牌开发上重评比、轻培育,同一优势区域同一农产品品牌的数量繁多,品牌间恶性竞争激烈,各品牌主体没有品牌整合意识,不能形成品牌建设的合力。创牌意识淡薄,包括政府、企业和农户3方面,这正是绍兴市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名特稀优农产品却至今仍没有自己品牌的原因。从政府层面看,有些部门认为创品牌是企业的事,与政府关系不大,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对创建品牌的扶持力度不够大;有些地方还把品牌建设片面地理解为追求名牌数量的多少,简单地定指标、下任务,缺乏统筹规划、通盘考虑。从企业层面看,不少农业企业在品牌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农业品牌效益优势不明显,创建工作难;有些企业认为品牌建设是大企业的事情,有没有品牌无所谓,缺乏创牌意识;有些企业虽然获得了省、市级甚至部级名牌称号,但缺乏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决心和行动;有些企业生产发展了,品牌打响了,却缺乏品牌保护意识,商标被他人抢注等等。从农民层面看,作为农产品直接生产者,由于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思想观念陈旧,信息闭塞,很少有人去关注农产品品牌,创牌意识十分淡薄。

2.2企业规模偏小,龙头带动不足

全市现有1209家农业龙头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全市年销售超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只有1家,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仅6家,与其他发达地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产品虽然有特色,但由于规模小,优质产品不能形成商品优势,无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因此,除极少部分农业名牌产品外,大部分农产品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难以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影响品牌创建。

2.3科技含量较低,核心技术更少

绍兴市农业企业大部分属于传统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品大都为炒制、腌制、酱制、霉制,精深加工品不多,科技含量比较低。据统计,绍兴市各类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研发费用仅为企业销售收入的3.35%,其他企业比例更低,导致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研发成果可利用的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少。农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易被模仿,所以假冒伪劣商品特别多,企业自身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成本高、效果差。

2.4宣传力度不够,营销策略滞后

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不高。农产品以鲜活供应为主,精加工销售的不是很多,加工转化率仅为35%左右,产品增值能力较弱。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缺少优质名牌产品和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不少农业企业仅限于推销农产品,不重视品牌的推广宣传或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范围窄,尚未有意识地利用媒体广告、公共宣传等来全方位塑造品牌形象,不重视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包装,不能有效提升产品的价值,限制了农业品牌的创建。

3农业品牌建设策略

3.1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品牌创建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创品牌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产品创品牌给予积极支持。在农业品牌发展过程中,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切忌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本着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来推动农产品创品牌。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组建统一的系统服务和管理部门,克服目前条块分割、互为壁垒、各自为战的分散、落后、低效状态。

(1)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和品牌奖励制度。切实加大对农产品创品牌所需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农产品创品牌专项发展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对有发展前途的农业发展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为鼓励企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农业品牌,制定品牌奖励制度。2006年2月,绍兴市人民政府签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品牌发展的若干意见》(绍政发〔2006〕30号),明确规定对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奖励50万元;对新认定为“浙江著名商标”和“浙江名牌产品”奖励5万元;对新认定为“绍兴著名商标”和“绍兴名牌产品”奖励2000元;对获得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3万元;单个产品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同行第一奖励20万元。这个奖励措施的出台,对绍兴市农业品牌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相关职能部门对农产品品牌注册必须单列管理,对自然资源型农产品的商标注册主体要进行适当控制,以免产生同一资源产品以不同名称反复注册,影响品牌的成长;同时,防止抢注行为的发生,保护真正品牌企业的利益。要制定重点培育发展的品牌企业名单,建立品牌培育的储备库。积极申报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好证明商标,推广和提升传统农产品品牌。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工商、质监等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规定,加强对农业品牌产品的保护,坚持打击各种违法活动对农业创品牌的冲击。政府在制订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必须从保护商标、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等方面进行制订和完善。

(3)宣传品牌,增加品牌知名度。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和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强调培育和创建新品牌,又要发展壮大品牌、升华品牌价值。充分利用人文的、历史的和自然景观优势,通过组织品牌农产品参加国内外的展示、展览和博览会,集中宣传品牌。利用广告、名人效应,打响品牌,扩大品牌社会认知度。

3.2以质量为抓手,提高科技含量,优化区域结构

农业创品牌,质量是根本。品牌是产品的识别符号,是企业就产品品质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产品是否能发挥品牌效益,关键在于消费者的认可。所以,在创品牌农产品过程中,要明确产品发展思路,以消费者为中心树立品牌形象,从提高农产品质量抓起。

(1)实施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要积极推进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实施良种工程,引进、培育良种,优化品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业企业家、农业科技人员、农民的整体素质。优化和整合农业科技力量,鼓励和支持品牌企业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和方式,鼓励科研组织和农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品牌经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优化区域结构,突出区位优势。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土质、温湿度、日照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形成。一方面许多农产品即使是同一种品种,在不同的区域其品质差异很大;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高度分散性,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市场力量很薄弱,而形成区域品牌后,规模效益、市场力量就逐步形成,区域品牌与单个产品或单个企业形成的品牌相比,具有更小的系统风险,更高的价值,更持续的品牌效益。如诸暨香榧、平水珠茶、大佛龙井等知名品牌,不仅要做大做强,而且要积极推向国际市场,突出区域品牌。

3.3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培植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鼓励有利于品牌建设的中介组织建立起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充分发挥商标协会、商号协会、质量协会、市场协会、消费者协会和其他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为企业提供品牌推介、法律服务、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商标,以及融资担保、技术服务、资产评估、打假维权、产权交易、会计审计等各项服务。

企业规模与品牌建设相互促进,企业依托实力创品牌,反过来企业通过品牌经营,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扩张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由于受分散经营、规模小、信息闭塞和农民本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不具备创品牌产品的能力和品牌产品的心态,在生产经营中,难以建立符合品牌产品的运作程序,亦很难保证创品牌产品的质量,而只有龙头企业才能够成为一个载体,把农户的小生产和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引导农民跟着市场走,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绍兴市目前虽已崛起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但经营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还需要政府大力培植。2009年1—9月,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85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2.6%,联结基地35.36万hm2,带动农户187.6万户。

4小结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绍兴市农业品牌建设的历史轨迹与所取得的成就,已经为农业品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在政府良好的政策激励与推动下,通过充分发挥农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培植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实施质量工程,依托科技创新,优化区域结构,将会创建出更多的农业品牌。

5参考资料

[1]杨映辉.论中国农业品牌化问题[j].农产品加工,2005(6):7-9.

[2]浙江省委政研室课题组.浙江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r].杭州:浙江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研究报告,2006.

个人品牌创建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实施全区品牌战略步伐,以品牌兴区为目标,选择优势项目,打造强势品牌,选择特色项目,打造知名品牌,选择生态项目,打造绿色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产品,打造“实力*”,实现新跨越。

二、发展目标

结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力争经过4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拥有一定数量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使品牌在*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和优势行业及块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到2010年,全区的注册商标总量达2450件,其中,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20件以上;第三产业注册商标达到20件以上;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各1件;国际注册商标达到30件以上。

----到2010年,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8个,中国名牌产品8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30个,浙江省名牌产品30个,省知名商号20个,*市著名商标100个,*名牌产品50个。

----到2010年,依托织里部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培育品牌市场1个以上。

----*品牌的群体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有大的发展和提高。创立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和法律地位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发展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浙江省著名品牌、浙江名牌产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市著名品牌,最终拥有一定数量的能冲刺世界品牌的*产品。

----企业创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政府各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推动品牌建设的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品牌创建机制、认定机制、拓展利用机制、保护机制及品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进机制。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和动力在于企业,企业要自觉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政府要切实加强引导、优化服务和加大扶持,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品牌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坚持以质量为本、注重技术创新的原则。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品牌建设的根本是靠科技、靠管理、靠人才。创建品牌必须练好内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注重品牌营销、发挥品牌效应的原则。品牌建设能够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坚持创牌和用牌并举,通过经营品牌、延伸品牌,不断提升提高和实现品牌的附加值。

----鼓励独立创牌和保护知识产权相结合的原则。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资产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范畴,切实加大保护力度。

四、推进举措

(一)夯实品牌发展基础

1、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凡获市级以上品牌称号的企业,都应通过iSo9000及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到2010年,85%以上的全区重点骨干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关部门要帮助指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和标准体系,贯彻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各个优势产业都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身品牌。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深入实施科技人才“四百工程”,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各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企业从产品仿制转向自主创新,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建品牌的根本。要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的市级以上品牌企业采用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的形式,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政策,对企业引进的高级人才,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

4、完善品牌认定机制。区工商、质监等部门要运用自身职能进一步改善服务,做好国家、省级、市级品牌的推荐申报工作。要制定重点培育发展的品牌企业名单,建立品牌培育的储备库。根据“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选择已具备一定条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重点对象,做好驰名、中国名牌、省市著名商标三级梯次的品牌培育、推荐工作。

5、推进品牌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效应为品牌建设带来的有利条件,打造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引领块状经济提升发展。各专业化生产集中、块状经济发达的区域,都要以品牌建设为载体,以产业为依托,以品牌企业为龙头,建立专业品牌的培育发展基地,实现企业个体品牌和区域品牌的良性互动,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在织里童装行业取得新的突破。要加快农业新产品开发,培育一批部级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农产品品牌基地,重点在绿色蔬菜、特色养殖等行业取得新突破。要引导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证明商标、地理标志,推广和提升传统农产品品牌。

6、大力发展出口品牌。引导企业积极进行国际商标、专利注册、知识产权备案,着力扩大自有品牌出口。鼓励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研究制定跨越国外技术、安全、环保等贸易壁垒措施,推进品牌产品、品牌商标和品牌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加大品牌扶持力度

7、奖励品牌创建。抓好品牌的政策扶持工作,落实创牌激励措施。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若干意见》规定,为激励区内企业创牌,凡本区境内被新认定为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新获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国际注册商标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作出主要贡献的部门和乡镇,在市级奖励和补助的基础上,由区政府分档次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补贴。具体标准为:驰名商标,国家商标局认定的,每件奖励人民币25万元,司法裁定的,每件奖励人民币10万元;中国名牌、商务部认定的出口品牌产品或国家出口免验产品每件奖励人民币25万元;国家免检产品,每件奖励人民币10万元;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每件奖励人民币5万元。同时,对在品牌创建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8、加强金融服务。充分利用浮动利率政策,对技术水平先进、效益良好、诚信守信的区内驰名商标企业、中国名牌产品企业执行基准利率或基准下浮利率。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品牌企业办贷手续。

9、加强要素配套。对*的品牌产品企业的煤、电、气、水、运等生产条件,有关部门要予以重点保证。在各类园区安排农产品区域开发、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时,要给予*的品牌企业重点扶持。在品牌企业生产用地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10、鼓励品牌运作。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浙江省、*市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企业,其品牌的价值,经合法评估,可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11、鼓励使用品牌产品。市级品牌以上产品,在质量、价格、服务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进入区政府采购目录,并适当减免有关费用。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指名使用*的品牌产品的,应优先予以立项。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在工程质量、建设周期、资金预算、资质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对使用*的名牌产品数量较大的投标项目,有关部门要予以优先考虑。

12、落实品牌免检措施。对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省知名商号和省、市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企业在有效期内免工商年检和质量年检。

(三)营造品牌发展环境

13、增强社会创牌意识。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品牌战略的宣传工作,引导全社会重视品牌培育,支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同时,在区政府网站以及各相关部门网站开辟省、市著名商标企业专栏,介绍运用商标战略成功事例,以典型示范增加宣传深度。对创建部级品牌的企业,区政府在向外推介时,免费进行宣传报道。定期组织开展商标法律法规培训工作,重点组织争创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就如何争创驰名、著名商标进行集中培训,增强宣传力度;要印制商标创牌指南,将商标法律法规,驰名、著名商标评定标准,企业创牌经验介绍等汇编成册,发放给企业,力争全区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每家一册,以增强宣传效果。

14、搭建品牌销售平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有利于*品牌宣传展示的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等经贸活动,鼓励、推荐*品牌参与。争取市内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大型商场为*品牌销售提供准入、摊(商)位等便利。支持鼓励品牌企业到大中城市和县城开设品牌产品专卖店、连锁店,到境外开设分公司进行*品牌的国际化连锁经营,对成绩突出的,政府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品牌企业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优先考虑区内品牌企业网点设置,加快店面招牌审批,原则上做到即时办理。

15、发展品牌中介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商标事务、品牌策划和质量标准、计量咨询等中介组织机构,为企业创建品牌、提升品牌、保护品牌提供优质服务。组织商标组织开展商标转让、许可交易业务,开辟网上交易平台,盘活企业商标资产和品牌资产。对运行有成效的组织,政府将根据其业绩给予适当奖励。

16、切实加大打假保牌力度。工商、质监等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规定,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部门之间统一打假保品牌的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假冒行为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

17、建立健全品牌动态管理。对各级品牌产品进行跟踪动态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商标注册数据库,对我区企业注册商标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家底,形成区镇两级实时状态的培育商标注册企业数据库;强化品牌评定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严重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及出现其他重大违规问题,按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消或向上级职能部门建议取消其品牌称号,并向社会公布,在三年内不得重新认定。二是进一步完善商标发展企业联系制度,把未注册商标企业和新办企业作为重点联系对象,采取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的形式,帮助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同时提供上门服务,减免注册费用,为企业注册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加大对商标注册考核力度,将商标发展数列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明确职责,督促做好商标发展工作。

(四)加强品牌发展领导

18、落实责任。区工商部门主要负责对全国驰名商标和省、市著名商标推荐、申报工作。区质监部门主要负责对中国名牌产品和省、市名牌产品的推荐、申报工作。区外贸部门主要负责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的推荐、申报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切实做好品牌创建和发展工作。

19、建立专项资金。区政府每年设立品牌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对新创品牌的奖励、品牌建设重点事项和品牌企业的补助等。

个人品牌创建篇6

一个成功品牌视觉形象包括在消费者印象即由“听说过这个品牌吗?”;消费者品牌记忆即“你知道什么品牌”;以及在消费者购买过程和品牌心理认知结构中的首选位置即“你第一个想到的品牌是什么?”。而各要素相对的重要性根据竞争环境而定。对一个初露头角的品牌来说,加深品牌视觉印象也许是最主要的目的。其他情况下,品牌记忆则更会重要。

现代品牌理论认为,对一个主导品牌,品牌心理认知结构中的首选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品牌联想犹如品牌创建工作的心脏,它直接在品牌识别的驱动下进行。其目标不仅建立强有力的品牌联想物,还要创造品牌之间的差异性,有关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差异化对于强势品牌的重要程度高于品牌关联性和认知度。所以新品牌创建一般都从建立差异化开始,而品牌失势的征兆一般也是从失去差异性开始。

品牌忠诚度需要以独特的品牌特色为基础,要为一个平庸的品牌找到更多的附加内容是很难的。如惠普这样真正的强势品牌已经超越了以外观识别和差异化为目标的阶段,进入了与消费群体建立深度关系的过程。这意味着,品牌将成为消费者生活或自我观念中有意义的一部分。一旦建立了深度关系,功能性、情感性和自我表现型利益都会相对集中。消费者将更忠诚,他们会更乐于向别人谈及品牌,宣传品牌的优点,为品牌的不足辩护。

面对社会与营销环境的发展,如今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品牌价值,创建强势品牌,特别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发现品牌驱动消费行为的动心之处

在创建强势品牌中,与某个市场区间的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关系的重要性,远比这个市场有多大问题重要得多。不仅要忠诚消费者,还应乐于去影响其他人,而且能保证一个稳固的市场份额。并非所有的品牌都培养这样一个忠诚的核心顾客群,同时如果没有深入、详细地了解消费者,品牌就无法与他们建立深层次的关系。品牌需要找到消费者的动心之处,这是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以及与品牌相关的程度,表现出消费者的自我观念和认同。找到动心之处的方法之一就是学会观察现有的忠实顾客群,想想为什么他们如此痴迷?有些量化研究旨在透过表象了解消费者内在的动机,研究数据也十分有帮助。关键是要把消费者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群人去了解品牌是如何与消费者的自我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联系的?最后要观察消费者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兴趣和拥有的东西(也就是了解他们是什么,做什么,有什么)。

第一,消费者的价值观与信仰反映了一个人的本质。BodyShop针对的都是关心社会问题的人士。企业支持第三世界经济的计划,拯救鲸的行动和环保意识等都与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信仰的消费者产生共鸣。“罗纳德·麦当劳之屋”的活动为身患重病儿童的家庭提供住宿,在麦当劳消费者中激起了很大的反响。苹果公司“换个想法”(thinkdifferent)的口号和耀眼的彩色电脑外壳吸引了那些想法与众不同的消费者,他们极具个性,喜欢挑战貌似强大的竞争者。

第二,消费者的行为和兴趣。消费者自我表现的重要形式是他们的行为和业余爱好,比如说喜欢网球、看足球比赛、旅行、做家务、照顾家人、投资和外出吃饭等等。品牌如果成为这些行为或兴趣的一部分,并为消费者带来额外的功能性利益就能深入消费者的生活。thenorthFace通过为徒步旅行者和攀岩者提供设备和咨询,帮助他们完成冒险而成为户外探险经历的一部分。网络在线投资者会把领导市场的经纪公司——查尔斯·舒瓦伯(CharlesSchwab)作为重组投资方案时的设想伙伴。

第三,消费者所拥有的东西体现了人本身。拥有物的定义在此非常宽泛,包括人员、场所、思想、群体和物件,所有这些都能表现和加深人的自我概念。问题是要把品牌和这些拥有物联系起来。有时候,品牌本身当然就是这个拥有物之一,传达着情感性和自我表现型利益。当一位顾客拿着一件哈里-戴维森t恤说“这个品牌就是我”,告诉品牌如何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时,或者当梅塞得斯-奔驰使某人得到一种成就感时,品牌就已经形成了与消费者深层次的关系。

二、揭示品牌识别的驱动性理念

品牌识别的核心是一个驱动性的理念,一个核心概念(如品牌个性)或方案(如阿迪达斯的街头挑战赛或耐克城),以此为核心才能形成一套和谐的品牌规划。一个好的驱动性理念应该能这样推动品牌的方案,即:通过创造外观形象、联想物和关系来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打破常规这三个方面得以实现。

许多情况下,驱动性理念受到消费者动心之处的启发。阿迪达斯令消费者动心的就是它的驱动性理念——阿迪达斯街头挑战赛。产品的目标顾客为这个理念所吸引,因为挑战赛让他们的周末充满社会性的体力竞技活动。驱动性理念还来源于品牌的形式。例如下面的形式都可作为驱动性理念的基础:产品iBm的thinkpad,苹果电脑的imac和奥迪的tt的品牌指示产品特征均能驱动品牌创建工作。定位。哈根-达斯(Haagen-Dazs)的故事说明品牌定位是一系列品牌活动背后的驱动性理念。品牌个性。维珍的计划中有许多驱动性理念,例如品牌个性激发起的热气球活动。

显然一个有创意的品牌驱动性理念,如耐克城和阿迪达斯街头挑战赛,是打破常规的关键,为系列品牌创建活动确立了核心思想。它的所有活动主要包括下面3个核心理念:

第一步是找到品牌和消费者最重要的方面。对品牌来说,这些内容包括品牌形象、识别(包括个性、符号、品牌精髓、价值取向和品牌定位)。对消费者来说则有行为、爱好、价值观、信仰和上面提到的拥有物。要搞清楚什么是潜在的“动心之处”。

第二步是在第一步导出的理念、概念和想法的基础上定义可能的驱动性理念。几个基本问题就大有帮助:真正的魅力在哪里?什么能产生真正的共鸣?与其他品牌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一个正规的创意研讨会将是一项值得的投资,但要拿出现场的方案,研讨会不应只是又一个动脑会。

第三步是评估驱动性理念。什么样的品牌创建计划能够支持各理念?结果会有何影响?会争取到多少目标消费者?要采用什么样的联想物?怎么样才能算得上是成功?如何改进概念使其更完善?

三、创建强势品牌的策略

无论企业的目标是加强视觉形象、创造联想物还是建立深度关系,都要考虑如何围绕驱动性理念为中心制定一套品牌创建的计划和策略。从历史上看,大多数企业品牌创建工作的里程碑是有效地利用媒体广告。因此,有人假设成功的品牌工作包括找到一个好的广告商,激发他们搞出大创意,再投资一场轰轰烈烈的广告运动。这个假设已经非常过时了。把创建品牌的责任交给有能力创意广告的一家广告公司不再是品牌成功的灵丹妙药。

毫无疑问,媒体广告的确是有力的工具,特别是像“喝牛奶了吗?”这样声势浩大的广告运动确实功不可没,品牌投资的很大部分经费也将源源不断地注入这些活动中。媒体广告有许多问题和局限,但人们仍经常忽略了其他创建品牌的方式。由于专业性“小众”杂志和报纸的兴起,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收看专业电视台节目,媒体广告呈现出分散的趋势。这有积极的一面,因为目标受众群能通过他们比较偏好的媒体接收到针对他们的信息。同时,这也意味着先前与媒体广告密切相关的规模经济效益如今变得不确定,因为有更多的广告需要分别通过不同的渠道到达同一群人。此外,分配到这么多广告的资源和人员将越来越少,要获得所需要的创意效果也将越来越难。

电波媒体上的广告已经缩短了,广告内容的减少可能导致观众的拒绝。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广告持怀疑态度。某消费者研究显示,在英国只有16%的人承认他们注意过商业广告,65%的人表示不再相信电视广告,1/3的人认为广告让人讨厌。如此结果不排除某些偏见导致上述数字有些夸大,但也要冷静地想到84%的消费者已经忽略了广告,而只有1/3的消费者能容忍和信任广告。

个人品牌创建篇7

关键词:品牌;作用;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283-01

一、品牌的定义

美国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概念,是商标、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符号、广告风格等内容的总和”。

我国经济学家樊钢谈品牌:“品牌本身是一种各方面能力的结合,它不仅是一般人认为的“是一种能力和技术”。那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东西包括资本实力、市场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等。”

我认为:“品牌是市场概念,品牌是一种形象,是消费与产品有关的全部体验。”世界知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依靠成功的品牌形象,市场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

二、品牌的作用

1、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无疑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在追求卓越,创新自主,提高企业价值的过程中就是品牌的创建过程,一个良好的品牌可以带动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一个品牌的成功确立,说明了企业在产品研发、制造以及产品营销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并可以依赖其在市场浪潮中劈风斩浪。

2、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采购的指向标,人们会趋从性的追求品牌,当消费者选择产品时都会倾向于自己所熟悉的品牌产品,尽管他的价格往往高于其他产品。因为消费者不仅看中产品本身质量可靠、性能优质,而且还认定了品牌带来的附加价值,这种附加值或利益表现为品牌给企业和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之外的价值。

3、吸引人才,整体提高企业水平。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企业服务,如何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和难题。而优秀的企业品牌就是企业吸引人才的一块金招牌,是企业在人才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砝码。一些国际知名大企业很少为人才的缺乏为难,因为品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会自主吸引人才向这些企业靠拢。

4、促进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良好的品牌的建立的基础是企业自身良好的发展,一个企业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它会使企业步入正确的轨道,让企业运作有致可循,优秀的管理促进了企业迅速建立自己的品牌。长期发展起来的品牌都有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果想要树立企业品牌这个百年基业,必须不断的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培养一个企业品牌的发展,维持一个企业品牌也是发展,只要企业的品牌不倒,企业就有发展的空间。

5、可以用品牌打造企业多业并进的局面。优秀的企业品牌可以使企业更容易做到品牌延伸,迅速形成主业突出,多业并进的良好局面。海尔就是以做冰箱起家的,其产品良好的品质给全国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海尔陆续推出了空调、洗衣机,人们就冲着海尔这个牌子放心的购买了,现在海尔家电已经拥有了多个系列几千个品种,海尔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家电巨头,并开始进入金融产业和资本市场。

三、企业发展品牌建设的措施

1、加强产品质量建设。产品是品牌的载体,要成就强势品牌就离不开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产品是创造名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施品牌建设的关键。例如日本索尼公司通过对自己产品的严格把关,以“苛刻”而闻名于全世界,保证了产品质量,也成为人们认同的优质产品,才取得全球500强前50名。

2、坚持自主创新。创新是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源泉。一个品牌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和维护。优质品牌和货真价实的产品,就是先人一步的发明创造,科研是我们创新以及事业的生命线。任何企业的任何品牌,无论你的知名度有多高,产品质量有多好,都不能一成不变的缺乏创新。因为产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或者说处在老产品的产品总要被新产品所取代。所以企业应该紧抓创新让产品应该随着人们的需求的改变而改变。

3、维护品牌形象。创立一个品牌不容易,但维护一个品牌更难。品牌的维护离不开服务,产品的品牌应该在服务中改进、充实而发展创大起来的。只有与产品配套的完善服务体系,才能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信赖感,产生感情。海尔在众多家电行业中中处于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深入人心的周到服务。

4、加大广告和舆论的宣传力度。产品本身不会说话,其性能和品质只能通过宣传才能让人认知。企业应该保持积极的宣传态度,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同时,了解企业建构的品牌文化,深深地撞击消费者的一般认知,与消费者形成强烈的品牌情感体验和共鸣,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感。

个人品牌创建篇8

内容摘要:目前人们对品牌建设的研究更多是从经济层面来论述,对于机关党建如何实施品牌化建设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吸纳和借鉴品牌经济发展经验,把经济领域品牌运作的模式运用到机关党建工作中,首先,对在**市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其次,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市机关党建工作坚持“围绕服务全局、围绕基层基础、围绕责任合力、围绕作风形象”所取得的成效,认为这些工作就是对机关党建品牌化建设的有益尝试;最后,提出了**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初步设想:在培育好党建工作品牌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品牌有效运作,整体提升党的建设水平,通过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机关党建品牌化建设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品牌是体现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企业而言,品牌是企业以注册商标为载体,长期经营所形成的经营理念、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的集中展示;对一个地方而言,品牌是其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核心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目前人们对品牌建设的研究更多是从经济层面来探讨,而对于机关党建如何实施品牌化建设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党建工作品牌就是指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较大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较高的党员群众认同感和鲜明时代特点的党建工作理念、标识或载体,主要包括以党的建设某一领域工作为主创建的党建工作品牌、以党组织为主创建的党组织品牌和以党员个人为主创建的党员品牌等。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就是运用抓发展、抓项目工作的理念和思路,吸纳和借鉴品牌经济发展经验,把经济领域的运作模式创造性地运用到党的建设,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出精品、出品牌,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机关党建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省委提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作出了项目带动、品牌带动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强调要坚持“四求先行”,着重指出党的建设要先行。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正是落实这些要求,用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来保证“两个先行”的具体体现。

一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也是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要求政治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机关党建工作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革新步伐非常必要。实施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就是通过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创新,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十七届二中全会和今年全国“两会”又对此进行了具体部署。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就是服务,实施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群众、服务发展。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党建品牌化建设,能够调动机关单位占很大比例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表率作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三是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载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提供新思路。将经济学中的品牌创建理论移植到党建工作中来,以品牌创建为龙头,把党建各项工作纳入品牌的大旗下,可以充分发挥品牌示范效应,促进机关党建工作常做常新,进一步带动机关其他各项工作的新进展。其次,为**机关党建工作增强活力提供了新方法。通过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使党建工作所具有的长期性特征,与品牌的培育、创立和维持的长期性特性相吻合,为党建工作寻找到了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开展机关党建品牌化建设活动,是对党建工作的再认识、再提高,可以给机关党建工作发掘新领域、拓展新空间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活力,为党建工作往深里做、朝高处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三是为**机关党建工作自加压力、抬高标杆提供了新的目标。当前,我市正处于海西绿色腹地建设的关键阶段,各项工作都要有争创一流,才能确保在全省“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占位子、走前头。开展机关党建品牌化建设活动,充分体现了一种率先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体现了一种自我加压、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为更好地服务“两个先行区”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也为全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标尺。

四是实现“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党建工作品牌化的过程,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我们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工作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总结提升出党建工作品牌,又以党建工作品牌指导新的实践,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建工作品牌化的过程,就是人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过程的具体化,即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党建品牌——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完善党建品牌的循环过程,从而使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互为因果,良性循环。

二、**市机关党建品牌化建设的初步尝试

近年来,**市机关党建工作坚持“围绕服务全局、围绕基层基础、围绕责任合力、围绕作风形象”,努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对机关党建品牌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全力打造服务大局的品牌。就是在主动融入、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海西区绿色腹地建设大局中,发挥机关党建工作的优势。一是主动服务“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战略。持续开展了以项目为核心的创业竞赛活动,动员机关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创业竞赛,争当标兵。同时,把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与创业竞赛活动紧密结合,以“创建”活动助推创业竞赛,以创业竞赛实际成果检验“创建”成效,互促互动,取得了机关党建和创业发展的“双赢”。二是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持续开展“挂村服务、互动联动”工作,探索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几年来,全市共有938个机关部门与542个下派支书村建立“互动联动”关系,统筹了更多的城市资源导入农村,整体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机关部门与下派村工作互动、责任连带、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三是围绕当前工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有效整合创业竞赛、挂村服务、挂企服务、机关作风建设、效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开展“**发展我知道,服务发展当先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项活动已经成为改进机关作风、激发创业热情的有效载体,成为整体推进机关党建上新水平的有力抓手。

2、全力打造夯实基础的品牌。围绕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加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持续开展机关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坚持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做到分级创建、夯实基础,结合实际、系统带动,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把握尺度、注重实效,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二是在党建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机关党员干部。如,在深化农村工作机制创新中,我市先后向基层下派了五支队伍,共一万多人次,其中绝大部分是机关党员干部。又如,在去年实施非公企业党建“全组建、强作用”项目中,党建指导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全市317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现党群组织全组建全覆盖。再如,在开展社区党建“两增两创”活动中,我市推行“单位挂钩社区,干部轮流驻会”制度,机关党员干部在服务居民过程中,提高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三是把关怀服务党员与关怀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以党内和谐促进党群和谐,持续开展“万名党员牵手帮困”、“党员联系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成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会,激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

3、全力打造落实责任的品牌。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机关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以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为龙头。建立健全党组(党委)统一领导、党组(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组织抓落实、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机关党建目标责任制,并通过责任制考评促进党建工作落实,进一步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势和作用,把力量有效整合起来,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等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以机关党建联系片制度为纽带。按照职能相近的原则,将各机关党组织进行分片管理,充分发挥联系片的“组织、交流、协调、推动”作用,有效解决了机关党建“面广、量大、类多、线长”等问题,形成机关党建工作不同责任层面层层有人抓落实的局面。三是以机关各单位党组织为主体。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合理设置机关党组织的办事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如党委办公室以及专职书记或副书记,明确其主体责任,保证机关党的工作协调运转。

4、全力打造改进作风的品牌。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与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重点,持续抓机关作风建设,树立机关良好形象。一是加强对党政机关干部的监督管理。持续开展“服务发展最佳科室”、“群众不满意科室”评选活动,扎实推进“科室站所”和“服务窗口”的作风建设,整肃公务纪律,努力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混、懒、冷、松、虚”的问题。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手段更新、职能转变的要求,认真解决政府职能部门存在的“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问题。今年5月正式启动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式服务、流水式办理、一站式办结,得到各方面的认可。三是充分发挥党建典型在作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市直机关单位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如纪检部门开展的“做党的忠诚卫士”活动,组织部门开展的“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公安交警部门开展的“抓党建、舞龙头、亮警徽”活动,市电业局开展的“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等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以上这些做法为我们实施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照党建品牌建设的要求,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其中不少还不是完整意义的机关党建品牌。认真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不能持续持久。有的地方抓机关党建工作沦为形式化,往往是一段时期一项工作,一项工作一个评比,抓了现在的,丢了以前的,党建工作难以深入人心、收到实效。二是不能开拓创新。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果抱着既定的思路和模式不放,不主动进行开拓和创新,没有深化内涵、拓展外延,势必会缺乏发展活力,制约发展空间,无法扩大影响力。三是不能凝炼提升。一些活动没有汲取各项工作的精华,没有进行总结提炼,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最终没能成为党建工作品牌。

三、**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初步设想

品牌经济学指出:实施品牌化建设,就是要着力培育品牌,有效运作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示范、引领、集聚和辐射效应,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各个领域的工作水平。在党建领域,对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还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通过学习借鉴经济领域品牌化建设的经验,我们认为可以遵循:培育好党建工作品牌——强化品牌有效运作,整体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思路来展开,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

1、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培育好党建工作品牌。培育好党建工作品牌,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入发动,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党建工作品牌,党员干部是活动的主体。可以通过深入抓好品牌项目论证、品牌打造规划、品牌服务实施等环节的思想发动,使每名党员干部都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党建工作品牌的内涵和特征,自觉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二是找准定位,确定品牌主题。品牌定位是实施党建工作品牌战略的关键所在。各机关党组织可以组织党员干部献计献策,加强横向与纵向比较,正确把握党建工作的定位,找准本单位加强组织建设、开展为民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广泛征选、反复研究,提炼确定好项目的主题。三是严格程序,认真申报品牌。党建工作品牌由各级党组织逐级申报。市级党建品牌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具有能够体现本部门本单位特色的党建品牌名称和形象标识,充分体现党建工作的本质特点和核心要求,具备条件的可以进行品牌注册;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具备自我完善机制,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和先进性;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充分体现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成效。各机关党组织可以紧密结合党建工作实际,研究提出各自的党建品牌认定标准和程序,确保党建品牌的质量,把符合要求的党建品牌推荐出来。四是规范管理,严格认定品牌。建立以社会评估为基础、以专家委员会评审为主体,以党员群众满意为目标的党建品牌评价体系。制定市级党建品牌评价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成立由市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市党建品牌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认定市级党建品牌,可以每三年评审一次。由专家评审委员会提出评审意见,经社会公示、市委研究后,授予“**市党建品牌”。五是落实责任,全力支持品牌。市直机关党工委负责组织制定党建品牌创建规划,明确党建品牌创建目标,要求各党建工作联系片全面落实党建品牌创建目标责任制,精心培育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可以通过设立党建品牌创建基金,对有内涵、有特色、有措施、有实效、有影响的党建品牌,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确保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个人品牌创建篇9

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促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和党员创先争优为目标,以党员干部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紧紧围绕“六个提升年”和“双百”工程建设,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树立形象,建设司法行政工作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社会认可的党建品牌,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品牌名称、标识、品牌主题、品牌理念

(一)品牌名称

服务保障民生法治促进和谐

(二)品牌标识

标志下部为生长的麦穗,寓意民生;半托的是长城图案,意为和谐稳定;同时,长城和麦穗的结合又是司法行政徽的主要图案部分,意为司法行政系统;最上为党旗,意为高举旗帜争做先锋。

(三)品牌主题

司法行政系统的党员干部要立足实际,贴近基层,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全力服务社会民生,要做法治建设的有力推动者,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以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品牌理念

通过对创建党建品牌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动员,使全系统党员干部强化公正执法理念,提升服务能力,推进法治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执法执政能力的高度,把各项法律服务作为岗位责任和工作宗旨,形成以服务促发展的思想共识。创建具有司法行政系统工作特色和鲜明时代精神的党建品牌,打造法律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建立优质服务的长效机制。

三、创建原则

(一)特色鲜明。突出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职能特色。为人民群众提供诚信、公平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二)群众公认。品牌的创建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群众对这一品牌是否认可,认可多少是我们品牌创建的基本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三)注重实效。在品牌创建过程中追求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上形成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忠诚度。

(四)鼓励创新。认真学习借鉴司法行政系统以往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从严要求,注重自身建设,立足本职工作,鼓励开拓创新。

四、具体内容

从司法行政系统工作实际出发,打造自己的党建品牌——“服务保障民生法治促进和谐”,要做好各方面法律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必须以司法为民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要求,争创一流。要让主动服务、用心服务、优质服务成为司法行政工作的主旋律。倾听社会各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期待,研究和发现法律与经济结合的切入点,制定、落实好司法行政创新的各项机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排忧解难,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改进工作,真正走进群众生活,有针对性的提供法律服务。着力打造一支思想先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成绩突出的司法行政系统党员队伍。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7月1日—7月15日)

结合单位实际,把创建活动传达到每位党员,各科、室、处、所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服务保障民生法治促进和谐”这个大课题,根据自己工作实际,提出有自己特点的分课题,调动每位党员的积极性,组织品牌的征选和论证,并制定出创建方案和计划,形成一个特色鲜明、内容具体、相互连接、涵盖广泛的品牌创建活动体系。

第二阶段:推进品牌建设阶段(7月16日—11月30日)

切实发挥“品牌”的示范、引导、激励作用,在品牌创建过程中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创建党建品牌活动要与自身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六个提升年”、“创先争优”、“创建人民满意机关(站所)”等活动紧密结合。坚持不懈的把服务作为工作主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发挥司法行政系统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法律服务工作,树立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为民思想,认真对待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不拖,不偏不倚,及时妥善解决。

三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基层、企业、群众关心的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法律服务等热点问题进行公开运作;完善有关机制,简化办事程序,增加办事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远程法律援助站点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及时接受优质法律服务。

四是积极为管理和服务对象办实事。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更多的法律成果和依法行政政策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和实惠,为全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跟踪问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落实到具体工作措施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在法律服务骨干和法律服务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系统党员队伍素质;

2、实行党员法律服务人员亮牌上岗,开展“党员先锋岗”和“服务示范窗口”评选活动,一方面突出党员这个品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改善队伍的精神面貌;

3、定期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为当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种法律问题;

4、组织党员律师参加录制法制讲座节目,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懂法、守法、护法意识;

5、组织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涉法涉诉工作,切实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好老大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6、组织党员开展法律援助和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活动,不断强化党员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7、深入开展党员“法律六进”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机关、农村、企业等不同层面开展法律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继续深化“六五”普法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认真总结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并上报机关工委。

五、党建品牌管理

创建一个品牌,“创得出”只是第一步,要使我们的品牌“站得住”“叫得响”,还需要加强多方面的工作,形成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和有力的监督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成立局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品牌的创建管理监督。

(二)统一思想认识。党建品牌是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要注意维护党建品牌形象,在工作中依照品牌创建的标准和要求,严格约束自己。

个人品牌创建篇10

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穷,第二是穷但是不甘于穷。

品牌本身所包含的就是富贵,贫穷,贫穷本身可以是培育品牌的一种驱动力,但它本身不可能是品牌。任何一个品牌的背后,一定是富有,一定是富贵。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人普遍地已经有了一种创富的积极性,而且我们整个社会氛围,包括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鼓励全民致富,包括贫穷地区的西部。在这么一种背景下,穷就不能够成为我们创牌的一种天然障碍,恰恰它很可能会更加激荡起我们在创牌之道上的一种积极性。而且,我们很可能会学会规避先行发达的地区在创牌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比如学会规避那些用不惜环境污染掠夺资源等粗放方式来创建品牌,培育品牌当中所支付的一些成本。所谓的后发优势。就是要学得更加聪明一些。

穷而不甘于穷,更是西部地区有望成为培育自主品牌一方沃土的最根本的原因。正如美国一位学者写的一本书《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显得比先行发达的地区、沿海地区要贫穷一些但是,我们不能够把受苦作为抱怨的一种权利,受苦或许是上帝给予我们改造这个世界的另类包装。正是因为受穷,而我们整个全民又不愿意停留在这么一个贫穷的阶段,更能够唤起我们由穷而富的愿望,也正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下,我们可以断定,西部地区在未来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可能涌现出更多的自主品牌。

现在对于西部来讲,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品牌,但与东部比,品牌还是相对稀缺的。什么原因?第一,主要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西部的一些在全国知名的品牌,相当一部分是国家资本堆砌的,比如说红塔山,茅台、长虹这些国有企业。这些品牌今天来看,有相当的市场号召力,但是如果不能够不失时机地进行制度变革,它也依然是脆弱的。

改革的任务很重,真正有生命力的,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寄希望于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非公经济。非公经济应该是品牌滋生的最好温床,他们有非常强盛的发自内心的创牌驱动力,这一点我觉得体制变革的任务非常繁重,我们在讨论西部自主品牌创建过程当中不可回避。

一方面,就是对已经有品牌号召力的国有企业,要能够给予更加有保障的制度建设。同时,应该腾出更大的空间让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去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品牌稀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品牌集群态势薄弱,没有集群化的一种表现,比较单薄,比较孤立。当然这跟建国之后我国的发展路线是密切相关的,但更多的是跟区域经济的战略选择,以及产业选型集群等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品牌创建就一个企业来讲是微观行为,而它的背后往往是宏观的支持,往往是一种宏观概念。青岛、温州为什么能够出现一种品牌集群现象?它有集群倾向,而且相互之间也有比较激烈的竞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创建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同样也包括是否有一个明智的政府。

企业求富、创富未必一定要有品牌,但是企业要有可持续的创富积累,却必须求助于品牌建设,特别是要富而贵,要成为在社会上受欢迎的受尊重的知名企业,更是如此。

今天我们来剖析任何一家知名品牌,都可以看到,它一定是富有的,而且一定是某种程度上的高贵,某种程度上的尊贵。如果光是有一定的财富表现,未必能够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这种尊贵意味着他一生一世都需要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短期行为诀别。也就是说,从创牌之初开始,对于创牌者来讲,你就要与众不同,你就不仅仅是一种对于财富的向往,脱贫致富的向往,而是要做成事业,有创建一个经久不衰的高等级品牌的一种向往。

品牌从何而来?它一定是资本的注入。哪几种资本?第一是时间资本。我们不可能说要打造一个品牌,今天还是无名小卒,明天就突然是个大品牌。这种质变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但是从整个创牌的历程来讲,它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发酵。这就是说,对于创牌者来讲,要有一种心境,要耐得住时间的长期注入,没有十年,没有几十年,你要打造成一个部级的世界级的品牌,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讨论城市一样,你上海再繁荣,你的城市管理水平要达到香港那种品牌化的程度,没有几十年你根本谈也不要谈。做酒也一样,你要做成像茅台那种知名度,没有十几年、几十年,你同样谈也不要谈。所以说,品牌的这种高贵,就在于扛得住寂寞,扛得住时间对你的考验。

第二就是货币资本。任何品牌的创建背后,没有足够的货币投入怎么可能?现在有品牌霸权,消费者都愿意给你货币投入,但是,千万不要忘记经济学最朴素的原理――投入产出。必要的技术创新、管理成本经营模式,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战,这些都会用货币价格这个最直观的尺度来衡量。没有足够的货币投入,一个品牌的成立是困难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品牌是用钱堆出来的,没有足够的资本,不可能加快培育品牌。当然,简单的用金钱来堆砌,并不能够成就品牌,但是一个品牌的成就必须有资本的、金钱的足够导入。

第三就是人力资本。没有人力资本,也不能够打造品牌。品牌是一种富贵,但是这种富贵只能对聪明人而言,没有足够的智慧,你是不可能去富、不可能去贵的。品牌为什么是稀缺资源,为什么永远只配置给那些有强盛的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呢?是因为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在我们的企业当中,真正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家,真正称得上智者的企业家,永远是少数。而且重要的是,人力资本还直接决定了前面两种资本――时间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多或少。你聪明一点或许就少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或者有资格去创牌的。

人力资本对于品牌的这种制约作用,决定了创牌必须是聪明才智一族的专权。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社会在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要大声疾呼,让一部分人先智起来。如果不能够让更多的人智起来,那么我们品牌的格局是有限的,你也最多是一个小城镇的品牌,最多是一个地区的品牌,很难成为部级的世界级的品牌。

对西部地区来讲,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更好地来完成让更多的人富有起来这么一个历史进程,同时,通过人力资本的介入,特别是高端人力资本的介入,推动创建孕育着高贵的不同凡响的品牌萌芽。

品牌的背后,也是高度的人性化,是人性的高贵与厚重。前不久,我见到青岛的鞋王,他是我们中国第届十大企业家评选当中硕果仅存的,其他企业家逃的逃、抓的抓、死的死,就留下他了。我们请他到中外名家系列讲座去演讲,给他的题目就是“企业创牌是最好的积善”。他内心是富贵的,他精神是富贵的,因而他最终在物质上也是富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