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7:01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1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家庭生活比较优越,外来文化的冲击波也比较强烈。这诸多的因素,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无疑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据一九九八年全国少工委等组织联合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少年儿童存在四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今少年儿童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脾气大,胆小……“某省高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教育,把老师残忍地杀死宿舍中,仍若无其事地上课玩耍三天至案发”。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向我们说明一个问题,现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前教育中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关于健康的第四次定义:健康的涵义,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可见,健康的内涵已日渐深广,心理健康已纳入衡量健康与否的标准之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由此表明,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基石,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应成为教育者的共识。

三、研究原则:

1、发展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心理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心理,二是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是仅限于心理健康的要求。贯彻发展性原则,首先在思想上要明确发展的要求,明确发展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在教育过程中,把发展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重要任务。其次,心理教育要注意各个方面的心理素质发展。再次,要使心理教育走在发展前面。

2、非价值性评价原则:心理教育的最高目的就使要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而不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或健康程度作出鉴定。但为了有效地进行心理教育,教育者需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况,有时要运用一些测量手段,切忌把心理测试结果作为一种价值评价,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一种“社会标定”传达给学生,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障碍。

3、主体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相容性原则:使指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情感上是相容的。贯彻相容性原则,首先要尊重学生,淡化教育与受教育的痕迹。把每个学生都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舒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相互交流氛围。其次,应重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第三,创造师生间最佳的“心理场”。“心理场”是有师生之间的心理相互影响构成,它对心理教育效果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5、协同性原则:是指在心理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诸育之间德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能把心理教育与各育割裂开来;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心理内部各方面如知、情、意之间德协同发展。

6、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教育要重视通过活动促进发展。活动是发展德育的基础,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贯彻活动性原则,首先要求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符合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注意指导学生重复参与各种训练与练习。

7、成功性原则:是指各种教育、训练使学生有成功的快乐体验,减少失败的体验。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没有比取得成功更能使学生激动和受到鼓舞了。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代能对自己的学习、工作满怀成功的信心,就会为他将来从事的社会事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其实,成功本身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种成功的感觉。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体验到作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计划时那种满意的心情。有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甚至厌学、逃学,究其原因,不能说跟他们很少甚至从未体验过成功的乐趣毫无关系。经常的失败经历,使他们感到心灰意懒,产生自卑和失望,导致恶性循环,从而极大地限制和影响了自身潜能的发挥。贯彻成功原则,首先要求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必须是合理的,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其次,应因人而异,帮助学生确立适宜的目标,使各类学生都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后,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使学生懂得,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所吓倒,只要正视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加以改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使失败变为成功之母。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我现在任教的一年级6班的学生。

(二)研究范围:学校心理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我把“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作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

(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6)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往的知识和技巧。学习辅导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的困惑;二是帮助、引导学生自己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

(1)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

(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

(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

(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

(5)问题,主要指由于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五、研究步骤和方法:

(一)研究步骤和起讫时间:

1、XX年9月--XX年10月: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开始研究。

2、XX年10月—XX年年8月:实施阶段,撰写初期研究报告。

3、XX年年9月--2010年6月:实施阶段,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4、2010年6月--2010年12月:总结评价阶段,进行研究总结,成果展示。

(二)研究方法:

1、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由行政牵头,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各条线,明确分工,通力协作,确保成效。

2、通过校园网络,定期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讨论研究方法,交流教育心得。

3、通过校园网络,定期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让学生自我辅导,让学生及时咨询心理健康问题。

4、开设心理健康课,分低、中、高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学。低年级(1~2年级)的主题是“学习心理的指导---形成完美的学习方法”,中年级(3~4年级)的主题是“人际关系的指导---形成美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高年级(5~6年级)的主题是“自我心理修养---从小具有美丽的心灵”。在每周三晨会课上进行。

5、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任何一门学科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都包括了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也就是说,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对这门学科发生兴趣,进而产生需要,形成动机,最终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当然,每一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如全面发展人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中的任务。而数学中的心理教育任务则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发展,同时它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创造思维的品质。社会学科的心理教育任务就是要唤起学生精神的需求,培养起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情感。艺术学科则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品质发展与美感、道德感的发展。体育学科着眼于增进人的身体健康,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生理素质的基础。因此,要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形成完美的个性。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2

“师生健康甘肃健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甘肃行动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根据《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关于印发<凉州区“师生健康甘肃健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凉教发(2021]67号)精神,我校决定开展“师生健来甘肃健康”主题教育(以下简称健康教育),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宗旨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构建新时代、现代化、高质量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关注师生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夯实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保障、师资配备与培养培训,教学改革与评价体系等基础,丰富拓展健康教育载体,形式、途径、内容和方法,以高质量健康教育满足广大师生多元和个性健康需求,引导师生树立正确健康观。提升健康素养并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时间安排

主题健康教育活动贯穿2021年全年。

(一)制定方案:2021年6月

学校在6月8日前要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并适时组织启动仪式。

(二)宣传启动:2021年6月

学校要以“师生健康甘肃健康”主题教育的具体内容、方法措施等为主要内容,利用广插、黑板报、微信群等媒体开展广泛宣传,使每位师生知晓并做自已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三)组织实施:2021年6月至11月

根据本校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具体实施,力求做到宣传全覆盖、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标牌醒目、奖惩分明等。

(四)总结汇报:2021年12月

2021年12月3日前,学校全面总结“师生健康甘肃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取得的亮点特色和经验不足等,形成总结并上报。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中小学校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三版)》要求,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师生落实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不滥食野生动物、科学就医用药等健康行为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防护。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和身体活动。健康足量饮水,减少饮料摄入。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减少污染和浪费。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引导鼓励教职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二)开展近视防控教育。按照区教育局等六部门关于印发

《凉州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学校要承担起加强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和教育的主体责任。一是要健全体系,将视力健康教育分年级纳入学校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融入课堂教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构建科学、高效的健康教育体系。二是积极开展2021年秋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提高儿童青少年爱眼护眼意识,宣传健康的重要性和近视的严重危害性。宣传近视监测,筛查和干预的重要性,改普学校和家庭视觉环境,坚持眼保健操制度。积极配合卫生疾控部门对小学生视力进行筛查追踪,健全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切实加强手机管理,宣传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三是要广泛宣传,利用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用眼健康知识教育,明确家庭要承担起加强儿童肯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的主要责任,家长要自觉学习和掌握视力健康知识,积极督促儿童青少年形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宣传视力健康知识,强化有效干预措施,形成全社会普遍关心关注视力健康的良好氛围。

(三)普及健康知识。落实《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关于印发<凉州区“师生健康甘肃健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抓好各类健康知识教育。一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普及日常锻炼、健康生活、疾病预防、合理用药、预防毒品、身体检查、心理健康、生长发育、生殖健康、校园应急救护等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提升健康知识如晓率,增强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二是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学校要将生命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体累,每学期要开展不少于一次的生命健康主题班队会,保障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全覆盖。三是开展日常关爱教育,倡导以相互关爱、相互欣赏、相互鼓励为主的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家长多学习与子女的沟通技巧,掌握在子女心理脆弱、思想因心、行为失控有预兆时的干预和处置能力。

(四)加强体育锻炼。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意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等专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按照教会、勤练、常賽要求,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严格落实课间操制度,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每天放学后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家校协同营造良好体育氛围。

(五)合理营养膳食。落实《甘肃省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实施方案》要求,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校园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加强对学生营养和膳食指导,改善学生营养膳食结构,避免高糖、商盐、高油等食品的摄入,倡导营养均街和膳食平衡。开展针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和饮食教育,引领学生践行“光盘”行动,反对食物浪费,积极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家庭膳食,培养学生科学的膳食习惯,形成健康饮食新风尚。

(六)促进心理健康。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

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积板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而健康的理念,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掌握正确应对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相关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制,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将心理疏导干预机制融入日常生活。

(七)开展防病教育。根据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

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

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落实“多病共防”、“人物同防”措施,提高广大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落实《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要求,加强学校预防结核病教育。落实《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切实预防和控制学生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发生。

(八)开展无烟校园创建。一是加强控烟工作领导。学校要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把无烟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禁烟年度计划,目标、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估考核办法,确保学校控烟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宣传,提高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团队活动、主题班会、世界无烟日,征文大赛、升旗仪式等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在师生中倡导文明行为和健康生活,使不吸烟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三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控烟网络。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向家长、社区分发控烟倡议书等,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和国家对控烟工作的有关法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四是加强管理,建立控烟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控烟奖惩机制,成立“无烟学校"监督小组,设立吸烟监督员、巡查员,并不定期开展督查,推动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九)开展运动健康教育。学校必须按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体育及健康教育课,将体育健身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体育及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和培养每名师生钟爱一项运动、擅长一项运动、玩转一项运动,使其成为受益终身的锻炼方式。通过“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师生的自信心、团队协作、交流和意志品质能力及抗压能力等。同时,开展特色健康教育。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压实责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

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师生健康素养,

深入开展主题健康教育活动。要充分认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

工作对实施健康甘肃战略、推进健康甘肃建设和加快推进教育

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抓好“师生健康甘肃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责任意识,落实好主体责任。

(二)动员力量,突出重点。凝聚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的力量,组织动员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积极参与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健康促进的强大合力,推动健康教育工作和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丰富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切实督促学校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制度,充分挖掘、利用自身和社会资源,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鼓励学生和家庭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要深入分析本地本校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任务和存在的突出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学校健康教育制度体系,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着力破解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载体和途径等制约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强化宣传,创新引领。学校要通过新媒体传播、文艺作品创作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广大师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宣传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全国爱眼日”(6月6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有效方式引导师生了解和掌握必备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要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切实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体育与健康和社会实践等课程有机结合,创新工作举措,引领活动开展。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3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4-0007-03

我国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1]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的全面运作阶段。而当前,我国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仍然存在从业人员整体数量不足、专职人员少、专业知识缺乏和专业能力不足等困境。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困境

(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多数中小学来说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数都不是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一些调查发现,第一专业为心理学的仅有18%,教育学(包括教育管理、学校教育、学前教育等)的有22%,其余的均为学科教育(包括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等)[2],因此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多数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虽然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从业之初都进行过相关的短期专业培训,但是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缺乏体系,理论与实践脱节。尽管许多中小学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的工作热情很高,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经验不足

目前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有调查表明,只有38.7%的教师经常为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41.9%的教师经常对学生开展个别心理咨询,15.1%的教师经常为学生或教师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心理教师教育能力和经验不足与中小学校不重视教师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足有关,有些学校认为教师们在师范学校都学过教育心理学,对于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而言已经足够,不需要再进行专业的培训;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没有必要再去开展什么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一些学校真正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间很少。因为缺乏充分有效的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不足,导致多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经验不足。

(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能力较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开展教研的动力和氛围,教育科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管理者认为在中小学能够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教师的工作量较大,缺少必要的教育科研时间;管理者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标准往往只趋向教学成绩,科研能力经常被忽略。另外,学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一般只有一至两名,他们很难组建成教研团队。这些都是中小学心理教师教育研究能力较弱的影响因素。

有研究发现,只有15.8%的教师有市级及以上立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项目,30.5%的教师的论文公开发表或得奖,22.9%的教师的个案辅导报告公开发表或得奖,7.2%的教师的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或得奖[3]。教师教研能力的高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一定影响,新形势下的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与以往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有较大差异的,教师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

多数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专职心理教师占总数的11.8%,其余均为兼职,有的甚至身兼数职[3]。一些学校为满足开课和检查的需要,经常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员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学校经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好的教师安排到其他岗位去工作,有的教师因为其他工作做得不够好而被调整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岗位。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被重视,岗位不稳定,队伍流动性较大,导致心理专业毕业的许多教师不愿意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不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规划,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成效。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有的专业构成

(一)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小学心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评估或心理测试,并建立心理档案、开展数据分析;两个月内制定教育、辅导和干预的实施方案;每学期负责组织1~2次全校性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专题讲座;中小学心理教师要不定期地给中小学生做心理辅导[4]。要完全胜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具有熟练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专业技能;应该熟悉精神分析、行为矫正、理性情绪疗法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等理论与辅导技术;应该熟悉心理辅导课的设计方法、心理测量技术、个别心理辅导技术和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中小学心理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能够设计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其次,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包括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和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与学生建立良好咨询关系,能够运用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基本治疗方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能够恰当干预心理危机,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转介工作;再次,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具有测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建立档案的能力,能够准确运用基本心理测量工具和其他心理学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作出鉴定和评价,能够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准确地对学生心理进行描述、分类并建立档案。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能力

中小学心理教师研究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专题研究的能力,二是个案研究的能力。心理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工作过程和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这就需要心理教师有较高的反思、创新和研究能力。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资料的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5]。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一)集体培训

集体培训主要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组织教师集中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集体培训的主要任务有三项: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提升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力。

(二)菜单培训

菜单培训主要是根据培训内容体系和业内培训专家的专长划分不同的培训模块,受训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受训的内容。相对于常见的集中培训和周末培训,菜单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集中培训时间短、受训内容密集,各种知识过于集中的“狂轰滥炸”,受训教师没有时间消化培训内容。另一种比较松散的周末培训是教师平时利用周末或业余时间到培训机构或网络上接受培训,由于受训时间跨度长且结构松散,很容易导致受训教师遗忘先前所学的内容,所学知识前后难以衔接。而菜单培训主要是把培训的内容分成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实践与个案督导三大模块,每一个模块有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受训的教师可以像看谱点菜一样选择受训的内容,把各个阶段的培训尽可能地衔接起来,使得培训与培训之间具有“阶梯累进”的效果[2]。

(三)个别督导

个别督导主要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依据心理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阶段,结合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专家与教师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辅导。个别督导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工作坊相结合、通识教育与热点难点问题研讨相结合等。专家在督导的过程中要敏锐察觉教师的状况,当教师感受到专家是真正能帮助自己的人时,信任开放随之而来,双方才能因此产生建设性的互动。在个别督导过程中,专家更容易发现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根据他们专业成长中的薄弱环节实施有针对的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成长记录研究

成长记录研究即借助于辅导理论,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因此是一种自我反思与实践研究,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有助于向专家型教师发展[3]。心理教师成长记录研究是基于反思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依据教师的工作背景、知识和能力等因素来理解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方法有效时,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励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当方法无效时,教师会寻求专家或同行的帮助,从而学到别人的有益工作经验。成长记录研究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工作反思研究过程中使心理教师各方面素养得以提高。

(五)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自由团体,教师之间基于一定的问题或情境展开交流、沟通、协作,教师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实践知识,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和进步目的的非行政性组织。考虑到每一所学校的心理教师的人数较少,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方式主要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本校各科教师的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由心理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组成,他们之间交流、学习和研究的主体可以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与渗透的问题;另一种是基于同行的学科学习共同体,由各地的心理教师通过网络或定时的教研活动来组建的自由学习组织。学科学习共同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问题为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内容,教师相互间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与实施、学生个案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讨等内容。

(六)案例交流

案例交流是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收集和汇编教师们工作过程中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性的案例,通过一定的交流平台提供给每一位教师共享,实现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是心理教师对工作过程中经历的典型心理健康教育事件捕捉的记述,对其他教师的专业学习、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心理教师通过案例能够对自己不熟悉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挖掘发现,从中寻找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成份或直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基[2002]14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基础教育动态改革,2002,(21):1-4.

[2]张贝玉.“兼容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构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4):15-17.

[3]高亚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15-18.

[4]粤教思[2008]83号.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4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5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打造工业强镇,争进全国乡镇,全面建设小康"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平台,以“开展健康教育,服务人民健康”为宗旨,从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的“三高”“四病”健康教育活动抓起,巩固提高我镇“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镇成果,创建成国家卫生乡镇,使群众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达到国家要求,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健康长寿,无疾而终。

二、目标任务

(一)巩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成果

1.加大对农村的监督指导力度,全年监督指导两次。

2.对其他村要全面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两率要达标,即健康知识知晓率大于75%,健康行为形成率大于70%。

(二)围绕创建目标,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健康教育

(1)全镇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完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并形成文件上报市健康教育所。定期培训专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设立专项经费,健教档案资料内容齐全,管理规范。

(2)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100%。有经专业培训的教师承担健教课程。讲授健康知识有教案,有教材,有课程表,有试卷,有评价资料等。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相关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

(3)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橱窗、黑板报、宣传栏版面面积≥3㎡,宣传栏内容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内容底稿及照片存档。

(4)学生的“两率”达标。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5%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5%,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

(5)定期对师生进行预防性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开展免疫接种,防治传染病。

(6)健全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防范和急救等措施。

(7)学校建筑和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及建筑规范。对学习环境、必要设备要定期检测,并接受镇健康教育办公室、镇卫生院等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和市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8)要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学校的活动,由专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负责控烟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总结,开展各种控烟活动的资料要完整。

2.医院健康教育

(1)完善组织,健全网络。全镇卫生系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调整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形成文件并上报市健康教育所。完善院、科、病室三级健教网络,设定健教办公室,定期培训专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和健全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举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有记录、总结、照片;有专项经费,健康教育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

(2)职工“两率”达标。每年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方法、传播技巧培训,年培训率≥90%,培训有签到、有内容、小结及试卷;使职工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85%,健康行为形成率≥75%。

(3)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黑板报)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内容,内容小样及照片存入健康教育档案。

(4)推行健教处方。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率达到100%,住院病人和陪护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80%。

(5)结合卫生防疫中心任务,“卫生节日”和“三下乡”活动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每年不少于6次,每年对各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4次以上,活动要有内容、照片、记录、小结。

(6)各级各类医院和诊所要做好废弃物及污水的处理,院内感染有调查、有监测资料,废弃物及废水的处理有登记,处理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7)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活动。

3.村健康教育

(1)各村都要继续完善健康教育组织、有健全的健教网络,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时形成文件并上报镇健康教育办公室所;定期举行专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培训,完善健康教育档案;设立专项经费,收支有据;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有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记录;有宣传设备、宣传资料;有相关规章制度。

(2)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化教育、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竞赛、设置固定的健教宣传栏(含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多种形式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传播健康教育理念。

(3)“两率”达标。中老年、妇女、儿童等目标人群,健康知识普及率达到100%。年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85%,健康行为形成率≥75%。

4.新闻媒体健康教育

(1)以镇宣传办主,及时调整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主管领导,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并定期培训,设置健教办,健全健教网络,设立专业经费,收支有据。完善健康教育、控烟等规章制度,制定年健康教育计划、控烟计划,有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内容、记录、小结、照片等,档案管理规范。

(2)按照年度宣传教育计划定期播放健康教育信息和专栏节目,有工作记录和群众收视信息反馈资料,有播放节目单;每周要在黄金时段至少四次免费播放。

(3)门前、院内设置的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每两个月必须更换一次内容,内容小样和照片要存入健康教育档案,专栏设计要合理规范。

(4)职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健康知识培训和知识竞赛活动,使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85%和健康行为形成率≥75%。

(5)协助镇卫生院做好市健康教育大讲堂的新闻报道和电视讲座的录制、播放工作。其大讲堂电视讲座时间按照市卫生局要求及时播放,每次播放前要通过电视滚动字幕形式告知民众,并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及时报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6)巩固无烟单位成果。要进一步完善本单位无烟措施,门卫和控烟劝阻员要履行职责,积极劝阻吸烟行为,提高干部职工烟草有害健康的意识,真正做到不吸烟并劝阻吸烟。

5.公共场所健康教育

(1)各公共场所应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有领导小组,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教工作要设立专项经费,有健教办公室,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定期培训,完善健教网络。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有记录,有考核,有宣传活动,有专项档案,管理规范。

(2)职工每年度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有健康档案。

(3)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单位、门店门前设置的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内容。内容小样和照片要归档备案;每个职工有4种以上健康教育资料;定期举办健康知识培训班,使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覆盖面达到100%,健康知识知晓率≥85%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5%。

(4)开展控烟活动。有控烟计划、制度和总结,有控烟劝阻员,有禁烟标志,且布局合理。

6.厂矿企业健康教育

(1)各级各类厂矿企业都要设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专兼职人员并定期培训,有健教办公室和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网络健全,设立专项经费,有健康教育档案,管理规范。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长远规划,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有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记录。

(2)厂矿企业门前、院内设置的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含黑板报、宣传橱窗),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内容小样和照片要

存入健康教育档案。

(3)结合行业特点开展相关职业卫生、疾病防治、卫生保健、劳动保护、女工保健等健康教育活动。对职工要进行岗前相关知识培训,普及相关知识,使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85%和健康行为形成率≥75%。

(4)采取不同形式,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专题讲座、宣传橱窗等形式对职工开展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健康知识培训。

(5)健全工厂劳动保护制度与措施,有禁止吸烟制度与措施,有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并能认真组织实施与落实。

(6)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活动,争创无烟单位,巩固无烟成果。各单位要有控烟年度计划,有控制措施,有活动记录,有控烟总结,有控烟劝阻员,有禁止吸烟标志。要创建无烟车间、无烟科室,争做无烟模范,在单位范围内无烟草广告。

7.控烟健康教育

(1)各单位都要建立健全控烟领导小组,有文件、有计划、有总结、有戒烟标志、控烟制度、有控烟劝阻员。

(2)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首先要做到不吸烟,更不要在会议场所吸烟,做控烟模范。国家公务员、医务人员、教师要率先垂范,主动戒烟,劝阻吸烟。

(3)各类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制定本单位无烟措施,动员本单位职工积极参与无烟创建活动,推动我市无烟单位、无烟科室等活动的全面达标。

(4)出租车、公交车等各类公共交通工具要张贴禁止吸烟标志,实行全面戒烟。

(5)各类酒店、宾馆、餐厅、影剧院、歌厅、网吧等公共场所要有明显的戒烟标志,设置吸烟室,积极创建无烟环境。

(6)各类提供服务的窗口单位、旅游景点,要积极开展无烟活动宣传,劝阻吸烟行为,加强控烟管理,创建无烟窗口单位和无烟旅游景点。

(7)卫生、教育、文化系统各单位要100%创建无烟单位;各社区要有≥2个村民组(居委会)为无烟村庄;其他各行业、部门要创建成一个无烟单位。已成为市级无烟单位的今年要创建成郑州市级无烟单位。

8.开展自查活动

各级各类部门单位都要以创建为目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自查活动,查漏补缺。

三、搞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活动

1.拟定年镇健康教育讲座实施方案。

2.各村各单位,开展健康讲座,期次不少于4次。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为指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进一步加强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发和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学生个别心理咨询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二、具体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1、为加强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工作,教育局决定成立武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以及指导中心。指导中心负责统筹规划、协调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活动。业务活动室设在武安市教研室。

2、各乡镇教育办、直属学校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指导中心,负责具体工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资源库,健全教师工作档案。

4、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和指导。聘请著名心理教育专家到我市讲学,或组织专兼职教师外出学习、参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

5、培养一批新生力量,把热衷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备相关专业基础的人员,调整补充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并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6、对全市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级领导干部、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

(三)发挥学校教育作用

7、上好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保证全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并做到每所学校都要“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有咨询室、有咨询活动”。

8、抓好各学科渗透。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努力营造“尊重、信任、理解、成功”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

9、创新活动载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广泛开展针对性强、吸引力大、参与面广、互动性高的教育活动,努力增强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0、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科研规划,设立专项课题,围绕“心理健康与学生全面发展”“问题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等问题,开展课题招标,加强应用研究,总结科研成果,指导教育实践。

1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组教研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和比赛活动,组织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秀方案和典型个别咨询案例集,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课题专项调研,调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

(五)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

12、建立完善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机制。要把健康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列入学生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更加注重心理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兼修。

13、建立完善以“全员育人”为方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师在岗位津贴、学习进修、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在市级骨干教师和名教师评定上,要把心理健康作为单独学科。

14、建立完善校长和学校评价机制。在校长评价方面,对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课程设置、科研项目和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评价,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把手”工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折不扣地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5、建立和完善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互动联动机制。要通过定期召开由学校牵头,家庭、社区共同参加的座谈会、交流会等,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信息和情况进行通报,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三者之间的有效对接,努力形成立体化、开放式的教育格局。

16、充分发挥家校联合教育作用,积极搭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合作平台,通过普及家长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网上咨询等方式,积极探索家校合作互补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7

中图分类号:R587.104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6.03.021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influenceofcaseeducationmanagementmodelonthesuccessrateofdiabetescontrol.methods66diabeticpatientsweredividedintointerventiongroup(36cases)andcontrolgroup(30cases)accordingtopointintimegroupingmethod.thetwogroupsweregiventhesametreatment,andthe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traditionalhealtheducationmodelformanagement,andbasedonwhichtheinterventiongroupweregivencaseeducationmanagementmodelfor3months.inaddition,successratesofhealthknowledgeawarenessandselfmanagementabilitybeforeandaftertheinterventionwereobservedand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Differenceofrateofreachingtothestandardonhealthknowledgeawarenessandselfmanagementabilitybeforetheinterventionbetweenthetwogroups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fter3monthsofintervention,rateofreachingtothestandardonhealthknowledgeawarenessandselfmanagementabilityoftheinterven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so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caseeducationmanagementmodel;diabetes;healthknowledge;selfmanagementability;successrate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伴有糖耐量受损害人群将达到4.72亿人[1]。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寻找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改善患者对糖尿病治疗和认知不足,加强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2]。个案管理(casemanagement)是结合医院各专业领域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照护服务的工作模式,它针对个体的疾病特性及个性化的需求,经过评估、个案界定、计划、实施、评价,通过沟通、协调和资源的联结分配,以团队方式为患者提供整合性的照护[3]。为提高糖尿病控制达标率,我院采用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对住院门诊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到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糖尿病教育咨询门诊就诊的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①符合2006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经医院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②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神志清醒、视力及听力正常,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生活基本能自理;③家住南宁市,能按研究要求回院复诊;④理解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有精神及认知功能障碍、伴有非糖尿病引起的各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失访者。为避免组间沾染,将单周就诊的患者纳为干预组(36例);双周就诊的患者纳为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有无并发症和治疗用药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内容包括一对一床边教育、小组讲座、大课堂、小组讨论座谈等。干预组在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运用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实施为期3个月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个案教育管理小组成立由科室护士长、1名糖尿病专科医生、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及1名营养师组成的个案教育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负责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监督、评价和持续质量改进工作;糖尿病专科医生负责疾病治疗的用药指导;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个案管理师,主要负责个案教育管理计划的评估、个案界定、计划、实施、评价、随访;营养师主要负责医学营养咨询指导。实施前科室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个案教育管理模式理念、应用目的和意义、实施方法、常见护理问题干预方法、护理评估方法、护理措施的制订、随访方法及技巧、监控指标等相关知识的统一培训,培训后要求组内成员通过理论考核及个案分析。

1.2.2管理方法①入组时管理:患者入组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员及联系手机号码、既往病史、现病史、用药史等。引用广西糖尿病信息管理平台V2015系统中的信息内容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认知程度、自我管理知识、自护行为等进行评估记录。个案教育管理小组成员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当前存在的问题、健康行为、知识的缺陷部分进行教育指导,并与患者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制定针对性的行为改变的个体化教育计划和措施、监测随访的内容和指标。②干预期间管理:住院患者发放图文并茂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手册的同时,个案管理师每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药物、饮食、运动治疗,心理调适及自我监测,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急慢性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管理等。医生和营养师每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医生根据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制定诊疗计划;营养师负责患者一日三餐的制定,并教会食物交换份额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门诊患者在入组日由个案管理师发放图文并茂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手册,并与患者约定每日上午或下午通过电话,或借助QQ、微信等网络工具与住院患者进行相同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学习,直至患者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个案管理师应注意合理安排健康教育进度,以保证患者能够学会并掌握所有的相关知识,一般建议每天学习一个内容。③随访管理:入组第1个月,门诊患者由个案管理师每周预约其参加1次小组教育活动,共4次,每次30~60min。门诊治疗方案调整阶段及出院后患者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评估患者当前血糖控制及行为改变等教育指导效果,记录患者当前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检查上次随访时存在问题的改正情况;糖尿病控制平稳、治疗方案稳定时期,每2~4周随访指导1次,反馈教育指导效果及各项指标达标情况,适时给予正确的行为指导。每个月进行1次门诊个案教育随访管理,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教育,并完善健康档案。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达标情况。①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采用自制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问卷表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调查,该问卷表包含糖尿病健康理论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两大部分内容共20题,每题5分,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全部知晓,80~89分为知晓,60~79分为比较知晓,40~59分为基本知晓,0~39分为不知晓。60分以上为知晓率达标。②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包括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其中体重指数(kg/m2)男/女7.0为差。餐后2小时血糖(mmol/L)4.4~8.0为优,≤10.0为良,>10.0为差。血脂中总胆固醇(mmol/L)6.0为差;甘油三酯(mmol/L)2.2为差;低密度脂蛋白(mmol/L)1.1为优,1.1~0.9为良,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p=0.684);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p=0.008)。见表2。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干预前,两组患者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各项指标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控制中应用的意义糖尿病的控制受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4~6]显示,在配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情况,从而有效控制代谢异常,控制糖尿病病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受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疾病谱的改变等原因影响,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够系统和完善。个案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国外慢性病管理的手段之一[7],它是专业人士通过与患者一对一的充分沟通交流、合作及合理选择可用资源,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8]。我院将个案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应用于住院门诊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管理,为其提供持续延伸性的支持和帮助,让患者获得更多与疾病康复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对疾病的控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2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的影响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个案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个人档案,评估等一系列措施,使个案管理师对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等具体病情、心理状态、疾病知识掌握状况、糖尿病监控指标等了如指掌,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教育计划及干预措施等摒除了常规教育模式团体性的、雷同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更能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等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上述指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个案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持续提高自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疾病控制达标率。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8

一、确实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1、教育局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教育局机关和市教育系统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落实好健康教育。我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强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落实人员配置、工作责任和经费投入;强化健康教育网络建设,要具有开展健康教育服务的工作网络和基本设施;提高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启用《健康教育管理手册》,规范健康教育工作台账资料的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各项健康教育指标达标。

1、学校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各中小学要健全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责任。认真组织中小学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重点进行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碘缺乏病及控烟等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卫生与健康意识。

2、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各学校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健康教育课时,小学、初中阶段要确保每周0.5节,开课率要100%。做到有课程安排、有教材、有教案、有检测、有成绩,并建立健康教育资料档案。教育局加强对各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做好卫生与健康知识以及防治常见病和流行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巩固和提高学生基础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80%以上)。

3、抓好卫生行为养成教育。各中小学要抓好日常卫生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学生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要认真抓好学生个人卫生(如勤剪指甲、头发,勤洗头、刷牙、洗澡换衣服等)的教育和检查,增添饮水和洗手设施,教育学生勤洗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认真组织学生的体检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近视眼新发病率。认真做好每学年的新生入学健康体检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儿童免疫接种工作。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监测工作,使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3%)。

5、抓好控烟宣传教育工作。在学校(园)内张贴控烟宣传画,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控烟知识;利用“世界无烟日”、“禁毒日”等,大力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控烟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开展争创“无烟学校”健康教育局宣传活动。

三、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四化”(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建设,健全校园内外环境卫生清洁制度和保洁制度,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做好鼠、蚊、蝇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卫生,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9

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目标

⒈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⒉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⒊做好班级保健的培训工作。

⒋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⒌重视心理辅导试点班的实践研究工作,以“对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口进行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⒍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的课程活动。

⒎做好家长辅导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8.组织心理健康区域教师学习、交流,并整理出心理活动课及心理辅导课的评价方案。

三、主要工作

㈠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⒈参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⒉继续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组组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㈡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⒈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⑴学生自愿前往咨询(团体咨询为主)

⑵班主任老师推荐

⑶辅导老师访谈

⒉设立“倾心链接”心理咨询信箱,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工作。

⒊建设心理咨询室,做好六月份迎接各级领导检查的准备。

⒋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具体工作

三月份:

⒈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做好班级心理咨询员的培训工作。

4.召开五年级部分学生座谈会,并进行毕业前夕个别心理咨询。

5.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

四、五年级部分女生)。

6.组织心理健康区域教师研讨,并整理出心理活动课及心理辅导课的评价方案。

四月份:

⒈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⒉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⒊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4.与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交流评课的方案。

五月份:

⒈继续指导心理健康保健员在班中开展“开心果”谈心角活动。

⒉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3.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六月份:

⒈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2.分析心理问题

小学生健康教育方案篇10

大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白城131300

[摘要]该文主要根据2009—2014年对大安市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报告。根据其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使当地人口对碘缺乏病知晓率明显上升。提高了居民对缺碘知识的认可,完成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双丰收。

[

关键词]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疾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1(a)-0049-02

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healtheducationofiodinediseasein2014inJilinprovinceDa´anCitylack

GoUwanjie

Da´anCity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center,JilinBaicheng1313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mainlybasedon20092014toDaanCitytocarryoutthepresentstatusofhealtheducationofiodinedeficiencydiseas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resultsreport.accordingtotheexistingproblemsandadoptappropriatemethodstocarryouthealtheducation,sothatthelocalpopulationtoiodinedeficiencydiseaseawarenessrateincreasedsignificantly.improveresidentsapprovedoniodinedeficientknowledge,achievestheanticipatedgoal,achievedadoubleharvest.

[Keywords]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Healtheducation;Diseasecontrol

[作者简介]勾万杰(1962-)男,吉林大安人,本科,副主任医师,性病艾滋病、传染病预防控制。

吉林省大安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行政区划属吉林省白城市。全市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90公里,总面积为4879平方公里,总人口42.37万,农业人口26.57万,下辖5个城市街道办事处,8个乡,10个镇,12个场站,234个村,610个自然屯。上世纪初境内嫩江、洮儿河、霍林河水系丰沛,自然风貌呈湿地草原景观,百年来过度开发放牧使土地退化严重,三分之一土地盐碱化,自然环境恶劣,为我省地方性碘缺乏病疫区。

为遏制碘缺乏病、宣传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大安市疾控中心根据2013年度《中央补助吉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1],积极开展2014年碘缺乏病健教项目工作,同时对病区人口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普及程度有一个科学、详细的认知,疾控中心在2014年开展大安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同时,对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调查分析。

1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自然情况

病区大多在偏僻的牧区和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食用当地自产粮菜[2]。随着交通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采取食盐加碘和疾控中心宣传教育等防治措施,流行情况得到遏制,病区人民对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自2009年始《中央补助吉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展开,至2014年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和居民行为干预工作已经实施6年。

2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情况

2.12014年健教人员培训情况

在2014年3月该市举办了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专题培训班,三个项目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人员,培训人员认真学习《项目实施方案》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按方案要求,乡级医院完成对小学教师、村医、村干部等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提高了对碘缺乏病防治健教活动的认识[3],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促进了此次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

2.2健康教育基线调查方式

2014年3月份在我市龙沼镇、两家镇、新平安镇中心小学,每校抽取5年级学生30名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试卷调查,知晓率(%)分别为:60、66、68;在其3所学校附近各抽取45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知晓率(%)分别为:67、64、71。

小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来源及行为测试统计,3个项目乡共调查90名学生,知识来源于家长占14人、学校健康教育课占64人、电视占9人、其他途径占18人、向父母讲过的占45人。

家庭主妇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来源统计,3个项目乡共调查45名家庭主妇,知识来源于孩子占10人、医生占45人、亲戚朋友占0人、电视占5人、广播占0人、宣传栏占20人、宣传单占43人、报纸占0人、商店(食杂店)占10人、学校占4人、其他1占人。

2.3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抽取龙沼镇、两家镇、新平安镇中心小学4~6年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市疾控中心、乡镇防保人员协助学校,在4~6年级上一节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课,学校有教学计划、教师有教案;向中心小学发放一张地方病防治健教知识宣传光盘,4~6年级学生以光盘播放相应健教内容进行干预活动,并请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其相关知识。

2.4有关部门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健教活动情况

市广电部门在电视台免费播放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光盘,全年计6次/3天,项目乡镇中心小学、卫生院组织3期专题宣传栏,利用“赶集日”开展2次健康咨询活动。

3健康教育项目效果评估、评价

3.1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效果评估

①2014年3月末对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三个项目乡镇中心小学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进行了评估,开课率达100%,学校有教学计划[4],教师有教案,学生有教材,同时对项目乡中心小学5年级各抽取30名学生进行问卷,知晓率(%)为:92、95、94;同时对学校附近的育龄妇女抽取45名进行问卷调查,知晓率(%)为:96、91、93。

②小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来源及行为测试统计,3个项目乡共调查90名学生,知识来源于家长占29人、学校健康教育课占90人、电视占25人、其他途径占40人、向父母讲过的占62人。

③家庭主妇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来源统计,3个项目乡共调查45名家庭主妇,知识来源于孩子占21人、医生占45人、亲戚朋友占3人、电视占7人、广播占0人、宣传栏占29人、宣传单占45人、报纸占0人、商店(食杂店)占11人、学校占15人、其他3占人。

3.2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依据《2013年度中央补助吉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5-6],大安市疾控中心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碘缺乏病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项目指标。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1]王娟,李达圣,赵德运,等.贵州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1(1).

[2]王晓明,王玲芳,崔茹,等.2009年山东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预防医学论坛,2011(4).

[3]周姝.沈阳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3).

[4]章小花,唐慧玲.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估[J].浙江预防医学,2010(5).

[5]孙玮等.甘肃省2011年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