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8:15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的校际结构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而我国高等教育当前主要是公办教育,这与西方国家私立教育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情况具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公办高等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方面是由我国高校建立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另一方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有限的财力无力支持各高校同步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国家采用的精英教育政策和重点发展全面推动政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加以及推动高校平稳发展均衡发展意愿的不断增强,我国高等教育校际之间的这种差异在逐步的好转,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推进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是比较缓慢的。这种校际之间的教育不公平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一是造成当前这种择校热问题。由于高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而这种优质资源最终表现在就业去向的差异上,正是因为这种最终收益性的差异性使公众对于这种优质资源的争夺显得愈加激烈,而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更加使得一些在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和占有社会资源较多的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占有这种优质教育资源,一方面这种资源的争夺中使得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在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更加不利于贫困家庭生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进一步推动了贫困生教育问题的恶化,对社会公平正义产生严重的损害。另一方面这种不良的竞争中,也使得高校择校费等的收取滋生起来,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二是有损公共财政职能的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是公立高等教育,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具有较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所以这种产品的大众接受上更应该表现出公平公正,而当前这种公共高等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由于校际之间的分布不均,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上更是处于劣势,不利于公共财政职能的公平实现。正是由于这种校际结构主要表现在,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的高校之间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有很大的差异,其结果是造成了高校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影响了高校的整体质量,不利于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推动社会人才流动性的形成。

2关于加强财政在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用的政策建议

2.1确立政府为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责任主体

当前我国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问题,虽然是以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主体,引导社会来参与解决的,但是在整个教育帮扶体系中,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并不是很明确,没有形成明确的责任主体。当前主要帮扶主体包括学校,社会企事业团体、个人,也有政府,政府作为帮扶提供的主体地位没有明确的界定,部门之间的职能界定不清,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各校之间的差异就比较的明显,不利于形成稳定应对机制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制度的建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确立主体帮扶的地位,而当前情况下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的主体引导和扶助职责是不容推脱的,只有确立了以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主导的,动员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一个较稳定的全局化的教育帮扶制度,才能使的这一问题能够有效的得以解决,而且明确其责任也可以建立一种可以问责的机制,以保证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

2.2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我国当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认定的标准主要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即使有定量的指标,但是由于针对性不强,而且认定过程中人为的因素较多,地区之间的差异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映,容易造成认定的不准确,没有形成财政资金和各种扶助资金和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所以完善我国当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应该从以下及各个方面做起:第一,以采用所要接受的教育支出占其家庭收入的情况来确定所要帮扶的对象,这种收入主要是当前这种城市中家庭年取得的可支配收入情况,以及农村中家庭年取得的纯收入,同时也要考虑到家庭的积蓄等情况,划定权重以此来确定所要接受的教育支出占这种家庭收入的比例,通过此来界定是否符合扶助的标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反映出现在的收入改善情况,因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是不断调高的,而这种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家庭未来财富增加的重要保障,以此来确定家庭经济状况可以更动态的准确的反映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教育支出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程度和变动情况,以此变动的调整教育扶助等级实现财政资金的更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这种收入和支出的比例方式可以根据各地和各种学校的实际教育收费情况和家庭所在区域的实际消费收入水平,来客观的反映出各种教育支出对各种家庭的实际影响情况,减少问题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反映出各个学校的收费情况,各个学校教育期间的生活费用情况等实际情况,还有利于各个学校之间的参照对比不断改善提高,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到本校来接受教育,政府也可以有针对的进行帮助,以推动这些学校的发展,间接的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第二,建立学生信息档案以加强扶助资金的监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扶助在认定上主要采用调查和测评等方式来实现其真实性,在近年来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而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领域和以后的扶助监督管理方面都大有可为,所以我国可以利用财政资金加强信用档案建设,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一方面在贫困生认定方面可以准确的了解到贫困生的真实情况,使得经济困难的贫困生能够有效的得到帮助,真正实现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帮助,以改变过去那种主要靠贫困生自己来申报,而造成一些贫困生心里负担不愿意透露其真实的经济情况形成了一些“隐形贫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样的信息档案体系的建立以及时了解这些贫困学生的扶助资金的使用情况等,以做好相应的测评,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2.3合理增长财政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投入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一种比较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高等学校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的数量有所增加,这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大众化发展的趋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另一方面表现出能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贫困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出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贫困人群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表现出的劣势越来越明显,而这种现象说明我国的贫富差异问题不仅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且随着这种教育方面差异的进一步恶化,我国这种贫困差异问题在未来的解决也将会更加的困难,因为教育上的贫困势必反映在经济收入水平上,这在当前这种知识经济时代这种表现将会更加的明显。因此,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有较多的需求的趋势,只有适应这种情况增加我国的财政资金的投入才能缓解和满足人群对高等教育的接受,贫困生在接受教育方面才能够顺利实现。但是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一种教育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公共产品,所以在财政投入上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更要注意引导相应的社会资金来完善教育投入,以此来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支出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出在高等教育支出的比重,在实现高等教育的稳健发展,为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

2.4调整财政在高等教育支出的支出结构

当前,一方面我国教育投入应借鉴国外的经验,推动教育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分布公平和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在各校之间的分配,另一方面推进各地生源在接受高等教育时能够较公平的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教育资源在各地区和高校之间的分布不均衡情况,可以通过改善教育资金分配模式,发挥财政预算的结构化功能来解决这一问题。中央财政应在推进地区和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改变当前“基数加发展”财政资金分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的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教育资金的分配上产生明显的马太效应,使得资金使用量较大的地区和学校在以后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育资金,而这样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在各个学校之间分配的不均衡。资金分配方式的改革,着力点在于引入高校的绩效评估,这种绩效的评估既有高校直接创造的财富等,更应该考虑到高校在吸纳贫困生推动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的评估,以此来调整和并把其作为高校教育资金投入的重要评价因素,以促进教育资源在地区和校际之间的合理分配。同时加强教育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力,通过地区之间的合作互助,促进教育资源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和分配,改善当前这种教育差异不断扩大的局面。

2.5通过财政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2

根据我国实际的发展情况而言,社会主义制度确实是较为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可不可否认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国内仍然会出现一些不公平公正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现阶段,国内会出现公民权利不平等的问题,部分公民利用某些形式使自身变为制度前的特权人员,而另一部分公民的基本权利确无法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尤其是对于处于社会基层的农民工以及下岗人员。2.社会存在人员经济利益分配严重不均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人员的收入相差甚大,而且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远远超过国际所规定的0.4禁戒线;第二,在社会分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小部分人员通过各种不法手段或者触及道德底线的方式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的问题。3.在目前着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时,教育教学方面也出现了不公平公正问题,许多社会人员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进而使得不同群体的人员接受着不同程度的教育教学资源条件,从而形成教育成果相差甚大的局面;第二,因为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一,不同地域的考生也承受着地区差异所带来的机会不平等。4.在实际的国家司法运行过程中,“权利大于法律”、“金钱高于法律”等现象的出现仍然展现着目前社会所存在的不公平公正问题,具体体现为如下两方面的不公:第一,案件裁决不公,所谓案件裁决不公即是指案件所裁决的结果和实际的情况不一致;第二,诉讼程序所出现的不公,在具体的案件审查进程里,若缺乏严格的诉讼程序,就会使得案件审理结果缺乏一定的公正性以及真实性,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此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是存在着一定的历史缘由以及事实根基的,并且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出现制度公正的缺失是促使以上不公正不公平问题出现的最根本原因。而且追溯问题产生的缘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缺少公平,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

二、如何将公平正义融入至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

(一)根据现阶段中国的发展状况,制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的公平正义观

现阶段,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但因为目前实际的发展状况与马克思所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当基于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制定一项能够和国家经济状况相一致的公平正义观。众所周知,公平是实际的、是相对的,是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某一时期相适应的。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并且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无疑显示了我国的发展方针、法律制度都是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而建立的,而且现阶段我国在各方面的机制系统都不够完善、齐全,从而也使得较多不公平现象频繁的产生。所以,我们务必要怀着科学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公平问题,绝对不能够一味地追求速度、不能够脱离现实情况,而且还要使用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依据社会公平正义观,认真谨慎地处理国家所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二)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公平正义之际,务必要着重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大力推广公平正义是无法脱离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根基,是处理所有难题的重要环节,只有维持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状态方能够从根本上完成社会公平公正。唯有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促使社会财富不断地增多,是解决社会所存有的不公平现象的大前提。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构建力度,将建立社会的公平公正摆在和谐社会构建工作的第一位,且不能够脱离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实际的经济情况来推动社会公平的传播,进而更深一层地促使社会经济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从而使得整个社会完成和谐进步的发展任务。所以,我们务必要紧紧地围绕着发展这一工作中心,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完成社会的公平公正,从而使两者相互统一、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三)利用社会改革来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1.加大文明社会、国家制度的构建力度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平公正的基本保证。第一,加强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从而通过政治局面的变化来使人们的政治权利在根本上实现公平公正;第二,对国家的法律制度进行科学恰当地改进完善,从而使人们在法律上实现公平与平等;第三,加大对党的民主的建设力度,从而使党内外部的关系处于平等的水平,使得党群的各种权利与义务处于公平的层面。唯有让人们与党群的权利处于公平、公正的状态,方能够在根本上确保社会的公平性原则,公平不单单代表着社会主义的实质与时代任务,而且还是当代社会主义实现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2.增强对社会物质文明的构建,完善的国家经济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我们可以从如下四点着手对和谐社会进行构建:第一,调节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物品的产权问题从而达到生产关系以及机会的公平、公正,不断改进与完善社会的就业机制,使当代人的就业问题处于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第二,完善社会的收入分配机制,从而使社会的利益分配达到公平层面,坚定不移地按照按劳分配主体、多重分配方式并存的国家分配制度进行社会分配,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会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减少非法经济收入的出现,从而不断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任务;第三,务必要根据现阶段我国的人口比例、城乡发展情况、就业情形等各种问题,构建符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第四,不断完善国家财政制度,改善社会的公共设施,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尽可能地将国家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从而构建和谐公平的社会主义社会。良好的国家财政制度、完善的社会收入分配机制、务实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大力推广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3.加大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是构建和谐、公平公正社会的源泉。第一,增强对社会主义思想价值以及民族精神的建设与培养,从而在精神层面达到文化的公平以及精神文化的公平公正,而现阶段要大力推广社会精神文明就是要极大限度地构建以公平主义为基础的社会价值理念;第二,务必要遵循爱国主义思想以及集体主义思想,从而使人们在道德行为以及思想观念上做到公平正义。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3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著有《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等论著多种。

最近全球经济转坏导致的冲击使许多国家都面临新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复杂挑战。美国政府在房地产业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果断出手,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也让不少媒体和专业人士相当震惊,当然也受到了社会各方和国际社会积极的回应。这其实也给了人们相当多的启示:由此可见,即使像美国这种许多人认为是市场经济相当完备和成熟的国家,也会有市场难以克服的问题。在整个经济转坏,社会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果断出手,敢于负责,避免经济出现严重危机,其实是政府的必要职责。这说明政府的职责并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狭窄,政府的功能不仅仅是分配社会财富,而且需要坚定地维护经济社会的发展,守候社会发展的进程不致面临严重的危机。

美国的情况当然和中国有相当大的区别,国情不同,社会发展状况不同,任何简单的类比都不可能恰如其分。但全球经济现实的紧密联系使得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人们对于中国发展的长期趋势仍然相当有信心,但目前面临的股市、房市不景气,制造业面临挑战,成本居高不下等等状况,都反映出经济有其周期,而人们对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认知也不可能完全合乎客观状况的发展。三十年中国的发展中,政府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在许多方面主导了经济的发展。中国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人民含辛茹苦的努力奋斗当然是关键的,但政府始终能够坚定地谋求发展,将“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一直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在社会中创造性地以“改革开放”的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果断地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重问题和困难,则也是中国发展成功的重要经验。可以说,中国的整个发展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当然比美国更大,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不久,经验不多,历练不足,正是需要各级政府明智决策和积极作为,才可能让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更加平稳和更加顺畅。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当然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进步的必须,同时,避免经济出现问题,让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才可能为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好的条件。

目前,有关已经相当低迷的股市和房市中是否“救市”的讨论进行得相当热烈。是否应该有更加积极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避免经济低迷造成的困难的讨论也非常热烈。这些都反映出对于今天经济状况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议论。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4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探寻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01-02

一般来说,经济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对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制度总结,一个时代的经济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主要经济问题和经济制度,所以,经济理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来的,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制度以及发展规律,是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于正确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长久以来,在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对于经济制度的理解都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之上,没有把握其实质上的真实意思,有时还会和其他经济制度混淆,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1]。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意义和本质特征,对于国家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都是十分关键的。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具有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发展目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现代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变化,与之前相比,当前的社会分工变得更加明确和细化[2]。另外,对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讲,跨部门甚至跨国家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有利于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发展,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生产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制度,因此,设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国内和国际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形成[3]。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不变的经济制度也难以适应社会形式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在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在继承和批判原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运用辩证主义的思想对原有经济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4]。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与当前的初级阶段相适应,由此可以预见,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未来的社会制度经济理论一定会具有较大的差别,并且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密切相关,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整体形势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5]。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的整体发展情况,所以,要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进入到21世纪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所以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经济理论做出适当的变通,从而使其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提升服务,使经济理论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在此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以公有制橹魈宓木济发展形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发展实践中,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有经济来说,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公有制资产的发展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走向[6]。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也说明,公有制经济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支配地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体现其制度价值。在当前形势下,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资产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经济制度变革的不同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势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式下,将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形成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发展局面,让各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在各自不同领域l挥经济作用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7]。在此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私有制经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私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虽然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脉,但是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私有制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完整的。因此可以说,私有制经济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济理论,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探寻,对于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经验,分析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预测未来经济形势,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永穆.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83-86.

[2]何召鹏,马慎萧.一部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鼎力之作――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3):211-216.

[3]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3-77.

[4]宗寒.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繁荣发展――评林岗主编的《〈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J].当代经济研究,2011,(5):90-92.

[5]裴小革.弘扬马列锐意创新――读《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当代经济研究>;创刊20周年纪念文集》[J].当代经济研究,2011,(4):89-92.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5

一、和谐社会的经济学界定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分配问题。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利益分配合理的社会。因为只有利益分配合理的社会环境,才能促使社会中各类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并最终实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从利益分配的角度看,社会中的群体可分为三类:政府、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个人)。生产者(企业)是在其现有技术知识条件下运用投入品生产产品,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个人)其实就是个人通过出售自己的初始商品察赋比如技能、劳动力、资本等来获取利益;生产者(企业)和消费者(个人)都要向政府纳税,同时也向政府索取公共服务,而政府就是通过向企业和个人征收一定税费,并向企业和个人提供他们自己无法供给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全社会的财富由他们三者共同创造,也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说到底,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个人)和政府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利益关系。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三者之间利益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均衡。谁都不能过度侵占利益,否则将导致其他两方的反对。道理很简单。比如,生产者过度占有利益,工人可能就不愿意出售自己的技能和劳动力,消费者不愿意购买产品,政府无力提供公共服务。当然消费者过多占有利益,生产者肯定不愿意继续办企业,不少个人也就面临失业。如果生产者、消费者都逃税,那么政府没有了收入,那么也就不可能提供公共服务。因此,虽然短期之内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失衡,但是长期来看,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个人)和政府之间必然是一种相互牵制的利益均衡,而且只能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的均衡状态,否则三者之间相互均衡的关系一定会出现问题,而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也将由此而生。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就是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个人)和政府之间合理利益关系动态均衡。

二、关于当前社会和谐程度的分析

立足于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当前社会是否和谐关键要看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状况,及其背后的贫富差距状况。

(一)利益分配状况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正处在一种不均衡的状况之中,主要表现为政府和企业在利益分配当中占据了优势的地位,而个人则处在一个相对不利状况之中。从国家的层面看,经济高速增长和老百姓收入的增长之间是不匹配的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高速期。1979一1997年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8%;1994年到2001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2.14倍,年均增加1595亿元,增长17.8%,是历史上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增长最稳定的时期,其中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规模达到16386亿元,比1990年增加了4.6倍;1998年到2003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从1458.11亿元增加到了8337.2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1.7%。但是老百姓的收入指标却并没有相应的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至2002年的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2%;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从343元增至7703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6.7%。由此可见,在政府、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个人)之间利益分配中政府和生产者(企业)占据相对有利的地位,而消费者(个人)正逐渐在利益分配当中失去合理的地位。宁波的情况也是如此。如表1所示,这些年来代表政府利益的财政收入和代表企业利益的企业利润远远高于经济本身的增长速度。代表个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的增长率却低于经济增长,当然更是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水平。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前我市存在经济增长与老百姓收入增长不匹配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市的政府、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个人)三者利益分配关系的一种不均衡的表现。

(二)贫富差距的状况在政府、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中,尤其是政府、生产者(企业)在利益分配当中占据较大的份额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即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贫富差距一般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公布,中国基尼系数己经由2000年的0.4l4(同年日本只有0.285)扩大到了2003年的0.458,达到国际警戒线水平,被公认为全世界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从趋势上来看,我国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当然也有不同看法存在,比如国家统计局的认为:“虽然一些看法认为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不能以基尼系数一般的标准来看待中国。对一个不是二元经济的国家,基尼系数可能管用,但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基尼系数要放大一些才管用”。虽然从表面上看一个大国的基尼系数可以放大一些,但是我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二元结构的国家,要素资源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非完全流通的状况,消费者本来就在收入分配当中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即便是单单就居民来说,1998年最低和最高的10%居民的收入为2678.犯元和13390.49元,后者是前者的4.9倍。到2003年最低和最高的居民平均年收入分别为2762.43元和23483.95元,后者是前者的8.5倍。所以,我们还是要正确面对贫富差距的扩大,因为如果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成果最终不能惠及普通的居民和农民,那么我们的经济增长不仅不能够保持可持续的状况,而且将成为新的公共危机产生的源头。在贫富差距方面,宁波的情况相对国家而言还是比较好的。基尼系数尚未突破国际警戒线,好于全国的情况,这与我市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有关。众所周知,我市的经济是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根据我市工商局的统计,到2003年我市民营经济的就占到我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力量。这种模式的发展最终结果一定是出现“藏富于民”的状况。比如慈溪工业企业加上个体户有7万家企业,按照慈溪的户籍人口120万人口算,平均每17个人就拥有一家企业。但是从趋势来看,不仅我们的基尼系数呈现一种不断扩张的趋势,从1995年的0.224演变为2004年的0.3292;而且从居民收入分组状况来看,1997年我市最低收入户(在全市总人口的10%左右)的收入为4096.的元,而到了2003年为3550.43元,收入不但没有上升,反而降低了546元,负增长13%;而最高收入户1997年为10977.48元,到2003年上升到了21873.08元,增加了将近10000元,增长了将近99.3%。显而易见,我市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关于利益分配不均衡的原因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利益分配向生产者(企业)和政府倾斜以及由此产生的贫富差距扩大,是当前我国发展阶段的一个特殊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举国上下都将精力放在了发展经济上。经济保持将近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虽然期间出现过一定波折,但是总的看来经济持续增长大趋势始终没有改变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时候成为保持高速增长的一枝独秀。应该说,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除了改革体制机制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之外,多年来我国政府将其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保护发展和引导发展上面。许多宏观政策的取向基本围绕发展展开。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当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有所降低,对经济干预的方式也由过去的行政手段逐渐过渡为市场和法律的方式。不过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以及其对市场化方式的不断适应,企业对经济的影响在逐渐上升。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政府仍然对经济有着较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强势主要体现在对发展的保护和引导方面。换句话说,政府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地讲,政府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推动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是因为政府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得益方。通过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不仅获取了较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也获得了政治上的成功,即获得民众的信任,消除了社会矛盾,保持稳定的大局。不过,也正是由于政府也参与利益分配,政府在构建利益分配制度上存在着有失偏颇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一般而言,在一个市场经济系统中,资源和利益主要是以市场的方式来配置的,但是因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当中作为参与利益分配的一个利益主体一政府,掌握了其他主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政府很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做出扭曲市场价格机制的政策决定,从而在利益分配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当然这种选择必然将对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产生不稳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由于政府是经济增长的获利方,因此,政府在推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较大的积极性,同时也必然在利益分配的制度构建上倾向于生产者(企业)和自身。不过,在利益分配上向企业和政府倾斜有其一定合理性,是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知道,现阶段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制度的变革效益,也不单单是技术的进步作用,关键还在于生产者(企业)投资的拉动。因此,在分配中适当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将使整个社会的投资保持在一个较为旺盛的水平,进而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一点从我国近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可以得到比较清楚的证明。如表4所示,近年来我国和我市的投资均保持不断递增。在经济起步阶段为了刺激企业保持旺盛的投资欲望,在制度安排上有所倾向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经济起步阶段我们的发展最缺少的是资金和管理经验以及相应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最不缺的是劳动力,而且人们的消费需求的层次也不是很高,因此,在分配上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应该是合情合理,也是有利于共同进步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如果企业和政府仍然在分配当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而个人在分配当中始终处于弱势的话,那么不稳定因素必将产生,经济增长的持续也可能随之消失。因此,修改利益分配的制度安排己经迫在眉睫。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如何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有随着经济的增长,适度、合理地提高个人在利益分配中的份额,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和社会的基本稳定。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6

关键词:货币;供应;需求;流通;错配;实体经济;偏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的社会经济水平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泡沫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开始出现“金融热”和“实体经济冷”的不对称发展情况,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减速,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也不比以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国货币流通却一直处于超发状态,传统的金融项目的贷款比例下降,而信托、委托等非传统模式的金融项目的比例却逐年上涨。可以说,社会上总体出现了比较宽松的金融融资状态,一些行业的发展却极不平衡,比如房地产业的泡沫长期存在。由此可见,在目前的经济转型期下,尽管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比较好,也存在着一定的资金错配的情况,存在着偏离实体经济的情况,我们必须警惕这种情况,因为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金融的整体运行。

二、目前货币错配的基本情况

我们知道,货币供应量和需求是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即如果供给大于需求,那表明经济景气下行,会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反之,则经济景气上行,会出现通货紧缩。当然,极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经济过冷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状况,我国并未出现这种情况,本文将不予讨论。根据上文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两点:一是货币失衡即经济失衡的货币表现,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任何不平衡都可以从货币表现中得到反映;二是中央银行可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经济过热时实施货币紧缩的政策,反之则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许多的不平衡现象,我们经济事实上已经处于失衡状态,国内的需求和动力不足。目前实体经济的数据指标已经完全表现出了这一点。从2008到2012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五十万亿元,增加了近百分之百。结合我国经济目前发展的状况,如果货币总量的扩张节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维持在1.5倍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数据告诉我们,货币总量在基础上还超出了二十多万亿元。这足以说明,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货币正在虚拟经济的运行中玩着金融游戏,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拉动作用,反而是造成了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

三、从社会融资总规模的结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启示

据调查,我国从2002年到2012年10年间的社会融资规模从两万亿元左右上升到近十六万亿元,也就是说2012年的社会融资规模水平是10年前的近八倍,年均增长也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中传统融资方式的降幅很大,从百分之九十降到百分之五十左右,非传统融资方式的比重却逐年加大,10年间增长了四十六倍。可见,总体来说,我国十年间的金融总量的增长很快,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这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为宽泛的融资渠道,社会融资结构趋于多元化,这原本应该可以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拉动作用,但是,事实是,非传统融资方式的比例增长过快,比例过高,而且这些融资所释放出的货币并没有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而大部分都只是在金融市场内部或者虚拟经济内循环,货币产出效率极端低下,造成了目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状况。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非传统的融资方式存在着高杠杆的特性,金融机构的负债情况会不断恶化,这正是这种金融与实体经济错配所导致的资本的低效率配置或者说失衡。这种失衡也造成了:货币空转的数量和速度进一步扩大,不仅没有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它的流动性强的自我循环和膨胀的特征造成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值得我们警惕。

四、以房地产业为例进行分析

为什么选择房地产业为例呢?首先是房地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房地产价格飙升。尽管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GDp的拉升,但与其行业的货币投放量比较而言,房地产业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率相当低下,也就是所谓的“房地产泡沫”产生了。这正是选择房地产业为代表进行分析的原因。

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房地产业仅在一季度的投资量就达到了1.3万亿元,同比增加将近20%,这其中住房贷款新增了九千多万亿元,同比增长了近百分之百。不难发现,社会资金大量被用于这种非传统融资方式,实体经济没有被有效拉动,反而加大了泡沫的产生和扩大,风险也随之增大,进而很有可能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五、政策建议分析

事实上,我国政府和相关金融监管机构正在实施的,正是目前这种情况最应该保持的,也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既要保证合理的货币投放量,努力盘活货币存量,更要深化对金融体制、财税体制甚至是行政体制的改革,配合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进行。

此外,相关机构要注意资金的大规模流动,从信贷政策上控制相关的“非实体经济”行业。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推进传统企业的升级改造,加快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以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改变当前这种错配现状。(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鲁晓东.金融资源错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吗[J].金融研究,2008(4).

[2]黄隽.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1(10).

[3]冯琳.我国货币供给量与实体经济偏离的分析[J].经济视角,2003(5).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7

陈敬(以下简称“陈”):在私营经济方面,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至今并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观点、分歧相当明显,这个问题就是: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究竞如何?

厉以宁(以下简称“厉”):讨论这个问题,有必要先了解中国改革的走向,尤其是企业改革的前景。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中国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

究竟什么是产权改革?在我国,产权改革是指:把社会主义经济中政企不分、产权不明、不自主经营、不自负盈亏的企业,改造成为政企分开、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产权改革既与改造原有的国有与乡镇企业有关,也与建立新的国有与乡镇企业有关,因为根据产权改革的思想,新建的企业从一开始就应当按照政企分开、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来建立。

市场对企业进行检验,市场竞争中盛行的是“适者生存”原则。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改革的思路改造或新建,以便使他们既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社会需要、欢迎的产品,又可以用自己的价格较低、质量较高的产品去排挤竞争对手所生产的价格较高、质量较低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产权改革,一切企业都处在平等的起跑线上,都同政府机构分开,都只是“遵守法律,照章纳税”,既不受政府机构的直接管辖,又不接受政府的机构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此外,通过产权改革,一切企业都承担投资风险,自负盈亏,而不再躺在国家或集体身上吃“大锅饭”,也不再受到政府(包括乡镇政府)的偏爱和特殊照顾。

了解了这些以后,让我们再来看看有关私营经济前景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在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固然是必要的,但私营经济毕竟有很大的临时性质。它是在目前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经济还不发达,以及公有制经济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出现的。今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有制经济力量的不断壮大,私营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转入下坡路,先是受到较大限制,最终将被取消。到那时,社会主义经济又将回到统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带有过渡性,发展私营经济是一种权宜之计,私营经济在现阶段的重新出现也无非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幕插曲。

另一种现点与此不同。根据这种现点,今后的中国经济将是一个多元的经济体系,在多元的经济体系中,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而私营经济作为多元的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将长期存在。这样的多元的经济体系既适应于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同样适应于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纯而又纯;只要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系就一直是多元的,其中包括了私营经济成份。此外,企业生产资料所有权也可以不是单元一的,而是由全民、集体和个人按照多种方式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混合性质的。在这种混合性质的所有制中,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说,一个企业内部,可以有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成分。所有制的多元化,包括混合性质的所有制的形成。

陈:对这两种观点,您持什么看法?

厉: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中,我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但后一种观点也还需要展开讨论,以便进一步充实。

先应当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绝不是暂时的。生产力不发达时固然如此,生产力发达后,各地区的经济仍然不平衡,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给也还不足,仅仅依靠公有经济难以实现发展生产、发展各地区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目标。因此,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一部分,其存在与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有利于长时期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如果我们对就业问题进行分析,那就看得更加清楚了。中国农村中隐蔽失业人数如此众多,农村人口外流将是长时期不可避免的事实,而中国要解决就业问题,不能搬用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即不能依赖大量政府投资。虽然增加政府投资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必须着重效率的提高,而不能因多招工而牺牲效率,否则仍会产生隐蔽性失业。在中国,就业问题的解决要靠制度创新,也就是靠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靠非国有经济、非公有经济来吸收劳动力。私营企业在吸收多余劳动力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就业问题的长期存在与非公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正如前面已谈到的,要了解私营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必须先对公有制经济有新的理解。应当知道,迄今为此,某些人在谈到公有制的时候,所想到的只是传统经济体制之下的那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这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只适合于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指令性计划作为计划的唯一形式或主要形式的环境中存在和起作用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传统意义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仅已经不再适应于客观经济现实,而且它们必将被改造、被替代。通过产权改革而形成的公有制企业即是新型的公有制企业,包括多种所有制混合但由公有经济控股的企业。所以,今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将是新的公有制经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所要确立的经济模式是国家调节市

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这时,市场所引导的公有制企业必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公有制企业。例如,以公有投资者为主的股份企业就是新的公有制企业的形式之一。

在今后的我国经济中,私营经济将同这种新的公有制经济并存,而不是同传统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并存。只要对新的公有制有所理解,那么对私营经济的长期存在问题也会有正确的认识了。这是因为,以前,正由于人们头脑里的公有制经济只不过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那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以一谈到私营经济同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时,就会马上联想到私营经济同计划经济体制的矛盾,同指令性计划的矛盾,以及同那些体现着计划经济体制和指令性计划的要求的传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之间的矛盾,于是私营经济也就自然而然地从本质上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消极力量;至于私营经济在各方面所具有的某些积极作用,也必然被看成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

实际上,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在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而以新的公有制经济代替传统的公有制经济之后,同新的公有制经济并存的私营经济并不是经济中的消极力量。在法律、法规、政策所容许的范围内,私营经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它同新的公有制经济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相互促进关系是在市场活动中实现的,即一方面,所有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包括新的公有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内)都以平等的商品生产者的资恪进行交易,用合同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产、供、销;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是竞争对手,竞争促进彼此效益的提高,促进彼此既顾长期利益,又顾近期利益,而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兼并或联营又为社会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合理化创造了条件。

以上情况说明,新的公有制企业同私营企业的长期共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即使生产力发达了,市场完善了,私营经济由于具有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功能,具有同新的公有制经济互相促进的功能,它的长期存在也是合理的。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的投资规模扩大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利于宏观经济协调的后果,以及私人投资者的收入增长会产生一些不利于社会收入分配协调的消极作用,这是难以避免的,但这些都可以都通过国民经济的管理来加以缓解。

然而,对政府的国民经济的管理应有正确的理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管理与调节都是必要的。但要掌握这样一点:政府的调节要做得更好,就必须优化。优化就是适度调节,该管的管,不该管的,让社会自已解决。这就是“小政府,大市场”模式。小政府,是指有一个高效率的政府,人员不多,但十分精干;大市场,是指有一个完整的、完善市场体系。问题要由市场本身去解决,不用找市长。宏观调节这样做,经济就有秩序。这样,政府既能使经济运行得很好,政府的作用也并不减少,政府起着运行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的作用。于是宏观调节就走上正轨了,对私营经济的管理也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进一步说,我们不妨反问一句,难道新的公有制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就没有任何自发倾向吗?要知道,一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即使是公有制企业)都有某种自发倾向。由于这种自发倾向的存在,宏、微观经济之间的矛盾也就始终存在,这是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充分活力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既然公有制企业都加此,为什么单单责怪私营企业呢?问题不在于私营经济有没有自发性、盲目性,而在于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率,是否充分发挥了协调宏、微观经济的作用,是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进。

陈:在今后的中国经济中,私营经济所占的比例以多大为宜?您是怎样估计的?

厉:这个问题提得好。在讨论私营经济的前景时,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与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关。如果说私营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百分之几,那么在这种前提下讨论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此,在讨论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时,我们是以估计私营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例作为前提的。那么,这一比例究竟可以有多大?这个比例可因地区而异。有些地区的私营经济所占的比例可以大一些,而就整个国民经济来说,私营经济的产值大体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30%为限界。目前,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距离这个限界还很远,所以各个地区都应该大力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

在这里还需要提出,以30%作为限界是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的,某些地区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超过这一限界是允许的,因为这并不会使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发生变化。

陈:把私营经济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大体上定为30%,理由何在?

厉:这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考虑的。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仅要掌握国民经济命脉部门,而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应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假定私营经济占据的比例超过了30%,再加上个体经济所占据的比例和外资企业的产值所占据的比例,这二者合计可能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那么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就低于50%了,这样将会削弱或淡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就与现行的宪法相抵触。另一方面,如果私营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较小,那就表明私营经济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私营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同样是不利的。

陈:依您的看法,既然在当今中国,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还低于上述限界,那么我们就不应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过猛,而应担心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过大,担心一系列与私营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措施(包括管理措施)跟不上,以及担心从事私营经济活动的工商业户普遍存在着行为短期化的倾向,是不是这样?

厉:这正是当前要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

私营企业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有的是独资的,有的是合伙的,还可以按股份制形式组建。对这几种形势进行比较,将会发现私营股份企业优于私营独资或合伙企业。无论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私营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这种优点都是明显存在的。当然,究竟私营企业采取什么形式,这应当取决于私营企业主的自愿,他们应当有这种选择权,政府不能要求其一律,不要硬性地规定私营企业不能采取股份制形式或必须采取股份制形式。硬性地作出规定是没有好处的。

私营股份企业同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相比,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以下好处;

如果私营企业采驭股份企业形式,那么,它将在几方面具有不同于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的特点:

(1)股东会有权审查公司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决算报告;

(2)股东会有权审查董事会提出的公司盈利分配方案;

(3)股东会有权审查公司的增资、发行股票、合并、转让、解散和清算等重大事宜;

(4)股东会有权选举、罢免公司董事、监事,公司董事会有责任向股东会报告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公司监事会有责任向股东会报告对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的审查结果。

以上这些部表明,私营企业加果采取股份企业形式,私营企业的公开性显著地加强,私营企业将置于股东们的监督之下。相形之下,私营企业如果采取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形武,对其经管活动与财务状况的监督则要困难得多。

具体到某一个私营企业,那么它的规模以多大为限度?在讨论私营经济的发展前景时,这类问题并不是很重要的。首先应当了解到,如果私营企业采取的是非股份企业的形式,那么这种经济管理方式本身就会对私营企业的规模有一定的限制;而如果私营企业采职的是股份公司形式,规模可以不受经营管理方式的限制。但如上所述,以股份公司形式出现的私营企业在性质上与独资的、合伙的私营企业不完全相同。这种股份份公司形式的企业财产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积累的性质,或者说,积累中的一部分己经成为社会的积累了。

这是因为,按股份企业形式组建的私营企业应根据公司章程,在盈利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公积金,用作公司的储备基金、发展基金。对社会来说,按这一比例所提取的公积金,尽管它们是私营股份企业的公积金,但却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积累的一部分。因此,提取公积金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相形之下,私营企业如果采取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形式,企业盈利的分配与使用并无确切的规定。私营企业主不是没有可能把全部盈利用作个人消费,包括挥霍性的个人消费,从而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不管私营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方式,都不必规定它的规模限度,而可以用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包括企业所得税等手段来制约它。私营企业是讲究规模效益的,它会根据自己的税后利润率(严格地说,是根据自已的边际净收益)来决定经营规模,而不可能不受任何制约地扩大规模。要知道,所有的私营企业都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进行活动的,它们必须追求经济效益,否则就难以立足。如果私营企业愿意扩大规模,增加雇工人数,增加投资、增加产量,这反映私营企业是在法律、法规、政策所容许的范固内进行活动,那么对于它因预期净收益增大而愿意扩大规模的行为,政府不必加以阻止。

如果因私营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影响了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经济调节手段来制约它。如果因私营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影响生产同类产晶的公有制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额,那么这将刺激公有制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进服务态度等等办法来增强与私营企业的竞争活动,在市场容量为既定的条件下,生产同类产品的公有制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会成为对私营企业规模扩大的有效制约手段。实际上,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私营企业经济方面所遇到的困难通常大于公有制企业,私人企业家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经营才能,才能在法律、法规、政策所容许的范围内使企业兴旺发达。私人企业家的这种经营才能是社会知识存量的一部分,应当使之发挥出来,这不仅对社

会主义经济有利,而且也有助于公有制企业经营的改善,有助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

陈:很多人关注私人企业家群体的出现使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一现象,您是怎样看等这一问题的?

厉:不应否认,私人企业家的存在确实会使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这也是在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需耍注意的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私人企业家的收入的增长(推而广之,还包括私营企业投资者的收入的增长在内),都是指合法收入而言。对于一切非法收入,无疑应当按法律、法规、政策处置。而对于合法收入,则应当采取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累进制的遗产税和继承税来加以调节。

以上所分析的,都表明私营经济在我国的长期存在既不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相抵触,也不与高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以上的分析还清楚地表明,既然社会主义社会中需耍发展私营经济,那么,与其是众多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还不如在有条件时引导它们向私营股份企业过渡。对于按规定的程序和章程组建的私营股份企业,政府便于进行管理,股东们易于进行监督,与之有业务联系的其他企业也比较放心而愿意同他们往来。

陈:有些入在说到私营经济的作用时,往往将它的消极作用摆得充分一些,您是怎样看待它的消极作用的呢?

厉:关于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消极作用,需要根据具体惰况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要区分这样两种情况,即私营经济在违背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消极作用,与私营经济在遵守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什么祥的消极作用。对前一种消极作用,可以用严格执法等手段来加以限制,但对于后一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例如收入分配差距会扩大),究竟应当怎样认识?能不能采取某些手段来进行限制呢?甚至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私营经济的活动是在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所容许的条件下进行的,那么要限制私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诸如收入分配扩大这样的消极作用,或者需要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或者需要增加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政策。但无论哪一种情况,是不是有可能在限制私营经济的消极作用的。同时,也限制了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呢?是不是还有可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求,中国经济法学研究在转型期的反思和发展成为了当前法学研究必须完成的重要课题。在中国目前的国情引导下,我们必须要深化经济法学的研究,运用多元研究方法,注重经济法学的跨学科研究,帮助国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基本经济法系统。

 

一、经济法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1、现有经济法学研究的局限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现有的经济法学研究已经和现实有了一定的冲突。首先,现有的经济法学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由于传统经济法学研究的禁锢,经济法学研究忽视了基础理论研究和经济法学的实际情况,没有深入研究构建经济法学系统。第二,研究方法单一。目前的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单一,主要是运用法律史分析方法。而经济法学是要研究社会中的具体问题,同时,经济法学研究讲究的是多学科研究,学科之间互相影响。因此,必须以现实生活作为研究核心,运用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才能有效地构建适合社会发展的经济法学。

 

2、现有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

 

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问,它的理论构建仍然属于初级阶段,对经济法的不断反思探讨,是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必经之路。而经济法的研究必须以实际情况作为基石,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构建经济法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为经济法学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在当前的经济法学研究领域,对现实情况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是都缺少理论总结。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由于没有理论总结,很多时候又只能再次研究,造成了严重的脱节。对经济法学进行研究总结时,也要时刻注意“主导性”问题,要充分考虑到研究对象首先受到的是哪个因素的影响,其次才会受到哪个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时刻保持反思精神,根据实际情况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及时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正确的研究总结能够有效的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添补当前我国对于经济法学研究的部分空缺,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

 

二、转型期的经济法学研究问题

 

1、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经济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经济法问题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国内,更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法反思。从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来看,经济法的研究问题依托的政治制度不同。对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经济的自由放任到国家的强制干预;而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从国家计划经济到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相结合的部分放开政策。对于市场失灵来说,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中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矛盾的出现所导致的。目前世界上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或者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法学研究上表现为基本趋同,但由于制度和经济发展过程的差异性,中国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转型期,中国的经济法学研究还是要以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为先导,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局内进行一定的研究总结。

 

2、基于特殊性的研究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路程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它区别于欧美的资本主义放任经济,又不同于朝鲜的国家计划经济,它是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济路线。要想进行中国经济法学研究,首先,必须承认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由于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中国经济市场有着自身的价值和规律。其次,遵循市场发展的趋同性。市场是有关联性的,能够解决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失灵”的政策理论同样也适应于中国市场。因此,综合国外的发展经验,研究出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方法,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对中国市场进行法学研究,能更好的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三、经济法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1、系统的经济法学研究要将理论研究和制度研究相结合

 

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转型问题是法学研究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进行法学研究,转变思维观念,完善经济法,是经济法学转型期必须完成的课题。对经济法学的研究不能盲目化,不能只注重表层研究和制度编制。对经济法学的研究要有一个系统,要将理论研究和制度研究相结合,分析经济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问题。一方面,注重经济法理论研究,注重实践中得真知,尤其是注重对经济法案例的分析。另一方面,注重对制度的研讨,分析我国当前情况下的现有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对方法进行总结,形成系统稳定的制度。对经济法学的研究一定要追求稳定性,对中国目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做出冷静的分析,能够帮助构建出一套系统的、强预见力的理论制度,可以给经济社会带来稳定持久的模板。

 

2、采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中国目前存在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重点表现在只注重运用法律史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但是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不止一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能够从多个角度认知经济法学存在的问题,帮助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了确立一个正确的、有效的、成熟的方法论,就必须采取合适的研究方法。“两个发现”——经济问题的发现和法律问题的发现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础。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比如具体经济制度史的研究和相关经济理论发展史的研究,能够对当前的经济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并设计出合理的法律体系来更好的维护国家的经济发展。

 

3、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光靠“格物致知”就能够做到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求我们,抓住学科之间的联系点,建立他们的互动关系,从联系的角度发展经济法学。经济法学的研究一定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与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互动。经济法学的跨学科研究能够为经济法学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研究天地,能够了解到各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动态,能够让经济法学的研究甄别和借鉴其它有用的法学制度,推动经济法学的实质性进步。在经济全球化的巨大背景下,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将经济学、法学、金融学等学科进行多元化研究,能够促使经济法学研究充分适应转型期的需要。

 

四、结语

 

经济法学研究在转型期需要更大的反思与发展,目前对经济法学的研究依然存在着研究方法单一和缺乏系统的研究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法学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进行跨学科研究,在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注重理论和制度的构建,让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在转型期获得更多地发展和创新空间。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1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

在刚刚解放的中国,当初的曾经给过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分,政治上7分,而经济管理只有3分。这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治理能力的轻视。我党在建国初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压力是不能小觑的。如在经济方面,当时我党面临的整体经济情况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

首先,通货恶性膨胀,纸币贬值。对于解放前期的国统区的纸币贬值的情况,曾经有一幅漫画给予非常生动、形象的概括。一位瘦弱的年轻人扛着一带着法定的纸币,去买几斤粮食。有人会说这太夸张了,但现实就是这样。在政府统治的最后一段黑暗的日子里,由于维持连年内战的费开支,造成国统区的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能够弥补赤字的唯一办法,就是继续发行纸币,造成纸币泛滥,纸币的价值贬值。就其购买力而论,解放前期法币1元钞票,只相当于抗日战争前的0.0000002元,十年的时间法币贬值上百万倍。1948年8月19日,法币已经崩溃,然后就发行金圆券,贬值的情况仍没有好转,金圆券也很快形同废纸。这种通货膨胀,没有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清除。

其次,工商业倒闭,农业破产,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期间社会生产力已遭严重破摧残,抗战胜利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垄断和发动反革命内战,使全国的社会生产力遭到进一步破坏。

最后,劳动人民更加贫困,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大批失业、半失业工人的生活状况更惨。许多家庭只得靠典当变卖糊口,卖光、当光、吃光以后只好坐以待毙。农民生活状况更为凄惨。灾区0饿死人的现象非常普遍。

面对这种凋零的现实,为了实现迅速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我党要求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工作进行,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生产恢复起来,发展起来。还在1949年6月在北平召开新政协会上明确指出:“中国民主联合政府一经成立,他的工作重点之一将是尽一切可能用极大力量从事人民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二、十年徘徊时期的经济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总体经济情况向好,呈现欣欣向荣之态。从1957年开始至1976年结束,党史学家称其为徘徊的20年。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后十年的中国经济情况。对这一时期的国民经济有两种说法,一种来自国外《剑桥中国人民共和国史》,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用了一个词“崩溃”来形容。另一种也是主流、国内的观点认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还是有所发展的。根据一九八一年发表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文件,建国32年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有很多,比如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再存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且在工业领域中的建设成就也是显著的,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根据文件中数据,一九八年同完成经济恢复的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26倍多;棉纱产量增长3.5倍;原煤产量增长8.4倍;发电量增长40倍;原油产量、钢产量以及机械工业产值均是数倍增长。同时,农业的生产条件也已经发生比较明显的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解放前我国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截止到1980年为止,农用拖拉机、排灌机械和化肥施用量都有明显的增加,用电量等于解放初全国发电量的7.5倍。各种经济和粮食作物的产量也有所增长。尽管人口增长过快,现在已近十亿,我们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整体来看,截止到1976,我国经济虽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还是有所发展的。就像薄一波同志指出的,就1967年混乱的情况来看,把国民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并不过分”“应当提出的是,纵观1966年至1970年着五年乃至1966年至1975年这10年的情况,经济还是有所发展的”。

三、二十世纪末的经济飞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我国经济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使我国了解到了市场,接触到了商品经济,充分认识到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决定性作用,进入加入到全球竞争行列中。在这30多年的历程中,我国GDp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我国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贸易进出口额中国位居世界第二;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中国能源资源总自给率达到90%。一切一切的数字表明,在两个世纪交替的全球复杂经济局面下,我国正以昂扬的态势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四、二十一世纪的分享经济新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可以说全球的大“e”时代已经来临,我们也称为“互联网+”时代。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延展,移动终端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一种以共享、分享行为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模式迅速流行,这种模式被称为“分享经济”。近两年来,分享经济模式正在从交通出行和住宿行业延伸到其他领域,广泛渗入到从日常生活消费到生产的各类行业当中,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什么是分享经济?分享经济,它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纽带,实现产品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平台和人人参与的大众化市场,将原本在线下难以对接的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在所有者和需求者之间实现闲置资源使用权的共享。在广泛意义上,分享经济模式包含协作消费、协作生产等两种子模式。协作消费是指消费者与他人共同享用产品和服务,如airbnb房屋短租、Uber租车、wework办公等;协作生产是指多人合作参与设计、生产等,如openStreetmap、猪八戒网、威客网等。

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篇10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切实有效地处理当前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着力化解一些不和谐因素。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当前,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确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由此引发的议论也比较多。这些问题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以一定要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为此,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对诸多现实矛盾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在这方面,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研究者、理论宣传工作者及媒体工作者尤其应当以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态度,正确地提出并分析问题,从而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否则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会从消极方面影响社会和谐。

正确认识现实矛盾,首先是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现状。例如收入分配,需要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但对这种差距的实际状况,包括群体、行业、地区、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及其趋势,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作出合乎实际的分析评估,正如不少经济学家所做的那样。相反,如果笼统地以“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词语和其实对之不甚了了的“基尼系数”、“国际警戒线”等等,在大众传媒上作声调高亢的空泛议论,则是颇为不妥的,是对社会情绪的一种误导。再如对与此有联系的社会阶层状况的评价。十六大提出了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以及社会各个新阶层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概念,但目前在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写作者”那里,已几乎不提这个概念,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简单化的两分法来概括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状况,所谓“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穷人”与“富人”,并将二者对立起来,甚至以此作为对人划线的善恶标准。应当严肃思考的问题在于:真实而不是歪曲地反映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动发展的状况,有利于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而不是起相反作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看法?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分析判断,还是那种简单化的两极对立的看法?

正确认识现实矛盾,还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造成问题的原因。中国的改革很难,进入必须对旧体制的基础和核心真正进行攻坚的阶段以后,中国的改革尤其难。由于缺乏市场经济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很难,当要素市场上积累、集中了几乎一切深层次体制障碍时,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尤其难。当前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都与这种困难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把问题归咎于改革和市场化,进而怀疑、否定中国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的那些议论会再次多起来,有些来自境内,有的来自境外,同声相应。随之而来的,是在意识形态上会再次引起一些复杂的情况。不是说改革不能批评,市场经济不能批评,而是说有许多问题——突出地存在于要素市场、收入分配、企业改革以及医疗、教育等等方面——实际上是由于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改革受到阻滞以至不到位、不彻底而造成的;是由于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不正确、不稳妥而造成的;是由于一些来自旧传统的非市场、反市场因素而造成的;是由于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和要求正确推行市场化而造成的,因此不能把事情颠倒过来,反而在一般结论上把改革与市场化指为各种问题、矛盾和弊端的根源,否定其方向、目标和基本战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仅挽救了中国经济,使之走向空前的繁荣与发展,而且挽救了社会主义,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并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划时代的进步,这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根本事实。在改革处于最紧要的攻坚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种种困难和障碍的时候,以一些很具有社会鼓动性的言词来否定改革、笼统反对市场化,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危害?是在人民群众中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动力还是会瓦解它?是促进社会和谐还是会加剧社会对立?进一步说,果真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批倒了,批掉了,中国还能不能有现代化?还会不会有社会主义?这些,都是要敬请人们三思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努力促进社会和谐,重在切实有效地针对具体问题,协调社会矛盾。为此,一定要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一定要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保持战略上的清醒与坚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观察和处理现实的具体的问题,从而真正有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和广大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