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运营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0:08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1

一、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

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困难很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化系统工程,为把这一造福人民的好事办好,我们改变了“交通部门唱独角戏”的作法,在工作中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与乡镇政府沟通,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农村客运网络化及乡镇汽车客运站建设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自XX年起,**县政府便将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列入为人民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纳入对各乡镇目标考核体系,要求各乡镇要把乡镇客运站建设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文件,要求各单位全力以赴支持这项惠及全县人民的大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对这项工作设置障碍,凡涉及农村客运站的相关手续一律从简办理,并明确了办理时限,凡涉及农村客运站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该免的免、该减的减、该缓的缓,县运管所自加压力,精心组织和安排,于XX年10月底在全县实现了所有乡镇都有客运站,95%的行政村都通公交车的目标。全县上下真正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众拥护、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顺利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市交通局、市运管局领导也多次对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进行调研,提出了很好指导意见。

(二)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硬件建设,为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打好基础。

一是建好路网。近年来,随着我县干线公路网络化工程,县乡公路通达工程和村村通工程的全面推进,我县城乡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干线公路里程达到103.8公里,县道134公里,乡道171.4公里,农村公路880余公里,构筑起县域内干线公路“二纵一横”及干支线公路连通成网的构架,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实现了在县域内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小时内就能到县城的公路发展目标。二是建好站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多方融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乡镇客运站建设进程。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客运站17个,招呼站98个,实现了客车通到哪里,乡镇客运站就建到哪里。三是布好车网。农村客运中大力发展中档舒适型客车,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鼓励车辆加快报废更新、提档升级的步伐,鼓励车头向下,充分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降低税费标准,让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主动将购车资金投向农村客运市场,以方便农民出行为目标,努力提高乡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农民朋友提供“经济、方便、安全”的客运服务,实现了路修到哪里,客运车辆就通到哪里。

(三)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质量。

1、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全县在农村客运市场的早期培育和发展上,由于提倡“有路大家行车,国有、集体、个体一齐上”,从而导致经营主体过多,弱小分散,服务质量低,抗风险能力差,很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为此,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客运线路公司化改制,引导经营者以线路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公司制客运企业,通过推行一线一公司,一公司多线的管理模式,从而逐步实现了农村客运市场主体公司化。经过调整,全县农村客运经营主体由218家调整为2家,实现了农村客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2、制定客运发展规划,合理调整运力结构。一是在对农村客运市场整顿中,通过采取报废更新、更换车型、延伸现有线路等办法进行运力结构调整,将原有的186辆农巴车平稳的清退出了客运市场,以乘坐舒适,运行安全的中巴客车代替了农巴车,促进了农村客运市场运力结构上档升级。二是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县15个乡镇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拿出了各乡镇农村道路客运市场调查说明,形成了一乡一策一说明,并根据市运管局要求,制定了《**县农村道路客运市场发展规划》和农村客运线路登记制办理程序下发各乡镇交管站执行,为我县农村客运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方向。3、严把车辆技术等级和从业人员素质关。通过加强对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检测,禁止技术条件不合格或达到报废规定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通过强制维护,提高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同时,对从事农村客运的司乘人员必须在开业、上岗前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参运。

(四)加强农村客运市场规范化管理,促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有序发展。

围绕农村客运市场网络化建设的主题,我们提出了行业管理规范化、车辆运行公交化、客运管理一体化的规范化管理目标,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步伐。

1、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监管。充分发挥交管站的“前哨”作用,由交管站直接管理本辖区农村客运车辆,县所实施业务领导。在经营行为规范上,我们对农村客运车辆严格实行了“十统一”,即统一线路牌、统一道路运输证、统一班次时刻表、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票价、统一监督电话、统一服务证、统一编号、统一车型、统一门徽等。

2、积极推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XX年,首先开通了**至李店公交化客运线路,对经营**至李店的18辆客运班车,以大循环的方法运行,并严格规定开班、收班时间,统筹安排班次时刻,合理调度上下班高峰期运行车辆,使该线路的客运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沿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了。我们按照《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规划》的要求,落实总量控制,保持稳定的原则,实行公交化运作,公交式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客运服务质量。

3、改革行政许可政策,对农村客运线路实行登记制。我们在大力开展客运市场整顿的同时,制定了《**县农村客运线路登记制管理暂行办法》。对于经营者申请的乡镇之间、乡镇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客运线路,只要是符合我县长期客运发展规划的,其参运车辆达到二级以上、从业人员符合从业标准,自愿加入公司的均可进入农村客运市场,并办理相关营运手续。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经营者投资农村客运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客运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经验

1、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必须立足现实,又要有所创新。

我们根据**客运企业现状,公路网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确定成立**县交通运政公司和**县运政公交有限公司,由他们对我县城乡公交实行区域化经营,避免多个经营主体的恶性竞争,避免因市场过度分割、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统一站点布局,及时合理调剂运力,提高客运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市场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政府调控和行业管理。

**县农巴经营者对经营期限观念不强,有的线路车辆私下转让价格被炒到20多万元。为使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对原经营者采取"过渡兼并法",即由交通运政公司或运政公交公司兼并原中巴经营者,并给其一定期限的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其营运和服务接受公司统一管理,最后对其进行了顺利改造。

在车型的确定上,我们要求既符合公交的要求,又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改造,所发展的车辆均为符合欧ii标准的环保型车辆,并实现了同线同型。由于做到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有所创新,改造工作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顺利实施。

2、工作既要符合情理,又不违背法律。

在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时,我们针对各项政策的合法性进行论证,使这项工作在推进中在法律上没有漏洞。坚持中巴经营者改造自愿的原则,对不接受更新的经营者,允许其在原经营线路上继续营运,直至核定的经营期满后退出市场。坚持了政策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政府制定出台政策,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基本方法,公司具体操作,个体中巴经营者参与,运管部门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注重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过渡兼并办法的规定,原营运车辆由原经营者自行处理。后来考虑到经营者的实际困难,对已按照运管部门要求更新的,明确也可以纳入公司管理。原先我们准备整条线路适用一种方法,以线路为单位整线同时实施改造,后来因为同线路经营者难以形成一致,就调整为成熟一辆改造一辆。总之,在这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办事,做到了合情合理又合法。

3、要由交通部门担当主力,也要将这项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

没有上级领导的重视、乡镇的参与、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要取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向上级多汇报,与横向单位多沟通。为此,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交通、公安、宣传、、工商、财政、监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领导小组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使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顺利开展。社会各界群众十分支持,普遍认为这是件好事,全县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

4、既要对经营者进行宣传发动,也要营造舆论环境。

在经营者中我们召开了各个层面的会议,宣传工作政策,划分西片和东片两个工作组,着重对原经营车主开展小范围和一对一的思想工作,认真接待个体经营者来访,会同乡镇村组干部走访经营者家庭。召开各种宣传、动员会议百余次,接待个体经营者达到130余批次,走访了近160户经营者家庭,使经营者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开始接受支持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

5、既要交通运管内部齐心协力,也要充分团结和调动各种力量。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2

一、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我县农村市场建设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差,农民生活水平低,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利于提升“三农”服务水平,有利于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和观念改造提升传统经营网络,有利于方便农村购销、扩大农村消费,促进经营企业规范化经营,实现农村安全消费,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就是以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建设规范“农家店”,构建新型农村商品销售网络,在货源上保证商品质量,在经营上做到诚信经商,在销售形式上实行明码标价、开架销售,在经营品种上多而齐全,确保让农民买得放心,买得实惠,买得满意。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要深刻领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深入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建设新型商品流通网络体系,确保农村安全消费、方便消费,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家店”建设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企业发展与农民受益相结合。

三、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分步实施

1、确定目标任务。

2006年全县新建日用品“农家店”200家,农资“农家店”300家,2007年实现“农家店”覆盖率达到行政村的100%,自然村的70%。

2、建设县城商品配送中心。

以县城试点企业—宁都县太阳购物广场和宁都世纪种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县城配送中心,商品配送率达到60%以上,覆盖全县所有乡、村。试点企业要在商品货源上保证质量,供应价廉物美的商品。两个商品配送中心力争在6月底前,最迟不能超过11月份建成。

3、建立规范的“农家店”。

经商务部核准,农家店包含二种类型,即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和农资“农家店”。农家店必须按国家颁布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和《农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标准进行建设与改造。根据我县实际,乡、村两级“农家店”本着“少投入、多改造、少建设、多联合”的原则,在现有经营户的基础上、采取试点企业开办分支机构或加盟等形式进行建设,尽量避免另起“炉灶”。

4、科学制定实施步骤。

①宣传发动阶段(5月1日-5月31日)

各乡镇要充分利用会议、电视、广播、宣传栏、宣传标语、影前宣传等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重要性,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人心,使之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工程。

②选点布点阶段(6月1日-6月30日)

选点布点坚持按地域合理布局的原则,要求每个行政村必须布点一家以上。此外,新农村建设点和50户以上的自然村原则上也要布点搞农家店,尽可能达到点与点间距离相对均衡;在农家店经营业主的选择上,要选择现已从事商品经营或农资经营的对象为主,对营业场所相对较大,经营品种较全、诚信服务好的予以优先。

③培训改造阶段(7月1日-8月31日)

由县新村办牵头,试点企业主办,县商业行业总会、县财政局组织,县农业局、县供销社、基层工商分局(站、所)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对现有经营业主采取以会代训形式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经营业主对“农家店”的规范要求、“万村千乡”的政策和“农家店”改造的具体要求有一个比较清楚全面的认识,并按照国家标准对新增农家店进行改造。

④申报验收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各乡镇会同工商部门对所辖区域的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和农资农家店进行申报,县商业行业总会、县财政局对各地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组织有关人员实地进行初步验收,并将初步验收结果报市商务局、财政局,经市商务局、财政局验收合格报省内贸办、省财政厅进行抽检后网上向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申报。

⑤总结评先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各乡镇要对一年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的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县委、县政府将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先进单位和诚信经营业主进行表彰。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顺利推进

1、成立领导机构。县里于2005年已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刘光文副县长任组长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各乡镇要相应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科学实施方案,落实由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3-5名干部专门抓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机制,要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作为提升“三农”发展层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一件大事来抓实抓好,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顺利实施。

2、落实有关政策。县级试点企业建设商品配送中心,国家将给予3%贴息贷款支持。对乡、村两级的“农家店”,国家将分别给予4000元/家和5000元/家的资金补贴。县商业、财政部门要积极申报落实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支持资金。

3、及时培训、指导。试点企业要及时对“农家店”进行培训指导和改造,及时组织合格商品配送到各“农家店”。

4、加强部门配合。

①工商部门要及时为试点企业在各乡、村新开办的直营“农家店”办理分支机构有关证照,以便及时上报审批,在“农家店”加盟改造变更证照时,只收取变更证照工本费。

②国地两税要及时落实上级给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相应的优惠政策。

③安监、环保、药监、邮政、烟草、盐业等单位在经营许可、商品配送等方面给予试点企业和农家店相应的支持和优惠。

④纪检监察部门要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过程中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搭车收费、巧立名目乱收费等违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5、认真搞好试点工作。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建设模式Bot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融资渠道不畅、基础设施等制约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实际,有学者就提出借鉴基础设施领域成功运用的Bot模式解决发展乡村旅游问题,因此,本文就乡村旅游引入Bot模式进行研究。

1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从乡村旅游在我国开始以来,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最初的引进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开发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到现在的开始对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1)开发主体和管理

主要从开发主体及投资、管理的角度考虑发展模式,解决乡村旅游开发如何实施的问题。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开发主体的阐述主要集中在政府、旅游开发企业和农民。

白四座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七种开发模式:农户+农户、公司+农户、公司+社区+农户、公司制、股份制、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社。郭剑英等以四川省汶川县照壁村、萝卜寨村为例,研究了这两个村庄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从而提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集体股份制和自主发展四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2)旅游开发形态

主要是从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吸引物或区位分布来探讨开发模式。

刘蜀凤对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开发,总结并提出了几种开发模式。从资源组合配置上来说主要有两种模式:以纯粹的农业景观为资源依托开发的“农家乐”和以农业景观和旅游景观组合资源开发的“农家乐”;从开发主体来说,有当地农户经营“农家乐”和外来投资者经营“农家乐”两种模式。

(3)发展途径

发展途径主要是从其开展的动力、成因和方法路径描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陆邦柱把我国村旅游开发模式归纳为6种:城市依托型、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产业经济依托型和民俗文化依托型。

(4)区域经济与开发模式的关系

主要是经济发展的情况如何影响开发模式的选择,主要研究欠发达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开发模式的选择。

郭淳凡,梁明珠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后,指出了经济发达地区为乡村旅游高档次、规模化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股份制合作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综上可知,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较多的实证研究,但是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总结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模式,而对如何具体的运营管理研究的较少。

2Bot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1)运行方式

Bot模式实际上包括了至少三种具体的建设模式:①Bot即建设-经营-移交。②Boot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③Boo即建设-拥有-经营。

(2)运行风险

Bot模式中合作方签署的合同众多,因而该模式风险较大,如何评估和应对风险一直是Bot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

Bot模式金融风险方面,Boris指出金融风险表现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由于Bot常用于跨国投资,汇率的变化或兑现的困难也会给项目带来风险[31]。

Bot模式政治风险方面,Robert等人提出由Bot项目所在国以及参与方所在国的政治状况的变化引起的风险统称为政治风险,它主要表现为法律风险、行为风险等[32]。

自从Bot模式有了定义后,由于它具有解决政府资金问题和实现风险转移等优点,被各国政府广泛的用于引进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张燕等和卢劲松就Bot模式运用在新农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要在政府保障、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保障Bot模式在农村顺利实施。

3乡村旅游基地Bot建造模式

(1)乡村旅游基地Bot建设模式内涵

当地政府通过招投标或其他途径确定企业作为该乡村旅游基地开发项目的投资者。该企业为此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司,通过适当的渠道筹集资金和科学的规划设计建设一个以乡村景观为特色,以乡村建筑为载体,以提供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特色餐饮等产品为主要目地的旅游基地;在特许经营期内对项目进行独立的管理运营,通过旅游收入来清偿贷款,收回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把乡村旅游基地移交给政府。

(2)乡村旅游基地Bot建设模式特点

企业为开发经营主体。企业为开发经营主体的开发模式是指,乡村旅游地是由一个企业开发经营的。这家企业可以由外来投资者独资建立的;也可以是政府和外来投资者以资金入股,农村集体和当地村民以资源入股成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①企业独立开发模式

由当地政府通过招标形式吸引外来投资者建立乡村旅游项目公司,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运营,旅游地内所有村庄搬迁,项目公司也与旅游基地周边农村没有任何利益关系。

②企业独立开发运营村民参与企业工作

政府引入外来投资者成立乡村旅游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投入巨资规划建设乡村旅游基地,并独立运营.项目公司在开发中会对被征用的土地进行补偿,也会招收当地村民进入公司工作,并给予劳务报酬。

③股份合作制企业开发模式

股份合作制企业开发模式是指,由外来投资者、农村集体和村民合资建立旅游开发运营企业,由企业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当地村民参与运营,成为企业员工;当地农村集体和村民以所拥有的自然景观、土地等资源入股,还可以通过投资和劳动入股。

特许经营期合理。对于市政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期一般是15-20年。针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如果特许经营期过短会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投资者会为最大限度赚取利润而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如果年限过长则会损害国家利益,因此特许经营期的年限要合理确定。

4、小结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Bot模式运用在乡村旅游建设中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借鉴在水利、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成功运用的Bot模式解决发展乡村旅游问题,为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金方梅.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保护开发模式探讨――重视文化旅游者在文化保护中的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4),13-16

[2]白四座.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八种模式[H].中国旅游报,2006-05-15

[3]郭剑英,邱云志,熊明均.初探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以汶川县照壁村、萝卜寨村为例[J].商业研究.2008(374),176-179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4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发展通村客运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政府通村客运现场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发展通村客运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总结经验,大力推进我市通村客运事业发展,加快完善农村公共交通,为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更好服务。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王省安副市长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近年来,随着通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市农村客运市场得到了一定发展,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正在逐步缓解。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乡镇五级客运站24座,农村招呼站49座;拥有农村客运班线110条,线路里程达到2372公里;经营农村客运的企业有14家,投放营运客车400辆。全市农村乡镇客车通车率达100%,行政村通车率达80%,乘车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极大地方便农民群众出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是,由于我市农村客运基础条件差、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导致经营者投资农村客运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客运市场发展受到较大制约,有路不通车、通车常中断、运营不正常、农村群众出行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加快通村客运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感

(一)加快发展通村客运是满足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的要求

服务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既是通村客运发展目标,也是根本目的。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农民出行需求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不仅要求出门有车坐,下车能到家,并且要走的安全、便捷、舒适。这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前,通村客运发展与农民出行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通村客运服务方式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低,运营管理粗放,环境设施卫生差,运行安全隐患多。特别是客运市场非法经营屡禁不止,甚至一些恶势力扰乱市场,妨碍安全运营和公平竞争。这是通村客运发展值得深思且要下力气解决的问题。必须要以加快通村客运发展为契机,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大力提升通村客运发展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求。

(二)加快发展通村客运是坚持路运并举、和谐发展的要求

农村公共交通有赖于完善的道路网络、运输网络和服务管理。近几年,我们强力推进以通村水泥路为重点的农村公路建设,显著改善了农村公共交通条件,一些偏远村镇具备了开通客运班线的条件,但由于通村客运班线季节性强、客流分散、票价低等因素,致使经营业户效益得不到保证,常常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经营,部分经营者不能坚持正常运营。农民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必须在继续实施通村水泥路工程同时,加快推进全市通村客运工程,真正做到路运并举,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三)加快发展通村客运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要求

通村客运是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没有通村客运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格局。由于通村客运长期未得到重视,通村客运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扶持政策缺失,资金投入不够,行业管理不到位,导致通村客运发展缓慢,制约了农民的出行需求。因此,必须加快发展通村客运,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做到“农村班车进城,城市公交下乡”,形成城乡客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明确加快通村客运发展的总体思想和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通村客运发展的总体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为目的,抢抓通村客运发展新机遇,坚持政府推动、行业主导、企业运作、市场经营的原则,切实抓好“五个重点”,即设施建设、网络发展、结构调整、服务升级、监管强化。大力推进“五个统一”即政策法规统一、装备标准统一、客运市场统一、行业监管统一、服务质量统一。全面推进通村客运发展上水平,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安全、便捷、经济、优质的公共交通保障。

通村客运发展的六条目标任务是:设施健全——通村公路与客运站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网络完善——实现路通车通,达到广覆盖,深通达,通村客运有效对接干支线客运网络;结构优化——客运装备标准化,组织运营公司化,所有通村客车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市场统一——市场对外开放,主体充分发展,竞争公平有序;服务规范——运营安全快捷,服务诚信文明,出行放心舒心;经营集约——客运资源配置优化,客运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有效益,可持续。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通村客运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

发展通村客运,是一项紧迫、艰巨、长期的任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工作落实机制来保证。市交通局成立了发展通村客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通村客运发展和改革,各区县交通主管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人员责任,制定确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营造通村客运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加强运力调整,提升技术水平

推进现有通村运力结构调整,是当前通村客运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我市农村客运班线由于其营运收入不高、经济效益不好,大部分经营者所选购营运车辆均以价格低廉的车型为主,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较差,影响了农村客运整体服务水平。为加快推进通村客车更新,省厅下发了《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做好通村客运车辆补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从2009年至2011年三年内,对全省新增和更新1万辆通村客运车辆进行购车补助,每辆补助2万元,给我市分配了560辆的补助指标。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一惠民利民的政策,加大对通村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力度,组织好新车投放工作。今后,各区县更新和新增的通村客车,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否则一律不允许进入通村客运市场。同时要妥善处理新车投放与原有车辆退出的关系,工作要做细,不要引发新的矛盾,确保客运发展、市场稳定、行业安定、群众满意。

(三)加快设施建设,完善客运网络

客运站点是通村客运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由于我市农村客运站点建设起步晚,受地形条件、资金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农村客运车辆基本上仍处于路旁发车、露天候车的落后状态,我市客运站点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因此,我们要足够重视通村客运站点的建设,真正把通村客运站点纳入通村路网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力争到2011年,我市90%的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50%的建制村建有简易客运站(点),要形成一个以乡镇站为中心,行政村简易站、停靠点为组客点的通村客运网络,为农民群众按点候车、及时乘车提供便利。

(四)统筹规划安排,因地制宜引导

发展通村客运首先要有好的规划。编制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一个结合,两个重点”。“一个结合”,就是通村客运发展规划与通村公路建设结合,在公路规划、设计、征地和建成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通村客运发展的需要,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客运站点的建设,要选择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客流相对集中的建制村建等级站或停靠点,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群众就近乘车下车;另一个重点是线路布局和运力投放,必须统筹考虑新开线路与原有线路的对接,做到布局合理,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要加强城乡客运资源统筹协调,加强通村线路与干支线、城镇公交线路的有机衔接。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施行,推动发展上水平。

(五)培育经营主体,创新运营模式

推进通村客运公司化改造,大力培育集约型、规模化的经营主体,是加快通村客运发展的重点。我们要充分利用省厅对通村客运企业购置新车实行资金补助的有利时机,按照“政府引导、行业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采取产权重组、股份制改造和兼并联合等形式,引导经营者进行有效整合,逐步使通村客运市场以公司化经营主体为主导。推进通村客运公司化改造,对现有的个体经营户和挂靠车辆,按照“自愿参与、资金入股、统一经营、按股分红”的原则进行整合,实行股份制经营,妥善处理改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充分照顾到各方的实际利益,确保公司化改造顺利实施。培育通村客运经营主体,还要引导大中型道路客运企业积极参与通村客运,组建和设立从事通村客运分支机构,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客运经营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对一些边远山区的客运线路,也应允许个体客运户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经营,避免搞“一刀切”,影响行业稳定。要适应农村客流分散、流量小且不稳定、不均衡的实际,摸索和创新通村客运新的运营模式,采取定线定班,或划片经营,增开季节班车、旅游班车、周末班车、赶集班车、学生班车、循环班车等方式,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六)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

进一步扩大通村客运市场开放力度,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客运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企业之间合作,促进通村客运发展。建立公平竞争的通村客运市场机制,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对本地企业开放的,都应向外地企业开放。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准入、退出机制,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对申请经营农村客运支线、冷线,或偏远山区线路的,可简化审批程序,可予优先审批。新开农村客运线路的经营者,可在经营期限内享有专营权;经营期满需增加运力时,原有经营者享有优先权。与此同时,要结合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深入开展通村客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联合执法,齐抓共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净化通村客运市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七)强化客运安全,提升服务水平

客运安全是通村客运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把通村客运安全提高到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来对待。通村客运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严把“三关”。一是严把农村客运车辆的准入关,坚决制止不符合技术条件的车辆从事农村客运;二是严把车辆安全检测关,要按照行业要求,营运车辆定期维护并到车辆安全监测站检测;三是严把从业资格关,从事农村客运的人员必须经过职业技术培训。要坚决取缔无证、无牌非法营运的“黑车”,制止农用车、拖拉机载客,依法规范管理在营农村客运车辆。

通村客运安全生产要与客运线路审批、质量信誉考核挂钩,凡有不良安全生产记录的企业,不允许开辟新增客运业务。要加强对通村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的跟踪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考核不合格要缩短经营期限直至取消经营资格。加大对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监管,督促企业主动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查。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界定事故责任,严肃处理责任人。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乡镇物流发展现状

衡东县位于湖南东部偏南,居湘江中游的衡阳盆地与醴攸盆地之间,东连攸县,南与安仁县、衡南县为邻,西濒湘江与衡山县隔水相望,北与湘潭、株洲接壤。全县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总人口74.7万人,辖24个乡镇。

一、衡东乡镇物流发展的现状

(一)物流基础好,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

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纵接南北,衡炎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南岳高速直通衡阳市和南岳风景区。全境设有5个高速公路互通口。湘江由南向北流经县境西部。衡山高铁站和南岳机场离衡东县城均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二)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大

全县已初步形成机械制造、有色冶金、轻工陶瓷、化工医药、建筑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是全国重要的禽蛋加工基地、铜阳极板加工基地、钨化品加工基地,也是全国油茶生产示范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全省出口基地县、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分布在衡东及各乡镇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巨大需求,需要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来支撑,并且潜藏着极大的物流市场需求。

(三)现代物流业总量稳步提升

201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7元,同比增长13.2%;而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即达到了51.72亿元,占社零总量的79%;批发业、道路运输业等增势平稳。

(四)道路运输、批发业是现代物流业的主体

2014年,全县货物周转量31.54亿吨公里,增长13.24%。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达25.52亿吨公里,增长10.5;水运货物周转量6.02亿吨公里,增长18.5%;客运周转量27.27亿人公里,增长10.8%。全县公路线路年末里程285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2.3公里。

二、衡东乡镇物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民营快递企业的农村网点偏少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电子商务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乡镇居民开始尝试在网上购物。然而,网购过程中的收发货品却成了网购的障碍。基于成本运营的综合考虑,很多快递企业普遍不愿“下乡”。有网购的买卖市场,运送渠道却受堵。乡镇居民在网购到商品之后,想要取货,只能通过各种渠道:雇个农用小三轮进城拉回来,或是委托城里的亲戚朋友到快递公司取件。

(二)整体产业水平较低

目前,我县物流企业自身的组织化水平与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小、散、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企业自身经营观念落后,管理运作粗放,技术手段落后,加之服务行业较广,难以实现专业、优质的服务,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专业化、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阻碍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衡东大规模的物流企业少,已有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人才缺乏。

(三)企业专业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

从我县现有的几家专线零担快运个体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运营不稳定,市场需求不足,即车源分散、货源分散、信息分散,物流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大量存在,运输市场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基本还处在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的低级阶段。

(四)行业竞争力较弱

乡村快递从业人员反映,目前乡镇、农村居民对于乡村快递还不够信任,一些人在选择乡村快递服务时较为谨慎;部分乡镇农村居民认为乡村快递经营尚不规范,服务质效还较差,缺乏有效监管,一旦出现快件损坏、丢失现象,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更愿意选择速度较慢、收费稍贵的邮政或县城一级快递。

(五)乡镇业务量分散,未形成规模

当前,选择乡镇快递较多的人群基本为乡镇医院、学校、单位工作人员和学生,其他人群鲜有涉及。一是受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金融服务限制,部分乡镇、农村居民还不具备网购、网上支付条件。二是由于乡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乡镇常住居民主要是妇女、老人、儿童,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网购意识淡薄,对快递业务需求较小。

(六)乡镇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缺失

由于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以及参与企业积极性不高、行业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现阶段乡镇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尚未建立具备数据交换、信息、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平台,造成物流信息不能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物流运作水平的能力较低。

三、衡东乡镇物流发展的出路

(一)完善政策,鼓励快递下乡服务三农

要进一步落实物流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把物流业当作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由于现代物流产业起步阶段具有投资大、短期回报率低,但长远经济效益可待的属性,相关部门应在资金、用地、税收、价格、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政策倾斜。例如,对于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的投入可以适当考虑财政支持,加快启动“快递下乡”工程,以推进快递企业更好地服务“三农”。

(二)创新运营模式

部分快递企业可在乡镇及农村与当地的店铺合作,在店里面提供一套上网购物的设备与服务,消费者可以在店里面上网选购或者在自己家里上网选购,过两天再到店里面取货即可;还可采用连锁加盟的形式,这样可以直接地促进传统店铺的交易量,间接也帮助了农村的生活品质的提升,这样较适合农村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解决了物流与金流的问题。总之,运营模式的创新是解决乡镇物流的必由之路。

(三)打造乡镇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打造集数据交换、信息、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物流电子商务平台,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将加工、整理、仓储、运输、装卸、配送、信息处理等有机结合,实现从起点到终点整个乡镇物流领域相关信息有效联动,提供立体化、一体化、多功能的综合性乡镇物流公共服务。

(四)完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6

一、**基本市情、粮情

**地处安徽南部,毗邻浙江和江西两省,下辖三区四县。面积98**平方公里,总人口147.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6.2%。全市共有乡镇101个,行政村1138个,其中属缺粮山区、库区乡镇81个,行政村726个,分别占全市总数的80.2%、63.8%。农村缺粮总人口达66.5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9.1%。

**是全省最大的缺粮市,20**粮食总产量35.4万吨,而总需求量为56.58万吨,缺口21.18万吨需从市外调入,缺粮量占总需求量37.4%。据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全市总需求量中农业人口口粮28.94万吨,占总需求的51.1%,其中边远山区、库区人口口粮约15万吨,约占农业人口口粮需求总量的51.8%。因此,做好农村粮食供应工作,尤其是做好边远山区、库区农村粮食供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边远山区农村经济和农户存粮现状

本次调研的范围是交通不便或边远的山区、库区缺粮农村,其中年初冰冻雪灾期间粮食部门紧急调粮援助的农村列入调研重点。调研内容主要有:农村粮食产需基本情况、农户存粮意识和现状、农村粮油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基本情况等。

全市共调研了16个乡镇,22个行政村,30个村民组,151户家庭,被调查人口为553人。调查乡镇、村和村民组数分别占缺粮山区库区总数的19.8%、3.0%和0.3%。调研典型的边远山区库区农村主要有:屯溪区屯光镇留村和奕棋镇朱村;黄山区龙门乡龙门村和秀湖村;徽州区富溪乡碣石村和杨村乡杨村村;歙县长陔乡长陔村;休宁县璜尖乡璜尖村、白际乡江湾村和溪口乡花桥村;黟县红星乡奕村和长坑村;祁门县祁红乡汊口村、新安乡星林村和良禾村等等。

1、边远山区、库区农户基本经济状况

本次调研的边远山区、库区农村经济都很落后,收入来源一靠山场(主要是茶、木、竹、菊及药材),二靠务工(外出打工),其中外出务工收入约占人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由于地处山区,无耕地,基本不种粮食。即使极少数农户拥有极有限的山地,也主要种植旱粮(如玉米)。由于缺粮,基本无养殖业和加工业。如白际乡,地势“高、恶、险”,经济“贫、落、穷”,是全国有名的贫困乡。该乡3个行政村共计627户、2100人,20**年人均收入680元,20**年也仅2200元。祁门县祁红乡汊口村全村6个村民组,252户共858人,全村有110亩山地,仅91亩水田。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茶叶,约人均1000元,二是务工,约人均1166元。歙县长陔乡5个村,5780户共14700人,长年外出打工有4576人,占全乡总人口31.1%,同样,该乡农民收入来源中外出务工占一半以上份额,约人均1500元。

2、边远山区、库区农户粮食产需基本情况

调研的151个农户家庭中,绝大多数没有耕地,只有山场和坡地,耕地面积最多的长陔乡礼教村,人均也不足0.3亩。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在仅有的耕地中能种植水稻的水田面积就更少。如徽州区富溪乡的碣石村,全村1100人,水田种植面积仅3.8亩。在祁门县祁红乡汊口村民组调查的10户54人中,水田种植面积只有0.5亩,是典型的“粮食靠调进,口粮靠供应”农村。据统计,本次被调查的151户553人,全年需购口粮90.3吨(成品粮),人均163公斤。按年人均消费口粮180公斤测算(成品粮),需购买量约占总消费量的90.5%。

3、边远山区、库区农户存粮数量和存放器具

3个乡33户农户存粮随机调查结果显示,仅1户存粮可维持消费35天,3户存粮可维持消费30天,其余的均在10天以内,更有少数农户存粮已经不足当天消费量。

由于村村通上了公路,即使村中无一家粮食经营店,村民们都因购买口粮较以往方便多了,不愿意多购多储。购买口粮一次基本在25公斤之内,以25公斤、15公斤或10公斤居多,很少一次购买50公斤及以上。如休宁县白际乡,该乡没有一家粮食经营店,农户购买口粮需要去50多公里外的屯溪区购买,村民购买口粮大部分是委托当地班车驾驶员代购代运,也有是本人或他人外出办事时顺带。又如歙县长陔乡,是“只见青山不见田”的全市典型纯缺粮边远山区,距县城70多公里,在随机走访该乡2个村的10个农户时发现,户均存粮24公斤,品种主要是大米,人均可消费天数仅有14天。

农户存放粮食的器具主要有三种,一是随购的原包装编织袋,二是铁皮桶和陶器坛、瓷鼓,三是木制的仓、柜(主要存放稻谷等原粮)。据调查统计,用编织袋存放粮食的农户占81.8%,用铁皮桶和陶器坛、瓷鼓存放粮食的农户与用木制的仓、柜存放粮食的农户各占9.1%。

4、边远山区、库区农村粮食加工及经营情况

本次调研的农村,绝大多数无粮食加工企业,少数有水田的村因只种植一季中稻,也仅个别农户家中置有一两台小型碾米机。粮食经营企业也很少,少数村也只有经营日用杂货的店兼营少量粮食。在歙县长陔乡调研时,实地察看了村中2家有粮油供应的日杂店,2家店的经营场所都不大,店面及仓库只有40多m2。年粮食销售量80—100吨,粮食库存3—5吨。当问及库存为何这样少?店主回答说:现在农村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都是老弱病残,粮食销量不大,基本是销一点进一点。

三、当前**边远山区、库区农村粮食供应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次调研了解到,我市边远山区、库区农村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备灾备荒意识淡薄。随着粮食购销完全市场化,个体粮店遍布城乡发展,也逐步渗透到边远山区乡村。当边远山区、库区农村公路开通后,随着购粮的相对方便,农户存粮意识日渐淡薄,存粮极少。特别是新一代的青年农民,对已往储备成品粮的习惯已淡忘,备灾备荒的意识更是淡薄,基本是吃一点购一点,家中极少库存。当问及农户为何不多买一点粮备灾备荒,村民们都说现在不同以前,公路通后,随时都能买得到粮,没必要买那么多粮放在家中给鼠咬。再说,大米保管时间长了易霉变。当问及倘若再遇像年初冰冻雪灾等罕见自然灾害怎么办?村民们说有困难找政府,政府不会坐视不管让村民挨饿的,不用担心害怕。

2、粮食供应网点不足。随着20**年全省粮食市场放开和近几年粮食企业改制改革,城乡粮食供应网点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大量的粮食储备向城区集中,大量的民营粮食零售企业、加工企业也主要在城区发展;另一方面是原分布在农村的国有粮食购销网点大多因人员分流、资产拍卖被撤销,少数尚未被处置的网点,也仅留守极少人员发挥着驻站守库和维持季节性粮食收购功能。尤其是边远山区、库区,国有粮食供应网点几乎无一保留。城乡粮油网点分布不均,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粮食供应成为薄弱环节,与繁荣的城区市场极不协调。当前,少数边远山村虽开设有民营日杂店经营粮食,也只是附带经营,加之,受经营场所、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其经营之道也只能是勤进快销。经营量小、库存少,遇到特大自然灾害,远不能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用粮需要。

3、粮食储存及加工设施简陋。调研的边远山区、库区农村大多用编织袋存放粮食,防护措施少,易遭鼠咬虫食,易发生霉坏变质,损失损耗大。此外,调研的边远山区、库区农村没有一户粮食加工企业,只有少数村的个别农户拥有几台小型碾米机,设备简陋,加工成品质量较低。

四、解决**边远山区、库区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根据边远山区农户存粮现状,结合我市市情、粮情实际和农民消费习惯,现就做好我市边远山区、库区农民口粮供应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农民储粮应急和科学储粮意识。粮食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虽然国家与地方都建立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粮食储备体系,但救急也需要时间,有个过程,特别是遇到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和冰冻灾害,致使交通中断,即使调粮救援也难以短时运送到位。如今年年初发生的历史罕见的冰冻雪灾,有的地方以至于出动了部队官兵背粮进山援助就是很好的佐证。由于山区气候和地势特点,多数山区农村公路每年都会因冬季冰冻造成少则半月多则一个多月的封路期。为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一级政府要广泛开展宣传,增强农民居安思危、抗御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意识。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向农民宣传简便易行的科学储粮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储粮减少损失损耗。

2、加强边远山区粮食供应网点建设。目前我市山区农村国有粮食供应网点大多在粮食系统改制期间撤消,调研的16个边远山区乡镇现无一家国有粮食企业供应网点,这对保障边远山区农村粮食供应,提高边远山区农民口粮质量极为不利。建议区县政府引起高度重视,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对确需恢复国有粮食企业供应网点的,应迅速恢复建立,由所在乡镇负责解决选址,由所在区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和管理,由所在区县财政负责解决资金费用。对暂不需要恢复国有粮食企业供应网点的,可由乡镇政府通过调查摸底在所在乡镇选择一些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好的个体粮店或兼营粮食的日杂店作为乡级应急救灾粮油供应点,指导、引导其改造网点设施,扩大经营规模,多备粮食库存,服从应急时期粮油供应需要,所需运输、储存等费用由区县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3、建立边远山区乡级季节性粮食应急临时储备。

鉴于我市边远山区的农民大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之中,若遇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通讯、交通中断,依靠启动应急预案,临时紧急组织粮食调度,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既不经济,也难以奏效。建议边远山区乡镇政府根据本地的粮食供应规模,结合本地区自然灾害多发时段,建立乡级季节性临时储备粮。如在冬季冰冻封路前,由当地政府提前运输粮食进村,建立为期2-3个月的临时应急储备,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所需费用主要是资金利息、保管费、降价损失等,由区县财政给予补贴并纳入预算。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7

一、指点思想

从全区乡村交通运输平安的实践动身,具体贯实科学发展观,结实树立建立是根底,管养是保证,平安是前提,运输是目标的指点思想。坚持“县政府担任、行业指点、分级治理”的准则,促进全区乡村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为加速全区“1234”发展思绪施行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服好务。

二、工作目的

完成乡村交通迅速发展,通行前提分明改善,养护治理根本标准,运输收集逐渐完美,乡村客运市场标准有序,群众出行平安便捷。

三、责任主体

区交通局作为区县政府构成部分,代表区县政府实行乡村交通运输平安治理的主体责任。各镇人民县政府、街道做事处在区县政府指导下担任本辖区乡村交通运输平安治理工作,分化落实乡村交通运输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大不合法营运打击力度,指点村民委员会抓好乡村公路的建立、治理、养护工作。

四、机构职责

各镇人民县政府应进一步明白乡村交通运输平安治理本能机能,增强乡村交通治理步队建立,成立镇交通运输治理站,担任乡村交通的规划、建立、治理、养护、运输、平安、宣传工作;指点辖区内的村民委员会抓好村道的规划、建立、管养工作;抓好辖区内的水上交通平安和道路交通的源头治理;实时计算上报有关交通材料和信息。交通运输治理站人员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

各镇交通治理机构编制方面问题,按有关顺序报编制治理部分核定。区交通局应增强对各镇交通治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指点,依法将治理权延长到各镇、街道,增强乡村交通运输平安治理指点工作。

对设立交通运输治理站前提尚不成熟的街道做事处可设1名专兼职交通协管员,担任本辖区交通治理协调工作。

五、经费保证

乡村公路的治理和养护经费依照区养、镇养公路辨别全额归入区级财务和镇级财务预算。镇养公路由区财务按不少于3500元/km年规范予以津贴。村级公路的养护经费由村民委员会经过“一事一议”多渠道筹措,区财务按不少于1000元/km年规范予以津贴,镇级财务应依据实践状况布置必然津贴。

镇交通运输治理站的工作经费全额归入镇级财务预算,区财务按镇管养公路150元/km、村道100元/km予以津贴,在制品油价钱和税费变革转移付出资金中列支。区交通行政法律部分要指点镇交通运输治理站增强辖区交通行政治理和平安治理,并为镇交通运输治理站开展工作供应需要的前提,详细方法由区交通局制订。区交通局要增强对镇交通运输治理站、街道交通协管员的营业指点和培训,其治理费用依据昔时乡村公路管养工作方案进行专项预算,在制品油价钱和税费变革转移付出资金中布置。

六、相关问题

一是做好乡村公路的验收工作。由区交通、国土、安监、公安、发改等部分对已竣工的乡村公路实时进行营运验收,对验收及格的公路开行乡村客运。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转型

一、引言

合作经济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在众多的经济组织形式中,合作经济独特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成为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通过互助达到自助的一个重要手段。自1844年12月24日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经济组织——罗虚代尔先锋社建立以来,关于合作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就从未间断。近年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解决或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组织形式,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农业弱质性相结合的必然结果。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原子式经营形态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市场信息不灵、市场竞争力弱等逐渐制约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政府引导和推动的“农家乐”协会、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公司等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成为提高乡村旅游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进“农家乐”综合竞争力的积极力量。但正如走在前列的合作经济研究者们所遇到的一样,乡村旅游发展中专业合作组织在产生、绩效以及性质定位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需要厘清的概念。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现状特点和产生、发展的一般性条件分析,探讨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未来发展的主体模式。www.133229.Com

二、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依法自愿联合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实行民有、民管、民享原则为其成员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广义理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等;狭义理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指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07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一)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类型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相应地,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育时间短于一般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结构、运作方式还很不规范。根据创办主体的性质和组建的途径,大致可分为“农家乐”服务中心、“农家乐”协会、旅游服务公司、“农家乐”联合社(2007年7月1日以后出现的专业合作组织)四大类。

1 “农家乐”服务中心

“农家乐”服务中心一般由乡(镇)政府出面设立,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除在乡(镇)设“农家乐”服务中心外,还在乡村设立“农家乐”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站的负责人由当地乡镇或村分管负责人担任。乡镇“农家乐”服务中心的工作经费主要由乡镇财政拨付,村级“农家乐”服务中心(站)的活动经费由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进入中心的农户交纳定期会费、客源提留一定差价、经营当地土特产所得利润及其他合法服务项目所得等构成。这类组织在实际运行中更像是政府管理“农家乐”的派出机构,邻近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户被捆绑起来,实行以中心带动下的“四统一”管理,即统一接团、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促销;服务中心有权认定“农家乐”的服务资格,同时通过年检等对“农家乐”服务质量实行监督;服务中心接受主管部门的年度考核。浙江省安吉县是“农家乐”服务中心制度开展最早的县市之一,现有“农家乐”服务中心9个,到2007年底共带动和管理“农家乐”505家,床位8500个。

2 “农家乐”协会

大部分“农家乐”发展重点区域都成立有“农家乐”协会,由政府和村委会发动成立,履行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职责。王兵等调查的北京郊区的32个民俗村中,2/3的村庄有旅游协会。但多数“农家乐”协会并不规范,有协会名称,却由于没有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无法收取会费、接受捐助,因此基本没有自主开展协会活动的能力。正式注册的“农家乐”协会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资格,主要通过收取会费、接受捐赠和赞助开展相关活动。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以村为单位的“农家乐”协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多是村书记、村长等村委会成员,协会与村委会重合;联合多个村组成的“农家乐”协会多以乡(镇)政府主导,部分建有自己的网站,帮助会员进行网络营销,收取每年50-100元的会费,运作经费相对有保障一些。大部分协会的工作基本停顿或停留在组织会员参与旅游主管部门开展的培训、营销等活动上,协会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普遍偏弱。

3 旅游服务公司

旅游服务公司由村镇设立,属于集体性质的法人实体,申请有旅游经营执照,各“农家乐”经营户挂靠在村镇旅游服务公司下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经营户要把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10-30%)上交村镇旅游服务公司。村镇旅游服务公司通过制定内部的一些规章制度来规范每个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对旅游资源和游客信息采用集中管理、统一分配的办法,也即在经营中实行“四统一”:统一接待、统一登记、统一分配和统一结算。村镇旅游服务公司的总经理一般为村支书、副总经理由“农家乐”经营户推举产生。在实际运作中,村镇旅游服务公司还开拓有其他旅游经营业务,比如村镇景区等,而对“农家乐”更多的是管理和规范。上海崇明岛上的“农家乐”经营基本采取这一形式。由于公司管理权建立在村镇集体组织对村镇的管理权限而非产权基础之上,“四统一”的运作受到相当挑战。

4 “农家乐”联合社

“农家乐”联合社是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后出现的新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组建、运作基本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范进行。“农家乐”联合社属于经济组织,由5名以上成员组成,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具有法人资格;联合社选举的理事长是合作社的法人,在治理机制上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决策机制;联合社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对外同样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成员按照合作社章程参与合作社内事务的管理,有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并分享盈余的权利,同时承担一定的合作社经营资金需求。2007年7月25日,浙江省安吉县的9个农家乐经营户签署协议成立“故里炊烟”营销联合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规范运作。

(二)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和发育特点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是伴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而出现的,它一方面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自身也处在不断发展转型之中,因而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有其特殊作用,其结构和组织行为也很具特色。

1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将外部市场内部化,起到联结农户与企业、联结生产与市场的作用,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也提高了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有助于形成乡村旅游的“精品名牌”。专业合作组织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2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发育的特点

乡村旅游是政府大力扶持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具有鲜明的发展特点。

(1)以政府主导为主,具有较浓的行政色彩。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生成与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样,是介于政府强制与农民逐利动机下自发行动之间的政府主导下内生需求诱导型的制度变迁。虽然有独立发展的市场化的业务,比如土特产品购销等,但总体发展并不好,相对而言,行政色彩更浓一些。

(2)组织形式较为松散,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普遍较为松散,没有自有的固定资产,内部协调成本也比较高。这种松散的组织形式往往导致运作资金缺乏。没有资金上的保障,不仅组织发展壮大成问题,甚至连组织的正常的活动都无法开展。

(3)内部管理不够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农家乐”专业合作组织属于新生事物,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稳定性差,对内服务缺乏,惠及成员的能力较弱,导致参与的农民失去对合作组织的信任;作为经济组织或准经济组织,最吸引组织成员的是组织的营利能力,而现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普遍不够健全,使得大部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无法对外营利,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

(4)合作环境存在较大局限。“农家乐”经营者大多文化水平低,企业化、产业化意识不强;自给自足观念较强,合作意识较淡薄;过多注重小利益、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较大利益;诚信不足,自律意识有待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和固有的“小农意识”,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共有环境困局。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大大提高了合作中的摩擦成本,合作组织运转困难。

除以上各点外,乡村旅游发展势头总体向好,客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基本还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加之许多“农家乐”经营户以兼业的心态发展“农家乐”,也使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待成熟。

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选择

从罗虚代尔先锋社开始,合作组织就是经济弱势群体为避免大资本、中间商盘剥,维护自身的生存地位而创立的一种自助组织。传统合作组织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保障组织成员的基本利益,农户通过合作获取个体分散时难以获得的技术咨询、丰富的市场信息、较低利率的信贷服务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好处。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传统合作组织单一的支持和帮助已不能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农户们对经济有更大发展的需求。

(一)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生成动因分析

在经济学家眼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与企业相仿的一种替代市场功能的制度安排。为了招徕更多客人,“农家乐”经营户既可以自己组建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社完成销售,也可以亲自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在于将部分市场关系内部化,形成互惠互利的机制,减少中间环节,节省中介成本,争取公平竞争的机会,获得平均利润并合理地分享增值和交易利益。因此,大部分经济学者都认为,专业合作组织产生是市场发展和农民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但在现实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生成具有很多特定条件,“农家乐”专业合作组织也是如此,并增加了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偏弱的独特性。除了农产分散独立经营导致产业弱质化这一根本原因外,我国“农家乐”专业合作组织生成的其他动因还包括:

1 “农家乐”集群发展

“农家乐”集群发展是乡村旅游迅速覆盖全国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村落型的发展态势,如甘肃麦积后山村有“农家乐”经营户35户,四川郫县农科村有37户,北京密云石塘路村有172户等。集群发展既是“农家乐”专业合作组织生成和发展的促进因素,也是“农家乐”专业合作组织获取规模经济收益的产业基础。“农家乐”产业规模初现和集群发展带来的无序竞争,使政府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和“农家乐”经营户都发现有组建“农家乐”专业合作组织进行自律管理的必要。

2 “农家乐”经营户出现分化

乡村旅游发展与农作物生产的忙闲有序相关,其最大特点之一是兼业经营普遍,而且呈多样化。受季节性影响,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许多家庭既从事原有农、林、牧、渔业,也在旺季经营“农家乐”,部分家庭在乡村旅游淡季还外出务工。与这种“有则做,无则转”的经营心态相适应,前几年乡村旅游发展投入(包括政府和农户)普遍不高。但随着乡村旅游需求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在乡村公共设施投入上的增加,“农家乐”经营户开始出现分化,出现了以经营“农家乐”为主和专业经营“农家乐”的经营户,并呈现扩大之势。专业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更高的“农家乐”经营户往往不满足于现有的市场规模和季节特征,他们成为推动专业合作组织产生的强大动力。

3 “农家乐”产品交易的弱质性

“农家乐”以农民家庭生产为基础的,具有分散经营的特点,存在信息不灵、没有能力采用先进技术、抗风险能力差等弱质性。提高组织化程度,将规模经济、市场进入、降低交易成本、获得附加价值等外部服务“内部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而消费的季节性、服务的不可储存性、资产的专用性、交易半径的限制性等“农家乐”产品交易上的弱质性,也使合作经济组织能以良好的制度优势适应这种交易特点。这种制度安排的吸引力在于它可以发挥市场和企业不同协调机制的功能优势而克服单一协调机制的制度缺陷,它没有市场组织较高的交易费用,但又保持着市场的灵活性;没有企业组织高昂的管理成本,而又具备企业配置资源的优越性。

4 政府引导

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不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体制内外结合生成为主,即其形成得益于政府及相关部门(或群团组织)的直接倡导和大力培育,或直接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组建。“农家乐”服务中心、“农家乐”协会、旅游服务公司、“农家乐”联合社四类合作经济组织行政色彩渐淡,但都有政府主导或推动的身影。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增长、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进程、扶持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出的积极作用,使政府有引导的积极性,而国外上百年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也使政府能够设定一个明确的引导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以法律的形式指明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家乐”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将极大促进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性质再认识

从理论上讲,在市场体制和乡村旅游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分散经营的农户经营规模偏小,很难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于是从节约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寻求交易过程中的联合与协作,使内部交易费用低于外部交易成本,于是便出现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吸引农民加入。但是,经过上百年的发展,随着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的变化,能保障成员基本利益但不能保障成员获得更大发展的传统合作的基础已经从根本上受到了动摇。欧洲作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祥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尽管无处不在,但合作组织的实质已经从“非盈利、一人一票的公平原则”转向“强调发展和承认差别的原则”,合作组织的功能、作用都发生了变化,合作的形式也日趋多元化。

在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实中,在“农家乐”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不断扩大、重游率比较高的市场环境和经营户经营规模约束性很强的实际情况下,经营户和潜在经营户的需求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有的希望能够获得优惠贷款、有的希望平抑淡旺季、有的希望改善乡村环境、有的希望发展乡村旅游品牌……。现行的专业合作组织尚无法满足这些经营户的多样化需求,因而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也是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态势为行政色彩下的多元化,政府的支持总体要超过“农家乐”经营户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趣的根本原因。

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分散经营的产业特征仍然会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但实现收益内部化的结果大于内部化的成本,才是维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农家乐”服务中心、“农家乐”协会、旅游服务公司、“农家乐”联合社,其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均在于“农家乐”经营户的信赖和支持,即真正代表经营户的利益。保证这种利益的关键在于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这也是欧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了性并指明了发展方向,用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背景而拟定的章程来约束合作社的运作,承认差别的同时强调了共同发展,符合国际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潮流,也从法律层面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多元化提供了机会。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成立的专业合作组织为了持续保证吸引农民人社,专业合作组织包括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有以下3个发展趋势:

1 向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经济组织的定性使专业合作组织区别于非营利组织,说明其功能不仅仅是服务于成员,还要求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发展,企业化经营成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2 “对内服务、对外营利”是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

从实践看,无论是专业合作社,还是其他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除了继续提供各种服务、施惠于自己的成员外,能不能通过企业化运营实现营利,已经成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现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缺乏营利能力,但最根本的是缺乏有营利动机的企业运营机制,农民不能从合作组织中得到好处,不能得到超过平均利润以外的盈余,当然缺乏吸引力了。

3 专业合作组织将呈多元化发展

“农家乐”服务中心、“农家乐”协会、旅游服务公司、“农家乐”联合社等乡村旅游的专业合作组织将长期存在。但各类合作组织要存在和发展,要么突破合作的单一功能,延长联合的链条,比如将乡村旅游所在地景区经营者纳入进来或将客源地主要旅行社纳入进来;要么强化合作的专业类型,提高服务质量,创出能持续吸引乡村休闲旅游者的口碑和品牌。总的来讲,现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要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通过改革增强自身的功能和适应性。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除了农村固有的不利因素外,更有属于农村落后的第三产业的不利条件,因此,除了合作组织自身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营机制外,政府在现有引导和支持的基础上持续支持必不可少,财政支持可能是首要的,并且很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9

〔摘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发展滞后,现有基础设施供给水平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瓶颈,并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构建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农村基础设施所有者、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责权利和行为活动,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与经营方式并存,资本型、实物型、价值型农村基础设施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农村;城乡统筹;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6-0025-05

一、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于一体的发展战略,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转提供公共服务(publicservice)并保证其社会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总和。其一,基础设施是为公共经济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一种公共服务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privategoods);其二,基础设施是社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公共物质技术条件,即社会所有部门都需要的共同条件;其三,基础设施是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和保障基础;其四,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存在形式,也包括各种无形的公共条件。1当前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即包括上述内容。具体而言,通过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设施、水利水电、通讯网络等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科研卫生医保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领域和受益对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1.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新农村“20字”目标的基本保证。第一,生产发展要求有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和给排水网络系统。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和给排水网络建设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改善水利设施,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和牧草业,有利于不断提高灌溉率。第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求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不断改善的土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增强土地资源的功能,改善动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通过土壤改良,可以增强抗灾能力;通过植树造林,江河流域治理,加大河道生态防洪工程建设和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开发利用,能够有效地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农业防范灾害的能力增强。第三,农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有完善配套的连接城乡的交通设施、电力电网和信息网络系统。按照基础设施城镇化、服务设施社区化的要求,需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2通过着手实施以中心村(农村社区)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以路网建设带动商贸物流、农村客运、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风民风有较大改善;通过电信、电力、给排水、环保设施和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的全面改善,使农村的人居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借助各种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使村务公开化、透明化,推进村级议事决策和行政管理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第四,新农村建设要求统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政府或社会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本、财力资本等的投入,可以产生一个对社会资源的聚集、转移效应,促进城镇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农村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条件,改善农村教育、科研和农技推广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科技教育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农村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技能才干,增强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

2.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重大。第一,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载体。基础设施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物质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对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因此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理念,加强城市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投资和管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长效工程、民心工程。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和决定性作用,把基础设施作为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先导性要素和物质载体,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培育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降低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和风险。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城市理念改造农村,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居民理念转化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和统一推进,有利于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储藏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和决策成本在内的总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第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统筹城乡交通道路、信息通讯和公共设施投资,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有利于产业规模的聚集和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总量在空间上的整合,同时,还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将社会其他部门的资源转移到农业和农村中去,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型农业;另一方面,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获得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以及非农业就业机会,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设施,可以使农村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不断得以改善,身体体质不断增强,改变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以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城市现代文明,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统筹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

1.战略规划科学性欠缺。长期以

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片面追求工业化,以牺牲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又以粗放型经营为主,没有把农村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以统筹规划。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其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功效,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其一,农村基础设施一直处于短缺运行状态,当短缺瓶颈凸显到一定程度,社会资源将被强制或非强制性地流入该部门,当短缺强度减缓到能为社会所承受时,资源又会转移到社会其他高效率部门,因此不能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其二,由于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在一定时限内形成体系,只能对某些小规模的农村基础设施加以建设,难以有效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物质基础效应和规模效应。其三,在这种选择性投资建设中,其战略决策往往偏向于那些直接为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农业生产领域往往难以享用已有的公共服务产品,致使社会共享资源仅为少部分有限的社会生产部门服务,难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在现实中常常是设施短缺与大量设施闲置并存。3

2.布局缺乏合理性。战略上的失当是一方面,而农村基础设施布局上的不合理,也直接影响着设施效率的发挥和对自然灾害的承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不同功能和类型的子系统有机整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运行大系统,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效,这是农村基础设施布局中的一大关键点。目前从设施布局看,缺乏统筹规划,设计也不尽科学。其一,重复布局,区位选择偏差。基础设施作为社会性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但由于受传统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各自为政,导致设施“大而全”“小而全”,封闭运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闲置。同时,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固定性,建成之后往往受空间区位制约,不易更改其服务范围,降低了设施的利用率。其二,农村各类基础设施之间关联性较差,甚至相互矛盾,如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常常不考虑加工配套设施;科研设施建设中缺乏相配套的试验基地,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推广往往自成系统,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各种设施之间缺乏配套性和关联性,难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整体功效。有些设施甚至在功能运用上相互掣肘、相互矛盾。特别是在能源、水利和交通运输等具有综合性功能的设施方面表现更突出,协调性差。其三,设施结构比例不合理。主要是指各基础设施相互之间或者相同功能设施内部的结构比例关系没有处于最优状态,如在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中,往往重实验室研究,轻技术推广。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20%。在交通运输业内部,以铁路运输为主,对其他运输方式采用较少,且各种设施之间结构较松散,难以发挥最大效用。

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不足,压力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设施建设投资尽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历史上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账太多,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因此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压力大。2003-2010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仅增加6270.85亿元,年均仅增加783.86亿元;而同期全国其他主要行业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分别增加11717.3亿元、23785.1亿元,年均分别增加1464.7亿元、2973.1亿元,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一直很小。4长期以来的比重差距和低增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尽管我们做了努力,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农业机械总动力不足;二是有效灌溉面积小;三是水库总容量小。

4.缺乏资产经营管理,基础设施抵御灾害能力低。目前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资产经营管理较薄弱,难以适应农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要求。现有基础设施多是无偿供给、无偿服务,无偿消费;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造成设施投资效益低甚至是零效益,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严重,功能老化,配套设施未能跟上,土壤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水利设施有效灌溉能力下降,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下降。特别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些农田基本建设几乎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保障能力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体制障碍未根本清除。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包括产权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和营运管理体制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但在新旧体制交替变化过程中,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许多原有体制的弊病还未根本消除,其中重建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制度和所有权制度成为重中之重。所有权主体意识不强,产权不明晰,资产闲置和流失严重,存量不清,投资流量被挪用和转移常有发生,管理权限分散化。投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投资的责、权、利不统一,财政、信贷职能不清,一些地方乱开发、乱立项、乱投资,缺乏投资效益。价格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价格关系未理顺,供给越多,亏损越大,财政补贴负担越重;同时,乱定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营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种责任制名不符实。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许多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深,还未走上产业化、企业化之路,没有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有的甚至被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对待。农村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必须考虑如何依据市场经济法则来运作,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基础设施所特有的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性,这是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构建思路

1.在统筹发展中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仅仅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诸多直接功能和作用是不够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必须深刻领会到:其一,农村基础设施不止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保证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增强抗灾能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工程”;其二,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其三,不仅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综合性的产业部门,而且农村基础设施同样也是社会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部门;其四,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构成要素,农业现代化就是不断地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装备农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调整和完善农业生产关系,运用现代知识结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的素质;其五,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设施的一个子系统,虽然具有基础设施的一般特性,但是在测算和评价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时应充分认识其特殊性。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在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的修订调整,制定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针对目前基础设施滞后于“直接生产性活动”(dpa)程度较大的实际,许多地方暂缓放慢了dpa的发展速度,把现有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基础设施部门,如通过“突击式”发展,以促进基础设施建

设的快速发展,填补空缺点。当基础设施大致与dpa发展需求相适应时,再实施同步发展战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与工业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相比较明显滞后,本应当加大其发展力度,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力推进阶段,在此要求农业基础设施更为“先行一步”有实际困难。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性特征出发,通过合理布局,可以优先发展城乡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极力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领域,让农民分享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成为沟通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统筹的纽带。

3.拓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不高,除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等主要原因外,投资来源渠道过于单一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从目前看,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渠道逐渐走向多样化,有政府和集体投资,银行贷款、捐赠等形式,这些投资渠道实际上体现出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投资格局。具体言之,在投资中要明确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和投资责任,以保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应有的投资力度。其一,国家应增加投资比重,把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提高到总投资的15%以上,并且承担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二,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压缩投资周期,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投资收益,提高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其三,继续实施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4.确定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由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制约,现实中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虽然许多设施短缺,甚至缺口很大,但还是应当走选择性发展之路。从目前看应着重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有:第一,农村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要实现村村通公路,同时通讯设施建设要以县城和小城镇为中心,向周边广大农村地区辐射,构建覆盖面广阔的通讯网络,并提高通讯质量和水平。第二,农田水利设施。当前应建设好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抓好大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加快“病险水利工程”治理,大力发展乡镇和农村供水,继续搞好群众性农用水利基本建设。第三,农村能源设施。以电力为例,必须建设和完善大型输变电、供电网络,提高输、供电质量和水平,全面启动和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逐步实现农村水、电及电气化达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农村三大产业发展的加快,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的需求量必会越来越大。第四,农科教基础设施。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业收益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要使科技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21世纪前20年达到50%,本世纪中期达到70%-80%,各地农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必须加大对农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基础教育设施和职业技术学校等“软件”与“硬件”设施建设。

5.统筹城乡信息网络资源,扩大农村信息网络覆盖面。首先,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把农村信息化纳入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在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农村沼气、乡村道路、草场围栏等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六小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农村信息化,成为“七小工程”。整合城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城乡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其次,加强农村信息化的统一领导。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涉农部门有10多个,而农业信息网络本身涉及农业生产、流通、销售、加工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统一领导,特别是省市一级政府有责任把涉农部门的各种信息化资源整合好,强化管理,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信息网络资源共享,以城市信息化带动农村信息化;同时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统一农村信息网络规划和建设,统一农村信息资源体系的开发和管理,统一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和管理。5再次,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需要加快农村地区的教育建设,加快对农民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定期从城市引入一批科技人才,推动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最终通过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

6.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增效。通过改革,其一,对于竞争性、经营性基础设施逐步按照公司制的运作方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二,对非经营性或非竞争性基础设施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实物管理为辅的体制,这部分设施虽然以社会效益为主,投资经费主要由财税负担,但也要体现经济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其三,对于所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通过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资产组织经营形式,明晰产权和责权利,实施价值化和资本化管理,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第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法律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文科,等.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0,(1).

〔2〕张炜,廖婴露.着力统筹城乡发展〔n〕.经济日报,2008-09-08.

〔3〕孙良.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2).

乡村运营工作总结篇10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借助农村制度创新和“三农”新政策的动力,我国新乡村建设事实上已自下而上广泛展开,集中表现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乡村工业化、村落集镇化或社区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治理结构民主化的大趋势(简称新乡村“五化”建设)。

中国乡村建设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救济乡村运动。它是知识分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社会改良,是乡村建设救国论的理论表达和实验活动。新中国的建立使乡村建设派追求的目标变成了现实,乡村建设由此而中断了。

198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这是新乡村建设的第一波。它是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中心的经济制度及利益格局的重构,是以提高农户和村集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为出发点,以现代农业、乡村企业、小城镇的发展为基本内容,并且与乡村治理结构重构(撤销三级体制、恢复和重建乡镇人民政府、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等)结合在一起。它奠定了我国农村总体小康的制度和物质基础,造就了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起点。

进入新世纪,我国启动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同时,为扭转工业和城市经济快速扩张与畸形繁荣、农业农村经济萎缩和萧条的局面,相继启动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新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了以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平等化为中心的新一轮制度创新,比如城乡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改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等。这些改革为农民享受国民待遇和公共财政的阳光提供了体制和制度保障,成为第二波新乡村建设兴起的动力;而减免农业税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转移支付等“三农”新政策的实施,则为新乡村建设拓宽了投资渠道。可以说,第二波新乡村建设的兴起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转折点,是对我国长期实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体制和政策的矫正。

综上所述,中国新乡村建设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它继承和弘扬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改造、建设和发展乡村的理念,又大大超越了乡建学派针对农民愚、贫、弱、私四大病害的救济乡村运动;它承接了改革开放以来实现温饱的努力和发展成果,是建立在初步工业化和总体小康基础之上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国新乡村建设范围之广阔、内容之系统、工程之浩大史无前例,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区域差异:

第一,新乡村建设不是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良和实验,而是在总体小康基础上,政府领导下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推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是它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发达地区的新乡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新乡村“五化”建设的大趋势。尽管各地称谓不一(比如,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现代化示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都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的。比如:苏南的“农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浙江全省范围内的“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义乌的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大五化)以及农村社区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小五化);绍兴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金华的康庄工程;台州的“五化一平”进村活动等。这些工程展示了发达村域经济社会全面加速向现代工业社会转轨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在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新乡村建设是以改造、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为基本内容,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建设项目为载体,以扶贫新村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村(或生态文明村)创建的活动为内容而展开的。比如改水改厕、通电通路、农田标准化建设、异地扶贫、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制度重构等。这些开发和建设,初步显示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重要作用。

新乡村建设任重道远

新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其利益格局重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乡村政治、文化类组织资源有效整合,村域经济社会转轨发展与基层治理格局再造,以及农村公共品生产、供给体系和制度创新等最具紧迫性。

首先,新乡村建设遭遇现代化进程中农业资源转移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冲突,农村土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构不可避免。据我们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构的三大趋势值得关注:第一,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诱发农地在农业内部大规模流转,表现出向种养大户(社区民间资本)、非农村住户(城市工商资本)、外资(港澳台资)集中的趋势;但实行农业税减免和“三项补贴”政策后,已流转土地又呈现大量回流、提高价格、缩短期限等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逆向发展,且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第二,农村土地大批量向非农用途转移,形成国家建设、园区开发、乡村集体圈占三分天下的局面。尽管国家严格了土地用途管制,但新乡村“五化”建设对土地需求强烈,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呈无序化趋势。第三,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引发了农民对以往征地、拆迁补偿的追诉,土地纠纷空前增多。在上述情况下,家庭承包经营、耕地保护等制度的运行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无论《农村土地承包法》,还是《土地管理法》都是乏力的,农村土地制度亟须根本的变革。

其次,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及其与乡村政治、文化类组织资源有效整合,是新乡村建设中最有意义、最具挑战性的大事。历来的乡村建设都十分重视农民组织尤其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崛起,大体包括四种类型:一是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形式有土地股份合作社、资本型股份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型股份合作社;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能人和大户带动型、农技部门牵头型、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型、基层供销社改造型等;三是专业(行业)协会,有经营性专业协会和服务型专业协会之分;四是各种经济联合体,如种植养殖型联合体、加工型联合体、经销型联合体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长三角农村富民合作社的发展,它的产生源于村级有组织地批量非农开发利用集体土地,地方政府给农村集体划出一定数量的非农建设土地,村集体联合富裕成员以资金入股,建立(资本型)股份合作社,用农民联合投资的形式,开发土地、建设标准厂房和打工楼,向进入本村的企业和农民工招租,以此作为稳定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来源的长效机制,因此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亟须研究解决两大问题:其一,作为一种政治权衡,有必要在支持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同时,允许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用发展合作联合社的办法,释放建立农会的要求,替代农会的作用。我们认为,中国农民组织化将是一条特殊的道路,当前,由专业合作――(走向)社区合作――(再到)合作社之间联合的趋势已露端倪,有可能像美国农场局一样,形成从联邦到州县的农场局体系,正常合法地表达农民利益。其二,根据我们的调查,我国农村存在类政权组织、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维权组织、民间社会文化组织等四大类组织,其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既允许、引导,又规范农民组织发展,有效整合农村各类组织资源,促进各种力量良性互动,形成农村基层治理的整体合力的任务,空前紧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再次,加快推进村域经济社会全面转轨发展,是新乡村建设重要任务。我们判断,我国村域已大体形成农户、集体和工商业主经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而长三角等发达村域已经完成了三大转轨,形成新的“三三”制结构。根据农业部316个观察点2002年底的观察数据,每个行政村村均生产性固定资产843.39万元:其中农户所有345.34万元(占40.95%),集体所有171.98万元(占20.39%),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及私营企业所有326.07万元(占38.66%);村均经营性总收入2705.45万元,其中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1126.43万元(占41.64%),集体经营收入429.47万元(占15.87%),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及私营企业收入1149.55万元(占42.49%),这表明,农户、集体和工商业主经济大体形成了4:2:4的结构。

村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对“乡政村治”格局形成严重挑战,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发达村域如何面对外来人口增多的局面,平衡村集体成员和外来农民工的利益摩擦;乡村集体经济、工商业主经济、外资经济如何分享村域财富积累,并分担乡村建设和外来农民工基本待遇的成本;如何让村集体成员和外来农民工平等参与剩余分配、共同分享经济增长好处;如何化解劳动力和资本的对立冲突,防止农民或农民工的经济利益纠纷转化为对基层政权的冲突。很明显,农村基层治理结构亟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