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培训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3:17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1

【论文摘要】文章从介绍培训的概念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入手,分析了培训及培训方案设计的重要性,接着进行培训需求的企业分析、工作分析、个人分析,通过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以培训目标为指南,对培训方案的其它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指出设计培训方案时应着重于哪些方面,根据具体情况择优处理,确定一个初步方案,再对培训方案评估修改,最终制定出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论文关键词】企业培训;培训方案;培训目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企业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员工是企业的血液,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或者使你碌碌无为。企业的竞争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对此所有的企业管理者已经达成共识。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经说过:“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请把我公司的人才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企业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但系统地掌握多门专业知识的复合性人才更受重视,也更受企业的亲睐,而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无法做到的,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社会在飞速发展,不断变化的环境也客观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时时刻刻都要接受培训才不致落后于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竞争,而适应于社会发展的人才来源于“活到老,学到老”接受终生培训的员工之中。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培训:是指企业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培训:是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培训:是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培训:是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而对于现代企业的要求就必须对员工实施终身培训。二、国内外的培训现状在国内,大多数企业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训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已经把培养企业家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加强现有和未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争取用3-5年时间,系统地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家。目前,培训工作还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培训工作只有在企业效益好时才顺利进行,效益不好时,首先削减的经费就是培训费用,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还在,培训对企业的效益影响不大,使培训不受注重;二是培训方案没有科学设计,使培训并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员工不断培训必成为大家的共识,要做好培训工作,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三、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一)培训需求分析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必须是理性化的,以经济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培训是要冒一定风险,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要有的放矢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2

供电企业身系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方面的支持,工作中离不开电力能源,生活也需要供电企业提供足够的能源。电力企业中的组织机构众多,各部门的职责不尽相同,工作人员在上岗前需要经过特定的培训并在考核考试中通过才能上岗,但是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许多经过岗位培训的工作人员仍然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说明供电企业岗位培训中存在漏洞,上岗人员不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方面都没能完全掌握。

1必要性分析

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攻坚时期,供电企业要想适应时展的需要,就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促进电力服务水平的提升。所以加强对其的岗位培训,不仅有助于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还能更好地促进电力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岗位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供电企业岗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对供电企业加强岗位培训工作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就必须认真分析和总结供电企业在岗位培训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更好地针对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不断促进供电企业岗位培训工作成效的提升,着力提升供电企业的电力服务水平。

2.1学员问题

供电企业岗位培训所针对的学员,一种是还没有上岗的新员工,他们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培训,也没有实践经验,在培训过程中能尽快掌握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运用能力,进行实践训练时就会感到吃力,也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另一种是供电企业的老员工,他们虽然有一线的工作实践能力,但是他们不能及时地顺应新形势,对新的技术设备操作感觉吃力,在经过培训后,忘记的速度也快。学员的决策能力差,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对学习的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分析不了案例中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急于求成,也不能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各学员的情况不同,由于培训时不能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会影响培训的效果。

2.2培训方式问题

供电企业在实际的岗位培训中,往往把培训环节放在相关机构或学校,试图使学员在学校期间就能进行岗位培训,但是学校的培训与企业培训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企业培训除理论授课外,还会在企业工作中进行实践学习,而实践锻炼是学校培训所缺少的,所以培训方式跟传统的讲课方式没有区别。

2.3重视程度不够

供电企业的岗位培训是由供电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培训指令的,但当指令下发到企业部门后,各部门的关注点都是本部门的业绩,对岗位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部门就会随意派人去进行培训,往往造成培训人员负面情绪的产生,这会影响岗位培训工作的开展。

2.4经济成本的增加

供电企业对一年内岗位培训的人员以及次数都有规定,每次培训都会消耗一笔费用,随着培训次数、人数的增加,这必定会给供电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作的进程与效率。

3完善供电企业岗位培训的相关措施

供电企业要想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科学技术设备支撑的基础上,仍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作为后盾。因此,岗位培训在供电企业中起重要作用,供电企业进行岗位培训时,需要对岗位培训的目的进行转变,试图通过岗位培训实现供电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3.1致力于培训策略的转变与培训重点的转移

供电企业在岗位培训开始前,应加强供电企业的管理层、各部门、各员工对岗位培训的重视程度,尤其需要对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才以及技术人员进行思想工作,转变他们的立场;供电企业需要对当今岗位培训的策略进行研究,培训工作应该由原本的战术性培训转变到新时期的战略性培训,并且转变岗位培训的内容,培训内容的关注点应该是供电企业在一定时期中的生产工作内容,这样才能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内容应关系供电企业的未来并应该有所超前;针对当前的培训情况,供电企业岗位培训的内容以技能培训为主,但是供电企业中的员工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需要对培训的重点有所转移。原本供电企业岗位培训的重点对象是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他们培训的内容大多是普通的管理知识,但现在需要把岗位培训扩展到生产一线中,让一线员工在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所掌握后再继续投入到工作中,这样才能促进一线员工的工作更顺利,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2致力于培训内容的转变、培训模式的创新

对我国当前供电企业的岗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反思过去的岗位培训内容,可以分析出过去的培训内容具备简单、涉及面窄的特点。当前供电企业岗位培训的内容变得相对广泛,也注重培训内容的一些细节之处。原本的岗位培训旨在员工能在培训后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使员工的技能更完善,但现今进行岗位培训需要把培训的内容转移到员工的工作态度、安全意识、抗压能力、人际关系以及组织能力等方面,并且把供电企业的企业文化、精神也渗透进培训的内容中。供电企业除转变培训内容,仍需要对培训模式、手段进行创新改革,尽可能地使用新颖的培训模式,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让员工去一线基层锻炼。通过培训内容与模式的转变,必能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例如当前很多供电企业的员工逐渐以90后年轻人为主,采取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QQ企业平台等新型交流平台进行培训和交流,及时地找出日常企业职工在自身岗位中面临的各种困惑和心得、经验的总结,以不断强化企业岗位培训方式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3.3利用案例进行培训

培训教师在培训前会制定自己的培训计划,但必须对学员进行了解,了解他们的岗位情况、薄弱环节,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由于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授课方式,尽可能有的放矢进行培训;培训教师应对第一堂课格外重视,注意开场白的阐述,积极地与学员互动,吸引学员的兴趣,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培训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案例培训,案例的数量不可太多,需要适量,并且每个案例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多个案例的总和能涉及供电企业的多个方面,并且切近学员的实际情况;对学员进行案例培训时,注意导入案例的语言表达,使学员能身临其中,拉近案例与职工之间的距离,随后需要用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且需要加以实践训练;案例讲解完毕,需要对案例进行总结,并结合以前的案例进行归类比较。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3

一、指点思维和目的义务

指点思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维为指点,具体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鼎力施行人才强市计谋,以高技艺人才培育为龙头,以推进全民技艺提拔为目的,进一步解放思维,完美政策办法,立异体系体例机制,发扬当局指点调控效果和市场调理效果,统筹协调应用全市各类培训资本和资金,树立健全职业才能培训系统和机制,构成有利于全民技艺提拔的准则情况和社会气氛,推进技艺人才步队梯次开展,为我市科学开展、跨更加展供应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

目的义务:加速培育一多量数目足够、构造合理、本质优秀的技艺人才步队,树立培育系统完美、评价运用科学、鼓励保证办法健全的技艺人才任务新机制,逐渐构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相顺应的初、中、高级技艺人才比例日趋合理的格式。

全年方案完成各类职业技艺培训27.8万人。个中,组织施行“乡村劳动力转移技艺就业方案”培训3万人,“阳光工程”培训2.2万人,“雨露方案”培训0.9万人,退役兵士和残疾人就业技艺培训0.8万人;新生长劳动力技艺储藏培训15万人;赋闲人员转岗职业技艺培训2.6万人;创业技艺培训0.3万人;企业在岗职工岗亭技艺提拔培训3万人。

职业院校在校生规划到达14万人,技工院校在校生规划到达4万人,年招收重生1.2万人。

新培育高技艺人才0.8万人,职业技艺判定人数到达4.4万人。

二、任务重点及责任分工

(一)鼎力推进施行“乡村劳动力转移技艺就业方案”。

紧紧环绕承接财产转移和财产集聚区建立,承接财产转移的需求,鼎力展开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艺培训,为财产集聚区建立供应人力资本支撑。接纳走出去,请进来,调研、钻研、经历交流、现场会、催促、督察等有力办法,鼎力施行农人工技艺复兴工程,积极展开技艺培训、指导性培训。各县(市、区)依照以培训促就业、抓特征创品牌的准则,培养好栾川县钨钼产物深加工适用人才培训基地、嵩县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新安县大粒樱桃栽种适用人才培训基地、孟津县平乐农人牡丹画培训基地、宜阳县电子元件人才培训基地、宜阳县硅产物深加工人才培训基地、伊川县铝产物深加工人才培训基地、洛宁县玩具制造适用人才培训基地、偃师市巨风葡萄栽种培训基地、汝阳县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和洛龙区大棚蔬菜栽种培训基地等11个大型培训基地。2011年方案施行乡村劳动力转移技艺培训3万人。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

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各技工院校

(二)积极推进施行“职业教育攻坚方案”。

紧紧抓住省人民当局施行职业教育攻坚方案的时机,环绕职教攻坚方案目的要求,充沛调动社会、行业、企业支撑职业教育开展的积极性,打破部分、行业、一切制界线,想方设法为各技工院校争夺省厅财务支撑、银行借款、企业投资等资金投入,专项用于建立实训基地、更新教育设备、置办实行器材、改善根底设备、引进师资步队、施行教育变革等项目,积极改善我市技工院校的办学前提。为我市技工院校的开展供应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我市职教攻坚方案的施行。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教育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技工院校

(三)仔细组织施行“阳光工程”。

紧紧环绕农业现代化和新乡村建立,以进步农人当场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才能为目的,顺应现代农业开展和新乡村建立的需求,仔细组织施行“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环绕农业构造调整的需求,重点展开高效栽种业、规划化养殖业、特征农业技能培训,环绕农业财产化开展的需求,重点展开农产物加工业从业人员、农产物营销人员培训。全年方案培训2.2万人。

牵头单元:市农业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农业局

(四)实在抓好“雨露方案”转移培训就业工程。

以添加收入、进步自我开展才能为目的,以贫穷农人为首要培训对象,施行贫穷家庭重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助学工程、贫穷家庭青丁壮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贫穷村劳动力扶贫财产开展技艺提拔工程、贫穷村财产开展带头人培育工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培训项目治理,重点施行“雨露方案·金蓝领”项目,具体提拔贫穷农人的职业技艺本质和就业、创业才能,加速贫穷地域经济社会开展。全年方案培训0.9万人。

牵头单元:市扶贫办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扶贫办

(五)积极展开企业职工岗亭技艺提拔、赋闲人员再就业技艺提拔和劳动预备制培训。

顺应我市财产集聚区开展和承接财产转移需求,进一步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准则,充沛发扬企业在职业培训任务中的主导效果,凸起抓好在在岗职工的技艺提拔培训和企业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经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营业研修、技艺竞赛等多种方式,加速提拔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艺程度。全年方案培训3万人。以进步赋闲人员再就业才能、促进其完成再就业为目的,积极展开赋闲人员职业技艺提拔培训,全年方案培训1万人。环绕财产集聚区建立和承接财产转移对后备技艺人才的需求,重点面向城乡未持续升学的初、高中卒业生等新生长劳动力展开定向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昔时退役兵士积极展开免费职业技艺培训。对有就业需求愿望的大中专院校卒业生积极鼓舞其参与相关职业技艺培训,为企业的开展储藏很多的技艺人才资本。全年方案培训15万人。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财务局、工信局、科技局、民政局、教育局、

总工会,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大中型企业、各技工院校,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教育局

(六)普遍展开创业技艺培训。

依托各类创业培训基地,经过供应创业培训补助等方法,面向有创业志愿和具有必然创业前提的各类群体展开创业培训,依照一致布置和摆设,搞好前期查询计算任务,调查把握详细状况,连系创业人员实践和志愿,制订科学的培训方案和方案,进行专业的、具体的、系统的创业技艺培训。组织赋闲人员、返乡农人工、大学生等参与创业培训,全年方案培训0.3万人。还,为兴办财产、开拓项目供应前期融资、技能指点等多项效劳,起劲为群众创业致富供应更多的支撑和协助,推进我市“创业举动”深化施行。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财务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七)加速高技艺人才技艺提拔培训。

依据《国度中长时间高技艺人才开展规划》和《省中长时间人才开展规划大纲》,仔细经营我市高技艺人才步队建立中长时间开展的计谋思绪、目的义务和政策办法。顺应我市财产调整复兴规划和财产集聚区的开展需求,凸起施行高技艺人才复兴方案和急需、紧缺行业(范畴)高技艺财产工人培育工程,出力添加高技艺财产工人和急需、紧缺高技艺财产工人存量。经过校企协作、岗前培训、岗亭技艺提拔培训和技能交手等多种办法,增强高技艺人才步队建立。“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培育高技艺人才4万人,个中培育高级工3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1万人,力争使高技艺人才占全市技艺劳动者的比例到达26.5%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数目占全市技艺劳动者比例到达6.5%以上。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财务局、工信局、科技局、教育局、总工会,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大中型企业、各技工院校、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八)积极推进企业高技艺人才评价变革试点任务。

具体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职业才能建立为中心,对峙公开、公道、公平准则,进一步完美政策,健全准则,标准顺序,强化治理,构成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为高技艺人才生长和发扬效果发明前提。出力构建准则完美、评价科学、根底健全、质量牢靠的高技艺人才评价任务新机制和新系统,不时完美以职业才能和任务业绩为重点的技艺人才评价系统和以社会化判定、企业界评价、院校职业资历认证、专项职业才能审核为首要方式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各试点企业

(九)深化技工院校办学形式变革。

加大职业教育资本整合力度、优化构造,鼎力推进技工教育集团化开展,发扬技工教育集团的龙头效果,完成校企之间资本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培育与就业有机连系。鼎力展开校企协作办学,把培训和就业、人才培育和市场需求严密连系。把职业技艺培训与承接财产转移严密连系,紧紧环绕承接财产转移的用人需求培育适用技艺人才,紧紧环绕转移财产的岗亭技艺要求设置专业培训课程。把职业技艺培训与企业出产需求严密连系,探究执行工学连系的培育形式,共建出产实训基地,执行企业(行业)“冠名”培育,积极展开“订单式”定向培育。完成培育与需求、专业与财产、招生与就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树立完美技工院校教员持续教育和到企业理论准则,施行技工教育师资培训方案,布置1000余名一线教员到高级院校或企业培训,教员年均匀培训250人次,进步技工院校教员营业本质和教育程度。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

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技工院校、各大中型企业

(十)共建市高技艺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依据前提,规划建立一个以上市级高技艺人才公共实训判定示范基地。公共实训判定示范基地以效劳经济为主旨,面向市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职工开放,以企业和职业黉舍鼎力展开的高新技艺实训项目为主,重点凸起高端职业、新兴职业、长周期技艺开拓、前瞻性技艺开拓。公共实训判定示范基地的技艺判定偏重高端和新兴职业,首要展开示范性判定和实验性判定。高技艺人才公共实训判定示范基地建成后,年培训、判定评价高级工3500人、技师1500人。还展开竞赛组织、同业交流、高技艺人才宣传任务。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疆土资本局、城乡规划

局,各县(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技工院校

(十一)执行积极的技艺人才鼓励政策

催促用人单元施行培训、审核、运用与待遇相连系的机制,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辨别享用本单元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能人员各项福利待遇,树立健全“首席员工”、“首席技师”选拔、运用、奖励等准则。健全技艺人才培育和技工教育事业开展的政策支撑系统。树立高技艺人才当局津贴准则,设立高技艺人才开展和培育奖励专项资金,探究企业高技艺人才股权、期权分派准则。施行高技艺人才堆积工程,面向国表里引进高技艺紧缺人才。展开多条理的职业技艺竞赛,健全技艺人才选拔鼓励机制。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国资委、财务局、总工会,各县

(市、区)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大中型企业、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十二)加大职业技艺判定力度,进步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职业资历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历凭证,是用人单元雇用、录用劳动者的首要根据。要充沛发扬职业技艺判定在职业培训中的指导效果,不时拓展职业技艺判定局限,确保职业技艺培训结果。积极推进树立全市各类职业院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历证书“双证书”准则,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还,参与响应的职业技艺判定,对判定及格的颁布响应的职业资历证书。各职业技艺判定机构任务局限和效劳重点要向财产集聚区企业和农人工拓展。各职业技艺判定机构要环绕进步劳动者就业质量、不变扩展就业,积极为劳动者供应实时、便利、快捷的职业技艺判定效劳。2011年,我市职业技艺判定人数力争打破4.4万人。

牵头单元:市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共同单元:市开展变革委、财务局、教育局,各县(市、区)

人民当局

责任单元:各职业院校、各县(市、区)人力资本社会保证局

三、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确保全民技艺复兴工程顺畅施行。

各县(市、区)人民当局和市当局相关部分要关怀支撑全民技艺复兴工程建立,增强沟通协调,亲密共同。各县(市、区)人民当局要成立响应任务机构,制订任务方案,落实全民技艺复兴工程建立经费,组织推进全民技艺复兴工程顺畅施行。

(二)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工程建立义务完成。

遵循省级支撑指导、市县配套、黉舍自筹和企业等社会力气参加的准则,在统筹运用各类教育培训经费的根底上,各级财务要环绕工程建立目的,加大资金投入。各工程建立责任单元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全民技艺复兴工程建立义务按时完成。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4

论文关键词:电力企业;培训;人才

一、创建有效电力企业培训系统

第一,创建有效培训系统就要从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本战略系统出发,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加强规划,结合人力资本发展战略,量身定做出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系统。

第二,评价企业开展员工培训要求和详细计划,依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预测人力资本需求量和分布情况。采取评价培训计划,确保培训项目和内容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切实可行地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需要问题,提前为企业做好人力资本培育和储备工作。

 第三,有效培训系统也要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在自我发展方面要求。所以,企业在设置培训项目时,既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也要想到和人力资本个人职业生涯相融合,体现人力资本素质提升与企业经营战略相一致,将人力资本个人发展投入到企业发展轨道中,充分激发人力资本参加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培训成效。

第四,执行培训时要和考核相结合,并提升对培训进程的注重程度。在培训进程中,需充分调动受训者参加互动、交流研讨。在培训内容上,培训要聚焦企业实际问题,在培训进程中对培训和受训者一起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充分贯彻让培训和考核紧密结合的原则,使企业能通过培训获得利益。

二、设置有效电力企业培训方案

  1.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内容、教师、对象、日期和时间、场所和设备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通过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大致架构出培训方案大概轮廓,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实行具体分析。

(1)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期望都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通过需求分析明确员工现状,知道员工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具有什么样岗位职能,而企业发展需要具有什么样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从而来确定培训对象。

(2)培训内容选择。在明确培训目标和期望后,就应该确保培训中所要涵盖传授的信息。虽然具体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涵盖三个层面,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应选择哪些层次培训内容需依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特征和培训需求分析来抉择。

(3)培训指导老师确定。培训资源可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他们都有其特征、缺点,最终究竟选择何种资源要由培训内容及可运用资源来决定。

外聘老师选择范围大,可获取高品质培训师,对培训对象有吸引力,可提升培训档次,引起企业各方面注意,营造气氛推进成效。其缺点是缺乏了解有风险,且可能使适用性降低,成本较高。

内聘老师主要资源是公司领导、专责、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其优点是有针对性,且有助于培训成效提升,互相熟悉交流顺畅,培训易于控制,成本低。缺点是内部人员不易于在培训对象中树立威望,可能影响培训对象在培训中的参加态度。

(4)确认培训对象。根据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不同需求决定不同培训内容,从而大体上确认不同培训对象。在最需要的时间里选最需要的人进行培训,依据岗位在组织中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同时坚持员工愿望与组织需要相结合原则。

(5)培训日期的选择。通常状况下,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时就要进行培训。

新进员工培训。大多数新员工都要通过培训熟悉企业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他们定要掌握企业运作中一些差别,并掌握一些技能;回避培训对象工作高峰期,选择不影响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比如:避开每月规定抄表日期、抢修高峰等。

新技术培训。如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购进新软件等都要求对原有职工培训。

在作培训需求分析时,确认需要培训哪些知识和技能,依据以往经验对这些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出日程安排,看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及培训真正见效所需时间,进而判断培训提前期长短,依据电力行业工作特征对普及性培训采用“短、小、精”培训方式比较合适。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6)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方法有多种,单对工作人员来说,比较适合的可分为三类。适宜知识类培训的有讲授法、专题讲座法、研讨法;以掌握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性培训有工作指导法、演示法、工作轮换、个别指导;适宜综合性能力提升和开发参与式培训的有自学、案例分析法、事件处理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等。

2.培训方案具体实施计划

(1)改善企业各种编制员工技术技能,完善激励体制。主要是健全电力企业基层单位员工培训、评价、使用、待遇、职业发展一体化体制,给广大员工创造一个干事创业舞台,激起员工潜质,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与不学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同时,要改善员工档案资料,让他们有归属感。

(2)健全培训目的考核办法、积分管理办法、持证上岗等制度,将培训和人才评价、岗位晋升、薪酬待遇融合起来,同时,拓展员工发展途径,开辟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职业发展渠道,激励员工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快乐工作。

 (3)重视培训师和培训管理者建设。针对培训师资,可定期选拔生产岗位技术技能骨干,通过培训后回到单位担任培训师,也可以选出班组技能手担任本班组培训师。

(4)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培训,可运用工作例会、交接班、班前班后会、设备安装调试、项目验收等契机,围绕岗位工作中难点问题实行学习交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师带徒等活动。

(5)建设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单位要建设培训基地,基地配备各专业工种实操设备、仪器工机具,开发相关课件、集中资源、整合师资力量为员工实操学习培训提供场所。重点满足一线人员实操培训需求和任务,课程设计要依据各类专业岗位体系有序地开发。

(6)切实将培训内容转化为生产力。对培训机构和企业来说,均是一项大难度任务。首先,需要培训机构对培训内容有深入研究和实践,对重点部分要有深入了解,可以从各种繁乱情况中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其次,对企业来说,定要由真正熟悉岗位工作的人员负责培训。对培训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有的培训转化为生产力可能要花费1-2年时间,并且这个转变一般将衍生成企业文化,这可能极大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进行电力企业培训方案评估和完善

培训方案测评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虑,培训方案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传授信息是否能被培训对象吸收,否则要考虑从传授方法和培训对象学习特征等各个方面因素来进行改进。从培训对象角度来考虑,观察学员培训前后行为转变是否与期望相同,掌握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度,学员在工作中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转变。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虑,即培训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成本需涵盖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培训方案收益则涵盖企业收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

四、电力企业培训不求回报

应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培训效果,短期内不一定能看到效果,并且培训进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培训对象素质不高、培训流程有阻碍、培训对象学习形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要使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感兴趣,培训效果应与绩效挂钩,培训内容以技能为主。需提倡普及性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相融合,前面所阐述的根本是普及性教育,还需强调个性化教育,如:(1)培训如何装表接电、业扩、输电线路、变电修试就需按照个性化方式培训,约见会谈。通过和学员个性化沟通,确定个人学习目标。(2)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明确学习内容、时间进度、学习步调等。(3)监督指导。教师要掌握学习进度,并实行进度检查。学员有什么需要,或发现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4)能力评价和测试。每个学员学习一个阶段或学习结束时应有总结性评价。(5)跟踪反馈,做好培训评估工作。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5

关键词:快餐连锁人才培训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锁化经营成为行业的一大特点。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需要内部管理体系的支撑,人才培训是内部管理支撑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快餐连锁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的必要性

2004年,我国全社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营业网点超过400万个,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万,行业发展速度持续以较大幅度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据初步测算,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100多万个,年营业额可达1500亿元,占20%左右,快餐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从餐饮业年度百强企业来看,2002年度快餐企业入围12家,营业额占30.1%;2003年度18家,营业额占33.29%;2004年度餐饮百强企业快餐占33%左右。快餐业作为生力军和先锋军,成为现代餐饮发展的重要代表力量,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几年来,我国快餐业快速改变多年沿用的单店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络经营,在全国涌现了一大批多业态的餐馆、快餐连锁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为代表的现代快餐业加速替代传统餐饮业手工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经营、人为经验型管理,向产业化、连锁化、集团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快餐业连锁经营发展势头持续强劲,连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与独立的经营活动相比,快餐连锁经营通过经营模式的统一性,经营产品的大众化及独特性以及管理方式的规范性及管理手段的科学性,进行规模经营,实现了规模效益。

快餐连锁的最大优势是以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获得最佳的效益。然而实践表明,当连锁规模日益扩大后,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问题往往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有一批靠网点数量扩张取得一定规模的快餐企业,经营业绩不错,但也会因为连锁内涵发展缺乏进展而感到力不从心,这就是企业的人才培训没有跟上企业规模的发展。因此,快餐连锁企业在实施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才培训。

快餐连锁企业的有效运作需要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并掌握现化技术设备、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大批作业熟练、操作有方的员工,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培训系统,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培训出这方面的标准人才。如果企业培训系统不完善,缺乏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企业的增长必然会产生人才的不足,企业只能降低用人标准,使服务和管理达不到要求。

快餐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不仅是解决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员工素质较低问题的有效手段,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由于连锁经营组织形式上的特殊性,使连锁企业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其他零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模式,因而要求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服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新课题。目前,快餐连锁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注重人才培训。

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的特点

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不同于单体企业,有其自身特点及要求,在构建人才培训体系时,必须对其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一)克隆式培训

一个快餐连锁企业内,各分店遵循统一标准,如服务标准、外观装饰、产品质量、价格等,每家分店就像从同一模型中复制出来的。因此,在整个系统内,对各种人员的要求并无区别。连锁企业在扩张发展时,培训人才的一条关键途径就是将新员工送到各家分店顶岗见习或将老店中有能力的员工派遣到新设的分店担任重要角色,指导和训练新员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连锁企业可以在企业系统内成功“克隆”出它的各级员工。

(二)周期性波动

快餐连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客流量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形成波动,从而对店面人员的需求有一定规律,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因此,快餐连锁企业应根据这一周期性,来解决人才培训这一棘手问题。连锁企业可以利用客流量少的时间段,轮流组织部分员工和钟点工进行培训。一来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二来可以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人数。

(三)层次性差异

快餐连锁企业对不同职位的人才要求是有差异的。因此,快餐连锁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体现出人才培训的层次差异。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要注意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四)战略性投资

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工作要着眼于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决定着一个企业长远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可见,人才培训不仅仅是为满足企业岗位空缺人员以及发展分店带来的人员需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服务于企业的长远战略。因此,必须对企业员工进行持续培训,对于专职培训人员可以经常提供“开眼界”和“充电”的机会。

构建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对策建议

为了搞好连锁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必须采取各种途径大力加强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体系。

(一)建立快餐连锁企业的特定培训机构

根据快餐连锁经营不断进行规模扩张的特征,人员培训以及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快餐连锁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指定的或是自建的培训机构,已成为快餐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许多快餐连锁企业因种种原因尚未将人员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人员培训工作仅停留在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的初级阶段,使人员培训无法制度化,更没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等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才培训难”已成了快餐企业发展的阻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建立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机构:

首先,可以由行业组织协调各会员企业的培训工作,不仅可有效地统一配置培训资源,也利于人员管理和输出。

其次,逐步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人员培训是连锁企业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同时决定着一个企业长远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因而,有能力的企业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建设自己的培训中心。

再次,连锁企业可以与大专院校等理论研究机构合作,起到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训的有效性和档次的作用。培训机构的建立,必将加快连锁企业前进的步伐。

(二)实现快餐连锁企业人员培训的常规化

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可以说是伴随着企业生存发展的始终。只有实现企业人员培训的常规化,才能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基本上可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和自我教育。

职前培训主要是针对新员工进行的,让员工了解工作流程、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现状、工作手册等,以此培训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帮助员工适应新的环境,融入企业文化。在职培训可理解为边工作边接受培训,不脱离工作岗位,按照每个人的能力进行实践性教育并直到学会为止。

在职培训可通过职务转换和灌输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脱产培训指企业的员工暂时离开现职脱产到有关学术机构或学校以及别的企业参加为期较长的培训。其重要途径是把受训人员送到高等院校进行理论的学习或送员工到外单位接受培训。因此,企业应当与大专院校建立稳定密切的长期关系,并展开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自我教育是企业鼓励员工利用日常的空余时间自己学习。这是训练员工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为员工创造一个容易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启发的良好环境,无疑更利于企业的再培训。很多企业把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和模糊,事实上,自我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有效地把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制度等内在的企业精神灌输给员工,使之在脑海中深深扎根。国际知名快餐企业麦当劳,就是通过员工的培训构建了不凡的企业文化。连锁企业在人员培训中尤其要重视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它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能加强员工的团队精神,从而加强企业凝聚力,为连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自我教育方式很多,可以采用的简单方法有,为员工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如征订一些报刊杂志、购买书籍、定期组织员工交流心得,甚至可以与物质利益挂钩;还可以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如上夜大、函授等,并给予学费上的支持等。

当然,对于采取特许经营方式的企业,重视加盟店员工培训同样重要。另外,培训工作组织者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效果,并关系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培训主管人员应该对这项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否则,培训工作的效益将会明显下降,甚至成为一种不必要的投入。因此,在对担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重任的培训主管人员,要有较高的标准,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引进或从内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如将培训主管送到正规院校接受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惟有高素质的人才,方能造就高水准的连锁企业。

(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人才培训对快餐连锁企业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是很有必要的。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是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库的核心,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规划的基础。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员工现有的培训材料,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员工的培训计划,员工培训情况及结果备案。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是一份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否则,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

总之,快餐连锁企业发展中,专业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建立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外来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树立以自我培养为主,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逐步建立起培训体系,形成人才的输送机能,这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增强在岗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的培训力度,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才能保证快餐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涛.连锁经营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郑灿朝.聚焦中国连锁业.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3.朱明侠.特许经营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杨寿松.对国内特许连锁经营的思考.现代管理科学,2003(7)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6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生产企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需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完善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我们健全了关于企业发展的规划,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出现了管理更新的状况。在人才的培养上面出现了国有企业的人才更新问题,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管理。

二、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关于对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意识淡薄

目前的情况是,很多的国有大型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对于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观念淡薄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在各个方面更新观念,在企业的进不上不断改善企业的员工管理。对于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需要全新的培训,只有从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做出系统的规划,才能够在企业的发展中不断更新企业的观念,提高员工的人才培养意识,才能够为企业提供合理的人才,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2、关于人才的培养中需要系统性和执行性

在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执行的有效性,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规划方面很多的企业无法将具体的培养程序落实下去。比如员工的培养计划无法正常的程序落实下去,因此,需要在有效的程序上面贯彻下去。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系统性的研究,对于人才培养的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案,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到达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人才培养不仅存在有效的合理性而且需要在人才的具体的培养方面落实有效的方案。

3、关于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缺乏行动

对于职工的培养需要专业技能。关于员工的培训的具体的程序需要加强专业性,只有综合在各个方面提供员工管理的程序,才能够在企业的职能培训方面做到有效性。关于员工培训策划的专业性。关于员工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标准需要员工的积极配合,只有综合运用员工的各方面的水平的发挥,才能够在企业员工培训当中实现专业化,才能实现企业职工的素质的综合提高。

4、将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有效的结合起来

关于人才培养的具体的方案方面,我国企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企业的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把人才培养的标准和企业的有效需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的进步当中将人才的培养放在合理的位置。关于人才培养的标准和程序需要企业的配合,完善企业培养的机制,实现专业化有效管理。

三、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国企业存在的重要问题,需要不断发掘企业人才的潜力,研究企业的问题,在各个方面找出人才培养中的缺陷与不足,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的路径:

1、关于招聘方案的合理化规划

国有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需要在对招聘方案进行管理,在企业的进不上不断改善企业的员工管理。对于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需要全新的培训,只有从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做出系统的规划,才能够在企业的发展中不断更新企业的观念,提高员工的人才培养意识。只有合理有效的招聘方案,才能够促进企业的整体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2、企业的员工要求和人才的培养标准相结合

目前关于企业的发展需要在观念、技能、管理各整体水平上对企业的发展做出规划,促进企业的竞争实力的提高。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要切实发挥人才培训工作的潜能,不断的拓展培训的体系。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工作时,要将员工的职业规划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3、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员工培训

根据不同岗位的层次要求可以制定操作岗位的人才培训模式、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更细化的进行培训工作。同时可以把全体员工的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行业的动态培训等内容融入到人才培训的制度管理中去,使企业相关的制度更加完善、科学。

4、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要想使国有企业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高效科学、综合式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应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确定相应的绩效考核体制,要充分体现风险、利益、责任一致的原则;还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用福利、奖金等物质条件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也应重视精神的激励作用,要争取满足员工在成就、尊重、个人发展等方面上的精神要求,形成更持久的激励作用。

5、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

目前,从中央企业到地方企业很多都开展了技能大赛活动,把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与竞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赛与生产互相促进的局面,对鼓励工人学习技术,为企业选拔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企业应将技能大赛常态化,不要搞成“抽风运动”;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在企业内部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的工人走技能成才之路,激发工人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管理上日趋规范化、科学化,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的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有生产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状,讨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

参考文献:

[l]徐文,刘仁钊,杨德全.新形势下我国国土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主要类型[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09):141一142.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7

关键词:新员工;岗前培训;培训方案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9302

0引言

当前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想得到很好的生存和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位,人才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企业拥有大量的人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增强。但是现在中小企业中对于员工岗前培训并不是很重视,即使有员工岗前培训的也不规范,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员工岗前培训方案从而导致员工岗前培训效果不佳,人才资源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员工岗前培训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是一个重要环节,它让新员工熟悉环境,尽早地适应工作,发挥出员工的能动性对企业良性运转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a公司为例,通过调查,了解该企业的员工岗前培训体系,实施过程,培训效果分析,挖掘企业在员工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原因,对a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以提升企业对员工岗前培训的效果,从而使企业的人才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1a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基本情况

1.1a公司简介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19日,是一家专门为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快速便捷、无抵押无担保小额贷款服务的专业机构,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1200余人,大中专以上学历占80%。

1.2a公司原有新员工岗前培训方案

岗前培训采取统一培训的方式,没进行针对性的分岗培训,培训没有针对性,挑选内部职员以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岗前培训没有计划性,培训时间和培训流程没有明确的计划,培训内容主要以企业文化和礼仪为主,培训的课程缺乏实用性,只有简单的考核无评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针对于培训人员的课堂反应,第二是在培训后对培训者进行笔试看培训者的笔试成绩。

2a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存在问题分析

员工岗前培训方案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缺乏计划性、完整性,从而导致整个新员工岗前培训方案不系统不完善,培训效果不佳,员工胜任岗位能力差,公司的员工招聘成本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对新员工岗前培训不够重视

(1)公司领导对新员工岗前培训不够重视。经调查发现,公司为岗前培训提供的费用不断地减少,岗前培训的经费不足,并要求减少岗前培训的时间。

(2)负责培训的部门对新员工岗前培训不够重视。在制定培训方案上简单,只涉及公司制度文化方面;讲师挑选上不严格,上课方式许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

2.2培训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

新员工岗前培训方案的内容只有公司简介、公司制度及员工行为准则、社交礼仪、公司文化四个方面,并没有对新员工进行分岗培训,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缺乏实用性技能培训。

2.3培训讲师水平较低

经调查发现讲师的人选主要是人力资源部的职员,不具有较高的相关培训素质和能力。

2.4培训缺乏严格的培训制度

在设计新员工岗前培训方案的时候没有制定出合理详细的规章制度来配合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实施。完整的新员工培训方案应具有合理完整的培训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培训计划制度、培训上岗制度、培训奖惩激励制度、培训课时考核制度、培训经费制度来配合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方案的实施没有严格的章程可寻,没有机制约束,从而降低了新员工岗前培训方案的执行力,导致岗前培训效果不佳。

2.5培训后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估

科学合理的培训效果评估制度应该包括:培训的考核、培训效果的信息收集、培训效果信息搜集的渠道、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设计、培训效果信息收集方法、培训效果信息的整理与分析、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培训效果监控情况的总结等八个方面。没有科学合理详细的培训效果评估制度使得公司不能确定新员工岗前培训效果,也不能为下一次方案设计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3a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和访谈公司管理人员和新员工以及电话访谈已离职员工的方法,了解到a公司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公司岗前培训体系不完善,存在着缺陷,根据培训与开发理论针对于a公司岗前培训制度现今出现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寻找到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3.1公司管理者思想落后

公司管理者缺乏战略性眼光从而不重视新员工岗前培训。认为培训是公司的一项投资成本,若各地方营业部的新员工都到总部来培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且若培训投入过高,一旦员工跳槽,培训收益为零。

3.2培训方案缺乏系统规划

新员工岗前培训方案设计的过于简单,缺乏系统的规划,随意性比较大从而出现培训内容形式过于单一,培训缺乏严格的培训制度,培训后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估等问题,使得培训整体效果不佳,整个培训方案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

4a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建议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a公司各部门,寻找到了a公司关于新员工岗前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深入分析寻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结合培训与开发理论、国内外关于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先进经验、查找资料和文献,对a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改进方案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4.1公司管理者要转变思想,高度重视岗前培训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各种经济主体的活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方面需要个人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钻研,另一方面更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与开发。

公司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转变对岗前培训的认识,应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将新员工岗前培训制度化,建立健全针对性强的入职培训制度。

4.2提高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人员专业素质技能,建立培训队伍

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培训管理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培训体系运营和完善的主要职能,人力资源部门要在充分了解公司发展战略和培训政策、方向的基础上,从专业的角度将公司的培训工作有效的推进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公司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培训,开设专门的课程培训或者是外出学习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从而能提高公司整体人员素质水平,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及其他方面的技能从而使得他们成为现代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那么公司的培训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

4.3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方案

建立一个系统的培训体系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培训方式具有战略性、计划性和长期性,才能更好地将培训活动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使培训真正符合企业的需要。在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方案方面,公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3.1丰富岗前培训内容与形式

公司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上要丰富员工岗前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员工岗位需求进行设计,增加员工岗位实用性相关的内容同时配合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规章制度等内容。培训的内容可包括:

(1)企业概况:公司业务范围、创业历史、企业现状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未来前景、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功能设置、人员结构、薪资福利政策、培训制度等;

(2)员工守则:企业规章制度、奖惩条例、行为规范等;

(3)财务制度:费用报销程序及相关手续办理流程以及办公设备的申领使用;

(4)实地参观:参观企业各部门以及工作等公共场所;

(5)上岗培训: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与技能、业务流程、部门业务周边关系等;

(6)如何开发新市场,包含以下内容:业务员的基本素质培养。如何寻找目标客户?如何接近目标客户?让你的客户喜欢你;管理好你的客户;促成缔结的几要素。

4.3.2建立健全培训实施的配套制度

公司要建立健全针对于岗前培训的相关制度来配合培训方案的执行以提高培训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实施过程中有规章制度可寻,从而更有条理更有秩序。机制约束是提高员工参与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方法。下面制度对于培训体系的运行是必需的:

(1)培训计划制度:把培训工作纳入到公司工作的总体计划中,制定公司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培训计划,并有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培训计划的实施执行情况,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培训计划。

(2)培训上岗制度:制定先培训后上岗的持证上岗制度,规定新进员工、新提拔员工、到新岗位工作的员工必须首先通过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培训奖惩激励制度:把培训结果与奖惩挂钩。

4.3.3建立健全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反馈体系

公司要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和效果跟踪体系,这始终贯穿于整个培训,利用科学培训效果考核机制进行新员工岗前培训效果考核,在利用完善的效果评估体系进行评估。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选用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评估模型。

(1)反应层:主要通过受训者对培训的印象和感觉来评价培训效果,它包括培训设施、培训者和培训内容的感受。采用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四分法进行衡量。

(2)学习层: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提出改善方案并执行。

(3)行为层:主要对受训者跟进,对评价受训者是否将培训内容转化为了相应的能力,在工作中行为是否有所改善,是否运用了培训中的知识、技能,是否达到了期望的标准。通过上级、同事、下级、客户等相关人员对受训者的业绩进行评估来评价,这些评价需要借助写评估表。

(4)结果层:主要是评估学员工作上的行为改善后绩效是否提高,以及对整个企业的影响。

5总结

通过对a公司的实地调研,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搜集关于刚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制度计划方案,本文利用培训与开发的理论知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a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到a公司在对于新员工岗前培训体系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公司培训效果不佳是由于新员工岗前培训体系不完善造成的。不合理的新员工岗前培训体系,对于员工和企业都没有很大的帮助,反而使得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崔馨予.基于企业战略的培训体系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王馨婷,高海防.企业新员工培训—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体现[J].人力资源管理,2009,(07):67.

[3]陈昱.有效的新员工培训—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关键一步[J].经营管理,2008,(08):34.

[4]浦文红.浅析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9697.

[5]周晓玲.B公司员工培训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6]众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企业培训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8):4547.

[7]刘成龙.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8]赵国杰,杨文生.西方企业是怎样进行人力资源培训评价的[J].当代经济管理,2008,(04):17.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8

关键词: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实训教学

1引言

面对全球软件外包方兴未艾的趋势,中国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和机遇。一方面是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方兴未艾,依然充满机遇,一方面却是巨大的威胁已然来临,前途荆棘密布。尽管从政策支持、硬件环境建设到软环境培养几方面,已涌现出一批的软件园、软件出口基地,政府、企业、高校业已尽了最大努力,但是中国方兴未艾的软件行业,面临的是“绿色工业”的“能源危机”。

妨碍刚刚起步的中国软件产业加速发展的症结,是国内软件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表面看来,我国软件人才增长速度还要高于产业发展速度。2006年,我国软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另有约40万软件人员从事软件与软件应用、研究与教学等相关工作,同时每年还在以5~7万人的速度培养新的人才。从数量上说与软件产业的需求基本吻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这一庞大的软件队伍却无法满足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需求。

软件外包产业要想做大做强,规模和人才是两个关键问题,但是这两个问题相辅相成,相互左右,归根到底还要归结到人才问题上。软件外包企业需要大批的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工程师;需要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1]。

缺乏软件外包人才表明了软件外包市场需求旺盛,也反映了高校和社会的计算机教育与培训不能适合软件外包企业的实际需要。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并不是门槛较低的工作,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技能,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在软件外包人才培养问题上,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呢?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本文从软件外包人才现状着手分析了我国软件外包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点及目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进行探讨,深入介绍了国内外几种不同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方式的具体特点,分析和总结不同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2软件外包人才需求特点

2.1软件外包人才的结构需求

中国目前最迫切需要发展的是软件业。软件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比一般人们的理解更要专业,尤其与我们现有的软件教育模式是不相匹配的。现有软件教育模式所培养的软件人才结构呈“纺锤型”。而如同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一样,软件工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呈金字塔形结构,这支队伍要有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好像是“金字塔”型:塔尖5%的人才是架构师,中、高层的35%是管理项目、技术和产品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项目经理、Cto或者技术总监等,底层的60%应该是软件编码人员,我们称其为程序员。

从外包人才的结构层次看,国内外包市场不是局部的人才短缺,而是全方位的供应不足。国内软件外包行业不仅缺少掌握了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够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则,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说目前国内三个层次的人才供应都有问题。

2.2软件外包人才能力需求

由于外包服务领域的多样性、行业的高速发展性和市场的国际性,软件外包服务与其他传统服务行业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对外包人才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有行业自身的特征。从对人才的要求分析,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并不是门槛较低的工作,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技能,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综合来看,语言沟通能力、行业技能和经验、项目管理和协作能力以及文化理解等综合能力是从事软件外包行业人才的必备能力。

3国内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中国软件外包产业人才预计将增加近2.5万人,人才压力巨大。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已经成为软件外包企业人才招聘的普遍难题。培养软件外包人才应该采用全方位、多渠道、企业广泛参与的多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包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2]。从目前的培训渠道看,国内软件外包企业人才来源主要包括有:产业已有人才流动、大学毕业生、引进国际人才、企业自己培养、培训机构培养人才等等。

3.1各类软件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历教育

目前,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体,拥有社会教育机构所不可比拟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量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这些学院的毕业生已经掌握了软件外包行业需要的软件基础知识和英文读写能力。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学校缺乏获知的渠道,加之高校教材更新速度明显滞后于软件外包技术发展速度,因此学院还无法培养出合适的软件外包直通人才。这些毕业生他们缺乏的是外包项目的工作经验,缺乏大型项目的交流和团队合作的锻炼。因此,他们是外包行业最大的潜在资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培养性。

3.2各种自发的社会办学的培训和认证机构

社会办学和认证机构通常以取得技能证书或就业为目的,注重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但是不少机构由于缺乏良好的师资、而且过分重视培训的盈利目的,学员的入学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严格的考核评定,使得学员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3软件外包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定制和联合培养

由于有了软件外包的参与,这种培训模式更有针对性,与外包项目的实际结合得更紧,而且培训后的学员需要经过外包企业的考核才能正式进入企业,所以,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成功率较高。但是,由于软件外包企业与培训机构往往只是松散的合作关系,企业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跟踪不足,使得课程内容、进度和学习要求与实际要求脱节。

3.4软件外包企业内部培养

由于社会上招聘不到合适的外包人才,社会培训机构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期望,很多软件企业加强员工的内部培训。最大的好处是参与培训的员工熟悉企业的外包工作方式,在具有丰富外包项目经验的培训人员的授课下,通过参与实际的外包项目,获得最直接的项目工作技能,学习工作流程和交流方式。但是,企业内部培训成本过高,培训后的员工离职带来的培训损失,成为软件外包企业内部培训的制约因素。

4全真企业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各种培训渠道都各有利弊,那么面对巨大的外包人才缺口,是否存在破解软件外包人才匮乏的“银弹”?经过对各种外包人才培养方式优劣的综合比较和分析,由软件外包企业全面参与的专业培训方式或许是解困良药。业界人士称之为“企业实训模式”。“企业实训模式”不是空头设想,实际上,iBm、惠普等大型软件公司已经在我国实行了这种方式,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著名软件外包企业东软也已经对此模式进行考证和试用推广,并历经五年的锤炼总结,于2007年正式推出东软自主品牌的软件工程师认证实训体系,并正在国内积极推广这种软件外包人才的最佳培训模式。

4.1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成功经验

通过对东软的了解,我们发现近年来东软在软件外包人才的数量上始终能做到快速增长。归根结底是因为其对日软件外包基础人才(即程序员)培养方面的三个来源,其一为与高校的定制培养模式,其二为通过东软的培训中心进行的认证体系课程及实训项目培养,其三为社会招聘后部门内部培养。而这三种来源在培养模式和所采取的课程及讲授方法上都采用了“全真企业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的独树一帜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方式。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正是东软能在短期内获得软件外包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

4.2欧美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成功经验

欧美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外语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的要求。随着东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业务的具体要求,英语已经成为员工应该掌握的必要的工具,员工的整体英语能力也成为公司在国际化竞争中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除了沿用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中采用的“企业全真案例实训教学”的软件开发能力培养模式之外,为了切实有效帮助员工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英语能力,大连东软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东软其他部门整合资源共同推出了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混合式语言学习(BlendingLearning)”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特点为“线上线下互动,面授在线结合,自主强化配合”。此种“混合式语言学习”培养模式充分考虑东软员工多样化的培训需求,既考虑地域、时间的差异,也考虑个体培训需求和原有基础的差异。对于在职的员工,培训的最大问题就是很难长时间在统一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中的面对面培训,因此可以采用以e-learning学习为主,面授学习和电话外语辅导进行辅助的“混合式语言学习”培养模式,主要针对在线学习平时积累和反映出来的问题,汇总后进行一些学习方法及关键问题的讲解,集中时间短,针对性强,充分与在线培训优势互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这是一套基于计算机网络设计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解决方案,即集成“水平测试—能力细化分析—学习建议方案—在线学习提升+面授语言培训+电话外语辅导—水平再测试”的个性化测评、学习方案。该学习方案将针对员工的具体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方式进行,至少历时三个月,以英语学习为主,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语种,比如日语的学习。该培训模式已在东软内部从事欧美软件外包的项目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结论

“全真企业案例实训教学+混合式语言学习培养”模式将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系统化,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反向制导推出需要考核的内容,并将其细化分解成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及课程,然后采用项目全真案例实训教学配合混合式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必备的知识传授给参训学员,当其通过标准化的在线水平考试系统考核合格后即可输出到企业工作,这种培养模式经过东软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9

关键词: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化;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侯守明(1972-),男,河南博爱人,河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孙现国(1978-),男,河南浚县人,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学科建设;李敏(1963-),男,河南濮阳人,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SJGLX332),主持人:侯守明;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校企一体平台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GGJS-298),主持人:侯守明。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2-0058-05

从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校企一体化是高职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共同关注、探索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校企一体化办学,是在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办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高级形态[1-2]。在职业学校深入实行“教产合作、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职业教育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

在校企一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国内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贺星岳等,提出了“三力”、“五共”、“四化”、“四度”的高职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及其基本范式[3]。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校企共同体建设,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4]。

但在校企一体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一体化教学生产实践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校企一体办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带来的教学计划安排和衔接问题?校企一体化中企业文化和教育文化的融合问题?校企一体办学中企业和学校的主体地位以及权利和利益分担分配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校企一体的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解决。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天海集团投资,政府公助的一所以服务汽车行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基于天海集团和鹤壁汽车学院搭建的校企一体化办学平台,构建了以服务企业、行业为目标,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汽车类专业的“一体三合四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分专业实践,实现了校、企、政府、行业、学生、教师等的多方共赢。

一、“一体三合四双”的内涵

“一体”即校企一体化,天海集团和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共建校企一体化平台,成立校企一体化委员会,实现设备共享、师资共享、协同发展,并在人才培养、招工就业、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运作。

“三合”即资源整合、工学结合和产教融合。资源整合,即企业把微缩的生产车间建在学院,把生产设备引进学院,把新员工的培训放在学院,把有经验的师傅放在学院;学院把专业的认识实习、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放在企业,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工学结合,即学生学生的实践内容来源于企业又不同于企业,课程的内容注重实用性,由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编制校本教材,采用项目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完成课程学习;学生生产性实习与企业新近员工的培训相一致,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产教融合,即教师在生产岗位上实施专业教学,学生在师傅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和生产性实训。企业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原理方法就是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要学习掌握的内容。

“四双”即学生双身份(学生既是学校学生,也是企业学徒工);教师双师型(教师既是学校教师,也是企业技术人员,反之亦然);教学双任务(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完成生产任务);基地双功能(企业部分车间和学校实习基地都具有教学和生产功能)。

“一体三合四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企业自发的一种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校和企业的投资主体为同一单位,学校和企业的总体利益诉求一致,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学校是企业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企业是学生实习就业的“练兵场”和“大舞台”。学校办学资源与企业生产经营资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实习就业等方面能够做到统筹协同,极大地提高办学效益。

二、“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

为了保证“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院和天海集团共同成立了校企一体委员会,负责审议校企一体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专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协调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公室实行每周例会制度。专业委员会由学校专业教研室(系)骨干和企业对应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的骨干担任,负责组织研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提出实施意见。

学院要求各专业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对员工理论、技能的最高要求进行专业规划和建设,校企共同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主流技术,创新性地设置各专业课程,保证了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确立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如下:符合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技能需求,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将职业技能资格认证和课程设置紧密融合,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融入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和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5]。

由于天海集团是以汽车电子产业为主导的一家企业,根据其产业特点和用人需求,我们先期首先确定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试点,进一步扩展到“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两个专业。主要做法:

(一)专兼结合,校企共享,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保障,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企业、学校用人界限,采用专职+兼职,技师(工程师)+教师的方式聘用教学人员,积极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和学位进修、技能资格认证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主要措施有:

1.对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业采用校企双教研室主任制,建立每周例会制度,互通信息,安排专业教学和实践工作,研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企业的教研室主任负责收集整理行业企业专业相关岗位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并负责安排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训和顶岗;学校教研室主任负责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等。

2.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面向社会和企业选拔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在企业人事部门备案,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企业兼职教师享受外聘教师津贴,并可按教师系列评聘职称。

3.建立青年教师假期赴企业顶岗实习制度和校企双导师制度,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青年教师假期赴企业顶岗实习制度要求入职不超过三年的教师或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每年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践,并将其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的考核条件;同时学院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导师和企业实践导师,使青年教师通过两年左右时间站稳讲台,同时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

4.建立专业带头人聘任制度,采用特殊政策引进和聘用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发展规划和建设,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5.校企一体委员会牵头制定专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教师待遇和工作量计算办法,充分调动专兼职教师、外聘教师的积极性。

从2011年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以来,学院共聘用专兼职教师68人,其中企业实践指导教师52人,引进和聘用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5人。汽车工程系目前有有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中青年专业教师中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占60%以上,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13年,在校企专家老师的共同指导下,由汽车系选派的1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入围总决赛总分排名第三,并荣获全国二等奖。

(二)立足行业企业,面向区域,打造校企一体特色专业

河南省目前有郑州宇通、奇瑞汽车、日产汽车、海马汽车等多家整机生产厂家。鹤壁市将汽车电子产业作为四大产业之一重点支持发展,目前建立了鹤淇一体汽车产业园区,引进了华晨汽车、航盛电子等知名企业;天海集团是国内生产整车线速、接插件等的龙头企业。因此,学院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面向国内汽车产业链及后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设立了汽车、机电、管理类、信息类四大专业群,专业之间优势互补,同时节约办学资金。学院的汽车电子技术(含线束设计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目前为学院的特色专业和校企一体化重点建设专业。

在校企一体化特色专业的建设上,采用教学大纲(学校)+培训大纲(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将学院的教学计划与企业的培训计划紧密结合,校企一体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采用模块化理论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分类整合,结合职业技能人才鉴定和认证需求,制定考核方案,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专业实习实训所需的设备,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解决: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车间、汽车4S店,保证了学生接触的设备是目前行业企业的主流设备;改装尚有利用价值的企业闲置或废弃设备,制成教具或实训设备,同时建立陈列展示室,满足部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需求。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具专业等等;利用特色院校资金和企业自筹,采购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满足实训专业和人才培训需求;基于鹤壁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实现中职、高职、企业实习实训设备的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此外,通过建立“厂中校,校中厂”,方便学院内的理论教学与培训企业的实践教学的交替进行,使学院和企业的实训基地具有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的双功能。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建立虚拟实训室,满足了教学要求,也大大节约了设备采购资金。

学院实施专业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计划,聘请了十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老总,指导对口专业建设,定期开展各类讲座,开阔师生视野;实施专业带头人计划,负责实施该平台下专业建设各项工作。

目前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了5个专业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逐年修订;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多家,其中校企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8家,校内建有缩微的企业生产线两条,按生产模式组建实训中心两个。学院牵头成立的鹤壁汽车工程职教集团目前有本科院校4家,高职院校8家,中职院校8家,相关企业20多家。学院还根据企业需求,建立了中高职打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训设备、师资等方面实现了协同共享。

(三)更新理念,双纲并举,实施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制定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分别制定了教学实施计划,并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院启动实施了《关于编制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及课程大纲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要求每个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同时制订“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大纲,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为课程视野的优质核心课程,对生产性实习、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各环节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课程改革方面,企业教研室主任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共同制订实习实训方案,理论基础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实践教学占50%,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特色课程建设项目,促进校企一体专业特色课程的规范和实施。在课程结构上,建立了“文化基础平台+专业技能模块+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育管理上都渗透了“企业元素”,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学习制度。

专业实验室面向全院所有专业提供实践项目列表及实施方案,并在学期开始和期中教学过程中加强实习实训课程的督导和检查,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进行规范。

学院是以工科为主的职业院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很多相同之处,为了保证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学院打破系部界限,在全院成立“松散型”专业课程组,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手段,集体备课,定期研讨,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效率,弥补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教学质量。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理实一体化、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增强学习目标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第二学年分专业情况增加生产性实习环节;增加理实一体化课程比例,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以及特色专业课程的选择。

同时,积极改变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加大课程技能实践部分考核所占比例,并进行规范化建设,目前,多门课程实践技能考核占比达到50%;学院还积极引入网络考试平台,用于软件应用类技能认证专业课程考核,保证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学院董事会的支持下,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实施了小老板创业计划,每年选拔3-5个项目,重点培养支持。通过开办创业讲堂,将创业指导、职业规划等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创业学生联系企业老总作为指导老师等方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创业。目前,由学生牵头,教师指导的创业项目计划已有3个项目进入孵育期,1个项目已经开始运营。

(四)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良好教学质量的保证,围绕试点专业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学院先后制定了“学生生产性实习管理办法”、“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办法”、“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督及考评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管理办法”、“学院年终考评与绩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奖促办法,为规范教学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管理上,充分考虑对口企业年度不同阶段用人需求,实行多学期制、分段式模块化教学、灵活学分制,引入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综合成绩评定制度以及职业技能资格认定等多种考核办法,最大限度减少学校教学计划和企业生产周期之间的矛盾。多学期制打破了传统的两学期制,根据汽车企业生产和用工特点,适当调整或增加学期数,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学校和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训环节时间上的一致性。如将每年6-9月份作为学生企业实践学期,部分专业11月至次年1月作为单独学期,相关专业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到对口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学生既参加实践又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则采用工资+奖金方式回报学生,实现共赢。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类整合,采用小集中授课和固定时间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专业课程学习需求。灵活学分制是指可以用在企业实践、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创业计划等经历经考核后替代相关课程学分,学生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就可按期毕业。综合成绩评定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评价,实践技能考核在单门课程中占比可达60%,同时在实训课程中借鉴大学生数学建模的组队方式,引入三人分组团队考核机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校企一体专业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由教务处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组织牵头,各系部及专业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

2011年10月以来,围绕汽车电子专业(线束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院在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计划、实习实训方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修订了2011级和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习实训计划。同时围绕学生实习和实训、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定了校企一体管理、培训、认证、考核方案。汽车类专业一年来已经在天海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建立了7个教学岛,8个实训中心,在校内建立了一条教学型生产线和一条实训生产线,并先后组织6批近千名学生赴企业生产性实习实训,为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还通过这种方式缴纳了学费,实现了职业院校真正的“零学费”入学;校企一体化专业的“入学及就业”模式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学院2011级毕业生先后赴长城汽车、宇通客车、航盛电子、天海集团等企业顶岗就业实习,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得到了企业认可,受到了企业的好评,部分学生已经同上述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汽车技术服务于营销专业的35名毕业生提前半年已经被当地的4S店订购一空。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连续三年成为报考热门专业,招生规模每年达到350人以上,试点专业的学生除了直接在天海集团及下属公司实习就业之外,还分别被选送至奇瑞汽车、航盛电子、宇通客车等国内著名企业就业。两个专业也先后在2012年、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汽车检车与维修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学院在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特色院校。

基于校企一体化的“一体三合四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入企业的投资,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节约办学资金,还有利用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人才,减少就业压力,并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组织形式的实施,是对企业命名班,订单班等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提升,对解决新办民办院校招生就业难,企业招工用人难的双重难题有现实意义。实践证明,这种“一体三合四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扩大招生规模,转变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费重阳,张巾帼,刘金h.校企一体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2(3):26-27.

[2]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0):143-148.

[3]贺星岳,邱开金.基于校企合作“一体化”的高职教育流程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1(1):61-64.

企业人才培训方案篇10

关键词:项目导向教学理实一体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指挥棒,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校内和校外专家组成。技工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人才需求情况,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正确处理职场需求与实际教学的关系,使人才培养方案有超前意识,使培养的人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一、室内设计行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室内装饰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市场的兴旺发展,室内装饰行业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到2010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工程产值超过2.1万亿元;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工程总产值力争达到3.8万亿元,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企业总数力争控制在12万家左右,从业者总数力争达到1800万人,比2010年增加300万人,增长幅度为20%。

目前,从事室内装饰的设计人员,科班出身的并不多,国内不同类型的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也较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落后,与市场脱节。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理论课时较多而实践课时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的真实案例较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觉得学习过程枯燥、无聊、难于接受,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习,由于缺少真实的工程项目的教学,没有机会参与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绘制的施工图不规范,图样表达不完整,在设计中不能灵活运用装饰材料,制作的图样也与实际脱节,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构建“项目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所在学校在品德、技能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结合专业教学的实际,改革并实施“项目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我们要在教学中引进企业的真实项目,以项目为引导,将生产内容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校企共同开发的、对接于室内设计类岗位的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创新教学内容,将生产内容融入教学,即以实际工作项目引导学生学习。其次,为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对原有课时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和顶岗实习)、拓展课程(素质特色课程和其他课程)、技能等级证考核课程等。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我们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到课程中,做项目的过程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将考证复习和毕业设计作为校外实习前综合检验学生水平的与企业对接的课程。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符合室内装饰行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合作单位,学校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共同评价教学效果,让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实施“项目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构以工作项目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按照“项目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突出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核心岗位能力标准和新课程标准,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将“学”和“做”相融合,使学生逐步适应职业岗位,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根据典型工作岗位以及工作任务,通过调研和校企合作,剖析专业服务面向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根据岗位实际,遴选典型工作任务,再转换为学习领域,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其过程如下。

第一、二学期:完成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学习。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设置以适度、够用为原则,重点加强设计基础类课程,例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手绘效果图等;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软件工具课程,例如,photoshop、CaD绘图、SketchUp等;加强室内设计基础理论课程,例如,人体工程学、设计形式和风格;加强专业基础课程,例如,室内设计制图、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等。在每门课的教学中,我们都引进了大小不同的项目,通过模拟或真实的项目开展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第三学期:在3dmax+vray效果图设计制作、家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软装设计、会展空间设计等专题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整体采取项目教学的实训方式,结合第一、二学期的内容,用串联式课程群组的形式将课程内容进行纵向串接,让学生完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基础实训,实现岗位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第四学期:通过较复杂的商业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等公共空间专题设计课程,总结前期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考证复习,确定学生发展的方向并发现不足,完善职业应用能力,达到再次综合提高的目的。毕业设计采取模拟实训或真实企业项目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完成专业服务面向职场综合岗位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年:顶岗实习阶段强调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学校指导教师与学生都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设计制作,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与学校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爱岗敬业、守时、诚信等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贯穿顶岗实习的始终。

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构建项目制课程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室内装饰设计行业技术领域内的岗位需求与划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通过课堂教学―企业实训―社会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共同围绕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室内装饰设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效果图设计的工作过程为教学主线,分析岗位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重组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设计。专业教学主要涉及建筑物的不同空间类型,每个项目均以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效果图设计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效果图设计等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根据载体代表性强、岗位能力相对独立的特点,侧重施工图设计、效果图设计等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教师每讲一个环节,就要演示操作这个环节,学生就要练习这个环节,在不同空间类型建筑物的专项技能重复操作中,提高专项技能。

(3)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材,配备具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配备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充分保证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使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2.校企互动的培养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和生产性实训以项目为任务,每个项目都按照咨询(信息收集)、决策(分析决策)、计划(计划安排)、实施(项目实施)、检查(项目检查)、评估(评价改进)六个步骤进行设计,并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分别在学校和企业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为了实施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应当通过多种合作形式搭建合作平台,例如,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

企业方面:由合作企业提供校外的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并指派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生产性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岗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增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共同监控教学过程,保证教学效果。

学校方面:学校要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调研得到的信息,结合专业特点,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方案。学校向企业输送高技能型人才,承担企业骨干人员的培训任务。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校企合作例会,并按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生产性实训:在第五学期开展生产性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企业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顶岗实习:在第六学期,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五、小结

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起到指引的作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室内设计市场调研,重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引进企业项目到课堂教学中,构建和实施“项目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飞跃,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