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专项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4:31

污水专项规划篇1

一、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目标《衢州市排水专项规划》是根据《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家最新的相关规范而编制的城市重要专项规划之一,《规划》着重从雨水和污水两方面入手,提出规划目标和规划标准,指导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有效地防止城市水污染、保护水环境、防止城市内涝。

(二)规划内容规划方案在全面分析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对上一轮城市给水排水专项规划进行实施评估,对城市未来的供水量和污水量作了预测,规划了城市各片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工程系统。专项规划对城市的水系及雨水管道进行了规划。规划还制定了近期(至2020年)建设计划,包括市区污水工程近期建设计划,内含污水厂的扩建或新建、污水提升泵站的新建或改造、城市各片区污水管道的新建或改造,以及雨水工程近期建设计划,内含城市各片区需建设的雨水泵站、雨水管道等,规划数据十分庞大,并具体核定了建设(或改造)内容的位置、规模、长度、建设年限等各要素。最后,规划方案对近期项目投资进行了估算,该规划预测市区至2020年需投资污水工程约6.9885亿元,雨水工程约需13.1782亿元。该规划确定城区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近期(2020年)为80%,远期(2030年)为8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近期为90%,远期为95%;污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达到一级排放标准a或B标准。

(三)污水处理现状1.污水处理设施。市区目前有5座污水处理厂,分别是市污水处理厂(现日处理量约8.5万吨)、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2万吨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东港污水处理厂(已建能力为1万吨,实际日处理只有0.24万吨)、沈家污水处理厂(已建能力0.3万吨,扩建能力0.4万吨已完成即将投入使用,现实际日处理只有0.06万吨)、巨化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能力为1.44万吨,实际日处理1.3万吨),这样市区目前实际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每日为10.1万吨。2.污水收集管道。中心城区已基本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基本做到集污纳管;西区污水收集管道按规划全部实施到位;巨化厂区污水管网完备,生活区污水主管已建成,但其收集支管未建成,以致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排水体;高新园区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管网系统按规划基本实施到位;东港工业园区内由于现状污水处理厂“小而多”,造成污水管道建设较乱,特别是目前的沈家污水处理厂由于截污纳管工程滞后,以至厂里污水收集较少,该片区排污大企业均为自行达标处理后排放,而生活污水及部分小企业污水直接入乌龙沟造成较严重水体污染;衢江新区污水管道已基本建成汇集到城东污处理厂,但由于城东污水处理厂还未正式投入运行,以至目前该片区的污水未处理而直接排入衢江;城北片区由于污水管网未成体系,以至现有项目的污水经各自简单处理后直接排入信安湖水体。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的污水治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与有关科学规划作指导外,还与各建设主体是否重视污水处理、能否按规划实施、建设的时序、污水处理工程的管理及政策等直接相关。目前,市区的污水治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市区各建设主体的治污意识有待加强。由于市区建设主体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统筹较难,特别是诸如污水处理设施这种城市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问题,地下管网的连接连通问题,易受投资及建设时序的影响。市区污水工程规划建设未形成一张总图管理机制,有的建设主体“重地上、轻地下”等观念仍然存在。市区污水治理与防控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解决方案。2.污水处理设施未按规划实施,造成城东片污水处理厂布局“小而散”,治污效率低下。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2005年编制的污水专项规划,东区建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东区污水,2007年3月市住建部门按照这个思路编制了工程可研,并得到了省发改委的批复。但由于投资及建设主体想法没统一,最后采用了分散各建污水处理厂的方案,致使东区污水处理厂布局“小而散”,造成管理困难,运行成本高,工程成果不明显,污水治理与防控效率低下。3.收集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率较低。衢州市水业集团目前最高日供水量约为16.8万吨/日,巨化生活水厂最高日供水量约为2.3万吨/日,市区自备水源量约为11万吨/日(不包括巨化工业用水),合计30.1万吨/日,目前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为8.8万吨/日(巨化除外),考虑到给水漏扣率和工业用水重点利用率及部分冷却水等因素,我市污水的收集率也是较低的,同时,市区目前污水处理能力已达14.74万吨/日,而实际污水处理量仅为10.1万吨/日(包括巨化),特别是东区已建成的二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负荷很低,沈家污水处理厂现状污水处理负荷为20%,东港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也仅为18%,因此衢州市区目前污水治理的重点是抓紧建设污水收集管道,而不是扩建污水处理厂。4.污水处理厂管理体制不统一,工程投资效益不佳。由于市区污水处理厂管理主体多样,体制不一,造成一些不符合规划总体布局的污水处理设施尚在建设中。如沈家、东港污水厂不符合规划总体布局,中期都将取消。特别是沈家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能力为3000吨/日,原主要负责衢江化工园区工业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由于沈家工业园区整体搬迁,加上周边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污水管道未能及时建设,现仅有南山路沿线企业排放的污水和少量用槽罐车输送的工业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日处理量只有600吨/日,处理富余能力很多,如现在扩建的4000吨/日的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后,污水管网建设不抓紧跟上,将导致更多的处理能力闲置,造成工程投资效益更差。5.市区雨污混流仍然存在,直接污染信安湖。根据环保部门统计,市区衢江信安湖流域有各类大小排污口112处,其中污染严重的排污口38处。由于雨污混流的存在,导致很多雨水排放沟渠、水系成为污染严重的排污口。如双水桥排渠、双港园区大排渠、回龙排渠、白沙溪、巨化东西排渠、乌龙沟等,由于受上游工农业及生活污染,均为劣V类及V类水体。

二、规划实施的建议

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的“五水共治”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举措,深得民心、切合民意,这必将载入史册。结合我市的实际,笔者认为,“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治污工程虽然是全方位的、多领域的,但重中之重理应是城市,特别是作为衢州市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市区,这里集聚着市域范围内最多的工业企业和城市人口,其产生的污水数量最多,我们抓住市区的治污就是抓住了衢州“五水共治”的牛鼻子,它既是效率最高的也是效益最大的民生工程,它将直接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创造基本条件,为广大市民改善人居环境,为城市信安湖及下游的水环境提升提供保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责任,严格组织实施规划新一轮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和雨水排放设施等规划已完成,这为市区“五水共治”中的治污水和排涝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规划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待市政府正式批准后,将各片区的相关规划内容分册分发给各建设主体和相关管理监督部门。有了规划这只是科学治水的前提,今后的关键是抓好专项规划的实施。首先,要充分发挥市政府办公室下文成立的“市区排水专项规划实施工作协调小组”的作用,因为城市地下污水管网的有序、协调建设及污水处理设施的统一布局比城市地上的各项建设更为复杂和重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非常需要由市协调小组来协调、监督市区各建设主体在统一实施排水专项规划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其次,各建设主体必须严格按专项规划的要求建设各自区域内的相关污水和雨水设施,必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必须舍得投资,按规划方案确定的管线走向、大小及标高等技术指标,确保各区块之间的排水设施相互对接和协调。第三,要加快市区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从市区排水专项规划的分析中可知,市区治污的当条之急是要加快集污纳管工程,充分发挥市区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功能,真正达到治理城市污水的目的,对此,各建设主体要按照规划的要求排出治污“补课”工程的线路图和时间表,建议市政府要将其列入重要的考核指标。

(二)整合资源,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城市地下的排污和排水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也非常巨大,但也是必须与其他建设工程同步推进的配套工程。一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年初国务院已专门发文要积极支持城市排污排水等地下工程的建设,各建设主体要高度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动态,按照规划包装项目争取资金,同时,各建设主体收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土地出让金要首先保证地下管线保质保量的建设需要。二要按照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的要求,科学确定各相关项目的建设时序,避免建设的浪费。三要进一步提高规划意识,坚持“集聚集约发展”的原则,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范围和发展时序,尽量避免“飞地项目”的出现,这样,既可节约大量的排水设施建设经费,又可确保城市每个建设项目所产生的污水能及时得到处理后排放,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源。

污水专项规划篇2

黑龙江省重点镇具有空间布局分散、镇区人口规模较小的特点,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污水量小于1000m3/d占13.1%,1000~3000m3/d占60.6%,大于3000m3/d占26.3%。重点镇一般以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城镇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水质一般为BoD<200mg/L,CoD<350mg/L,pH=6.5~7.5,SS<300mg/L,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可生化性好,且水量的波动较大。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建有排水管线的重点镇其中合流制占62%、分流制占24%、混合制占14%。现有排水管道总长度554.3km。其中污水管线197.1km,雨水管线84.9km,合流管线272.3km;已建污水处理厂8座,其中投入运行的6座,大部分重点镇城镇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二、重点镇污水处理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空间区域发展不平衡

全省重点镇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刚刚起步,根据调查显示,污水处理厂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关镇及黑龙江省西南部经济条件较好的重点镇中。大部分重点镇没有污水处理厂,虽然污水排放量较小,但城镇数量多、基数大,容易形成较大的面源污染。

(二)缺乏相关专项规划

大部分的重点镇没有排水工程相关的专项规划,根据本次调查资料显示仅有12个重点镇有污水治理或处理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作为指导排水工程建设、政府部门决策以及申请财政支持的重要依据,各重点镇有关部门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尽快编制完成针对性、指导性强的专项规划工作。

(三)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来源单一

目前省内的排水工程设施建设属于市政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投入,但是由于重点镇发展基础薄弱,规模较小,而国家需要开工建设的项目又比较多,很难争取到国家的专项资金来建设污水工程设施,即便是争取到一部分资金,但相对于巨大的工程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四)缺乏相应的运营管理机制

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实行的是由政府部门承建、管理的“公共事业”模式,这种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有诸多弊端。首先是较高的运行成本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负担,根据本次调点镇中已建污水处理厂8座,其中6座投入运行,平均每年运行费用200~300万元,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财政负担。

(五)水温变化大,对处理工艺的选择具有较大挑战

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5℃~5℃之间,冬季(12月、1月、2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一月平均气温-30.9℃~-14.7℃。黑龙江省重点镇较分散,特别是冬季气温低,污水处理冬季运行具有低温时间长、水温低、进水污染物浓度高、污泥活性较弱等特点,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不利于污水处理的进行,因而进入冬季运行时应强化自身运行管理,应对冬季运行的不利因素,确保污水处理厂冬季高效运行,从而稳定达标。

三、重点镇污水处理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污水专项规划加强规划统筹,严格规划

管理以总体规划为前提,结合城镇发展实际情况,考虑相关专项规划要求,以创新意识和长远眼光完善污水专项规划,达到长期应用的目标,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对城镇地下管线实施统一规划管理。

(二)健全管理体制,利用市场机制加强管理

首先,健全镇级政府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镇级财政的资金实力,实现事权和财权的相互匹配。为基础设施更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基础条件。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策划合理的商业模式,利用市场机制,引入市场主体,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再次,在建设运营中,需要结合我省空间区域“点多面广量小”的特点,设计可行的商业模式和架构(如打捆招标、DBo等),引入市场主体,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做到政府负责监管、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营。

(三)转换投融资主体,推行市场化融资模式

在融资上应使项目实现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的关键之一,是项目要具有一定的规模。而黑龙江省小城镇普遍规模偏小。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以县为融资单元,弥补规模偏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采取布局分散,管理集中,项目组团招标等措施,加强项目的可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市场化融资的优点是投资主体明确,能够快捷地引入社会资金。市场化融资模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ppp(公私合作)等多种融资模式,近年来随着ppp模式在我国应用趋于成熟,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融资困难以及监管不力等问题。中央“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政策提出,ppp模式在小城镇污水处理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四)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适宜技术

污水专项规划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治理城镇生活污水为主线,以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为落脚点,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第二批污水处理设施县提前开工建设的工作部署,推进生态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根据城市未来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污水处理设施按照近、中远期规划分步、分阶段进行建设,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2、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根据我县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三都工业园区基本情况,合理确定我县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既要适度超前,又不浪费;在遵循规划的前提下,统筹设计,确保配套管网与污水处理能力相配套,确保配套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3、依法运作,超常推进。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建设基本程序,统筹安排,合理计划,认真实施。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明确的时间要求,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创新办法,确保工程建设既合法又合规。

三、主要目标和运作方式

1、主要目标。总体建设目标是:2011年12月1日开工建设,2012年12月31日正式投入运营。

2、运作方式。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由省统一规划、统一融资、统一设备选型、统一工艺流程,厂网同步,协调推进,具体由县政府组织实施。

四、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项目选址:在充分考虑把三都工业园区污水纳入县城污水处理设施范围的基础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建议选址位于三都镇黄田村刘家段组(原长红总厂斜对面)。

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水提升泵站和截污管网。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建设规模确定为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1万吨,同时按远期3万吨处理规模预留建设用地。

3、项目法人:明确该项目的法人单位为县供水公司。该公司承担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职责,项目资金管理与财政往来结算约束挂钩。

五、工作步骤及时间要求

1、2011年8月15日完成污水处理厂选址

2、2011年8月25日完成工程地质勘察现场作业

3、2011年9月1日完成城市排水专项规划和审查

4、2011年9月15日完成环评报告与审批

5、2011年9月18日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和

调整

6、2011年9月20日完成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初

设代可研)、管网初步设计

7、2011年9月30日完成土地预审

8、2011年10月20日完成厂、网初设的审批

9、2011年10月30日完成土地审批(占基本农田的除外)和厂、网施工图和施工图审查

10、2011年11月15日完成融资有关工作

11、2011年11月25日完成厂、网施工和监理招标工作

12、2011年11月30日具备开工条件,完成施工许可

13、2011年12月1日厂、网同步开工建设

14、2012年1月15日完成设备招标

15、2012年7月31日完成土建工程(含水电)

16、2012年9月1日完成设备安装与调试

17、2012年11月1日完成污水处理厂辅助设施,城

市截污干管建设

18、2012年12月1日完成菌种培养、运行调试

19、2012年12月31日正式投入运营

六、工作措施及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杨玉平担任,副组长由常务副县长、副县长左全发担任,县发改委、宣传部、建设局、财政局、环保局、国土局、监察局、审计局、城管局、法制办、镇、三都镇等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县发改委主任罗光辉同志兼任。

2、明确工作职责。县发改委负责项目报批及争取国债资金;建设局作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建设方案、招投标、工程进度、质量安排等工作;财政局负责争取国家、省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办理借款手续,指导和监督实施主体建立基建专户,监督项目实施主体借款使用情况;宣传部负责组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环保局负责污水处理厂的环评、报批等前期工作,以及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排放的监督管理;国土局负责项目用地预审报批和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监察局负责对项目建设责任制落实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效能监察;审计局负责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资金和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运行专项奖励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物价局负责出台污水处理费的开征及报批;行政服务中心协助做好有关招标事宜;永宁镇、三都镇负责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到实处。

3、成立项目工程部。为便于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成效,成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工程部,项目工程部由县建设局负责,工程项目部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组成,必要时对外聘请有一定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经验的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项目工程部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事宜。

4、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一是要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专项跟踪督查机制,形成定期督办、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制度;二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自身工作失误而影响我县污水处理设施顺利实施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5、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参照全省第一批污水处理厂单体建筑建设必须达到设区(市)优良工程以上的文件要求,一方面,在工程招标及施工合同中,必须明确工程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合理使用。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施工队伍,要实行公开公平招标竞争,择优确定。要加强工程监管力度,派出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业务技术人员进行监督施工。

污水专项规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为指导,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结合截污治污、河道清淤、引水冲污等措施,多管齐下,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全市河流的脏、乱、臭的现象。

二、工作目标

从20*年至20*年,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办法,分区域建设,分阶段实施,使全市13条主要河流的水质得到根本改变,一河两岸的景观得到彻底美化。要做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显著好转,三年彻底改观。到今年年底,要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长效的河流整治工作机制,完成污染治理、引水冲污、河道整治、沿岸绿化等专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以一到两条河流为试点,探索整治办法,积累整治经验,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到2009年,要基本完成试点工程建设工作,试点河流的整体环境质量要有根本性好转。要在试点河流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其余河流的综合整治工作。到20*年,要全面完成各项整治工作并取得预期成效,全市河流的脏、乱、臭的现象得到彻底根除。

三、具体要求

(一)工业污染得到彻底治理。沿岸工业企业按要求配备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消除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现象。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未经环保审批的污染项目,一律予以关停。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年内完成46家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杜绝偷排污染物的行为。

(二)城镇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沿岸万人以上的城镇分期分批建成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确保镇区生活污水得到妥善收集和有效处理,减轻生活污水对河流的污染。杰洲污水净化厂及共和污水处理厂要加强管理,保证满负荷运行。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要在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址山镇、雅瑶镇、龙口镇要在年内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2009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古劳镇、桃源镇和鹤城镇要在2009年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当年投入运行。

(三)畜禽养殖业实现规范化管理。做好畜禽养殖专项规划,划定畜禽禁养区,实现养殖业的定点发展,规模经营和规范管理,对污染严重、没有配备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不达标、群众反映强烈的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面清理拆除。确保畜禽废水的污染问题得到解决。改变农村散养方式,推广集中圈养模式,实现农村养殖污染的集中处理。

(四)农业面源污染大幅降低。严格控制化肥的施用种类、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大力发展生态种植,推广使用有机肥,禁止施用毒性大、残留高、难降解的劣质化肥,减少农药在河水中的累积和河道中的富集。

(五)河流自净能力得到增强,水体容量得到提高。合理调配全市的水资源,科学调度全市各大湖泊、水库的流量,充分利用上游湖库增加河流的自然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有条件的河段,要建设引水工程,增加河流的常年流量,提高河流水体容量。

(六)沿岸景观得到美化。对河床淤积的河流进行清淤疏浚,保证河道畅通,消除河床底质对河水的污染,加快河流恢复和生态重建速度。清拆两岸控制范围内的违章建筑,清理河堤范围的垃圾堆放点。在流经各个镇区的河段,加强河岸绿化美化,建成一批沿岸景观,建设一些河岸美化亮点工程。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河流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是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直接体现,是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提升我市环境总体质量的重大举措。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做好这项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上下齐心,各级联动,全力以赴打好河流整治攻坚战。市政府成立由黄国常市长任组长、冯伟华副市长任副组长、各镇(街)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鹤山市河流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整治工作,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主任:冯伟华副市长,副主任由各镇(街)分管领导和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成员由市有关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负责整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要切实加强河流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将整治任务直接分配到分管领导,实行市领导分工挂钩包干制度。各镇(街)要对辖区内的整治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保证各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为实现河流整治工作目标,各镇(街)、各职能部门必须明确自身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整治工作。

市政府负责对全市河流整治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将河流整治纳入镇级实绩考核,并制定方案和实施办法,组织实施河流整治考核工作。跟踪督促各镇(街)、各部门按照工作安排完成各自任务。

各镇(街)负责制定本镇(街)河流整治方案(*河整治方案由市水利局负责制定),并对辖区内的整治工作进行具体落实,安排整治资金,组织本镇力量,协同各个相关部门做好整治工作。在做好现有污染源治理的同时,要对本辖区的村级山地、坑地、洼地等土地出租进行核审,严格把关,决不允许上污染的工业和养殖业项目。

市发展改革局负责对整治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将各项整治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重点投资项目计划。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和协调落实各项整治工程所需的建设资金。市建设局负责指导、督促各镇(街)做好总体规划,并帮助各镇(街)做好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做好各镇(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各项整治工程所需用地的落实。

市环保局负责污染源企业的排污监督管理,对违法排污行为予以查处,负责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工作监督管理工作。

市农业局负责农业污染源整治工作。编制全市畜禽养殖规划,划定畜禽禁养区,审批新上的畜禽养殖项目。

市水利局负责组织河道清淤、堤岸整治工作,配合各镇做好清拆河流两岸违章建筑,清理河岸露天垃圾点等工作。合理调度湖(库)资源,研究探索引水冲污的可行性,编制引水规划和专项研究报告。

市经贸局、市科技局负责编制工业产业调整规划,指导和督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广最新的节能降耗技术,降低能耗物耗及污染排放量。

污水专项规划篇5

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提速办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企业服务,主动提供优质、快捷、周到的服务,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审批时限在原承诺的提速时限内再提速50%,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今年以来,共受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88件,环评审批执行率100%。

(二)严格环评审批制度,注重专家技术审查,把好建设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四个不批”和“两个停止”,根据项目需要,组织专家现场勘查,分析论证,并依据专家审查意见,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址合理性和环评报告的编制质量等提出评估意见,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科学判定,形成评估报告,充分尊重和严格执行专家评审意见,利用技术支撑,专家把关,提高环评报告的质量,使环评报告的内容达到审查的技术要求,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科学、正确的管理依据。

(三)强力推进战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遏制污染,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我局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文件的要求,采取座谈会、调研等多种方式督促和协助市、县工业园区积极开展规划环评和报批工作。先后下发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提高环评审批质量,加快行政审批、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的意见》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管理工作,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意见的函》文件,将规划环评工作确定为我市环境管理工作的工作重点,并对规划环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工业园区(扩区)、汉源县万里工业集中区、石棉县竹马工业集中区、天全县、荥经县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报批工作,其余各县的规划环评也在紧张的编制和审查过程中。

(四)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管,确保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严格执行《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管,对我市年以来已审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未经环保验收长期进行试生产的项目,下达限期验收通知书,限期内未通过验收的,一律责令停产;对环保“三同时”落实不到位的项目一律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不到位的项目一律依法严肃查处。全市开展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检查130多人次,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63份,目前,这6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环评审批工作和整改任务。

二、按照《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坚持突出重点,狠抓总量减排。

今年,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年政府目标管理指标中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为:相比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削减1.97%;氨氮排放量削减2.36%;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0.5%,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削减0%,今年减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待国家环保部核查后确认,为完成污染物减排工作,我局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落实目标任务。为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在今年上半年,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市环保、经委、住建、农业、公安、交通、统计等7部门签订《“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同时市政府目督办以政务目标的形式向各县(区)下达了今年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根据省环保厅《关于通报年重点减排项目的函》精神及年度减排计划并经市政府同意,由市环保局向各县(区)人民政府通报了年重点减排项目,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充分认识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二)细化减排措施,加强督促指导。一是今年年初,根据减排年度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并上报了我市年度总量减排计划;二是对重点减排项目实施月调度制度,每月上报减排设施运行情况;三是对区县的总量减排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四是加强信息报送,今年共出总量减排工作专报11期;五是做好总量核查准备工作,今年七月,接受了国家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对全省减排情况的核查,目前正在准备年底核查。

(三)积极寻找载体,强力推进各行业减排。一是以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强力推进工业减排。今年,完成了荥经县凰仪乡公司煤炭二厂、省熊猫王酒业酿造车间、石棉县弘盛实业有限公司、市荣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名山县廖场荣兴机砖厂、市观化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天力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泗坪水泥厂立窑生产线、二郎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省宝兴县灵关水泥有限公司等9家工业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预计削减化学耗氧量7.58吨,氨氮2.12吨,二氧化硫246.7吨,氮氧化物68.1吨。二是以生活污染治理为重点,积极推进工程减排。完成了市污水处理厂、石棉县污水处理厂、天全县污水处理厂、艾华电极箔制造有限公司等4个生活和工业源工程减排项目,预计削减化学耗氧量738.66吨,氨氮90.76吨。同时,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已经进水调试。三是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为试点,探索农业源减排。完成了宝兴县全兴养猪专业合作社、汉源县三锌养殖场、熊猫乳业有限公司养殖场等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四是以重点行业全口径统计为突破口,细挖管理减排。对金安浆业有限公司开展全口径统计,削减化学耗氧量758.48吨,氨氮35.88吨,二氧化硫935.42吨,氮氧化物103.05吨。

三、突出重点行业,加强污染治理,确保环境安全。

(一)实施挂牌督办,助推和谐,环保限期污染治理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年,我市列入省政府挂牌督办污染源综合整治环保民生工程企业共5家。其中,工业企业3家:汉源县汉源锰业公司、汉源宏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宝兴县汉龙石材有限公司,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2家:汉源三锌养殖场、宝兴全兴养猪专业合作社,均为环保民生工程。到目前为止,以上5家省政府挂牌重点污染源污染限期治理企业已完成治理工作,并通过验收。

(二)开展流域污染防治,防治城市大气污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一是认真开展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省环保厅监测结果表明,我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29天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年流域水质指标及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省控断面水质青衣江龟都府出境断面、青衣江水冲坝控制断面、大渡河三谷庄出境断面优于国家规定的三类水质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56分贝以内。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和监管,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今年开展了市区年度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认真落实了《省关于落实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方案》,完成了《市年度城市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评估自查报告》,完善和强化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各项保护措施,建设备用和应急水源,建立完善饮用水源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应急管理体系,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四、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一)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并下发《市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年度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工作目标和整治进度要求,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为环保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市辖7县1区人民政府均按照要求及时制定年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扎实推进环保专项行动各项工作。

(二)结合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突出工业企业暗访暗查,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按照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环保局自4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监察环保专项行动,先后派出3个生态环境监察专项整治工作现场检查组分赴各县(区)开展工作,相关部门配合联动,合力开展执法行动,重点对国道G318、108线、省道S210线等公路干线两侧以及宝兴河、天全河、荥经河、大渡河沿岸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环境安全隐患的涉重金属、化工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对区域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矿山资源类开发加工项目和水电建设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并适时开展暗查暗访,切实履行环保督查职责。暗访暗查组利用夜晚和午休时间,采取突击检查等方式,对高耗能、石材加工、化工等行业40余家企业的厂区内外环境、生产车间、排污口等进行全面检查。暗访过程中,出动环境监察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企业100余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0件,办结10件,罚款5.4万元。

污水专项规划篇6

关键词:城市给水排水规划水量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有些城市由于预测规模偏大,建成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又有些项目由于预测规模滞后,影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各阶段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如果混淆不同阶段和相应的规范,不作调研,将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1 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给水工程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用地、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安排和水资源状况,提出各取水水源、供水系统的规划期内工程水量、水质目标和设施布局。

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给水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

(1)给水规范所提指标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期内(一般为20年)的水量预测,并按此控制水资源和提出总水量规模,由于城市用水有逐步增长的过程,因而近期指标要大幅下降。

(2)给水范围所提指标是全国通用指标,选用时不能简单按照城市规模类别和分区进行套用,必须先对城市现状指标进行测算研究,按照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所采用的指标。由于编制给水规范所提指标是依据1991~1994年统计资料,该年段正处于用水高速增长期,并按照逐年增长的概念来测算。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紧短,节水措施的加强,高耗水工业的更新换代和工厂外迁等因素,城市供水量增长缓慢,有些城市还有所下降,使给水规范所提指标偏大。如南方某市1995年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723万m3/(万人·d),至2000年下降至0.577m3/(万人·d),2001年为0.603m3/(万人·d)。在编制总体规划时,确定近期(2005年)0.65m3/(万人·d),远期(2020年)0.75m3/(万人·d),而给水规范建议指标为0.8~1.2m3/(万人·d)。

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由于用地性质和供水条件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一些水资源不足的城市和供水距离较远的地区,更应强调节约用水,采用多种措施降低耗水量,其综合用水量指标也应大幅下降。

(3)给水规范所指人均是指户籍人口,未包括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目前一般采用城市人口数(指户籍人口及暂住一年的人口),因而选用指标时要考虑人口数的内涵。流动人口的用水量一般已计入指标中,不单独计算。

(4)有些城镇集中发展一种或几种工业,形成产业规模,其工业用水量所占的比重较大,不符合一般城市的组成结构,但与人口数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可采用生活、工业用水比例法,即用人口增长数,人均居民用水量及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比例来推算今后的总用水量,有一定的准确性。

(5)在城市中用水量较大且水质要求低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工业企业,如当地有取水水源应自建供水设施,其水量不计入城市给水水量规模。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应限制工业自备水源供给生活饮用水。

2 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

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以下简称排水规范)中关于城市污水量预测方法提出:城市污水量应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用户和自备水原供水的用户排出的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组成,城市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其中对污水排放系数提出0.70~0.80的数值。而排水规范中对排放系数的内涵未作细致的说明,笔者认为,实际影响污水水量有下述因素:

(1)给水日变化系数。由最大日给水量,折算成平均日给水量,其数值应根据当地实测数或给水规范提供的数据确定。

(2)产销差率。城市给水厂供出水中包括计量用水及非计量用水,其中计量用水除工业冷却水外一般会产生污水水量;非计量用水包括漏失水量,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消防用水等,这些用水不产生污水量,不进入污水系统,一般占供水量的12%~20%,

(3)产污率。指用户产生的污水量与用户的用水量比值,即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产污率与工业性质、城镇卫生设施等因素有关,一般取0.85~0.90。

(4)截污率。指进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量与产生的污水量之比值。截污率与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善程度等因素有关,要求规划期末在规划范围内都应达到100%是不可能的,即要求零排放是无法实现的。在规划污水管道时,截污率最高值可取0.9。

(5)处理率。指进入城市污水厂处理的污水量与城市产生的污水量之比值,是反映城市污水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分期建成的,近期规模应按接纳范围近期所产生的污水量和合适的截污率来确定。避免当前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偏大,进水量达不到设计规模的倾向。

(6)自备水源产生的污水量。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有自备水源的工业,若其污水水质符合接管标准(或经过厂内治理后达到接管标准),一船均应纳入城市污水系统。若工厂远离市区,其排放污水水质又有特殊性或污水量很大,则应单独设厂处理。

(7)地下水渗入量及污水渗出量。目前一些城市的污水管道材质及接口形式较差,检查井破损,为节省电费,采用高水位运行方式,管道普遍受内压,污水向外渗出;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较高,易于渗入污水管道。渗入及渗出量很难测算,但造成很大损失,若按地下水渗入量1000m3/(km2·d)计算,一个100万km2的城市,每天增加提升和处理量10万m3,年增加费用约2000万元。笔者建议要提高管道和检查井的质量,考虑受内压的可能,对现有质量较差的管道采用内衬的方式,减少渗入及渗出量。

(8)雨水进入量。一般城市均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但由于城市街道、工厂、小区内部排水管道雨污分流未能完全实施,以及暴雨时路面积水、雨水大量进入污水管道。某城市连续5天暴雨,降水量242.5mm,污水处理厂进水量比同期晴天增加60%,一些中途提升泵站进水量增加1~2倍,给确定设计规模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雨污分流不仅要增加污水接入量,同时要减少雨水进入量,目前一些污水系统设计规模较大,睛天时污水量较少,但暴雨时又超过设计规模。因此,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是长期、细致和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若日变化系数采用1.2~1.3,产销差率、产污率、截污率均采用0.9,则进入城市污水系统的平均日污水量是城市最高日给水量的60%~56%(不计自备水源产生的污水量及地下水、雨水进入污水系统数量)。

3 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给水、污水量预测

分区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的深化、补充和完善,一般是分区、分块进行规划。专业规划则将给水、排水工程,按专业内容和需要单独进行规划。两种规划对水量预测不仅要进一步核实不同规划期的总水量,而且要提出各地块的用水量和污水量。其预测的依据是:

(1)已经建成并不再改造的地块,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调查实际用水量及排污水量,如无资料,应取得建筑面积,客房数,工厂产品数等资料,根据指标进行推算。

(2)对尚待建设的地块,由于在分区规划阶段只知其性质和面积,尚未确定其开发强度及工业性质,可以按照给水规范提出的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推算。从今后加强节约用水、降低产品耗水及提高回用率等角度来衡量,这些指标应予降低,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使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趋向完善和准确。

(3)各分区分块计算水量之和应与城市总水量大体相符。各分块水量是规划阶段计算给水管网系统和污水管道系统的依据。

4 开发区的给水、污水量预测

目前大量兴建的开发区往往只确定开发区的总面积,有一张总体布置图及大体的工业性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变化很大,要确定其给水量和污水量十分困难,建议采用下述方法:

(1)开发区采用单位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比较合适。根据调查,综合性开发区采用0.6~0.7万m3(km2·d),高新技术开发区采用0.3~0.4万m3(km2·d)为宜,对化工、冶金等大型工业区则按实际确定。

(2)开发区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预测水量时重点应满足近期需要,控制最终规模,逐步扩大,避免近期建设规模过大。

(3)目前开发区星罗棋布,在选址时,对取水条件及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往往重视不够,在缺水地区应避免引入耗水量大的工业,建成节水型的开发区,并应同步实施给水、污水工程。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不应引入,使开发区生态环境良好。

5 详细规划阶段给水、污水量预测

详细规划阶段已明确开发建设的强度及要求,居住区应有容积率、层高等指标,公共建筑应有建筑量、客房数等规划条件,给水、污水量应根据单位水量指标测算。

若居住区有1km2,建筑容积率1.2,户均100m2,有3人,人均最高日用水量指标300l/(人·d)(包括居住区内小公建、绿化用水),则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08万m3(km2·d),可以比较准确计算出居住区的用水量。

在测算污水量时,应计算产污率及日变化系数,不计产销差率及截污率。若产污率为0.9,日变化系数1.3~1.5,则污水量相当于给水量的70%~60%。

6 项目实施阶段给水、污水量预测

编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项目建议收时可以参照给水排水专业规划提出的水量规模,由于实施项目一般是近期和局部的,通过调研后作相应调整。

污水专项规划篇7

 

(一)饮用水水源地环保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1984年国家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及1989年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都做出明确规定;1989年,国家环保局与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及原地矿部联合颁布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饮用水源保护职责;1992年,国家环保局印发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纲要》,指导各地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1988年,国家环保局印发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并于1999年和2002年两次进行修订,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规定了明确的标准限值。2007年初,国家环保总局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将进一步规范各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及调整工作。正在进行的《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进一步突出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规定。截至当前,我国初步构建了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法律标准体系框架。

 

(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逐步深入

 

多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一直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督促指导地方政府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据调查,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包括县级市)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约2200个,其中约1500个已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从“九五”开始,在“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被列在突出的重要位置上。多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坚持对47个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进行常规监测并水质信息,2005年又在内部试行113个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月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督促并指导地方政府依据有关要求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三)饮用水水源环保执法检查进展顺利

 

2003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连续四年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坚决取缔一级水源保护区内非法排污口;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确保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不新增排污口。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务院六部门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作为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2006年7月,召开了全国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现场会议,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工业企业排污口,并组成了13个督查组赴有关省市督查专项执法检查工作。2006年,全国共检查饮用水水源及各种取水点1万多个,查处违法企业1900多个,取缔和搬迁了危及水源安全的1400多个污染源,查处有关责任人80多个,解决了一批长期危害群众饮水安全的突出问题。目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已经顺利结束,将于近期专题向国务院报告。

 

(四)《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全面启动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启动了《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明确提出了未来15年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目标及主要任务,拟分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水环境状况评价、保护区划分与核定、工程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情况调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饮用水水源地环保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领域已开展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部分地区城乡居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较差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除3个水量不足未统计外,其他110个城市的36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月均监测取水总量为16.1亿吨,达标水量为12.9亿吨,占80%;不达标水量为3.2亿吨,占20%。据《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截至2004年底,我国农村34%的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饮水水质不安全人口共2.3亿,占70%。

 

2006年12月监测表明,全国9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62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占63.9°%;11个城市水源水质全部不达标,占11.3°%。34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达标水源地279个占80.2°%,不达标水源地69个占19.8°%;其中,135个地下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1.7%,213个地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73.7%。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超标的主要因子为粪大肠菌群、氨氮、总磷等,个别水源地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重金属等;地下水水源地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硬度、亚硝酸盐氮、氟化物等。

 

(二)水环境污染直接威胁饮用水地安全

 

2005年,全国排放废水总量525亿吨、化学需氧量1414万吨、氨氮150万吨。绝大多数废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江河湖库等自然水体,成为饮用水源的污染来源;另外,据全国2005—2006年开展的环境安全大检查来看,在对化工石化行业的7555个项目检查中,有280个项目布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10公里)内;七大流域的重点排污石化企业5379家,年排废水26亿吨。产业布局的不合理使高污染企业和饮用水源地互为毗邻、犬牙交错,一旦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国家环保总局督查组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偷排偷放问题、部分企业不能稳定达标、部分企业存在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建设和不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问题。如辽宁省庆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处辽阳市24眼市政饮用水井的上游,日排含硝基化合物废水6000吨,未经处理直入太子河,硝基化合物最高超标9.41倍,已有2眼市政饮用水井因硝基化合物超标而被迫关闭。

 

(三)水资源短缺和过度开发影响水源地水质

 

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和过度开发及由此带来的咸潮入侵、地面沉降等问题也严重影响水源地水质。如陕西咸阳现有地下水取水井2.5万眼,超量取水已形成面积达87.65平方公里的五个超采区,中心水位下降幅度达4〜36米。从2005年12月下旬开始,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特大咸潮,珠海、中山和番禺等地的供水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个别地区由于地质结构因素造成饮用水水质含氟量超标、矿化度超标和苦咸水等问题,导致水质性地方病频发。

 

(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水源地保护法规标准尚不完善。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89年国家环保局、建设部、卫生部、水利部、地矿部五部局联合颁布实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虽然都对饮用水源保护做出过明确规定,但这些法律法规已远远不能适应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需要。

 

二是全国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力量普遍比较薄弱。不但缺乏饮用水源巡查队伍,而且监测仪器设备不足,尚未建立起全国性饮用水源保护自动监测网络。如目前全国大多数环境监测站人员、经费、设备不足,不具备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全部项目监测的能力,特别是在污染事故发生时难以实时跟踪水质变化。

 

三是部分城市存在重规划、轻保护的问题。多数城市均已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但缺乏实质性的保护措施。一些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还存在大量违章建筑、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污染源,部分地区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仍有居民没有搬迁,对水源地环境直接构成严重威胁。很多地区缺乏备用水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严重不足。

 

四是广大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工作尚未列上议事日程。农村居民在缺少水质监测与评价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水源地,普遍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且取水点紧邻污染源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各城市及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废水也很难在有限的流程内通过环境的自净作用达到饮用水标准。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低下,许多地区还是一家一井或是多家一井采取饮用水,个别缺水地区甚至需要靠人畜背水。

 

三、饮用水源地环保工作思路及重点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三个转变”要求,采取法律、经济、科技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

 

(二)工作重点

 

1.强化水源地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一是配合国务院法制办抓紧完善《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进一步细化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管理规定,强化地下水源地保护,并制定相应罚则、加大处罚力度,并争取早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二是力争将《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草案)》的制定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责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实施、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和投入机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和污染损害赔偿机制、饮用水水源环境应急管理等法律规定。三是着手研究制定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增加氟、砷等重金属、内分泌干扰物质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对人体健康危害性大的指标的分析方法、标准限值。四是着手研究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标识标准,规范标识行为。

污水专项规划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优先战略,坚持生态区建设方略,以建设民富区强、和谐安康、宜居乐业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区为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保障改善民生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讲求实效,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巩固传承、整合提升,文化引领、制度保障,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党政主导、全民参与。

三、排污工程

(一)排污工程现状

据统计,规划区范围内目前在建的污水处理厂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和电镀园区污水处理厂,至2011年底区已建成一、二级污水管道约85km,主管道覆盖密度约为0.5-1.1km/km2;污水泵站8座,总提升能力39.5万m3/日。“十一五”期间完成片区污水整治(含沿河截污)11.3km2,占区需整治面积(60.9km2)的18.6%,污水管道的普及率及完好率均有大幅度提升,塘河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规划区内已建污水干管布置零散,各片区及工业区由于缺乏总体的污水规划指导,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造成后果:排污管道建设秩序混乱;存在着一、二级污水管网管道沉降、破损、渗漏、腐蚀和泵站提升能力有限及雨污混流现象或排水管网老旧破损严重的居住、商业、工业等情况。

(二)拟建设排污工程范围

与市城市污水专项规划分区相对应,分为片·片及镇。片包括街道、街道、街道、街道、街道加上与市城市污水专项规划中区域划分相对应的东片区,区域平原面积77.84km2;包括街道、街道、街道、园区、街道,其中街道片和水网地带未列入,区域平原面积37.28km2;·片包括街道、街道、区域平原面积29.18km2;镇面积1.3km2,合计总面积为145.6km2。

(三)工作目标:

城市排污系统主要由污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及排放等设施组成。污水管网分为三级,一级管网为污水主干管,二级管网为污水次干管,三级管网为区间污水管网。2012年和今后五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012年底前规划区内将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分别为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1万m³/日)、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5000m³/日)、电镀基地废水处理厂(规模9000m³/日),总规模2.4万m³/日;同时启动梧白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4万m³/日)前期工作。

2012年底前规划区内新建一、二级污水管网(包括泵站)约63km(随道路建设完成),3座泵站(位于站东路、大道,总规模18万m³/日)。2012年底前规划区内累计完成区间整治约14.37km2,占区需整治面积(60.9km2)的23.6%。

(2)2013年底规划区内将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分别为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4万m³/日)、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4万m³/日)。

2013年底前规划区内新建一、二级污水管网(包括泵站)约40km(随道路建设完成),1座泵站(位于104国道,总规模3000m³/日)。2012年底前规划区内累计完成区间整治约27.1km2,占区需整治面积(60.9km2)的44.4%。

(3)2014年-2016年底规划区内将新建一、二级污水管网(包括泵站)约16.4km(随道路建设完成),累计完成区间整治约1.83km2。

(4)根据《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建成区范围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应当在条例施行后五年内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即从2010年至2014年。2014年片区污水整治工程完成100%,全面投入运行。

2016年规划目标:通过污水收集系统及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至2016年污水收集率达到8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基本形成收集、处理和排放相互配套,协调高效的城镇污水处理体系。

2016年底前将完成片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区污水处理厂规模达到14.4万m³/日,完成一二级管网建设约127km,新建泵站总规模18.3万m³/日)。

(四)任务和措施:

(1)编制区污水专项实施规划,可为今后片区管网建设有条不紊展开。

(2)根据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安排,同步对排污管网进行建设改造。

(3)对排污管道沉降、破损、渗漏、腐蚀比较严重的地段进行改造和修复,对排污泵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排污能力,对雨污混流管道采用截污纳管改造等。

(4)对排污管道经过需要借用农田,请所在街道做好借地政策处理工作。

(5)对于规划新建区间(三级管网)污水工程,由各业主单位根据规划自行建设,不列入本建设计划。

四、绿色建筑

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努力建设低碳城镇。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每年完成绿色建筑示范工程1个,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步伐。发挥政府机关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结合商务区及各类新区建设,努力创建一批低碳节能的示范区。加快太阳能及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的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建立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健全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对新建民用建筑执行节能法规规范的监管,开展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和标识工作;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审计和节能监管,严格监察公共建筑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全过程的绿色、节能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中介服务队伍。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绿色城镇行动的领导,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与绿色城镇行动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生态文化研究,积极推进生态文化载体建设。要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大造绿色城镇行动声势,努力形成政府主导、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力争此次活动的最佳效果。

污水专项规划篇9

一、年环保工作取得的实效

一)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依照我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根据中共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环保具体工作,分阶段贯彻落实。其具体做法:一是加强组织保证。局成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保证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运转;二是统筹谋划、精细方案。结合我县环保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县环境维护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总体目标、实施原则、方向重点以及每一阶段的时间布置、具体内容;三是细化工作责任。印发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分工的通知》明确了领导责任、小组责任以及开展各项具体活动的责任股室和具体责任人,保证了各项具体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政府公开网站、学习实践活动简报、下乡宣传和讲座等手段,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及时反映活动开展的各方面动态、进展和成效。整个活动期间,专门制作学习实践活动简报4期,出动宣传车5次;五是坚持深入学习。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结合环保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干部职工撰写了15篇心得体会;六是深入基层调研。组成由局长领导带队的调研组,分别深入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企业、农村、饮用水源维护区实地进行勘察研究,听取企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调研演讲3篇;七是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八是认真组织撰写分析检查演讲,召开评议座谈会,与会人员对分析检查演讲的总体评价满意率达100%九是认真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十是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对制约环境维护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的全面剖析,对评议结果的积极反思,确定了具体整改内容,制订了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项目,并狠抓落实。

局积极行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主题,结合实际,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确保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以扎实深入的开展。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找准了问题,看到差异,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干劲,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及行风建设

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提高党员干部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意识。建立了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对党支部、股室的党风廉政建设、行风、组织学习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召开了政风行风评议会议,邀请行风监督员进行监督。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领导干部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个不许”规定。认真做好来信来访投诉处置工作,确保来信投诉件件落实。定期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好行政领导及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测评工作。进一步推进局务党务公开,公布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强化和完善制度建设。

提高工作效能,为规范内部管理。局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切入点,认真梳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对废、改、立工作做出布置,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一是完善本单位各项工作制度,制订和完善了车辆管理制度、失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10余项制度。二是强化行政审批,筛选信息公开内容,规范办事顺序。完善了建设项目环境维护申报审批公开料理指南、环境影响评价料理工作顺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维护验收审批顺序、排污许可证料理审批顺序等六个方面的工作顺序,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和服务水平。三是制订环境宣传计划,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四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1成立机构。

闵孝君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成立了以李秀英局长为组长。各股室责任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同时细化工作内容,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

2有条不紊。

1加强宣传。局在县悬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标语两幅,并组织宣传车在县城以及等重点乡镇场镇开展了广泛宣传活动,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深入宣传,提高了民众维护环境,建设和谐美好新的积极性。

2完成全县33处建制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维护区内排污口的取缔及排污企业的整治。对发现的问题:一是县城饮用水源地二级维护区梓江河段内有放养的鸭、鹅。并组织人员督促养殖户取缔了放养的鸭、鹅;二是33处饮用水源地维护区均没有设置明显的界桩和标识,局向县人民政府争取第二批灾后重建资金,同时制定了饮用水水源地维护区界标、界牌安装规划,并依照有关要求,加强与乡镇人民政府和供水站的联系协调。局的督导下,饮用水源维护区界碑、界牌安装顺利,现已基本完工。

3联合发改、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县城油烟、噪声污染进行了大力整治。对排烟设施不达到环保要求。限期治理。对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夜间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局分别以口头告知、书面通知等方式责令业主在规定时段内作业,同时要求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采取有效隔音措施,加强管理,保证噪声不超标排放,切实解决了噪声扰民问题。

4全年及时处置市长公开电话交办、环境案件121起。并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

5县生态县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顺利完成。开展省级生态县建设。编写规划,征求意见,修改形成正式文本。编制过程中,局克难攻坚,发改、建设、国土、农业、林业、水务、文化旅游、畜牧等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配合下,同时广泛开展调研,收集相关资料,严格遵循《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终于在今年编制完成。环保局先后5次将《规划》提交县级有关部门、县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审查修改。年月日,规划》顺利通过了市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局先后3次征求发改、建设、林业等16个县级部门和9个乡镇相关领导的意见,再次对《规划》进行了修缮。依照《四川省生态县建设规划纲要》规定,局已提请县人民政府常务会予以审定。

五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从严把关从源头抓好污染防治,特别是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全年操持的200个新、改、扩建、灾后重建项目严格按规定上污水处置设施,环境监察执法大队负责跟踪监督。

2积极开展全县33个建制镇乡饮用水源地整治。见一个取缔一个。

3.加强了水源地日常巡查执法。并制定饮用水水质环境监测计划。对水源地水质不合格的限时整改达标,力保一方百姓饮水平安。

六)加大环境监察力度。

1排污申报情况

依照国家法规的有关规定除放射性废物、生活垃圾外,排污申报登记工作要求日益严格。其余缴费排污企业均需申报。环境监察大队分别向重点排污企业、一般工业企业、建筑企业、砖瓦窑企业、生猪屠宰发放了排污申报登记表120份,收回100份,总体看来效果良好,经审核,申报大部分符合实际。

2环境监察情况

其中饮用水源地巡查300次。出动人员2000人次,日常监察巡查。主要是针对重点工业企业、饮用水源保护区、垃圾填埋场进行现场环境监察。全年巡查次数共计900次。出动执法车辆800台次。

共派出9人次先后对3家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试生产前的现场环境监察,加大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力度。根据企业提出的试生产申请和局领导的有关布置。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监察意见,督促其整改。

加大违法建设项目依法查处力度。对涉及政府督办、未批乱建、未经环保验收而投入生产或使用的建设项目环境维护“三同时”执行情况以及城区医院进行了重点清查,加强环保后监察工作。通过限期整改的形式,要求建设单位落实“三同时”制度,并向环保部门申请验收,对整改不力的坚决给予了查处。

依照上级布置,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证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是历年环境监察工作重点之一。结合自身工作部署,年初我局制订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证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了专项行动阶段性工作布置,环境监察大队具体负责落实实施。巩固年专项行动效果的同时,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督查:一是继续开展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后督察工作,加大对县城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整治和环境监管;二是着力打击“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三是积极开展梓江、弥江沿岸食品、化工、屠宰、丝绸等重污染企业的整治;四是确定专人负责环保专项行动信息管理工作,并通过环保部《环保专项行动信息管理系统》定期报送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及其它工作信息。

局从月份开始对该两家农家乐进行督查。通过现场检查,开展农家乐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对市局确定的县两家农家乐整治项目。根据整治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意见。至月上旬,该项整治全面完成,已申请市局对该两家农家乐进行验收。

3排污费征收情况

核定后征收排污费,贯彻执行国务院第369号令《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按规定对县域内所有排污企事业单位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坚持收支两条线,征收的缴排污费全部按时解缴入库,无截留、挪用、借用现象发生,全年共征收排污费40万元。其中:建筑噪声排污费25万元,企业和三产排污费15万元,征收额比上年增长25%

4应急工作情况

确保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制订突发事件环境应急预案。保证环境平安。组织开展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工作,防止辖区内的重点行业可能存在环境平安隐患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把饮用水源地、化工、食品、放射源涉源单位、运输危险化学物品等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对象作为监管重点,逐一进行认真排查,有效防止了环境平安和污染事故的发生。据统计,排查工作中环境监察大队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0人次,排查相关企业和隐患源点12家(处

七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局对国家、省、市级环保部门审批或应由国家、省、市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年月日前未经环保竣工验收的所有在建项目进行了检查。

1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环保专项检查。依照绵环办发7号《市环境维护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保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未发现越级审批、未批先建的建设项目。

2严格审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把好项目产业政策关、规划选址关、审查验收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选址不符合乡村总体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达不到验收条件和标准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通过,并责令限期整改。全年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执行率达到100%有效控制了新污染的发生。年,局共参与和完成建设项目环保审批200项,其中演讲书(表15项、登记表185项,参与建设项目验收3项。

3开展《辐射平安许可证》操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涉源及射线装置使用单位操持“辐射平安许可证”根据实际调查,县涉源单位主要有包括县城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私人诊所共计60余家。依照《辐射平安许可证》料理顺序和具体要求,局协助涉源单位完善各项规章,建立健全辐射档案,安排专门人员在所有料理顺序环节实行“帮办”带办”同时继续加大对辐射使用单位和企业的监管,确保全县辐射环境平安。

八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1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站长决策、业务负责人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员具体实施的三级质量管理体制。从而保证了报出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是完成全年各季度环境质量监测演讲。并按时上报市站;二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30家(次出具数据400余个;

三是建设项目“环评”监测10余家(次四是完成33处建制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五是环境监测10次;六是完成委托性监测10次;七是做好了区域内环境噪声监测工作。

加强站内部建设。修订和完善质量管理文件。保证在用仪器设备的合格率和完好率达到100%为环境管理提供快速高质量的数据。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增加硬件的投入,淘汰掉老化、过时的监测仪器,配备一批先进仪器,为环境监测提供一个好的硬件环境。依照环保部要求,制订了年县环境维护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九强化生态细胞工程创立

指导乡镇、村社等创建单位,积极推进县生态细胞建设工作。依照创建指标要求,逐一对照落实,年创建市级优美乡镇一个,生态村两个,生态家园31户,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各一个,圆满完成目标考核任务。为了巩固创建效果,局组织相关人员对绿色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复查,进一步加深了创建单位的环保意识,巩固了各项创建效果,为我县的生态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十全面完成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局依照国家统一部署,抓紧开展各项工作。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普查前期工作,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是一项重大国情调查。作为我县环保工作重点之一。组建普查领导机构,落实普查人员,开展了摸底调查、数据核实及入户清查。清查了工业源115户,生活污染源485户,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户,农业污染源2680户,共计3281户。年开始全面入户调查,月完成纸表审核,月上旬进行数据录入工作月完成数据审核,并上报市普查办和国家普查办。年月日顺利通过市级考核验收。

十一增进措施。

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对照“十一五”期间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要求。通过“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结构减排”三大减排举措,保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加强减排项目实施。加快了城镇环保基础设施(污水处置、垃圾处置建设工作,县污水处置厂建设项目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现正有序进行。工程项目已经投资2000万元,能够实现“主体工程完成50%工作目标;二是通过宣传、引导第三产业尽可能不使用高含硫煤,减小二氧化硫排放量;三是继续从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等方面控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四是将总量控制任务分配到各企业,并将总量控制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执行环评制度,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五是加大环境执法检查力度,对重点耗能企业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督促检查;六是引导排污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实行清洁生产。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努力,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So2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内。

十二)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包括强化对外窗口服务、强化电子政务服务、提高审批透明度、确保审批公正性等4项措施;提高审批效能方面,一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确保环评审批服务到位透明公正方面。包括开展重点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实行约谈协调制度、尽量缩短审批时限、简化环评审批手续等4项措施。二是以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及政务信息系统为平台,建立和完善了环境维护政务信息,及时更新、空虚信息,确保公众全面、准确地获得环保政务信息。

十三)积极完成县委、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其中,一是向省市环保部门争取环保专项资金240万元。全成生态食品公司污水治理工程资金30万元;永隆清真80万元;同益丝绢60万元;县人民医院30万元;临江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资金20万元,现资金已全部到位。

二是完成重点湖库基础调查。

三是完成耐久性污染物(二恶英调查工作。

四是完成外来生物入侵调查。

二、年环保工作要点

一继续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1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严格环保审批,贯彻落实“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证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2依法对新老污染源的监督管理

全面掌握新老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严格执行企业巡查制度。重点企业重点监控,做到防、治结合;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

3抓好环保专项行动。

认真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继续开展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保证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加强建制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群众的环境投诉。

二加强环境监测

加大对环境监测站的硬件、软件投入,按时完成水质、大气、噪声等环境质量例行监测任务及收费、污染纠纷、环境影响评价和企业委托等各项监测任务。加强对监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我县环境监测综合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加强生态建设

积极开展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生态文明村、绿色学校等生态细胞工程创建工作。加快乡镇污水处置设施建设和垃圾处置站建设。

四加强环境维护宣传教育工作

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向广大市民宣传环境维护,组织开展对企业的环保知识培训。组织环保下乡活动。

五完成灾后重建项目建设

加紧对我局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灾后重建资金。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工。

六完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置厂建设

局将继续做好督导作用,依照要求。努力使县城污水处置厂在年底前投入试运行。

七继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污水专项规划篇10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两高一资”行业污染反弹,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为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安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实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30天,综合污染指数下降5%的目标,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巩固20*年环保专项行动成效,持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督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集中整治

1、对20*年和20*年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凡是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不到位的、城镇饮用水源地内各类排污口取缔措施不落实、边界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设立不规范的,一律挂牌督办。

2、完成中心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工程,市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达标。

严格要求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及*给排水公司二季度完成土建工程的50%,三季度完成全部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2009年10月底前进水调试,同时要按照省市要求完成中控系统的安装任务。检查督促全市各污水处理厂(站),对不能保证正常稳定达标排放的、污泥达不到无害化处理处置要求的、污泥外排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集中整治,切实提高运行负荷和出水达标率。同时,对排入市政管网严重超标、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工业企业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3、开工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全面整治现有垃圾填埋场环境违法问题,重点整治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群众反映强烈问题。

(二)着力打击“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钢铁行业、电力行业、焦化行业专项检查

1、对“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不符合准入条件未经审批擅自开工或建成投产的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拒不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使用落后淘汰工艺设备的企业,严厉打击已被取缔关闭后死灰复燃的企业。

2、认真贯彻国家《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开展钢铁行业环境污染专项检查。摸清钢铁企业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情况。严肃查处钢铁企业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主要污染物超标和超总量排放的违法行为。重点检查炼铁工艺污染治理和烧结工艺脱硫设施及在线监控装置的安装和运行情况。

3、开展电力行业环境污染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拒不淘汰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淘汰类目录的设备、工艺,主要污染物超标和超总量排放的违法行为。重点检查电力企业脱硫设施运行情况和在线监控装置的安装运行情况。

4、针对焦化行业污染事件频发态势,对焦化行业(化工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清理。重点检查装煤出焦除尘设施、化产回收系统、废水处理站运行情况和在线监控装置的安装运行情况。

(三)全力推进CoD减排,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专项检查

进一步强化排污申报工作,集中开展对全市入河排污口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全面规范排污口设置,建立企业排污口及污染物排放档案,严肃查处私设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

1、检查范围

汾河流域范围内直接排入或相当于直接排入河道的工业企业污水排放口、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相当于直接排入,是指污水排入河道或沟渠、排污口距河道干流500米以内的排污口)。

2、检点

(1)重点检查并掌握企业日均排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检查企业是否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按月进行水污染物排污申报;

(3)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水污染物排放口和排放口标志;

(4)检查国控、省控重点排水企业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安装水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是否按照规定与环保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自动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5)检查企业是否按照环评要求落实水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建立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并做到水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

(6)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7)检查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8)检查企业是否产生危险废物,是否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处置危险废物。

3、检查要求

(1)进一步强化排水企业排污申报工作,全面规范水污染物排放口,建立企业排污口及污染物排放档案。对检查中发现不按规定进行排污申报、未按要求规范排污口、未按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方案、未在规定期限内安装水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按照规定与环保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检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环境违法行为,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的依法严肃查处;

(2)对违法建设、未建设水污染防治设施擅自投入生产的,要一律停止建设或生产。对私设排污口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对超标排污、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3)对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和流域,要采取挂牌督办等有力措施,并严肃追究监管责任。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

组长:*

(二)明确职责,加强部门联动

市环保、计划、经贸、建管、监察、司法、安监、供电、工商和运输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根据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建立环保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定期协商,并坚持联合办案和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移办制度,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负责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统一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清理整治对象调查摸底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发展计划局要按照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审批关,未完成清理整顿的,停止核准或审批其基本建设项目。

经贸局负责监督检查应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依法提请市人民政府对有关企业实施关停淘汰。

建设部门负责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日常运行进行监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依法注销或吊销污染企业营业执照,依法取缔无照经营违法企业,严格未取得环境保护部门前置审批不予注册登记规定。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整顿、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污染环境的各类企业。重点负责煤矿行业按照污染源达标治理技术规范要求,开展污染治理,对未建成污染防治设施的煤矿,不予办理复工复产手续,对擅自复工复产的,依法查处;

电力部门负责对淘汰、取缔、关闭的违法企业实施强制断电措施。

协税护税部门负责对淘汰、取缔、关闭的违法企业实施停运措施。

司法部门负责组织环保法制宣传教育,对群众维护环境权益行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监察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监察、追究责任。

四、主要措施

(一)落实政府责任、加强监督指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把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强化政府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广泛动员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在组织开展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实施全面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重点、目标、时限、责任人,限期完成。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要按照各阶段工作要求,制定督察工作方案,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将进一步加强对环保专项行动的考核,从组织领导、信息报送、阶段情况及工作总结等方面加强对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切实保障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采取综合措施,强化全面整治

环保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在加强挂牌督办、后督察等环境行政执法手段基础上,分阶段对照工作重点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坚决杜绝未批先建、边建边批的项目发生;对已通过审批的项目,在试生产前必须经审批部门验收同意后方可试生产并在试生产三个月内通过项目竣工验收;被限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必须在恢复生产前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经做出限期治理任务的部门同意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治理达标考核验收,方可正式组织生产。未经同意,私自组织生产的企业一经发现依法查处,强停直至关闭。

经贸等工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查处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为,并定期向相关部门通报淘汰落后企业名单;监察机关要强化行政监察职能作用,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司法机关要有序推进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建设部门负责重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督办工作,要加强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运营的监管;工商管理部门要严肃查处“两高一资”行业企业违反注册登记法规的行为;安全监管部门要严肃查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防范生产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电力部门要监督供电企业,对违法企业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协税护税和运输部门要对严重环境违法企业实施限运措施。全市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配合,紧密协作,不断扩大环境执法效果。

(三)加强分类指导,严格环境执法

环保部门要强化分类指导的执法意识,对于存在主观恶意的屡查屡犯、明知故犯、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从重处罚,并移送法院,追究法律责任;对其他环境违法行为,要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企业切实解决问题。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有效发挥企业监督员监督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企业守法意识的提高。

(四)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公众监督

要以环保专项行动促进建立健全日常环境执法的长效机制,将专项行动检查过的重点行业企业纳入日常重点监管范围。建立后督察制度,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巩固整治成果,防止环境违法企业死灰复燃。规范和完善挂牌督办制度,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做到处理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要积极组织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畅通“12369”投诉渠道,营造群众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

五、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确定环境整治重点,制定分解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完成环保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摸底和集中整治阶段(5月--9月)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组织有关部门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钢铁企业、焦化行业、电力行业、重点流域排污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三)督查阶段(8月--10月)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组对各阶段工作情况进行阶段性自查,做好省、*市对专项行动进行督查、考核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