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健康保护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1:17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1

根据县上有关部门的会议精神,为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预防学生违法犯工作的要求,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防范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以县上相关部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为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带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工作运行机制,突出重点预防为主,狠抓任务措施落实,努力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

根据县上的会议精神,我校成立了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暨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三(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李四(副校长,党支部成员)

(教导副主任,党支部成员)

成 员:       各班班主任

三、组织宣传阶段(6月15至月底)

学校高度重视,大力法制宣传,学校借助安全教育平台、利用校园微信群和钉钉群进行宣传、电子显示屏、校园专栏、黑板报等展开对师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宣传。

四、夯实措施,整治落实(7月1日至12月底)

1、加强师德修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对教师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十条禁令》、《教师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食品卫生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提高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的能力。二是加强师德考核,学校制定相应的考核长效机制,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中去。

2、较强学生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一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食品卫生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校本教材《塑造与养成》等法律法规的教育。二是借助安全教育平台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三是开展主题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日”、“6.27禁毒教育”“12.4的宪法教育日”等主题活动。四是开组开启法制教育课程,上好《道德与法治》法制教育课,开展法制进校园,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对学生开展法律法规专题知识讲座。使末成年人掌握与其年龄和认识水平相适应的法律知识,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红正不良行为,抵倒各种消极思想的侵蚀,并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子。

3、强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法刳宣传敦育,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做到不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单独居住:不让未成年人及烟、酒:及时寻找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及时发现和制上未成年人组织或参加实旌不良行为团伙和教唆、肘迫、弓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4、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关爱,每位老师和学生结对进行帮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好“爱生之德”活动,利用班会、专题讲座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教育为主,注重改造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重新做人。

5、加强校园环境排查。学校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排查和校园周边不良社会青少年的掌控,杜绝学生与社会不良习气的青少年接触,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学校建立了巡逻组,加强校园值班巡逻。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制度,建立较为完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实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控制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责任制和违法犯罪任追究,逐级分目标任务,把小学阶段的青少年违法罪率控制为零。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2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可能会出现各种侵害我们的合法权益甚至是生命健康的情况。请问,你知道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吗?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你知道我们应该怎样有效的保护自吗?这就是我们第九课第一框题“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展开教学:(板书)

1、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可能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板书)

1)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于意外事故的伤害以及家庭的伤害、学校的伤害和社会的伤害。(带领阅读教材p91页的插图故事,并进行分析说明)

周欣所受到的伤害是来自于意外事故的伤害;小创所受到的伤害是来自于家庭的伤害;画中的同学们所受到的伤害是来自于学校的伤害;画中的青少年们所受到的伤害是来自于社会的伤害。

2)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

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能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侵害或伤害:

我们可能受到来自于种种意外事故的伤害,例如,火灾,洪涝灾害,雷鸣闪电,风雪冰雹等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伤害;交通事故,触电事故,房屋倒塌等各种人为事故所造成的伤害等。

我们还可能受到来自于自于家庭的伤害,有些家长、监护人对孩子比较粗暴,甚至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特别是女性未成年人和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有些家长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强迫孩子辍学经商、务农、做工;有些家长受各种落后思想的影响而强迫自己的孩子过早结婚或过早的订立婚约;有些家长甚至以不健康的思想、品行教育未成年人,引导孩子从事一些不健康的活动;等等。

我们可能受到来自于学校的伤害,有些学校为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只让学生学习升学考试学科,减少甚至不开非升学和非统考学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学校为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随意追赶差生、勒令差生退学或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的学籍;有些学校忽略学生生活、学习的安全以致酿成事故;有的学校随意将校舍或学校运动场、设施出租出售或挪着它用;老师教育教学法不当,存在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现象,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一定的伤害;等等。

我们可能受到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法伤害,例如,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小女工;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而向未成年人兜售宣传暴力的、色情的等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而用游戏机、网吧甚至是色情诱惑青少年;有些娱乐场所如歌舞厅、夜总会、酒吧等违反规定,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而把黑手伸向了未成年人,偷盗、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甚至绑架未成年人;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引诱、教唆未成人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如偷盗、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甚至绑架,或者吸毒贩毒、;等等。

3)(教师小结)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很少,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经验和能力。由于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复杂,存在着很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是会严重损害青少年的生命健康。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青少年会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我们为什么必须加强自我保护?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有效的保护自己吗?(板书)

(教师小结):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青少年会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保护,(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明确的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各个方面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但在面对各种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往往因为警惕性比较差,缺乏防范意识,缺乏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而受到侵害和伤害。因此,青少年在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的同时,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要尽自己的所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在面对各种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我们青少年应该积极争取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保护;但是,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我们就要尽自己的所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国家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这样的一些道理: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能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侵害或伤害,

2)我们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可能来自于意外事故,也可能来自于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

3)在面对各种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我们青少年也会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保护;

4)我们青少年在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的同时,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要尽自己的所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课后探究:

1、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可能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青少年会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我们为什么必须加强自我保护?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有效的保护自己吗?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3

案例(1)

2007年五月十九日下午,青岛理工大学北院篮球场上,几个男孩在打球过程中发生碰撞而发生争执,何某持刀捅伤16岁中学生邵某,邵某心脏破裂,不治身亡。事故发生后,何某因故意伤害最被非法逮捕。

一次小小的篮球活动,一个不经意间的碰撞,一场不道德的争执,使在场的运动少年完全忽略了自己与他人生命健康,狭隘的内心再也不能容忍对方的存在...最终一位含恨的离去,一位含悔的受惩.以暴力手段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也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一旦失去,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提倡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故发生了争执,要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以免以一时冲动而导致伤害事件地发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案例(2)

2006年11月21日,哈尔滨双城市周家镇发生非法"送子车"坠桥翻车事故不具备驾驶资格和营运资格的村民关景全驾驶一辆中型客车拉载五十二名小学生,在前往学校途中因严重超载转弯时速度过急侧翻坠入河中,39人受伤,12人重度昏迷,一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关景全肇事逃逸他乡,双城市监察机关和交通肇事逃逸处批准对关景全实施围追逮捕。

一辆超载的"送子车",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司机,牵连的是五十二个幼小无知的小生命.生命岂是能这样开玩笑.

提倡: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容易受到伤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应共同携手,营造良好的氛围,保护青少年的生命健康。

案例(3)

2000年10月1日,与小强同村的几个小朋友玩“过家家”游戏.此时,小强路过此处,向他们说了几句“结婚”“亲嘴”之类的脏话。当天下午,“新娘”的父亲和母亲就去小强家中进行质问,并罚小强跪了2个多小时,第二天上午10:30左右,“新娘”的母亲王某、叔叔杨某、“新郎”的父亲何某再次闯入梁家。几人把小强拎到街上,一边让小强罚跪,一边拿酒瓶和椅子对小强进行殴打和辱骂,小强的腿被打得鲜血直流,当时有一百多人围观。小强就这样被打骂着直到下午5:00多才有人报警。被打后,小强4个多月未能上学,双腿发麻发软,双手冰凉,不能独立行走,只有扶着东西或有人搀扶时才能站立行走.

本案中,杨某、王某、和某对小强进行殴打、罚跪、辱骂,不仅给幼小的小强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而且给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他们的行为明显违反了国家法律的规定,行为恶劣,手段残忍。并且《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然而在小强被当街殴打长跪的案件中,围观者有一百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及时报警,制止这场严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提倡:作为未成年人自身,应当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树立法律观念、加强法律意识、学习和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在遇到非法侵害时,懂得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但法律虽然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一直以来社会各界普遍重视青少年犯罪现象,而未成年人为被害人的违法犯罪现象却往往受到社会的忽视。未成年人为被害人的违法犯罪现象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4

滁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为充分发挥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未保委)各成员单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做好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两法一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工作制度,文秘部落结合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职责:市委政法委:结合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和市未保委提供决策依据;协调公、检、法、司等部门处理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市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各宣传单位及相关媒体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组织报道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揭露、批评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种不良行为和现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社会教育环境。市人大内司工委:负责督促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市政协社会法制委:负责组织政协委员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调研、视察,为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宣传、认真实施“两法一例”。采取多种方式对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以及其他教职工进行“两法一例”知识培训。指导全市中小学配备好法制副校长。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入学率,降低辍学率,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护在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止侵占和破坏学校设施设备。团市委:按照共青团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大力宣传“两法一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增强法制观念。推动和参与有关未成年人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做好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转化工作,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市财政局:切实保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项经费,视市级财力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项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市人事局:参与表彰奖励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工商局:大力宣传和严格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协同有关部门从严查处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市国税局、地税局:支持未成年人保护事业的发展,贯彻执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做好服务工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法对违反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介绍、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就业的职业介绍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劳动监察。从严把握对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就业的审批。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已满16周岁未成年人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力度,禁止用人单位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督促用人单位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市民政局:负责做好社会救济对象中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依法做好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的收养安置工作。按照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要求,做好无依无靠未成年流浪乞讨者和有家不能归的未成年儿童的特殊保护工作。加强与残联的工作配合,做好盲、聋、哑、智力障碍等残疾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工作,并为其接受教育和医疗康复创造条件。市卫生局:做好未成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严格少儿食品等公共卫生的监管,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健康素质。市公安局:逐步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门办理机构,在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中,严格依法办事,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分管分押,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分子。积极配合社会各有关方面,做好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教育转化工作。市检察院:加大打击危害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依法对青少年刑事案件行使检察权,负责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查批捕、起诉工作,严格执行逮捕和起诉条件,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坚持教育、挽救、感化为主的原则。依法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以及有关司法单位涉及未成年人的侦查、审判、关押、改造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做好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延伸帮教工作,对未成年罪犯进行回访考察,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检察建议,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立与学校、家长的联系制度。市中级人民法院:逐步建立和完善少年法庭或少年合议庭制度,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法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当量刑,寓教于审。依法审理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市司法局: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做好“两法一例”以及其它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建立青少年维权中心,做好受侵害未成年人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工作,并指定专门律师事务所办理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做好未成年罪犯、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市政府法制局:对行政机关实施“两法一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处理有关未成年人的行政争议案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联合相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工作,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市文化局:根据“两法一例”和未保委的工作部署,广泛运用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教育、激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支持和鼓励文艺单位、作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督促各级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场所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提供优惠和方便条件。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强化对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艺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它形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封建迷信等内容的音像制品。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减少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滁州日报社:充分发挥党报的喉舌作用和舆论引导功能,加大对“两法一例”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各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及未保委工作部署和有关重大活动。加强舆论监督,曝光、批评、抨击各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社会现象、错误行为和反面典型。市广播电视局:积极做好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广播电视宣传,协调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两法一例”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各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及未保委工作部署和有关重大活动。加强舆论监督,曝光、批评、抨击各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社会现象、错误行为和反面典型。市总工会:将“两法一例”的学习纳入各级企事业单位职工思想道德文化技术培训中,教育职工依法做好未成年人子女的教育培养和保护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违法招用未成年工的监督处理工作,做好对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就业的劳动保护工作。市妇联:开展面向妇女的保护未成年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和教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教育义务。配合有关部门打击拐卖未成年少女、儿童和强迫未成年少女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参与未成年女性权益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市残联:积极参与残疾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残疾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和健康权。市交通局:加强对汽车站、渡口及车船等交通工具的管理,按有关规定对儿童实行票价优惠,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健康的交通运输环境。市建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城市中小学和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确保在城市建设中不被侵占。市环保局:依法禁止在学校、幼儿园和其它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及周围超标排放有毒有害的废水、废气、废渣及产生噪音污染,禁止其它破坏未成年人活动、学习、生活环境的行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做好与未成年人相关的产品技术监督工作,指导企业和个人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生产、销售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食品、玩具和用具等产品,及时制止企业和个人生产、销售危害未成年人安全、健康的产品,依法查处违规的有关责任人和企业。市编办:根据“两法一例”和未保委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负责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工作人员编制的落实。市人行、市建行、市中行、市工行、市农行: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5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保护的对象是居住或进入本市的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遵循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特点,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家庭和每个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教育、劝止;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第五条  未成年人应当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奋发向上,自尊自爱,积极配合和接受家庭、学校、社会和成年公民的有益教育;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依法提出控告和申诉的权利。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并组织实施。

市和区、县(市)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并在同级共青团组织设立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七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人民政府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

第八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职责:

(一)宣传和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二)检查、监督本办法的实施;

(三)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四)接受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投诉、举报,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或者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五)研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向有关主管机关和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推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经验,组织开展有关的学术研究;

(七)对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组织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或向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表彰、奖励、授予荣誉称号的建议。

第九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鼓励境内外单位和个人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捐赠或资助。

第三章  家庭保护

第十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提高自身素质,对未成年人言传身教,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行为和科学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第十一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其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对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或者诱骗、胁迫、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予以制止,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保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使其辍学。

对旷课、逃学、辍学的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教育,促其尽早返校就读,不得放任不管。

第十三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注意培养未成年人的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不得允许未成年人有下列行为:

(一)吸烟、吸毒、酗酒、;

(二)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三)观赏、阅读宣扬暴力、色情等有害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视听读物;

(四)进入不适合其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

(五)夜游街头,外宿不归,或流浪乞讨;

(六)欺负他人、寻衅滋事或结伙斗殴、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七)持有来历不明的财物。

严禁胁迫、教唆和利用未成年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四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对未成年人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给予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发现未成年人早恋时,应及时劝告、制止。

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订婚、结婚、换亲、非法同居或做童养媳。

第十五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未成年人本人或有关组织和公民的申请,责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另行确定监护人。

父母对未成年人的继子女、养子女、非婚生子女、离异后的子女,必须依法履行抚育、抚养、教育、监护的义务,不得歧视、伤害、虐待或遗弃。

禁止溺婴、弃婴。

第十六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以未成年人有违法犯罪行为而拒绝履行监护职责。

对有违法行为屡教不改或被判处缓刑、管制的未成年人,必须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带领与所在地的街道、派出所、居民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共同制定帮教措施进行帮助和教育。

第四章  学校保护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学校和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证学生必要的休息和参加文娱、体育活动的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不得增加学生的课时和课业负担。

学校和教师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得歧视或厌弃。

学校和教师应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第十八条  学校应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入学、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留级等规定,凡应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应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学校就读,学校不得拒绝。

第十九条  学校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不得用罚款手段处罚未成年学生,教师不得擅自停止未成年学生上课,对偶然失足的未成年学生,可采取试读等方式让其继续在校学习。

第二十条  学校应树立尊师爱生的风尚,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良好品行教育和影响学生。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学校和幼儿园不得使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对校舍、教学设备、体育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发现险情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未成年学生和儿童的人身安全。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当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中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打架斗殴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教育。

对不法分子到学校寻衅滋事,殴打学生,抢夺、抢劫学生财物的,学校应当坚决制止,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防止学生受到侵害。

第二十三条  学校和幼儿园组织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进行文化娱乐、社会实践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并有教师带领、指导,严防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建立家访或家长代表制度,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发现学生旷课、逃学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应及时会同家长帮助、教育学生改正。

第二十五条  对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年龄在十二至十七周岁的学生,应按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家长应积极配合支持,承担工读生的生活费用,不得阻拦或拒绝。

第二十六条  工读校应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工读生学完初中或高中课程,成绩合格的,由原学校发给毕业证书,不合格的,发给肄业证书。

工读学校和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应共同开办校外工读班,对普通中学中严重违纪或者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学生进行早期预防性的保护教育。

学校和社会应当关心爱护工读生,不得在参军、就业、升学等方面加以歧视。

第二十七条  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第二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应组织教职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还应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列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

第五章  社会保护

第二十九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单位参与的原则,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落实和开展社区教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兴办和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设施和服务,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第三十条  学校可聘请热心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成年公民,作为校外辅导员,协助家庭、学校教育未成年人。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和有专长的个人为未成年人开展生理、心理和法律咨询等服务活动。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学校和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开办家长学校、宣传家庭教育知识等形式,帮助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高素质,增强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学校、幼儿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提供有利条件,对学校、幼儿园的设置和建设,应纳入城市建设统一规划。规划方案应征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  学校、幼儿园周围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噪声、烟尘、废气、污水、垃圾等污染学校、幼儿园环境。

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门口摆摊设点和从事妨碍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其他营业活动。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维护、改善和有计划地新建和扩建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科技站等校外教育机构和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及文化设施。

有条件的单位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劳动锻炼、法律宣传、安全教育、文化娱乐和寒暑假活动的场所和条件。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侵占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等单位和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创作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产品。

第三十六条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严禁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害的演出、展览及各种形式的活动。

电影院、录像室放映未成年人不宜观看的电影、录像,应设置明显的禁入标志,禁止未成年人入内。

营业性舞厅及其他不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应设置明显的禁入标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台球室和电子游戏机室,在学校上课时间不得向中、小学生开放。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6

通过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我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成年人有哪些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有了一定的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其始终处于一种被抚养、被监护、被教育、被保护的地位。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常常受到监护人、教师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严重伤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如:在一些学校里,侵犯学生权利、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现象时有发生,或多或少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如有时罚站,有时一个学生违纪全班同学挨批,优待尖子生,有时对后进生态度粗劣等.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有关法律的规定,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教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杜绝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应该让他们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则十分必要。

未成年人是人类的希望,国家、民族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予以特殊保护,做好他们的培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承担着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神圣义务。因此,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教育法制观念,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学生的合法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7

通过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我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成年人有哪些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有了一定的了解。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其始终处于一种被抚养、被监护、被教育、被保护的地位。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常常受到监护人、教师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严重伤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如:在一些学校里,侵犯学生权利、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现象时有发生,或多或少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如有时罚站,有时一个学生违纪全班同学挨批,优待尖子生,有时对后进生态度粗劣等.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有关法律的规定,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教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杜绝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应该让他们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则十分必要。

未成年人是人类的希望,国家、民族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予以特殊保护,做好他们的培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承担着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神圣义务。因此,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教育法制观念,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8

关键词:器官移植,未成年人,生命权益,法律保护

器官移植是指通过手术等方法,替换体内已损伤的、病态的或者衰竭的器官。器官移植是20世纪以来医学领域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它为人类医学救死扶伤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器官移植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据全球移植中心名录(wtCD)的统计,迄今已有60余万名身患不治之症者通过器官移植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移植的器官不仅具有良好的功能,而且他们身心健康,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育龄妇女能怀孕生育,少年儿童能健康成长。在我国,器官移植自50年代末期即已开始,7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开展了10多种临床器官的移植,其中肝移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居世界第四位;而在肾脏移植、小肠移植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良好的疗效。但与此同时,在进行器官移植的过程中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对未成年人生命权益侵害问题便是其中之一。生命权益即围绕人的生命而产生的各种生命权益,具体包括人的生命权、健康权、长寿权以及与健康权密切相关的身体权等。由于“人的生命是人存在的基础,是人维持其生活的基本物质活动能力”,因此,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保护人们的生命权益就成为维持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当前,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社会主旋律的情势下,探讨如何在进行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权益,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法制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器官移植及其可能对未成年人生命权益造成的损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上来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器官移植作为一项具有相当难度的生命科学技术,其发展为许多具有器官移植疾病或器官功能的患者带来重获健康希望。但与此同时,器官移植作为一种实验性的治疗行为,也潜藏着种种风险。尽管现有的器官移植手术是建立在长期总结治疗经验或反复科学实践的基础上的,已经具有了相当的适应性,但由于医方的失误、供体器官的卫生状况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自身的状况等原因,依旧极有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诸如身体伤害甚或死亡等侵害生命权益的事件。而在这些生命权益侵害的事件中,未成年人生命权益的侵害显然也在其中。在器官移植中,未成年人既可能会作为供体捐献或提供身体器官,也可能会作为受体而接受他人捐献的器官。而无论是在前一种情况下还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客观上都存在着其生命权益被侵害的可能。具体说来:

(1)无论作为供体还是作为受体,器官移植手术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一定的创伤及痛苦,并有可能引发某些并发症,导致其健康状况下降。

(2)器官移植有可能会使作为供体的未成年人的器官储备功能受到一定贬损,导致其疾病防御能力下降。

(3)在供体器官的卫生状况等存在隐患时,器官移植手术可能会导致作为受体的未成年人术后的健康状况比先前更为下降。例如,在供体患有遗传性传染病的情况下,接受移植的未成年人会因为接受了供体的器官而染上与供体同样的疾病。

(4)由于医方在诊断时存在严重过失,致使不需要和不应当接受器官移植的未成年人接受了器官移植,导致其健康的器官被切除。

(5)由于其他医疗事故也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在捐献器官或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时受到损害。例如,未成年人自愿捐献的是自己的左肝,但由于医方的失误而将其右肝摘取;再如,在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过程中,医生误将手术器具、药棉等遗留在未成年人体内,造成其痛苦;等等。

不仅如此,在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足够的判断能力,对器官移植的后果还难以清醒认识的情况下,其他人怂恿或欺骗他们诱使其捐献自己的器官,或者未经其允许而偷摘其身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的行为,无疑也将构成对其生命权益的侵害。此外,在器官移植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可供移植的器官仍然主要来自人类自身,多数情况下依旧需要牺牲一个个体去挽救另一个个体,由于需要接受移植的患者众多而器官来源又严重不足,导致人体器官成为一种具有高利润性的物。为此,某些利欲熏心的犯罪分子通过绑架、麻醉等手段强制摘取未成年人身体器官用于贩卖的情况也会发生。这类情况无疑都会对未成年人的生命权益构成严重的威胁或造成现实的损害。

二、器官移植中未成年人生命权益的法律保护

器官移植中对未成年人生命权益的损害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医生责任感的缺失、器官移植技术负面效应的不明显性以及法律保障的失利等,都是导致器官移植中未成年人生命权益易受侵害的重要原因。但笔者以为,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则是法律保障的失利。由于当前我国在器官移植方面的立法步伐相对滞后,还没有制定专门规制器官移植的《器官移植法》,因而导致医疗实践中的器官移植操作极不规范,对未成年人的生命权益未予充分重视和保护。事实上,未成年人作为一类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之黄金时期、生命还相对脆弱的特殊群体,其生命权益应受到法律的特殊保障。这是现代法制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为此,笔者以为,针对器官移植中出现的上述各种侵害未成年人生命权益的现象,我国应当加快器官移植立法的步伐,制定一部专门的《器官移植法》,通过《器官移植法》及于之相配套的民事及刑事制度来保障器官移植各方权利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生命权益。为此,首先需要我国未来《器官移植法》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提倡未成年人捐献器官

器官捐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对这种行为的提倡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所以,对于公民自愿捐献其身体器官的行为,立法应予以积极的倡导。然而,立法所倡导的这种自愿捐献器官的前提条件应当是其不会对捐献者造成生命安全方面的威胁和健康方面的损抑,而且,也不会产生或者可能产生其他负面效应。当前,活体器官移植的理论前提是其不会对供体的生命健康带来损害,而事实上,这一理论前提还是存在一定的可证伪性的,就是说,“器官移植并不是绝对不会对供体身体健康造成任何损害的。”这是因为,器官移植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的,这其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生命风险和健康损害,至少会在短期内给供体带来一些肉体上的痛苦。未成年人作为正处于生理发育最佳时期的一类特殊社会群体,在如对摘除器官后的承受能力、对被摘除器官的未来健康需求等许多方面都还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容易引发损害其生命权益的事件发生;加之未成年人一般都缺乏足够成熟和理性的自我判断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对器官移植的后果等都难以具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容易出现纠纷。因此,对于未成年人自愿捐献器官的行为,未来《器官移植法》应当仔细权衡、谨慎考虑。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来看,基本上都不提倡未成年人捐献器官,而转而以“成年”作为捐献器官的主体要件之一,如美国的《统一组织提供法》就规定,自愿捐献器官者须年满18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身体健康;法国的《关于器官摘取之法律》以及台湾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也都有类似的规定。这表明,不提倡未成年人捐献器官是当前各国立法所普遍采取的立法倾向。我国是在器官移植立法方面相对滞后的国家,在基本上还没有什么立法经验可言的情况下,显然应当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做法,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及身体健康等作为未来《器官移植法》允许并提倡自愿捐献器官的前提条件,拒绝提倡未成年人捐献器官。这是保护未成年人在器官移植中的合法生命权益的需要。

(二)建立供受体健康状况调查制度及器官移植对供受体健康的影响评估制度

设立供受体健康状况调查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医方对器官移植前后供受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以此为受体的健康状况是否已经恶化到必须接受器官移植的程度和供体的健康状况能够允许其捐献器官提供现实依据,提高进行器官移植的安全系数。同时,通过对供受体术后健康状况的了解和调查,可及时发现那些隐匿的手术并发症或后遗症,了解器官移植对供受体生命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适宜的补救措施,切实保障供受体的生命与健康。而建立器官移植对供受体健康的影响评估制度的主要作用则在于保障医方对将要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科学的评估,以提出影响或可能影响器官移植安全进行的因素的分析报告以及消除这种影响的医疗方案设计,保证器官移植手术安全进行,不会对供受体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在《器官移植法》中设立这两项制度,对于保障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器官移植供受体的生命权益显然具有不言自明的重要意义。

(三)建立器官移植手术许可证制度

器官移植是一项高难度的医疗手术,并非任何医疗单位都具备实施这类手术的能力,也并不是每个医师都有能力和水平进行这种手术。所以,出于对手术安全性的考虑以及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需要,应当在《器官移植法》中确立器官移植手术的许可证制度,对申请从事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单位和医师个人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就审查的内容来说,应当包括:医疗单位是否具备进行器官移植所必需的医疗设备;实施器官移植手术的医师是否具有相关的临床经验、实际水平和能力等等。这也是防止因医疗单位和医师不具有进行器官移植所必需的资质而擅自进行器官移植以致损害他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生命权益以保障器官移植手术安全进行的需要。

(四)禁止人体器官的买卖,严厉打击贩卖人体器官的活动

在当前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人数众多而可供移植的器官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器官的高利润性使得器官买卖成为器官移植中所面临的一类严峻社会问题,它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良好形象。现实生活中,我国已发生了许多买卖人体器官的事件,更有甚者,有些不法分子受人体器官买卖高利润性的诱惑,不惜铤而走险,通过拐卖、诱骗、麻醉等犯罪手段偷偷摘取或强制摘取他人的身体器官加以贩卖,未成年人由于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防护能力,经常会成为这些不法分子猎取的目标。这不仅对未成年人的生命权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害,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当前我国现行立法对人体器官买卖问题的立法空位,则客观上为人体器官买卖在现实世界中的自流提供了法律上的空隙。为此,立法应当明令禁止人体器官的买卖,对买卖特别是贩卖人体器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体器官的行为予以严厉和有效的打击。这是在器官移植中保护未成年人生命权益的一项前瞻性工作,也是使我国器官移植保持向公益性方向健康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

(五)设立器官来源的严格审查制度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9

一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把握好未成年人维权工作的有利时机。*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加快推进芜湖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的一年。这些年来芜湖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市围绕“加快发展,强市富民”战略目标开展的一系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既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对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工作了新的要。可以说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正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未保工作大有作为,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我们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全心全意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提供服务大力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律教育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着重:“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我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面”。芜湖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和物质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未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等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与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思潮、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理念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和挑战。我们要以《若干意见》为重要指针,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从培养新世纪合格的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认真研究和解决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担负起教育、培养和保护下一代的历史重任。

三要进一步增强开拓创新意识,不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好新形势下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是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牢固确立“服务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要深入到未成年人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及时掌握他们需求的变化倾听他们的呼声和愿望加强引导为他们提供服务并切实解决他们在成长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二是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要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针对未成年人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加以分析研究和总结要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活动内容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开展符合当代未成年人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的各类活动如举办一些读书会、益智类的趣味知识竞赛、亲子教育讲座等。三是要不断深化工作内容。要进一步开拓视野完善功能在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网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服务功能。除了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法制宣传、权益维护等工作外还要加大对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校外活动、生理心理健康、社会活动参与、司法保护、社会保障权等自我保护、自我成长方面的关注力度。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寻找更多能够牵动社会、影响社会、整合资源的载体创新工作品牌。

二、突出三大功能,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正确认识和把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功能、维权服务功能、环境营造功能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自身素质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

权益是当前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

一要切实加强未保工作的宣传教育功能。党的十六大要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各级未保组织要对广大未成年人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学习活动使未成年人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未成年人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实质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远大理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能够适应芜湖发展、推动芜湖发展的青年人才。

二要努力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维权服务功能。各级未成年人保护组织要在整合资源、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相互协作。各相关部门要不断挖掘潜力以“切实履行维权职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进一步完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考核机制拓宽创建领域深化创建活动内容扩大维权服务面。要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司法保护、法律援助、帮扶救助、权益维护等各项服务。要延伸服务触角将维权服务向基层扩展深入到学校、街道、乡镇和社区逐步构建青少年维权联动网络。要提高优秀维权岗的质量和信誉度建立并完善淘汰和退出机制。对维权功能退化、不符合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要求的予以摘牌保证典型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三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环境营造功能。要进一步加大“五项保护”的工作力度各级未成年人保护组织要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每年争取解决一至两个未成年人成长成才过程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学校保护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大力保证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在家庭保护方面要通过举办各类家长学校以及家庭文化、法制教育培训班等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在社会保护方面,要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要在文化市场、劳动用工、未成年人卫生保健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大力优化社会环境,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保护方面要坚持“打击与挽救相结合维权与帮教相结合、履行司法职能与预防犯罪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司法保护。同时要高度重视对特殊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工作为智残、体残青少年和弃婴、流浪儿童以及未成年人中的特困、失足等弱势群体提供帮扶使他们在接受教育、就业培训、回归社会等方面享受到特殊保护。

三、抓好三项工作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这项工程的主要倡导者和具体推动者使命所系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组织基础建设确保工作发展。组织体系是未保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个地方未保工作的组织基础实不实一看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制度能否始终保持完整和有效领导班子能否随着机构和人员的变动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二看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能否到位、在位能否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三看经费的保障情况。任何工作的正常开展都需要人、财、物的保障未保工作也不例外。现在,一些同志认为未保工作是由各有关部门在具体操作的部门的工作经费已经在预算中作了安排因而对未保工作的专项经费没有予以考虑。事实上未保工作有不少是专项性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没有一定的经费保证是难以正常运作的。希望各县区也要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予以落实。各级未保组织要根据未保工作的年度计划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编制年度预算方案,争取将一些重要的专项活动列入相应财政预算计划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未成年健康保护法篇10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纸质媒体面临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挑战,面对时有发生的其他媒体侵权行为,传统纸质媒体有必要采取相应维权手段,保护自身原创版权。本文分析了老年健康类报纸版权保护工作的难点,对新媒体时代老年健康类报纸的版权保护强化措施加以探讨,希望以此增强老年健康类报刊的版权保护工作,更好促进老年健康类报纸的转型和发展。

关键词老年健康类报纸版权保护互联网版权

对老年健康类报纸而言,由于其受众人群普遍呈现高龄化态势,对健康信息真实度的要求较高,也就决定了老年健康类报纸信息真实性和原创性较高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也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而大大拓宽,老年健康类报纸将面临愈演愈烈的来自于其他媒体的抄袭和侵权危机。针对此,为更好保护老年健康类报纸的原创性,我们有必要对现阶段老年健康类报纸的版权保护工作难点和强化路径进行讨论,确定老年健康类报纸的未来发展之路,从而更好地推动老年健康类报纸在强化版权意识的基础上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老年健康类报纸版权保护工作难点

笔者结合于《益寿文摘》杂志社的从业经历,认为当前老年健康类报纸的版权保护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危机和挑战:报纸信息互联网侵权行为、模糊的侵权法律界定、过高的版权保护成本以及常见的内容抄袭。老年健康类报纸的版权保护工作难点具体表现为:

1、健康信息互联网侵权行为依然存在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老年健康类报纸面临很严重的互联网侵权行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信息在互联网上会被无限制地转载和共享。就老年健康类报纸来说,其健康信息在网上的共享速度将远超纸质媒体的发行速度,严重损害报纸信息原创者的自身利益。二是由于互联网侵权行为的存在,老年健康类报纸报面的首发信息会在极短时间内被推送至网络,对报刊类纸质媒体的信息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三是由于纸质媒体信息的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网络上信息可以较少投入甚至零投入地任意转载和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互联网侵权的不良风气,不利于老年健康类报纸版权保护工作的开展。

2、媒体侵权行为法律界定模糊

老年健康类报纸版权保护工作的另一个难点是“维权依据不足,媒体侵权行为的法律界定模糊”。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国内对于报纸内容维权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报社方面不具备足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造成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报纸等平面媒体的信息被网络媒体进行转载和共享并不属于侵权行为,虽然网络媒体需要支付一定的信息转载费用,但法律上并未对该侵权行为进行明文规定。侵权制裁不力、著作权保护意识不强、法律界定模糊,为非平面媒体的侵权行为创造了很便利的条件。

3、老年健康报纸版权保护成本过高

当前互联网侵权行为是老年健康报纸版权保护工作的最大拦路虎,由于互联网侵权诉讼取证工作十分繁杂,而且侵权内容随时可被网站删除,难以正确判定网站侵权与否,所以为保障互联网侵权行为的法律审核结果,权利受害方应在公证后及时存留证据。但是由于网络侵权行为公证费用为一次1500到2000元,此外还含有类似于诉讼费之类的各类诉讼成本,所以只有在网站转载大量内容的基础上平面媒体才有维权价值,否则过高的版权保护成本和较难的网络维权诉讼工作将会给老年健康报纸的维权之路带来更大负担。

4、版式模仿及内容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信息和养生信息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于是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健康类报刊杂志,但是由于某些报刊杂志创刊时间较短,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为减少其报刊编辑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报刊的信息真实性和版面美观性,报社编辑人员往往就会直接模仿或抄袭其他较为成功的健康类报纸的版面设计和内容选取,在侵害他刊正当权益的基础上为自身谋求不正当利益。

二、新形势下老年健康类报纸版权保护工作强化路径

针对上述老年健康类报纸版权保护工作的难点内容,社会各界和报社方面都应加以重视,从增强版权保护意识、明晰信息转载法律边界、增进数字化版权保护手段普及和运用以及明确报社维权合法地位和加重侵权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强化老年健康类报纸的版权保护工作,促进老年健康类报纸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和发展。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老年健康类报纸的版权保护工作强化措施主要包括:

1、增强版权保护意识,提高互联网版权保护力度

增强版权保护意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保护报面信息表达和内容不被抄袭是维护报纸著作权的核心工作,以此实现报纸编辑人员智力成果的权利化、法律化和物质化,保障报纸版权保护成果。(2)报面编辑技术的创新也应作为版权保护的重要内容,报刊产品标准、设计方案、内容编排以及版面设计都是融入了广大工作人员的脑力劳动成果的,理应对此加以保护。(3)提高报纸信息互联网版权保护力度,由于当前老年健康类报纸的网站建设也相对发展较为成熟,为防止其他未授权网站随意转载报纸网站内容,报社方面应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网络转载规章制度,严防侵权行为的出现。

2、明确网络转载法律边界,提升报社声明效力

针对老年健康类报纸网络侵权行为愈演愈烈这一事实,各级主管部门应在《著作权法》的指导下对网络转载的法律边界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对报社所发表的声明效力加以提升,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制止互联网侵权行为的出现。对老年健康类报纸而言,其网站内的信息和内容不得经由其他媒体和报刊进行转载和共享,而对约定可转载的信息内容,在无特别声明的情况下转载方必须支付报酬。另外,在老年健康报刊上刊登过的作品在未受著作权人声明的情况下各网站也均不可转载,以此便可科学界定互联网侵权行为发生与否,进而加强老年健康报纸的版权保护工作。

3、加强数字化保护手段应用,降低维权成本

对老年健康类报纸而言,增强其在新媒体时代的版权保护工作,数字化版权保护手段的应用必不可少。报社信息采编人员应对各种数字化报纸版权保护手段进行学习和运用,在确保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注意增强报面内容的数字化版权保护工作。在版权保护技术手段方面,现今发展较为成熟的版权保护技术有信息相似度云搜索技术、反盗取链接技术、反复制技术等,将该些技术应用于老年健康报纸网络信息的发表方面,就可以有效实现网络转载技术限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道德约束的作用。此外,数字化保护手段的运用也可以便于维权诉讼过程中的取证工作开展,对于降低维权成本,巩固维权效果都是极为有利的。

4、明确报纸合法维权地位,加重侵权惩罚力度

当报纸版权受到其他媒体的侵犯时,人们往往习惯性将报社作为维权过程中的行为主体,但是结合《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报纸内容信息的作者拥有该信息的网络传播权,即决定其他媒体能否进行转载或共享操作的主体是报纸内容的原创者而非报社,报社不具备网络维权纠纷的主体地位。在明确报纸版权保护工作的维权主体的基础上,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侵害作者原创著作权行为的查处惩罚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从法律的角度对报纸信息的版权加以保护,规定相关侵权行为的惩罚查处方式,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更好地巩固老年健康报纸的版权保护成效。明确报纸合法维权地位,加重侵权惩罚力度,有利于从法律的层面对老年健康类报纸的著作版权进行保护,是强化和完善老年健康类报纸版权保护工作的必由之路。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老年健康类报纸版权保护工作的难点内容,社会各界和报社方面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社会各级主管部门应对网络转载的法律边界进行明确规定,同时提升报刊杂志社的声明效力,明确报社在权利维护过程中的合理合法地位,对确定的媒体侵权行为也要加大惩罚查处力度,为老年健康类报纸的版权保护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报社方面则应该增强自身版权保护意识,提高报面内容的网络版权保护力度,同时通过大力普及应用数字化版权保护手段等方式降低版权保护成本,更好维护自身权利,促进老年健康报纸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①陆耀东,《新媒体时代健康类报纸发展路径》[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4):149-152

②郑天奇,《从报纸的数字化过程分析新闻的版权问题》[J]《.中国报业》,2012(5):84-85

③朱虹军、农涛,《网络时代报纸版权保护面临的法律障碍》[J]《.中国出版》,2014(9):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