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十篇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十篇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5:33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1

促进我市交通发展,为学习借鉴外省先进经验。7月6日至7月10日,交通局一行6人由局长率队,赴山东济南、淄博、荷泽等地,现场考察学习了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情况,并通过座谈的形式,相互交流了农村公路建设建管养及投融资情况。通过考察,学到很多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尤其是山东省淄博市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淄博市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思想重视、政策扶持。

高度重视农村路网发展,淄博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把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当作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把这项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抓好抓实。一是加强领导,靠前指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和优惠政策。市与县、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定建设目标责任书,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目标责任机制。工程建设中,各级地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四大班子经常深入建设工地,通过调度会、现场会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等形式,督促进度,检查质量,解决问题,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千方百计出台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地方配套资金。淄博市积极开拓思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筹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县从农业转移支付中提取510%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二是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作为配套资金,三是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直接包乡镇、包村庄、包项目,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结对帮扶,反哺农村;四是通过拍卖农村公路、大中桥的冠名权和路林绿化权及路边资源开发权等市场化运作手段筹集资金。另外,各地还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利用农村“一事一议”筹集部分资金,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矛盾。三是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各级政府的协调下,征地动迁、砂石料场、减免税费等农村公路建设遇到难点问题,得到土地、水利、税务、通讯、电力等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为全市农村公路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高标准设计。农村公路建设到位。

坚持标准,按照“因地制宜。一次成型,不留后患”原则,淄博坚持高于公路工程的质量标准和水平,制定了农村公路网建设的技术标准。一是县乡公路:以二级或三级路标准为主进行设计,同时结构层设计标准高,底基层采用二层20厘米的石灰土,基层采用20厘米厚的稳定碎石,油层采用7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二是村道:以三级或四级路标准为主,偏远支线不低于四级,路面宽度不低于5米,沥青路面底基层采用20厘米厚的石灰稳定土,基层采用20厘米厚的二灰稳定碎石,面层采用不低于6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水泥路面基层采用20厘米厚的二灰土,面层采用20厘米厚的30号水泥混凝土,通过提高承载能力保证工程质量。

三)机构健全。农村公路管理部门职责发挥到位。

坚持面对现实,淄博市在认真抓好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公路管养,坚持“修路是基础,管养是关键”工作理念,实行建、管、养一体化,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养,两项工作同开展,共促进。一是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切实做到有路必管。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原则,淄博市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权限,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首先是建立健全县级农村公路管理组织。如该市将地方管理处内原相关养护股室和下设单位分离组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具体抓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其次是建立健全乡镇农村管理机构。如该市在乡镇设立集建、管、养于一体,权责明确、事权统一、运转协调、监督有效的一站两所”即汽车站、公路所、交管所)管理机构,真正做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二是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制度,使农村公路管养有章可循。淄博市地管处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把农村公路各基层单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要求、考核办法都明确地规定了出来,做到行业管理人员工作有制度、任务有指标、消耗有定额、上班有考勤、岗位有责任、管理有制度。

四)巩固成果。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扎实到位。

二、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当前,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和"十件实事"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抢抓机遇,把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推上新台阶,我们通过考察济南、淄博、荷泽等市的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很多启示。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效益,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全员行动、全民动手的农村公路建设新格局。农村公路的发展涉及到千家万户及农民兄弟的切身利益,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这次所考察的几个地区,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近两年来,我市在农村公路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方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认识不到位,"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对此,建议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继续把农村路网建设列入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并带领群众真抓实干,形成全员行动、全民动手修建农村公路的格局,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落实。

2、提高标准,确保质量,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富民工程”。建议在以后道路的规划设计中,提高标准,县道公路技术标准不低于二级,沥青路面,底基层采用二层18厘米的石灰土,基层采用18厘米厚的稳定碎石,油层采用7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乡道公路技术标准不低于三级,沥青路面,底基层采用一层18厘米的石灰土,基层采用18厘米厚的稳定碎石,油层采用7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村道公路技术标准不低于四级,路面宽度不小于4米,推行硬化路肩,沥青路面底基层采用15厘米厚的石灰稳定土,基层采用15厘米厚的稳定碎石,油层采用不小于4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水泥路面基层采用18厘米二灰土,面层采用厚度不小于20厘米、抗压强度不小于30号的水泥混凝土。

3、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加强农村道路的管养。村村通工程是为服务农业经济、服务农村小城镇化建设、方便农民出行而修建的公路,按照“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原则,在工作中,建议应重点做好主体的落实工作,明确“县、乡、村”三级管理和“县、乡、村、户”四级养护模式。将县、乡人民政府建设成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工作的战斗堡垒。同时,建议学习淄博市的经验,在市地管所成立农村公路管理股专门负责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与管理工作,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农村公路管理站,核定人员编制,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开展。

4、拓宽渠道,多方筹资,为农村公路建养提供有力支撑。农村公路养管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农村公路养管水平的主要瓶颈,因此,我们建议拓宽筹资渠道:(1)财政“拨”一点。建议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财政支出的范围,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2)社会“捐”一点。积极动员本籍在外地工作的人员和企业出力出钱,请他们为家乡的公路建设伸出援助之手。(3)群众“集”一点。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村民公决”,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发动组织群众自愿投资投劳。(4)经营“筹”一点。采取拍卖公路冠名权、沿线土地开发权、公路沿线广告权、农村公路客运经营权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2

县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村级公路建设工作现场会,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学习和推广新兴镇农村公路建设先进经验,总结前期农村公路建设,安排部署下步任务,动员全县干群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功坚战,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再做新贡献。下面,我讲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分析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形势

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776.46公里,其中县道404.6公里,油路300.6公里,砂石路104公里;乡道311.1公里,油路62.8公里,砂石路248.3公里;村道1060.76公里,油路74.76公里,砂石路986公里。

自2002年至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共投资1864.4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为412.16公里,其中油路29.66公里,砂石路382.5公里。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为动力,以国债项目、通达工程和通村道路建设为中心,以公路养护和管理为基础,以实现“晴雨通”为目标,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政策制度方面:一是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二是年初解县长与各乡镇(场)长签定了《2004年农村公路养管建目标责任书》;三是健全了工程质量四级保证体系,下发了《关于落实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廉政工作的通知》,落实了农村公路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在工程招投标方面:严格按照“四制”原则运作,****至新兴21公里国债项目和青町至李大17公里、赵集至曹市3公里、西阳至高公40公里的通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已全部完成,部分路段已进入施工阶段。

另外,县政府安排的通村公路,义门至苏庄6公里、林场至西阳8公里,前期勘察、设计、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近期可组织施工。

3、在公路养护方面:截止目前投资近300万元,投入人工11000工日、机械1760台班,石灰900吨,石子1500多方,砂石1.4万方等,完成养护里程124.5公里,挖补坑槽41500平方,填补下沉坑槽3万平方米,上油73000平方米。投资24万元,对涡双路险桥和十临路险桥进行了维修和改造。

4、在路政管理方面:共下发了督查意见书13份,拆除违章建筑9处,制止挖掘损毁公路2起,清理预制厂18处,煤堆占道12处,建材占道38处,抗旱土坝4处,拆除摊棚、铁皮房8处,午季清障近千处,拆除非交通标志100余块。对超限车辆卸载、倒货30余辆,路政处罚案件(一般程序)15起,当场处罚63起。埋设险桥标志6块、窄桥标志2块、限制质量标志牌4块。

5、在宣传教育方面:今年五月,以全国第八个“路政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印发传单3000余份,提高了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同时还组织了对农村公路管理站路政员和会统员的业务培训,培养了一批热爱公路工作的有志人群和业务骨干,达到公路建设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的目的。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是扎实的,成绩也是显著的,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个别乡镇负责人思想认识不强,有畏难情绪,个别乡镇没有把农村公路建设摆上议事日程。二是建设资金短缺,国债项目、通达工程的配套资金不能落实,工程建设难以开展,对全年工作计划产生了影响。三是各乡镇的农村公路管理站的职责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还不够。四是路政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把路政管理与超限超载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以上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步工作意见

现在已进入8月份的高温季节,正是公路建设的黄金时期,全年的各项建设任务都已进入攻坚阶段,下步工作要从“学习一个典范,强化二个落实,确保三个到位,实现五个目标”入手,努力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

“学习一个典范”:新兴镇原来乡村主要道路里程仅为78公里,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达到170公里,增加2.18倍,其中:柏油路达61公里,砂石路109公里。全镇28个行政村,15个村通砂石路,13个村通柏油路。纵观新兴镇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农村公路建设难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资金筹措上充分发动群众,合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三边四荒”、林权拍卖等方法筹措建设资金;在工作措施上通过点上抓示范,面上抓引导,一年抓几个村,逐步扩大,形成规划,营造一村带周边,一村带全镇的良好修路氛围。在工程管理上走出了一条“阳光”工程,“阳光”操作的路子。各乡镇要通过这次会议,认真学习新兴镇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把农村公路建设列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新高潮。

“强化二个落实”:一是强化国债、通达工程和通村公路的建设,依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要求,想方设法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按照“成熟一条,建设一条,逐步推进”的原则,努力完成涡新路、涡宿路、青李路、西高路“四路建设”,启动高楚路、楚西路、曹坛路等4条县乡公路建设。特别是涡新路新兴段要在8月底前完成基层工程,保证安全通行,11月中旬全面完成基层铺设,完成下封层工程,采取工程措施,做好冬季小型机动车辆的通行工作;青李路青町、马店段10月底要全面竣工通车。二是强化《2004年农村公路养管建目标责任书》的落实。努力完成乡村(行政村)晴雨通车目标任务,对2003年自然村已有2/1“晴雨通”车的乡镇年底要保证达到80%,未达到2/1“晴雨通”的乡镇要做保证达到70%,届时县政府将组织检查评比,检查结果将作为对乡镇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确保三个到位”

1、确保农村公路管理站的职责发挥到位。继续加强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制度建设,设施配置,强化人员思想教育,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2、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到位。充分利用现在的高温季节,对青李路进行挖补和中修罩面;对张义路、刘张路、耿王路等部分路段路面进行坑槽挖补,铺筑油层,延长现有公路通行年限;要完成红旗桥、侯桥、母猪沟桥三座险桥的改建。在做好义门大桥设障和限载通行的同时,积极做好检测、维修加固前的各项工作。

3、确保路政管理到位。抓好县道的非交通标志牌的拆除工作;抓好县乡公路的违章建筑物、违章占道的整顿治理;加强公路附属设施的配置和完善并管理好现已完善的“三牌一碑”;与沿线党委政府和穿越集镇行政村村委会建立网络关系,签订爱路护路公约;做好秋季防火清障工作;加大对超限车辆的打击力度。

“实现五个目标”:各乡镇(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县委、县政府“大力度、快节奏、抓落实、重结果”的工作方针,团结一致,积极配合,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在全县实现县道油路标准化;实现乡道油路、砂石综合化;实现村道砂石化;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实现公路管养正常化。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3

关键词:农村道路建设;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a

井陉县地处燕晋通衢之要冲,又处在我国经济发展“东靠西移”战略的中间地带,是海河流域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与相对落后的山西省之间的过渡区,既受大北京地区和石家庄市的辐射影响,也是晋东北汇入大北京经济圈层的必经通道。

1.井陉县农村道路的现状

自2003年以来,我县借助中央和省市“村村通公路”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全县31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道路工程。2010年,又抓住全国和省市实施“畅通工程”的机遇,加大“户户通”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县行政村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7.2%。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我县不断完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县道县建县养、镇道镇建镇养、村道村建村养”和“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原则,落实责任,强化管护措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展开。日益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1)

2.我县农村道路建设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有不少公路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坑洼不平、破损严重的现象,有的公路甚至刚修几年就成为“短命路”,严重影响了通行质量。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2.1公路养护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部分干部群众存在错误认识,认为修建公路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没有考虑到农村道路是有其使用年限和寿命的,虽然有的镇落实了养护人员,健全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只做表面文章,养护管理流于形式。按照“村村通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标准,农村公路一般要五年一中修,八年一大修,如果平时注重加强管理,及时挖补养护,一般来讲,可延长3-5年使用年限。由于养护管理不到位,造成个别破损路段因得不到及时修补和专业保养,达不到公路预期使用年限。

2.2部分道路超期“服役”

按照“村村通公路”设计标准,我县农村公路的设计标准为四级路。在正常管理养护和无超载车辆通行的状况下,使用基准年限为6-8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农村公路中,县级框架路、镇道、村道急需中修、大修。

2.3部分道路“人为”破坏严重

目前我县农村公路设计一般荷载为15吨以内,但在个别路段,不少超载超重车辆强行通行,载重量达150余吨,严重超过道路承载负荷,对道路形成“毁灭性”辗压,导致路面短时间内就出现大面积破损。另外,部分群众存在破坏公路的行为,跨路浇地、漫路灌溉、打场晒粮、沿路堆放物料等现象时有发生。

2.4建设养护资金缺乏

近几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上级补贴资金、县镇投入和群众自筹。养护管理资金主要依靠省市以奖代补资金。目前,由于人工费、物料费等养护管理费用增加,加之镇村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养护人员管理的积极性在下降。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工作的最大瓶颈。依目前我县农村道路破损的程度,若从现在开始逐步进行挖补和修复,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小修、中修或大修。但若等到全部道路完全损坏后再统一整修,不但影响通行质量,而且有可能需要多花更多的资金。同时,从目前看,若再不加强建设改造和养护管理,全县近十年“村村通”公路成果将“毁于一旦”。因此,现在就应该及时谋划,切实加大建设和管护资金投入力度。(2)

3.完善某县农村道路的建议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县形象、建设“省会后花园”的必然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已到了不干不行、非干不可的地步。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3.1明确建设养护责任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议近期对农村公路状况开展调查摸底,对县域内的农村公路进行拉网式普查。按照“县道县建县养、镇道镇建镇养、村道村建村养”和“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原则,明确每一条道路产权,落实建设和养护主体。同时,掌握道路破损情况,研究制定农村公路分期分批建设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县农村道路统一进行建设维修。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标准,加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建设,实施精细化、专业化养护,最大限度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建议针对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现状,探索建立镇村公路建设改造投入机制。参照省市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做法,研究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从目前的经济条件来分析,镇村两级公路建设投资的压力比较大。为切实减轻镇村负担,充分调动镇村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县财政给予补助。同时,可借鉴其他县的做法,将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捆绑使用。比如,可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区的道路建设与农村道路建设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3)

3.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县发改、交通、住建委、国土、环保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统筹协调推进。并择机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动员全县上下再次掀起“村村通”公路建设和养护热潮。

3.4强化管理和监督考核

加大对破坏道路行为的查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超载超重车辆进入农村公路问题。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的考核力度,适当增加科学发展考核赋分权重,并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顺利推进。

3.5逐步完善规划建设

大力发展县域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在原有公交客运线路基础上,依托县城内的公路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外放射的公交网络,在现有各乡镇通公交的基础上,到2015年达到村村通公交,至规划期末形成以一级公路为主的井陉县至石家庄市区的客运线和以二、三级公路为主的连接各村、乡、镇的城乡客运网络,加强区域内部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

规划期内,县域将形成由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重要的乡镇公路、一般乡村道路四个层次的公路网。二级以上公路形成“四横四纵”的公路网骨架,国、省道达到一级标准,县道达二级以上标准,乡道达三级以上标准,村村联系道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

(1)“四横”:

①石太高速二通道:小切-曹家庄-小作-王庄,新建;

②石太高速:核桃园-南枣林-南高家庄-后掌;

③307国道:规划提升为一级路;

④柿苍公路:规划提升为二级路。

(2)“四纵”:

①小大公路:(小大公路和辛庄乡到南峪镇的乡道)米汤崖-曹家庄-石翁-台头-北峪,提升为二级路;

②平涉公路:北径-小作-微水-秀林-南障城-测鱼-白城,提升为一级路;

③平赞高速:南陉-北正-东水-郎家庄,新建;

④原宜微公路和衡井公路:王庄-罗庄-微水-石佛,提高为二级路。

3、城乡公共交通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基础设施在新农村建设大潮推动下正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国家的投入―――包括政策、资金的支持―――都是历年最多的。针对村级公路建设所暴露出来的农村基础设施问题,我们本着从大局出发,兼顾地方的观点展开。地方各级政府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紧抓财政支持,做到工作开展到位,细节落实到点,采取步步为营,不贪功好进,切实做好农村道路建设工作,为广大百姓建设一条致富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得龙.提高村级硬化道路工程质量的建议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09)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4

20__年8月,总书记到仪陇视察,作出了“一定要把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20__年4月,总理到川北革命老区视察时,对农村公路建设作出明确指示:“公益事业要靠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农村公路建设要学会用民主协商的办法,从为贫困地区服务的实际出发来解决。”为落实总书记和总理指示精神,在交通部的关心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在川北革命老区10县启动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仪陇县有幸位列其中。我县针对农村公路通达程度低、通行能力差、建设任务重、群众修路愿望强烈的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全面宣传动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__年,全县共投入1.2亿元,建成通乡水泥路(油路)98公里,通村公路272.5公里,通户便民路310公里,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全县计划外修建通村公路92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13个,村级招呼站15个。这对财政收入不到6000万元的仪陇县,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一是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农民出行的难题得到解决,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有2.9万农户实施了“一建三改”工程(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2400余农户新(改)建了住房,新修各类小微水利1427处,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村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二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全县发展优质粮油20万亩、优质水果5万亩、中药材2万亩,建成獭兔养殖基地村140个,发展养猪家园1.3万户。有的村民买车搞起了运输,有的村民办起了砖厂,还有村民成了养殖大户,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三是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干部主动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自上而下动员,自下而上决策,提高了执政能力,树立了为民服务的形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我县发展农村公路的主要做法是: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落实“四权”,发扬民主;统筹发展,为民造福。

第一,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激发农民修建农村公路、改变生产生活状况的潜力。

一方面,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为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夯实基础。我县经济欠发达,政府配套资金的能力弱,单靠上级的补助,农村公路建设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一开始就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电视、广播、文件等多种方式,将国家补助政策和全县农村公路总体规划交给群众,通过召开农村公路建设动员大会、项目村村民代表会议和全体村民会议,最大限度地统一群众的认识,充分激发起群众自力更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化马乡虎嘴村抓住春节期间外出户大多返家的机会,组织召开了三天会议,讨论修路问题,统一群众思想,群众出资筹劳非常积极,组织了“筑路大会战”,男女老少齐上阵,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6公里水泥路建设。三蛟镇玉山村2社村民陈新民组织在江苏打工的乡亲,捐资30万元用于该村6公里村道建设;在山西承包煤矿的义路镇奉恩寺村民李大刚,主动捐资250万元,修建水泥路5.5公里。20__年,全县群众投工投劳140万个,折合资金2100多万元。

另一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按照“三优先”(群众积极性高的优先、具备基础条件的优先、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优先)的原则,编制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了梯次推进、区域化发展的建设格局。二是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出台了《仪陇县通乡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和《仪陇县通村公路实施意见》,明确了县乡村的责任,县负责通乡公路的路面工程建设,乡镇负责通乡公路路基建设和片石开采,村社负责通村公路建设。三是出台了管线迁移、料场使用、土地调整、青苗补偿的优惠政策,公路建设中涉及的杆、管、线等设施,部门均减免相关手续和规费;农村公路建设税费实行先征后返,全额用于工程建设;砂石、料场一律无偿划拨使用;土地调整、青苗补偿一律由项目受益村社组织协调,县上适当给予补助;为防止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我县在财力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专门安排5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四是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依托农村公路项目,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以工代赈、国土整治、扶贫帮扶项目资金1100多万元,统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五是大力开展“送技术下乡”、“送图纸上门”活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指导和服务,在县内外聘请了40多名有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业的质量监督组;免费为通村公路提供简易设计,按照“意图公开—意见收集—方案

评议—群众表决”的工作程序,民主决策线路走向、路面宽度和道路结构等基本要素,坚持“少拆迁房屋,少占用土地,不大挖大填,不破坏生态”原则,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支持;对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了免费技术培训;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试验室,实行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监控,以科学手段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管理力量不足等棘手的问题,为实现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落实“四权”,发扬民主,“坚决不修群众不愿意修的路,不修大多数群众不参与修的路”。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有三忧:一忧违背农民意愿,二忧质量控制不好,三忧增加农民负担,致使农民积极性被挫伤,农村公路建设受到影响。为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省交通厅要求各地建立“四项机制”,即:自上而下的宣传动员机制、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公开透明的群众监督管理机制、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的援助机制。并对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作了明文规定,即: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必须经过村民会议、乡(镇)人代会、县政府逐级决策,填报《村民大会决议》、《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县人民政府立项申请》“三张表”。为了把这“四项机制”、“三张表”的决策程序落到实处,我县结合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通村公路建设“四权”运行机制。

一是村党支部行使领导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支部充当农村公路建设的牵头人、动员者,首先提出修路动议由群众讨论,群众通过后搞好协调、督促,抓好决议落实,并把修路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个党员、干部,形成带头示范,定期组织召开村民会议对修路情况进行考评、督查,使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在修路过程中充分得到发挥。

二是村民会议行使决策权。为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我县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竞争立项、动态管理”,修不修,怎么修,修什么路都由群众说了算。首先,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将修路的标准、上级补助资金、工程造价、缺口资金等情况向村民公示,由村民大会决定是否修建公路,90以上村民签字通过并由乡镇提出申请后,获得竞争立项的资格;然后,县分区域组织演讲答辩,从群众积极性、乡镇及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建设方案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评定,根据得分高低选定项目实施地点。对竞争落选但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修路且成效明显的村,采取奖补或次年优先立项等措施予以鼓励,对竞争入围但群众积极性不高,工作进展缓慢的村及时调整,形成了“争中干、干中争”的良好氛围。柳垭—思德公路立项以来,柳垭镇对相关问题处理不及时,严重挫伤群众的建设热情,片石开采进度缓慢,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县立即对其项目进行了调整。三蛟镇昆山村在立项竞争落选后,不悲观气馁,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建好了村道路7.8公里,县委、政府决定在20__年优先安排该村项目。

三是村委会行使执行权。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由村委会牵头,组织当地农民群众参与投工、投劳、筹资、备料,确立施工组织形式,组建理财小组、质量监督组、项目协调小组。为降低工程造价,凡群众有能力自建的工程,如整治边沟、采集片石、调整路基等,都由村委会组织群众投劳建设。

四是村民行使监督权。组建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资金、廉政监督组,充分依靠当地村民,尤其是当地退休老干部、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对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廉政建设情况等实施监督。实行了“六不验收”制度,“没有设计图纸的不验收、宽度达不到要求的不验收、没设置错车道的不验收、水系不通畅的不验收、路面不符合标准的不验收、缺乏管护措施的不验收”,工序完成和工程交验时,必须由群众监督组签字认可。同时,还加强了对群众负担情况的监督,县设立了举报电话,宣布了五条工作纪律,严禁借机巧立名目增加农民负担,不准搞行政命令及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

为落实这“四权”,我们规范了农村公路建设程序,实行“八步工作法”:第一步,广泛宣传,掌握群众修路意愿;第二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初步方案;第三步,征求村民意见,讨论路面结构、资金筹集、土地调剂、质量控制等具体管理办法;第四步,组建农村公路建设协调领导组、财务管理组、质量监督组;第五步,户户签字表决投工筹劳方案,报乡镇人大主席团和县减负办审查批准;第六步,建设任务分解到户,分村组织实施;第七步,竣工结算,申请验收;第八步,统一验收,合格的交付使用。“四权”的落实,弥补了政府监管力量不足、鞭长莫及的问题,保证了面宽量大的农村公路快速健康发展,我县未出现一例因修农村公路上访的事件。

对通乡公路建设,我们实行了“项目法人制”。由县交通局组建业主,县以上政府筹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监理、统一验收的“五统一”管理方式,不增加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负担,充分体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第三,统筹发展,为民造福,确保农村道路“有人管”,农民群众“有车坐”。

为把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字最终落实到了为民造福上,我们坚持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创造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的全新发展模式,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十分拥护和支持。

一是保证养护投入。把通乡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照财政每年每公里1300元、交通局每年每公里2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大中修工程和水毁工程,财政根据工程量大小适当给予补助。对通村公路,采取“一事一议”和村规民约的办法筹集养护管理资金。

二是改进管护方式。出台了《仪陇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确立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行业指导、科学管养、统分结合、路段到人、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原则,将农村公路管养纳入对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对养路段、路政、车管几支力量进行整合,分乡镇设立交通管理站,负责乡道专业管护和交通管理。各村制定了《护路公约》,通过竞标方式确定专业养护人员,按照“分段包养”的办法落实日常管护,实现了日常养护责任到人、路面养护专业施工、养护质量全面考核、优良次差分别奖惩。还安排县养路段牵头,不定期对乡镇公路养护班组、公路管理员和养护承包人进行养护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

三是发展农村客运。在同步建设乡(镇)客运站、村级招呼站的基础上,我县按照“一点三角九片”的格局,组建了农村客运公司,整合现有运力资源,实行公司化、片区化、冷热线捆绑经营,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坐车难”的问题。同时,还促进了运政部门职能的转变,提升了客运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车辆业主的运营收入。新县城周边的果山、银山和环山公路建成后,采取了公司一体化经营的办法,开通了区域客运环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和“安全车”,对政府十分感激。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5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不足,尤其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发展,有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财政一直积极支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加大,但还存在着基础设施数量不足,投资资金缺口大,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忻州市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状况和相关的财政政策,提出在新常态形势下,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政策

一、引言

随着国家将“三农”问题放在突出的战略发展位置,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有效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基础设施的公共品特性,政府财政一直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的主力军,主导或配合各专项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稳增长、扩内需、加快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成刚需性增长,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出压力和赤字规模加大等问题,寻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新途径和提高政府投资建设效率等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概述

农村基础设施一般是指为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总和。可分为农业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具体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虽自2003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力度,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还是存在有许多。1.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长年来基础设施水平低的问题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准公共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资金主要靠财政直接投资,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较少,造成大部分地区建设资金不足,难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系不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一般不明晰,不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专门负责,包括投融资、建设和后续维护。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出现缺乏监管和不专业的建设过程,造成“豆腐渣”工程和资金管理混乱等现象。4.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偏离农民需求。从大量学者对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研究上发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长时间偏离农民真正需求,政府部门做项目决策时缺乏长期规划和实地需求调研。

三、忻州市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及政策分析

1、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情况概述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毗邻省会太原。忻府区是忻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忻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辖20个乡镇,共有394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33.8万,无煤、无矿,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忻府区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落后,尤其是非生产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缓慢,建设水平低。据国家发改委调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如路、水、电等,每位农民平均需1700—4900元,但忻府区财政收入较低,据此测算,忻州区至少需要6亿元以上的建设资金,而全区地方一般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支持这么巨大的投入。忻府区农村环境差,农民收入低,与忻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1)水利设施方面:这里四季分明,农作物品种繁多,但严重缺水,水利设施不够健全,还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而且部分地方还有饮水困难的现象。(2)道路交通方面:忻府区所辖面积很大,连接农村和城市的道路部分还是土路、渣路,农民进城不方便。目前的“村村通”工程虽部分解决了公路问题,但村内道路问题依旧很严峻,有些村只是硬化了一两条村内主要干道,其余道路依旧破旧。而且硬化的道路由于后期没有及时维护也部分性的破损。(3)卫生设施方面:卫生厕所普及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垃圾池建设较少,农村卫生整体情况较差。(4)文化设施方面:忻府区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最近几年才开始起步,已建成设施闲置率较高,没有有效的起到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2、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政策分析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财政直接投资和财政以奖代补政策,还有部分农村能人投资和村民自建设施。在忻府区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以前,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为政府直接投资,由各专项部门负责,如水利局主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电信局主管通讯信息网络建设,公路局、交通局主管道路桥梁设施建设等。这样的格局下,财政资金多头管理,存在资金分散和项目重复,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而且财政用于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大,相对的用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的比重偏低,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2010年忻府区被确定为山西省31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之一,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一事一议”财政资补政策是指由农民自己议事决定本村相关集体生产生活项目的建设,筹资筹劳,由政府财政进行奖补拨款支持。这项制度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的理念,推动了忻府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拉动了农村投资与消费。以下是忻府区2011年—2014年一事一议项目实施的情况统计:全区共建一事一议项目761个,受益人口共计104万。其中小型水利设施项目508个,总投资金额7835万元;村内道路项目41个,总投资金额716万;桥涵项目9个,总投资金额115万;村内环卫设施项目49个,总投资金额557万;村容美化亮化项目44个,总投资金额487万;村内新能源设施项目14个,总投资金额111万;村级公共活动场所项目26个,总投资金额325万;其他公共设施项目70个,总投资金额1335万。从统计数据可看出,2011年到2014年忻府区着重解决的是农田水利,村内道路问题,初步解决了旱涝保收、山区吃水难等重点问题。2012年开始整治农村脏、乱、差的村容村貌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环境,并且有村级公共文化场所建设等有关农民精神生活的项目启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虽有效的解决了部分村级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但由于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资金有限,覆盖面虽广但整体成效不明显。建设项目缺乏统一规划和后续维护等问题非常不利于此工作的长远发展。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都存在有资金问题,由于基础设施的准公共物品属性,我国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有政府直接投资,财政拨款建设。忻府区已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中,同样以财政力量为主,很少有银行信贷、民间融资等其他融资渠道,忻府区财力有限,大部分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短缺。同时财政力量对其他融资渠道的引导及鼓励作用不够,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共同合作、利益共享的关系。政府应积极探寻各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如公私合营(ppp)模式,能人模式等,激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缺乏长远规划。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落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质量也有待提高。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对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布局及长远规划,分阶段完成相应计划并安排各阶段的后续维护工作,保障农村基础设施长期优质的供给。(2)对非生产性基础设施不够重视。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大部分项目和资金都用于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直接提升。应当加大对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只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扩大农村内需,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美丽新农村。(3)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难。在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刚需性支出上升,财政困难加大,对依赖于政府直接投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不利。政府应寻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降低财政投资比例,减轻财政资金压力。而要想引入企业投资,则需要努力开发涉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可盈利性项目,给予企业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以吸引其投资。在融资渠道方面,政府可寻求创新性融资渠道,如利用金融贷款或发放政府债券等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苏明.中国农村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

[3]廖家勤.财政紧约束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2006(3)

[4]鞠宏一,李娟娟.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研究综述[J].科协论坛,2006(11)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流浪歌手一号”为你整理了这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调研报告

一、我区少数民族乡(镇)及民族村通村、通组公路及区域公路联结互通情况

我区有仰天湖、保和2个少数民族(瑶族)乡。其中仰天湖瑶族乡辖1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290人,其中瑶族人口3667人,分布在大塘、金仙寨、桃源、天湖岭等村,占该乡总人口的14.9%。保和瑶族乡辖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社区(南岭生态城社区),总人口21477人,其中瑶族人口2348人,分布在同心、仙鱼岭2个瑶族村,占该乡总人口的10.93%。此外,我区有鲁塘镇南溪村、太洞村、红星村,石盖塘街道枫木岭村、江口村等5个散居瑶族村。全区少数民族地区共有自然村(组)聚居区域(点)163个。

为加快全区少数民族地区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公路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月度工作安排,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建立了激励机制,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区级领导担任指挥长。同时,加大投资力度,采取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向上级争取资金,“一事一议”等办法,多渠道筹集公路建设资金。财政先后按3.5-10万元/公里分不同的乡镇安排通村公路配套资金。公路建设沿线乡镇均成立协调机构,政府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一)通村公路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区抢抓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机遇,通过国家拨付一部分,地方配套一部分,沿线筹措一部分等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开展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截止2019年底,全区少数民族地区共建成通乡通村公路271.7公里。

(二)通组公路建设情况。全区少数民族地区通村公路已于2009年全部完成硬化。2018年,启动了通组公路建设,全区25户1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已通水泥(沥青)路。目前,全区共完成通组公路建设62.928公里,其中仰天湖瑶族乡完成19.406公里,保和瑶族乡完成12.581公里,鲁塘镇完成15.454公里,石盖塘街道完成15.487公里。

(三)公路联网线建设情况。目前,我区已建成永春至上茶园等5条共38.6公里公路。

二、目前在建项目情况、规划项目情况,相关项目争取和落实情况

(一)在建项目建设情况。目前在建项目主要有通组公路18.152公里,窄路加宽52.6公里。

(二)相关项目争取和落实情况。2004年以来,我区共争取通乡、通村、通组国家计划约309.583公里,补助资金约5960万元。

(三)规划项目有关情况。全区“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制定中,相关数据尚未出来。

三、我区少数民族地区公路管理养护情况

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地区共有通乡、通村公路约271.7公里,通组公路约181.3公里。其中通乡、通村公路全部纳入日常养护,区道由公路部门养护;乡、村道则由乡村负责养护,公路部门按每公里乡道3000元、村道1000元给以补助,每年投入50万元养护资金。

为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我区创新举措,完善精抓细管的常态化养护机制。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全面养护、注重实效、保障畅通”原则,加大投入,规范公路养护管理,着力打造“畅、洁、绿、美、安、亮”“六位一体”的公路交通环境。

一是创新养护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即“区为主体、分级负责、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切实做到“有路必养”。建立了以区财政为主的养护资金保障体制,区配套养护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确保养护基本需求。全区少数民族地区均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管养人员和工作经费。

二是创新养护模式。按照“服务外包、分级承养”的养护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进程,我区广泛运用的“四种管养模式”(即:专业化队伍养护、承包养护、集中季节性养护、社会领养)取得显著成效,并在全市农村公路推广。

三是管护人员配套到位。形成了区有路政人员、乡有监督人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护路体制,乡镇、村均制定了爱路护路的乡民约和村规民约,及时有效地制止和查处破坏农村公路路产路权的行为。

四、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和有关意见建议

(一)目前存的困难问题

1.自然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目前,通组公路只到达25户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少于这一标准的自然村没有政策支持,同时部分村、组之间联网路和村庄内部道路国家也没有资金补助。仅靠村民自筹资金无法完成通组公路建设。

2.管养资金投入不足。随着道路里程的延伸,需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相应的区财政的匹配额度越来越大。2018年,我区债务风险被列为一类风险预警地区,财政资金投入不得不进一步压缩,无法足额配套管养资金。

(二)意见和建议

1.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和管养资金投入力度。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建议省、市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资金补助标准,安排专项民族地区公路建设发展资金并全额兜底,用于通往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路建设,以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另外,由于区级财力有限,加上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管护成本较高,建议省、市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地区公路养护资金投入。

2.加大争资立项力度。突出连接公路、断头路、联网路、产业路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公路网使用效率,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北湖区少数民族地区位于西南高寒山区,农村公路弯多坡陡,临崖临水路段多,建议进一步完善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标志标牌设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确保通行安全。

4.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大中修、灾毁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我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地处西南高寒山区,早晚温差大,雨水多,公路易受侵蚀、暴雨冲刷,损毁率高,公路使用寿命受影响,建议省市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大中修及灾毁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及时修复受损公路。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7

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技术培训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各级交通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方式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和“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帮助全县各项目乡镇、村场及施工队掌握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操作程序和质量管理办法,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下面,就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为加速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006年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实事工程,受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特别是2007年,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220个项目522.8公里,占省、市计划任务292.1公里的178.97%,占县定目标任务374公里的139.78%,居全市第二。2007年是华容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也是对农村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年。

今年,我们按照各级交通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结构调整,控制建设规模,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方式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县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科学提出了280公里的奋斗目标,并已列入县定实事考核内容。但从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整体情况看,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进展比较缓慢,形势十分严峻。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其他兄弟县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争计划。今年280公里的年度计划,目前尽管已经衔接到位,并以正式文件逐项目下达到了各乡镇、村场,但仍有部分乡镇、村场无视计划的严肃性,不管申报的项目进没进规划,有没有路基,有没有资金来源,盲目争计划,典型的“叶公好龙”现象。

(二)准备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路基建设严重滞后。今年全县计划实施项目166个,从县交通部门最近现场督查的情况来看,路面建设开工的项目仅仅只有9个,路基基本达到开工条件的项目不到20%,启动路基改造的项目仅占30%,较去年滞后了整整一个月;二是资金无着落。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配套资金有着落、有具体筹措方案的项目仅占20%,画饼充饥的多,实际可能到位的少,将造成计划落空、质量得不到保证和拖欠民工工资引发上访闹事事件等隐患。

(三)验收难推进。去年以来,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交通部门精心组织开展了多次活动,面对面的逐乡镇、村场进行迎检验收的培训指导,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项目的路肩培土、错车台、标志牌等配套工程不能到位,以致县自检验收合格率不到70%,严重影响省市对我县整体项目的检查验收和国省补助资金的顺利拨付。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执政的第一年,也是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前三年完成“十一五”总任务70%的奋斗目标的攻坚年,更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大投入建设农村公路的最后一年。当前各地都在抢抓机遇,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广大农民群众更是翘首以待。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要从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高度,本着对事业、对群众、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领导,科学筹划,精心运作,扎实工作,坚决完成今年农村道路建设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

尽管今年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较去年相对要小一些,但从当前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来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努力保证农村公路建设快速推进。

(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今年280公里建设任务是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县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并已列入省、市、县实事内容,年底严格考核兑现。面对这样的目标,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可走,没有任何价钱可讲,也不能有任何幻想可留。特别是进展较慢的乡镇,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对策,迎头赶上。所有乡镇要确保在今年11月底前不折不扣完成年度建设计划。尽管农村公路建设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无论困难有多大、问题有多少,我们的决心和信心都不能动摇。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对我们执政宗旨的检验和执政能力的考验。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科学安排好各项工程的建设,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如实完成。

(二)要进一步严格技术标准。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扎实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要在抓好主体工程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关配套工程。重点要抓好道路的路肩整治、错车道设置、交通标牌设置、绿化工程和排水系统等工程实施,做到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同步设计,同步签订施工合同,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三)要进一步把好质量关口。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由于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加之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各乡镇和交通主管部门都要把公路质量工作作为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一要落实质量责任制度。乡道、村道的施工及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是所属乡镇人民政府,县交通局负责对乡镇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比。同时要建立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责任人档案,将每条公路的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责任人的名字挂牌明示,并存入档案,实行施工质量终身追究制。二要健全质量监管体系。要建立健全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坚持施工单位自检,乡镇人民政府初检,县交通部门抽检,做到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特别是交通部门质量监督人员,必须要身临一线、现场检查、跟踪督查,严格把握质量标准。要加大对影响结构稳定和安全的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监督力度,最大限度地消灭质量管理通病和实体质量通病。三要从严查处质量问题。在质量检查中,如发现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要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该返工的坚决返工。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予拨付补助资金,并对施工单位和工程建设主体予以一定的罚款;对返工造成损失的,全部由施工单位承担;对屡整屡犯的施工单位,要给予清除出场和终止施工合同的处罚,并在3年内不得进入农村公路建设市场;对质量监督人员造成质量问题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行政、经济直至法律责任。总之,要力争将每一条农村公路建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放心工程”。

(四)要进一步落实配套资金。资金投入是公路建设的基本保障和决定因素。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资金很难及时足额筹集到位,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筹安排,认真研究农村政策,积极推进多元化投资体制,千方百计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科学合理调度建设资金。一是乡财政补一点。对农村公路建设,有条件的乡级财政要通过盘活资金,以“以奖”的形式适当安排一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二是向外争取一点。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挖掘对外关系资源,积极争取,弥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三是“一事一议”筹一点。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在不违规、违纪的前提下,多方筹措资金。要严格履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科学调度使用“一事一议”资金。四是社会赞助一点。要广泛宣传发动,激发农村党员、机关干部、个体大户和在外打工、经商人员捐资修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不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怎么紧张,都必须要严格地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筹集资金,决不允许乱集资、乱收费和搭车收费,并妥善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妥善处理好资金使用与严格管理的关系。资金筹集十分不易,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精打细算、从俭节约,特别是要严防跑、冒、滴、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口上,切实提高资金利用效益,防止资金浪费。要设立资金管理专户,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坚决杜绝随意挪用、占用项目资金现象的发生。二是处理好加快公路路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不仅要履行好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职责,更要履行好维护一方稳定的职责,绝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转移困难和转嫁矛盾。除农民自愿捐款、捐物、助工外,坚决不允许搞强行摊派,这必须作为一条严肃的工作纪律来执行,任何乡镇、任何个人都不得触犯政策“高压线”。同时县交通部门要继续开展“零”收费服务。

(五)要进一步强化培训指导。2006年以来,县交通局已对各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参与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但从目前的工作状况看,各乡镇仍存在管理经验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为此,必须进行再培训、再提高。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密度。县交通局每隔一到二个月就要组织一次技术培训,也可以通过以会代训,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另一方面,要丰富培训内容。要针对乡镇在道路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继续抓好施工规范培训的同时,重视加强工程检测、资料整理、竣工验收和政策文件等方面的培训。

(六)要进一步完善内业工作。要认真吸取往年的教训,从现在起,对去年已竣工未验收的项目以及今年的所有计划项目,交通局和各乡镇都要严格按照内业资料的标准,从开工准备、施工过程到交竣工验收的整个程序,逐项、及时、全面地进行收集、整理和上报,做到“一路一设计,一路一档案”。同时,要将各乡镇项目资料完备情况作为年底工程验收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基础资料不齐全、不规范、收集不及时的乡镇,定期予以通报批评。对今年开工的项目,在拨付资金时,县交通局要严格把关,在主体及配套工程检测验收合格后,还必须要求每个项目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开工报告和其它必备资料齐全、规范,符合要求,否则不予拨付资金。

三、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有序开展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靠保证,落实工作责任是推进工作的主要抓手,在农村公路中,乡道和村道建设主体是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当前,各乡镇要把农村公路建设列入当前的重要工作日程,乡镇长要做到亲自挂帅、亲自上阵、亲自组织、亲自参与、亲自督查,沉入第一线了解情况,研究对策,协调矛盾,解决问题。会议以后,各乡镇要迅速召开农村公路建设动员会,进一步明确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做到目标再细化,责任再明确,措施再落实。

二要强化时间观念,抢抓工程进度。时下已进入打路的黄金时节,各乡镇要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在月底掀起建设高潮。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只争朝夕,一着不让,抢抓时机,大干当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速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对每条路都要制定组织严密、安排科学的工作计划,要倒排工期,实行工程竣工倒计时,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以村保乡,以乡保县,确保按照规定时间、规定标准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三要强化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各有关部门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自觉地把地方工作、部门工作与农村道路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只要有利于农村公路建设的事就办。交通部门是公路建设的主要业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责无旁贷,要从组织上、管理上、技术上,服从服务于农村公路建设,要将承担的指导、监督和服务职能充分履行好。要把所有技术力量毫无保留地派遣到农村公路上,切实加强业务指导。

四要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加强督查考核是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抓手,有督查才有促进,有考核才有鉴别,有奖惩才有动力。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必须将督查考核、奖优罚劣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要严格督查要求,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各乡镇每条公路的工期安排进行跟踪督查。对每条公路的质量和进度情况,每二周汇总一次,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布,并及时通过相关载体向县领导汇报。年终时,我们将严格按照华政发[2006]15号文件的规定进行考核,做到奖惩分明,坚决不打和牌。对因工作不力致使既定目标未能按期完成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要切实维护项目规划的严肃性,对擅自降低项目标准、未按计划建设进度实施、挪用公路建设资金以及由于主管部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致使规划变更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8

一、交通建设方面

(一)意见和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大筹资力度,加快陆渔一级公路建设步伐,争取早日通车,方便群众出行。

整改措施和目标:

1、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联系省交通运输厅、市交通运输局,争取获得上级交通部门对我市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加快调概步伐,市发改委组织进行了陆渔一级路概算调整市内审查会,目前,项目业主已按专家组意见进行了补充完善,修编后的方案已上报至市发改委、交通运输局,并已转报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力争尽快完成调概批复。

2、拓宽筹资渠道,采取了拆借、融资等措施,筹集资金达3000万元。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尽快将省拨付资金1.16亿元落实到位。同时,市政府也正在向市政府汇报,力争取得市政府担保,向商业银行融资2至3亿元。

3、创新思路,破解建设资金“瓶颈”。陆渔一级路二期路面工程(二标)和三期工程拟采用Bt模式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陆渔一级路建设。目前,市中路公司已经拟定了Bt模式运作方案上报市政府审批。

4、确定了年底通车的目标,加快推进建设步伐,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卡管理,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责任单位,组建督察专班,具体负责各个标段的督办落实。8月底前完成二期路面二标招标工作及一期土建路基土石方工程和隧道工程,9月底前完成起点至聂河段24公里路面施工任务,11月中旬前完成聂河至渔洋关段路面施工,11月底前完成全部桥梁工程,12月底前完成三期交安工程及沿线设施工程。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中路公司

责任人:

(二)意见和建议:建议加大陆渔一级公路建设协调力度,协助解决炮损、临时征地等补偿问题。在陆渔一级公路建成之前,加强原有道路的养护修复,保障农户通行和农产品流通。

整改措施和目标:

1、建设单位、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协调专班、施工单位密切配合,积极主动上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将赔付办法讲明讲透,赢得受损户的理解与支持。

2、加大监督和协调力度,加快赔付速度。建设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安排专人、专班上门到户处理和赔付。确保赔付金及时支付,不拖欠。

3、搞好调查核实,由施工单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协调专班、建设单位共同核实临时征地的数量,据实补偿,根据实际情况,土地确不能恢复,按照陆渔路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给予永久征地。对可以恢复的土地,按照临时征地协议及时给予恢复。

4、成立养护维修专班。为了保证沿线的道路畅通,达到无大坑大槽,定期洒水压尘,由各施工单位保障经费,组建专班保养,共安排专人60人组织养护设备12台套。

5、明确职责,跟踪督办。对沿线的管养划分了责任区,制定了工作质量标准,明确责任人。制定强制管养和奖惩办法,业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中路公司、市公路局

责任人:

(三)意见或建议:建议加大松王公路养护力度,确保车辆正常通行。

整改措施和目标:

1、为彻底改变松王路路况,将对松王路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方案省有关部门正在评审中。为了解决当前行路难问题,正积极争取资金,先行对松木坪至接驾坳段进行改造,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和实物清点,近期将动工。

2、进一步加大养护力度,采用日常养护与突击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该线投入,雨后及时填补坑槽、疏通涵洞,确保路面无大坑大槽。

3、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特别做好暴雨灾害天气的巡查,及时清除坍方,疏通边沟,对崩塌路基、滑坡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公路局

责任人:

(四)意见或建议:建议加大农村道路硬化的投入,建设指标向山区乡镇倾斜,解决山区农村道路硬化问题。统一原硬化公路延伸段建设标准。

整改措施和目标:

1、积极向上级交通部门汇报,反映群众的呼声,争取农村道路硬化指标和建设资金。

2、每年安排通村水泥路建设计划时,重点考虑山区乡(镇)和沿江乡(镇)山区村。从2011年开始,重点对王家畈、聂家河、松木坪、潘家湾、枝城等山区乡(镇)倾斜,以解决山区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并在补助资金标准上,对山区乡(镇)也给予了重点扶持,今年按每公里15万元进行补助,缓解了山区乡(镇)自筹资金的压力。

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监管,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即3.5米宽、0.18米厚、强度C30。对纳入了国家建设计划的延伸段建设,严格执行此技术标准。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农村公路管理所

责任人:

(五)意见或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做好水毁道路的维修及矿山车辆损坏路面的修复,完善农村道路警示牌、减少安全事故。

整改措施和目标:

1、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计划,力争每年安排不低于100公里的建设计划。今年投资2700万元用于110.5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截止7月份,已完成68.3公里,完成投资1707.5万元。

2、及时对水毁道路进行现场勘察,协助乡(镇)、村制定修复方案,提供技术服务。并督促乡(镇)村在水毁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尽快修复,恢复交通,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同时,积极将水毁道路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补助。目前,已将元至7月份水毁道路及道路抢通分三次向市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报告。同时,拟定农村公路水毁修复补助资金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建立农村公路水毁修复的长效机制。

3、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危险路段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将全市特别危险的农村公路,重点是通客班车、交通流量大的农村公路正在进行数据汇总上报。并将根据上级安排的资金补助情况,以乡(镇)办事处为责任主体,对这些路段实施安保工程建设。对于其它路段,也将根据资金到位情况,以乡(镇)办事处为责任主体,逐年对部分路段实施安保工程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逐步消除农村公路上的安全隐患。

4、积极协助乡镇村加强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由公路管理责任主体单位,负责其区域内公路超重车限行的控制。配合有矿山车辆出入的村级道路管理主体单位,与矿山企业协商,由公路主要受益企业负责其路段的养护管理,并与公路管理责任主体单位签订养护、重建筹资协议,由政府、矿山企业、乡(镇)、村共同出资修复重建损坏的乡村公路。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农村公路管理所

责任人:

(六)意见或建议:建议加快原238厂3号工业园区进场路修复。

整改措施和目标:

1、积极协调市国通公司筹集建设资金。

2、开展现场调查和施工组织设计,并与相关部门衔接,尽快落实施工队伍,争取在月底前组织实施。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公路局

责任人:

二、行业管理方面

(一)意见和建议:建议加强农村小学、幼儿园非法校车管理,严禁面包车超载经营。

整改措施和目标:

1、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及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经营者和驾驶人员增强守法意识。

2、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实行部门联动,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开展运输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打击非法校车及超载等违法经营行为。

3、鼓励学校、幼儿园购买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校车为本校(园)服务,逐步规范校车的安全管理及经营行为。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运管局

责任人:

(二)意见或建议:建议加强陆城至松木坪直达车运营时间的管理,满足群众出行要求。

整改措施和目标:

1、积极引导客运公司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便民为宗旨的经营理念,根据市场规律和人民群众要求,延长陆城至松木坪线路收班时间,方便群众出行。

2、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用质量信誉取信市场。

3、引导永鑫客运公司提前整体报废客运车辆,提高车辆档次,加大发班密度,以舒适、快捷、便民来赢得稳定的客运市场。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运管局

责任人:

(三)意见或建议:建议加大陆城城区电动三轮非法载客的管理。

整改措施和目标:

积极配合公安交警、工商部门开展专项整治。目前,由市交警大队牵头,从工商、交通运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班对城区电动三轮车开展综合整治,禁止电动三轮车非法载客。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运管局

责任人:

(四)意见或建议:建议加快我市公交车发展,完善公交车站布局,尽最大可能惠及百姓。

整改措施和目标:

1、积极抓好我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工作,市政府原则同意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城区低票价公交,市镇公交、村镇公交、市际公交等线路,其票价由市物价部门核定。

2、聘请专业机构修编《市公共交通规划》,并按规划组织实施,同时加快公交站场建设,我局拟分年度、分批次拟在陆城至渔洋溪,陆城至孙家河线路新建港湾式站亭34个,完善公交站台服务网络。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运管局

责任人:

(五)意见或建议:建议加大公路治超工作力度,防止只收费不卸载的现象发生。

整改措施和目标:

1、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湖北省公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纠正和处罚。严禁以罚代卸的违规行为,严格卸载与处罚相结合,凡超载55吨以上车辆严禁进路进桥。对恶意超限超载的,要按处罚的上限处罚并实施卸载。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改氛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做到一车一检测,认真查处每一辆超限超载车辆。

3、进一步修订超限治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治超工作人员经常性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心,增强治超工作实效。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公路局

责任人:

(六)意见或建议:建议加强农村硬化公路的质量监控,建立科学严格的考核验收奖惩机制。

整改措施和目标:

1、健全和完善通村水泥路建设市场信用平台。建立“黑名单”制度,及时向各乡镇通报,建议列入黑名单的施工单位不参与通村水泥路建设,净化建设市场,从源头上保证通村水泥路建设质量。

2、切实加强施工单位质量检查。认真落实“政府监督、业主负责、工程监理、施工自检”的质保体系,完善工程项目从开工到完工全过程监督机制。严格要求各乡镇在项目开工前,向市农村公路管理所申请质量监督。由农路所勘察路基是否合符标准,达标后才允许进行混凝土铺筑。施工中加强日常巡查,主要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是否达标、日常养生是否到位以及施工单位自检材料等,以确保建设质量。

3、进一步完善验收考核机制。工程完工后,在市农村公路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下,严格按《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和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将扣减补助资金。并由市财政直接将扣减补助资金列入农村公路水(损)毁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水(损)毁修复,目前,已拟定了具体扣减办法和扣减标准。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市农村公路管理所

责任人:

三、队伍建设方面

(一)意见和建议:建议加大交通运输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支持交通工作。

整改措施和目标:

1、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媒介大张旗鼓地宣传交通运输职能,全面介绍今年交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联系电视台做两期关于交通服务民生、市民关注的交通热点问题的专题栏目,使广大市民对交通有深入的了解。

2、创新宣传模式。在利用报刊杂志等传统的宣传阵地的基础上,开辟网上宣传渠道,在交通运输网上拓展交通宣传领域。

3、加大对交通运输系统内模范人物及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通过先进来引导人、示范人。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局办公室

责任人:

(二)意见和建议:建议加强执法队伍及个人的法制教育,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

整改措施和目标:

1、按照全市文明执法活动要求,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组织执法人员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全面规范执法行为。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9

一、基本情况

村座落在以西,南端,地处新312国道以南,与老105国道相邻,距镇中心5.5公里。铁路穿村而过,东西横跨四个村民组,共14.7公里,村内建有铁路客、货两座站台,交通十分便利。因此,村内煤炭经营公司、搬运公司、民发运输公司等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一个中心村(136户),共496户,口人,58名共产党员,农民安居乐业,干群关系和谐。村内拥有耕地1900余亩、山林3700亩(其中圆竹600亩、板栗林700亩、用材林2400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空气清新,人杰地灵。村内建有县级示范小学一所。1998年在全县率先建成首个村级电话程控机房一座,联通、移动无线信号塔村前村后遥相耸立,通信相当发达。年初在全县第一个在村级开通光纤,并转播有线电视节目38套,村民了解农业信息方便快捷。本村先后荣获省、市“先进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小康村党支部”、“林业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年又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发展现状

根据村五年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本人选派到该村后,迅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基本完成“村村通”道路水泥路面施工,村部东面与105国道相连并直达火车站的姚关大道即将完工,村民劳作经商进出方便。中心村136户农户集中居住,并形成街道,路灯设施齐备,闲瑕时间农户可以在街头农民公园散步,聊天,其乐融融。位于中心村东面的村部宽敞净洁,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计生服务室等样样齐全,成为村民学习、娱乐、共商农村建设的陈地。新落成的村级卫生室,人员、药品齐备,并积极加入新农村医疗合作,农民享受到小病不出村的方便。

二是农村经济较为发展。农民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依靠交通便利,成立了数个运输公司。利用荒山,兴办轮窑厂,一方面解决几百人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农民自身建房提供了便利条件。全村积极发展优质稻生产,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产业结构。利用山林资源,兴办数个竹木半成品加工厂,让“绿色银行”为农民带来滚滚财源。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全村竭力打造“生态示范村”,合理利用山林,在砍阀林木之后,不忘栽种,使森林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使用清洁能源,保持清洁水源,共同维护清洁家园。

三、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照搬他村发展的模式,要有自己的规划,要有让农民赞成的规划,要有让农民参与的规划。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必须要有一个团结、奋进,能吃苦的领导集体。通过集体学习中央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决策,规范民主管理。实践表明,只要大家形成共识的事情,就能办成、办好,同时又促时了村支两委和党员干部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的提高。

二是利用各种渠道向农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有时农民对中央的政策了解的比较偏面,需要村支两委和党员率先垂范,并向农民宣传好中央的惠农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农户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否则仅靠村干的力量是难以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艰巨任务。

四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础,把各项基础设施建好,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向外多宣传,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多方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其他产业。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田基本改造亟待解决。村境内农田参差不齐,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气力清淤,耗费了农户大量时间和精力,从长远打算应着力进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农户对林木圆竹的加工仅是半成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不高。林木加工点分散,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经济联合体和协作组织,存在互相压价,亏损经营的情况。

三是饮水问题。由于90年代村内建有小型钢厂,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极不方便,现村内有自然河流穿村而过,在中心村铺设自来水管道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但目前缺乏项目资金。

四是村内道路需要继续建设。中心村道路与村部东面姚关道之间的2.3公里道路虽有路基,但一到阴雨天,泥泞难行,为部分村民出行带来一定困难,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优势地位,该道路需投资40余万元,依本村村民筹资建设暂无可能。村内8个村民组之间的道路也常年失修,崎岖不平,为农民劳作、生产、生活带来较大阻碍。五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中心村聚居村民较多,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较多,加之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处堆放、乱倒现象没有有效改变。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需要设置垃圾箱,安排专人清洁街道。

六是村级卫生室设施不健全。虽然村级卫生室已启用,并有4名医师,但卫生室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在有92%以上的农户加入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下,诊疗设备显地力不从心,应对广大农户的保健就诊还相当吃力。

七是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较高,农民有一定经济压力。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在惠农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均倾斜较大,农民的积极也非常高涨。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农民需要自筹相当大的资金,比如“沼气池”配套的“一池三改”工程中,国家全力支持利用绿色能源,投入800元/池建设沼气池,应该是非常优惠,但农民需配套投入700元左右,如进行“一池三改”工程,农户需要建猪圈、厕所等,每户农民需配套投入4000多元,给农民带来一定压力。

五、发展建议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山上主要抓好圆竹、板栗、用材林的项目开发。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产量。整合半成品加工厂,引进资金,进行竹木用品深加工。发展村集体经济,于年年底建一处中等规模的竹木市场,实现剩余劳动力转化,实现人均年增收100元的目标。田里倡导科技兴农,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把加快科技进步,加大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重点,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到年年底完成整村培训,培养优质稻种植科技当家人40名以上。到年平均每人年增收200元,形成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产业格局,并于年底完成700亩基本农田改造。庭院主要培育户养千只禽、户养百头猪的养殖专业户和养殖专业组。市场主要发展壮大村民运输公司、煤炭公司等,引导农民成立多种经济协会,以竹木加工、优质稻种植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为输出务工村民提供就业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年年上半年完成“村村通”水泥路面工程(2.3公里),方便村民直通新105、312国道。国家投入资金加村民筹资56万元。

2、年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街道500米路面柏油浇注工程。

3、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至姚关大道的中心村主干道2300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

4、年下半年基本完成村内8个村民组“组组通”沙石路面工程。

5、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在村部设立并健全多种村民活动场所,如图书室、娱乐室和培训室。在其他村民组完善“三小”活动阵地(即党小组、村民小组、计生小组),使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

2、以实现“平安关山”为目标,开展“综治三包”活动,成立禁赌、禁黄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无黄、赌、盗等违法犯罪现象。于年年底在关山村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

3、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倡导村民学文重教、崇尚科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1、年年起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各个中心村建垃圾焚烧池,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年年底完成中心村“穿靴带帽”工程。

2、年底完善中心村街头农民公园建设,在进村路旁栽种绿化树、整修下水道,在街头三角公园建体育活动器材。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2、规范民主管理。一要规范公开形式。在村部建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村情村务,确保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要规范公开内容。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山林耕地企业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救灾物资发放等内容向村民定期公开。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年度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和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对农村道路建设的建议篇10

这次全市抗旱减灾总结表彰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在夺取抗旱减灾重大胜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新成效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抗旱减灾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们的工作,表彰20*年抗旱减灾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2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在这次会议上,金明常委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省农建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全省抗旱减灾总结表彰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于20*年10月19日至21日在达州市召开。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州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州农建部门负责人,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抗旱减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共300多人参加会议。我市市委书记、市长方小方率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抗旱减灾先进集体代表、先进个人共10人参会。省领导*、*、*、*出席会议。副省长*主持会议,省长*、省委常委、副省长*作重要讲话。会议参观了达州市大竹县、达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总结了20*年抗旱减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表彰了抗旱减灾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李冰杯”竞赛获奖单位。*县人民政府、*县*镇党委书记林秀兰分别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省“李冰杯”竞赛活动中,我市获得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四个,成为全面获奖的五个市州之一。会议要求,要大力发扬在今年抗旱减灾中凝聚和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抗旱精神:这就是不怕困难、勇于胜利的无畏精神,就是不等不靠、不胜不休的拼搏精神,就是吃苦在前、排难争先的奉献精神,就是同舟共济、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就是尊重科学、探求规律的求实精神。坚持以水利为中心,以耕地为基础,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路子,既要谋划长远,着眼治本;又要狠抓当前,速见成效,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建设实效,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20*年目标任务。

二、抗旱减灾取得重大胜利

今年5月以来的特大干旱,来势猛,时间长,强度高,损失重。特别是重灾区的*县损失最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旱减灾的重大胜利。抗旱减灾工作体现出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周密部署,靠前指挥。旱灾发生后,政府立即启动抗旱减灾预案,部署抗旱减灾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灾民,靠前指挥。有关部门闻灾而动,全力服务。县、乡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坚守抗旱前沿,落实抗旱措施。二是以人为本,找水抗旱。始终坚持把确保人饮用水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引、提、送、挖等办法广辟水源,增加水量,供水抗旱。1—8月,通过人民渠为旱区多引水近亿立方,出动机具3364台/套,打井1200口,实行人工增雨作业63次,用弹1300多发,有效的缓解了旱情。三是灾后反思,大办水利。严重的旱情激发了群众大办水利的热情,灾区党委、政府抓住机遇,引导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仅*县夏修就出动劳力30多万个,整治堰塘200多口,维修渠道17.6千米,维修整治小型水库2座,新修渠道2.2千米。这是近几年没有过的。四是不等不靠,生产自救。认真落实“大春损失晚秋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劳务补,农村损失工商补”的要求,力争少减产,不减收。灾后种植晚秋作物125万亩,增加35万亩。增加补栏生猪30万头,小家禽兔1000万只,新增劳务输出3万多人。1—9月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15元,同比增加343元。五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灾区人民特别是*县处于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得到了来自全市各方的援助。据不完全统计,仅市级机关就为*县重灾区群众支援现金118.25万元,大米21.52吨,肥料95吨,水泥60吨;*、*、*、*支援现金70万元。这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战胜旱灾的信心,也充分体现全市人民团结互助的良好精神风貌。在整个抗旱减灾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心心相连,共度危难,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农口部门密切配合,尽心服务,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连续奋战,发挥了突击队作用;旱区农民群众英勇无畏,抗灾自救,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市上下共同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抗旱赞歌,涌现出一大批艰苦奋斗的抗旱英雄。为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抗旱胜利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新成效

20*年度,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增加,进展顺利,亮点多,效果好,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据统计,全市累计完成总投资64230万元,超过去年全年投资额的102%,其中国家投入32630万元,群众投入29758万元;累计投工1533.4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量2381.24万方;全市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平方公里,完成任务的150%;新增有效灌面18.2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12万亩;解决人饮困难8.7万人,完成任务的1*%;新建加固堤防7.73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151处,完成任务的100%;整治病险水库4座,新建山坪塘8口,蓄水池301口,新建U型渠612公里,新增蓄水能力122万方。全市改造中低产田土11.73万亩,完成任务的209.5%;成片造林6.66万亩,完成任务的166.5%;全市新建农村公路436公里,完成任务的167%;新建乡村机耕道2*公里,完成任务的186%;硬化机耕道431公里,完成任务的215%;全市新增控灌设备782台(套)/9012千瓦,完成任务的118%。全市开工户办工程3.6万户,完工3.514万户,完成任务的120%;开工建设农建重点村54个村,完成任务的135%,基本建成40个村;新增业主开发面积1.92万亩,新建微水滴灌5660亩,均超额完成任务。到10月底,新建沼气池3万口,预计12月底前可全部完成3.5万口。主要特点是:

(一)总结提高,强化措施。去年全省广安会议后,全市对“十五”期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主要目的是找准差距,增添措施,完善机制,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十一五”农建工作新局面。第一,理清思路,更新观念。确立了“总结提高,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缺啥补啥,体现特色”的工作指导原则。第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夺杯上台阶,开创新局面任务落实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头。形成了责任明确,部门配合,统筹协调,捆绑项目,组装配套,集中实施的工作格局。第三,整合资源,强化激励。加强协调,部门配合,既要积极参加省“李冰杯”竟赛活动,又在全市恢复开展“立农杯”竟赛活动,同时把农建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市政府一级目标考核。第四,加强交流,相互促进。积极开展对内对外学习交流,开阔了眼界。第五,联乡帮村,对口帮扶。积极引进资金项目,指导农民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农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机制,增加投入。根据“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以政府项目补助为引导,以农民自愿投资投劳为主体,广泛吸收开发业主和社会投入,逐步建立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多元投入的新机制。

一是增加政府引导性投入。按照(20*)50号文件精神,市政府批转了《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市水利建设资金补助办法》。市级财政除每年按比例增加支农切块资金外,还专门安排35*万元专项资金对重点水利工程、农村道路、沼气池、农房改造等进行补助,其中市财政在每年1000万元专项补助的基础上,新增400万元作为小型水利工程补助资金。*市财政投入达6660.4万元,同比增加1360万元。*县财政每年投入600万元抓黄鹿水库建设。

二是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新形式增加投入。如*市采取“政府挂单,群众点菜”的方式,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补助政策,深受农民欢迎。*市宏达集团投入1亿多元资金帮助民主镇农民大搞农房改造和节水工程建设,计划5年改造7000户,并建成节水工程灌溉示范区。

三是创新建管机制增加投入。如罗江县通过拍卖水面经营权,将15座小二型以上的病害水库今年一年内整治完毕,总投资达1000多万元。*县、*区等也都采取这种办法对大量的小型水利建设进行建设整治。

四是探索群众筹资筹劳新机制,充分发挥“一事一议”作用增加投入。主要是依靠农民作为建设管理的主体,采用“一事一议”筹集建设资金,办好农民迫切需要办的事情。罗江县广泛动员农民群众进行村组道路建设,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人均筹资200元左右,以村为单位由农民组建资金和建设的民主管理小组,加强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真正用到建设中,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实现村通水泥路的丘陵县。

五是通过招商引资和业主开发增加投入。罗江县新盛镇通过出让土地经营权引进业主对上万亩坡耕地进行整治,修渠道,垒土埂,造梯地,增加耕地上千亩,极大的改善了坡耕地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六是通过体制改革,探索以河养堤,大河养小河、沙石换堤防的水利工程新机制,盘活资源增加投入。我市以矿业秩序治理为契机,市场化配置河道沙石资源,采取承包、拍卖的方式,把拍卖沙石开采权的3400多万元资金用于中小河流堤防建设。

七是通过项目整合增加投入。如*市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沿山开发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合资源,把从各个渠道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建设起了全市第一个以重点村为依托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示范区。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全市以重点村建设为龙头,以水利设施、农村道路、沼气池建设、农房改造、户办工程、业主开发、节灌减灾为重点,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把重点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农建重点村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纲要相结合,以建设新环境、壮大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发展新组织、塑造新风貌、建设好班子为目标,以建设村组道路、小微水工程、农房改造、沼气池建设和增收骨干产业为切入点,集中资金项目,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农建重点村,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全年共启动农建重点村54个,基本建成40个。

二是把户办工程作为全市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抓紧抓实。充分尊重农民自,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以农房改造为平台,围绕户办工程“六个一”的内容,配套“一池三改”、村道入户、庭院增收工程等项目,统一安排资金进行综合建设,农户面貌焕然一新。由于效果明显,利益直观,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热情。全市投入资金1.95亿元,开工建设户办工程3.6万户,建成3.514万户。

三是把水利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结合起来,大大地提高了建设效益。*县以黄鹿水库为龙头,增强囤蓄水能力,为灌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供了保障。*、*、罗江以末端渠系改造为重点,有效地发挥存量水利资源的作用。农机以提灌站技术改造、节水灌溉为主要内容,为农业节本增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把农村通达通畅工程与城市交通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了城乡共融。交通建设坚持城乡统筹规划,统一实施,以通达通畅工程为重点,推动农村机耕道和道路入户工程建设,形成以市区中心,向广大农村辐射的交网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建设就推进的新局面。呈现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城乡共融共荣的新面貌。

四、2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对新势下的新情况调查研究不够;二是全市发展不平衡,丘陵地区严重滞后;三是青壮年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组织工作难度加大。20*年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措施,迎难而上,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目标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50平方公里,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8.*万人。新增高标准农田5.6万亩,新建沼气池3.5万口。完成营造林总面积3.0万亩,义务植树400万株。新建乡村机耕道110公里,机耕道硬化200公里,农村道路通达通畅工程210公里。完成重点提灌站技术改造660台(套)/7720千瓦。建设农建重点村60个,户办工程3.0万户,推广滴灌减灾面积0.5万亩。

(二)主要工作

1.着力在增加投入上下功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新时期的建设任务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虽然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基础薄弱,历史欠帐多,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农民群众的组织难度加大。全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增加投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根据自己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增加投入,政府要搞好服务,让农民得到实惠。加快体制创新,鼓励社会资金、城市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市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加强综合协调,整合资源,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全面完成本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2.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一是要明晰产权制度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依法明确利益分配原则;二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维护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三是要做好“四个结合”,即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相结合,与加强生态建设相结合;四是要尊重规律,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五是要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建设机制。转变作风,崇尚实干,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

(三)着力抓好重点难点,搞好综合治理。坚持以水为核心,路为重点,地为基础,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丘陵,要进一步加大对丘区县的工作支持力度,促进丘陵地区加快建设。要突出抓好水源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解决人饮困难,改善灌溉条件,抓好户办工程,业主开发和以新农村为龙头的重点村建设。平坝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实行整体推进,均衡发展,为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业向业主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创造有利条件。沼气池建设是治理农村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各地要抓实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