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医学科普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6:31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1

关键词: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变革尝五味学做五禽戏阴阳五行卡牌游戏

现在正处于快速变革时代,变革影响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正在由为“物”服务开始向为“人”服务转变。博物馆不再只是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机构,更是一个让普通大众认知其中包含的科学、历史或者艺术价值的场所。博物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对科普宣传形式有所创新和变革。

1.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资源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一所高校专题类博物馆。馆楼结构为3层单体建筑物,一层是医史综合馆,二层是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医文化、中药方剂和中医科教5个专题馆,三层是校史陈列馆和中药标本陈列馆及中药科普活动室,展出面积约3940m2。全馆展项展品合计3164件。我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于2004年12月开新馆,确立“以科普教育为中心,教育、征集、研究协调发展”的办馆指导思想,精华和特色是“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展示、收藏、研究与中医药历史、文化相关的实物史料,是洋洋大观中医药知识宝库的一个缩影。在新馆对外开放的十年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就。下面将以阴阳五行理论系列宣传为例,探讨科普宣传形式中的一些变革。

2.宣传形式中的变革

2.1视听读写,传统的宣传方式。

进入我馆,观众将欣赏到琳琅满目的中医药文化精品,解悟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明。其中在一楼展厅的中央,陈列着“阴阳五行”艺术雕塑。上方双鱼造型代表着阴和阳,下方的五色石块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方与圆的造型,寓意中国古代对宇宙“天圆地方”的认识。观众可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察雕塑,倾听相关讲解,借以了解阴阳和五行的古代哲学概念。感兴趣的观众更可以在参观后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这些概念渗透进医学领域后对中医理论核心部分的影响。在观察和听讲解的过程中,观众能了解什么是阴阳与五行,若不查阅文献或不请专人指导,只能做到了解知识,无法体会丰富内涵,更难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2亲身体验,互动的宣传方式。

在早期宣传方式中,由于观众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播模式,得不到观众的反馈,所以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需要的是改变宣传形式,鼓励观众动手动脑参与到整个参观过程之中,将观众从被动参观的模式转换到在互动体验中探索、学习和思考的双向传播模式中。为此,我馆就阴阳五行理论宣传,开展“尝五味”与“学做五禽戏”的互动活动。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五味的概念,并多从饮食五味来论述。《内经》对五味的认识,源自于对五行学说的发挥,其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阐明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将酸对应木,苦对应火,甘对应土,辛对应金,咸对应水[1]。我馆的“尝五味”活动就是让观众品尝“五味茶”,即酸的山楂茶,苦的鱼腥草茶,甘的甘草茶,辛的干姜茶,咸的昆布茶。我们运用“药食同源”的五种既是中药、又是食物的品种,泡出各具代表性味道的茶。这五种泡茶的原材料,在我们生活中都是常见的。通过紧密联系观众的生活实际,从观众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以“五味”为载体,让观众切实理解阴阳五行的内在联系,掌握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品“五味茶”,既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又能从中学习到阴阳五行的知识。正所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自推出后,受到了众多观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对茶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一致赞扬。

为了迎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对于青少年的阴阳五行理论宣传,我馆采用“学做五禽戏”的课程。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在总结前人导引术成就的基础上,经过自身实践,把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代表性动作,创编成一个套势相承的导引术。五禽戏从远古时代至今的发展脉络,即先秦时期《庄子・刻意》“熊经鸟伸”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西汉中期《淮南子》“六禽戏”南北朝《后汉书・华佗传》五禽戏的记述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创编健身气功五禽戏[2]。我馆以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创编健身气功五禽戏为主开展课程。学习每一戏时,可以让学生戴上不同的动物面具,既可增加学习趣味,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专注度。学习虎戏时,可让青少年把自己想象成老虎正在山中寻食,双目炯炯有神,借以表现出老虎神发于目、威生于爪、神威并重的姿态。学习鹿戏时,又让他们化身为在山坡、草原上轻捷奔跑的小鹿。动作舒松自然,不受拘束,精神安闲雅静。学习熊戏时,要表现出熊的浑厚沉稳、性情刚直、勇敢和不怕困难的意志。熊外观上笨重拖塌,实则内含无穷气力。练习时要松静自然、气沉丹田。学习猿戏时,外练习肢体运动的轻灵敏捷,内练其精神的宁静。向学生诠释猿的生性好动、机智灵敏,永不疲倦正是由于猿性极静而动的特点所致。学习鸟戏时,要表现出以鹤为代表的鸟类昂然挺拔、轻盈安详、悠然自得的神韵,动作舒缓伸展。学习五禽戏的过程中,讲解五禽与五行的关系,既虎戏属木主肝,鹿戏属水主肾,熊戏属土主脾,猿戏属火主心,鸟戏属金主肺。通过“学做五禽戏”活动,青少年们在玩乐中学习到阴阳五行的概念,并亲自体会到导引术独特的运动形式及对人体健身的调养作用。此活动对设施场地要求较低,具有较高参与性和趣味性。既可用于来馆观众的互动活动,又很适合带入社区、学校及各企事业单位推广。多次受到各单位邀请开展此项活动。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获得很好的效果。

2.3新颖便捷,数字化的宣传方式。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网络了解信息,并在网络上花费大量业余时间,科普工作毫无疑问必将面临数字化。博物馆需要找到一种技术和模式能够使文化传播和科学普及成为公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仅只能在有限时间段内和博物馆内部才能实现。急需通过移动终端建立起一套能串联展览前、展览中及展览后的连续服务体系,使博物馆的体验可以突破时间限制,延伸并融入生活当中[3]。我馆最新设计的“阴阳五行卡牌游戏”正是为此而生,卡牌游戏由一副牌54张,普通牌,即木火土金水*9=45张,五行牌5张,阴阳牌4张组成。按照一套严格制定的规则进行游戏。其中包含阴阳转换、五行相生相克的阴阳五行学说。玩家必须牢记这些规则,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此项游戏简单易学,经过十分钟讲解和试玩即可学会。如果想在游戏中取胜,则需要一定方式方法。以获得游戏胜利为目标,可大大激发游戏者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对阴阳五行理论知识的求知欲。观众学会卡牌游戏的玩法后,可以带牌回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其中知识,把知识和快乐带回家。由于智能手机正在飞速流行和广泛普及,应用软件在未来开发中成为重中之重。以上述纸制卡牌游戏为基础,我们正着力开发手机客户端。试想如果你手机中有这么一款卡牌游戏应用程序,集科普娱乐于一体,避免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只要想玩,就可以通过网络进入服务器,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好者一起博弈,必将成为你业余时间的一大爱好。此外还将推出电脑客户端。电脑客户端不仅可以用于家庭电脑上,便于游戏,还可用于场馆内的互动体验区和出馆展览期间。迎合当下青少年的兴趣点,拉近中医药知识与人之间的距离,传递给观众“中医药知识也很有趣”的概念。卡牌实物、手机客户端及电脑客户端,三种不同的游戏形式,为阴阳五行理论进入日常生活中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在手机和电脑客户端,可以按照比赛输赢进行积分加减。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积累后,可采用兑换“中医药知识大礼包”、博物馆免费参观门票、博物馆纪念品等奖品的形式激励那些能灵活运用阴阳五行知识的玩家。博物馆更可以定时举行各种线上或线下比赛,一方面给予玩家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可吸引更多观众来馆参观,激发观众兴趣。后期开发中,可借用此游戏平台,把博物馆近期开展的互动活动和各种中医药知识传递给观众。更可开发博物馆其他方面的客户端,最终建立起系统的、完整的、数字化网上博物馆,真正做到把博物馆带回家,把科普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3.总结

经过多年发展和实践,我馆在科普宣传工作方面开辟了一些新的方法和形式。以“尝五味”、“学做五禽戏”、“阴阳五行卡牌游戏”活动为主的阴阳五行理论系列宣传活动,在实践中获得较好宣传效果及社会评价。特别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应该因人而异地采用符合各自兴趣的形式与方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博物馆应该适应内外因素的变化,根据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为观众创造富有科普性与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在继承的基础上设定新的发展目标,创造出更多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

参考文献:

[1]汤尔群.《黄帝内经》五味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2):117-118.

[2]张淑君.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形成与发展――从马王堆导引图养生功法探研[J].搏击・武术科学,2010,7(9):78-79,92.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2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育;重要性;实用性;趣味性;素质教育

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医学领域中有着较特殊的地位,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学生对预防医学往往有片面的认识,认为这一学科不重要,没有临床学科实用。因此,为了使这门课真正让学生掌握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要加强预防医学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1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针对医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临床医学的学习而忽视预防医学学习的情况,应自始至终反复强调此学科的重要性,尤其要高度重视第一次绪论课的教学。教学中,可通过一些例子强调预防医学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例如强调如果没有预防医学这门学科及其不断的发展,恐怕我们的卫生工作到现在还处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第一次卫生革命运动中[1]。反应停这种致畸率很高的药物还会被孕妇滥用,特别是曾威胁全球的SaRS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也会在全球肆虐等等,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同时让学生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老龄化趋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强预防卫生工作,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需掌握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社区保健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疾病预防控制的措施等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做到不仅会治病、更要防病。启发学生要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工作的需要、成为高素质的卫生工作者,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更要学好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中体现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让学生充分认识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就业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只有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其它象环保部门、城乡建设、建筑行业、饮水管理、食品工业管理、气象局、职业病防治所、学校卫生管理等行业都需要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就业途径相当广泛,从而意识到学好预防医学大有作为。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例如,讲到三级预防的[2]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国情适当举例。在我国SaRS流行期间,可结合当时SaRS疫情,给学生讲明,造成SaRS疫情的病源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一旦有传染源存在,极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和流行。因此,为了控制疫情,必须做好SaRS的三级预防工作,特别是重在防止疾病发生的第一级预防措施,如室内定期消毒、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适时戴口罩、适当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等以及重在早发现以控制疾病发展的第二级预防措施,如每天组织学生监测体温等。这样将学校制定实施的SaRS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一一列举、讲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能自觉主动地做好SaRS的预防工作。在授课中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趣味性的表达和例子来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介绍自我保健的内容时,就可以夸张地介绍说:“等大家都有了很好的自我保健能力,咱们医务人员就该失业了,各家都有齐全的诊疗设施,所有的健康问题在家就可以解决了,这多好啊!”学生一听就笑了:这不太可能吧?这时就可以接着指出,自我保健是一种有局限性的非专业性的卫生保健活动,要求“多依靠自己,少依赖医生”,强调的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自我保健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并非“全依靠自己,不要医生”,对于这样的小知识点,大家在笑声中掌握会更加牢固。

3将素质教育贯穿到预防医学教学全过程的始终

医学生的素质决定着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如预防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3],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群体意识及爱国思想。结合现在环境污染的状况,让大家观察身边那些不环保、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如随地吐痰、自来水管一开就没人关、食堂里剩饭剩菜随处可见、一下课教室里粉笔头乱飞等等,体会自己身上有哪些可能增加环境负担的不良行为,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意识到热爱环境就是热爱生命。另外,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关理论内容又恰恰在预防医学中有所涉及。那么在课堂上除了进行相应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可以结合不同篇章对学生实施适当的健康教育。如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中教会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食谱而做到合理膳食;在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才有利于健康,以及控制身心疾病在自己身上出现等各方面自我保健的知识[4]。总之,素质教育不是经过一时一事能提高的,必须从小做起,而且确实可通过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这种点滴的渗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可起到巨大作用。

在当前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大趋势中,预防医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预防医学的专业教师更要认清形势,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体现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随时总结经验,不断进取,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身心、高素质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吉武.预防医学[m].3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5-97.

[2]钱宇平.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4-152.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3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重要性;实用性;趣味性;素质教育

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医学领域中有着较特殊的地位。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而学生往往对预防医学有片面的认识,认为这一学科不重要,没有临床学科实用。因此,为了使这门课真正让学生掌握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本人总结了多年从事预防医学教学的经验,谈几点体会,供同道讨论。

1 在教学中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针对医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临床医学的学习而忽视预防医学学习的情况,应自始至终反复强调此学科的重要性,尤其应高度重视第1次《绪论》课的教学。教学中,可通过一些例子强调预防医学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例如强调如果没有预防医学这门学科及其不断的发展,恐怕我们的卫生工作到现在还处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第1次卫生革命运动中[1],“反应停”(Grippex)这种致畸率很高的药物还会被孕妇滥用,特别是曾威胁全球的“SaRS”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等等,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同时应让学生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趋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强预防卫生工作,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需掌握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社区保健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措施等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做到不仅会治病,更要会防病。启发学生要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工作的需要,成为高素质的卫生工作者,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更需要学好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2 在教学中体现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新学期开始,就让学生充分认识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就业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只有防疫站,其他像环保部门、城乡建设、建筑行业、饮水管理、食品卫生管理、气象局、职业病防治所、学校卫生管理等行业都需要用到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就业途径相当广泛,从而意识到学好预防医学大有作为。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例如,讲到三级预防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国情适当举例。比方说,在我国“SaRS”流行期间,便可结合当时“SaRS”疫情,给学生讲明,造成“SaRS”疫情的病源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一旦有传染源存在,极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和流行。因此,为了控制疫情,必须做好“SaRS”的三级预防工作,特别是重在防止疾病发生的第一级预防措施,如室内定期消毒、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适时戴口罩、适当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等,以及重在早发现以控制疾病发展的第二级预防措施,如每天组织学生监测体温等。这样将学校制定实施的“SaRS”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一一列举、讲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自觉主动地做好“SaRS”的预防工作。在授课中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趣味性的表达和例子以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介绍自我保健的内容时,就可以夸张地介绍说:“等大家都有了很好的自我保健能力,咱们医务人员就该失业了,各家都有齐全的诊疗设施,所有的健康问题在家就解决了,这多好啊!”学生一听就笑了:这不太可能吧?这时就可以接着点出,自我保健是一种有局限性的非专业性的卫生保健活动,要求“多依靠自己,少依赖医生”,强调的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保健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并非“全依靠自己,不要医生”,对于这样的小知识点使大家在笑声中掌握会更加牢固。

3 将素质教育贯穿到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始终

医学生的素质决定着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如预防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群体意识及爱国思想。结合现在环境污染的状况,让大家观察身边那些不环保、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如随地吐痰、自来水管一开就没人关、食堂里剩饭剩菜到处可见、一下课教室里粉笔头乱飞等等,体会自己身上有哪些可能增加环境负担的不良行为,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意识到热爱环境就是热爱生命。另外,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关理论内容又恰恰在预防医学中有所涉及。那么在课堂上除了进行相应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可以结合不同篇章对学生实施适当的健康教育。如在饮食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食谱而做到合理膳食;在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才有利于健康,以及如何控制身心疾病在自己身上出现等等各方面自我保健的知识[1]。总之素质教育不是经过一时一事就能提高的,必须从小做起,而且确实可通过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这种点滴的渗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可起到巨大的作用。总之,在当前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大趋势中,预防医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预防医学的专业教师更应认清形势,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体现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随时总结经验,不断进取,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身心、高素质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4

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表示,当前儿科医生和护士十分紧缺,医疗工作负荷过大,医患关系剑拔弩张。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在医学文化传播上要有前瞻意识,用超前思维引领社会潮流,通过对儿童的早期心理塑造,为社会营造尊医重医的良好环境氛围。

徐虹告诉记者,三年前,儿科医院率先创建了全国卫生行业首个“患儿体验部”,设立了倾听窗口,组建了儿童观察团,开创了患儿就医体验的先河。经过三年的工作推进,共举办“儿童观察团”九期,120名参团小朋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倾听窗口”接待患者咨询两万余例,改进就诊流程、便民措施等方面问题191项。该活动于近日获评“上海市卫生系统首批20个医疗服务品牌”称号。前期的这些工作为地铁医学体验馆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海地铁12号线顾戴路站与儿科医院相距仅百余米,借助于地理优势及地铁站的空间,儿科医院通过对接公益平台资源,最终拿下在地铁站内建设医学体验馆的项目。建成后的医学体验馆将分为一个约50多平方米的互动体验区和一个30多米长的科普长廊。互动体验区内将放置Ct机、X光机、手术台等医疗设备,设计了“角色扮演”“分享体验”“伤害防护”“科普教育”等互动功能,让儿童模拟就诊体验,消除恐惧。科普长廊为地铁站通往儿科医院的出口通道,将不定期更换儿科常见疾病的科普内容。

徐虹对记者说道:“坚持在长效推进的过程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儿科医院一直在不断探索并努力实践。以往,医院注重‘请进来’,比如邀请儿童观察团的小朋友到医院观察体验,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挑刺’。这种办法尽管可以帮助医院在服务细节上做出改进,但是活动却受场地和人员的限制,难以满足更多儿童的体验需求。现在我们要学会把医学文化‘推出去’,建立地铁儿科医学体验馆便是举措之一。‘请进来’的就医体验,改造的是医院内部的‘小’环境,而‘推出去’的就医体验,改善的是医疗的社会‘大’环境。”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5

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大人,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学习的时候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需要兴趣,学习《中医儿科学》也是这样。

传统以来的《中医儿科学》教学模式,教师板着面孔,沿用传统教学的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学生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灌输内容,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很难感兴趣,结果往往是理虽对、不解渴,话虽多、不动心。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等医学院校、越来越多的学科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包括《中医儿科学》,丰富了教学手段,但相当一部分还是属于讲稿到幻灯片的转移而已,对学生而言,只是多了几张图片罢了;过多的多媒体教学,虽然没有了漫间飞舞的粉笔灰,但是省却了教学主体一教师和他的板书,也失去了其领军作用。因而,也就难以吸引学生,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直都是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其人格修养及授课时的思维、言语、肢体甚至嬉笑怒骂等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成果都有深刻的影响。笔者从事教育事业以来,一直承担《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中医儿科学艺术,期望不断提高《中医儿科学》的教学质量,几年下来,竟得些许心得,就此谈点拙见,仅供同道分享。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笔者授课,一般都喜欢在开始就建立一个和谐、融洽、似若朋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感觉紧张、压抑,在欢声笑语中获得医学知识。

例如,授课之初和同学讲,很高兴大家都是一般人必须结交的两个朋友一律师和医生之一,律师可以让人少吃亏,我们医师可以让人少吃药,如果我们再是富二代他爹、他娘就更好了一可以让孩子少吃苦。

再如,多动症的孩子难以遵守秩序,喜欢抢答,但答案往往是错的,这个时候最好的例子就是非常经典的赵本山、高秀敏和范伟合演的春晚小品啊,问“1加1等于几”,“1加1等于……”还没问完,就抢答“等于3啊”,课堂经常欢声响起,情趣盎然,学生很形象地就记住了本病的一个特点。

2讲求授课的趣味性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知识指导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应用性的传统医学,中医儿科学是其分支之一,《中医儿科学》是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必修临床专业课之一,在中医学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高等医学院校中,各种专业、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有些专业的学生只是简单涉猎医学基本知识,基础非常薄弱,按照专业课的授课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笔者认为,不管什么专业、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喜欢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因此,笔者一直致力于通俗教学。

例如,讲授“积滞”的内容时,笔者就和学生一起探讨一个民生问题一交通堵塞,因为二者的发生的原因、出现的症状是一样的,处理的方法也是相同的。

首先是成因。为什么会造成交通堵塞?其原因大致有二条,车辆涌入过多和道路承载不足,积滞的原因也就两个方面,进食增多和脾胃运化不足。道路承载不足,或为规划设计不合理,或为破损失修;脾胃运化不足,或为禀赋欠佳,或为疾病、药物损伤所致。

其次是症状。交通壅堵则车辆难进、难出,同理,脾胃积滞则饮食难入、难排,即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大便排泄不爽;车辆壅堵则事故必然增多,车辆破损也会增加,积滞肠胃则化运失常,饮食亦定消化不良,导致呕吐或大便不消化食物残渣;车辆壅堵,必然行进缓慢,饮食积滞,定然中焦气滞、升降失常,导致腹胀、腹痛、呕吐、大便异常;车辆增多会增加道路耗损,饮食积滞定然导致脾胃损伤。

最后是处理。如何治理交通堵塞?一方面要减少涌入的车辆,包括限买、限行,而积滞无论虚实,其治疗都要节制饮食,既古人所云“损谷”。治堵还要分流车辆,减少交通干道压力,积滞也要消积导滞,疏通肠胃。防治交通堵塞,也要不断强化交通法规,让车辆驾驶人员按规定行驶;防治积滞同样要合理饮食,饥饱有度,避免生冷。治堵尚需完善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治疗积滞也要健运脾胃。

这样讲解,形象有趣,简明易了,只要知道交通堵塞,就会明白积滞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了。

3精制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绝对不能从讲稿转移至幻灯片。如上,积滞和交通堵塞,制作时,将二者有机融合,从病因病机到症状,到处理措施,并列举、灵活转化,图片、动画充实、并茂,切实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思潮,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切不可使用过多,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似也要求多媒体课件不可超过20%。,多媒体泛滥则学生眼睛只盯着多媒体,老师蜷缩在小角落里面,有时甚至只露个头而已,完全忽视了教师的引领作用,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6

【关键词】医学科普期刊编辑素质业务能力

医学科普期刊作为大众健康传播的主流媒体,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相比,具有知识论述深入、科学性强、传播广、易保存等优点,所以其在科普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因为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应始终把内容的科学性放在第一位,坚持以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为宗旨,面向群众,贴近生活,坚持科学性,突出实用性,融入趣味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普及医药保健知识。期刊编辑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其水平决定期刊内容质量,医学科普期刊编辑必须在编辑素养、编辑业务能力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提升。

期刊编辑主要承担选题策划、稿件组织、内容甄选、编辑加工等多重职能,其素质水平直接决定期刊的内容质量,可以说编辑是期刊的灵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获取健康知识的媒体越来越多元化,这些都与期刊媒介形成强大竞争。这些都要求现代医学科普期刊编辑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更加了解读者需求,以策划编发出大众关注、富有特色、科学易懂、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那么具体来说,医学科普期刊编辑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呢?

1、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医学科普期刊编发稿件过程中编辑需要始终牢牢把握科学性,坚持健康、向上的格调,严格执行“三审”制;绝不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坚决抵制那些以介绍医学知识为名,宣扬色情、封建迷信、凶杀庸俗的内容;坚决摒弃非科学、伪科学的以及名为宣传先进医学科技实为不法商家促销广告的稿件。编辑始终如一的坚持将会赢得读者对期刊的高度信赖和忠诚,为期刊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2、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编辑的职业道德与编辑在本职岗位上所做的贡献大小关系密切。编辑人员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有可能在这个传播精神文化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具体表现在:

(1)敬业精神

编辑工作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敬业精神决定投入程度。投入程度决定编辑是否处处用心、处处留心、处处思考,发掘好的选题;投入程度决定编辑在编校加工过程中是否富有责任感、是否细致入微、是否勤于核查、是否尽可能减少以致杜绝差错。投入程度决定编辑是否乐不思蜀、不畏艰难,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稿件质量。

(2)职业道德

主要表现在采编过程中始终坚守稿件质量标准,以读者为中心,拒绝人情稿、付费稿,把科学性、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努力把读者最需要、最实用的内容纯净地传达给读者。

1、具备选择、甄别的能力

选择和甄别是期刊编辑所应具备的最为重要的能力。是否眼光敏锐、准确、独到也是在甄选稿件过程中决定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一环。另外在组稿过程中,对作者的遴选也是十分重要的,作者的水平决定稿件的水平。这种种的选择和甄别的环节都要求编辑平时加强自身积累、寻找事物的规律、多看多听多想,不断提升判断、选择的能力。

2、具备选题捕捉和策划能力

对于期刊特色栏目和专题的选题策划要求编辑具备一定的选题捕捉和策划能力。有些编辑常问,好的选题从哪里来?其实只要处处留心,好的选题会主动找上你。有句俗语说得好,你的关注在哪里你的成果就在哪里。在这个各类资讯易于获得的信息时代,敏锐地捕捉大众健康热点,并加以甄别筛选,结合自身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思考的感悟,就能策划出符合时展、符合读者需求的好选题。捕捉选题创意的渠道和方法有很多:比如日常关注和搜集各类网络、电视、广播、视频上的新闻、科教节目、纪录片相关信息;比如借读者座谈、读者调研、读者来信搜集建议,比如在参加医学学术会议以及临床医疗调研过程中获得灵感的启发。在获得选题启发后,还需加入自己的策划创意,如文章切入点、架构等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常动脑、善思考、多留心,保持持久的好奇心是做文化创意的人员必备的特质。

3、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能力

医学科普期刊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等知识都须掌握。这些学科基础知识能帮助编辑判断内容的科学性,利于其发现问题,并及时核查,对保证期刊稿件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4、具备较强的科普写作能力

科普写作能力是期刊编辑在采写、编发稿件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把晦涩难懂的医学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大众,让不具备医学知识的普通读者能够看得懂、用得上,在科普传播中至关重要。如何让医学回归大众,切实指导读者日常生活需要编辑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理解程度对医学专家提供的各类稿件进行修改、增删甚至重新编写,突出科学性,融入趣味性,增加可读性,这些都与编辑的科普写作能力分不开。医学科普期刊编辑不但要掌握文字编辑的基本功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比如解剖学知识、常见病多发病名称、症状、医学检查手段项目、各项指征、指标、中西药物常识、养生保健常识等。这样才能保证文章的科学性,避免片面宣传,误导读者。

5、具备与作者沟通及组稿能力

编辑是个杂家,医学期刊编辑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因为你今天接触这方面的稿件、明天可能接触那方面的稿件,超出专业范围的稿件会经常遇到。这就要求编辑遇到这些稿件时,及时学习,在与作者沟通组稿前做足充分准备,以利于在与作者交流时达成共识,并把你的策划思路、你对读者的了解情况传达给作者,与作者取长补短,共同策划磨合出好的稿件。

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面对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制作电子期刊、建立各种健康服务网络平台是传统期刊向数字出版探索的有益尝试。在这种形式下,要求编辑在具备传统编辑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编辑出版手段和技能,其中包括掌握和应用互联网、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以及针对不同媒体对内容的再加工能力等,这都要求编辑不断完善自身复合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三、编辑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和获得

1、注重自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我们正处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未来的发展和变化需要我们用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校园所学知识和教材可能已经年代久远或过时,在走出校园的一刻我们就要不断自我充电,在工作中学习,带着问题学习,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学习,并且学以致用。学习的内容包括编辑出版各项业务知识和与自身素养相关知识与能力等,在学习和工作中善于总结,寻找规律是至关重要一环,切不可因为忙于日常工作而疏于思考,丧失了提升自身能力的良机。同时新时代的编辑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通过自学努力完善自身复合能力。

2、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多与同行交流

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相关会议和论坛,与同行交流,了解学科前沿、行业前景、发展现状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需选择有针对性的、确有良好学习交流效果的会议、论坛、培训,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了解医疗手段、新药、新疗法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编辑如果对新知识不了解就很难编发出读者需要的新内容,还会犯知识性错误。

3、学习最新医学前沿成果,了解健康相关热点

医学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中速度最快的,作为医学科普期刊编辑有责任、有义务把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向读者普及。一方面要求编辑与时俱进、关注和搜集各种信息,学习最新医学前沿成果,掌握医学发展动态,第一时间将相关知识和讯息编入稿件,及时刊发,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编辑捕捉大众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及时报道并作相关防治知识普及。

结语

医学科普期刊编辑肩负引领百姓安康的使命和责任,其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素养和技能。数字时代对编辑的要求将更高,编辑需要巩固自身优势和经验,不断学习新观念、新技术,掌握现代化编辑手段和技能,以适应阅读方式和内容载体变化所带来的变革。

参考文献

①王建辉,《编辑角色的多重内涵》,《编辑之友》,2011(5):30

②原媛,《论科技期刊编辑文化价值实现》,《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5):12-15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7

【关键词】科普兴趣情感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166-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之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能产生求知欲,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中职生厌学情绪情况分析

1.缺乏学习兴趣

中职生存在着自卑心理,怕被社会歧视,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动力,缺乏对课程的了解,学习被动。选择职校多是不得已而为之,往往是家长的一厢情愿。社会变化节奏加快,未来的可变因素增加,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导致他们对学习和人生的目标都比较迷惘,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再加上学习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不愿听,学习兴趣就越发缺失,人生变得很茫然。

2.缺乏学习的激情和主动性

在中等职业学校,总是面临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虽然学校、教师采取了种种办法但见效甚微。这个问题已存在多年。在教学中,评价一名教师往往用抬头率,没有教学质量可言,受此影响,教师的抱怨声越来越高,教学情绪直线下降,无形中缺少上课的激情,学生则更是感到学习索然无味,结果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没有生气和活力,师生课堂情绪对立。

3.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相对欠缺

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欠缺,缺乏与学生相处的教育机智,找不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突破点,抓不住学生的兴奋点,从而让学生“讨厌”,很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知识面狭窄,无法拓展和涉及新兴领域,讲课照本宣科、平淡无味,学生自然昏昏欲睡,无精打采,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二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精心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往往仅需几分钟,但却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起始环节。正如一场歌剧的序幕一样,精彩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听课的状态。如介绍稀土元素时可用超导材料作为导入。

2.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教学过程中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兴趣,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们新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和中职生的特点灵活选用。适当应用多媒体,避免陷于“纸上谈兵”。

3.培养情感打动学生心灵

情感是培养兴趣的催化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的前提。只有教师将情感倾注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

教师在教学时,处处留心观察和思考,关注学生的兴趣,根据中职生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看问题肤浅等特点,在举例时从简单常见的,通俗易懂的身边的例子讲起,通过这些事例打动他们心灵,引起共鸣,建立共同兴趣和情感。

三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教师本身要与时俱进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今天的科普已不再是几十年前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时代了,每天都有无数新科技等待教师去普及,这正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本身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特别是教师本身兴趣爱好要广泛,知识面要宽,思路要开阔,论证要严谨,还要能化繁为简,以记忆合金为例,记忆合金有着百万次以上的回复能力,所以又称为“有生命的合金”。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才可以设计出形形的自控器件,如海底电缆、卫星天线、医疗上的人造心瓣膜、脊椎矫正棍、血管支架等,以及进行管道修复、头颅骨修补整形、口腔牙齿矫形和颌骨修补手术等。这一个例子就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

2.教学内容要有时代气息

中职学校的教材基本是传统学科教学的教材,缺少实践操作内容,大多是相关理论知识的简单堆砌,是大学教材的压缩版。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不少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教材。

中职生正处于求知年龄段,其学习的欲望往往取决于将来的应用和感兴趣的程度,用兴趣作为一根杠杆,撬起学习欲望,作为教学工作的抓手,教学中注意到兴趣趋向多元化,但更要看到共性,将课本知识化解成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如从雪花晶体呈树枝状到金属的树枝状结晶,从民谚“霜前冷雪后寒”到金属结晶过冷现象,如直径5毫米、强度1770兆帕的超高强度钢丝,编制成主缆索实现了特大型桥梁缆索用钢国产化为零的突破,3万吨的庞大桥体将依靠108根拉索悬空拉起,每根拉索要拉起300~650吨不等的重量,用实际事例普及了超高强度钢的知识。

课本是死的,语言是活的。作为教师不能改变教材,但能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生动例子,让学生看到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魅力,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和每个人的生活,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拓宽知识面,打开兴趣的大门,让他们“乐学”,并积极主动地学习。

3.创设充满激情的教学情境

通过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的导入时,适宜地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情境,能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如将图画、音乐、语言表述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巧妙融为一体,强化他们的主体感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教师所设的情境之中。张扬学生人格魅力的创新课堂教学,注重师生的平等、互动,他们之间在人格上没有尊卑之分,只是角色不同罢了,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倾注感情,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用智者和朋友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公平参与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意见。

如果大多数学生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说明讲授内容吸引力不强或者是讲授方法不恰当,如果大多数学生两眼茫然、不知所措,就说明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或是跟不上教师的节拍,教师应调整讲授方法、进度、难度。再通过所提的问题实行调控,提出的思考题要新颖、奇特、巧妙,让学生觉得有趣味、新鲜,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恰当的提问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提的问题讲求通俗易懂、灵活多样,集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提问不仅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胸中有数,而且也使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课后抓紧复习,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结束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索和认识某一事物的意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因此,要克服学生厌学情绪,从兴趣上打开缺口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国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J].现代教育科学,2011(6)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8

【关键词】药学中药学模式手段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82-02

在教育的普遍规律下,中药学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性,必须探索适合本学科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传统师承教育模式蕴含了大量符合中医教育特色的规律,其精髓是重视经典、重视实践;现代pBL教育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精髓是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

根据我校三年制中医专业专科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总学时124学时(讲授104学时,实验20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300味左右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等理论知识和技能。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总论部分概念多,内容抽象,需要记忆与背诵的知识较多;各分论部分,中药数量多,内容繁杂,关联性差,难记易混,枯燥乏味,要在学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好教与学,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开学第一课注重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强调中药学在中医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从事临床后学好中药学的重要性。绪论,是学习中药学的入门课。对于学生来说,面对全新的课程,他们会产生好奇,也会有强烈的求知欲,老师把握好学生的这种心理至关重要,这节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和热情,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笔者在给学生讲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时,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的中药是什么。这时再介绍这些概念以及相关内容,同学们印象就会非常深刻。再穿插讲解一些著名医家的故事及中药学在世界享有的盛誉以及中药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中药学乃至中医学的自信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专业的情感。

二布置自学内容,培养创新能力

在每次课后布置预习内容,通过预习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上的难点,在下次上课之前以书面的形式提出,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对提出问题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使教学过程更具互动性,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既有利于因材施教,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三以功效为核心,导药性与应用

在讲解每一味中药时,以每味中药的功效为核心,重点掌握个性特征,上可推断药性,下可引出应用。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如黄芩为清热燥湿类药,功效有四:(1)清热燥湿;(2)泻火解毒(可理解为清热泻火与清热解毒);(3)止血(凉血止血);(4)安胎(清热安胎)。

本药以清热燥湿为主。从药性上推断,寒凉药具有清热等作用,从五味理论分析苦味能泄、能燥,具有清泄火热、燥湿等作用。由此可以推断黄芩药性为苦寒。因其清热燥湿力强,广泛用于各种湿热症,归经较广,但主入肺经,善清上焦湿热。又因其有清热泻火作用,故其可清气分热之高热烦渴,泻脏腑热之肺火。其凉血止血功效,可用治血热引起的吐血、便血等出血症。因其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及痔疮等病症。因其有安胎作用,可用治血热胎动不安。如此理解,只要记住功效,药性及应用就迎刃而解。

四采用歌诀形式,强化功效归类

每一节药物讲完后,学习老教师经验,将每节药物编成歌诀。如将发散风寒药总结为:发散风寒桂麻黄,细辛荆芥白芷防;羌活藁本苏梗叶,辛夷苍耳薷生姜。将清热燥湿药总结为:清热燥湿芩柏连,白鲜苦秦龙胆全(桂为桂枝,防为防风,苏梗叶为苏梗与苏叶,薷为香薷。芩柏连为黄芩、黄连、黄柏,白鲜为白鲜皮,苦为苦参,秦为秦皮)。目的是让学生用最简便的方法尽快地牢记药物名称,因为教材是以中药功效归类分章节,记住每节的药物,就等于记住了每味药的最主要的功效之一,再记个性特征就相对容易很多。这种方法经实践证明可以加快记忆速度。

五加强类药对比,突出个性特征

1.功效相同或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

如黄芩、黄连与黄柏三黄共性:性味皆苦寒,皆具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的功效,用治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症,都可广泛用于各种湿热之症,常相须为用。

黄芩:偏于中、上焦及大肠。善清上焦肺火及大肠之火,肺热咳嗽痔瘘便血多用;能退壮热,湿温病中多用;还能清热安胎。(长于清气分热、肺热、少阳热)

黄连:大苦大寒,药力最强。偏于中焦,泻心、胃之火,中焦湿热、痞满呕逆及心火亢盛、高热心烦者多用。

黄柏:偏于下焦,泻相火、退虚热。除骨蒸,湿热下注诸症及骨蒸劳热者多用。

由此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推断的能力。

2.同一植物或同类植物,不同药用部位功效对比

如麻黄与麻黄根,二药同出一源,均可治汗。然麻黄主发汗,麻黄根主止汗。麻黄以发散表邪为用,麻黄根以敛肺固表为用,一为解表药,一为收涩药。金银花与忍冬藤,为同一植物花与茎枝的关系,临床功效相似,但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较强,忍冬藤虽解毒作用不及金银花,但有清热疏风、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温病发热。大青叶、板蓝根、青黛,来源相近,大青叶、板蓝根分别为菘蓝的干燥叶片、干燥根,青黛为马蓝、蓼蓝与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均性寒,善清热解毒、凉血。主治温病高热、温毒发斑、丹毒、痄腮、喉痹等。

大青叶:大寒苦咸善凉血消斑,又治口舌生疮。

板蓝根:苦泄性寒,善解毒散结利咽。

青黛:咸寒,善凉血而消斑。

3.同一药物,不同炮制方法功效对比

如鲜地黄、生(干)地黄与熟地黄,均有养阴生津之功,均能治阴虚津亏之症。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弱,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症;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长于养心肾之阴,用于血热阴伤,阴虚发热者;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养血滋阴,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再如生大黄、酒制大黄与大黄炭,生大黄泻下力强,久煎泻下力减弱;酒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大黄炭则有凉血、止血作用。

六重视中药实验,注重技能培训

通过对中药植物标本与中药饮片的讲解、示范与观察掌握中药的识别以及有关中药调剂的常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带教中发现,中医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初期对中药的用量、特殊用法等知识是在校学习时的薄弱点,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学习处方书写等知识对中药煎煮法、中药服药法及特殊中药用法、中药的常用剂量加深记忆,强化临床动手能力。如在实验课上,首先观察中药饮片,通过观察掌握其基本特征后,将标本瓶标签转向对侧,让同学通过观察饮片,默写出规范的药物名称,然后按中药处方书写标准,标出如先煎、后下、烊化等特殊用法及常用量最大值。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对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的记忆。同学们对此贴近临床的实践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七乏味中添乐趣,理解中拓视野

有些药物,历史上或传说中有一些有趣的故事,讲解相关药物前,在轻松的氛围中以故事形式,讲给同学们,为枯燥乏味的内容注入些许乐趣。课堂中间适当穿插一些中药学的发展动态及现代研究成果等相关知识使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展。如当归、何首乌、佩兰、猪苓等药名的由来,茯苓、玄参等药名的变迁,人参、辛夷等的历史传说,再如讲到附子为有毒药物,宜先煎时,向同学们说明,附子中含有多种乌头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但经长时间煎煮,乌头碱被水解后毒性大大降低等,故需先煎,使学生在学习中药时既体味到了趣味性,又理解了科学性。

八开展知识竞赛,提高综合素质

在学期接近期末时举行一次中药学知识竞赛,题型简单,如药物分类、功效抢答、药名竞猜、特殊用法举例、简单类药对比等。采取分组形式,提前复习,全体参与,适当奖励。意在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重点巩固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同学们普遍对这种形式表示欢迎,并积极参与。通过开展竞赛,不仅使中药的基础得到夯实,也增强了同学们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九结束语

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及手段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产生了兴趣,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9

【摘要】环境卫生学是应用医学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技术来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阐明其规律以及如何消除这些影响的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预防医学学生所必修的主干课程,具有理论基础广泛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近年来,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对环境卫生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高危人群概念的提出加深了对环境卫生学病因的探索,环境污染物健康危险度评价也日趋向国际标准化靠拢。为了能够结合时代特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使该学科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为人类健康服务,根据教学实践以及经验交流,就教学中常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些体会。

一、把握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当今社会,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应用,随之带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已逐步凸现,除了时有发生的急性事故和传染病以外,也造成我国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疾病谱的改变使得国家和社会更加注重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控制。而环境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大气、水、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每个人身边随时存在的外界环境因素和我们健康的关系。因此,在开课伊始就要使学生意识到该学科与人类自身健康的密切程度,明确学习目的和用途,即方向性和实用性,明白要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都离不开对环境的控制和对疾病的预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尤其对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改变其过去认为预防医学“无用”的观点,让学生将该学科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使其认识到该学科的学习对于促进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结合具体实例讲解,增强学习兴趣,加强理解,巩固记忆

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讲解,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除了事先要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对教材精心编排外,更要密切联系实际,围绕实例展开教学。教材中的实例一般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而补充一些新发生的,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会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知识每时每刻都与自身相关。比如讲述化妆品卫生时,结合目前在学生中普遍流行染发的现象进行讲解。染发在学生的眼中是一种美的时尚,学生有染发经历的不在少数,跃跃欲试的人更不计其数。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染发剂的成分,更不知道染发剂给健康带来的影响。在课堂上以此为话题,提问学生是否知道长期频繁染发对身体的损害等,给学生一个短时间的发言与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就此过渡到化妆品对健康的影响。通过这些生活化的举例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原来环境与健康的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加强了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掌握,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兴趣。

三、根据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心理学中提出了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认知规律,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了解并遵循这个规律,按照认知规律去组织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认知规律在教学的体现上主要是教师角色从过去知识的机械灌输者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接受者,明确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中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上课时教师忙于灌输内容,学生忙于记笔记,学生的思维处于迟钝状态,对学习的内容不加以理解、思考、推理,仅仅停留于书面文字的记忆,或者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要达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目的,不仅仅要学生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自主学习知识、利用知识,这需要教师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的经验是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创造一定的情境和空间,让学生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进行讨论,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针对学生的不解之处,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层面上逐渐展开,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知识,同时增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住宅卫生时,针对目前室内装修污染较严重的事实,创建室内污染与健康效应的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室内装修污染的问题,搜寻相关资料并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能力。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注意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的备课仅仅依靠教科书和参考书来准备护理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现代教学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已走进校园并为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理想环境。目前大学教学已基本普遍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形式比传统板书更直观、生动,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增大信息密度,丰富学习内容,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但我们要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不能仅仅把多媒体课件作为书面备课的替代工具,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工具。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不能仅仅是书本内容的拷贝,上课时照着宣读,这样使学生对每张幻灯上面的大量的文字感到索然寡味,在有限的一张幻灯片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又迫于考试压力,怕丢掉考试内容,拼命记笔记,从而没有时间听讲,造成恶性循环。我们的体会是课件应该是简洁明瞭,层次清晰,上下幻灯联系紧密,重点突出。避免大量文字,把学生从阅读幻灯片上转移到思考和听老师讲解上来。同时也要避免过多的画面和动画,分散学生注意力。应该充分发挥幻灯带来的优势,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避免学生对潦草字迹的误解,可方便地显示讲解时要求的图表,以及更直观地举例,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运用多媒体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讲解水平要求的降低,相反,教师的语言、仪态、肢体动作等依然是调动课堂气氛、与学生达成互动的主要因素。如授课时要求教师语音清晰,音调正确,语速适中,仪态端庄、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等。因此,现代教学方法也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为了培养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进行一定数量的英语专业词汇的强化。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环境卫生学以及整个预防医学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希望通过对环境卫生学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趣味医学科普知识篇10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传统方式;缺陷;改革;相关措施

[abstract]asoneofessentialelementsofmedicalprofessionalteaching,humananatomyisarequiredcourseofallmedicaleducationalmajors.withrapiddevelopmentofmodernmedicaltechnology,requirementformedicalstudentsisgrowing,whichleadstoasubstantialincreaseintheamountofinformationwithinthelimitedclassroomtime,andknowledgethatstudentsneedtomasterincreasesaccordingly.Defectoftraditionalanatomyteachingmethodsexist,sothatitcannotmeetneedsofmoderneducationaldevelopmentandsocialdevelopment.anatomyteachingmethodsneedtobereformedwiththeprogressofsocietyand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thispaperdiscussestheteachingmethodsofhumananatomyreformmeasurefromhowtoimproveeffectivenessofhumananatomyteachingandtomotivateinitiativeofstudentsandtodiscussreformmeasuresofanatomyteachingmethodsbycombiningwithmicro-class,pBL,casestudyandotherteachingways,sothatmedicalstudentsenteredthemedicalschoolinthefirsttimecanlearnanatomywelleasily,seriouslyandrigorously,improveteachingquality,layagoodfoundationforthelatterpartofmedicaleducation.

[Keywords]Humananatomy;teaching;traditionalways;Defect;Reform;Relatedmeasure

在医学教育中,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必修的基础学科,为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医学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卫生医技人员的后续学习能力和临床业务水平[1]。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大幅度增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缺陷,“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已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学生无法接收和消化大量知识,甚至降低了教学效果,阻碍了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发展,因此,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变革势在必行。作为以器官形态结构学习为主的基础学科,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的选择对学习效果影响显著。本文以人体解剖学教学为切入点,介绍人体解剖学教学相关内容,分析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并针对各种缺陷问题切实地提出改革措施。

1人体解剖学教学相关介绍

1.1人体解剖学概述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医学课程的开设都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其本身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最终的学习任务就是掌握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正常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关系。

2.1人体解剖学传统教学模式概述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同时结合课本上的结构图像与手动画图的方式,亦或是使用标本及结构模型等方式,将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反应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载体,以理论授课为主要教学形式,同时结合实验、实践教学,完成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任务。

2.2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缺陷,而教学模式的缺陷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以下是关于人体解剖学传统教学缺陷的具体分析。

2.2.1讲课形式单调,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教师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板书和讲解来授课,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应用,通过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制作成课件进行授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授课效果,但这种教学方法也仅仅是避免了板书和挂图,增加了授课讲解的时间比例,压缩了课时而已,并没有质的提升,且多媒体教学需要把窗帘拉上,这样使教室的光线昏暗,特别是在春、夏天,容易使学生昏昏欲睡,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与传统授课相比提高不是很明显[4]。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就在于课堂过于单调,是“单向的、填鸭式的”,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并不深入,再加上知识量较大,学生更容易遗忘知识点,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2.2.2授课内容抽象化,难于理解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讲授人体形态结构、组织器官以及机体重要器官的位置,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等。人体本身是一个系统较为复杂的立体结构,器官的结构、形态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立体感很强,对于从未接触过人体解剖学的学生而言,传统教学授课内容过于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单的平面图形去想象其立体结构和位置关系,教学缺乏立体感与趣味性,且较为抽象,这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一味地去想象和理解,而无法还原到知识本身,教学效果亦随之下降。

2.2.3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很少结合实践教学,这里所说的实践教学是指人体解剖实验课。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受学生多、尸体来源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开设的实验课虽然占总课时的一半,但实验课的实践多是看模型、看制作好的标本,无法做到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剖尸体,因此,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限,对知识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联系的实际也仅仅停留在视觉的层面,所谓眼高手低,使学生无法真正联系实际,最终导致学生医学基础知识欠缺,创新能力缺乏[5],未达到临床要求的效果。

2.2.4教材虽然更新版本,但实际无改变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相关医学教材更新频率也不断加快,但内容和老教材并无更新改变,甚至是无任何变化,而教师也习惯了原有的教材内容,习惯采用传统的方法授课,同样学生也习惯了以传统的方式接受知识,对知识的接受和消化能力很差,需要很长时间的死记硬背来留住知识,事倍功半,效率低下,达不到教学目的。

3探究传统教学方式改革的相关措施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互关联,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切实的改革,以下是关于人体解剖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分析。

3.1结合微课,改善教学效果

微课实则是一门视频教程,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亦或是重点、难点、疑点等,通过ppt、实体模型、塑化标本、解剖视频等将知识点呈现在微课里,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精简、更加直观地了解人体解剖学的难点和重点,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6]。

人体解剖学教学与微课相结合使得教学更加具体化,大大增加了教学趣味性,教学变得形象易懂。不仅如此,微课的教学教程更具有针对性,教学主题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借助微课的便捷性,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教程,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7]。

3.2pBL(problem-basedlearning)辅助教学

pBL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教学改革方式[8]。pBL辅助教学法强调将学习环境设定为复杂而具有实际应用意义问题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提炼答案,建立合作共赢的交流平台,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并掌握隐含其背后的知识技能的目的,是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值得积极倡导的教学模式[9]。

应用pBL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综合思考问题,自主查阅资料解决困惑,强化知识印象,牢固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点并了解其临床意义。不仅如此,pBL辅助教学法还可以发展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高级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以讨论问题为主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相互合作能力,提高了医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力提升了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10]。

3.3案例教学法辅助教学

3.4强化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教学效果大大下降。医学生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短期和长远期效果明显[13]。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强化知识印象与提高临床动手能力两个方面,因此,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就要切实地从强化实践教学做起。

强化实践教学就要切实地从重视实践教学开始,学校要切实提供完善的实验条件,根据解剖学特点加强实验室实践学习,确保教师在教授理论课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辨认标本、模型[14],并在加深印象的同时提高自主动手能力。遇到问题时,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学自主探讨的能力,进而解决问题。除了要提供完备的实验条件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结合临床病理生理、病例等,加强与临床联系,实现人体解剖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育教学的生动性、实用性,努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医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15],进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3.5编写特色人体解剖学教材

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内容是先辈们通过辛勤的汗水总结而来,除因最新研究导致相关内容变更外,一般不得改变,因此,重新编写教材是按照各种相关教学方法进行改编,使各种教学方法得以推广和普及。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应创新性地编写一系列专业特色人体解剖学教材。目前,虽然医学生入学就开始学习人体解剖学,但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即便有大致分类,内容也差不多,教师也没有进行专业性施教。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改革,各专业均应编写特色教材,以适应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16],特别是结合上述微课教学、案例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方法,应将这些教学法同时融入到各专业特色教材中去,制作出相应教学法所用的多媒体素材及课件,这有利于各种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为以后的临床学科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着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发展,因此,要切实地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改革主要从结合微课教学、应用pBL辅助教学、案例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四个方面入手,编写相关专业特色教材,充分利用pBL辅助教学模式,结合临床病理生理、病例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并指导学生注重课下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基础医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生动性,这大大提高了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推动了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2]吴巍,宋健,戴冀斌,等.母语在局部解剖学双语教学中的地位[J].解剖学杂志,2005,28(4):486-488.

[3]马永贵,宋斌.解剖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68-169.

[4]许冬明,牛松青,王伟,等.微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