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2:21

支教的重要性篇1

中国传统的大学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接轨,学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背离,教育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精神,对老边穷地区及贫困农村的教育现状缺乏认知及奉献精神,毕业后普遍不愿意到农村贫困落后地区任教;同时本专业教育教学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对农村教育实际情况估计不足,缺少农村实践教学经验,而教学实践工作一直是师范类院校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高等师范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具体表现:首先,教育实习课时的安排较少,缺少系统指导性时间;其次,课时安排过于集中,接近于毕业学期,学生缺乏自我精雕细刻的心态;再者,实习地点分布面社会性较强,流于形式较多,实习学生上讲台实践的机会少,缺少技能培养实践真正的机会;这些都是走向教育岗位的不良隐患;在教学实践上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实习教学的作用,既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又能对实习学校带来新的活力和理念;在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师范教育下乡去”的倡议引领下,通化师范学院组织实施顶岗实习的活动,主要把师范学生培养放到实践中,全面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思想素质和教学能力.

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尤其是基层农村合格师资的短缺,直接制约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基本质量,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吉林省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矛盾,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基层农村,而不是城镇,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矛盾的焦点仍然是农村合格师资的短缺.而像我院这样层次的地方师范院校,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使农村教育师资短缺的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农村希望小学教师凸显老龄化、缺少专业性;个别学校教师身兼数职,不仅担任班主任,还要承担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学;近几年,教学负担很重,很难保证教学质量.虽然有特岗教师的“三支一服”的大学生加入,在偏远地区仍面临着教师年龄结构性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的矛盾;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希望小学师资队伍的现状仍是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立足点切入点.针对查找到的问题,学院借鉴陶行知“实践教育理论精髓,坚持“师范教育下乡去”的方向,把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为:“培养师范生具有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具有初等学校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综合文化素养和熟练地教师技能,愿意到艰苦的农村地区献身,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合格教师和高素质人才”,全方位启动了高校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

学院在积极深化校内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组织本科生用四个学期在校学习,打扎实自身学科的理论知识,利用一年里上半年到贫困地区顶岗支教兼实习.下半年里把支教过程中的问题带回学校消化提高.学院以期通过探索师范教育的创新模式,破解长期困扰高校办学与社会实际结合不紧密、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贡献不大的难题.顶岗实习支教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启了农村学校因师资短缺造成的学科开设不全的局面,为农村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参加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不论是意志品德、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为将来走向教师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习生与奋战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习生从农村教师身上学到了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严谨谦虚的工作作风,农村教师身处偏僻的农村,实习生为他们带去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及年轻人特有的朝气,给农村孩子送去了新的知识,开拓了新的视野,有效的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实了课堂内容.学院于2009年开始,启动本科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每年组织两批,每批50余人,农村学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国家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通化师范学院十年来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在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帮助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收到了较好成效,初步实现了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表现在:受援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多数受援学校都反映,过去一些偏远山区学校连具有初中学历的代教都难以请到,不少学校连语文、数学、外语等规定课程都开设不全,音、体、美教学更是近乎空白,根本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通化师范学院长期真心扶贫支教,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学生到岗后克服了贫困农村生活清苦等一系列困难,安心工作,敬业奉献,热血青年那种可贵的精神风貌激活了基层教育,直接提升了当地基础教育水平,带动了全县的教育教学改革,乃至干部群众工作作风、生活方式的转变,使校风校貌和村风村貌都发生了喜人变化.广大农民群众这一最实在的群体,脱贫致富和望子成龙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由于切身感受到了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带来的积极变化,因此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十分欢迎,纷纷把自己辍学的孩子送回到了学校.每当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离村返校时,干部群众依依不舍地送别,强烈要求再多派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教学时间加长,以保证课程的完整性.

支教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教育支出结构分析

教育支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财政分配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公共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不断上升,表明了财政支出对公共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但教育经费短缺的呼声仍然强烈,其原因之一就是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在不同层次教育之间存在不合理因素。因此,在继续增加教育支出的同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教育支出效益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认识已经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在逐年递增,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4年以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1、政府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亦偏低。从表1中看出,近段时期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在1991年617.8亿的基础上翻了两番多,到2001年,达到了3000个亿以上。但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较低,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未能达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4.9%的世界平均水平。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也偏低,如果把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税费、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和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计算在内,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也仅仅能提升近4个百分点,低于韩国(1997年)20.5%、泰国(2000年)22.44%和墨西哥(1999年)25.54%的水平。近几年来,预算内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增还减,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走势逆向而行。财政性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没有得到增强,而教育接受者的家庭或个人直接负担的教育成本较大。

2、教育支出的区域结构不合理,东、中、西部差异明显。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各地区的财力状况也有较大差异,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各地区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差异较大。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拔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拔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拔款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最高的省份是江苏省,达24.25%,其次是湖北省,达22.78%;最低的省份是自治区,仅4.61%,再次是甘肃省,仅有6%;全国平均水平为11.73%。2004年,全国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为309.86元。全国各省区市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较大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市13个,占41.94%。2004年,北京市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1146.65元,排在第1位;当年四川省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181.58元,排在第31位。2007年北京市人均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是当年四川省的6.31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差距,东部地区投入最多,并从东至西呈梯级递减分布,且级距日益扩大。据统计,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速度、人均教育投入水平、生均投入等各个地区的差距都显而易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不发达,既不能满足发展教育所需的基本资金,也不能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从而导致一些地区连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没有得到普及。教育水平低下,普遍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素质就成为空话,更无法满足发展经济的需要。经济难以发展反过来又导致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这不仅威胁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从长远看还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3、我国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各国教育资源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情况是随着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比重极大,三级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将按初、中、高的顺序呈递减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扩大,这时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初等教育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比重将有所上升,其中,中等教育的比重上升幅度会更大一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初等、中等教育的比重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各级教育各自所占比重间的差异将大大缩小,教育的结构形式趋于均衡。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费研究小组对50多个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教育结构的统计研究结果,人均GDp在600到2000美元之间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投资比例应为40.5%:29%:17.9%。而2002年我国的人均GDp值为988.4美元,其财政性三级教育投资比例却为33.34%:34.88%:22.56%,此外,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中学与小学的在校学生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为11.84:1.46:1。由此可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教育支出应向初等教育倾斜,但是,我国当前的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呈现出高等教育投资比例明显偏高,而初、中等教育投资比例较低的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4、教育支出内部结构存在问题。教育支出内部结构,按照支出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部分:(1)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指用于购买房地产、校舍建筑、大型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是发展教育的基础,属于教育资本支出。(2)教育事业费,指用于学校的日常运行所需的教职工薪金、学校图书设备、福利服务、校舍维修、校园绿化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关系着教育质量的改善,属于教育现期支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费支出占预算内教育支出的比例一直较为稳定,基本保持在80%左右。而教育基本建设支出则变化幅度较大,且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固然与教师待遇的改善而导致的人员经费大幅增加有关,但也与教育部门的一系列相关管理及改革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改进措施及政策性建议

1、加大财政教育支出在教育投入中的比重。目前财政性教育支出约占我国教育投入总量的80%左右,这一比例与国际相比是比较高的,但由于我国当前还不能很好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教育领域,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成为增加教育投入总量和解决社会对教育过度需求的关键。为此,首先需要确保现在预算内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教育法》,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提高,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在预算安排时,应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拔款的增长要快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的标准安排教育支出。其次,在财政部决定从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前提下,地方财政的超收部分也应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此外,要研究增设教育专项资金的新渠道,考虑开征教育税以取代现在的教育费附加,并且将中外各类企业都纳入征税范围,从而拓宽税基,稳定税源,专款专用,使财政教育支出具有更加可靠的收入来源。

2、调整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针对我国目前适龄入学人口数量多、基础教育普及率尚待提高,以及小学和中学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偏低的状况,应当适当地提高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支出比重,并相对降低财政性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重。另外,在教育经费总体向基础教育倾斜的前提下,注意使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日趋合理。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直接而密切的学校、专业等,要适当加大投资力度,而其他类型的学校和专业也要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给与适当的投资分配比例。

3、进一步调整大、中、小学的规模与布局。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这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可以对中、小学采取合并的办法,即将生源严重不足的中小学并入邻近的学校,或通过评估后,将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学校的师生及设备分配给邻近几所学校等所谓瓜分的办法,来对中小学重新布局,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网点点尽可能地加以重新规划和调整,而对于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那些大、中专院校,可以采取“关、停、并、转”的方法,促使学校之间的联合,并裁撤、合并或重新调整一些系别和专业的设置,逐步使我国高校规模趋于适度,专业结构趋于合理。

4、努力改善教育支出地区不平衡的现状。当今,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投资不平衡的现状对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利,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为此,在教育投资的地区分布上,国家应当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努力改善中西部,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希望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校和学生的困难,但绝非主流,可以通过完善和实行学生教育贷款制度、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以及特困生补助或差别学费制度等,来帮助贫困地区尽早改变其教育和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从而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5、调整教育事业费与基建支出比例。目前,我国教育事业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偏大,而基建支出相对偏小,为此,一方面应当通过加大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裁撤冗员,并适度提高生师比等措施,节约教育事业费的开支;另一方面,要相对的提高学校基建投资的比重,改造教学建筑和设施,改善教师居住条件,购置和更新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使得教育事业费与基建比例趋于合理,从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刘玲玲:公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支教的重要性篇3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

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党支部处于最基层,是党组织强大肌体的细胞,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高校教工党支部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教职工的核心,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建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独特优势在于知识高度密集、人才高度云集、信息高度聚集,在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工党支部已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成为联系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桥梁,成为传播科学、培养人才、创新理论和塑造精神的重要阵地。

2.高校教工党支部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教工党支部必须担当的重要政治责任。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方向引领和政治保障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3.高校教工党支部承担着破解高校发展难题的重要任务

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是高校教工党支部的重要任务。在平均利益分配,确保教育公平,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群众,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广大师生可承受的程度等方面,教工党支部都发挥了“平衡器”和“稳定器”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长期发展,各高校已探索了一些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但从现实状况看,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工党支部设置不合理

由于高校本身职能的特殊性和各部门、各学科的差异性,教工党支部所属行政单位组成比较复杂。有些部门党的工作受行政性权力因素制约较大,有的党支部由多个单位的党员联合组建,有些支部包括几个科室和课题组,党的工作难以与各单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组织活动开展与单位的特点联系不紧,合力作用体现不明显,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2.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由于重教学科研、轻党建的原因,凡涉及教学科研的工作,教工党支部会不遗余力,但涉及党建和其他工作时,往往出现责任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深入,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工作临时应付,活动组织随意性大,有政治活动时就勉强安排。组织学习无规律,导致了支部管理松懈,民主评议、组织生活等流于形式,缺乏创新,只囿于传统的经验和做法。党支部工作停留在学文件、读报纸、听报告等活动上,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党员之间缺少深层次的思想交流,组织生活质量难以保障,削弱了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教工党支部对党建工作研究指导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主要致力于教学科研工作,教工党支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就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给予具体指导。另外,支部书记选配主要为兼职,由于部门骨干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选配的支部书记多数资历不高、阅历较浅,因而工作效率较低,只能简单完成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各项指令,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缺乏深层次思考。这些在政治上弱化了党支部的影响,在实践中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4.教工党支部组织发展工作滞后

在高校发展党员普遍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教工党员发展速度缓慢,特别是对“双高”人员的发展。“双高”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没精力顾及整个严格、漫长的党员发展程序。而各民主党派以主动发展“双高”教师为目标,发展政策灵活,吸引了许多“双高”教师。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呈现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高校部分教师政治观趋于实际,动机倾向于功利化。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业务上,对政治的要求不够积极,要求入党的人不多。另外,部分教工党支部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不够,不能主动帮助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教工组织发展滞后。

三、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的建议

面对以上问题,高校教工党支部要敢于正视,准确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在历史回顾中把握方向,在现实中找准目标,针对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中的不足,改进方法、注入活力、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更加有效地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作用。

1.科学设置党支部,扩大组织覆盖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工党支部设置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改变原有组织设置的惯性思维,对教工党支部设置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根据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类型党组织和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把握需求、引导发展、分类指导,做到“垂直设置”、“交叉设置”和“灵活设置”相结合,在高校教工居住集中社区、教学科研团队中建立党支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各学科专业为基点,成立教工党员工作室,依靠各专业优势来鼓舞人、激励人。要将教工党支部的工作触角进一步向学生党支部延伸,向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课题组成员延伸,不断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2.找准着力点,创新支部组织活动内容

高校教工党支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就必须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创新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搞好教书育人和发挥基层党组织“推进发展、教育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职能作为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坚持做到教工党支部活动与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相结合;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与管理工作相结合;与业务学习、校院发展相结合;与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相结合;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在学习、辅导、研讨、座谈等传统活动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高校师生党员特点,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增强学习的时效性、生动性和有效性。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鼓励教师党员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开展“将科研送进企业、送进乡村”等系列活动;积极推广“组织活动立项”以及“主题党日”、“优秀党日”评比活动;定期开展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互动活动,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在支部内开展“新老党员结对子,以老带新创教学科研佳绩”等活动,支部间可以开展“支部互助促教学科研发展”等活动,使教工党支部活动始终围绕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中心,相互切磋,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共同走好学院建设一盘棋。

3.加强班子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实践证明,选好支部书记是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核心。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要按“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好、党性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务实、有奉献精神、有大局观念、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采取不同形式,定期对教工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提高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完善的制度是提高教工党支部战斗力的保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规定,结合支部自身实际,制定党员行为规范、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改进活动内容和方法,把党的工作融会贯穿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同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加班子整体合力;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及时了解支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特别是对有困难的老党员、急危重病党员,要把党内关怀落到实处,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凝聚人心,引导师生员工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4.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教工党支部的建设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严格党员的组织管理,教育党员把学习理论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引导党员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传统作风,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切实提高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驾驭“三育人”工作的能力。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教工党支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只有保质保量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教工党支部才能保持常盛不衰的生机和活力。要做好教工党员发展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积极向教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关心,积极引导,注重发挥专家、教授党员和教学科研骨干的辐射作用,要求他们不仅要做学术上的带头人,还要做政治上的领路人;改进方法、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做到“主动上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积极慎重做好教工党员发展工作,关心青年教工的思想进步、业务提高、生活改善,可以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优秀青年教工积极靠近党组织,不断壮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

5.加强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支教的重要性篇4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客观上导致了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为履行受托责任,就要求相应的评价体系对高校所掌管的经济资源及教育投入和产出的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评价和报告,以如实反映高校履行受托职责和实现其教育职能的情况。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够反映和控制高校作为受托经济主体在受托责任上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政府部门的着重点在于每年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教育财政资金分配方面,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学校之间的“讨价还价”来进行的。这样做,一方面难以避免经验决策、关系决策的色彩,难以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许多部门和地区高校年复一年地进行教育资金争夺战,而对教育投资责任和教育支出绩效不够重视。另外许多高校在申请教育经费时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顾国家财力可能性,盲目制定发展计划的倾向,尽最大可能性向财政申请经费,财政给多少花多少。许多高校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等问题。这种在教育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上的权责脱节、责任不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有限财政资金比较严重的浪费。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所谓经济性(economy),是指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安排机制,克服财政支出活动中严重浪费和分配苦乐不均的问题;所谓效率性(efficiency),是政府及民众对财政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所谓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财政支出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需要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来衡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也同样适应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工作。鉴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单位对支出绩效认识模糊或者缺乏认识,导致高等教育支出在某些支出项目中忽视最终的目标和效果而单纯追求支出的经济节约;或不顾效果单纯追求效率而造成浪费;或追求所谓“效果”而不顾财政资源情况,最终影响综合效果等。因此,要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就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其中的某一个要素,而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要素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从而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加上财经领域存在着“重改革,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等一些不正常现象,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困难与损失浪费并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益低下等。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未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制度环境,绩效评价缺少应有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却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来看,制订绩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制定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办法,组织、协调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制度等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或政策才能有效开展。从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来看,这项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

(二)未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效益的监督机制。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一些地方开始在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其次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目标仍仅限于鉴证形式,只是审查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未转变为发现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找出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提高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支出效率;另外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查的方式仍是提供审计式的鉴证形式和财务报告的事后审查,未能形成事前确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方式。

(三)许多高校对高等教育投资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未能将绩效评价纳入高校预算执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绩效预算管理要求以成果为导向,将追求最大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将实现既定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要求,将财政资源配置的最终成果作为衡量管理活动的根本标准,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各项管理活动中。但目前许多高校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上只是着眼于把钱花出去而忽视了预算资金能够取得的绩效,更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教育投入项目,在教育投资责任上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监督和追究机制。

(四)未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如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例如高等教育支出中既有研究生教育支出、大学本科教育支出、高职教育支出,也有校园建设和改造项目、教师工资、学生补助、科研支出,还有人员开支、公用支出等等,同一类支出中的不同项目具也有很大差异,这给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一步细化带来很多麻烦;其次是如何解决评价指标的通用性。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与复杂性特征,使我们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覆盖所有的项目,也很难找到合理的方法来对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三是如何制定合理的标准值。其突出表现在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软件,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缺乏应有的基础数据,加上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其间的差异和个性特征导致制定评价标准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分析

在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大框架下,构建基于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过程中,并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高等教育财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结合具体国情,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制度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要求,更是对高等教育财支出的制度约束和控制手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为此,我国首先要加快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在《预算法》、《审计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中增加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高等教育财支出管理的约束力,强化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的手段,为开展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必要的法制基础。其次,要统一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财支出评价规章和制度,明确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等。

(二)构建基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体系,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有效的会计信息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会计系统及其预算机制的建立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资源平台。但是目前我国现行高校会计系统由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式和过于简单的财务报告制度等原因,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需求。要有效实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就必须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改革现有的高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并在预算管理中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增强预算编制的绩效性,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并以绩效为目标严格控制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同时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重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的应用,切实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三)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考虑到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本着分步实施、逐步试点的方针来进行。首先在评价目标选择上,基于高等教育项目支出的特殊性,应先以高等教育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再推广到其他支出的绩效评价。二是在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方面,应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作为试点单位,方案成熟后再过渡到其他高校。三是在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立上,应先推行高校自评或考评为主,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重点进行评价,并积极协调高校共同制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等相关评价制度,并逐步过渡到以财政、审计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为主的评价方式。

(四)努力做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配套改革。首先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资源库,搭建便于统一会计核算信息的网络平台,以便于监测高校预算支出的完成过程,收集、查询高校预算支出信息,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其次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并能形成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这是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和有效组织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另外要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逐步形成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讲绩效和有绩效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宋友春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2]王敏.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财政研究,2005,(6).

支教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支持型教学;自我决定论;自主性动机;学生需要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5)04-0004-05

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美国心理学家Deci与Ryan等人提出的自我决定论(SDt)关注各种外在因素对个体的自主性的作用,并提出教师支持型教学(needsupportiveteaching)是影响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重要背景因素[1]。

一、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师支持型教学的界定与评估

(一)教师支持型教学的内涵

自我决定论认为,自主、胜任力、归属三种基本需要的满足对个体的自主性及其他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三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与外在环境中的支持性因素有关。支持型教学是能满足学生的自主、胜任力与归属这三种基本需要的教学,它主要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实现[2]。早期研究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从高控制到高自主的连续体。而近期研究发现,满足学生内在需要的教师支持型教学包含了自主支持(autonomysupport)、结构(structure)与人际卷入(interpersonalinvolvement)等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3]。

“自主支持”是指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满足学生自主需要的教学方式[4]。与自主支持教学相对立的是控制性教学,即以教师为中心,不能满足学生自主需要的教学。自主支持教学能使学生建立“我要做什么”的观点,而控制性教学则主要让学生建立“应该做什么”的观点。“结构”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要求等各方面的清晰程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指导、给予学生建设性反馈等教学行为的数量与质量。结构维度是能让学生感到有预测性和一致性,并能满足学生的胜任力需要。如果教学混乱,缺少清晰的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胜任力需要的满足就很难获得。“人际卷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的教学氛围,当师生之间有温暖的情感联结且互相关心与支持时,学生会获得归属感的满足。人际卷入的对立面是敌意与忽视,当教师忽视学生时,学生会感受不到爱并认为外在环境是不值得信任的,从而难以获得归属感的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支持型教学的各因素间是合作而非对立的关系。其中“自主支持”对学生需要的满足起关键作用,但结构与人际卷入也是必要的因素。以往研究表明,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中会同时以控制型与自主支持的方式来教学,但是以控制型为主导,这会对个体的自主性发展有负面影响,而通过“人际卷入”可增进师生关系,从而减弱控制型课堂的负性影响[5]。因此,支持型教学的三个维度共同作用并为学生基本需要的满足提供了重要外部环境。支持型教学三个因素的具体内容可参照下页表1。

(二)教师支持型教学的评估

支持型教学的评估包括两种类型和三种视角,两种类型是指整体维度的测量与单个维度的测量,三种视角主要是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专家评定。

支持型教学的整体评估主要通过《教师社会支持问卷》(简称tSCQ),分成自主支持、结构、人际卷入三个分量表。单个维度的评估量表主要针对自主支持维度,应用较多的研究工具主要是Deci等人(1981)编制的《虚拟学校问题问卷》(简称pSQ),得分越高表明教师教学更倾向于支持自主。而tSCQ的分量表也可以单独应用来评估支持型教学的三个维度。

支持型教学的测量主要有三种视角: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专家评定。除以上介绍的教师自评量表外,学生对教师自主支持单个维度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对教师自主或控制支持的感知问卷》(简称taS)和《学习氛围问卷》(简称LCQ)[6]。学生对教师支持型教学的整体评估主要以tSCQ的学生版本为主。专家评定主要以Reeve的研究团队设计的《教师支持型教学行为核查表》为依据。以上三种研究视角各有利弊:教师自评是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评定,比较全面细致,但难免会受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学生评价量表是由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感知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是最直接的测量,但由于青少年较易受情感偏好的影响,也使结果有欠缺客观性的可能;专家评定是指让有经验的专家通过观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按照各项指标进行评定,是客观中立的第三者评估,但会受到评定专家经验的限制,也缺少对当事人真实心理过程的判断。今后的研究可考虑对不同研究视角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和调整,验证不同来源数据的一致性,以提高整体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二、支持型教学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

支持型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学习动机与参与度两个方面。taylor与ntoumanis[7]对787名英国学生及为这批学生授课的51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支持型教学对其体育课程的自主性动机有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支持型教学与学生动机间的关系会有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当学生报告处于高需要水平时,感知到的支持型教学与内在动机间的关系更紧密。另外,Zimmer-Gembeck等人[8]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支持型教学与青少年学习参与度有积极正相关。Skinner等人[9]关于中学生自我报告的参与度的研究中也发现,教师的支持对于其报告的行为参与度的变化情况有重要影响。

除动机与参与度之外,支持型教学还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情绪等方面的发展有影响。Sierens等人[10]的研究以526名比利时学生为被试,对其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型教学的自主支持、结构两个维度与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方式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最佳的支持型教学对自我调节学习有预测作用,特别是当“结构”维度与“自主支持”维度相结合,即课堂的目标、内容、指导等是以自主支持的方式呈现时,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调节学习。Hardré与Sullivan[11]的研究发现,自主支持与卷入两个维度的结合对于学生学习的预期、价值感、努力程度与参与度均有影响。Klem与Connell[12]的研究则表明在支持型教学之下易形成支持性师生关系,同时学生报告更多正向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能感,对学校生活也更满意。刘桂荣[13]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感知到的教师自主支持对其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综上所述,支持型教学对于青少年自主性动机及其他良好品质的发展有重要

[19]edmundsJ,ntoumanisn,DudaJL.testingaself-determinationtheory-basedteachingstyleinterventionintheexercisedomain[J].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8,38(2):375C388.

[20]tessierD,Sarrazinp,ntoumanisn.theeffectofaninterventiontoimprovenewlyqualifiedteachers’interpersonalstyle,studentsmotivationandpsychologicalneedsatisfactioninsport-basedphysicaleducation[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2010,doi:10.1016/j.cedpsych.2010.05.005.

[21]SuYL,ReeveR.ameta-analysisoftheeffectivenessofinterventionprogramsdesignedtosupportautonomy[J].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2011(23):159C188.

[22]taylori,ntoumanisn,Standagem.aself-determinationtheoryapproachtounderstandingtheantecedentsofteachers’motivationalstrategiesinphysicaleducation[J].JournalofSport&exercisepsychology,2008(30):75C94.

[23]周丽华,李晓文,乌阿茹娜.动力系统观视野下的青少年发展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3):66-71.

支教的重要性篇6

一、我国政府支出结构变动特点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政府支出(即政府财政支出)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支出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本建设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27.67%下降到2006年的10.86%,政策性补贴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13.06%下降到2006年的3.43%。

二是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农支出比重先降后稳。2001年以前,这两项支出比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此后保持稳定。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比重基本在4%~5%之间,支农支出比重基本在5%~6%之间。

三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波动较大。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15.8%上升到1994年的22.07%,此后总体上呈缓慢下降的趋势,2005年下降到17.99%。2006年以后,随着国家较大规模增加对教育、卫生的投人,这一比重又呈上升的趋势。

四是行政管理支出总体上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6.52%上升到2006年的13.95%。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变化也较大。其中,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上世纪80年代有较大提高,但在1996年以后连续4年下降,到2000年以后基本在13%~14%之间徘徊,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始终稳定在5%左右。社会保障支出从1985年的1.55%上升到2002年的11.95%,此后一直在10%`11%之间波动。总体来看,尽管2002年以后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有较快增长,但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2007年,我国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只有29.2%,和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GDp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3.5和24.8个百分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

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居民的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食品消费比重(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2.2%下降到2007年的36.3%,衣着消费比重从14.6%下降到10.4%。

2 耐用品消费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后稳中有降。上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比重有大幅提高,进入90年代以后稳中有降,比重从1990年的10.1%下降到2007年的6.0%。

3 居民用于住、行、通信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居住支出占消费的比重从1985年的4.79%上升到2007年的9.83%,交通通信支出比重从2.1%上升到13.6%。

4 居民用于医疗、教育等提升人力资本的支出比重有较快上升。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2.5%上升到2007年的7.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支出比重从8.2%上升到13.3%。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与城镇居民类似,但总体滞后于城市居民,

1 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但降幅要小于城市居民,而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比城市居民高出6.8个百分点。

2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比重都有较大上升。但总体上仍低于城市居民。

3 居住消费支出比重与城市居民变动相反。居住支出占消费的比重从1985年的18.23%下降到2005年的14.5%,2007年又回升到17.80%。

总的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增长要快于整个消费增长,其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另据对美国、英国、新加坡

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在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文化娱乐教育支出比重平均为7.5%,而且教育支出比重很低: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平均为5%。因此,横向比较看,我国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比重也明显偏高。

三、政府支出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有较快增长。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但这些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还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并已对居民收入和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使得居民承担的比重上升,突出表现为学杂费比重显著提高,导致居民的教育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

1992~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从84%下降到61.3%,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比从62.1%下降到55.4%;学费和杂费所占比重从5.1%上升到18.4%。2003年以后,随着社会教育经费的增加,以及国家相关教育改革措施的出台,学杂费比重终止了持续上升的趋势,稳定在18%左右。2006年以后,国家财政性经费比重有较大提高,学杂费比重则大幅下降。与此相对应,居民教育支出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在2002年后也呈稳中趋降的态势,这说明国家的教育支出与居民教育消费支出之间存在较大的替代效应。

(二)政府预算内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使得个人的卫生支出比重上升,居民医疗卫生消费支出比重提高

1985~2001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38.6%下降到的15.9%,社会卫生支出比重也呈下降趋势,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28.5%上升到60%。2002年以后,随着政府和社会对卫生支出的增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也由升转降。与此相对应,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在2002年后趋于稳定,并在2006年开始下降。这说明国家的卫生支出与居民医疗卫生消费支出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替代效应。

(三)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力度不够,使得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进而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降低

1990~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3.9%。同时期,居民社会保障等支出年均增长36%,远远高

于居民各项收入来源增速,对可支配收入的负面贡献也从0.4%上升到8.1%。这使得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总收入增速。这些特点在2000年以后表现得更加突出。

(四)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实际上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和较大的是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经营性收入则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1990~2007年。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大,超过80%:其次为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超过了30%。由于转移性收入的主体是离退休金、价格补贴、社会福利救济等财政性资金的转移支付(占60%~70%),因此这种转移性支付实际上加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是对农村居民的补助不够。

(五)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不够,还导致居民的消费倾向下降

政府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为居民提供较为广泛的社会安全网,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居民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进而减轻居民防范性储蓄动机,明显增加居民的消费倾向。但1990~2007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与农村居民医疗教育消费支出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66,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与城市居民医疗教育消费支出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73。这说明政府对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不够,是我国居民储蓄连年增长、消费倾向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四、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不足,导致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比重不断上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并降低居民消费倾向。因此,今后应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中长期作用。

(一)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

当前,我国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比重要比人均GDp6000美元国家的平均水平低近25个百分点。如果我国在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这三项公共服务支出比重要达到当前的国际平均水平,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人民币汇率水平,按不变价计算,这三项支出比重每年应提高至少3个百分点。如果再考虑人民币升值、现价等因素,三项支出比重提高的速度应更快。

(二)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目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政府支出的标准差和居民消费的标准差高度相关,各地区政府支出差异的扩大加剧了各地区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因此,应加快确立并实施最低公共服务支出标准,增加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同时,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制化建设,尽快建立起以一般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模式。

(三)适当增加政府货币转移支付,并且更多地向农村和低收入群体倾斜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的收入风险:继续扩大和完善对农业的生产“直补”,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尽快转变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社保支出给予适当补助,减轻其缴费压力。

(四)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

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抓紧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包括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促进就业支持机制,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机制,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机制等。

支教的重要性篇7

   一、工作概况

   自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学习培训阶段

   1、动员大会。公司党总支召开动员大会,对教育活动作出整体部署。支部组织党员参加。

   2、组织学习。本支部党员除参加党总支组织的学习外,还以支部为单位进行学习。根据**公司的工作特点,充分利用晚上,安排学习。集中学习培训在30小时以上,个人自学不少于10小时,保证每个党员学习时间在40小时以上,取得了学习成果。

   3、组织讨论。组织党员开展本公司党员先进性标准大讨论,在大讨论基础上,召开座谈会,形成了公司党员先进性标准的意见。

   (二)民主评议阶段

   1、组织再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党总支对全体党员进行了第二阶段活动的动员,我支部组织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我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了上级党组织要求的学习文章,包括《党章》,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广大党员搞好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的工作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2、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

   我们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征求对支部和党员的意见,一是发放《党员民主评议测评表》,进行无记名的征求意见;二是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直接听取意见;三是通过党员之间和党员与群众之间相互个别谈心征询意见。对收集的意见,支部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类归纳、汇总梳理,向党员本人作了反馈。这些意见帮助支部和个人反思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明确标准,认真进行党性分析

   公司党总支制定了《**公司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标准》,确定了领导岗位党员、管理岗位党员、销售岗位党员、技术岗位党员、生产岗位党员五类党员标准,引导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对照检查。全体党员按照不同岗位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从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认真查摆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整改方向,写出了书面党性分析材料。

   4、严肃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上,广大党员认真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摆出了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作自我解剖,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向。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带头发扬民主,率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给广大党员带好头。其它党员也敞开心扉,既坦诚解剖自己,又勇于批评他人,开展健康的思想交锋。对于来自同志间的批评意见,大家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听取,认真反思。克服了过去民主生活会上存在的谈现象多,谈实质少;找工作差距多,找思想差距少;自我批评多,相互批评少等问题,使民主生活会始终在严肃认真、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5、搞好党员评议工作

   支部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党员评议工作。经过评议,支部10名党员,无不合格党员。

   (三)整改提高阶段

   1、抓好学习。加强学习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是整改提高的重要内容。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学习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学以致用,在创新发展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在完成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目标上取得新成效,在公司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有新思路,在加强党建工作上有新成果。

   2、搞好整改。党支部将征求到的意见,归纳整理,认真分析,制定了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向群众公布。党员个人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的基础上,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党员的整改措施由党支部把关。

   3、建章立制。支部总结在先进性教育教育中加强党建的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正在研究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党员管理、党员联系群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培养发展新党员等方面的制度,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

   二、主要成效

   党支部在整个先进性教育教育活动中,领导重视,部署周密,贴近实际,使之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主要是:

   (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素质有了提高。

   支部在先进性教育教育活动中,坚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始终的原则,在思想动员、理论培训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上,都突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广大党员获得了一次近10余年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深度最强的学习机会,切实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许多党员认为,过去总觉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口号性、政治性的东西,与我们关系不大,通过这次学习,深刻认识到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对党和国家的建设大县,而且对企业改革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与我们每一位党员和职工群众息息相关。有的党员从改革开放20余年的发展事实说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家才能富强,社会才能进步,人民生活才能提高,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我们党员,是党的细胞,就要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勤奋学习者和模范实践者。在学习培训阶段,机关容器厂支部的每一位党员,都撰写了学习体会文章。

   开展党员先进性标准的大讨论,使广大党员重燃革命激情。在大讨论中,我们根据党章要求,结合优秀党员的事迹,提出了本企业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每位党员入党时,都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党员激情消退,不求进取,先进性不明显。对照先进性标准,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先进性标准为标尺,不断鞭策自己,永葆革命激情,发扬党员先进性,为企业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增强。

   支部在先进性教育教育开始之时,就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先进性教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中,部分党员发挥作用不突出是比较突出的意见。因此,在整个先进性教育教育的过程中,支部始终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取得成效。

   首先是利用先进性教育教育这个阵地,加强对党员先进性教育,增强党员的“先锋”意识。让党员人人明白,在战争年代,党员的先进性,就是体现在杀敌立功上。在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员的先进性,就是体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没有先锋模范作用,就丧失了先进性也就丧失了党员的资格。通过教育活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大大增强。

   其次,支部开展活动,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许多急、难、重的生产工作任务中,都能看到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党支部战斗力的基础。同时,支部通过先进性教育教育的洗礼,制度更健全,活动更完善,与群众的联系更紧密,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三)联系群众,为民办事取得成效。

   支部在先进性教育教育中,十分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全体干部和党员的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在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支部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建立支委成员联系基层和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密切党群关系。支委成员联系基层的制度,在先进性教育教育中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促进了党员与群众谈心交心,群众中的不少思想、生产和生活问题,及时反映出来并得以解决,广大职工群众的心更顺、劲更足了。二是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问题。在当前酷暑高温期间,党政工领导十分关心战斗在一线的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督促做好调整作息时间、搞好饮食卫生和做好安全防范等防暑降温工作,现场作业人员无发生中暑事故。

   (四)厂生产经营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支部十分明确“促进各项工作”这一根本目的,在整个先进性教育教育中,着力引导党员把从教育中焕发出来的积极性发挥到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和其他各项工作上,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一是销售产值加速增长,全年计划目标有望超额完成。自3月份以来,**厂领导一手抓先进性教育教育,一手抓生产工作,全体党员带领职工,奋力拼搏,4月份完成销售回款120万元,比3月份猛增1倍。二是产品质量、文明生产管理成绩斐然。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现场管理比较顺畅,工作现场比较整齐。三是产品开发势头良好。**厂新开发了一类产品,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成为**厂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三、基本经验。

   回顾先进性教育教育全过程的工作,我们的基本经验是:

   1、领导重视、干部带头。在先进性教育教育活动中,公司党总支领导十分重视组织领导工作,一是在学习培训、民主评议和整改提高的每一阶段,党总支都召开党员动员会,书记作动员讲话,激励全体党员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党总支成员认真执行联系点制度,参加联系支部的学习和评议活动,保证了各支部的教育活动认真开展,不走过场。三是支部书记,在学习培训、党性分析,积极带头,为全体党员作出好样子。领导重视,干部带头为先进性教育教育取得成效提供了组织保证。

   2、部署周密,安排细致。支部在部署安排工作中,力求周密细致。一是每一阶段的工作,都制定工作意见,排定工作流程表,把要做的工作都一一列明,使党员心中有数。二是及时解题释惑。根据活动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支部及时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和政策。如在民主评议阶段,支部召开会议,解决了如何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的问题,保证了民主评议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细致安排时间,解决工作学习矛盾。企业生产工作任务十分繁忙,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部分活动利用晚上进行。

支教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建设现状问题科学合理设置措施

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系统中的基本细胞,是党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党委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重大变革。高校教师党支部如何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一般采用了“学校―院系―教研室”的管理模式。但是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教师党支部建设重科研、轻思想工作现象突出,教师党支部的发展很受影响。

1、部分教师党员思想观念扭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复杂多样,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已经渗透到高校教师党员的思想领域,少数党员思想观念扭曲,强调自我价值、自我发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甚至出现学术腐败、成绩物质化等不良现象。

2、基层党支部设置不够完善,职责不清,考核体系不完善

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设置不合理,笼统将教师党员放在一个支部,或是简单按专业划分,支部成员差异大,基层党组织活动时较难协调,不能更好地发挥支部作用。工作职责不明晰,虽然强调党组织要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的重要事项,但提法过于笼统,“参与”到什么程度、如何参与表述模糊不清,较难落实,使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在工作效果上,教学工作有教学质量和标准来衡量,科研工作有科研成果来衡量,而基层党支部工作的考核标准难以量化评价,使其效果发挥如何难以考量。

3、基层党支部对教职工党员发展工作缓慢

高校基层党支部发展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比较普遍。党组织对学生培养教育非常重视,但对教职工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明显不足。还有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党组织强调组织性、纪律性,参加党组织就要受到许多约束,入党之后还要经常开会、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占用了许多宝贵时间等,失去了较大的自由度。对于这样的偏颇认识,高校基层党支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引导。同时对有进步要求的教师引导不够,培养不足,也影响了教师党员队伍的发展。随着民主化建设的推进,派在各条战线作用凸显出来,某种程度上派吸收新成员程序相对简化,吸引了一些在党外徘徊的教职工转向加入派。

4、少数党支部负责人责任心不强

党支部负责人对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由、粗放、松软等问题,抓得不紧,甚至不去管、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不善于给教职工做思想工作。少数教师党支部委员整天忙于自身的教学和业务工作,而忽视了承担的党务工作。在高校大环境下,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时,业务上的培养目标实实在在,而政治上的培养目标却不是硬性要求;教师评定职称时看重论文和课题,而忽视政治思想和教书育人的表现,导致部分教师党员轻政治、重业务,轻集体、重个人,轻奉献、重索取,在教学、科研中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二、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教师团队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础,通过团队合作机制,可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根据高校教师集中、党员集中的特点,探索以教研室为依托,在教师团队中构建高校教师党支部,有利于将党的建设和教学科研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而且也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1、加强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有利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

教学团队不是一个简单的群体,而是一个具有正确的奋斗方向、较强的凝聚力和学术延展力的高层次的学者群体,它具有良好的气氛、目标定位,可以帮助成员在学术上沿着一个高深的知识平台攀援而上。团队的行为直接影响每个团队成员,也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吸收更多的优秀分子入党,并通过党员的表率作用去影响和教育每一个团队成员,可形成良好的学科氛围,引导教学团队向高层次目标发展,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高。

2、加强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依托教研室在教学团队中建立党支部,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党支部的工作计划、工作内容与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找准党支部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为进一步提高团队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3、加强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

党支部和教研室及团队的各项工作需要每名党员教师的积极参与,而教师的工作性质与行政管理人员不同,如果团队活动、党支部活动、教研室活动分头进行,势必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也会流于形式。将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师的事业前途结合起来,将党员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整个教学团队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党员的教育和服务更有针对性,管理也会更加科学、合理。

4、加强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有利于完善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

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把培养人才中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融入支部的目标管理体系,坚持用完成本单位教学、科研、内容管理体制改革和业务工作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改变以往支部工作中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的局面,在互相学习、寻找差距、拓展思路中达到促进党支部建设的目的。

三、加强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的措施

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是顺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潮流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也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在高校的组织优势,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便于开展支部活动。

1、加强领导,切实重视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党委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将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纳入经常性的议事日程,并作为一项中心工作长抓不懈。学校党委要及时帮助党支部书记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党支部书记抓好党支部建设的信心,要定期开展支部书记轮训,加强支部书记之间的工作交流,宣传好的工作经验。

2、选好书记,加强教师团队党支部班子建设

党支部书记必须是“复合型”人才。要选拔党性强、作风正、政治素质好、专业业务精、工作能力强并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的党员作为支部书记,同时应优先考虑担任一定行政职务的党员,这样既有利于党支部的工作与行政工作有机结合,又可以克服党政“两张皮”的现象。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自觉维护集体领导和党支部的团结统一。

3、创新方法,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团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必须找准位置,拓宽组织生活领域,丰富组织生活内容,使组织生活表现为创新性,内容体现为开放性,形式表现多样性,过程突出民主互动性。一要将支部组织生活与教师团队日常业务活动结合起来,围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开展组织生活,也可以扩展到院系改革发展方面、社会服务与创收问题、学生管理与教书育人等问题。二要更新组织生活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组织生活增添新的内容。

4、准确定位,科学处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关系

教师团队党支部必须始终围绕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心,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大局,而决不能游离于本单位业务工作之外。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只将党支部工作与党内问题或政治学习挂钩的狭隘倾向,要通过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本单位业务工作的提高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其他良好条件。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防止党支部建设与教学行政工作脱节,又要防止以教学行政工作代替党支部建设。

5、主动工作,认真做好中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的党员发展工作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教师党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关系高校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首先,将等待要求入党的教师找上门来转变为主动做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其次,深入中青年教师中,采取政治上正确引导、业务上帮助指导、生活上热心关照的方式,激发中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6、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

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师团队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体系,把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融入支部的目标管理体系,以教学、科研和业务工作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层党支部的工作;二要完善考核评估体系,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评价体系对党支部建设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分析,达到党支部建设的目的;三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保障机制,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

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新旧观念、新旧办学格局、新旧体制的矛盾冲突,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必然会对高校发展带来深刻变化。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把高校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建设系统工程来抓,只有这样高校教师团队党支部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党支部才能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任务。

(注:基金项目:2012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D062)。)

【参考文献】

[1]郑敏、蒋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模式创新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6(5).

[2]孟莹、李心市:浅谈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3).

[3]管永前: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支教的重要性篇9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

中职教育日趋呈现“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格局,各级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相对比重逐年增大。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中,事业性经费的比重较大,基础建设性经费比重较小,这将影响职业教育的后续发展能力;职业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比重大,公用经费份额小,公用经费依赖预算外经费补充,凸显了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常规性支出的严重不足,教育经费支出效用低。中职教育的发展,对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构建提出了要求。本文将探讨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内涵、特征、构建原则和制度保障。

一、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内涵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绩效既包含组织的过程行为,也体现组织行为的结果表现。公共教育支出绩效应该综合反映公共教育支出在目标、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节约、效率和效益三方面绩效,并体现为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两部分。指标是指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绩效指标是衡量组织为实现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输出的有效性的单位和方法。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中职教育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影响,其具有社会效益。二是包含中职教育的生产效率,即中职教育的教育过程和结果效率。

二、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特征

(一)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具有价值指向性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具有引导中职教育财政发展方向的价值取向。绩效指标具有实质性开展绩效考评活动的评价功能,也具有引导提高考评对象绩效的功能。绩效考评是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向,包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为其绩效考评服务,其目的是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政府间接监管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的管理策略,促进中职学校依据现代公共财政的理论有效运作中职教育财政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具有标准性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政府对中职教育财政投入的意愿,是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的目标。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内含的目标,使其具有评判功能,是考评对象的依据。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用来考评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的过程和结果的效率,其本质是通过文件规定用来考评的标准。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为中职教育财政活动及其结果制定的准则,目的是保证中职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具有相对性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指向制定的,其将某一程度为考核标准。从评判价值和评判标尺上审视,其都具有相对性。一定时期的评判价值是由政府期望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所具有的效益决定。一定时期的评判标尺是由政府期望的结果决定。因此,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不是绝对合理的标准。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相对性,决定了依据其考评结果的相对性。

(四)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具有协调性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其目的是促进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增强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可以分为内部过程绩效指标和外部结果绩效指标。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以上述目的为最终归宿,其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平衡。通过相应的方法,将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进行协调,最终达到其目标。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各指标之间的协调,其本质是职业教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三、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构建的原则

(一)价值指向性原则

经济效率是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的重心,社会效益是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的本质属性。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在以社会效益为背景的情况下评判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价值指向性。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价值是以社会效益为基准的,其实质是政府行政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以符合现行国家政策为表象,符合现行规章制度为具体体现。

(二)全面性原则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是多元效应的综合统一,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既要考虑中职教育自身产出与发展,还要考虑直接或间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中职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还要考虑其对社会效益的增强作用。目前,其社会效益体现得更为明显。中职教育的社会效益很难量化,难以进行测量。中职教育财政指标实践操作中是以显性特征为测量的元素,测量结果是量化或等级化的考评。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的构建应该全面考虑各个显性特征,进行量化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体现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的本质内涵。

(三)适应性原则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构建应该具有适应性。其适应性表现为适应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方便简洁地应用。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以一定价值为导向下的事实判断,其评判的标准应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内部要具有协调性和统一性,能够适应对事实的综合判断。同时,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要具有类别性和层次性,适应评判对象的多样化。

四、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体系

(一)中职教育财政经费支出类指标

物力资源耗费指标、财力资源耗费指标和人力资源耗费指标,在中职教育财政经费支出中,可以用一定时期内中职教育财政经费中的配置结构、使用结构等支出量和使用效率来表示。物力资源耗费指标主要指固定资产耗费,包括教学设备耗费、图书资料耗费和体育设施耗费等。财力资源耗费指标包括基建投资利用率、事业费利用率等,其主要评价财政经费分类使用效率。人力资源耗费指标包括教职工的规模耗费、构成耗费及效率耗费,评价中职教育财政经费对教师使用绩效的影响。

(二)中职教育财政经费产出类指标

中职教育财政经费产出指标包括学生培养指标、技术推广指标、社会服务指标。学生培养指标是指财政经费对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技术推广指标是指财政经费对中职教育或培训机构在技术推广方面的影响。社会服务指标是指中职教育财政经费对中职教育机构在保持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社会服务指标具有隐性特征,在实施中具有难以量化的特征。所以,此类指标的使用应该是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三)中职教育财政经费支出增长类指标

中职教育财政经费支出增长类指标包括物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财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和人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物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是指教学设备耗费、图书资料耗费和体育设施耗费的年平均增长率。财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是指基建投资利用率、事业费利用率等年平均增长率。人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是指教职工的规模耗费、构成耗费及效率耗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中职教育财政经费支出增长类指标是财政经费历年投入形成的结果,又是今后财政经费投入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财政经费支出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制度保障

(一)加强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构建的法制建设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保驾护航。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套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规体系。探索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是促进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要在《预算法》、《审计法》、《职业教育法》中得到体现。各级人大对财政预决算的审查要将合法性审查和绩效结果审查并重。制定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规章,明确评价内容和方法,清晰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二)改革中职教育财政拨款方式

中职教育财政拨款的方式需要建立绩效拨款模式。中职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改革是中职教育绩效指标构建的政策基础。加强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中职学校办学的效益。以财政拨款为杠杆,对中职学校的办学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将中职学校的办学权利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政府主管部门通过绩效拨款的方式对中职学校进行管理,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

支教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教育支出;三级教育;GDp;Gnp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和教育厅公布的数据,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2000-2002年分别为1.95%、1.89%和1.98%,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实际投入不到应该投入的一半。如果按照4%的比例,江苏省各级政府三年总短缺额达到592亿元。更为令人吃惊的是,2004年所占比例又下降到1.9%以下,而如果按去年全省GDp达到15000亿元计算,这意味着去年欠下的短缺额已经超过300亿元。从全国来看,虽然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持续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由1993年的867.76亿元增长至2002年的3573.36亿元。但是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2.51%只是增加到2002年的3.41%(见表1),九年间增长一个百分点都不到。到200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没有达到4%的目标,尚存在着900多亿元的资金投入缺口。

表11993-2002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相关指标

年份财政教育支出(亿元)财政支出(亿元)GDp(亿元)财政支出占GDp比例(%)财政教育支出比例(%)

占财政支出占GDp

1993867.764642.3034634.413.4018.692.51

19941174.745792.6246759.412.3920.282.51

19951411.526823.7258478.111.6720.692.41

19961671.707937.5567884.611.6921.062.46

19971862.549233.5674462.612.4020.172.50

19982032.4510798.1878345.213.7818.822.59

19992287.1813187.6782067.516.0717.342.79

20002562.6115886.5089468.117.7616.132.86

20013057.0118902.5897314.819.4216.173.14

20023573.3622053.15104790.621.0416.203.41

注:资料来源:①《中国统计年鉴2003》②财政部主页(..)

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比重也越大。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发达国家为5.5%,发展中国家为4.6%,最不发达国家达到3.6%。而我国仅为2.41%,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见表2)。从人均教育支出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均教育支出非常低。以1993年数据为例,世界平均人均教育支出为22.9美元,发达国家为108.9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3美元,不发达国家为8美元,我国为10.77美元,仅略高于不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表2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单位:%)

国家和地区19801985199019941995

世界平均4.84.84.84.95.2

美国6.74.95.25.4

日本5.85.04.73.6

法国5.05.85.45.96.1

印度3.03.53.93.63.4

巴西3.63.84.61.652

中国2.512.41

根据对40个国家90年代初期的情况分析,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15%以下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2%左右;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左右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大体为3%;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0%~4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5%;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5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增长到5%~6%。表1中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和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前者来分析比较。

根据江苏省政府教育督导团2004年4月对徐州市的调查,在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的半年间,该市农村有8206名初中生辍学,初中年辍学率在有的县达到6%。而在另外一些辍学更严重的地区,初中阶段三年的辍学率超过20%,远远超过教育部门所公布的数据。辍学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对于收入而言就学成本过高。基础教育的个人支出比例高低与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成反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高等、中等和初等三级教育上生均投入相差过大,对基础教育重视的不够,对其投入相对不足,对高等教育投入比重过大,使教育投资内部结构不甚合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三级学校生均日常教育经费与人均Gnp的比例为0.05∶0.15∶1.93,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是所有国家中相差最悬殊的(见表3)。从与美国的比较中可见,我国对小学教育投入仅为0.05,比美国低0.08个百分点,对大学投入为1.93,比美国高1.72个百分点,由于在基础教育上的缺位与高等教育上越位现象并存,使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不协调,阻碍了各种初等和中等教育人才的培养。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中国、巴西、印度初等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较大,高等教育相对比例较小。而法国中等教育所占比重较大,日本、美国三级教育经费支出比较均衡,其高等教育所占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教育投资起步较早,已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也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教育比较落后,教育重点在初等教育,所以初等教育所占比例较大。

表3生均日常教育经费占Gnp比例的国际比较

国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美国0.130.350.21

英国0.150.270.42

法国0.190.270.41

日本0.140.160.49

韩国0.120.170.06

意大利0.140.230.45

巴西0.110.121.10

印度0.110.150.83

中国0.050.151.93

表4财政教育支出三级教育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国家初等中等高等

中国33.042.315.4

美国38.137.524.4

日本32.332.119.0

印度41.829.117.0

法国23.745.919.8

巴西30.834.120.6

按国际比较通行的标准,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时(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为40.5∶29∶17.9,而我国1997年三级教育比例为32.41∶37.15∶20.32,初等教育经费比例偏低,而中等、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偏高,尤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在20%以上,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投资流向会造成基础、义务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从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来看,我国的教育投入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地区教育支出要比中西部地区高得多,东部、中部、西部教育投资呈递减的梯级分布,且梯次差距日益增大。1992年中西部地区支出之和为东部的2/3,而到1995年中西部地区支出之和仅为东部的1/2左右,其中东部地区教育支出是西部地区支出的5.7倍,2001年为5.4倍,同年东中西部教育经费支出额之比为1∶0.41∶0.26。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开发落后地区、支援落后地区发展,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西部的开发,德国东部的十年建设等。在这些国家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中,财政政策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综观前文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分析及国际比较,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提出几条思路:

(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

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首先要继续深化对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战略地位的认识。教育属于公共事业,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政府财政投入应优先保证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其次,对教育投入进行法律调控,从法律层次上保证、规范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人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下限为4.07%—4.25%,而我国目前3%左右的比重与之差距甚远。因此,要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其次,预算安排时,要确保《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财政收入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二)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

其根源主要在于财政收入在Gnp中的比重偏低我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等于政府收入。我国的政府收入,除了列入预算的财政收入之外,还包括预算外收入。大量的政府收入游离于预算之外,由各地区、各部门自收自支,这种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状况,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表现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问题上,有如下几个方面:(1)政府收入虽然总体上说并不少,但财力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财政部门能够调度的仅限于预算内收入这一块儿。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的安排上捉襟见肘。(2)不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类政府收入由于自收自支,不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其管理自然处于混乱状态。不仅本应花在教育事业上的资金被挪用、挤占和克扣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通过种种途径,相当一部分预算内收入被转作预算外资金,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安排上的困难。(3)即便通过一些非规范的途径,如集资、摊派、收费、统筹等取得的制度外政府收入,已经用之于教育,由于未列入预算,亦不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统计口径之内。这部分的政府教育支出,也就不能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数字中得到反映。

(三)优化三级教育结构

在我国,一方面文盲率还很高,另一方面人均GDp还很低,在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的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且初等、中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远远高于高等教育。在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人到收益率低的部分,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并使社会不公平的情况加剧。因此,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不尽合理,应把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为了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则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全社会参与战略,采取自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办学。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应该增加对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提高义务教育中公共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在公共教育经费占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比重中,应该使义务教育的比重最大。很多国家义务教育都是完全免费的教育,而我国虽然说是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只收杂费,但是在我国目前这种情况下,只要开了杂费这道口子,对学生的乱收费就很难避免了,所以很多家长抱怨我国的义务教育只是“名义”上的义务教育。为了提高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积累,避免社会收入进一步两极分化,国家完全有责任完全负担所有义务教育经费。即使我国目前的财力对于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可能有些困难,起码可以在小学先实行,或者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先实行,然后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强,再将范围逐渐扩大。

(四)解决财政教育支出中的地区平衡问题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目前各级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体制为:基础教育投资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和省级通过转移专项基金形式进行补助;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但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没有法定财力加以保障,对教育的支出主要依靠本地财源,“中央请客、地方出钱”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应按分级财政体制的要求,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间的教育支出责任,尤其,中央政府具有教育财政负担的最终责任,通过平衡各地区之间教育条件(特别是基础教育条件),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享有均等教育机会的责任与义务。鉴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为缩小地区间基础教育支出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应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完善分税制,完善一般性无条件转移支付制度,纵向使中央财政从中东部地区再适当集中部分财力,向西部进行转移支付,弥补贫困地区财政的教育收支缺口;横向建立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提供能力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解决办学、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支出经济分析[m]杨丹芳上海三联书店2001

2.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J]梁伟真《经济经纬》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