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4:25

乡村教育研究篇1

关键词: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乡村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5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49-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有赖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是农村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对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体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1农村教育研究现状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政策上的战略选择,它涉及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如何分配。直接关系着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教育资源的配置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教育结构及调整,同时影响教育质量。

2农村体育教育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经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乡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地区差异特别明显,基础教育有独特的规律性,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善人格,还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当前整体上与城镇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体质都具有很重要的意x。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法、对比分析、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调查表,分别走访了南阳市13县市38乡镇78所乡村中小学校,进行了问卷发放,共计发放300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2791份,有效回收率为93%份,为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4调查结果

4.1乡村体育教师队伍男、女结构现状调查

男、女体育教师比例适当才是合理的教师队伍,在这方面,体育教师更为重要。

在调查的南阳市38个乡镇78所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共200人,其中男性体育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88%,女性体育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12%,男女比例为7.3∶1。男、女性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衡,教师性别失衡问题日渐凸显,并已经从多方面影响到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说数量合适的女体育教师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基于以上考虑,乡村中小学女体育教师比例不合适的情况应予以重视。见表1。

4.2乡村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现状调查

年龄不仅是一个人生理功能的标志,也是知识、经验积累的体现。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年龄的构成。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要成梯队分布。

通过表2可以看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所占比例为32%,经过差异性检验,p

4.3乡村体育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现状调查

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兼职现象,对专职体育教师的需求还有很大缺口,兼职体育教师一般是有一定体育基础的非体育专业教师或是其他任课老师担任,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调查中有119位专职体育教师,67位兼任教师,14位代课教师。78所农村中小学在校教学班级7206个。p

4.4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地位情况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其学校地位、学生地位、学生家长地位等的综合体现,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这一职业被社会认同并尊重的程度。见表4。

该调查从数据上看,在社会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地位认定结构中,仅66.1%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教师比较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与尊重,学校的评价和认知度占48.2%,学生认同占比为56.7%,高达84.9%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不认为自己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5结论

该市乡村教师队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与知识层次偏低、学科配比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乡镇师资不足问题,加大招收体育特岗教师力度,特别是增加女体育教师招收数量。加大乡村体育教师培训力度,保障专职专用,落实素质教育总体目标。

增加地方体育经费投入,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社会公益基金等引进,完善乡村体育设施、器材配备,努力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条件,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条件,为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硬件保证。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促进体育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改进工作,追求专业发展,从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社会、学生的评价,客观综合地评价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乡村教育研究篇2

一、中日乡村教育的经费对比

1.日本乡村义务教育的经费

胺晏讣芭褰逃水平不高时,教育经费问题都被列为一切难题的根源。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了在教育经费的支出方面出现很大差异。该问题不解决,诸多改革举措皆有纸上谈兵。中日两国在教育经费的来源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日本《教育基本法》、《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和《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国库负担法》等相关法令的规定,日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其中包括由国家财政直接出资部分和地方财政中以转移支付形式分担的部分构成。其中地方的义务教育学校和公立学校教育费用,分别由都道府县和市盯村二级财政按教育财政法令规定各自负担。例如,日本《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规定,所有农村公立中小学编内教职人员的人头费(包括工资和相关福利保障费用)以及学生人头补助费和特殊补助费的50写由国库直接负担(国立学校则100%由国库负担);同时日本《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费国库负担法》规定义务教育各学校计划内新增建筑、新增基本设施费用的1/2和危险建筑翻建改建费用1/3也由国家财政直接负担。其余部分则由各公立学校的设置机构―都道府县及市叮村级财政分担。

地方财政所分担的转移支付金即国家为了平衡和支持各地区自主发展和执行政务,按一定比例将地方交付税返还给地方行政团体,以平衡各行政区域间的财源和发展。它的运作过程是主管大臣按照各地区财政状况和其事业规模,制定地方交付税预算,并将所确定的金额交付给地方财政。如果地方财政所需要的转移交付金额超出地方税收上缴总额时,由自治大臣在协调各地区财政状况的基础上,调整和补足超出部分的请求金额,并负责交付给地方行政团体,用于发展包括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因而,日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的地方分担费用,实际上出自地方税收的返还。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教职人员的薪金、学生的补助费用、相关的福利费、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各种教育器材的采购上。所以,所有农村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实际上是由国库直接和间接负担的。最近10年,日本的教育经费在整个国家预算中一直占有8.3%一9.1%的比例。

2.中国乡村义务教育的经费

在我国广大贫困的农村地区,虽然实行了义务教育,而且近两年又在执行“年费义务教育,”但是中小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所规定血液的依然大有人在。教育经费不足问题仍然切实的存在。教育经费的不足直接制约着教学设施的完善。

二、中日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对比

1.日本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在日本农村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每班由一名教师负责,除极少数情况外,这名教师负责所有科目的教学工作。教师们平均每周直接参加教学活动22一23小时。他们在课外也花费大量时间在一起工作和制定计划。大约60%的小学教师为女性。所有教师的三分之二年龄在40岁以下。一半以上(58%)的教师获有四年制的本科学位,大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初级学院毕业.不到1%的教师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们每年教不同的年级,因此,对整个6年级的课程和特点均有广泛的接触.通常一名教师连续两年负责统一个班级的教学。有才华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经常被分配去负责一年级,因为这个阶段被认为是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活中确立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教师中女教师也约占三分之二。四分之三的教师都有学士学位,有研究生学位的仅占1%。每周平均授课时数为22节,班级平均规模为36名学生。每班都有自己的教室,整天都在同一教室中上课。每个班级都配有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包括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和社会生活指导,包括对个人和行为问题进行咨询。班主任参加每日和每周的班会并处理班级各种行政事务。对9年级的学生来说,班主任为每个学生选择合适的高中进行指导。

2.中国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相比而言,我国城镇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相对较好,但是农村教师的待遇本来就不高,又受地方财政的影响,很多不发达地区依然存在着拖欠工资的现象,教师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进而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的现象:农村教育质量问题是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共同的重要问题。在中国的农村,教育质量相对较差,与城市教育质量相比差距较大。

三、中日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对比

乡村教育研究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淮阴区职业教育

引言

党的十将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重点进行强调,指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难点在于“乡”,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双赢关系。目前我国已总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时期;进入传统农业向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在这至关重要的时刻,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呢?立足长远,除了需要国家在政策与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外,还应积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农民素质的提高。在此笔者以淮阴区职业教育为例,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探讨。

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先行条件。2005年,我国召开职业教育大会,会上决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2010年我国又制定并推出了《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可见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的今天,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规划的有效方法,对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淮阴区整体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淮阴区职业教育现状

淮阴区原有职业高中两所,分别为淮阴区职教中心和淮阴区职业高级中学。两所学校秉承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采取“南北联络,东西联合”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不断努力,先后在上海、无锡、南京、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起丰富的就业网络,并成功与上海、山西等多地职教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同时两所学校选取机电、计算机和电子三个专业为重点发展对象,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专业办学特色,先后为淮阴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多次受到省、市乃至国家的表彰。2009年,淮阴区政府对淮阴区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全新规划,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将两所原有职业高中进行合并,在工业园区内成立一所四星级职业高中,从而为淮阴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城乡经济的进一步腾飞提供保障。

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淮阴区职业教育也不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淮阴区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和淮阴区的产业优势有着明显的错位,极大地削弱了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作用。淮阴区职业学校的优势专业在机电、电子和计算机等几个方向,而淮阴区目前的产业优势却在机电产品生产与加工、机械制造和化工三个领域。

2.2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淮阴区企业对所用工人的文化、技能和素质要求不一致,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2.3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与实际需要相比仍然不足。近年虽然政府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但职业学校仍存在基础建设落后、设备老化、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4)专业师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高水平的教师,而现有的教师很少为真正来自企业的技术性老师,多为普通教师转成,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

3.淮阴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措施

3.1强化对职业教育的再认识。

近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投入,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社会认可度并未获得大幅提升,出现了“老师热、家长冷;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让其明白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剧,广大农村急需大量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满足这一需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2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虽然1994年我国已制定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但总体而言,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建设仍不健全,职业教育的发展缺少规范、稳定的制度环境。这就需要政府在《职业教育法》的大原则下,加紧对《青年劳动保护法》、《失业对策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技能鉴定法》等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建立起一个由政府做主导的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3.3调整专业设置,拓宽职业学校资金渠道。

淮阴区职业学校从当地实际出发,结合本地企业需求,对现有专业配置进行调整,在保持原有特色专业的同时,增强对化工、机械制造等当地急需领域的人才培养。同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体制,政府逐年增加投入的同时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让学校通过市场的方式拓宽经费来源。

3.4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具有专业技能老师的引进,同时加大对现有老师的培训,使其能够承担相应的专业技能教学。此外可开展与其他职业学校的联合办学,通过优势互补,弥补自身劣势专业教学经验的不足,实现多专业、全方位的综合发展。

结语

淮阴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是一条长期且艰苦、复杂的道路,当地政府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采取因地制宜的合理措施,以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为切入点,对城乡职业教育的总体资源进行公平、合理、有效的分配,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只要以农村实际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并主动寻求发展机会,就必然可以为淮阴区乃至整个江苏省的农村职业教育开辟全新局面,迎来农村职教发展的春天,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会廷.河南省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10):31-33.

[2]时全丽.论高职教育在农村地区文化引领功能的发挥——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4(2):83-84.

乡村教育研究篇4

笔者就某县农村幼儿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农村小学的幼儿班可称“学前班”,学前班的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基本属于小学预科班的教学,一日活动与小学生的学习如出一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课程设置“小学化”。开设了语文(识字、拼音),算术(20以内的加减法)、画画等课“,读”、“写”“、算”成为幼儿一日读书的“三步曲”。课时安排“小学化”。农村学前班一般附设在小学,为了统一步调,每日进校早自习,每节课安排40分钟,按照小学生的铃声上下课,真可谓“紧张有序”。作业布置“小学化”。学前班老师的办公室里只有幼儿的拼音抄写本、生字抄写本、算术本、图画本……幼儿老师也像全日制学校老师一样,认认真真地批改作业,幼儿得到“红勾勾”、“红叉叉”的评价,及格与不及格的褒贬,甚至还有家庭作业。质量评估“小学化”。农村学校多以村校为主,一年级招生生源不足,平均每两年或三年招收一个班,家长急于把未达年龄的孩子送入一年级学习,学校只好搞入学考试,由此导致学前班也要考语文、计算。教学方法“小学化”。老师采取在教室集中授课、在黑板上板书的“注入式”方法教学。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带读孩子跟读、老师做孩子看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学前班的这种教育对幼儿要求过高,导致家长每天晚上要陪着孩子写拼音、练生字、做计算题,看到孩子写得不好或记不住时,家长会不耐烦地予以批评训斥,甚至动手打骂孩子。

笔者亲眼看到一学前班幼儿在家计算一道加法题,因不会算,去问其爸爸,该爸爸用成人的要求进行了辅导,幼儿还是不懂,其爸爸就说:“你真是个蠢猪,上课肯定不认真,再做不出就不准睡觉”。结果逼得那个小朋友尿湿了裤子。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要求”,对幼儿简直是一种摧残。这种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过早地进入了正规性学习,使他们过早地品尝了失败,严重地破坏了孩子的“生物钟”,如果这种情感不断强化,将会影响到儿童一生的人格发展。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小学化”倾向使幼儿产生学习困难,使他们惧学、厌学。对此,笔者也走访了一些小学教师,他们反映学前班“小学化”教育出现了种种弊端:一是农村幼儿教师大部分为临时聘用老师,专业素质不强,未接受过幼教培训,不懂得如何抓住幼儿心理特点,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二是活动常规差,幼儿时时出入教室,看、坐、画的姿势不规范,影响其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三是学前班学习了一年级的部分拼音、算术知识,幼儿对一年级所学知识不感兴趣,但又似懂非懂,很难启发兴趣,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农村学前班的“超前”教育和“超分”现象极其严重地损害了幼儿生活的丰富多彩性,本来应该由幼儿自己支配的时间都被家长和教师的各种安排抢占了,这使得幼儿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群体性”变成了“孤独性”,由“自发”变成了“被动”,一遇到不顺的事,最后可能出现两种可怕的排解方式:一是发泄到别人身上,伤害别人、打人、骂人、抢别人东西;二是发泄到自己身上,自暴自弃。这样的教育约束了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奏响农村幼教的课改乐章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领会《纲要》精神,正确定位农村幼儿教育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主张以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组织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贯彻执行《纲要》精神,抓住幼儿的身心特征,捕捉其天性,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农村学校幼儿园应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坚决摒弃书本教学,应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同时,教师应在领会《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选择适合农村地区、适合该地区幼儿发展的适宜材料。快乐的童年生活是形成幼儿未来健全人格的基本条件,也是保护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好奇心、求知欲的根本前提。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建议农村幼儿教育走“四改革,四创造”道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幼教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

(一)四改革

1、改革教育内容,丰富幼儿生活。笔者发现农村学前班管理不善,办学效益不高,学校领导则认为学前班可有可无,学前班的工作没有规划,没有统筹安排,从而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应根据《纲要》精神,立足农村实际,发挥农村优势,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各样的主题探究活动,如家禽(鸡、鸭、鹅),家畜(猪、牛、狗),食品(瓜果、蔬菜),植物花草,手工编织(竹篮、喇叭),秘密探宝,米制品的由来等,让附属在学校的幼儿园成为孩子主动积极活动的乐园。

2、改革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一改过去以上课为主,逐步转化到以游戏为主,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如野外寻宝游戏、野外体育游戏等;二改以往单一的集体教学为主,转化到以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如在主题活动“泥土”中,老师设法为幼儿创造玩泥的条件(田里、土里、山上),并且和孩子一起探究泥土的玩法,最后还可以让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玩泥的作品,让幼儿在玩玩、想想、做做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获得成功需要的满足,真正贯彻在“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幼儿班的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人文关怀。现在很多村小学幼儿教师都是没有任何幼教专业知识的初中毕业生,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应聘用学历合格,能胜任幼教工作的人员担任幼儿教师,并给其一定的生活待遇,有机会还可以替表现突出的教师转合同工或晋升工资。据了解,现在农村小学幼儿教师每月只有600元左右,教师积极性很难提高。要想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应为在职幼儿教师提供多种学习的机会,转变其旧的儿童观,规范其教学行为。如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老师去县、市、省级的优秀幼儿园学习环境布置,参加观摩教学;请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送教下乡”并介绍教学经验,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提高的机会。同时,社会、政府、学校应在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进修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扶持。

4、改革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评价一般是指出优劣,与成绩相关。目前农村幼儿班存在的质量评估“小学化”是很不妥的,作为老师应明白:幼儿园的教育评价不是一味的比较,不是为幼儿打分,更不是评定优劣,而是在教育中捕捉幼儿的状态及其变化,探讨指导方法是否恰当,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从而促进每一个幼儿和谐健康发展。

(二)四创造

由于目前的农村小学资金不足,设备简陋,孩子时多时少,平时开展的游戏也很有限,所以幼儿出现了“放任自流”和“放羊式”的现象。其实农村乡土资源丰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自然条件,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下,组织幼儿开展各具特色的游戏活动。

1、引领幼儿与大自然、大社会接触,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所以教师不应把幼儿关在教室学拼音,做计算题,应该组织幼儿到学校以外的大自然、大社会求得活教材。如进行主题活动“桃花”时,可以带幼儿去小树林观察,让他们亲眼目睹“桃花是什么颜色的”,“桃花有几片花瓣”,“花瓣象什么”……通过引导孩子用眼、用耳、用手、用心等多种感观去感受大自然,使其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又如认识春、夏、秋、冬四季时,大自然中有很多有趣的场景,会吸引幼儿的眼球。幼儿可以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阿姨在河旁洗衣;有人在捕鱼,有人在卖菜,有人在修房子;小蜜蜂在采蜜,鸭子在嬉戏……这些真实的生活点滴促进了幼儿对大自然探索的浓厚兴趣。再如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可让幼儿捕捉小动物(如蜻蜒、小鱼)或让幼儿从家里带小鸭、小鸡、蚕宝宝来校饲养,还可以带各种植物种子来校种植,成立丰富的自然角。老师可以为幼儿分工,有的打扫卫生,有的喂养小动物,年纪小的可以观察年纪大的哥哥姐姐如何做,准备日后接替他们。老师们应尽可能地给予幼儿动手操作、直接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亲身经历和体验。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认真观察,通过对看到的情景进行饶有趣味的讨论,从而增长幼儿的见识和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利用多种途径,创造幼儿游戏的材料老师应敏锐地观察自然物,了解幼儿在家玩的玩具,并结合自己平时学习积累的素材,挤出时间做一些新颖、生动的教玩具,引起幼儿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鼓励幼儿平时收集沙石、竹子、贝壳、松果、泡沫、冰棍、盒子、盖子等废旧物品;又如用竹子可以做成男孩最爱玩的水枪,拿两片树叶可以做成吹得很响的笛子,用稻草做成小喇叭……这些制造虽然很朴素,却深受幼儿喜爱。再如,老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有些家长是缝纫师傅,可以请她缝布娃娃、动物头饰等;有些家长是木工,可以请其用木头做一些精致的小房子,刻上“木头浮雕”;有些家长是织竹匠,可以请他编织一些小巧的竹制品送给幼儿,同时还可请他们来校给幼儿讲解示范。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又发展了幼儿的审美观,同时还促进了家园同步教育。

3、珍惜自然环境,为幼儿创设游戏的场所农村小学的操场一般都小,上学的孩子和幼儿毕竟在年龄上有差异,幼儿容易被大孩子碰伤,所以笔者认为老师应带幼儿去教室以外的场地———山脚下、树林中、菜地里、田野上、沙地里等自然环境中开展活动。如在山脚下拿红砖石块修“房子”;在树林中玩“抓鬼子”游戏;在空菜地上种“菜苗”、“浇水”;在田野里“播秧”、“扯草”;在沙地里修“长城”……幼儿在这些地方能进一步拓宽丰富的想象空间,玩得也很尽兴,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更有成就感,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4、合理安排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时间笔者前面提到的课时安排“小学化”是不适合幼儿的,当然这与家长的高要求有关,与某些家长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盲目追求自己的孩子得高分有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正视,在那片小天地里,老师应该具有一定权威,可以召开家长会和知识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基本常识,让其了解幼儿教育,让其明白游戏对孩子快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幼儿不能被关在“笼子里”,不应过早承受符号学习的负担。在活动安排上,一定要将游戏作为各种教育活动的手段。如小学生早自习时间,老师可利用操场上无人时带幼儿做一些户外游戏:丢手绢,找朋友,好宝宝等;在教学上,要动静交替,把教学内容贯穿到游戏中。如“跳”的练习,可以让幼儿站在凳子上从高处跳下来,做“飞行员”的游戏;在日常生活空隙,各类活动过渡的环节,可以组织幼儿练一些简单的儿歌,唱几首曲子,还可以玩一些手指游戏、方言游戏、与同伴的合作游戏等;雨天的活动也要求井井有条,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日的游戏生活。切记不要将游戏作为上课后的休息或其他活动的调节。

乡村教育研究篇5

关键词:淮安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职业教育现状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49-02

为了深入了解淮安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更好地促进淮安城乡发展一体化,我们课题组成员利用近6个月(2013年6月―2014年1月)的时间对我市6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淮阴中等专业学校、涟水中等专业学校、金湖中等专业学校等)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1淮安城市发展一体化进程现状

近年来,淮安市规划局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通过“做强、做优、做美、做特”各级城镇规划,着力构建完善的市域城镇发展体系。近年来,淮安市坚持规划引领,着力做优城乡空间布局;坚持完善功能,着力提升中心城市承载力;坚持产业支撑,着力做强农村经济实力;坚持加大投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均衡发展,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政策引导,着力化解瓶颈制约,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其中在城乡布局方面,“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型村庄”空间格局更加清晰,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2%提高到2012年的53.5%,淮安在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被定为“江苏新兴增长极”。

2农村职业学校情况调查

2.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要想平稳的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都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淮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6所中职学校。分别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和已经毕业的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共270份。其中针对在校生的问卷240份,针对毕业生的问卷30份。

2.2调查结论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在指导县域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已经成为乡村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但是,对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服务做得仍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偏低,课程设施与学生需求存在错位

以调查的三所中职学校为例,实践课、专业理论课、文化课与的比例为2:4:9,实践课仅占总课时的13.3%。很显然,作为职业学校,至关重要的实践课所占比重极低。课程设置脱离了现实的需要,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到,62%的学生对课程不太满意。

(2)就业意向依旧会选择条件较为优越的单位工作,对去农村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在收到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当前政府提出的“鼓励毕业生面向农村就业的政策”的占47%。而选择可以接受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12%。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各职业学校对国家政策都进行了宣传,但是一方面宣传的力度不够,其次,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3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必须转变思路,创新办学机制。以服务当地为宗旨,加快专业建设。

3.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在内的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按照一定比例择优选择学生参加对口升学,既保证了对口升学率,又不违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技能型

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积极主动为全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服务。

3.2加大课程改革进程,优化专业课程设施

改进或淘汰不适合学校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业,集中力量发展主干专业,勇于尝试发展新兴专业,如淮阴中专与中国移动联办的通信专业就是一种尝试与改革。学校要想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办学机制。2013年起,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由两年改为两年半,学校可以给学生安排较多的实践课,适当降低基础课的教学时数,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3.3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鼓励中职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淮安的农村前景远大。淮安约有人口4799889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约130万人,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以淮阴区刘老庄乡为例,该乡的高效农业生态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与客户。未来几年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需要建设、农村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特色农业将得到加快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技术的实用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

3.4实施分类培训,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继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改善农村民生;开展生产技能加文化基础的农民学历继续教育工程,有效提升农民的受教育年限。努力做到培训一批农民,推广一批技术,发展一项产业,振兴一方经济。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淮安城乡发展一体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于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育报,2006.7.

[2]周国炳.浅谈互利共赢条件下的校企合作模式[J].装备制造技术,2010.8

乡村教育研究篇6

梁漱溟教育思想的形成,是在民族矛盾深重、中西文化冲突的复杂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本文将从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进行介绍阐述。

一、“乡学”“村学”提出的哲学基础

梁漱溟,初名焕鼎,字寿铭,后改字漱溟。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一个数代官宦之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主爱国人士、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梁漱溟对教育的阐释无不是以他对于人的生命、生活的哲学理解为基础,从而规定了他关于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以及主张等等。人的生活不仅需要知识的教育,更应该有情志的教育。并且,这两种教育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值得注意。“生活的本身全在情志方面,而知的一边――包括固有的智慧与后天的知识――只是生活之工具。工具弄不好,固然生活弄不好,生活本身(即情志方面)如果没有弄得妥帖恰好,则工具虽利将无所用之,或转自贻戚;所以情志教育更是根本的。”①

梁漱溟认为,个人教育不能与社会脱离开来,尤其是不能不考虑到社会的出路和发展。当时,不少人认为技能教育就足够了,可是梁漱溟发现学生毕业即失业,因为中国的工商业无竞争力,大量衰败破产,学生学习了技能常不能找到用武之地。他指出:“教育这回事情,恰好关系两面:一面是个人;一面是社会。所以我们设施教育,一面要站在社会的立场,为社会而设施;同时社会是从一个一个人来的,我们的教育工夫又不能不用到各个人身上,所以我们的目标天然要顾到两面――兼顾个人与社会,不应当有所偏重。”②

基于以上的思考,梁漱溟创造性地创办了“乡学”“村学”。

二、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的关系认识

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应以乡村教育为方法,而乡村教育需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他通过设立乡农学校和乡学、村学贯彻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他提出:“我们的主张,就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不分,合起来办,并且划一定的社会区域为教育工夫的对象,这就是我们的乡学、村学。……大多数的成人对于新方式的生活,如地方自治、合作、新农业;他们都不会的,必须使他们会,才能实现地方自治、合作和新农业,而新文化才能有,所以这个教育工夫不能不多用在成人身上;要他们会了,儿童才好教。所以我主张儿童教育要跟着成人教育一起办,在一个大的社会改进中来实验儿童教育……”③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践也是与其推动的乡村教育创新于一体。换言之,“所谓乡村自治、乡村建设,其意义正是社会新机构,生活新方式……往前作时将更非清楚明刻地取径于教育不可。所谓乡村建设社会教育的合流为中国社会问题所规定,大致便是如此。”④

三、乡村建设的教育实践⑤

(一)缘何选择在邹平实验

1924年,梁漱溟辞去北京大学教职,到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高中部任主任。1931年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建设了邹平实验县,进行村学、乡学实践。其间发表了《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等著作,推行乡村建设运动。

事实上,在山东之前梁漱溟曾在广东倡导“乡治”、在河南尝试“村治”,到山东则改称为“乡村建设”。之所以选址邹平,是因该县靠近胶济铁路,离济南又不远,县本身既不大也不小,各方面条件有利于乡村建设实验。这反映出了他乡建之初便“务本求实”的实践精神。

(二)乡村建设学院的基本概况

因为乡村建设以邹平为实验县,并且以研究院为研究、指导与实践的实体,并在当时获得了山东省政府允许,能酌情留用地方税收的30%作为实验经费。于是,研究院吸引了一批比较著名的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志同道合,有着相似的思想和理念。尽管如此,在邹平从事乡村建设的知识分子能够得到的报酬是相当低的。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主要分三个部分:乡村建设研究部、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乡村建设实验区。

乡村建设研究部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乡村建设理论,具体制定山东省各地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研究部设主任1名,始终由梁漱溟先生提任,主要培养从事乡村建设的高级干部。该部成立后共招收三届学生,培养学生72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半数留院工作,半数被分配到原籍所在区县,提任乡村建设工作骨干。乡村建设服务人员训练部专门培养到基层乡村从事乡村建设服务的人员,课程有精神陶练、村民自卫常识、农村经济、技术、水利、户籍、土地登记等。目的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乡村农民改变观念、提高政治素质、推广科学技术、发展乡村经济的带头人。

训练部四届学生共培训1307人。这些学员毕业后几乎全部被充实分配到全省各县,从事乡村基层工作。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实验区与研究院同时设立,由研究院院长兼任实验县长。根据规定,研究院可选定实验县长,任免实验县行政人员,进行实验县内县政改革、地方自治、社会改进三方面实验。

在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县县政改革之前,即1931年至1932年底,梁漱溟等在邹平试行的是乡农学校制度。1931年11月初,根据研究院的设计,研究院研究部、训练部师生300余人,在每区设中心乡农学校一所,普通乡农学校若干所。乡农学校按200至500户自然村而设,化社会为学校,主要组织农民学文化,启发农民自觉而有组织地进行自救,实施农业改进措施,开展合作运动,改良乡村社会。乡农学校分两类:一类是乡农夜校,一类是乡农学校高级部。乡农夜校设在各村,由不识字的农民自由参加,不论年龄。凡成立的乡农夜校都成立了校董会,由校董会聘请当地有学识、品德端正的人担任校长,教员1人或2人。乡农学校高级部设在各乡,学生是受过四、五年以上教育的男青年,在冬春农闲时开学,时间3个月,课程包括乡建理论、自卫训练等。

1933年7月邹平正式划为实验县后,进行机构改革。由于全县行政区划已改为乡、村两级,与此相适应,作为乡村组织的乡农学校也改组成了乡学、村学,乡设乡学,村设村学。乡学相当于原来的中心乡农学校,村学相当于原来的普通乡农学校。自此之后,乡学、村学取代原有的乡农学校成了邹平的乡村组织。

(三)“乡学”“村学”具体面貌

乡学、村学是梁漱溟依据古代吕氏乡约为蓝本所设计的,它是由学董、学长、教员和学众四部分人组成。乡学、村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它以一乡、一村的全体民众为教育对象,引发大家联合团结,力求改良进步。

乡学、村学均成立学董会,学董会推选学长及常务学董。县政府委任的乡学、村学常务学董,均为各乡学理事(相当于乡长)、村学理事(相当于村长),负责办理乡、村行政事务。学董是“村中或乡中有办事能力的人”。乡学、村学的学长为一乡一村的师长,一般由德高望重者担任,不住学校,不拿薪金,有权对该乡、村中的不孝者进行督教,对乡党、邻里中不睦者调解。乡理事、村理事负责执行乡村自治事务,而乡学、村学的学长处于监督地位。

初成立的乡学、村学一年以内,其教员经过县府介绍由学董会聘任,一般由训练部学生提任,其薪金由县库支出,一年期满,由地方自行聘任,供给薪金。教员除了教书之外,还负有推进社会工作的责任:时常与普通村民接头,随意亲切谈话,随地尽其教育工夫;注重实际社会活动,向着一个预定的社会改良运动或社会建设事业的目标进行;更要紧的是吸收全村人众喜欢到村学来聚谈,努力把村学办成全村人众经常聚会的场所。

乡学、村学的设立,有一定的步骤:第一步是访问各村乡的领袖。因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同仁认为,倡办此事,非先得各村乡领袖的同意和支持就无法进行。第二步是组织学董会,学董会的组织依照《设立乡学村学办法》的规定进行。第三步是推选学长及常务学董,并报请县政府聘任。第四步是迎请教员,教员由县政府介绍,学董会聘请。第五步是召开全村或全乡的村民大会,宣告村学或乡学的成立。

乡学内设升学预备部、职业训练部等,办理本乡村学以上的教育,倡导和兴办本乡的各项社会改良和社会建设事业。隶属乡学的部门还有乡自卫队、乡户籍处和卫生所等。升学预备部又称高小部,学制二年,课程除了一般国民小学所设的国语、算术、自然、历史等外,还开设有乡建理论、精神陶练、合作簿记等。职业训练部主要是对各村18岁以上40岁以下的成年农民进行职业轮训,传授农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开设唱歌、精神讲话、乡建理论、识字等课。

有的乡学还设有高级部,招收的对象是那些受过四五年以上教育的青年农民。设立高级班的目的,是希望把这些青年农民培养“成为乡村事业的干部人才”。高级部的课程还着重“史地与农村问题”。“史地”是让受教育者明白历史的变迁,而有自己所处时代地位的自觉;“农村问题”是让受教育者对眼前身受的种种问题,从深处去认识理解,并寻求解决。

村学接受县政府及乡学的指导。下设成人部、妇女部、儿童部(相当于初级小学)等,各村原有一切教育设置,如小学校、民众学校等,分别编入上述三部之中,统属村学。其课程也与国民小学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教材可以根据需要自己编写,如新闻消息、乡建活动等;教育形式也很丰富,如编写乡土教材,唱《农夫歌》《放足歌》《戒烟歌》等。课外活动时间,经常由教员带领高年级学生,通过演讲、办黑板报、喊口号、演话剧等形式,宣传男子剪发,女子放足,禁止早婚,破除迷信,新法接生等。成人部和妇女部主要是晚上上课,尤其是冬天农闲季节的晚上。开设的课程除了与儿童部类似的识字和唱歌之外,另有精神讲话与军事训练。

村学的这些与众不同的课程设置,是有其针对性的。由于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破坏严重,旧有道德、文化被动摇摧毁,新的秩序、文化还没有产生树立,以致一般村民都陷于苦闷,意志消沉。所谓精神讲话、唱歌等课程正是为了解决农村的“精神破产”之问题。

除了以上所说的课程之外,各村村学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开设一些课程。如匪患严重的地区可开设农民自卫课;养蚕种棉地区可开设养蚕种棉课;想成立合作社的村庄可开设合作事业课。各村学还可在农忙时期,相应地举办一些农业技术培训班等。

总之,《设立乡学村学办法》强调,村学应尽一切可能对农民“施以其生活必须之教育,期于本村社会中之各分子皆有参加社会,并从而改进现社会之生活能力”。也就是说,无论村学,还是乡学,都有相机倡导本村或本乡所需要的社会改良运动、兴办本村或本乡所需要的社会建设事业的义务。

四、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启示

梁漱溟一生致力于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也给当代的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

他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归一”。他指出“学校教育之不完不妥,社会教育亦为一时的措施,两者各不足为准理当事的真教育。真教育行且见其为二者之融合归一”。

诚如先生所言,中国的根在乡村,乡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国家的根本。而乡村的教育更是乡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根本。而这种乡村的教育是不可与乡村社会割裂开来的,必须“融合归一”。

乡村教育研究篇7

首先,从城乡统筹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来看,职业教育必将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2005年)中提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一指导思想明确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中国特色和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为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一个重要前提是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这在客观上要求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职业教育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培育合格劳动者。实现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推进城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有序流动,从而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城乡统筹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在经费、生源以及教师队伍、实训条件、见习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存在着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之间的资源配置错位。一些城市职业学校因生源萎缩造成办学规模缩小、办学资源闲置,而同时又有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因缺少优质的办学资源,其办学质量处于低水平状态徘徊,这种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不平衡现象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整体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办学功能的发挥。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研究界的关注。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培训等,各级教育部门在不同时期都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并涌现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和成果,在客观上为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和实践基础。

对于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正如周济部长(求是2004-11)指出的,职业教育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进行大胆创新,要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统筹,城市的职业教育要打开城门,农村职业教育也要走出农村,城乡职业教育共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要实现发展思路、发展机制的改观,即坚持就业导向,抓住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实现办学指导思想、模式、机制及体制的转变,发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优势,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这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乡村教育研究篇8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或是成人教育,都取得很大进步,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很大提高,校舍环境有较大优化与改善,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等。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最明显的就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上。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以后教育成长。因而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就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我们从基层农村来了解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现乡村小学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引起社会关注。

而且,乡村小学的办学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此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华南师范大学是大学是广东教育的龙头,华师人秉承着关注教育的时代责任感,有义务和责任去关注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为什么选增城做调查呢?因为增城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不过现在并不是十分发达,处在转型中,城乡差距也比较明显,存在数量较多的农村小学,而且增城离华师比较近,本人对增城比较熟悉,所以选增城市乡村小学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 研究的主题和目的

(1) 主题:关于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以广东增城为例。

(2) 目的:通过对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反映整个广州市乃至整个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的一些共同情况,引起各方重视,为达到推动广东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做贡献。

 

三.文献探讨

研究乡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有很多,人们都普遍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乡村小学办学仍然比较落后,与城镇有一定差距。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小学办学要追上城镇小学,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本次调查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调查中尽量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次调查课题的一些已有资料。  

另外有专家曾指出增城市,或者其它地方乡村小学办学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二) 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关键是农村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 乡村小学的办学,现阶段还不是扩大优质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问题。

(四) 乡村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老化,二是办学经费短缺,三是办学环境较差。

 

四.研究设计

(1) 调查方法:实地研究,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方式,加上拍摄,实施实地观察法。

(2)  研究的模型:增城市各镇各选一个乡村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如派潭镇—庙谭小学:小楼镇—棠下小学:荔城镇—棠村小学:正果镇—兰溪小学:石潭镇—麻车小学:朱村镇—莲塘小学:中新镇—梁屋小学:新塘镇—大勿村小村。(如果不存在所选小学,例如出现一些小学合并等情况,可选该镇乡村另外小学作为调查对象,这是初定,根据实际情况可改。)

(3) 分析单位:所选的乡村小学。

 

五.研究调查步骤

(1) 选题,查找所选课题的相关资料,为调查的开展作理论准备。

(2) 组队:调研的队伍为10个人,选熟悉增城市的学生为主,以1人为组长,3人为采访员,3人为记录员,2人为后勤人员,1人负责拍摄。实施调研时,除组长和拍摄人员确定不变外,队伍里每个人可轮流当采访员、记录员和后勤人员。

(3) 申请:写好计划书,组好队后写一份书面报告给学校,希望学校批准,并希望得到一些资金支持及给增城市教育局的介绍信。

(4)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稿,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访谈稿见附表,做好调查开展的资料准备。

(5)  进行调查的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去增城市教育局说明此行目的,并努力收集增城市教育局对本市乡村小学办学情况概貌的一些资料;

然后,去所选各镇乡村小学进行调查,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所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访谈对象包括学校师生,该村村民,学生家长等。

派发问卷的数量为每个学校50份,其中学生卷40份,教师卷10份,访谈的人数为每个学校和村庄20人,其中学生6人,教师6人,普通村民4人,学生家长4人。

最后,收集整理资料。每采访调查一个镇一个乡村小学就整理一遍,最后汇总整理。

(5) 分析资料:考虑经济、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对该村小学办学影响。做到仔细认真,以小见大。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完成其他调研成果。

注:访谈稿见附表。

 

六.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 本课题专业对口、立意深远

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本身所学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关心我国教育状况,这与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具有一致性。目前乡村小学办学情况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此课题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深入了解增城市乡村小学办学的具体情况,通过以增城为例反映广东省乡村小学办学面临的共同困境,引起社会重视,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一些贡献。

(二) 本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经过请教老师得到建议和我们小组的讨论,初步确定研究目标,勾画出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减少课题研究的盲目性。

(三) 调查对象资源丰富,资料来源可靠

增城市的乡村小学数量多,而且增城是广州郊区的一个县级市,离华南师范大学比较近,交通方便,这为我们就地取材提供了便利。

(四) 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的成员有10人,基本上对增城市比较熟悉,方便解决交通与语言问题,便于调研开展。而且队员都有参与下乡的暑假调研,积累了一些调研经验,并且有社团工作的经历,这对于我们课题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五) 研究方法可操作性强

我们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访谈法,针对性强且可行性强,工作任务分配落实到个人,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七.测量

(1)  研究中主要变量:被采访人员的不确定性,乡村小学上学的时间、队伍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天气、调查期间人们的活动等。

(2) 测量(即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拍摄(拍摄学生、老师、校舍、村落、学生活动等)

 

八.资料收集方法

     实地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挖掘调查所选乡村小学办学真实情况,然后汇总反映,记录员和采访员要努力合作,拍摄员要抓住调查中精彩镜头。

 

九.分析方法

(1)  主要考虑经济因素,思考经济与乡村小学教育的关系。

(2) 还有考虑环境、风俗等其它因素对该村小学办学情况影响。

(3) 经济差异对办学影响作详细描述,各村所属镇环境、经济等因素作为差异性比较,还有注意人们对学校办学的关注程度。

(4) 汇总资料后要做到以小见大,因而联系到广州、广东乃至全国乡村小学办学情况。

 

十.研究时间表

如下:

 

 

 

 

时间

事件

注意事项

2010年暑假前一个月

组队,向学校申请

尽量不要与考试复习冲突

2010年暑假开始后

着手调查,先去增城市教育局了解总体情况

调查时用语要礼貌,拍摄要得到批准

2010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

按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石滩镇、中新镇、新塘镇、朱村镇、荔城镇顺序进行调查  

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做好问卷调查、访谈记录与拍摄工作,回来整理

2010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继续调查

了解小学开学的时间,争取调查他们正式上课的情况,继续完成前面没有完成的调研任务

2010年11月

整理资料

做到详细和仔细

2010年12月

写好成果,论文及制作网页

做好成果汇报工作

 

十一.成果呈现方式

     论文加上网页,详细反映本次调查的成果,论文是作为本次调查的报告,网页的内容除了调查报告的方面,还有拍摄情景,以及与被采访者的谈话视频等。成果整理后,通过学校向有关部门反映。

 

十二.经费预算

总   计: 880(单位:元人民币)

具体预算如下:

打印费:400份问卷*0.2元=80元

交通费:500元

通讯费:100元

摄影费:100元

其他费用:100元

 

 

 

 

 

 

 

 

 

 

 

 

                                                                                                                                                             

附表

访谈稿(初定)

一.针对校长  

    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现在想了解一下你们学校一些情况,首先感谢您!我们想知道:

1 你们学校有多少个学生,多少个老师?    

2 你们学校的课室、体育场所是否设备齐全或足够?

3 您觉得乡村小学有面临哪些困境?例如你们学校?

4 作为一校之长,您有什么意见可推进乡村小学办学吗?

5 跟城市小学相比,您觉得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与城镇小学有什么差别?

(还会有其他问题)等等

二.针对老师

老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想了解一些情况,首先谢谢您!

1. 你认为自己喜欢在乡村小学里教书吗?

2. 或者说,让您留在乡村里教书的动力是什么?

3. 您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有什么看法?

4. 您是教一个科目,还是几个科目呢?还有,您教几个年级?

5. 您觉得乡村小学的办学要提高,需要哪些人或部门的努力?

6. 等等

三. 针对学生

   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现在想问一下你们的问题,你们想听吗?

1. 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吗?

2. 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呀?为什么呢?

3. 你们喜欢在这里读书吗?

4. 放学后,你们会在学校里进行体育活动吗?或者在其他空闲时间?

5. 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等等

四. 针对家长或村民

   大叔(大妈),您好!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请问您现在有空吗?我们想知道您对本村小学办学的看法,先谢谢您! 

1. 请问您有孩子在本村学校里读书吗?你觉孩子在村里读书好吗?

2. 您觉得村里小学办学搞得怎么样?

3. 你们村里的乡亲支持建好村里的学校吗?

乡村教育研究篇9

关键词:乡村学校;校本教研;核心问题;专家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32-02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乡村学校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既有助于乡村教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前,许多乡村学校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同时在校本教研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学校校本教研的推进速度和推进质量。

一、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1.教研主题缺少乡土关注。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乡村学校在确定校本教研主题时更倾向于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往往依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和相关指示,由学校的校长和教研组长确定本校的校本教研主题。如,某地教育局某一阶段大力推广“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所辖的学校便基于此确定本校的校本教研主题为“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学习与研究,整个地区上上下下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一股“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热潮。“自主而下”的模式有助于教育主管部门对所辖学校的宏观管理,也有助于乡村学校了解和学习一些先进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避免成为“井底之蛙”。但是,这种模式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首先,乡村学校囿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安排,按部就班地执行上级下达的指令,急于模仿先进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而忽视了乡村学校所在地区长期传承下来的乡土文化特色以及乡村学校的教师风格、学生特征,导致校本教研缺乏校本性而根基不稳。其次,一些乡村学校在教研活动中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解读上级教育管理部分颁发的相关文件材料,而未充分根据自身学校现实情况对文件进行内化吸收,研究和探索基于自己学校的教学模式。由于缺少对自己学校特点与现实情况的考量,导致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投入很多精力却收效甚微。最后,乡村教师在这种“自上而下”确定教研主题的模式之下,校本教研的话语权被无形中剥夺,教研自主性难以得到实现,以致很多教师往往认为校本教研仅仅是上级下派的“外在”任务,研究主题与自身教学实践相互剥离,最终成为校本教研的“被动参与者”。

2.教研开展缺少核心问题研讨。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校本教研的文件要求中,往往更关注学校组织校本教研的数量层面的达标要求,而缺少对校本教研具体开展和实施效果的关注。以致所辖学校的部分教学主管领导,在组织校本教研活动时,问题意识和效果意识淡薄,缺少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整体规划与构思,更缺乏对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以乡村学校校本教研常见的组织形式――听评课为例。由于学校组织听评课时,对听评课研讨主题的确定不够明确,而导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分析与研讨难以围绕着某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在某小学的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仅围绕一位教师的一节语文课,参加活动的教师们便衍生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阅读课的教学模式”等将近十个话题。再加之,校本教研组织者不能及时引导教师确定本次研讨的“核心问题”,最终校本教研由于话题分散而使得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流于表面化,也使得教师之间的交流因为缺少共同话题而难以充分发挥其“教学研讨”之功能。

3.教研活动急需专家引领。调查发现,乡村校本教研活动迫切需要专家引领。一方面,由于受到地域条件和资源限制,一些乡村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专家多为校内专家,即主要是本校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表现突出的学校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这些校内专家对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熟悉,在教研活动中对教师的帮助切合实际,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然而在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和新教学理念的推广方面,则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学校的教师普遍表示,希望在原有校内专家的基础上加强校外专家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教师反映,学校邀请一些高校教师或研究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来做校本教研指导,有助于教师开阔视野,了解教育发展动态的同时,由于个别高校教师或研究机构中的专业人员虽掌握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却缺乏对中小学实际的深入了解,导致他们的引领有时不仅不利于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反而使教师如坠云雾,更为迷茫。

二、校本教研的策略

1.给予乡土关注。校本教研是教师在解决教育教学遇到的真实问题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而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校本教研的内涵可知,校本教研的突出特点便是其校本性,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因此,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的主题确定和活动开展都应紧密围绕着乡村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在当前“自上而下”的主流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自下而上”模式,确定校本教研主题之前,应积极搜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将搜集到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确定相应的研究主题,开展研究,研究过程中对乡村学校的乡土特色、乡村教师风格和学生特点给以足够关注,以使校本教研发挥其最大功效。

2.持续研讨核心问题。当前,部分乡村学校不能很好地引领学校和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关注某一核心问题,以致难以切实帮助学校和教师寻找解决问题之有效方法,导致校本教研实施效果不良的现象。因此,乡村学校在组织和开展校本教研时应关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确定学校校本教研的核心问题。其次,确定核心问题之后,应对核心问题给以持续关注。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哪种活动方式,其目的都应是服务于核心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此真正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能力,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构建专家引领机制。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应构建专家引领的有效机制。一方面,组建专家引领团队。团队成员的构成应具广泛性,既包括部分校内专家亦应增加一定数量的校外专家。校内专家熟悉本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拥有比较丰富的适合本校的教育资源,对校本教研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乡村学校应充分关注身边的“专家”,本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同时,校本教研要基于学校,但不能限于学校。乡村学校不仅优秀教师的数量少,而且教师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科研能力较差,如果停留于校内“近亲繁殖”式的研讨,势必不利于乡村学校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因此,乡村学校还应积极地邀请一些校外专家参与到本校的校本教研之中,如本地区的中小学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教科所的教研员以及高校教育专家。另一方面,考虑到乡村学校的地域条件和资源限制,在专家引领方面可以考虑将“直接引领”和“间接引领”相结合,既邀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直接引领,包括开展专家讲座、专家与教师共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等,又积极通过专业性学术期刊、专家博客、在线教育资源等平台加强专业人员对教师教学研究的间接引领。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可以进一步开发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校本教研,以获得教育专家的间接引领。

参考文献:

乡村教育研究篇10

1邓州市台湾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台湾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南5km,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村原住民到邓州市始于清康熙七年(1668),最早是由依那思罗等8名台湾籍将士跟随降清明将黄廷到邓州冠军里屯垦而定居此地。经过近350年的繁衍生息,目前台湾村原住民后裔已有近3000人。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台湾村采取一系列行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台湾村以特色文化村为基准,在保护和发掘特色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优化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整体规划面积约为1.5km2,建筑面积约为46万m2,由以黄廷广场、妈祖庙为中心的闽南组团、以台湾风情园为中心的卑南族、邹族、布农族、阿美族、泰雅族组团和冠军古城组团组成,预计可容纳12000人,还规划建设露天博物园,建成以居住为主体,集文化体验、商业娱乐、遗址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性园区。园区现设有风雨沧桑三百年,海峡两岸一脉情的主题资料室,展示台湾村原住民风情、民族住宅特点、高山族风情礼仪、海峡两岸同胞友好互通往来及展望台湾村的未来等内容。目前,台湾村已有部分村民居住在新建成的三层洋房里,洋房区域统一规划,道路平整,整齐美观。

2邓州市台湾村高山族小学配套设施建设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农村基础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保证基础教育公平,更应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2.1高山族小学的基础配套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高山族小学的校园整体绿化情况较好,种植树木较多。经过改造和翻新,目前有两栋两层教学楼,主干道路是水泥路,还建有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为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学校建有电脑室、实验室,内设有实验器具、专业桌椅等专业化设备,还投资建有音乐教室,脚踏琴、电子琴、架子鼓等音乐器材一应俱全。虽建有电脑室,但电脑都为陈旧老式电脑,无法正常更新,部分不能使用,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仅有几台较新的电脑为老师备课、查阅资料使用,实验室也处于关闭和闲置状态。音乐教室曾用做编排高山族的歌曲和舞蹈,但由于仅有的一名音乐教师离职,目前没有一名专职教师教音乐课,致使器材闲置浪费。学校在学生宿舍方面投入较大,每位学生都有独立的床铺,每间宿舍配备有两台空调,保证冬暖夏凉。

学校还建有多媒体教室,配备可触屏操作多媒体,可连接电脑使用。由于不能熟练操作,老师嫌麻烦又浪费时间,平时不用或很少利用多媒体讲课。学校信息化设备严重不足,也没有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当前高山族小学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一黑板、一粉笔的口授教学,教学手段单一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校的图书馆明德书屋为某大学捐赠,由于没有专职老师管理,图书也没有及时更新,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和查阅资料的需求,由于图书资源的严重匮乏,日常没有对师生开放,学校而是选择采用班级图书漂流的形式让学生传阅课外图书。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脱节现象相当严重,虽然足球场绿荫环绕,周围设有足球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训练方法的展示栏,但足球场场地还是最原始的土质地面,青草效果也非常一般。学校另外也仅有两个篮球框、几个乒乓球台,连单双杠等基本的体育器材都没有,现有的篮球、足球等体育课必备的教学用品仅能做到十个同学分配到一个足球或篮球,且已经破旧不堪、急需更换。当然,在课余时间学生是不允许使用这些体育用品的。据了解,高山族小学规划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场,涵盖各种体育器材和塑胶跑道,但由于资金和场地的原因,目前还未投入建设。

总体上看,高山族小学的硬件设施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配套设施总体不足,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开放度越高,越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特别是小学生的好奇心总是无限扩大,只有提高信息化资源、体育资源等配备设施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才能发挥和拓展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高山族小学的基础配套软件设施建设情况

高山族小学注重提升学校的软件设施,以此来弥补硬件设施的缺失。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办成具有高山族民族特色的学校,办学思想为立足三声教育,奠基和乐人生。所谓三声教育就是书声启智、歌声怡情、笑声抒怀,让每一位学生在书声、歌声、笑声中健康快乐成长。努力将高山族小学打造成为高质量、高水平、高规范的小学。学校有着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山族小学的课堂教育摆脱了部分农村学校的应试教育,课堂文化建设采用问题导学法的高效课堂模式,学生是课堂小老师的课堂理念,以学习小组模式进行课堂改革。学生是课堂小老师是通过在北京的学习,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自主打分,树立学生的主角意识的特色课堂学习模式。主要采用小组帮扶的形式,将小组分为a/B/C三个等级,又将B等级分为B1、B2两个等级,a同学帮扶C同学,B1同学帮扶B2同学,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就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每位学生的进步幅度。小组建设是高山族小学打造高效课堂模式的支柱,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团队精神,增加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实行

分层教学,既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课堂纪律则通过星级管理模式,对于达到标准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家预习时,要反问自己;在课堂上,要反问老师;在课后有什么不懂问老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

高山族小学的另一个软件特色就是遍布校园的文化宣传栏、文化楼梯间、文化长廊、教室内外的文化专栏等。例如校园宣传栏有关于古典勤学的故事,引导学生勤学好问,乐记善思;引导学生要好问,做个好问的小学生,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又如在文化楼梯间,张贴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全常识、好习惯养成教育等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图腾,介绍台湾少数民族特点等。教室内外文化也相当出彩,每间教室外墙都有知识集锦,每间教室里面都有自己的班级特色,开设绘画天地,展示同学们的绘画作品,名人语录等等,装饰优美,各具特色。还推广阳光大课间,时长为半个小时,在上午的第二节下课后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会让学生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充分让学生休息、放松。

高山族小学的教师文化建设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制定制度保障教师的权益。但实际中,高山族小学的教师多数是高中或中師毕业生,学历较低,仍有部分老师属于民办教师或代课老师,没有转正,所受教育和专业知识储备水平远远低于师范生,且教师年龄层次严重脱节,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意接受和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受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留不住青年教师,缺乏新鲜血液,农村优秀教师都通过考试、应聘的形式到条件好的学校或地区担任教师。在四年级课程表中,语文教师负责担任语文、作文、品德、英语、写字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数学教师负责担任数学、美术、科学、音乐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班主任则担任安全、班会、体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一现象严重制约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高年级学生,除语文、数学、英语升学必考的科目外,其余课程基本不开设,音、体、美只面向低年级同学开设。当前,高山族小学的留守学生问题也较为突出。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子女多数留在家里由老人代为照顾,一些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又与老人存在代沟,会出现学习困难、性格缺陷等问题,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值得推荐的是,高山族小学推广具有现代科技的手机软件,可直接在手机上下载app,通过学校安装的网络摄像头,老师和家长可随时随地看到学生在校的情况,还可通过家长留言、班级相册、通知活动、签到提醒、园丁排行榜等版块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方方面面。

3改善农村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议

农村基础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不均衡严重影响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于全面发展,弱化了基础教育的根基作用。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我国的教育资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来源较单一,由于城乡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分配上不均衡,致使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制约了学校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硬件设施往往与城市相差甚远,加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源逐年锐减等问题,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1)力争扩大和完善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坚持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缩小城镇教育经费的差距。教育经费短缺是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可借助社会力量,最大限度的集中资源,发展基础教育事业。还应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教育立法,完善教育监督机制,完善教育救助机制,减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象。

(2)完善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购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购买新的图书,引进优质的信息技术教师,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现代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能够逐步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当今社会,教学设施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大趋势,信息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设备,将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更宽更公平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