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乡村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7:53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1

一、强化帮带措施,促进角色尽快转变。采取乡干部二对一帮带的方式,让大学生村官全程参与村日常工作,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机关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辅导员”,传授群众工作经验,帮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的完成、业绩考核结果等内容与所在村“两委”的年度计划和年终工作考核捆绑在一起,促使所在村“两委”主动帮助、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平台。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养实施规划,实行“三项制度”。

一是定期工作汇报制度。每日记一次工作日志、每月一次工作总结汇报、每半年一份调查报告。

二是集中培训制度。定期参加乡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使他们对如何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担当起新农村建设重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是会议制度。乡要求大学生村干部都要参加所在村的会议和乡干部会议,全面了解村日常工作议程,了解乡整体工作情况。

三、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一是“压担子”。乡党委给予大学生村官安排具体的事务,如在各类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管理等方面,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进行交任务、压担子,增加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二是异岗锻炼。为增进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尽可能多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做好基层服务。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2

关键词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突破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

onRuraleducation"Floatingposture"andBreakthrough

JinGming

(ZhengzhouerqiDistrictJingguangRoadSubdistrictoffice,Zhengzhou,He'nan450015)

abstracttodeveloptheeconomyofaregion,wemustfirststrengthenthepromotionofeducation;ruraleducationisanimportantcomponentofChina'seducation,ruraleducationisimportanttocarryoutareasonablewaytoprotectthehealthydevelopmentofChineseeducation.Butinthelong-termdevelopment,therearemanyproblemsofruraleducationinChina,where"suspendedposture"isanobviousproblem."Suspensionsituation"referstotheoverallperformanceofruraleducationin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ofeducationinurbancivilizationdominated.thispaperdiscussestheperformanceofproblemsofruraleducationinnationaleducationplanning,andproposesreasonablesolutions.

Keywordsruraleducation;floatingposture;breakthrough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倡以现代化的理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乡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来说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可能与乡村的教育设施、教学条件、教学实力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局面造成乡村教育如同一座孤岛悬浮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乡村教育如何从孤岛中突围已经成为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重要课题。

1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的主要特征

1.1国家教育规划对乡村教育的忽略

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城市教育上,长期以来,在城市取向的教育价值观和政策下,国家教育规划很少有体现乡村教育的,比如在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只提出了对具备条件地区的教师学历的提升,而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的教育则不在规划之列。这样就使乡村教育迷失了自身发展的方向,国家教育忽略了乡村教育的规划,乡村教育始终走在城市教育之后。近几年,国家逐渐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乡村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必须看到在实际发展中,规划中所提到的乡村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可操作性不高,致使乡村教育仍然远远滞后于城市教育。

1.2乡村文化在乡村教育中逐渐淡化

乡村教育是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乡村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乡村教育也呈现出独特的乡村风格与特色。一般情况下,乡村动植物繁多、自然景物比较多,这些都是乡村所独有的资源与文化素材,这些素材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这些都是城市教育所不能做到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优势在迅速发展的现代化技术的冲击下淹没于城市文明中,致使乡村教育脱离于乡村传统文化。乡村孩子也和城市孩子一样被繁重的课业所束缚,物质利益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乡村文化被扭曲。风土人情等乡村特色逐渐消失在乡村教育中。

1.3乡村学生在教育中的迷失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乡村孩子在教育中很难确立自身的身份认同感,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到困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以城市生活为目标,他们在应试教育下激烈的竞争,为自己融入城市开辟道路。有些乡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城市,但是他们本身的乡村身份在今天阶层日益固化的社会中较难改变,而且他们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与发展,继而产生无归属感,甚至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陷于边缘化状态,产生身份认同的迷失感。

1.4乡村教师的城市化情结严重

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乡村教师日益市民化,他们在教学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城市情结比较严重,他们对城市有着强烈的眷恋。乡村教师的生活逐渐从乡村社区的大交流圈转向只有学校教学及城市业余生活的小天地,生活比较单一,他们的生活缺乏乡土文化的参与,他们对乡土文化的参与意识不高。乡村教师远离乡村的日常生活气氛,他们乐于追求城市的生活氛围,对乡土文化与知识比较陌生,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很难把乡土文化风情与知识传输给学生。另外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倾向以城市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在课堂上流露出以城市教育为主,忽略了乡村自身教育特色,致使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变得模糊,甚至使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乡村是落后的代名词,加快了乡村的边缘化发展,扭曲了乡村文化的内涵。

2乡村教育“悬浮态势”形成的原因

2.1教育体制不合理

我国的教育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城乡发展方面来看,表现为城乡发展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教学条件、教育设施、师资力量雄厚等相较于乡村教育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另外,这种体制对乡村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多压制性措施,比如城乡户籍制度就把城乡居民隔离开来,使乡村人不能与城市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这阻碍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进程。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教育条件比较好,而乡村由于缺乏资金,现代化教育进程比较缓慢。

2.2乡村本土文化的淡漠对乡村教育的限制

文化与教育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教育的乐土,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乡村文化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在乡村教育中代代相传,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但是目前乡土教育所面临的文化态势是: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逐渐被淡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们大力追求城市化发展,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个人利益被过度强调,致使乡村人的目光也逐渐转向城市。城市化的乡村教育忽略了乡村本土文化的发展与情感内涵,对乡土文明的关怀不够。通过应试教育使乡村学生有机会融入城市生活,为城市的发展积蓄人才,留在乡村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使乡土人力以及文化资源更加贫瘠,不利于乡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最终使得乡土文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淡忘。

2.3乡村学生精神生活相对匮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村学生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其精神文明生活仍然比较匮乏。另外,乡村家长一般认为读书的作用不大,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乡村孩子毕业后面临升学难、就业难、致富难等局面,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感受不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希望与乐趣。

3如何突破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

3.1重视乡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要使乡村教育突破悬浮态势,首先必须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解决乡村教育现实问题。一方面可以从解决学生学杂费问题出发,学生学杂费问题自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又延伸出一个新的问题,国家按每个学生划拨的教育经费,常常使学校开支入不敷出,同时也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改善乡村教育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教育条件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现代化教育设备、优秀师资等。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使乡村教育从落后、封闭的传统教育中解救出来,使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看齐。

3.2重视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的发展

良好的教育需要文化的充实,这种文化包含校园文化、本土文化以及个人隐性文化等。乡村教育中的文化发展是学校文化在乡村空间所隐含的隐形文化的延伸。乡村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村民们的生存方式与行为、乡村生活中继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创新文化。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乡村文化教育应该以本土文化为主导,结合外来文化与民俗传统,学校正规教育要与自然野味相结合,与乡村情感相结合。乡村教育必须立足于本文化,在充分解读、吸收本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挖掘丰富的乡村文化。

3.3建立平等的城乡教育交流机制

突破乡村教育的悬浮态势必须把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乡村教育不应该被看作是城市教育帮扶的弱者,而是支撑中国教育的坚强支柱。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打破以城市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向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加上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制,建立一个双向沟通、良性互动、平等交流的平台。首先建立特定的信息交流渠道,将城市教育先进的成果转移到乡村教育中;另外建立制度化城乡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机制,改变传统观念下城市教师对乡村教师帮扶的不平等理念,建立城乡教育合作模式,消除城乡教师之间的隔阂,为乡村教育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4结语

总之,乡村教育要走出悬浮式孤岛必须在坚持自身发展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改革,国家政府应该大力扶持乡村教育,重视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消除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闫守轩.乡村教育“悬浮态势”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2013,29(2):37-38.

[2]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J].探索与争鸣2008(5):59-60.

[3]赵霞,杨筱柏.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文化阐释与价值选择[J].河北学刊2012,32(3):211-212.

[4]杜尚荣,李森.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10):23-24.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3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现实意义

为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和未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和教育的公平性。首先,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与教育也不断的发展,然而城乡差异依旧很大。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但我国城乡差距,东西中部差距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诸如入学不公平,起点不一致,校内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重视农村;其次,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重视农村教育也是适应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给予我国关于教育公平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内涵和评价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毕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造,并力图通过乡村教育来改造中国乡村社会,在30年代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说“乡村教育的生路是: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他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农村教育可以丰富农村生活,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提倡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现代大教育观思想),而他的教育公平思想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教育平等。首先,他提到了和谐教育,在学校的资源配置、师资安排、入学考试等都应有相应的保障公平措施,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不论年龄大小,身体好坏都应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其次,陶行知先生认为受教育的机会一定要均等,不仅是对农民和城市平民而言,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再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公平思想所关注的是全民教育及普及教育。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平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侧重于如何普及教育的问题,一旦教育普及了,那么人人受到教育的想法就可以实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伴随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且也收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实践时期,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都与相应的教育运动紧密结合,形成特定的教育思想,并成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就是这样一个结合产物,对它的研究不但对于深刻理解生活教育理论是有益的,而且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理论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前的乡村教育。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对我国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陶行知从近代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乡村教育要面向中国的现代化,乡村教育的使命,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2]。现代化需要建筑在农业的基础上,在农业上安根[3]。他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加快农村的现代化,从而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很多的积极效果。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陶行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乡村教育实践和创建的乡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乡村教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价值观的首要特征为农性。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时代命题,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宏伟蓝图。有学者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从长远看,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4]。陶行知先生早期的农村教育实践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总之,要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从而响应同志所指出的“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5]以农村教育丰富农村生活,从而响应同志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所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容相吻合。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第一,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6]。第三,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同志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7]。传承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是乃教育的题中之义,中国教育也向来有为人重于为学的传统。第四,以农村教育来丰富农村生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生活的性质、内容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内容。因此,在农村要建立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务农的思觉悟。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1、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基础薄弱,人均教育资源依旧很少。而且,不同地区、群体之间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很不平衡,教育整合资源也不够,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表1所示。

表1我国1990-2005年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8](单位:元/年)

2、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理念的促进作用。在晓庄,陶行知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统筹兼顾的乡村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其“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的教育诉求[9]。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单一,以普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缺失。这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与公正的基本原则,也使农村教育在改造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为此,我们应该借鉴陶行知先生统筹发展乡村教育的做法,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建立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三教统筹,使农村教育惠及所有农村人民和儿童。

3、陶行知现代大教育观的促进作用。1946年,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方针总结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他的生活理论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就指出,办农村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能单独办得成功的。我们要有一个大范围的联合,才能希望成功”,“教育要与农业携手,也须与别的伟大势力携手”[10]。现代大教育观认为,教育应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大系统,应与经济、政治相适应,协调发展。而“村级大教育”是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是现代大教育观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自治单位――村落的实践。这一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观有利于落实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投入,为农民子女入学提供一定保障,减少农村学生辍学率。总之,“村级大教育”理论的提出和践行,使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受到保障,从而缩小与城镇学生的差距,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教育公平的发展。

三、结论

首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陶行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构建了乡村教育理念。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需求,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改革迫在眉睫。时代需要我们继承、创新,对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的有益探索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从而更好的完成农村教育的预期目标。

其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不公平现象非常明显,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学生入学机会不公平,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公平等问题依然很严重。从教育公平角度,政府应及时调整学校的布局,重视贫困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多设立综合型大学,为贫困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最后,他的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对于我国高校改革具有借鉴性意义。我国高校的入学不公平,各类学生得不到同等的高等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的高考考核方式和多元化的分数录取制度,使高考考核和录取制度尽可能的公平,并且进一步的关注平民教育。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729,2,5,711-712.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1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这是北京大学教授马戎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所表达的观点,参见曹钰、王慧.建设新农村:中国式道路该如何走[J].人民论坛,2006,(1B).

[5][7]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2-15.

[6]赵雪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J].中国金融,2005.

[8]刘云忠,徐映梅.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教育投入差距的协整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4期.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4

关键词乡村教师培养方向

中图分类号:G77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成果显著,其中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发展也很明显,但作为教育边缘的乡村中小学教育,尽管这些年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比如说,为乡村学校建设了图书馆,实验室和计算机房等,但其利用价值却少之又少,原因在于硬件设施的投入没有得到相对应的“软件设施”――优秀教师的补充,乡村教育依旧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孤岛”。如何更好地为乡村教育铺就一条“曲径通幽”之路,教师的培养毋庸置疑是最关键的一步。

1培养教师的师德,以身立行,教育为本

教师作为“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类的工作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陪伴仅次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乡村中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父母一方在家照顾,这样的孩子在品德形成时期或多或少的会出现歪曲,想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此时在乡村学校的教师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时候教师的教育更是可以帮助他们从小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此时具有优秀师德的教师才能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起到正确导向作用。同时教师也应该教育学生饮水思源,这样也可以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埋下伏笔,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带动乡村区域发展。所以教师的师德教育是乡村教师培养中的主要方向。

2培养教师的以心理学为主的专业知识

乡村学生与城市中的学生有很大区别,从小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更易敏感,更加容易早熟。所以在学生的成长学习中,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影响人生,所以教师在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必备能力。教书育人,在教育工作者看来最重要的是关爱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可以健康长大,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所以只有当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时,才能让学生主动以及快乐的学习。

在农村学校中,对于其中的留守儿童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根据《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显示:(1)学习类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其中约87%的学生对学习的作息制度不适应;约有79%的学生对家庭教育环境不满;(2)青春期心理问题。70%的学生与异性相处过于敏感;70%的学生对于自己没有信心。从以上可以看出,不管是学习类问题,还是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乡村留守学生大部分群体都存在类似问题,而乡村学生中以留守儿童占多数,所以乡村教师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3与时俱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待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在不断地变化。比如说:乡村学校随着教育资源的有效支配,硬件设施基本可以和城市的学校达到一样的教育水平,但是却出现了师资不配套的问题。一方面是当地原有的有经验的资深乡村教师不会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引进的高学历新教师,即使他们可以使用配套的教学资源,却不能适应在农村的生活环境。造成乡村学校留不住人才的现象。所以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与时俱进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我们今后乡村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在当下的乡村教育中,优秀的教师资源无法长久的为乡村教育做贡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在范先佐老师的《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一文中便着重阐述了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教师,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乡村条件艰苦,本就比城镇学校缺少很多物质补充,即使乡村学校拥有优秀的教师资源,也会选择去更好工作环境的城镇学校就业。所以说乡村学校留不住人才的现状,应该从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着手,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才能为乡村教师留住人才。

总的来说,乡村教育在近些年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许庆如老师的《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可以看出乡村教育在国家,政府,社会各方的努力下,在不断地摸索前m。而在此期间,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灵魂,是教育过程中的陪伴者更是引导者,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更关系了成百上千的学子的未来,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赵旭霞.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J].甘肃教育,2012.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5

关键词:陶行知;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78-03

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乡村社会遭到重创,农村破产,农民生活困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5%左右,要想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农村。于是,许多致力于救国的知识分子纷纷把眼光转向农村,从不同的途径发起了一场旨在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生活、推进乡村建设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教育实验,即乡村教育运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在南方有黄炎培的农村教育改进实验、陶行知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在北方有晏阳初的河北定县实验区、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等。

陶行知领导的晓庄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实验以及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农学校实验,具有独特的价值与见解,是同一时期不同的乡村教育思想理论,分析比较两者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陶行知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中国近现代提倡乡村教育的先驱者之一。陶行知批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①,因此必须进行改造,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②,通过创造适应农民生活需要的教育来改造乡村,而要实施这种适应农民生活的新乡村教育,必须先培养新的乡村教师,新的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③。

在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生活教育是核心,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新儒家代表,也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代表。他认为当时中国问题的实质是文化失调问题,“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因此,救治的方法就是要依靠乡村建设。梁漱溟认为教育对于改造千疮百孔的乡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乡村建设应以教育为方法,教育应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两者实是一回事,而实现这种一体化的组织便是乡农学校。④乡农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推动社会,组织乡村”,最终创造新的文化,使民族得以自救。

陶行知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比较

作为从事乡村教育的知识分子,陶行知和梁漱溟皆有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关心贫苦农民,主张均富,而且都具有较高的人生境界和献身理想的精神。⑤虽然他们的立场、角度不同,但他们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共识: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离不开教育;而要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又离不开乡村。

1928年的春夏之交,梁漱溟参观了南京城郊的晓庄师范学校,并对此评价很高,认为这是“一件有兴味的事”,并说“晓庄学校有三点很合于我们意思的:(1)有合于教育道理;(2)有合于人生道理;(3)注重农村问题”。⑥陶行知和梁漱溟都希望通过乡村教育运动达到挽救中华民族的目的,但他们的入手角度不同,思想也有诸多差异。

(一)陶行知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实质不同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实质上是教育救国论。他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教育改造事业,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造就真正的共和国民。他倡导发起平民教育运动,在此过程中,他注意到“中国以农立国,十之八九住在乡下”,所以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复兴,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1926年,陶行知开始积极筹划乡村教育运动,他先后考察了一系列优良的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之依据,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的主张。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提出了“募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这一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社会的伟大设想。陶行知提倡“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以乡村实际生活为中心,依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培养千百万乡村建设的教师人才来改造乡村,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目的。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实则是一场文化救国运动。梁漱溟认为,中国之所以出现问题,使“近百年史即一部乡村破坏史”,是因为西洋文明的输入,使儒家思想丧失了独尊地位,破坏了伦理本位的礼俗秩序。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文化失调,造成了农村混乱。他认为,要想实现救国的目标,就要创造一种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实质上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种重建,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点,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而这种新文化的重建着眼点应在农村,中国要从头建设,只有从乡村开始,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民族自救运动最后的方向”。

(二)陶行知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不同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为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⑦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有用的、真的教育。因此,陶行知认为,生活决定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把传统的旧学校比作是一个“大鸟笼”,它让学校与社会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陶行知提出的“社会即学校”,是在积极呼吁对脱离实际生活的学校教育加以彻底改造,让学生从脱离社会的学校中解放出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他主张在以生活作为教育内容的同时,也以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使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就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做三个法子是合一的,不能分家的。一件事,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对事说是做。他指出,教、学、做三者不是并重的,应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乡村建设上梁漱溟关于乡村建设的具体推进方法是以乡农学校为形式的,乡农学校是一种新型的集政治与学校为一体的社会组织。梁漱溟指出,只有通过乡农学校的形式,把乡村农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才能解决中国乡村存在的种种问题。乡农学校按入学的地域范围可分为村学与乡学。乡农学校主要是一个团体,包括校长、校董、理事、教员以及一村中或一乡中的男女老少。课程有两大类:一类是各乡农学校相同的功课,如识字、音乐唱歌、精神讲话等;一类是各乡农学校不必相同的功课,即各地方因地制宜的课程。⑧梁漱溟对精神讲话特别重视,因此,专门在乡村建设研究院讲授“精神陶炼”课程,该课程包括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修养方法的指点、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三部分,皆以“民族精神”为核心。⑨“指出中国文化的特别处(长处短处),从而领会其民族精神,这是历史文化分析的意义。合理人生态度的指点,是正面的讲明民族精神。人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是指点如何应用民族精神”。⑩在乡农学校里,梁漱溟极度重视教员的“推动设计”作用,一切工作都“须以教育工夫行之”。首先,他要求教员从日常事物中提引问题、促使讨论,如匪患、兵祸、天旱等问题。其次,根据提出的实际问题去萌动村民的自觉意识,鼓舞他们产生解决问题、改造社会生活的愿望与勇气。再次,教员与村民可相互商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指导和带领乡民付诸实践。乡民是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主要力量,把他们发动起来开展自救,乡村社会便可复活过来。

(三)陶行知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价值不同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从劳苦大众出发,为劳苦大众服务,提倡经验联系生活和劳动,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

他提倡“生活即教育”,进行乡村教育就应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他说:“它与装饰品之传统教育根本不同。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的穷人窝窝头和破棉袄。”{11}

陶行知曾留学美国,眼界开阔,受当时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他认为思想文化是不分地域国界的,只要对我们当前生活有用,即可拿来。他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中,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是以教育为枢纽、用教育的力量进行乡村建设。他认为,乡村建设是整个社会文化重建和民族自救的要求,乡村建设不单是文化问题,而是集政治、经济、教育诸问题的综合解决。梁漱溟很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使文化繁衍、社会进步,使社会生活不断地趋于文明,臻于完善。

梁漱溟作为新儒学的代表,其乡村教育思想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注重探求中国的自救和建设,具有明显的民族性质。在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熏陶下,一大批乡村建设骨干为山东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为保家卫国、维护民族尊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对当代的启示

陶行知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都重视乡村教育与乡村的建设、改造,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均未能真正地找出社会的病根,未能实现挽救国家的美好愿望。但他们在实践探索中所得出的理论成果,对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发展教育应立足农村

当前的农村教育问题层出不穷,仍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今日的中国与陶行知、梁漱溟所处的旧时代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的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但今日的乡村教育与城市相比,差距仍是巨大的。要想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关键。我们应向前辈们学习,学习其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伟大精神,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中,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此外,政府也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使精神引导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去,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新型的农村社会。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陶行知猛烈地抨击了当时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认为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这种培养人才的形式就如同“闭门造车”,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梁漱溟也批判这种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教育并不符合“教育的道理”与“人生的道理”。无论是“生活教育”还是“乡村建设”都要求打破隔在学校与社会中间的高墙,将教育的范围扩展到社会,使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

(三)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应相互结合

陶行知和梁漱溟都批判当时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认为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因此他们的乡村教育思想都非常注重普及社会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正规教育的发展。

虽然现如今非正规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相对而言,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能经济有效地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满足国家建设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当使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结合起来,统筹兼顾。

注释:

①②③徐莹晖,徐志辉:《陶行知论乡村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9,31页

④许波:《陶行知与梁漱溟农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电大教学》2000年第五期,第32页

⑤崔玉婷:《异源同流和而不同——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一期,第26页

⑥⑨⑩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56,176页

⑦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等:《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6

关键词:乡村教育;教育改革;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004-02

我们所处的并不是最完美的时代,但确是自华夏民族有史以来的最好的时代。

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教育一次又一次被投入熔炉重铸。在“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号召下,中国广袤的乡村社会便拉开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中小学的“撤点并校”运动。然而,撤并教育规模的同时伴随的也有乡村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乡村教育在进入现代化的同时也在被抛离自己的核心层走向边缘化。本文透过对乡村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来窥探乡村教育的悲喜忧愁、乡村学生的无奈与无助、乡村文化传承的衰落危机。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来自于乡村,然而当返乡的那一刻却找不到了心心念念的乡土风貌。我国当下正追求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但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乡村可以越来越现代化,却不会在我国社会中消失。但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进程中,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乡村教育都以城市教育为蓝本。我们的乡土文化正在这样的改革中悄悄流失。教育给予乡村孩子太多的城市思维,城市认同感,与此同时,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磨灭了乡村孩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对自身乡土社会成员身份的认同。当不能融入城市的乡村孩子再次回到自以为很熟悉的乡村时,便会面临着身份归位的难题、心灵寄托不存的危机。

二、研究成果综述

乡村教育改革利弊共存,毁誉参半。对其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整理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乡村教育改革成果的肯定。乡村教育改革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降低生均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1]。集中优势力量办学校,可以使一些地区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和环境有所改善,有利于学校稳定、吸引高质量生源,也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教育和教师合作,遏制高质量教师和生源外流。与此同时增强了农村文化气息和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两免一补政策的扶持下,远距离乡村孩子可以在校免费住宿,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2]乡村教育内容的更改和教学形式的现代化,使乡村儿童的视野有所开阔,使其对现代化的发展了有了更加深入的切实体会。

第二,对乡村教育改革弊端剖析。农村教育改革所预期的美好效果并没有完全如预期所至。大规模的改革后,乡村学生普遍面临着上学远、上学难、亲情割裂、乡土认同迷茫、辍学率反弹导致文盲现象的反弹、家庭负担加重使“教育脱贫”走向了“教育返贫”、乡村魅力缺失等问题。在解决上学远与难问题,不少地区都有了校车和校舍,进而产生了校车事故、学生营养不良、学生心理问题增多[3]等“次生灾害”。孩子的离开又使乡村缺少了文化气息和童真青春的朝气,被撤掉学校的农村失去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致使优秀乡村文化的断裂、乡土风情难觅、乡村文明的失落,使原本经济比较衰落的乡村文化更加贫瘠。改革后的现代学校更像一间间工厂,成为现代化大生产的有声音、带表情、兼互动的摹本。

三、立足于乡村教育本身应有的特点来谈乡村教育

二律背反应用于教育便会产生这样的结论:教育差异往往都是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界定事物的时候,这界定本身就是在造就着一种范围,而范围之内与范围之外之间便着实构成了一种差异。当我们提出“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时,该提出本身就已经指出了二者必然是有差异的。然而我们却一直在追求着“城乡教育一致性”,企图使二者同质化,该变身实现的手段便是使城市教育向乡村扩张。乡村学校与乡村文化进行了长时间的反复磨合,终于在国家政权的推动下走向了统一化、现代化。这种不是靠自然成熟而一步步走到秋收的“乡村学校”果实,其多少也会带有先天不足的弱项。乡村与城市不仅有着地域概念和商业活动上的差别,更有着生活方式、生存理念、社会习俗、经验积累等各方面的不同。在众多不同存在的前提下,我们的城乡教育却是越来越走向同质化,就必然会导致乡村教育主体的弱化。

四、乡村教育改革对乡土文化的破坏

1.乡土文化在教育中缺位。学校越来越远离乡村,靠近城市,乡村丢失的是学校,国家丢失的是乡村和乡土文化。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载体,是“中国农村广阔地域上和历史渐变中的一种实际存在的最稳定的时空坐落”[4],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课程设置同质化,使乡村文化成为教育中的“下脚料”。学校是乡村的文化核心,改革后的学校,无论是其外形还是其教育内容都是一种超越地方性的“国家意志”在乡村中的渗入。它传授着城市化的知识,讲解着大城市的发达与繁荣,贯穿着高端科技工作者及伟人的光荣事迹,与乡土气息浓厚、勤恳务实的土地文化有着刻意的背离。正如张济洲先生所说,“乡土知识是由‘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创造和传承的‘土里土气’的知识,它虽不去阐释普适性的规律,也不必然具有全球、世界的意义,但却维系和延续着乡土社会。”[5]此时我们不得不提出乡村教育的两种模式:移植模式与催生模式。我们乡村的孩子当然也是需要普适性的教育内容的,乡村同样需要现代化,更需要现代化知识与人才,但乡村教育在移植城市教育时需要有个约束,在直接过继他人已经成年的孩子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自己也需要生个孩子来好好培养呢?完全彻底的催生乡村教育模式是不切实际的,矫枉过正在任何一次改革中都是常见的现象,乡村教育改革亦是如此。我们要避免的就是这种:新的乡村教育在农村一定人口中创造了一定程度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责任感”的同时,却以超地方社区的文化性格,将乡土知识排斥在课程体系设置之外,乡村教育国家化,地方性知识资源传承和维系在国家教育框架下失去了合法性空间,被迫退居为私领域之内的乡村教育模式。[6]

2.乡土文化在乡村流失。乡土知识与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乡村教育改革必须尊重“乡村本色”。乡村离不开教育,乡村教育离不开乡土知识与文化传统。中国当下的教育整体是被政治、经济边缘化的了[7],乡村课程亦不可脱离这个藩篱。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看齐,其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乡村文化鲜有出现,根据不同乡村的特色渗透的文化内容更是难以寻觅。正如石中英所说:“地方性知识必须在地方人民的文化框架内才能得到理解。将其与它的文化背景相分离就忽视它在社区生存和团结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地方性知识不能通过将其包括在图书馆或记录在纸上或以电子产品的形式而得到充分的保存。就像保存生活的多样性一样,地方性知识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得到保存,充满生气”[8]。对于乡村孩子来说,其最初的道德规范、为人处世方式、情感表达、人生理想、精神根基、审美趣味都是孕育于乡村土壤之中、扎根于乡村文化之中。现代文化的强势“嵌入”,使得乡土文化成为福柯所说的“受压迫”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说,地方性知识被剥夺了其存在与传承的合法性,使其失去了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我们把大自然关进了屏幕里,乡村孩子如城市孩子一样,坐在漂亮的教学楼里,透过大屏幕来闻闻花香、听听鸟叫、看看冰河解冻后的大地复苏。他们本身就应该置身于乡村所特有的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之中,完全可以通过真实的感受来获取一切自然的美好,而我们却用高科技将其束缚了。

3.乡土道德精华失传。乡土本身的天然优势便是蕴含浓厚的勤劳、淳朴、诚信、和睦的道德风尚。在乡村生活的孩子有天然的“思想品德”课程,有众多的道德传授者,他们无需记忆背诵道德准则,不必拘泥于专栏节目的高尚人物宣传,这些美好的道德情怀隐藏在乡村人们的一言一行中,隐藏在孩子的每时每刻的视野里,隐藏在每一个民间故事中,隐藏在乡村家长的劳作里,隐藏在不需要借条的邻里间的借贷救济里,隐藏在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的互助里;每一位老者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一次邻里纷争与和解都是孩子最真实的学习案例。日复一日的熏陶,年复一年的感染,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便懂得了何谓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为良知留出一片净土。在乡村社会中,当人们的行为有失偏颇的时候,道德的制裁是往往比法律的约束更有震撼力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的“社会结构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9]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便有其自身的特点。乡村历史传承中的礼俗便是乡民们的道德守恒的戒律,“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乡村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规范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10]

印在书本里的道德知识,不管装帧多么精美,排版多么合理,插图多么漂亮,都是“死的道德”。仅仅依靠课堂的说教是难以使孩子获得扣入心扉的道德感。道德培养靠的是传授者的身体力行,靠的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靠的是最真实的生活里的最真切的感受,靠的是灵魂深处的每一次触动。当孩子们只能奔波于城市化的学校与家庭之间,而无暇感受乡土文化的时候,他们便离这片乡土越来越远,那些最真实的道德情怀的传递也便终止了。

参考文献:

[1]张燕.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之理性纠错[J].教育评论,2012,(2):30-32.

[2]郝文武.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J].教育研究,2011,(3):31-35.

[3]程天君,王焕.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小学的兴衰起伏[J].教育学术月刊,2014,(8):3-12.

[4]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C]//钟敬文.民俗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5][6]张济洲.文化视野中村落――学校与国家[D].2007.

[7]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3,(12):37-40.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7

1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内涵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8

摘要:中国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在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问题是,城乡教育尚不均衡。文章总结了乡村教育遇到的四个问题,即教师胜任力低、教学设备落后、家庭教育失职、生源流失严重,并针对此提出解决对策,以求乡村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公平机会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年―2020年)》将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并明确指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教育公平,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关键。因此,解决乡村教育遇到的问题,缩小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中国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乡村教师的胜任力低于教师的整体胜任力水平。

1.一些优秀教师不愿意去乡村任教。乡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城市相对的一个概念。虽然国际上对乡村没有统一的界定,但通常意义上来说,乡村与城市相比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都相对落后。这在客观上导致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不理想,成为一些优秀教师不愿意去乡村任教的主要原因之一。

2.乡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乡村经济发展缓慢,信息相对闭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导致乡村教师胜任力提高速度低于城市教师。在工资待遇方面,由于城市学校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城市教师的工资待遇也略高于乡村。这样的优势使城市教育抢先留下了更多的优秀教师。甚至城市学校会利用自身优势,挖掘乡村教育中的优秀教师。一些乡村中的优秀教师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或者生活水平,往往会选择去城市任教。

以上原因造成乡村教育教师师源不足,不少乡村学校为缓解这种状况而聘请临时代课老师,这就加剧了乡村教师胜任力与教师整体胜任力的差距。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师胜任力水平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所以,教师胜任力低是乡村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

(二)乡村学校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单一。

乡村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由政府支出,政府很难保证资金的充分投入,以致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和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市教育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参加各种比赛及各类大型活动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乡村学校的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各类比赛的机会更少之又少,无法从实践中获得经验,限制孩子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乡村教育的教育成效低、教育质量差。

(三)一些乡村家庭教育失职。

一些乡村家庭对教育有一定的误解。升学考试往往择优录取,这些乡村中的孩子在与城市孩子竞争时,能胜出的只是很少数,剩下的那些孩子就成为大家眼中的“失败者”。对于“失败者”的家长来说,孩子所学的知识就成为没有用的知识,之前的学习是对金钱和时间的浪费。如果出去打工,反而能学习一门手艺养活自己。学习于他们来说是一场胜率很小的,如果孩子在学习中一直表现平平,那么这场“”就没有继续进行的必要,提早退出反而能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是乡村地区辍学率高的原因之一。乡村中有些家长思想觉悟高,即使孩子学习不好也一直让孩子坚持的,但这只是少数,不能改变乡村整体的大环境,以致学校无法获得来自于学生家庭的广泛支持,无法形成教育合力,限制孩子的发展,也使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无法快速提高。

(四)生源流失严重。

中国计划生育进行到现在,取得很大的成就,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造成乡村学校学生数量急减,于是政府出台了乡村学校的合并政策,这个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教育成本,但造成很多问题。乡村之间距离远,再加上交通不畅,孩子去学校大多是靠步行,学校合并无疑造成孩子上学的困难。所以,某些家长选择带孩子去城里上学,既可以让孩子有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又可以通过打工补贴家用。

另外,不少乡村家长认识到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开始考虑将孩子送到城里读书。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家长,更会觉得不能让孩子留在乡村耽误孩子,把孩子送出去的意愿更明显。某些城市学校为了抢夺生源,会为成绩好的孩子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因此,造成乡村很多优质生源外流。

乡村教师胜任力低于教师整体水平,导致乡村学生成绩提高速度低于城市,经费短缺致使学校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孩子接受程度低,成绩不能使家长满意。一些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失望,进一步让家长质疑乡村教育的能力。一些家长对学校的不信任,更加重乡村学校生源的流失。优秀生源的流失,整体生源质量下降,无疑挫伤了老师的积极性,拉大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学质量的差距。城乡学校孩子成绩的差距,会让乡村教师在家长心中的地位降低,使乡村教师的职业偏好低于教师整体水平。

二、解决乡村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保障教师的权利,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工资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保障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参加培训等权利,但乡村教师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权利常常得不到保证。乡村教育要走出泥潭,必须提高工资待遇,保障乡村教师的基本权利,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其次,要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为乡村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努力为他们创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和教学环境,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再次,学校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情意。政府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在评优评模及评定职称时倾向于农村,有利于乡村小学吸引优秀师资。最后,要改进农村教师的培训制度,将培训落到实处,提高已经在职的教师的胜任力,保证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速度,使乡村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二)加大对音体美等教师的招录力度。

加大对音体美教师的招录力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发展。长期以来,一些人对音体美学科有误解,认为这些课程占用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在乡村地区这种误解更深。所以,乡村教育的校长和老师要提高觉悟,认识到音体美等学科对孩子学习成长的益处,使这些学科发挥其作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开展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交流。

参与学校管理,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建议乡村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看到学校的发展与进步,看到孩子的努力与成长,参与学校建设。学校可以考虑在家长会时为家长讲解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使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

(四)提高对乡村学校的录取率,限制择校、借读。

乡村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城里读书忍受骨肉分离或者背井离乡的痛苦,最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改变命运。在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大高校对乡村生源的录取比例,使乡村孩子愿意留在乡村,并出台相关法规,限制择校、借读等问题,严禁城市学校变相抢夺生源。优秀生源走不了,愿意留,有利于带动乡村教育整体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职业偏好,从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梁东奇.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原因与改善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3]周宏宇.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1).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9

[论文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一、教育视角的乡村转向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得以广泛传播,这不仅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实验主义的改革道路,与此同时,知识引导生活以及教育改造社会的进步主义思想也逐渐深人人心。在中国的学术讲演中,杜威强调教育“是要人人受着切己的教育”,是国民人人所应享受的平等教育,而非“贵族阶级式的有特殊势力的人的教育”,中国应当实行平民教育,以“养成一般人民有知识、有能力及有自动、自思、自立的精神”。杜威的平民教育主张多与传统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思想相契合,推动了近代以来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占全国总人口85%以上的乡村社会的教育问题,在“五四”前后开始为更多的人所关注。

但是,当时有限的“乡村教育已经破产”,余家菊在《中华教育界》(1919)的文章里如是断言。1921年,陶行知在《师范教育之新趋势》中也指出:中国以农立国,乡村占8500,城市占1500,六千万人居城,三万万四千万人居乡,而乡村学校却仅占全国学校总数的1000,“乡村教育不发达,可谓已达到极点”。www.133229.Com这是因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这种“走错了路”的乡村教育不仅是无用的教育,胃‘软手软脚病”(不会动手的知识分子)和“呆头呆脑病”(不会用脑的体力劳动者)两种流行病的病因,而且造成了乡村的学校荒废、农民愚昧,直至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严重滞后。乡村社会的破败衰落不仅使我国工业的现展,有失去原料供应以及有效劳动力的可能,也将严重动摇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根基,欲救中国必先要救中国之农村和农民,“到乡村去”、“到民间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改革的基本共识。“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塑造新的乡村社会”也因此成为这一时期诸多教育改革家们的不二选择。正如晏阳初在《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中指出的:“我们内受国家固有文化的陶育,外受世界共通新潮的教训,自觉欲尽修齐治平的责任,舍抱定‘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从事于平民教育的工作而外,别无根本良谋。”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间,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等乡村教育派,就在实地调查和研究农民群体的生存现状及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和领导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创造性地开展了划区乡村教育实验的推进运动。其间,陶行知的晓庄师范最具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从1926年底开始,自筹经费,在南京郊区的晓庄买了10里荒山、200亩坟地,作为“活的乡村师范”的校址。1927年3月,晓庄招收了13名甘愿为农民“烧心香”的首批师范生。陶行知和学员一起,住牛棚,挑大粪,“和马牛羊鸡犬泵做朋友,对稻粱寂麦樱下功夫”,晓庄师范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师范学校的新形象,成为了当时全国乡村教育运动的中心。以晏阳初为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1926年8月,选择河北定县作为试验区,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效果也很显著。他们用学校式、社会式及家庭式等“三大方式”,进行生计、文化、卫生、公民等“四大教育”,以救治农民贫、愚、弱、私的“四大疾病”,目的就在实现农村社会在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等方面的“六大建设”。其他影响较大的实验区有:黄炎培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办理的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梁漱溟在山东荷泽、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江苏省教育学院研究部创办的无锡惠北、北夏试验区,燕京大学农村建设科的北平清河试验区等。

据美国学者拉穆利统计,到1934年,中国从事各种乡村教育实验的团体达691个,据台湾学者杨愚春统计,1925年至1934年中国各类乡村教育实验区则达63处之多。从历史地位和教育贡献上看,这场规模宏大的乡村教育改革运动,不仅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早期发展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教育下移民间社会的努力,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重心由城市向乡村社会转移的重要标志,其间也隐含着城市、乡村在教育现代化视野中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二、主要思想和举措

大大小小的教育试验区,在推进所在区域乡村社会生活的改造和发展方面不仅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乡村教育实践经验,我国乡村教育的内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自此也都有了新的拓展。虽然,乡村教育各派别在进行乡村教育实验的方式、方法以及规模、效果上不尽相同,如指导思想上,有的主张“富教合一”,有的主张“政教合一”;在方式、方法上,有的侧重教育普及,有的以经济发展为突破口,等等,但他们的思想里都有传统中国的民本思想以及杜威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也都比较重视彼此经验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因此,这一时期的乡村教育实验活动,在总体上还是有相近的理论和举措的,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关于目的。乡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塑造“新农民”、改造乡村的社会生活。乡村教育派认为,人的现代化问题是现代社会毫无疑问的中心问题,而“吾辈所以努力于平民教育的目的,正为培养国民的元气,改进国民的生活,巩固国家的基础”。从此,读书识字不再是旧时代里升官发财的捷径,学校教育也不再是脱离生活实际需要的虚无教育,乡村教育的办理要以唤醒农民群体的文化自觉、养成经济自立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如陶行知所强调的,乡村教育的具体使命是:“(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换言之,乡村教育要塑造的“新农民”,就是现代社会视野下的能够自主、自治和自卫的,能够理性经营和改善自己生活状况的,能够自觉、自动地去帮助他人并积极参与周边社会生活民主化改造的现代农民。如果中国一个个的乡村,一个个的农民都有了这样“充分的新生命”,乡村社会重塑的依靠才就有了可靠保证,整个国家赖以现代化发展的基石也可得以真正确立。

其二,关于内容。乡村教育的内容是实践的、实用的,也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全部。在《宝山县试办乡村儿童自动工学团组织大纲草案》中,陶行知提出工学团的乡村教育工作包括:调查本村实况以创造自治的村庄;培养本村体力以创造健康的村庄;开展本村交通以创造四通八达的村庄;增进本村生产以创造丰衣足食的村庄;启发本村知识以创造科学的村庄;改良本村风俗嗜好以创造进步的村庄;提倡本村艺术以创造美的村庄;锻炼本村武艺以创造自卫卫人的村庄;共济本村急难以创造互助的村庄;报告现代大事以创造与大的世界沟通的村庄。可见,当时乡村教育的内容的确是广泛而不狭隘、实用而不空泛的,乡村教育运动在事实上也包括生产技术、政治观念、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民道德以及自卫教育等多个层面的乡村社会的整体重建运动。可以说,与整个社会(直至世界)的发展进步互为沟通、彼此协作,以开启民智为中心、对乡村社会进行的大的综合改造活动。

在这大农村教育活动中,陶行知将乡村学校看作“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指出乡村学校不仅要培养乡村所需要的人才,也要积极参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活动。但当时乡村学校的教育内容,空洞无物,所学非所用,不仅脱离乡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且城市化倾向严重,也不能对农村社会及农民自身的急迫问题提供有效帮助,有的学生读了三四年的书,甚至不会记帐、写信。陶行知认为,乡村学校改革的开端是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即不能仅从学科体系和书本知识出发,而首先要从乡村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有无实用价值为原则标准来选择该学什么、该教什么和该做什么,并能够以实践为中心来进行教和学,“比如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也就要在田里教”。⑥生活的、有用的和实践的原则性要求,不仅改变了以书本教材为中心的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而且以农村生活为本位的大课程观由此得以确立。今天的农村学校也着手设置以本土文化资源和生活实际为基础的乡土课程、综合课程,农村学校成为改造农村社会之中心因此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

其三,关于原则和方法。乡村教育活动的推行方法和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先实地调查研究,后具体实践、推广。如晏阳初在定县实验之前,要求以“系统的科学方法,实际调查定县一切社会情况,使我们对于农民生活、农村社会一般的与特殊的事实和问题有充分的了解与明了的认识。然后各方面的工作才能为有事实根据的设施。’,⑦黄炎培也要求对实验区首先进行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调查分析,然后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确定适合该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最佳可行性方案,以保证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该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和当地民众充分合作,“以先能授后能”,决不以盲导盲,要能以实际的生产成效来增加当地民众对改进工作的信任和参与,正所谓“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最后还要能善于总结成功经验,力求推广普及。

二是划区实验、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重实效。乡村教育派的实验一般都是划定特定区域,因地、因人之需实施教育改进工作,力求突出地方特色,强调改进工作的实际效果;黄炎培认为,任何形式的教育和训练,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因地置宜,因材施教”。例如,为扩大农民收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徐公桥实验区,就组织农民因势利导发展花边和刺绣等传统手工业、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建立各种养殖业和种植业,这都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实际收益。既然办教育是为了借“教育的力量”,改造社会环境,那就先要“身人其中”,了解将要改造之环境中的各种待解决问题,以此为基础而办理的教育就是有效的教育,也是老百姓欢迎的教育;否则就是没有出路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愈广,生计愈窄”,白白浪费了人力财力,这在今天的教育界尤其值得警觉。

三是以富促教、科学简化的双管齐下。什么是以富促教?乡村教育派认为,经济发展是教育得以发展的必要基础,农民生计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乡村教育的首要突破口,如陶行知所说,活的乡村教育,能够叫“荒山成林”、“痔地长五谷”。但是,要解决富民问题必须依靠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而要增加生产则必须依赖科学知识和技术,乡村教育派都非常重视这一科学普及工作。如中华职教社在徐公桥实验区内注意在农民中普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识、推行正确的耕种方法,注意推广优良品种和试用各种新式农具等。晏阳初在定县试验区成立了专门的生计教育部,一是办了两个农场,实验并推广美国引进的猪、鸡、小麦、棉花等的优良品种及先进技术;二是采取实验巡回生计训练的办法,包括生计巡回学校、表证农家(示范户)和推广训练三个方面,形成了较完整而有效的农村生产教育制度。梁漱溟甚至还提出,金融流通、引进科学技术和改进合作组织要三管齐下、同时推进,才是增加农民财富、摆脱农民贫穷的有效举措。

四是重视乡村的社会组织制度建设。一般而言,一个社会的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制度文化的合理建设和必要支撑,对农村及至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而言,现代组织制度的建设自然也是其应有之规定和必然要求,所以,乡村教育实验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建设以现代民主、平等、合作观念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制度。梁漱溟认为,在竞争的时代,有团体的才可以胜利,没有团体的则必定失败。在山东邹平实验区,借鉴西方团体组织的长处、吸取中国历史上乡规民约制度的精神内核,他建立起以解决乡村社会种种问题、谋求乡村社会整体建设为主要目的的乡村组织新形式—乡农学校(包括村学和乡学)。其主要教育内容包括:组织农民走合作生产、经营的道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训练村民对团体生活及公共事务的注意力和参与力,培植乡村社会的民主政治习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传授农民新的科学知识,促进农村的农业改良等。但乡农学校所进行的集政治、经济、教育、自卫一体化的教育活动,还只是“规定”了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因为社会组织本身是“一个生长的东西,慢慢开展的东西,从苗芽而生长,从端倪而开展,其苗芽端倪在乡村,从乡村慢慢开展成一个大的社会”。换言之,倘若离开农民的以个体社会实践方式的积极参与和推进,乡村社会组织制度建立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实在的基础,毋庸质疑,借助教育以促成农民群体的文化自觉和行动参与则是乡村组织建设背后的涵义和依靠。

三、历史借鉴

从历史借鉴价值上看,以陶行知、晏阳初等为代表的乡村教育派,主要是希图借助开启民智的教育手段,开发广大农民丰富的“脑矿”,培养农村人才,寻求乡村经济、乡村教育、乡村卫生、乡村政治等全方位的现代改组,以为中国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与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思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参照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经验,当前要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有效发展,首先,要明确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整体发展的基础工程的内涵。一方面,农村教育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三个部分,涉及了农村社会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的方方面面,也涵盖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及至国际化教育等多方位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有效发展不仅决定了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影响农村社会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以及整个社会协调有序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将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农村社会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是要解决农村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这里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因此有必要先进行因地制宜地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应区域内科学可行的农村教育发展规划;其二,农村中小学校要真正确立为当地农村社会的发展培养实际人才的基本宗旨。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积极改革以升学考试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增加“绿色证书”教育及有关农村实际生活生产的内容,努力成为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改造的教育中心;其三,针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留守农民和进城农民的两大群体,积极依托农业院校以及有关的教育培训机构,因材施教、因需设施,逐步建立开放而有效的农业生产教育制度、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最终促成学习化农村社区以及农村社会终身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

大学生乡村教育篇10

[论文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一、教育视角的乡村转向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得以广泛传播,这不仅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实验主义的改革道路,与此同时,知识引导生活以及教育改造社会的进步主义思想也逐渐深人人心。在中国的学术讲演中,杜威强调教育“是要人人受着切己的教育”,是国民人人所应享受的平等教育,而非“贵族阶级式的有特殊势力的人的教育”,中国应当实行平民教育,以“养成一般人民有知识、有能力及有自动、自思、自立的精神”。杜威的平民教育主张多与传统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思想相契合,推动了近代以来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占全国总人口85%以上的乡村社会的教育问题,在“五四”前后开始为更多的人所关注。

    但是,当时有限的“乡村教育已经破产”,余家菊在《中华教育界》(1919)的文章里如是断言。1921年,陶行知在《师范教育之新趋势》中也指出:中国以农立国,乡村占8500,城市占1500,六千万人居城,三万万四千万人居乡,而乡村学校却仅占全国学校总数的1000,“乡村教育不发达,可谓已达到极点”。这是因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这种“走错了路”的乡村教育不仅是无用的教育,胃‘软手软脚病”(不会动手的知识分子)和“呆头呆脑病”(不会用脑的体力劳动者)两种流行病的病因,而且造成了乡村的学校荒废、农民愚昧,直至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严重滞后。乡村社会的破败衰落不仅使我国工业的现展,有失去原料供应以及有效劳动力的可能,也将严重动摇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根基,欲救中国必先要救中国之农村和农民,“到乡村去”、“到民间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改革的基本共识。“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塑造新的乡村社会”也因此成为这一时期诸多教育改革家们的不二选择。正如晏阳初在《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的使命》中指出的:“我们内受国家固有文化的陶育,外受世界共通新潮的教训,自觉欲尽修齐治平的责任,舍抱定‘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从事于平民教育的工作而外,别无根本良谋。”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间,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等乡村教育派,就在实地调查和研究农民群体的生存现状及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和领导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创造性地开展了划区乡村教育实验的推进运动。其间,陶行知的晓庄师范最具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从1926年底开始,自筹经费,在南京郊区的晓庄买了10里荒山、200亩坟地,作为“活的乡村师范”的校址。1927年3月,晓庄招收了13名甘愿为农民“烧心香”的首批师范生。陶行知和学员一起,住牛棚,挑大粪,“和马牛羊鸡犬泵做朋友,对稻粱寂麦樱下功夫”,晓庄师范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师范学校的新形象,成为了当时全国乡村教育运动的中心。以晏阳初为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1926年8月,选择河北定县作为试验区,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效果也很显著。他们用学校式、社会式及家庭式等“三大方式”,进行生计、文化、卫生、公民等“四大教育”,以救治农民贫、愚、弱、私的“四大疾病”,目的就在实现农村社会在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等方面的“六大建设”。其他影响较大的实验区有:黄炎培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办理的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梁漱溟在山东荷泽、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江苏省教育学院研究部创办的无锡惠北、北夏试验区,燕京大学农村建设科的北平清河试验区等。

    据美国学者拉穆利统计,到1934年,中国从事各种乡村教育实验的团体达691个,据台湾学者杨愚春统计,1925年至1934年中国各类乡村教育实验区则达63处之多。从历史地位和教育贡献上看,这场规模宏大的乡村教育改革运动,不仅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早期发展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教育下移民间社会的努力,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重心由城市向乡村社会转移的重要标志,其间也隐含着城市、乡村在教育现代化视野中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二、主要思想和举措

    大大小小的教育试验区,在推进所在区域乡村社会生活的改造和发展方面不仅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乡村教育实践经验,我国乡村教育的内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自此也都有了新的拓展。虽然,乡村教育各派别在进行乡村教育实验的方式、方法以及规模、效果上不尽相同,如指导思想上,有的主张“富教合一”,有的主张“政教合一”;在方式、方法上,有的侧重教育普及,有的以经济发展为突破口,等等,但他们的思想里都有传统中国的民本思想以及杜威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也都比较重视彼此经验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因此,这一时期的乡村教育实验活动,在总体上还是有相近的理论和举措的,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关于目的。乡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塑造“新农民”、改造乡村的社会生活。乡村教育派认为,人的现代化问题是现代社会毫无疑问的中心问题,而“吾辈所以努力于平民教育的目的,正为培养国民的元气,改进国民的生活,巩固国家的基础”。从此,读书识字不再是旧时代里升官发财的捷径,学校教育也不再是脱离生活实际需要的虚无教育,乡村教育的办理要以唤醒农民群体的文化自觉、养成经济自立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如陶行知所强调的,乡村教育的具体使命是:“(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换言之,乡村教育要塑造的“新农民”,就是现代社会视野下的能够自主、自治和自卫的,能够理性经营和改善自己生活状况的,能够自觉、自动地去帮助他人并积极参与周边社会生活民主化改造的现代农民。如果中国一个个的乡村,一个个的农民都有了这样“充分的新生命”,乡村社会重塑的依靠才就有了可靠保证,整个国家赖以现代化发展的基石也可得以真正确立。

    其二,关于内容。乡村教育的内容是实践的、实用的,也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全部。在《宝山县试办乡村儿童自动工学团组织大纲草案》中,陶行知提出工学团的乡村教育工作包括:调查本村实况以创造自治的村庄;培养本村体力以创造健康的村庄;开展本村交通以创造四通八达的村庄;增进本村生产以创造丰衣足食的村庄;启发本村知识以创造科学的村庄;改良本村风俗嗜好以创造进步的村庄;提倡本村艺术以创造美的村庄;锻炼本村武艺以创造自卫卫人的村庄;共济本村急难以创造互助的村庄;报告现代大事以创造与大的世界沟通的村庄。可见,当时乡村教育的内容的确是广泛而不狭隘、实用而不空泛的,乡村教育运动在事实上也包括生产技术、政治观念、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民道德以及自卫教育等多个层面的乡村社会的整体重建运动。可以说,与整个社会(直至世界)的发展进步互为沟通、彼此协作,以开启民智为中心、对乡村社会进行的大的综合改造活动。

    在这大农村教育活动中,陶行知将乡村学校看作“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指出乡村学校不仅要培养乡村所需要的人才,也要积极参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活动。但当时乡村学校的教育内容,空洞无物,所学非所用,不仅脱离乡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且城市化倾向严重,也不能对农村社会及农民自身的急迫问题提供有效帮助,有的学生读了三四年的书,甚至不会记帐、写信。陶行知认为,乡村学校改革的开端是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即不能仅从学科体系和书本知识出发,而首先要从乡村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有无实用价值为原则标准来选择该学什么、该教什么和该做什么,并能够以实践为中心来进行教和学,“比如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也就要在田里教”。⑥生活的、有用的和实践的原则性要求,不仅改变了以书本教材为中心的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而且以农村生活为本位的大课程观由此得以确立。今天的农村学校也着手设置以本土文化资源和生活实际为基础的乡土课程、综合课程,农村学校成为改造农村社会之中心因此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

    其三,关于原则和方法。乡村教育活动的推行方法和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先实地调查研究,后具体实践、推广。如晏阳初在定县实验之前,要求以“系统的科学方法,实际调查定县一切社会情况,使我们对于农民生活、农村社会一般的与特殊的事实和问题有充分的了解与明了的认识。然后各方面的工作才能为有事实根据的设施。’,⑦黄炎培也要求对实验区首先进行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调查分析,然后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确定适合该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最佳可行性方案,以保证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该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和当地民众充分合作,“以先能授后能”,决不以盲导盲,要能以实际的生产成效来增加当地民众对改进工作的信任和参与,正所谓“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最后还要能善于总结成功经验,力求推广普及。

    二是划区实验、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重实效。乡村教育派的实验一般都是划定特定区域,因地、因人之需实施教育改进工作,力求突出地方特色,强调改进工作的实际效果;黄炎培认为,任何形式的教育和训练,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因地置宜,因材施教”。例如,为扩大农民收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徐公桥实验区,就组织农民因势利导发展花边和刺绣等传统手工业、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建立各种养殖业和种植业,这都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实际收益。既然办教育是为了借“教育的力量”,改造社会环境,那就先要“身人其中”,了解将要改造之环境中的各种待解决问题,以此为基础而办理的教育就是有效的教育,也是老百姓欢迎的教育;否则就是没有出路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愈广,生计愈窄”,白白浪费了人力财力,这在今天的教育界尤其值得警觉。

    三是以富促教、科学简化的双管齐下。什么是以富促教?乡村教育派认为,经济发展是教育得以发展的必要基础,农民生计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乡村教育的首要突破口,如陶行知所说,活的乡村教育,能够叫“荒山成林”、“痔地长五谷”。但是,要解决富民问题必须依靠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而要增加生产则必须依赖科学知识和技术,乡村教育派都非常重视这一科学普及工作。如中华职教社在徐公桥实验区内注意在农民中普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识、推行正确的耕种方法,注意推广优良品种和试用各种新式农具等。晏阳初在定县试验区成立了专门的生计教育部,一是办了两个农场,实验并推广美国引进的猪、鸡、小麦、棉花等的优良品种及先进技术;二是采取实验巡回生计训练的办法,包括生计巡回学校、表证农家(示范户)和推广训练三个方面,形成了较完整而有效的农村生产教育制度。梁漱溟甚至还提出,金融流通、引进科学技术和改进合作组织要三管齐下、同时推进,才是增加农民财富、摆脱农民贫穷的有效举措。

   四是重视乡村的社会组织制度建设。一般而言,一个社会的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制度文化的合理建设和必要支撑,对农村及至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而言,现代组织制度的建设自然也是其应有之规定和必然要求,所以,乡村教育实验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建设以现代民主、平等、合作观念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制度。梁漱溟认为,在竞争的时代,有团体的才可以胜利,没有团体的则必定失败。在山东邹平实验区,借鉴西方团体组织的长处、吸取中国历史上乡规民约制度的精神内核,他建立起以解决乡村社会种种问题、谋求乡村社会整体建设为主要目的的乡村组织新形式—乡农学校(包括村学和乡学)。其主要教育内容包括:组织农民走合作生产、经营的道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训练村民对团体生活及公共事务的注意力和参与力,培植乡村社会的民主政治习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传授农民新的科学知识,促进农村的农业改良等。但乡农学校所进行的集政治、经济、教育、自卫一体化的教育活动,还只是“规定”了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因为社会组织本身是“一个生长的东西,慢慢开展的东西,从苗芽而生长,从端倪而开展,其苗芽端倪在乡村,从乡村慢慢开展成一个大的社会”。换言之,倘若离开农民的以个体社会实践方式的积极参与和推进,乡村社会组织制度建立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实在的基础,毋庸质疑,借助教育以促成农民群体的文化自觉和行动参与则是乡村组织建设背后的涵义和依靠。

    三、历史借鉴

    从历史借鉴价值上看,以陶行知、晏阳初等为代表的乡村教育派,主要是希图借助开启民智的教育手段,开发广大农民丰富的“脑矿”,培养农村人才,寻求乡村经济、乡村教育、乡村卫生、乡村政治等全方位的现代改组,以为中国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与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思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参照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经验,当前要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有效发展,首先,要明确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整体发展的基础工程的内涵。一方面,农村教育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三个部分,涉及了农村社会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的方方面面,也涵盖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及至国际化教育等多方位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有效发展不仅决定了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影响农村社会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以及整个社会协调有序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将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农村社会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是要解决农村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这里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因此有必要先进行因地制宜地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应区域内科学可行的农村教育发展规划;其二,农村中小学校要真正确立为当地农村社会的发展培养实际人才的基本宗旨。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积极改革以升学考试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增加“绿色证书”教育及有关农村实际生活生产的内容,努力成为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改造的教育中心;其三,针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留守农民和进城农民的两大群体,积极依托农业院校以及有关的教育培训机构,因材施教、因需设施,逐步建立开放而有效的农业生产教育制度、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最终促成学习化农村社区以及农村社会终身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