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十篇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十篇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8:30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1

1食品网络营销带来的商机

正如18世纪末英国发明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引发工业革命、20世纪初弗莱明发明电子管引发微电子技术革命一样,在人类历史上,每一项重大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服务于全社会、影响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的众多领域时,毫无疑问,该项技术将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促使社会经济启动一轮爆炸性的增长.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将又一次引发一场技术革命,它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1.1网络营销概述

食品网络营销是指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以及电子支付技术,实现食品销售和提供相关服务,完成交易的方式.网络营销模式可以分为C2C和B2C两种主要模式.C2C模式是指提供个人对个人的网络购物、宣传、支付交易等电子商务形式的网络营销模式,例如,淘宝网所提供的个人开设的网店销售食品就是典型的C2C模式.B2C模式是指提供企业对个人的网络购物、营销宣传、支付交易等形式的网络营销模式.例如,中粮集团我买网等一些大中型企业开设的网络商店所提供的针对终端消费者进行食品销售的行为,也包括一些其他B2B电子交易平台(如当当网)所提供的企业对个人的网络营销形式,都属于B2C模式.此外,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团购也属于B2C模式.网络营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选择,消费者使用网络搜索信息、购买商品与服务已经深入人心,企业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依靠网络点击分析市场和获得利润已成为常态[4].新营销方式带来的变革与发展受到了众多学者和企业界前所未有的关注,网络营销已开始进入追求精准营销的新阶段,食品行业也纷纷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和食品企业在考虑如何利用网络实现有效营销、推动营销业绩增长等核心问题,一个善于运用网络营销的企业,无疑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1.2网络营销的价值

网络营销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原因是,其一,网络营销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信息受众非常广泛;其二,网络营销可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网络的使用者和终端用户数非常庞大,网络的信息传播与数据采集等已非常成熟;此外,电子支付技术已经普及,为网络营销提供了支持和坚实的基础.相对传统销售,网络营销更直观、更有效率,不仅企业拥有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平台,也使经销商和消费者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和选择.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了年度互联网统计信息,截止到2011年,我国网民已达5.13亿,手机网民达3.56亿.其中,中青年占绝大多数,而且商务类应用呈上升趋势.受互联网巨大消费人群和消费潜力吸引,一些有远见卓识的食品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网址直达功能,注册食品名进行网络营销.网络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新方法,完全可以作为企业新的赢利手段,一些企业已经很好地运用了这个方法并尝到了甜头.以北京为例,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了“庄园酒”、“庄园葡萄酒”两个通用网址.网民只要在地址栏输入中文关键词,网址栏便会显示该公司的相关信息,而且是唯一出现在网页上的公司.据称,80%的经销商是通过在地址栏输入“庄园酒”或点击搜索页面才找到锦绣大地,该公司开通庄园酒、庄园葡萄酒通用网址之后,其网站访问量急剧上升.国内著名企业五粮液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五粮液集团全资子公司)已经成功地与国内最大的跨平台博客传播网(BoLaa网)进行了战略合作,采用网络营销方式对红酒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这是知名食品企业利用网络进行的一次营销突破,并已经获得丰厚的回报.由此可知,食品网络营销最大的优点是企业能够以较低的营销费用甚至零费用进行信息查询、市场调研、完成交易全过程.网络营销给食品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最直接好处是商业成本下降[5].在美国,每笔传统交易的平均成本达到1.08美元,而通过网络,每笔交易的成本能减少到0.1美元,节约90%的成本.网络营销对于食品行业已具战略意义,和传统营销一样,网络营销也可以实现精准营销,准确地锁定目标消费者,使营销更具实效.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下,营销在经营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无论是食品企业还是其他企业,敢于革新观念、整合资源、应用新技术的企业往往能更快速发展,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墨守成规,不能接受新事物和应用新技术的企业则容易原地踏步,失去发展良机.现代食品企业要发展和壮大,网络营销是必由之路.而网络营销的开展,需要一个好的平台和一个好的市场环境.

2食品网络营销安全状况

据CnniC统计,在美国,使用网购的人群已经超过70%,而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选择网络购物的人群分别达到了53.6%和57%,而我国网络购物率仅26%[3].因此,我国在食品网络营销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目前质量监督、工商和卫生监督部门暂时无法有效地对网络所销售食品的进货渠道、储存卫生、销售渠道等进行全面监管,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食品网络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销售假冒劣质食品

网络营销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少数不良厂家提供了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构成了危害,给监管带来了困难.对于食品网络营销而言,目前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销售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这些食品没有标注生产厂家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甚至无任何标签,更无从了解所销售食品的配料表、食品添加剂等其他信息.众所周知,食品、尤其是熟食产品的安全与食品加工工人的健康状况有着紧密关系.这些因素表明,食品网络营销对消费安全是一种巨大威胁,因此,网络营销对生产厂家、监管者和消费者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传统食品销售企业相比,网络营销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实体商店.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购买食品时,既不能直接看到所购买的商品,也无法接触到食品,不能实际查看所购买食品的外包装及其应标注的相关信息,只能通过网络根据商家提供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了解商品,因而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渠道的束缚,一部分消费者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因此可能会出现某一食品因为被查出存在安全隐患而被各大超市、集贸市场等实体店全面下架,而在部分网店依然销售无阻的情况,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2.2违法销售食品

网络营销还存在违法销售进口食品等现象.低成本是网络营销的重要特点之一[3].在网络上销售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比传统实体店更具成本优势,以网络销售进口食品为例,其价格一般比实体店销售同类商品的价格低10%~25%,因此,造成少数消费者选择网络平台选购进口食品.于是,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提供进口食品销售或提供代购服务.然而,由于网络营销缩短了流通的中间环节,容易造成监管缺失.一些通过网络销售的进口食品没有中文标识或中文说明书,消费者无法获知食品的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甚至一些网络平台对产品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从而造成消费者误购、误食,危害消费者健康.

3食品网络营销安全监管难点

虽然网络营销给食品企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公平的市场,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但作为新兴的营销手段,网络营销的游戏规则与传统销售的规则不尽相同.

3.1法律依据和监管缺位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经营者必须到工商部门办《食品流通许可证》方可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然后才能进行食品销售.但目前仅对传统的实体店铺进行审核,对于食品网络销售,并没有规定必须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而且根据已有的法律、法规,食品网络销售没有规定必须强制进行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不一定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因此,缺乏对食品网络营销进行有效管理的法律与行政法规,对于通过网络进行食品销售所产生的问题,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执法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相关部门对网络食品销售进行监管变得更难、效率更低.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食品的数量一般不会很大,费用相对较低,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消费者可能会知难而退,不会采取维权措施[1].而且,进行网络营销的商店并非一定存在实体店,监管部门很难根据对传统商店的监管经验对网店进行现场监管和风险监测,甚至一些不法网店在网络上提供的地址和相关信息可能不准确、不全面,使质检、工商和卫生部门的监管和追查的难度很大甚至无法追查.

3.2信息不对称

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因为其虚拟性带来了监管困难.在实体店购买食品时,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和接触所购买的物品,而网络营销,消费者不能直接接触食品.食品网络营销的全部信息均来自于在线广告,而一些经营食品的网络平台仅在网页上提供食品的图片和价格,一般没有食品配料、使用方法等详细信息,而且不排除少数不法商家为了让所售食品更具广告效应和诱惑力,对食品的图片进行了某种处理,造成图片信息与实物相差巨大,使消费者产生错觉、甚至引起误导.目前,网络营销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而监管部门无法全面掌握网络经营者准确、全面的信息,即便已掌握的信息也没有实现完全共享,造成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监管和评估,甚至发现了食品安全风险,却难以获得网络经营者的详细信息,不利于进行网购食品的安全溯源.此外,食品的网络营销与传统店的食品销售存在一定的差异,日常监控和抽样检查更难,食品安全技术支持部门目前还不能像监管实体店一样,对网络营销开展持续、有效的风险监测,缺乏有针对性的高效监管措施和经验.对于网络营销,如何进行抽样检测、如何选择样本才更具科学性与代表性,才便于发现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4食品网络营销监管安全对策

虽然网络营销使小型企业与国际型大企业在某种程度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由于食品网络营销与传统的实体店销售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在对食品网络营销安全进行监管时,除了使用常规监管手段外,监管机构还应从监管方式、方法,甚至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食品网络营销的安全监管需求,保证消费者安全和健康.根据网络营销的特点和食品零售的特殊性,监管机构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技术监督和部门合作、建立诚信体系等多方面强化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4.1加强立法和拓宽监管

网络营销作为一项新的商务活动形式,其相关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加强和完善立法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与食品网络营销相关的法律法规.考虑到网络食品销售本身的跨地域性,食品网络销售的立法应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必要时还可以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与网络营销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实现对食品网络营销的安全监管.考虑到网络营销的特点,2010年6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正式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实现对网络商品交易及相关服务行为进行规范,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营销持续健康发展.由于该规定并没有强制要求通过网络销售和提供服务的自然人必须办理工商登记,给监管增加了难度.但国家相关部门应根据食品网络营销的实践情况,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之内,积极鼓励和倡导食品销售者积极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由经营者常住地或者经营发生地的监管机构对经营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备案,对其所经营的食品种类进行明确,并对经营者的地址、网络平台以及身份等信息进行现场核查和确认,必要时应随时实地抽查和核实.为了维护和建立网络营销的市场诚信,监管部门应第一时间将已办理过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网络营销企业的相关信息向网络平台经营者进行通报,加强监管机构与网络平台的合作,给消费者以提示,给经营者以警示.对已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网络经营企业和个人信息进行公示可以使消费者能在网络平台上了解更多的信息,若食品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备案地的工商、卫生和质检部门进行投诉,从而避免出现产品质量、售后、假冒伪劣等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使监管部门的认证标识成为维护网络经营秩序的标志.此外,鉴于网络的特殊性,对于已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和个人也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监管,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维护食品流通许可标识的权威和公信力,促使食品网络营销平台经营者自觉到监管部门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使网络经营者主动接受监管.

4.2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

加强与网络平台经营者的合作,加强网络平台对网店经营者的制约机制,监管机构应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对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方的义务在操作层面进行细化,明确网络交易平台方在食品网络营销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网络平台经营者应积极协助监管部门,及时在交易平台提示和预警信息[1].同时,参照实体商店的常规做法,对正在销售的相同或类似的食品提醒和监督经营者进行下架,并对其他问题进行详细检查,对不采取相应措施的网络经营者采取关闭或注销网络商店等制裁措施.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对不安全食品的销售主体进行行政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若发现销售三无食品或违法销售进口食品等情况,应要求网络平台对经营者进行即时纠正和清查.同时,还应杜绝被清理食品又到其他平台再进行销售的可能.监管机构应与网络平台建立食品网络营销安全“黑名单”,将销售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商家列入黑名单之中,凡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对其实行规定时限的市场禁入.同时,还应将不安全食品的名称列入“食品安全风险名单”,并在各交易平台公布企业黑名单和食品安全风险名单,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消除不安全食品带来的危害.

4.3加强技术监管

食品安全技术监管是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重要方法,针对食品的网络营销的新特点,技术部门应借鉴对传统实体店的监管经验,对食品网络营销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监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之间的技术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在网络平台方的积极配合下,及时整顿或取缔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的网店经营者.进一步探索食品网络营销风险监测形式和抽样方法,加强技术监管的作用.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抽样检测是监管机构宏观掌控食品安全状况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机制、加强风险监测体系,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食品网络营销与传统销售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使抽检的样品更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更加真实地反映网络营销的安全状况,技术部门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抽样检测.从统计学讲,监测抽检是一种无偏性的抽检,是指对网络营销的食品进行动态随机抽样,通过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添加剂等信息进行监测,开展风险评估分析,制定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操作指南、评估方法、监管法律等工作.随着食品网络销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对传统实体店进行食品抽样监测一样,对网络营销的抽检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快消品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在人们的购买力逐渐提升的基础上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如何做好快消食品渠道管理对于快消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从当前快消食品渠道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快消品渠道管理策略。

【关键词】

快消食品;渠道;管理;策略

0引言

从快速消费品的实际销售情况来看,快消食品的销售渠道对于企业的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能够有效的管理快消食品销售渠道,就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消耗实现食品销售,并获得最大的销售利益。快消食品渠道管理对于企业本身的盈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等有很大帮助,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快消食品的渠道管理是快消食品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文对快消食品的渠道分析与管理对于快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快消食品渠道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产品的销售来讲,销售渠道是实现销售利润的重要途径,快消食品亦是如此。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哪一家快消食品企业不都希望可以拥有有利的销售渠道。但是从我国快消食品的发展现状来看,快消食品市场环境中包含了很多的不稳定性因素,出现了诸如营销体系多级化发展,供应链效率较低,地区限制等各种阻碍快消食品顺利发展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快消食品渠道建设与管理。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企业每年有超过l.3万亿元用于终端建设与管理,消费品企业每年用于终端的投入大约为其总投入的五分之一。因此,从快速消费品企业来讲,如何降低终端渠道建设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是当前很多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国家为规范快消食品市场需要做出的努力。

2快消食品渠道管理策略

2.1减少快消食品渠道冲突,完善渠道管理

快消食品销售与其渠道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为做好渠道管理工作,应当对产品的销售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对于不同地区的服务人员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安排,严格控制快消食品跨区域销售,认真仔细核对发货去向登记,打击串货现象,从而在较少或是避免渠道冲突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

2.2提升终端零售商服务水平,树立企业品牌

因为快消食品在功能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消费者在进行具体选择食品时,会受到品牌的影响比较大,加之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一般消费者为了更好的保障生活质量,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产品。由此可以看出,品牌在快消食品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而零售终端作为企业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终端服务水平与质量是影响产品品牌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产品的形象。因此,快消食品企业应当加强对零售终端服务人员的培训,让其能够在更好的认识产品本身的基础上,提高销售技能技巧与服务质量,从而为企业品牌效益做出贡献,为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不断努力。关于如何实现零售终端管理的优化,笔者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城市市场渠道扁平化,也就是说在每个城市设立办事处,不同的终端都由销售部及区域人员直接掌控,节约经销商从中提取的利润,将其用于提升终端服务水平。

其次,县级市场设立总经销,通过总经销商对县内及县所管辖的乡镇门店进行管理,从而更加及时的处理这一区域范围内营销问题。另外,这一区域内的所有货品由其所属的城市办事处提供,这样又大大加快了供货速度。

最后,处理好门店合并与费用投人比例问题。对于a类店及B类店可以加大费用投入,因为他们可以作为快消形象店,对于产品销售有着较大的积极影响,而对于C类门店则可以适当的进行合并管理,因为这类门店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在产品销售中的消极影响相对较大,不利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因此这类门店可以依据投人产出比及消费者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合并,从而减少终端渠道管理费用,将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此外,对于实力不够雄厚地区,可以通过增加驻场导购人员数量等方式加强终端拦截力度,从而不断提升门店的出货能力,使快消食品市场整体上均衡发展。

2.3构建快消食品销售网络渠道

在推动快消食品市场稳定发展的因素中,最主要的三个主体就企业、经销商与消费者。如何实现这三者的有效沟通,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是当前快消食品发展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快消食品销售渠道并未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产品之间的交通和沟通往往是单纯的依靠其在通过程中的联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普及,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新的力量,快消食品企业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通过构建网络销售渠道,搭建企业、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协助下,企业可以很快的获得消费者需求,并由经销商将产品运输给消费者,这样既方便了消费者,又降低了企业的渠道管理成本,同时与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尝试进行网络直销,选择合适的网络商、经销商,紧跟网络消费潮流,扩大分销范围。计算机网络作为当前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交流工具,快消食品企业销售渠道的网络化必然会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支持,同时网络互动平台能够更加及时的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根据消费者喜好与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制定适合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和设计计划,并由此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从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4完善退出机制,寻找合理退出渠道

从快消食品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退出机制对于其生产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新产品都有其存在的周期,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快消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现在快消食品的更新速度十分快,产品一旦走进市场,并开始流通,就意味着将有其他新的产品将其取代,就要考虑产品的退出渠道。在具体选择退出渠道时,应当注意要比现在成本的销售渠道低,当水平性或垂直性冲突没有办法更好的解决时,退出就是最好的办法。

3结论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快消食品市场也表现出不断繁荣的趋势。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快消食品企业销售渠道管理依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因此,文章主要从四方面分析了提升快消食品渠道管理的策略,望能够为快消食品企业渠道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盛琦.娃哈哈营销渠道模式优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12

[2]李立锐.零售卖场扩张视角下的快消品经销商赢利模式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10

[3]刘从军;李红辉.快消品销售渠道及终端管理对农化产品营销的启示[D].中国商贸.2011-03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网购食品安全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互联网+”食品销售造就了欣欣向荣的网络市场交易。然而由于网络交易具有跨地域、虚拟性、隐秘性、多样化等特点,传统的市场监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购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互联网的销售监管必须运用互联网的手段来解决,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应借鉴“开放、共享、平等、协作”的互联网精神,转变监管思路,充分运用网络及it技术手段,创新互联网监管方式,让“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实现高效有力的网络食品监管工作。

二、互联网思维

综观学界对互联网思维的论述,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互联网思维即开放、共享、平等、协作。[1][2][3][4]

“开放”意味着包容、没有门槛、没有时间界限、没有地域界限。互联网的通讯协议是开放的,任何机构或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互联网的接入是全天候的,连接范围是世界性的,通过互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停地进行信息的传播,互联网的开放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物理时空的开放,还体现在思维空间的开放上,不同行业、不同经历、不同地方的人可以就某一共同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突破思维的边界。

“共享”意味着分享、免费、普惠。共享精神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美国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科学家为了共享研究资料,建立了最早的局域网,即互联网的雏形,后来随着对商业机构开放,扩大为现在的广域网。一些重要的互联网应用也是基于共享的需求建立的,如Youtube、Yahoo等。由于虚拟资源几乎近于零的边际成本,从共享精神又衍生出免费、普惠的精神内涵。以免费的模式吸引用户,通过激发用户其他的需求产生赢利,达到各方普惠共赢的效果。

“平等”意味着去中心、去等级、去权威。互联网是一个网状的结构,各节点以水平方式相互联结,彼此地位相等,没有中心节点,打破了以往的金字塔式层级结构造成的等级定位或者孤立隔阂。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以一种开放模式和平等姿态进行信息交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网络里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最能体现“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网上的人们放弃自己现实中的属性和标签,以平等的身份成为网络中的一员。

“协作”意味着互动、模块化、极致化和优势互补。网上的节点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并可以实现在线的信息交流的实时互动和协作。互联网的应用以模块化为特征,摒弃大而全,追求小而精,针对某一特定的需求做出解决方案,并力求完美,追求极致的效果。在模块化基础上,依托互联网强大的连接和互动功能,将各个优势模块整合起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博采众长、强强联合,从而高效率地构建一个优秀的大系统。

三、互联网食品销售安全问题

(一)市场主体复杂,变化快

网络食品销售方式要模式较多,而且不断有新的交易模式出现。[5]网络食品市场交易方式主要是食品销售经营主体与消费者依托网络销售平台或论坛等进行交易的方式,它又可以分为线上经营和线下经营两种模式。线上经营模式,是买家与卖家不需要见面,在网上即完成整个交易过程,例如淘宝、易趣、快乐购官网等。该种方式的经营主体数量最多,地域分布也很广,因无实体店铺,无需营业证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等正规手续,商家店铺可以自由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对其进行监管也最为困难。线下经营模式,是需要买家与卖家先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联系,然后在现实中见面完成整个交易,如赶集网以及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美团外卖”等等。这种方式的经营主体虽然没有第一种数量多,但绝大部分也没有营业证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等正规手续,也没有实际经营地点,部分虽有固定经营地址,但大部分都租用住宅房,地点相对隐蔽,经营户的经营流动性很大,所以对其监管也有一定困难。

近年网络食品交易形式和规模变化迅速,新的交易形式不断形成。例如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的食品交易近来刚出现,也占据了一定的销售份额。熟人之间的交易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其安全监管无法触及。随着跨境支付的完善,食品海淘正处在发展期,消费者出于对国内食品质量的担忧,或者对国外食品功能的追捧,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或者个人代购的方式购买国外的食品,这些境外的食品的检验检疫缺失。

(二)市场准入审核不严

2015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从事食品销售应当依法取得许可;第六十二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但事实上,由于法律实施的滞后,网上食品交易尚未被食品安全行政监管部门列入监管范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未曾专门针对网上食品经营者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资质证明。网上食品经营者除部分具有实体店铺原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外,其余网上食品交易经营者均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资质证明,网上食品交易普遍处于无证经营状态。[6]网上食品经营者只要在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上实名认证注册账号后便可进行网上经营食品。食品网络经营市场准入的审核缺失导致了《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经营者要求的管理制度、贮存场所及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具体监管措施形同虚设。

(三)监管力量及手段跟不上

目前,食品安全执法手段大多还是旧式的、低端的监管手段,广大执法队伍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主要是靠视觉的直接辩识和触觉的直接感受,靠人的随机抽查完成监管检查,现代化的检测技术或设备的支撑尚不普及,缺乏自动筛查事先定位可疑目标,抽检存在盲目性。[7]这种监管方式往往导致对某项食品的检诵枰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覆盖面小,效率低下。另外对于网络食品监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现有的监管人员的知识能力在新的交易形式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四)执法不规范,不严格

在我国,流通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没有形成执法规范、处罚有力、制裁统一的执法体系和执法制度。[8]流通领域食品的监管执法并不严格,没有做到执法必严,更没有做到违法必究。食品监管部门对一个案件的处理由办案人全盘负责,包括执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处罚的执行、案件的移交、财物的没收和销毁以及违法窝点的取缔等流程全部由相同办案人负责,处置随意性大,同时受到多方因素的干扰,自由裁量权被滥用。因此,执法没有形成普遍的威慑力,处罚也没有触及违法者的根本利益。网络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涉及多个地域,难以确定管辖机构,容易互相推诿。

四、以互联网思维监管网络销售食品的安全

(一)以开放的思维监管食品互联网销售

1.信息公开、透明

网络信息公开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大,这是互联网得天独厚的优势。网购食品公开和透明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使其方便地获取真实、全面的相关信息。在网购食品页面应公开经营者的许可信息,并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标签、说明书”的标注规定,充分公开食品的规格、含量、成分、生产者、保质期、产品标准、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等信息。另外有关该食品的抽检情况、经营者的信用记录等官方信息也应公开,由第三方平台在网页的固定位置嵌入显示,防止经营者掩盖不良记录。

2.实现跨地域、全天候的监管

网络购物的突出优点是全天候、跨地域、方便快捷。为适应网购食品的特点,我们的监管也应做到虚实结合、全天候、跨地域。监管部门应设立网络投诉平台,全天候接受消费者的投诉及咨询,实现投诉维权方便快捷。

传统的食品监管的管辖权是以具体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发生地来确定划分的。考虑网上食品交易的实际情况及其网络属性,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通常不在相同的地域。如果由消费者转到生产经营者所在地的监管部门进行投诉是极不方便的,会引起维权成本的增加而使消费者放弃维权,使问题食品逍遥法外。因此网购食品的管监管应由消费者所在地的监管部门首次处置,通过跨地域合作监管机制协同处置,免去消费者维权时异地奔波之苦。

3.吸收多方力量协同监管,实行多方共治

食品的安全监管涉及面巨大,行政监管部门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协同监管,形成人民战争之势,让食品违法行为得到充分曝光并进行严厉处罚,使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食品网购第三方平台、消费者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风险监测机构、行业协会、信用评估机构、保险公司、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机构都应进入网购食品安全监管的队伍中,如果这些部门打通了,互联了,力量就强大了。

(二)以共享的思维监管食品互联网销售

1.信息共享

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数据信息的共享利用。由每种信息的主管部门授权其他机构通过数据接口共享相关信息,例如: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日常抽检结果、违法行为查处、信用评级等由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商品信息、合格证信息、批号等由食品生产厂家提供;安全风险预警由食品风险监测机构提供;商品使用评价信息由消费者提供;食品生产标准由国家标准局提供等等。建立一站式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统一食品安全信息,提供上述所有食品相关信息查询的入口,提供特殊食品追溯信息,提供适合消费者学习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等。一站式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有助于公众获得权威、准确的信息,曝光问题食品,在发生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时及时应对措施,避免社会恐慌情绪。

2.资源共享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需要食品安全风险、食品生产标准、检验检测能力、专家队伍等资源的帮助,利用互联网公开这些资源信息,并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共享,将大大提高资源运转效率,提高网购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

3.经验共享

由于网购食品的安全问题形式多样,而且变化迅速,安全监管的手段和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摸索。执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及判罚案例是宝贵的财富,应在全国各系统的监管部门中共享利用,供广大执法者借鉴使用,共同提高监管水平。

4.效益共享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益将由全社会共享,不仅消费者能在网上买到放心的安全食品,而且将促使食品产业不断提高生产加工工艺,制造出更健康更安全的产品,从而提高整个食品行业的竞争力。

(三)以平等的思维监管食品互联网销售

1.渠道平等、商家平等,尺度统一

所谓渠道平等,是指网络食品交易与线下食品交易只是交易形式的不同,对两者的安全监管要求应该是平等对待的,不能因为其形式新或交易量小而对其安全问题视而不见。相反监管部门对于新的交易市场应投入更多的力量,及时跟进市场发展,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所谓商家平等,是指从事食品经营的主体无论是线下的实体店铺还是网络的虚拟店铺,均应在硬件条件、人员资质等方面满足《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将线上线下的食品经营者全部纳入到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一视同仁,平等地进行事前、事中及或事后的监管。

所谓尺度统一,是指执行流通安全监管过程中,对不同的经营主体、不同的交易形式、不同的第三方平台均应遵循相同的安全标准及准入条件,在违法处罚时也应遵循相同的尺度。不能因为网络交易形式而降低监管标准、减轻处罚力度。

2.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平等

食品安全需要监管制度,那么监管者自身同样需要有督察制度,才能保证执法的公正、高效和主动。当前我国对流通领域食品监管的督察还未全面铺开,没有建立长效的督察制度,市场监管部门具有天然的惰性,主动发现和处理纠纷的动力缺乏,大多以被动解决消费者投诉或者被媒体曝光后不得已才解决。督察是对执法者的鞭策,是执法的强化剂,是对执法者的压力,而压力往往能产生动力。对网络食品安全监管而言,其监管的力度普遍不足,严重滞后,应本着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平等的精神,增设督察制度,定期考核监管成效,对监管失职追究责任,这样才能激发执法者的主动性。科学的监督制度在约束执法行为同时又不妨碍执法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充分发挥作用。监督机制也是有力的指导,可以纠正执法的偏向,使网络交易的食品监管驶入正轨。

(四)以协作的思维监管食品互联网销售

1.吸收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网络食品市场的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无法有效地实施,必须吸收社会各方的力量,打破壁垒,团结协作。[9]网络第三方平台作为食品网购的场所,应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承担准入核查、信息披露核查、投诉处理、违法行为报告、经营者教育等义务;食品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指导、自我规范作用,引导业内企业自律诚信生产经营;公安部的个人征信系统应将食品领域的违法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进行公开;保险公司应设立食品安全险,对消费者因食品安全引起的损失进行救济赔偿;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共享检测资源,不断提高检测技术,做好食品安全评价;农业部和卫生部应和市场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沟通,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社会媒体应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及时报道食品安全风险,宣传食品安全常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行政监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承担协调各方力量的职能。

2.建立举报网络,全国执法联动

应依靠市场自发调节、通过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让不安全的食品无法生存,这种自下而上的市场管理模式不仅可达到理想的效果,还节约了社会成本。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是重要的途径,应鼓励消费者、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业协会、媒体和志愿者提供食品安全隐患和违法线索,动员社会各方参与食品安全工作。但是如果遇到举报维权的流程复杂、操作不便、问题解决不满意、维权者安全保护不足等情况,大家就会打消维权的念头,放弃维权的机会和权利。为适应网络食品交易在线、跨地域、全天候的特点,举报投诉也应增加网络在线形式,建立全国消费者服务中心,改变以往单一由经营者所在地执法机关管辖的办法,可由投诉者所在地执法机关接受投诉并首问负责,建立市场监管部门的跨部门合作,全国联动执法,使网购食品消费者在当地就能进行方便快捷的投诉并获得快速合理的解决,对有效的举报进行奖励,进一步调动举报者的积极性。

3.行政监管与司法执行有效结合

网络食品安全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日常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查处一般违法行为。然而令监管部门感到困难的是处罚决定往往得不到有效履行,因此需要法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实行强制执行,以此树立法律的权威,震慑违法者使其不敢再犯。对危害食品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应由行政监管部门移送至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政监管没有司法机构的坚强后盾,必然会底气不足,缺乏威信。只有司法执行和行政监管有效结合,形成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的立体组合拳,才能捍卫法律的尊严,最大限度减少食品违法行为的发生。

4.技术支持机构与市场监管部门合作

网络市场交易依托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技术的更新发展非常迅速,网络食品市场的形式变化也相当快,这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说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现有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人员缺乏相应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缺乏对网上食品交易模式、行业经营现状的了解,无法胜任网络市场的监管工作。鉴于既具有互联网信息技术知识又熟悉市场监管的人员稀缺,目前较为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抽调这部分复合人才在国家层面组建食品网络监管技术支持机构,监控网络食品市场的安全风险,研究食品安全网络监管技术,对各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地方执法人员,逐步提高现有执法者的网络执法能力。

5.建立办案系统平台,办案各环节分工合作

为规范办案流程,防止腐败和人情,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保证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的处理透明、公正、客观和规范,应建立办案系统平台,所有处理流程均实时上传,立案、调查、检测、案件定性、行政处罚、强制措施、销案等环节均实行模块化分割,由系统平台匿名调度,随机指定不同的人员办理,各环节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食品案件的查处。这种办案模式将有效制约行政监管部门的执法随意性,避免人为操控案件处置,便于对办案人员进行监督及责任追究,在行政监管部门内部形成风清气正的办案环境。

五、结语

互联网食品交易是一个新兴的交易形式,是近十年来才得以迅猛发展。我国的食品交易主体复杂,数量庞杂,安全问题存在较多,监管难度相当大。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整体上比较弱,但是就互联网交易形式而言,大家却处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因此笔者认为:在互联网监管方面,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完全可以凭借互联网及it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先进手段,以互联网思维实施监管举措,将网络食品交易的治理作为整个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力抓手,让网络市场率先成为安全食品的阵地,不安全的食品在网络上无处遁形,从而带动整个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启恒.互联网精神[J].科学与社学,2013,3(4):1-13+42.

[2]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陈光锋.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雷军.互联网精神应与传统产业结合[n].人民邮电,2014-10-27(5).

[5]楼一.网络交易中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3.

[6]王小萱.加强网购食品安全监管,打造互联网食品的安全体系[n].中国食品报,2015-3-16(3).

[7]陆明德.实现网络监管履职到位的内在瓶颈及对策建议[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0(3),48-51.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4

中国网上药店理事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医药B2C(商家对顾客: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全年规模达十多亿元。分析者认为,不管反对还是支持,网购成为时代消费新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对其网络销售,政府应进行正确引导和建立规范制度,而非因噎废食,将其劝退。

网上售药陷阱多

李国庆在谈到网上非法售药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害时表示,“我们有平时的日常监测数据,也有许多的案例来证明这个问题。”

翻看相关投诉、纠纷和报道,可以发现,网络售药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广东省消委会曾经接到这样一则投诉。深圳的曾女士在一个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物研究中心的网站上看到他们有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特效药物,承诺一次性治愈,三个疗程包治好,无效退款。而后,曾女士便根据该网提供的咨询热线电话去电咨询,得到了对方对承诺的确认,于是汇去了2214元,购买了三个疗程的药物,对方又赠送了一个疗程,共计寄来了四个疗程药物。曾女士按照说明给孩子服用了10天后,去电该中心询问为何服用后症状没有改善,对方回答,要服用一定时间后药物才会慢慢起作用。可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仍然无效,只好又去电询问,对方又说,“每个人吸收都不一样,服用完四个疗程后再看看。”曾女士让孩子服用完四个疗程,可还是没有效果。曾女士去电要求退款,对方说三天内答复,可曾女士一直等不到对方的答复,再去电,对方说,退款不可能,可以继续用药。曾女士无奈,只好投诉到广东省消委会。

就在最近,有网民反映,用办公电脑点击某知名门户网站首页上的“痛风-风湿-医学大绝招”链接,跳出的是康路网,而用个人电脑点击后,则跳出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风湿骨病研究总院”的网页。该网宣称是“卫生部、商务部、食药监局联合督办”,其专家团队包括中科院院士刘启华等,研制的是“全球唯一彻底治愈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但实际上,中国科学院的网站查询不到名为“刘启华”的院士,网站提供的验证链接网页也是假冒的。

网上售药花样翻新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查封了1677家出售假药、不合格药品的网上药店,部分药店受到监管警告。李国庆引述有关信息表示,在药品监管领域,不管是业内还是业外都知道,FDa以监管严格著称,是公认的全世界药品监管机构的样本和标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网上售药问题也严重到如此地步。”李国庆介绍说,这1677家网站之中97%的网站存在不规范行为。李国庆表示,英国的药品监管机构牵头在全球成立了—个加强网上售药监管的联盟,全世界有80个国家加入,联盟调查分析的结论是网上售药80%都是有问题的。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监管部门是鼓励网上售药的,尽管这句话媒体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还是想重复这句话,网上非法售药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害,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李国庆如是说。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也指出,现在因为网站的无国界性和隐蔽性,给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几个部门联手打击非法行为。

网络售药存在哪些问题?李国庆总结指出,总体上来说网上非法药品信息、夸大宣传、夸大疗效等是目前网络售药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如今,网站非法药品信息,夸大宣传、夸大疗效等现象非常突出,把一个不是药的说成是药,甚至说是神药;还有一些合法的网站违规销售药品,售卖不该销售的药,如处方药等,按照有关规定,网站只能出售非处方药;又或者,把本来只能销售给医疗机构的药销售给个人等不规范行为;卖假药也是非法网络售药中的一大手段,这几年破获的很多假药案里,本来往这些假药进入正常的实体的流通渠道是很困难的,进入医院和经营企业虽然也有但是相对是比较困难的,网络就成了这些假药的主要销售渠道。

李国庆谈到,在网上除了卖假药的还有买假药的,一些人家里有过期的药品,一些不法分子买了以后换个包装,再倒卖出去。他还指出,非法网络售药形式多变,有一些是通过专业的网站,有的就是在论坛里面留一句话:“想买什么药吗?我这儿有请和我联系”,甚至留下手机号或者是QQ号等,花样翻新,不断变化。

药品网上买卖该不该废止?

网络药品交易问题不断,监管部门就不鼓励网上售药,甚至要对其劝退吗?“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对于药品监管司负责人李国庆的看法,著名网上售药网站健客网的Ceo苏展提出异议。在他看来,“电子商务发展是一种随着科技发展而难以抵挡的时代潮流,售药网站就跟阿里巴巴、淘宝这些卖平常商品的网站一样,淘宝刚出来的时候也有不少反对声音,可如今,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已逐渐发展成熟,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

所以苏展认为,面对目前混乱的市场,政府应该花心思在如何适应、管理、引导,建立起良好规范上面。

网络药店具有多方面优势,难被取代。苏展指出,首要优势当然是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就能买药;其次是便宜,考虑到实体店租金等因素,网络药店平均下来能比实体药店便宜20%到30%。苏展还特别提出“网络药店买药更安全”的观点,“在正规的网店上购买,往往能留下准确的购买信息或者票据,出了问题也有据可查。”金象网副总经理罗玲也指出,网上购药与网上购买其他东西一样,是一种购物习惯。

网上药店的用户群体是特定的,这部分用户的购物习惯是已经被养成的,因此网上购药对他们而言更为方便,另外正规网上药店的品类与实体药店的品类相比更多更全。

网络售药环境的净化需要政府的介入,加强监管、正确引导。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两打两建”就是一个重要举措。“我们这次把网上售药作为这次‘两打两建’行动的一个突出问题和一个重点内容来加以解决。”李国庆指出,本次专项整治最大的特色是一边“打”一边“建”,在打击的同时要建立起新的规范。“打”是突出问题,解决了这些突出问题以后实现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秩序;“建”就是找出漏洞把握规律,形成制度、形成规范。

网上买药认准“两证”

国家食药监总局提醒,网上售药的网站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才能开展药品销售。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5

一、工作目标

(一)开展生产经营兴奋剂(指兴奋剂目录所列的物质、原料药及单方制剂,见附件)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做到无非法生产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行为,无非法批发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行为,无非法零售除胰蛋素外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行为,无非法进出口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行为,净化兴奋剂市场,为北京奥运创造良好的竞赛环境。

(二)通过专项治理,推动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兴奋剂生产经营秩序,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维护公众用药安全。

二、工作措施

以县内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及互联网站为重点对象,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为重点品种,在全县范围内对违法经营兴奋剂的行为进行彻底治理。

(一)规范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市场经营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购销渠道,规范经营秩序,严肃查处药品批发企业超范围经营、不按照规定渠道经营以及药品零售企业违法经营除胰岛素外的其他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行为;在对化工类销售企业的重点清查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提供企业名单,并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同开展检查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检查研判意见,依法严肃查处非法销售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行为。

(二)严肃查处通过互联网非法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销售信息和网上非法销售行为。公安部门负责对县内互联网站进行监测,依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研判意见,及时查处县内非法销售兴奋剂的网站。

(三)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案件。对发现的违法生产经营线索,食品药品监管、体育部门要会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及时查实、依法处理,并追根溯源,深入打击,重大案件由公安部门组织查处。对利用互联网网站违法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销售信息的,公安部门要及时将相关互联网站注册信息通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深挖源头,依法查处相关企业和个人。

(四)规范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以外的其他兴奋剂市场经营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对药品零售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禁止销售除胰岛素以外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按药品分类管理的要求,严格凭处方销售胰岛素以及允许在零售药店销售的其他兴奋剂,监督按规定标注“运动员慎用”(包括兴奋剂及含兴奋剂的复方制剂)。

三、实施步骤

专项治理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全面治理阶段(**年4月29日至5月29日)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全面部署,密切配合,集中力量对本行政区域内兴奋剂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及时查处严重违法生产经营的重大案件。要对生产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不留死角,依法处理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公安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县内网站进行监测,依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研判意见,依法查处非法销售兴奋剂信息的网站。要求县内重点门户网站和主要电子商务网站建立自查制度,不得兴奋剂销售信息,有效防范单位或个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非法销售兴奋剂。

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兴奋剂药品临床使用的监督管理,组织指导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反兴奋剂条例》及有关规定,做到对症施治,合理用药。

(二)重点督查阶段(5月30日至7月29日)

县政府组织食品药品监管、体育、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对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县文广局(体育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县工商局负责对药品市场进行明查暗访。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对重大案件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并会同县公安局、县工商局等部门及时督查督办,追踪深查,严肃处理,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三)巩固提高阶段(7月30日至9月30日)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兴奋剂专项治理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兴奋剂治理成效。县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积极应对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兴奋剂突发事件,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品种、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巩固治理成果,严防违法生产销售行为反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大足县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工商局、县文广局(体育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电话:43780058,传真:43722457),负责协调处理日常工作。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兴奋剂专项治理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统筹部署,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于**年5月25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力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二)建立机制,形成合力。建立联络员会议机制,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工商局、县文广局(体育局)等部门要分别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专项治理工作的协调和联络。每半个月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研究解决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明查暗访,及时发现非法生产经营兴奋剂行为。有关部门发现非法生产经营兴奋剂行为和网上相关信息后,要及时通报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体育部门,并逐级上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体育部门要会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时查处违法案件,并将结果逐级上报。建立财政保障机制,财政要对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予以经费支持。

(三)严厉打击,从严惩处。专项治理期间,对违法生产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行为,要依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查封、扣押有关产品、违法生产使用的原辅料及工具设备,查封有关生产经营场所;未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生产企业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批发企业违法经营的,以及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违法生产经营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特别规定》予以罚款并没收违法经营药品,对情节严重的,要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照。药品零售企业违法经营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特别规定》予以罚款并没收违法经营药品,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违法生产经营或进出口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6

一、扎实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努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一)扎实开展执法行动。一要以春耕、夏播、秋种为重要时节,以种子、肥料、农药为重点品种,突出重点地区,认真组织“春季打假百日行动”和“肥料打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防止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各地全年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不少于2次;二要强化市场巡查,要依据农资市场巡查规范要求,认真开展巡查工作,努力维护市场秩序。各地巡查频率应做到农忙季节每月巡查两次、平时每月巡查一次;三要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努力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各地对案值达5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案件要上报市局备案。

(二)全面清查农资经营主体资格。一要结合年检验照工作,对辖区内所有农资经营主体资格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坚决纠正虚假的连锁经营、加盟经营、许可经营等违规行为;二要强化监管,依法规范农资经营者主体资格,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或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三要建立和完善辖区农资经营主体动态“经济户口”档案,及时对网格化监管系统中的农资经营主体进行调整,确保网格化监管系统中农资经营主体数据完整准确。

(三)积极稳妥地做好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一要按照分级管理、自行抽检、统一上报、统一公示的原则组织开展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各地全年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不少于2次;二要依照法定程序和相关规定组织开展监测,各地组织定向监测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监测品种,要精心选择检验机构,要依照法定程序和工作规范开展监测,同时,要依规处理检验不合格的农资产品,确保监测工作公平、公正、合法。

(四)做好农资经营者自律工作。一要严格按照《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指导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等自律制度,督促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二要严格依法规范,对检查发现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经督促指导仍未整改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做到“查处一起,规范一片”,力求使经营者全面履行法定义务。

二、认真履行集贸市场规范职责,努力营造良好集贸市场购物环境。

一要规范集贸市场证照管理。要求符合办照条件的经营者必须办理营业执照,并做到统一规范悬挂营业执照,实现持照经营、悬照经营;二要规范集贸市场经营行为。要加强集贸市场行为监管,市场内应做到无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强买强卖、骗买骗卖、克斤扣两等欺诈宰客现象,无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现象,无假冒伪劣商品及国家明令禁止上市的商品,严格执行“限塑令”;三要强化集贸市场安全监管。要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强化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所有上市销售食品必须符合法定要求,肉禽经营户必须每天公示检疫票据、建立肉禽经营台账,要指导市场物业单位做好安全防火,坚决消除火灾隐患;四要履行集贸市场指导职责。要依据法定要求和政府交办的文明市场创建任务,指导市场物业单位做好划行规市、卫生保洁、安全防火、秩序维护等工作,要督促集贸市场在出口处设置公平秤,并公布市场商品价格信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五要开展文明诚信集贸市场创建。要按照总局、省局关于创建诚信市场工作要求和市文明委的部署,指导集贸市场开展文明诚信集贸市场争创活动,要督促市场物业单位与经营者签订文明诚信经营责任书,组织开展好“文明经营户”评比活动。

三、扎实推进信息化监管手段运用,努力提升监管效能。

(一)规范运用农资“票证通”监管系统。一要规范运用。各地要以全市工商系统农资“票证通”系统推进会为契机,全面指导已用农资“票证通”系统的批发户按操作规程规范运用,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二要强力推进。各地要加强市场巡查,检查农资经营户索票索证情况,利用“倒逼”方式促批发户规范运用农资“票证通”监管系统;三要努力实现四个100%目标。即农资“票证通”系统100%覆盖农资批发户,农资批发户100%开具“票证通”单据,零售户100%索取“票证通”单据,批发户上传的证件信息准确率达100%。

(二)充分运用信用分类监管系统。一要规范采集信息。各地要按照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系统规定的市场22项基本指标,采集好信息并规范录入信用分类监管系统;二要规范认定等级。各地要按照商品交易市场信息等级认定规则,认真对商品交易市场进行信用等级认定,各地商品交易市场信用等级认定应占辖区市场数的80%以上。

(三)用好用活网格化监管系统。一要全面使用。各地要按照省局和市局相应文件部署,合理划分监管网格,及时调整系统中网格责任人,力求使网格责任人全面、规范、准确地运用网格化监管系统;二要严格“痕迹”管理。各地要严格按照网格化监管系统记录规范要求,规范网格责任人记录行为,力求实现通过记录“痕迹”,再现网格责任人实际履职情况,力求解决巡而不查、查而不纠、纠而不记等问题,切实提高市场巡查效能。

四、积极探索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方法,努力拓展市场监管新领域。

(一)加强网络经营主体监管。一要全面加强对网络经营主体的备案工作。各地对已备案的经营主体,应当在其网站主页面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网页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信息或其营业执照信息的电子链接标识;二要强化网上巡查。各地要安排专业执法人员开展网上巡查,要将本地的各大经营性网站纳入日常巡查范围,并实行定期网络巡查。

(二)积极探索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方法。一要加强学习。各地要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及网络监管作为年度学习重要内容,着力培养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人才;二要拓宽监管领域。各地要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应本地特点的网络商品交易的监管方法,努力拓展市场监管领域;三要积极受理网络交易投诉。各地要大力推进12315进网络,及时受理消费投诉举报,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让消费者在遇到网络消费纠纷时“投诉有门、追偿有主”。

(三)努力查办网上违法案件。一要准确掌握网络案件查处方法。各地要组织专门执法人员,研究网络案件证据的提取和固定、法律法规的正确运用等网络案件查处规范,探索网络案件查处的方式方法;二要明确网络案件目标。根据省局要求,今年全市查处网络案件目标任务至少10件,具体目标任务分解为:市局市场规范管理局、至少各2件,石至少各1件。

五、依法开展品牌汽车市场治理,努力规范汽车市场经营秩序。

一要建立品牌汽车销售主体资格核查制度。要认真执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品牌汽车销售主体资格核查制度,对未经授权和未经国家工商总局备案的,不得核准经营品牌汽车。要结合日常监管建立健全汽车销售及服务市场主体数据库,严格取缔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努力规范市场经营主体;二要建立汽车销售格式条款合同检查制度。要依据《省合同监督条例》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汽车销售格式条款合同有关内容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反规定的格式条款,应当书面通知经营者予以修改,并对修改后的格式条款进行备案,彻底戒除霸王条款;三要强化日常监管落实岗位责任。要将辖区内的汽车销售纳入责任区监管,明确职责,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巡点突出“五查”,即查主体资格、查公示内容、查销售合同、查广告宣传、查制度落实情况。

六、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活农作用,努力促进经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示范大户。要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活农作用,培养发展农村经纪人示范大户,帮助其完善经纪网络、营销模式,组建自我服务合作组织,引导经纪人示范户以大带小、以点带面;二要积极引导经纪人树立品牌意识。要积极引导农村经纪人提高品牌意识,鼓励经纪人注册服务商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展农产品市场,充分发挥其在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三要认真组织开展经纪人专项整治工作。要按照《经纪人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辖区内经纪人基本情况作进一步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并掌握经纪人现状,建立经纪人管理制度,加强经纪行业自律,规范经纪人经营行为。要坚决查处无照及超范围经营、利用虚假信息骗取中介费、采取欺诈手段损害当事人利益、通过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方式承揽业务等违法违规经纪行为,努力规范经纪市场。

七、扎实开展肉类市场监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一要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各地应要求猪肉经营者必须有固定经营场所,必须持照经营;二要建立经营制度。各地要督促经营猪肉的市场和超市实行市场业主责任制,要指导肉食品经营户建立肉食品准入制度、猪肉经营挂牌公示制度、不合格猪肉退市制度、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等四项监督制度;三要加大执法力度。各地要严厉查处猪肉经营户销售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猪肉、含“瘦肉精”猪肉等不合格猪肉的违法行为,确保监管到位、执法到位。8月份,市局还将组织督查,对猪肉经营户持照经营、四项监管制度的落实和案件查处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进行全市通报。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7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扩大农村消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二、项目和责任分工

(一)整顿和规范农资生产环节秩序

目标任务:通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使农资生产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农资生产单位守法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非法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因农资质量问题引发的农业生产事故大幅度下降。

工作措施:加大对农资生产企业的执法检查和巡查力度,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和集中整治。以农资生产经营许可证和产品标识标签检查、产品质量抽检为重点,在农资销售高峰和农资集中生产、销售区域开展专项治理。对化肥区域性质量问题,按照“打击、疏导、帮扶、规范”的方针,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实施分类监管。积极开展打假保名扶优工作,为名优农资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进度安排:1—2季度部署全年农资专项整治打假行动及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三下乡”活动,6月—7月督查各地春季农资打假工作并进行半年工作总结,8—10月开展秋季农资打假,11—12月检查验收全年工作并进行全年总结。

(二)整顿和规范农资流通环节秩序

目标任务:建立农资“经营户口”和农资商品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摧毁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黑窝点”,吊销一批销售不合格农资等违法经销企业的营业执照,查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大案要案;切实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能力,争取2009年实现农资投诉案件在去年的基础上明显下降。

工作措施:加强对农资经营户的动态监管,按照市场监管信息及时调整其信用等级。建立农资商品质量“四制两查”(“四制”即商品准入制、商品质量检测制、商品备案制、不合格商品退市制;“两查”即市场巡查和农资产品质量检测抽查)监管体系。根据农时季节及农业生产需要在春耕秋播等农资购销高峰期组织实施定向监测,建立农资质量信息制度。紧紧围绕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具等重点品种,突出县、乡、村级农资市场特别是零售商户的整治。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查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销售使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农资和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资商品广告、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依法打击市场存在的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切实规范农村市场价格秩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识别真假农资能力及维权意识,提高农资经营企业和人员守法诚信意识。强化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工作,着力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进度安排: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和重点品种开展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及坑农害农行为专项执法行动。3月—7月为部署、实施阶段,8月—12月为检查、验收阶段。

(三)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及肉类食品安全监管

目标任务:突出抓好生猪屠宰管理和农村肉类市场专项整治,从源头上提高肉品质量,使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村肉类食品安全有明显提高。

工作措施:开展农村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净化农村肉类食品市场。贯彻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压缩小型手工屠宰场,继续抓好肉品检验检疫工作,提高农村肉品质量。

进度安排:3月—6月重点抓好生猪屠宰管理,保障群众肉食品消费安全,7月—12月在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三绿工程下乡”,提高农村食品统一配送率。

(四)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力度

目标任务:通过规范和整治促使商品销售者依法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畅通农民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的渠道,建立受理、查办、反馈等工作制度和农村市场监管应急处置机制,帮助农民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

工作措施: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即监督网、供应网)建设,规范药品进货渠道,依法查处假劣药品,保证农民群众用药安全。开展农村食品、药品市场整顿年专项执法检查,突出抓好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蔬菜、水产品、禽蛋、奶制品、烟、酒、酱油、食醋、食用盐、糕点、药品等农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种的整治。以农村集市和药店、食品店为重点,严查经销不合格药品、食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食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村药品、食品市场安全。将“一会两站”(即消费者协会分会、“12315”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纳入新农村基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总体工程,利用基层远程教育网等社会资源建立“12315”城乡远程维权平台,为农民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维权服务。完善农村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体系。

进度安排:3—12月同步开展上述工作并分别进行半年小结和全年总结。

(五)规范农村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目标任务:通过对粮食收购市场进行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种违法行为,促进农村粮食收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工作措施:严格检查粮食收购者的收购资格和收购政策执行情况,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粮食收购主体的合法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同时,依法促进救灾粮及时足额发放。重点检查粮食收购者在收购场所是否公示粮食收购许可证和收的品种、质量标准、价格,并向售粮者出具粮食收购凭证,载明收购粮食的品种、质量、等级、价格、数量和金额;是否按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并及时足额支付购粮款及有无“打白条”、违反规定代扣代缴各种税费现象;是否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按规定严格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

进度安排:5月—6月开展小春收购专项执法检查,9月—11月开展大春收购专项执法检查,在跨季节粮食收购中采取随机、不定点的方式进行日常监督执法。

(六)规范农村商品市场流通渠道

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新建、改造一批配送中心,规范发展经营服务网点,更新、改造、升级网络管理系统,提升网络管理现代化水平;通过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活动,建立并落实商品质量责任制,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为广大农村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

工作措施:认真组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开展“保安全、促消费”活动,充分发挥规范农村市场主渠道作用,加强对进货渠道的管理,严把进货关、配送关、销售关。帮助承办企业提高农家店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担负起行业管理的责任,做好农村市场消费安全工作。针对农村配送、送货下乡和农村集市等特点,切实加大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下乡”商品的监管。做好“三绿工程下乡”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生产上自我约束、购物上自我防范、消费上自我保护”的意识,让绿色消费意识深入人心。加大建材市场监管,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行为,完善登记管理程序,创新登记服务制度,促进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建立无照经营查处规范工作有效机制和实施退出机制,对已不符合法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依法注销或者吊销其许可证。做好打击传销工作,提高农民群众识别传销、抵制传销的能力。加强农村集贸市场监管,将商品市场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准则和规范体系、监管机制模式加快延伸至农村市场,开展对乡镇集贸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试点示范活动。

进度安排:3月-4月做好宣传动员并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点和“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商品质量整治,5月-8月重点加强对商品配送率、进货渠道检查督促,9月-12月着重引导、支持承办企业加强配送体系建设,建立经销商品质量自我约束与监管长效机制。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事关农业安全和农村稳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建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刘强任组长,副市长刘云、赵洪武、刘兵任副组长,工商、质监、商务、粮食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各区县也应成立相应机构,对目标任务实施情况施行专项督查,确保《方案》有计划、按步骤顺利推进。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8

我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局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委政府和市食药监局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始终保持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进一步促进全县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好转。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保健食品化妆品基础档案

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采取拉网式排查方式,全面排查,做到底数清、户数明。完成全县10个乡镇(街道)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基数摸排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有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93户,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190户。

二是严格规范保健食品经营市场准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严格市场准入,并实行“一户一档”许可档案管理。截至目前共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53户(其中,注销5户,变更5户,新办43户。 )

三是建立健全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信用档案。全县目前共建立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93户,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信用档案150户。

二、加强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一)按照《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旅游市场保健食品专项整治的通知》(云食药监保〔2017〕10号)要求,开展严查保健食品在销售环节行政许可手续是否齐全、经销商索证索票等制度是否落实、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是否存在违法宣传、销售行为是否存在营销欺诈等问题的打击活动。截止目前,共出动83人次,41辆车次检查保健食品专营店、大中型商场(超市)、药品经营店134户次。未检查出以上各类违法行为。

(二)根据某某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核查不合格化妆品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核查了开展了关于62、70批次染发类不合格化妆品和21批次祛痘类不合格化妆品、85、88批次染发类不合格化妆品、35批次染发类不合格化妆品、80批次染发类不合格化妆品和28批次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不合格的核查工作,经核查均未发现涉及《通告》所列的不合格化妆品。不合格化妆品专项检查工作,核查内容,根据对照《通知》所列的不合格产品信息名单,围绕经营单位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帐管理执行情况、以及产品库存情况逐一进行核对检查,经核查,在县辖区内的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均未发现涉及《通知》所列的不合格产品。

(三)开展美容美发机构经营使用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根据《某某省美容美发机构经营使用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专项整治范围为全县经营和使用化妆品的美容美发机构;以群众反映强烈、有举报投诉或在监督抽检中发现问题的美容美发机构为重点整治对象;以育发、染发、烫发、祛斑、防晒、美乳、健美等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及进口化妆品为重点品种,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法经营和非法标识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美容美发机构化妆品经营使用秩序。我局按整治方案要求,积极按时间安排,对县辖区内美容美发机构开展全面摸底调查整治工作,全县辖区有美容美发机构经营使用化妆品单位103户,有职工人数236人,管理人员103人,经营(使用)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发用类73种、护肤类106种、美容修饰类68种,均经营(使用)国产化妆品216种;经营(使用)特殊用途化妆品:育发类3种、染发类176种、烫发类51种、健美类1种、除臭类3种、祛班类31种、防晒类32种。共出动执法人员123人次,车辆96辆次,检查美容美发经营使用单位103户。结合日常监管对美容美发机构经营和使用化妆品的产品合法性、产品标签、索证索票、台账管理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暂未发现美容美发机构违法违规经营使用化妆品行为。

(四)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根据《某某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某某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及《某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某某市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县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整治实施方案,精心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确保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管精准的靶向性。加强辖区内食品、保健食品监管力度,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治五类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69人次,车辆124辆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68户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904户次,检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172户次,检查电视购物、电话营销、会议营销、网络营销食品或保健食品次数62户次,监测食品、保健食品广告31条,受理投诉举报23起,责令整改8户,积极上报整治工作简讯9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采用3篇。立案查办食品经营违法违规案件4件,罚款1600元。立案查处保健食品违法行为案件1起,结案率100%,没款5000元,货值金额:2609元,没收违法保健食品8个种类共计113盒。

(五)保健食品委托生产和网络销售专项整治及网络销售化妆品安全专项检查。继续扎实推进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贯彻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强网络销售化妆品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某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转发省局<关于开展保健食品委托生产和网络销售专项整治的通知>的通知》《某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转发<某某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网络销售化妆品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开展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58人次,执法车辆23台次,检查化妆品生产经营或专营店、大中型商场(超市)、理发美容机构189户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或专营店、大中型商场(超市)、药品经营企业172户次,受理投诉举报8起,责令整改8户。在整治过程中暂时未发现违法行为。

(六)开展人2018年保健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活动。根据《某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18年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专项整治方案》,我局及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开展保健食品专营店、药店、大中型商场(超市)、化妆品连锁或专营店、美容美发店及宾馆、酒店使用化妆品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经营单位保健食品、化妆品的进货渠道、标签标识、产品合格标记、仓储条件、进货台帐、建立执行索证索票制度的情况,切实保障保健食品化妆品的食用使用安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3人次,执法车辆65台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或专营店、大中型商场(超市)、药品经营企业172户次,受理投诉举报8起,责令整改8户、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9人次,执法车辆59台次,检查化妆品生产经营或专营店、大中型商场(超市)、美容美发及宾馆酒店经营(使用)化妆品单位352户次。在检查中发现有少量超过保质期限的化妆品经营户4户,对其采取当场销毁处理,受理1起网络举报违法销售化妆品事件。

三、加强监督抽样

根据专项整治文件要求,结合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抽样,完成了市级分配的增强免疫力类保健食品2批次、防晒类化妆品2批次的抽样任务,合格率达100%。

四、拓宽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通过悬挂横幅,散发材料,设置展版,现场解答咨询、受理群众投诉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接受群众咨询150余人次,印制发放如何选购保健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购买和食用常识、警惕保健食品五大非法宣传陷阱等各类《理性选择、科学使用保健食品》系列宣传材料200余份,并展示了市场上较为典型的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并督促、指导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努力营造“严格规范操作,保障安全有效”的良好氛围。二是利用科技宣传周及食品安全宣传周,积极开展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联合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相关知识、政策。提醒消费者合理购买,科学食用保健食品和正确使用化妆品,同时鼓励消费者充分利用12331投诉举报电话,及时举报、投诉问题产品。三是开展从业人员培训。4月8日和8月3日分别开展了全县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从业人员培训,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强化企业自律意识。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采取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随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后监督任务繁重,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另外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在执法实践中法律适用难于把控;二是监管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县级缺乏相应的检验检测设备、技术,日常监管中识别、判定假劣产品难度较大;三是保健食品、化妆品从业人员特别是保健食品专营店从业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普遍不强,文化素质不高,制度难于落实到位。四是一些保健食品、化妆品标签、标识标注不规范,市场上甚至出现产品标注同一个批准文号却有不同包装款式的产品。五是我县大部分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店面规模小,经营状况不景气,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索证索票和进货验收登记管理不够重视,加之有些企业经营销售假冒保健食品、化妆品并非故意,其主观恶性不大,一旦发生违法经营销售行为,行政处罚力度难于从重处罚。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深入探索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新思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在加大投入、加强监管上狠下功夫,始终对销售不合格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监测保持高压态势,力争把全县的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抓得更好、更扎实,以更加努力的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一要加强队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监管水平,并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依法守法经营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并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认真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专营店、大中型商场(超市)药店、美容美发及宾馆酒店使用化妆品单位等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力度,督促、指导经营单位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产品进销台帐登记等制度,确保有效追溯保健食品、化妆品产品流向、把好产品货源安全关,不断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对投诉举报以及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给查处。切实保障保健食品、化妆品食用使用安全。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切实维护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巩固发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工作力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围绕粮、肉、蔬菜、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酒、饮料、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消费者投诉多的食品开展重点品种专项执法检查;围绕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开展重点区域专项执法检查;围绕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门店等开展重点场所和落实经营者自律制度的专项执法检查;围绕“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节和夏季、秋冬季开展节日食品和季节性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主要解决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以及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落实经营者自律,依法取缔无照经营,努力确保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各地还可结合本地区实际,选择重点,认真适时组织好专项检查。

二、加大对食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要集中执法力量,强化案件查办工作,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经销不合格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剂、虚假食品广告、商标侵权和食品的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等违法案件,特别要抓好对大要案件的排查和查处工作,认真清理积案。要严格规范办案程序,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适用法律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经得起司法行政诉讼的监督。要健全食品违法案件受理、查办、督办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严格办案纪律,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要建立健全重大食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与协作机制,对流通环节食品违法案件涉及生产环节的食品质量问题,既要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又要将有关情况通报质检、卫生等部门。对涉嫌犯罪案件,要依法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对举报食品违法案件的有功人员,要按照财政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三、严格把好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依法清理和规范经营主体资格。要坚持依法登记注册,严格注册程序,对食品生产经营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坚持先证后照,对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不得受理办理登记注册。对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后申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在核定经营范围时应注明食品生产销售或经营项目。要结合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和日常市场检查,按照“谁登记、谁负责”的原则,每年对食品经营主体资格进行逐户清理和规范,重点核查食品卫生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登记事项是否发生变化。对许可证失效或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要责令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否则,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依法取缔食品无照经营。对查处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政策性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要与质检、卫生等部门互相通报证照监管信息,及时将食品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发放、注销、吊销等情况抄告质检、卫生等部门。

四、切实加强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大力推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要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严格食品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注册登记机关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或书面文书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通知所在区域基层工商所,工商所要落实人员及时认领,并结合市场巡查对本辖区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经济户口管理。要结合金信工程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主体注册登记电子档案和经济户口数据库,并逐步实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工商所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联网。基层工商所要对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一户一账一卡制度,即对每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登记台账和经济户口卡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规范有序。严格实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积极推进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体系建设。要结合全国工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监管制度的实施,根据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及制度要求,研究制定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的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结合市场巡查,依据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情况,将本辖区食品经营主体划分为a、B、C、D四个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重点监管。要尽快建立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数据库,逐步建立省级范围内的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计算机网络系统,最终实现与总局联网和省际之间信息共享。

五、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职能作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将食品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将监管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工商所。基层工商所要严格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下发的《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落实监管人员、监管任务、监管责任和监管措施,重点监管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经营行为和食品质量。以基层工商所为单位将其所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监管责任区,落实具体监管责任人,实施“两图一书”管理模式,即:工商所辖区食品经营布局图、监管人员责任区分布图、工商所与食品经营者签订的《食品安全责任书》。要加大基层工商所对食品市场的巡查力度,坚持“六查六看”,即:查经营资格,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和按要求悬挂,是否出租出借证照,是否超范围经营;查进货票证,看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有关资质、发货票等票证;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为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识内容是否虚假,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是否标明食品主要成分和含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查市场开办者责任,看食品市场开办者是否履行了对进场经营者资格审查的义务,经营场所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实。要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各项自律制度,及时查处违法经营,规范经营行为,严格登记对每户经营者的巡查记录,按户健全市场巡查监管档案,并与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有机结合,全面地反映每户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的真实情况。要不断创新基层监管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网络、现代办公设备和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基层日常监管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加强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改善执法装备,提供监管经费和人员的保障,确保基层工商所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到位。

六、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确保农村食品消费安全。要把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努力建立农村食品市场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在农村大力推行*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建设和食品安全监督站、义务监督员制度,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工作,不断提高农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辨假及依法维权能力。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城市、县城、乡镇等区域和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批发企业及送货上门经营活动的重点监管,严厉打击以降价促销等名义面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要重点加强对农村小食品店、小商贩、小摊点、小作坊、小集市的监管,特别要抓好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旅游景区和农村消费比较集中的场所经营食品的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要严厉打击和查处农村食品市场的无证无照经营、掺杂使假和经营过期霉变、有毒有害食品及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村食品消费安全。积极支持商务部门推行农村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现代流通网络的建设,引导游商小贩进店、入市或定点经营,不断完善和规范农村食品销售的设施和条件,促进农村食品市场的繁荣稳定与安全。

七、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和经营者自律管理,严把食品入市质量关。各地要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市场准入体系,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主动退市等制度,确保入市食品质量合格;鼓励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与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养殖、种植基地及加工包装食品的重点企业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协议准入制度;监督食品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落实对入场经营者的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切实从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要把食品经营者落实自律制度的重点放在商场、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食品批发企业,监督其内部经营各环节的食品质量管理,强化食品经营者的质量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其自查自纠、自检自管的能力,切实对消费者负责。要积极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和“三绿工程”等活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食品“放心示范店”、“放心示范超市”、“放心示范市场”和“放心消费城市”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食品市场准入体系建设。

八、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监测体系,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分类监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严格食品入市监管的同时,加强对食品交易、食品退市的全程监管。一是严格食品质量监测。要认真贯彻执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把监测作为对食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逐步形成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抽检、消费者送检、经营者自检相结合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特别是基层工商所要健全食品质量监测机制,配备快速检测车、检测箱等设备,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质量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食品安全信息,及时消费警示和提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食品交易场所的定点监测。积极引导和督促批发市场、超市、大中型食品经营企业配备设施和人员,建立质量自检制度,切实对其经营的食品质量负责。二是严格实施食品分类监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针对流通环节食品的不同来源和不同生产方式的特点,区别情况,分类监管。对经加工制作的定型包装食品,重点检查包装标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是否有厂名、厂址、合格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对质检部门实施市场准入的28类525种食品,重点检查是否加贴了“QS”标志及是否伪造或者冒用“QS”标志;对农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及大宗鲜活食品,利用快速检测等方法,重点检测农药残留、甲醛、氯霉素等有毒有害项目;对冷冻食品,要会同相关部门严格标准和规范,加强从车间速冻、冷藏运输到冷柜销售各环节的监管;对散装、裸装食品,监督经营者制作食品标签,重点加强对食品名称、产地、保质期等的管理;对流通环节现场制作食品,要重点检查经营条件和用料质量,督促经营者明示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同时,要探索和推行食品按风险度监管的机制,对消费安全危害大的食品,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组织力量进行食品风险评估,确定本辖区内高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的食品品种,实行对风险食品按名录监管,并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网上监管,确保对高风险食品监管到位。三是严格对食品退市的监管。各地要把不合格食品退市作为食品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行政监管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协议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各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食品退市制度和办法。要对市场巡查、质量监测、快速检测中发现和消费者申诉举报经依法确认的不合格食品,区别不同情况,依法采取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退回供货方、追回或销毁等退市措施,并及时向不合格食品涉及范围内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报。对退市的同种类、批次、型号的食品必须经依法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入市。对不主动退市和责令退市后仍不退市,或名义上退市实际改头换面继续销售的,依法从重处罚。

网络食品销售管理办法篇10

第二季度销售工作计划范文一为促进公司市场销售运作,加快产品推向市场,在有限时间内抢占____地区销售市场及份额,迅速增加产品销售渠道。现根据公司销售策略方针拟制第二季度销售工作计划,对销售实行集中管控,独立核算,效能与业绩挂钩。

一、明确公司架构、各岗位职责、销售管理模式

1、公司组织架构

厂办公室:工人招聘、后勤、厂区卫生、接待等;生产组:生产、仓储。

质技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验收检验、样板/模块制作、技术指导;销售组:销售及销售管理。

策划组:推广、办理相关的证件备案、市场信息汇总分析、对外关系;财务部:会计、出纳。

二、市场营销策略

1、以市场为先导,合作伙伴为基础。

坚持高科技、高质量、高服务的品牌方针,以市场开拓为先导,通过发展合作伙伴作为市场开拓基础。公司对销售力量整合,信息共享统一管理,市场部对____市的__县二区重点突础。通过建委及迁改办作为销售渠道突础点,积极寻找有销售实力的合作伙伴,争取用尽快的时间打开____地区市场,建立自己的周边销售网络,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

2、区域链条管理,确保货款回收。

以区域经理带头,设立稳固的市场阵地,寻找稳固的骨干合作伙伴,把他们作为我们的重点,再不断向下和延伸培育这样的重点市场销售和合作伙伴,让他们有稳定的销售业绩,从而确保回款的稳定。

3、优惠销售政策,保障服务质量。

开发合作伙伴时,我们要优惠销售政策,随机应变,随行就市;当地区销量超过额定任务时,给予合作伙伴更大的利润空间;区域合作商可交纳质保金,享受相应的提货量,从而减轻合作伙伴的资金压力。强化服务与管理,对工程技术质量严格要求,派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培训和工程指导,保障工程技术质量。

4、进行科学管理,以制度为准则,业绩为标准。

内部管理,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建立建全管理和考核制度,以制度作为管理和考核的准绳,实行制度管人。

考核方面,首先明确各岗位职责,实行季度考核,以业绩作为依据,奖罚分明、奖优罚劣。

三、产品销售模式

负责墙体保温材料营销网络的开发、维护、技术服务、客户培训、市场拓展和维护等;负责客户投标资料的准备、技术和商务述标、答辩等。

四、墙体保温材料销售任务

(一)产品销售任务目标(20____年4月__日—20____年5月____日)。

(二)产品销售任务分解(20____年5月__日—20____年6月____日)。

(三)市场区域划分及薪酬福利、费用标准。

(1)____地区市场区域划分及人员配置。

(2)____地区销售总监待遇及福利。

1、出差食宿补贴相关规定。

销售总监转正后进入考核期,当月没有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的60%(不含60%),出差食宿补贴按120元/天报销,当月完成公司下达销售任务的60%(含)以上,出差食宿补贴按150元/天报销。

2、绩效奖金相关规定。

销售总监当月没有完成公司下达销售任务的30%(不含),不享受绩效奖金;当月完成公司下达销售任务的30%(含)以上,绩效奖金按完成销售任务的比例发放。

(3)____地区业务主管、区域经理待遇及福利。

1、出差食宿补贴相关规定。

业务主管、区域经理转正后进入考核期,当月没有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的60%(不含60%),出差食宿补贴按80元/天报销,当月完成公司下达销售任务的60%(含)以上,出差食宿补贴按100元/天报销。

2、绩效奖金相关规定。

业务主管、区域经理当月没有完成公司下达销售任务的30%(不含),不享受绩效奖金;当月完成公司下达销售任务的30%(含)以上,绩效奖金按完成销售任务的比例发放。

(4)公司新进销售人员,从入职第一个月起实行基本工资+手机补贴+保险、福利+销售提成,但是试用期内不享受绩效奖金,社会保险福利分别从第三个月起由公司统一办理,同时进入考核期享受绩效奖金。

(5)其它说明

①以上各项补贴费用限额内根据票据报销,出差车费根据车票给予报销。

②除基本工资和手机费、保险福利、长途交通费不纳入考核内。

③绩效奖金、出差食宿补贴等相关费用均列入考核范围内。

④销售提成按公司规定的达标标准给予结算。

⑤提成兑现时间:当月销售提成在次月30日发放70%,年终发放30%。

(四)业务主管、区域经理、业务员销售提成

墙体保温材料个人业绩提成:产品提成标准。

(五)业务考核管理

1、考核评估

(1)业务员相关工作流程及考核由业务主管考核评估。

(2)业务主管和区域经理相关工作流程及考核由销售总监考核评估。

(3)销售总监相关工作流程及考核由营销总经理考核评估。

2、公司新进业务人员前两个月不纳入考核期,从第三个月起实行公司统一考核。

3、绩效考核表(由策划组另行制定)。

第二季度销售工作计划范文二为了更好的开展本大区的工作,使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和进行,在饼干的销售淡季已经到来,要做到“淡季是旺季”。现列出第二季度(五、六、七月为我公司第二销售季度)的工作重点。

第二季度的工作主要以市场网络建设、销量目标的达成、团队管理和市场调研及产品提报等为主。

一、市场网络建设

目的:建立一支能与公司“同甘苦、共患难”的经销商队伍。距公司______公里内市场,实现无空白市场。

1、对已经开发市场的进行盘点,对于客户进行筛选。对公司忠诚度高,能积极配合公司的客户重点扶持。对公司忠诚度差,配合差的客户,进行调整。

2、在新市场,对公司有较强烈意向的客户,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没有确定合作的客户,进行跟踪,确定合作。

3、其他新市场,选择诚信、实力强的客户作为我们的经销商。(以老客户介绍、朋友介绍等方式快速确定意向客户)

二、销量目标的达成

提升销量,确定客户四、五、六月份的销售方向和销售重点,完成销量____万。

1、丰富客户销售产品结构,目前已发货客户所发货产品较单一,难以形成产品组合,引导客户补发所缺品项,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打产品组合拳”。

2、拓展销售渠道,引导客户开发新的销售网点,增加新的销售增长点,并且要全渠道运作。(学校、网吧、社区店等)

3、提高铺货率,使消费者方便购买,又可以起到网点广告宣传的效果。要使市场铺货率达到60%以上。

三、团队管理

目的:打造铁的销售团队,打造高素质的经销商团队。

1、继续对自己“深挖洞”,查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提高自己。使团队有高素质、高要求的”头狼”。

2、针对本大区团队主动性和执行力较差的现状,从自己做起加强自我管理,以身作则,加强本大区团队管理。要调动区域经理的积极性,同时强化团队执行力,打造铁的纪律。

3、提高整个团队素质,加强团队培训,购买图书、光盘等培训资料(包括如何做人、做事、提高市场操作技能等)。

4、本大区的销售团队同时还包括经销商和经销商的销售团队,提高经销商和经销商销售队伍的素质和销售技能,到每一个市场,要对经销商销售团队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四、市场调研及新产品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