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9:29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真实叙事;部落情感;赢家通吃;实力与运气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035-03

abstract:thesignofdifferencebetweentruenarrativeandfictitiousnarrativeisthattheresultsofthetruenarrativeseldomgraspinhumanhands.Sportshaveagenuinenarrativefeatures,mainlyintheunpredictableresultsofthecompetition.withthemethodofdocumentaryandlogicaldemonstration,thisessaytriestostatethevisiblenarrativerulesofsports.thearticlehavetwoconclusions:Sportsisthenarrativeofcohesiontribalsentiment,theutilitarianspiritofentertain,andwinnertakesall,thestrengthandthecoexistenceofluck.thelevelofsportsconditionsorthenarrativestrength,itisdifficulttoevadethehumansocietybasedonthestateform,commercialenvironmentandthevitalityofitsownpeople'ssupport,ortoexplore,whichmakethenarrativemoreincentiveanddisplayed.

Keywords:sports;truenarrative;tribalsentiments;winnertakesall;luckandstrength

1竞技体育也是一种叙事

千百年的自然进化使人类挣脱了野蛮,进入了向往高级的生存环境,渴求其文明与舒适,但因人来自于自然,故总难忘怀的是与大自然的亲近,眷恋着原始逐猎的潇洒与艰辛、冒险与获得。竞技体育正淋漓尽致地叙事了这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文精神,它把汗水象征了劳作的喜悦与求索的痛苦,把既定规则的突破、超越、更新视作人类文明应有的化境。于是,人们才有幸地在各种竞技赛事中领略到犹如“好莱坞大片”叙事的那样悬念重重、引人入胜。

叙事,即是叙述事情[1]。“叙事性文学作品,是以人物、事件、环境、事物的结构、关系等为素材,来作出概括的说明和交代”[2]。影视、小说等大都是这类文学作品的产物,它们无论采用顺叙、倒叙还是插叙,大都基于两个方面的叙事,即真实叙事或虚构叙事。真实叙事有别于虚构叙事的一个必备元素,就是前者的结果时常并不由人的意志所控,后者则是由创作者“想像出的叙事”。尽管二者的叙事都基于起式、发展、高潮、结局等基本结构,但竞技体育的真实叙事,其结构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全都是实际存在的,而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往往都可以是虚构的;二是竞技体育是假想战争中敌我二元或多元高度对抗的一个现在进行时,而叙事性文学作品描述的则是过去时;三是现在进行时结果的不可预测性,而叙事性文学作品依据的则是“因果必然律”。由此三方面可强化的“叙事特性”,便构成了竞技体育具有凝聚部落情感、娱精神强功利和赢家通吃等的叙事意义。

2竞技体育是凝聚“部落情感”的叙事

何谓部落?人类学家(西班牙)哈乌雷吉认为:“一个部落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社会,有其特殊的性质和作用。这个社会的单一性源于一种特殊的情感――部落情感,它将某一特定的领土上的所有个体锻造成一个人并面对另一特定领土或区域的个体及团体。部落就像家庭一样可以感觉得到的,就像在同一水平上的一个家族”[3]。一般来说,现代社会对“部落――种族――国家”的理解,是一种“原始”世界到“文明”世界的递进过程,体现着人类社会从“血缘、地缘、业缘至意识形态”的理性化进程,所以国家一词已被作为部落或种族的替代词,在今天高度文明的人类社会中广泛使用着。但依哈乌雷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分析的某种自我肯定和相互对抗的部落情感来看,笔者感悟到,进化到使用“国家”一词的现代人,那种“部落性”的独特能量,即“生存中更多时间是以家庭、种姓、单位、地域、城市等集团化的形式出现”[4]――在自我肯定、对外排斥的本质和作用的基本方面竟然没有丝毫改变,并仍在不断地得到强化。犹如“我们北大是最好的,穿黄背心的是广东队”等等,而且他们随时都会置物质损失于不顾响应属地或单位的急切呼唤。这种“单位化”或“地域性”的确定和情感归属,正是人类社会初始阶段“部落性”生存之趋同性的自然写真。直面当今人类社会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作,其模式的部落化、情感的部落性所引发和唤起的,国家、城市、社区之间种种竞赛的亢奋状态而形成的某种自然的、无法除去的争斗和庆典,笔者亦有理由借用哈乌雷吉的“部落情感”说,来阐释竞技体育作用于人类社会的情感宣泄和对立。

竞技体育,围绕中国的CUBa、全运会,及nBa、世界杯所使用的词汇、行话和术语,就已经明白和准确地提示了为什么――那是一场假想战争中部落间的争斗和庆典:“辽宁队大战广东队、中国队击溃日本队、匈牙利捣毁巴西”。等等这些在报纸上作为大标题而刊出的用语,就像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看到的“春秋战国”一样,运动队的名字在这里已成为“秦国和赵国,城市或国家”的化身了。在这些“大战、击溃、捣毁”带有好斗和攻击性色彩以至暴力性的动词表述中,向人们传递了一个昭然若揭的标志――被称为“友好比赛”的联赛或杯赛之竞技体育,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友谊而赛。例如,发生在新中国建国后的首例球场暴力事件“5.19”,亦是犹如“古希腊两个部落间所进行的一场饱含部落激情的城邦争斗”[3]一样,那种被媒体渲染为大陆与港人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激情,只因放大到了同是华夏部落中不同政体形态、利益、荣辱观念的大体系中,才催发出了同是炎黄子孙的打砸辱骂、痛心疾首、奔走怒吼――这一惊心动魄而有损国格的无理闹剧。

竞技体育的部落特性,尤其在四年一度奥运会、世界杯的“国家队”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即对立双方部落成千上万的小旗在场内飘动,当其中一个部落取胜或进球时,场内这些作为本部落“情感波流”表现物的小旗子便狂热地挥舞起来,运动员自己跳跃、拥抱,素不相识的观众拥抱一起甚至躁动不安和歇斯底里地狂呼乱叫――以欢庆部落的胜利。在这里,至于取胜或进球尽管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传切配合,还是纯属偶然之功都不重要,起作用并掀起无法言状的激情和狂妄的巨浪是金牌收入了囊中或“球”进了对立部落的大门。而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尽管人类社会个各部落(国家、城市,社团)会遇到许多重大的庆典叙事,但尚难有比重大的竞技体育叙事和随后的部落庆典更好地使人触摸到部落情感的脉搏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竞技体育具有的部落情感既不是竞技体育本身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对它的爱好,而是关系部落(国家、城市、团体)荣誉的赛事结果致使部落情感升华为一种整体部落激情的张扬,这种激情张扬的叙事有时令人痛惜的是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内,无论是胜家还是负家常常是煸起并加剧暴力事件的诱因之一。其典型案例莫如上世纪70年代英格兰国内城市之间一场足球杯赛的决赛,当利物浦3比0胜新城堡时,利物浦到处是拥抱、欢乐的叫喊并以一股无法控制的力量破闸而出――推搡拥挤致使700多人不得不去医院诊治包扎,与此同时,近40辆标有利物浦的汽车被新城堡情感沮丧的观众焚烧。如此种族之间的暴力叙事,恰恰是透过以城市为部落的情感机制来进行的。

3竞技体育是营造“赢家通吃”的叙事

竞技体育不同于大众体育的显著标志就是,前者侧重其观赏价值和娱乐价值,后者倾向于身体的自由运动和宣泄过剩精力;前者张扬了一种强悍向上、斗智争优的情愫,后者则求其内心的基本和谐来平衡外在生活的有失和谐;前者追求的是竞技的质的无限优化与高质量竞技所体现的绝对精神,后者则追求的是竞技的质的有限优化与竞技之外的相对精神;前者以其优质竞技的绝对精神,唯“胜负”视为终极目的,体现了人类很强的一种非理性倾向;后者则无视那种优质竞技的绝对精神,唯“健身”视为休闲的一种乐趣,体现了人类常态的理。竞技体育,正是这种有别于大众体育的非理性机制,使得竞技体育的叙事只存在两种结果,即“非胜即负”。正是这种非胜即负的绝对逻辑造就了竞技体育向极限冲击的本能张力和向现实生成的悲剧特性。

尽管时至今日竞技手段已变得日益先进,竞技水平已取得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但竞技体育的这一基本精神“悲剧性”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不可否认,现代奥运不断地将“团结、友谊、进步”、“更高、更快、更强”等口号加入到竞技体育中以诠释它的境界和魅力,然而竞技体育最迷人、最具吸引力,同时也是最富生命力之所在――并非是这些宗旨或口号所能――在很大程度上而是来自它非胜即负特性演绎出来的悲剧精神。因为,在竞技体育中,冠军只有一个,而参赛者为数众多,面对冠军,所有的参赛者都有点“遭受灾难”、体验无能与失望的悲情感觉,而观众则又极易被其“无情”的场面或结局激起怜悯等非理性情感的共鸣,这就必然造成竞技体育参赛及观赏、过程至结果、理性与非理性在难以对应一致的置换中产生悲剧效应。即使是冠军本身,在人类各种竞技单项的极限面前,也永远是个失败者,因为人不可能抵达极限,只可能无限止地接近极限。同时,冠军与非冠军本身又是一组充满辩证的对立体,是一个流动着的符号形态,即,今天的冠军可能就是明天的“受难者”,如此冠军的短暂与悲情波流的永久性形成一种持续不断的对立,显示着竞技悲剧强大的震撼力。然而,这种悲剧效应的震撼力,其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恰恰是建立在“赢家通吃”的原理叙事中。

奥运会就是一个非常透彻的“赢家通吃”的叙事场所。虽说奥运中有着一系列圣洁而理想的字眼,如“人类的进步、友谊、世界的和谐、公正、彼此的沟能、认知……”,但理想毕竟不能等同于人类的真实,因为如此圣洁的奥林匹克也依然是以竞技为核心,而竞技本身并不是皆大欢喜的庆功宴会,而是充满了同性间的互相虐待、互相征服、感受极限的悲壮性质。尽管奥运竞技的保障是以公平为前提,但公平仅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一种理想中的境界与存在,也许现代奥运的创始者确实在致力于一种理想的普及、一种美好、和平、公正、和谐世界的建立,但先驱者们的精神尝试永远也替代不了一个更大范围内新的竞争秩序的产生,因为现代观念的竞争毕竟是利益的竞争,而这种利益竞争的残酷性,永远昭示的是“一家欢乐几家愁”的叙事法则,这是悲剧产生的焦点、赢家通吃的起点。“一家欢乐者”(金牌得主者),亦会瞬间成为社会的“宠物”,丰厚的物质与精神奖赏便会追身而至。当然,由于这类赢家本身属于优秀的少数群体,赋予这类群体以特殊的地位,树其楷模以激励民众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来说其成本也是相当经济而必要的。但同样是这类优秀的少数群体,如果你不幸只拿到银牌或铜牌,人们可能为你高兴和惋惜几分钟,然后你便很快被观众和媒体淡化。所以,竞技体育是赢家的叙事,胜了什么都是你的,负了――留与自己的只能是体验无能与失望的悲情氛围。有时在体育精神的作用下,媒体总想以说教的形式来扭转人们和社会的自然倾向,力图让人们和社会去关注那些正在体验悲剧情结的运动员,但可以肯定的是,媒体虽能在某一时间窗口稍微改变人们对某些非冠军运动员的态度,却难以扭转人们精神链环中对冠军的那份炽爱情结。例如,雅典奥运会期间,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在媒体的努力引导下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同情,但显然无法获得人们对中国女排那份狂热的崇拜之情。因为,“赢家通吃”乃是达尔文“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进化论原理的叙事法则,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制造它,也不可能改变它。

4竞技体育是表达“实力与运气并存”的叙事

竞技体育是较量人的力量、速度、技巧和专项技术等综合实力的一项体能运动形态。在世界杯历史上,没有一支球队在三次进入决赛而不获得冠军的,巴西、阿根廷、意大利、德国都曾超过三次进入决赛,最终获得世界杯冠军,这是冠军征途积蓄实力的一大特征。大凡熬夜品味过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人,在咂出几分“更高、更强”的余韵中,谁又能不首肯意大利、法国、英格兰足球水平的实力,但他们却是最先被人遗忘的;素有拉丁舞风格的阿根廷、巴西球队,其球踢得不可谓不奔放而细腻,但他们笑声未落又接上了哭音,还有年仅23岁的梅西、21岁的托马斯•穆勒都成了“血泪”中的孤星。而首战落败的西班牙(小组赛0:1负于瑞士),在自身的历史上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就夺得了冠军,这不能不说是撞了“大运”,但回眸西班牙2008年欧洲杯得主的战绩而言,此次南非夺冠亦有其实力与运气并存的必然。由此而论,尽管竞技体育的优劣是与“技、战术的绝对实力和科学化训练”的优劣相同步,但运动员在实力对等中取胜的偶然性因素,即“运气”成份,是存在于双方比赛过程的每时每刻之中,可是却又不是运动员有意而为(经验和知识)所能驾驭得了的,而是大有“神力相助”的不可预测性。尽管这一唯神论有悖唯物主义者的信念,但胜券在握的美国选手埃蒙斯――“国内联赛连续拿过6次冠军者”,雅典奥运的最后一枪不可思意地打错了靶位、北京奥运莫名其妙地只得了4.4环,从而把冠军连续叩送于中国运动员,这位“实力和心态”都久经历练的优秀者,面对这厄运追身的灾难性一枪――晦涩难懂;北京奥运中国女子射箭队,戏剧性地同样以一环胜出而洗刷了上届的委屈击败了韩国队……诸类神秘叵测、让事件违背理性的结局,如同火红的太阳令人难以双目正视。

那么,似乎唯一可正视的,便是竞技体育是一个具有“实力与运气并存”的一种运动亦非言过。诚然,胜负输赢是基于实力和谋略的结果,尽管其本身的说服力是如何地凿凿可据,但竞技赛事中有相当一部分与这里所说的却是截然不同――庄严的赛坛上时常出现匪夷所思或开玩笑的结局显然活跃地存在着,由此恰如人们凝心聚气所看到的“实力只是运动员能否坚持下去的本钱之一”,结果并非全凭实力和谋略。正如贾占波自己所说:“我也在等待……没到最后,就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我拿冠军只是运气在我这边。”可见,“运气”这个词,如同人们喜好佩带的护身符或吉祥物一样,在人的行为中并不含有牵涉到人类理性精神态度的任何意义,但它一旦与古老的敬神观念、遗风、乞助超自然力的结果动因混合在一起时,这种非人格性质的精神态度就能够极度顽强地持续存在并发生超理性作用,使得人们碰到难以用因果关系解释的竞技现象而感到迷茫时,运气(有无神力相助)的解释就成为“解除无助的一个方便法门”[5],使人们在有限理性中获得某种精神自救。竞技体育结果的这种运气成份,尽管并非必然如此和永远如此,但这其间,运气的偶然性诚如邱健的幸运和埃蒙斯的不幸一样,却是以十分不明确的力量在“吉祥与凶恶”之间一起起着作用。因此说竞技体育既有它自身“实力”的排名秩序,又含有“运气”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一不确定因素固然无损于运动员实力的存在,但犹如“球”一样,点滴的运气足以令运动员在手舞足蹈或捶胸顿足中获得排名秩序的重新洗牌。由此可见,运气――这一难以索解的非经验、非知识成份乃是竞技体育之为真实叙事的本性使然,然而这种本性的真实叙事却不受人的控制,如此说竞技体育的竞争结果便是没有任何东西居间控制的一项“实力与运气并存”的叙事,也并非无理无据。

5结语

尽管竞技体育的叙事,以其凝聚和升华部落情感的功利性、赢家通吃、实力与运气并存之理性与非理性的张扬为其特性内容,但从人类精神的功利来说,它叙事的意义更多体现于人类的心灵――催发人类能够奋斗、能够牺牲、能够忍耐的精神,从而树立尊严、勇气、荣誉和希望。正是基于这种精神的叙事,竞技体育便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记述和展示人类社会一个个有血有肉、一幅幅顽强拼搏之体育精英的画卷;“记述着从古代神话英雄到现代科技、从体育文化到社会生活的百科知识”[6]。由此我们说,无论竞技体育有何等样式的叙事,不论它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但它作用于对象的本质意义终将不变。因为,这个不变的叙事条件或力量,正是基于人类社会难以回避的国家形态、商业化环境和人自身的精神与活力对它的支持和发掘,使它的叙事特性得到了更多的意义性展现。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1422.

[2]孙家富,张广明等.文学词典[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24.

[3][西班牙]何塞•安东尼奥•哈乌雷吉.部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4,267.

[4][美]马修•波班,格列•安德诺维齐.奥林匹克大机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41.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2

关键词: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制度经济学释义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8-05

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体制改革一直是多年来竞技体育经济与管理领域里的研究热点。虽然有很多学者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组织方式、产权安排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却很少有人以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及生产过程特点为逻辑起点对其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服务产品理论,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过程特点所要求相匹配的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安排做出制度经济学解读,以期为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启示。

1、服务产品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

第二三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教授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他按照产业发展的三个时序,把社会经济结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国按三次产业划分社会经济结构,是1985年正式提出的。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定。新规定的三次产业划分中将体育与文化、娱乐列入第三产业中15个门类中的第13类,按照以上划分可知竞技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无形的服务产品,国内开创《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李江帆教授认为服务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自然界的劳动成果由实物劳动成果和非实物劳动成果构成,社会产品包括实物生产和非实物生产所创造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

竞技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生产的产品是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于服务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据此,本文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定义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的以获胜为目的的运动训练及运动竞赛等非实物劳动成果。

2、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

服务产品理论研究为人们认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具有非实物性,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同时性,非贮存性,非转移性,再生产的严格制约性和作为劳动产物的必然性等特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除了具有相应的特性外,还衍生出其它特性。

2.1 产品无形性

由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具有服务的“活劳动”形式,是非实物劳动成果,它是无形的,没有静止质量、体积。观众既不能看到竞赛服务品的大小,也摸不到软硬,观众能感知的是比赛时的激动心情及赛场的热烈气氛,这种无形性使竞技体育交易在界定、度量、实施产权时异常困难。

交易的实质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实物产品的所有、占有、使用与处分以实物产品存在为前提,构成完整的财产权利结构,物品产权的交易,由于物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且其生产、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边界比较清晰,较易界定,容易实现让渡,因而其转让、获取易为法律所保护。相比之下,竞技体育服务作为一种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且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各环节交织在一起,很难清晰确定各自边界,无法实际交付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因此,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在实施交易时对其进行产权度量、界定比实物产品困难得多。

2.2 产品公私混合性

经济学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的性质是一旦生产出来,任何人无论是否付费都可以消费和享用,而且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妨碍他人的消费。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也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如:对于刘翔的夺取奥运冠军,很难将其他国民排除在民族自豪感的受益者之外,而且由此产生的激动与喜悦也不会因大家共享而降低其效用。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消费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能免费从这类产品的消费中得到好处,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免费搭车者”,市场支付不足以弥补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在一些虽具金牌优势但市场需求不旺的项目上,私人是不可能生产这类产品的。因此,在完全市场机制下,这类产品的提供往往不足。如果政府对生产奥运项目部门不予投资将导致竞技体育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供给不足,因为没有一家私人企业能够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奥运竞技项目。

私人产品是同时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可以按不同的数量有偿提供给个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购买并消费。如球拍、球衣、nBa、Fi方程赛事。

竞技体育项目中既有获利能力强,满足企业和个人需要的私人产品,如:足球、篮球、网球,又包含只满足国家需要的公共产品,如举重、跳水、柔道等项目。而且处于不同训练阶段竞技体育属性也存在差异,有的更接近公共产品,如备战奥运集训阶段的各项训练与参赛;有的则更接近私人产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的初学阶段。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混合性质,意味着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

2.3 外部性

外部性指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附带地”产生了一些好的或不好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由其制造者承担,并不增加制造者的成本收益,而是由外部(其它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给外部带来成本和收益。好的影响称之正外部性,坏的影响叫做负外部性。

竞技体育的外部性主要出现在高水平竞技阶段。表现为举办奥运等重大国际赛事能带动主办国或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夺取世界冠军能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但这种效益并没有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不能增加奥运主办单位或参赛个人的经济收益,若这种正外部性不能得到补偿,因主办和参与赛事的成本收益不对等,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置,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

2.4 供给刚性

稀缺性是一切经济资源的共性,高水平竞技体育资源不仅稀缺,而且稀缺性强,供给刚性。这是由于:首先,运动员先天禀赋要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人格特质。研究显示,不论是参加集体还是个人项目的运动员都比非运动员在独立、聪明、自信方面,更胜一筹。其次,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使运动员变得更加稀缺,如篮球被称为“巨人的运动”,只有超常身高的人才可能成为篮球运动员难进入篮球界,而职业足球运动员往往以拥有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前

提。第三,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除了必须具备上述天赋外,还,面临“后天”成材率低、运动寿命短的限制,15-39岁非洲裔美国人成为nBa球员的机率在北美四大联盟中最高,也不过五万分之一。第四,运动员培养周期长,少则5-8年,多则10年以上,而且随着竞技运动的竞争性加强,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周期也在延长。此外,运动伤病和激烈竞争使运动员淘汰率非常高,运动寿命短暂,这些因素致使高水平运动员供给刚性。

再从需求角度看,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进程加速,竞技体育多种使用价值凸显,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高水平运动员供给不足也凸现,一些知名运动明星年收入千万。甚至过亿,如大卫,贝克汉姆、基米,莱科宁、罗纳尔迪尼奥、罗杰,费德勒、姚明等,这充分表明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稀缺与供给刚性,意味着竞技体育生产要素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人们看到了潜在的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的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这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3、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特点

生产概念涉及的是人类用一定的资源(投入)创造一定的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成果(产出)的方式问题。它是人类为了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消费目的,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组合、投入和有目的的消费,创造或增加某一使用价值的行为。由于人们的需要既要用实物劳动成果来满足,也要用非实物劳动成果来满足,因此,人们有目的地创造的劳动成果并非只是实物产品,也包括服务产品,所以,一切提供劳动成果的活动都是生产活动,人类生产就是对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在内的各种劳动成果的创造。由于高水平竞技运动技能是通过大量的时间消耗、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长期艰苦训练而形成,能满足人们消除疲劳、缓解紧张、丰富文化生活、为国争光的需要。因此,竞技体育的训练和比赛也是一种生产活动。

竞技体育生产特点主要表现为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

3.1 前期劳动显著性

某些服务产品的劳动过程往往包含有显著区别的前期劳动阶段和后期劳动阶段。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显著区别的前期劳动阶段和后期劳动阶段的服务产品。竞技体育的生产过程包括劳动阶段较长的运动训练期(根据运动训练学的一般规律,从开始选材、训练到逐渐成熟、成长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大约需要8-10年的时间)和较短运动竞赛过程,对于某些项目前期阶段劳动的显著性更加突出,如百米跑比赛,用(赛)场上一秒钟,场下十年功来形容毫不为过。这种显著性前期劳动阶段意味着运动训练所投入的时间、精力、资金越多,若无缘比赛,则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越大,甚至可能出现前期的长期劳动全部无效的现象。前期劳动显著性的竞技体育生产特点给生产投人者带来极大的潜在风险。

3.2 有效劳动时效性

这里的有效劳动是指运动员保持个人最好竞技能力的时间。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挑战人体极限,最大限度挖掘人体运动潜能。随着竞技运动竞争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动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至于想提高l厘米或缩短百分之一秒都变得异常艰难。这势必要求运动员进行相应的极限化训练才有可能超越已有成绩和对手,对运动员的体能智能、心理素质、身体形态方面提出极高要求,运动员一旦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则被无情淘汰。因此,运动员的淘汰率很高且运动寿命短暂。

高水平运动员职业生涯与其它行业相比,如电影明星要短得多。有研究者以连续3届进入全运会决赛(进入前8名)作为衡量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指标,能够进入全运会决赛表明该运动员竞技能力达到自身最佳竞技阶段或竞技能力保持阶段。如果运动员能够连续在3届全运会进入决赛,则表明运动员的有效竞技能力(或称运动寿命)至少可达8年,然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优秀运动员高竞技水平持续时间较短,90%都不能保持高竞技水平在8年以上。

优秀运动员高竞技水平持续时间较短,运动员的价值基本在该期间体现,这就对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及其效率提出较高要求,若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不确定或产权流转效率低,将大大损失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若不能及时转移到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去,就难以发挥应有价值甚至闲置浪费。

3.3 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

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既表现为运动训练与选拔输送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淘汰可能,还表现在竞技场上胜负结果不可预知。由于比赛结果受多因素影响,如运动员竞技状态、教练员临场指挥、竞技对手技战术的变化、赛场环境等诸多因素,运动员稍有不慎,比赛结果就会出人意料。

竞技场上胜负结果不可预知,表现在竞技场上常出现一些实力很强的运动员发挥失常,输给弱过自己的运动员,如: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多次在各项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在雅典奥运和北京奥会上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决赛,决赛中也一直发挥出色,成绩遥遥领先,金牌唾手可得,可偏偏在最后一枪,要么脱靶,要么环数出奇低而痛失金牌。对于对抗性类博弈竞赛,竞技场上参赛双方运动员经常根据自身与对手赛情变化,不断调整相应技战术上,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创造力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得淋漓尽致。越是竞技对手实力相当的比赛。就越充满悬念,其悬念越大,魅力就越大,价值也越高。很多nBa篮球赛事都是在比赛结束前两三秒钟才决出胜负,往往观众不到最后就不知道比赛最终结果。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入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投入风险。

4、对中国的启示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对与其匹配的生产制度提出内在要求,为竞技体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启示。

4.1 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应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

提供获利机会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意味着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存在潜在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随着中国竞技体育商业化程度的提高,运动员人力资本价格飙升,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成为利益相关者角逐对象,围绕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诸如:运动员为了一己私利违反队规。被国家队开除;运动员因广告、赞助收入分成与运动队产生纠纷;恶意抢注运动员资格而引发的单位和地区间“注册权”和“参赛权”的争议等,这些运动员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纠纷归根结底在于现有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竞技体育发展现实,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使之为竞技

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提供获利机会。

4.2 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创新应循序渐进允许过渡期产权存在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困难,加之中国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存量绝大多数是以国家为主,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形成,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由于形成过程的特殊性,使之对其相关资产的测量和评价所花费的成本巨大,很难清楚地界定评估产权主体各自的投入大小及比例,这就很可能导致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当清晰界定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时,产权就会处于模糊状态。而且竞技体育产品公私混合性使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具体采用何种产权形式最佳,科斯认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交易费用的产权就是最佳产权形式,最佳的产权界定是对应于“某一时空”的特定环境,是动态的,因此不能泛泛地说某种产权形式最佳,也不能绝对地认为私有产权最好。产权创新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中间存在处于过渡期的产权状态,这种过渡期的产权状态是产权创新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最优选择和必经阶段。

在计划经济制度中,人力资本产权完全是国家的;在市场制度中,产权过多地表现为一种私人状态;现在中国处于市场制度转轨期,产权的最佳选择就应表现为既利于私人管理能力,又利用国家行政能力的“模糊产权”状态,由于这种模糊产权具有与过渡期的市场形态相吻合的综合效应,兼具私人管理优势和国家行政力量在资源控制上的双重优势。在这一时点上,可能比产权明确的国有和私人企业效率更高。我国奥运优势项目的主要部分是属于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项目,在国家尚需奥运增光,市场又无力提供这些奥运竞技产品前提下,除了一些具资产通用性的竞技体育项目逐渐走向产权制度清晰的私人产权,多数项目尤其是具有较高资产专用性的竞技项目还是国家投资为主,政府组织形式仍是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主导形式。只要投资主体多元化存在,国家、企业和运动员共享产权的“模糊产权”状态就会持续下去。

因此,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要与所处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及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产权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允许过渡阶段存在。不过,作为过渡阶段的产权形式――模糊产权,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有较高效率“被人们选择”但它实质上属于产权不清,从长远角度看仍是低效率的,会成为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障碍。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明确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逐渐减少直至消灭模糊产权。

4.3 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改革要兼顾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

的统一

由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属性具有公私混合型特征,既包含部分非竞争的公共产品、又囊括一些竞争领域的私人产品,因此对其改革也将涉及公共选择和市场选择。市场选择和公共选择各有其适用范围。在竞争性领域,市场交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交易成本;而在非竞争性领域,公共选择领域则成为避免市场失灵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应更多考虑市场交易,而在改革与否、如何改革等战略性问题的决策上,则较多依赖公共选择。这要求我们在竞技体育改革路径的选择时,要根据竞技体育产品的公共性程度、改革的不同阶段,对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采用要适时随动。

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创新,在具体制度安排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各具体运动项目市场需求程度、商业价值大小等资产专用性特征所要求的适宜组织形式,在充分分析比较竞技体育服务产品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奖牌密度大市场需求小,公共性外部性大、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举重、柔道、跳水等项目作为政府生产提供重点;对一些群众基础好、市场需求大、具有效用可分割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可通过特许经营、契约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场主体生产和提供;而且要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公共性程度确定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公共性强的阶段,如备战奥运集训阶段的各项训练与参赛阶段考虑主要由政府提供;而对产品私人性较强阶段,如乒乓球、羽毛球的初学阶段则由市场提供更为合适。

4.4 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人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投入风险。

优秀运动员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特点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性。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物力、财力,而运动员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却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中途淘汰、疾病伤痛等各种意外出现的几率非常大,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传统的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运动员的退役安置、运动员伤残风险、运动员淘汰去处、运动员文化学习没有保障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系列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与优抚等竞技体育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如:建立运动员在役时期的文化学习保障制度,为运动员文化学习提供保证;明确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扶制度;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再就业安置制度;建立运动员风险互助组织,促进体育商业保险的开发与完善,切实对运动员的伤残疾病发挥保障作用。以促进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

4.5 正外部性竞技体育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

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正外部性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量,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中国的奥运争光项目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是属于全社会每个成员不论是否购买都可以享用的产品,而且一个人对其消费并不妨碍、影响他人的消费效用,由市场提供是缺乏效率的。这是由于私人产品是没有外部成本的产品,而一国选手获取世界冠军殊荣很难将其他国民排除在民族自豪感的受益者之外,因此在完全市场机制下,这类产品的提供往往不足。如果政府对生产奥运项目部门投资不足将导致竞技体育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供给不足,因为没有一家私人企业能够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奥运争光项目。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其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不表示一定由政府部门直接生产,也可能是政府购入私人生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然后再向市场提供。其二,对公共产品以及私人产品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种产品究竟属于何种类型产品的认识可能有所不同,同时对产品性质的区分须还考虑市场发展的程度。例如,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对竞技体育需求普遍少而国家又需要奥运争光的经济社会环

境下,中国政府应提供全部奥运竞技服务产品,而在一些竞技项目社会需求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效率,则要调整政府提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数量和种类。

5、小 结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对与其匹配的生产制度提出内在要求。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在实施交易时对其进行产权度量、界定比实物产品困难得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混合性质,意味着竞技体育产权具有较大选择空间,既可以采用私人产权也可以实行公共产权还可以建立俱乐部产权,亦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组合;某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正外部性将会导致这类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数量小于社会实际需要量,有时甚至会出现零供给。所以,对这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政府提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有效供给的不足;高水平竞技体育人力资本高度稀缺、供给刚性,表明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存在潜在获利机会,倘若旧制度阻碍了这种获利可能,人们就会产生创新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需求,将对原有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提出挑战。

竞技体育前期劳动显著性、有效竞技能力时效性、生产结果不可预知性等生产特点,要求竞技体育生产要素投入者做好自我风险规避准备,同时也需要竞技体育生产组织提供相应制度保障,以降低竞技体育行为主体的投入风险。

通过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的制度经济学诠释,为中国竞技体育改革提供以下启示: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应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价格上升提供获利机会;中国竞技体育产权创新应循序渐进允许过渡期产权存在;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改革要兼顾市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统一;中国应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正外部性竞技体育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

参考文献:

[1]陈慧敏,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口],体育学刊,2010:(4):1-7

[2]

陈慧敏,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有效性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5-9

[3]陈慧敏,政府职能及对竞技体育的干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2):11-15

[4]杨年松,职业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供给模式选择[J],福建体育科技,2004(3):5-7

[5]张保华,基于第二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体育产品分析[J],体育科学,2006(2):1017

[6]邹国防,产权分割: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3):18-19

[7]阿兰斯密德(allanaSchmid)。刘璨等译,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9]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3

【关键词】竞技体育;竞争;前景

一、简介“竞技体育”一词的概念及特色

(1)概念。60年代之后,国内外大多数教育者、体育工作者对于“到底什么是体育,什么是竞技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又跟竞技体育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探讨。实际上,竞技体育同样称为竞技运动,它主要是以体育竞赛作为一大特色,并以创造最为优异的运动成果,获得比赛胜利作为目的的社会生活化体育运动。(2)特色。竞技体育本身就带有激烈的竞争对决力量,需要超强的体能和技巧,融入高尚品格娱乐感。提及的激烈的竞争对决力量指的就是竞技体育运动员因为存在竞争,而于竞赛场争夺属于个人的、团体的、国家的优胜,就体现了其竞争特性,任何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都跟它难以比拟。但同样,竞争性再强烈,都要被国际公认的制定的竞赛规则所制约着、束缚着,对于优胜机率来说,可谓人人平等。当然不同类型的竞技运动项目,又有各类竞赛的时间限定和空间规模。所以竞技体育竞争性特征,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能力。提及的超强体能和技巧指的就是每一位参加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如果想要在比赛中获得优胜的话,就必须具有充沛的体能跟精巧的专业技艺。而训练和竞技比赛就为运动员提供挖掘并发挥自身最大潜力的机遇。提及的高尚品格娱乐感指的就是最初时,竞技体育就包含了娱乐这一层次,就竞技体育运动员来讲,经过自己的努力,勤劳训练,使运动成绩不断提高,并在比赛中获取成功,这就使心理满足感油然而生,有自豪感、幸福的;而对于那些买票来看比赛的普通人,看着运动员在场上挥洒汗水、泪水,欣赏他们精美的运动技能,感受他们拼搏的运动精神,这也是一种愉悦的、轻松的享受。

二、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1)我国职业竞技体育发展史。一是我国职业竞技体育club的诞生。1994年的时候,我国建立了第一家职业足球club。就此,全国足球“万宝路”杯甲级联赛拉开竞技帷幕。在改革俱乐部初见成效之后,接着篮球、排球以及乒乓球等都分别于1995、1996跟1998 年相继成立职业的竞技俱乐部。之后很多各类竞技项目的职业俱乐部也随之诞生。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迅猛。二是职业运动员群体的出现。大部分职业运动员都将自己所训练的运动生涯作为主要的或者唯一的谋生方式,将自身在竞技方面的能力作为商品的资产形式实施出售买卖,从而换取相应的劳务报酬总额,在整个职业竞技体育比赛中属于基本性结构。逐渐地,职业竞技体育club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优秀的职业运动员也在不断增加,体育组织的团队不断壮大。三是职业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目前,在体育竞技比赛中,植入了很多广告:衣服、鞋子、包包、食物、饮料等,应有尽有,这就是体育事业中的商品经济发展状况。从传媒宣传到品牌销售,无一不跟商业紧密相关。现社会,竞技体育带来的商业投资利润不可低估。(2)训练运动员体系。一是体育系统训练。一些体育运动学校不只是专业性地进行运动项目的培训、练习,而是在教学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加以竞技项目的简单训练而已。这一教学模式是完全不合理的,作为职业体育运动院校,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体育运动员,因此,应分清楚主次关系,应在科学运动训练的基础前提下,对学生进行良好文化知识教育,处理好文化知识跟赛程训练间的繁琐事宜。依照主办单位层次的不同,体育运动院校又分成省、市级别的体育运动学校跟附属竞技体育院校两类。一直以来,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选取主要渠道都是在各级、各类少年体校精挑细选的,这一类院校都是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加以训练的,对少年儿童展开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训练。这些业余体校被分为三中类:“一集中”跟“二集中”的业余体校都是一些“普通的业余体校”,而“三集中”则属于“重点的业余体校”。二是课堂体育训练。首先,高校选拔的运动队。高等院校运动队通常有两种:一是水平较高、资质较好的运动队,另一种就是普通资质水平的运动队。通常那些世界性的全国大院校的比赛都是有高水平的有参加全国比赛资质的运动队来参加,这一参赛模式在整个运动运培养体系中占关键部分,而那些资质一般的运动队伍则是在一些校园竞技体育活中进行参赛而已。其次,中、小学校组织的运动队。20 世纪的 70 年代末期,我国创办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院校跟一些试点性质学校,逐渐地形成了一种业余体育院校训练的现代化格局。通常情况下,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体育进行宣传,经常性地展开群体运动,让大家熟悉竞技体育比赛,储备优秀的后备运动员,为国家体育事业做出一定的人力贡献。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4

>>体育竞技的正当化事由及其诉讼证明竞技状态的属性与发展对大赛前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周期安排的浅析浅析中长跑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体育竞技的暗奏等关于竞技状态相关问题的探讨论竞技状态的复杂性运动员竞技状态与训练的关系体育竞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规律及其启示心理调整与最佳竞技状态体育竞技运动在娱乐文化中的体现农村体育竞技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体育竞技中的高科技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体育竞技对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思考提升大学体育竞技氛围的方案探讨论体育竞技暴力的刑法适度干预体育竞技教育的目标及任务数学在体育竞技中的运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体育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其形成规律体育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其形成规律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孙立成")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竞技状态是运动员为取得优异成绩所处的的最适宜的准备状态。它包含了五种表现特征。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和疲劳阶段,只有充分地认识到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形成规律、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载,才能不断地促进成绩的提高。关键词:竞技状态;特征;规律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36-01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作为参赛运动员,如何持续、稳定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各项大赛中更好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竞技水平,为取得优秀成绩,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一个教练员和一个运动员,要深刻认识体育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其形成规律,对指导训练和比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为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处的最适宜的准备状态。它因训练水平不同而异就某一阶段的训练来说,竞技状态的形成,是运动员身体的一般技能水平、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技术和战术训练水平、智力水平、心理训练水平等因素有机和谐结合的结果,是一种综合的整体表现。随着训练过程的发展,训练水平的提高,竞技状态有以下几种表现特征:

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达到当时的最高程度,机动性、应激性和兴奋性大大提高,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从一种活动转变为另一种活动的能力更强。外部表现是机体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强度或极限强度的训练与比赛。

能够在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性具有较高水平的条件下完成特殊的肌肉活动,而这在非竞技状态时是不可能达到的。就是说,此时运动素质与专项运动技术已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机体已通过专项运动技术把提高了的运动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各器官系统的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外部表现为动作准确、熟练、协调、并具有高效的效果。

各种机能活动产生“节省化”现象,表现在做动作时能量消耗有所减少,为专项技术的发挥提供了保证。

训练中和训练后机体能量的恢复过程缩短。

运动员情绪高涨,精力旺盛,自我感觉良好,渴望参加训练和比赛;在训练和比赛中意志顽强,对完成任务、夺取胜利充满信心。

总之,竞技状态的集中表现就是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因此,通过对运动成绩变化过程的分析来判断竞技状态的水平及其形成情况,是目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

大量的研究证实,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有它客观的规律性,即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获得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它又分为两小阶段,a段: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前提条件,它包括有机体机能能力的一般水平不断提高;运动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专项运动技术、战术得到较大的改善并初步完善。此时这些条件尚未很好地有机结合,还不能以优异的运动成绩表现出来。B段:是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述各种前提条件不仅明显地具有专项化的特点,而且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就是说竞技状态已基本形成了。

第二阶段:保持阶段(相对稳定阶段)

这个阶段竞技状态的所有特征都变现出来,并进一步巩固、提高,运动成绩处在增长和波动之中。此阶段要对组成竞技状态的各个部分再作根本性的改变(或改造)已不可能,因为那样的话就意味着破坏已形成的竞技状态。而运动成绩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方面训练要有所调节,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也会自然产生合理的调节;另一方面,有机体内部各种机能状况会产生周期性的变化,比赛中也会有偶然因素(如气候、场地、设施、心理状况、突发事件等)的影响。所以,这个阶段虽然竞技状态已经形成并得到保持,但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创造优异的成绩,成绩短时间的下降是相对现象,决不是竞技状态消失的标志。只要进行合理的训练,掌握好运动量,不仅能恢复到原有水平,而且还可以达到“超量恢复”的作用。

第三阶段:暂时消失阶段(疲劳阶段)

这个阶段,由于训练安排的变更而导致生物体个体适应过程目的改变,有机体的各种机能处在恢复过程,所形成的竞技状态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消弱,并局部受到破坏,原有的竞技状态开始消失。

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这种阶段性特点不是主观臆断的,而是有着一定生物学适应过程的物质基础,因为其变化过程的生理指标,乃至某些人体测量指标都可以测出来。

竞技状态在保持阶段会因项目、训练安排不同以及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国内外体育科学研究人员对田径、游泳、球类、举重等项目的运动成绩变化资料的分析来看,竞技状态的保持阶段大致有四种类型,即“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和“双峰型”。

“单峰型”――竞技状态的保持约两个月――三个月,“双峰型”――“三峰型”――竞技状态的保持一般为四个月――四个半月(累计),峰与峰之间的“衰退”阶段约为三周――六周。

最后一种双峰型之间的“衰退”现象?从目前科研解释,“衰退”可以说成竞技状态的一个特殊的“中间阶段”,此时竞技状态没有受到破坏,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这肯定无疑。至于大“衰退”是怎么回事,它的生理生化机械产生的原因,现在尚未能作出较详细的论述,故只能推测。一般认为,这种衰退是由于保持竞技状态的有关运动生理、心理、生物化学机能方面发生了暂时性的退行性改变。新的适应过程产生,为保持和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潜力进一步积累的结果。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5

关键词:体育经济学;竞技体育生产制度;举国体制;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01-07

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备受人们关注,对其利弊、存亡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息,尤其在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取得“金牌总数第一”令世人瞩目的佳绩后,更促人深思:“举国体制”何以存在?究竟其背后隐藏的合理内核是什么?是否存在问题?问题成因何在?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结合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选择的合理性及现存问题、成因予以剖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交易费用理论与竞技体育生产制度选择

人类生产是对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在内的各种劳动成果的创造。高超的竞技运动技能是通过大量的时间消耗、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凝聚在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体能和智能的人体上,而创造出一种非实物形式的劳动成果,这种成果以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的竞技表演和比赛形式呈现。因此,有理由将这一过程称为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简称竞技体育生产),相应地将有关训练和比赛的经济组织与制度安排看作竞技体育生产制度。

交易费用理论对社会经济的强大解释力,使得奥利佛・威廉姆森荣获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尝试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选择问题。

1.1 交易与交易费用

交易是人类基本的经济行为和活动,市场制度是建立在交易的基础上,所谓交易是指经济个体之间分割和获取对资产未来的所有权,是财产权与合约权的授权转移。康芒斯把交易活动分为平等人之间的买卖交易,即市场交易、上下级之间的管理交易―企业交易和政府对个人之间的限额交易――政府交易3种类型。交易费用指经济交易中,产权从一个经济主体向另一个经济主体转移过程中所有需要花费的资源的成本,包括: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花费在事前的搜集信息成本、度量产品的成本、签订契约的费用及事后为保证契约的实施执行而进行的监督等活动的费用。

1.2 经济组织选择与演变动因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及经济组织节省交易费用的动机,是经济组织演变的根本动力。

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与决定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影响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有两组:第一组为“交易特性要素”,指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及交易的技术结构即交易产品的技术特性,包括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频率等。交易特性要素,决定了交易协约的方式及协约关系中应采用的规制结构。当人们为所要完成的交易选择了恰当的规制结构,所需要的交易费用就会较少,否则就要付出较高的交易费用,甚至导致交易失败。这里提示人们结合竞技体育交易活动的交易特性选择匹配的经济组织十分重要。第二组为“人的因素”,主要是指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是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本原因。由此产生的交易费用主要依靠各种制度提供的激励约束机制来降低。启发人们竞技体育交易费用的降低还需制定适宜的制度安排与组织规则以引导规范竞技体育经济组织的行为主体。

按照新制度学派理论,一种产品应通过何种组织方式生产提供,取决于该产品的资源特性和相应的交易属性,交易的不同属性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和交易成本,就要对其实施不同的规制并加以监督,而不同的规制意味着对不同交易方式及不同契约加以选择。在交易中,人们之所以选择不同的交易方式与不同的契约,主要是由于各种交易方式或者契约形式的交易费用不同,由于依赖于不同的契约来组织生产或交换,度量行为、履约情况以及最终经济结果都随契约的不同选择而发生变化。契约安排之间产生竞争,交易成本较小的经济组织形式得以剩存。

这表明不同的规制要求不同的经济组织相匹配。因此,为了规制交易与节约交易费用,就应采用适宜的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本文认为竞技体育生产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选择与演进也是基于规制交易与节约交易费用的动机。

1.3 竞技体育资产专用性与匹配的生产制度

资产专用性是现代契约理论描述交易的一个重要维度,用于说明资产的可调配性程度。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①可以理解为基于某一特定的交易而做出的持久投资,投资一旦形成,就很难转移到其它用途上去。为完成一项交易一般需要进行投资,并形成一定的资产。这种投资在技术上有两种选择:采用通用技术或采用专用技术,由此相应地形成通用型资产或专用型资产。

接受系统竞技体育培训需要投入连续的、长期的时间、资金和其他资源,时间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稀缺且不可逆的,一旦投入之后,就形成沉淀成本,不能再收回,竞技体育运动的较强资产专用性尤其如是,一旦确定从事并历经多年专业训练或职业竞技体育投入之后,就不能再改做其他用途,这些投入成了沉淀成本,使得竞技体育表现出较其他资产的较强专用性特征,不仅如此,竞技体育的不同项目资产专用性强度也不同,竞技体育的资产专用性强度与其使用价值密切相关。竞技体育的使用价值是由竞技体育的消费功能决定的,按竞技体育的消费功能,其使用价值表现在满足个人生活消费需要,如健身娱乐、观赏审美;满足企业生产消费需要,如广告赞助、企业经营运动队;满足社会公共服务消费需要,如奥运争光等。

通常来说既能满足健身娱乐生活需要,又能满足商业开发的生产需要,同时还能满足为国争光的社会公共需求的项目,如中国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相对其他竞技项目其资产专用性较弱,因这些项目群众基础好,市场需求大,投资风险小而收益相对大,即便不能成为明星获得高额回报,也可能成为职业教练,或运动特长被企业招聘及日后健身娱乐。而只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项目如举重、柔道项目则资产专用性极强,因为这些项目就是为大型赛事

而存在,健身娱乐和商业开发价值甚微。若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赛,运动员、教练员及投资者的投入成本将无法回收,面临的市场风险与不确定性非常大,私人投资主体是不会对此投资的,某一国家若想在此类项目上获取国际奖牌必须由政府出面生产。

从资产专用性这一制约交易规制形式的关键特性来看,当竞技体育资产专用性很弱时,在交易中,交易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转而寻求其他交易对象,能较好保证投资创造的价值和双边利益不受损失。如羽毛球运动,全世界拥有相当多的爱好者和高水平运动员,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条件下,交易双方都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其它交易对象,因而像羽毛球这类竞技体育项目可以采用市场组织形式进行生产。

而当资产专用性很强时,当交易的一方,如从事举重训练者做出了专用性投资后,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惟有参加大型国际赛事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这样运动员人力资本就被紧紧地锁定在这笔交易上了。相应地。政府或举重协会也会发现再寻找如此满意的运动员成本高昂且比较困难,因此,任何一方的退出都同时给双方造成损失。资产专用性越强,锁定效应就越强,退出损失也越大。由于人力资产的高度专用性,意味着交易双方都具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若采用市场组织模式,处在不利地位的一方就极大可能面临被“要挟”而遭受损失的风险,而且市场关系的不稳定性也不适应高度专用性资产交易对持续性和调适性的高要求,因此,采用政府组织对竞技体育资产专用性很强的交易是相匹配的节约交易费用的经济组织形式。

1.4 中国竞技体育奥运优势项目资产专用性

中国代表团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共参加了7届奥运,夺金数较多的项目是跳水(27枚)、举重(24枚)、乒乓球(20枚)、射击(19枚)、体操(22枚)和羽毛球(11枚)。除了以上传统优势项目外,柔道、射击、射箭、拳击等也成为有潜力的优势项目。这些优势项目中只有羽毛球、乒乓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商业价值、健身价值。多数项目还要求特定的训练场地条件,但这些项目却又具备金牌密度大、投入少、见效快等特点,因此成为以奖牌最大化为唯一生产目标国家的主攻项目。由于以上优势项目中多数项目具有资产专用性强的特征,中国采用政府组织型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是与其匹配的节约交易费用的经济组织形式。

1.5 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评价

建国以后,我国初步形成了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完善了运动员、裁判员注册制度和国家队集训制度,形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管理体系,形成了每4年举办1次全国运动会制度和全国城市运动会制度。各省(区、市)也根据全运会的周期,举办全省(区、市)运动会,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逐渐形成中国竞技体育政府组织形式――“举国体制”。

中国采用政府组织形式的“举国体制”有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

1)从制度形成的初始条件来看,当时中国经济条件有限、国际社会地位卑微、竞技体育人力资本水平低及存量不足,使人们看到了通过举国体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可能性,人们的行为决策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是合适的。在举国体制作用下,金牌增加较快,积累效应明显,从1984年的15枚金牌,经过不到25年的时间,激增到2009年的51枚,表明举国体制是基于特定初始条件下的中国较佳选择。

2)基于交易特性,尤其从资产专用性这一制约交易规制形式的关键特性来看,中国奥运优势项目中多属资产专用性强的项目,为了防止机会主义倾向,克服市场失灵,采用政府组织生产竞技体育是与其匹配的节约交易费用的经济组织形式。

3)结合中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产品公共性与外部性特征,竞技项目奖牌密集程度、相对竞争程度等方面考虑,中国选择政府组织形式也是占优策略。

4)基于中国竞技体育生产要素现状,从稀缺性来看,中国GDp总量大,人均GDp低,人口数量多,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丰富且机会成本低、资金约束小等因素都是中国竞技体育政府组织形式选择的基础。

2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中国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举国体制对竞技体育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有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

2.1竞技体育政府组织规模超过其效率边界

1)表现:

目前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的政府组织超过其组织规模的效率边界,表现为政府纵向一体化组织生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既包括资产专用性强的举重、柔道等项目,也包括具有资产通用性特征的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由此引起的高企行政管理成本,很可能会与采用政府组织形式而节约的交易费用相抵消。政府组织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其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或生产市场无力提供的产品。企业的规模被决定在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它一般企业的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那一点上,相继生产阶段或相继产业之间是订立长期合同,还是实行纵向一体化,取决于两种形式的交易费用孰高孰低。此外,经济组织所面临的交易技术结构也是在不断变化中,作为一系列契约联结的集团(经济组织),其制度是连续性的,一个有效的制度应为组织提供适应效率,使经济组织的规模和边界不断进行调整,使之与环境动态相容。

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对竞技体育需求普遍少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政府生产全部奥运服务产品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话,那么目前在一些竞技项目社会需求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的形势下,为了提高竞技体育生产制度的效率,必须调整现存竞技体育生产组织的规模和边界。

2)成因:

(1)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公共产品不能界定为私人产权而只能界定为公共产权,但私人产品却可能由于制度选择主体的偏好及政治结构与谈判力量优势而被界定为公共产权。因此,一些资产通用性强的竞技项目也被界定为公共产品而由政府生产。

(2)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获取奖牌上的递增收益,表明该制度潜能还未发掘尽,倘若举国体制尚有正的产出,且政府还有财政承受能力,人们对中国竞技体育政府组织规模大小及其效率边界问题不会太介意,对这一制度的改革愿望也就不够迫切。

(3)存在路径依赖,人们已习惯于举国体制的运作模式,政府组织形式的优势使采用举国体制生产竞技体育的风险大大降低,加之俄罗斯、东德等国家竞技体育改革的前车之鉴,使人们在竞技体育制度改革上更不敢轻举妄动。

2.2“悖论”状态制度均衡

制度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给定的一般条件下,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任何个人或团体带来额外收益。这种均衡可能是以下几种情

况:1)经过调整的制度安排已经获得了所有潜在利润的全部增量。2)虽然某些外生性变化,如技术、市场规模、相对价格、收入预期、知识流量、政治经济游戏规则的变化使得收入的增加成为可能,但是某些内在的规模经济、外部性、厌恶风险、市场失败或政治压力等原因使上述的所得在现存的安排结构内难以实现。3)即使尚存一些潜在利润,但改变现存制度安排的成本超过了这些潜在利润。因此,制度均衡也可以理解为作为生产要素的制度“投入”增加(制度的任何形式的改变)对作为投入者的各利益集团而言是得不偿失的,制度均衡可能是一种“适宜制度”(适宜制度,指的是这样一种均衡状态,在该制度约束下个人的最大化行为既与他的预期相吻合,又同整个社会的资源有效配置并行不悖。),也可能是一种“事与愿违制度”。而目前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恰恰处于“悖论”状态的制度均衡。

之所以说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处于“悖论”状态的制度均衡,是由于在现行竞技体育生产制度安排下,中国虽然实现位居奥运金牌榜首,但却也导致竞技体育资源逐渐偏离有效配置的状态,并未与适宜制度所预期的结果相吻合。

1)表现:

(1)成材率低。有关资料表明,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比赛中获得前3名的运动员,成年后在亚运会和世界大赛中取得前8名的分别为14.5%和5.6%。全国优秀运动队,每年平均吸纳新运动员仅占在训青少年运动员的1.3%,而民主德国的儿童、青少年在体校从事系统训练后,大约有50%的可进入高水平运动训练阶段。在我国体操运动员成材率还不到10%,优秀运动员年均淘汰率为17%-19%,而要取得国内国际冠军又要淘汰90%。能够进入国家队的高水平运动员尚不足1%。

(2)投资收益率低。以国家投资为例,专业体校投资512747万元,在校学生人数38571人,输送一线人数1193人,收益率为3.09%;业余体校投资617092万元,在校学生人数305937人,输送一线人数3307人,收益率为5.05%。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通常在10%左右。还有人对浙江省几届全运会的资金投入产出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全运会平均每得1分的直接投入是六运会5.38万元,七运会6.20万元,八运会7.12万元,说明成本逐届提高,投资效益下降。可以看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效益处于较低水平。

2)成因:

(1)对政府垄断经营的约束乏力。首先,政府组织提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时一般是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机制,导致政府在提供竞技体育时不计较成本,过分投资,同时造成政府组织的扩张与效率低下。其次,由于政府提供竞技体育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实行软预算约束,使得政府缺乏降低成本、追求利润的内在激励机制与动机。再次,由于对竞技体育绩效的评价和估计存在着困难,导致对竞技体育生产效率的衡量缺乏合理的标准,无法根据竞技体育的供求效率对政府体育官员、教练员进行奖惩,促使其提高效率,此外,监督机制的缺陷和政府本身的自利性特征会使得政府在竞技体育的供给上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利,损害公共利益。

(2)与制度非中性相关联的利益集团存在。制度创新可分为中性制度创新与非中性制度创新,中性制度创新是指那些对社会的每一个人而言有益,或至少不受损失的制度创新,而非中性制度创新是指给社会的部分成员带来好处并以另一部分人受损为代价的制度创新。同一制度下,不同的个体和人群损益种类和程度不同。竞技体育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权力与资源的重新分配。原有利益格局下,围绕着竞技体育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形成了一个体育官员、获奖运动员及其教练,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利益集团。虽然竞技体育改革能促进社会总福利的增加,但其转变结果却不是“帕累托最优”(指在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是以一些部门和个体的既得利益损失为代价,为了维护和保持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者只愿意维持既有制度,而很可能对制度改革采取消极的阻碍行为。

(3)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使然。制度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收益不排他,一经确立就可以为所有人共享,而制度的建立却要耗费私人成本,一般理性经济人都不愿意建立新制度,尽管大家都意识到新制度比旧制度有明显的收益优势,但基于成本个人付出而收益大家分享的事实,都不会去采取制度创新活动。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具有公共性的制度,对利益集团来说却不具有公共性,旧制度的支持者由于集团人数少,维护制度的成本与收益比较一致,为了保护既得利益,有更大的力量阻挠新制度的创新维持已有的制度。如此一来即使是“悖论”性制度也能够得以存留。

2.3 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发展滞后

1)表现: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及退役工作安置都由国家一手包办,运动员个人利益完全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相应的运动员产权也毫无疑义地归属国家所有,然而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程度的提高,运动员人力资本价格飙升,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成为利益相关者角逐对象,围绕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说明原有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竞技体育发展现实需要。

2)成因:

(1)中国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结构比较复杂,由于国家培养运动员花费了巨额前期投入,教练员对此也付出了大量心血,而这些又是和运动员自身的天赋和艰苦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原有举国体制非股份制且无市场评价和交易机制,缺乏财产转移所据以进行的对资产的评价体系的资本评估市场,对资产的分割、组合相当困难,这就很难清楚地界定评估各自的投入大小及比例。这些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知识、技术方面的局限性,致使政府即便有构建新制度的决心,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合适的制度安排。

(2)作为利益主体的运动员在权力博弈中处于劣势,运动员集团不能成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发动者。运动员很小就离家进入体校,自我意识薄弱,无论生活、学习还是训练都惯于听从教练安排,再加之艰苦的训练占去大部分时间、精力,往往疏忽了文化知识的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极度欠缺,因此缺乏维权、集体行动的能力与意识。而且由于各运动项目分布广泛、种类特点差异较大,加之竞技体育运动员人数多且分散,更是加大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成本。每个人都希望搭乘别人承担界定、转让人力资本等交易成本的便车,而自己则坐享谈判成果,每个理性人都这么想,结果就会导致产权创新制度供给不足。

(3)国家界定产权也有其自利性一面,诺思认为国家仅仅在统治者划定的福利最大化目标范围内促进和界定有效率的产权。政策的制定者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像在经济市场上一样,在政治市场中追求最大化(政治、经济或社会)利益,而不管这些利益是否符合

公共利益,或许它们有可能也反映公共利益,但这种利益也不过是众多愿望之一或最不必需的一种愿望。因此,从自身利益出发的统治者往往可能维持或建立一套低效或无效率的产权制度,那么,国家在界定竞技体育产权时也很可能出于政治利益最大化偏好,建立并维持有利于金牌最大化的国有产权制度。

3 对策与建议

3.1调整竞技体育生产组织规模,发挥中国竞技体育

“举国体制”优势

缩减竞技体育政府组织形式的规模边界,科学划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类别,在充分分析比较中国竞技体育服务产品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奖牌密度大、市场需求小,外部性大、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举重、柔道、跳水等项目作为政府生产重点,对一些群众基础好、市场需求大、具有效用可分割性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可通过特许经营、契约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场主体生产和提供,明确政府采购者的地位。积极拓展私人提供竞技体育的渠道,以效率作为主要评判依据,构建政府、市场和中间性组织共同提供竞技体育的多元化供给体制。必须明确缩减竞技体育政府组织的规模边界,决不是政府简单地减少服务供给,而是把服务供给职能转移给私人部门和体育民间社会组织。

3.2 追求预算硬化约束下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协调发展

改变传统的唯金牌论、政治利益最大化的思想观念,积极寻求竞技体育生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协调发展之路,通过对竞技体育财政补贴变暗补为明补,契约外包等方式促使财政预算约束硬化;同时削减奖牌密度小、群众基础差、市场需求弱、所需资源庞大的运动项目,合理布局各省市优势竞技项目,形成国家范围内优势互补的竞技体育生产格局;制定运动员淘汰率标准,提高科学选材水平,施行教练员跟踪负责制,提高选材与成才的科学化水平,以降低竞技体育生产,提高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

建立适宜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梯队规模,允许富余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有偿流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作用,较大程度发挥竞技体育资源的比较优势,使之能在比以往大得多的空间内运行,并依次向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求关系决定资源的价格方向演化。

3.3 结合产权初始状况和制度环境约束条件,推进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

1)以收益权、使用权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整体改革。

中国产权改革不是一开始就改变产权的制度结构,而是从产权的制度安排开始的,是从产权的收益权、使用权这些层次开始的,西方也恰恰是从产权的使用和分配形式再推及到所有权的改革。这给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与借鉴。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也要从运动员聘用制度、运动员转会制度、商业收益分配制度、比赛奖金分配制度等使用权、收益权的改革着手,再逐渐过渡到运动员人力资本所有权的改革。

2)采用“模糊产权”作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过渡状态。

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要与所处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环境及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产权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允许过渡阶段存在。

科斯认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交易费用的产权就是最佳产权形式,最佳的产权界定是对应于“某一时空”的特定环境,是动态的,因此不能泛泛地说某种产权形式最佳,也不能绝对地认为私有产权最好。产权创新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中间存在处于过渡期的产权状态,这种过渡期的产权状态是产权创新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最优选择和必经阶段。

在计划经济制度中,人力资本产权完全是国家的;在市场制度中,产权过多地表现为一种私人状态;现在中国处于市场制度转轨期,产权的最佳选择就应表现为既利于私人管理能力,又利用国家行政能力的“模糊产权”状态,由于这种模糊产权具有与过渡期的市场形态相吻合的综合效应,兼具私人管理优势和国家行政力量在资源控制上的双重优势。在这一时点上,可能比产权明确的国有和私人企业效率更高。

目前中国高水平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存量绝大多数是以国家为主,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形成,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由于形成过程的特殊性,使之对其相关资产的测量和评价所花费的成本巨大,很难清楚地界定评估产权主体各自的投入大小及比例,这就很可能导致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当清晰界定产权的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时,产权就会处于模糊状态。不仅如此,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政府作用举足轻重,采用模糊产权还能得到政治权力的庇护,以此获得相对稳定有利的制度环境,这更加大了采用模糊产权的倾向。

我国奥运优势项目大多属于资产专用性强的竞技项目,在国家尚需奥运增光、市场又无力提供这些奥运竞技产品前提下,还是国家以投资为主,政府组织形式仍是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主导形式。只要投资主体多元化存在,国家、企业和运动员共享产权的“模糊产权”状态就会持续下去。

模糊产权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有较高效率“被人们选择”,但它实质上属于产权不清,从长远角度看仍是低效率的,会成为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障碍。因此,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明确界定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逐渐减少直至消灭模糊产权㈣。

3)注重人力资本产权权能适度分解和人力资本所有权与载体结合齐抓并举。

产权经济学理论发现,由一个主体完整地行使产权是不经济的,出让部分产权给他人,一个主体专门从事一项特定的权能分工的边际收益要大于从事多种职能分工的边际收益。人力资本的分解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不分解的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封闭式的产权。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它可以被分割为许多权利并分别赋予不同的行为主体,与竞技体育相关的权利有训练权、注册权、参赛权、转让权、获奖权、经营权等,很显然,如果让运动员完整地拥有以上权利,要么因时间精力有限,不能专心训练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要么由于知识能力限制而降低自身资产收益水平,两者都会大大降低竞技体育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6

劳动法律难以有效规制运动员劳动关系的原因

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使我国运动员的劳动关系出现了新的类型———劳动合同关系,这改变了我国以往非合同劳动关系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我国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有了新的模式和途径,运动员的劳动权利保护也有所改善。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举国体制依然是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主导体制。许多运动员依然处于举国体制之下,他们对于国家的依赖依旧,而不能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当然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也由于原有举国体制存在的许多弊端而受到限制。体育行业自治排斥法律对运动员劳动关系的调整行业自治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无论是国际体育社会团体还是国内体育社会团体的章程中几乎都有尽量不把纠纷交与司法处理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显示了体育社团力图排除法律规制的倾向[3]。体育行业自治排斥法律规制倾向的存在使体育社会团体不愿接受法律的规制,这成了法律有效规制竞技体育的障碍。国际上著名的“博斯曼案件”、国内许多竞技体育领域的纠纷都在实践中印证了这一点。体育行业自治排斥法律规制的传统的存在,也造成了法律有效规制竞技体育的经验积累不足,导致许多制度设计的缺陷。出于对效率的追求和体育行业管理技术层面的需要,体育行业自治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这也显然不足以构成体育行业自治完全排斥法律规制的理由,法律规制和体育行业自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体育行业自治对法律规制的排斥自然也表现在排斥劳动法律规制上,这一排斥显然也造成了劳动法律调整运动员劳动关系的障碍。体育行业自治排斥法律规制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国家与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上,解决法律规制竞技体育的问题,必须厘清国家与体育社会团体(包括国际体育社团和国内体育社团)的关系,明确体育行业自治的范围,才能确保体育行业自治是法律范围内的自治,而非法外自治。这一关系的明确,是运动员劳动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运动员的职业特征使普通劳动法律规则在竞技体育领域难以适用诚然,竞技体育的基本体制、国家与体育社团的关系是运动员劳动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的基本前提,但运动员的职业特征才是普通劳动法律规则无法在竞技体育领域适用的直接原因。深刻认识运动员的职业特征,才能够在劳动法律基本理论之上发展出能够适用于竞技体育领域的特殊劳动法律规则。与一般职业相比,运动员职业有如下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劳动法律对运动员职业的规制不能适用一般规则,否则将阻碍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劳动能力形成的长期性和高成本性与普通劳动者相比,运动员劳动能力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高成本性的特点。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一般年龄很小就参加体育训练,高水平运动能力的形成一般需要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劳动力形成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成本,运动员家庭一般也都要付出较高的金钱成本。运动员进入竞技体育领域后,运动队或俱乐部还要对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形成继续投入,才能最终造就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运动员职业的非替代性竞技体育行业属于服务业范畴,运动员生产的最终产品是精神产品。服务产品的基本特点是难以标准化,运动员职业的个性化特征就更为明显。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个人影响都很难被其他的运动员所代替。这和普通劳动的可替代特征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运动员职业的高淘汰性在参与竞技体育训练的运动员中,一般只有极少数的运动员能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大量参与体育训练的人最终无法获得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这一特点决定了对于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不能仅仅考虑少数较为成功的运动员,还必须考虑大量无法达到较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因为只有较好地保护了无法获得高水平运动能力的运动员的利益,才能解除参与训练者的后顾之忧。因为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后备人才的数量是决定某项运动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运动员职业的非终身性运动员职业是一个非终身性的职业,这一点决定了所有运动员都需要面临二次就业的压力。运动员职业是一个体能型的职业,人的自然属性无法支撑人在整个职业阶段都从事运动员职业,“青春饭”是运动员职业的典型特点[4]。劳动法律规制竞技体育必须充分考虑运动员职业的非终身性特点,发展出特殊规则消除运动员职业的这一特点带来的对于运动员劳动权利保护的不利影响。竞技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我国正式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就有几十个,竞技体育项目的多样性给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这些项目发展得极为不平衡。竞技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及发展的差异性特点与权利法律保护的一般性产生了冲突,这使得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完成所有项目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因此,法律对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还必须考虑运动项目及其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使得法律对运动员劳动权利的保护变得极为复杂和难以实现。

解决劳动法律难以有效规制竞技体育劳动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

当然,适宜的大环境出现之后,还需要根据运动员的职业特征设计规制运动员劳动关系的特殊劳动法律规则。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竞技体育基本体制举国体制曾经也正在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带来辉煌,但其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的弊端也显而易见[5]。作为特定时期特定目的下形成的体制,其很难适应已经发展了的社会环境,新时代的种种理念也在不断地冲击着这一体制。虽然我国的体育体制改革已经在进程之中,然而它距离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竞技体育的基本体制制约着我国劳动法律对于运动员劳动关系的规制。因此,必须确立适应时代经济和社会环境要求的竞技体育基本体制,为劳动法律规制运动员劳动关系提供制度基础。3.2理顺政府、体育社会团体和运动员的关系举国体制的制度环境造成了竞技体育行政主导的基本局面,虽然我国也有体育社会团体,但体育社会团体的应有作用却难以发挥。现有制度条件下,竞技体育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体育社会团体形成了身份重合的状态,这一状况使体育社会团体失去了它民间性的基本特点,也使得政府、体育社会团体和运动员之间的法律逻辑关系产生混乱,进而导致法律对竞技体育的规制难以实现。此种情况下,劳动法律对运动员劳动关系的有效规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理顺政府和体育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使政府和体育社会团体能够各司其职,各自发挥功能。政府和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理顺了,运动员的法律地位才能够清晰,劳动法律对于运动员劳动关系的规制才能够真正实现。发展出能够有效适用于竞技体育领域的特殊劳动法律规则从前文的分析可知,运动员职业具有诸多与普通劳动职业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劳动法律理论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时必须有合适的规则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对此,应当协调《体育法》和有关劳动法律的规定,在《体育法》修订时对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劳动关系的规制原则作出规定,利用特别法和一般法的效力理论实现公共劳动立法和体育领域劳动立法的对接[6]。运动员职业的劳动法律规制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课题,对其基本问题的廓清有助于建设竞技体育领域特殊劳动立法的基本框架,有助于为发展竞技体育领域特殊劳动法律规则奠定基础。

作者:郭锐杨康单位:河北体育学院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7

高校体育电子竞技引入课程资源1研究目的

通过对电子竞技进行学术研究,能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扩展体育学术研究内容及对象、增添体育学术研究的方法、拓宽体育学术研究者的视野和研究的空间、丰富体育大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会发现电子竞技具备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电子竞技能否引入高校体育问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电子竞技是个很新的事物,关于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或理论专著还非常少、甚至空白。所以,电子竞技方面的资料大多数来源于电子竞技正规网站和官方网站的信息,以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和数量,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特色之一。

2.2.2调查法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方法,同时结合数理统计,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

本文的主旨以及本论题分析和研究的就是一个关于电子竞技的“引入”问题,围绕引入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和论证。

3.1子竞技引入学校体育范畴的可能性分析

3.1.1在高校开展电子竞技,可以拥有固定的、高素质的、适合的参与人群。所以,电子竞技引入高校体育范畴是可能的

大学生是高素质人群,多年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养成了较高的个人素质,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快的接受能力,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这些使他们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具备了先天的优越条件。大学生们对于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对于电子竞技具有浓厚的兴趣,众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兴趣就是学习和参与的动力,是无法替代、无可比拟的动力,对电子竞技的浓厚兴趣就是大学生成为电子竞技固定参与者的最重要原因。

3.1.2在高校开展电子竞技,高校教师是从事组织和教学训练的最佳人选,所以电子竞技引入学校体育范畴是可能的

电子竞技属于一项新兴体育活动。如果其走入高校,体育教师应该负责相关的教学和训练。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较高,所具备的体育专业知识、组织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其他人群所无法相比的,正因为高校教师队伍的这种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好的引导、组织学生如何进行这项活动。

3.2电子竞技引入学校体育范畴的可行性分析

3.2.1学校具备开展电子竞技的硬件条件

随着教育的向前发展,教育事业被社会认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了,据统计,电脑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在高校校园非常普及,高校拥有电脑和网络的数量和质量,是其他社会环境无法相比的,这就是高校开展电子竞技具备的硬件条件。

3.2.2学校具备开展电子竞技的软件条件

电子竞技引入高校,必然会引发更多对电子竞技及其特点或作用的学习和研究。对电子竞技的研究会逐步深入,才能不断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尽快完善自身的理论及实践体系,便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才能不断更新自身内涵,丰富自身内容;才能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这都成为电子竞技快速、健康所发展必需的软件条件。

3.3电子竞技引入高校体育范畴的必要性分析

3.3.1引入电子竞技,进一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必要的

运动参与(发展)目标-电子竞技会吸引更多的参与者。部分原来没有运动兴趣、没有运动习惯,或者身体有疾病不适宜参与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体育活动等情况的学生,在电子竞技面前,人人平等,都可以参与。与传统高校体育的内容相比,电子竞技根据时代特点,会更吸引学生,被更多的学生所喜爱,会提高学生们对高校体育其它内容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运动技能(发展)目标――电子竞技作为一项崭新的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这些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学生们以较快的速度以更高的质量掌握电子竞技的运动技能。整个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其他体育运动技能也具备促进作用。

身体健康(发展)目标――进行电子竞技的学习和练习,有助于消除学生的体力疲劳,缓解大脑皮层的疲劳,提高身体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发展)目标――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毅力等优良品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手段。

社会适应(发展)目标――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操作电脑是每个人必备的一项技能,学会应用网络,懂得网络是未来人生存的一个条件,开展电子竞技会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继而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3.3.2引入电子竞技,作为高校体育发展有益的补充是必要的

引入电子竞技作为一种新教材,能补充和丰富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使高校体育换发新的生命力,更吸引学生。还有一部分条件稍差的高校,自身拥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足,教师进行高校体育工作时,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没办法完成高校体育的任务。引入电子竞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将电子竞技引入高校体育范畴是可能的、可行的和必要的”论题成立,电子竞技可以引入高校体育范畴。

4.2建议

4.2.1电子竞技引入学校体育范畴,实际应用最好是在高校阶段

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能力,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不会像未成年的青少年那样容易沉迷于电脑,他们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也是青少年人群无法比拟的。另外,大学生们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生活相对就宽松多了,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电子竞技。

4.2.2电子竞技引入学校体育范畴,具体落实工作应由体育工作者负责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在体育方面的知识积累、组织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其他人群所无法相比的,借助这种特点和优势,能够快速、高效、大面积地培养电子竞技方面的组织及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电子竞技领潮新主流运动[J/oL].中国网友,2002-07-15.

[2]对电子竞技的疏漏和误读[eB/oL].CeG官方网,2004-11-08.

[3]在高校电子竞技环境中成长专题综述[eB/oL].中国高校教育网新闻编辑部.2004-06-07.

[4]电子竞技行业发展的深层思考[eB/oL].CeG官方网,2004-11-08.

[5]从“体育强国”看“电竞强国”[eB/oL].CeG官方网,2004-09-14.

[6]电子竞技的产业化之路[eB/oL].CeG官方网,2004-09-10.

[7]电子竞技前景灿烂[J/oL].中国体育在线,2004-03-30.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8

竞技与体育教育,给集体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基础。通过竞技与体育教育使教师与教辅人员进行合作;学生个体之间以伙伴的方式进行合作,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在团体的方式中进行任务的完成;通过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展,在个体成长的意识中注入合作的理念。竞技与体育教育,关注学生学习动机与成绩的深层关系,对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给予学生在群体中的集体感,摒弃学生与学科之间的差别,给每个学习的个体以有效的教育参与机会,提供给其学习和未来生活的帮助与支持。它强调以全体成员为主,主张所有学生的社会参与。从精英式人才的培养方式转变为普适型人才,通过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学会学习新知识,而不是固守陈规。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竞技与体育教育提供给个体以知识构建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

二、西方竞技与体育教育流变与特征

(一)西方竞技与体育教育流变

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分科教育、一体化教育,发展至今,又形成了融合型教育。分科教育,即以社会分层为表现形式的教育,是对教育实行专业教育、竞技与体育进行功能区分,按各学科分别进行介绍与学习。这种专业化培养,给予个体提供了充分的教育机会,但一经走出这个专业而进入其他领域,则显得相对乏力。因此,为社会学者和教育人士所批判。此后,开始对大学生个体按统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对个体进行多元知识的教学与培养,目的是使个体适应社会主流,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免个体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应用于社会领域,被社会边缘化。鉴于这一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需求,为适应正常节奏的教学,在教材编写和培养理念方面又逐步按照通用知识体系进行,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科也有所涉猎。通识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一种共容和共享的教育实践过程,即融合性教育,它主张全部接纳的同时保持个性,强调公平的情况下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和学会共同生活。

(二)西方竞技与体育教育特征

参与性与融合性是竞技与体育教育的特征之一。从《竞技与体育教育行动纲领》看,参与、融合是其本质特征。即给所有个体以尊重,给所有个体以人权,参与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让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而不是排除于学习活动之外。融合与合作有着相近的联姻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参与达到融合的目的,融合是参与的终极目标和理想,通过共享、共存、共生的主体思想和教育方法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个性的培养和合作,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合力,促进个体教育权利的实现。社会性与开放性是竞技与体育教育的特征之二。每个个体的生存都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初入社会的学生群体对学习环境的依赖性更强,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因此,要使大学生个体有机会进入社会,学校应给所有个体以社会知识为内容的一系列的培养,使大学生个体对社会有所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教育思想成熟的一大体现。由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又是社会意志的表达,大学生在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影响下,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会明显增强。同时,与以往封闭式的教育形式相比,竞技与体育教育表现为一种普适教育,也就是说,教育针对所有个体,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它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学习和交流。

三、竞技与体育教育的旁观与中国化思考

(一)旁观竞技与体育教育在国内的推行

我国尝试开展竞技与体育教育已近20年,对其评价则是褒贬参半。从1994年开始,清华大学便实行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同步教学,由此开启了我国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先河。虽然国内鲜有官方资料对竞技与体育教育进行专门论证与探索,但是竞技与体育教育思想已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尤其近年来,部分发达的沿海区域已经将竞技与体育教育和专业教育同等要求。可以肯定的说,国内教育界已经关注到竞技与体育教育的推行。然而,从总体上讲,在国内推行竞技与体育教育仍然是阻力重重,排斥现象在短时期内难以根除。长期以来,院校的“就业主义”与优质生源择校的问题仍会使部分大学生拒绝进行竞技与体育教育的自我学习。其根本原因是国内对此尚未立法,部分相关法规尚处于论证阶段,部分校方有理由拒绝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设。然而,纵使部分院校进行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设,现行教学的压力和师资的配备,也难以对学生所学的学业进行兼顾,使部分竞技与体育教育的教学成为空谈,甚至出现标签式的做法,给部分课程标以特殊符号进行区分,视为可以忽视的学科,此类现象在竞技与体育教育推行中普遍存在。竞技与体育教育给教育制度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院校兼顾专业知识教育和竞技与体育教育,在教育思想、课程设置与任务达标上均要有相应的变化,需改变一往的精英式培养思想,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要与终身教育相配合,关注个体素质的同时,关注个体的合作性及学科之间知识的合作性。在竞技与体育教育推行过程中,课程教学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应选择适应学生的课程去开设,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能力与兴趣要求差异性的开发,使学生个体形成各自的个性特征。然而,在国内,若想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从实际情况看,尚需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9

   竞技与体育教育,给集体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基础。通过竞技与体育教育使教师与教辅人员进行合作;学生个体之间以伙伴的方式进行合作,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在团体的方式中进行任务的完成;通过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展,在个体成长的意识中注入合作的理念。竞技与体育教育,关注学生学习动机与成绩的深层关系,对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给予学生在群体中的集体感,摒弃学生与学科之间的差别,给每个学习的个体以有效的教育参与机会,提供给其学习和未来生活的帮助与支持。它强调以全体成员为主,主张所有学生的社会参与。从精英式人才的培养方式转变为普适型人才,通过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学会学习新知识,而不是固守陈规。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竞技与体育教育提供给个体以知识构建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

   二、西方竞技与体育教育流变与特征

   (一)西方竞技与体育教育流变

   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分科教育、一体化教育,发展至今,又形成了融合型教育。分科教育,即以社会分层为表现形式的教育,是对教育实行专业教育、竞技与体育进行功能区分,按各学科分别进行介绍与学习。这种专业化培养,给予个体提供了充分的教育机会,但一经走出这个专业而进入其他领域,则显得相对乏力。因此,为社会学者和教育人士所批判。此后,开始对大学生个体按统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对个体进行多元知识的教学与培养,目的是使个体适应社会主流,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免个体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应用于社会领域,被社会边缘化。鉴于这一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需求,为适应正常节奏的教学,在教材编写和培养理念方面又逐步按照通用知识体系进行,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科也有所涉猎。通识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一种共容和共享的教育实践过程,即融合性教育,它主张全部接纳的同时保持个性,强调公平的情况下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和学会共同生活。

   (二)西方竞技与体育教育特征

   参与性与融合性是竞技与体育教育的特征之一。从《竞技与体育教育行动纲领》看,参与、融合是其本质特征。即给所有个体以尊重,给所有个体以人权,参与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让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而不是排除于学习活动之外。融合与合作有着相近的联姻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参与达到融合的目的,融合是参与的终极目标和理想,通过共享、共存、共生的主体思想和教育方法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个性的培养和合作,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合力,促进个体教育权利的实现。社会性与开放性是竞技与体育教育的特征之二。每个个体的生存都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初入社会的学生群体对学习环境的依赖性更强,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因此,要使大学生个体有机会进入社会,学校应给所有个体以社会知识为内容的一系列的培养,使大学生个体对社会有所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教育思想成熟的一大体现。由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又是社会意志的表达,大学生在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影响下,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会明显增强。同时,与以往封闭式的教育形式相比,竞技与体育教育表现为一种普适教育,也就是说,教育针对所有个体,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它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学习和交流。

   三、竞技与体育教育的旁观与中国化思考

   (一)旁观竞技与体育教育在国内的推行

   我国尝试开展竞技与体育教育已近20年,对其评价则是褒贬参半。从1994年开始,清华大学便实行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同步教学,由此开启了我国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先河。虽然国内鲜有官方资料对竞技与体育教育进行专门论证与探索,但是竞技与体育教育思想已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尤其近年来,部分发达的沿海区域已经将竞技与体育教育和专业教育同等要求。可以肯定的说,国内教育界已经关注到竞技与体育教育的推行。然而,从总体上讲,在国内推行竞技与体育教育仍然是阻力重重,排斥现象在短时期内难以根除。长期以来,院校的“就业主义”与优质生源择校的问题仍会使部分大学生拒绝进行竞技与体育教育的自我学习。其根本原因是国内对此尚未立法,部分相关法规尚处于论证阶段,部分校方有理由拒绝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设。然而,纵使部分院校进行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设,现行教学的压力和师资的配备,也难以对学生所学的学业进行兼顾,使部分竞技与体育教育的教学成为空谈,甚至出现标签式的做法,给部分课程标以特殊符号进行区分,视为可以忽视的学科,此类现象在竞技与体育教育推行中普遍存在。竞技与体育教育给教育制度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院校兼顾专业知识教育和竞技与体育教育,在教育思想、课程设置与任务达标上均要有相应的变化,需改变一往的精英式培养思想,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要与终身教育相配合,关注个体素质的同时,关注个体的合作性及学科之间知识的合作性。在竞技与体育教育推行过程中,课程教学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应选择适应学生的课程去开设,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能力与兴趣要求差异性的开发,使学生个体形成各自的个性特征。然而,在国内,若想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从实际情况看,尚需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

竞技体育的特性篇10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运动素材教材化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l、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5)原汁原味,去粗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