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0:36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1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科技的大发展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挑战,本文将就当前社会条件下,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科技;文化

城市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最早的城市建筑大多是适应人的居住生活需求所建造。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开始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和预期建设目标的总体控制,产生了城市规划的思想。当代社会,各领域的大发展使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人文保护等都成为了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正确认识城市规划的中的人文内涵成为了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平衡、城市文化三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人文内涵进行分析探讨。

一、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

强调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这种思想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期,霍华德在他的田园城市理论中就体现出了很强烈的人本主义的思想。1933年8月,国际建筑协会在雅典会议上制定了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被称为“雅典”,在雅典中明确提出城市规划应该以人类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活动为基础进行规划,这反映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思想。1978年,在秘鲁的利马,一群著名的建筑师对《雅典》的实践进行了评价,会后发表了“马丘比丘宣言”,提出城市规划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注重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活动的关照。城市规划作为一门规划居住环境、建筑艺术,联系建筑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科学,关系到了每一位城市居住者的生存环境,城市规划中必须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伦理学、美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多学科渗透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规划。

今天,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已经得到了城市规划规划工作者的普遍认可,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广泛渗透到各级各类城市的规划活动中。

二、城市规划应注重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平衡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同样,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规划发展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引发了城市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也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城市规划规划中科学精神的探讨。

在某种程度上,城市的出现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人类环境的革命,也可以说,城市是科技革命引发的人居环境的变化。因此,当城市规划产生人文主义思想的同时,对城市规划规划科学精神的关注也从未停止。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科学精神的支配下,很多城市规划者和城市建设者开始试图用“严密的经验实证和逻辑推理方法来科学地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决策理论和优选方法来管理、控制城市的发展”,这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发展。目前,一些数理分析和数据统计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必不可少的科学数据支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又使图像处理技术和基于计算机的数学方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了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又使人们过分夸大和看着城市规划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出现了唯科学技术论的声音。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手段,以人为本是内涵。科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为人服务。城市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在城市发展中,我们崇尚的是充满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是充满科学意识的人文关怀,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科学技术和以人为本的平衡,注重科技和人文的互补,让科技和人文共同为城市发展服务。

三、现代城市规划应注重对文化的保护、保持和传承

在世界范围内,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往往是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历朝古都,故宫、胡同、四合院构成了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乌镇、丽江也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而佛罗伦萨、海得堡、罗马、威尼斯、科隆、慕尼黑、维也纳这些城市也都以悠久的城市历史文化而著称。在城市的文化因素中,有一个城市历时久远形成的历史文化;有因地域特征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如乌镇;也有社会风俗所形成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和现代城市规划进行着交融和碰撞。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即应该注重对城市现有文化特征的传承、对现有特色文化建筑的保护,也应该注重对城市文化发展的规划和传承,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形成城市的文化特色。

对于一些历史积淀下来的城市文化,像欧洲的古镇、教堂、街道等历史性建筑,欧洲各国普遍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了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并且政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以文本的形式规定下来。这是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的欠缺之处,也是应该学习和借鉴之处。我国也在加强历史性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在城市规划和相关法律条文上对古建筑的保护、利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城市的重建和区域范围的扩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将城市空间同已有城市空间有机地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城市文脉的连续性。

一个城市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各种建筑理念碰撞、建筑文化不断积累的过程。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内涵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在城市规划中要关注城市的文化持续性和传承性。在规划中注重新文化和现有文化的融合,注重城市文化的长期累积。累积过程越久远,城市的文化意味就越深远,城市也更具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朱软,郭建国.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因素刍议.热带地理,1998(12)

[2]欧阳胜,吴越.“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人文内涵.中外建筑,2007(04)

[3]戴东华.城市规划中城市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民营科技,2011(07)

作者简介: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2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专项规划,教学重点

1.引言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物质财富记录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某段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它对于今人研究历史、缅怀过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大量地遭到了破坏甚至毁灭,它的保护已成为现今社会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保护不仅指不破坏,还要去修缮、维护、整治,并加以合理的利用,这就需要人们在发展的同时创建一个良好的规划保障体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城市或乡村等地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虽然为我国城乡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规划设计专业人才,但与我国目前城乡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是相当普遍的,甚至是空前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全社会相当普遍的共识。由于城市规划学科建设历史较短,投入不足等诸多原因,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还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高校和相关学者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的教学环节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当前现代化建设中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该如何在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进行相关考虑,其研究则更少。特殊的国情、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及城市规划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我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的研究内容和对象

(1)城市规划专业保护规划教学问题的研究

针对保护规划教学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中重视度不够,没有科学合理的定位等问题,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出合理建议对策,力求在保护规划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关课程设置的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依其学科背景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建筑类,约占65%;二是工程类,如测量、环境等,约占15%;三是理学类,以地理学科为基础,约占15%;四是林学类,约占5%。脱胎于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规划学科,一般办学历史比较长,课程设置较为齐全;而后三类多数办学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各有长短,且良莠不齐。基于这种状况,需根据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的相关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保护规划方面的专业水平。

(3)城市规划专业实践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

所谓实践导向性,即以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以社会需要保护规划类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目的,保护规划类教育就应该培养出具有这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规划人才。即以服务社会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我国遍布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战场,保护规划只有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4)城市规划专业合理的教学体系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研究国内外各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结构特点,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方向设置,微观结构优化则主要反映在对学科专业方向设置结构、师资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及时充实和调整上。在保证专业和方向核心课统一的基础上,保留并进一步优化目前存在的依托不同学科、各具特色的专业教育板块以及在宏观、中微观、微观等层次上各有侧重的多口径办学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院校的积极性和自身优势。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以保护城市或乡村等地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针对城市规划专业保护规划教学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细化专业方向设置,使其更具职业针对性。

可以根据城市规划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趋势,相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处理好知识、技能与价值取向、设计与管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理科与工科及人文社会方面课程等各方面的关系,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实现毕业生与职业需求之间的良性接轨,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产品。

(2)在普通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保护规划教学内容十分薄弱。

当前,保护规划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定位,保护规划教学依附于专项规划的教学,并没有专门设置。

(3)保护规划教学是城市规划专业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将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4)在当今注重技术创新的阶段,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学以致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锻炼,使学生尽快完成由“学”向“用”的过渡。

5.结语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3

大学校园建设规划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离不开“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校园建设规划要符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体到建筑层面就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生态校园、开放型校园等。长久以来,大学教育与社会思潮有着深厚的渊源,社会思潮的流变直接影响大学教育模式,对校园建设理念亦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西方早期的大学都是神学的教育,学校的形态模式也沿用了修道院的模式,校园是建筑围合形成的封闭的四方院,与自然及社会封闭隔绝。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潮渐起,大学教学内容由单一的神学转向培养、激发素质的人文科学,使得校园空间向开放化发展。再如我国古代的教育多是对封建礼教、儒家思想的教育,校园主要以国子监、地方官学、书院、经院等形式存在,校园整体环境一直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空间结构和轴线式布局“。”以来,社会主义思潮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科学”和“民主”成为教育的主旨。此后,以广场为中心其他建筑形成严整的轴线布局,标志性建筑如图书馆作为学术性的象征坐落于轴线尽端的校园建设形式逐渐成为主流。

2部分大学校园建设规划定位

建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基本形成高效能、节约型、信息化的管理运行模式;建成一个学术氛围浓厚、时代气息强烈、工作学习环境优雅的绿色生态校园;建设适应21世纪需要的生态校园;建设一所以人为本、智能型的绿色校园。以上表述是近年来部分高校对其校园建设规划目标的表述,可以看出“节约型”“、智能型”、“环境友好型”“、高效能”“、信息化”“、以人为本”“、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些也是当代大学校园建设规划定位的最新理念。其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节约型校园、信息化校园是大学校园建设必须重视的关键点。

2.1绿色校园

绿色校园是当代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定位,它要求校园内有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和较丰富的植物物种,为师生营造一种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绿色校园的本意是在尊重大自然规律基础上的覆盖草皮和植入作物,并不是草皮越多越好,奇花异草越多越好,而是要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科学种植。

2.2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基本概念。广义的生态校园是指在校园建设规划中以尊重自然生态为基础,使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结合,最终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其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狭义的生态校园关注于实践操作层面,台湾特有生物中心彭国栋教授列举了生态校园的标准:使用原生物种、多样化多层次绿化、减少使用外来草坪、减少人工修剪与干扰、维持自然与活化的土壤、保存适量比例的荒野区和湿地等。有国外留学和考察经历的人大都有过在国外大学校园内碰到松鼠和其他野生小动物的趣事,这才是生态校园的最好展示。美国、英国和台湾的部分高校都是生态校园的典范。

2.3节约型校园

节约型校园是指在校园建设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在预期使用过程中对水、电等资源的节约,并通过创新结构设计以增加对上述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采用更多的自然能源。通过建设节约型校园,广大师生身处建筑之中就能学习、领略节能的重要性、节能的方法,自觉成为节能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2.4信息化校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升级,信息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共识。教学、科研、国际交流等工作都越来越依靠网络和信息技术。信息化校园建设要本着“统一规划、软硬并重、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持之以恒”的建设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实施,逐渐形成一个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大学校园,为师生提供更多便捷。

3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校园建设规划的普适性要求

3.1校园建设规划要体现自然和谐

建设和谐校园是当前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课题。和谐校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校园建设规划以人为本,以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生态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都是校园建设规划以人为本的最新体现。进行校园建设规划要自觉把生态、绿色、人文等理念贯彻到规划的方方面面,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各个地方。以绿色校园为例,在雨水充沛的东部地区,修建大面积草皮运动场,挖掘人工湖比较适宜,但在干旱少雨的西部应以栽种耐旱、易活的植物为主。在生态校园方面,雨水回收池、贮水罐、自然采光楼、地热取暖浴池、可循环利用物品回收站等都是很好的创意。

3.2校园建设规划要突出环境育人的功能

大学校园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中人文景观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在进行校区建设规划时可以精心布置若干人文景观,大气的校园文化广场、错落有致的亭台水榭、寓意深远的建筑造型、形式活泼的音乐彩灯喷泉等都是校园中飘荡着的美丽音符,使学生徜徉其中就能受益无穷。

3.3校园建设规划要与学校事业规模、学科特点相协调

校园建设规划是一门科学。校园面积的大小、功能建筑(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食堂等)的规模都是按照有关规定,科学计算的结果。规模过小,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规模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学校事业规模的合理预算,是制定校园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校园建设规划还要与学校自身学科特点相协调。工科院校对实验室规模的要求与文科不同,体育院校对运动场馆规模的要求与一般院校不同,医科院校对实习场所的要求与其他院校也不同。工科院校与文科院校相比,工科院校一般规模较大,建筑整齐简洁,有磅礴大气之美,文科院校一般规模较小,建筑丰富多彩,有婉约精致之美。尽量保持校园建设规划与自身学科特点相协调。协调是一种和谐,而和谐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美。

3.4校园建筑要考虑“通用性”和“可改性”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4

为了顺应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转型与变革,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的专业特点[6],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构建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就成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工作的关键。对此,各高校已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例如:阳建强等[7]提出“以课程设计与相关理论为主线,技术、人文与认知、实践并行,微观―中观―宏观循序渐进,强调从基础教育(本科一、二年级)到专业教育(本科三~五年级)转型的两个重要培养阶段”的课程体系;杨俊宴等[8]探索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微教学模式,通过开放联动式、协作研讨式、师生交互式、情景再现式四种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万艳华[9]提出以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为主体目标,以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为核心内容,工程、经济、社会、环境、建筑等多学科知识并重的专业教育模式;施德法[10]提出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等。

针对上述学科发展背景,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在2004版、2010版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导向的2015新版培养方案,这也是第一版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规划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本文通过重点梳理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015新版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改革的重点与特色,旨在探索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0版本科培养方案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0版培养方案制定于《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初,目标是培养具备城市规划与设计及建筑设计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城乡规划师。方案注重从综合能力、设计技艺和创造力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较为广博的知识面。从培养目标和计划可以看出,该方案重点在揭示城镇建设发展和人居环境整体优化途径及其基本规律,以塑造学生的物质空间环境规划理念为核心。当然,除此之外,该版培养方案还注重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综合学科的特点,将课程划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训练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与专业类、集中实践类、创新与研修类六大模块(如图1所示)。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张赫,等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探索――解析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

1.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规划学科名称、工作内容等的变化,方案中与“乡村”规划相关的课程内容明显不足,特别是乡村规划、存量规划等新兴知识内容相对滞后。

2.学分分布不尽合理

2010版培养方案制定于城市规划专业还是建筑学(下)的二级学科时期,因此,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三方面的课程比例分配过于均质,受建筑学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尤其是城市规划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后,专业学时比例不突出,难以体现自身专业的学分分布重点、特点和要求。

3.部分类型课程选择性较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2010版培养方案中创新与研修类和集中实践类课程(见图1)的数量和类型相对较少,且多分布在本科三年级以前,因此,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积极性。

二、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

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起点和关键阶段。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应及时跟踪现代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拓宽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视野,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改革的路径与方向,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5版培养方案正是在城乡规划实践、理论和教育的新形势下,面对专业教育发展新要求和行业发展新趋势的一次教学改革成果。

具体而言,制定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5版培养方案的理念是:

(一)实现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天津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11],并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培养专才到培养通才或通才有专长(即有某项或几项专长的通才)的转变[9]。由此,天津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制定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城乡规划专业正是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提出了突出实践类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培养综合型、多口径的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策略。

(二)紧跟专业教育发展步伐,引领专业课程建设

针对《城乡规划法》中对“城乡”概念的修订、增补,以及《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1]对专业知识结构的相关要求,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新版培养方案修订中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补充和完善城乡规划领域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增充乡村规划、生态规划等方面的专项课程;二是,建立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城乡规划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教学变化和要求;三是,在遵循专业指导规范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天津大学自身特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三)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培育未来行业领军人才

面对未来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发展趋势,适应城乡建设步伐放缓、追求精品的行业发展趋势,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强调了存量规划、实践案例评析等实际课程建设,使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与调整后的专业名称相一致,满足了行业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型未来行业人才。

三、新版本科培养方案

(一)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

在办学思想上,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秉承天津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原则和“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办学方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综合培养,积极响应城乡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培养适应城乡建设发展,能够胜任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与开发、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新版本科培养方案通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规划设计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适应中国当代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厚基础、广视野、精技能、高素质,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二)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变革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总课时(含必修课和选修课)为3088学时,实践教学环节为54周,占总学时比例的20%,创新研修类课时304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7%。课程延续原分类方式,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训练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与专业类、集中实践类和创新研究类等六大类别。相对于2010版培养方案总课时略有增加,创新研究类课时比例提高。修订后培养方案总学分为266分,其中选修课88分,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214.5分。相对于原培养方案,增加了选修课数量,提高了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兴趣的课程选择度(如图2所示)。

(三)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特色

1.协调课程关系,搭建课程体系,强化课时的合理分配

在原培养方案中,公共课主要集中于本科低年级,专业课则以三四年级为主,造成学生在不同年级的课业负担差距较大,且相关课程前后脱节。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秉持公共课逐步减少、专业课逐步增加的原则,并考虑课程的相关性,延长基础类课程分布周期,将基础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本科学习过程。并通过对现有专业课课程内容数量的删减调整,增加低年级的专业概论类初步课程,将原集中于三四年级的专业课合理分配到各个学年,从而形成了新的以低年级的初步入门到高年级专业领域前后相衔接的特色教学安排和课程体系,同时也保证了各个学年课时分配的均衡和选择余地(如图3所示)。

(1)建立以设计课为核心的各类课程相衔接的特色课程组织架构。在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探索以城乡规划设计为核心,衔接城乡规划理论内涵和应用实践的课程群整体建设思路,形成了从本科三年级至五年级贯穿始终的教学组织框架,从而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绘图技能的培养,实现了综合学科的拓展学习。例如:在三年级课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学习阶段,结合设计课程内容,相应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存量更新规划、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场地设计、城市设计概论、环境设计概论等理论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同样,就四年级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乡村规划等设计课程内容,开设GiS与数字化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概论、乡村规划原理、区域规划概论、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相关课程,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设计课相结合,并通过前置理论课程、伴讲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实践课程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清晰地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图4所示)。

(2)增设实践调研和实践评析类课程,强化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为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对本专业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规范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和评析,克服该类课程评分过程的难点,天津大学新版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完善。例如,在二年级暑假增设城乡规划建设实践调研与建筑遗产测绘实习,丰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野外考察实践的选择余地,将历史文化名村、名街等纳入特色调研对象。在本科五年级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实习之后,增设城乡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评价课程,要求学生公开讲述实习体会和成果,公开点评实践效果。

(3)鼓励师生创新,扫除学分认定障碍,在课程组织上激发教学改革动力。为鼓励师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设计的前沿理论和创新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为解决传统教学中设计竞赛、workshop等非课程环节类设计难以量化工作的问题,在新版培养方案中,特别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学科竞赛和联合工作坊等任选课程,鼓励不同的师生团队,根据创新设计和合作交流的需要,灵活选择该创新类课程和学分,从而将分散的课外设计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激发师生教学改革的动力。

3.改革学时设置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基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建立了三大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其包含对应指导规范中10大核心领域的专业必修课程的“核心模块”“相关课程模块”以及5个“推荐选修模块”。除了改进、增设乡村规划原理、GiS与数字化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城市生态绿地规划、城市社会学概论、城市存量更新规划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城市规划前沿导论等课程外,更鼓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应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主题性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从思辩式教学向案例式(Case)教学转变,从教育过程管理向教育目标管理转变[12]。具体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配置中增设了实践调研、学生案例教授、课下实践训练等课外学时,并适当提高其比重,从而为新开课程探索课题讨论式案例讲授的教学方法预留了空间。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5

[关键词]《农村发展规划》;科研成果;教学资源;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5—0163—02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需要

随着我国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其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其形成的表征是:各行业需要的人才招聘难,而大学培养的人才就业难。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生均教学资源水平,而科研成果是反映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若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案例,编入教材,内化为教师的知识,这无疑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有益,同时,也是增加与提高课程教学资源数量与质量的重要途径〔1〕。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

课程教师资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师资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老师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研究者。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的职责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课堂的教学与实践中,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专业教学资源的好坏,而专业教学资源是由各课程教学资源组成的。据魏红(2006)研究,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教师的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总体看,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高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同样地,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其科研工作也显著地好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可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水平,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师根据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这种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一般针对性强,因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实现教学创新,同样地,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教师会将自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等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改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与创新,从而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的特征是转化的基础

科研成果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性、教育性和适用性。科研成果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学术价值上,任何科研成果都是教师结合专业发展而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的新知识,这种新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科研成果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教育价值;科研成果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成果使用上,由于科研成果是以针对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选题方向,其研究形成的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易转化。可见,科研成果的特征是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基础。

(二)教师的积极性是转化的内生力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命题,也是高校教师终身的使命,因此身为高校教师应把提高教学质量贯穿于毕生工作之中〔2〕。教师是科研成果的研究者,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他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成果转化率高低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从客观现实分析,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层次,都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都渴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同行认可,都期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这些,正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

(三)教学资源的的严重短缺是转化的外生力量

自1999年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生均教学资源剧激下降已是不辩的事实。而从大学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这些也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3〕。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可以反映出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从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看,反映大学教学资源的指标占据重要的位置与权重,从各高等教学实践看,都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分别制定了政策和运行机制,这些,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了外部的推动力量。

三、案例研究——以《农村发展规划》课程为例

(一)课程简介

《农村发展规划》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在福建农林大学的设置可追朔到1996年农业推广本科专业的设置,也是以专业核心课的身份列到培养计划中。经过5轮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完善,目前,《农村发展规划》由课堂教学和校外课程实习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60学时(课堂授课48学时,实验课12学时),校外课程实习一周。在48学时的课堂教学中,共介绍14章内容,具体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农村发展规划的主要方法;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五章农村土地总体规划;第六章农村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第七章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第八章农村工业发展规划;第九章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第十章村镇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第十二章农村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第十四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实施、监测、评价与反馈。

(二)案由

《农村发展规划》课程做为农业推广专业的核心课,在1996年设置时,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课程教学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没有合适的教材、实验仪器设备不够、实践基地少以及教师单一等等〔4〕。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课程建设,就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积极探索。

(三)主要做法

1.以建立科研成果直接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进课堂

根据课程组成员长期从事农村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在完成委托单位规划任务的同时,有意保留一套完整的规划项目基本资料,提供给每位同学,让同学们再现一个规划过程,由同学们自主完成规划文本后,教师进行讲解与点评,最后把课程组完成的规划最终文本提供给同学,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习。由于这种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使得本课程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得课程教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实现最新成果进课堂的教育理念。

2.以主编部级教材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进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课程组积极参加《农村发展规划》全国统编教材的建设工作,利用课程组负责人被遴选为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独立主编这个机遇,凝练了一些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如在“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编写时,我们凝练了8个科研成果编入教材,既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又使得教材具有更加明显的时代性。

3.以构建课程网站为载体,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了促进《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特别是全国各相关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交流并有效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提高转化后的教学资源利用效果,课程组从2005年开始创建全国共享的《农村发展规划》课程网站,为全国不同院校相关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载体,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要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首先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尤其是教师中形成共识,在提高对转化的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一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着眼,去从事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二要转变科研目的的观念,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三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

(二)出台政策,形成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出台各种有利于转化的政策,如出台激励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政策,调动转化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通过出台各种政策,形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度。

(三)积极引导,规范程序

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领导机构,积极引导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信息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制定转化的基本程序,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有序转化。

(四)营造氛围,形成常态

各院校应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领导机构的领导下,以系或专业或课程为单元,认真制定转化方案,积极营造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氛围,同时,着重落实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各种政策,促进教师自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魏红.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

〔2〕于晓霞,康学伟.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6

关键词:旅游规划;知识生产;知识体系

1背景与问题

关于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地理生态学、空间增长极、双向规划等理论引入旅游规划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实践方面,在旅游目的地空间构建、休闲旅游发展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为今后旅游规划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在现今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如何做好旅游规划,对于旅游资源开发整合、旅游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发现,我国学者在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往往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过渡以市场为导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研究出发点不仅破坏了各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更影响了旅游规划相关理论的研究方向。为了克服当今物质的、短浅的旅游规划研究弊端,丰富旅游规划理论体系,本文引入知识生产理论,在知识生产视野下对旅游规划进行创新性研究,可为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分析切入视角,包括作为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作为旅游规划理论创新的知识体系以及作为旅游规划经济功能的知识体系等三类基础形态,对于构建旅游规划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我国旅游规划理论相关研究进展

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学者在旅游规划理论相关研究方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石培华等对旅游规划设计的本质内涵和核心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旅游规划是对旅游系统长远全面地进行系统谋划,以实现良性发展。冯立新等梳理了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规划热点研究认为,现有研究集中在规划理念、规划导向、旅游资源、规划技术手段等方面,但就目前来看理论研究落后于实际发展过程。王雷等在研究中创新性地引入“反规划理论”,解释了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利用旅游规划相关理论。廖培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重点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旅游规划进行的主客观评价。张捷等认为乡村旅游规划需要在景观意向导向型旅游规划理论模式的指导下进行。黄冬梅针对现阶段旅游规划创新不足、片面追求利益、研究视角狭隘的困境进行了阐述。朱莉等认为“核心—边缘”理论能够为旅游规划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邹统钎总结我国四十年来旅游规划研究中运用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反规划理论、感官体验理论等。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际发展,学者缺乏对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的研究。因此,本文在知识生产的视角下研究旅游规划的知识体系,既是对旅游规划理论的创新,也延伸了知识生产理论的应用视角,有利于旅游规划知识体系构建,丰富了旅游规划研究的范畴。

3知识生产理论

3.1知识生产的属性和过程

知识是人们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活动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其过程可表述为知识生产。在知识生产理论中,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学术知识和法定知识是核心概念。当知识具有公共属性时才能够有效传播,而知识编码化能使其获得公共属性,从而传播开来得到社会认可。知识的最初形态是指经过生产、汇集、筛选和确定的学术知识。在学术知识转化为法定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权利关系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3.2知识生产的基本模式

王骥认为分析知识生产模式应该从认识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维度进行,其中认识层面包含认识模式和手段,组织层面包括组织结构和制度。学科知识生产模式正是在学科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制度、学科组织的不同形态模式。知识生产的基本模式有两个:一是设置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主要是由相同学术兴趣所主导,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同行评议进行,知识生产的特征是同质性,是基于特定学科的,组织形式为等级制且倾向于维持等级形式;二是知识处理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表现为跨学科性、异质性和非等级性,更多关注到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对比来看,后者的知识生产模式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其过程兼顾社会和政治因素,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反思价值。

4知识生产视野下的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研究

通过对知识生产全过程进行梳理发现,旅游规划学科体系内部同样包含了知识生产—知识再生产—知识使用与消费—知识生产的循环过程。考虑到旅游规划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学科交叉性等特征,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向性,是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当我们在知识生产视野下研究旅游规划知识体系时,应该从作为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作为旅游规划理论创新的知识体系和作为旅游规划经济功能的知识体系三方面探究,符合知识简单再生产—知识扩大再生产—知识生产的外延(继续)的总体逻辑。

4.1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简单再生产:人才培育

旅游规划中人才培育的知识体系是指在将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培养成为“旅游规划专业人才”所需把握的旅游规划基础知识的综合,这是旅游规划学科必须具备的主体内容。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包括地理学中的“点—轴”理论、区位增长极理论、功能衰减理论、核心区理论、集散效应理论等;经济学中的供需定律、蝴蝶效应理论、交替关系理论、边际效应理论等;文化学中的文化原型理论、文化工业理论、文化产出理论等和旅游学研究中的旅游符号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体验的本真性理论、旅游流的运动规律理论等,这些理论知识所形成的集合被称为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知识简单再生产体系是一个不断更新、生长和发展的有机生命体,体系在稳定中不断运行、不断重复,在此过程中培育了众多旅游规划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迫切,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地维护、更新和发展,体系构建应积极面向未来,从加强不同学科间交流交叉合作,加强单方面的专业知识向复合型知识的升级,加强研究视角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主动积极转变。通过重新制定旅游规划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重构旅游规划人才培育知识体系,充分体现旅游规划学科学术包容性,这也是也是旅游规划专业人才培育内容不断更新的缘由所在。

4.2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扩大再生产:理论创新

旅游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跨学科、跨地域、跨系统、跨文化等本质特征,同时又兼具创造吸引物、创造体验等的市场经济性,这就需要进行理论创新来不断完善。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性知识体系略显不同,旅游规划知识体系通常是要求在理论创新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的知识和工作的结合。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领域也更为专业化,结果表现为新知识的产生,即知识扩大再生产。因此扩大再生产的知识体系和简单再生产的知识体系具有并不完全一样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以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是现今旅游规划研究中的热点,但通过对这两种知识体系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在升级,我们就会发现知识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意义。关于构建知识扩大再生产的知识体系,使其具有更普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要关注新知识产生的必要途径—实践。现有的旅游规划实践研究往往局限于追求经济效益,过渡以市场为导向,没有形成系统的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同时,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着研究视野和角度“小”;研究形不成合力的“散”;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虚”和理论提出经不起推敲“软”等问题,制约了旅游规划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的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影响旅游规划理论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有效性。因此,要解决旅游规划理论创新的知识体系问题,一要凝练研究方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政策导向、聚焦世界研究前沿;二要汇聚人才队伍,进一步做好“引育并举,以育为主”的人才工作方针;三要拓展工作平台,搭建真正体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作平台。

4.3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生产过程的外延(继续):经济功能

市场性、经济性是旅游规划的重要特质。针对市场进行规划设计不仅是一种单纯行为,而且是涉及多系统的规划。其中包括:以景观生态系统为基础,以市场体制为导向,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支撑,以产品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独特的体验为灵魂,以挖掘和彰显地域文化为魅力,以商业服务为动力,以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为依托,形成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不仅具有很强的综合属性,作用于理论研究的外部,是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扩大再生产的延续,对知识生产过程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旅游规划的知识体系中应注重研究并自觉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思考旅游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其核心是从投入产出的过程,明确其商业运作模式,尤其是盈利的模式和渠道。因此,当我们意识到经济功能是旅游规划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生产过程的外延和继续,就应该推动知识转让和成果转化,将理论转化为成果,用成果倒逼理论创新,使旅游规划的知识生产过程得以延续,扩大其外延,让知识生产过程产生更强烈的“溢出效应”,变成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活的、有用的知识。但也应注意到,旅游规划领域内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用市场机制推动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培华,龙江智,郑斌.旅游规划设计的内涵本质与核心理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01):80-84.

[2]冯立新,任劲劲.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规划创新热点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29(01):16-21.

[3]王雷,李旺君.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01):73-78.

[4]廖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规划评价初探[J].财经问题研究,2010,(06):135-139.

[5]张捷,钟士恩,卢韶婧.旅游规划中的共性与多样性博弈———乡村旅游规划规范及示范的若干思考[J].旅游学刊,2014,29(06):10-11.

[6]黄冬梅,何学海,罗明春.旅游凝视:旅游规划的困境[J].时代农机,2015,42(04):78-79.

[7]朱莉,万怡春.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分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6):56.

[8]邹统钎,晨星.中国旅游规划四十年[n].中国旅游报,2018-10-23(03).

[9]陈则谦.探析“公共知识”———概念、特征与社会价值[J].图书馆学研究,2013,(05):2-4+15.

[10]王骥.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概念及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10):76-80.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7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信息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200280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形势而设立的专业,发展至今,出现专业定位模糊,广度大深度小,就业竞争力受限等诸多尴尬问题[1]。2012年,教育部第四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下简称《目录》),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该专业教育在国内刚刚起步,探索人才培养方法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除同样面临新专业设置之初的机遇与挑战外,还有其独特的发展背景。2013年10月,经江苏省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实行合并办学,组建新的南京邮电大学。在此之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特色专业之一,2002年开始招生,已有11年的办学历史,并已形成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涵盖地理学、规划学、人口学等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2013年,根据《目录》(2012版)要求,该专业开始

转型,招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专业第一届本科生。合校前后,专业所依托的院校学科基础全然不同,依据新南邮的学科特色构建专业培养体系成为专业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文章从教育部的专业导向、人才市场需求两方面梳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自身特色,以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应用要求为导向,寻求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点,并据此提出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核心框架。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基本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应重点考虑两方面要素:一是教育部设置该专业的目标与要求,二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专业设置导向

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是我国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两大主要来源[2]。前者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传统地理强校为代表,主攻宏观层面规划,擅长理论探索、机理剖析与经济社会综合分析;后者以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学老八校建筑老八校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最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八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为代表,主攻微观层面规划,擅长空间设计与形体表达。两者各具特色,各有专攻。

1998版《目录》中涉及城乡规划的专业有地理科学类下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土建类下属的“城市规划”。这一专业设置与上述两大源头相对应。2012年《目录》调整,城乡规划相关专业仍为两个,一是地理科学类下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二是建筑类下属的“城乡规划”。与1998版《目录》相比,保留了地理、建筑两个学科门类下的城乡规划相关专业设置,但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专业。结合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见表1)不难发现,教育部认可并引导地理学、建筑学下两规划专业各自特色发展。地理学下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区别于工学下属的城乡规划专业,做到强化主线,收缩口径,夯实基础,对口应用——立足宏观、中观区域层面,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强化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二)人才应用需求

教育部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的发展导向是否适应市场对规划类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定位必须要论证的第二重标准。

如将城乡规划系统细分,可分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两个方面。仅就规划管理来说,地理学专业背景的规划工作者往往具有相对综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作为管理者的全局意识与综合协调能力。

规划编制工作又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的区域尺度层面。具有地理学专业背景的规划工作者擅长区域分析与经济、社会综合分析,在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宏观层面规划中发挥核心作用并承担大部分工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一中观尺度规划工作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具体某项规划工作,其工作流程又可划分为规划分析、规划方案与成果表达三个步骤。在成果表达的制图工作中,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确有一定劣势。但在规划分析和方案设计阶段,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发挥的作用与建筑学背景规划工作者旗鼓相当。

综上,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往往具有系统全面的知识储备和突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各类规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见图1),不可或缺。强化地理学基础、重视机理分析能力培养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也完全符合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学科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作为空间科学与信息科学的重要结合点,技术发展与应用已较为成熟。与CaD等绘图软件相比,GiS(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特点与优势在于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分析,能够有效管理和处理海量数据,关联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某种程度上可认为是绘图软件与统计分析软件的集成。

在美国,GiS已成为专业规划师的标准工具,脱离GiS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几乎不存在,GiS用于地图处理、规划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公众参与等方面[3]。在我国,GiS在规划领域的应用相对有限——在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构建中应用广泛,在规划编制中应用较为粗浅,主要用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分析。规划工作者如能全面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其软件的规划领域系统应用,则能顺应这一趋势,在规划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海量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与发展成熟但应用不足的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相比,大数据时代空间数据获取与应用则呈现出海量数据、先进技术与跨学科创新思维三大特征《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数据本身、技能与思维是大数据价值链的三个构成。。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阿里、京东、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公司与腾讯等网络服务运营商掌握海量用户数据。随着智慧城市理论的兴起与“物联网”的建设,行政管理机构也将成为大数据的掌控者。海量数据如何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大数据如何为规划所用,相关研究也陆续展开。

国内外有学者通过挖掘网络数据、居民行为数据,对居民时空行为、城市空间与城市等级体系进行研究[4]。如以百度指数为依据对比分析城市间联系强度[5],通过微博数据挖掘分析网络社会空间特征[6]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已从利用单一GiS软件向多种信息设备相结合的阶段转变[4]。

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国内有学者积极开展现行规划体系的“智慧”响应探索,提出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三大层次的规划建设中应用智慧城市数据信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思路与要点[7]。如城镇体系规划层次借由新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区域内各城市优势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城市总体规划层次应考虑采取合适的路网形式,合理规划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等。

这一背景要求规划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的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探索并掌握大数据规划应用的方式途径。

三、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本原则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应在满足专业基础定位要求的同时,结合院校优势学科——信息科学、地理学、规划学三者的交叉领域,以地理学、规划学为基础,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其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夯实地理学基础、围绕规划应用主线、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能力培养的原则。

1.夯实地理学基础

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区别于工学下属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体现专业定位的基本要求。通过基础必修课程学习,了解地理学基础理论框架与范畴、边界与特色,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基。课程设置中,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地理学基础课程必不可少。

2.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特色

大数据时代,应强化网络数据挖掘与信息设备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等理论方法的学习与能力培养。为此,应以数学、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系统强化为基础,通过设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理统计应用等与地理、空间规划相关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

3.围绕规划应用主线

无论是地理学基础分析能力的培养还是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的训练,最终应落实到进行空间分析、指导空间规划上来。城乡规划应用是专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主线,相关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都应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对于夯实专业的基础定位至关重要。为使学生对城乡规划领域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等有相对全面系统的认识,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导论等应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二)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以上述原则为依据,结合南京邮电大学学科设置特色与要求,初步设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该体系包含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特色知识两大模块,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个层面设置课程(见图2)。其中,专业基本知识模块强化地理学、规划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专业特色知识模块突出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特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层面,设置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除高等数学外,其他课程均为学校特色公共基础课程。此类课程为培养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奠定了扎实的数理基础。

专业教育层面,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全面系统介绍学科基础理论、概念、方法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将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深入介绍分支学科发展及强化实践应用的课程设定为专业课程。

这一课程体系仅就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设定。在核心课程之外,可根据需求选择性设置地图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社会调研方法等辅助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专业分析研究方法。具体课程体系建设中,还需针对课程设置顺序、各学期学时与学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大纲编写等深入研究。

四、结语

目前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的研究与实践领域,空间信息采集、挖掘与分析技术应用相对粗浅,存在领域狭小,工具单一,深度不足等问题。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方式的变革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化,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空间分析思维与技术必将在规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应考虑增加信息类课程的设置以迎接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分析应用的挑战,而信息技术类专业,应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增补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课程。如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应用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应对规划原理、规划基本分析方法等城乡规划领域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上述背景下,文章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定位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为后续学校本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拟定思路,并为其他院校该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郁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体系构建新路径[J].闽江学院学报,2014(1):103-107.

[2]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2-25.

[3]宋小冬,钮心毅.城市规划中GiS应用历程与趋势——中美差异及展望[J].城市规划,2010(10):23-29.

[4]秦萧,等.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3(9):1352-1361.

[5]熊丽芳,等.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3(7):67-73.

[6]甄峰,王波,陈映雪.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J].地理学报,2012(8):1031-1043.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若干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划工作也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在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规划科学化能够更好地将解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科学化的研究。

一、何为城市规划科学化

在过去,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为了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在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规划工作者开始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城市规划科学化也就应运而生。具体的来说,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概念是: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符合合理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的要求,具体的工作,如城市规划的监督、编制以及审批等必须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要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不能够与之相背离,从总体上来讲,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确保其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相吻合。

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规划化科学化能够更好的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

众所周知,要想提高城市的品质,构建高品质的城市,就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这是构建高品质城市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我国中型城市和高品质城市的调查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着空间设计不合理、违背科学的现象,很多城市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为城市管理工作带了许多不便。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构建高品质城市,就必须要确保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能够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将粗放的、随意的空间设计变得细致、严谨。

(二)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工作水平

当前,在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刚性过强、缺乏柔性,使得城市规划工作太过于绝对,丧失了其合理性和灵活性。第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缺乏科学依据,缺少必须要的城市设计研究工作,大多数城市规划措施都是依靠经验而制成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这些情况使得人们不得不反复的对城市规划进行修改,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十分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逐步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建设修改的几率,继而提高城市规划的工作水平。

(三)是政府执政为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城市规划科学化能够更好的实现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编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城市规划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有利于祛除冗余的机构,实现办公机构的精简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审批效率,是降低社会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由此可见,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是政府实现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有效措施。此外,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让城市居民更好的利用城市的空间,能够对城市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三、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有效措施

(一)要不断的提高城市规划队伍的工作能力

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来说,城市规划队伍是其主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城市规划队伍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基于这样的情况,要想确保城市规划能够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加强城市规划队伍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城市规划队伍的素质。首先,各个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再教育,通过组织培训、讲座等来不断提高城市规划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难题。其次,要加强对城市规划人员全局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认识到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继而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杜绝依靠经验进行工作的情况。最后,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者创新意识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城市旧有的规划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和人们的要求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在过去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以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要求为宗旨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是城市规划服务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才能够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二)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实施城市科学化、合理化的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推动并最终实现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但是实施城市规划科学化的目的,也是进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指导思想。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城市规划方案时,必须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加强对城市实际情况的分析,确保空间布局能够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能够满足巨门的要求;要不断的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只有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思想,才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才能更好的协调生态保护、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采用更开征集制度来选取设计方案

要想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强化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要采用公开征集的方式来选取设计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设计者做出更好的设计方案,才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在这方面,政府需要做好反垄断的工作,确保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能够在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环境下进行,要加大对弄虚作假等行为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水平,才能够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

结束语:

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是城市规划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的掌握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才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史舸,吴志强,孙雅楠.城市规划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01)

[2]何兴华.科学实在的理解与城市规划的认知对象[J].城市规划.2007(06)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9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样也是推进**规划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紧密结合**规划工作实际,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形成了八点共识: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拓宽规划思路,转变规划理念。只有在规划理念上胜人一筹,才能在城乡发展上先人一步。为此,要进一步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深入开展规划战略研究,对人口布局、空间布局、交通布局、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城市文化特色营造等问题进行持续动态研究,促进城乡资源配置最优化、利用最大化。着重研究**与周边大城市的交通关系和产业关联度,谋划大交通体系和特色产业的集聚空间,营造新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树立绿色生态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改善和保护全市域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城市形象。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城市的科学发展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作为蓝图。规划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者,也是城乡建设发展的引领者。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保增长、快转型、促发展”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又好又快地发展。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规划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人本”思想,着力转变思想观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存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讲科学、重规律、谋全局、想长远,促使规划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切实维护城市的长远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规划实践最大化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城市和乡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城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发挥规划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政策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重点要统筹安排城市和村镇布局,统筹安排人民生活、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集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规划过程中深入实施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力争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依据产业特色,科学调整生产力的布局,促进人才集聚、产业集聚、空间集聚,营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依法管治。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章程,既有法定的强制性,又有执行的周期性,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因此,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关键在于规划的真正落实。必须依法开展城乡规划编制,严格执行各项规划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监管,确保城乡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机制创新。规划机制创新,是推进规划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规划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创新规划编制体制,加大设计市场开放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规划编制质量。进一步完善规划审批机制,细化规划会审、规划公示和听证机制,促使规划项目审批制度化、规范化,实现阳光规划。进一步严格批后监管机制,实现全程技术监管、逐层逐步核验,确保规划落实不走样。进一步健全违法建设查处协作机制,密切与建设、城管、国土等部门的协作,推进联合执法,切实遏制违法建设行为。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考核机制,落实奖惩措施,增强规划考评比重。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适度推行竞争上岗、择优提拔,营造有作为就会有地位的工作氛围,尝试建立绩效工资制度,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队伍建设。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规划人才队伍是服务**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利益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规划工作从方式、体系、内容、领域和特性都已发生了变化,正在逐步从物质规划到综合规划、技术领域到非技术领域转变,这些都对规划人员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规划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转变理念、优化服务,创新举措,切实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统筹兼顾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为服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规划局成立以来,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秀美新**、打造“三个一流城市”的战略目标,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调控作用,使规划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1、以先进理论为导向,规划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规划处于“龙头”地位,是政府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手段。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理念和眼光往往决定着所在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因此,我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系统学习现代城市规划的最新理论、基本知识、法律法规,认真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努力做到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和发展。同时,为让更多人了解规划、遵守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我局结合《城乡规划法》实施,广泛开展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普及城乡规划知识。举办形式多样的规划法规知识讲座和业务培训20多场次,规划网站年均点击率达3万多人次,年均咨询建议300余条。市民的规划法规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对规划的关注和支持度不断攀升。

2、以引领发展为理念,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要实现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相继开展了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到城市总体规划、各镇总体规划的修编调整工作,开展了市域建设与非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类控规、详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及村庄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规划编制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区控规总面积达113.72Km2。规划编制的数量逐年增加,近三年来,共编制完成市级各类重要规划60多项,配合编制专项规划28个、村庄规划152个。仅今年,就编制完成市级各类规划21项、指导完成镇村规划75个,规划经费投入1500多万元。《2008-2020年**市城市总体规划》顺利通过省政府审批,10个镇总体规划成果和《城市水上交通旅游专题规划》等5个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编制完成宁杭城际轨道交通站前区控规等各类控规、详规12个,指导完成村庄整治规划50个,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3、以改革创新为手段,规划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是规划设计竞争机制不断健全。通过完善规划编制招标、邀标及委托管理机制,逐步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加强了与高资质、讲诚信的规划设计公司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提升了规划设计水准。二是规划论证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健全了由规划委员会、专家评审会、市民顾问团组成的规划评审组织,基本形成了“政府决策、规委审查、部门把关、专家咨询、社会监督”的规划评审管理机制,提升了规划方案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三是项目审批机制不断优化。建立了重大规划项目设计方案会审制度和网上逐级审核审批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科室间的规划审核协作机制和首接人责任制,优化了审核审批环节,有效提高了规划审批的质量和效率。2008年共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10份,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01份,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53份,办理私人建房规划许可证283份,办证率由2006年的74%提高到去年的81%。

4、以阳光规划为目标,规划监管进一步加强。一是狠抓规划公示。进一步完善了规划和项目方案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公开查阅等操作程序,健全了网站公示、报刊公示、工程现场公示等操作举措,切实增强了规划的透明度。二是健全社会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切实履行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广泛征询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确保规划科学、合理、民主。三是加强项目批后管理。实行项目管理责任人制度,严格把好放线关、验线关、竣工验收关,严格建设工程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规划意图正确实施。四是强化规划执法监察。去年共核查有证建设项目2550只,查处有证违法建设项目26只,查处率达100%,规划执法刚性明显增强。同时,积极响应市宜南山区非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梳理规划许可项目,认真排查各类违法建设,为全市整治行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规划保障。

5、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规划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地形测绘和数据更新工作。去年完成阳羡风景区145平方公里测区1:2000比例尺全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完成城区地形图修测7.13平方公里,更新入库2.8平方公里。指导督促各镇新增村镇1:1000地形图100平方公里,实现村镇镇区地形图覆盖率100%。组织开展“数字**”三维仿真及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已基本完成48平方公里区域的三维建模工作,为城乡规划提供了科学的数字支撑。

6、以高效服务为宗旨,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进一步推进。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认真办理

“两会”提案、建议,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全年共办理两会提案和建议102件,满意率100%;答复和处理人民来信21封,办结率100%。切实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对全局各项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并装订成册。同时,加大了制度执行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我局被评为2007-2008年度市文明机关。在千人评议机关活动中,去年我局名次比上年跃升了14位。

近几年来,我局围绕科学发展的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但对照形势的发展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在规划理念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深,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规划的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还不够强,服务科学发展的思路还需进一步理清;在规划的决策上,无论是规划的编制,还是规划的审批都还存在薄弱环节,对城乡统筹问题、社会老龄化、小汽车进入家庭、文化传统保护、新农村建设等还缺少深入研究与系统规划,规划水平有待提高;在规划的实施上,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书两证”的管理仍然比较薄弱,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还缺乏有效保护,管线综合建设问题突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在规划的监督上,规划的社会大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规划公示的程度还不够,规划展示馆亟待建设;在规划管理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制度执行不力,工作运转和衔接不够顺畅,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在规划执法上,一些地方违法建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执法监察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深刻剖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一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规划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种矛盾更加集中。规划局的成立和市民规划意识的提高,使全社会对城乡规划工作有了更高的期待;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规划工作的标准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缺乏固定的规划公示场所(如规划展示馆),以及与市民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许多规划无法进行详尽展示,广大市民群众很难直观地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规划公众参与程度和规划透明度不够强。

三是人员配备明显不足,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乡镇基层单位规划从业人员力量更显薄弱。我市仍缺少对重大项目进行会审的的专家库,仅凭相关部门进行会审,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很难得到保障。同时,由于受镇财力影响,部分镇村规划编制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结合历史原因,各镇普遍存在规划编制数量偏少、覆盖深度低、设计水平档次低的状况。

四是面对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虽然都已经编制专项规划,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建设计划、建设资金、行业规定等因素,缺乏统筹协调,管线与道路同步建设困难重重,道路重复开挖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规划控制意识不够强,有的领导干部仍然将规划停留在“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意识状态,对城乡规划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及其公益性、强制性认识不足。一些群众、企业规划法规意识淡薄,各类违法建设时有发生。

主观因素主要有:

一是学习钻研不够透彻。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解还不全面和深入,对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掌握运用还不太好。还没有完全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灵活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规划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是规划研究不够深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够,对一些问题在认识上被动转变多,主动转变少;对城乡建设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够,对新形势下做到统筹兼顾以及一些焦点难点问题的处置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三是规划理念不够成熟。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未能很好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镇规划的关系,城市和镇村、镇村和镇村之间协调性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城镇的发展空间。有时会因急于引入某些项目而受到来自各层面压力的影响,动摇规划理念,在招商过程中迁就建设单位,坚持大原则放低小要求,导致有些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不够协调,一些重要资源缺乏共享,影响了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规划管理不够精细。在大量业务工作的压力下,放松了对规划精细化管理,在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拘泥于个案的处理,对规划创新考虑较少,科室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规划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是规划编制不够及时。城市和镇总体规划修编后,详细规划、专业规划设计相对滞后,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尚未完全编制,规划区的整体功能不够完善,城乡建设规划依据不足。同时,由于对上级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不足,上位规划和下位规划衔接不畅,导致规划频繁修编,规划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得不到保障。

六是规划刚性执行不够有力。规划监察执法人员多为年轻同志,执法过程中缺乏经验,对有些刁钻、蛮横的建设单位监察还不够深入,执法还不够彻底。由于处置立案、定性、裁量等法规程序繁琐,影响了处罚效率。加之执法人员相对较少,与城管和相关监察部门缺乏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和对策,局部地区违法建设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影响了规划的刚性和权威。

七是机关作风建设成效不够明显。领导班子成员针对行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层,分类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局机关在服务基层方面,仍存在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的问题,存在纪律松弛、作风不够严谨的问题,存在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存在工作不细、作风不实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将在下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进。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科学规划的先进理念,促进规划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市城乡规划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给各行各业、无疑也给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但机遇和挑战、利和弊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和把握住危机中的先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性载体建设力度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主要手段。我市城乡规划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正确把握新机遇,紧紧抓住城乡统筹发展这根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服从服务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大局,按照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提升城乡规划编制水平,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使城市和农村、新城和老城、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保护等各个层面、各个板块的发展得到协调推进,为实现全市“保增长、快转型、促发展”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阶段,我局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措施是:

1﹒强化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局机关党的理论武装的首要内容,切实抓好全局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个人自学、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素质。

2﹒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规划决策水平。深入开展规划战略研究。加强对空间布局、交通布局、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城市文化特色等持续动态跟踪研究,促进城乡资源配置最优化、利用最大化;深入开展城市重点区域规划研究。加强城市重要地块的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研究,努力体现现代化城市新的品位;深入开展规划政策研究。洞察国内外规划实施的新标准和新技术,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市的城市设计要求与技术规范,发挥城乡规划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作用。

3.突出重点,进一步推进规划多层次覆盖。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太湖西岸最具影响力城市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各类规划的编制和深化工作,努力实现城乡规划的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覆盖。今年将开展编制各类控规、详规、专项规划等27个规划。着重抓好五个方面:一是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扎实开展全市域范围内的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年内要完成各中心镇规划区内控规的编制,力争两年之内实现所有镇规划区范围内控规全覆盖。二是结合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城,着力加快城市重要区域的深化与细化。高标准编制东氿南、北两侧区域控规及文化中心、东氿广场等公共建筑设计方案,加快完善老城区道路、管网、河道、出入口、沿街立面等环境整治改造规划,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三是结合创建国家生态市,着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规划。以城东新区开发为契机,加快完善东氿北侧湿地公园和东氿南岸梅林温泉度假区规划,提升城市生态休闲品位。以实施旅游振兴战略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完善阳羡湖度假区、云湖生态景区、水上交通旅游等规划,彰显生态山水旅游特色。以宜南山区违建整治为契机,加强对市域生态敏感区的规划控制,实现功能开发与生态保护构建并举。四是结合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快完善《东风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古街区、古建筑和相关文保单位的保护规划。着重陶瓷文化的规划整合、挖掘,彰显陶都底蕴,传承历史文脉。五是结合城乡和谐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深化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村庄)规划,制定和落实村庄保留、整治和归并计划,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4﹒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一是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制定年度城市规划编制计划,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统筹计划的有效落实。二是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严格规划会审制度,把好“一书两证”发放关。严格项目批后管理,促使规划意图顺利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管理。做好与建设、交通、供电等部门的衔接,协调工程进度。三是加强规划监督管理。细化规划公示和听证等操作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拓展宣传渠道,加快各级规划展示馆建设,力争年内高标准完成市级规划展示馆主体建筑,为公众参与规划提供平台。四是加强规划监察管理。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健全违法建设预防、发现和联合查处的工作机制,完善乡镇规划考核制度,切实提高规划刚性执行力。

5.注重更新,进一步提升规划信息化水平。一是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快开发建立各规划办与中心窗口间的电子报批系统,实现零距离对接和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加强对规划基础资料的修测、收集、整理、补充及更新入库管理,年内要完成92平方公里铜官山风景区1:2000比例尺全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100平方公里1:1000的地形图测绘和2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更新入库,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管理和行政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三是按照建设“数字**”目标,继续加快“数字**”三维仿真及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建设进程,为城市规划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6﹒主动服务,进一步加强规划作风和效能建设。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规划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加强各镇规划专业人员的配备,以提升村镇规划管理水平。进一步突破人才“瓶颈”,推行干部交流轮岗换岗,健全人才锻炼成才和激励机制,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抓好学习、培训和规划调研,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市“千人评议机关”活动为契机,落实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从制度上推动作风的转变,力争千人评议机关位次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实现进位。三是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大力支持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围绕局中心任务和党支部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有益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能力建设,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以提高领导水平为核心,以强化教育培训、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改进领导作风、健全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牢固树立与时俱进、不学习就落伍的观念,争做学习型、知识型、业务型的领导干部。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加强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学习,修订完善党组集体学习计划,每月集中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政策理论素养。认真制订个人自学计划,确保学习时间和效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提高规划工作水平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改善知识结构,创新领导方法,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力争成为政治思想水平高、精通业务的领导者。

2.加强思想沟通,增强班子团结。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加强班子成员间的思想交流。注意把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民主生活会结合起来;把汇报工作与思想交流结合起来;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起来。既坚持原则,又不固执己见;既敢于批评,又不纠缠恩怨;既相互谅解,又不背后拆台。注意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做到有意见及时交换,遇到难题随时通报,有反映及时提醒,形成一个讲团结、顾大局的管理集体。

3.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坚持把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机关管理走上有序化规范化的轨道。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办事程序,形成责权分明的工作机制。增强党员干部谋事干事的自觉性,推进机关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4.坚持民主集中,提升决策水平。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管全局,议大事,凡重大决策应坚持由局务会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既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工作分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又要关心全局,积极参与,维护执行领导集体的决策和决定。从讲政治的高度正视矛盾,不回避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大学生科学文化规划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

abstract:inthispaper,threeaspectstointroduceamodernurbanplanninganddesign,firstpointedoutthatthetotaldevelopmentofmodernurbanplanninganddesigntrends,andthendescribessomeofthewaysofmodernurbandesignandplanningmeasuresandtechnicalmeans,andfinallyfromthemacrolevelthatamoderncity.itshouldbenotedintheplanninganddesignissues.

Keywords:urbanplanning,eco-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2.1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城市规划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3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先后提出了虚拟城市、赛博(Cyber)城市和数字城市等全新的概念,这为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奠定了技术基础。虚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VirtualReality,VR)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它的优点是既方便设计人员的审查、讨论,又可面向决策者和公众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

计算机流体力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区域规划时,是一项必备的技术支持手段,计算流体力学(CFD)是用于模拟现实中流动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F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F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批准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2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3.3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4结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3]赵志庆,徐苏宁.城市设计过程理论探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