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经济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7:01

个体经济特点篇1

【关键词】中国特色;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关系;起点与特色

引言

我国审计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而我国现代审计的发展则是近三十年的事情。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在我国建立审计机构,实施审计监督制度。这意味着在我国搁置了很久的审计制度得以正式恢复。时至今日,我国审计的发展断断续续地经历了几千年,但仍未形成一种代表中国特色,或者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审计理论体系。各种理论较为分散化,或者只是代表几家之言,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国家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时,我们却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审计理论制度建设的起点与特色。抓准起点与特色,把握住方向,整个审计理论制度就能逐渐成型。因此,找到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成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关键。

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就要先找到审计理论的起点,而这个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而且还是审计理论的起始范畴,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能够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我们发现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再合适不过的。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前提,经济责任关系存在于整个经济活动中,只要经济活动一直在持续进行,那么相应的经济责任关系就会一直存在。因此,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具备一定合理性的。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的独创审计形式,将其作为审计理论体系内的特色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

(一)经济责任关系

经济责任主要是指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在经济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遍地会存在四种经济责任,即国家对企业、企业对国家、企业对劳动者以及企业对企业。无论哪一种,双方在从事经济管理活动中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这种原则就是经济责任制原则。在这过程中,双方便形成了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关系(李凤鸣,2001)。这种经济责任是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只要经济活动一直在持续进行,那么这种经济责任关系也就一直存在。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人类的有生之年,经济责任关系不可能灭失。

经济责任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首先,经济责任关系是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产物,经济责任关系不是一种自然规律,也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在人类社会的特点时期、特点环境下出现的,而且,从其现实性来说,它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商业文明的真正到来;其次,经济责任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在不断延伸,这主要表现在其超出了传统经济责任的范畴,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法律、科技、社会等多领域,因而,经济责任关系具有较明显的普遍性;再次,经济责任关系带来了经济责任评价与考核,大大推进了经济责任的完善与发展;最后,经济责任关系不仅是当事双方关注的焦点,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国家对企业、企业对国家,还是企业对企业、企业对劳动者,这种经济责任关系涉及的不仅仅是当事双方,社会大众也会将注意力转到这种关系上来,也正因为如此,在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经济责任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经济责任关系也注定是经济、政治等领域中一种最基本而又永恒的关系。

(二)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与经济责任相联系的一种审计形式。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审计组织对经济责任关系的主体应负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评价活动。它包括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行政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四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与一般性审计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确定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内应负的主要责任和直接责任。

从广义上看,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一切审计。但在狭义上,经济责任审计仅特指在我国近些年出现的明确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不管广义,还是狭义,经济责任审计在经济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加强对企业领导或管理者、机关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正确评价他们的责任履行情况,为用人单位提供依据;第二,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揭露腐败现象,规范当事人的行为,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促进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第三,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当整个企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种较好的内部文化氛围时,新老管理者或新老领导干部之间的交接也会较为顺利,这对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是利好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

审计理论是人们给予对审计实务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运动而形成的关于审计系统化的、合乎逻辑的、合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是由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以及由此推演出来的派生概念、原则、原理等内容所构成的审计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代表着审计在我国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这个理论在将来还需要继续丰富、继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集几代人的智慧与实践,是个集体结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将吸取审计发展历程中的所有精华,这就使得整个体系显得更为丰满、有内涵。因此,在整个审计理论构建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抓住这根主绳。在其历史阶段性上,整个体系框架自然能全部浮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起点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首先要明确起点在哪,即通常所说的审计理论逻辑起点。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冠用逻辑起点本身的内涵,运用于审计理论中,它至少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第一,该逻辑起点的实质内容用你该表现为审计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规定;第二,该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体系中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即该逻辑起点是个基础性的内涵范畴,可作为其他审计范畴的依据;第三,该逻辑起点应该贯穿于审计理论发展的全过程;第四,该逻辑起点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在其本质要求上,需要该逻辑起点与审计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有多方面的联系。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往往以起始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

基于上述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要求发现,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较为合适。理由有五点:第一,经济责任关系是种确确实实存在的关系,它是审计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基础关系;第二,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任何形式的审计最终的落脚点都在经济责任上,因此,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基础性的全部内容,其他审计范畴都应该是以它为依据;第三,前已述及,经济责任关系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生并将一直存在,无论何种形式的审计都是以经济责任关系为基础的,而审计理论又是我们对审计实务的认识,因此,经济责任关系确实是贯穿于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过程;第四,经济责任关系反映了审计的根本属性,审计的根本属性决定审计的发展,也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因而,经济责任关系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第五,逆向思维决定了经济责任作为审计理论起点的重要地位。退一步考虑,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审计发展到现在又要重新去挖掘她的起源呢?如果没起源,那审计理论是怎么产生、怎么发展而来的呢?对于这一点,学界对于审计理论起点的各种观点在获得一部分人认可的同时,也不免会让另一部分人有种想法:这种关于审计理论起点的探讨到底有多大意义值得我们再继续研究下去?较为明显的一点,审计的根在经济责任。任何一种关系都是由具体的事实所引起的,因而经济责任关系是由受托经济责任这个事实所带来的,而其内容就是经济责任对应的各种活动。从逻辑上来看,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审计理论的起点应该不会有错,而且更符合逻辑起点本身的意义与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特色

前已述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起点应该是经济责任关系,而突显出中国特色的则是经济责任审计。既然构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必然得突出中国特色。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独创的审计形式,将其作为审计理论的特色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从实务角度来看,无论何种审计形式,其实质还是落在对经济责任的审计,况且,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国家已经或者开始借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这一点对于国人来说是值得骄傲的,这也标志着我国对世界审计作出的突出性贡献(当然,贡献不仅仅就这一小部分)。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审计理论的特色。综上所述,笔者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整个体系由起点、前提与导向、审计基本理论、审计规范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相关理论和审计环境等所组成,如图1①所示。

三、意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国情的需要。因而,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整个审计理论的起点、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理论的特色也是具有一定历史性和客观性的。构建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关于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有着多种不同的看法,这违背审计历史发展的潮流。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只有一个,之所以有这么多种不同的观点,是因为人的思维习惯性地顺着事物发展进程思考,审计理论的起点并不一定就存在于审计范畴内,因为审计不是“天生”就有,审计是“果”,“因”在审计之前。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逆向思维。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我国现在与将来的审计实务工作奠定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回归理论,逻辑上是这样,现实也是这样,这点不假。整个审计理论体系还要继续发展与完善。我们还要继续发扬自身的特色,使更多国家和地区受益。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对世界审计史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在这当中需要做好强有力的监督,保证整个经济环境的健康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建立不仅仅是中国对世界审计史作出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可能考虑最多的还是审计理论本身的问题,对于中国特色而言,只要符合本国国情,是在我国发展的产物就应该称得上是中国特色。因为我们开创了经济责任审计,所以对中国特色有了锦上添花的效果。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同一内容饰演的两个角色。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似乎又给人有种内涵与外延的感觉,关键点还是经济责任,经济活动产生经济责任,进而产生经济责任关系,这个不是鸡与鸡蛋的问题,这个逻辑是比较清楚的。在确定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地位之后,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使得理论在指导实务中发挥更大的效用,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也是今后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在未来会发展得更完善、更先进。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审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个体经济特点篇2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生产关系;经济规律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7)10-0005-12

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被提高到学科高度,国内经济学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文对一年多来学者们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讨论进行梳理,以便把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和前沿动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及学科特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内涵的界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同时吸取中国历史优秀文明成果和世界上别国优秀文明成果的产物,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为列宁毛泽东等继承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是中国化、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②。从发展阶段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发展阶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体地说,它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特殊规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揭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特殊属性,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并将在实践中继续发展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因此也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致的④。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相结合的成果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或者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差别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加突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践性、创造性和民族性,贯彻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方法论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方法;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更多地贯彻的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逻辑,也就是说,始终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为社会主义的终极标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多地采用一种规范的思维方法来研究,更多地侧重于说明社会主义“应该如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更多地侧重于分析现实社会主义究竟如何发展、发展的必然形式、道路和规律等等问题⑥。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当前实践而产生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相结合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必修课。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思想的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学者们对此达成了共识。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学者们对于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一种观点笼统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基本原理和方法贯彻始终⑦,而没有严格区分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地位和作用;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加以区分,并强调其中方法论的作用,认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以其方法论为本,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发生矛盾时,应遵循其方法论原则修正其理论,而不是为了维护其理论而违背其方法论原则⑧;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具有内在统一性,二者都很重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不能把基本原理与方法论对立起来和分割开来,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政治经济学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无疑都十分重要,但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对于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十分关键。如果不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则容易陷入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只有重视方法论,才能联系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原有的理论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和创新,才能真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向前发展。正如有学者在谈到《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时指出,《资本论》构建体系结构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重要的借鉴,是借鉴而不是指导;而其方法论才是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重在创新,不能照抄照搬⑩。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政治经济现象,探索基本经济规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本质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的是社会基本经济规律,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具有一般政治经济学的普遍性,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

具体地讲,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性有世界性和历史性。有学者认为其世界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包含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及可以与别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相互学习和借鉴。另外,政治经济学具有历史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正因如此,有学者认为历史研究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稳固基础,只有把问题放在历史的坐标系中进行考察,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只有正确而充分地认识历史,才能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升华为理论。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政治经济学具有历史性,其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国家、同一个国家的不同世代又各不相同,所以政治经济学从空间来说又具有每个国家的特殊性。有学者将其表述为民族性,认为民族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以及决定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基本国情、基本实践都具有特殊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说,该理论形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服务于中国,其主题是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因此具有中国特色。有学者将其特殊性表述为国家主体性,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国家主体性,是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的,强调的是中国。这里说的“特色”是相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的,其实讲的就是中国的国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同时又是对中国道路的理论总结,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经济学的共性即历史性、世界性以及中国特色的个性即民族性、国家主体性。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哲学原理,是经济规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特殊性的分析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其研究对象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中,因此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研究对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全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同时中国又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影响,因此作为产生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说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对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一些学者从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性上讨论其特殊性。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阶段性上的学科定位是:在生产关系上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上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该定位决定了研究层面:通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层面限于经济关系本质层面,即生产关系层面的分析,而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所面对的发展生产力问题,不只是生产关系的完善和发展这个层面,还涉及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都同生产关系相关,进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研究领域的拓展。有学者认为“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是我们辩识“中国特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的坐标或参照系的底色,“初级阶段理论”让我们获得了改革最迫切需要的历史方位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经济”这是中国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对社会主义形态发展的最重大贡献。有学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进行讨论,认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義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质。一些学者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践内容的角度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全面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被称为改革的经济学、建设的经济学、发展的经济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具有了特殊的时代特征,正是由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发展生产力,我国才从单一的公有制逐渐形成了现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逐渐形成了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其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和体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这些因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了独特的特征。另外,经济实践是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从理论的目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肯定既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的学说,是属于建设性的经济学,而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在否定现存制度的前提下寻找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好制度,是批判性经济学。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了独特的时代特征。

另有一些学者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质,认为存在于中华文明之中而且仍然对当今有着重大正面影响的思想基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土化”或“中国化”的重要基础;有学者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基因”中特殊的价值模式和伦理模式,认为我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价值模式,集体主义价值模式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个人主义价值模式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伦理模式上,我国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节俭、积累、容忍、传统、追求长期稳定生活的伦理模式,这种伦理模式使人们倾向于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即使这种交易可能不是最优,而在短期导向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更关注当前交易的剩余。而基于儒家思想传统的“积累欲和节俭观”对于经济增长也有真实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历史所赋予的,中国的经济学一定要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这是稳固的根基所在。

个体经济特点篇3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共识。近年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因其直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越来越为政府所重视,各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也应体现经济发展规律,尤其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更要符合经济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其中区域经济理论对高职院校建设,最具借鉴价值。因此,深刻分析区域经济环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的特点

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经济的区域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我国经济正逐步向区域化发展,现已初见端倪。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经济区域化已经是最重要的发展现实[1]。区域经济理论也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的特点如下:

1.区位性。由于某一区域在空间位置、自然资源、文化特征和政治组织方面存在相对独特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与之适应的产业结构、经济种类和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区位特点。因此,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位差异和区位优势上。

2.非均衡性。由于同一区域内的资源条件并不均匀,因此,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内统一市场背景下,分布的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使得同一区域内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特征。

3.竞争性。区域经济的区位性和非均衡性,使得整个区域的统一市场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通过竞争配置有限的发展资源。在这种态势下,城市内外各种资源的交换十分频繁,各种经济体为了求得生存,不可能再保持自然发展的状态,全部投入到了竞争中去。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征之一。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特性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同样也可以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及层次结构。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体现明显的区域特性。

1.高等职业教育的区位特性。首先,区域高职教育不论其包括的空间范围大小,都可以按产业、行业进行分解。这样,区域高职教育不仅反映了区域劳动力构成结构,也侧面反映了区域的产业及技术结构。其次,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基本吻合,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力系统,地区之间具有独立性,区域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培养人才的。因而,属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区域高职教育在目标、层次、类型、运行等方面也具独立性。最后,区域职业教育可根据区域经济的区位性特点,通过整体规划,建立目标明确、组织规范、分工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体系。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应有所作为[2]。

2.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特性。由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区域高职教育在整体布局的同时,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内不同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应遵循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点,把握自身的发展定位,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避免重复建设,求得可持续发展。

3.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特性。由于区域内办学资源的有限性,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其生源大战、就业大战,就是最明显的表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大力建设特色专业,加强特色建设,形成办学品牌,才能在市场化的办学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三、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的特点

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跻身全国十强。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宁波市三大产业比为3:53:44,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之比为5:5,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总体说来,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有如下特点:

1.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应用,宁波市的产业结构不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且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更频繁地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区域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2.产业集群趋势

宁波的产业组织呈现集群发展的趋势。据对宁波市33个制造行业1999年――2004年产业集聚度指数的统计,其中20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增长,13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下降,除烟草制品业之外的15个行业呈现出集聚现象。目前宁波市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模具、it产业、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经管经贸、金融保险等10大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是宁波企业的块状分布。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全市有块状经济145块,年产值7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单体规模超10亿元的有6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1亿元的有90多块。全市块状经济从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3]。块状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培育专业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块状分布,集聚发展的特点,使宁波全面形成了区域性规模企业群体、区域性生产基地、区域性规模品牌效应、区域性规模市场体系,产生立极强的区域竞争力。

3.体制多元混合

宁波区域经济是以混合经济作为主体,民营、集体、国有和外资互融模式的经济体制。至2002年底,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到98.9%。宁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生共融的开放的混合经济模式,始终坚持国家、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分“四轮驱动”、共同发展,使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成显出活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宁波个私、民营以及其他类型的经济实体近30万家,数量和产值均占全市的90%以上[4]。这种混合模式被称为“宁波模式”。

四、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策略

2000年以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超常规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专业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生化与药品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材料与能源类、土建类、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环保气象与安全类、轻纺食品类、财经类、医药卫生类、旅游类、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传媒类与公安类等16个大类。因此,宁波市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适用性,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上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1.根据宁波市区域产业发展的趋势,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方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生产部门转到非生产部门;从工业转到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间社会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对宁波市劳动力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宁波市高职院校应及时适应区域经济产业格局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2.根据宁波区域产业集群的特征,系统规划高职院校簇群式专业发展

所谓簇群式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道路,就是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的特点,建设与集群经济相对应的具有一定聚集作用的专业群[5]。这样的专业群,以重点专业为核心,根据集群产业所集纳的整个产业链,贯穿相关专业,形成簇群式专业链,从而体现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使专业能够以重点产业为核心,以点带块,以块联片,发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宁波市区域经济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产业的集聚性强,产业的高集聚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要在总体的专业结构上形成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并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专业群。

3.根据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宁波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全面建立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专业申报、课程设置、专业师资培养、实习实训中的作用,鼓励学校兴办实业、产教结合,为实习实训创造条件。实施措施可以包括:高职院校成立有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设置,确定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在教学管理中,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的管理和运行;在教学设备方面,企业要为学校提供专业实习基地和实验实习设备等。考虑到目前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应考虑到那些具有一定实力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区域内所有企业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和密切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的联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个体经济特点篇4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核心范畴;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本质

中图分类号:F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56(2006)04―0005―08

近半个世纪前,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究竟怎样写才好?从什么地方开始写起?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1]我们研究和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它的逻辑起点,并能贯穿到底,以作为全书的核心范畴。这是能否突出“特色”的关键。为弄清这个问题,需要从各类经济学的不同任务出发,找出不同的逻辑起点和方法论进行比较分析,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实现实践逻辑与思维逻辑统一,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任务出发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矛盾进行理论抽象。

比较分析:四类经济学的不同逻辑起点

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实质上是它的立足点,或者说立论的根基和方法论。尽管各种版本的具体结构差异很大,但逻辑的起点则是最根本的基石。迄今为止,世界上的各种经济学,大体有四类,区分为四种不同的逻辑起点:

(一)论述资本主义合理性及其运作机理的经济学,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其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定。核心是推崇人的“自利性”,以此为动力追求个体利益(利润)最大化,然后推导出私有制的合理性及其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唯一性和市场自由化的理想性,进而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永久性。不管对“经济人”这一范畴经过了多少次完善(例如赫伯特・西蒙的“有限理性”经济人),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强调自利是“人的本性”。新自由主义则把这种观点加以完备,推向绝对化。近年来,我国有的学者把“经济人”范畴作为“精髓”,大加倡导,期望重塑经济学和改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作为国企改革的指导原则。

质言之,它以个体的人为起点,于个体视角中又抓住所谓的“人性”,进而在人性中又片面突出人的自利性,以至扩展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当年亚当・斯密是这样说的:“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2]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其主要方法:一是把“人类经济”抽象为人的欲望存在和满足欲望的物质有限性两个基本要素,经济学要研究的就是由于欲望无穷而物质有限所造成的人与物质财富的相互关系。二是把“国民经济”抽象为“个体”,把社会看成是个人的简单相加,把社会经济看成是个体经济简单的机械综合。三是把人类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归结为根据个人的欲望对稀缺的资源进行评价,并以边际概念来判别效用,进行合适的选择。

近来,国内又有新的诠释,叫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别看这是一句俗语,却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身经济行为的总结,揭示的是一个浅白而又深刻的经济学原理”[3]。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人与生物所共有的,最终归之于人的生物属性。然而,仔细追究,这一逻辑起点却是片面的,不符合生物界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实际。生物生存、进化、繁衍的机理恰好表现出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以群体性互相依赖于共同的“生境”、群居,有些生物(特别是有的动物)还有严密的组织和分工[4]。至于人的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更是个体性与集体性的统一,尤其在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愈加需要社会联系。如果说在自然经济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还可能存在,那么在大工业出现之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一切经济活动都变成了一个社会过程,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已经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与之相适应的是,各类公益事业愈加扩大。在这种大的历史趋势面前,仅仅片面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公共利益,事实上是难以存在下去的。那种所谓只要为实现自利最大化,就会自然实现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情形,并不反映社会的一般规律,更多的则是少数人实现私利最大化恰好是建立在其他人受损害、受压迫的基础上。为少数人大发其财提供理论根据,这是以“经济人”假定为逻辑起点的经济学的基本宗旨。对此,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实践中作了注释:他明确表明他的支持者是由“富人和更富的人”组成。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说:“布什完全站在少数幸运、富裕的美国人一边”,“他甚至不会向普通老百姓说几句动听的话。”[6]

历史地看,“经济人”理论虽然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但它曾经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对于扫除封建的观念和自然经济、推进资本主义经济,不能不说是一把利剑,对于较好调动人们获取财富的积极性提供了动力,对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也有重大功效。然而,全面地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的负面效应也是越来越大,追逐私利最大化不仅越来越有悖于整个社会的利益(所谓“外部性”),如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经济波动和有碍公共事业等诸多社会问题,而且对企业自身提高信誉和增强后劲也不利,容易导致许多短期行为。所以,连西方的许多学者也在不断矫正“经济人”假定(有的还全面批判它[7]),提出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而必须注重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战略管理),增强社会责任,倡导团队精神和高尚道德价值观[8]。

“经济人”的核心是强调人的自利性(西方称之为“个人主义方法”),把人引导到单纯追求私利而不顾集体和社会利益,甚至政府也以“经济人”的身份出现,扭曲了经济关系,助长“拜金教”思想。假如我们的经济学也以此为基点,就会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扭曲,甚至为各类腐败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今天一方面要批判吸收它的某些积极成分,比如注重个人利益,重视制度建设,在合理限定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更好利用“看不见的手”等;另一方面,要摒弃它的非科学成分和负面因素,在贯彻社会主义原则中创造新的范畴。必须肯定,社会主义决不是不要个人利益,只是要与共同富裕有机结合起来,以先富带共富。在历史上,列宁就明确提出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同个人利益结合和个人负责的原则”[9]。上世纪60年代初就作过全面的论述,他说:“公是对私来说的,私是对公来说的。公和私是对立的统一,不能有公无私,也不能有私无公。我们历来讲公私兼顾,早就说过没有什么大公无私,又说过先公后私。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集体利益增加了,个人利益也随着改善了。”[10]这应当是我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人”范畴的重要指导思想。况且经济学的基础是事实,而不是以“假定”作为出发点。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不能以“经济人”假定为逻辑起点。

(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进而阐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即《资本论》,以商品细胞的矛盾分析为起点。列宁作了精辟的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的、最普通的、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最平常的、碰到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在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之中(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之中)暴露了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以及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又向我们表明了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各个部分总和的自始至终的发展(增长与运动两者)。”[11]从商品的二重性到劳动的二重性,再到剩余价值的分析,从揭示物与物的关系到揭示人与人的关系,从最深的层次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洞察了社会制度诞生的必然性及其主要特征。毫无疑问,这是科学的方法,其核心是揭示资本主义的矛盾。通俗一点说,它的主要任务是“破”。而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则是“立”,必须在揭露资本主义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建设新制度的路径,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也不能照搬《资本论》的逻辑顺序,必须在《资本论》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新的逻辑起点。

(三)以所有制作为逻辑的起点,侧重分析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的写法,旨在区分不同的社会制度。现在看来,这个写法尽管在生产关系上有助于弄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但有很大的缺陷,就是把所有制绝对化,有悖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则不符合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统一规律,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容易导致脱离生产力发展单纯追求所有制的高级化。在实践中,不仅不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而且容易出现超越阶段的偏向。前苏联和我国都吃过大亏。历史表明,那本书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有重大偏颇,已经被人们所否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力求避免这个缺陷,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找出一个更加科学的逻辑起点。

(四)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起来,从总体上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为逻辑起点,进而向社会主义的发展、改革和运行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展开,形成一个新的科学体系,这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下面我们将分析这一选择的根由。

实践逻辑: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理论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并受实践检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问题之所以重要,乃在于不弄清它就会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出现盲目性,以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基于100多年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前苏联和中国近80年建设的实践,邓小平一再强调必须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直接相联的问题,而更为关键的是第一个问题。

在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这们的质疑: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了100多年,那么多人为之奋斗牺牲,为什么还没弄清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崭新制度,它的真谛不是靠书斋中的概念推导所能解答的,而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螺旋式的深化过程。没有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的反复比较,社会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就不可能一下子被揭示出来。邓小平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对前苏联和中国等反复出现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入研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命题。我们可以大体了解一下这个漫长的认识过程。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有下列特点:(一)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二)消费品的分配是劳动者按劳动份额分配;(三)消灭商品生产,实行计划生产;(四)人成为自由人。这里最核心的问题是,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全部的公有制。

由于当时还没有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所有这些都是理论设想。况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设想是根据当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出来的,他们并没有预料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首先胜利。他们只能做一般发展趋势的估量,而不能预料在实践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所以,他们并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12]去限制后人思想。

前苏联从十月革命算起存在了74年(1917-1991),其解体和覆灭的根本原因乃在于对社会主义本质未认识清楚。早在这一历史悲剧发生的前六年(1985年),邓小平就中肯地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3]我们研究前苏联的领导者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上的失误,将有助于揭示规律性的东西。

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的特点作了多次论述,在认识上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转变过程。十月革命前,列宁的认识与马克思相比,并未增加新的内容。十月革命后不久,实行了初步的生产资料国有化,但时过几个月即开始了国内战争,遇到了极度的经济困难。这时列宁首先关注的是阶级斗争,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14]这个提法对后来影响很大。在经济上主要强调提高生产率。后来面对现实他选择了新经济政策。实践使得列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其中核心的是社会主义与商品的关系问题。在他最后的重要著作之一《论合作社》中,反思了新经济政策的重大意义:“现在我们有理由说,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15]开始突破了原来社会主义的模式。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主要说的是斯大林时期,后人称为“斯大林模式”。有人把它形容为“兵营式共产主义”,过于夸大了它的缺点,但确实变成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这里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他没有沿着列宁的好思路发展下去而走向僵化呢?很重要的一点是把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论述当作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暂时的措施,而没有继续深入下去,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按照斯大林的思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三:(1)公有制;(2)按劳分配;(3)计划经济。现在看来,其主要毛病是出在用具体形式把本质混淆起来,以至于离开了本质规定将具体特点片面地夸大了。例如,脱离生产力水平要求纯粹化的公有制;按劳分配主要表现为等级工资制或等级工资制加奖励制;特别是对计划经济形成一种错误认识,不但排斥市场经济,而且演变为指令性经济,过分强调高度集中统一。后来就把这三个特点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弊端。

对于我国的历史经验,邓小平作了多次反思:“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6]。前29年(1949-1978),我们在经济建设上的主要教训就在这里。

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终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带领占人类1/4人口的大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确有重大偏颇,其典型语言就是:“让资本主义绝种”,“让小生产绝种”[17]。其核心是着重解决生产关系问题,使之不断升级,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了沉重代价。不是说,把“消灭私有制”作为最终目标不重要,而是说它必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实践逻辑是思维逻辑的基础。邓小平之所以紧紧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因为经过对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沉痛教训的多次反思和科学总结,从实践中抓住了认识的要害。而一旦化解了这个要害,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此反映了真理的客观性和过程性。象列宁所说的那样:“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18]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有这样一个深化过程。

理论抽象:深化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之所以与其他经济学不同,乃在于社会主义既有以往各类社会形态的一般特征,更有它自身的独有特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19]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是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基础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有着迥然不同的特征,由此带来它的生成发育不能靠完全自发兴起,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们的自觉性,即客观规律见之于主观能动性。作为反映经济规律的经济学就必须先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才可能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经济建设。为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及其经济学的特殊性。

(一)社会化基础的“内生性”与生成形式的“后发性”对立统一,以“后发性”凸现和扩展“内生性”,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就应明确社会主义本质。

首先,要明确社会主义不是人们空想的产物,它的产生同样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其社会经济根芽也是从旧社会内部自然发展起来的,有其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那么,社会主义经济的存在及其经济范畴的客观依据是什么?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论述和历史实践的检验表明,根本的东西就是生产社会化要求生产关系的社会化,进而实现经济利益的社会化(即共同利益)。恩格斯说: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的解决“只能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而也就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20]这里所说的社会本性或社会生产也就是指生产社会化。日益提升的生产力社会化要求生产关系的社会化形式来表现,例如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形式(股份公司)和公益事业的发展,都为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提供准备,但它本身还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只能说是一种基因。

然而,就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成形式来说则是后发的,或者形象地称为非胎孕型。就是说,它同以往各种以私有制和剥削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生长形式截然不同,不能在原有的社会内部有相当成型地孕育生长。例如,奴隶社会的私有制可以在原始社会末期有相当大的发育,封建经济又可以在奴隶社会中生长,资本主义经济更可以在封建社会中萌芽、扩展,成为一大经济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部分质变)进行革命或改良(例如日本),建立新政权,再促使新型经济形态成为主要经济基础。在它们那里没有必要先去弄清自己的本质再去发展,可以靠自发行为去长成。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则不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自然发育,从旧胚胎里自发地生长出来,因为它与母体根本不同,各种剥削阶级不准它发生和存在,其主要部分则靠新政权建立后去缔造。基于这类特殊的生长形式,就必须先有一个设计蓝图的基本雏形,大体按照这个路线图去建设、去实践。如果这个路线图离开实际太远,有重大偏颇,那就必然出现挫折、失败甚至被葬送。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反映它特征的经济学必然首先弄清社会主义本质。

(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经营单元的个体性与社会利益的整体性对立统一,以整体性统领和整合个体性。资本主义经济学是个体本位论,即以私人个体(包括私人为主体的企业)为基本出发点,然后进行有必要的整体结合(“国民经济”=个体的总和)。社会主义经济学乃是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经济科学,必须首先从社会整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故而强调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企业与个人)的有机统一,倡导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到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和保证个体合法权益的基本理念。因为社会主义不是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利益,必须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并且能够发挥经济制度优势,实现整体良性循环。这就要求首先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本质。为此,社会主义则必须确定一个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让全体人民为之共同努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21]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才有可能避免盲目性,防止走偏方向,便于发挥整体功效。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一种整体优势,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所以,它不能用“经济人”假定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恰恰相反必须以整体利益为总的出发点,统领整个经济运行,兼顾公私利益。

(三)“自然过程”的自发性和运行过程的自觉性对立统一,以自觉性反映和驾驭自发性。这就要求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必须从最高层上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而不致拘泥于具体形式和具体程序。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是一大优势。总体上说,“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22]虽然现在也有计划性和宏观调控,但其自觉性是非常弱的,更不需要广大人民的自觉性。而社会主义社会则要使人民自觉地掌握社会经济规律,建立“自觉的组织”,克服自发的盲目性,比如自觉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抑制通胀和紧缩、集中力量建设大项目等等。不能像资本主义那样“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发生巨大的紊乱”。[23]当然,社会主义的自觉性脱离了自发性,也会带来偏离实际的危险,产生唯意志论或思想僵化的倾向。如何做到既利用好客观行程中的自发力量,又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不脱离实际、大胆探索与创造呢?这就要求把最基本的方向与具体阶段、具体形式、具体手段分开。既定目标确立了,可以选择不同的途径。为此,要求在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解放思想,放手创造。斯大林模式的教训之一,就是把某些具体形式同最根本的本质混淆起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的高明之处恰好在于把最关键的方向问题与具体实现的手段加以区分,运用更灵活更高效的形式为社会主义服务。怎样处理好既能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界限,又能很好地继承它的有益的东西呢?也是一个主观与客观如何统一的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解答,不仅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升华,而且是解放思想的武器,它鼓励人们在这个大方向指导下大胆探索,使每个环节的认识都能更好符合实际,进而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反映在经济学上,它应当在这个总原则指导下做更多的具体探索。只有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才有可能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综合以上诸点,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行程要求以揭示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作为行动的向导,从而也就要求反映这一行程的经济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本质作为核心范畴,作为整个逻辑系统的起点,然后展开它的整体逻辑体系。

中国个性:“更多的特殊性”需要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上面所作的分析适合于社会主义的全过程,这可谓社会主义共性(面向人类的一切社会形态则是个性)。而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更有其特殊性,尤其需要把握社会主义本质,首先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上世纪20年代列宁曾经预言:社会主义胜利不可能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经过“平衡”成熟完成,而可能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的剥削使东方国家卷入“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漩涡”,“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24]。中国就是一个典型东方国家,其特殊性尤为突出。比如,由于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更加需要既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又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利用好许多发达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具体形式为社会主义服务,特别是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我国始终都有一个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独立的重要任务,但又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分工,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加上剧变,使得情况更加独特。在这种带有“更多的特殊性”的复杂条件下,只有更清醒地更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大前提,才能分层次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历史的逻辑就是这样:由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首先夺取了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变革,我们有条件按照社会化生产力和社会化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规律发展经济实力和完善经济制度,应当从自己的特殊国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更应谨慎地行使人民的政治权力。要认识和遵循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进程,寻找一条比当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历史发展更顺畅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在继承前人成果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回答了这一问题,它的主观逻辑所凭借的就是这样的客观逻辑:社会化生产力――社会化生产关系――社会化交换方式――社会化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形成互动的合力,发展经济、完善制度、创新事业。主观逻辑和客观逻辑统一,正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起点和归宿,展开对经济发展、经济关系、经济机制、经济政策的研究。有鉴于此,作为人类历史上特殊的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本质作为整个逻辑关系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7.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4.

[3]王东京.驾驭经济的理论支点[n].文汇报,2004-6-6(9).

[4]杨承训,承谕.全面剖析“经济人”假定的非科学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4.

[6]保罗・克鲁格曼.布什经济政策漠视普通人[n].参考消息,2006-3-9(2).

[7]程恩富.用什么经济理论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4(9).

[8]张孟军.捐助:提升品牌形象的妙招[n].科技日报,2005-1-28(2).

[9]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2.

[10].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4.

[1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2-71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9.

[14]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2.

[15]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7.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17].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7.

[18]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3.

[19].著作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47-148.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4-745.

[2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18.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68.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7.

个体经济特点篇5

[论文摘要]以欧盟为主体的欧洲经济一体化以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为世界提供一个独具特色的经济合作模式——“欧洲模式”,本文试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对这一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5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欧洲特色的经济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区从欧洲模式中寻找经济合作的经验和灵感,通过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来分析欧洲模式,以期对现实有所指导意义。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欧洲经济一体化以“舒曼计划”为起点,启动了从煤、钢、原子能领域到共同农业政策领域,乃至货币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经理了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乃至欧洲联盟的一个过程。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一发展进程明显的分为四个阶段。

1.共同体建立到1968年关税同盟的建成以及1969年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个阶段。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决定将他们之间的合作扩大到原子能和其他经济领域,决定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样欧洲经济一体化就由一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出现三个共同体共存的现象。特别是《罗马条约》规定了下一步一体化的新目标: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从而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约可依,按照条约规定的日程进行。到1968年,关税同盟提前一年半实现,共同农业政策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阶段。进入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石油国石油禁运带来的能源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使得欧共体国家纷纷采取自保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欧洲市场分割严重。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国家提出的稳定货币汇率的经济货币联盟计划也最终流产。只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相对缓和时,欧共体才建立起稳定货币汇率的欧洲货币体系。

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发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阶段。进入八十年代后,欧共体国家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上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的推动,欧洲在次走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前列。1987年签署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规划了欧共体到1993年实现成员国之间在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为特征的欧洲统一大市场。与此同时,为统一大市场的正常运作做准备,在欧共体执行委员会主席德洛尔的主导下,开始了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欧共体变成了一个具有经济联盟性质的共同市场。

4.以90年代初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和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的启动为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走进其发展的第四阶段。冷战的骤然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欧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剧变后的中东欧开始了一个申请加入欧盟的“回归欧洲”的过程和统一后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化。最终欧共体国家选择了更深层次的一体化。1991年12月的《马约》是一体化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它确立了欧洲一体化的三根支柱,并以第一根支柱——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其发展的重心。此后经过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2001年的《尼斯条约》和2004年的《欧盟宪法条约》,欧洲经济合作向一个完全经济体化的经济联盟更加接近。

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尽管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体化或者迅速发展、或者徘徊不前、或者硕果累累、或者成就难觅,但是最终欧洲一体化还是得以顺利的进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

1.一体化过程的渐进性。无论是合作的范围、领域,还是组织协调机构的建立、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一体化程度的发展本身,都体现了一个渐进性的发展历程。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6国煤钢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到现在27国开始走向经济和货币联盟,每前进一步都是欧盟成员国反复协商、谨慎考虑后的结果。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给成员国一定的准备和过渡时间。

2.一体化过程的协调性和妥协性。欧盟是各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体化集团,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激烈的争执乃至对抗,但欧盟各国最终都能认识到一体化集团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快、最好的经济组织形式。成员国为了实现共同利益通过互相协商和互相配合,通过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则来消除矛盾。这些原则包括:民主平等原则、共同受益原则、核心欧洲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

3.组织运作机制的超国家性和均衡性。为保证一体化顺利进行,欧盟设立了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协调机制。这些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分配上不但强调每个成员国参与,而且强调各机构在其管辖范围内超越各成员国政府的权力,以及各机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凸现出欧盟独特的组织运作机制。

4.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外部敏感性。这主要是指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欧洲经济一体化体现出明显的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依赖。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使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缓慢,也导致一体化步伐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使欧共体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在10年内分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计划也因此受阻。

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这一发展模式的出现,既有二战后独特的历史条件——冷战的大环境,更有欧洲各国在应对来自外部环境时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个体经济特点篇6

一、成功的实践

**年以来,特别是区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明淅“民营兴区”的发展战略后,我们以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致富居民群众为目的,以逐步实现“一个社区一个特色”为目标,把苔青街道办事处苔青社区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落脚点定位在因地制宜,创新方法,深挖内潜,强化服务上,为发展壮大平房社区经济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做到“三个到位”,树立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理念。苔青社区地处西林区北11公里处,总面积6平方公里,总户数1279户,总人口3659人。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07名,其中直管党员66名,协管党员41名。居民多为美溪建材责任有限公司的职工及其家属,靠企业效益吃饭,**年有800名职工与企业有偿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加之苔青社区地处偏远,所有的居民都住平房且生活比较贫困,思想相对保守。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让社区居民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思想集中到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上来,生活尽快富起来,成为摆在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为使居民群众树立全新的发展社区经济理念,我们从“三个到位”抓起,统一了居民群众的思想。一是社区硬件设施到位。以共驻共建的形式,采取区级领导包、责任单位和部门包、街道办事处包、辖区资源单位包的“四包”措施,解决了集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阅览室、电教室等共计240平方米且设施完备的办公场所,既为居民提供了学习发展社区经济和实用技术的便利环境,也为社区党支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宣传舆论阵地。二是思想教育到位。从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入手,把全体党员划成5个党小组,每月集中组织一次学习活动,开展“”、“三个带头人”活动和区情教育以及“社区是我家,致富靠大家”大讨论活动,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带领居民致富的轨道上来。三是实用技术培训到位。利用社区设施定期播放有关发展家庭经济和实用技术的电教专题片,举办平贝种植、食用菌、家禽养殖等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90%的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强了发家致富的本领。

(二)构建“三个平台”,创优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环境。一是构建招商引资的平台。树立大社区意识,引导、支持社区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兴办经济实体,制定了凡是来社区投资办企业的投资者免收管理费,无偿提供厂房三年的政策,承诺为投资业主提供便捷、周到、优质、高效的各种服务,从而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各类资本生长的发展环境和多为投资者办实事、办好事的服务环境。雪糕柄厂到社区安家落户后,社区党支部主动协调各方面关系,在落实厂房、厂地、电力使用、原材料等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确保了企业的按时生产。外来投资者杨志国被社区优越的政策环境所吸引,大胆地投资50万元建成了獭兔养殖场,养兔2000只;为解决饲料问题,社区以优惠政策让他承包了84亩土地,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为了让投资者专心致志搞生产,社区党组织积极主动协调投资者与土地、城建、环保、工商、税务、卫生、消防等部门的关系,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办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了以诚招商,以情引资。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社区就新增了5户年产值在50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辖区的个体私营经济达到56户,从业人员179人,招商引资额近500万元。二是构建职工再就业平台。建立下岗失业人员档案,对下岗职工实行档案化、微机化的动态管理。根据下岗人员学历、年龄、就业需求等情况,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组织技能培训,定期收集用工供需信息,采取个别推荐、组织供需见面会、建立再就业基地等措施,现已安置270人实现再就业,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人性化的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发展社区经济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调动一切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壮大社区经济实力。为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2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集中有一技之长的技工,成立了为居民有偿服务的瓦工、木工、水暖工3支服务队,这些队伍经常活跃在社区,并以最低的收费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在创新服务方式上,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投入机制,开办社区餐饮、食杂店、美发等20多个服务网点,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氛围初步形成。

(三)培育“三个”亮点,做大做强社区特色经济。一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社区特色经济。制定扶持辖区内重点企业和鼓励新办社区企业的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对新办企业雪糕柄厂提供无偿代办手续服务,帮助生产经营有困难的鹏程纸塑厂通信息、跑销路、找市场。二是培育经济结合点,带动社区特色经济。针对美溪建材责任有限公司座落在该社区且居民多为该公司职工及其家属的实际,引导社区党组织从为企业发展稳定服务,为居民群众发家致富服务的思路出发,经反复蹉商,美溪建材责任有限公司无偿把部分闲置厂房交给社区管理,社区党组织借船出海,借鸡生蛋,以招商引资的方式,使建工木器厂、宏运木器厂、防水涂料厂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实现了资源共享。三是培育最佳致富点,引领社区特色经济。苔青社区四周有4条沟系,草丰水足,可饲养牛、羊,居民平房前后院开阔,可种北药,养鸡、养猪等家禽。几年前,这里的居民一直对养殖业不感兴趣,曾有人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针对这种情况,把引领居民发展家庭经济,搞活多种经营当做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社区党员干部首先带头,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居民群众发家致富吃上定心丸。党工委书记刘德恩不仅自己带头种了1000平方米的平贝,而且主动包扶困难户李忠民养猪,并为其担保贷款1万元,现在李忠民年养猪出栏1000头,年纯收入4万多元,成为西林区首屈一指的养猪大户。党员杨延忠带头栽培了6万袋木耳,收入4万元以上,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苔青社区涌现了年收入超2万元的养鸡、养羊、养水牛、养鱼等养殖专业大户15户,1279户居民有60%以上的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其中平贝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地栽木耳30多万袋,居民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社区特色经济年产值达到325万元。

二、有益的启示

(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是发展特色社区经济的前提条件。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苔青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成功探索是观念创新的产物。近年来,经反复思索,认真研究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推进社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一个社区一个特色的新路子,提出了“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新理念。同时,为了使全区干部包括社区干部彻底解放思想,正确把握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理念的内涵,组织召开了4次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研讨会,在苔青社区举办了一次现场会,使全社区干部形成了发展社区特色经济共识,影响和带动了社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坚持服务至上是发展特色社区经济的必要措施。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和企业是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发展社区特色经济只有急居民所需,解居民所难,切实为居民群众提供有效的服务,才能促进社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参与。

(三)提高社区干部素质是发展特色社区经济的基本保障。社区党支部是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组织者,社区特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了解市场、懂管理、会经营的“能人”,社区干部素质关系到社区特色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从这一点来说,没有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的社区干部,发展社区特色经济就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以前,由于不注重对社区干部的培训,导致社区干部抓工作无头绪,想致富,无技术,社区经济始终在小打小闹的自营经济上徘徊,现在,社区干部不仅善于管理,熟悉政策,还学会了市场经营和运作的方式,基本上适应社区建设和社区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因地制宜是发展特色社区经济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因地制宜,探索新路,是促进社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剂良方。随着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变化,每个社区都因地理位置的迥异、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别、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各个社区在经济发展上也存在差别,社区不同类型居民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抓住不同类型社区特点,发展切合实际的特色经济,并充分利用社区优势,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培育社区经济新增长点,才能凸显社区经济亮点。苔青社区正是抓住了地处偏远,所有居民全部居住平房的实际,大做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这篇文章,按照“服务、引导、促进”的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工作新理念,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三、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发展社区特色经济是社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生事物,由于这项工作开展的时间比较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从苔青社区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实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多元化的社区投资体制还没有形成;社区经费比较紧张;居民家庭经济还没有形成规模;社区增收渠道较窄;经济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大力发展社区特色经济,我们认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很关键。

(一)引进多元化投资体制。要实现社区特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仅靠共驻共建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不是长久之计,要从体制上认真研究分析,统筹规划。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要与辖区资源单位密切配合,在设施建设、服务项目等方面做好区域性、专业性规划,建立以社会筹集资金为主、资源单位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的社区服务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二)实行市场运作机制。在引导社区服务逐步向社会化服务转变的过程中,除对部分弱势群体开展免费、优惠的社区服务外,应该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将经营从无偿服务中分离出来,使部分服务领域由社区主导型向经营主导型转变,形成并拉长服务产业链,推动和促进具有鲜明社区服务型经济的发展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社区服务支付费用,既是对社区服务报答及社区服务人员劳动的回报,也是在社区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道德风尚的具体体现。也只有形成“你付费,我服务”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社区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居民能长期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服务,以有偿、良好的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不断壮大自己。

(三)实施连户带动战略。从苔青社区发展社区特色经济的实践看,社区职工家庭经济比较灵散,没有形成相互帮扶、共同发展的态势,种、养殖经营品种还停留在传统产业项目上,没有特色产业。因此在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上,要实行联户带动战略,使家庭经济初具规模,让已经富起来的大户与小户结成帮扶对子,在资金、技术上提供帮助,相互支持。与此同时,社区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居民提供短平快致富的信息,鼓励居民发展特色产业。坚持街道搭桥,社会参与,居委会兴办,鼓励居民个人、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一齐上,逐步实现社区经济产业化、规范化,使特色经济真正成为区域经济新的闪光点。

个体经济特点篇7

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分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三毛

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叔本华

要总体上把握考纲的变化,需要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如下是2013年和2014年考纲变化的总体构成表。

考纲变化构成表

课程名目旧考纲内容(2013)新考纲内容(2014)变化形式简要分析

经济生活

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更改指向具体化

经济建设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更改范围层次扩大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改表述具有时效性

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改强调践行、重措施

政治生活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删除降低难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增加加强对特色社会主义总体认识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变更课标题变化,表述准确,强调目标

文化生活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删除降难度

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增加强调文化发展路径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变更指向更明确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加新增内容

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删除溶入文化发展措施中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变更指向具体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删除渗透在其它考点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换考点位置变换

生活与哲学没有变化

通过对比,我们能看出,变更的8处有这样的特点:(一)充分体现十精神,尤其是三中全会的精神,如《经济生活》中原来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变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变化中既有考纲的变化,也有考纲下考点的变化,如《文化生活》部分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变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纲的变化,而将“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变成“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考点的变化。(三)注重新教材的排列顺应,合理调整考纲顺序,如《文化生活》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课本第九课调进了十课的内容中,考纲也由此同步变化。(四)调整说法的范围层次,使考纲表述更合理,如《经济生活》中的“小康社会”变成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指向具体化了。等等。

大纲中删除的四处基本上是为了降低难度,将原来的溶入新考纲中。增加了一个考纲两个新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考点变化具体解读

考纲既然有变化,就要对新的已变化的考点进行解读,对考生来说可以完善复习体系;对辅导教师来说,可以分析高考的走向,更好的指导考生复习。如下我结合新修改的教材内容,对变化的这些考纲分别从“变化分析”、“考点分析”和“应对策略”几个具体方面加以分析。

变化考点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变化分析]: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时代背景,考生应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旧考点强调的是整个背景,而新考点强调的是小康社会变化发展的进程,指向更加明确化了。

[考点分析]:1总体小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目标,目前已达成。全面小康是本世纪前二十年目标。

2总体小康的表现:宏观表现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微观表现为由贫困到温饱到小康。

3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全面的小康。

4全面小康的目标: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应对策略]:考生要具体把握两个考点的区别与联系,尤其是要以经济为背景把握具体目标,并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作具体分析。要结合十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分析运用。

变化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变化分析]:本考点的变化主要是依据十报告作出的变更。旧考点从经济建设方面提出要求,而新考点从整个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要求,体现了提法的与时俱进。

[考点分析]:1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分别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应对策略]:考生能区分总体要求和新要求,并能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理论进行运用。

变化考点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变化分析]:本考点主要是十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表述上的变化。对原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强调,使其更具有指导性。

[考点分析]: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作为根本方法。

2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是思想武器;是指导思想。

[应对策略]:考生要熟练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能与生活相结合,从材料中找到体现的某一内涵,这类运用易用体现类题。另外要注意从不同学科角度加以运用。

变化考纲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考纲是作为纲变化的,主要是依十的新提法作出的变更。

变化考点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变化分析]:本考点的教材内容相对旧教材作了较大修改。在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发展经济的要求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其它考点讲了,这里只讲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内容。

[考点分析]:1经济方式转变的地位: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经济转变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变化考纲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变化分析]:这是一个新增考点,是依据党的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述所作的要求。

[考点分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

作曲家如同马拉松选手一样,若要跑完长距离的赛程,就不能乱了步调。――久石让

我们的生活其实分成两半,一半真实,一半虚拟,处理这两半的关系,自知或不自知,几乎已是日常人生。――王安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道路,是中国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征程;实践证明,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是什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各项具体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关系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道路是实现的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应对策略]:由于此考点为新增考点,考生要全面掌握其包涵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并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这一新说法的认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考纲变化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本考纲是作为大纲而存在的。旧考纲注重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强调路径,而新考纲注重从目标与路径关系上揭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十报告的最新表述。分析略

考点变化八、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变化分析]:旧考点强调先进文化的具体要求,新考点重在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考点分析]:1中国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静态表述,内涵随历史变化而变化;“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动态表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应对策略]:考生复习本考点要从先进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联系历史发展道路与目标关系上把握这一方向。

考点变化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变化分析]:这是一新增考点,是党的十对文化发展道路的新表达。重点是突出文化发展的目标、道路、任务的内涵及相互的关系。

[考点分析]: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国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

2走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它是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它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它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它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关系是什么?总的讲它们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应对策略]:这是一个新增考点,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说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明确道路与目标的关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考点变化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变化分析]: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也是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根椐十内容,增加了本部分。

[考点分析]:1什么是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展的潮流、中国特色社会方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要性:它是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它是增强全民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

3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形成对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要形成对人类文明成果的自觉和自信,保持高度开放包容的文化心胸,善于养成和保护文化多样性;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应对策略]:考生要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内涵,自觉运用于文化创建活动中。能从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解决相关问题。

变化考纲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本考纲只是把旧考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变成了现在的考纲。

变化考点十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个体经济特点篇8

[关键词]唐山县域经济研究

“郡县富,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层次,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承上启下的特殊经济系统。加速壮大唐山县域经济对于打造沿海经济强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显示意义。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县域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②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区域界线明确。③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④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⑤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⑥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及三次产业。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全国的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突出重点产业。⑦县域经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唐山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中指出:“建设现代化沿海大城市,必须在加快发展中提升城市品位,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加快建设小城市和重点城镇,积极培育副中心城市,发展中等城市,择优建设小城市和重点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格局。另外,要提高中心城区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完善现代化的城镇布局,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主体,1个副中心城市、2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35个重点镇为主要的冀东城市群。同时要加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唐山市县域经济包括玉田、迁西、滦县、滦南、乐亭、唐海6个县和迁安、遵化2个县级市地域内的经济总合。这8个县(市)聚集了全市59%的人口,54%的国内生产总值,32%的财政收入。

2005年揭晓的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我市的迁安、遵化两市榜上有名,是河北省进入全国百强仅有的两个县(市)。今后,要使唐山市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在总量上有前所未有的扩张,而且经济结构也不断优化,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努力。

1.在特色经济上做文章,在提升农业县域综合实力上下功夫

(1)坚定不移地发展特色农业,壮业、瘦肉型猪、水产品、板栗、花生、果菜等六大特色经济。全面落实国家、省及唐山市扶持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关政策,通过扶持培育、嫁接改造、招商引进,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再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扶持,满足其合理的资金需求。鼓励各类经济实体依托商品基地、产业链条和流通渠道创办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订单生产,以及农民利用承包期内土地、产品、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使特色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已形成的特色农业经济区,全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对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农产品要申请使用有关标志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政策,积极培育优质名牌农产品,力争唐山市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切实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工程。

2.依托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1)县域钢铁产业要科学合理调控。钢材品种结构,应按照高中低档的市场定位,鼓励错位发展。依托首钢、唐钢的技术、人才、品牌和市场,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重点开发精钢、特钢及钢结构产品,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型钢铁企业集团,逐步形成以唐钢为龙头、唐山市地方钢铁集团为骨架的钢铁龙型经济格局,打造唐山市钢铁产业的航空母舰,提高唐山市地方钢铁的综合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提高县域其他传统产业档次。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规模和档次。重点抓好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医药化工、造纸、钢锹、制盐、纺织服装、塑料等行业的重大技改项目。

3.加快发展外向型县域民营经济

(1)扩大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国家建设曹妃甸港区、打造环渤海经济区优势,深入实施开放兴县(市)战略。加强对出口骨干企业的扶持,建设出口生产基地。积极承接京津唐等大中城市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把发展配套经济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积极引导县域中小企业为城市大工业配套生产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吸引内外资参与县域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参与小城镇建设,参与农业开发,使外来投资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2)要加快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坚持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加速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生产要素向临港聚集、向园区集中,促进以曹妃甸为核心,以沿海三县(乐亭、滦南、唐海)五区(丰南、海港、南堡、汉沽、芦台)为扇面的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崛起。到2010年,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经济实力在全市占有较大比重。其他县(市)区和相关行业,要充分利用曹妃甸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与沿海经济隆起带共同发展。

3.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领域,全面激发民营资本活力;推动民营企业进行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鼓励优势骨干民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引导民营企业调整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小城镇开发与建设,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

4.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高起点搞好县城和建制镇的规划。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聘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院所做好设计规划。规划中要突出城镇的发展功能定位和特色,注重城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城镇的文化内涵。

(2)高标准推进城镇建设和管理。强化城镇经营理念,加快城镇公用事业改革,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及管理体制,除国家限制投资的项目外,全面开放城镇公用事业的建设和运营市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建设,促进公用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壮大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完善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加快县城和建制镇的发展。支持迁安、遵化加快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中等城市。

(4)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思路,打破城乡产业分割,加快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从体制、管理、政策等方面引导社会资源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国民劳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体系。

5.积极发展县域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来抓。积极推广滦县和滦南县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验,努力构建有组织机构、政策支持、输出基地、技能培训、信息网络、制度建设的产业化框架体系,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2)实施“山海互动”战略,做大做强我市县域特色旅游业。相关部门要组织有关专家科学编制我市县域旅游总体规划,为各县市加快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有效避免各自为战和重复建设,突出旅游精品和特色。要积极主动向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加快重点县市旅游公路、景区、景点建设。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企业集团参与我市县域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业主和外商投资开发我市遵化、迁西、迁安长城一线和乐亭沿海一线旅游资源,促进全市县域旅游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配套,促进旅游大环境的改善和旅游经济的规模提升。

(3)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强化对县域大型重点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特别要加大对鸦鸿桥小商品批发市场、冀东果菜批发市场等一批重点市场的扶持和管理力度,增强其对城乡商品流通的辐射带动功能,活跃农村第三产业,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此外,因地制宜,针对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南部沿海各县实际,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物流配送、金融、运输等新兴第三产业。

6.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政策保障

(1)优化政务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的若干意见》和唐山市《关于实施“阳光行动”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各县市要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切实优化法制环境、政策环境。

(2)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服务的意识。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评议活动,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对经济主体的服务作用。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个体经济特点篇9

一、从时间维度看经济法

从时间维度上看,近代以来,法律的发展大略经历了近代法、现代法、后现代法三个阶段(同时也是三种类型)。②近代法主要是指与近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相适应的民商法等私法和行政法、刑法等公法。③在今天看来,它们属于传统法或古典法。现代法主要是指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在本世纪特别是30年代大危机和二战以后产生的经济法、社会法等。④在经济法等现代法产生的特定时空背景之下,有着具体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存在着一些传统的近代法所不能解决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在解决问题的层面或调整的领域方面,近代法更为重视微观和个体,而现代法则更强调宏观和总体,因而现代法是更高层次的法。

无论是近代法还是现代法,都是处于程度不同的、不断的变易之中,并在规范社会关系的过程中相互协调和适应。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或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在现实需要的法律系统中并存共处,就像在现实社会中“传统的”和“现代的”可以同时存在一样。对于传统的近代法同样也应采取“扬弃”的态度,这既包括近代法对于过去的“自我”的“扬弃”,也包括现代法对近代法的“扬弃”。实际上,同时并存的近代法和现代法,在规范各自领域的特定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在进行自身调整,并相互影响。处理两者的关系,要高屋建瓴,俯察众生,就必须“跳出三界”,转变因长期和普遍存在的“条块分割”而形成的一些阻碍共同发展的狭隘观念。尤其在两者的相互借鉴方面,更不应人为地设置障碍,这在需要加强“新—古典”综合研究的今天,更为重要。

近代法和现代法与理性主义哲学密切相关,而后现代法则与非理性主义联系更为密切。如信息法,一方面吸取了近代法和现代法的许多养分;另一方面,又在一些制度上对于相对“传统的”近代法和现代法提出了许多挑战,有些变革甚至是“摧毁性”的。特别是在网络法或电脑法等领域,“否定”更为明显。随着知识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网上贸易等越来越显得重要,但由此带来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秘密信息权(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机密)等的保护,税收、外汇、商品交易的控制,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的保护等等,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⑤这些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突出。

近代法和现代法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相联系,主要以物质、能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后现代法与知识(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相联系,主要以信息为法律关系的客体。⑥近代法和现代法的调整领域都是与“纸面”或“书面”密切相关的领域,而后现代法的调整领域则是“无纸化”或“电子化”的领域。网络化或无纸化给原来以“纸面”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带来了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有时甚至会给既存的法律制度带来摧毁性的打击。应当说,有许多问题是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解决的,仅靠法律本身是很难进行有效调整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近代法、现代法和后现代法仍将并存。经济法应当通过自我调整,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其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作用,来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适应知识经济的特点,在制度设计上作适当调整,加强对相关的信息权利的保护,以体现出信息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样,经济法才既能适应信息社会和信息法等后现代法的要求和挑战,又能够在自身完善中与其他部门法相配合,共同促进本国和全球的知识经济发展。

以上从时间维度上对近代法、现代法和后现代法作了简要的描述。从中不难看出,同传统的公法和私法相比,经济法属于现代法,因而作为在演进时序上较为晚近者,经济法要从近代法中吸取营养,这是很自然的。同时,经济法等现代法作为比近代法更高层次的法,当然要以传统的近代法的调整为基础,就像级次较高的法院要以级次较低的法院为基础,或者宏观经济要以微观经济为基础一样。另外,近代法中的一些基本制度及其所体现出的一些基本原理等,有的并不仅仅为某个相关的部门法所独有或独享,而是可能属于几个部门法甚至整个法律体系,即它们属于相关部门法的“共同财富”。这与部门法的特色并不矛盾。这种思考可能会有助于解决法制建设或法学研究、尤其是经济法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二、从空间维度看经济法

在目前法学界,强调世界经济一体化并因而强调“法律趋同论”者有之;强调法律是“地方性知识”并因而强调“法律本土化”者有之;强调应把法律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折衷说亦有之。这些观点实际上涉及到法律在空间维度上的“地点”问题。不同的部门法对于“地点”的特殊要求可能不尽相同。⑦事实上,法律实际上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效,有效的程度如何,这与特定的“地点”以及其上所承载的“人”密切相关。

作为国内法的经济法,其适用的地域范围往往被限定为一国的主权领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法由于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其某些法律规范存在着趋同的趋势。例如,区域化强劲的欧盟诸国的实质意义的经济法就正日益走向一致。尽管如此,由于经济法总是与一国的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直接相关,基于特定的利益,各国经济法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特色”。尤其在经济法的实施方面,不同“地点”的遵从程度、扭曲程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经济法在空间维度上的特定“地点”,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谓“与国际接轨”的趋同化与“从实际出发”的本土化的对比关系。因为这种对比关系不仅决定了经济法规范“国产化”水平的高低,而且也在事实上决定了经济法在各个维度上的效力。

个体经济特点篇10

一、发展县域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政策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县级。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与内涵的经济形式之一,已成为专家与学者们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提倡与引导。早在2002年11月,同志就在党的十六大中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路;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议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进一步倡导落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作法。随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规模的扩大,社会对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维已基本达成共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更多地阐明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望被纳入规划范畴。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意义

县域经济是实证性非常强的经济。一般地说,县域经济是具有各自地域和资源特点的区域经济,各个县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人口与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县域经济的实质是特色经济,主要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点鲜明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或产业链,有时,也反映在经济组织形式的特色上。特色是县域经济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形成比较优势。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极强的相关性,在部署上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优势。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县域经济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安排。要充分利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带来的良好机遇,适时调整县域经济结构,促进县域经济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三、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借鉴与发展

县域特色经济的名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外研究组织与学者和国际经济机构鲜有文献。但县域经济毕竟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在相应理论上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只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差异性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何况是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轨迹的巨大差异性。目前,在全国很多发达地区都已完成对于壮大县域经济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课题或调研工作,但县域特色经济的经验是因地而异,需因势利导。何况我省还不能以发达地区自居,对其他省市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县域特色经济的生命力本身就在于其特色,所以只有严格针对当地情况的特点才能使研究成果具有市场应用价值。

(二)调查与总结

在研究方法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案例推广法、试点检验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从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可以先确定以湘潭县、浏阳县、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等为较发达地区的县域特色经济调查对象,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再结合比较湘西等落后地区的某些县为实地考察对象,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对成功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与归纳,在比较的基础上开展试点检验,再做典型案例推广。整个研究过程均以实证分析为主,最后提出带有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法的结论。

(二)研究与创新

选择我省的典型县市进行调查,分析在我省相对发达的地区和比较落后的地区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原因,并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意义,从而得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我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并从战略高度提出在我省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县域特色经济的创新性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安排为:1、在对典型县发展特色经济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评价我省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现状。2、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3、阐述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4、总结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前提下,分析我省不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主要障碍。5、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战略性对策创新研究。

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主要研究观点

各县之间多少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或发展基础的各项差异,应根据各自的历史,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别划分为以工业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以旅游开发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凭借其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及一系列的相关服务产业,以农业产业化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农村产业链;以市场带动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特色资源产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等。这样,既避免了各县之间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能优势互补,达到共同繁荣。我们应当把握机会,与时俱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以特色为灵魂,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同时强化以增收的农民为主力壮大县域经济的意识,使二者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统筹县域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一主三化”的路子,培育特色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五、研究此课题的预期价值

结合以上不同角度的探讨,如果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力求达到以下几方面的预期价值:

1.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探讨上要实现区域经济与发展经济的新结合,寻求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农业大省实现农民增收问题提出新思路,并使其更具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