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十篇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十篇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7:09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1

1、处置管理不到位。施工单位乱处置、乱倾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屡禁不止。

2、工地管理不到位。建筑、拆迁等工地没有配备冲洗设施,车辆带泥上路比较普遍。

3、渣土运输车辆管理不到位。运输车辆不按规定时间、路线行驶,沿途抛洒滴漏的现象特别严重。

为解决这一管理难点问题,我县在今年4月份,县城管执法局挂牌成立后,为践行该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环境革命”理念,实现“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该局把规范建筑垃圾管理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创新思维,扎实推进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依据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将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置纳入了行政许可范围。为增强许可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和《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起草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试行办法》,并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第47次会议讨论通过,于今年平均月份正式颁布实施。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2

一、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市、区(县)分级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建设管理)是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本辖区内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工作。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139号令)颁布实施以后,市城市管理局依法对城市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置及经营服务企业许可管理;市建设委员会对城市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置及经营服务企业市场准入管理,凡从事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城管颁发的《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资格证书》;对建筑工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签署责任书和预收卫生保洁费用的措施。对全市渣土运输车辆的实施密闭改装管理工作,其政策正在报批。在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管理工作,主要以调剂回填为主,市还没建设有专用建筑垃圾消纳场地。

二、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市(地级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其直属市特种垃圾管理处(全民事业)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在管理体制上从有利于建筑垃圾管理,与之相的管理机制: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机队成立四中队,6名干警与渣土管理处合署办公;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成立直属三大队也与渣土管理处合署办公。管理体制,加大了管理,融管理、服务和执法于一体,了行政管理效能。

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健全,制定了《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的暂行办法》、《市城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特种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准运证><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使用暂行规定》、《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工作规定》、《市渣土运输行业规范》、《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车辆安装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暂行规定》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对建筑工地的监督管理,要求各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配备洗车(洗轮机)设备,并一名卫生监督员,不经监督员同意,车辆不准出场。预收的卫生保洁费用,以利于监督考核。

早在的时候,市对从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装置的改造,由市办公室牵头,市城管局、执法局、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质监局联合下发通告,工作要求。为这项工作的,市还决定,优惠的鼓励政策,在规定的内车辆改造的,市经费补贴。全市120余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市共补贴40多万元。遏制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乱弃土偷倒,对车辆gps全球定位系统实施全程监控。

在建筑垃圾消纳处置管理工作,主要以调剂回填为主,市还没建设有专用建筑垃圾消纳场地。,市从事建筑垃圾处置施工有18家,主城区有5家。主城区有建筑垃圾弃置场4家。行业管理,市于12月经市民政批准,成立了是建筑垃圾处置协会,2年多的和强化,其行业自律管理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三、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市、区(县)两级级管理模式,市市容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全民事业)受南宁市市容管理局委托,依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市容管理条例》、《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情况检查、监督、、工作。主要包括:渣土的产生、运输、消纳和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的管理;制定全市渣土管理的发展规划和日常整理工作;全市渣土管理信息收集、统计及上报工作;、、检查各区渣土管理工作;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核准,核发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准运证;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场的设置审批;并依法对渣土处置违章查处。

市对市区建筑施工工地的监管大,对市区主要施工工地的出入口均安装设置无线视频监控设施,对施工工地出入口路面硬化、进出车辆冲洗和保洁实施监管。

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车辆监管,市于实施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改装、和市场准入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健全,渣土运输行业自律管理规范。

11月22日,市颁布实施第262号令,规范渣土设置场的审批和监管,以奖励的措施鼓励、和市民对规定的实施监督,加大了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与此,在建筑垃圾消纳处置(调剂)管理,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制定了渣土(泥浆)处置场的审批条件及标准、渣土处置费补偿标准及审批规定,使渣土(泥浆)消纳处置场的审批和监管工作规范化。

四、意见和建议

综合这次考察的情况,3个城市在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管理模式、体制,的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职能;建筑垃圾管理政策法规健全,都有互通的建筑垃圾核准信息监控平台和的联动机制。的工作,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建议:

1、健全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信息互通监控信息平台,制定出台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准入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我市城市建筑垃圾排放、运输、消纳处置核准和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3

一、实行建筑垃圾处置许可制度。产生建筑垃圾的各类建设或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向市住房和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局)提出建筑垃圾处置申请,经核准,办理《市建筑垃圾排放许可证》。未经核准,一律不得擅自处置运输。从事建筑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服务的企业,应具备规定的专业技术条件,并经市住房和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局)核准方可从事经营。

二、实行建筑垃圾运输许可制度。(一)凡从事建筑垃圾的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密闭加盖技术规范要求,安装准运标志和行驶装卸记录仪等,现有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车辆必须在通告之日起3个月内进行改装;(二)整合组建专业化运输企业,达到公司化、规范化运营;(三)承运单位须办理《建筑垃圾准运证》后,方可从事建筑垃圾运输。凡未取得《建筑垃圾准运证》的车辆,一律不得在中心城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需要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或个人,应委托有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

三、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的监管力度。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要适量装载并严格按照《建筑垃圾准运证》核定的时间、路线和地点进行运输和消纳,严禁沿途抛洒污染路面和乱倾乱倒。承运单位要实行项目负责制,对建筑垃圾消纳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并制定建筑垃圾污染应急处理措施。运输车辆违规运输造成道路污染的,由承运企业和施工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四、落实建筑垃圾消纳场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做好建筑垃圾消纳场规划、定址、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心城区周边设置消纳场,完善道路、水电、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照明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消纳场受纳建筑垃圾。

五、加强对建设施工工地(散装货物运出地)的监督管理。建设、施工工地必须按规定设置围墙或硬质围挡,硬化出入口路面,配备车辆清洗、污水泥浆沉淀池等设施。现有在建项目施工工地不符合环卫要求的,必须整改,从本通告之日起两周内整改不到位的,承担相应责任。

六、加强对城市道路市政管线工程开挖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挖掘或封堵已建成使用的城市道路,确需开挖施工的,须经市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审批并到市住房和城市管理部门(综合执法局)报备后方可施工。施工单位必须加强管理,封闭施工,材料堆放整齐,做到渣土、淤泥随产随清,按照批准的时限、地点和范围作业,工完场清。

七、严查六类违法违规行为:(一)未经核准擅自处置或超出核准范围处置建筑垃圾的;(二)不符合运输条件、未取得《建筑垃圾准运证》的单位或个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三)运输途中超载、超速、超限,抛洒滴漏,带泥行驶或冲洗不干净污染城市道路的;(四)随意倾倒、抛洒、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的;(五)涂改、倒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建筑垃圾排放许可证和准运证以及超过审批期限的;(六)违规霸占、强行承包运输处置工程或乱收乱摊费用,扰乱市场的。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4

为促进绿色发展,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起草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公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12月29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管理,规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依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以下简称《行业规范条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相关行业协会负责协助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请和核实

第四条申请公告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三)符合《行业规范条件》中有关规定的要求;(四)企业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要求;(五)企业生产及产品销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节能环保要求;(六)安全生产条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依法履行各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手续。

第五条符合本办法第四条所列条件的现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可自愿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公告申请,如实填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范企业公告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及相关报表(附后)。《申请书》应对申请企业是否符合《行业规范条件》中企业布局、生产规模和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消耗、工艺与装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与职业教育、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做出详细说明。

第六条同一个企业法人拥有多个位于不同地址的厂区或生产车间的,每个厂区或生产车间需要单独填写《申请书》,并在申请规范企业审查时同时提交。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照第四条有关要求,对申请公告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三章秃擞牍告

第八条收到申请材料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和专家,依据第四条有关要求,对各地报送的企业材料及审核意见进行复审和现场核实,确定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要求的企业名单。同一个企业法人拥有多个位于不同地址的厂区或生产车间,申请列入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名单的,应当都达到第四条有关要求。

第九条经复核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要求的企业,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对公示期间有异议的企业,将组织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对无异议的企业,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告方式予以。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条进入公告名单的企业要严格按照《行业规范条件》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对公告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十一条欢迎和鼓励社会监督,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申请公告企业或已公告企业有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可向有关部门投诉或举报。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4有关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企业,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其公告:

(一)不能保持《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二)填报相关材料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三)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四)发生较大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或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五)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因前款规定被撤销公告的企业,经整改合格2年后方可重新提出规范企业公告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企业公告的,应提前告知有关企业,听取其陈述和申辩。

第五章附则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5

一、围绕“三个加强”,营造品牌宣传声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单位为成员的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责任单位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服务品牌的核心和出发点,明确了品牌内涵、创建措施和工作要求。

(二)加强内部发动

为充分调动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常熟市城市管理局专门举行品牌揭牌仪式,逢会必讲服务品牌,让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真正成为职工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动力所在。局机关和相关下属单位分别在大厅醒目位置设置创建宣传牌,办公楼道内设置廉政警示牌,科室门口悬挂活动记录牌,每位领导干部及管理岗位职工办公桌上设立座铭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对外宣传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户外广告等媒介宣传、发放公开信等形式,向公众大力宣传常熟市城市管理局服务品牌,增强品牌创建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让市民关注、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先后会同文明办、广电总台、教育局联合举办了“拒绝车窗抛物”宣传活动、“文明伴我行城管小卫士在行动”活动,向市民发放行车记录仪和车载垃圾箱2万多个,发出倡议书5000份,城市管理宣传册1万份,走进全市42家中小学进行结对帮扶,并设立“城管360度护苗岗”,营造了品牌创建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二、落实“三项措施”,提升环卫管理水平

(一)提升精细化作业水平

按照“全覆盖保洁、网格化作业、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监管”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日常保洁、公厕管理、垃圾清运和河道保洁工作,强化脏点死角的排查整治。优化环卫保洁模式,全面推行主次干道快速化保洁和商业街道门店垃圾上门收集作业模式,配强保洁力量,提高环卫保洁成效。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创建以来共投入资金860万,采购各类机扫、冲洗和洒水车辆39辆,并计划于今年再次投入资金423万元,采购各类机扫、冲洗和洒水车辆12辆,进一步提升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能力,力争将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从目前的85%提升至90%,形成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作业模式。制定雾霾天气环卫保洁应急预案,扩大环卫机械化冲洗作业范围,增加作业频率,落实洒水降尘措施,重点加强城区建筑工地出入口及周边道路的冲洗,有效防治道路扬尘污染。

(二)加强业务监督考核

依托环卫业务监督指挥系统,加强局级、环卫处级、环卫所级三级督查考核,落实环卫工单督办制。依托城市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扎口整合“12345”服务热线转递、政府网在线咨询、网络舆情、群众举报、媒体曝光、领导批办、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监督员、城管队员巡查、社区城市管理工作人员上报信息等多种途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加大环境卫生执法力度

各城管中队加强对乱倒建筑垃圾、非法处置餐厨垃圾、乱扔生活垃圾、随便排放污水、随便张贴小广告、乱堆杂物等破坏环境卫生行为的立案和查处力度,创建以来共查纠破坏环境卫生行为8.7万余起,实施行政处罚340多起。

三、注重“三个推进”,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一)推进环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加快实施城区垃圾转运站改(扩)建工程,5座压缩式转运站改(扩)建工程截至目前已全部竣工投运,有效提升了城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能力。加强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的沟通协调,加快推进城区环卫停车场工程、建筑垃圾储运场工程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片区开发和道路、绿化建设,于2014年年初开始分批次实施城区公厕新(改)建工程,计划新(改)建一、二类公厕18座,改建三类公厕54座,大修60座,并加快老新村、城中村老旧公厕的提标改造,进一步优化公厕布局,提高公厕硬件水平。

(二)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收运处置工作

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运行模式,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收运处理工作。加强对各乡镇的指导和协调,明确乡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标准、运行管理标准,督促乡镇配套完善垃圾收集容器、集中式收集站点和生活垃圾专业收运车辆。同时,根据两座垃圾焚烧厂的处理能力和各镇的具体情况,将建立完善生活垃圾运输物流系统和调度监管系统,加快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量收集、全量焚烧的目标。

(三)推进城区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的规范管理

实施《常熟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细则》,并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和工程运输车辆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处置管理的通告》,落实建筑渣土运输处置行政许可制度,推进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改装,加大宣传和执法整治力度,初步实现城区建筑渣土的规范管理。

四、坚持“三个结合”,巩固扩大创建成果

(一)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落实专人负责意见建议的梳理、归纳、汇总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本领。

(二)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

坚持廉政建设关口前移、注重预防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惩防体系,针对环卫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设施设备采购、有偿服务收费、服务外包等廉政风险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市环卫处财务管理制度》、《市环卫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市环卫处设施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有效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内控制度,建立起“权责明确、程序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制度执行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避免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

将深化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列入日常议事日程,与争创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环卫管理示范道路”、“规范管理车队”、“环卫管理示范中转站”、“星级(公厕)管理”等劳动竞赛活动相结合,不断丰富创建载体建设,推动服务品牌向纵深发展。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加强对身边先进典型省级“‘三八’红旗手”和省级“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城南环卫所周丽娟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激励城管职工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奉献精神,锤炼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城管队伍。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6

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一次找差距的交流会、鼓干劲的调度会,主要是动员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以更有力的举措、更严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迅速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热潮,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硬仗。

会议一开始,我们现场观摩了X街道X、X两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这两个村庄很有代表性,一些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刚才,我们观看了对X个镇街暗访的幻灯片,对于暴露出的问题,相关镇街部门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对标对表、排查整改。X个镇街作了表态发言,讲得比较到位,希望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紧起来、动起来。前段时间,X书记和我“四不两直”实地查看了部分镇街村庄人居环境整顿情况,通过查看,问题比较多,情况比较严重:一是思想重视程度不高。有的镇街没有把这项工作通盘考虑,提前谋划,及早动手,有的部署发动不到位,镇村行动缓慢。二是各镇街不均衡。有的镇街问题成堆,生活和建筑垃圾到处是,柴草乱堆乱放现象严重,这些基本的眼皮子下的清理工作都远远不达标。三是工作标准把握不准确。缺少精细化,群众缺乏自发打扫卫生的行动自觉。这些问题,在刚才看的幻灯片中也有所反映。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一项实打实的民心工程。X市第一季度暗访了X个村庄,6月份要暗访X个村庄,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高度重视起来,抓紧行动起来,对照整治标准、问题清单,尽快查缺补漏、补齐短板,整改完成1个村庄上报1个,6月上旬整改到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验收组,搞好上报村庄的验收工作。各镇街可以借鉴X街道的做法,全部清理出来后,与物业公司重新签定合同。

5月12日晚问政X节目播出后,X市委书记X同志针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老果园的改造,方向是对的,基本面是好的,但要教育引导乡镇村级注意工作方法,做好组织发动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当主角,不要简单化,防止一刀切。二是农田水利建设和小农水工程中的问题要抓紧整改,使其发挥作用,不能中看不中用,当成摆设。要举一反三,查找面上的同类问题,尽快让群众用得上。对过去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偷工减料,坑害群众等营私舞弊问题,如有线索可移交纪检介入处理。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问题,重在落实整改责任,重在建立长效机制。要认真从本期问政中的问题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梳理三农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从改进作风入手推进工作落实,把X三农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对问政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并切实担负起整改职责。

二要干起来、改起来。要界定好保洁公司和村庄的责任划分,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扎实推进“三清除三整治三规范一拆除”,努力提升聚焦村容村貌。

“三清除”:一是清除历史存留垃圾。以进村路、连村路、环村路为重点,加大机械化清理力度,突出做好村庄内外、犄角旮旯等区域历史存留垃圾清底;绿化带内枯枝落叶、杂草杂物有效治理,村内多年积存垃圾、无人管理区域得到全面清理,适当增设垃圾收集设施。二是清除日常生产生活垃圾。加大日常生活垃圾收集清运频率,保证即满即清,村内街巷清扫及时,无散落垃圾;彻底清除村民生活垃圾习惯性露天堆放点,加强后续管理;加强田间地头化肥、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清除,做到日产日清。三是清除村内及周边建筑垃圾。建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村民建设备料要有序堆放;镇街统一设定固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村民建筑垃圾实行产生报备,村委统一安排建筑垃圾装运清理,村内无建筑垃圾或建筑原料长期堆放。

“三整治”:一是整治村民、商户门前废品堆放。杜绝废旧生活物品门前堆放,鼓励采取集体收购变卖、群众定点兑换生活用品等方式,调动村民、商户自行清理废旧生活物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清理门前废旧杂物堆放,保持村民门前整洁。二是整治村内乱贴乱画、破损广告。全面清理村内墙体、电线杆等位置野广告,喷涂广告要采取粉刷、喷盖等形式做好墙面修复,胶粘广告要及时铲除、清理,同时设置广告栏、广告墙等区位,规范广告展示位置;拆除、更换破损广告牌,消除空中安全隐患。三是整治河道、沟渠卫生环境。清理清除水面、岸坡垃圾、漂浮物、废弃物,清掏沟渠淤泥,加强坝外坡5米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倾倒整治;河塘、沟渠无黑臭水体,无存留垃圾。

“三规范”:一是规范房前屋后、空闲地柴草堆放。门前木柴沿墙边有序摆放,外立面整齐统一,无占道、占绿化带摆放行为;房前屋后无玉米秸秆、枯草枯叶等草堆;村外空闲地集中设柴火堆存放处,并明显位置设立柴草堆放牌,明确管理人员。二是规范村内强弱电搭挂。整理村内松弛、零散、断路的电线、网线、电话线等强弱电线路,消除私拉乱接、借杆架线、跨房接线、废弃杆线残留等影响村容村貌和安全的现象。三是规范村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宣传引导,普及废水二次利用,改变村民生活习惯,杜绝街巷污水横流。

“一拆除”:拆除村内残垣断壁、乱搭乱建。动员群众自行拆除或修复村内残垣断壁,并做好房屋周边环境整治;拆除村内私自搭建的车库、草房、棚舍等影响道路通行、群众生活、整体观瞻的乱搭乱建。

三要严起来、实起来。一是严格落实责任。会后,市委农办牵头,尽快制定下发《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实施方案》,成立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推进。各镇街要把集中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安排所辖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所辖村庄参加活动,同步指导所辖各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与整治。要在全市选取一定比例的环境整治难点村庄,由市直部门集中包帮,可以每隔两个周集中清理一次,调动资源配合镇街开展工作。二是营造浓厚氛围。要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着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局面,形成“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网络有消息、媒体有报道、村里有标语”的浓厚氛围,全面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加强整治活动中的典型挖掘,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镇街、整治前后对比进步明显的村庄、整治过程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进行跟踪报道,表彰先进、正面激励,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点位排查不全面、问题整治不彻底、“脏乱差”现象明显的镇村给予曝光、通报,促进思想大转变、行动大提升;在新闻媒体开设随手拍曝光台、举报电话等栏目,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打响环境整治的人民战争。三是从严督导考核。建立落实督查推动、明察暗访、情况反馈等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对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的,严肃追究问责。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7

关键词:城市环境;建筑垃圾;处置;永州;对策

1引言

永州素有“锦绣潇湘”的美称,生态资源十分突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三项突破、三项改革、三项优先”思想的引导下,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个关于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摆在了职能部门面前,这一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永州城市品质建设的成败。

2永州市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建筑垃圾对永州的生态优势造成严重的破坏。据有关部门统计,永州市每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1000万m2左右,因拆除旧建筑和新建施工等产生建筑垃圾达500万t左右,加上37家中小型立窑水泥生产企业的报废拆除,建筑垃圾量更大。长期以来,永州市对这些建筑垃圾都采取简单堆放或填埋,其结果是造成两种危害:一是占用大量耕地及土地资源,据测算每堆积1万t建筑垃圾占地67m2;二是污染土壤或地下水体,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的下渗,使得土壤中存在着严重的危害性。与先进城市相比,永州市存在以下问题。

2.1认识不到位,缺乏投资

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数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实现建筑固废减量化、资源化,节约天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就目前的永州而言,除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认识到这一点外,广大民众还没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民间资本还没有把目光投入到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再生利用上,缺乏投资建筑垃圾处理的积极性,往往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垃圾处理的“旁观者”,等待机会的施舍。

2.2创新不到位,缺乏技术

永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发展缓慢,除大家认识不足,缺少投资外,与一些企业手中缺少技术关系密切。该市有一家加气混凝土砌块厂计划在2018年前建成3条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生产线,达到年回收利用建筑垃圾5万t的规模。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项目的建设进度目前还停留在类似建筑垃圾再利用本企业废损产品的回收利用上。

2.3开拓不到位,缺乏市场

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河沙、石灰粉、废红砖,破碎筛分后可重新用于建筑物施工中,它是干混砂浆的主要材料,既可满足产品原材料需求,又可消纳建筑垃圾,净化环境,提高社会效益。而社会上特别是消费者对这一产品的认识不高,企业对其宣传力度不足,从而造成永州拥有全湖南省乃至于全国规模最巨大、设备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节能环保最优的生产线,却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处于市场销售不景气的被动之中。

3永州市建筑垃圾处理采取的措施

为了打造品质活力永州,着力塑造集文化品质、建设品质、产业品质、生活品质于一体的城市品质,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

3.1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全民意识

永州市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告知书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进行广泛宣传,迅速形成全民知晓、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与此同时,要求执法大队、区域中队、社区干部、小区物业等多部门联合,加强沿街店面、住宅小区、建筑工地等处的垃圾,特别是建筑垃圾等规范堆放、运输、处置,引导他们自觉投放清理建筑垃圾,在思想上形成维护公共环境、保护城市形象的意识。

3.2加上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

加强对建筑垃圾的清运、处置的政策扶持力度是做好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永州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一是由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参与城市亮化美化活动,形成全市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二是增加财政预算经费,吸收社会资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建筑垃圾的再生产利用之中,从根本上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3.3加大监督力度,健全管理制度

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的日常监督力度,形成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经巡查发现不及时清运和不围挡作业的,责令责任单位采取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整改到位的,及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给予相应的处罚。因不及时清运处理和不围挡作业、影响市容环境或被上级领导和部门发现的,加倍给予经济处罚,造成较大影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4加强联合执法,规范处理程序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再生利用重点在处理,效益在利用。要做好处理必须与城管执法大队、公安、交通、街道等单位部门加强协调,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屡教不改的单位和个人、个体商贩及私拉偷倒的无资质运输车辆,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通过责令整改、增加处理罚款、列入诚信黑名单等形式,文明执法、认真查处,逐步杜绝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无资质车辆私拉偷倒,无主建筑垃圾的第二次污染的行为,从而让建筑垃圾的清运处置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迈进。

4加强城市垃圾处理的对策

永州市在城市建筑垃圾的清运处理中,虽说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果,暂时缓解了城市的垃圾处理燃眉之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有所突破。从永州的情况看,要做好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实现观念突破

《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大中城市建筑垃圾利用率要提高到30%,通过实施重点工程新增4000万t年利用能力。要完成国家发改委提出的这一目标,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要站在新政治经济学的高度认识和重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问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化、绿色化改造,将资源合理利用,实行变废为宝。

4.2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政策突破

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各地的方法千差万别,但政府的引导是必要的。从目前情况看,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利用率已超过95%,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政府引导力强,相关法律法规非常严格。在亚洲,日本政府明确要求建筑中要存在30%的可再生材料,如果有再生产品而不采用则会被巨额罚款。到目前为止,我国虽然中央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地方却缺失配套机制和手段,要想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的突破,必须在现有的政策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特别是地方政策措施。

4.3加强技术服务,实现举措突破

一是消费引导要有突破。在消费引导上实现突破是建筑垃圾处理的当务之急。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建筑垃圾再利用产品为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能广泛接受,深入寻常百姓家中,改变老百姓传统落后的建筑消费观念。二是管理机制上要有突破。建筑垃圾再利用工作要突破单一的管理机制,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把政府引导和行政执法有机结合起来,把牵头主管与多部门合作结合起来,把目标责任与考核奖惩结合起来,把建筑垃圾的处置与再生利用结合起来。三是服务工作要有突破。建立管理机构和产业化工作机构,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不是纸上谈兵,应真正落实到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再生利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确保监督执法到位,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4.4加强宣传教育,实现意识突破

搞好建筑垃圾处置和再生利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单位和新闻媒体要注重宣传,凝聚力量,形成共识,在工作中做到宣传教育到位、指导服务到位、设施落实到位、收运处置到位、处罚激励到位。通过宣传教育确保垃圾“有处放”、“能入池”、“集中转”、“再利用”。各地方政府要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责任体系,实行建筑垃圾处置和再利用向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坤.对永州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的几点思考[J].环卫科技,2014(12).

[2]杨全新.襄阳市襄州区新常态下城乡垃圾一体化管理探索[J].环卫科技,2015(7).

[3]如皋市环卫处.如皋市城区建筑装潢垃圾清运市场化调研报告[J].环卫科技,2016(11).

[4]翟潇娟.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经济效益[J].环卫科技,2016(8).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8

淮南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全文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城市市容环境和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收集、运输、中转、消纳、利用、回填等处置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者个人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道,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料、弃土等固体废物。其中,弃料是指各种废弃砖瓦、混凝土、木材、管材、沥青等建筑废弃物;弃土是指渣土、余泥和土石方等。

前款规定活动中所产生的危险废物,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区城市管理部门依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辖区内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财政、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房地产管理、价格、质量技术监督、人民防空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第五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鼓励建筑垃圾减排和回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建筑废弃物可以再利用或者再生利用的,应当循环利用;不能再利用、再生利用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处置。

第六条 建筑垃圾实行分类处置制度。可作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砖瓦、混凝土、沥青等建筑垃圾实施集中处理,工程开挖产生的渣土优先用于工程回填。

第七条 建筑垃圾处置场按照用途分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和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是指经政府许可后按特许经营方式运行,对建筑垃圾实施资源化处理,生产各类再生建筑材料的场所;建筑垃圾消纳场是指对渣土等材料实施临时堆存或对不可再利用的弃土采取填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的场所。

原则上每个县区至少设置一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具体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规划布局设定,并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第八条 建筑垃圾的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需处置建筑垃圾的,应当向市城市管理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

(二)建筑垃圾处置方案,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建筑垃圾的分类、产生地点、数量、消纳地点、资源化利用等事项;

(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运输车辆证明文件;

(四)与建筑垃圾处理场签订的处理协议或回填证明文件。

市城市管理部门对受理的申请进行审查,予以核准的,颁发核准文件,并根据实际承运建筑垃圾的运输车辆的数量配发相应的核准文件副本;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禁止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转让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第十条 建设、施工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施工现场实行围挡封闭;

(二)施工现场出入口、主要道路实施混凝土硬化,不得有浮土、积土,并采取冲洗、洒水等措施控制扬尘;

(三)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沉淀池、排水沟,对驶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

(四)施工现场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接入城市管理监管平台。

第十一条 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依法成立的运输企业;

(二)具有健全的车辆运营、安全生产、质量、保养等管理制度;

(三)具备符合技术规范标准的车辆;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运输建筑垃圾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副本;

(二)运输车辆厢体完好、密闭、整洁;

(三)按照核准的路线、时间要求运往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不得乱倾乱倒,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四)实行分类运输;

(五)应当遵守的其他规定。

第十三条 建筑垃圾处置场不得接纳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垃圾、危险废物等非建筑垃圾;不得接纳未取得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以及不按照核准规定时间、地点、种类运送的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处理情况及时报送城市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 需要利用弃土的,可以向城市管理部门查询有关建筑垃圾处置信息,申请调剂安排。

第十五条 拆除、拆迁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由拆迁人负责运输至指定场所;因装饰、装修等产生的零星建筑垃圾,由装饰、装修施工单位在物业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统一堆放,按照城市管理部门的规定处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第十六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建筑垃圾处置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理工作机制。

从事建筑垃圾处置的单位,应当制定安全应急方案,并报城市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

(一)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

(二)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

(三)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200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施工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

(二)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的。

第十九条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抛洒、带泥行驶污染路面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清除,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城市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未构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一)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

(二)超越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执法的;

(三)擅自变更行政处罚决定的;

(四)以权谋私的;

(五)暴力执法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寿县、凤台县、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建筑垃圾的危害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xx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去年6月1日起施行,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建筑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方便居民。还对不按规定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罚,以此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将其填埋地下。其危害在于:

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消纳场,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9

二、完善大城管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定期召开市城管委会议,对城市管理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及时进行调度。

三、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按建设部标准建设,并进一步拓展覆盖区域和管理项目,以此为依托,建立高位监督、监管分离、标准统一、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考核体系。

四、积极探索占道经营治理长效机制。科学、合理制定路面管理标准;继续与司法机关密切协作,依法查处固定门店出店经营,拟定流动摊点管理办法,对沿街占道经营实行规范化治理;探索市容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组织在市区部分道路进行市容管理市场化运作试点;扎实推进早餐摊点和夜市排档整治提升工作,制定实施细则并强力推进。

五、开展违法建设整治。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加强市、区联动,进一步完善违法建设防控体系,在调查摸底基础上,适时开展违法建设集中拆除行动。

六、严格建筑垃圾监管。对建筑垃圾运输公司开展经常性督察考核,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和建筑垃圾运输公司管理,严查泼撒行为;加强工程施工现场和工地出入口市容环境、施工围墙(围挡)管理;启动建筑垃圾和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建设,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

七、继续推进户外广告整治。编制完成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对存量户外广告分类处置,推开公共资源广告位使用权公开出让工作;启动店招店牌整治改造工作,选择3条道路进行试点,由设计单位实施对店招店牌进行改造,力争元月底完成,适时全面推开,争取明年完成城区主要道路改造工作;启动城市道路路名牌规范设置工作,参照先进城市的样式,在城市主次干道设置路名牌。

八、环卫管理提标扩面。完善市本级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对城区周边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情况的督察,督促建立长效机制;继续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加强对中标作业公司的管理、考核、监督,将部分老旧小区清扫保洁纳入市场化范围,督促各区推行生活垃圾转运、公厕管护和化粪池清淤市场化运作;编制完成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和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建设。

九、开展城市管理四大专项整治行动。拆除长期性占道经营设施,清除城郊结合部垃圾,处罚乱扔垃圾行为,整治重型车辆超载泼撒。

十、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协调,出台收费管理办法,调整征收方式,将生活垃圾处理费全部纳入水费中,促进足额征收。

建筑垃圾管理情况报告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中兴”战略为目标,以解决清扫保洁不到位、垃圾收集清运体系不完善、城市容貌秩序乱等问题为重点,通过全市动员、市区县(市)联手、社会广泛参与,举全市之力集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迅速改变城市环境脏乱局面,打造干净、整齐、靓丽、有序的城市环境,整体提升城市形象。

二、工作原则

(一)突出重点,全面整治。以治脏、治乱为重点,集中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扮靓城市环境。划分不同城市管理区域,实施分级、分类整治和管理,提高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出入城口、江河沟岸及政务、商务、旅游3个通道的养护作业和管理标准,消除背街背巷、城中村卫生死角,实现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质量提档升级,偏远区域规范达标。

(二)统筹规划,坚持标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树立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在对城市容貌形象整体设计、优化管理作业流程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城市环境整治和管理,做到整体规划与专项整治相统一,单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养护作业与系统管理相匹配,日常管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

(三)市区结合,以区为主。强化市级宏观调控和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各区、县(市)的城市环境管理主体作用,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牢固树立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市容环境管理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同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城市环境管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长效管理,全民参与。在实施市容环境整治改造的同时,努力实现建管的有序衔接、有机结合,强化城市环境常态化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巩固整治成果。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思想,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商家业户、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整治管理,通过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环境整治成果,培养广大市民的归属感,提升整体文明素质和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整治任务

(一)以治脏为重点,打造干净城市面貌

重点强化城区、县(市)城关镇街路、旅游景点、广场、绿地、出入城口、江河沟岸、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清扫保洁和垃圾管理。

1.集中清理垃圾

集中清理背街背巷、居民庭院、出入城口、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江河沟岸等区域积存的垃圾堆、残土堆、污物,重点解决江河沟岸存留垃圾,出入城口清扫保洁有盲点,边石、树池、墙根不净等问题。背街背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达到无三堆、无散袋垃圾;出入城口达到路面净、无废弃物,两侧边沟、路基无垃圾积存;江河沟岸达到护坡、堤岸、滩涂干净整洁,无白色垃圾。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水务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实施清扫保洁分级管理

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和作业,按照不同区域,实行不同作业标准,重点解决城区街路清扫与保洁衔接有空隙、清扫时间不合理、街路清扫保洁不到位、重点区域作业标准不高等问题。将清扫保洁作业按照不同标准划分为3个级别管理作业区域,其中,主干街路、重点区域、重要通道、出入城口、城区内江河沟岸为一级清扫保洁区域,实行“两扫全保”,第一次清扫从清晨3:30时开始,6:00时结束,第二次清扫从下午13:00时开始,14:00时结束,每次清扫结束即开始保洁作业,夏季保洁至晚23:00时,冬季至晚22:00时,保洁频次达到每半小时1次,清扫保洁标准达到“七净五无”,机扫率争取达到50%;城区次干道、背街背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为二级清扫保洁区域,实行“一扫全保”,清扫从清晨4:30时开始,7:30时结束,清扫结束即开始保洁作业,保洁至晚22:00时,保洁频次达到每1小时1次,清扫保洁标准达到“六净四无”,机扫率争取达到20%;城区外江河沟岸段、近郊农村、出入城口沿线村屯为三级清扫保洁区域,实行“一扫重点保”,清扫从早7:00时开始,9:00时结束,对重点部位全天保洁至晚21:00时,保洁频次达到每2小时1次,清扫保洁达到“四净三无”。

按照《市城市管理目标考评办法》和环境卫生管理标准、要求,加大对实施市场化、内部承包环卫作业区域和作业主体的日常检查和考核,以及作业人员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划拨的作业经费及个人收入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水务局。

责任部门:哈工大集团,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3.完善垃圾收运体系

解决垃圾收运不及时、垃圾滞留时间长等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推进中心城区垃圾不落地、非中心区域配备垃圾收集容器工作,采取居民定时定点投放、专业人员定时收集、专业部门按时清运、固定垃圾存放地点、限定垃圾滞留时间等方式,重点对现有垃圾压缩转运站辐射范围内的居民区设置小型垃圾收集容器,引导居民定点定时投放垃圾,由专门收集人员用运输机械定时将垃圾容器内的垃圾倒运至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运出;对压缩转运站辐射范围以外的居民区设置大型垃圾收集容器,由专用倒运车定时将垃圾收集容器内的垃圾倒运至区域内的压缩车内运出;非袋装化收集区域,按照1000米半径为1个区域设置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站,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垃圾转运和站点管理,城管部门负责运出;临街散袋垃圾收集,由各区、县(市)配置小型散袋垃圾收集车辆,街道办事处定时上门巡回收集。一类区域散袋垃圾在街面滞留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重点区域内市民、游人丢弃物随丢随检;二类区域散袋垃圾在街面滞留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三类区域散袋垃圾在街面滞留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垃圾达到定点定时收运,无乱堆乱放。垃圾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定期清洗,垃圾站点达到干净整洁标准。落实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垃圾管理责任主体,统一纳入城市垃圾收运体系,增设垃圾收集容器和垃圾站点,实现垃圾定时定点收运。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二)以治乱为重点,净化城市空间环境

重点整顿广告牌匾、占道设施、街面秩序,打造有序环境。

1.整治广告牌匾

对市区277条街路、13个重点区域、10个出入城口和各县(市)主干街路的广告牌匾进行整治和规范。全面拆除破坏城市天际线、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楼顶户外广告;利用自管楼体设置的破坏建筑风格的户外广告;权属人弃管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遮挡采光窗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依附历史建筑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不与人行天桥结合的跨道路设置广告设施;违规设置在道路、桥梁、绿地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落地灯箱广告、单立柱广告和杆体广告等户外广告设施;影响城市容貌的建筑物外立面牌匾设施;废业商家牌匾;大版面商品菜单和经营项目的牌匾标识和一店多匾;悬挑式灯箱(旗、幌);整治规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楼顶设置的名称标识和公交车辆车体广告;维修整饰蒙尘、破损、缺字和线缆脱落的户外广告和牌匾设施。

对区域广告牌匾进行风格定位和整体设计,对广告牌匾的形式、规格、材质、式样和画面色彩进行系统设计,使户外广告牌匾画面清晰,内容无不良影响,视觉上具有融入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与依附的建筑物、车体及周边环境统一协调,充分体现文化内涵和城市符号。

加强广告规划管理,根据区域功能,设立广告禁设区、限制区、准设区等不同管理区域,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设置在城市桥梁、公园围栏、基建工地围挡等设施上的广告严格审批手续,原则上不予审批商业广告;对经过审批的广告予以保留,按照要求进行规范达标,期满后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拆除。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市城乡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整治占道设施

对8区、开区、区及县(市)城关镇各类公共设施及占道设施进行规范整治。

(1)清理整顿各类占道设施。清理整顿由无照经营衍生的以贩卖蔬菜、水果等为主的各类铁皮房、板塑房以及占用人行道的车载房、棚架、固定摊床等违章占道设施;清理规范占用桥下空间擅自设置的各类构筑物和设施;清理整顿未经批准占用城市道路设置的杆体、桩、链和有人值守电话亭、商亭以及闲置弃用的站台、路牌、iC磁卡电话亭等占道设施;组织动员产权或管护责任单位对破损、陈旧的各类公共设施进行维修、整饰和提档升级。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公共设施产权或管护单位,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清理规范占道市场摊区。对自发形成的市场摊区进行整合规范,清理固定设施,查处下道经营和外溢经营,严禁提前入市和延时经营,治理脏乱问题。对达到规范化标准的予以保留,对管理不力的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予以撤销。

加强市场摊区管理,在城区划定禁设区域,控制总量,明确卫生保洁标准,逐步实施退路进厅。通过试点建设推行标准化管理,实行监管包干落实管理责任,采取不达标就撤销摊区等硬性措施进行规范整顿,确保市场摊区达到设置规范、全程保洁、按时开闭、设施规整、经营守规、消除污染、环境整洁的标准。

牵头部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3.整治街面秩序

按照行商入市、坐商归店的总体要求,采取规范疏导和清理取缔相结合的措施,疏导流动、无照商贩进入周边市场摊区合法经营,取缔所有店外经营行为;清理取缔占用人行道停放三轮车行为;清理整顿乱堆乱放、乱扯乱挂、乱摆乱设、乱贴乱画等“八乱”,净化城市空间。

划定重点区域,将一、二类街路及其辐射区域和商业繁华街区、旅游景点、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车站码头、宾馆场馆、窗口部位等区域划定为重点区域,加大人员投入,进行集中严格管控。

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管理和执法人员分布在责任区域内,定人定岗定责,加强巡视检查,增加巡视频次,主要街路、重点区域、重要通道每半小时巡视1次,其他区域每小时巡视1次,各类问题从发现到处置解决不超过半个小时,实现街面环境秩序常态化管理。

牵头部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三)以扮靓城市为目标,整体提升城市品位

重点实施楼体美化、灯饰亮化、园林绿化三大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1.楼体美化

对市区政务、商务、旅游3个通道涉及的20条城市景观街路、10个重要景观节点、2个出入城口以及路改等重点工程周边、县(市)城关镇主干街路主要临街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整治改造。对临街褪色、脱落、斑驳的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粉刷;对临街蒙尘、污垢的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清洗;对位置重要、景观影响度较高的临街建筑楼体,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要求,增加屋顶造型,立面点缀欧式符号,达到符合区域特色、还原建筑风格、体现城市风格、整体美观协调的标准;对临街单位、商家门前踏步、扶手、栏杆、门脸等设施进行整治修缮。

牵头部门:市整治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

责任部门:市城乡建设委、哈物业供热集团,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2.灯饰亮化

市区围绕政务、商务、旅游等主要通道和主干街路、重点区域以及交通节点、主题广场,县(市)城关镇以主干街路为主,在现有亮化的基础上,按照节能、环保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永久性精品灯饰小品和季节性冰景以及节日性氛围亮化,重点打造机场路、新阳路、红军街、中山路和松花江沿岸灯饰景观,对临街重点部位建(构)筑物外墙立面进行整治改造及新建成的大型桥梁同步实施灯饰亮化,突出“流光溢彩展中兴”主题和欧陆风情,兼顾白天与夜晚的景观效果,兼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提升城市夜景观档次和品位。对已有的夜景观亮化设施进行全面维修养护;对档次低、光衰严重、存在光污染的夜景灯光设施进行提档、完善。

牵头部门:市整治办、市城乡规划局。

责任部门:哈电业局(路灯处),市城乡建设委,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3.园林绿化

对市区342条街路、县(市)主干街路进行行道树补植,并结合秋冬植工作对街路行道树树种、树姿及规格等进行适度整合,达到整齐划一,无缺苗断空。对“无树街”开展盆栽植物试点工作,打造3至5条盆栽树试点街路。结合三沟一河治理,启动两岸拓宽绿化工程,建设带状防护绿地或公园规模性景观廊道;结合松花江南岸综合整治,对道外区松花江沿岸进行绿化提档;结合新建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大中心城区绿量,不断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结合群力、哈西、哈南工业新城等新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面积大、理念新、档次高、功能全的公园绿地,增加城市靓点。

加强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工作,使城市绿地点、线、面合理布局,服务功能更趋完善,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档次和品位。通过园林植物的艺术、科学配置,融入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城市精神等文化因子,建成一批体现历史、展示文化的园林美景,形成层次丰富、景观秀丽的绿化系统。

牵头部门:市城管局。

责任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开区、区管委会。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摸底阶段(2010年9月17日前)

1.制定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工作方案,确定整治任务和整治标准,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组织召开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

2.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按照本方案和动员大会的安排部署,制定本区域、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

3.由各区、县(市)政府组织开展本地区列入整治范围的楼体立面、牌匾广告、灯饰亮化设施全面摸底普查工作,并将普查摸底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建立整治工作台账,为全面实施整治工作奠定基础。

(二)整治达标阶段(2010年9月18日—2011年2月1日)

各区县(市)、各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本部门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求,按步骤、分阶段认真抓好落实。市城管办负责加强督促检查,做好阶段性考核工作。

1.垃圾突击整治和管理。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背街背巷、出入城口、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江河沟岸等区域积存的垃圾清理;12月31日前,逐步实行清扫保洁分区、分级管理和作业,实施新的垃圾管理方式。

2.广告牌匾整治。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20条市容卫生环境示范街路和103条达标街路的户外广告牌匾清理整顿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牌匾广告规划设计和规范设置工作。2011年启动完成300条(段)街路的户外广告牌匾清理整顿工作。

3.占道设施和街面秩序整治。2010年9月30日前,初步完成大型户外广告拆除、桥下空间整顿、市场摊区规范管理和街面秩序整治工作;11月30日前,完成占道市场摊区及街面秩序规范管理和巩固提高工作。2010年9月20日前,完成第一批35条街路占道设施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第二批主次干道、重点区域占道设施清理整顿、规范管理和全市占道设施规划设计工作。

4.楼体美化。2010年10月30日前,完成楼体立面整饰规划设计工作。2011年2月1日前,完成楼体维修粉刷清洗和立面改造工程。

5.灯饰亮化。2010年9月中旬,完成总体策划;10月31日前,完成现有灯饰设施维修工作和部分街路灯饰亮化小品工程;12月31日前,完成街路冰景制作和30条重点街路、20个重要景观节点氛围亮化工程。重点部位建(构)筑物外墙立面改造以及大型桥梁新建工程竣工后同步实施灯饰亮化。

6.园林绿化。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无树街”盆栽植物试点工作和园林绿化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整治工作;11月15日前,完成20条重点街路园林设施安装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秋冬植任务。2011年启动沿江、沿沟、沿河绿化,庭院绿化建设和公园绿地建设工程。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1年2月1日前完成)

1.由市城管办负责按照工作标准,采取分阶段验收方式,对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2.2011年年初,召开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做法,表彰先进典型,引领城市容貌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第三战役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市城管委的具体指挥下,由市城管办负责编制方案、制定标准、组织推进以及综合协调、统一指导、考核评价、监督检查,内设环境卫生、牌匾广告、占道设施、街面秩序、楼体立面、灯饰亮化、园林绿化等7个专项工作推进组和综合督办组。各区、县(市)要参照市的模式开展工作,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能承担整治任务,推进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按照实施方案,对各自承担的整治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依据整治工作任务,结合整治标准,认真梳理、统一部署、精心筹划,真正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市城管办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区、县(市)政府及责任部门也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处理整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强力推进整治工作。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做到底数清晰、任务明确;在整治改造前,科学研究、精心设计,组织规划部门和专家论证;在集中整治阶段中,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倒排工期,抢抓整治进度;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坚持标准、严格把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

(三)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市城管办要切实加大监督力度,成立督导检查组,建立定期检查、定期公示、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公布集中整治进展情况。要加大考核力度,把此次集中整治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单位评选达标升级的必备条件,对未完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坚持奖优罚劣,对工作积极主动、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组织不力,达不到标准、任务完成得不好的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承担整治工作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效能监察。